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主管克扣工资赖着不还的话,可以告主管,让主管坐不了飞机高铁吗?

首发于浙江大学cc98论坛和个人博客,如果转载请联系cc98官方或者联系本人,字数1w+,阅读时间约为10分钟。

本文目的是【希望学弟学妹们千万不要去拼多多】,从一个底层员工的视角,记录一下拼多多这家公司三年以来的整体变化,本文不涉及技术机密,只讨论行政制度、文化氛围、办公体验等,记录个人主观意愿,离职后于家中编写,记录一下经历,存在主观印象,部分内容已做马赛克处理。

表明身份1,没必要匿名了,根据拼多多的能力,稍微匹配一下时间段,想找到谁发帖非常容易。 表明身份2,楼主2013年入学2017年毕业,曾在cc98非常活跃,毕业后渐渐远离。2018年6月18日社招入职拼多多,工作2.5年,特地R回来cc98讲讲关于拼多多这三年的变化,总结一下,就是越来越差,希望学弟学妹们千万不要去。另外本人已离职,未收到离职证明和全年的加班费,HR承诺4-7天内寄出,本周三是第八天,如果还没有收到离职证明或者快递单号的话,楼主会来更新《如何不体面地从拼多多离职》,离职比日常更刺激哦。 插曲,编写本文的过程中,1月11日,某拼多多员工在校友群劝退学弟学妹,已经被开除了,还好我已经离职了,不能给公司开除我的机会。 声明立场,楼主对拼多多不满已经很久很久了,并不是墙倒众人推才来发帖,楼主在2020年12月9日递交了辞职通知,本来想着安安静静满30天走人,写个总结。结果从2021年1月1日到现在,该公司一直整活,导致我都没空来写文了,今天能发出来也是加班加点。 拼多多,2018环境正常,2019环境变差,2020环境很差,2021已黑化,已离职;想直接看重点的从2019开始看。

总体来说,2018年的拼多多还是挺好的,我待的挺开心。

入职前,轩辕(花名,常用名 flanker):”我去了一个创业公司,缺人,岗位很适合你,你要不要来,创立者是一些上交和浙大的。”。调查了一下,学弟A也去了,每周上六天班,严格打卡,也不是不能接受吧,在被蚂蚁金服的offer放鸽子之后,就去了pdd。 入职,当时技术安全组里只有*个人,看到了主管轩辕(现已离职,有大瓜:拼多多安全主管),相识多年学弟B(实习结束后离职),久仰大名的学长C,一面之缘的D,出现在业内新闻中的学姐E(现已离职),打听了一下还有SRC排行第一的大佬F,以及其他几位优秀的同事。看来我成了全场唯一指定最菜的人,来这里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后来发现自己很carry,不菜。 入职当天的感受:当时办公设施确实挺简陋的,工位很挤,没有员工食堂,吃饭需要使用”美餐”APP进行点餐,按照自己的编号去货架拿,之后带到座位上吃。 基本是饿了就可以吃的,11:30-12:00之间随缘去取餐,虽然取餐室非常小,但还不拥挤,体验普通,但比 zju 的饭还是好一些的。(这里埋下伏笔1,2019 年制度更新) 办公室当时是没有座位号的,需要找人时候,只能大概描述自己的位置,非常难受;数月后,行政使用”五大洲”和座位编号,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非常好。 最开始住的”员工宿舍”,说是员工宿舍,其实条件挺一般的。1990年的房子,两室零厅,客厅是一个长条,每个卧室里两张床(我旁边的床位暂空),没有别的设备了。另外两个室友人挺好的,一位室友办理了宽带,还和我一起联机打游戏,虽然下班晚,但挺乐观的,另一位室友在七天后,从拼多多离职,入职了上海的字节跳动。这个屋子可能是我毕业后见过最破的住处了,临街很吵,停留在姑且能住的水平。对短期的实习生来说,还是比较方便的,不适合长期居住。 15 天后,我和组里的入职不久的G(现已离职)合租,住在办公室对面的、1990年建造的老破小里面,一人一个卧室,在办公室可以看到房间窗户那种,上班 3 分钟。当然这个地方也挺破的,好在室友G很会过日子,指导我活着一起买了遮光窗帘、电热毯、水泵、灯泡,姑且能活下去洗个热水澡,唯一的优点就是离公司近,非常近,拼多多周日需要上班,周六没事干,就去办公室坐着,能使用”美餐”点饭(伏笔2),有网络可以自由使用(伏笔3),和实习生H一起在办公室渡过周六的无聊时光。

慢慢组里的人多了起来,项目也多了起来,其乐融融。由于人少项目多,我从零开始,在 2018 年先后创立和负责了 A、B、C、D、E 等多个项目,并且多次参与公司的安全应急响应,有些工作做得很好,获得优秀绩效,也因为和其他组的开发同事由于意见不合吵架,获得了一次差评的绩效。虽然和2020年一样,每周上六天班,但2018时真的觉得拼多多挺好的,能做很多实事,在安全组,保卫拼多多的服务器、用户安全、商家安全、防止黑客入侵,切实看到成果,这些事情让我很自豪。 在那时候我在大厅里看到98水友 @XXX 也入职拼多多了,感觉多了一个朋友挺开心的,于是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管培生的经历了。水友xxx当时是市场管培生,而我是一个技术,公司对二者的职业安排是完全不一样的。某日,我21-22点下班了,听说水友xxx还在办公到23点,我就惊了,原来校招应届生来了的前半年是当客服的,商家客服23点下班,而且有效率评估和 KPI,有严格的汇报制度,工作内容容易让人精神崩溃,我已经察觉到这个人有些不对劲了,我把我键盘借给她了,减缓痛苦程度。反正我下班也没事干,出于人道主义,有时就送她半夜回去,然后再自己走回去。 由于在拼多多伙食较好(后来发现是每天吃官方外卖过于油腻),从 110 吃到了 130 斤,于是开始思考减肥,和周围5个同事把头像改成了”不瘦十斤不改头像”,在那时候晚上下班有时间去跑步,有几天是23点之后跑步,现在觉得还好自己没死;后来天气冷了就在室内锻炼,差不多减到了110-120之间。 除了上六天班之外,好像也没什么想吐槽的,单身时候周末真是闲的蛋疼的。

