沈阳哪家医院可以接种森林脑炎疫苗?



春风送暖,大地解冻,一切都是万物生长的前奏,“虫虫”也开始蠢蠢欲动活跃起来了。

“阳春时节春意浓,踏青赏花正当时”,繁花似锦的春天,最适合人们外出走走。清明假期将至,扫墓、春游、踏青,进林区挖野菜,休闲游玩之际,在山林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小心这个传染病—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又称蜱传脑炎,是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蜱传脑炎病毒(TBEV)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TBEV包含3种亚型:欧洲亚型、远东亚型及西伯利亚亚型,其中远东亚型危害最为严重。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森林脑炎主要流行于欧亚大陆的东西欧国家,俄罗斯和中国的东北部地区。我国东北部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重要的森林脑炎流行区,此外新疆、云南、西藏等地也有TBEV分离和抗体检出的报告。

森林脑炎主要经蜱虫叮咬而传播,主要宿主动物为啮齿类(如松鼠)和鸟类。此病流行于春、夏季节,发病的季节与蜱的活动季节密切相关。

病人常为森林作业人员,近年来户外休闲旅游也成为疾病高风险活动。森林脑炎患者一般表现为高热,头痛、抽搐、肢体瘫痪、呼吸肌麻痹所致的呼吸困难等神经系统症状。疾病过程凶险,病死率高,重症患者很难救治,存活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森林脑炎的传播媒介是蜱虫,它喜欢草丛,一般在植被茂盛的山区和丘陵地带,草地、森林等野外环境多见,也多存在于城市的大型公园、植被茂盛等地区。

蜱是媒介生物,常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使人患病。蜱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均较轻微;蜱可传播多种疾病,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32种原虫、18种螺旋体、1种支原体等,是虫界“优秀的毒王”。

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尔通体感染等,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蜱传疾病极少见人传人现象,但是,接触含有较大量病原的血液或分泌液,有可能感染发病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皮肤看上去会像小“黑痣”,千万不要用手抠或拍打。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小镊子在贴近皮肤的位置轻轻夹住蜱虫头部取出,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在垂直于皮肤方向把蜱虫拉出,一定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

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注意:没有把握取出的朋友应马上到正规医院处理。


进入户外林区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森林脑炎目前没有特异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且可能留有后遗症会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因此,大家做好预防十分重要!

进入草地、树林等地游玩时要注意:

1、在林区工作、户外踏青挖野菜时大家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应遵守“五紧”原则,即扎紧领口、袖口和裤脚口,穿戴高筒靴,头戴防虫帽。建议穿长袖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爬上;针织衣物表面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上衣要扎进裤腰中。

2、 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睡觉前应把驱避剂洗去。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氯菊酯)浸泡或喷洒,或涂抹含避蚊胺的驱避剂。尽量避免在蜱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3、 林业工作、郊游活动结束回家后,朋友们要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发现蜱后要立即清除。

4、 接种森林脑炎疫苗是预防森林脑炎传播的最有效方法。对于那些在进入林区作业

职业暴露者或者常在山林中穿梭游玩的户外爱好者而言,疫苗接种是必要的保护措施。

据文献报道:2009年,26个欧盟成员国及挪威、冰岛参与的调查显示,已有8国(28%)在总体人群中、13国(46%)在职业高风险人群中、22国(78%)在国际旅行人群中推荐接种森林脑炎疫苗,且一些国家通过提供补偿政策来鼓励接种。接种森林脑炎疫苗的意义在于对于个体而言,可加强自身的保护,减少对健康的威胁,提高生活质量;对于社会而言,接种疫苗能够建立免疫屏障,控制疾病传播,有效保护生产力,节约医疗卫生资源。


