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骨骼肌说法正确的是

  初中生需要参加生物学业考试,在考试前多做一些模拟试卷,可以有效巩固知识点,提高做题效率。小编为大家力荐了初中生物学业考试试卷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初中生物学业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B.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

  C.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D.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2.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

  近十几年的研究发现,脐带血中含有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右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A.生长 B.分裂

  C.分化 D.分类

  3.在大蒜收获的季节,有些家庭爱腌制一种食品—“糖醋蒜”,吃起来酸甜爽日。下列有关“糖醋蒜”腌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和醋没有进人大蒜细胞内

  B.大蒜细胞能控制糖醋物质的进出

  C.大蒜细胞已死,细胞膜失去控制糖醋物质进出的能力

  D.糖和醋都是细胞需要的物质,所以都能通过细胞膜进人细胞内

  4.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女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单眼皮男孩的可能性为

  5.观察下面三幅图,其所运用的生物技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一组织培养,②一克隆技术,③一转基因技术

  B.①一无土栽培,②一克隆技术,③一组织培养

  C.①一组织培养,②一转基因技术,③一人工诱变

  D.①一无土栽培,②一人工诱变,③一克隆技术

  6.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曾经感染过腮腺炎病毒的人,可对此病产生终生免疫。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

  B.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C.患过腮腺炎的人,对其他疾病也会产生一定的抵抗力

  D.对患腮腺炎的病人要及时治疗并隔离,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7.右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大豆种子萌发时,图中〔④〕提供营养物质

  B.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中〔①〕发育而来。

  C.〔⑥〕既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幼体

  D.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相比,玉米、水稻种子中没有〔⑥〕

  8.下列关于“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

  B.馒头的消化与牙齿、舌的作用分不开

  C.要让唾液发挥最佳作用,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

  D.试管内的混合液,如果加碘变蓝,则证明试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

  9.右图示人的泌尿系统,箭头表示流向。比较[1]、[2]、[3]结构内尿素的浓度,从 高到低的正确顺序是

  10.鸡冠的形状有玫瑰冠和单冠两种(如右下图)。若图中这两只鸡的亲代都是玫瑰冠(用R表示显性基因,r表示隐性基因),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单冠是显性性状

  B.子代的玫瑰冠基因型均为Rr

  C.亲代的玫瑰冠基因型均为Rr

  D.若图中两只鸡繁殖后代,后代性状比为1:1

  11.在2012年德州市春季中小学运动会上,多项纪录被“尘封”,难以打破,学生身体索质总体下滑。关于此现象的观点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吃的好,身体索质就好 B.科学文化索质比身体索质更重要

  C.实施健康计划,坚持阳光体育活动 D.体育竞技是运动员的职责,与我们无关

  12.雷鸟的羽毛可随季节的改变而发生白色(冬天)与灰褐色(夏天)的变换。据生态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两种毛色中较细密的是灰褐色的

  B.这种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羽毛的变换有利于它适应气候的季节性变化

  D..雷鸟的羽毛发生这种变化是对周围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

  13.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甲、乙、丙3只小狗,甲狗不作处理,乙、丙狗分别做不同的手术处理。几个月后查得各自血液中两种激索的含量如下表(单位:微克/100毫升血液),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狗在实验中作对照

  B.乙狗切除了垂体

  C.丙狗切除了甲状腺

  D.一段时间后,乙狗发育正常、丙狗生长停滞

  14.我市的乐陵以盛产“金丝小枣”闻名全国。为了提高枣的坐果率,每年春天,一些有经验的枣农要将枣树树干进行环状切割。这样做的道理是

  A.限制有机物向上运输 B.限制有机物向下运输

  C.限制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 D.限制水和无机盐向下运输

  15. 2013年以来,原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和科普作家方舟子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论战,引起了很多人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以下关于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位于DNA上,一个DNA分子上有一个基因

  B.利用基因的多样性可以培育很多农作物新品种

  C.每一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它们的基因都是相同的

  D.如果由于外部因素导致基因改变,这一改变的基因就会遗传给后代

  16.右下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下列选项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Ⅰ染色体、ⅡDNA 、 Ⅲ基因

