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红十字会医院在哪里?

随着第三名吹哨人身份曝光,武汉红会医院引发社会关注,那么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院长是谁?据悉,该医院是一家二甲级医院,院长熊念是一位非常年轻的海归博士,另外他还有多个职称,是一位年轻有人不可多得的人才。

6月14日,武汉协和医院正式接待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35岁的海归医生、神经科医师熊念出任新院长。这是武汉协和医院主办的第七家医院。这也是协和式首次探索在中心城市建立区域性紧密医疗协会。

据熊念介绍,2011年获得哈佛医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学位后,他毅然回国,在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从事帕金森病的基础和临床工作,并担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他参加了省委组织部、组省委组织的第四批医生服务队。他曾担任十堰市毛尖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并走访了湖北省30多家县级医院。他深入探讨了提高初级医疗服务水平的有效措施。

自2017年10月担任协和东西湖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以来,该医院的医疗服务实现了“三级跳跃”,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突破了10000例住院手术,将3017,775例四级手术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和三倍,在大范围内拓展了新技术和新业务,并在历史上将药品比例降至29%以下。国家省市继续教育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级科研项目均实现零突破。

武汉红十字医院院长熊念简介

哈佛医学院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毒素分会副秘书长,青年委员会主席,湖北省睡眠研究会秘书长,吴阶平医学会营养系神经营养分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青年联合会会员,武汉医学会神经医学专业委员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组成员兼秘书,哈佛大学国际运动障碍协会会员等。

}

文 / 林清清 胡颖仪 图 / 医院提供

" 在新冠疫情下,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就应该成为抗疫的排头兵,承担更多、更紧急、更危险的任务,紧守广州市抗疫应急一线。这是我们作为应急医院的责任,也是该有的担当!" 医院黄逸辉院长如是说。

2021 年 5 月 21 日,广州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统筹抓好院外抗疫、院内防控两条线,全院上下一心,白衣执甲,冲锋在抗疫战场。

截至 2021 年 6 月 26 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派出支援广州各区大规模核酸采样医疗队 185 批次 2723 人次,分别前往荔湾、海珠、番禺、花都、黄埔等区执行核酸采集任务,采集样本超过 80 万;派遣近 200 名医护人员进驻高风险区域和支援其他定点收治医院。自去年 12 月底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以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是广州市第一批新冠疫苗接种 " 指定单位 ",承担了大量的疫苗接种工作,累计已为市民接种疫苗近 5 万剂次。

医疗队在广州市海珠区开展大规模核酸采样

党建引领,党旗在一线飘扬

为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硬战,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成立医院疫情防控指挥中心,由院长黄逸辉任总指挥,实行 " 专班值班制 ",领导和成员分成三组轮流负责值守,实行 24 小时轮班制,为医院统筹协调核酸采样支援任务、高风险区域驻点医疗服务、院内疫情防控工作等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院党委委员全部深入一线,现场指挥,沟通协调、关心队员,鼓舞核酸采样队士气,确保外出支援核酸检测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全院党员干部职工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同病毒赛跑,与疫情搏斗,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信念使然,党员先锋冲在前

5 月 21 日疫情初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即派出 42 人的核酸采样队伍支援荔湾区抗疫工作,也是第一批参与核酸采样支援的医院。为了更好地完成核酸采样工作,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搭建核酸采样 " 一 · 四 · 六 · 百 " 应急模式:每月至少 1 次培训演练,组建 40 人的核酸检测攻坚队,60 人的核酸采样应急第一梯队,100 人采样先锋队及 400 人的后备队伍,为外派大规模核酸采样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5 月 30 日,院党委成立 100 人的医院核酸采样党员先锋队,短短一个小时,即组队完毕。院长黄逸辉更是身先士卒,第一个报名参加医院核酸采样党员先锋队。

