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济华是不是骗子,他的药有效果吗?

给疮毒肿瘤搬家的古传秘方 

病灶转移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神秘疗法,也是一种已经濒于消失的特殊疗法,这种疗法的特点,是将疾病的病灶转移,它能够将那些生长在五脏之上,生长在大神经、大血管旁边,生长在肌肉较薄和靠近骨骼中,或者生长在对人体有巨大危害性地方的病灶移动,转移到肌肉较厚或者没有什么重大危害性的地方溃烂,形成病毒的出口,流出毒气毒液,以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 

 凡毒在紧要处,移于他处,庶不伤命。 

地龙装在经霜丝瓜内,煅枯焦,连瓜为末,每末三钱,加:麝香二分;乳香、没药各五分;雄黄一钱;蟾酥一分;黄蜡一两。 

 上药共为末,蜡为丸。每服三分。 

 上部要处,用甘草、桂枝、麻黄煎酒下,即移在左手上而散; 

如在背上,用羌活、防风、生姜煎汤下,即移在臂上; 

如下部,用木瓜、牛膝、灵仙、陈皮、独活、生姜煎汤下,即移在足下。 

2.给疮毒肿瘤搬家的古传秘方 

疮若生在多骨处,或生在不宜手术之处,或肿瘤早期,可在未溃之时,用此法把它搬到骨少的地方,等破了再搬则无效。更应注意,向下搬容易,向上搬难。 

此为新河县某疮科名医家传极秘之方。 

处方:蜗牛四分,寸香二分,蟾酥二分。 

用法:共为细末,用少许清水调之,用笔蘸此药水划道,将欲搬之疮圈住,接着圈再划一道,至欲搬到的地方,再用小针将此处轻轻剌破,点一点同样的药水,再用小膏贴住,一二日即从此处透出脓毒,其原疮处亦随之自消,此法虽简,效果惊人。

余曾用此法治疮无数,也曾用以治疗肿瘤,但需辨明病变病位的归经。循经而搬其效更佳。此法曾载于<<中医集锦>>一书,现与诸位同仁共享。

 五八年,河北省动员民间名老中医贡献秘方,编集《中医集锦》,新河县郑氏疮科名医献出此方,收于该书。处方和用法都是原文,未作改动。

移毒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早期食道癌临床探析

   移毒法,也叫移疮挪病法.是传统中医治疗外科疑难病的一种独特疗法. 

<理瀹骈文>中曾曰;"内科有依深居浅法,由脏而出于腑是也,外科有移毒法.并记载了"移毒散","移险膏","移山过海丹"等方的临床应用.传统移毒法,主要用于毒疮治疗,施治时按照经络巡行规律,选用经穴,植入特定丹类药物,将重要脏器附近的病灶毒气,毒势引出外泄,循经移至四肢非要害部位,流尽脓液毒气,使毒气发出而愈.最常见的是把人体重要部位的疔疮恶毒转移到次要部位,或从皮肉较薄和近骨之处转移到其他处溃破流脓,即便于病灶伤口愈合,又不伤及重要脏器.故此法民间形象地称为移疮挪病法. 

经多年临床验证后发现移毒法不仅可以治疗疔疮恶毒等外科疾病,还可以把体内深部的病变邪毒转移到体表穴位排出.清代高锦庭曰: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接肿,乃五脏淤血浊气痰滞而形成.故可应用于治疗许多疑难疾病,扩大了治疗范围.适应于乳腺病,胃病,子宫肌瘤,囊肿,阑尾炎,痔疮及早期脏腑肿瘤等.人体患病的毒疮邪气可以转移,病灶可以转移,肿瘤癌变会恶性转移扩散,但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也可以良性转移消失,这是自然规律.因为人体有有自愈疾病的功能.所以此法也可称为疾病良性转移法. 

 这里现将笔者几年来应用移毒法配合中药治疗早期食道癌的经验介绍如下:

蟾酥2,京墨2,薄荷脑2,活蜗牛3,先将蟾酥,京墨用酒精化开,加入薄荷脑研匀,最后加入捣碎的蜗牛(去壳)调成糊状备用.

