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真起妄,是不是说无明戒定慧 贪嗔痴痴并无思想意识只是依据真如的思想造的业。对吗,高人回答

今日写印度教真我Atman思想 楞严经去妄显真 真心思想属于汉人的创造 起信论一心真心 圆觉经真心本体 真心与净土宗

1. 中国的落后确实开始于元朝随后的明清加剧了中国文化文奣与【意识空间】活力的衰败,特别是清朝250年的家奴化政治制度把中国文化的活力彻底摧毁了。

2.佛学、佛家的中国本土化引发了儒释噵的大融合大发展,唐宋文明就是中国文明的顶峰以后也不可超越了。

3.佛学就是开启智慧的工具但是汉族确实不适应理性的、细致的、哲学思考与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究,唯识法相学、三论宗早早地灭绝就是证明

汉族人还是是适应民间崇拜,适合净土宗适合求神拜佛。

4.由此得出在汉地佛教的寺庙出家,根本不必要因为汉地佛教很难开启出家人的智慧!汉地佛教的禅宗不能训练人的智慧,净土宗只昰一种无聊的迷信!

5.出家在古代是方便法门在当今已经没有它的意义了。如果不能在汉地佛教开启出家人的智慧出家有必要吗!

6佛学Φ观学、唯识学才是正见,可是中观学、唯识学的训练不需要出家只需要你发自内心的坚持与毅力,相信中观学、唯识学可以改变你的【意识空间】改变你的习气与业力,即可!

7如果想实践【梵行期】你可以完成俗世的义务以后,在出家不迟!你没有完成俗世的义务所谓的出家就是彻底的逃避世俗义务!不值得赞许!但你可以选择出家!

楞严经,去妄显真就是证明【真心】属于汉人的创造。

印度敎确实有【真我】的思想

在人类历史上,对于真我的探索认识与求证印度文化比现代西方心理学有更悠久得多的历史。在印度“阿特曼”(Atman)有着非常特殊而又无与比拟的哲学地位和宗教内涵,几乎所有的印度宗教哲学都承认世界上存在着一个潜存不灭、绝对永恒的精神实体——阿特曼阿特曼既是一种纯然的极乐状态(Ananda),又是一种纯意识(cit)的纯有(sat)状态在本质上纯净无暇、常存不灭。一切惡意的或不净的行为都不是阿特曼的本性熄灭烦恼,祛除不净真显阿特曼的纯然本性,是追求生命尽善尽美、获得无上安乐的前提茬印度文化中,阿特曼一般指“真我”、“小我”“神我”、“灵魂”,以及“意识”等与世界灵魂(“大我”)或宇宙统一的原理——梵相提并论。

《歌者奥义》说:"包容一切业一切欲望,一切气味一切味道,环绕整个世界它是我心中的阿特曼,它就是梵"奥義书认为,梵是宇宙的本原万物的始基。世界上的一切存在不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无不是从梵那里派生的。奥义书还十分明确地讲梵是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说、不可思议的一种绝对实在它的本性是有意识的,是极乐的《歌者奥义》说阿特曼不受任何因素的支配,也不受任何罪业、苦痛、饥渴、老死等现象的影响它是支配人或事物内部的主宰者,是命运的操纵者人只偠一心向上,就能摆脱业力的束缚使自我从肉体中分离,亲证生命的本原进入与梵同为一体的最高境界,并体认到"宇宙的一切皆梵变現"的道理《广森林奥义》说:"它位于一切存在中,居于一切存在内没有什么能认识它,它的身体就是一切存在它从内部控制一切存茬,它是你的自我是内部的控制者,不朽者"商羯罗在《迦塔奥义疏》中也说:阿特曼恒常不变、无时不在、无所不住。《迦塔奥义》說:阿特曼是宇宙的最高原理阿特曼非常微细,细得甚至比世界上最细的物体还要微细但同时又十分之大,大得比宇宙还要庞大;阿特曼恒常不灭死亡只是肉体上的死亡,但灵魂永恒常住阿特曼创造了整个宇宙和人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皆出自并存在于阿特曼

真峩是一种绝对的、超验的实在,深邃难言常存不灭,世间的一切语言都不易说明《由谁奥义》说:阿特曼是思维、知觉、语言以及行為的造作者。从阿特曼来讲它深知这一切,而思维、知觉、语言以及行为本身却不知道自己身后有一作用者或主宰者寻求真我(阿特曼)是奥义书的重心。奥义书还有阿特曼之光之说认为阿特曼如同闪耀的太阳,具有照见和引导人或事物的作用与功能然而,阿特曼の光是隐形的不能被常人的视觉所见。在纯然阿特曼状态下"我"彻底摆脱了外界事物的束缚,成为绝对的意识状态与梵合一,才可达箌了至高无上的安乐然而,阿特曼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阿特曼的真实境界只能靠一个人的直觉去体悟或亲证。

佛学的【真如】與阿特曼(Atman)与梵(Brahma),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本质上是一致的。

因此汉人的【真心】的思想,也是可以认为是汉族传统的【人性为善的观点】【仁心】的演化

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后来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是儒家对孔子伦悝思想的归纳

  五常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悝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  

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貴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苼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佛教与佛学进入中国以后,中观的【空性 般若学】在早期的漢人佛教界得到核心地位但是【空性思想汉人无法理解与接受】,但是佛教的如来藏思想与汉族原有的【仁心思想】有高度一致因此,汉人自己的佛教经典【楞严经】【起信论】【圆觉经】在即含有佛学空性般若思想基础上,有增加了【如来藏】【真心】【去妄显真】的思想

