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音乐推广做的比较到位的说下啊?

北京时间9月16日凌晨举办的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也许是近几年来最令观众感到“意外”的发布会——感到“意外”的原因,并不是苹果发布了任何突破性的产品;而是本次发布会内容极少,甚至往年此时必定亮相的新款iPhone都不见踪影,令人“意外”的失望。

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图源:苹果

好在苹果还是宣布了一个值得忠实用户熬夜的消息,那就是iOS 14正式版在9月17日推送。相比上一版beta 8版本,iOS 14正式版最显著的更新,就是实装了AirPods Pro的空间音频功能。

全新的空间音频|图源:苹果

早在今年六月的WWDC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就已经介绍了即将到来的iOS 14当中的新功能:空间音频。

技术上来说,苹果通过定向音频滤波,以及对用户双耳接收到的声音频率进行细微的调整,在AirPods Pro的听感上实现了对传统环绕声音响的模拟。

 传统环绕声音箱|图源:苹果

这种模拟并不仅仅停留在实现环绕声上,而是将用户手中的iOS设备模拟为空间当中固定位置的一套音箱设备。

试想一个场景,当你佩戴AirPods Pro聆听音乐或观看电影时,空间音频将会指定正在播放的iOS设备为声音的绝对方向。而当你扭头、或是设备自身位置改变,导致双耳与音源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你听到的音效也会模拟出这种改变。

举例说明,如果将播放音乐的iOS设备固定在用户前方,佩戴AirPods Pro的用户身体固定不动、向左上方抬头看时,用户会明显感知到右下方音量增大,而左耳感知的音量键渐小。

声音相对于设备之间,是动态变化的。

模拟双耳与音源之间相对位置变化的音效|图源:苹果

要体验最新的空间音频功能,硬件上需要同时拥有一台iPhone 7或其他更新的iPhone设备,还有一副AirPods Pro;软件上则要求iPhone更新到iOS 14 GM或正式版,AirPods Pro更新到3A283及更高的固件版本。

可开启空间音频的固件版本

在此前的GM版中,用户反映比较多的问题是无法将自己的AirPods Pro更新到最新固件来体验空间音频。根据苹果支持提供的方案,强制更新AirPods Pro固件的操作如下:

3. 保持充电盒合盖状态下充电至少30分钟;

如果此时AirPods Pro还没有更新到最新固件,则需要重复以上的步骤。

完美的听感,残缺的体验

就效果本身而言,空间音频还是实现得很完美。主观听感上,佩戴AirPods Pro播放支持空间音频的影片时,可以十分明显的感知到声场增大且不失真,模拟了开阔空间中音箱功放的效果,与佩戴耳机时、声音困在耳朵里的感觉有着显著差异。

问题出在支持空间音频的音源上。根据苹果在WWDC上的说法,播放支持5.1声道、7.1声道,以及Dolby Atoms杜比全景声的影片与音乐等音源时,即可开启AirPods Pro的空间音频功能。

不过更新后可以看到,苹果在空间音频功能下有一行小字说明:在支持的视频中使用。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谁支持?

现实情况远比这样短短的一句说明要复杂得多。其中最大的麻烦就是,普通用户如何寻找这些支持空间音频的音乐或是影片?

先说电影。国内的爱奇艺、腾讯视频,国外的Netflix、Disney+等等服务,早已在部分内容的音频上支持了苹果提出的环绕声要求。

但遗憾的是,实际体验一圈下来,内容提供商标记有支持5.1声道、7.1声道,以及Dolby Atoms杜比全景声的影片,并不一定支持完整的空间音频功能;支持空间音频的内容,系统也会误判为不支持。

首先是苹果自家的Apple TV+,经实测,几乎所有内容都支持空间音频功能,但在开启空间音频时,系统依旧会错误提示内容不支持空间音频。而Netflix的影片内容几乎全线支持至少5.1声道,但实际观看中却完全不支持新的空间音频功能。

