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了解广州光宝电子有限公司的前辈,请教一下?

说到“外星人”你会想到什么?在PC圈子里,外星人是Alienware系列产品的代名词(Alienware这个单词翻译过来)。Alienware曾是北美著名的整机厂商,2006年被戴尔收购,成为旗下的子品牌,其系列产品以高质量、极致性能、时尚外观而著称,当然价格也是不一般的高。尽管它的产品价格时常是“天价”,但凭借无出其右的质量、性能、外观,加上良好的市场运营,Alienware系列产品在刚打入中国市场不久,就已经脍炙人口,深受普通用户甚至是发烧友的好评和追捧。

最开始的Alienware笔记本电脑,由于力求极致的性能,机身不可避免地被设计得十分厚重,以我曾经使用的M18x R2为例,这是一台搭载18.4英寸屏幕的双卡机型,整机尺寸达到436mm*332mm*53~54.2mm,板砖都相形见绌。

时至今日,历经更新换代,Alienware迎来了新一代旗舰笔记本——Alienware M15,相比老前辈们,它一改往日Alienware笔记本家族厚重的形象,机身变薄了许多,不难看出,Alienware在追求质量、性能、外观的同时,也开始在厚度上发力了。那么,Alienware M15,这一台成功“瘦身”的产品能否在变薄的同时,像它的“老前辈们”那样力求极致的性能呢?让我们马上来一探究竟。

请注意:本文使用的机器在测试前被我们换了硅脂(利民TF8,原因在下文说明),机器硅脂并非原厂硅脂,因此测试成绩可能与市售机器不一致,仅供参考,如果觉得本次测试不够客观公正第三方,可以右上角点击关闭以免浪费时间。

笔吧评测室的评测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标明出处和作者,欢迎大家的转载。

PS:图片点击即可放大

Alienware M15使用的模具为私模,网传代工厂换成了Pegatron(和硕),但官方并没有透露确切的代工厂信息。

常用的外部接口,M15一个都不少,3个USB 3.1 Gen1 Type-A接口不算多但已经够用,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有一个满速(PCI-E 3.0 x4)的雷电3接口和一个专门用于驳接Alienware显卡拓展坞的接口,如果需要外接显卡,这两个接口可以派上用场。

不过在我看来,M15的最低配置都已经搭载GTX1060,高配搭载GTX1070 Max-Q,再考虑外接的性能损失,外接高端显卡可能意义不大,当然,追求极致的用户就另说了。另外美中不足的一点是,Type-A口没有Gen2速率。

接口点评结束,接下来让我们从外观开始解析这款机器。

虽然我们拿到的是“星云红”配色的机器,但包装配色只有黑白两色,显得简约低调。包装正面首先引入眼帘的是银色的“ALIENWARE”字样和经典的外星人LOGO,另外还用浅灰色的线条勾勒出Alienware M15的A面,不过LOGO比较显眼,A面图不仔细看的话还真容易被忽略。

整个包装没有太多信息,仅在左侧标示了机器尺寸并放了几个LOGO,其中,能够提升23.33%性能的重要功能(瞎说的)——RGB也被标示了出来,不过为什么不用红绿蓝上色呢?

打开包装,除了机器和电源适配器之外,一个黑色信封和一张介绍Alienware的“名片”就是整机的全部配件。信封内是一份简易的说明书、一张三包凭证以及产品的安全和管制信息。

再来看看机器的外观。首先是机器的A面,金属材质,表面涂有类肤质涂层。配色选用了红色,官方称之为“星云红”,这个配色在09~12年的Alienware机器上使用过,相当经典,观感也很好,不过在15年的Alienware笔记本产品中并没有使用这一配色。如今M15再次使用这一经典的红色,着实让像我这样的老用户感到怀念和惊艳。

除了配色外,M15保留了上一代Alienware产品A面的设计——从中心点向顶部和两侧引出三条直线,将A面分成了3个区域,外星人LOGO则位于射向顶部的直线上,位置恰到好处。上一代Alienware笔记本,A面的设计配合上RGB灯条和RGB LOGO,科技感十足;可惜到了这一代Alienware M15,LOGO依旧有RGB灯效,但为了控制厚度,A面两侧的灯条没了。

机身左侧有一个出风口,接口依次是.楔形锁插槽、RJ45网口、USB 3.1 GEN1 Type-A接口和音频接口。

机身右侧接口仅有两个USB 3.1 GEN1 Type-A。右侧同样有出风口,另外,M15的音响单元位于机身左右两侧,因此两侧都有为音响准备的开口。

此时细心的读者应该已经发现了,左右两侧也没有了灯条,也是为了控制厚度做出的牺牲。

机器尾部从左到右的接口依次是:HDMI 2.0接口、miniDP接口(v1.3)、雷电3接口(带宽PCI-E 3.0 x4)、显卡拓展坞接口以及电源接口。从尾部可以看出Alienware M15取消了之前的“大屁股”设计。

M15的B面边框材质为光面塑料,虽然采用了窄边框设计,但只有左右是窄边框(实测厚度约5mm),上下边框依然比较宽,下边框的ALIENWARE字样的灯效也被取消了。

C面同样是金属材质并涂上类肤质涂层,可以看到键盘样式做了改变,从巧克力键盘改成了孤岛式键盘,观感上没有太大区别。请注意,M15的键盘再次加入了数字键盘,修正了15.6英寸机身没有数字键盘的槽点,但又出现了另一个槽点:4个方向键尺寸都小了。这种方向键设计被很多游戏玩家吐槽,M15居然还用了这样的设计,让人不解。