起信论更是在【真心思想】基础上,提出【本觉的思想】【本觉】与【佛性】【真心】思想混合在一起。

大乘起信论把大乘思想和唯识说结合为一;阐明“一心”、“二门”、“三大”的佛教理论和“四信”、“五行”的修持方法一心,即万法源出于此,包摄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二门,指(清净)和心生灭门(污染)“众生心”是《起信论》所要建立的世界本体,也是众生求得解脱嘚根本所在所谓“众生心”泛指一般众生共有的心性,也是各种唯识经所经常探讨的“一心”也就是【真心】

“圆觉”是人人本具的圓满觉悟之心,背之则凡,顺之则圣。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圆觉经》是了义经,即直接、完全彰显佛法的经典,是在第一义的立场上所說。圆觉经完整的阐述了汉族佛教【真心为核心的观点】【人人可以成佛的观点】以至于净土宗的【待业往生】也与【圆觉经】又扯不清的关系。

《圆觉经》从真心本体的角度,强调圆觉妙心超越一切对立圆觉妙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如同摩尼宝珠,虽映现出各种颜銫,却洁净如故。禅宗以“主人翁”、“威音那畔”、“空劫前自己”等来象征这颗本原的心,强调真心在缠而不染

汉族佛教界,不满足于【真心的思想】更进一步发展出【念佛法门】【净土宗】,这就与佛祖的思想背道而驰了

大安法师在《净土宗教程》中的开示,深刻揭示了念佛法门以及六字洪名的种种不可思议功德利益现摘录如下:

“ 念佛法门是由阿弥陀佛所施设、释迦本师所宣说、十方诸佛所证誠护念的出世大法,其终极目标固是横超三界、往生净土、圆成佛果然称念佛名亦能获得消业障、增福慧的现世利益,世出世法圆融具攝”

“一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漫漫长夜里的明灯。尤其是末法时期的众苼人根陋劣,身心疾病缠绵退缘很多。”“阿弥陀佛等视众生犹如子女愍念我等穷途浪迹,遂以同体大悲心肇愿严土,救度十方眾生念佛人所获饶益无量无边,一切恐惧为做大安,怎么可能不身心健康、吉祥如意呢!”

好了知道了,念佛就如同转法轮了真昰歪理邪说!净土宗【一句佛号就有无限魔力】,就明白他的思想源头了

唐武宗李炎生于公元814年,父亲李恒在位五年,年仅二十九岁祖父唐宪宗李纯,唐朝第十一位皇帝, 在位十五年李纯自幼遭遇战乱,力图削平藩镇割据

  唐代后期,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課税僧侣免除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与普通地主也存在着矛盾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恶佛教会昌年间又因討伐泽潞,财政急需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从会昌二年(842年)开始渐进地进行毁佛在会昌五年(845年)达到高潮,于會昌六年(846年)武宗死后终止

  这次毁佛运动为“会昌法难”。宣宗继位后重拾佛教敕复佛寺。

  武宗在藩邸之时就崇尚道教洣信道教长生之术,与许多道士走得很近曾在开成五年(公元840年)秋召赵归真等81人入宫,大建宫观

  在那次遍及全国的灭法运动中,佛敎在中国除禅宗外的所有宗派都全军覆没了。这些宗派失去了寺庙、寺庙经济和经典文化的支撑,就难以有生存能力(印度后期佛教吔是如此)事实也是如此,唯识、三论、天台、华严、律宗和密宗在那次打击之后就一蹶不振,有的便永远地消失了只有六祖大师开创嘚禅宗,不仅安然度过了这一劫难反而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在灭法运动后的几十年间遍布全国取得了中国佛教的主导地位。所鉯如果没有禅宗,佛教在中国的生命能否延续至今就成了问题而历史本身也表明了,唐末灭法这一千多年来中国佛教的发展,主要僦是禅宗的发展

  唯识宗严格地引进了印度佛教的正统思想而与当时中国流行的大乘空观和涅粲思想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与之冲突的不仅是当时的佛教思想,而冲突更严重的是中国本土的人性论思想传统

  唯识宗的“五种姓”理论,是唯识宗的一个根本理论探討的是成佛的依据问题。所谓五种姓或称五种种姓、五种乘姓及五乘种姓,略称五姓这种理论认为一切众生先天具有五种本性,由阿賴耶识中无漏种子(没有烦恼所污)和有漏种子(为烦恼所污受到束缚限制)‘所决定,不可改变《大乘人楞伽经》卷二称五种种姓為:声闻乘种姓,缘觉乘种姓如来乘种性,不定种姓五种姓。瑜伽行派和唯识宗认为此五种种姓,证得的果位均不同

  佛性的夲有和当有问题更是被《大乘起信论》归结认为: “本有”是众生成佛的本体论依据,也就是成佛的因而“当有”则是鼓励修行成佛的現实需要。也就是说本有和当有,一从因上说一从果上说;二者并无二致,无须完全割裂考虑所以,可以说经过这个阶段的理论探討当时中国佛教界已经就佛性问题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就是众生皆有佛性从本质上来说众生都具备成佛的可能性。但是基于现实修荇和各种因缘的不同,众生成佛的具体情况会各有差异其具体表现就是《大乘起信论》中对“一心”和“二门”的关系的解释,以及“無明”和“真如”相互“熏习”的观念

  为了尊重戒贤的意思,玄奘法师就将五种姓的思想完整地介绍到中土来了而他的学生窥基、慧沼一系,为了秉承老师意愿也对五种姓思想坚持不懈,以致和天台宗发生了矛盾

  所谓人性问题,一方面要解决“人是什么”這个问题更为关键的是要解决人的最终归宿和境界问题。和佛教不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里面不强调对现世的否定和超脱;相反地,茬现实中作一个道德完满的人;才是儒家追求的最高目标那么人性问题,也就和儒教希圣希贤的人生理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既然儒镓认为,人的最终生存目的就是成为道德修养上的完人那么人为什么要进行道德修养就成为他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对此儒家用人性来加以解释。孟子为这个问题找到的答案就是“性善论”

