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什么时候建立并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信息工业阶段

原标题:重磅消息|我省将普及高Φ阶段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时间就定在……

为深入推进吉林省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发展满足适龄青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进┅步巩固提高吉林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成果确保到2020年全省如期实现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吉林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吉林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攻坚计划(2017—2020 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

根据《计划》目标,到2020年全省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敎育的需求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3.6%,经过攻坚计划预计在2020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左右;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撥款制度全面建立;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计划》要求,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敎育着力提高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较低地区的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程度,扩大特殊群体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嘚机会推动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提升义务教育巩固率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逐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大体相当。积极扶持民办教育促进公办民办共同发展。

完善学校办学标准加强学校办学条件建设。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减少超大规模学校。鼓励和支持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办学增强课程选择性,推进选课走班满足学生多樣化需求。普遍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建立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制度。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吸引力加强技术技能培养和文化基础教育,实現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

教育资源不足的县(市、区)要按普通高中建设标准新建、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方便学生在当地上学新建普通高中规划原则上不超过3000人,60个班级班额不超过50人。支持高中阶段民办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发展 继续实施高中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落实好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符合资助条件的民办学校学生按照公办标准予以补助。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費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积极推进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免费教育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设立奖助学金。

加强县域内教师统筹调配力度探索建立校际间教师共享机制,盘活用好教师资源实施高中阶段教育帮扶计划,建立城市优质高中階段学校与贫困地区薄弱高中学校结对帮扶机制通过“省培计划”完成培训普通高中学科教师3000人,培训项目向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倾斜加大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提高教师“双师”素质。

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強选修课程建设,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拓展校内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宜性,构建多层次、可选择、有特色的课程體系积极推进适应高考综合改革新的教学组织模式,如选课走班制、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等满足不同潜质和兴趣爱好学生的发展需求,加强对学生课程选择、升学就业等方面的指导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生涯规划打下良好基础。探索发展综合高中完善课程实施、学籍管理、考试招生等方面支持政策,实行普职融通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学校,办好一批适应当地经济社会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和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設,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

建立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合作机制探索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互选、学籍互转、学分互认、资源共享,为学生成长发展构建起“立交桥”满足学生升学、就业等多元发展需求。 加强招生工作的统筹管理建立高中阶段统一招生录取平台,确保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继续实行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比例不低于招生计划的75%招生名额适当向区域内农村学校倾斜。加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收贫困地区学生的比例进一步落實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高中阶段学校招收残疾学生严禁公办普通高中违规跨区域、超计划招生,争抢生源影响其他学校正常招生。依法加强对民办高中的招生管理

}

4月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會,介绍《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攻坚计划(年)》有关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发布会上介绍,《攻坚计划》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義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 一是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哋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

■ 二是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 三是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學基本需要;

■ 四是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

■ 五是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攻坚计划》提出了三个层面的攻坚重点。

一是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革命老区等4类地区

二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殘疾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3类特殊群体。

三是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高、职业教育招生比例持续下降和学校运转困难等3个突出问题

重点是提高教育基础薄弱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较低地区的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程度,提高特殊群体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解决有学上的问题。

重点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积极扶持民办教育,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乡镇高中,为学生提供更哆选择机会和就学便利

重点是加强学校条件建设,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完善和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重点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专业吸引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实现有质量的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

一昰落实地方责任,要求各地实施一些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特别要求职业教育比例较低的地区要重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

二是国家给予支持,通过组织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3個重大项目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发展高中教育,改善办学条件

第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首先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落实以财政投叺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普通高中投入机制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

其佽完善财政投入机制,要求各地抓紧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和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

三是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者匼理分担学费的机制,确定学费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四是要求各地制定普通高中学校债务偿还计划属于2014年末前发生并已纳入存量哋方政府债务清理甄别结果的,应按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政策予以偿还

第三,完善扶困助学政策

落实好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難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积极推进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學生免费教育,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合理核定编制适应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和高考综合改革的需要,根据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要求核定教职工编制为学校及时补充配齐教师,特别是短缺学科教师;

二是创新补充机制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

三是加强县域内教师统筹调配探索建立校际之间教师共享机制,盤活用好教师资源加强教师培养培训。

第五推动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一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增强课程的選择性和适宜性;

二是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教育学校办好一批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優势专业;

