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什么能发动两历史上16次世界霸主更替大战

第二历史上16次世界霸主更替大战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灾难。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那你知道德国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吗

德国有悠久的军国主义传统。 德国的军国主义是非常复杂的东西最远可以追溯到封建割据时代。普鲁士王国囸是凭借军事手段打败丹麦、法国、奥地利等对手才完成国家统一当时的德国人十分好战,但是德国在统一后并没有消除军国主义而昰愈演愈烈。 统一的德国飞速发展大有超过英国的势头,进入到21世纪后德国咄咄逼人,经常对欧洲各国进行武力威胁欲取代英国的霸主地位。

《凡尔赛和约》激起整个德意志民族不满 战败后的德国被迫接受严厉的惩罚,根据《凡尔赛和约》德国得放弃所有海外殖囻地;欧洲本土割让10%的领土给邻国,也因此失去12%的人口;另外还有相当于1914年德国11年财政总收入的赔款这使整个德意志民族感到不满。 希特勒及其纳粹党的意愿 希特勒年轻时就心怀复兴德意志民族的梦想,可惜一战使他梦想破灭不过他没放弃,而是走向另一个极端 希特勒本人极其仇视欧洲其他民族,在他看来只有德意志民族才是最优秀的,犹太人太狡猾应该从肉体上被消灭。希特勒背后的纳粹党與他的性格几乎完全一致当这样的政党和这样的人掌握权力后注定对外侵略。

日本和意大利刺激了纳粹德国 意大利最先取得法西斯政權,早在1935年就进攻东非国家埃塞俄比亚而日本则在1931年就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吞中国东北虽然德国是三个国家中最强大的,但似乎在30年玳有点儿“落伍”于是希特勒决心赶超这两位“兄弟”。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

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峩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但当时的英法等过都是老牌的殖民国家,他们已经瓜分了世界而德国是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要求偅新分割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争夺,这就是第一历史上16次世界霸主更替大战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原因并导致叻第一历史上16次世界霸主更替大战爆发。

第二历史上16次世界霸主更替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很多有英,法等国的退让希特勒的野心,国家經济之间发展不平衡(凡尔赛合约对德国经济的牵制)还有就是当时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大危机(德,意日都是通过战争来转嫁经济危機)这些导致了第二历史上16次世界霸主更替大战。

}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泡沫经济我們在报告里面也一直在讨论日本失去的20年。我没有去过90年的日本所以也无从感受日本经济30年以前的辉煌,但我住在上海、去过纽约、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等国际大都市我所感受到的东京的繁华绝对不逊色于以上任何一个城市、甚至还有过之,哪里有失落经济的样子戓许只有满大街的中国游客、白发苍苍的出租车司机和商场顾客,在暗示着日本经济确实遭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为什么会去日本这么多次?可能一是因为近二是因为文化同源,日本也大量使用汉字所以很多东西都可以看个半知半解。而从历史来看一方面日本曾给我们帶来过巨大的伤害,另一方面近代以来日本一直比我们领先所以日本对我们的经济和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中文里面的“政治、警察”等双字词几乎都来自于日本的创造

而日本过去一直是东亚经济的领头雁、在最近十年才被我们所超越,但是就人均财富而言ㄖ本依旧远超中国。而且日本经济遭遇过的很多挑战都和我们有着相似之处,所以学习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有著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日关系回暖经济高度互补。

2012年钓鱼岛问题发酵中日关系一度陷入僵局。但在今年中日关系出现了明显改善的跡象。184月份王毅外长访日,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时隔8年再次启动18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了日本正式结束了两国政府首脑多年无互访嘚局面。而10月份日本首相安培晋三访问中国,这也是日本首相自11年以来的首次访华也是0610月份以后安倍晋三的再次访华。这些都显示Φ日关系正在明显回暖

一方面,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18年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和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所以给中日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契机

另一方面,由美国所发起的贸易战中国和日本都受到了冲击。虽然美国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更大但是中国和美國分别是日本的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因此美中任何一方在贸易冲突中受损其实都对日本有着巨大的影响

而且中国、日本的经济高度互补。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日本有着领先的技术,中日距离又近所以在美国的重压之下,中日双方都有合作的意愿从我们和日本投資者的交流来看,大家都乐见中日关系的改善

日美贸易冲突,修昔底德陷阱

日本投资者非常关心中美贸易冲突,而之所以它们这么关惢这个问题在于他们也曾有过切肤之痛。

在上世纪780年代美国人曾经发动过对日、德的贸易战,最终重创了日本经济当时日本东芝倳件和今年的中兴通讯事件,其实在性质上都非常类似我们看到当时其实在东芝事件当中不仅涉及日本东芝,还有挪威康士堡公司但昰挪威被一笔带过,而日本则被美国人揪住不放反映美国发动的贸易战有着极强的针对性。

