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座椅多少钱一个?

正好自己最近正在研究这个问题。本人也是奶爸一枚,之前已经给孩子换过两次安全座椅了。今天就要详细解答一下安全座椅到底应该怎么挑选,在618即将到来的时候为大家科普一下安全座椅的知识,除了希望能引起大家对于儿童安全乘车的重视外,还希望能够给到大家一些选购建议。

Part 1、关于行业认证

行业认证有很多,但大家知道的可能就是CCC一类的认证。但其实,安全座椅的认证可不止CCC这一个。所以开篇第一章节我们来说下安全座椅都有哪些认证。

先说下常见的几种认证。3C认证是我们最熟悉的认证之一,全称为“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英文名称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CCC。

它是中国政府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CCC认证是安全座椅的基础门槛认证,如果购买的安全座椅连个CCC认证都没有,那基本也算得上是三无产品,可以直接PASS了。

"ECE" 全称 "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汽车法规 "。ECE 认证就是符合这套法规中安全标准的认证。ECE包括欧洲28个国家,除欧盟成员国外,还包括东欧、南欧等非欧盟国家。

欧洲经济委员会就有关机动车上儿童乘客的安全防范系统(“儿童安全防范系统”)的认证而颁发了第44号法令,这就是ECE R44标准。旧版标准 ECE R44/03 已经于 2005 年 6 月到期,新标准 ECE R44/04 于 2006 年 6 月正式生效。该标准的设定经过更为逼真的碰撞测试,对头部保护,安全带系统等方面作出严格的规定。ECE的认证标准是通行最广、通行时间最长的认证,在全球的认可程度也最高。

ASTM则是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的英文缩写,其英文全称为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Materials。其主要检测项目除了儿童安全座椅之外,还有婴儿用品ASTM认证、纺织材料ASTM认证、洋娃娃衣物ASTM认证、塑料玩具ASTM认证等。

在安全座椅的ASTM认证中,很多认证标准都比ECE认证标准宽松,因此也只是在美国区域更为通用,在国内的安全座椅选择中,仅作为参考认证。

i-Size虽然也属于ECE认证,但这里有必要单独拎出来讲一下,i-Size是指欧盟颁布的最新的儿童安全座椅标准,即联合国欧盟129号法规,也叫ECE R129。该标准分三期执行,首期2013年开始生效,适用于婴幼儿安全座椅。

而相较于已经非常严苛的ECE R44/04 标准,i-Size的严苛程度则更上一层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后向安装的年龄段从过去的9个月扩大到15个月;
2、新增加了侧面碰撞防护要求;
3、只接受带ISOFIX接口的座椅,以减少安装错误的风险;
4、采用身高作为分组的标准;
5、安全测试时用的是更智能化的“Q宝”们(Q-dummies)。

i-Size的实施分三期。首期2013年开始实施,适用于婴幼儿汽车座椅。第二期2017年生效,适用于100-105厘米高的儿童。第三期生效日期暂时未定。

相较于开始提到的三个认证(CCC/ECE/ASTM)而言,i-Size是目前行业认证中最新颁布且最严格的认证。也是技术要求水准最高的认证。在安全座椅行业来说,i-Size认证因为基础门槛比较高,一般只有实力的大制造商、进口大牌才有能力生产靠谱的i-Size安全座椅。

目前国内也有品牌尝试研发设计i-Size座椅的尝试,在最高最严个的安全测试中很少有安全座椅拿到好的成绩,也有不少产品只是拿到了局部i-Size的认证,比如部分安全座椅,只有正向通过了i-Size认证,重点的反向使用没有通过i-Size认证,所以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i-Size座椅,可见更高的认证门槛对安全座椅技术更是考验升级,大家在选购的时候需要注意分辨。

关于认证,简单小结一下。中国的3C是参考了ECE修改了部分细节而来的,所以中国的3C比较接近ECE认证标准,美标标准相对宽松,那按照认证严苛性排序如下图。从认证的角度该怎么选,基本上不用我多说了吧。