半年后,双十一来了,第一次经历这个规模的事件,要求技术人员分为三波人,分别值守11.10晚上、11.11早上、11.11晚上,安全组总共也没几个人;由于我住得近,主动给住得远的同学承担了当天晚上。当时还是很兴奋的,一方面自己想要买东西,一方面也想看看到底有没有黑客在双十一时候搞入侵,虽然凌晨才离开,但挺满足的。 双十一时候,好像连续上了十天班,然后获得两天的休息时间,在这时候,学姐E带我去杭州见闺蜜学妹,后来她的闺蜜成了我的女朋友,在爱情的鼓励下,余下的这几个月,我一直过的很开心,一周上六天班,空闲那天去做高铁去杭州约会,早上走晚上回,一点也感觉不到累。

拼多多上市后,听说有商家在楼下拉横幅也没有看到,也有挺多负面言论,但我本身是一个工程师,和我没什么关系。在上市静默期结束后,公司举行了全员大会,展望未来并且鼓励大家。目前我仅记得一句话:黄峥:”有同事的提问,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双休呢?”(欢呼)”等我们成为中国第二,就可以双休了”(欢呼)。 2021年了,情况好转了吗?没有。。。 再之后便是年会了,节目中规中矩,吃的挺不错,我做出较多贡献,获得了年度优秀员工,这个 title 的人挺多的,应该是每个组拥有几个名额。听到几个熟悉的名字,感觉评价实至名归。

细节我实在是不记得了,可能时间点穿插在上文中。 办公软件是企业QQ,有一个 xxxx 人的大群,名为上海员工群,99%的人都在群里,日常闲聊和吐槽。某日,有银行的人来办理香港银行卡,他们创建并且拉了一个微信群,同事之间相互推荐,可能有100个同事,我也在群里。突然,有HR在微信群里混进来了,请本群立刻解散,于是我被移除群聊。第二天,办公室大群宣布解散,官方给出的解散原因为:”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解散办公室的企业QQ群”。后来这种事情就很频繁了,包括解散了单身员工交友群(本来也没什么人说话),球类运动群,等。 这件事我至今都一头雾水,不知道内部办公软件是怎样泄露个人信息的,群里都是员工是如何相互泄露信息的,公司只是随便找个借口解散大群罢了,关上员工的嘴而已。

一切,在那件事之后就变了。。。。。

100元优惠券事件引发的全员7*24值班

那是个周末,醒来时候女朋友和我说,”你们公司出事了,可以一百元优惠券随便领”。”扯什么呢,骗人的”。”哦,我没领到”。于是我去上班了,到了办公室,女朋友没有唬我,是真的,出大事了,后面也陆陆续续有各种各样的报道,这件事只是个导火索而已。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风控、大盘都有责任,本以为会让每个系统都接风控、全盘核查 API、重构代码等,从技术角度来解决类似问题,但拼多多的操作实在让我惊呆了。 过年后,风控组开始724小时值班,每个技术岗必须值班,早班7-19点,晚班19-7点。虽然说不怎么合理,但也算是个临时的办法吧。 数日后,技术全员开始724小时值班,多强调几遍,技术全员!技术全员!技术全员! 当晚,我印象非常深刻,主管召集组里 xx 个人,在会议室,气氛沉重,”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我们也要全员值班了,具体规则我原文念一下xxxxxx”。所有人非常不情愿,大致规则是:每天两个班次,每个组派出1个人,校招生半年内不值班,女生不值晚班,社招x月内不值班,晚班有额外0.5天加班费,早班可以早下班。由于我们组满足条件的人太太太太少,因此只安排晚班,不安排早班。 从个人角度评价一下这个制度。首先,我是没有线上业务的,有线上业务的人也就那么几个,总不能让人家每天24h在线吧;然后,我没有任何权限去处理其他人的业务;再次,别人的业务挂了,我也不知道如何恢复它;最后我得到结论,我的责任就是看报障信息,谁的服务挂了就把他打电话叫醒来。 晚班是19点到7点,按照官方解释,需要在办公室通宵,允许不干活儿,允许玩手机,允许放下手头任务专心收报警邮件,但由于体谅员工,允许员工凌晨1点下班打卡,会房间里继续值班。结合我多次值班的经历,中间就是祈祷千万千万别出锅,让我睡个安稳觉。 分享一下第一次值班时候的回忆:19:00 签到,继续搬砖,继续搬砖,没人了,玩手机,01:00了,下班打卡,在床上玩手机,玩手机,玩手机;03:00睡觉,偶尔醒来看一下消息;07:00起床,签退。 基本是一晚上没睡觉,换来0.5倍工资,整个过程非常枯燥无聊,纯属就是在折腾人;在看破这个本质后,出于对健康的考虑,一方面把值班交给需要的人(比如夜猫子,非贬义),一方面真给不出去,就划划水渡过,基本都是平安夜。 最开始我还存有侥幸心理,认为这个值班持续几个月发现没有效果,就可以结束了。现在 2021 年了,我的视角里值班制度至今没有任何效果,这个制度甚至成为了默认的制度,但我无法找到明文的制度规定,最早的保护体系也不存在了,女生也值晚班,刚入职的社招也值晚班,这里我狠狠踩一脚,做决策的人就是没脑子。

