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幼教行业转型升级有哪三个层次?

各片区、中小学、幼儿园,县局直属各学校,局机关各科室(单位):

现将《永嘉县教育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永嘉县教育局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永嘉县教育局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县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永嘉老百姓满意的教育,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为未来五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高地、打响“学在永嘉”品牌开好局、起好步。全年先后获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优秀组织单位、省职业教育发展考核优秀单位、县年度考绩优秀单位等13项县级以上荣誉。

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一)强化“政治挂帅”理论学习。局党委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深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及时学习传达上级重要决策部署。局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21次,8位班子成员带头到片区和下属单位开展理论宣讲41次。在教育系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热潮。

(二)深化“立德树人”党建品牌。扎实开展党建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出台《2021年度永嘉县教育系统党建工作考核办法》,新建31个两新联合党支部,实现党组织建设学校全覆盖。创成市党建示范校10所,县两新组织“红色驿站”、党建示范点6个,市党建课题获奖5个,县微党课比赛获奖4名,“学习强国”发布信息15条。吸引优秀骨干教师向党组织靠拢,发展预备党员61名,预备党员转正46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将意识形态纳入年度实绩考核和纪检督查范围,实行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三)细化“学党史·做实事”专题活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三为”专题实践活动,以学习党史促进民生实事落实,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提供教育保障。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讲座131场次,受众达2万多人次;组织全县教育系统百个支部千名党员志愿者进社区参与公益服务活动近150次,高质量办好安心托幼20所、温馨教室100多个、解决企业难题42个、“一老一少”关爱近80场次等实事项目。

二、全力抓好疫情防控,保障师生健康安全

(一)筑牢校园疫情防控线。针对疫情形势变化,成立由局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设立7个工作专班,并抽调12人成立县教育局防控办开展常态化办公,编辑印发《永嘉县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手册》和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简报30多期,常态化开展各级各类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督导检查,处理涉及疫情防控的教职员工9人;建立疫情防控工作钉钉群和信息日报制度。

(二)确保师生排查“全覆盖”。每周开展教育系统“温州防疫码”全面查验工作,每轮完成师生家长及共同生活人员共45万余人的查验工作;全面推进疫苗接种、核酸抽检和疫情防控演练工作,9715位教职工接种加强针,顺利完成6万余12-17岁和8.5万余3-11岁人群的全程疫苗接种工作,12万余人完成核酸检测,14.5万余师生参与疫情防控演练。

(三)牵头防疫协作“无障碍”。承担县疫情防控教育工作专班职责,牵头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开展全县近800家校外培训机构“洗楼式”全覆盖大排查大整治,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不留空白死角。牵头完成在外永嘉籍大学生信息采集汇总等基础工作,发出《致永嘉籍在外大学生实习生的一封信》,动员2.6万余在外永嘉籍大学生做好个人防护,倡导“就地过年”。同时坚持多方协作,协同完成县内设置研究生隔离考点工作,隔离考点做到了备考温馨有爱、保障严密有方、组考科学有力,获市局高度评价。

三、全程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双减”落地见效

(一)课后服务全覆盖高质量。九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全部中小学有需求学生100%参与课后服务。小学参加放学后托管人数45097人,参与率95.4%。初中参加放学后托管人数21258人,参与率96%,参与初中晚自习18749人,参托率84.6%。创办“嘉课网”网络学习平台,助力学生课后学习。

(二)校外机构全面整顿高效。开展系列督查,有序开展转登记工作,有序压减学科机构数量。全县66家学科类营利性培训机构申请转非学科(含托管、成人)培训48所、申请转登非营利继续学科类办学11所、申请终止办学7所,压减率达100%。

(三)课堂改革全面优化完善。优化课堂教学常规,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推进与完善“学为中心”课堂评价标准的应用,加强素养课堂研究。改进学校美育教学,鼓励特色发展,将艺术实践活动纳入课程管理。中小学生学业评价严格实行等第制。完善“四维评价”体系,探索完善德智体美劳等过程性评价办法。