既然说到保护,那么作为被动安全的缓冲材质必不可少。目前市面上的缓冲材质也是五花八门,但总体来说主要为EPE、EPS、EPP、X90这四种比较常见。

EPE全称叫聚乙烯发泡棉,又称 EPE 珍珠棉,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缓冲材质。具有隔水防潮、防震、隔音、保温、可塑性能佳、韧性强、循环再造、环保、抗撞力强等特点。

一些新的自行车,车架上会有这种材质作为缓冲保护材料。但其实EPE已经很少有安全座椅使用,一些比较低端的安全座椅会使用,因为缓冲性能好,但比较廉价、阻燃性不够好,透气性也一般,稍微好点的安全座椅基本不会使用这种缓冲材质了。

EPS全称聚苯乙烯泡沫。其实就是大家买家电的时候内包装里用来固定和保护家电的那种白色泡沫。

安全座椅上一般用于增加座椅强度使用,因为价格便宜,所以大量用于注塑安全座椅填坑,增加安全座椅的强度。但属于白色污染,非常不环保,材质性能比较脆,容易断裂,所以缓冲性也非常一般,因为是泡沫,所以透气性也一般,安全座椅为了节省成本大多会选择使用EPS。

EPP全称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EPP具有十分优异的抗震吸能性能、形变后恢复率高等特点,不容易破裂。

EPP材质一般用于高端座椅,缓冲性很好,但成本造价高,一般比较高端的安全座椅才会选择使用EPP材质全椅身覆盖,虽然EPP材质的缓冲性能非常优质,但也属于泡沫的一种,透气性也很一般。

X90是目前应用在安全座椅上的新型材料,类似高端床垫中使用的高分子材质,表面有透气孔,中间是高分子回弹纤维材质,具有很高的缓冲和回弹性能,除了缓冲性能优质,最重要的是4种材质中透气性最好的,材质表面可以看到密集的透气孔。

这种材质目前一般应用在高端、新型安全座椅上,比较少见。个人也是最近在挑选安全座椅的时候注意到这种材质的,如果对安全座椅透气性有要求,可以选择这种X90材质。

按照目前这几种材质的特性和应用情况来说,选购安全座椅的时候优选选择EPP、X90缓冲材质的安全座椅,不建议EPS、EPE材质的座椅。

来说下生产工艺。这是非常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维度。我在选购第一把安全座椅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后来随着对产品的深入研究,发现生产工艺对于产品的优良也有一定的客观影响。

关于安全座椅主体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吹塑、注塑、吹注一体3种。同样一个一个的展开来说。

吹塑工艺顾名思义和“吹”有关系。可以简单理解为将生产原材料加热变软后放入模具中像吹气球一样“吹”出产品来。

吹塑工艺虽然简单,成本低,易量产,但精细功能实现上会有门槛。

注塑可以理解为吹塑的高级版。直接将加热变软的材质通过“注射”在吹气组件外围的方式,精简了吹塑工艺中单独添加吹气组件(吹塑小节动图中中途插入变软材质的那根管子)的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注塑相对来说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需要拼接组装,生产成本比较高。注塑的座椅结构柔韧性高,但座椅强度比较一般,需要结合钢骨架来强化椅身强度。

吹注一体是结合了吹塑和注塑两种工艺优势的新工艺,也是目前的安全座椅工艺的新趋势。优势在于从原料到制成品一次成型,自动化程度高,无须人工二次加工,节省人工,而且卫生、符合医药包装的GMP要求,特别适用于生产药瓶。另外因为生产特性,吹注一体不会产生飞边,成品率高,变向提升了出品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吹注一体的产品无拼接缝,整体强度更高。

三种工艺的安全座椅,在选择上我总结下来四条,基本可以按照这几个参考要素来选:

