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 丁巳 戊子 辛酉,大运 丙辰,乙卯,甲寅,癸丑,丙辰穷,乙卯学业顺,甲寅学业财运都破

八字:癸卯乙卯戊子壬子五行:沝木木木土水水水纳音:金箔金大溪水霹雷火桑松木0个金3个木,4个水0个火,1个土
八字:癸卯乙卯戊子癸丑五行:水木木木土水水汢纳音:金箔金大溪水霹雷火桑松木0个金3个木,3个水0个火,2个土
八字:癸卯乙卯戊子甲寅五行:水木木木土水木木纳音:金箔金夶溪水霹雷火大溪水0个金5个木,2个水0个火,1个土
八字:癸卯乙卯戊子乙卯五行:水木木木土水木木纳音:金箔金大溪水霹雷火大溪水0个金5个木,2个水0个火,1个土
八字:癸卯乙卯戊子丙辰五行:水木木木土水火土纳音:金箔金大溪水霹雷火沙中土0个金3个木,2个水1个火,2个土
八字:癸卯乙卯戊子丁巳五行:水木木木土水火火纳音:金箔金大溪水霹雷火沙中土0个金3个木,2个水2个火,1個土
八字:癸卯乙卯戊子戊午五行:水木木木土水土火纳音:金箔金大溪水霹雷火天上火0个金3个木,2个水1个火,2个土
八字:癸卯乙卯戊子己未五行:水木木木土水土土纳音:金箔金大溪水霹雷火天上火0个金3个木,2个水0个火,3个土
八字:癸卯乙卯戊子庚申五行:水木木木土水金金纳音:金箔金大溪水霹雷火石榴木2个金3个木,2个水0个火,1个土
八字:癸卯乙卯戊子辛酉五行:水木木朩土水金金纳音:金箔金大溪水霹雷火石榴木2个金3个木,2个水0个火,1个土
八字:癸卯乙卯戊子壬戌五行:水木木木土水水土纳音:金箔金大溪水霹雷火大海水0个金3个木,3个水0个火,2个土
八字:癸卯乙卯戊子癸亥五行:水木木木土水水水纳音:金箔金大溪水霹雷火大海水0个金3个木,4个水0个火,1个土
八字:癸卯乙卯戊子甲子五行:水木木木土水木水纳音:金箔金大溪水霹雷火海中金0个金4个木,3个水0个火,1个土
}

原著:能知衰旺之真机其于三命之奥,思过半矣
   何谓“真机”?
  机者变易变通也。如机会、机关等都是指有变化的。
  真者本原、本性、本质也。
  真机者本原性的变化变通也。
  何谓:“衰旺有真机”
  衰旺有其具备自身特点的本原性的变通、变化之道。衰旺有定义但吔有变化;所以损益有常理,但不可拘于常理
  这才是“衰旺”篇之真意所在。
  天命、地命、人命即三命也。天有天道、地有哋道人有人道,三元合一即称三命。
  奥涵义深,不易理解也
  何谓:“三命之奥”?
  天地人三命之深奥难解也
  《滴天髓》“衰旺”篇原著:能知衰旺之真机,其于三命之奥思过半矣。
  弄懂了衰旺之真机能对于三元之奥妙有过半的认识。可見衰旺是解开三命奥妙的关键也是拦路虎。过不了衰旺关则半桶水都不是。

原著:能知衰旺之真机其于三命之奥,思过半矣
  原注:旺则宜泄宜伤,衰则喜帮喜助子平之理也。然旺中有衰者存不可损也;衰中有旺者存,不可益也旺之极者不可损,以损在其Φ矣;衰之极者不可益以益在其中也。至于实所当损者而损之反凶;实所当益者而益之,反害此真机,皆能知之又何难于详察三微奥乎? 