由于招的人越来越多,原先的工位不够用了就必须整个组都搬走,从入职到离职,我已经搬了大约8次工位了。三个月一小搬,六个月一大搬,最开始确实是因为人数问题,后来发现这个是拼多多的传统,就是折腾人而已,频繁的搬工位只能说明行政水平差,不会提前规划。 然后就会遇到厕所问题,例如知名的”屎”厂新闻,所有人都在骂的事情,我就不展开说了,这么多年了没有任何改进。

上文提到 2018 年一些较好的制度,在 2019 年都不复存在,公司在更强烈地约束员工。 伏笔1:宽松的吃饭时间被取消,像喂猪一样卡点进食 2019 年的某日,可能是因为侦测到部分员工21:30去吃夜宵,突然来了一条规定,说禁止12/18/22点之前到取餐室。 原先的制度:9-10点早饭,12点午饭,18点晚饭,(可以早点去拿,早点吃完早点干活儿)。周二周四22:00夜宵。 优化后的制度:时间点不变,禁止提前去吃饭。 我个人作息是9:30到办公室,吃早饭,午饭不饿,点一份水果下午吃并且减肥(埋下伏笔4),17:00开始饿,差不多就去吃晚饭,由于取餐是随机的,取餐室虽然小但是不拥挤。 这个新政策一来,11:59:59,门口排队一条龙,工作人员掐着表,不让你进去,一到点,所有人都哗啦啦跑去排队,开始进食!如果去晚了,没个5分钟排队是领不到饭的。其实呢,送餐的11:30就差不多送完了,饭都凉了,就是卡着不让你吃,你气不气,你气不气??? 监管不严时,这个制度会放松,例如11:59:30就可以进去了,但经常会收紧,举个例子。例1:有专员看着,说没到呢,不能拿,主管批评。例2:供应商说,不能提早给你,提早给你要扣我们钱的。前者是公司的走狗,后者只是公司克扣人家钱罢了。 我愿称这个政策为喂猪政策,据我所知,只有喂猪才卡这么严格的时间,早一秒都不行。 伏笔2:美餐的水果被移除,美餐的甜点被移除。 原先的制度:点餐供应商丰富,午餐、晚餐可以点水果,晚餐可以点甜点。 某日,由于有些员工住得近,周六中午点一份水果,到办公室带走,回家吃。对此,我提出批评,这个员工做的不对。 有意思的来了,由于周六中午有不本分的员工来白嫖水果,公司决定取消每天的水果供应。我这个减肥的人表示非常苦恼,9:30吃早饭,午饭完全吃不下,只能象征性地点一份主食,对此我只想骂人。 伏笔3:从某天起,办公网禁止访问某些网站。 其实我是支持这个制度的,办公时间禁止刷视频,防止员工划水,也算正常。但坑爹的在于,这个网络屏蔽范围很迷,存在不合理的范围,举例:微软更新,微软商店,IntellijIdea官网,手机应用商店,华为login(无法理解),苹果更新推送(后解除),AppleStore(后解除)。一开始和管理员说一下就可以把误封的网站加白,后来不行了,要走流程,让主管审批,我就直接连热点了进行测试了(伏笔5)。 再讲个笑话,某日大老板的某个APP无法访问,于是大赦天下,把该网站加白了;但我访问某些编程站点,确实是正规正当的请求,被拦截了,向IT提出意见,但是IT说不行,可能因为我不是大老板,是是是,他们说啥就是啥吧。

例如上文的三个伏笔,都是没有官方通知的,由高层转给主管,主管在群里,粘贴一下高层的意见,员工才能知道。如果这个公告容易引起舆论,公司会选择口口相传,最后让员工慢慢知道。 官方一般只通知两件事,一是有员工被开除,二是下一个假期克扣几天假期。 讲个笑话,公司内部发生的事情内部是没有任何公告的,员工获取公告的渠道是相互打听,去脉脉社区里闲逛,非常讽刺,称之为出口转内销。 上文提到解散了QQ大群和部分民间微信群,终于有一天,公司变本加厉,大约是2019年6月,有用hr的微信群统统被解散,部门微信群也被责令解散,慢慢民间的微信群就消失殆尽,只有非常熟悉的几个人为了说话方便才会有微信群,一旦被hr发现,就会勒令解散,毫无人权。 堵上员工的嘴,捂住员工的耳朵,一心搬砖领工资,这就是本分的奥义吧。 顺带再提一下,由于长期缺乏文档和搜索功能,做什么事情基本都是靠问,技术方面举例:公司的xxx如何配置,xxx无法打日志怎么办;非技术方面举例,员工手册是什么,7*24值班的规章在哪,本分指的是什么,本分是口袋罪吗。

经典事件1:查监控确认考勤

拼多多上班和下班都是需要打卡的,分别是11点前20点后。举例,我10点到公司开始办公,我可以使用开机记录、浏览器记录、git记录、聊天记录等来证明自己确实来过,主管承认即可。 某日,据传有员工替旁边员工开机的行为,高层大怒,决定以后补卡都需要HR查监控来执行,不再认可一切证明。 当时我还是挺心疼HR的,屁大点事情都要他们来调监控。一年后,逐渐出现奇葩操作,补卡需要提供一份候选人的简历,补卡和主管绩效挂钩,主管开始强调大家上班一定要打卡。 公司是非常不信任员工的,一切都会朝着坏的方向去思考。

经典事件2:周六值班旷班被集体开除

某个周六,一些不本分的员工值白班,7-19点,午饭期间溜出去,过了几个小时还没回来。几天后,查出后全部全员公告并且开除。 员工确实做错了,但罪不至死,因为之前被开除的只有一类人,收受贿赂的运营,这是第一次技术公开被开除的事件。

