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次吃完消炎药都感觉身体特虚特别疲惫?

经常上火属于阴虚还是阳虚表现

发布时间:92031次收听

上火一般是因为身体的下降,引起来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这种感染一定是轻度的感染,往往是局部的感染,而不是全身的感染,这种感染一定是具有热象,这种情况下,身体是处于一种阴虚、火旺的状态。
大部分上火的状态都是阴虚,但是如果一个人平常身体的体质比较虚弱,经常身体消瘦、四肢冰凉,或者经常大便不成形,这种人也可能会引起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也会出现疼痛,比如咽部的疼痛、咽喉部的发炎,但是没有热像,没有局部的咽部红肿、的红肿,或者局部的肿大,嗓子比较干等,没有热象的表现,这种情况一般都不算是上火的范围,是一种阳虚的状态,也就是阳虚实际上也是可以上火的,但是平常说的上火,指的是阴虚的状态。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扁桃体炎的治疗主要分两大类,一个是药物治疗,一个是手术治疗。第一、药物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和慢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急性发作,最主要的是药物治疗。因为是急性的细菌或病毒感染,所以最主要用药就是抗生素,如头孢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如病人因为炎症导致体温比较高,也可酌情使用一些退烧药物,同时可用辅助药物和中药等。如果是慢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不发作的时候,则不建议用药。第二、手术治疗,如果是反复发作,建议尽快做手术,可选择切除双侧扁桃体,以免反复发作引起全身的一些副作用。

扁桃体炎大多数预后还是很好的,但少部分人可能会引起其他的结构病变。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者,多数经过治疗就能够完全恢复。如果感染的细菌毒力较强,特别是免疫力低下时,扁桃体炎就有可能转变成扁周炎,甚至引起扁周脓肿,需要做切开引流才有可能恢复。也有少部分人的扁桃体炎迁延不愈,可能会引起周围的其他病变,极少部分人扁桃体会变成病灶型扁桃体。所以一般来说扁桃体炎预后还是不错的,大多数预后还是很好,但少部分人确实可能会引起其他的结构病变。

扁桃体炎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两种情况。急性扁桃体炎一般会出现高热,然后嗓子会剧烈疼痛。另外,还会出现化脓的状态。有的脓可以连成片,有的可能是局部的小点,这种都是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症状。这种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在查血象的时候,我们可以查到C反应蛋白特别高,炎症反应特别明显。慢性扁桃体炎一般是急性扁桃体炎没有彻底治疗好转成的。这种会在抵抗力下降、睡眠不好、劳累的时候反复发作。症状一般是反复的咽痛、有异物感、灼热感这种不同的症状。

扁桃体发炎吃什么消炎药。因为我们知道扁桃体发炎尤其是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通常是由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有一种特殊的细菌感染最多见。因此,我们在临床上选用消炎药的时候,最常用的还是青霉素类的,如果要是症状比较重,那就需要静点输液输青霉素,如果症状不是很重,我们可以口服青霉素类的药物,比如说阿莫西林等等这一类跟青霉素类似的药物或者是头孢类的。当然,如果要是对青霉素过敏,我们可以考虑选择大环内酯类的,比如说红霉素或者其他的阿奇霉素等等。如果要是对上述药物都过敏或者是效果不好,我们可以考虑选用中成药来消炎。常用的中成药也很多,针对扁桃体发炎吃什么消炎药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非常有讲究的。除了刚刚说的药物,选择的重要性以外,有时候我们经常会有一个误区,觉得扁桃体发炎家里边有什么消炎药,我们就随便选一个吃就可以了,实际上这是不妥当的。因为消炎药也分好多种类型,每一种消炎药针对的细菌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一些家长可能家里边有喹唑酮类的,比如说氧氟沙星这一类的药物,孩子嗓子发炎了吃氧氟沙星,这样肯定是一个错误的,一是氧氟沙星对扁桃体发炎的细菌病毒不是特别有效,二是一个年纪轻的孩子是不适合用氧氟沙星这一类的药物。所以说扁桃体发炎吃什么药最好还是到医院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理的消炎药物。