 永远显示“不支持”的空间音频

国内的影视app也有类似的问题。例如在腾讯视频当中,标记可开启杜比全景声的影片是能够正常支持空间音频的;而爱奇艺标注支持“杜比音效”的影片,不是每一部都能支持最新的空间音频功能——具体支持与否还需要用户自行尝试。

腾讯视频中可开启对空间音频的支持

音乐类app上情况更加糟糕。比如QQ音乐当中可开启的5.1环绕音效,仅供用户手动调节环绕声效果,暂不兼容苹果的空间音频功能。而苹果自家的Apple Music,目前也不提供对空间音频的支持。

 QQ音乐的5.1环绕音效暂不支持空间音频

另外就是,目前的空间音频功能,暂时没有实装WWDC上所说的AirPods Pro与iOS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定位,因此在观看支持空间音频的电影时,移动正在播放的iOS设备、而不是用户头部发生运动,所听到的音效并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你永远也不知道你看的电影是否真正符合空间音频的要求,你也不知道iOS 14告诉你无法开启的空间音效的内容是否真的不支持这项功能——可以说,目前的空间音频的实际用户体验,还是非常残缺的。

 空间音频暂时仅能检测用户头部运动

苹果推出的大多数技术都是承前启后的——在本次空间音频功能正式发布前,苹果已经在其智能音箱HomePod上,做出了类似方向的尝试。

HomePod所配备的空间感知技术,利用类似声纳的原理,通过对周遭环境的监测,从而实现HomePod对音效的优化。而当用户移动HomePod时,HomePod内置的陀螺仪与加速仪会迅速地对机身的运动进行计算,并将更新的空间感知结果反馈到对音效的再调整上。空间音频的前一步可以说是走得非常稳。

那么空间音频的下一步是什么呢?我们会很自然的联想到VR/AR、即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上。从苹果发布ARKit 1.0,到今年苹果发售搭载了LiDAR激光雷达扫描仪的iPad Pro,苹果在AR的产品上深耕已逾三年。推测苹果的空间音频将被应用在未来的AR产品上、用以辅助佩戴AR外设的用户进行定位,也好像顺理成章。

LiDAR激光雷达扫描仪

iOS 14发布至今仅有两个月时间,空间音频这项技术现存的诸如苹果优化不到位、缺少第三方开发者支持、用户使用门槛高等等这些问题,似乎都可以被谅解。

 最新Apple Watch上力度触控的缺席,代表着这项技术在苹果触屏设备上的消亡

前一项在诞生之初被认为前景无量、将会变革触屏交互、只差用户适应以及第三方支持的苹果技术,有一个科技感十足的名字——Force Touch力度触控。力度触控技术被苹果加入到了iPhone、Apple Watch甚至是没有触屏的MacBook的触控板当中,也曾风靡一时,被各大厂商争相模仿。

而在9月16日的苹果秋季发布会上、也就是空间音频推送给万千苹果测试者的当天,触屏产品线当中的Force Touch力度触控技术,被苹果彻底放弃。

}

@Andy Pan 腾讯无线国际业务产品总监, 腾讯国际业务部

我决定在国外出差的最后一晚晚点休息,在酒店静静的认真的回答这个问题。我尽量客观的负责的回答,不愤青,不炫耀,不攻击,用朴实的语言。只代表我个人的思考,不代表公司。

腾讯最出名的是PC端的即时通信(IM),有一种普遍的认识是即时通信IM(用户关系链)是整个腾讯竞争力的基础,平台和核心。在PC互联网端的后续出现的很多产 品,特别是一些细分市场的产品(由其他公司先发),腾讯通常能够后来居上。这一点也最为人诟病。主要批评是两点:1.依赖绑定 2.扼杀新兴公司

我之前服务的公司是微软,和腾讯非常非常相似,也是构建一个巨大的平台,然后在后续的新兴领域不断超越已领先公司(从Borland,到 Wordperfect,到Netscape),被诟病的点也极其类似:1.依赖绑定 2.扼杀新兴公司