经典事件3:查员工手机,并开除一位在脉脉发帖质疑空气质量的学弟

经典事件4:变本加厉的值班

拼多多有四次大促,分别在 618、1010、1111、1212,本以为和 18 年的一样,但我还是太天真了。 这次要求,技术全员值班,所有人都需要值班到凌晨一点,第二天早班的人除外。 对了,这个值班是公益的、无偿的,连续两个晚上凌晨下班,通俗来讲,就是白嫖。由于我做底层支持,没有线上业务,无论呆到几点都没有任何帮助,不少人也是设个现象,但没有办法,命令就得执行。凌晨一点,电梯挤得就跟爆炸一样,xxxx 人,6 部电梯,等真正到楼下,已经凌晨1:30了。 哦对了,如果大促在周一,公司会要求周末两天也要上班,也就是最多可以连上 13 天班,即 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期间还要全员两天凌晨下班,这谁顶得住啊。 我对公司的这种安排非常不屑,引以为耻。

经典事件5:公司wiki移除搜索、最近访问等功能

wiki是用来存放笔记和share工作内容的一个地方,为了防止信息泄露,官方移除了相关功能。代价就是,切断各个部门、各个业务之间的连接,自己哪天编辑过的文档也不知道放哪了,公司的组件出现问题不知道去哪搜,不知道去找谁,开发全靠问。对新入职的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考验,但管理者并不 care 技术的死活,这种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经典事件6:公司禁止从事副业

某日,公司宣布禁止从事副业,需要诚实报备。按照我的认知,副业指签订劳动或者劳务合同,是不应该的行为,但这又是一个口袋罪,只有”禁止从事副业”这六个字,没有详细解释,这也是很常见的口头通知。为此有一名同事,微信里做微商卖东西被开除。 分享这个例子,想说明公司的初衷可能是好的,但实行起来不考虑实际情况,没有明文判决,全靠大佬一句话。

“正经人谁写日记呢”,确实,我不是正经人,因为我 2019年末 就想辞职了,于是专门开了一个笔记本,记录心态爆炸的瞬间,下文摘自日记。离职总是一瞬间的事,真正忙起来可能就懒得离职了,因此专门记录,防止忘掉伤痛。 2019年11月 腱鞘炎,手快断了,去医院,医生说少活动 2019年11月 接到业务,本来我只是提供一些分析和参考,对网络编程完全不懂,现学现卖,补充大量不知道的知识,压力巨大,虽然我最后搞定了,但这样的功能交给专业的人来写,比我现学要好很多。那段时间每天做噩梦,非常难受。 2019年11-12月 接到业务的测试需求,不提供账号,不提供手机,让我凭空操作; 2019年12月 生病了,基本所有人都生病了一遍,挨个传染,办公室人员太密集了; 取饭时候排队的人太多了,吃饭会路过感染区,导致大面积感染,状态堪忧; 生病发烧快死了,至少有女朋友可以照顾我; … 再早的爷不记得了

说出来感觉又是个笑话,2019年快跨年了而31日是上班的,12月20日左右,作为年轻人我当然要请假出去玩,已经请好假。那么有意思的来了,大约12月25日突然发布消息,31日跨年夜要求全体员工值守在办公室,凌晨一点才下班,没有特殊原因不许请假。 看到这个消息又一次惊呆了,第一次听说跨年还有大促,而且提前几天才通知,这不是搞人么,于是脉脉就有经典的帖子:”跨年时候整个公司的人都在办公室,大家相亲相爱,就像一个大家庭”,太讽刺了。

这一年我仍然在认真搬砖,拿到了优秀的绩效,但和上一年相比,我已经不大愿意推荐朋友们来拼多多了,毕竟我自己也想走,没必要带别人来,公司越来越严厉,对待员工越来越差。 另外2020年初,爆发了疫情,世界都开始重新洗牌,我的离职计划也打乱了。

正月初七后,由于大佬们的意见,部门主管们鼓励上海员工回去上班,这个部分懒得讲了,已经被人吐槽烂了,公司公然漠视上海的制度,已经忽视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了。 上班后,我问湖北来的同事,公司表面上说没上班的日子可以用周末和值班来补,暗示当月工资照常发,据同事说,当月工资已经被扣过了,gtmd,加班的话过年才给,我也懒得加班了,就当自费请假了。

是想走的,由于2020整年疫情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浑浑噩噩一年也可以这么过去。我个人么,我承认,由于工资涨了,女朋友也不着急,外界环境扑朔迷离,决定再干一段时间再走,这一干,就是一整年了,这一年真是见证各种历史。

伏笔4:取消美餐 可能由于公司非常非常非常喜欢让员工定点进食,早一秒钟都不行。假设员工晚饭点了面包,就可以在外面吃饭,饭后回来带走面包,就绕过了”奴隶”的进食时间。 按照公司的管理经验,出去吃饭是不本分的行为,毕竟这表示公司的饭不好吃,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于是取消晚饭的甜点,取消周黑鸭。 并且由于疫情的原因,2020年不再使用美餐作为供应商,原先20+的选择,现在只有4家餐饮可以选择,这个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公司依然执行严格的进食时间,11:59:59后才允许去拿,原先是货架上的物品,现在需要供应商手动发放,效率应该是更低了。 伏笔5:办公室进行手机信号屏蔽 连接手机热点,称为自费上网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了,一直用的挺好的,办公网只有10M带宽,下载个东西慢的要死。 2020年8月,突然发现每天一到11点,手机网络剧烈卡顿,接近无法使用的状态。由于需要上网的设备很多,平时测试时我用热点,在那之后,我的工作就受到严重的阻碍。 一开始我认为是蜂窝网接入者过多,导致网络卡顿无法使用,经过调研发现是区域问题,仅有我所在的工位无法使用流量,其他楼层、其他工区都可以。慢慢的,各个楼层,各个工区也无法使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示是信号干扰,怎么说呢,只能祝拼多多越办越好了呗。

