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防控为什么要从幼儿开始?

    岁月的年轮,一路向前,转眼已是崭新的2021。

    回望2020,有太多的不平凡,也有太多的不容易。

    这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用超乎世人想象的勇气和力量,保卫我们的生活,保卫我们的家园,迎难而上、化危为机……

    这一年,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风狂雨骤的时刻,但无论是晴是雨,我们从未懈怠、从不退缩,而是勇往直前,勇猛精进,“唯实惟先、善作善成”,书写了一份份精彩的嘉兴答卷。

    只有经历,才能懂得;只有懂得,才会珍惜。回首2020走过的日子,作为红船旁的南湖儿女,自信、自豪、自强。

    这一年,嘉兴不断超越前行,经济发展可圈可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位列全省第三,全市存贷款余额首次突破万亿。

    这一年,嘉兴用追梦践行了担当——“四大会战”强力推进,中心城市品质提升建设如火如荼,高架、“森林中的火车站”、嘉兴市域外配水工程(杭州方向)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全速推进,西南湖空中连廊等成为“网红打卡点”。

    这一年,嘉兴用初心诠释了幸福。面对群众期盼,城乡品质持续提升,民生答卷温暖实在,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全面小康、统筹城乡的嘉兴成色更足、更亮。

    这些变化和成绩的背后,与具体的民生实事无不相关。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多年来,一项项、一件件嘉兴民生实事持续接力,扎实而有效地改变着嘉兴,让嘉兴变得更美、更靓、更有魅力,让嘉兴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2020年嘉兴民生实事项目完成得如何、成效几何、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代表委员有怎样的心声?南湖晚报派出多名记者,走近民生实事项目现场,去寻找答案,倾听心声,分享经验。

    在今年嘉兴“两会”召开前夕,即日起南湖晚报推出“喜迎嘉兴两会——2020民生实事项目回头看”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爱护眼睛、防控近视,不仅是学生、家长自己需要关心的话题,也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2019年8月,我市出台《嘉兴市教育局等十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意见》,对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作出部署。2020年,青少年近视防控项目更是确定为我市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保护好“心灵窗户”,刻不容缓。

  近期,《嘉兴市2020学年儿童青少年近视抽样调查报告》出炉——2020年全市学生总体近视率为54.34%,同比下降1.52个百分点。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这场持久战上,我市已经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2020民生事实工程·现场】

教室灯亮了,孩子们眼睛也亮了

  1月13日下午,在嘉兴市实验小学科技城校区,201班的孩子们正坐在已完成照明改造的教室里学习。

  “新的照明灯采用的是模拟自然光源的LED光源,灯光很柔和,就像没开灯一样,对孩子们的眼睛有很好的保护。而且不同的场景,光线还会变化……”201班班主任徐老师一边演示,一边告诉记者,新安装的智能护眼灯,可以根据教学需求的不同,切换成自习、课间和黑板板书等不同模式。同时,灯光的亮度、色温,也能根据实际需要实时调整。

  学生每天有6小时在学校教室里度过,教室照明的色彩、眩光、频闪、亮度不足等问题,会直接导致学生眼睛疲劳,进而引发视力持续下降等问题。嘉兴市实验小学科技城校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从2019年就开始探索教室照明改造,到去年,随着青少年近视防控项目被确定为我市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这项改造工作也全面启动。

  截至目前,嘉兴市实验小学科技城校区已对29%的教室完成照明改造。“每间教室的16个灯光被改造成自然光源护眼灯,并增加了2个黑板灯。”该校副校长郭国中介绍,经检测,改造后的教室灯及黑板灯在平均照度、均匀指数、眩光值、显色指数上都大大改善,并远超国家标准。例如,教室灯光的维持平均照度值(lx)从321.2增加到了708.8,眩光值(UGR)从18.9减少到了15.8,黑板灯的维持平均照度值(lx)从195.6增加到了696.23,显色指数(Ra)从91.8增加到96.9。