因为这些,我非常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有一个想法,算不上结论,只代表我目前的考虑:有些公司,他们的产品模式决定了商业模式,尤其是平台性产品公 司,注定是先期在搭建平台的努力和投入,在后期的应用上才得到回报。在微软做DOS, Windows的时候,为了赢得一个平台的努力和所冒的风险,如果只算当时Windows本身的回报也许会是不值得的。因为平台产品市场基本是一个零和游 戏,你赌整个公司在上边,做不赢就消失。如果只算那个平台产品本身的收益,聪明生意人都不会投资的。那么冒了巨大风险而万幸成功的企业,所有的努力将会这 个平台后续应用的回报获得,因为这是之前的努力的回报的一部分,属于分期还款加利息。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从艺20年终于成功的名角儿,拍广告30分 钟挣100万。如果单从这回报看,是不公平的暴利。但是事实上,商家购买的是角儿的影响力,这影响力是之前20年不停积累的结果。也就是说这100万从他 20年前就开始挣了,这30分钟只是最后的兑现。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腾讯的即时通信IM。算上当时做即时通信IM,无收入,竞争对手多,创始人还在继续坚持做。这所有的投入是为了打造一个平台,而这个平台怎么挣钱当时 也不清楚。但是后来在这个平台上各项赢利的产品,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当时做即时通信IM的劳动回报,只是延期而已。

同样的模式也适用于其他平台级厂商,比如Facebook,360等等等等。

多说几句: 这样的模式就注定了有些平台级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进入到各个细分领域。这个说实话,无可厚非。之所以有细分领域,是因为用户有需求,平台的用户也是 用户,作为平台加应用厂商,为平台用户提供自己在该细分领域的服务也是正常。不举IT界的例子,最早的DIET软饮料是1952年的NO-CAL,新兴公 司,只在地方销售;然后是DIET RITE,取得较大成功;引起大公司关注这个市场,1960年百事推出DIET PEPSI,DR.PEPPER在1962年推出自己的DIET饮料。1963年终于可口可乐公司进入这个市场,推出TAB,取得巨大成功,后来演变为 DIET COKE. 这是细分市场的新兴公司必然会遇到的一个挑战,更大型的公司认为这个需求成为一个大众需求就会进入这个领域,新兴公司可以选择被投资被收购从而延续自己的 价值(比如ZAPPOS被AMAZON收购,YOUTUBE被GOOGLE收购),这也是新兴公司的一个成功。当然如果这个新兴公司认为这个细分领域可以 成就一家更大规模的公司,即便大型公司进入这个领域也无法与之竞争,这就是公司领导人对产业和对自己的判断了,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这是领导人 的GUTS,愿赌服输. DROPBOX的创始人拒绝苹果的收购,他要为他以后的成功失败担负荣耀或责任。大公司进入细分领域也有失败的案例,微软进入消费领域很少有成功案例,腾 讯在进入电商,搜索领域后也不是所谓的“大兵所至,片甲不留”。

回到主题: 所以,对的,我相信即时通信IM平台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从即时通信IM出发,我觉得衍生出来的竞争力就变成了,信息双向传递而产生的独特的竞争力,这个竞争力包括:信息实时直接触达最大范围用户的能力,用户反馈回收的 能力。有了第一种能力,使得平台上的应用产品对于用户的discoverability直接增强,从而使得用户对新产品有快速的认知;有了第二种能力,使 得产品在滚动,迭代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成为一个好的产品。因此,两者配合,使得腾讯公司在用户的新需求出现后,可以迅速的跟上新产品,并且快速的使得新产 品达到相当的品质.