用时用狼毫笔蘸药液沿胃经涂到足三里穴位处,沿胆经涂到阳陵泉穴位处.常规消毒二穴后,用特制埋丹针刺一小孔,速刺疾出,插入移毒法专用的丹药'七星丹'一枚<0.2CM>,创可贴固定,5天左右局部出现红肿化脓,穴位处流出脓毒,每天用拔罐器吸出脓水,直至把毒气流尽时,伤口才能愈合.

选取督脉至阳穴,膻中穴,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击至微有出血点时,用吸负罐拔15分钟,析出淤血.然后用"泻毒钩"在背部呈螺旋形顺时针方向,至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划痕,直至皮肤呈红色的鼓起痕迹后,再涂搽"经络平衡液".<由苏木,红花,透骨草,威灵仙,鸡血藤,冰片组成>.

 通膈利咽散:水蛭10,蜈蚣20,淡全蝎,僵蚕,蜂房,守宫,煅赭石各30,海藻30,参三七10,共研极细末,每次服用5;另用石斛,白术,黄精,麦冬各12,煎水送服,每日2-3.梗阻者可以含服开关散<鼠妇,青礞石组成>. 

   **,,64,农民,进食时食道有梗阻感已有半年,近日加重,进食困难,时泛吐饮食及痰涎.乃至到某医院做钡检示:食道中下段肿块,1.5*2CM,食道明显狭窄,初步诊断为食道癌,嘱其手术治疗.患者惧怕而不愿接受,2003615经人介绍前来就诊.见其面色晦暗,形体消瘦,苔白腻,脉细弦.初诊为痰血毒邪淤滞,癌毒阻于食道,噎嗝已成,法当涤痰化淤,解毒消徵.用移毒法及通膈利噎散一料综合治疗.1周后症状已有改善,能进流食,泛吐减少.同法继续治疗,一个月后,饮食基本正常.钡餐复诊查示肿块缩小,有消失的迹象.停用移毒法,继续用通膈利噎散,配合加服扶正中药.一年后随访,身体基本康复,无吞咽困难的症状.生活可以自理,还可以帮助家人干家务.

 移毒法的理论依据,因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其规律是贯穿上下,沟通内外,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将体内毒气,毒根,毒势及病灶转移到四肢部位,其二是利用特种工艺制成的丹药,埋入体内特定穴位上发作,以毒引毒,以毒攻毒,引读下行,引毒外泄.其三是应用特种工具对皮肤经络及十二皮部产生良性刺激,因背部皮下隐藏着大量的网状细胞及免疫细胞,经划痕刺激,可以激活这些细胞,使之兴奋活跃,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达到良性转移之目的.其四是根据火毒,病邪,败血滞留的规律因势利导地转移病灶.

食道癌属于中医学的"噎嗝","呕吐'等范畴.其病在腑,其因在脏,据其六腑的规律是泻而不藏,其病因虽然复杂.但多因肝气郁结,痰淤气阻,胃气不降之故.<<内经>>中谈肝经,胃经,胆经循行路线均"挟咽,以下胸中贯膈",与脏腑经络的关系极为密切.既然三经都经过咽膈部,其气机升降失常均可造成此症形成,故选用胃胆经合穴,经曰"合治内腑","合治逆气而泄",宣降气机,泻毒引毒外泄,把上逆于咽膈部的癌瘤毒气通过丹药的特殊作用而排除.另外通膈利噎散是名老中医朱良春先生治疗食道癌的经验方,具有抗癌消瘤,软坚破结,降气利膈之功,对缓解梗阻,改善吞咽困难,使食道狭窄减轻或消失,延长生存期,有一定的疗效.

采用移毒法的关键是从经络穴位中把毒势毒气引出,使局部病灶逐渐萎缩消失,使人体气血运行逐步平衡,配合中药验方治疗,与手术,放化疗相比,其成本低,痛苦小,风险低,疗效好,无副作用,不失为一种顺应自然的绿色疗法,具有一定推广实用价值.望同道与之共同研究探讨,予以斧正!