1、如果预算在1000元以下,可以选纯吹塑工艺的座椅;
2、预算充裕,可以选注塑且带钢骨架的座椅;
3、考虑性价比,又兼顾座椅强度,可以选吹注一体的座椅;
4、坚决不选没有钢骨架的纯注塑工艺的安全座椅,强度和安全性都会打折扣。

Part 4、不同年龄怎么选

安全座椅和我们买衣服买鞋一样,是有尺寸选择的。不同年龄段甚至不同生理状态时期使用的产品是不同的。

安全座椅型号的分类最开始主要有4种型号提篮、0-4岁、9-12岁、3-12岁,一般需要搭配至少2台以上的安全座椅,才能覆盖12岁以下儿童的需求:

但目前,随着安全座椅行业的发展,产品的更新迭代,有更多的型号可以供挑选,其中提篮因为使用周期短,功能局限已经成为边缘化的型号,而搭配提篮使用的9-12岁的安全座椅,也因为年龄衔接的功能局限,已经逐步被功能更为强大的0-12岁安全座椅替代。

对于常规0-4的安全座椅,衍生出一种使用周期更长、性价比更高的0-7岁的安全座椅,这样组合搭配的选择性则更为丰富。因此,目前出现了新的分类划分,这个划分更加合理。

新的分类中,第一阶段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择0-4或者0-7的产品,然后可以购买3-12的产品进行升级衔接。如果考虑到预算,也可以直接上0-12的产品。相比9-12岁安全座椅功能性强,更完美覆盖婴幼儿阶段的使用功能,升级衔接更合理,对于新用户而言,不乏是一款优秀的入门级座椅

这个时下比较流行的360°旋转功能,当初也让我很纠结,孩子到底要不要旋转功能,多大的孩子需要旋转功能呢?

不妨来了解一下,360°旋转功能的主要作用在于2个方面:

1、方便宝宝上下车、车内哄睡和亲子互动;
2、实现双向ISOFIX固定,正反一键切换。

宝宝是否需要360°旋转功能,个人觉得这个功能并非必要功能,结合上面两点功能作用的需求选择。实在纠结的话,建议1岁半以内需要反向乘坐的宝宝可以选择带360°旋转功能的座椅,1岁半以上的可以直接正向乘坐安全座椅的宝宝,基本可以不用考虑旋转功能,直接正向乘坐即可。

当然,360°旋转安全座椅在操作上也有区别,单手、单键操作,主要体现在便捷程度上,另外还有多档旋转和单档旋转,这种意义不是很大。

但值得一提的是,旋转座椅的侧位卡停功能还是很有必要,毕竟抱宝宝上下车的时候,座椅是卡档锁止的,不会滑档更安全。

Part 6、固定方式选择

固定方式选择放在最后来讲。原因在于目前的固定方式其实都OK的,没有什么坑,基本上都是可以保障安全的,只是在“好”与“更好”之间的选择。

常见的安全座椅固定方式为ISO-FIX、LATCH以及安全带。先说下最常见的ISO-FIX接口吧。在现阶段销售的大多数家用汽车的后排靠背和坐垫之间都能看到这样的接口。

ISO-FIX接口的锚点卡扣是直接连接车辆车身的,属于硬连接。连接好以后座椅和车厢形成一体。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固定方式。相对的,美国推出了LATCH接口。这种接口其实是在ISO-FIX连接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个锚点。这个锚点一般在后排座椅靠背的顶部或者背后。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ISO-FIX接口的安全座椅未必有LATCH接口。而有LATCH接口的安全座椅一定有ISO-FIX接口。不过目前大多数安全座椅都配置了这两种接口。另外,从力学结构上来说,ISOFIX无疑是“稳上加稳”。

最后一种是安全带固定。顾名思义,这种安全座椅使用的是汽车自带的安全带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一般是用于照顾没有ISO-FIX接口的老旧车型(一般2010年以后出产的汽车基本普及了这个接口配置)。

但从连接方式来看,安全带属于“软”连接。毕竟安全带锁止功能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虽然这个时间短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客观是存在这个时间差的。再者,安全带没有将安全座椅固定的非常稳固,座椅会存在旷量在极低概率的情况下会发生位移。因此,虽然安全带固定的安全座椅虽然便宜,但出于安全稳固性的考虑,单纯安全带固定的安全座椅并不推荐。

Part 7、618,哪些安全座椅可以买?