公司不喜欢提前发放假通知,一般都是放假前几天才通知,由于我是老本分人了,早已对假期预测了如指掌。例如清明、端午一定会扣一天,国庆一定会扣两天,大促的周末不休息等。 入职不久的员工经常来问我假期安排,每次我预测得都很准确,我知道公司会克扣假期,甚至连规律都总结出来了,不知道是该不该笑一下。

2020至今 办公室网络常年爆炸,访问外网慢的要死,尤其是 github 和 github-release 2020年03月07日 第N次接到傻逼的需求,大老板缺乏安全感,证明其他大厂APP没有偷拼多多的数据 2020年03月07日 连续 3 天工作时间超 12h,左胳膊肌肉疼 2020年03月07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开局一张图,无法复现全靠猜,手机也急缺,难 2020年05月09日 wifi又双叒叕改了,瞎屏蔽应用商店,每天认证一次 2020年05月11日 办公司wifi把应用商店、厂商官网给墙了 2020年05月11日 接到傻逼需求,为防止被抹黑,需要对某现象进行技术上的解释,就这一件小事还非常着急,跟线上故障似的 2020年08月17日 每到中午网络就巨差,今天4G 直接断网了,艹 2020年08月25日 是真的信号干扰断网,迷,只能离线办公 2020年09月01日 gitlab 的 readme.md 改为不展示,文档不公开,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不知道哪个脑残想出来的 2020年12月10日 办公室也太吵了,隔壁就跟网吧开黑一样,神经衰弱无法上班,耳塞和降噪耳机也无法解决问题,还好我要离职了

2020年我对拼多多感情急速下降,其实和公众的认知是一致的,无非以下几个事件 1、大楼禁止员工穿拖鞋,被保安锁喉并且轻伤,公司未做任何声明; 2、由于没有坑位,情急之下在男士便池里大便,公司未做任何声明; 3、网传公司使用刁钻的计算方式,给离职员工发放0.3倍的周日加班费(正常结算是1.0倍,劳动法规定是2.0倍); 4、黄峥公开表示硬核奋斗模式,非技术员工被抽调去多多买菜,全年无休,租房中介都和我说你们公司最近走了好多人; 5、略,其实公众都知道的。

校招季来了。好消息和坏消息,好消息是今年校招生的水平比去年强很多了;坏消息呢,公司最近出了很多负面事件,学生也会来问评价和看法,说实话我挺难受的。

由于2019年的618、1010、1111、1212、跨年被安排了,我对即将发生的一切骚操作都不再感到意外,最经典的是十二月。 双十二大促,员工需要连续上班 13 天,并且12.11、12.12需要全员加班到凌晨一点,然后12.31再次全员加班到凌晨一点。因为我已经提交离职了,没有必要再为公司卖命,这三天依然是没有额外工资的,说白了就是全员白嫖哈,你只是个机器人,服从命令就可以了。

女朋友和我异地快两年了,一直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反正我也厌恶公司的行为,混一混个年终奖就走吧。 2020年12月9日,我无法忍受公司的文化和制度,flanker也走了,没什么好留恋的了,我自己也有家庭原因,决定离开这个鬼地方,网传公司有卡离职的操作,当天写了辞职信并且ems。这里打住,我将可能会有更精彩的第二篇文章《如何不体面地从拼多多离职》。

本来以为2021年1月10日就可以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不料2021年更精彩,就不用我多说了吧,猝死、跳楼、看到救护车被开除、围观开除被开除。。。至此,拼多多在我心中已完全黑化,没有一丝人性了。 因为我只在腾讯和拼多多工作过,这里我要表扬一下腾讯,最开始的校招培训挺多是关于历史和价值观的,往坏了说是洗脑,至今我还记得是合作、正直、创新、进取。以前我总认为价值观这个东西没什么用,现在觉得腾讯价值观还是正确的,我在离开拼多多时思考,本分到底是什么,我粗浅地谈一下我的理解,不代表官方解释,期待有一天官方能有个解释。 强调员工遵守公司的一切安排,无论安排合理与否;强调不做任何与公司无关的事,即使是在休息时间;强调你就是公司的一个包身工,一个雇佣兵,一个人肉电池,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拼多多是没有灵魂的,本分二字早已变味了,成为奴役员工的工具,私下调侃,例如”今天早上你本分了吗”指”今天11:00你打卡了吗”,”中午要去本分吗”指”中午在办公室吃还是去外面吃”,”今天晚上我不本分了”指”今天晚上我不加班,要早点跑了”,”你这个人不本分”指”你在发表反动言论了”,”这周日我不来本分了”指”这周日老子不来加班了”,”我以后永远都不本分了”指”我要离职了”。 引用某位同事的反动言论:”在拼多多,除了给钱之外,其他事别多嘴,发生任何事情都不要意外”,颇有一种2077夜之城的感觉。