另外,C面的开关键依旧被设计成外星人LOGO的形状,并有RGB灯效,机器在不同的状态下,开关键会有不同的灯效。

D面一眼就能看到宽敞的进风口,没有了上一代产品的快拆板设计,不过并不意味着它拆机困难。话说回来,“老前辈”M18x R2 D面曾经有像XPS系列一样的铭牌,定制时可以在上面刻字,如今已经多年不见那“逼格”满满的铭牌,有点可惜。

适配器为光宝科技代工,功率为180W,不是特别大,因此适配器的体积也不会太夸张。

最后是整机实测的厚度和重量。不含脚垫的情况下,整机整体的厚度能控制在21mm左右,机身重量也控制到了2.3kg,相比之前的Alienware笔记本有了质的飞跃,要知道2017款的Alienware产品中,尺寸最小的Alienware 13也有22mm厚,机身重量为2.6kg,被这一代的M15“吊打”。

但是,这样的体积控制是有代价的,外观部分最明显的代价就是灯条全部被取消,这实在是让人感到可惜。当年Alienware被戏称为“灯厂”,从09~12年的Alienware开始,其标志就是时尚酷炫(杀马特)、“灯大灯亮灯会闪”的“跑马灯”,在这之后的产品取消了“跑马灯”,转而用灯条代替,虽然不再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但也多了一份低调奢华的科技感,而如今Alienware M15为了做得更薄,直接取消了灯条,外观上相比前几代产品就显得平淡无奇了。

外观展示部分结束,让我们来看看外设部分。

外设包括键盘、触摸板、音响、屏幕。笔记本的外设虽然无法更换且普遍没有什么可玩性,但仍然是影响体验的重要部分。本章节笔者在点评时会针对一些突出的特点进行详细点评。当然,除了屏幕外,其它部分的评价主观性较强,仅供参考;屏幕方面由于有客观标准和详细资料,点评更具有参考价值。

Alienware M15的键盘支持4分区RGB背光,背光效果和亮度可在Alienware Command Center中调节。与其它机型不同的是,M15的键盘亮度不分档,而是在软件中通过滑块调节,亮度从0到100可调,调节过程也比较有趣:从0开始慢慢调节的话,数字键盘先有明显的背光,然后字母键盘再慢慢亮起来。

键盘按键的键程约为1.4mm,符合官方宣传。按键手感适中,不偏软也不会偏硬,回弹力度也中规中矩,按下去的感觉不太厚实,比较轻盈一点。整体来说,这个键盘的手感在我看来属于主流水准。

触摸板为一体式设计,整个触摸板可按下,没有专门分出两个按键。滑动手感较为平滑,阻力较小,用起来比较舒适,但按键手感就显得一般了。另外,触摸板的灯效也被取消了,还是为了控制厚度,真的蛮拼的。

如前文所述,Alienware M15的音响单元位于左右两侧,音腔体积较小,没有低音炮。就个人听感而言,M15的音响低频量很少,人声和金属乐器的敲击声听起来有点刺耳,听纯音乐则意外地不错。

Alienware M15的屏幕使用了友达的B156HAN08.0,屏幕尺寸为15.6英寸,屏库网中可以通过显示器ID查到相关资料:

从屏库网资料可知该屏幕雾面屏,标称亮度300nit,标称对比度800:1,色域72%NTSC,响应时间9ms,色深为8bit。

以sRGB IEC为参考色域测量色准,结果如下:平均ΔE(CIE 2000)为2.65,最大ΔE为5.97。测试的51个颜色中,色差最大的颜色为(0,255,170),ΔE>3的颜色有17个,其中有两个颜色ΔE>5。

屏幕色温在8500K左右,高于D65标准;伽马曲线部分偏离标准值2.2;灰平衡表现也一般。

sRGB色域覆盖情况如图,可以直观看到色准情况不够理想。

亮度均匀性方面,以中央区域为标准,亮度偏差最大的区域在上方中间位置,100%亮度下,最大偏差为+6%。屏幕上方区域亮度偏差较为明显,整个屏幕没有达到10%以上偏差的区域。在75%亮度以下时,整个屏幕的亮度均匀性会有明显改善。屏幕亮度在316.59~336.33nit,稍高于标称值,可能是仪器和环境等因素所致。

最后是简单的刷新率测试。

综合以上的资料和测试结果,可以看到Alienware M15的屏幕素质一般。色域覆盖和色准不够理想,亮度均匀性尚可。屏幕确实是一块高色域屏幕,对一般用户而言观感不会太差,但如果是对色彩准确性有要求的用户,建议自行校色后使用。当然,对于FPS游戏玩家而言,144Hz的高刷新率也许比其它参数都重要。

声明:以上结果受测试设备、软件、环境、屏幕本身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绝对准确,仅供参考!每一块屏幕本身素质参差不齐,测试结果有差异是正常现象。

外设部分到此结束,下面介绍配置参数。

i7-8750H,软件显示为核心代号为Coffee Lake,BGA封装不可更换,TDP为45W。制程工艺为14nm,默频2.2GHz,睿频3.9~4.1GHz,三缓9MB,八代CPU为了压低TDP,默频设置都比较低。八代CPU规格相比上一代明显提高,但TDP维持不变,一般来说解锁TDP会有更好的性能表现。

HWINFO截图,CPU步进U0,SSPEC为SR3YY,通过这串代号可以在一些网站上查询CPU信息;插槽为BGA1440不可更换。GPU #0可以看到核显信息,说明这台机器没有屏蔽核显。

XTU信息,XTU是英特尔官方的一款调节工具,可以调节CPU、内存等的参数,评测室进行超频、解锁TDP的操作通常都是用该软件进行。软件调节参数后点击Apply即可生效。至于XTU的调节在机器重启后能否继续生效则是一门“玄学”——个人的经验是重启数次后还是会失效。