6 月 12 日至 23 日,医院组建广州市核酸检测攻坚队市红会医院分队,奔赴荔湾区中南街高风险区采样,完成荔湾区南片的攻坚任务。

在院党委的带领下,由党员做表率,全院医务人员都积极投入到核酸采样工作中,采样任务一发即被 " 秒杀 "。无论暴雨还是骄阳,无论清晨还是夜晚,在海珠区、荔湾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等各个社区采样点都有红会人身影。截至目前,医院全体医护平均每人外出采样 3 次,最多的外出采样 22 次。

5 月 30 日即组建了 " 百人党员先锋队 "

共护家园,医护驻点解社区之急

为进一步做好支援荔湾南片区的医疗保障工作,5 月 30 日、6 月 4 日,医院党委又派出了由 34 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深入高风险地区,在荔湾区白鹤洞街社区、广钢新城医院开展 24 小时驻点医疗服务,为当地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在白鹤洞社区内,医院医疗队充分发挥烧伤专业优势,为荔湾南片封闭封控区域烧烫伤患者诊疗筑起防疫 " 安全线 ",被当地居民称为 " 封闭区的烧伤超人 "。医院医护人员还根据当地居民需求组建了导管维护小组,上门为区域内患者提供维护导管服务。

在广钢新城医院,医院医疗队主要负责区域内尿毒症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医疗队在实地调查并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进行分时段透析,每天完成约 60 人次的血液透析工作。

从 2020 年 12 月起,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就作为广州市第一批新冠疫苗接种 " 指定单位 "、第一批为出国人员接种单位、第一批为特殊人群接种单位、第一批承担大型行政单位接种单位、第一批承担社区人员接种单位,配合完成广州疫苗接种工作。

担责于身,筑牢院内防线

医院党委对院内防疫工作科学谋划,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实施 "3 · 6 · 5" 防控策略:三道防线、六个小组、五人专家,多管齐下,严设 " 防火墙 "。在院党委的带动下,全院开展医院重点场所、重要节点巡视,腾空急诊病区床位转换为隔离留观病房,开展全院感染防控大检查,加强各科室院感工作培训学习,组织门诊疫情应急演练。

医务人员冲在前,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党委也积极做好后方的保障关爱工作。抗疫工作紧张而艰巨,医院党委最关心的是医务人员的自身状况。在外出采样任务中,注意人员的调度与安排,确保人员充分休息。24 小时确保一线医护人员饮用水、糖水、保健凉茶、功能性饮料、食物的供应。抗疫期间,医院有近两百名医务人员驻守在外,医院党委对派驻封闭封控区域的医务人员提供专属服务,全力提供派驻期间防护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对因社区封闭封控无法回家的医务人员提供酒店住宿。各党支部也积极与驻守在外的医务人员进行网上连线,适时关心慰问。

应急担当,启动国际健康驿站项目

2020 年,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正式挂牌广州市应急医院,主要负责区域内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特别是批量伤员救治、医疗应急保障及医疗卫生应急技术指导任务。

广州新冠疫情伊始,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始终充分发挥应急医院的作用,从响应机制、组织领导、人员调配、技能培训、资源调度、物资储备、后勤保障等方面打造出疫情下 " 广州模式 " 的疫情防控应急方案。

为了织密织牢 "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 的防控网络,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指示下,广州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启动广州国际健康驿站项目,计划将在白云区建立国际健康驿站,统一接收境外入境人员,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将全程负责所有入境人员的医疗服务。国际健康驿站是广州市应急医院的重点工作,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将配置医护人员 450 人,后勤人员 150 人,开设综合门急诊、发热门诊、血液净化中心、检验室等,为入境人员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已建院 117 周年,在抢险救灾、应急救援上,有着优良的精神传承和传统的学科优势。应急医院建设、健康驿站项目是新时代下党和人民交给医院的历史任务。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党委表示,将进一步总结抗疫经验,立足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兼顾传染病和核辐射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尽全院之力打造高水平应急医院,建设高质量健康驿站。全院上下将不负所托、全力以赴,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放在第一位,努力为广州市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应急保障,为广州市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人民幸福健康贡献红会力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地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