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和不完全腹股沟疝的区别?

腹股沟斜疝与腹股沟直疝的鉴别

腹股沟斜疝与腹股沟直疝比较容易混淆,在考试中很多考生对此很容易丢分,以下为斜疝与直疝的区别,并附有表格,可以让大家一目了然哦。 腹股沟斜疝1.易复性斜疝:除腹股沟区有肿块和偶有胀痛外,并无其他症状。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用力时出现肿块,肿块多呈带蒂柄的梨形,可降至阴囊或大阴唇。如病人平卧休息用手将肿块推送向腹腔回纳而消失。 2.难复性斜疝:除胀痛稍重外,主要特点是妬块不能完全回纳。滑动性斜疝多见于右侧腹股沟区,除了妬块不能完全回纳外,尚有"消化不良"和便秘等症状。 3.嵌顿性疝:多发生于斜疝,其主要原因是强体力劳动或用力排便等腹内压骤增。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伴有明显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使之回纳。肿块紧张发硬,且有明显触痛,还可伴有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若为大网膜,局部疼痛常较轻微。疝一旦嵌顿,自行回纳的机会较少。多数病人的症状逐步加重,若不及时处理,终将发展成绞窄性疝。 4.绞窄性疝:临床症状多较严重,因疝内容物发生感染,侵及周围组织,会引起疝块局部软组织的急性炎症和腹膜炎的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脓毒症。但在肠袢坏死穿孔时,可因疝内压力骤降而使疼痛暂时有所缓解,因此疼痛减轻但肿块仍存在者,不可当作是病情好转。腹股沟直疝病人站立时,在腹股沟内侧端、耻骨结节外上方出现一半球形肿块,不伴有疼痛或其他症状;因疝囊颈宽大,平卧后肿块多能自行消失;直妬不进人阴囊,故极少发生嵌顿。常见于年老体弱者。 斜疝与直疝的区别鉴别要点斜疝直疝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多见于老年突出途径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疝块外形椭圆或梨形,上部呈帝柄状半球形,基底较宽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疝块不再突出疝块仍可突出精索与疝囊的关系精索在疝囊后方精索在疝囊前外方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嵌顿机会较多较少

}

当你发现宝宝一哭闹,大腿根就鼓起一个包时,家长们可千万别大意,这很可能是腹股沟疝!那么这是怎么造成的?需不需要治疗?

当你发现宝宝一,大腿根就鼓起一个包时,家长们可千万别大意,这很可能是腹股沟疝!那么这是怎么造成的?需不需要治疗?

1、腹股沟疝是怎么造成的?

疝气,是指腹腔正常的器官或者组织,通过腹壁的薄弱点或缺损、缝隙处凸出来,而从腹股沟凸出来的腹腔组织,就叫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多由于宝宝腹壁发育异常所致,可在出生时发生,也可在出生几个月以后,甚至是一岁以后才出现。

患腹股沟斜疝的宝宝中,男孩多于女孩,男孩大概占80%到90%,这与男孩特殊的生理结构有很大关系。

在胎儿时期,男宝宝的精索和睾丸是在腹腔里的,从孕3个月开始下降,约在孕5月时抵达腹环处,该处的腹膜开始向外突出,成为腹膜鞘状突,精索和睾丸会随着它下降到阴囊内。宝宝出生以后,正常情况下,鞘状突是应该完全闭合的。

如果鞘状突没有闭合,并且缺损较大,腹腔内的组织或者器官,比如肠管、大网膜就会凸出到腹股沟、阴囊或者大阴唇等部位,形成疝气。

如果鞘状突缺损较小,才几毫米,只有液够通过鞘状突流到阴囊里来,会形成一个水囊,称为鞘膜积液。

2、如何区别疝气和鞘膜积液?

如果家长发现在宝宝的阴囊里,或者阴囊上方有鼓起的包块,孩子哭闹时更明显,安静以后包块就会缓慢地消失,或者家长在用手抚摸、按压它时就消失、平复了,那这就是腹股沟疝。

如果是柔软的、囊性的包裹着液体的包块,有的时候大、有的时候小,用手按摩不会消失,就属于鞘膜积液。

3、疝气必须要手术治疗吗?

在宝宝两三个月甚至出生时发现的疝气,不用过于紧张。如果在轻轻按摩后或者宝宝安静状态下,包块能慢慢消失,这种疝气一般不需要着急做手术。通常在宝宝六个月或一岁左右,随着鞘状突的愈合,疝气有可能自愈。

如果宝宝一岁以后还经常出现疝气包块,就几乎没有自愈的可能了,要采取手术的方式来治疗。

家长还要注意的是,如果疝出的包块很长时间不平复,孩子又哭闹得很厉害,说明可能发生了嵌顿,要及时带孩子。

}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疾病的名称我们都是不了解的,也是不太清楚这些疾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要是有人能够先弄清楚这些疾病的话,可能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就不那么恐惧了。很多人都对于腹股沟直疝与斜疝这两种疾病都是很陌生的,甚至不知道这两种疾病的区别的。那么到底腹股沟直疝与斜疝的区别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肌肉发育不良(35%)

