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帮答一下中欧hemba好考吗?担心面试不过,好过吗?

lol本人非麦肯锡员工,但是在某二线咨询公司做管理咨询顾问三年,说几点我对行业内部的认知吧。

员工方面:国内清北复交/国外名校是敲门砖,然后要经过层层筛选才能进到所谓的咨询公司里。能进去的人肯定是精英,从某个层面上是牛逼的。但其实说好听点是精英汇集,为了前途拼尽全力;说白了也就是因为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为了保持自己牛逼哄哄的光环,以及为了个人的优越感而选择进入麦肯锡or其他管理咨询公司(是的我说的就是自己)

大多数麦肯锡的员工都非常A,就是所谓的aggressive。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本来就是好学生出来,进入社会也为了证明自己同样优秀,就会有种陷入好学生的循环里——为了证明自己而变得更加努力和优秀。所以很多人也会说做咨询的人都是over-achiever——因为在公司里很难得到像学校里一样的优越感,所以为了证明自己牛逼就必须做得更多,来得到别人的认可。

好处就是这样做出来至少是个人和团体水平最佳,坏处就是容易陷入与自我和其他人较劲的死胡同里。在咨询公司的三年,我都感觉整个人异常疲累——我always在证明自己,但我always无法证明自己。

工作内容方面:现在管理咨询大概可以分成战略和运营两块。所谓的战略咨询就是利用数据、research等比较系统的分析和方法论帮公司高层做出未来的战略决策。麦肯锡和其他管理咨询一样,一开始都在中国试图走战略指引方向,其实也就是用老外商学院的那套框架套进某个issue里面,然后提出解决方案——大多数时候比较ideal。

我说说我的看法吧。之前著名的前麦肯锡工作人员冯唐曾经说过,咨询就是画大饼。我个人认为,咨询有make sense的地方,但是有太多问题是很实际以及复杂的,用咨询的框架根本无法解决。

咨询合理的一点是,我们确实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做很多行业调研,竞争者分析,公司内部情况汇总等。这样的事情是相对来说是有意义的——因为很多东西其实内部人员可能有点感觉,但是无法写出个具体的1234,这种时候咨询就是有意义的,至少能帮高层管理者理清楚思路等。

还有一个很实际的用处就是政治用途——比如某公司部门A想要拿到5000万预算做某个项目,但是无法向老板证明自己部门确实需要这笔钱,他们就会借助麦肯锡这样的第三方管理咨询公司来做分析,然后和老板说:你们看麦肯锡都说我们需要钱了,他们是客观的第三方,你再不批给我们就是在影响公司的进步!

但是如果公司真的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和问题的时候,很多时候咨询公司并不能化腐朽为神奇。我自己一个很切身的例子就是,我刚进公司的时候,帮一个国内著名的超市做项目,项目题材是帮助他们扭亏为盈。:)如果他们的问题只是架构混乱,产品利润等问题的话,我们发现问题或许还能帮助解决。但是其实他们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每个cost层面因为客观原因并无法压缩,以及超市名声等并不能一朝一夕解决的问题,我们的进入就几乎等同于无效果。

后来访谈内部管理人员的时候,有个高管就直接和我们说——你们就是一帮大学刚毕业的人,凭什么来教育我们在超市已经从业15年以上的人了?

我在做咨询的时候也做过运营咨询,反而觉得其实运营咨询会比战略咨询有时候更加客观地能创造价值。因为运营咨询其实就是帮人家做实事,有时候也像第三方外包公司一样的感觉。

原来麦肯锡是基本只做战略咨询的,但是现在因为业务需求,发现只靠忽悠很难再发达,就也启动了运营咨询这一块的业务。

这和美国的发展路径都是一样的,先是靠战略起家,但是现在美国的业务有很大一部分也是运营(比如PMO,procurement这种)。毕竟要有落地和实际价值的产生,别人才会认同你的价值啊。