四、加速建设优质资源,有效缓解供给矛盾

(一)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增量。投资项目31个,总投资金额约35.25亿元,教育系统全年有效投资任务目标为7.4亿元,实际8.04亿元,超额完成任务,投资额居全市前列。新改扩建中小学21所,完成5所薄弱学校改造和12所“小而美”学校建设。市民生实事“安心托幼”6个项目提前完成考核任务。省民生实事项目乌牛码道小学、枫林镇中心小学扩建工程均竣工投用。

(二)教育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投入装备经费6875万元,添置计算机1052台、小平台508套,生机比达到4.5:1,小平台班套比达到1:1,教育城域网互联网出口总带宽达到7G,公办学校千兆接入率和无线网络覆盖率均达100%。建成新型教学空间(包括同步课堂录播教室)105个、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26所、智慧校园达标校13所、智慧校园2.0学校4所、幼儿园教育装备达标(优秀)园10所、书香校园12所。619个温馨教室空调、1238台新风系统设备、20140套可升降课桌椅、367间教室灯光改造均如期完成。

(三)“未来教育”体系全面启动。积极贯彻落实《永嘉县关于推进中小学指向“未来教育”课堂变革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开展以建设“素养课堂”为切入点的教学改革,从素养课堂、素养作业、素养评价等角度聚焦“未来教育”课堂变革。以作业改革为抓手,推进各学科教学方式变革,开展县2021年小学“课堂变革现场会”和作业展示活动。全县小学市级课堂变革项目立项21个,县级立项36个。

五、赋能城乡教育均衡,源头推进教育公平

(一)学前教育加快公益普惠扩面。谋划出台《永嘉县发展学前教育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永嘉县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办法》,启动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三年计划。新增公办幼儿园11所,增加公办园学位2940个,公办园覆盖面由2020年底的30.23%提升至42.73%;创建一二级幼儿园22所,覆盖面从60.44%提升到71.14%。

(二)义务教育加快优质均衡发展。出台《永嘉县教育局关于推进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方案》,新增“融合型”“共建型”教共体学校24所,所有教共体均完成年度常态化任务,其中实验小学教共体建设案例入选省厅典型案例;结合11所小规模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校网优化工作,创成乡村“小而优”市级示范校5所、县级12所,市级样板校4所。严格实施“公民同招”,通过“浙里办”实现招生报名“掌上办”、审核录取“网上办”,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学前段、义务段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大力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出台《永嘉县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方案之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方案,以93.2高分通过浙江省语言文字督导评估,名列温州市第一,教师盛今峰获第三届“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三)普通高中教育加快特色多样发展。积极推进普高“分类办学”改革,制定普通高中高品质发展培育工作方案,启动培育学术高中建设学校2所,创建特色高中3所、特色学科基地12个、特色项目基地6个。推进强基、特长、特色招生,持续扩大优质普高教育资源覆盖面,将永嘉中学定向生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名额增至483人,占比达60.37%,较上年度提升0.27%,普职比达55:45。高考成绩实现新突破,全县文化类A线(一段)上线917人,较2020年增加18人,其中永嘉中学清北上线2人。罗浮中学和永临中学荣获市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单位,永嘉中学等6所普高受到县政府嘉奖。

(四)职业教育加快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培养改革,建成投用全省第一所中高职一体化公办职业院校温职院永嘉学院,完成招生1587人(高职284人、中职1303人)。中高职贯通培养改革入围市级“活力温台”职教高地改革创新项目,建成流体传输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温州分中心。推进校企协同育人试点工作,参与企业15家,创成市级校企共同体1个、省市级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2个、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个。

(五)终身教育加快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嘉学习”新平台,着力打造家长全员学习的家庭教育生态圈。5月份成功承办“家育五灵”家庭教育共同体会议,上海闵行、杭州上城、宁波海曙、嘉兴嘉善等共同体单位齐聚永嘉共话家庭教育发展。实施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普及行动,协办永嘉县“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行动启动仪式。完成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双证制”成人高中等社会培训25.6万人次,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同比提升0.21年。创成省级现代化社区学校1所,市级示范老年学堂1所、市级等级社区学校3所,省级终身学习体验基地1个。