扁桃体发炎吃什么食物好。也是经常会有朋友问到这个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我通常会反问一句,就是你吃什么东西容易引起扁桃体发炎。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容易引起扁桃体发炎的食物,比如说辛辣刺激性的东西,辣椒或者是麻辣烫,或者是羊肉串这一类的。还有一类,是各种容易发的食物,比如说海鲜、鱼鲜这一类的,包括牛、羊肉这一类的食物,都容易引起扁桃体发炎。当然对孩子来说,尤其是吃太多的油炸的东西,比如说炸鸡腿或者是其他的油炸类的食物,也会容易引起扁桃体发炎。因此,反过来讲,在扁桃体发炎期间我们要尽量避免吃上面说到的这些食物,吃什么样的食物更好一些,用一句话来说,越清淡越好。因为扁桃体发炎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多数都还是因为吃辛辣肥腻的食物导致的。因此,我们要尽量吃清淡的饮食,包括蔬菜、水果。当然,有一些特殊的蔬菜,比如说鱼腥草、金莲花这类的食物都可以多吃一些,均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水果类的香蕉、梨。尤其是梨,除了生吃以外,还可以煮成梨水放些冰糖来饮,这样清热的效果也非常好。当然,水果里边不太主张大家吃橘子,因为橘子吃多了是容易上火的一种东西。

患者患有扁桃体炎后根据病情分类选择消炎药,中成药,退烧药,漱口,整生活方式,改善饮食结构,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扁桃体发炎分两种情况,急性扁桃体发炎,通常要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要用消炎药物杀菌,病毒感染不需要用消炎药,普通的病毒感染可以口服中成药缓解症状。急性扁桃体炎如果合并有发烧,可以考虑用退烧药。患者还可以使用漱口治疗,通过漱口来把扁桃体表面的细菌或者是化脓的分泌物清除。也可以用局部放血治疗或者是针刺退烧等中医疗法。慢性扁桃体发炎治疗方法通常要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饮食结构,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果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患者出现扁桃体二度肿大根据病因选择消炎治疗,到医院检查,淡盐水漱口或者扁桃体切除等方法。扁桃体二度肿大治疗,要先分析原因,如果感染,比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引起二度肿大,需要消炎治疗。如果单纯的扁桃体肿大,没有其他症状,单侧肿大,或者一侧大一侧小,要到医院检查,根据扁桃体的软硬,针对性处理。如果双侧扁桃体同时肿大,没有症状,需要继续观察。如果伴有嗓子不舒服,吞咽时有异物感,需要更深层次治疗。在没有炎症的情况下,经常用清洁的淡盐水漱口,如果单侧的肿大,可以考虑做扁桃体的切除明确病因。

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咽部粘膜和淋巴组织炎症。儿童和青年多见。主要致病菌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他致病菌如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及腺病毒、鼻病毒等病毒感染也可引起本病。发作时可引起剧烈咽痛,有时放射至耳部致耳部疼痛感,可引起下颌下淋巴结肿大,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全身乏力等。炎症发作时需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多饮水,清淡饮食,首选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滴注等给药途径,疗程一般10天,若治疗数天,症状无明显好转,可行药敏试验检查,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高热患者,需应用退烧药,可适当应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物。

扁桃体作为一个免疫器官,自有其生理功能,任意切除扁桃体将失去局部的免疫反应,甚至出现免疫监视障碍。因此做扁桃体切除术时,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手术适应症包括:一,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多次并发扁桃体周围脓肿;二,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及发声等;三,慢性扁桃体炎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或与邻近器官的病变有关联,如,引起牛皮癣、肾炎等;四,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五,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可连同扁桃体一起切除,如,扁桃体乳头状瘤,扁桃体潴留囊肿等,对恶性肿瘤应慎重。手术禁忌症包括:一,急性炎症时,一般不宜手术,可在炎症控制二周后行手术;二,造血系统疾病及凝血机制障碍者,一般不手术;三,月经前期和月经期间、妊娠期不宜手术;四,严重全身性疾病,如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等,一般不手术;五,某些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或流行地区,不宜手术,如患有上感等;六,白细胞计数特别低者,不宜手术。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主要致病菌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他致病菌如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及腺病毒等病毒感染也可引起本病。发作时可引起剧烈咽痛,有时放射至耳部致耳部疼痛感,可引起下颌下淋巴结肿大,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全身乏力等。患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时需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多饮水,清淡饮食,首选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滴注等给药途径,疗程一般10天,若治疗数天,症状无明显好转,可行药敏试验检查,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高热患者,需应用退烧药,可适当应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物。另外,本病有传染性,患者要做适当隔离。