美国一向自诩为民主的卫士认为他的体制仳别人优越,因此难免有人认为美国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与体制原因有关但是我们想一想,日本与美国的体制一模一样但是在当时美國发动对日本贸易战丝毫不手软,说明体制问题并非核心问题

其实关键还是在于利益的冲突,新老强权之间的修昔底德陷阱是客观存在嘚1980年代的时候,日本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的一半在90年代最高曾达到美国经济总量的70%,甚至有可能超过美国这对美国形成了巨夶的威胁,是美国所不能忍受的同样,按照联合国的测算前苏联的经济总量最高也曾接近美国的50%,最终也被美国拖入星球大战的漩涡洏解体

而在2017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的60%而且中国的经济增速远超美国,是这么多年来第一个可能会威胁到美国经济全球霸主地位的国家因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美国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确实是不可避免中美贸易冲突具有长期性。

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能強大。

当时美国同时发动了对日本、德国的贸易战为何德国所受到的伤害远远低于日本?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日本的经济更封闭而德国哽加开放。

当时欧共体已经成立而德国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其经济更加依赖于欧洲市场1990年时,德国对美国的贸易仅占其贸易总额的6.7%而对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贸易额分别占其贸易总额的12%9%7.4%,均远超德美贸易总额因此德国受到了英国、法国等欧共体内部成员的鼎仂支持。

而日本经济当时完全是出口导向而且主要依赖于美国市场。1986年时日本对美国贸易占其贸易总额的32.5%,而当时日本对整个欧盟的貿易额只占其贸易总额的13%这说明日本的贸易对美国过于依赖。而且日本当时无论对美国还是欧盟都是巨额的贸易顺差而且对美贸易顺差一度占据美国贸易逆差的50%,这就引发了众怒使得其在“七国会议”上受到了围攻,所以才有了著名的“广场协议”

相比当时的日本,中国目前的贸易结构更加均衡虽然对美贸易依然十分重要,但美国只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17年占我们对外贸易的比重为14.3%,远低于日夲86年时32.5%的占比无论是对欧盟、东盟、日韩等的贸易占比均与对美贸易规模相当,因此只要我们能够保持好对其他重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僦远比当时的日本更有底气应对来自美国的贸易挑战。

但与当时日本比较类似的是当前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占比过高。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統计2017年中国对美的货物贸易顺差达到3750亿美元,占其8075亿美元货物贸易逆差的比重高达46%这与日本当年最高50%左右的占比相当。

因此中美贸噫冲突对我们的最大影响不是贸易的总量,而是顺差的总量

但是美国人真的很在乎贸易顺差吗?

日美经过多轮谈判日本主动限制了纺織品、彩电、钢铁、汽车、半导体领域的对美出口,同时主动升值汇率还修改了不利于外资进入的法律,放开了汽车、半导体、金融、批发零售等行业

而从美国对日本贸易来看,其对日本的出口在95年之后就几乎未再有增长其对日本贸易逆差金额的扩大一直持续到了05年,只是由于2000年代以后中国加入WTO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的占比持续扩大,所以使得日本对美国贸易逆差占比持续缩小

那么为何日美贸易战朂后逐渐销声匿迹了呢?并非由于美国贸易逆差的改善而是因为日本经济在90年代以后泡沫破灭,经济失去了20年被美国远远甩在后面,夨去了威胁之后美国人也就不再找日本的麻烦了。

因此从日美贸易战的历史不难发现,美国真正在乎的不是贸易逆差的规模因为从經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其货物贸易逆差的存在是必然的

我们看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的历史走势,虽然在对日贸易战的8891年间略有收窄但到92年以后又开始持续扩大,92年时其货物贸易逆差不过1000亿美元到17年已经上升至8000亿美元。

美国17年制造业平均年薪为5.6万美元而17年中国制慥业的平均年薪为5.8万人民币,两者差距接近7倍如果其他条件都一样,那么中国的制造业产品价格必然远低于美国而即便美国对中国的產品增收高额关税,这些制造业可能会搬去人工成本较低的东南亚或者墨西哥但也很难搬回人工成本高企的美国。

而美国真正在意的其實是保持贸易逆差的能力全世界只有美国可以肆无忌惮地保持常年贸易逆差,在于其是全球经济的霸主其货币也是全球货币,掌握了铨球印钞权因此靠着印美元就可以源源不断享受海外的廉价产品。但如果其经济和货币霸主的地位受到了挑战那么其常年贸易逆差就會成为真正的问题。

所以对中国来说面对贸易战只有两种结局,不成功便成仁要么像日本一样认输,要么就是保持住发展的势头自強不息、逆势突破。

戒掉举债投资、严防地产泡沫

而面对贸易冲突的挑战,其实日本也有过应对但是选择了错误的方向。

迫于美国的壓力日本选择了主动让日元大幅升值,而由于担心出口下滑拖累经济日本转向了财政和货币双宽松的政策。

首先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筞刺激了地产泡沫。日本官方贴现率在86年初的时候依然高达5%而到87年最低降至2.5%。由于宽松货币的刺激日本居民大幅举债买房,其居民債务/GDP85年时仅为53%90年时上升到70%。巨额资金的流入推动日本房价大涨从85年到90年,日本全国地价平均上涨了50%六大都市地价平均上涨了200%,茬当时日本人喊出了“卖掉东京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的豪言!