(六)公民办教育加快协调发展。制定《永嘉县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工作,设立人民教育基金会民办教育执行部,为民办学校实现分类登记过程中的净资产分配处置专款专用保驾护航,全年完成分类登记104所,完成率92.04%,提前完成市60%的考核要求。深化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年办结29个民办学校审批事项,通过全程网上材料预审让办事群众少跑不跑。

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一)德育品牌创建成效显著。创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国家级1所、省级3所,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1所,全国幼儿园足球试点学校1所,省市县级文明校园71所,健康促进学校金银铜牌22家,市无废学校25所,市数字化家长学校42所,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2所,市国防教育先进单位3个,市双拥共建示范单位10所,县体育特色学校5所。“楠溪德育大讲堂”至今已办论坛20场,5月份我县在全国中小学思政课和班主任论坛上做典型发言。

(二)身心健康水平切实提升。2020年永嘉籍大一新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排名全省第31位、全市第2位,永嘉中学、职业中学分别排名全省第18位、33位,2020年高二学生体质健康抽测成绩跃居全市前列,学生近视率比上年降低1.55个百分点。举办心理健康活动100场,教师心理C证持有率和心理健康标准化辅导室均达到100%,在市现场会上作心理工作交流发言。241个学校食堂实现“智能阳光厨房”全覆盖,AB级达95%以上。

(三)素质教育推进成绩斐然。广泛开展体育、艺术、科技、读书等四大节活动,共有746人次和70个团体项目在省市体育比赛中获奖,有148个项目在省市艺术节获奖,有53个项目在市科技节获奖,承办温州市中学生定向运动锦标赛,在省市禁毒名师课堂评比和禁毒知识大赛、市大课间活动和校园创意舞评比中我县成绩优异,周一心同学荣获“宪法好声音”演讲比赛全国一等奖。

七、锻造教育人才队伍,筑牢育人坚实基础

(一)人才环境有优化。局党委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学校年度考核项目,建立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与当地公务员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参照公务员标准落实发放了1.5亿元教师考绩奖。发放人才奖金265万元,妥善解决15623名新居民子女入学问题,安排248名人才子女就读优质公办学校。

(二)人才培训有力度。落实师资培训专项经费1750万元,建立省市县级名师工作室95个,招收县内青年教师学员1200余名。选拔调整103名年富力强教师担任校级干部,开展3563人次教育干部培训。举办线上论坛24期,上百万人次关注学习。开办骨干教师研训班83个,研训工作获评全省先进。

(三)人才引育有成效。赴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7次,暑期集中公开招聘1次,招聘新教师298名(其中研究生32名),民办学校引进优秀教师191名(其中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各1名,研究生9名),获评正高级教师2名、省教坛新秀4名、市骨干优秀教师403人,高级职称评审通过135人。民办学校引进125名教师(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70名,研究生9名)。中小学教师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提升到97%。

八、纵深推进作风建设,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一)责任落实统筹谋划。政风行风建设常抓不懈,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三书两报告”制度,制定《2021年永嘉县教育系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要点》《2021年度永嘉教育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清单》,逐级传导责任意识,确保主体责任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宣传教育凝聚共识。结合510思廉日、警示教育月活动,编制《教育系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下发全县中小学,组织开展“廉行校园”主题活动,获县“颂清廉 庆百年”朗诵大赛优秀组织奖。《清澈的爱》《童蒙话廉》等微电影、微视频被省市县纪委选用推送,开展困难党员教师送温暖行动,慰问走访462人,发放慰问金30万元。

(三)“清廉学校”推陈出新。制定《永嘉县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两崇两育”清廉学校建设的实施方案》,以“红色领航 立德树人”高质量党建引领“清廉学校”建设,建成“清廉学校”79所。深化“廉政谈话拉袖子”工程,促进作风建设双评议,实施教育系统重点单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出动708人次检查258家单位,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46人次。

2021年,永嘉教育发展是健康快速的,但对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对照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还存在着教育基础薄弱、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治理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备等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予以改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永嘉县教育局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永嘉县教育局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全县教育领域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2022年,教育系统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有效推进“拥江融入、产城融合”对标赶超攻坚年活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努力构筑“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有活力”的永嘉现代化未来教育新格局,推动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在永嘉”品牌,构建2022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推进共同富裕教育先行步伐,为永嘉谱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全新篇章贡献更大的教育力量。