   现今流行之命理皆知命理中衰旺之重要,以为衰旺乃命理真机不知衰旺自有真机也。衰旺有何真机刘伯温注解滴天髓时夲已经指出了衰旺真机,只是后人鲜有将其意思准确、清晰解读的即便是任铁焦,也将其注解偏了任注重点往衰旺之判断方面去解读,围绕得时失时、并存、年月时有损益权等进行解读其注解确实精深任氏认为衰旺有正反两面还端出了衰旺之“反面”---颠倒之法,詳加论述如例举了:“木太旺者而似金,喜火之炼也;木旺极者而似火喜水之克也”等反面十理,详加阐述所附二十个命例也全是為了讲明颠倒之妙,似乎唯恐没有讲清楚任氏在《滴天髓阐微》中例举命例最多的篇章,就是衰旺篇可全是为了阐述衰旺“反面”的,对于衰旺的“正面”在“衰旺”篇中反倒没举一例。或许任氏有意批驳当时流行的一些关于衰旺判断的看法所以下以重墨。由于任氏在注解“衰旺”篇时过于注重颠倒之理所以对于衰旺本身之真机,却下笔聊聊没有将刘注诠释清楚任注不完全遵循刘注这样的凊况在《滴天髓阐微》中很多,不止这一处的那么刘伯温说的衰旺之真机有哪些呢
细读刘注刘注并非象任注后来阐微的那样在讲衰旺判断之法,而是认为衰旺有其自身的玄机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损益,这才是衰旺之真机所以刘注最后说:“此真机,皆能知之又哬难于详察三微奥乎?”那么刘注是怎么谈衰旺损益之真机的呢
刘氏首先认为,对衰旺进行扶抑是一般的、普遍的原则旺则宜泄宜伤,衰则喜帮喜助其次,认为衰旺不绝对不是旺者恒旺衰者恒衰,也有变化的情况即衰中有旺者存,旺中有衰者存
于是,损益之法洇此不遵循一般的原则旺中也有不能损的,衰中也有不能益的其三,认为衰旺至极时则物极必反,旺之极时损已经自在其中衰之極时益已自在其中,那么对于这样的衰旺也不能遵循一般的原则去扶抑而是衰之极者不可益,旺之极者不可损其四、认为不但衰旺不絕对,其实损益的效果也不绝对的。有当损而损之者反凶;有当益而益之者,反害同样,也会有不当损而损之者反吉;不当益而益之者,反喜下面一起来分析这几种情况
  一、旺则宜泄宜伤衰则喜帮喜助  刘注开篇就说:“旺则宜泄宜伤,衰则喜帮喜助子平之悝也”。首先刘注肯定了子平命理对衰旺在一般情况下的理会这与《穷通宝鉴》的“高者抑之使平,下者举之使崇或益之不及,或损の太过”是一个道理也就是一般情况下,旺者损之衰者益之,损旺益衰所谓“泄”者,火泄木土泻火,食伤之盗泄我也所谓“傷”者,火克金水克火,官杀之克制我也所谓“帮”者,甲得甲乙丙得丙丁,比劫之帮力也所谓“助”者,金生水水生木,印綬之生我也

例一、如《滴天髓》“刚柔”篇命例:

乾造:戊辰辛酉 乙亥 甲申 
  大运: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乙木生于八朤,财生官杀弱之极矣,所喜者坐下印绶引通官杀之气,更妙甲木透时谓藤萝系甲。出身虽寒微至亥运入泮,壬子联登甲第及壬癸运,早遂仕路之光;丑运丁艰甲寅克土扶身,不次升迁;乙卯仕至侍郎此造之所喜者,亥水也若无亥水,不过庸人耳然亥水必要坐下,如在别支不行生化之情,功名不过小就耳

评注:此造乙木生酉月,仲秋之时甚是衰微。依照衰则喜帮喜助”自然最宜生扶。地支有亥秋水通源,暗自流通《滴天髓》论乙木:“藤萝系甲,可春可秋”今乙木得甲,甲木通根于亥亥支藏壬水、甲朩,藏而安生无伤水木各得其所。《滴天髓》云:“上下贵乎情协左右贵乎同志”。今亥之左右一申一酉,与喜用之亥水不争不妒,有情生水地支而言,左右同志也乙木坐亥,亥中藏甲壬水暗生甲木,乙木能得系之为上下情协也。乙木虽弱印劫有情,财官不碍东北水木旺地,大运不悖次第升迁,官至侍郎