另外说一句,在国内做乙方还是苦逼的。哪怕是听起来高大上的MBB,不过也就是被客户牵着鼻子走。麦肯锡以前面试的时候招人一条要求就是,你要有藐视客户的态度。这几年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改变了,但反正大部分的管理咨询公司,客户说一,我们也不敢说二。

看似光鲜亮丽,实则每周加班80小时。

看似高贵智慧,实则在客户面前放个屁都不敢。

————————-分割线———————-

lol我看到评论里有人吐槽我中英文的问题。可能因为行业里面都习惯这种奇怪的中英夹杂,大家说顺口了没觉得有啥问题,像cost,issue tree这种词特意说成全中文反而会觉得刻意且奇怪。always那句确实是写上头了,回过头来看确实有点傻。我也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想吐槽,觉得有装逼的嫌疑,因为我以前也是这么觉得的。

我写这个答案的时候心情比较澎湃,就没太注意,不过如果看过我其他文章和回答的人就会知道,我还是很注意的,能不用英文就不用。

再说了,靠几个英文单词就能装逼?那装逼门槛未免太低了。

不过说完这些该酸的人还是会酸,毕竟网上就是杠精多。网上冲浪,还是要保持心情愉悦哦 XD

}

聊聊我从甲方跳槽到战略咨询公司的经历:甲方TMT行业头部公司,跳槽第一站Tier 2 项目经理。

2017年9月的一个下午,我从当时还就职的电信公司Vodafone专门请了一天假,跑到了意大利中部小镇Cesena,在总部完成了健身器材公司Technogym的终面。

面试从早到晚持续了整整一天,下午最后一面时对方问了我一个问题:“你在Vodafone做过市场,现在在战略部门工作,为什么又想要来Technogym这个和销售组织变革相关的项目呢?”

我略一思索,一本正经地回答:“战略在商业职能上属于大后端,离业务远但看得见全景;市场属于中端,连接前端消费者和后端战略;我在商业中经历了完整的中后端,希望通过这段和销售相关的前端经验来补全我对商业全景的认知...”

对方一位HR,一位高层,听了都满意地点了点头,当天晚上就发了offer。

虽然,我内心深处最大的原因是想回国攒一段工作经验,而Technogym的岗位就在上海。

但在我的职业生涯里,前6年三段完全不同又能互相衔接的商业历练,横跨前中后端,跨行业跨国家,不得不说为我之后的咨询之路埋下了伏笔:毕竟在不同的职能中沉浸过,在公司里的眼界也算广阔,经历了快速学习和应用的过程,还适应了各类跨行业和跨国的冲击...

就像在甲方做了三个大项目。


后来我在19年7月follow my heart抓住了回米兰的咨询工作机会,从甲方以Experienced Hire的形式进入一家Tier 2公司做项目经理,也算是圆了后来越演越烈的咨询情结。

当时并没有多想,后来随之而来的,就是甲乙双方工作差异带来的巨大不适感。

深入体会过两类工作后,除了接触面的深广大有不同,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工作节奏太不一样了,这直接体现在了完全不同的工作时长和压力上:

去年7月我入职的第一天,公司给我安排了另一位项目经理T做我的Buddy,帮我熟悉公司的各方面的情况。

随口闲聊时T问我:“你来自甲方公司,当时你们的工作时长怎么样啊?”

“我在Vodafone市场部的时候时长最长,基本平均下来有个每天12小时吧”。说完快速回想了一下职场初期那几年经历,每天忙着新产品设计和发布,协调公司从财务到IT各个部门,为了争取资源和各方神圣撕逼 - 得到了很多的历练。

T听了晦涩地笑了笑:“在甲方公司这确实是比较长的了。”也没再在这个话题上多说。

但后来我很快体会到了T微笑背后的深意:战略咨询这种短平快的项目,总持续时间可能不过就个把月,被截止日期催促着,每天到午夜是常态,时不时到个两三点也没人感觉奇怪,甲方的996对比起来也太小巫见大巫了。

而且工作时间被拉长,节奏被催快后,很多东西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比如,压力值呈指数级上升。同样一个东西,在甲方公司可以给三天交成果,在咨询公司可能只有半天时间,在这种高强度下如何保持头脑清醒不慌乱,很讲究抗压能力。