一、推进城镇学位供给保障,加快师生食宿改造提升

(一)解决好随迁子女入学。随着上塘、瓯北和三江城镇化进程加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量迅疾增长。实施城镇义务教育学位保障行动,计划投资9.5亿元,新建、改建、扩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5所,新增学位3500个,其中续建下塘小学,扩建上塘城西中学、中塘小学、桥头镇朱涂小学,回购大诚房开名下的永嘉建澜实验学校。筹备启动迁建上塘城北小学,扩建桥头镇中学,拆建上塘城西小学老校区、瓯北第三小学老校区、瓯北第五小学教学楼等5所学校。同时,计划实行社会化运营模式,根据需求从具有集体餐饮配送资质的宾馆、酒店订购配餐,实现上塘、瓯北等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配餐全覆盖,解决13所学校、约7000位学生就餐需求。

(二)启动“高中进城”计划。为了推进永嘉第二中学、碧莲中学等山区高中优化进城步伐,满足老百姓对优质、公平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启动永嘉楠江中学迁建,着手谋划永嘉县职业中学扩建,启动永嘉职教中心二期新建。

(三)加快师生食宿工程建设。启动瓯北第一小学、瓯北第二小学、瓯北第五小学等3所学校食堂建设;增容改建永嘉县外国语实验小学、上塘城西中学、桥头镇实验小学、枫林镇中心小学等4所学校食堂;创建岩头镇中学为寄宿制学校,启动永嘉县职业学校、济时中学、沙头镇中学、碧莲镇中学、鹤盛镇中学、岩坦镇中学、巽宅镇中学、大若岩镇水云学校、枫林镇中心小学、碧莲镇中心小学、岩坦镇中心小学、界坑乡学校、溪下乡学校、碧莲镇大岙小学等22所学校的师生宿舍楼改造提升及设备添置,改善寄宿制学校师生住宿环境。

二、推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教共体”转型升级。在“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简称“教共体”)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共同体转型升级,协作型“教共体”逐步向融合型、共建型模式转变。2022年,县域内融合型、共建型模式的“教共体”占比达到80%以上。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文化共建、质量共进”的思路,“教共体”破除管理、师资等关键要素校际融通壁垒,建立有效管理模式,逐步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水平差距,提升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水平。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清零。结合校网优化,继续推进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实现所有乡村“小规模”学校创建,达到“小而优”全覆盖。2022年,9所市级“小而优”示范校提升打造“乡村文化高地、未来教育高地”样板校,创建6所市级“小而优”示范校。加大乡村“小而优”学校硬件建设、校园文化改造、学校顶层设计、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变革等重点领域的投入,把建设所需资金纳入年度专项资金保障项目。推动学生人数在100人以下、无法创建“小而优”学校的优化整合力度。

(三)引进名校打造拥江教育。瓯北街道、三江街道被誉为“温州的浦东”,与温州隔江相望。利用地域优势,以合作、托管的形式,大力引进温州优质教育资源,打造拥江教育,以提升瓯北、三江教育质量,满足老百姓对公办优质学校的需求,助力地域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弥补瓯北、三江优质教育“先天不足”的缺陷,促进永嘉未来教育均衡发展,改变永嘉目前教育“上塘强,瓯北弱”的面貌。瓯北城区户籍人口预测约25.8万人,还需增加小学78个班级,新建永嘉县罗浮小学,拆建瓯北第三小学老校区,借助温州教师教育研究院的力量创办优质小学;三江街道户籍人口预测约9万人,随着三江纳入市中心区范围,以及核心区住宅的陆续交付使用,现有的学校已远远无法满足入学需求,需增加小学112个班级、初中57个班级,回购大诚房开名下的永嘉建澜实验学校,借助温州教师教育研究院的力量创办未来实验学校。项目完成后,预计新增5000个优质学位。