  “接下去,我们将对学校剩下的教室展开改造,预计最快在2021年春季,争取让孩子们都能在更明亮的教室里上课。”郭国中说。

从学校开始,为孩子们展开综合防控

  “丁零零……”随着一声铃响,孩子们迎来了欢乐的下课时光。教室外,6米宽的大连廊,让孩子们可以尽情地活动,舒展筋骨。

  运动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近视的方式之一。近年来,嘉兴市实验小学科技城校区着手推进“健康校园3.0”,除了改善学校照明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用眼习惯外,阳光体育也是近视防控的一个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大课间及体育课时间,保证孩子每天有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即使是阴雨天,宽阔的连廊也能让孩子开展一些趣味活动。”郭国中告诉记者,学校通过月度竞赛、民俗活动、趣味游戏等各种形式创新体育运动方式,即使在疫情期间,学校也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居家体育锻炼,让孩子们积极运动,增强体质,缓解视力疲劳。

  “一套基于智慧物联的近视防控流程也即将与广大家长见面。”郭国中介绍,根据南湖区教体局总体部署,学校配备了智慧视力表和验光仪,每学期为孩子检测视力,相关数据直接进入近视防控大数据平台,家长在手机端就能知悉孩子的视力情况并得到相关建议,以便及时干预。

  记者采访了解到,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除了嘉兴市实验小学科技城校区,我市其他学校也掀起了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综合防控战:嘉兴市第一幼儿园实施“阳光护眼健康行动”,室内、户外活动有机结合,让幼儿拥有良好的视力;秀城实验教育集团坚持“习惯比分数重要”的教育价值观,每学期开展以“爱眼护眼”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课;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学校组建了以黄水林校长为组长的“光明行动”团队……

【2020民生事实工程·对话】

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嘉兴这场“硬仗”怎么打?

  根据《嘉兴市教育局等十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意见》,计划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市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听上去只有1个百分点,其实这是一场异常艰巨的“硬仗”。近日,晚报就此对话嘉兴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金剑辉。

  问:去年以来,我市是如何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项目的?

  金剑辉:市教育局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嘉兴实际,确定通过建立四大机制,实施五大行动来有效推进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四大机制分别是近视普查和建档机制、科学保育保教机制、全员参与机制和教卫协同机制,由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拉起一张防控“大网”。然后,通过实施学生学业“减负”行动、阳光体育健康行动、用眼健康保障行动、家庭爱眼护眼行动以及近视矫正行业规范行动五大行动,打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组合拳。

  问:目前,我市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方面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

  金剑辉:通过实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民生实事项目,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今年的教室灯光改造对标上海,有效呵护了学生用眼健康,改造后桌面和黑板的灯光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有较大改善,防眩指数调整至最新标准,对学生视力保护具有明显效果;通过每学期一次对全体学生的视力普查,依托大数据为全市中小学生(幼儿园)学生建立了一人一档,充分运用大数据进行近视预警和矫正。

  通过建立四大机制,开展五大行动,缓解了近视的发生和加剧,同时实现了对近视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抽样调查显示,2020年全市学生总体近视率为54.34%,同比下降1.52个百分点。

  问:接下来还要开展哪些工作?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防控目标?

  金剑辉:接下去,我们会继续不折不扣推动近视防控“四大机制、五大行动”的有效施行。我们也将联合市卫健委等有关部门,抓紧让已成立的嘉兴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指导中心正常运转,通过该中心,及时分析研究我市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问题,为防控近视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提高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此外,我们还将进一步健全市、县两级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会商研判机制,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将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纳入学校、教师和班级考核考评体系,建立健全齐抓共管、常态固化的工作机制。

  我们希望,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市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我市6岁儿童近视率能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能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2020民生事实工程·声音】

  殷张萍(市人大代表):作为一名小学副校长,我很早就为孩子们的视力担忧。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也提出过通过改善教室照明来预防近视的相关建议。2020年,很高兴看到青少年近视防控项目被列为我市民生实事工程之一。目前,在全市各地群策群力之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已经拉开大幕,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给孩子们一个光明的未来。

  张晓东(市政协委员):去年以来,全市各个学校通过改造照明环境、积极宣传用眼知识等方式,为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开了个好头。然而,这不是一个部门的战斗,期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教育、卫生健康等相关部门能进一步协同合作,并与家庭形成合力,让儿童青少年近视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干预和控制。

  张亚庆(南湖区亚欧社区居民):孩子刚上一年级,首先背会的口诀就是“一拳、一尺、一寸”;开家长会的时候,也发现学校在采光、照明等教学环境上用足了心思。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政府把保护孩子的视力当作民生实事来抓,既暖心又贴心,真的让我们收获到了满满的获得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预防幼儿近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