  B.Ⅰ叶肉细胞、Ⅱ叶绿体、Ⅲ线粒体

  C.Ⅰ种子植物、Ⅱ孢子植物、Ⅲ被子植物

  D.Ⅰ内分泌腺、Ⅱ垂体、Ⅲ肝脏

  17.在自然条件下,黄瓜属于

  A.自花传粉、主要靠昆虫传粉 B.异花传粉、主要靠昆虫传粉

  C.异花传粉、主要靠风传粉 D.自花传粉、主要靠风传粉

  18.下列对水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是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B.水可以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水在生物体内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

  D.人体内的大多数生命活动必须在水中完成

  19. '健康饮食,健康生活”下列叙述或做法,正确的是

  A.带“虫眼”的蔬菜和水果农药含量少,可放心购买

  B.当下肢大血管破裂出血时,要按住破裂血管的近心端止血

  C.体液中的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D.有人吃海鲜会出现皮肤奇痒等过敏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称为抗体

  20.试剂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不能很好地达到使用目的的是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21. (5分)阅读下列短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春天到了,森林里一派生机勃勃。在这个美好的季节,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召开了。许多动物都来参加,有的当运动员,有的当拉拉队员,有的当观众。看,鹅鸭游泳比赛开始了。游泳池里,一只白鹅和一只白鸭昂首挺胸做准备。裁判小熊猫举起发令枪,高声一声“预备—”“砰!”的一声枪响,鹅和鸭奋力向前游去,真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啊!它们都使劲摆动翅膀,拨着脚掌,游呀游呀,一会儿鸭子落后一点了,鸭子拉拉队员们高喊:“鸭子加油、加油!”白鸭拼命向前,赶上了。白鹅也不服输,在一片“加油”声中,白鹅又冲上去了。它们你追我赶,谁也不甘心失败。到了最后,白鹅抢先一点,得到第一名。接着,猴子和松鼠比赛爬树,孤狸和梅花鹿赛跑,狗熊和大熊猫摔跤……每项比赛都十分紧张。每届森林动物运动会,都是以哺乳动物为主角的盛会,各种动物都发挥着自己的特长、优势,表达着对生命和健康的热爱,体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剑齿虎、猛玛象等等很多种动物退出了比赛,运动场上再也看不见它们的身影。

  (1)短文中提到的鹅鸭适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外形特征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哺乳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它们的运动系统都是由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

  (3)看马戏团表演时可看到,在驯兽员的一声令下,“狗熊踩单车”、“小狗算算术”“、老虎钻火圈……一些动物会做出很多不可思议的动作。动物个体完成这些复杂的动作,都是由运动系统,在_____________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

  (4)在自然界中,剑齿虎、猛玛象等很多种珍稀动物,现在都看不见了。它们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分)每年的春夏季节,乘车从德州至济南的高速公路上,只要稍一留神,你就会看到公路两旁树上一个接一个的喜鹊巢,还有一双双、一对对站立枝头、随风摇摆的灰喜鹊(见右图)。灰喜鹊属雀形目、鸦科的中型鸟类,分布极其广泛。灰喜鹊繁殖期在5-7月,筑巢一般选择高大的杨树林内,每巢平均产卵5-8枚,灰喜鹊的卵产齐之后,再进行孵卵。据统计,一只灰喜鹤一年能捕食松毛虫1500。多条,可以保护一亩松林免受危害。

  (1)与其他类动物相比,灰喜鹊生殖发育的突出特点是体内受精和_______________。

  (2)灰喜鹊营巢由雌雄二鸟共同进行,由雌鸟孵卵、雌雄亲鸟共同哺育幼鸟(右图)。从发育情况看,雏鸟属于______________。

  (3)灰喜鹊每年均会营造新巢,并有营疑巢的习惯,即在它们真正使用的巢周围搭建很多并不使用的空巢,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行为。

  (4)灰喜鹊尾巴较长,它从某处飞过来,落到树枝上时,往往都会翘一下尾巴。这主要是起到保持_________的作用。

  (5)在育雏期,当有人上树测雏鸟的体重时,灰喜鹊便发出“喳,喳”的鸣叫声。周围其他的灰喜鹊一起飞来,一齐“喳、喳”地叫个不停。这说明灰喜鹊种内有群栖和的__________关系。