三、推进学前教育提质服务,加快削减幼教历史欠帐

(一)安心托幼服务行动。2022年,暑期托管、学后托管、开设托班、半日托管、0-3岁早教等安心托幼五项安心服务达到有需求全覆盖;建立机制灵活、收费合理、品质保证的托幼服务体系;抵制将安心托幼服务办成“培训班”的不良行为,坚决禁止借托幼服务名义高收费、乱收费等违规行为。

(二)学前教育扩容提质。坚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与公益性原则,持续增加公办学位供给,促进全县公办园均衡优质发展。2022年,增加公办园5所,增加学位约1500个,组建5个学前教育集团。鼓励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提升办园品质,创建一级幼儿园2所、二级幼儿园10所。公办幼儿园覆盖面达到50%,一二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提升至80%以上。

(三)探索产教融合模式。开展幼儿园规范管理督查,遏制幼儿园“超班级”办园、“超班额”办班,不断提升幼儿园一日保教质量。在“方圆永嘉、真善美和”学前教育区域特色的引领下,深入挖掘周边自然和文化资源,推动全县各幼儿园的课程建设。着重发挥永嘉教玩具小镇产业优势,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幼儿园办园模式。

四、推进教师队伍健康成长,加快培育教育“筑梦人”

(一)加强教师礼遇优待。出台《关于加强教师礼遇优待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教师引育奖励、待遇保障、关心关爱等举措,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同时,完善绩效包干与按绩分配机制,学校间按编制核定人数和考核等次划拨绩效总额,增人不增绩效总额,减人不减绩效总额。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区分教学一线和教辅人员、后勤人员不同岗位奖励性工资,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实行绩效整合和多考合一办法,从教师补差经费中统筹30%用于校长奖教金、班主任奖励金、质量提升奖等。

(二)加快教师队伍培养。着力打造“三名”教师群体,2022年,打造“未来名家”3名、“未来名师”10名、“未来骨干教师”500名。通过专题培训、校本研训、研训基地学校与教研员蹲校联校、名优高端研修班等载体,实施薄弱学校师资“素养提升”工程和名师工作室学段学科全覆盖工程。加大骨干教师引进和培育奖励力度,提高骨干教师考核奖,优化教师住房保障政策,放宽教师购买人才住房条件,降低教育人才引进和直接聘用门槛,吸引乐于从教的优秀人才。对长期在农村、山区学校从事教育的教师在各类评选中予以倾斜,大力提升农村和薄弱学校骨干教师占比。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平均每百名学生至少拥有1名县级以上骨干教师。

(三)加快高层次学历提升。着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在新教师招引过程中,提高幼儿园本科学历岗位比例,提高初中、普通高中研究生学历(含硕士学位)教师比例;加速在职教师高层次学历提升,出台有利于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政策,在“三层次”骨干教师评选、职称评聘、评先评优、教师流动等方面适当向研究生学历教师倾斜;提高在职教师提升学历的积极性,搭建教师在职培训的平台载体,联合浙江师范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和温州城市大学本科学历的定向培养,开辟在职教师提升学位学历的重要渠道。2022年,幼儿园和小学的本科教师占比分别为55%、95%,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研究生教师占比分别为12%、22%和19%。

五、推进持续激发质量活力,加快打好教育质量翻身仗

(一)推进第三轮课堂变革。落实《永嘉县关于推进中小学指向“未来教育”课堂变革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中小学课堂教与学方式变革,扎实推进第三轮课堂变革,构建面向“未来教育”的课堂教学新样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向,以深度学习为特征,以价值观教育、项目化学习、未来课堂新样态、素养作业、素养评价等五大重点项目为载体,促进学校教与学方式变革,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立73个县级、38个市级课堂变革项目,深入开展探索和研究。培育好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革县级“种子校”32所,市级种子校9所,融入大数据,开展精准教学。

(二)完善绿色增值评价。科学构建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树立科学的评价导向。以教学“数字大脑”建设为驱动力,实现“精细诊断、精准教研、精准教学、个性学习”;借助大数据开展教育质量绿色增值评价,实施学校及教师发展性评价变革,充分运用温州云阅卷系统的云成绩数据,大力推进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教学实践;注重高层次认知能力测评技术的研发,提高单元检测、期中期末试卷质量,做好学业质量的过程监控,实施入口、过程、出口多维评价。