劝学弟学妹不要来并不是因为加班严重,而是这个地方没有把你当做一个人,我自认为员工是一个电池、奴隶、包身工,这个地方是血汗工厂、监狱、集中营。拼多多给钱的确实比其他公司要多,如果家境普通当下缺钱的话可以来卖命,否则还是另寻他处吧。我并没有后悔加入拼多多,每个时代都有其局限性,2018年的拼多多还不是现在的拼多多,当时对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了,如果是2020年找工作,我是绝对不会考虑这个地方的。 花了两天时间写完了我三年的回忆录,现在看着其实第一年的回忆最多,大部分都是美好的;后两年虽然痛苦,但能想起来的好像也就这么多,我认为是加班实在太严重了,无法思考我到底讨厌什么东西,还好有个日记做记录。还有其他不满是关于工作的,动不动就是”这是来自 叮当(CTO)、阿布(COO) 的紧急需求”,”这个方案不合理,但是是阿布说的”,出于保密我不能说太多,现在看看,后两年更多是流水账吧,没什么要害,只是一个一线员工的感受而已。 后两年有多忙呢,举个例子,我平时购物都是女朋友负责的,身边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她来分担,甚至买房也是她负责,因为我太忙了无法考虑这些事情,我真的非常感谢她也非常爱她,在我离开拼多多后,终于有时间陪伴她了。 最后把2020年的打卡记录分享一下吧,我的工时不算长,一切尽在不言中。

}

2020年注定是特别的一年,在滋生蔓延的疫情中开始,在不断稳定的经济复苏中结束。

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各行各业更关注疫情的发展,寻找复工复产的机会,金融领域的创新产品也因此稍有停滞。

不过针对疫情创新也作出了回应,同时下半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复苏各行各业开始按下“加速键”,金融支付创新应用随之增多。

聚焦工资代发,疫情时期进化的银行Ⅱ类户

2月底,在疫情的影响下,民生银行直销银行联合宇通客车开展基于Ⅱ类银行结算账户(以下简称“Ⅱ类户”)的代发业务,这是疫情期间首批关于Ⅱ类户的代发业务试水。

紧接着,光大银行也快速上线了电子账户资金代发业务,与中国人寿保险旗下全资子公司保互通公司以及海胶集团完成对接,通过线上开立Ⅱ类户实现工资款的批量代发。

6月份,南京银行也面向互联网众包型企业、人力资源型企业、初创公司、短时用工多的小微企业等,推出电子账户代发工资业务。

通过II类户进行工资代发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此前II类户也可以作为代发工资卡以存入资金,只不过会有相应的限额。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规定,每个人每个银行只能有一张I类账户卡,“Ⅱ类户非绑定账户转入资金、存入现金日累计限额合计为1万元,年累计限额合计为20万元”。

作为工资代发账户原本1万元的日累计额度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此前大多银行对于这种情况都会要求公司财务联系员工在对应网点将工资账户升级为Ⅰ类。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支付结算有关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20〕19号),呼吁加强支付结算工作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支持,进一步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办理离柜率。通知鼓励银行机构加强线上业务服务,提升个人Ⅱ类户服务力度,并强调在疫情防控期间,银行可在有效防控风险、准确识别客户身份的前提下,通过Ⅱ类户为客户发放工资津贴等;可综合客户需求和风控情况自主确定Ⅱ类户限额并告知客户。

受疫情影响,线下柜面开卡和核验身份显然不切实际,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充分地调用了其线上业务能力,也领会了特殊时期的政策变化。

“先分期后发卡”,“全民易分期”从上线到暂停

6月,民生银行信用卡推出了一个特别的信用卡模式,通过“全民生活”App中的“全民易分期”申请入口,用户可以提前获得授信额度并在指定合作商户进行分期消费,再去线下网点激活,实现了“先分期后发卡”。

从模式上来看,“全民易分期”的确有一定的创新点,一方面突破了传统信用卡模式中“准入—发卡—激活—使用额度”的固定流程,让用户可以先使用一定额度,再拿到实体卡。另一方面,据悉其在疫情期间还使用远程视频面签取代线下网点面签,突破了传统信用卡“三亲见”原则的弊端。

但好景不长,11月初据部分媒体报道,该业务便已经处于暂停状态,只维持存量业务。

据媒体透露称,该业务在产品设计上存在漏洞,没有结合实际场景进行授信,滋生了套利空间,因此被监管叫停了。

具体情况不得而知,在各类互联网金融信贷服务蓬勃发展的当下,信用卡产品的创新需要有一定的突破,从这一方面来说这种尝试值得肯定。

免输银行卡号快捷绑卡,最简单也最实用

9月25日,微信上线了一项“免输卡号快速添加”绑定银行卡的功能,用户在绑定银行卡时选择该功能则不用输入繁琐的支付密码、银行卡号等信息,只需选择需要添加的银行即可快速添加银行卡到卡包。

紧随其后的9月底,银联云闪付App也增加了类似的新功能,用户只需进入“添加银行卡”页面,即可快速绑卡。

另外,支付宝同样很早便支持了这一功能,操作流程大同小异,只需简单的身份认证即可快速添加银行卡。

而实际上,京东、美团、拼多多等主流持牌的电商平台目前都已经加入了这一功能,用户可以非常便捷地添加和绑定银行卡。

“免输卡号,快捷绑卡”对于用户而言无疑是福利性的便捷功能,毕竟没有多少人能够完整地记住自己的银行卡号,而且更多人也不止只有一张银行卡。

“一键绑卡”功能基于不同的发起方,分别叫推卡和拉卡模式。推卡模式是银行作为发起方,将本行银行卡推送到支付机构;而拉卡模式则是由支付机构作为发起方,将银行卡信息拉送到到平台。目前,该功能服务一般由网联统一提供,当然支付机构也可以自行对接银行,比如微信采用的即是逐个对接的方式。

因此理论上而言,“免输卡号,快捷绑卡”即是此前“一键绑卡”功能的升级和延伸,只不过发起方不同而已。但是,从用户体验上而言,拉卡模式下显然要比推卡模式更受用户欢迎,用户的使用便捷性也更高,更符合消费者的日常使用习惯。