这里可以看到XTU中的功耗信息与AIDA64中不一致,实测证明XTU更加准确,所以一般以XTU为准,Alienware M15默认的功耗设定为PL1=60W、PL2=90W。

M15则将显卡进行了小幅度的超频,核心频率提高到1455MHz、Boost频率提高到1733MHz。最高Boost频率能到1860MHz,此时核心电压为1.05V,最高Boost频率没有明显改变。

CUDA-Z截图。CUDA是NVIDIA推出的一种功能,旨在让GPU参与运算,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是面向开发人员的一个重要功能。

NVIDIA Inspector截图,这里可以看到独显(N卡)的另一部分信息,比如可超频范围,电压调节范围,高温降频线和TDP控制阀等。GTX1060不可解锁TDP控制阀,降频线为91℃。可以看到现在10系移动版显卡解除了超频限制,但是锁定了TDP,锁定TDP这点在桌面平台上也一样。

主板信息,制造商信息被改写为Alienware,从模具型号上也无法判断出代工厂,南桥为HM370芯片组,BIOS版本1.2.5。

AIDA64中的北桥信息,如今北桥已经被集成在CPU中,主板上已经没有北桥芯片了。 从显示信息上看,i7-8750H最大支持64GB内存,机器有2个内存插槽,标配两根内存。

南桥信息,这里也可以看到声卡信息和PCIE通道的占用信息,不过AIDA64显示的信息有点问题,PCI-E全部显示为2.0。

Alienware M15搭载了两条三星PM981固态硬盘,单条容量256GB,支持的通道为PCI-E 3.0 x4,支持NVMe协议。机器出厂时并没有将固态硬盘组成RAID,但在BIOS中将硬盘工作模式设定为RAID模式,不组RAID的话和AIHCI模式没啥区别。

电池信息,设计容量90Wh,最大容量85800 mWh,电池损耗4%。电池是Alienware M15的一大亮点,90Wh的电池使得它的续航成绩非常不错。

网卡采用了Killer的E2500千兆网卡加上AC1550无线网卡,支持蓝牙5.0,AC1550其实就是英特尔9260AC的“马甲”。

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使用机器时一定要记得更新网卡驱动。我在测试《彩虹6号:围攻》时,一直无法登陆Uplay,尝试改host、挂上VPN、重置网络设置甚至还原系统,均无法登陆Uplay,提示我的网络有问题。最后想起这机器的网卡是杀手网卡,而杀手网卡在国内被戏称为“掉包卡”……于是更新了网卡驱动后,终于解决了问题。看来杀手网卡虽然会有较好的性能,但驱动方面做得还不够完善。

主界面给人简洁的观感,可以切换黑白两种主题颜色,软件中预览了当前机器安装的游戏,可以配合不同游戏配置不同的灯光效果。下方菜单栏中是一些快捷选项。

库页面会自动扫描并加入机器中已有的游戏。

FX灯效设置,支持键盘、开机键和A面LOGO的灯效调节。

FUSION页面,提供硬件的部分信息监控,以及风扇、电源计划、音效、Audio

Recon功能的调节。风扇调节页面中可以查看部分监控信息和记录,还可以对风扇转速进行简单的调节,其中,“性能”配置文件会将风扇转速固定为最大转速。

音效调节页面中,Alienware预设了8个配置文件,分别针对不同的场景,默认使用的配置文件也开启了各种调节以增强音效。Audio Recon功能类似声波雷达,用于辅助FPS玩家进行定位,默认是关闭状态,可自行开启。

配置参数介绍部分到此结束,下面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跑分环节。

PS:测试时显卡驱动版本为417.35,双通道内存,电源模式为高性能,系统为Windows 10 64位家庭版(版本:17134)。

由于Alienware M15的CPU默认功耗被提高了,CPU性能的发挥也比较出色。一系列的理论测试中,综合性能相比历史值提高了5.75%。

理论测试中,由于大部分测试的持续时间比较短,CPU会因为PL2设定的功耗而或多或少地受益,成绩会好看一些。Cinebench R15循环测试则会使CPU长时间处于测试当中,测试出CPU在PL1功耗下的性能表现。 25次循环跑分测试中,M15的成绩保持在1090cb左右,低于第一次的分数,但性能发挥还是比较稳定和出色的。

AIDA64内存与缓存测试,也就是所谓的内存跑分。这个跑分和内存、CPU性能都有关系。

Alienware M15搭载的GTX1060独显功耗85W,由于机器出厂对显卡进行了小幅度的超频——核心频率提高50MHz、Boost频率提高62MHz,因此显卡理论性能测试的成绩比历史值稍好一点。

Alienware M15搭载的三星PM981固态硬盘,性能在笔记本使用的主流固态中属于较好的水平,连续读写和4K读写性能都比较出色,如果组成RAID,性能会有进一步的提升。美中不足的是受制于容量,256GB的PM981缓存仅有11GB左右,缓存用完后速度会降至250MB/s左右。

在我看来,三星PM981本身性能就比较好,组RAID的意义不是很大,与其配备2根256GB的PM981,不如直接配备512GB的版本,性能和缓存容量都能得到提高。

我们再来看看偏重办公用途的PCMark系列跑分,PCMark类似3DMark,不同的是它模拟的是办公用途而不是游戏,想知道电脑在办公用途方面的表现的话,可以参考该软件的测试成绩。

从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来看,Alienware M15表现不错。尽管是偏重模拟办公用途,CPU和GPU性能对PCMark评分的影响还是比较大。

最后是娱乐大师跑分,鲁大师早期版本曾经闹过跑几次几个分的笑话,跑分不稳定,现在据说是比以前稳定了,有一些参考价值,但很多分数仍然让人匪夷所思。该分数仅供娱乐,要对比性能,还是用一些专业的测试软件进行测试比较好。