再比如,对各种业务技能的要求足够纯熟。像是在高级别的足球比赛中 要求球员能高速奔跑带球的同时 能自如地做出各种技术变向,在高速运转的情况咨询项目中,咨询师需要懂得如何调研来获取足够核心的信息,如何用Excel快速整理分析 还能做出清晰的框架,如何用PPT来讲一个完整动听的故事,等等。要求也比甲方要高上很多。

我曾有过一年Vodafone战略部门的经验。

因为Vodafone有不请外部咨询公司的传统,一切战略项目都由内部战略部来完成,所以任务类型和咨询公司高度相似。

但当时一年里所做的两个大项目,放在咨询公司可能三四个月就能出成果了,节奏和压力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所需的技能要求自然也有云泥之别了。

第二点差别是,甲乙双方在对内对外的交流方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我在另外一篇文章里也提过:咨询公司里的基本没什么层级观念,只要观点靠谱,最低级别的分析师都能和最高级别的合伙人辩论,还会因此得到赏识。

因为这能保证项目的产出最优,而产出的质量又和团队中各个成员尤其是合伙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在这里,项目质量作为主要关注焦点,冲破了层级。这是我很喜欢咨询公司的一点。

而在甲方不同,公司上下级之间建立的是一个长期的关系:上级把握着下级所难见的信息和资源,虽然也需要下级来作高质量的产出,但在很多公司 建立个人威严常常比短期产出的质量有更高的需求,也就塑造了更深严的层级观 难以被冲破。

而在团队之外的交流交往上,在甲方就又比乙方容易太多了:

要做个分析,需要什么数据的话,在公司内部问其他部门要就好了,尤其在战略部,作为CEO的御用部门,和其他部门要起信息和数据来再容易不过了。

但在咨询公司,常常要等客户(甲方爸爸)提供基本的数据来支持分析。

但这个结果如何,非常取决于运气:甲方常常对与外部分享数据有所忌讳,行动力不一定强,内部数据也不一定全... 总的来说,要获得高质量的结果还真不容易。

在我过去做过的咨询项目中,少有甲方能给全数据的,所以,团队总是得做好“数据不全如何处理”的B计划。

这点差别,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甲乙双方思维方式上的不同,也就是我想提的第三点差异。

在我的经历中,甲方公司因为获取确定信息和数据相对容易,而且每次的任务方向相对确定,所以工作习惯的思维方式总是:先获取明确的数据和信息,再下结论; 从事实推论到结果,再自然不过了; 在销售管理部是这样,市场部是这样,战略部也大多数时候是这样。

而在咨询,没有甲方奢侈的条件。

稀缺的信息和模糊的方向,逼着咨询顾问们练就了一门手艺 - 用这门手艺可以在迷雾中指出一个清晰的探索方向。

咨询界叫它“假设驱动法”:

即根据已有信息和经验,先假设一个结论,再去验证这个结论,假设对了皆大欢喜,错了大不了从头再来。

上面提到的这三点,就是我感受到的甲乙双方最大区别。


也因为这些区别,我在刚入咨询门尚处于适应期时 踩过了很多的坑。

比如因为节奏上甲乙双方的差别,我在第一个项目带队时还带着甲方的脑子,过分看重团队的Work Life Balance,而没能在一开始把控好工作进度,这直接导致了项目的中后期团队做了很多没必要的赶工;

比如因为习惯了甲方的层级观念,最初时总是不习惯在合伙人面前及时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而没能管好上级的期望;

比如因为过去在甲方总是习惯了数据充足时才做决策,这导致了我在开始时因为缺乏信息数据而手足无措,无法引导团队向前;

再加上咨询业务技能上的不够纯熟,让我在头几个月一直有一种步子迈大了扯到淡的隐痛感。

在这段时间里,我除了不断地去修习提升业务技能外,在心态上也一直有股心气在,觉得其实未来真正想实现的事情 总归是要比眼前的要大得多,难道这点坎都迈不过去吗。

再到后来,因为有了解决各种问题的经验,就更有底气相信:上帝在世间撒下任何问题之锁时 都已在某处埋下了解开它的钥匙,所以找到它只是方法和时间的问题。

这般,才慢慢地度过了这个有过阵痛的适应期。


4. 甲到乙,该跳吗?