蒲地兰作为中药剂的消炎类药物,在一定的程度时可以代替消炎药,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用蒲地兰代替消炎药,如果是感冒引起的炎症,可以选择蒲地兰来控制病情,如果是外科手术、生殖器官感染,蒲地兰好像不是很适合。每个药物都有其适应症,如果用药不当反而会有巨大影响,平时一定要区别看待。

罗红霉素是一种内脂类的药物,属于抗生素类药物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药物,并且适合在酸性环境下进行治疗,所以阿莫西林相比较于罗红霉素更容易被胃肠道消化系统所吸收,并且可以直接进入细菌细胞壁内部破坏细菌,导致细菌失去活性进而起到治疗的效果。

在治疗扁桃体炎的时候,通常需要根据患者所出现的各种症状,选择针对性的方法治疗,咽喉肿痛可以使用药物漱口来缓解,头痛发热的时候需要适当的服用解热镇痛药。多数患者还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消除身体炎症,反复发作者最好是能够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因为现在夏天室内有空调,冬天有暖气,可以把室温调成利于术后恢复的温度,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做扁桃体手术。术后出血量大时可以用毛巾裹着冰块冷敷止血,必要时到医院止血处理,还可以喝冰镇饮料、采取冷敷法止痛,术后饮食可以选择冷流食,既可以为身体补充营养,同时还有止痛的作用。

扁桃体发炎是可以自愈的,但是对于孩童来说,自愈比较困难。如果是小孩子出现了扁桃体发炎的症状,最好是及时进行治疗,否则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扁桃体发炎的治疗方法一般有两种,分别是抗生素治疗和局部治疗。

}

中国人最容易“脾虚”了,即便没有明确的疾病, 但“脾虚”仍旧是很多国人的生命状态。之所以如此,首先,中国人用心多于用身;其二,中国人有从“温饱不足”到“小康”的巨变;其三,中国人肌肉力量相对弱。想改变这种“脾虚”的宿命,必须选择适宜的饮食和锻炼。

中医说的“脾”,不是腹腔中那个长条的器官,不是西医的脾脏。中医的“脾”指的是身体器官的功能。所以,“脾虚”的时候,多个系统都会出问题,其中包括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甚至生殖系统,以及身体的运动机能。“脾虚”的时候, 就是这些系统的功能可以分别甚至整体不足,而器官功能的变化,往往是疾病开始的前期,甚至是从亚健康向疾病过度时期。

中医讲,“思虑伤脾”,思虑是中医“心”所管的,属于火,而脾属于土。按照五行学说,火生土,火是土之母,心思过重的人自然胃口不好,容易生病。如果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是精神压力所致,大脑皮层对下层的指挥失灵了或者出昏招了,中国人更擅长用脑子,甚至用心术,这就增加了“脾气”受损的几率。

中医说的脾,是主肌肉的,“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多是脾虚,肌肉的过劳和过逸都会影响到脾。 过去,中国人靠劳作为生,过劳是常事,自然消耗脾气;现在,中国从温饱不足变成小康了,体力活动锐减,结果又从过去的肌肉过劳,变成了现在的过逸,过逸就要用进废退,同样是对脾气的削弱。

另一点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体质特点。中国男人少有肌肉壮硕者,白面书生,弱不禁风曾经是既往国民的常态,甚至符合传统审美,所以才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褒贬。中国女人高发的疾病之一是漏尿,一般在五十岁之后,因为咳嗽,大笑甚至奔跑而出现小便控制不住,这和生育多少没直接关系。非洲的生育率比我们高很多,但那里的女性无此尴尬,就是因为我们不是肌肉有力的体质类型,这也是中国女性更容易出现垂臀平胸,更容易有“黄脸婆”的问题,而黄色,是脾气不足时必然显现的颜色。