于是,这种公司与海量用户之间信息双向沟通的能力也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再往后衍生,海量用户服务能力,海量用户架构,运营能力都成为竞争优势。我就不详细说了。

最后,我想再说一下我看到的另外一个核心竞争力, 就是员工的群体性努力,群体性指的是几乎所有的员工,从CEO,总裁到基层。你可能会说,每个公司的人都会说自己员工努力啦。我要说的是,无论是微软,还 是腾讯,员工_真的_很努力,工作的负荷远远超过我工作过的其他公司,也超过我身边认识的其他公司的员工。在微软,我觉得几乎每个人都或主动或被驱动的常 年维持大负荷的工作。当时和Nokia合作项目,Nokia总部的人对我们说,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不论什么时候发电邮,我们都会马上回,似乎没有时差一 般。一次半夜一点左右,他们的一个邮件需要三个职能的同事回信写工作细节,10分钟之内,我看到我和我们几个同事的邮件全部发出来了。在腾讯,晚上门口长 长的的士趴活的队伍早就是一道风景线了,一次我带IT界另外几个著名公司的朋友在很晚的时候到腾讯,他们的反应几乎是惊呼。我几乎经常性的在晚上1点钟左 右还不停的收到同事的运营报告,数据分析。我认识的经理也差不多都是这样。这种努力为什么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呢?因为这其实反映的是一家公司管理庞大知识型 工作者群体的能力。我记得我在微软时,和一个美国的资深的开发主管聊微软的竞争力,他的回答就是,微软的竞争力在于自己管理这么大规模的一间公司,虽然不 能说管理的多好,但是至少还OK,不太会犯致命的错误,持久战中等对手犯错误。那么竞争对手你要小心,新兴公司随着业务进步,公司变大,会面临很多必然的 问题,如果人性弱点浮现(因初期成功骄傲自满,组织变大无序的政治斗争),一个错误就会被这种从上到下很努力的公司超越,变成灭顶之灾。他举了 NESCAPE的例子,一个灾难性的烂版本出来,终于被IE超过。(说到这里,我想起来乔布斯97年回归苹果,介绍微软投资时,对应台下嘘声说,你们要搞 清楚一件事情,苹果没做好,是我们自己搞砸了,不是因为别人。我有时看到业界一些公司的公关稿时,经常会想起这段话。)一家全员都非常努力的公司,犯巨大 错误的机会可能会比较少,因为如果价值观走歪,策略愚蠢,员工会考虑一个问题,我这么拼命是值得的吗?我觉得格外努力的员工群体会帮助整个公司在出现问题 的时候立即察觉,无论是从优秀员工离职率还是别的调查。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不停的脑子里面浮现出来我部门的几个同事深夜工作的样子。

因此,我觉得这种非常努力的员工和工作氛围,而导致的一种竞争力,也应该是核心竞争力吧。

以上就是我长期思考的一点想法。感谢知乎的周源发了问题邀请,促使我把这些想法整理出来。腾讯当然有缺点有不足,不过我还是觉得看同行的时候,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是应有的态度吧。

@李丹华 ,腾讯产品经理,从事无线,关注电商

一直以来知乎里面对行业,公司的看法都比较冷静客观,也尝试从以下几个小关键词来看腾讯的核心竞争力,仅供参考。

@Andy Pan大致上谈了腾讯业务扩展中QQ的关系,所以我这边的视角从产品层面解开。

创 意来自ICQ,体验更符合国人。很多人说QQ山寨ICQ,其实从IM产品的用户视角来看,第一版的QQ确实跟ICQ差异不大。但是假设每个版本都模仿 ICQ,那么腾讯也就不复存在了。至少目前在欧美市场,MSN和ICQ的份额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以微博为例,也有人骂新浪,腾讯微博抄袭Twitter 的,但抛开产品和业界,回到普通用户的视角,现在新浪微博的体验,功能跟Twitter相比,谁更符合用户体验?很多击中用户痛点,让普通用户们“爽”的 产品是新浪做的。

早期QQ的快速版本迭代,bug修复,关系链的存储,Q群这种泛社群概念产品的推出,到后面的视频,语音,确实集中了用户需求。而同类型的竞争产品,没熬 得住0收入的压力,于是就只剩下腾讯了。认识一个当年做IM的哥们,当年就是钱烧光了,也想不出怎么挣钱,于是放弃掉。