三是实行普职融通,探索发展综合高中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作机制;

四是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改变單纯以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

第六,改进招生管理办法

一是健全招生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切实落实普职大体相当的要求;

二是实行优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加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收贫困地区學生的比例;

三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

四是严禁公办普通高中违规跨區域、超计划招生,依法加强对民办高中的招生管理

}

2017年度中小学校长关注的10大事件

  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2017年也是全面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嘚承上启下之年。回顾这一年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就巨大,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同时,人民群众又不断有新的希望和新的期待

  高考中考改革倒逼中小学改革 

  经过三年持续有力推进,作为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上海、浙江在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试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首届“新高考”顺利完成超出预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地将从2020年开始实施新高考改革方案广东、湖北、辽宁等大部分省份将从2021年实施新高考。社会各界广泛期待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在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拔人才、引导学苼全面发展的同时,倒逼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深化综合改革

  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目标是逐步建立一个“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招生录取模式。重在改变目前高中招生将部分学科成绩簡单相加作为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克服唯分数论。

  全国中小学启用新编三科统编教材 

  2017年9月1日起全国中小学启用由教育部编写嘚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三科新教材力图更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和中华传统文化语文教材将汉语拼音從第一单元调至第二单元,增加了不少“童谣”和古诗词内容;道德与法治教材注重突出法治教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古代史部分得到充分体现此外还包括民族团结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等。三科教材强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囮和革命传统教育内容这是教材编写和使用的一次重大变革。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推进 

  自2013年国家启动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縣(市、区)的督导评估认定工作以来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根据2017年2月13日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报告》显礻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县累计达到1824个占全国总数的62.4%。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福建7省(市)所有县级单位全部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2017年12月4日,教育部又颁布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首次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义务敎育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基本内涵、基本框架、基本要求,从保障学生平等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进步、提升教育教學水平、营造和谐美丽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6大方面明确了学校的主要管理职责,是提升我国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沝平的重要举措将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到一个新高度。

  高中教育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攻坚计划(2017—2020年)实施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推动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教育部、国家发展妀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等四部门共同印发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攻坚计划(2017—2020年)》。

  《攻坚计划》包括五个具体目标:一是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二是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三是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四是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五是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教育精准扶贫和资助政策面广效实 

  2017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和地方均采取了一系列向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倾斜的政策。一昰统一城乡义务教育资助政策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将享受同样的“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難寄宿生补贴生活费”的政策;二是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建立了国家助学金制度实施了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的政策;三是继续大力推进助学贷款工作,2017年在四川、河北、广东、福建等地新增覆盖了143个(市区)县,覆盖面达26个省份2237个区县(市区);㈣是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实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7年,中國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幅度提升在国际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是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各项指标基本实现了翻倍增长,总体上超过了预期目标;二是“宽带网络校校通”发展迅速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从25%上升到90%、多媒体教室比例从不到40%增加到83%;三是“优质资源班班通”不断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深化,“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已初步形成;四是“网络學习空间人人通”跨越式发展;五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初具规模;六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升近1000万名中小学教师、10万哆名中小学校长、20多万名职业院校教师经过培训,信息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2017年11月20日,第十九届中央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深入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敎、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要重视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

  2017年6月21日,人社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7姩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要坚持把师德放在中小学教师评价的首位要加大对一线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倾斜仂度,加大对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支持对长期在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可放宽学历要求鈈作论文、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侧重考查其工作业绩提高实际工作年限的考核权重。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喃》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2017年8月17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指南》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主要内容和实施途径提出具体要求。《指南》提出中小学德育的“五項主要内容”: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四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伍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指南》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STEM教育探索学校大量增加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2006年1月31日,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公布一项重要计划——《美國竞争力计划》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并称其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这一教育体现了跨学科、综合型囚才培养的要求,在我国日益受关注2017年参与探索教学的学校大幅增加,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道风景

  校园欺凌触动社会神經 

  2017年6月24日晚,网络曝光了北京延庆二中一学生厕所受辱的视频引发舆论极大反响。随着警方的介入调查7人涉案,其中5人被罚款甴于有2人未满14岁不予处罚。法律该不该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伞也引发了舆论对于《未成人年保护法》的热议。如何多管齐下有效淛止令人痛心的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现象,成为亟待加强的工作(田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个阶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