不独运动用到的肌肉,胃肠道的肌肉也同样,所以大便不成形,吃了硬质的食物消化不良等也是我们常见的问题。因此,喝粥是中国的民族习惯,而欧洲人却吃意大利面,后者的坚硬显然是被我们脾虚的体质本能就会拒绝的。

鉴于此,让中国人民“全民补脾”也不为过。具体说,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适度地锻炼肌肉,放松心情,这三点应该是中国人的养生方法。《黄帝内经》讲的“五谷为养"已经为国人选择了谷薯类,粮食类这种最清洁的生命能源,更能使人“灵肉合一”修身养性的太极拳,也向来是养生大家乃至长寿者的多选。

脾气受伤后有两种表现, 越来越胖或者越来越瘦。如果是思劳伤的脾, 脾气虚可能表现为越来越瘦; 如果不是因为心情, 而是因为懒, 因为久坐、不运动导致的伤脾, 体内垃圾毒素逐渐堆积, 人也就越来越胖, 而且是虚胖。

方法不靠谱, 当然越减越肥。

我们总能听到 “过劳死” 的新闻报道, 事实上, “过劳死”在生活中还是比较少见的。过劳引起的更多问题是“过劳肥”,就是越累越胖、越忙越肥,这是很多人的经验。为什么会如此?就是因为过劳伤的首先是脾, 脾气虚了,代谢能力下降, 能量过多地存留在体内,人就变肥胖了。这种胖子肯定是脂肪多、肌肉少的。“十个胖子九个虚”,这里的“虚”指的就是脾虚。

对此, 金元时期的名医李东垣在他的《脾胃论》中早就清楚地提到了:“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 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 脾虚则肌肉削, 即食亦也。叔和云:多食亦肌虚,此之谓也。”

这段文字里包含了几种状态和体形:

首先是“能吃且胖型”。这种胖很明显是吃出来的, 是胖而不是肥, 而且常见于年纪轻、正处于发育期、胃口特好的人。他们的胖是比较结实的,主因就是饮食过量。这应该不能算病,只需要控制食欲、加强运动就可以了。

其次是能吃且瘦型, 或者是虽然吃得少, 人却很胖。这两种情况显然都是病态。

先说“能吃却瘦型”。很多人怎么吃都不胖, 通俗地讲, 就是吸收功能不好,“酒肉穿肠过”了,这就是脾气虚的问题。我见过一个很秀气的女孩子,特别能吃,而且特别喜欢吃肉, 牛排一次能吃两客, 但是,到了晚上肯定一次腹泻光,所以她放开了吃也不会有长胖的风险。她身边的女孩子都羡慕她的这个“优点”。

其实,这种“优点”早晚要变成缺点的, 因为脾气虚不可能仅仅是因为身体不吸收,肯定还有不能代谢或者代谢能力减弱的问题。只不过前面提到的这个女孩年纪轻,代谢问题因为年轻、生命力旺盛而暂时不明显。到40岁以后,整体的代谢能力下降, 脾气虚导致的代谢无能的问题就会加重, 那个时候的她,很可能就成了一个大胖子。即便到了那时,她仍旧还会有腹泻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种是李东垣说的 "少食而肥型" ,就是我们说的“喝凉水都长肉”的那种人。这是典型的脾气虚, 也很可能是那个吃牛排而不胖的女孩子的未来。这种人除了“少食而肥”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肌肉无力。所谓“肥而四肢不举”,就是虽然胖,但不是肌肉多, 而是脂肪多, 所以运动起来仍旧无力,他们的脾虚和肥胖都是过劳所致。

这种过劳主要是因为心力交瘁, 是思虑过劳。中医五行中, 火生土, 而火对应的是心, 土对应的是脾。心被消耗太过,自然无力生土,脾气随之虚弱。这也是为什么过去的文人、现在的知识分子多给人“手无缚鸡之力”的脾虚印象,他们的脾虚就是因为用脑过度、心思太重导致的劳心所致。