(三)凝聚质量提升梯队。设立教育局、学校二级质量提升专班,定期会商、诊断、反馈,建立预警、督查、改进、责任溯源机制。落实研训员挂钩蹲点帮扶学校,服务帮扶学校做好教科研、学校质量提升、指导课后服务等工作,其工作量列入绩效考核,同步落实研训员与学科教学质量挂钩。把教育教学质量列为学校办学、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落实各学校校长为质量提升第一责任人,将质量作为选拔校长的重要指标。加强教学新常规与备考工作的再落实,建立教研组、备课组、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机制,扎扎实实地组织好每一次校本研训活动、备好每一课时、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次学生作业、做好每一堂课反思与错题订正。落实分层教学,关注前20%学生、临界生、后20%学生学业水平并制定相应提升方案,通过建立成长档案、采取因材施教、个别辅导谈心、加强家校沟通等措施,克服其心理障碍,竭力补齐后20%学生短板。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高中教学质量奖及建立逐年提高奖额的连动奖励机制,发挥资金激励的杠杆作用。

六、推进教育生态改善,加快办好人民至上教育

(一)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坚持公民同招,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开展录取、同步注册学籍,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办学规模和班额标准核定招生计划,严禁掐尖招生、提前招生、超计划招生,完善招生入学监督工作机制,主动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接受社会监督。根据民办教育“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十六字方针,以“总量控制,促优创特”为原则,扶优创强、撤差拼小,加强监管,立足有序、规范。健全民办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指导民办学校依法建立健全理事会、董事会等决策机构,推行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和监督制度,完善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网络、安全、稳定等各项管理制度。完善民办学校收费政策,引导学校按照办学成本合理收费。规范民办学校收费项目,除收取学费和国家规定的费用外,不得收取其它费用,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学生摊派费用或者强行捐资助学。

(二)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进一步规范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根据家长需求和季节变化,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和校园周边交通情况,建立学生弹性离校备案制度,分批次设定课后服务结束时间(错峰错时)。学校课后服务内容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包括组织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自主阅读,开展体育、艺术、科普活动及社团活动等,探索个性化课程内容。制定课后校内课后服务资金分配方案,加大督查力度,坚决禁止以任何理由借课后服务之机搭车收费的行为。落实减负要求,明确学生作业量规定,坚持专项督查与自查自纠相结合,严禁将课后服务变为“培训班”、“补课班”。同时,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管理,不定期开展检查,建立校外培训机构负面清单,完善“黑白名单”制度;对联合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乱办班的培训机构,督促其限期整改,做好后续跟进,确保整改到位。

(三)注重涵养师德师风。要以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定期开展师德师风状况分析研判,积极推进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全面落实违反师德一票否决制,切实以刚性制度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教师“四乱”等教育教学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出重拳、下猛药、零容忍,重点治理中小学乱收费、乱招生、私订辅导资料、乱补课等违背师德要求的违规违纪行为。

七、推进学生健康成长行动,加快数字化改造升级

(一)设施设备改造升级。加大教育装备经费投入,并向薄弱学校倾斜。补齐薄弱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投入经费,建立教学仪器设备经费投入与全省平均经费投入联动增长机制,确保全县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经费投入高于上年省平均水平。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创新应用,实现校园有线无线互联互通,构建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管理评价、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等一体化智能化环境,为个性化、个别化学习提供服务支撑。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投入资金9900万元推进教育系统信息化工作,融通省教育厅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平台“教育魔方”,打造永嘉教育数据平台。改造或新建新型教学空间410个,新型空间建设以普通教室改造为主;创建智慧校园达标校23所、创建智慧校园2.0学校6所;创建教育装备达标园15所与书香校园12所;永嘉中学、上塘中学、罗浮中学实行平板移动学习终端精准教学。同时,大力实施“互联网+教育”的网上授课模式与录播课程,利用“嘉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心理辅导平台,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名师指点”。

