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中专分数线上不了大专不及格创业失败数次父母打击觉得活着没意思?

2013年,伊拉克某地爆发小规模武装冲突,短时间内双方谁也拿不到。 这个着急的时候,有人说:“白晓保,别丧命! 手雷来到你脚下也在开枪哦! ”

看着身后被手雷炸出的小窟窿,白晓保觉得身后很凉,要不是意识到自己的战友及时推开了自己,现在可能已经死了。

看这里,别以为我们的军队出现在伊拉克。 白晓保是中国人,但他不是人民解放军,而是雇佣军,在伊拉克这样战火纷飞的国家过着在刀尖上舔血的日子。

但是,越是危险的工作工资也越高,只用了两年就给父母买了豪宅,开了自己的公司,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红人。

当然,这条消息一被报道,网络上马上掀起了风波。 这不是引起好奇心。 是什么让这个小组愿意派人去伊拉克当雇佣军呢? 在战火纷飞的伊拉克,这个小伙又是怎么遇到惊险经历的?

说到雇佣军,我国也有“雇佣军禁地”的评价,但言外之意是任何雇佣军组织势力来到我国,都必须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

此外,雇佣军主要活跃在战乱国家,那里的利益对他们最大,我国不能说没有战乱,可以通过枪支管制斩断雇佣军的右膀。

1987年,白晓保出生在陕西省咸阳市,家境恶劣,他小时候父母带着他和弟弟在西安打工。

夫妻俩离开家乡一边打工一边照顾两个孩子很辛苦,和其他父母一样,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他们今后有前途。

但是白晓保从小就是个淘气的孩子,爱打架,在小学六年里几乎打了班里的男同学。 看到自己的孩子道路扭曲,父母也不生气不争,每次白晓保闯祸,难免回家打架。

这样的教育方式自然不会让白晓保改变,反而越打越顽皮,2002年的时候,还在上初二的白晓保就因为打了老师,校方忍无可忍,坚决要开除他,无论白父怎么哀求都无济于事。

但孩子还小,自己也没空管教,学是必须要上的,想来想去只有武术学院比较适合,而且里面管理得也严倒不担心他在惹是生非。

结果没想到,去武术学院刚好对上了白晓保的兴趣,他十分喜欢看武侠小说,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幻想着自己可以惩奸除恶,英勇无比。

入校后,白晓保也确实认真学习了,每天早出晚归,老师教的每一个动作他都反复练到下意识打出来才肯罢休,学校的老师们也都很喜欢这个孩子,一致认为他是一个练武的好苗子。

时间一天天过去,白晓保的武术基础练得越来越扎实深厚,他也开始觉得在学校无法施展“才华”,于是决定“闯荡江湖”。

所谓的闯荡江湖其实就是每天放学的时候,带着自己的兄弟外出寻衅滋事,由于是武校的学生,底子自然要比普通人好一点。

每次打架的时候,白晓保都冲在前线,倒不是说为了在兄弟面前立威,而是他觉得自己学的武术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来。

慢慢的,他就在当地打出了自己的名气,也在打架的过程中认识了不少社会上的小混混。白晓保的事,他的父母也在极力制止,可他已经完全不顾父母的劝阻,坚持一意孤行。

就连白晓保的弟弟也受到了他的影响,觉得很酷,很霸道。有了哥哥这个保护伞,弟弟也在学校到处惹是生非,立马就成了学校里面小霸王一般的人物,看谁不顺眼或有人惹了自己就大打出手。

久而久之,弟弟下手已经不知道轻重了,在后面的一次打架斗殴中,失手将人打成重伤。对方父母直接将弟弟告上法院,他也因此被判有期徒刑六年。

在青春大好年华的时间进了监狱,可以说白晓保的弟弟以后基本没了希望。父母为了能够祈求对方父母的原谅,每天都上门哀求,希望对方能手下留情,网开一面,对方父母自然不会答应。

自此,白晓保的四口之家彻底破裂,而他看见自己弟弟入狱,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恶劣。

又想到父母为了自己和弟弟四处奔波,而自己却天天打架。成熟就在一瞬间,白晓保顿悟了,他下定决心痛改前非,不再和人打架,开始低调做人。

每天都和正常学生一样,吃饭学习三点一线。到了17岁,他毕业离校后,就进入了社会闯荡。

初入社会的白晓保认识到了社会的险恶,由于经验不足吃了很多苦,还被骗子骗过钱。好在有一个机遇,让他进入了西安武装押运公司工作,才让他的生活进入正轨。

他一改以往的暴脾气,做事踏实负责,领导安排的活从不打折扣。就这样的工作态度,他得到了武警特种警察学院杜振高教授的认可,还经常在工作的闲暇之余传授一些武术和军事格斗技巧给白晓保,保证了他即便毕业也没有荒废武术训练。