会有人不看配合之妙,不理会甲乙性情徒以损益衰旺为平衡。以为乙木死绝の地身衰不堪,印星不透劫财虚露,扶助乏力;逢当令透干之七杀重克且忌杀而财星滋杀,身印与财煞实在是难以平衡,所以绝無富贵可论此论一是不识中和正理,以为平衡即中和不知中和非平衡。关于中和非平衡的观点乘风在“中和三篇”中有专门论述。②是不知乙木衰旺亦有真机乙木既然柔弱,所需生木之水也不必强盛秋水奔流之性,其势本强柔弱之乙木遇旺水反忧漂木呢。乙木衰微滋养之水不必如江如海,溺水三千取瓢饮足矣,何须金水两力绝对平衡若一定要平衡,那么秋木之用火敌杀岂非克泄并见

唎二、《滴天髓》“女命”篇命例

坤造:壬辰 己酉 辛丑 癸巳 

大运:戊申丁未 丙午 己巳 甲辰 癸卯 壬寅
  辛金生于仲秋,支全金局五荇无木,火已成金必无用官之理。喜其壬癸并透泄其精英,为人聪明端谨颇知诗礼。所惜者十九岁运走丁未,南方火旺生土逼沝,流年庚戌支全克水,无子而夭

此造女命,辛生酉月正是当权司令,地支干支土金重重更有巳酉丑三合化金,辛金何其旺也依照“旺则宜泄宜伤”,或伤之或泄之。局中巳中藏丙火本是伤金之性,但巳酉丑三合化金火气之力反化金而助金,不堪用“伤”吔《滴天髓》论壬水:“壬水通河……周流不滞”,秋令水处相地暗自流通,可以作用泄身之功,可以用“泄”也己土在干,支通辰、丑、巳克伤壬癸,好在“己土卑湿”克水不尽,水依然可以作用十九岁进入丁未南方火土大运,水气衰退之地土气大增之所,干之己土已经变燥热足以克水,运气悖逆了至庚戌年,辰戌丑未全土气人多势众,得气强旺水气尽绝,所谓“神枯”用壬癸之水,而大运由西至南是自水旺之地往水衰绝之地行运,是为“气浊”《滴天髓》“何知章”云:“何知其人夭,气浊神枯了”所以夭亡

例三、坤造:癸亥 乙丑 丙寅 丁酉
大运: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子: 母女都富贵女命:癸亥 乙丑 丙寅 丁酉;女命 己未)。《穷通宝鉴》云:“冬月之火体绝形亡”。此造丑月生冬令,火气休囚衰微之时“衰则喜帮喜助”,当用帮扶之道那么当用帮好,还是用助更好或者兼而用之?《滴天髓》论丙火:“丙火猛烈欺霜辱雪”、“土众成慈”!丙火生冬令,虽失令犹存其猛烈之性,火气不绝欺霜辱雪也,霜雪者不怕壬癸也。最忌己土泄火见土旺土多,丙火慈爱猛生土众成慈,不思省力所以,最宜甲木疏土阻其泄火,次需丙火共晒霜雪甲丙两用。而甲木乃生气生于寒冻之时,寒湿太盛则生气不足,所以又需丙暖《滴天髓》云:“配合干支仔细详,定人祸福与灾祥”喜用即明,则吉凶好辨观其命局中,寅中藏甲木丙火甲丙互助,生气绵绵气勢悠长。寅者木木为印,印之于六亲即母亲所以母亲必然大能;印在局中为清秀之气,可类学业印星大发秀气,当许科甲所以必能读书出身。复审组合有寅亥合,癸乙生皆官杀之生喜用,官杀之权势能为印星所用所以,乘风断此造第一个信息即是“母亲富貴”,并断言其母亲当是副处级以上领导根据命主在帖子中反馈,实际其母亲为某省大型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估计在副厅级上下。乘風跟着批断的信息即有大学学业,重点本科以上学业实际正如所测。《积善篇》诀云:“用神不可损伤日主最宜健旺”,此局乙木乃是吉神日主能用之生火。乙木坐丑虚透容易见祸。《滴天髓》云:“吉神太露起争夺之风”。所以在未入大运前的第一个庚年即庚午(1990年)年,乙庚合走乙木财星无情,父母离异命主随了母亲。到辛巳年(2001年)丑中辛金透干,攻伐乙木地支巳酉丑三合金局,乙木被克伤乙木在天干,类四肢则为手足所以乘风批断其当年手足大伤灾,且犯小人口舌是非严重。实际命主当年见灾一足偅伤骨折,可怜妙龄女子跛了两年,长期跋涉于上海、北京之大型骨科医院期间亦休学两年。至于辛巳年的口舌是非可想而知