  23. (5分)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的呼吸系统包括肺和呼吸道,呼吸道

  由图中________(填数码代号)组成。

  (2)患感冒时,由于病毒感染,[5]中的粘膜会

  (3)[6]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_ 作用实现的,交换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

  (4)空气中的氧气进人循环系统,需经血液里的

  ________运输到全身各处。

  22. (5分)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因此,我国管理部门近几年不断地加大处罚力度,但有些人置若罔闻,仍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请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神志不清、呼吸急促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依次麻痹了图一中的_________(填数码代号)造成的。

  (2)“红灯停,绿灯行”是人尽皆知的交通规则,但是“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闯红灯”的反射活动属于____________,参与该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至少有______个。

  (3)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有感觉但是没有缩手,则受伤部位可能是图二中的_______(填数码代号)。

  (4)过量饮酒有害于神经系统的健康,而科学用脑,有助于神经系统的健康,并能延缓神经系统的衰老。关于科学用脑,你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5分)生态学家用能量金字塔模型来体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在能量金字塔中,高一级的营养级叠加在低一级的营养级上面,而底部主要是绿色植物,为第一营养级。能量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每个营养级最多获得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__________,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它转化成化学能,固定在制造的有机物中,输人到第一营养级。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_________依次传递的。

  (3)由图可以看出,下一营养级只能利用到上一营养级大约__________的能量。

  (5)在生态系统中,与能量流动不同的是,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碳元素是蛋白质、脂类及其他重要有机物的组成元索,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参与循环。

  26. (5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图甲曲线表示在恒温30℃时,某水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关系;某同学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度的影响”,设计如下图乙实验装置,此装置的优点在于,可通过控制灯泡功率的大小或调节试管与灯泡的距离,来改变光照的强弱。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强度为B点时,水藻吸收二氧化碳量为0,水藻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__________。

  (2)单位时间内,水藻释放氧气量应_______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3)图乙实验中,每隔5分钟改变一次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密闭的试管中产生气泡减少。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变弱;②____________减少。

  (4)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时,B点将向____________(左或右)移动。

  初中生物学业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简答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4)栖息地的丧失(或破坏)

  23.(1)⑤①②③⑦ (2)发炎肿胀 (3)扩散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含氧量增加)

  (4)红细胞(血红蛋白)

  24. (1)②①③ (2)条件反射 三 (3)2或4 (4)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勤于用脑,善于用脑;劳逸结合,动静交替;保持健康心态等(合理 即可)。


【初中生物学业考试试卷带答案】相关文章:

}

下列有关人体各个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个系统互不隶属,功能不同,是各自独立的,没有任何关系

B.卵巢属于生殖系统,但是由于它还有分泌激素的作用,因此它还属于内分泌器官

C.神经系统对运动系统等系统有调节作用,但是对生殖系统不起作用

D.在人体的各个系统中,只有神经系统具有协调作用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动物的组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人体组织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

◎ 动物的组织的知识扩展


(1)上皮组织:保护分泌等功能;
(2)肌肉组织:收缩舒张功能;
(3)神经组织:产生和传导兴奋;
(4)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 动物的组织的知识对比

扁平上皮,立方上皮,柱状上皮 皮肤表面,各管腔壁内表面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保护作用:防止外来物的损伤和病菌侵入
皮肤,口腔,胃,肠等处
骨组织,血液,脂肪组织,肌腱等 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发达 支持,连结,保护,营养等功能
受到刺激能产生兴奋并且传导兴奋

◎ 动物的组织的教学目标

1、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2、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3、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方面的价值。

◎ 动物的组织的考试要求

该作品由: 用户潘明春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单次付费有效 3.99

用于查看答案,单次有效 19.99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无限次 49.99元

}

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试仿真试题(附答案)

  1、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 D )

  2、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C )

  A.病人 B.非病人 C.人群 D.个体 E.病原携带者

  3、计算平均潜伏期宜用………………………………….……………………………………………..……( B )

  A.全距 B.中位数 C.离均差 D.积和变异数 E.算术平均数

  4、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 E )

  A.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 C.国家、地区和城乡

  D.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 E.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