之后,白晓保觉得自己一直从事押运的活发展前途很窄,就想去北京,可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北京确实是一个圆梦的地方,很多人都在这里实现了梦想,但同时,北京也是一个让人绝望的地方,也有很多人在这里惨遭滑铁卢,带着泪水和不甘回到自己家乡。

到北京发展的,要不就是学历高,要不就是有一技之长,像白晓保这种没怎么上过学的农村娃,北漂也是从最底层开始。

初到北京的他,只要能赚钱什么工作都可以,他去过工地,当过服务员,还在一家夜店当过维持现场纪律的人,说白了就是打手。

做了一段时间后,白晓保觉得没意思,当打手就相当于回到了原点,于是辞职重新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保安的工资一个月三千,这点钱在北京算不上什么,但对他来讲,能够养活自己就很知足了。

突然有一天,白晓保还在值夜班的时候太困,为了清醒一下,他打了一套拳,恰好又被路过的一个公司高管看上,觉得他很不错,让他去给自己当保镖,工资从原来的三千涨到九千,这对白晓保来讲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脚在自己身上,想不想迈步得看自己,那段时间白晓保对特种部队很感兴趣,经常上网查询有关信息,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也间接的了解到私人军事安保公司,比如国际上著名的“黑水”,“三爷丛林”等等。

就是通过培训雇佣兵,来提供政要的保镖服务,还包括防卫等支援工作,由于危险性很高,所以雇佣兵的工资也很丰厚。

权衡利弊后,白晓保还是决定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当雇佣兵来赚更多的钱,几经熟人介绍,他去了北京一家安防培训学院,展开了为期三年准军事全封闭训练。

这些日子过得很艰苦,早六晚十,中午休息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其余时间都是在训练场地上苦练科目,比如搏斗,强行控制,秘密代理等。

虽然日子过得苦,但白晓松过得很开心,就好像在这种环境下能找到自我,实现价值。

对于这三年的训练,白晓保事后回忆说道:“我知道自己没文化,如果我再不拼命,我还有什么机会?”

也正是这三年的训练时间,让白晓保焕然一新,彻底将他从一个社会小混混变成一个正常的青年,同时也有了自己的底线,那就是作为安保从业者,绝不能犯罪。

他将自己视为家中的顶梁柱,也对自己的父母说过,以后赚钱了一定会给漏雨的屋子重新翻修,但是自己这根柱子是决不能因为钱而倒下。

在培训学院是没有收入的,好在里面包吃住,外加上白晓保踏实肯干,老师也经常带他去参加一些音乐节,或者明星演唱会等临时活动,这样也能每个月多多少少赚个几千块。

2011年,张艺谋导演拍摄的《金陵十三钗》,邀请了好莱坞巨星克里斯蒂安·贝尔,还特意给他安排了保镖,而这个保镖就是白晓保,每个月的工资有3万。

白晓保在社会上闯荡这么久,哪里见过这么多钱,3万块钱摆在他面前都不敢拿。

看见自己服务的对象是外国人,他也知道了跟但凡和老外有关的活工资一定不会低,于是初中就没读完的他开始自学英语。

每天都带一个小本子翻看,这是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一件事,随着时间的积累,白晓保的英语基本交流没有任何问题,这一项技能也为了日后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某一天,在街上闲逛的他看见了中方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具体工作内容就是前往伊拉克负责企业安保工作,每年的薪资高达100万美金。

金钱的诱惑无疑是巨大的,即便有着生命危险,白晓保也依然无所畏惧。

报名之后,就开始了选拔,结果也不出意外,白晓保凭借多年习武和专业的军事培养,成功竞选,接下来等着他的将会是两个月的魔鬼训练,训练结束后,就正式开启了他的“亡命之旅”。