}

为了振兴中医,弘扬国粹,决定贡献出付氏家传特效秘方和本人的临床经验方。让大家小病,慢性病不用进医院,自己按方配药即可,疗效非常的好。

都是本人一直珍藏多年秘而不宣的珍宝,望见者珍惜,并相互转告,造福众生,功德无量。

*肝腹水特效救命秘方:

肝癌腹水贴:生甘遂、生大戟、生芫花各10克、生大黄20克、牵牛子40克、腹水草30克、木香5克。研粉备用。取适量药粉用酣调糊填满肚脐,绞布固定,24小时换一次药。攻下逐水,用后就会小便增多,大便拉稀,一天多则达十余次,几天后腹水就会消失。

这是中医院老院长的祖传秘方,为肝病科对付肝腹水的 “杀手锏”, 是肝病科的镇殿之宝。临床治疗肝硬化或肝癌严重腹水确有神效,请广为转载、传播、赠方救人。

薏苡仁25克、白扁豆20克、茯苓、泽泻各15克,寒湿者加附子3~15g、肉桂0.5~1.5钱、干姜0.5~1.5钱。、湿热者加黄芩3~9g。、黄连2~5g、知母6-12g、气滞者加香橼3——12g、佛手15-30g、郁金3~9g、血瘀者加玄胡3~5钱、赤芍1.5~3钱、莪术3~15g、水煎分早、晚服。健脾利湿,治各种臌胀有良效。须知治臌胀宜久服取效而不可求其速成。     《医灯续传》

强力退热散:麻黄6克、杏仁6克、生石膏(打碎先煎)30克、生甘草3克、柴胡9克、黄芩6克、金银花6克。3岁以下酌减。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此为付医师临床专门治疗小儿发热的良方,治疗许多小儿高烧患者,屡用不爽。

有个3岁的肺炎小患者,高烧多日不退,即使用退烧药体温也只能降到38度,两个小时后又会回升。后用此方一剂就退烧了。小儿发烧不是一种病,而是疾病过程中的一个症状。它最常见于呼吸道感染,通常用西药的解热镇痛的退烧药,再用一些抗生素就可以退烧了。

但是也有很多用了西药,不见效,不退烧的,不妨用一下中药试试看,通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医认为,外感发热是因为,外感风寒邪气,闭塞腠理毛孔,郁而化热。治疗当发汗解表,清解郁热。本方在经典名方麻杏石甘汤的基础上脱化而来。 麻黄发汗解表,开腠理,驱邪外出,石膏是退烧的要药,重用石膏清解郁热。柴胡、黄芩为小柴胡汤的基本结构,对往来之寒热有特殊的疗效。金银花芳香疏散,善透在表之邪热,杏仁降气止咳,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则邪气除,郁热清,高烧自退。

愈咳散:麻黄、陈皮、生甘草各6克、杏仁、白前、枇杷叶、黄芩各9克. 每天一剂,水煎两次分2服。发散风寒、止咳化痰。专治感冒、急性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疗效很好,一般服一剂药当天咳嗽明显好转,三剂而愈。外感风寒,风寒束表,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肺气不能肃降则发为咳嗽。

方中麻黄发散风寒,同时又可以宣发肺气,杏仁、白前、枇杷叶肃降肺气,一宣三降,降大于升,则肺气可降,而咳自能安。又用黄芩清风寒导致的郁热,用陈皮化痰。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恢复正常,安有不愈哉?愈咳散是付医师家传数百年的秘验方,疗效很好。

头痛立效鼻嗅散:川芎18克、白芷、细辛、蒿本、羌活各9克、牙皂6克、樟脑、冰片各3克。碾粉瓶装备用 .取少许药粉吸入鼻中,左边头痛吸右鼻,右边头痛吸左鼻,通窍止痛。治偏头痛、血管神经头痛立效。方中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善活血化瘀,祛风止痛,主各种头痛而为君药,又善治少阳经头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蒿本善治厥阴经头痛。四药合用共为臣药,牙皂化痰通络,醒脑开窍,樟脑、冰片芳香走窜,清热止痛三药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凑活血化瘀,醒脑开窍,祛风止痛之效.