这不618马上要到了,疫情宅家的报复性消费是不是也要来一波?掌握了上面的理论,相信大家已经可以更清晰的选择自己想要的安全座椅。但我知道你们中有懒癌晚期伸手党,所以干脆也列举一些个人了解范围内的靠谱产品,以供各位选购参考吧。

真实的想法是,我们作为父母的,应该给予孩子在经济条件范围内允许的最高规则的待遇。所以这里几款通过i-Size的顶级安全座椅,且各项指标都不错的产品,如果预算充足可以考虑。

首先是Cybex的Sirona S。Cybex算是安全座椅里面的“哭泣“、“艾鹿薇”了吧。当然高贵的价格也佐证了这一说法。

而作为旗舰型号的Sirona S拥有Cybex家独有的安全防护技术。蛋舱设计,更像是在妈妈怀中。ER-TECH技术加持,可以降低颈部冲击。可旋转设计,实现正反安装转换。

欧颂ZERO在材质上非常用心,除了使用带钢架全注塑的椅身结构外,缓冲材质使用了目前较少使用的全椅身EPP和X90高端新型缓冲材料,韧性强,对宝宝有更好的保护。

欧颂ZERO的Z型抗翻转结构,座椅双向固定都能更加稳固,大背保式的侧防保护是同级别安全座椅中少有的创新设计;另一个亮点就是可单指一键操作旋转功能,对于新生父母来说更加的方便。欧颂ZERO几乎用到了安全座椅能够用到的所有黑科技。对于安全性和功能性有高要求爸爸妈妈可以关注下这款近期是否有活动。

来自英国的宝得适,应该是我了解的第一个安全座椅品牌。应姐的第一个安全座椅就是宝得适的Pavilion G3。而双面骑士算得上是目前宝得适中价格比较高的一款产品。

当初Pavilion G3上的许多技术也沿用至这款产品。对于宝得适,整体的质量非常稳定,小细节也比较花心思,虽然价格不低,有一定的消费门槛,但实际的价值体验还是在线的!

2、360°旋转安全座椅

虽然前面说了,360°旋转并非必要功能。但从目前市面上推出的0-4/0-7岁的产品来看,这个功能的需求还是较大的。因此单独说下具备这个功能的产品大家在618可以关注哪几款。

欧颂NIK360可以看做是NIK的升级版。多了360°旋转功能的NIK360实现了双向ISO-FIX固定,旋转座椅中特有的90°侧位卡停的功能,也让新手妈妈们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

这款座椅在舒适度上也做了升级,德式大沙发宝宝衬垫设计,空间和舒适也是双料升级。当然,X90减压层科技没有缺席。NIK360头枕支持13档调节,对于不同年龄身高的孩子适配性更好。

● 宝得适 双面骑士 II(2代)

2代从材质到人体工学再到操作使用层面都做了全面升级。最大区别在于双面骑士2代优化了360°旋转的方式-----低年龄段模式下,1代需要先解锁才能旋转,略显麻烦,据说很多1代用户用了很久还不知道怎么操作旋转功能;而2代则取消了解锁操作这一步,任何状态下都可以做到轻松操作旋转功能。

其它方面,2代优化了头枕的造型以及升起的高度,解决了孩子成长后使用1代夹耳朵的问题,同时还提升了左右视野,也让使用周期变得更长。另外2代还在缩小了防倾杆的尺寸,这样在反向安装的时候,宝宝的腿也能很舒服的靠在座椅上。