理论性能测试(跑分)部分到此结束,下面进行游戏测试。

理论性能测试软件通常会着重测试机器的某一硬件、某一方面的性能,而且为了打分,测试的条件会比较苛刻,负载一般也会较实际应用高,虽然能客观直接地对比出机器的性能强弱,但离实际应用还有些差距。有没有贴近生活日常,又能对机器产生较高负载,显示出机器性能的应用和场景呢?有,就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各种游戏。游戏测试贴近生活实际,直接对应广大玩家的需求,使我们更容易理解机器性能上的区别,而不是对着枯燥的数字一脸懵逼。总之,游戏测试是对理论测试的必要补充。

本环节测试4款游戏:孤岛惊魂5,彩虹6号:围攻,古墓丽影:暗影,战地5。

《孤岛惊魂5》是一款由育碧(Ubisoft)制作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讲述玩家单枪匹马对抗邪教头头,中途被洗脑、催眠、灌药,然后莫名其妙被核弹糊脸最后还成了儿子的狗血故事。游戏分辨率选择1080P,画质选择Ultra,开启TAA抗锯齿,关闭垂直同步,场景除了自带的Benchmark之外,我还另外记录的游戏过程中10分钟的数据。

Benchmark中最低帧数54,最高帧数73,平均帧63;实际游戏过程中,最低帧数19帧,最高帧数88帧,平均57.65帧。游戏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帧数骤降,应该是游戏本身的问题,不计入骤降的帧数的话,实际游戏的平均帧数和Benchmark的平均帧数差不多,均达到60帧以上,足以流畅运行游戏。

《彩虹6号:围攻》是一款体验拆迁顺带练习射击、协助恐怖分子杀死人质(大误)的硬核FPS游戏。游戏分辨率选择1080P,画质选择超高,开启TAA抗锯齿,渲染倍数选择100,其它默认。

自带Benchmark中,帧数最低75.5、最高145.9;游戏过程中,帧数最低67,最高113,平均91.74帧,运行起来毫无压力。玩家可以选择开启更高倍数的抗锯齿,或者降低某些特效获取更高的帧数,毕竟Alienware M15配备了144Hz的高刷新率屏幕,高帧数下游戏画面更加流畅顺滑。

古墓丽影:暗影是古墓丽影系列游戏的最新作,于2018年9月15日发售。根据官网介绍,在《古墓丽影:暗影》中,玩家们将“经历劳拉蜕变为‘古墓丽影(Tomb Raider)’的决定性瞬间”。对于古墓丽影系列的粉丝和ACT游戏玩家来说,它是一款不容错过的大作。同时,对于我们来说它也是一款新型的“显卡测试软件”——《古墓丽影:暗影》是首批支持NVIDIA新技术RTX(实时光线追踪)的游戏之一,遗憾的是游戏发售至今仍未实装该技术。

我们将游戏画质调整为预设的“最高”,使用默认的TAA抗锯齿,运行游戏自带的Benchmark进行测试,同时也记录了游戏过程中的帧数变化。

游戏自带的Benchmark测试中,平均帧数48,游戏过程中最低帧数35、最高帧数82、平均59.8帧,游戏过程中平均帧数基本是达到60帧,和Benchmark中差距较大,应该和不同的游戏场景有关。从以上结果来看,尽管Benchmark中帧数无法达到60帧,实际游戏过程中可能会比测试的帧数要高,加上“动态模糊”效果,实际游戏过程还是比较流畅的。

值得一提的是游戏画质预设的“最高”并非极限画质,“纹理过滤”、“细节层次”和“屏幕空间接触阴影”三个选项中可以调整至最高,抗锯齿也可以开启更高倍数的SMAA 4x。如果是追求更高画质的玩家,可以尝试调节这些选项。

战地5发售于2018年11月20日,由EA出品,PC版登录烂橘子Orign平台。本作仍保留了单机模式,有5个单人战役供玩家体验,当然本作的卖点还是多人联机对战。

战地5是目前唯一一款真正能够开启光线追踪特效的游戏,但要满足3个条件:NVIDIA 20系显卡+最新的显卡驱动+最新的win10操作系统(1809,Build ),10系显卡无法开启光线追踪。

我们将画面质量调整为最高,开启DX12,其它选项按照默认值设定,记录10分钟游戏过程中的帧数,场景选择单人战役中的北极光。

游戏过程中最低帧数31,最高帧数92,平均59帧。从平均帧数来看,GTX1060应对战地5单人战役没有多大压力,但是如果玩多人模式,帧数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波动也会变大。多人模式鹿特丹地图中,平均帧数会下降8帧左右,如果玩多人模式,GTX1060并不能做到最高特效下流畅对战,建议降低特效。

游戏测试部分到此结束,下面是散热测试环节。

测试项目:AIDA64:系统稳定性测试,单选Stress FPU,进行CPU压力测试;FurMark_1.10.0:分辨率1080P,关闭抗锯齿,选择Burn-in Test进行GPU压力测试;同时开启两个测试进行双烤测试。

再次提醒,机器在测试前被我们换过硅脂。

待机下,CPU 47℃,显卡42℃,待机温度表现正常。

单烤FPU,CPU最高温度100℃,频率维持3.1GHz,功耗60W,温度已经撞到了英特尔设置的温度墙。

GPU压力测试中,CPU温度61℃,显卡为71℃。GPU核心频率1341.5MHz,功耗85W左右,显卡在压力测试中表现正常。

双烤测试中,CPU温度100℃,频率维持在2.9GHz,功耗50W;GPU温度77℃,核心频率、功耗均与单烤时相近。

双烤15分钟后,CPU维持100℃高温,频率降低0.1GHz,功耗46W,注意此时PL1也降低到46W,说明DPTF起了作用;GPU温度上升到87℃,核心频率仍维持在1300MHz以上。

使用XTU将CPU的功耗降低到45W,双烤10分钟后,CPU温度上升到93℃,总算不再是100℃了,但这个结果也不算好。几经测试表明,如果双烤要使CPU保持在100℃以下,CPU的功耗只能设定在45W;如果是单烤,CPU的功耗只能设定在55W,此时单烤FPU 10分钟后的温度是94℃。对于接受不了CPU温度达到100℃的用户,可以通过XTU将PL1限制在45W降低发热。

如果说压力测试过于极限,偏离日常,那么游戏中的温度会不会好些呢?