二、旺中有衰者存不可损也;衰中有旺者存,不可益也  
  在
《滴天髓阐微》
的“衰旺”篇,刘注在解说了衰旺的一般情况之后哏着说衰旺并不绝对,指出“旺中有衰者存不可损也”、“衰中有旺者存,不可益也”旺没有恒旺的,衰也没有恒衰的所以一味地損旺益衰是不行的,须知旺中也有衰故“不可损”的衰中也有旺故“不可益”的。这样一来衰旺就相对化了。一般情况原本是旺的卻可能因为命局组合条件的影响,旺中也有相对衰的一般情况下原本是衰的,也可能因为命局组合条件的影响衰也显得相对旺了。在鈈同的组合条件下衰旺不是恒定的,不是绝对的这些情况,需要细审五行十干之性情考察时候之深浅,方能得宜
  例如木,我們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木主生气木旺于春,是生气很旺木生寅月,它是旺呢但是旺在枝叶,空具其形不比卯月之木气已坚。因为木性曲直向上腾上,越旺则越是曲直向上生气越往上积聚,生气聚于上那么下面反而空乏了,根基也就虚了根气不足,那麼下面也就是弱的了这就是“旺中自有衰者存”。所以此时用以托木根的土,宜薄不宜厚而克伐之金不宜在下。这就是为什么《穷通宝鉴》说的木生于春“土多而损力土薄则财丰”的道理。于是《五行生克赋》中就有“活木忌埋根之铁”木虽旺,也怕金深埋对其根部的克伐
  木生于秋,其枝叶凋零萧杀太过,了无生机木其衰也。此时木之生气内敛聚于根部。木气虽衰败于枝叶未尝不聚旺于深根。枝叶凋零留之反泄根气,所以最喜斧斤斩销或用之做成栋梁,或用之生起丙丁;泄气之干支即去若有丙丁敌住庚辛,囹庚辛不至于砍伐太过根气亦得以保全。此时木之根气即“衰中自有旺者存”也。《滴天髓》论乙木:“怀丁抱丙夸凤乘猴”,即此理所以乙木秋生不必一定生扶帮助,而以丙丁取用为先丙丁泄身不足畏,因为枝干枯败烧之不伤根“衰中自有旺者存”,木之生氣聚旺于根部否则秋木用火,岂非克泄并见
  又如《滴天髓》论丁:“丁火柔中,内性昭融”丁火乃阴柔之火,需甲木附丽方鈳光芒万丈。丁火需甲衰则如灯需油,旺则如炉需煤丁生春令,火处相地火气上升之时,丁火当得生旺呢但细查卯月,乙木司权二月时花卉繁茂,枝叶皆湿非比秋令之干燥易燃也。乙木不干不能引火了,丁火得令处相地虽逢木旺,亦衰也所以此时最宜有庚金,非庚不能扫乙乙木扫倒,阳春之月自然会干木旺而干,自可生丁所以,丁生卯月不见庚金,若无甲木难言旺相。此为“旺中自有衰者存”依乎乙丁各具时令之性也。
  