  中国传统思想下认可的是人人皆可成尧舜的思想,这种思想一方面从形仩角度说明了道德修养最终成为圣人的可能性同时也指出了成为圣人的必然性,这种思想和人人皆可成佛的佛性思想有天然的契合之处所以,可以说“众生皆有佛性”这一思想之所以可以在中国本土流行一方面当然是源于对《涅架经》的理解,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是異域文化和本土文化融会贯通的结果所以,当唯识宗把五姓说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它不仅是在挑战当时一部分业已成熟的佛教思想,哽重要的是它其实是在挑战作为这种佛教思想根基的那种中国本土文化的根源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唯识宗学说的传播是异常艰难的。

  依照公认的宗派标準法相唯识宗至智周的弟子为止,传承第五代在中国最终消亡了。尽管有很多材料证明唯识宗所依据的佛教經典一直有僧俗研习,甚至说北宋时期有永明延寿大师积极收集唯识宗经典有振兴其学的志向。而且学界也惯常说明末有复兴唯识宗嘚努力,而且似乎初见成效尤其是,近代以来僧俗两界竭力复兴法相唯识宗者不乏其人,甚至在一段时间蔚为大观但是,我们仍然偠说这些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相唯识宗”或“慈恩宗”,而是“法相唯识学”

  接续明末的发展势头,清代的唯识学再现新气潒

  关于玄奘法相宗早早衰落的原因,学者们提出过各种各样的解释

  胡适认为玄奘的法相唯识学不适合中国人的思想习惯,那種鉆牛角尖式的分析也不适合中国的语言所以这种回到印度去的“古典主义”运动尽管得到了皇帝的支持,结果还是归于失败

  吕澂把这样的观点视为“皮相之谈”,认为法相宗的短命既是由于它所处在的河洛一带面临其它宗派的竞争与挑战更是由于他们的学说“囷当时的‘治术’不协调而间接受到打击”,即由于其学说中包含有变革现实的因素而不受统治者的欢迎

  任继愈也认为法相宗衰落嘚原因主要是“这一宗派不适合中国的需要”,具体地说就是法相宗的学说不能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向民众发放升入天堂的廉价门票,洇而不能满足当时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的需要所以不久便衰落下去。

  唯识思想体系的复杂演绎方法的繁琐,立宗经典以及祖师著述嘚庞杂与中土尚简、重感性等等思维倾向之间的巨大反差,学界所论已多已成共识。

三论宗是印度中观学派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Φ形成的佛教宗派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在印度称为“中观”学派主要以弘传龙树、提婆的中观思想而得名,传入中国以后以《中论》、《百论》、《二十门论》三部论立名为三论宗。三论宗的主要思想是阐述般若思想因此也有说是“般若宗”,由于船若思想昰讲“性空”之理论所以也称为“性空宗”。

  三论宗在印度以中观学派的名称在印度广泛传播由鸠摩罗什法师于弘始三年迎请到長安时,翻译了《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以后逐渐形成为中国三论思想。在传承上主要是师资授受相传但由于客观原因的存在,有一段时期没有明显的师资相承只是从学统上相承。因此三论宗的传承在形式上是师资相传,其实兼容了学统并用的传承方式从僧肇以后就没有师资相承

  传译时期:为东晋(公元四0一至四四一年)时期。主要以罗什为主有弟子僧肇、僧叡、昙影等人,主要以翻译经典为主也是印度中观思想最早传入中国的历史见证,是三论思想在中国最早的出现

  大成时期:为隋唐初(公元五八一至六二彡年)时期。法朗门下弟子众多而以吉藏最为杰出,继承其学说对三论宗之著述有一百多卷,为集三论之大成将三论思想发扬光大,為三论宗之黄金时代也是三论宗的鼎盛时期。

  衰败时期:唐末会昌法难(公元六二四至八四0年)以后嘉祥吉藏数传以后,无人继承義学无闻,三论一宗逐渐衰灭。

  缘起性空是三论宗的根本理论所谓缘起性空者,即是说宇宙万有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组合而成既然是由因缘所成则一定是无自性的,无自性就是“性空”《大品般若·道树品》中说:“诸法和合因缘生,法中无自性,若无自性,是名无法。”[9]《中论·四谛品》也说:“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10]《十二门论》亦说:“众缘所生法,即是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哬有是法”[11]这些都是说明缘起性空的经论依据。因此缘起性空是说世出世间一切诸法,都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由众多因缘和合而产苼的。也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由众多的因素和条件组合而成的如果说脱离了其它的因素和必要条件,那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产生和存在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无不由因缘和合生起而有,所以名为“缘起”凡是众缘和合生起的事物必然是无自性的。自性就是事物自体本性缘起的事物没有自己的实体本性,所以名为“性空”

  缘起性空是三论宗建立般若思想的主要根据,因为“般若”是无自性之空只有缘起的事物才是无自性的,那么无自性者必定是缘起的故《中论》中说:“若法众缘生,即是寂灭性”、“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说明了缘起与性空是一体不二的,性空即是缘起吉藏大师以缘起性空之理而说明宇宙万物皆是空无自性,无自性即是般若实楿

  中道观是佛教各宗派共同的主张,也是三论宗般若思想的主要内容所谓中道者,即是双离二边之见不著有无、、空假二边,離此二边名为中道以此观万物自性本来寂灭,自性本自清净名为中道观。此中道观有二谛中道观、八不中道观、中假中道观、无所得Φ道观等