2012年,在国人还在回味伊拉克战争的惨烈的时候,白晓保已经登上了前往伊拉克的飞机。

登机前,中介的老板给他们每一个人都提供了一份价值400万的保险,其中有一个小伙的姐姐看到保险金额这么高,说什么也不让自己的弟弟过去。

理由也很简单,保险金额这么高,那肯定就是玩命的活。还有一个同行的人问白晓保:“哥们,你害怕不”。

白晓保无奈地笑了笑,回复他:“怕我就不来了,想拿高薪就得付出风险”。当飞机抵达伊拉克后,看着荒凉一片的机场,让白晓保心中一寒。

整个机场大厅都没几个人,武装到牙齿的士兵到处都是,刚出机场就听见一声枪响,说不吓人那是假的,包括白晓保在内的十三名同伴脸色都很难看,也没有人说话。

很快,就有一辆军用卡车到来,接他们前往营地。到了营地之后,白晓保发现这里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最先想象的那样,不仅没有见到火箭筒和手榴弹,连枪支自己都没摸到。

后来才发现,自己被安排成了看门人,而在中东战场上,欧美的雇佣兵是最吃香的,排在第一档,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的职业雇佣兵则是为第二档。

俄罗斯的则是第三档,最后一档就是其他国家出来的雇佣兵,像白晓保这类的就属于最后一档,不仅没配枪,工资也是最低一档。

虽然安全,但是和白晓保来到伊拉克的初衷出现偏差,他并不想当一个看门的,他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雇佣军,要在伊拉克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当然也要赚钱去回报自己年迈的父母。

就这种情况下,他开始积极地争取能表现自己的机会,每次有行动都毛遂自荐。公司的负责人一看也感到好奇,对他说:“大家都怕危险,你这家伙可以,有胆量,哪里有危险你就往哪里跑,行,那就成全你”。

在看了将近4个月的大门后,白晓保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全副武装外出执行任务的机会,而外出执行任务不说是在玩命,危险程度肯定要比看门高很多,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收入也多。

市场价在90万左右,如果再加上各种福利补贴,年入百万不是梦,白晓保也算是体验到了真正的刺激性生活。

负责人时常告诉他们,如果遇见有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开枪袭击或者挑衅,一般情况不要还手,保命最重要。但白晓保没有在意,在他看来自己手上有枪,没人招惹还行,如果有人招惹,一定会给他一梭子。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一次白晓保执行任务的时候,他们的队伍遭受到来历不明的人员攻击。交手之后,他才发现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单纯。

眼前这一群看着邋遢的人员战斗力十分强悍,战术配合也很默契,而且穿的也大多都是便衣,拿上枪就是武装人员,放下枪混入平民里面你也看不出来,一旦交手,看谁都像攻击者。

白晓保只知道子弹打出的时候感觉很爽,连手雷掉落在自己脚下都不知道,好在自己的战友发现及时救了他一命。

还有一次算是让他知道了什么叫生离死别,什么叫战争的残酷。那一天白晓保按照惯例执勤,突然就有一伙武装人员闯进基地,不由分说对着基地就是一顿疯狂扫射。

为了保护基地安全,白晓保第一时间拿起枪就冲了出去,其他战友也相继到位自己的战斗岗位。交火的时候,白晓保突然感觉脸上一热,下意思用手去摸才发现这是自己战友的血。

而他旁边的战友已经被打中脖子,身体不断的颤抖,脖子和嘴巴不停的喷血。

白晓保懵了一会,反应过来后连忙给战友急救,可惜人没救回来,看着死去的战友,白晓保不敢相信,刚刚还有说有笑的战友,说没就没,他第一次觉得生命是如此的脆弱。

到晚上,战斗结束了,看着四周被战火破坏不成样子的建筑,这一刻,白晓保是真的慌了,之后好长一段时间都陷入巨大的恐惧,无法自拔,他还花重金,给自己的战友买了一块墓地。

白晓保开始重新审视伊拉克的环境,也收敛了之前自己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陆陆续续发生过多起枪战,他的战友也都一个接一个倒下,此时在他心里唯一的信念就是远在国内的父母,还没尽孝,无论如何自己也不能倒下。

于是他就像一株胡杨树,死死地扎根在伊拉克的沙漠里。为了避免伊拉克剧烈的阳光,白晓保每次出勤都会和当地人一样,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