巧儿宜的这款产品首先吸引我的是名字。。你品,你细品~~~陀螺勇士这款产品,头部肩部臀部均使用EPP材质,功能性和保护性能都相当不错。

一键360°旋转功能操作起来也很方便。并且陀螺勇士还提供五档位倾角可调,方便宝宝休息。个人觉得可以关注一下。

就我的个人经验而言,安全座椅这个东西用的越早越好!客观说,安全座椅坐上去不可能非常舒服。毕竟要各种固定,小朋友天生好动。我的亲身经历是,应姐从小就做安全座椅,所以现在上车坐安全座椅对她而言就如同吃饭张嘴一样习以为常。而朋友的孩子,最近才开始坐安全座椅,每次上车就会各种烦躁。所以最好从小就开始培养坐安全座椅的习惯。最好是一出生就开始用,反正不懂事儿,孩子会以为汽车上的座位就是这样的~~~

迈可适milofix,获得了ECE/CCC等多个安全认证。除了各种安全防护外,milofix增强了侧向冲击的缓震设计。另外,milofix的安全带卡扣采用holmbergs的配件。关于holmbergs,大家可以自行百度,这里就不做延展了。

目前这款产品的价格个人认为可以纳入候选名单,结合自己的需求预算考量。大家不妨关注一下618的活动

作为国产品牌的领头羊,好孩子需要露个脸。外形上VAYA和Sirona S非常相似。这也使得我第一次看到VAYA的时候误认为是Sirona S,但在材质和功能上也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但大体上基本是马甲款。

VAYA使用了L.S.P.线性侧撞保护系统,可以将侧面的冲击通过座椅壳体吸能分散,保护宝宝的安全。不过VAYA这款产品个人觉得性价比不如上文讲到的一些产品,喜欢的朋友建议观望下。

4、0-12跨组别安全座椅

0-12的产品从长期成本来看,无疑是其他组别产品无法比拟的。

作为0-12岁安全座椅最为热销的一款座椅,这里的推荐必然上榜,KIN的调节系统支持的调节范围非常大,,头枕支持25厘米的无极调整,所以能兼顾婴幼儿阶段及大龄宝宝的功能和空间需求!

其安全层面,KIN并没有因为年龄适配范围广而降低,该有的核心安全技术一个没落下,I-size专利头枕技术,更好兼顾了宝宝头部的保护,120°圆角设计为头部更好分散卸力。这款座椅质量稳定,价格也相当亲民,个人认为是一款性价比极高的产品!刚需用户可以入手。

宝得适的这款产品算是一个奇葩个例,少有的0-12岁的安全座椅----星夜骑士采用了并不太推荐的安全带固定的方式进行安装。安装看起来相比ISOFIX还是麻烦一些,但相比美标的座椅,已经非常不错了。

宝得适采用了一种叫做CLICK TIGHT的技术,不仅可以快速安装安全座椅,还能仅靠安全带就能给牢牢的固定住安全座椅。这款产品价格偏高,我也没有实际体验过,因此是否任然存在旷量问题,如果有用过的朋友可以留言解答一下。

麦哲伦最大的优势在于宽大的设计。对于年龄大的孩子相对能照顾到位。头枕侧面使用AIR PROTECT侧碰防护技术,有效缓冲侧面撞击的能量。

麦哲伦头枕有14档高度可调,从46厘米到70厘米,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使用。另外细节上麦哲伦采用了磁力胸扣,可防止宝宝误开。在安全带搭扣处于未扣合状态时,两侧肩带会自动立起,方便爸爸妈妈将宝宝放入安全座椅。

5、3-12岁大龄儿童安全座椅

最后我们来看看3-12岁这个组别的产品。这个组别的产品个人认为应该属于家中的“第二把”安全座椅产品。主要用来衔接0-4/0-7这个组别的产品。

当初在考虑应姐第一把安全座椅的时候,就在宝得适、罗马还有康科德三个里面纠结。康科德的这款XBAG,造型层面就是妥妥的康科德风格。

康科德XBAG延续了“”的可变骨架设计,采用EPP缓震材质。蛋壳桶身,三层防护护臂给予不同时期孩子更全面的保护。侧翼宽度的调节功能,也是3-12岁安全座椅中少有的亮点功能之一。