游戏温度使用HWiNFO64进行记录,功耗使用功率插座获得数据,功耗为整机功耗。

从记录的数据来看,Alienware M15在游戏过程中的温度同样比较高,CPU和显卡的温度表现和双烤15分钟后的表现相近,比双烤稍好一点的是CPU平均温度在100℃以下,彩虹6号和古墓丽影暗影两款游戏运行时CPU温度在85℃左右,因此平均温度比较低一些。

而且,不仅是温度,CPU功耗也和双烤时一样,在对CPU负载较高的两款游戏中,PL1被DPTF限制在45W,说明在运行部分游戏的过程中,CPU的功耗难以保持在60W,更多时候运行在45W。

显卡则是在游戏过程中,温度达到91℃阈值,除了CPU发热的影响外,也与自身频率被提高有关。

待机时表面温度如图,键盘区域平均26.5℃,各区域温度正常。

双烤时表面温度如图,键盘键帽最高温度约43℃,WASD区域约32℃,方向键区域约36℃。

游戏(孤岛惊魂5)测试过程中的表面温度如图,键盘键帽最高温度约45℃,WASD区域约35℃,方向键区域约37℃。

总的来说,Alienware M15的散热表现一般。CPU功耗虽然设定得很激进,在单烤FPU 10分钟后也能维持60W,但温度一直保持在100℃,证明机器的散热模块在应对单烤FPU时CPU的发热就已经很勉强了。在我们开始烤机时,看到这样的温度都觉得难以置信,第一反应是这台机器的硅脂可能有问题,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我们更换了硅脂进行测试,结果温度依旧是100℃,证明散热的瓶颈不在硅脂上。

M15不出所料启动了DPTF来调节CPU的功耗,最终CPU功耗降低到50W,15分钟后进一步降低到45W左右,此时CPU仅仅工作在标准功耗下,但温度依旧居高不下,显卡温度更是达到了87℃,这对10系显卡来说相当少见。降低CPU功耗后再双烤虽然温度下去了,但也说明在未降低功耗的情况下长时间双烤,散热模块无法及时将堆积的热量排出,导致即使CPU的功耗降低到45W,温度还是下不来,显卡也因此升温。

从游戏测试的数据来看,游戏中M15的散热表现也不理想,仅比压力测试时稍好一点。注意游戏测试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因此情况与双烤15分钟后相近。这也侧面说明:在游戏快速发展,特效日新月异的今天,游戏对硬件的性能需求也越来越高,游戏过程中硬件的发热也越来越大。单烤FPU使用的AVX指令集已被部分游戏用上,新的Boost机制使得显卡更容易保持高频、高功耗进而导致高温……一系列的改变使得压力测试已不再是偏离日常、不切实际的极限测试,至少它的结果越来越能反映用户可能面临的真实情况。

M15采用双风扇4热管的散热模块,鳍片为纯铜,热管、鳍片、风扇表面均进行了黑化处理。CPU和显卡公用两根热管,热管直径分别为8.4mm和11.4mm;两个核心各自单独使用一根热管,显卡一侧的热管直径为7.7mm,CPU一侧的热管直径为8.4mm。第一眼看上去,这样的散热规模对付i7-8750H+GTX1060这种主流配置应该毫无压力,哪怕是60W的i7-8750H,单烤也应该不成问题才对,但结果却出乎意料,以致于我们误以为硅脂有问题……

风扇是FCN的产品,铭牌的信息非常少,电压、风量等信息都没有标示。

上表为鳍片和风扇的规格实测数据,鳍片的总体积为41.8立方厘米,略小于官方宣传的48.6立方厘米,受限于测量仪器精度,数据仅供参考。

散热测试部分到此结束,下面介绍整机拆解。

Alienware M15可以说是至今为止最好拆解的Alienware笔记本电脑,卸下D面和尾部的螺丝后就可以将D壳取下,可以看到完整的内部结构,不再有“碍事”的防滚架,不过对于一些用户来说,也许这不算是好的改动。

取下D壳后,提起电池排线一拔即可断开电池,拧下固定的螺丝后将电池取下。

散热模块有点特别,风扇和鳍片用黑色的胶纸固定在一起,因此拆卸时除了热管上的螺丝外,风扇螺丝也要一并处理。螺丝拧完后断开两根风扇的电源线就可以将整个散热模块取下。

接下来的拆解步骤没什么特别的,取下配件、断开各种排线、拧下螺丝后即可取下主板。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在组装过程中,网卡带有一个小塑料模具用于固定和保护天线,组装回去时要先将天线安装号,然后将网卡从侧面嵌入塑料模具中,再将其安装到插槽中,这个过程中天线容易松开,比较麻烦。

下面是配件展示,来看看主板正面,左边是GTX1060核心,核心代号N17E-G1-A1,配备6颗三星显存颗粒,单颗1GB,两个显存空焊位意味着该机器有配备更高端的显卡的版本。

右边是CPU,供电部分的PWM型号为NCP81215,安森美的芯片,有趣的是这芯片的信息连官网上都查不到,网上基本没有资料。元器件的布局也有意思:4个MOS桥(E6932)搭配4个电感,电容却只有3个贴片钽电容(330UF,6.3V),空焊了一个电容位置,最右边的元器件布局方式明显不同于左边。