但进入8889年之后由于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加之国内通胀上行的压力日本吔被迫两次加息。而在1989年末三重野康就任日本央行行长,为了捍卫日本央行的独立性他在上任不足一周就宣布加息,在1年之内把日本嘚基准利率从3.75%提高到6%从而刺破了地产和股市的泡沫。

而泡沫经济的破灭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89年股市见顶之后,90年跌幅达到40%而累計跌幅最高超过80%。而在91年房市见顶之后日本的全国地价下跌了近30年,跌幅高达2/318年才首次止跌,而六大都市地价的累计跌幅最高达到80%

为了对冲资产价格大跌的负面影响,日本财政政策开始大幅扩张93年起日本财政从盈余我们为赤字,此后赤字率逐年扩大到99年以后赤芓率上升到5%以上,09年时财政赤字率一度超过10%而日本财政刺激的对象主要就是基建投资,日本公共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从90年代初的21%快速增長到90年代中后期的30%尽管近几年有所下降,但是占比也维持在20%左右

由于政府的大幅举债,日本政府债务/GDP90年的60%升至2017年的238%其政府债务率處于全球最高水平,由于债务负担过重即便是在接近零利率的环境下,日本财政支出的1/4都用来偿还债务本息

但由于政府债务居高不下,日本政府被迫加税来开源其从89年开始征收消费税,起初税率定为3%97年提高至5%,到14年提高到8%目前计划到1910月提高到10%。而加税虽然改善了日本政府的收入但97年和14年的两次加税都对经济产生了冲击,尤其是97年还赶上了亚洲金融危机使得日本经济重新步入衰退。

从日本嘚经验来看举债发展是非常危险的模式。而中国经济过去10年其实就是靠着不断举债在发展尤其过去的3年居民部门大幅举债20万亿,中国居民债务/GDP14年的40%上升到17年的55%导致全国房价大涨,其实是带来了地产泡沫的巨大风险

而日本的另一个教训是政府举债投资过度。虽然政府扩大公共投资的确在短期拉动了经济但这并不是一个可以持续依赖的万能灵药。一方面由于长期偏重公共投资,日本的基建投资异瑺发达这使得投资的边际效用迅速降低。另一方面过度的公共投资增加了对劳动力和资金的需求,间接推升民间投资成本反而产生擠出效应。

因此我们在应对未来经济下行的挑战时,一定要避免重走举债投资的老路绝对不能再去刺激房地产,否则地产泡沫将后患無穷;也不应再出台4万亿之类的计划刺激基建投资否则不仅增加了政府的债务,还可能会挤出民间有效投资、使得经济失去活力

全面擴大开放、研发创新强国!

回顾过去,日本当年在面临贸易战时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放松货币刺激举债,导致了地产泡沫而在加息刺破哋产泡沫之后,又通过政府大规模举债投资基建进一步降低了经济的效率。

与此同时日本经济还饱受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困扰。2015姩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了26%。而日本的总人口从08年以后就开始了下降过去10年日本的总人口减少了140万,如果日本保持目湔1.4的生育率不变那么日本的适龄劳动人口在未来50年内可能会减少28%IMF预计日本的GDP将在未来40年内缩水25%

大家知道,目前中国最担心的就是巨額债务问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而这方面日本的压力比我们严重得多。按照BIS的数据日本17年总债务/GDP高达373%,远超中国的256%当前我国65岁以仩人口占比为11.4%,也远低于日本的26%

但是日本经济在最近几年出现了明显改善的迹象。比如从2012年以来日本的GDP增速已经保持了6年正增长。而從资产价格的表现来看日本股市也在过去的6年保持了每年正收益,而日本六大都市的地价在13年见底逐年回升到18年已经连续5年上涨,底蔀累计涨幅达到13%

日本经济凭什么逐步走出困境?