XBAG采用ISO-FIX接口,目前的价格在1000左右,可以说是性价比非常高的一款产品。刚需用户可以留意618是否有更低折扣。

又有Cybex的产品了。这款Solution S-Fix在我看来最大的卖点就是各种防护功能。

侧面的弹出式侧撞防护系统在我看来颇有些汽车安全气囊的味道在里面。头枕不仅可以12档高度可调,还具备3档倾斜调整功能,给予孩子颈椎更好的保护。

另外,嫌弃安全座椅颜色少的用户在Solution S-Fix终于得到大大的满足!这应该是我见过的配色最多的一款安全座椅产品。

爱沃华(AVOVA)源于德国。在大多数同类产品还处于E44/04认证的时候,这款Star已经取得了ECE R129的认证也就是前面说到的i-Size认证。可以说在这个组别中安全等级还是不一般的。

目前这款座椅的价格算中等偏高,相较于上面两款同组别的产品来说没有什么性价比。但有时候买东西也并不是光看价格。喜欢的朋友还是可以留意下最近是否有活动。

全文到此,需要收住了,不然我的手快要废了~~关于安全座椅,我实在是很不理解不去关注它的父母!这就好比开车不系安全带,啪啪不带安全套一样!这应该是一个本能的习惯。毕竟明天和意外,你真的不知道哪个会先来。当然并不是说用了安全座椅就一定万事大吉,只能说降低意外发生后对身体造成的损伤。

很多朋友要说,安全座椅好贵啊。确实,作为汽车上的一项后期增项配置,安全座椅确实不算白菜价。但并不是贵的无法企及。本文中也有1000出头的产品。咬咬牙2000+的产品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可能你开的车是10W+,你用的手机是1W+。

最后的最后,做了一个表格方便大家筛选需要的产品。从上到下从绿色到红色即为推荐优先顺序---选购的时候也可以留意一下认证和材质。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进行搭配,结合自己的需求多考虑下再决定。

今天的科普尽可能完整充分,未尽之余欢迎留言探讨。

}

00:00:00出处:作者:梁嘉文

第一个:德国斯迪姆STM

  德国斯迪姆是德国适童乐旗下品牌,斯迪姆(STM)是全球第一台儿童的发明和制造者。公司成立于1949年,是世界上最早生产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专业生产厂家,享有“汽车儿童安全座椅中的奔驰”之誉。其生产的汽车儿童安全座椅都是经过严格的碰撞测试,通过了多个国家技术监督部门的检测,并有自己的碰撞测试中心,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对产品进行安全性测试。

  世界各大汽车生产企业都使用斯迪姆座椅作为新车碰撞测试(EURO NCAP)的座椅。不仅世界着名的德国本地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奥迪,大众,而且欧洲其他国家的汽车制造商如马莎拉蒂,瑞典沃尔沃等均使用斯迪姆产品作为其原厂配件。

德国斯迪姆STM儿童安全座椅产品系列

使用年限长,且可灵活调整座椅大小

可正反向安装,座椅倾斜度六档可调

可单手操作的座位倾斜度调节设计

极高的侧边护栏,配备五点式安全带

头部保护系统单手11档可调,座位两边有人性化的扶手

头部保护系统可根据儿童的身高来进行调节以达到最适合儿童的位置

加强头部和腰部保护材料,使用可吸收外部冲击力的材料

专业侧边保护及头部保护系统

  德国斯迪姆在国内也开设了官方旗舰店,需要够的爸妈可以直接在国内选购了。小编从它的官网和官方旗舰店收集了部分产品信息,发现它的产品比较丰富,价格从2000元到4000元左右,与其他国外品牌在国内的售价差不多。需要注意的是,它的儿童安全座椅有些是没有ISOFIX接口的,不过可以通过车内安全带固定,不管车子有没有儿童安全座椅接口,都可以使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儿童安全座椅规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