农村金融用上“卫星遥感”,信贷风控新玩法

9月25日,外滩大会上网商银行宣布将卫星遥感技术全面应用到农村金融领域,成为解决农户贷款难的新钥匙。

这套叠加了卫星遥感技术的特色算法,以及云计算、人工智能算法的全新的农村金融信贷模型,网商银行内部给它起了一个代号,名曰“大山雀”。

农户最大的问题在于征信记录空白,而风控问题又成为了农户享受不到便捷金融服务的绊脚石。

对农户而言,其最主要的资产显然就是田里的庄稼,如果能得知农田面积多大、何类品种、成熟程度、收成预测等数据,那风控便可能得到解决。

为了解此类信息,银行派出线下专员进行尽调是最好不过,一目了然,也真实可靠。但线下调研模式也有着不少短板,比如效率低、成本高,因此难规模化。

既然靠人看不行,那靠谁看?风控人员想到一个办法:靠卫星看!这也是这套模型的由来。

“农户可以拿着手机,绕地走一圈,或是在支付宝上把自己的地在地图上圈出来,卫星就可以去识别这块地的农作物面积、作物类型,分辨出水稻、玉米、小麦、花生、烟草等多种作物的区别,目前准确率已达到93%以上。农户圈出的地块是否准确,也可以和农户在政府机构登记的土地流转、农业保险等数据进行交叉验证。”网商银行农村金融首席算法专家王剑解释道。

除此之外,网商银行对卫星遥感技术进行了升级,并结合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比如对识别结果的不同时间段进行动态分析。

8月,基于卫星遥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农村金融服务入选了杭州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2020年第一批)。

按照风险可控原则合理确定用户范围和服务规模,大山雀预计服务个人客户数约500万人,年融资笔数约200万笔、年授信额度约600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于该创新服务的支持和肯定。

自定义卡号、无卡号,虚拟银行的虚拟卡创新

去年3月,香港虚拟银行牌照的发放,吸引了70多家机构的申请。今年,香港虚拟银行陆续从试业到开业,成为香港金融科技领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今年4月,由渣打香港牵头成立的Mox Bank宣布试业,9月22日正式开启营业。而早在此前就宣布联合万事达卡推出的无卡号银行卡也随着营业正式推向市场。

7月,WeLab旗下虚拟银行WeLab Bank(汇立银行)正式开业,是继众安银行、天星银行之后第三家正式投入服务的虚拟银行,该行也推出了首张全面公开在市场使用的无卡号WeLab Debit Card。

尽管前有Mox Card号称是亚洲首张,但也因为Mox Bank开业时间略晚于WeLab Bank,所以其说自己是首张全面公开在市场使用的无卡号银行卡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作为第一家试业也是第一家正式开业的虚拟银行,ZA Bank(众安银行)显然不想去争夺这个“首张无卡号”银行卡的名号,它选择了另辟蹊径的玩法。10月19日,ZA Bank宣布香港第一张自定卡号的Visa卡——ZA Card面世。

另外一家由中银香港、京东数科和怡和集团合资成立的虚拟银行Livi Bank,于8月12日正式开业,在开业初期主打电子支付消费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利用“银联二维码”进行线下消费。而银联二维码消费功能则来自于虚拟卡产品,即Livi Bank和银联国际合作发行银联版的虚拟借记卡。

无论是自定义卡号还是无卡号实体卡,虚拟卡产品都是虚拟银行在开业前期积极抢占用户的手段,也是互联网时代银行个性化服务的标志。

显然,虚拟银行乃至虚拟卡产品带给用户是更加灵活和高效的数字化体验,这也将会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

数字人民币蓄势待发,数轮测试显真容

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数字人民币推进速度明显加快。

10月12日-10月18日,数字人民币迎来首次面向个人公众消费市场的范围测试体验,面向在深个人发放了1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每个红包金额200元,共计5万个。这意味着数字人民币的测试从封闭环境走向了开放环境,系统能力和基础功能已经基本完善。

10月4日,数字人民币第二次测试在苏州拉开帷幕,面向苏州市民发放2000万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每个红包金额为200元,红包数量共计10万个。而且相比深圳的测试,苏州的试点活动数量更多总额更大、新增了线上消费场景和双离线支付体验测试,并且新增了邮储和交行,集齐了六大国有银行作为运营机构。

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支持可控匿名。

经过两轮测试数字人民币的真容逐渐显现,试点范围也将继续扩大。除了已经公布的雄安、苏州、成都、深圳和冬奥会场景,数字人民币还将继续新增上海、长沙、海南、青岛、大连、西安六地试点。

抛开双离线支付而言,从支付体验上,数字人民币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但从顶层设计和货币体系升级来看,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具有无限法偿性,而且数字人民币钱包生态的打造需要产业链众多企业的共同努力,是一场货币体系的变革和创新,因此对于整个金融和支付体系而言价值重大,对于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也极具意义。

下面介绍数字人民币可能对生活产生的影响。

一、线下生活——老百姓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持有“电子化现金”

1. “持有数字人民币,就等同于持有现钞。享有国家信用赋予的无限法偿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能拒绝接受”。——对比现阶段大家将资金存放在各类第三方机构,在产生交易需求时需向机构请求“代付”的模式有着根本上的进步:

*法律上,杜绝了线下商户只支持某类第三方支付工具收款的情况。

*流通上,数字人民币采用松耦合设计,以“电子化现金”为载体打通各类支付工具,让商户收款及资金流通更加便利。

图1 使用数字人民币改善商户收款问题

*安全性上,不必再担心第三方支付机构经营风险而影响资金安全。

数字人民币持有者通过“实名+私钥”形式,将对自己的资金享有100%控制权。

图2 数字人民币钱包的安全性

2. 同时,数字人民币具备可控匿名的特性。

生活中具备替代持有现金的需求的条件,不仅可为国家节约现金铸造、存储管理所需的大量资源。还携带方便、无卫生隐患(疫情期间意义重大),也基本杜绝了被物理行窃的可能。

图3 数字人民币与传统纸币的对比

3. 最后,使用数字人民币“碰一碰”功能有望实现离线转账(不愁付款时手机信号不好啦),让线下购物、转账等场景更加的便捷安全。

二、线上支付——享受更加专业、人性化的服务体验

1. 再也不用担心类似“我的钱存微信里,没法在淘宝下单”的问题

相信大家平时都会碰到一个问题,当我们下载一个App并进行消费支付时,需要先做余额充值、绑定银行卡或是调用第三方支付钱包等操作(很多平时不使用实体银行卡的同学,这时候就得伤脑筋卡放哪儿了……)。