(二)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进一步整合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式方法,强化学生实践体验。以“三全四课五育”育人新体系学校创建为抓手,健全以教育部门为主导、学校为主体、家校联动、校社结合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体系,实现全员德育。推进学生身心健康提升行动,开齐开足体育课,强化课外体育锻炼,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和不少于30分钟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在校体育锻炼一小时。完善体质健康监测和考核机制,保证学生掌握两项体育锻炼技能和一项艺术素养。推进“明眸皓齿”工程,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其中创成“三全四课五育”育人新体系学校8所,文明校园省级2所、市级20所、县级100所,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巩固在97%以上,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年均开展家庭公益讲坛50场以上。

(三)建立家庭教育机制。以家庭公益讲坛等活动为载体,全面实施家长素养提升工程,鼓励学校分年级段开设系列化、规范化、适切化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健全家委会建设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家长参与学校决策、咨询、管理等工作的积极作用。

“风正悬帆正当时,勇立潮头唱大风。”2022年,永嘉教育站在新起点、新征程上,将紧紧抓住新时代发展机遇,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学高品质提升”工作,以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为契机,向着更高、更强、更好的目标迈进,谱写好壮丽辉煌的“学在永嘉”教育发展之歌。


}

永川 “数智”赋能激发产业变革

5月21日,一场主题为“数字转型与智能赋能——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的专题讲座在永川区行政服务中心236会议室举行。台上的主讲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在这场近2小时的高端讲座中,智能产品与装备的重要性与价值、数字转型与智能制造途径、数字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的典型应用等前沿理论、鲜活案例令参会者收获颇丰。

永川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如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永川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将其拆分为“做大做强永川国家高新区、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西部数字产业基地”等五个版块。

在制造业的战场上,“智改数转”是出奇制胜的关键招。

位于永川国家高新区凤凰湖产业园的长城汽车重庆分公司冲压及焊装智能化工厂内,一系列全自动生产设备让人目不暇接。

“这套生产线以ERP系统为核心,以MES、LES、WMS、SRM为四大支柱,构建计划协同平台,同时通过SCADA系统收集工厂底层设备数据,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信息可视化,实现运营成本降低20%,生产效率提高20%。”该车间负责人介绍。

“智改数转”是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正日益成为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显而易见的是,“智改数转”为这座智能工厂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重庆西源凸轮轴有限公司同样将“智改数转”作为第一目标。相比于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之前,“智改数转”让这家永川本土老牌企业很快尝到了甜头。“公司形成了独有的凸轮轴加工工艺路线,在新产品研发上始终处在行业前列,形成了汽油机、柴油机、摩托车汽油机三大系列,1200多个凸轮轴产品品种,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生产技术最先进、品种最全的汽车凸轮轴专业生产企业之一,约占国内市场70%份额。”重庆西源凸轮轴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兵坦言,“智改数转”使得企业产品相关指标全面提升,同时提高了生产产能。

面对制造业“智改数转”这一场硬仗,2022年4月1日,永川正式出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专项工程实施方案》,包含了7个不同类别的专项方案,《重庆市永川制造业智能制造赋能工程实施方案》位列其中。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永川已实施“机器换人”等智能化改造项目20个,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255个;推动长城汽车、红江机械等企业,建立研、产、供、销、人、财、物全面协同的智慧系统,实现生产制造和运营管理双智能,累计建设数字化车间28个,智能工厂4个;鼓励永信科技、新泰机械等企业加大5G+应用等融合创新,累计打造14个智能制造创新示范项目。

在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以“数智”为主线的产业升级,正在不断提升完善园区业态和核心竞争力。

安徽陶云科技是永川区2022年第一次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落户永川的项目。作为深耕“AI+儿童”领域多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将投资7.5亿元,在永川建设AI智慧幼教智能硬件生产中心。当天,同时签约永川的数字文创项目就达41个,总投资投资31.35亿元。

“客走旺家门”。多家企业的相继落户,与今年永川区制定出台的《重庆市永川区支持数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不无关系。这份政策大礼包,将园区从事数字文创领域业务的企业,以及参与永川数字文创产业发展的人员和引进的优秀影视剧组一一囊括。

就在前不久,永川区向百度发放了《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永川区)自动驾驶车辆无人化测试通知书》。百度成为首个在西部地区获得“方向盘后无人”自动驾驶车辆测试许可的企业。