  5、衡量疾病危险程度的指标是……………………………………………………………….………..……( D )

  A.患病率 B.感染率 C.引人率 D.发病率 E.续发率

  6、可引起血性结肠炎,并能引起致死性并发症如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是……..…( C )

  7、2009年4月30日,卫生部发布公告将甲型流感纳入 传染病…………………..…..…...….( B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不属于法定传染病

  8、对艾滋病病毒易感的人群是________………………………..…………………………....……………….( D )

  A.静脉吸毒者 B.性乱者 C.同性恋者 D.每个人 E.儿童

  9、许多性传播疾病可经胎盘、产道等途径由母亲传给胎儿,这种传播途径称为………………………….( D )

  A.血液传播  B.医源性传播  C.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D.母婴传播  E.性接触传播

  10、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主要措施之一,将下列错误的做法挑出…………………………...( D )

  A.病人的痰液要即时消毒 B.避免儿童与病人接触

  C.病人寝具餐具单用,勤消毒 D.病人要在发热门诊就诊 E.探视病人时应该戴口罩

  11、对SARS病人发病后的密切接触者,应自与病人最后接触之日起,进行医学观察______天…….....( C )

  12、人患禽流感潜伏期为.……………………….…………………………………...…..…………………….( D )

  13、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哪些………………...……………………………………………………..…...….( D )

  A.柯萨奇病毒 B.埃可病毒 C.肠道病毒71型 D.以上都是

  14、一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存活期,但不能治愈疾病,于是发生下列情况……………………………..……( C )

  A.该病患病率减少  B.该病发病率增加  C.该病患病率增加

  D.该病发病率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

  15、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是…….………………………….…………………………...………...….( D )

  A.临床症状的轻重 B.能否排出大量病原体 C.活动范围的大小 D.疾病的传染期 E.疾病的潜伏期

  16、确定对某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 B )

  A.传染期   B.潜伏期   C.临床症状期   D.恢复期   E.病原携带期

  17、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传染期为…………………………………………………...………...….( B )

  A、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 B、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

  C、发病前2天至发病后10天 D、发病前3天至发病后7天

  18、消毒是消灭清除停留在环境中的…………………………….…………………………………………….( D )

  A.细菌 B.芽孢 C.细菌+病毒 D.病原体 E.微生物

  19、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致病因素是…………………..………….….………………………………………….( E )

  A.碘摄入量过低    B.碘摄入量过高    C.碘消耗量过少

  D.碘消耗量过高  E.碘摄入量过低或过高

  20、疾病的流行是指………………………………………………………………………….………………….( B )

  A.发病率较低,但经常在某人群存在 B.疾病在短时间内发病率陡然上升,随即下降到以往水平

  C.发病率>10‰ D.暴发过程的延续 E.疾病的发生,明显地超过当地人群的一般发病水平

  21、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为………………………….…………….……………………………..………….( E )

  A.新生儿的增加 B.易感人口的迁入 C.免疫人口的死亡

  D.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E.预防接种

  22、某高速公路的统计资料表明,蓝色车子的车祸发生事件要比其它车子的车祸发生事件为多。由此推论:蓝色车子发生车祸的危险性高于其它车子……….…..………………………………………………….……….( B )

  A.对的 B.不对,因为比较的不是基础率 C.不对,因为没有对照组

  D.不对,因为没做显著性检验 E.不对,因为以现患者率代替了发生率

  23、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 E )

  A.排出病原体数量的多少 B.携带时间的久暂 C.携带者的家庭人口数

  D.接触携带者的易感人数 E.携带者的职业、社会活动范围、个人卫生习惯及卫生防疫措施

  24、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是.…………………………………………………………..………….( C )

  25、预防接种的免疫学效果评价指标是.……………………………………………………………..……….( D )

  A.患病率 B.发病率 C.死亡率 D.保护率 E.转化率

  26、能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原体是……………………………….………………..…………………….( D )

  C.腺病毒11型 D.以上都是

  14、一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存活期,但不能治愈疾病,于是发生下列情况……………………………..……( C )

  A.该病患病率减少  B.该病发病率增加  C.该病患病率增加

  D.该病发病率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

  15、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是…….………………………….…………………………...………...….( D )

