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和腰突有什么关联?

一、腰肌劳损和腰间盘突出的区别在哪里

  1、看有无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分为3种:一是只有腰痛,二是只有腿痛,三是既有腰痛又有腿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有的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的腿痛。不同的是,腰肌劳损通常只有腰痛。

  2、看压痛点在中间还是两边:对于只有腰痛的患者而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棘突或棘间隙有压痛,压痛点主要位于棘突旁,距离中线1。5~3cm,即背部中间有压痛。腰肌劳损患者通常腰椎棘突间无压痛,而腰背肌局部有压痛,即在远离背部中线的腰背两边有压痛。

  3、看痛感:腰椎间盘源性的腰痛往往表现为隐隐作痛,而腰肌劳损所致的腰痛则是带有酸胀感,甚至是剧烈疼痛。

  4、看活动是否受限:腰肌劳损患者腰部活动度一般影响不大,通常是早晨起床或久坐起立时,腰背痛加剧,活动开后可明显缓解。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往往向前、后、左、右至少一个方向腰部活动困难。

  5、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的关系:腰肌劳损要比腰椎间盘突出更常见。腰肌劳损是针对腰部周围肌肉和软组织的一种病变,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那么就会降低肌肉和软组织对腰椎的保护作用,从而引发椎间盘的病变。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痛后,导致腰部姿势的改变,从而引起腰肌劳损,或者使其加重。所以说,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是两个病,但又可能同时存在。

  6、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的区别: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间盘髓骸向外澎岀压迫神经引起疼痛症状,腰肌劳损是腰椎两边肌肉软组织损伤。

二、腰肌劳损的一些基本知识

  1、急性腰扭伤后及长期反复的腰肌劳损。

  2、治疗不及时、处理方法不当。

  3、长期反复的过度腰部运动及过度负荷,如长时期坐位、久站或从弯腰位到直立位手持重物、抬物,均可使腰肌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久而久之可导致慢性腰肌劳损。

  4、慢性腰肌劳损与气候、环境条件也有一定关系,气温过低或湿度太大都可促发或加重腰肌劳损。

  1.腰部酸痛或胀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劳累时加重,休息时减轻;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

  3.不能坚持弯腰工作。常被迫时时伸腰或以拳头击腰部以缓解疼痛。

  4.腰部有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骨脊后部、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

  5.腰部外形及活动多无异常,也无明显腰肌痉挛,少数患者腰部活动稍受限。

  1.上述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

  2.x线检查:多无异常,少数和可有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

  1、x线检查:多无异常,少数和可有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2、年老或骨质疏松患者检查可选择ect检查、骨密度检查。目前有观点认为骨质疏松也可致慢性腰痛。

  1、腰背部压痛范围较广泛,压痛点多在骶棘肌、腰椎横突及髂嵴后缘等部位。

  2、肌痉挛:触诊时腰部肌肉紧张痉挛,或有硬结及肥厚感。

  3、x线检查:少数患者可有先天性畸形和老年患者骨质增生,余无异常发现。

  腰肌劳损是局部软组织的损伤,而腰突症是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的症状,知道这一点就可以理解,鉴别这两个病,最简单的就是前者疼痛局限在腰部,后者会有疼痛放射到臀部、大腿、小腿或是脚的症状;轻微的腰突症,可能只会痛到臀部。轻微的腰突症卧床休息、睡硬板床、理疗热敷就可以了,最多做做牵引;腰肌劳损就是休息就可以缓解。

三、腰肌劳损的具体危害是什么

  由于在急性期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疗而转入慢性;或者由于病人受到反复的劳损、风寒等不良刺激,可以反复出现持续或者间断的慢性腰背部肌肉疼痛、酸软无力等症状。这在临床上又被称为慢性腰肌或者慢性下腰部劳损或者慢性腰肌劳损。

  慢性期病人的症状没有急性期那么严重,但是长期反复发作的腰部酸痛,可以给病人的学习工作及生活带来明显的不良影响,导致病人工作效率下降,严重者病人难以坚持正常工作。

  这些症状在腰部受伤、劳累及受凉后可以加重,适当的休息、自己稍稍柔一柔腰部的肌肉,或者做做热敷,甚至自己或让旁人锤锤腰部,可以感到腰部非常舒服,症状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缓解;还有许多人,他们抱怨经常有腰背部隐隐作痛,早晨起床后就可以开始疼痛,甚至在早晨快起床时,由于腰背部疼痛而不得不从睡梦中醒来;起床后活动活动后疼痛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在一个姿势下持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就有会开始出现逐渐加重的腰痛,而不得不停止工作;不少人在持续坐着看书,写字,在电脑前工作或者打游戏时间过长,开车时间过长,或者长期坐着打麻将,在厨房择菜、做饭、洗碗,或者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腰背部酸痛无力,而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究其原因,有些人是由于睡觉的床不合适而导致的,有的就是由于腰部持续受力时间过长,使腰肌过分疲劳而诱发慢性腰肌劳损。

  在腰肌劳损的腰背部酸痛症状缓解以后,应当积极加强腰背部肌肉的锻炼,调整工作生活节奏,加强腰部的保健,防止腰部受到风寒、外伤、劳损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应当睡硬板床或者比较硬的席梦思床垫,避免睡行军床或者软的沙发,起床后要适当做一些腰部运动。否则,慢性腰肌劳损的症状可能非常容易反复发作。