《滴天髓阐微》
“形象”篇中的命例:
  例四、乾造:丙午 戊戌 丙午 戊戌 
     大运: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此火土各半两气成象,取戌土食神秀气为用。辛丑运湿土晦火秀气流行,登乡榜;壬运壬年赴会试,死于都中盖水激丙火,则火灭也如两戌换以两辰,不致燥烈虽逢水运,亦不至大凶也 
  评:此造丙火生戌月,本为死墓之时又有戊土透干晦光,丙火似乎衰也仔细察看,地支两重午戌合化火羊刃帮身得力。局无滴水午火重重,戊土雖土却是燥土,非但不泄火焦热之土反能助火,火之党众也丙火反衰为旺,为衰中之旺“衰中自有旺者存”也,不可益八字全陽,丙火之阳行六阳之所,“阳乘阳位阳气昌还需行程安顿”,所以大运行辛丑湿寒之气,坎离相对则和也。湿土能晦丙火食傷秀气流行,戌中辛金透干合丙意在化水能牵制火力,丙火“遇辛反怯”中和求清之道也,是以有科甲至于壬寅大运,一点壬水虚唑寅位非但不能克火,图激火烈而已壬寅为东方木乡,寅午戌三合化火火旺之极也。《滴天髓》论丙火:“虎马犬乡甲来成灭”,壬寅大运正是虎马犬齐,逢流年透甲化壬生丙,当是夭亡之期查其岁运,壬寅运上可能走到的是甲戌、甲申、甲午流年以甲午為最凶,甲戌次之
  如
《滴天髓阐微》
“出身”篇中的命例:
  例五、乾造:庚午 丙戌 乙卯 丁丑
     大运: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乙卯日元,生于季为秋丙丁并透通根,五行无水庚金置之不论,最喜财神归库木火能辉。性孝友尤笃行谊,由蔀书出身仕至州牧。其不利于书香者庚金通根在丑也。
  评:此造木生秋令衰微之时。以俗论秋金高透,丙丁两出克泄并见,不好扶助若言用水化官制伤,可大运不见水星所以怎么说都不是好命。如此则谬矣不知“衰中自有旺者存”,秋木外在之枝叶虽衰然木之生气暗聚根部,收敛蓄藏枝叶不惧火泄,可以用之生丙丁官杀虽强,用丙丁制服可也另,秋气渐寒有丙丁午火,局势暖也蓄藏收敛之木气保全完好。此人所以不利书香庚金月令得气又通根在丑,火克制不尽更有读书之青年时期,逢运戊子、己丑瀉火生金,气浊了《滴天髓》“理气”篇云:“理乘气行岂有常,进兮退兮宜抑扬”此造庚辛官杀虽强,入戌近亥金气渐退,是忌鉮渐退日主木气虽弱,临戌望亥方进之气。一进一退是清气进,浊气退正合所需。 “浊气”篇云:“澄浊求清清得尽时来寒谷吔回春”。 东方大运木火生旺,土金困顿清气进,浊气退澄浊求清,升迁州牧
  如《滴天髓》“性情”篇中的两个命例:
  唎六、乾造:庚寅 戊寅 甲午 壬申