  A.临床症状的轻重 B.能否排出大量病原体 C.活动范围的大小 D.疾病的传染期 E.疾病的潜伏期

  16、确定对某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 B )

  A.传染期   B.潜伏期   C.临床症状期   D.恢复期   E.病原携带期

  17、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传染期为…………………………………………………...………...….( B )

  A、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 B、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

  C、发病前2天至发病后10天 D、发病前3天至发病后7天

  18、消毒是消灭清除停留在环境中的…………………………….…………………………………………….( D )

  A.细菌 B.芽孢 C.细菌+病毒 D.病原体 E.微生物

  19、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致病因素是…………………..………….….………………………………………….( E )

  A.碘摄入量过低    B.碘摄入量过高    C.碘消耗量过少

  D.碘消耗量过高  E.碘摄入量过低或过高

  20疾病的流行是指………………………………………………………………………….………………….( B )

  A.发病率较低,但经常在某人群存在 B.疾病在短时间内发病率陡然上升,随即下降到以往水平

  C.发病率>10‰ D.暴发过程的延续 E.疾病的发生,明显地超过当地人群的一般发病水平

  21、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为………………………….…………….……………………………..………….( E )

  A.新生儿的增加 B.易感人口的迁入 C.免疫人口的死亡

  D.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E.预防接种

  22、某高速公路的统计资料表明,蓝色车子的车祸发生事件要比其它车子的车祸发生事件为多。由此推论:蓝色车子发生车祸的危险性高于其它车子……….…..………………………………………………….……….( B )

  A.对的 B.不对,因为比较的不是基础率 C.不对,因为没有对照组

  D.不对,因为没做显著性检验 E.不对,因为以现患者率代替了发生率

  23、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 E )

  A.排出病原体数量的多少 B.携带时间的久暂 C.携带者的家庭人口数

  D.接触携带者的易感人数 E.携带者的职业、社会活动范围、个人卫生习惯及卫生防疫措施

  24、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是.…………………………………………………………..………….( C )

  25、预防接种的免疫学效果评价指标是.……………………………………………………………..……….( D )

  A.患病率 B.发病率 C.死亡率 D.保护率 E.转化率

  26、能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原体是……………………………….………………..…………………….( D )

  C.腺病毒11型 D.以上都是

  27、保护易感人群最重要的措施是……………………………………………………………….…………….( A )

  A.人工自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药物预防 D.个体防护 E.自然自动免疫

  28、表示疾病的流行强度的术语,大体上可用………………………………………….…………………….( B )

  A.暴发、流行、大流行、周期性 B.散发、流行、时点流行、大流行

  C.流行、大流行、散发、季节性 D.季节性、流行、暴发、长期变动

  E.季节性、周期性、流行、时点流行

  29、混杂因子是指……………………….……………………………………………………………………….( D )

  A.影响研究结果判定的因素 B.影响统计处理的因素 C.仅与研究的病有联系的因子

  D.与研究的疾病和研究因子的暴露都有联系的因子 E.仅与对照组有联系的因子

  3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是…………………………………………………………..…………….( E )

  A.病例为可疑患者,对照组不患某病 B.病例为确诊患者,对照组为可疑患者

  C.病例为确诊患者,对照也为患者 D.病例和对照都未被确定患某病

  E.病例为确诊患某病人,而对照应是不患某病的人

  31、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相同点是……………………………….………………..…………….( A )

  A.均是分析性研究   B.均是前瞻性研究   C.均是回顾性研究

  D.均是实验性研究   E.均是描述性研究

  32、确定某因素与某病的联系强度用……………………………………………………………..…………….( C )

  A.某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某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 C.相对危险度

  D.某人群中该病的死亡率 E.某人群中该病的暴露率

  33、下列哪项不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E )

  A.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时限 B.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C.判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D.评价预防效果好坏 E.判断传染病传染力的大小

  34、传染病的流行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E )

  A.要有病原体存在 B.有病原体存在,并且传播容易实现

  C.有人群易感,即可流行 D.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实现,人群易感性低

  E.有传染源,有能实现的传播途径,有易感性高的人群存在

  35、目前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 E )

  A.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B.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的学科