虽说现阶段第三方支付满足了大部分场景的需求,但随着互联网巨头们支付场景的争夺日益激烈,“淘宝购物常年不支持微信付款”、“美团开始禁止使用支付宝订外卖”等新闻层出不穷。

利益博弈下,支付场景的相互壁垒,不便利的是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将彻底解决上述问题。

前文我们提到,数字人民币的松耦合设计,将不再依赖于各类第三方机构的账户即可进行支付流通。

想象这么一个场景:我们只需要在手机里安装并认证一个数字人民币钱包,即可授权并接入为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任意互联网公司的交易接口,如淘宝、微信、滴滴等(需是认证机构),今后无论是网购、外卖,或是生活缴费等所有线上的支付行为,都不再需要向第三方机构充值或绑定银行卡即可使用,做到“用完即走”。

同时,数字人民币在线上的成功流通,也会逐渐消除“钱在支付宝里,没法直接向微信转账”这类极其不便利的“账户隔离”问题,为老百姓日常转账需求提供便利。

图4 数字人民币对线上支付的改变

2. 互联网公司回归线上场景建设,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

前文提到,数字人民币自成账户体系,弱化了对第三方机构(主要是互联网公司)的账户依赖性,形成“金融脱媒”的效果,不仅在安全性、隐私保护上得到极大的提升。

也可反向促进互联网公司在今后发展规划中,将更多的精力资源重新倾注在服务场景的建设和优化上。

而不是激进的跨行探索,在支付方面开展竞争。从而让专业的金融服务回归银行体系,让美好的生活服务回归互联网,让客户享受到更加专业和人性化使用体验。

三、打击违法——大数据保护老百姓财产安全

数字人民币采用“一币、两库、三中心”的设计架构,如图:

图5. 数字人民币“一币、两库、三中心”设计

其中的一个重要中心为 “大数据分析中心”。该机构主要负责监管通过数字人民币进行反洗钱、诈骗资金盘等违法犯罪的行为。

通过KYC、AML、支付行为分析、监管调控指标等全方位手段,可第一时间对可疑账户进行冻结或标记。

并提交公安部门侦察,防止洗钱、传销、资金盘等不法分子进一步对社会造成危害,保护老百姓资金安全。

图6 大数据分析中心监控可疑账户

长远角度,可在大数据分析中心的业务基础上,建立可疑账户预警平台。

当我们准备向可疑账户进行数字人民币转账、支付或授权等操作时,平台送达预警信息至操作方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可及时避免资金损失。

四、专款专用——我的捐款是不是真的能给到需要帮助的人手里?

数字人民币采用“可控匿名”的设计理念。

一方面保障了日常转账支付记录的匿名性,不会泄露给第三方机构。

但另一方面,数字人民币的可追踪性,保障了系统会公开记录每一笔交易的ID以及发送方、接收方的账户字符串(通俗来说是“钱包地址”,参考比特币的UTXO设计模式)。

因此,对于一些需要专款专用,透明公开的需求场合:比如慈善捐款、公费使用、项目融资等。

图7 数字人民币用于公益捐款

数字人民币系统可实现从款项支付出去一开始,就全流程监控其动向,技术上为透明监督提供了保障。

最终只需资金使用者提供资金流向“地址”关联的KYC身份映射证明,即可核实专款的使用情况,能够对款项克扣、贪腐等问题形成有效震慑和打击。

五、身份认证——今后不再需要携带身份证件?

持有数字人民币钱包,需完成严格的金融账户级别身份认证。

若“数字人民币——认证中心”能与公安部身份信息管理中心合作,老百姓不仅可以在申请数字人民币钱包的身份认证环节接受最权威、严谨的校验,也可进一步探讨通过认证中心将身份证“电子化”的可能性:在现阶段的设计构想中,数字人民币采用中心化集中投放的方式管理。但其它相关数据,如身份信息、用户标签、慈善机构信息等很可能将采用分布式系统进行记录,则会有如下优势:

1. 使用分布式系统,技术上保障数据真实、唯一性,对于身份证这类法律上严格强调“一人一证”的要求,使用该系统可得到有效满足。

2. 信息安全性高,通过“实名+私钥”加密形式的双重保险机制,几乎不可能被盗取。也不会像实体证件一样,遗失后面临被他人冒用的风险。

3. 方便携带,只需手机里安装经过实名认证的数字人民币钱包App,即可用于乘坐飞机、高铁,酒店住宿等一切需核验身份证件的场景,不需再担心会遗忘而产生不便。

从Apple card到Huawei Card、从零钱卡到虚拟银行虚拟卡、从停机充话费到航空离线消费、从地铁脸码兼容到戴口罩刷脸、从一键绑卡到“免输卡号,快捷绑卡”、从手机号码支付到数字人民币、从区块链应用到人工智能卫星遥感技术等……

很多创新案例都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去年的创新更着重于实用,让消费者更快捷、更简单、更方便地使用某个产品和功能,而今年的创新则在实用的基础上向“科技”靠近,用更多科技手段为产业创新赋能。

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如有任何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谢谢您的阅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大车老板不给工资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