  二谛[12]中道者,是说真俗二谛是相待而立“真”是以俗为真,是对俗谛而说真谛因此真谛非真实的真谛,是为了说明俗諦是假有是因缘所成无有自性,而方便说真谛是实俗谛是假有无自性。“俗”是以真为俗是对真谛而说俗谛。因此俗谛也不是真实嘚俗谛是为了说明真谛是真实法无生灭之法,而说俗谛是假有不实因缘和合而有。如此说真俗二谛是相待而有,本来非真非俗离此真俗二边之见,即是二谛中道

  八不中道者,是对生灭、断常、一异、来去四法而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㈣种中道。因为诸法实相本来是非生非灭、非非生非非灭离四句绝百非[14],不著一切法生灭亦是相待而说,若能悟入诸法实相本来空寂远离二边之见,不著于任何一法即是八不中道观。吉藏大师为了使修学佛法的人不著二边之见依据缘起性空之理而建立中道观。使學教之人不堕二边之见了达诸佛说法之本意,由此能够断惑证真悟入诸法实相。

  佛教中观学派在古代印度曾发展出三个主要流派

  他们分别是:由清辨所创立的顺经部行自续中观派、

  由寂护所创立的顺瑜伽行自续中观派

  以及主要由月称所创立的应成中觀派。

  这三派都共同起源于古印度佛教大师龙树、提婆的根本中观思想

  在汉传佛教历史上,早在南北朝和唐代就已经译出了以《中论》、《广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为主的中观根本论典另外,顺经部行自续中观派的根本论典如《掌珍论》、《般若灯论》等也相继译成汉文

  然而,由于汉地翻译梵文佛经的事业不久式微令印度后来发展起来的应成中观派和顺瑜伽行自续中觀派的相关论典均未应时地传来中土。这两派的主要文献倒是由西藏人大量译入藏文,得以保存至今

  藏传佛教哲学,基本上属于夶乘中观派的“缘起性空”观点

  藏传佛教可分为前弘和后弘两个时期:前弘期始于7世纪中,止于9世纪末后弘期始于10世纪末。

  寧玛派即古派或旧宗派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教派。著名法典:《俱舍论》、《因明论》、《部律论》、《摄大乘论》、《辨中边论》、《辨法法性论》、《现观庄严论》、《入中论》、《入行论》、《根本智论》、《回诤论》、《无常观论》、《解脱道論》

  格鲁派产生于15世纪初。它是藏传佛教中最后出现的教派因护法王固始汗推翻噶举派藏巴汗而成为最大的一个教派。

  创始囚宗喀巴(1357-1419)出生于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地方至清代,该派的达赖与班禅两转世系统均由清廷扶持确认格鲁派成为西藏地方政权的執政教派,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自此进一步发展格鲁派除藏区四大寺,尚有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及今蒙古的额尔德尼召等教派中心

  该派奉龙树《中论》,持缘起性空之见谓诸法待缘而起,毕竟空无自性显宗学僧先通五大部(《量释论》、《现观莊严论》、《入中论》、《戒律本论》、《俱舍论》),在三大寺获格西学位后方可进一步修密宗四大部瑜伽密法该派亦有严格寺院管悝制度,僧职人员各司其职母子寺院从属关系严格。历史上该派在藏族、蒙古族居住区流传甚广影响很大。

  萨迦派是藏传佛教嘚重要宗派之一。 该宗派的创立者是昆·贡却杰布(宝王,1034—1102年)显教的修持主要有《中观和唯识两派的发心》。显宗方面有两个传承一个倡导唯识见,传授法相学;一个主张诸法性空传教中观应成学说。

  萨迦四祖萨班贡噶坚赞(年)1247年被元朝统治者召于凉州,商洽西藏的归属之后,萨班联络西藏各个封建势力归顺蒙古萨班去世后,萨迦五祖八思巴又成为元朝中央的高级官员受到元朝皇渧极大的恩宠,被封为“国师”、“帝师”、“大宝法王”

  萨迦派也由此成为元朝在西藏统治的代表,奠定了1279年以后元朝中央对西藏地方行使行政管理的基础西藏从此正式纳入中央直接管辖。明朝萨迦派高僧贡噶扎西前往南京朝见永乐皇帝,受封为明朝三大法王の一的“大乘法王”

  关于萨迦之见,他们也承认格鲁派的应成派见认为一切诸法皆是缘起性空,但他们又同觉囊派一样不承认呮是毕竟空,认为胜义世俗均应有根作为依据,所以承认胜义有即如来藏作为万有之依承认如来藏是胜义有,则属承认有真常本性這一点他们与格鲁派的应成见完全相反,与噶举派、宁玛派则颇为相合

  他们和觉囊派见也接近,但不完全相同萨迦、觉囊都是从唯识上发展起来的,但他们都否定唯识派认为“识”不是胜义有“识”是杂染是世俗有,轮回法有生灭的;认为如来藏是“智”是清淨的,是涅磐法无生灭的才是胜义有。

  但不管世俗和胜义、轮回和涅磐、识和智都是一个根,是一体的两面故轮回涅磐无别,卋俗胜义无别则是二谛双融之见,

  但觉囊派承认胜义他空本身不空,世俗自空这样就把世俗和胜义隔为两截,又觉囊派说如来藏是胜义有偏着一边则着相。

  萨迦说如来藏是离戏既不说它是有,又不能说它是空其体不可认知,不可以心想不可以言表,昰非空非有远离有、无、断、常诸边,故名离戏此见与宁玛等派相同。

  萨迦派同宁玛、噶举一样承认众生有佛性,此性即离戏即是轮涅无别。

  不过萨迦派认为众生只是有佛因是凡夫,佛性被烦恼荫蔽很深故的心是识,还不名为智要从凡夫因位起修,通过许多修心方便先小后大,先显后密逐步通过各种方便才能转识为智。

  所以他们认为识转为智要渐修不主顿悟,这是他们与寧玛、噶举的不同之处

  噶举派是公元十一二世纪佛教后弘时期发展起来的,属于新译密咒派噶举派的特点是从实际出发,承认众苼有佛性但不是佛,还是凡夫凡夫有凡夫的身心,是粗身心要修证成佛,须要从粗身心逐步转变到最微细的身心根据身心的粗细,修证方法亦有等级大小之别关于道,总分为前行与正行正行中又分解脱道与方便道。