固态为三星PM981。

拆机部分到此结束,下面介绍其它测试。

该环节使用功率插座测量整机的输入功耗,功耗数据如下表。

PS:开启软件指的是将所有检测软件开启后的待机功耗。

游戏中整机功耗在160~170W,180W的适配器足够使用。

注:前方噪音为触摸板前端位置测试的噪音大小。

在核心温度较低时,Alienware M15的风扇会停转,此时机器基本没有噪音;在单烤CPU、双烤和游戏过程中,风扇转速会达到最大,此时前方噪音在49dB左右,比较明显。

使用仪器测试可知,Alienware M15的CPU风扇最大转速约4700 RPM、显卡风扇最大转速约4280 RPM,而以前的产品中风扇最大转速能达到5100RPM。

测试条件:电源模式:平衡——更好的电池

其它:断开一切外接设备,关闭键盘背光,关闭WIFI

PCMark 8续航测试结果5小时16分钟,对于一个搭载i7-8750H+GTX1060的游戏本来说,这样的续航成绩相当优秀,比一些搭载低压CPU和入门级独显、配备小容量电池的轻薄本还要出色。

为了更加贴近真实情况,我们还通过循环播放电影测试机器的实际续航情况。测试条件与PCMark 8测试时保持一致,播放器选择potplayer

有如此优秀的成绩,90Wh的大电池功不可没,在它的帮助下,Alienware M15不仅是一台游戏本,更可以牺牲部分性能成为一台长续航、适用于旅途中办公和影音娱乐的全能本。

1.CPU功耗解锁,显卡小幅度超频

2.相比上一代更加轻薄,且采用全尺寸键盘

3.电池容量大,续航表现好

1.高负载下核心温度较高

3.灯光效果变少,侧边、触控板没有标志性灯效

参考价格:18999(戴尔官网)

M15可以看作是Alienware家族中里程碑式的产品,它成功改变了Alienware系列笔记本电脑厚重臃肿的形象,让大家知道Alienware的设计并不落伍,它随时能适应市场的潮流,做出改变。尽管作为该系列第一款轻薄游戏本,它在散热方面稍显不足,但在性能测试甚至压力测试中,它极力保持着高于标准的性能发挥,哪怕温度再高也不会将性能降低到标准以下,足见它确确实实继承了“前辈”们的“优良传统”——追求极致的性能。以Alienware M15为开端,在今后,想必Alienware笔记本会继续走轻薄路线,继续改进,为我们带来越来越多新颖独特的产品吧。

本次评测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观赏。

}

我要说的这个高人,是我哥。但是我说到他的伟大事迹之前要先铺垫一下我们的一生:

大概一年前我哥开始跑步,然后跟我说跑步的种种好处。废话,我知道是好事儿,可是我干得了吗?比如跑步,对我这样一个身心俱废的人来说太难了,我才不跑呢。

后来得了抑郁症,更废了,吃药住院都行不通。我看到有个人也说吃药住院不如跑步。哎,我一咬牙,换上鞋子就去跑了两回。

奇怪的是,我哥知道了就叮嘱我:不跑也没关系的。

后来我就跟自己说:真的是最后一次啦!明天我就放弃了!

诶,断断续续地真的跑下来了。现在隔几天不跑还有点不得劲儿。

我可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在疼痛的脊柱炎患者,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躺着的人,一个跑200米就想吐的虚弱废物,一个意志极度薄弱的失败者。我能做的事,世上简直没有人不能做了。

我发现了一个秘密,跑步这件事最难的并不是当时,而是“要坚持下去”的压力。去掉这个压力,节省了自我羞辱和反自我羞辱的精力,总之只做一次,随时随地原谅自己,就不那么难了。

我哥跟他的朋友炫耀自己现在跑了多少多少,那个朋友淡淡地告诉他,自己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但是从四年级起每天绕合肥沿包河跑一周。我也渐渐发现周围有些人根本没提过跑步,但其实一直在跑。

世上可能有两种人,有的人要做什么事,就有极其坚毅的意志,克服一切障碍,坚定地做下去,并且认为那是应该的,不把这种事当一回事。有的人又懒又想更好,永远都在上进的压力和自责里挣扎,被失败感深深笼罩。

我和我哥就是后种人。一生都在痛斥自己:

这点事情都做不到,你还能做什么!

不积跬步,何以行千里!

做不到这件事,你必然一事无成!

斥责到一定的程度我们就安慰自己:好,我就是个废物。

这能叫安慰吗?其实想到任何想要的,都觉得没有资格得到。觉得人生太痛苦太艰难了,一点意思都没有。

但是发现“明天就放弃”这个法宝后。事情真的就变得不一样了。

比如戒烟,也是很痛苦。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摆脱这个痛苦,所以更绝望。一绝望更想来一根绝望之烟。

为什么我敢在这里说烟的事了?因为我跟我妈说过了。我说妈,你别难受,你一难受我就更想抽,但凡你看不到的时候我恨不得一口气来5根。

这个事情商量好以后,我突然不怎么想抽了,因为我没那么孤单焦虑,所以不怎么需要抽烟了。

烟瘾还是在,我想抽的时候就美美地,好好的,尽情地来一根。从这时候起抽烟变成了一件很愉快的事。我这才发现在此之前由于那种被烟瘾控制的无力感,我并不曾真正的享受过它。当我享受它,使它变成一桩美事后,那些焦虑烟,孤独烟,痛苦烟,自虐烟就都不想抽了。因为那种坏情绪,不适合做抽烟这么快乐的事啊。

最近回到了合肥的家里,晚上跟我哥一块儿去跑步。

跑完回来,我哥拿起烟盒:“其实做完运动抽烟危害更大。”