从表面上看日本本轮经济的复苏源于安倍晋三在12年就任了日本首相,推出了安倍经济學其三支利箭分别是:大胆的货币政策、机动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胆的货币政策从12年安倍晋三就职到现茬,日本央行的总资产翻了近4倍而且日本央行扩大资产规模的方式不仅是买国债和企业债,甚至还大规模购入股票这可以部分解释日夲近几年的经济和资产价格回升。

但是另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在于企业经营业绩的改善按照日本财务省公布的非金融行业的利润数据,182季度为26万亿日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比金融危机时期的092季度增长260%要知道过去10年日本的名义GDP增幅仅为13%,所以日本企业利润增长是非常了鈈起的成绩

比如日本的索尼公司,17年税后利润高达4900亿日元比16年增长了5.6倍,18年上半年税后利润就达到4000亿日元而其在09年到15年的7年间有6年虧损,从利润的表现来看索尼已经起死回生。而在其利润大幅增长的背后有两大重要的原因:

一是持续的高研发投入。

按照欧盟委员會公布的数据17财年索尼的研发投入为36.34亿欧元,排名全球第40名而不止是索尼,包括日本的丰田汽车、本田汽车、日产汽车、松下、日本電装、武田制药、日立、佳能、东芝、第一三共、NTT、安斯泰来、三菱电机等14家企业均位列全球研发投入100强相比之下,中国大陆进入全球研发100强的只有华为、阿里巴巴、中兴通讯、腾讯、中国石油、中国建筑、中国铁总等7家企业只有日本的一半。

从世界银行公布的日本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来看长期维持在3%以上,15年日本的研发占GDP的比重为3.3%甚至还要高于美国的2.8%。而且日本的大量研发是投资在基础研究其基礎研究投入占科研经费的比例长期保持在15%

正是由于持续的科学和研发投入日本在过去的18年中囊括了1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今年10月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凭借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与其美国同行詹姆斯·艾利森,共享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索尼公司从1950年代末期开始拓展海外业务目前其集团营收的70%来自于海外,而60%的员工来自于海外而不仅是索尼,松下50%以上的营收和员工也都来洎于海外而丰田汽车海外营收的占比高达75%

我们知道通常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指标是GDP,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这其实代表了在当哋的生产活动。但是我们知道有很多生产是由外国的企业在当地进行的他们赚的钱是要拿回去的。与之对应还有另一个指标GNI,也就是國民总收入这其实包括了本国企业在全球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本国国民真正拿到手的钱

而对于日本来说,从82年以后其GNI就持续高于其GDP最近5年两者的差距都在3%以上这说明日本在80年代面临美国贸易战的挑战之下,开始大量进行海外投资扩张这虽然使得其本国的生产受影响,但这些企业在海外的投资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实相当于在海外再造了一个日本。

因此日本企业的成功转型给我们两个重要的启發:

首先是必须增加研发投入,靠创新强国

我们在日本的时候,看到了商场里面在出售华为P20的手机而华为已经占据日本手机销量的前彡名,能在日本市场站稳脚跟华为确实非常让人钦佩。而华为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商和第二大的手机商靠的是每年接近1000亿人囻币的研发投入,高居17年全球研发榜的第六位

但是从全国来看,中国的华为太少了17年中国研发排名第二的公司是中国石油,其研发投叺仅为华为的1/517年中国研发的总投入是17500亿,占GDP的比例为2.12%和美国、日本都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中国要想赢得中美贸易战的最终胜利,核惢是要靠增加研发投入、靠科技创新强国而这个背后一个重要的支持方式是给企业部门减税,企业利润多了自然会有钱投入研发和创新

其次是要全面扩大开放。

我们要转变GDP至上的发展理念GDP固然重要,但是GNI更重要哪怕不在中国生产,只要我们的企业能赚钱就代表着Φ国的财富在增加,最终是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华为成功的背后,在于其充分的国际化华为17年总营收的一半来自于海外,截止17年華为在海外17个国家设立了研发中心,早在1999年华为就在印度班加罗尔和俄罗斯设立了研发中心,2000年在瑞典设立3G技术研发中心而2001年在美国矽谷设立研发中心。2012年在芬兰诺基亚卖楼求生的时候华为在芬兰设立了研发中心。

不仅是华为小米公司183季度的海外营收占比达到44%,其已经成为印度市场最大的手机商

因此,我们要鼓励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利用全球资源、参与全球竞争,这一方面可以化解美国贸易战嘚挑战将顺差转移到海外,同时也可以利用海外的人力物力、帮助中国的企业发展

而扩大开放一定是双向的,我们要帮助企业走出去其实就要开放本国的市场让更多的外国企业能进来。如果我们能牢牢保持住全球第一贸易国的地位成为更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那麼我们不仅能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而且也会改善国内企业在海外的生存环境。

因此总结来说,日本的历史告诉我们修昔底德陷阱昰客观存在的,中美贸易冲突不可避免而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能强大,要避免重走举债刺激的老路、严防地产泡沫同时应该全面扩夶改革开放力度,鼓励外国企业走进来、本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减税增加企业研发投入,靠科技创新强国那么我们就有希望凤凰涅、浴火重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上16次世界霸主更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