  腹股沟区存在供睾丸,精索通过的腹股沟管,其后方有供下肢血管通过的血管腔隙和股鞘,腹股沟韧带内侧的上方和后方形成腹壁的薄弱区域,并具备如下特征:腹外斜肌层为腱膜性结构,浅环处甚至缺乏腱膜;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之间存在容纳精索(子宫圆韧带)及其内层,中层被膜的间隙,因而缺乏防护,若是两肌下缘不能达到精索和精索被膜的上缘,则薄弱更加明显,Anson认为,两肌发育良好可阻止直疝者仅26%,62%两肌之一发育不良或达不到精索上缘,12%则两者均不能提供支持;腹内斜肌附着点高,收缩时未能关闭间隙者,达36.8%,这可能是直疝形成的直接原因;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下缘的内侧发育程度多变,如果左,右侧两肌下缘都终止在腹直肌前方,腹直肌外侧的直疝三角仅由腹横筋膜保护;腹横肌腱膜和腹横筋膜虽附于耻骨梳韧带成为腹股沟管后壁,腹横筋膜在腹股沟区也可增厚,但是这些结构在强度上都不如肌肉和腱膜,腹横筋膜层且构成腹股沟管深环;深环前方尚有腹内斜肌防护,浅环的后方则全属腱膜或筋膜性成分,防护上显得更薄弱。

  自身嵌闭机制障碍(20%)

  腹股沟区的解剖缺陷可由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收缩产生防卫作用进行弥补,首先是括约肌作用,即在腹壁运动或腹压增高时,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收缩将凹间韧带拉紧向外上提起,扣紧内环抵抗增高的腹内压,其二是嵌闭功能,正常情况下,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在腹股沟管上形成凸向上方的弓状缘,与相对应的腹股沟韧带间存在0.5~2.0cm的距离,肌肉收缩弓状缘向腹股沟韧带侧拉平,并向髂耻束和腹股沟韧带靠拢,嵌闭间隙,增强腹股沟管后壁,弥补腹横筋膜的薄弱之处,上述功能对防止腹股沟疝发生有重要作用,如果凹间韧带,髂耻束松弛,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发育不良没有构成完整的弓状缘,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肌肉萎缩,收缩力降低等都可造成括约和嵌闭作用削弱或丧失。

  腹内压增高(10%)

  任何引起腹腔内压力增加的疾病均有可能诱发腹股沟直疝,这包括肥胖,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肥大,便秘,腹水,妊娠等。

  其他因素(10%)

  腹部外伤、年龄、肥胖、多次妊娠及缺乏运动等都与该病有关。

2腹股沟直疝与斜疝的区别是什么

  腹股沟斜疝是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肿块,开始肿块较小,仅在病人站立、劳动、行走、跑步、剧咳或婴儿啼哭时出现,平卧或用手压时块肿可自行回纳,消失不见右侧腹股沟疝较为多见。腹内脏器和组织经腹壁下动脉内侧黑塞尔巴赫(Hesselbach)三角突出体表为腹股沟直疝。年老体弱,腹壁肌肉、腱膜、筋膜退化,腹壁强度降低,在腹内压增高的作用下可发生直疝。巨大直疝使腹股沟管后壁强度明显减弱或缺如也可并发直疝。

  腹股沟斜疝在很多方面都是与直疝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病年龄: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直疝多见于老年人。

  2、疝块外形:斜疝的疝块为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直疝的疝块为半球形,基底较宽。

  3、疝突出途径:斜疝是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直疝是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入阴囊。

  4、回纳疝块后压住疝环:斜疝可不再突出;直疝的疝块仍可突出。

  5、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斜疝的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直疝的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的内侧。

  6、精索与疝囊的关系:斜疝发生时,精索在疝囊后方;直疝者精索是在疝囊的前外方。

  7、嵌顿机会:斜疝发生疝嵌的机会较多;直疝发生嵌顿的机会极少。

  1.耻骨结节外上方出现的可复性半球形肿块。

  2.肿块回纳后,指压内环,增加腹压肿块仍可出现。

  3.术中证实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

  1.半月线疝:位置较低的半月线疝,容易和腹股沟直疝相混淆,鉴别的要点是腹股沟直疝经直疝三角突出,其位置相对半月线疝较低,而半月线疝通过腹横筋膜弓突出。

  2.膀胱上外疝:下腹部腹直肌外缘出现一半球状包块,站立时出现,卧位消失,常伴有不同程度疼痛,但极少发生嵌顿,本病表现与腹股沟直疝酷似,部分病人甚至同时合并有腹股沟直疝,应注意与之鉴别。

  3.腹股沟斜疝:直疝与斜疝的鉴别。

4腹股沟直疝的症状有哪些

  1.耻骨结节外上方出现的半球形可复性肿块,直立时出现,平卧时消失;不需手法复位,极少发生嵌顿(疝囊颈宽大)。多见于老年人,极少发生在女性和儿童。

  2.肿块基底宽,罕见坠入阴囊。

  3.肿块回纳后,指压内环

  4.直疝三角可触及明显的腹壁缺损。

  5.若部分膀胱壁构成滑动性疝的一部分,则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

  1)猪肉120克、梧桐树根,八月瓜根、苍耳子各10克。炖服,每日1次。

  2)小茴香15克,食盐4克,青皮鸭蛋2个。将小茴香和食盐同炒熟研未,与打入碗中的鸭蛋拌匀,在油锅中煎成蛋饼,每晚临睡时以温米酒送服,每4日为一疗程。

  3)补骨脂50克,盐炒研末,加入黑芝麻25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

  4)蒜头皮20克,熬水,每日服用数次。蒜头皮即粘贴蒜肉之衣,约1000克的蒜头,可剥皮20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侧腹股沟疝是什么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