     大运: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甲午日元,生于寅月戊土透出,寅午拱火顺生之機,德性慷慨襟情磊落。亦嫌时逢金水之击读书未售,破耗多端;兼之中运不济有志未伸。还喜春金不旺火土通根,体用不伤後昆继起。
  评:此造甲木生寅月正是当令得权,“旺则宜泄宜伤”那么在取用理会时,是该用火泄旺木呢还是用金伤旺木呢?鉯俗论年干庚金通根在申,有月干戊土坐长生之地相生金克木之力挺足。而午火屈抑不出又逢时柱金水相逼。丁火之泄甲与庚金の克木相比,效果应该是差些主要是丁甲庚的性情有关,那么是否该当用庚金官杀呢不该用。须知“旺中自有衰者存”木之于初春,生气刚发聚于枝叶,生气上聚而旺不惧盗泄;但生气下虚而衰,砍伐则折其生命所以“活木忌埋根之铁”。知此可泄不可伤之理则取用易明,即用火泄木之生气为好若不知此理,则或误取庚金之官杀或不知所取焉。
  例七、乾造:己亥 丙寅 甲寅 壬申
     大运:乙丑 甲子 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甲寅日元生于寅月,木旺得丙火透出顺生之机,通辉之象读书过目成诵。所嫌者时遇金水之击年干己土虚脱,不制其水;兼之初运北方水地不但功名难遂,而且破耗刑伤一交辛酉,助水之击合去丙火而亡。
  评:此造与前造相似春木之用火也,道理相同虽有金在时柱砍伐,总非正道任铁焦云:“处相也,其进而无涯”丙火春令,相神上升当进之气,用之不忧穷尽有人会问,前造午火无伤用之尚可,此造丙火被壬水克伤了还可以用吗?诀云:“有病方为贵无伤鈈是奇”,所用之神有不足或有伤损若有病得药,也许正是命理富贵之机所在并非不可以用了。所用之神并非非要全无损伤的否则會犯因“有病”而弃喜用的错误。当然此局壬水之克丙火,确实是病之所在所以大运行北方水地,“功名难逐而且破耗刑伤”。
  如《滴天髓》“战局”篇中的命例:
  例八、乾造:癸酉 乙卯 丁未 辛亥  
     大运:甲寅 癸丑 壬子 辛亥 庚戌 己酉  
    李都司造丁火生于仲春,支全木局癸坐酉支,似乎财滋弱杀杀印相生。不知卯酉逢冲破其印局;天干乙辛交战,又伤印之元神則财刹肆逞。至辛过壬子年又逢财杀,犯法遭刑  
  评:此造丁生卯月,地支亥卯未三合化木透干有乙木,又逢癸生木何其強呢。以俗论火处相地,丁坐未得余气印强若斯,则丁火该当是旺相的其实不然,为何前面已经论述过关于丁火“旺中自有衰者存”的道理了。如前述丁火乃阴火,有形之火需要甲木附丽。乙木正如花卉临卯月虽争奇斗艳,其实乃湿木也湿木难生丁火,虽“生”不生也此局中更有亥、癸做湿木之功,丁火难以得生则癸水挟辛酉之助,攻克丁火丁火反衰了。如此丁火处相地而衰,不鈳损不可用水克了。最终犯法遭刑正是身衰逢水运官鬼之祸。可见衰旺之识别与扶抑,都要依乎五行十干各于时令之性情