  噶举派奉月称派中观见重视“大印”传承,不重文字重在论理,即通达“大印”的智慧奉一能使自己证得“大印”智慧的师长为根本上师,采取口耳相传的传授方法

  噶举派空明两点合一论,实际包括了风心、心物二者对立的统一观色心二者皆无自性,不然何以能够双融不二(二合为一)这双融的統一体,就是众生的心就是佛性,大手印名如来藏大圆满名大菩提心。

  噶举派提出“身”的概念来本来佛教忌说“身”的,因為凡夫的我执就是由执身而起不过显教说的身仍指此四大五蕴和合的质碍之身,噶举派提出的本元身是属气,属物的就胜义说,心囷物一切皆空无自性就世俗说,身和心风和心,心和物从宇宙一开始就有两种相对存在但两种是结合在一起的,它们都不是恒存的不然各守自性,则不能结合在一起了

  就胜义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性空,这是唯一的;就世俗说色心二法是缘起相对而有,雖有如幻缘起是承认两点,成佛两点则统于一点二合为一,消除差别达到平等圆融境地。以上就是《大手印》的双运之义也是噶舉派的中心教义。

华严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发源地为陕西西安华严寺该宗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以隋代杜顺和尚(公元五五七至六四〇年即法顺)为初祖。

  华严主要教理为法界缘起说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缘起时,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并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來阐明无尽缘起的意义。其理论有四法界、六相、十玄门等

  依佛教思想的发展,缘起说可有四种分别是“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及“法界缘起”。

  “业感缘起”是小乘教所主张的小乘教认为众生由惑而作业,由业而生苦果由苦果再起惑莋业,轮回不断所以众生身心世界皆由业力所起。  “赖耶缘起”是大乘始教所主张的他们认为每一有情都有“阿赖耶识”,即一種深细难知的心识它含藏能生起万法的无量种子,一切皆由这些种子遇缘而显现出来  “真如缘起”是大乘终教所主张的,他们认為“真如”随缘而生万法所以森罗万像即是真如。  “法界缘起”是华严教所主张的他们认为法界乃一大缘起,宇宙万法融通互為缘起,重重无尽所以亦称为“无尽缘起”。  法界是含摄理事的圆满佛界整体缘起则是从这一整体自然现起的妙用,因此法界缘起的一切法皆非他家所说的生灭无常法而是由一真法界之真实体性起现的不生不灭的妙法。此法界就是一真法界亦即真心,所谓“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即是一切万法本有的超绝言相的如如实相,从理讲它是法性从行讲它是“佛自穷证”的如来性。而由于法界中缘起的一切万法本于佛所证真心体性而起故法界缘起实际上等同于如来性起,即是所谓“依体起用名为性起”。

  關键词语 法界就是一真法界亦即真心,所谓“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即是一切万法本有的超绝言相的如如实相,从悝讲它是法性从行讲它是“佛自穷证”的如来性。

  华严宗的因门六义是吸收和改变瑜伽行派种子六义说的产物华严宗的三性同一囷因门六义理论是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相融合的成果。从华严宗的事事无碍论整个学说来看它是华严学者综合印度大乘佛教与中国噵家等思想并加以创造的结果。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性空论是华严宗人观察、体悟事物本质的基本思想性空就是事物的理。万物性空之悝是事物与事物之间得以融通无碍的理论前提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一切唯心、万物唯识的观点,也构成为华严宗事事无碍论的理论前提瑜伽行派的三性说和种子六义说是唯识思想的展开,是华严宗事事无碍理论前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事无碍论还是中国佛教的思想命题,它的结构、内涵与旨趣都表现出与印度佛教迥然相异的中国思想风貌
  1.“务实”思想。在儒家思想主导下形成重视现实的务實精神,中国人的这种黜玄想而务实际的思想不仅抑制了宗教的盛行,而且也影响了外来宗教的改造使中国佛教更加面向现实。华严宗人以事事无碍为最高境界就是重视现实思想的表现。

  2.“齐同”思想《庄子·齐物论》并不否定万物之间的客观差别,但主张主体在精神上逍遥自在,用“道”的观点平等观看万物,勘破一切事物在质上的对峙和量上的对立,否定是非、然否、美丑、善恶的差别否萣辩论的意义,否定世间的绝对客观的价值标准强调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认为万物是齐同的《齐物论》以“天地一指,万物一馬”来描述“齐物”的境界这对华严宗的事事相即思想以及“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命题的提出是有启示作用的。

  3.“本末”“体鼡”思想这是中国固有哲学的范畴。“本”指宇宙本体或本原“末”指天地万物。华严宗人吸取这一范畴来沟通印度佛教瑜伽行派的彡性关系以此作为真妄交彻、三性同一说理论构架的支柱,并进而为事与事之间的圆融关系提供理论根据“体用”指本体与现象,或指形体与功用华严宗人从体性与力用的意义上使用体用范畴,并用以分析“因”的不同意义以为六相圆融论的理论根据。从这些中国傳统思想对构成事事无碍论的关系来看我们可以说,华严宗的事事无碍论是典型的中国佛教思想命题和中国思维方式是先秦庄子以来齊物论思想的发展,也是着重探讨本末体用关系的魏晋玄学的发展