  C.现代医学中的一门方法学

  D.研究常见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E.研究疾病与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36、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hys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缩写为PQLI)是为测度物质福利的水平而开发的一个综合指标,旨在测度世界最贫困国家在满足人们基本需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我国的PQLI为77,属于中素质人口。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原因主要在于…………………………………………………………………….( C )

  A.1 岁平均期望寿命低 B.孕产妇死亡率高 C.婴儿死亡率高

  D.识字率低 E.平均期望寿命低

  37、某男性锅炉操作工在一个通风不良条件下连续工作3~4小时,突然感到头痛,头晕等症状。患者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具有呼吸加快等表现。可疑何种毒物中毒……………………………………………….( D )

  A.二硫化碳 B.二氧化碳 C.硫化氢 D.一氧化碳 E.氮氧化物

  38、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危害状态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卫生行政部门可以采取的临时控制措施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E )

  A.责令暂停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 B.封存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

  C.封存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设备 D.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E.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拘役

  39、在夏季施用有机磷农药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视力模糊等症状,在急诊室进行处理时,首选措施是…..…………………………………………..…..…………………………………………….………….( A )

  A.使用阿托品 B.使用解磷定 C.吸氧 D.人工呼吸 E.输液

  40、对已经脱尘作业的`工人,还应定期作何种处理………………..………………………...………..…….( D )

  A.体内排尘处理 B.服用治疗矽肺药物 C.脱敏治疗

  D.定期体检,以尽早发现异常 E.不需任何处理

  41、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是………………..……………………………………………...………..…….( E )

  A.密闭、抽风 B.湿式作业 C.抽风、除尘 D.个人防护 E.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

  42、某纺织女工,30岁,接触棉尘6年,近几个月,每逢厂休息日后第一天上班日的下班前有胸部紧束感、气急、咳嗽、发热症状,该工人所患疾病可能是..……………………………………………………….….( C )

  A.感冒 B.支气管炎 C.棉尘病 D.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E.肺结核

  43、女性,23岁,织布厂挡车工两年。近2个月来,感觉耳鸣,听力下降。听力测定发现听阈提高16dB(两耳)。下班后十几个小时听力才可恢复。此种现象称之为…..……...………………………………………..…….( B )

  A.听觉适应 B.听觉疲劳 C.听力损伤 D.噪声性耳聋 E.永久性听阈位移

  44、矽肺X线胸片表现中,最主要的变化特征是…..……...…………………………………………..…….( E )

  A.肺纹理增粗   B.肺门增大 C.网织阴影 D.结节阴影 E.结节阴影和网织阴影

  45、高温作业工人的胃肠道疾病应归类于………………………………………………..……………..…….( C )

  A.职业病 B.法定职业病 C.职业性多发病 D.职业性疾患 E.职业特征

  46、职业中毒治疗常用的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剂是………………………………………..……………..…….( C )

  A.二巯基丁二酸钠  B.依地酸二钠钙 C.美兰(亚甲兰) D.硫代硫酸钠 E.阿托平

  47、预防铅中毒的最根本的措施是…………………………..……...…………………………………..…….( A )

  A.降低工作场所的铅浓度 B.缩短工作时间 C.注意个人防护 D.加强营养 E.就业前体检

  48、与苯中毒密切相关的是…………………………………..……...…..…………………………..…..…….( B )

  A.低色素正常细胞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意向性震颤 D.白内障 E.肢端溶骨症

  49、与青春期发育关系最密切的轴心体系是……………..……...…..………………………………....…….( C )

  A.中枢神经――下丘脑――性腺轴 B.中枢神经――垂体――性腺轴

  C.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D.中枢神经――下丘脑――垂体轴 E.以上都不是

  50、糖尿病病人膳食控制的总原则是……………..…….....…………………………………..………..…….( B )

  A.食物多样化,合理安排进餐时间 B.合理控制热能摄入

  C.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D.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E.选用优质蛋白质

  51、治疗营养性肥胖的首选疗法是……………..……...…..……………………………………..……..…….( C )

  A. 控制饮食 B. 手术疗法 C. 控制饮食+运动疗法 D. 药物治疗 E. 运动疗法

  52、下列属于食物中毒范畴的是……………..……….….....……………………………….…………..…….( B )