疫苗接种,是预防森林脑炎最有效的方法

我国森林脑炎灭活疫苗,是基于远东亚型“森张株”的原代地鼠肾细胞纯化疫苗,可预防蜱传森林脑炎,适用于在有森林脑炎发生地区居住的及进入该地区的8周岁及以上人员。

森林脑炎分布具严格的地区性,我国主要见于东北和西北的原始森林地区。人群普遍易感,所有病人均与森林作业有关,尤多见于采伐工人。为此,在我国北方地区,如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一般都设置有特定的森林脑炎疫苗接种门诊,结合流行情况提供接种服务,主要接种对象为林业作业人员、森林调查人员、地质勘探队、驴友及户外运动爱好者等。

由于森林脑炎的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自5月上旬开始,6月为高峰,7~8月下降,呈散发状态,约80%病例发生在5~6月间。接种森林脑炎疫苗后,人体要经过1.5—2个月后免疫力才达到最高,为此,建议主要接种对象一般在每年春季3月份开始接种森林脑炎灭活疫苗,在此病5月份流行前完成接种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林业局一般在3、4月份提前联系接种单位预定此苗。免疫程序:基础免疫为2剂次,于0天(第1天,当天)、14天(第15天)各注射1剂疫苗。此疫苗的抗体水平通常仅能维持一年,故每年在流行季节前均需加强免疫1剂。


接种疫苗是预防森林脑炎最有效的方法,以往出现过身边朋友外出郊游被蜱虫叮郊去医院处理的事件,希望大家在户外开心游玩的同时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外出提前接种森林脑炎疫苗,是很重要的预防措施哦!

1、张思华.蜱与蜱传疾病最新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45-48.

2、邱宇鹤,王轶文,何淑云. 森林脑炎疫苗的研究进展,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5;28(11)

还在为预防接种管理而发愁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欧洲的的环境保护比较好,很多地方都比较自然,且没有喷洒农药,显得比较野性,蜱虫这种在城市里不复存在的生物在德国自然也会有,到了德国自然也要注意蜱虫叮咬的防范。小玮不是研究生物和医学的,有些问题只能用通俗的话大概讲讲。

无论是否接种疫苗,在德国即使只是一次性的旅行,进入原始森林和草原,甚至在城市生态保护比较好的绿地以及有防范蜱虫标志的地方都应该穿长袖和长裤以避免被蜱虫叮咬,如现被叮咬症状应及时就医

德国蜱虫灾害的分布范围,可见南德尤其严重

蜱虫容易带来的两种病毒:莱姆病和森林脑炎(FSME)

森林脑炎是一种神经性病毒,容易让人出现头痛,四肢无力恐光等症状,基本就是没法干活的样子,如果身体不好再有并发症失去生命也是有可能的。当然也可能出现一些神经方面也就是脑子上的损害,后果小玮就不用多说了。

这就是为什么打FSME疫苗的原因,而关于莱姆病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疫苗。

在德国接种的森林脑炎疫苗:辉瑞FSME疫苗,0,5毫升

  1. 接种森林脑炎疫苗的方法:预约就近的家庭医生:/

  2. 接种费用:德国公立保险免费接种,德国留学已经要求相应健康保险

  3. 打疫苗时携带健康卡和接种小黄本就可以,小黄本没有的话接种的时候领取

  1. 一般情况下,森林脑炎疫苗接种三针

  2. 一般情况接种第一针之后1-3个月接种第二针,接种第二针之后5-12个月接种第三针,总共耗时大约9个月,应遵循医嘱接种

  3. 全部接种完后需要接种加强针以保持免疫效果,第一次加强针为第三针接种之后三年,之后每隔五年打一次直到60岁,之后每三年一次

  4. 常见不良反应:接种处些许疼痛(普遍),头痛(经常),肌肉与关节痛(经常),恶心(经常),劳累感(经常),淋巴反应(偶然性),呕吐(偶尔),发烧(偶尔),接种处出血(偶尔),过敏(少见),嗜睡(少见),头晕(少见)


}

病情分析:森林脑炎疫苗注意发热,急性疾病及严重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及既往对抗生素、生物制品有过敏史者。妇女哺乳期、妊娠期均不可注射,注射后一般无反应,个别有发烧、头晕,有皮疹者注意观察,必要时给予适当治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阳五联疫苗接种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