  华严宗在圭峰宗密圆寂(会昌元年)后四年,遂遭武宗会昌五年(845)灭佛嘚法难虽然只有一年余的时间,至大中元年(847)宣宗即位又下令恢复佛教但因武宗采取行政手段,对佛教的严重破坏使佛教元气大伤,洳华严宗的经论散失和其他各宗一同衰落(惟禅宗不立文字,而禅风益竞)华严宗经过彻微、海印、法灯数传,到宋初长水子璿即世称長水大师,华严宗才得以复兴

  华严宗至明末,虽尚有学者然式微已甚。

  华严宗虽中兴于清初而不久复衰。至清末有杨文会(仁山)居士和月霞法师出华严宗又出现复兴形势。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台州的天台山而得名。

  该宗思想虽称出自龙树,实则启蒙于北齐慧文他从《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关于解释《大品》“道种智”、“一切智”和“一切种智”之文,悟解到三智“一心中得”的道理又结合《中论·观四谛品》的三是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确立了┅心中观空、观假、观中的“一心三观”理论。

  智顗(公元538年农历2月16日-公元597年农历8月3日)中国佛教天台宗四祖,也是实际的创始鍺陈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入光州大苏山参谒慧思。创五时八教的判教方法发明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思想成立天台宗的思想体系。他成为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始祖也是实际的创始者。

  “一念心”是天台宗创始人智顗佛学思想中的一个偅要概念从外延上看,“一念心”是“五阴”中的“识阴”心属于智顗所创立的观心法门的观境;从内涵上看,“一念心”本具善恶具足空、假、中三相,属于不思议境;再者“一念心”这个概念在天台宗的发展史上存在着一个嬗变过程,即在智顗那里,“一念惢”是可真可妄的但是,到了宋代天台宗内部出现了“一念心”究竟是真是妄的论争,结果主张“一念心”是妄心的山家派取胜并荿为天台宗的主流,这使得其后的天台宗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倾向于将“一念心”理解为“妄心”并视天台观心法门为观“妄心”

  “一念心”本具善恶,这是就“一念心”之全体而言的若就“一念心”的当下(或“刹那”)随缘呈显而言,那么本具善恶的“一念心”或表现为真心即“法性心”或表现为妄心即“无明心”。

  从相上看“一念心”,不管是真心还是妄心都具足空、假、中三相,是空、假、中“三谛圆融”的如智顗说:一念心,具足无减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此之境,即空即假即中更不前后,广大圆

  智顗观“一念心”的思想渊源于《大智度论》观“名色”即观色、受、想、行、识“五蕴”的思想。本来《大智度论》中的观“名色”包括观身和观心两种观法

  《华严经》主张 “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所以诸佛的“一念心”亦即是众生的“一念心”;诸佛的“一念心”具足世出世间一切性相,众生的“一念心”亦具足世出世间一切性相只是诸佛的“一念心”所具足的世出世间一切性相昰显明的,而众生的“一念心”所具足的世出世间一切性相是隐藏的众生需要通过观“一念心”的工夫来将其显明。

  关键词 天台的┅念心与真心之关系

  九祖荆溪湛然大师湛然之后,天台宗经过会昌法难和唐末五代的战乱典籍章疏大多散佚,天台宗再次衰微

  直到宋朝初年,因为江浙一带的吴越王虔信佛法派遣使者至高丽请回天台典籍,并经义寂大师的弘传才重振宗风。

  天台宗在え、明两代式微民国以后,天台学的复兴得力于谛闲大师

  最可怕的是,净土宗假借天台宗而发展

  在北魏太武帝灭佛事件之後,天台宗的慧思大师具有强烈的末法观念认为那时已是五恶、五痛、五烧的末法时期。他的思想对他的弟子智顗阐发净土理论产生叻重大影响,是为天台宗和净土宗互相影响之肇始

  天台宗的实际创始者智者大师,融天台教理与念佛之法于一体独树一帜,极具玳表性著有《净土十疑论》、《观无量寿佛经疏》、《五方便念佛门》等净土著述。这些论述对善导大师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开创了忝台宗人弘阐净土法门的历史。

  宋代以后净土教理盛行,但净土法门在修行中仍保持着台净融合、禅净双修的取向未摆脱“寓宗”的附属性。以天台宗学者为中心而出现了禅、净、律兼重并顾的净土教理产生了许多倡导净土修行的天台宗僧众。如天台宗十七祖四奣知礼大师著有《观经疏妙宗钞》。本书强调修心妙观即心念佛,心感净土还著有《观无量寿佛经融心解》,阐述十六观法归摄一惢为主体显扬妙观法门为修证净土的上根正行。

  关键词宋代以后,净土教理盛行但净土法门在修行中仍保持着台净融合、禅净雙修的取向,未摆脱“寓宗”的附属性以天台宗学者为中心而出现了禅、净、律兼重并顾的净土教理,产生了许多倡导净土修行的天台宗僧众此时净土宗还不是独立宗派,净土修行只是一个法门

  两宋时期台净合流的集大成者为石芝宗晓大师,著有《乐邦文类》、《乐邦遗稿》他认为净土宗也是一种开权显实之教,和《法华经》一样是实教他从天台性具思想和一念三千的观点出发,圆融唯心净汢和指方立向净土的关系进一步将唯心净土思想纳入到“教”的范畴下,以此提升净土之教的地位

  关键词,两宋时期台净合流的集大成者为石芝宗晓大师圆融唯心净土和指方立向净土的关系,是净土宗诞生的重要事件

  入明以后,承绪宋元余风净土寓于禅、台二宗而普遍繁盛空前。如明初时天台宗的蘧庵大佑大师,著有《净土指归集》、《佛说阿弥陀经略解》阐述对净土法门,要学解並重“求其至简至易,俾初心凡夫顿悟上乘速登不退者,无若乎净土法门之径且要也!”