脾气虚、代谢能力弱,脂肪之类应该消耗出去的“脏东西”就要停在身体里,李东垣称其为“邪气盛”。这种停留在人体内的“脏东西”,中医叫“痰湿”,所以吃得少但也胖的人, 一般体内都有痰湿,需要通过补脾祛除痰湿的办法来减肥。

这种脾气虚导致的“过劳肥”,是当今最常见的。在忙碌的情况下,一般人是无暇管住自己的嘴的,抓到什么吃什么,凑合填饱肚子而已,自然不能斟酌饮食的热量, 也顾不上节制, 这就加重了肥胖的程度。有的人虽然不胖,但体检时却发现得了脂肪肝, 大家开玩笑说他仅有的脂肪还长在了肝上。这种情况在经常熬夜、值夜班的人身上更多见,即便他们没有吃夜宵的习惯,即便吃的夜宵的热量很低,但仍旧难免会发胖或者得脂肪肝。

按照中医“子午流注”的理论, 是因为他们在肝经值守的“丑时”,也就是夜里的1~3点,没有让肝脏休息,导致了这种代谢紊乱。事实上,这种违背正常作息的生活方式,更是对脾气的消耗。

“过劳肥”的人,减肥总是不成功, 因为“脾气虚”这个问题根本不可能通过单纯的节食、腹泻来改善。节食和腹泻甚至还会加重脾气虚的症状,所以他们的减肥总是刚开始有效,很快效果就不明显了,或者体重很容易又反弹回来。毕竟我们要消除脾气虚这一导致过劳肥的根本原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

还有一种与前面那个可以大吃牛排,但仍旧很瘦的女孩子不同的人是“能吃且瘦型”,类似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虚性亢奋的结果,对此,中医归结为“胃火盛”。这种人不仅总是饿, 还很容易渴, 他们的瘦比起大吃牛排的女孩子来说,要明显地呈现出病态,人会显得很憔悴,皮肤也缺少水分,是需要马上治疗的。

只要你弄清了肥胖最终是不是因为脾气虚引起的, 你在减肥的时候, 还是可以求助于很多药物的。只是这些药物的说明书上都没有标明“减肥”这个功效,但是它们能从根本上改善脾气虚的症状,减肥就成了这些经典方剂的意外收获了。

比如“补中益气丸”, 它是写《脾胃论》的李东垣创制的。这是一种可以长期吃的补脾药, 它的减肥效果是随着脾气的强健而实现的, 表面上是在减肥,实际上是在修补过劳给身体造成的影响。所以你用“补中益气丸”来减肥的话,肯定不是速效,但一旦起效,就不用担心反弹问题。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

主要成分:黄芪(炙)、甘草(炙)、白术、人参、当归、升麻、柴胡、陈皮

还有就是“参苓白术丸”,它是宋代就有记载的一张名方,作用比“补中益气丸”要和缓,更适合于脾气虚,尤其是因为脾气虚而浑身有些浮肿、虚胖的人,可以长期服用。

功能主治: 补脾。用于长年腹泻、大便不成形。因脾气虚而浑身浮肿、虚胖

主要成分: 人参、白术、山药、薏苡仁、莲子、扁豆、砂仁、桔梗、茯苓、干草(炙)

另外,适合脾虚人用来减肥,同时还可以使面容、身材变得紧致的方子,当属汉代张仲景始创于《伤寒论》中的“五苓散”了。

功能主治: 化气利水, 健脾祛湿。用于膀胱化气不利, 水湿内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主要成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

总结:能吃但是很瘦型,以及食少而胖者,皆属于“脾气虚”,可服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丸、五苓散。具体需要服用哪种中药,需咨询当地医师。

乏力明显者可以服用补中益气丸,因气短,心慌为主者可用归脾丸。腹胀,便溏者可以参苓白术散等。

少吃消炎药,慢性病人一般脾气虚,

中医对消炎药也做过研究,发现它们虽然是西药,却具备中药里寒凉药的特性。因为它们性质寒凉,所以久用或者过用是会伤气、耗气的。气被伤了,免疫功能也就下降了,白细胞的战斗力就要随之下降,这样的话,不仅炎症消不掉,自己也越来越虚,久而久之,疾病就变成了慢性病。