我:“但是跑步回来那一根尤其爽。”

他:“而且刚才吸了半天氧气。”

我:“所以现在来一根算是赚到的。”

就这样,竟然,突然之间,我的烟量从一天二十五根以上,毫无痛苦地锐减到了三四根。无数次地尝试戒烟并且失败以后,这真是奇迹。就那三四根,抽到一半觉得不舒服就扔掉,因为:“待会儿还想的话,再抽就是了。”要是以前,再难受我也会忍住头晕口干,坚持抽到烟屁股。

啊,人的看法真是一直在变化的。

最早我认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是自由。

后来我发现,想不干什么就能不干什么,才是自由。

又后来我发现怎么想都没有用:因为两个都做不到。我还是不自由。

又后来我发现,原来放弃压抑,把原本要摆脱的事情当成礼物时,诶,反而自由了。

归根结底,就是忠实于自己真实的感受。人生可能并不是用来承担痛苦,期待不定时出现的希望微光的。它可能是用来享受的。领悟了这一点以后,就发现痛苦和快乐没有本质区别。

我哥说支持他跑步的一大动力,是小区里下晚班回来的一帮制服妹子。远远看到妹子们过来了,他就希望自己像只矫健的鹿迈开健美的长腿,英俊的穿梭在丛林里。耐克和阿迪达斯广告里的人都是那样跑的。

但是那种跑法实在是太累了。他只能竭尽全力支撑到妹子们看不见的拐弯处,然后弯腰扶住自己的膝盖,拖着舌头喘得像条狗。

所以要不说是亲兄妹呢,我自己跑步的时候,发现比较好看的路人也会全力施展“鹿的奔跑”!然后不出三百米就和我的狗多比张一起趴下,变成两条死狗。

他还说了一个很惊人的成绩,他的一千米速度已经打破了世界纪录!

后来,我俩打开各自的running一起跑。发现他那里提示1000米的时候我这里才500!!

我这里显示2.2公里的时候,他那里已经4.5公里了。

我俩停下了脚步,掏出了两根烟,点上,然后盯着那个手机看。

发现屏幕上里程的计数仍然在不停地跳。

他思考良久,突然想起来他有在耐克官网注册,而我没有注册。注册的时候要填写年龄,体重等资料。会不会是耐克公司鼓励中年人运动,搞出来的一种激励机制?

我真的有很认真地思考过,难道世界纪录是那么容易打破的吗?我觉得自己都没有尽全力也……

——但是,后来我告诫自己,世界上可能有很多各行各业的高手隐匿在民间……

——我这样的人肯定也是很多的,也不必得意。

他又说:耐克真是一家有人情味的好企业。

说完他静静地摘下还在提示他又破了纪录的耳机,挥手扔了。

而我,正打算去注册……

你们如果想折叠我请点完赞再折叠谢谢。

}

他长期追随国内顶级领导力研究专家杨思卓先生进行东西方领导力交集研究。曾任北大汇丰商学院领导力研究中心课题组长,

现任中商国际研究院副院长,九型人格全球学会EPTP高级督导,中国教练师协会九型人格研究会执行会长。

他曾亲历美国师从世界顶级九型泰斗级导师海伦·帕尔默,且与戴维·丹尼尔,彼得·奥多诺休,玛丽恩、泰瑞等国际一流九型导师同台研讨,深度体验最顶级的人格管理真谛并应用于领导力塑造,高效团队建设及职业培训师打造研究。

他曾获美国九型人格全球学会EPTP九型人格导师认证,PTT国际职业培训师认证,IAPC 国际注册企业教练。同时也是北大汇丰商学院总裁班,清华大学总裁班、浙江大学总裁班、西南财大总裁班、中山大学总裁班“九型人格与领导力”导师,聚成股份指定九型人格导师(2006年起)。

《TTT杰出培训师》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

《如何当好中层管理者》中国工商联出版社出版

《六维领导力》《九型人格与领导力》、《九型人格与团队建设》

《领导者的公众演说艺术》、《PTT职业培训师培训》。

陈志嵘老师从05年开始协助建滔化工集团内部讲师培养项目,截止到2012年,累计上课60期,培养内部讲师达3000人,创历史单个客户课量最多的老师;

2011年,受兴昂国际集团邀请,参与集团内部讲师培养辅导项目,分六个批次的培训导入展开,共计培训内部讲师200余人

陈志嵘老师仅为太原富士康讲授《性格领导力》,《TTT》,《MTP》等管理类课程,08年合作至今达38期

为东莞劲胜精密讲授《MTP》,《TTT》,《性格领导力》课程达9期;

成功为安踏集团培训三期的《内部讲师训练营》项目,受训讲师100余人,得到了安踏高层领导的高度认可;

为环球石材讲授《TTT》,《性格领导力》课程达10期;

为利丰集团讲授《九型人格与团队建设》2期,《TTT》6期,《性格领导力》课程达5期;

为好帮手讲授《TTT》,《九型人格与团队建设》课程12期;

为虎彩集团《TTT》内部讲师队伍建设培养内部讲师共6期, 300名内部专兼职讲师接受了陈老师的精心辅导,项目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

与聚成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合作《九型人格与团队建设》近10年!