如果把QQ当作是在线生活的入口,可能更符合一个美好产品的理想状态,后续的业务其实也是跟随这这个理念而产生,但也因为这样,衍生的业务会被人骂抄袭骂得更厉害。
以邮箱为例,是的,通过即时通信IM捆绑能拉动用户。但本质上邮箱是把很多细致的用户场景和需求点覆盖了。完全web化的邮箱体验,一站式的多邮箱内容管理,邮件 跟IM同步快速触达等等,这里面有即时通信IM的优势,至少我更欣赏内在逻辑和对用户场景的细致把握。然后有了微信,其实跟邮箱的理念确实一致:跨平台信息的管理 入口 ,一个是更偏向业务的长信息,一个是基于个人的信息集合。

你说是不是山寨了ICQ,至少我个人认为是的,但它现在跟ICQ完全不同。那么是不是比ICQ好用,我想大部分普通用户会说是的。

2、加班,内在驱动以及其他

每次加班超过晚上10点,打车都变得很痛苦:队伍太长,人太多。一方面是加班打车的报销政策,但更大程度上确实业务层面承担并且消化了很多业务压力,需要加班。加班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也不会以加班为荣。相信没人喜欢加班,加班会挤压生活时间。不过当整个组织被灌注了高效的节奏,组织内的个人也会被驱动,然后驱 动着别人。这跟强制加班没啥关系。当你身边的人高效率地处理事情,而且极致地追求用户体验,自然也会被感染。那么当产品追求更快更敏捷,研发需要陪着加 班。当运营想更细致地看效果,市场,营销,产品,甚至开发都要加班。

好吧,需求是无尽的,为啥不少人不讨厌加班。

满足感:“我”做的事情,开发的东西,产品反馈了效果,“我”知道做的事情有价值。

责任感:大家在期待,要把事情做好。

氛围:大家都很明晰自己的责任,都愿意为结果负责。

回到问题本身,腾讯有着对产品体验的极致追求,驱动着产品经理做得更好。产品经理有着明确的信息周知传统,这传统正向激励着项目相关人员。至于是否加班,这跟内在驱动没关系,顶多是在某种状态下的表现而已。

非内部人士的解读,代表性回答:

@张亮 ,风险投资新兵

2. QQ 这款史无前例成功的即时通信 IM。它不仅连接了数亿中国用户,还成为了中国最主流的生活方式、娱乐手段、虚拟财产、个人成就系统。
3. 长期布局获得的交叉推广能力,说穿了,中国互联网业绝无仅有的流量能力。
4. 自 2003 年起在游戏领域积累的变现能力。中国互联网最赚钱的市场是游戏,最大的游戏公司是腾讯。
5. 2、3、4 三者相加而成的生态系统。百度有流量平台和收入平台,但缺乏用户平台。阿里系有自成一体的卖家网络、交易系统和活跃用户群,但对这体系之外的流量无控制力。
6. 极早布局于无线,且拥有产品和收入两套人马。无线领域的成就让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难以撼动。
7. 全公司长期积累的技术实力、产品能力。腾讯内部很少说某个技术是实现不了的,以至于腾讯的不少产品经理出去创业时发现有这么多以前意识不到的难搞的技术问题。产品能力不说了。
8. 心态上,没有因为公司变大而放不下身段,市值五百亿美元的腾讯较好的保持了其危机感和血性。虽然也让 360、新浪微博、迅雷、淘米、YY 夹缝中成长起来,但从未出现过微软对 Google、Google 对 Facebook 那种严重忽视。
9. 微信。个人认为,微信相当于腾讯到二次创业,至少确保了它的根基基本无人能撼动。