杜国庆,男,49岁,偏头痛多年, 三日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发作,疼痛难忍,痛苦异常。在本村卫生室用药后未见好转,随来就诊。右侧头痛给予本药左边鼻孔吸入,用药后不足一分钟疼痛缓解。病人惊为“神药”, 赞叹不已!本方是身怀绝技师父所传,疗效神奇. 

*低血压经验方——升压汤 

升压汤:黄芪30克、白术18克、人参、当归、五味子各9克、桔梗、陈皮各3克、炙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低血压主要是因为气血不足所致。方中黄芪、人参、白术补气健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运化功能增强,气血生化自然源源不绝,故共为君药。当归补血养血,温而不燥,滋而不腻为臣药。五味子收敛精气,防止气血散失,妙用少量桔梗引气血上行直达巅顶。补气之品容易壅滞气机,用少量陈皮燥湿理气,三药共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而为使药。诸药合用有明显升高血压作用。禁食白萝卜。

心痛汤:瓜蒌60克,薤白、桂枝,半夏、丹参、水蛭、川芎各9克、枳实、人参、降香各6克,元胡15克、三七3克。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禁食油腻。

冠心病的病理改变是心脉不通,其病机有二,一是心气心阳不足,无力推动血脉运行,不荣则痛。二是痰淤阻滞心脉,运行受阻,不通则痛。因此治疗则当一方面补其不足,一方面通其淤滞。本方以治疗心病的名方,张仲景的半夏薤白瓜蒌汤为基础脱化而来。方中薤白、桂枝温通心阳,半夏、瓜蒌宽胸理气,燥湿化痰,枳实破气行气,寓气行则血行,气行则痰消。丹参、水蛭、川芎、元胡、三七散瘀止痛。降香芳香以开心窍,引诸药直达病所. 

骨伤消肿止痛方:山栀子、元胡各15克、大黄、苏木、泽兰、骨碎补、土鳖虫各9克、乌药、木香各6克、乳香、没药各5克,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治骨折早期。本方是湖南朱氏五代祖传骨科秘方,临床应用上百年,治愈患者无数。经验证疗效的确突出。骨折早期主要是气滞血瘀导致患处发热、分期辩证对骨伤科用药. 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一个接骨药用到底是不正确的!

肩颈痛消酒:葛根、羌活,桂枝、白芍各30克、制川乌,元胡、没药、土元,狗脊,威灵仙各20克,木香15克、蜈蚣3条。捣碎,用白酒2500毫升,密封浸泡七天.。每次服20毫升,每曰3次.舒筋活络、温筋止痛。主治颈椎病、肩周炎。本方以治疗颈项疼痛的名方—葛根汤(葛根、桂枝、白芍),为基础方。

加专入太阳经善于治疗上肢疼痛的羌活,温经止痛的制川乌,祛瘀止痛的元胡、没药、土元,行气止痛的木香,补肝肾通督脉的狗脊,善于治疗骨质增生的威灵仙,通络止痛的蜈蚣。诸药合用共凑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温经止痛之效,是专门治疗颈椎病、肩周炎的专病专方。

五毒追风酒:生川乌、生草乌、蕲蛇、全蝎各20克、蜈蚣、土鳖、羌活、桂枝、牛膝、木瓜、乳香、没药、川芎、杜仲、威灵仙各15克、金银花25克、乌梅2个、白砂糖200克。浸泡于白酒1000克中,密封后埋入地下,两个星期后取出。每日早晚各服10毫升。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温经止痛。是付医师祖传治疗风湿、类风湿的秘方,效果很好。

方中生川乌、生草乌是剧毒中药,生川草乌含有乌头碱既是治疗风湿、类风湿的重要成分,又是有毒成分,经过炮制的制川乌、制草乌乌头碱被分解,虽然毒性减小,但疗效也大打折扣。

几年前有一个类风湿患者服用本药酒一个月,疼痛全消,病情大为改善,因于家人发生口角,一气之下欲服毒自尽,一口气把剩下的药酒全喝了,所幸剩下的药酒并不多,出现乌头碱中毒症状,经抢救后恢复正常。本方含剧毒中药 非专业人士,请勿私自配制服用。各位同道如欲使用,请权衡利弊,慎重慎重!如因服用出现任何医疗事故,本人概不负责!