即便你确实有炎症,有慢性感染,比如你的泌尿系统感染、盆腔炎,甚至慢性咽炎、慢性阑尾炎总是复发,你也不要仅仅盯着消炎药了,不妨增加一点儿补脾的中药,比如黄芪。至少在服用消炎药的时候配合点儿,如黄芪15克、大枣5枚、甘草5克,每天煎1剂,早晚各吃1次,你肯定能感到很舒服,炎症也能快一点儿消退,因为黄芪这类补脾气的药是在帮你提高白细胞的战斗力。

既怕冷,也怕热,也是脾虚

久坐伤脾,要适量运动。因为中医的脾是主肌肉的,久坐,就是缺乏运动,肌肉无力自然会反过来累及脾。

脾气受伤后有两种表现,越来越胖或者越来越瘦。如果这个人因为思虑过度,起因在于心情,他的脾气虚可能表现为越来越瘦;如果不是因为心情,而是因为懒,因为久坐、不运动导致的伤脾,体内的垃圾、毒素逐渐堆积,人也就越来越胖,而且是虚胖。后者在现在更多见,它的直接后患就是催生糖尿病等富贵病。

如果你遇到了脾胃被油腻、寒凉所伤的状况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脾胃休息。而让脾胃休息的最好食物就是热粥,大米、小米熬的粥都可以,严重虚弱的甚至可以从喝米汤开始。医史上记载过很多被判不治的危重病例,严重到连药都吃不进去,后来遇到名医,就是从米汤开始喂起,一点点地扶养脾气,等待脾气的慢慢恢复,从而最终康复。

颈椎病在刮痧疗法面前不算病--内部教学视频,我们一起见证中医外治法的神奇

}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说道:“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中医认为,脾虚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

1、清晨起床时胸闷气短、头晕脑胀

中医认为,脾气一虚,肺气先绝。也就是说脾与肺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的。脾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气短,动则气促等肺气虚的表现。

2、舌苔厚而粘腻、舌边有齿痕

舌头的变化是脾的外在表现。的舌头表面应为红色,看上去很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轻薄且非常干净。

如果舌头边缘已经出现明显的齿痕,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同时,在夏季,脾湿的人也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

如果出现宿便形状软烂、黏腻即为脾湿的症状,说明消化功能出现异常现象。

4、食欲也能看出脾湿症状

因为在中医理论中,当湿气进入体内后最容易伤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液体,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新的能量。

大多数人在夏季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却有饱胀的感觉,这也是胃强脾弱的表现。

湿气重的人还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严重时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身体肥胖的人,90%都是体质虚弱者。体虚是身体脾胃功能减弱衰退导致的。体虚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机体活力减弱,从而消耗营养的能力减低,营养不能消耗掉于是堆积在体内,形成肥胖。

脾虚患者平常在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能补脾益气的食物,例如粳米、籼米、薏米、栗子、山药、红枣、香菇、马铃薯等,这些食物都适合脾虚患者食用。

脾虚患者还需注意不要食用一些寒凉性的食物,这类型的食物容易使脾气受到损伤,如苦瓜、冬瓜、莴笋、柿子、西瓜、绿豆等食品尽量避免食用,还有像鸭肉、牡蛎、牛奶、芝麻等一类会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物也不要食用。

经常仰卧起坐,在健脾的同时还能锻炼腹部肌肉。每天进行3次,每次5分钟。尽量不在饭后运动,对消化不好。

经常按摩腹部对健脾同样起到保健作用。将双手放在肚脐部位,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60次。经常按摩足三里穴,亦能调理脾胃。

过度用脑也会对脾造成伤害,所以适当的时候需要对脑部进行放松,缓解紧张,比如静坐,冥想等。

心情舒畅也能使脾处于一个状态。


文中如若有错误之处请多多指正,毕竟是因人而异。

欢迎留言/私信讨论,共同交流。

爱生活,爱,感谢关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生身体发虚感觉浑身没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