  病人如果反复发作腰肌劳损或腰肌,容易加速腰椎的退变,天长日久,可能容易引起较为严重的腰间盘突出症或者腰椎管狭窄症。

四、腰间盘突出常见的症状都有哪些呢

  多数腰间盘突出患者有外伤、着凉或过度劳累史。起病时,常先表现不同程度腰部疼痛,轻者仅为钝痛和酸痛,重者腰间盘突出患者常会出现卧床不起翻身困难。腰痛经卧床休息后,逐渐减轻或消退。数日或数周后,渐感一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站立、行走、咳嗽、打喷嚏及用力大小便时,腰痛加剧。

  这种疼痛出现在腿痛之前,亦可同时出现。疼痛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疼痛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后刺激了纤维环外层和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维所产生。腰间盘突出的疼痛部位较深,难以定位,一般为钝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

  腰间盘突出常见的症状都有哪些?腰椎病中单纯下肢疼痛不适的情况虽较少见,但仍可在一些慢性退行性腰椎病中成为最先出现的症状,一部分中老年腰间盘突出患者可以因为单纯下肢的麻木、酸胀或板滞前来就诊,如果仅仅在下肢寻找病因,往往不得其果,造成腰间盘突出的误诊漏诊。

  腰间盘突出的临床典型症状有哪些?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时间较长者,可引起神经麻痹或肌肉瘫痪,有的还可引起间歇性跛形,脊柱侧凸、侧弯等。这些现象极易给腰间盘突出患者带来诸多不便,有的甚至失去运动能力。

  五、脊柱运动受限:

  腰部正常时,其运动范围为前屈900,后伸300;左右侧屈各为200-300;左右旋转各为300。当腰间盘突出,脊柱屈曲时,椎间盘前部受到挤压,后侧间隙加宽,髓核后移,使突出物的张力加大,同时髓核上移,牵拉神经根而引起疼痛。当腰部后伸时,突出物亦增大,且黄韧带皱褶向前突出,造成前后挤压神经根而引起疼痛,所以疼痛限制了脊柱的活动。

  间歇性跛行指的是病人步行时随距离增加而感腰腿痛发作或加重,被迫停步,蹲下休息缓解后再走。间歇性破行的原因是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步行时神经根充血加重厂狭窄或阻碍卜申经根血运供应所致椎间盘突出可促使狭小的椎管产生狭窄,或造成侧隐窝或神经根管的狭窄。

}

现在越来越的人腰不好,有的是腰酸背痛,有的是屁股痛腿痛,有的是腰肌劳损,有的是腰椎间盘突出。如果只是单纯的腰背疼痛,按压腰椎部位没有臀部和腿部的放射性疼痛就是腰…

现在越来越的人腰不好,有的是腰酸背痛,有的是屁股痛腿痛,有的是腰肌劳损,有的是腰椎间盘突出。如果只是单纯的腰背疼痛,按压腰椎部位没有臀部和腿部的放射性疼痛就是腰肌劳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判断方法。如果已经清楚的知道是腰肌劳损,就可以用合适的锻炼方法来锻炼了,对于腰肌劳损的锻炼有一下几种方法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第一种腰肌劳损的锻炼方法就是拉伸,腰肌劳损的病人都是腰部会比较僵硬,长期这种症状就会让腰部经络淤堵,血液流通不畅。拉伸动作是很好的解决腰部僵硬,疏通经络的很好的办法。放松站立着,然后双手十指交叉举过头顶且掌心向上,然后慢慢将上身和手臂往左右向下弯。需要注意的是,前期联系不要逞强而过度往下压,否则锻炼没得好处反而会使腰部受伤,应当循序渐进。具体看下图:

第二种腰肌劳损的锻炼方法就是左右拉伸。第一种方法是拉伸背部的运动,左右拉伸是增强腰部两侧的力量。这样锻炼也是防止腰椎侧突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动作要领为略微分开两脚站立,双手举过头顶握住,然后先向左使整个上半身包括手臂弯曲,大约弯曲30至45度即可,然后回到正常再向右弯曲,如此重复即可。初期练习同样不可高强度,不要过分扭转角度,以免造成腰部肌肉拉伤。

第三种腰肌劳损的锻炼方法就是仰卧起坐。这个动作不但锻炼了腰部也锻炼腹部肌肉,可以让整个腰腹肌肉力量增强。仰卧起坐具体怎么做我想不用解释过多,一般人都会做,只是要注意频率你不要太快,一分钟做50个比较适合。

第四种腰肌劳损的锻炼方法就是游泳了。在水里浮力可以让腰部肌肉群得到很好的放松,同时游泳的运动对人的腰椎和脊椎都有很好的锻炼恢复作用。这里的原因就在于,游泳是不负重运动,对于腰部关节的锻炼伸展大有益处,在水的阻力下就好像是一种自然的牵引。非常建议腰不好的人多做这个锻炼!

本文来自腰突知识分享网原创,禁止转载!!!/dl/1447.html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个运动对腰肌劳损有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