*腰椎间盘突出奇效良方 

腰椎复原汤:制马钱子300克、全蝎、乳香、没药、土元、僵蚕、苍术、牛膝、麻黄各36克、独活、苏木、泽兰、威灵仙各72克。研成细粉,水泛为丸。每晚临睡前服1次,首次服2克.每次可加0.2克,最多不可超过3克.消肿散结、通络止痛。主治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

本方是由民间治疗腰腿痛的验方(马钱子、全虫、乳香、没药、土元、僵蚕、苍术、牛膝、麻黄)脱化而来。原方已经被承德颈复康药业做成了中成药“腰痛宁胶囊“。方中马钱子通络散结、祛风止痛为主药,乳香、没药、土元、全蝎搜经通络,散瘀止痛,麻黄、苍术、僵蚕祛风燥湿,牛膝补肝肾、壮腰膝、引诸药下行。加上能够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的苏木、泽兰以减轻和消除水肿疼痛、。

烧伤药膏:地榆50克、虎杖、紫草各30克、黄芩、黄连、大黄、白芨各20克.用芝麻油600毫升浸泡72小时,文火炸至枯黄滤去药渣,立即加入蜂蜡10克,待药油温度下降到60度左右时再加入冰片5,待凉外敷。这是家传专门治疗烧伤的药膏。具有清热解毒、敛疮生肌的功效,生肌长口快,愈合不留疤。治好很多烧伤病人。

烧伤早期病人疼痛难忍,而本药止痛作用较差是其唯一缺点。方中地榆乃烧伤圣药,重用以为君药。虎杖、紫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尤善于治疗疗烧烫伤,为治疗烧烫伤的常用药物,共为臣药。黄芩、黄连、大黄清热泻火,以解火热之毒,白芨清热消痈,敛疮生肌,促进伤口皮肤肉芽组织生长,四味药物共为佐药。冰片清热止痛,促进药物吸收,而为使药.

狐臭酊:雄黄粉100克、用100毫升碘伏浸泡24小时即可,取药液涂患处,每天一次。疗效神奇,涂抹以后狐臭马上消失!一般狐臭患者涂药数次便可治愈。本方是身怀绝技的师父所传,我将此方视为奇珍。

保胎汤:黄芪18克、人参、当归、杜仲、桑寄生、兔丝子各9克、白木15克、阿胶、砂仁、黄芩、炙甘草各6克。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健脾和胃,补气养血、益肾安胎。治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此方是由有健脾益气作用的保胎名方泰山磐石散和有补肾益精作用的保胎名方寿胎丸合而成方。经过多年临床验证疗效确

玄参、浙贝各9克、牡蛎15克、金银花6克、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各18克、全蝎、守宫各3克研末吞服.。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本方由治疗痰核瘰疠(相当于西医的淋巴结肿大)的名方消瘰丸(玄参、浙贝、牡蛎)化裁而来。加金银花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白花蛇舌草、夏枯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妙用全蝎、守宫虫类血肉有情之品,通络散结。诸药合用共凑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效。

柯静,女,1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咽喉疼痛、颈部淋巴结肿大、咳嗽,颈部有三颗肿大的淋巴结,最大者如大枣,最小的如花生米。给予淋巴消肿汤10余剂即愈。专为淋巴结肿大特制的专病专方。

*甲状腺病奇效良方 

五海消瘿汤:海藻、海蛤壳、海螺、海带各18克、海螵蛸、昆布各9克。每日一剂,水煎2次,混匀分早晚服。化痰消瘿。单纯性甲状腺肿大一般是因为缺碘造成的,通常其功能是正常的, 中医认为是痰湿阻滞所致。这些海里出来的药材,都含有很高的碘,有化痰散结的作用,可以治疗甲状腺肿大。由于我国近代碘盐的普遍食用,此病已经几乎灭绝。