随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不断加快推进,百度等企业在园区的发展愈加如鱼得水。

目前,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已经构建形成了服务外包、软件信息、数据处理、数字内容、电子商务等五大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并持续不断优化数字经济产业生态链。

在永川,“数智赋能”已成为当地企业“蝶变”、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数智”正在城市中释放着强大的能量,赋予城市新的生命力。

}

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战略、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河北移动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依托与教育部门多年的战略合作,在夯实教育网络基础、创新教学应用、助力教育均衡、发展5G智慧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河北移动积极响应,主动担当,开展了省级教育资源服务公共平台的攻坚建设及保障支撑工作,服务全省中小学生居家学习。

河北省“十四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线上教育,并指出要发展智慧教育,完善河北“教育云”功能,开展数字校园建设,推进省市县各类优质教学资源联网共享,发展互动教育、个性定制等在线教育服务。作为省内信息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河北移动积极参与教育﹢科技的融合发展,依托5G﹢AICDE技术和应用优势,推出智慧教育方案,从空间布局、场景构建、设备装备、技术支撑等方面重构教室环境,助力教育网络环境更安全、助力区域服务管理体系更完善、助力“三个课堂”建设更优质,为实现更加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加快推进河北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打造全省在线教学资源平台支持教育行业应对疫情挑战

河北移动积极推动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建设中,独家承建了河北省基础教育在线教学资源平台,从紧急启动平台建设到交付使用仅用了短短14天时间,有力保障了全省1.5万所中小学、1200万名师生在线教学。河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在线教学资源平台交付使用后,河北移动又投入到网络云课堂的保障支撑工作中,组织40人的专业技术团队提供7×24小时全天候运维保障服务,为全省教育行业抗击疫情提供了强大的后台技术支撑服务。河北省基础教育在线教学资源平台的建立加速了全省教育教学互联网化迁移,为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增添了新动力。

河北移动通过资源整合,全面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及学习工具等,是响应河北省“十四五”规划大力发展线上教育、进一步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得力举措。平台包含河北云课堂、特级教师课堂、德育天地、数字教材等板块,可提供多个版本的教学资源,同时可连接各市资源,实现全省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还对接了移动云视讯同步课堂功能,方便教师在线直播,并支持教师与学生在线视频互动辅导。截至目前,平台总访问量达1.03亿人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学平台。

全面落实“5G﹢”行动计划加速构建智慧教育新业态

5G时代的到来,为教育﹢科技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河北移动全面启动“5G﹢智慧教育”行动计划,加强同省教育厅及各地市教育局、学校的交流合作,深入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丰富高质量教育服务供给,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为智慧教育持续赋能。

依托5G﹢AICDE技术,河北移动通过构建5G云专区服务体系,推出“专网-教育边缘云-移动云”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打造云网融合、快速稳定、绿色安全的新型教育环境。河北移动还积极推动5G、AI等信息技术与教育场景深入融合,打造智慧校园专区,包含智慧教学、名师直播、同步课堂、MR全息科教、3D打印机等多款产品及方案。

在教师层面,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打破教室及教学模式的边界,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教师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层面,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改变了原有的统一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多种学习方式,赋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打造个性化学习环境;在教育层面,智慧教育解决方案颠覆传统教室教学模式,将教室内直播信号与在线课程平台衔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更大范围传播,精准解决了当前师资需求缺口大、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

河北移动为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搭建的教育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汇聚、数据治理和数据交付,解决了校园数据标准和规范问题,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运行效率和教育服务质量,促进教育过程智慧化、教育管理智能化、教育服务精准化,从而实现智慧校园建设的愿景。

通过5G技术创新,河北移动为现代教育带来了高速度的信息传输、高清晰的图像呈现、高标准的内容审核、高效率的在线学习环境,缓解了当前教育痛点,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加速发展。河北移动还构建了职教专区、5G考场专区、幼教专区、大数据专区等多个5G教育新应用,助力教育均衡,推动实现个性化教育。

作为河北省规模最大的通信运营商,河北移动将持续担起央企责任,坚持以5G为引领,依托网络基础设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智能技术赋能教育产业,加速构建智慧教育新业态,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作出更大贡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师这个行业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