@pansz ,自由软件开发者

腾讯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是曾经的运气和机遇。

在腾讯发力 即时通信IM 的时候,MSN 还不存在,世界上唯一的流行的即时通信 IM 是 ICQ。但是腾讯跟 ICQ 的用户体验相比,强得太多太多了,以至于我这个当时的铁杆 ICQ 用户立即跳槽了。如果当年腾讯的定位不是国内而是全世界,那么恐怕 MSN 就永远没有出现的机会了。

而大家应当知道,腾讯当年发力即时通信 IM 的时候,还根本没有所谓互联网管制这回事。。。所以腾讯最初并不是靠国内的互联网壁垒而发家的。

此后的事情,只要没犯太大的错误,就没什么差错了。

当然,我个人现在其实不怎么用 QQ,那纯粹是因为这种形式的通讯对我来说没有必要而已,我自然也属于“不用腾讯”的一族。虽然我觉得腾讯的产品并非不可缺少,但是纯粹从设计的角度来讲,腾讯的产品在国内产品中设计得算是不错的。

不过为什么腾讯的抄袭行为依然受到很多诟病呢?这在知识产权不完整的国度可能是必然的,在发达国家,象腾讯这种级别的大公司如果去做别人已经有的事情,可能优先会采取收购而不是抄袭。——如果采用收购的办法,那么腾讯可能获得的骂名会少很多很多很多。

但 是腾讯偏偏采用了抄袭的办法,其原因我觉得可能是:首先在这个特定的环境,抄袭并不存在太大的法律风险,而且腾讯对自己的用户体验设计能力有足够信心,认 为自己可以设计出一款不输于对手的产品。这后面的结果就很多了,我们看到腾讯在某些产品上确实达到了打压甚至超越竞争对手的程度。但是在很多产品上,他仍 然只是一个追赶者。——究其原因,也许因为:用户体验并不是产品成败的唯一决定因素。

  1. 庞大的QQ用户群。最核心的一个。tx致广大用户一封信之后,身边的QQ好友都想删掉QQ,但是因为QQ用户群太大,大到我们的亲朋好友 都在上面,没办法还是照常用,tx几天后股价回升就是证明。有了庞大用户群(6亿多),腾讯的即时通讯(QQ,企业QQ,邮箱,浏览器,影音),网络媒体 (综合腾讯网),娱乐业务(各种游戏,QQ音乐),增值服务(各种级别的会员,QQ空间),还有电子商务(QQ网购,腾讯拍拍)哪个不是依赖于这个庞大用 户群(6亿)搭建起来的,故而腾讯很多细分市场的产品很快的能赶上甚至超越同行公司或小公司(暂且不谈抄袭),这一点可以从QQ弹窗看出(腾讯每发布新产 品都会弹窗折磨我们一下)
  2. 财力宏厚,人强马壮。财大好办事(废话),吸引的牛人自然多,加上在现在“没钱没车就没老婆”的现实时代,谁不想到一个平均月薪2.7万(好像又升了)的大公司工作?首先腾讯的管理层,技术层随便一抓就是行业牛,牛人多了,各种人才都会聚集过去。
  3. 用户群有了,财力有了,人才也有了,那就开始谈工作的激情、细节。作为一个程序员,我觉得腾讯用户体验很好,很注重细节。
  4. 国内一些关于版权、创新的一些法律漏洞造就腾讯的抄袭无懈可击。面对腾讯的抄袭行为,尽管很多人大骂腾讯没创新,但它还是合法的,没办法!

总结性结论(@Shi.k @胡东海):

  • 即时通信IM积累的深厚用户基础
  • 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观 ,在pony领导下,深入每个员工,在这个价值观认同下,对用户、产品的态度非常一致,员工有自豪感和认同感,工作价值感强,有工作热情 (局外人看,这条不一定对)
  • 高层战略方向把握到位,公司管理不错
  • 腾讯抓住了人们线上社交需求,并维系了这种社交圈,形成了强大的生态链,这很难破坏,同时也因为这让他推出附加产品时推广起来变得更加便利;

申明:本文纯属来自 知乎 网站上用户的解读,笔者整理而已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说下爱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