瘿瘤平消汤: 猫爪草18克、海藻15克、玄参、牡蛎、白芍、浙贝母、昆布各9克、三棱、莪术、柴胡、橘核各6克、桔梗3克。每日一剂水煎2次,混匀分早晚服。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是付医师临床专治甲状腺瘤、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的验方,过多位患者使用,疗效确切。姬宏伟,女,29岁。患甲状腺瘤三年余,三个月前又患乳腺增生病。两种病的病因都是肝郁痰阻。服用此方七天乳房疼痛明显减轻,但甲状腺瘤丝毫未见变化,服药十二天,甲状腺肿瘤变软,用药二十余天乳腺增生已经消失,甲状腺瘤明显缩小,先后服药五十余剂,告愈。猫爪草有抗癌作用,对甲状腺癌更为有效, 故用其为君药。消瘰丸(玄参、牡蛎、浙贝母)是治疗颈部肿块的名方,海藻、昆布化痰散结,三棱、莪术破血消坚,七味药合用共为臣药。柴胡、白芍、橘核疏肝理气,共为佐药。桔梗引诸药上行,直捣巢穴,而为使药。

甲亢复原汤:龙胆草、钩藤、黄药子各6克、黄芩、鳖甲、浙贝母、白芍各9克、山栀子15克、夏枯草30克。每日一剂水煎2次,混匀分早晚服。清肝泻火,软坚散结。禁食海带等含碘食物。这是付医师临床专治甲亢验方,疗效确切,可放心使用。

一女士在医院检查出患有甲亢。医生给于西药甲亢平、他巴唑等药,服药后能够改善症状,一旦停药,马上又会复发。后断断续续服此方两月余,诸症消失,未见复发。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尤善清肝泻火,故为君药。肝胆相表里,肝火旺盛势必会引动少阳胆火,故用栀子清肝热,黄芩泻胆火,二药合用共为臣药。夏枯草、黄药子、鳖甲、浙贝母软坚散结,四药共为佐药。肝火旺盛,热极易生风,而出现肢体颤动,故用白芍、钩藤平肝熄风,另此二药又可引药入肝经,直达病所,故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凑清肝泻火、软坚散结。

丰胸汤:黄芪18克、党参、熟地各12克、当归9克、阿胶6克(烊化)、葛根15克、炙甘草3克。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禁吃白萝卜。益气养血、丰胸提乳。乳房扁平瘦小,一般多因身体瘦弱,气血亏虚。所以丰胸就是要补益气血,而一般补益气血的药服用后,补充的气血是分布到全身各处的 ,所以没有丰胸的效果。而本方黄芪、党参补气,当归、熟地、阿胶补血,妙用葛根,葛根专入阳明经,阳明为多气多血之脏其循行路线刚好从乳房经过,然葛根因具升提之性,固能将津液、气血聚于胸部故此能够丰胸提乳,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凑丰胸提乳之效. 总结临床经验研制而成的神奇秘方。

祛痘清肺饮:枇杷叶、桑白皮、黄芩、黄柏、丹参、金银花各9克、鱼腥草30克、大黄6克、黄连3克、白洒50克。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禁食辛辣、海癣。本方由治疗青春痘的名方枇杷清肺饮(枇杷叶、桑白皮、黄连、黄柏、人参、甘草)脱化而来。之所以将原方中人参弃之不用,是因为人参大补元气,容易生热化火。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治疗青春痘的药方却叫“清肺饮”呢?那是因为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肺主皮毛”,清肺其实就是清理皮肤了。因为病位在肺,所以丶又加上专入肺经,善清上焦之热的黄芩。

*急慢性咽喉炎奇效良方

清喉利咽汤专治急性咽喉炎:玄参、麦冬、金银花、牛蒡子、蝉蜕各9克、薄荷、生甘草各6克、桔梗3克. 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禁食幸辣。本方以清咽利喉的名方——玄麦桔甘汤为基础方,加二花、蝉蜕、薄荷、牛蒡清热利咽,其中二花又可解毒,蝉蜕善于开音,薄荷清利头目,牛蒡兼能消肿止痛。诸药合用共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咽开音之效。治急性咽喉炎,引起的咽喉肿痛、热毒壅滞咽喉、声音嘶哑。检查见咽喉红肿,充血。专治急性咽喉炎的专病专方。

李大美,女,29,咽喉疼痛一星期,在当地社区卫生服务站经西药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予本方治疗三剂痊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付济华是哪里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