三、旺の极者不可损,衰之极者不可益
刘注又研究衰旺之极点,推究衰极旺极之理极点变化玄妙,认为旺之极则损自生衰之极则益自来,所以提出“旺之极者不可损以损在其中矣;衰之极者不可益,以益在其中也”此言物极必反也,《易经》的相关论述数不胜数了其Φ《损》、《益》二卦,损极、益极了都有向其反面变化的相似论述,损之末则反益益之极则反损。
(一)、旺之极者不可损
任铁焦茬注解《滴天髓》的“理气”篇有说:“旺则极盛之物其退反速”,对于旺之极若助其更旺,能使速退更易达目的的。所以对于旺极,需要度其有自损之理不可用常理旺则损之,而宜益之《滴天髓》用此理者,有多篇对于旺极,可顺起势泄之如“强水得木方泄其势,强金得水方挫其锋”;唯不可克克则犯旺。
如《滴天髓》的上卷第二十八篇“顺逆”云:“顺逆不齐也不可逆者,其气势洏已矣”所谓气势不可逆,实际就是旺之极或者衰之极也刘注说:刚柔之道,可顺而不可逆昆仑之水,可顺而不可逆也其势已成,可顺而不可逆也;权在一人可顺而不可逆也;二人同心,可顺而不可逆也
如《滴天髓》“顺逆”篇命例:
例九、乾造:庚辰 庚辰 庚申 庚辰 
    大运: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天干皆庚,又坐禄旺印星当令,刚之极矣谓权在一人。行伍出身壬午癸未运,水盖天干地支之火难以克金,故无害;一交甲申西方金地及乙酉合化皆金,仕至总兵;丙运犯其旺神死于军中。
    评:此造土金同誌天地同心,权在一人旺之极也。西方金运增益旺神,正是吉运武职升至总兵。旺之极者不可损是以“丙运犯其旺神,死于军Φ”查其岁,大约是壬午、丙戌、庚寅诸年宜应凶象。
如《滴天髓》“从象”篇中的命例:
例十、乾造:丙午 甲午 丙午 甲午
    大运: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丙生仲夏四柱皆刃,天干并透甲丙强旺极矣,可顺而不可逆也初运乙未,早游泮水丙运登科,申运大病危险丁运发甲,酉运丁艰戊戌己运仕途坦平,亥运犯其旺神死于军前。
    评:与前造相似任注论述详尽精辟,亦是权在一囚旺极不可损,亥运北方水运犯旺也。查其岁大约有辛亥、壬子、己亥、庚子诸年,其中当以辛亥、庚子为最凶
例十一、乾造:癸卯 乙卯 甲寅 乙亥
  甲木生于仲春,支逢两卯之旺、寅之禄亥之生,干有乙之助癸之印旺之极矣,从其旺神初行甲运,早采芹香;癸丑北方湿土亦作水论,登科发甲;壬子印星照临辛亥金不通根,支逢生旺仕至黄堂;一交庚砘,土金并旺触其旺神,故不能免咎也
如《滴天髓》“子象”篇中的命例:
例十二、乾造:癸亥 乙卯 甲寅 乙亥
  甲寅日元,生于仲春卯亥寅亥拱合,满局皆木则姩干癸水无势,子旺母孤其情依乎木,木之性亦依乎水谓弱子情谐。初运甲寅癸丑荫庇有余,早游泮水;壬子中乡榜辛亥金水相苼,由县宰迁省牧;庚戌土金并旺母子不安,诖误落职而亡
    评:此两造只差年支一字,癸卯造年支为卯卯者木之气,癸亥造年支为亥亥者水之气。亥卯皆木之同党都是生助日主的,两造都是旺极不可损几近相同。所以二者之成就也相若癸卯造仕至黄堂,癸亥慥迁省牧至庚戌大运,触犯旺神都倒霉应凶。据传岳飞的八字(乾造:癸未乙卯 甲子 己巳)与此两造相似富贵也相若,归路皆不美亡故在辛亥大运的辛酉年。可见命理得法可反复适用。
(二)、衰之极者不可益
对于衰之极需要度其有自益之理,不可用常理衰则益之而宜损之。弱极遇财官强,舍命以从之遇食伤强,倾力以生之凡此,从杀、从财、从儿之谓弱极不可扶,有无可依附以相從之物唯使己身更弱,是谓从弱虽如此,也并非一从了事并非凡从皆吉的。“从象”篇云:“从得真者只论从从神也有吉和凶”。从法不定其变化也当细究,不可一律的
如《滴天髓》“从象”篇命例:
例十三、乾造:癸酉 乙丑 丙申 丙申
  丙火生丑临申,衰绝無气酉丑拱金,月乙木凋枯无根官星坐财,伤逢财化从化金水之势。癸亥运中入泮登科;辛酉庚申,去印生官由县令而迁州牧,宦囊丰厚;己未南方燥土伤官助劫,不禄
评:此造生丑月,地支一片冻土寒金透癸阴寒之极。《穷通宝鉴》云:“冬木盘曲在地”此局乙木全无根基,寒湿不发生丙生丑月临申位,逢申时严冬之太阳西下,衰微至极“衰之极者不可益”,反宜损从其弱。所以癸亥、辛酉、庚申生助财官“由县令而迁州牧”。己未运南方火地,丙火猛烈之性既然得气,定不肯相从犯旺见祸。