是的,从甲方到咨询,是会有阵痛的。

我被多次问到:甲乙双方工作类型既然有这么大差别,那一个在甲方工作的人适合跳到咨询公司吗?

从我个人经历总结来说,如果甲方的朋友拥有我曾经描述过的六点个人特质,再好好修习业务技能和赋能能力,是完全可以完成这个过渡过程的。

而且,甲方的工作经验也会带来很多科班出身的咨询师所不具备的优势。

比如,在行业中多年沉浸后产生的深刻洞察,在公司内部商业运营的第一手经验,对公司管理结构和流程的近距离观察等等,都是能在咨询工作中为客户带来巨大价值的。

1) 你所在的公司是行业的头部龙头,这样才能保证你能触碰到行业最前沿的思想结晶;

2) 你所在部门是公司的核心部门,这样才能在其中得到足够的锻炼,学到最核心的运营经验,在能力上有可见的提升,以此来适应咨询从残酷面试到之后真正工作的挑战;

3) 而且你还得是个懂得观察,学习和总结的有心人,如此,才能从大公司中学到它们是如何设计组织的,如何调配资源的,如何安排流程的,等等,来为之后行业内外的客户分享最佳实践。

对应我在甲方的经历,上面的头两点都得到了很好的满足,唯有第三点留着一些缺憾:当时还年幼无知,没能有意识地跳出自己所在的部门,从更宏观的视角多观察学习整个公司的架构流程和运行规律。

否则这些有意识的观察结晶将为咨询工作带来很大的助力。


上个月在我离职前司前夕,管理合伙人G约我喝了个咖啡,在告别时互相给了祝愿,最后他隔着口罩和我道了声感谢:

“谢谢你Sheng,原本我一直对从甲方来的人有所偏见,总觉得 他们可能无法胜任咨询的工作,但这层顾虑在和你共事后被我打消了,我想 以后公司会招收更多有行业经验的人。”

从咖啡馆里走出时,我在米兰的深秋长吸了一口气,突然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段持续了一年半的咨询初体验在那一刻被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点。

公众号<徐说一二>,周更,持续分享和咨询及意大利相关的观察和感受

}

DeKeyser在1997年做了一个关于学语言的实验,三组被试经过8周的训练:

第一组:只进行理解训练

第二组:只进行产出训练

第三组:理解与产出混合训练。

训练后对三组被试分别进行三种测试:

第一种测试:只理解的测试

第二种测试:只产出的测试

第三种测试:理解和产出合起来的测试

1. 只接受理解训练的,理解技能增加,产出技能无变化

2.只接收产出训练的,产出技能增加,理解技能无变化。

3.接受混合训练的,理解技能比第二组的理解技能好,但是不如第一组的理解技能好(最好的被试都没有能超过第一组的理解技能的)。产出技能比第一组的产出技能好,但是不如第二组的产出技能好。

语言学习中,理解技能(听、读)和产出技能(说、写)是两个不同的通道。如果是一个通道,那么就会相得益彰,那么第三组被试的理解和产出都应该比前两组的好,因为他们接受了两种训练,理应有叠加效应。

所以,你可以是一个很牛叉的reader,做研究、做学问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口头交流就差的太多。因此,想要提高口语能力,就只能通过训练口语表达,听多了,口语表达就好了吗?听多了,听力一定好。看看托福考试,听力满分的中国人大有人在,但是口语上27分的是不是凤毛麟角。

所以不要吵了,说得再多都是你个人的经验,但是实验是学者们严格控制变量推理而来的,就算不是universal truth,也比你的一家之言有更广泛的解释力。

有回复想知道实验的更多细节:

要提97年的这篇文章,不得不从96年的这篇【提96年这篇的另一个原因是我把97和96两篇搞混了,但是不影响实验结论的推出】。

1996年和Sokalski合作的文章没有考察刚才说得第三组,实验设计如下:

这是被试的情况(去掉了重修课的、去掉了曾经学过西语的、去掉会说另一种Romance语言的背景的、任何缺席某一次考试的,并确认所有被试均未学过实验所要考察的语言知识的--------严格控制实验变量)

一周见五天,每天50分钟的课程(不包括test)

关于训练材料:研究者构造了一个“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包括研究者想要考察的语法、词汇。即,所有的训练材料皆从这个数据库出来,是为了保证理解和产出训练的材料的同质性。同时,也保证了两种材料的长度、认知复杂度、语言复杂度的一致性。

研究者特别标明:训练材料中实在不能避免的一些新词汇,他们也做了特殊的考察和跟踪。

实验结果如前文所说的结果1和2.

1997年的实验,也就是原答案的实验:

首先,学习者学习、接受训练的是一种人造语言Autopractan(是一种带有自然语言特点的人造语言:是词序灵活的黏着语;名词有数和格标记,动词有性和工具性标记;主语可脱落),是作者为了严格控制被试已会语言的影响而专门做出的选择。

所有的训练材料如1996的实验一样出自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32个词语,16个名词,16个动词。

被试:61个付费的志愿者,32男,29女,按照被试的表现付费。所有的被试参与了Caroll 1959年开发的语言学能测试,以保证所有被试的语言学能是同等水平的。

实验材料:400张彩色图片,附Autopractan语的句子。16个用于词汇讲解,256用于练习和测试,128个用于最后的测试。

实验过程:先采用传统的规则教学法确保学习者完全理解实验涉及的32个词语、4个语法规则(包括名词的数、格标记、动词的性、工具性标记)

然后,被试被分为三组,也就是我原回答所说得三组(原回答中我把这三组设计和96年的实验记混了,大大简化了原实验,但是理念是一致的。但是为细心的读者带来了疑惑,在此更正):97年DeKeyser的实验中的三组分别为:

所有的被试都保证了完全相同数量的训练,不同之处在于不同词法规则所训练的方式(理解or产出)不同。

测试方法:同原回答。理解练习中的一半用作理解测试,另一半用作产出测试,同理,而产出练习中的一半用作产出测试,另一半用作理解测试。(作者这样大费周折如此精心,就是为了保证所有被试经过的训练都是完全相同数目的。)

1. 整体上说,只参与理解练习的被试比只进行产出练习的被试在理解上的进步更大,反之亦然,两种技能上练习量相等的被试在两种技能上的表现都居中(听起来的确如评论区的某位同学说得像是常识和废话,但仔细想想作者严谨的设计,选取一门人造语言,三组被试完全相同的训练数量,而且所有的被试在训练前经过同样的词法知识的获得。这个结果可谓揭露了一个真相,堪称经典。)

2. 作者的数据在很大程度上支持练习具有技能-专门化的效果,也就是说,如果练习一种技能,另一种技能会急剧降低,而不是说通过理解训练而获得的语言能力在产出和理解中就有同样的效果(所谓齐头并进)

实验设计的多复杂,说实话,没经过几十篇实证性文献阅读的训练,就算中文写出来,也不一定能看明白。实证研究往往揭露的都是一个比较有局限性的真相,但是这个真相依然比个体案例有更大的解释力,这也是实证研究受大家重视的原因。

尽管实证研究是严格实验室环境下操作的,但是这也不妨碍我们把它的结论推广,或者说脑洞大开的假设,所有的现有的好科学、好研究其实也都有脑洞大开、想象力丰富的程度在,不是吗?

这个实验最伟大的地方在哪里,给你一辈子也想不出,DeKeyser直接反驳了“只要有输入,语言自然习得”的观点,间接反驳了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先天观”---语言是与生俱来的能力,环境仅起到触发的作用。

DeKeyser说,没用的,你得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欧商学院mba含金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