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人才好难找,谁给推荐一个外籍人才网?

入校您可享受这些待遇:

登陆宁波工程学院人才招聘网(), 注册并登入,选择应聘岗位,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并上传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果等)。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近日公布《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继续开展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的通知》,关于自2017年起印发实施的《广东省外国专家局关于开展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的通知》(粤外专规〔2017〕1号,有效期5年)文件,有效期延长至2024年5月。


公安部批准同意自2016年8月1日起在广东省实施1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其中6项适用于广东自贸试验区,10项适用于全省,涉及外国人签证、停留居留证件、永久居留签证等方面。为贯彻落实该政策措施,2017年4月,原广东省外国专家局制定了《广东省外国专家局关于开展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的通知》(粤外专规〔2017〕1号),自2017年5月19日起开展广东省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有效期5年。

2017年10月,公安部批准将适用于广东自贸试验区的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复制推广至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9市和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实施。为确保政策顺利落地实施,2018年9月,省公安厅、人社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复制推广实施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工作的通知》(粤公通字〔2018〕160号),明确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有关确认函、推荐函和证明函的办理规定。根据机构改革有关职能调整要求,此项工作自2019年9月起通过省科技厅“广东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全程在线办理。

2020年1月,省政府印发《关于调整实施一批省级权责清单事项的决定》(省政府令第270号),将“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职能下放至地级以上市科技部门。据此,2020年2月,我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的通知》(粤科函专字〔2020〕116号),要求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9市和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继有关市政府及科技部门续做好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中第1、2条所列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外籍技术人才所需有关推荐和证明函办理,全省适用的10项出入境政策举措中第2、3、9条所涉及的外籍高层次人才、港澳台高层次人才的认定工作一并参照执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2市由市级科技部门开展。

《通知》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与衔接性,通过沿用原有的人才认定标准,明确现行认定受理机关和规定,推动继续贯彻落实1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做好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

第一部分说明了《通知》制定的背景,并继续沿用粤外专规〔2017〕1号文。一是机构改革后的职能调整,原省外国专家局负责的“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职能调整到新组建的省科技厅(外国专家局)。二是省级权责事项的下放,根据省政府令第270号,将“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职能下放至地级以上市科技部门。因粤外专规〔2017〕1号文于2022年5月到期,经商省公安厅同意,继续沿用该文件。

第二部分说明实施认定工作的政策要求、地市执行权责范围和有效期。结合粤公通字〔2018〕160号和粤科函专字〔2020〕116号文件精神,珠三角九市和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所在地市级以上科技部门、粤东粤西粤北12市科技部门继续按照适用的出入境政策措施,开展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认定工作。本《通知》有效期两年。

官网查看原文及相关链接

来源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微谷欢迎更多的创新创业团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一开始拿到中国绿卡的感觉非常好,但是为什么在生活中感觉没有用?

  1月17日,挪威石油中国区总裁陈新华在“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上提到使用中国绿卡面临的现实问题。他是第一批拿到中国绿卡的外籍人士之一,“当时觉得很有吸引力,但是越来越感觉没什么用,因为拿着绿卡去银行不能开户,办企业依然算外资,买火车票也不能用”。

  2004年,我国出台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首次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实施永久居留证制度,也被称为中国绿卡。陈新华就是在这个文件出台后拿到了中国绿卡。

  他注意到,2012年12月,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等25个部门联合下发《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享有相关待遇的办法》,规定持有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证(中国绿卡)的外籍人员除政治权利和法律法规规定不可享有的特定权利和义务外,原则上和中国公民享有相同权利,承担相同义务。

  “政策根本没落实。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就应该把中国绿卡相关的公民待遇、优惠条件落到实处。落实光靠国家部委发文件是不够的,要使相关办事机构最起码有‘永久居留’的选项,没有落到实处就都是空的。”陈新华说。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人社部原副部长王晓初在现场回应,2012年自己在人社部工作期间主抓这项工作,“25个部门要协调,一个部门一个部门谈,难啊!好不容易文件弄下来了,最后一共盖了25个章,3页纸!”

  “中国绿卡在国家各部委联合制定政策的层面开了先例。作为身份证件,中国绿卡在买机票等方面都有规定,主管部门也同意,但真要做到需要制度性具体安排,这就更难了。”王晓初说。

  王晓初认为,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当中,有大量需要研究落实的深层次问题,“容易解决的大部分都解决了,现在留下的都是硬骨头”。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是各种改革的根本目的,通过改革要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宽松、有序的制度环境,聚集各类优秀人才,“改革的核心问题还是‘搞活’这两个字”。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在中国社科院人事教育局局长张冠梓看来,这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国际竞争首先是人才竞争;第二,人才流动是全球范围的流动;第三,和各个国家、地区比较才能谈优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必须放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比较。

  “我国人才国际竞争力面临的形势严峻,国际化人才数量不足。”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沈荣华列举了一系列数字,我国国际化人才占常住人口比例只有0.06%,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3%,发达国家的比例达到10%。

  实际上,自中国绿卡诞生起,就被称为“史上最难拿的绿卡”。根据公开信息,自2004年至2013年十年间,获得中国绿卡的总人数为7356人。

  政策在逐步向前推进。上海市在2015年7月5日出台深化人才工作改革的20条实施意见。海外人才在上海办理永久居留证、获得工作签证和地方“绿卡”的门槛将大大降低,手续简化。

  公安部网站1月12日公布,近日推出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涉及外国人签证、入境出境、停留居留等方面。这些便利政策措施将于3月1日正式实施。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参加过不少人才战略会议,他感觉政府和专家都在特殊鼓励政策方面考虑得比较多,但是政策在落实中有各种各样的障碍。他建议列出障碍清单交给相关部门,“今后每年开会就来看,清单上面还剩下哪些问题没解决,是哪些部门的责任,聚焦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才能真正建立中国的人才制度优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招聘外籍服务人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