  A.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B.食入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食品引起的急性胃肠炎

  C.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 D.特异体质引起的过敏性变态反应

  E.长期少量摄人有毒食物引起的慢性中毒

  53、对市场出售的一批鲜猪肉进行鉴定,判断其是否变质最敏感的化学指标是…………………....( E )

  A.过氧化物值 B.K值 C.皂化价 D.折光率 E.挥发性盐基总氮

  54、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于夏秋季,主要是由于……..….....………………………………………....…….( D )

  A.夏季食物易受污染 B.进食熟肉类食品多 C.人口流动性大

  D.气温较高,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 E.生熟交叉污染

  55、食物中毒与流行性传染病的根本区别在于……..….....…………....………………………..……...…….( A )

  A.人与人之间有无传染性 B.较短时间内有大量的病人出现

  C.有一定潜伏期 D.有相似的临床表现 E.有无体温升高

  56、净化饮水最常用的混凝剂是……..……………………….....…………………………......………...…….( C )

  A.漂白 B.硫酸钙 C.硫酸铝 D.臭氧 E.硫代硫酸钠

  57、下列何种物质在环境中不易自净……………….….....…………....…………………………..…...…….( A )

  A.多氯联苯 B.碳氧化物 C.氮氧化物 D.光气 E.漂尘

  58、一次污染物是指……………….….....…………....……………………………………………..…...…….( A )

  A.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其理化性状保持未变

  B.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发生了一些物理性变化

  C.由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化学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与其它物质发生了反应

  D.这种污染物不是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环境中的,而是原来就存在在环境中的化学物

  59、城市交通运输污染大气的特点是……………….…....……………....……………………..……...…….( B )

  A.流动性,排放高度高,排放污染物主要是SO2、NOX、CO等

  B.流动性,排放高度较低,接近人呼吸带,污染物主要是NOX、CO、醛类、Pb等

  C.流动性,排放高度较高,排放污染物主要是SO2、、Pb、CO等

  D.流动性,排放高度较低,排放污染物主要是Pb、SO2、醛类等

  E.流动性,排放高度一般较低,排放污染物主要是NOX、醛类、Pb等

  60、测定大气中有害气体的采样高度为.….....…………....………………………………………..…...…….( A )

  A.呼吸带高度  B.0.5米的高度 C.1.0米的高度 D.3米的高度 E.5米以上高度

  1.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南于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C.K+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Na+泵的作用

  E.Na+易化扩散的结果

  2.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作膜的

  3.神经一肌肉接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A.化学性突触传递

  C.非典型化学性突触传递

  4.固体物质团块被摄人细胞的过程属于

  5.组织的兴奋性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6.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峰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

  E.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7.与单纯扩敞比较,易化扩散不同的足

  C.需要膜蛋白的帮助

  D.是水溶性物质跨膜转运的惟一方式

  E.是离子跨膜转运的惟一方式

  8.细胞兴奋性降低时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9.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外正内负

  C.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D.动作电位的大小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

  10.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原因是

  A.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B.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

  C.细胞外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

  D.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

  E.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11.下列有关动作电位传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

  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式传导

  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

  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12.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

  A.Na+通道关闭

  D.Cl-通道开放

  E.Cl-通道关闭

  13.将肌细胞膜的电变化和肌细胞内的收缩过程耦联起来的关键部位是

  14.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骨骼肌对运动神经动作电位的反应降低是由于

  A.囊泡内Ach分子减少

  B.突触前末梢对镁的电导增大

  C.可利用的突触后受体数目减少或功能障碍

  D.突触后受体的转换率增加

  E.微终板电位减小

  15.骨骼肌收缩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16.甲型血友病缺乏哪种凶子

  17.茚一三酮能使氨基酸发生哪种反应

  E.氧化脱羧又脱氨

  18.在某氨基酸水溶液中加入碱,使溶液pH为8,此时氨基酸为阴离子,该氨基酸pI是

  19.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下面哪种情况

  A.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

  B.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

  C.多肽链的形状和大小

  D.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E.分子中的共价键

  20.Lys的pI=9.74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电泳方向,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在pH 5时,泳向负极

