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工资同计时工资一样的工价?

里说是按综合计时标准工作制(按%70以上岗位完成标准)如何理解?和个人计件有冲突吗?按综合计时标准工作制,个人计件的员工安排加班而没补休,没给加班费,合法吗?
  • 合同里说是按综合计时标准工作制,则应当执行综合计时标准工作制,而实际上是“计件工资”,这不是违约了么。
    但如果在实行计件工资时经员工同意的可以视为补充或修改合同,则就不违约了。
  • 有没加班费?说有就有,就没有那就没有。
}

导读:相信劳动者对于计时工资这个词并不陌生,实际上法律上对工资的规定,分为两种,一种是计时工资,另一种是计件工资,那么关于计时工资,大家知道劳动法计时工资怎么算呢?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针对相关的法律疑问,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相关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参考,希望阅读完后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劳动法计时工资怎么算

  计时工资的计算方法有月薪制和日薪制两种。我国一般采用月薪制。月薪制指职工只要在月份内出全勤,则不论大小月,都应得到固定的月标准工资。

  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缺勤天数×日工资

  日工资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A、 每月按平均法定工作天数21.75天计算。

  日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

  20.83天是按全年365天减去104个公休假日,再除以12个月计算求得。

  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缺勤不计算为缺勤天数。

  B、每月按平均日历天数30天计算。

  日工资=月标准工资÷30

  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计算为缺勤天数。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厅(局):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三、计时工资制和计件工资制

  计时工资是指按照职工的技术熟练程度、劳动繁重程度和工作时间长短支付的工资。其数额由职工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决定。由于各种劳动均可以用劳动时间来计量,所以计时工资的适应性强,实行范围广泛,任何部门、任何单位和各类工种、岗位均可采用。采用计时工资优点:

  (1)计时工资制主要取决于劳动者本人技术业务水准或本人所在岗位(职务)相应的工资标准,而不直接取决于工作物或劳动对象的技术业务水准;

  (2)计时工资制强调员工本人的技术业务水准的高低,因此,有利于员工努力学习科技文化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业务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工作质量;

  (3)内容和形式简便明确,有较大稳定性,因此便于计算和管理;

  (4)计时工资不致使员工工作情绪过度紧张,且工资收入水平取决于既定的工资标准,有较大的稳定性,因此对员工收入、生活水平、及身心健康有较大的保障性。采用计时工资缺点:由于计时工资只能反映员工的技术熟练程度、劳动繁重程度和劳动时间长短的差别,不能全面反映同等级员工在同一工作时间内支付劳动量和劳动成果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平均主义。

  计件工资是指按照职工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支付工资的一种工资形式。计件工资关键是合理确定计件单价,即工人生产的每件合格产品应当支付的工资金额,它是支付计件工资的依据。计件工资主要适用于能够单独计算个人的劳动成果的行业和工种。采用计件工资的优点:

  (1)计件工资的显著特点是将劳动报酬与劳动成果最直接、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能够直接、准确地反映出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使不同劳动者之间以及同一劳动者在不同时间上的劳动差别在劳动报酬上得到合理反映。因此,计件工资能够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2)计件工资的实行,有助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3)计件工资的计算与分配事先都有详细、明确的规定,在企业内部工资分配上有很高的透明度,使得工人对自己所付出的劳动和能够获得的劳动报酬心中有数,因此,具有很强的物质激励作用;

  (4)计件工资可以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文化,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与劳动熟练程度。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劳动法计时工资怎么算的相关法律内容,相信大家阅读完后对相关的法律知识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关于计时工资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平均法定工作天数,一种是按平均日历天数30天计算。如果您还有更多相关的法律疑问,欢迎访问找法网,我们会有专门的律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

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加班必须要支付几班费,要准确计算加班费,首先必须正确确定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实践操作中具体要把握以下几点。

1注意合同中有无约定工资数额

1、如果劳动合同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准。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的工资项目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等,应当以各项工资的总和作为基数计发加班费,不能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或“职务工资”单独一项作为计算基数。

2、如果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或者合同约定不明确时,应当以实际工资作为计算基数。凡是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都属于实际工资,具体包括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中规定“工资总额”的几个组成部分。但是应当注意一点,在以实际工资都可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时,加班费、伙食补助和劳动保护补贴等应当扣除,不能列入计算范围。

2注意计时、计件工资的区别

1、在确定职工日平均工资和小时平均工资时,应当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以每月工作时间为20.92天和167.4小时进行折算。

2、实行计件工资的,应当以法定时间内的计件单价为加班费的计算基数。

3、加班费的计算基数低于当地当年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以日、时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

由于加班工资的计算标准会因是否是平时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节假日加班而有所不同。其中,平时晚上的加班费是本人工资的150%,双休日是200%,国家法定休假日是300%。若是用人单位不支付加班费的话,此时就建议劳动者通过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班费包括基本工资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