陈志嵘老师深悟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髓,结合东西方哲学、心理学、领导学、口才学、行为学等相关学科,再加上对成人教育的实践探索、深度研究、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独特的“培训师培训”的训练方法。

陈老师除了擅长运用情景模拟交锋探讨、经典案例深度解析、专题活动启迪开悟等独特训练方法,让学员在愉悦中感悟真谛,有效领会课堂的训练目的之外,更注重课后通过各种方式与学员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进而拾遗补缺满足个性化需求。

陈志嵘老师在《TTT培训师培训》当中,是行业内第一个课后,并以邮件等方式跟踪学员半个月之久的老师,如此严谨务实的谦和之师德,在培训界赢得了上佳的口碑,被业界誉为“专业之楷模,用心之典范”,是国内不可多得的杰出培训导师。在“培训师的培训”领域,陈老师创造了一家企业连续训练长达一年之久的记录。

陈志嵘老师把九型人格充分运用企业管理方面,使九型与企业管理密切接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领导力,现正被各大总裁班追捧!

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1000家企业100000余人次接受过陈老师的训练。

银行类: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江苏银行深圳分行、招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电力类:贵州电力、新疆电力、徐州电力、福建电力

协会类:深圳宝安台商协会、深圳松岗台商协会、深圳沙井台商协会、深圳公明(光明)台商协会、东莞长安台商协会、东莞常平台商协会、东莞虎门台商协会、东莞大岭山台商协会、东莞厚街台商协会、东莞名家具俱乐部……

电子类:富士康科技有限公司、长安光宝集团、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东莞科泰电子、长安平谦电子、长安晟铭电子、联茂(无锡)电子、联茂(无锡)电子、沙井竞华电子……

服装类:健力宝(李宁)服装、嘉汶服饰有限公司

家具类:亚历山卓集团、中山四海家具、楷模家具、森勇国际、豪顺家具、比利木业、百鸿制品、敬其家具、瑞轩制品、万恒通家具……

制鞋类:安踏(中国)有限公司、东莞裕成(宝成集团)鞋厂、东莞兴昂国际、佛山冠华集团、港台制鞋、宏凯鞋业、兴昂国际鞋业、兴莱鞋业有限公司……

总裁班类:清华大学总裁班、北京大学总裁班、西南财经大学总裁班、重庆大学总裁班、浙江大学总裁班、中山大学总裁班、中南大学总裁班、江西财经大学总裁班……

其它类:虎彩集团、维他(光明)食品、建滔化工集团管理学院、凯诺德国际集团、香港高宝化工集团、海南鲁能城、帝达谋文具……

实战经验丰富,能够结合实际解决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课程应用性强,系统、有条理、生动活泼、参与性强、风趣、幽默、条理清楚、见解精辟。有很强的专业水平与深度,理论与实践及操作技巧相结合,切合实际,风趣引人入胜,生动、贴近实际,思路清晰。几乎所有听过他讲课的人,都认为陈老师的训练课程风格独特、效果极佳,自始至终体现了真诚、博学和激情,他的课程极具震撼力与实用性。

陈老师晚上好,谢谢您的辛勤付出,谢谢您送我的诗,太棒了,收获很大,您早些休息。声音美容课程在深圳518~520,简单有效,可以保护声带,令您的声音更有磁性!——华师五期商业讲师班郭齐蕊

志嵘老师这几天累坏了吧?从您身上学到了敬业与专业精神;课堂上感受到了人情味与高品味;与您的短暂交往触摸到了勇往直前与乐此不疲的精神骨骼;也从此下决心积累点滴起,与您一起飞;我相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下次讲师班依然前往,回顾同样的感动,收获不同的撼动!晚安!——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邓雨薇

尊敬的陈老师,十分感谢您这几天的辛勤付出,尤其昨晚,虽然没接上您的电话,但我能感受到您的牵挂与关心。今天一天的课程您更给了我格外的关爱,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师”的含义,我想这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的影响会是难以估量的!再次致谢,并祝好人一生平安!——华师五期商业讲师班霍玲

亲爱的陈老师您好,这几天的培训能有您这样的名师陪伴和指导实在是三生有幸,我想也是大家的福气,这次的培训应该是我进入培训行业来最深刻触动的一次,应该说是一次人生蜕变,谢谢您!——华师五期商业讲师班李明哲!

陈老师您好,听了您的课收获很多:有专业知识,有为师之道,更有为人之道。对于我,老革命也会有困惑,您的点评我听明白了。真是: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华师五期商业讲师班喻国庆

一位培训行业的资深前辈赠言陈志嵘老师20个字“激情不造作、自信不自负、儒雅不矜持、高洁不孤寒”。

凯诺德国际赠陈老师“专业之楷模用心之典范”牌匾,香港和生公司赠陈老师“德才兼备良师益友”牌匾。

《TTT内部师培训》一期

《TTT内部师培训》二期

《TTT内部师培训》三期

《TTT内部师培训》四期

《TTT内部师培训》五期

《TTT内部师培训》一期

《TTT内部师培训》二期

《TTT内部师培训》二期

《TTT内部师培训》三期

《TTT内部师培训》六期

《TTT内部培训培训》绍兴公司

《TTT内部培训培训》泰安公司

《TTT内部培训培训》山东公司

《TTT内部培训培训》西宁公司

《TTT内部培训师培训》二期

《TTT内部师培训》一期

《TTT内部师培训》二期

《TTT内部师培训》三期

《TTT内部师培训》三届

陈志嵘老师及戴维和蔡敏莉老师

《卓越中层五项核心管理技能训练》二期

《卓越中层五项核心管理技能训练》四期

卓越中层五项核心管理技能训练

《卓越中层五项核心管理技能训练》一期

《卓越中层五项核心管理技能训练》二期

《卓越中层五项核心管理技能训练》三期

《卓越中层五项核心管理技能训练》四期

《卓越中层五项核心管理技能训练》八期

卓越中层五项核心管理技能训练

长春汇才商学院——总裁班

卓越中层五项核心管理技能训练

卓越中层五项核心管理技能训练

卓越中层五项核心管理技能训练

卓越中层五项核心管理技能训练

卓越中层五项核心管理技能训练

卓越中层五项核心管理技能训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宝电子厂是做什么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