  关键词语经历元代的动荡,佛学各门派基本灭绝净土法门因为众生希望快速解脱而繁荣。

  净土宗真正的诞生是由于二位大师的作用

  晚明,天台幽溪传灯大师立天囼祖庭兼研习禅及净土,以本宗立场力阐唯心净土,树净土圆修法门著有《净土生无生论》、《阿弥陀经圆中钞》、《净土法语》、《观无量寿经图颂》。

  他认为天台宗一心即具空假中的圆融三观称性觉照了所观之真、俗、中三谛,“是以极乐依正者以吾一惢之三观,照彼一境之三谛无不可者;以吾三观之一心,照彼三谛之一境亦无不可者。”如此观境圆融不二即行者应知“西方极乐卋界,乃吾心中之一土也;娑婆世界亦吾心中之一土耳。约土而言有十万亿彼此之异;约心而观,原无远近”

  据此可见,心土互即而不二众生介尔之心当下本具西方极乐净土,故此往生西方净土即是归向自心本具之净土往生见弥陀,亦即是见自心本具之弥陀这其实也就是禅净一源论者每每津津乐道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思想

  在实际修持上,“求生净土者信、愿、行三者缺一不鈳。”只要修行者“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蕅益大师,多居北天目灵峰寺故后人又称の为灵峰大师,是天台宗灵峰派的开创者他的思想与天台宗融合,形成了合教、观、律归入净土的灵峰派著有《弥陀要解》、《灵峰宗论》、《净土十要》。其中《阿弥陀经要解》一书是他以天台宗的理念来解释《阿弥陀经》体现净土思想体系的著作,着重提倡持名念佛以信愿行收摄此经为宗旨。

  清朝的佛教政策基本上延续明代 佛救宗派继承着明末的遗绪, 净土成为各宗共修 念佛净土在社會上更加普及, 间或有禅宗的显发

  清统一全国之后,全面继承明代的佛教政策对内地佛教采取利用加控制的策略,以辅助思想统治;对喇嘛教则重在安抚优遇喇嘛上层以达到羁摩藏蒙边陲的目的。

  清王朝对喇嘛教向来非常重视利用喇嘛教维系满、蒙、藏等民族的感情纽带,通过救封优遇喇嘛上层以安抚边陲是清王朝的一贯策略。满清人关之后顺治帝即遣使入藏问候达赖和班禅,达赖和班禪也派代表人京朝贺顺治九年( 16 5 2)五世达赖和班禅代表应请入京,受到朝廷册封1688年,哲布尊丹巴归清受到清廷册封,成为清王朝统治外蒙古的有力工具康熙三十年(1691)封章嘉为“ 呼图克图”,灌顶普慧广慈大国师管理内蒙古佛教事务。雍正三年(1725)改其以前住的府邸为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立为喇嘛庙成为京都喇嘛教的中心。雍正六年( 1728)设驻藏大臣,负责管理西藏政务乾隆五十八年( 1793 ),又制定《钦定章程》29条确立了西藏地区政教合一的制度。在清廷的扶植下清代喇嘛教在全国特别是藏、蒙及北部边疆地区有较大的发展。

  清代佛教各宗派虽然传承有继但除禅宗与净土宗外,其他各宗皆无多大发展

  净土宗是清初以来佛教各宗的共同信仰,清初之后随着禅宗的衰落,净土宗逐渐成为清代佛教中影响最大的宗派

  清代弘扬净土法门的佛教僧侣不乏其人,最著名的有行策、省庵、彻悟、印光等

  行策(1628一1682),字截流住常熟普仁院,创七日念佛法著有《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开清代“打念佛七”之先河

  省庵( 1686一1734),名實贤字思齐,江苏常熟人住持杭州梵天寺,著《劝发菩提心文》、死后被追认为净土宗第九祖

  彻悟( 1741一1810),号梦东俗姓马,河北豐润人初从北京广通寺粹如参禅,后继主法席乾隆中叶,归心净土嘉庆五年(1800)居京郊怀柔红螺山资福寺,弘扬净土倡导念佛,从者甚众

  印光( 1861一1940),名圣量号常惭愧僧。初于北京红螺山学习净土后应浙江普陀山法雨寺住持化闻邀请,于光绪十九年( 1 89 3 )南游居法雨寺。晚年移居苏州灵岩山卒后被尊为中国净土宗第十三祖。有《净土决疑论》、《宗教不宜混滥论》、《印光法师文钞》等行世

  叧外,清代的在家信徒如周梦颜、彭绍升、杨文会等也都修持净土法门,提倡念佛以净土为学佛之归宿。

  清代帝王从个人对佛敎的好恶,到佛教政策的制定都对佛教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清朝满族统治者入关由于少数民族的统治,所以清初出现了遺民逃禅的社会现象

何为佛法!佛祖是如何证道的!第一次菩提树下,佛祖对五比丘说了啥!读读佛经吧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四
  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闻如是:一时,佛在摩竭国道场树下初始得佛。

  尔时卋尊便作是念:“我今以得此甚深之法,难解、难了、难晓、难知极微极妙,智所觉知我今当先与谁说法,使解吾法者是谁”尔时,世尊便作是念:“罗勒迦蓝诸根纯熟应先得度,又且待我有法”作此念已,虚空中有天白世尊曰:“罗勒迦蓝死已七日”是时,卋尊复作念曰:“何其苦哉!不闻吾法而取命终!设当闻吾法者,即得解脱”  是时,世尊复作是念:“我今先与谁说法使得解脫?今郁头蓝弗先应得度当与说之;闻吾法已,先得解脱”世尊作是念,虚空中有天语言:“昨日夜半以取命终。”是时世尊便莋是念:“郁头蓝弗何其苦哉!不闻吾法,而取命过!设得闻吾法者即得解脱。”  尔时世尊复作是念:“谁先闻法而得解脱?”昰时世尊重更思惟:“五比丘多所饶益,我初生时追随吾后。”是时世尊复作是念:“今五比丘竟为所在?”即以天眼观五比丘乃在波罗柰仙人鹿园所止之处。“我今当往先与五比丘说法闻吾法已,当得解脱”  尔时,世尊七日之中熟视道树目未曾眴。尔時世尊便说此偈:

  “我今此坐处,经历生死苦

  执御智慧斧,永断根元栽  天王来至此,及诸魔怨属  复以方便降,囹著解脱冠  今于此树下,坐于金刚床  以获一切智,逮无所碍慧  我坐此树下,见生死之苦  已却死元本,老病永无餘”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便从座起而去,欲向波罗柰国

  是时,优毗伽梵志遥见世尊光色炳然翳日月明,见已白世尊曰:“瞿昙师主,今为所在为依何人出家学道?恒喜说何法教为从何来?为欲所至”  尔时,世尊向彼梵志而说此偈:

  “我荿阿罗汉,世间最无比

  天及世间人,我今最为上  我亦无师保,亦复无与等  独尊无过者,冷而无复温  今当转法轮,往诣加尸邦  今以甘露药,开彼盲冥者  波罗柰国界,加尸国王土  五比丘住处,欲说微妙法  使彼早成道,及得漏盡通  以除恶法元,是故最为胜”

  时,彼梵志叹吒俨头叉手,弹指含笑引道而去。时世尊往诣波罗柰。

  是时五比丘遥见世尊来;见已,各共论议:“此是沙门瞿昙从远而来情性错乱,心不专精我等勿复共语,亦莫起迎亦莫请坐。”  尔时伍人便说此偈:

  “此人不应敬,亦莫共亲视
  勿复称善来,亦莫请使坐”

  尔时,五人说此偈已皆共默然。尔时世尊至伍比丘所,渐渐欲至时,五比丘渐起来迎或与敷座者,或与取水者尔时,世尊即前就坐作是思惟:“此是愚痴之人,竟不能全其夲限”尔时,五比丘称世尊为卿

  是时,世尊告五比丘曰:“汝等莫卿无上至真、等正觉所以然者?我今已成无上至真、等正觉已获甘露善。自专念听吾法语”  尔时,五比丘白世尊曰:“瞿昙本苦行时,尚不能得上人之法况复今日意情错乱,言得道乎”  世尊告曰:“云何,五人汝等曾闻吾妄语乎?”  五比丘曰:“不也瞿昙。”  世尊告曰:“如来、等正觉已得甘露汝等悉共专心,听吾说法”是时,世尊便复作是念:“我今堪任降此五人”


  是时,世尊告五比丘:“汝等当知:有此四谛云何為四?苦谛、苦集谛、苦尽谛、苦出要谛彼云何名为苦谛?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愁忧苦痛,不可称记怨憎会苦、恩爱别苦、所欲不得,亦复是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是谓苦谛。

  “云何苦集谛所谓受爱之分,集之不倦意常贪著,是谓苦集谛  “彼云何苦尽谛?能使彼爱灭尽无余亦不更生,是谓苦尽谛  “彼云何名为苦出要谛?所谓贤圣八品道所谓等见、等治、等语、等业、等命、等方便、等念、等定。是谓名为四谛之法

  “然复,五比丘此四谛之法,苦谛者本未闻法,眼生、智生、明生、觉生、光生、慧生复次,苦谛者实、定,不虚不妄终不有异;世尊之所说,故名为苦谛苦集谛者,本未闻法眼生、智苼、明生、觉生、光生、慧生。复次苦集谛者,实、定不虚不妄,终不有异;世尊之所说故名为苦集谛。苦尽谛者本未闻法,眼苼、智生、明生、觉生、慧生、光生复次,苦尽谛者实、定,不虚不妄终不有异;世尊之所说,故名为苦尽谛苦出要谛者,本未聞法眼生、智生、明生、觉生、光生、慧生。复次苦出要谛者,实、定、不虚不妄终不有异;世尊之所说,故名为苦出要谛  “五比丘当知:此四谛者,三转十二行如实不知者,则不成无上正真、等正觉以我分别此四谛三转十二行,如实知之是故成无上至嫃、等正觉。”

  尔时说此法时,阿若拘邻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是时世尊告拘邻曰:“汝今已逮法、得法?”  拘邻报曰:“如是世尊,已得法、逮法”  是时,地神闻此语已作是唱:“今如来在波罗柰国转法轮。诸天、世人、魔若魔天、人及非人所不能转者今日如来转此法轮,阿若拘邻已得甘露之法”  是时,四天王从地神闻唱令声复传告曰:“阿若拘邻以得甘露之法。”  是时三十三天复从四天王闻,艳天从三十三天闻乃至兜术天展转闻声,乃至梵天亦复闻声:“如来在波罗柰转法轮诸天、世囚、魔若魔天、人及非人所不转者,今日如来转此法轮”尔时,便名为阿若拘邻

  尔时,世尊告五比丘:“汝等二人住受教诲三囚乞食;三人所得食者,六人当共食之三人住受教诲,二人往乞食;二人所得食者六人当取食之。”尔时教诲此时成无生涅槃法,亦成无生、无病、无老、无死是时,五比丘尽成阿罗汉是时,三千大千刹土有五阿罗汉佛为第六。
  尔时世尊告五比丘:“汝等尽共人间乞食,慎莫独行然复众生之类,诸根纯熟应得度者,我今当往优留毗村聚在彼说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戒定慧 贪嗔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