  B.在pH 8时,泳向正极

  D.在pH 11时,不泳动

  E.在pH 12时,泳向负极

  21.有氨基酸混合液(Leu、Ar9、Lys、Glu、Gly)一份,调节其pH至5,然后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柱,下面哪种氨基酸首先流出

  22.正常人的HbA和镰状细胞贫血病HbS的区别是

  B.每个亚基的一级结构不同

  C.β一亚基N端第六位氨基酸不同

  D.α一亚基N端第六位氨基酸不一样

  23.关于蛋白质沉淀、变性和凝固的关系,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蛋白质变性后不一定沉淀

  B.蛋白质沉淀后不一定变性

  C.凝固的蛋白质一定已变性

  D.蛋白质变性后必然发展为凝固

  E.变性蛋白质不一定凝固

  24.以下那种氨基酸不属于L-α-氨基酸

  25.DNA和R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

  A.戊糖相同,碱基不同

  B.碱基相同,戊糖不同

  C.戊糖与碱基都相同

  D.戊糖不同,嘧啶碱不同

  E.戊糖不同,嘌呤碱不同

  26.下列关于DNA中双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平行

  B.碱基平面与螺旋走行方向垂直

  C.碱基配对有摆动现象

  D.磷酸脱氧核糖在双螺旋外侧,碱基位于内侧

  E.糖平面与螺旋轴垂直

  28.稀有核苷主要在哪一种核酸中发现

  29.关于mRNA结构不正确的叙述是

  A.分子量大小不一,代谢活跃

  B.真核生物mRNA一般都有5’端帽子结构,3’端多聚腺苷酸尾,而原核生物则无

  C.编码区是所有mRNA分子主要结构部分

  D.真核生物mRNA存在5’端和3’端两个非编码区,而原核生物则不存在

  E.每分子mRNA与几个或几十个蛋白体结合形成多蛋白体形式而存在

  30.一种核酸外切酶与pApGpUpCpApG-pu-起保温,其水解产物中不含有

  31.牛胰核糖核酸酶作用于RNA生成的产物中可有

  32.必须依赖活细胞生存的微生物是

  33.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34.根据哪项可大致判断肠道杆菌的致病性

  35.单个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是

  36.对近缘细菌有杀伤作用的是

  37.关于中介体不正确的是

  A.中介与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

  B.参与细菌分裂,有类纺锤丝的功能

  C.参与细菌呼吸过程,有拟线粒体的作用

  D.具有生物合成的功能

  E.是细胞膜面积和功能的扩大

  38.病毒区别与其他微生物关键是

  A.体积微小可通过滤菌器

  B.不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上生长

  C.多数感染细胞后可形成包涵体

  D.引起疾病的危害严重

  E.无细胞结构,仅有一种核酸

  39.不是免疫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是

  40.IL-10所不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

  A.抑制THl细胞合成分泌IFN-γ等细胞

  B.抑制巨噬细胞功能,减少单核因子生成

  C.促进B细胞增殖和抗体生成

  D.增强巨噬细胞抗原提呈作用

  E.降低巨噬细胞抗原提呈作用

  41.下列哪项属于药物的副反应

  A.广谱抗生素引起二重感染

  B.苯巴引起宿醉现象

  C.普萘诱发支气管哮喘

  D.琥珀胆碱引起恶性高热

  E.链霉素与速尿合用引起耳聋

  42.药物急性中毒时对下列哪一组织器官损害轻微

  43.静脉注射2g磺胺药,其血药浓度为10mg/L,经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44.主要局部用于治疗青光眼的药物是

  45.阿托品对眼的作用是

  A.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

  B.扩瞳,降低眼压,调节麻痹

  C.扩瞳,升高眼压,调节痉挛

  D.缩瞳,降低眼压,调节麻痹

  E.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

  46.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的作用比较,不同点是

  D.血糖及血乳酸增加

  E.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47.异丙肾七腺素激动β受体产生的血管效应是

  C.骨骼肌血管舒张

  E.皮肤黏膜血管收缩

  48.应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局麻药是

  49.流行病学研究的用途是

  A.探索病因及影响因素

  B.评价预防策略和措施的效果

  D.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50.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的范围是

  E.疾病和健康状况

【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试仿真试题(附答案)】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学对肌肉的说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