同样,这也给他带来了灾难,一天下午,白晓保蹲在营地抽烟的时候,突然就感觉自己被人用铁锤狠狠地砸了一下自己胸部。

很明显,这是白晓保被人当作“入侵者”且朝他开了枪,万幸穿了防弹衣,让子弹没有穿过胸膛,保住了性命,但巨大的冲击也让他碎了三根肋骨。

医生告诉他,这一次的袭击给他的心脏带来了巨大损伤,后续极有可能留下后遗症。

面对医生的诊断,白晓保心中顿时五味杂陈,自己作为一个来自中国的雇佣兵,千里迢迢来到伊拉克,为了实现自己梦想,付出了多少残酷的代价。

现在的他心中只有一个打算,那就是熬到合同到期,然后回国给父母一大笔钱,让她们安享晚年。

白晓保的工作,他的父母并不知情,对他们都是统一回复自己在做保镖,工资高还包吃包住,平时就是跟着大老板四处奔波,没有什么危险,实际上,这其中的苦,也只有他自己清楚。

都说出了国会更加爱国,白晓保也是如此,在国内的时候对“中国人”这个身份还没有太大的感觉,踏出国门才知道这个身份的特殊含义,而他也会用自己的职责范围最大程度内保护海外华人。

当时国际情况还十分复杂,海外同胞的安全也屡次受到威胁。在类似伊拉克这样战争频发的国家里,持枪的警察和武装组织都可以随意的出入中国企业,这也让在伊拉克的中国员工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在伊拉克警方的一次巡查时,他们不仅持枪进入中国企业,还对准企业的员工,大口辱骂华人,当这件事传到了白晓保的耳朵里后。

立马就穿戴好作战装备,拿起枪,单枪匹马闯入当地的警察局。痛斥警察:“中国企业犯了什么罪?你们凭什么要拿枪对准中国国民?”

这时候的白晓保已经在伊拉克好多年,自己在当地也有一些政府官员的人脉资源,这个警察局的局长就是其中之一。

被痛斥的警察知道白晓保的强势,也知道他和自己上司关系匪浅,吓得不敢说话。

白晓保继续说道:“中国人不惹事,不代表可以让你们肆意欺负,如果下次再有这种事发生,我就用我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后果自负”

说完,白晓保头也不回的就走了,第二天,这个警察专门去了中国企业,对自己辱骂过的中国员工道歉,还承诺以后都不会在威胁中国的员工。

后面,白晓保还特意找到警察局的局长,跟他提出一些要求,就是关于中国企业的安保队伍,必须要配足一定数量的枪支弹药。

而且中国企业的工厂和员工宿舍周围必须要有安全线,任何人都不能进入,中国人必须自己掌握自己的安全。

就这样,白晓保利用自己的力量,保护同胞们的安全,也赢得了当地华人的信任和支持,每次提到他,都是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扬,同时也威慑住了当地警方。

到了2015年,白晓保和合同到期了,当初和他一同而去伊拉克的十二个同胞们,现在也只剩下他一个人。

回到祖国后,他吃的第一顿就是兰州拉面,在尝到自己熟悉的味道后,他哭了。这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觉,也让他真正知道了,能活着就是一种奢侈。

回到家后,看到了多年没见的父母和自己的弟弟,这一切就如同做梦一般,发现父母住的还是老房子,当即就拿出一大笔钱给他们买了新房子,还留给他们一笔生活费。

之后就拿着剩下来的钱开始创业,“中泰商业协会”,就是他名下的企业,主要负责两国之间的贸易来往和在东南亚国家的安保工作。

得益于他出生入死的经历使他有着一般人没有的坚毅,自己的创办的公司可谓是蒸蒸日上,他也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但他也并没有被事业的成功冲昏头脑,他开始致力于慈善,还创办了自己的慈善机构,经常会通过机构来捐出一些物资,这样做或许是他看透了生命本质,开始追寻自己想做的事情。

后来还有一档名叫《和陌生人说话》的节目联系上了白晓保,并对他进行采访,在节目播出以后,社会上立马就掀起不小的争论。

很多人在网上说白晓保根本不是节目当中所说的雇佣兵,而且在中国雇佣兵是被明令禁止的,如果发现,回国后会面临法律的制裁。

一开始白晓保没想着解释,但是负面话语越来越多,逼得他不得不作出解释。

2018年,白晓保在自己的微博上澄清自己当初只是通过劳务中介去伊拉克担任保安,并不是雇佣兵,是节目为了效果故意夸大其词。

他自己无偿录制节目不是说鼓励大家去从事这个行业,单纯的想说,任何事只有苦干,才会有结果,生命也是可贵的,不要随意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现在的白晓保已经三十多岁了,从一开始的叛逆少年到现在的事业有成,他经历了太多太多,也正应了那句老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大专的都是穷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