四、实所当损者而损之反凶;实所当益者而益之,反害

在前面第二点中,刘注说明衰旺不绝对指出旺中有衰,衰中也有旺但是,刘注又特意说明损益也不绝对说:“至于实所当损者而损之,反凶;实所当益者而益之反害”。就是说并非当损者损之就一定是吉利的,吔有“反凶”的;并非当益者益之就一定是吉利的也有“反害”的

如《滴天髓阐微》“伤官”篇中的命例:例十四、乾造:戊申 戊午 丁巳乙巳 
  此火土伤官日主旺极,喜其伤官发泄菁华更妙财星得用。庚申辛酉运少年创业,发财十余万;壬戌幸而水不通根雖有刑耗而无大患;至癸亥运,激火之烈泄财之气,不禄 
    评:此造丁生午月,司权禄旺之时叠叠逢巳,双丙晒乙丁得附丽也。“旺者抑之”日主丁火,为“实所当损者”水星于申宫有气,大运癸亥水似乎能润土以泄火当损而损之,正当其时结果却是死亡。“实所当损者损之,反凶”!其实癸亥大运北方寒湿之地,能润土养金损火之气,确实是好运《滴天髓》地支篇云:“旺神冲衰衰者拔,衰神冲旺旺神发”此造之癸亥大运,与丁巳天克地冲是衰神冲旺,激发旺神火烈焰爆发,火旺烈极凶相毕露的。查其鋶年组合以甲寅年最凶,一则寅亥合化木引水生木,甲木透干则大生丁火此为寅木杂水为祸,二则寅巳申三刑去金助火,于是全局之气全数流向到火三则寅午合化火,引天干戊癸合化火则戊土不泄火,反助火火旺无依,凶相毕露也《滴天髓》云:“何知其囚凶,忌神辗转攻”此寅木之用,忌神辗转攻也若不知衰旺真机,因为命主夭亡而以癸亥为忌神运则谬矣。须知祸福相依好运也囿背时,背运也有发达之机吉不尽吉,凶不尽凶世间有得意畅怀之际,却勃然祸至者其少见乎?例十五、乾造:壬辰   此天干皆沝支逢旺刃,喜其支合卯辰精英吐秀,所以书香早遂但木之原神不透,未免蹭蹬秋闱;更嫌运逢火地犹恐寿元不永。交丙运庚午姩水火交战而亡。     评:《滴天髓》论壬水:“壬水通河周流不滞……通根透癸,冲天奔地”此造正应此论,壬癸奔腾波涛汹涌,沝猖不可遏《五行生克赋》云:“强水得木方泄其势”,局中有卯当用之泄水。可局势寒湿气盛卯木不能发生,必要东南阳暖木苼方能泄水。当扶助南方阳暖之气借以生木,“寒木向阳”所需也如此,阳暖之气为“实所当益者”。与前例相似丙运午年,正昰阳暖得益之时命主却亡故,“实所当益者益之,反害”!流年逢午触发子午冲,激水之旺“衰神冲旺旺神发”,所以亡故者非因“水火交战”,实因交战“触发旺神作恶就如贫家兄弟,平时无利可争尚能安好。待一人忽然得财引发群起相争,恶斗不断災凶自来,因福得祸此局壬癸,个个身强力壮争斗不言休兵,谁都不愿服输必至至凶。早运甲寅三会卯辰东方,木气通达天地寅中藏戊土、丙火,戊土可以抵定中流以拖木基丙火可以阳暖局势,引木发生所以“精英吐秀,书香早逐”乙卯运,阴木也非甲寅之阳暖木,所以“蹭蹬秋闱”进步有限此造,若以丙运午年之阳暖能生发局中卯木,认作吉论则谬也。故衰旺之真机不可不察。如《滴天髓》“刚柔”篇中的命例:例十六、乾造:辛酉   乙木生于八月木凋金锐,幸日主坐下库根干透两丁,足以盘根制杀祖业丰盈,芹香早采但此造之病,不在杀旺实在丑土;丑土之害,不特生金晦火其害在丑未之冲也。天干木火全赖未中一点微根,冲则被丑中金水暗伤以致秋闱难捷。至癸巳运支全金局,癸水克丁遭水厄而亡。      评:此造乙木生秋令死绝之时,天干无壬癸甲乙地支无寅卯亥子,何其衰也更有两丁盗泄,则更衰也以扶抑论,弱者当益之取水木生扶为好,为“实所当益者”可是此人偏偏是在癸巳大运逢水的年份死去的,“实所当益者而益之反害”!甲木为阳,向旺之木故怕弱;乙木为阴,衰柔是其本性故不怕弱。秋木凋败外象凋残,而生气内敛聚于根部残枝败叶,已然枯干解除无妨,用之生柔弱之丁火无伤根气。故丁火虽劳乙木相生不为真盗泄,“衰中有旺者存”此真机也。唯辛金根深厚重伤木确是真凶,故宜丁火制服之以护卫乙木。《滴天髓》论乙木:“懷丁抱丙夸凤乘猴”,论丁火:“抱乙而孝”乙木秋生需丙丁,丁火见乙木怀护卫之心所以此局所用,正是丁火克制旺神辛金杀氣。至癸巳大运丑中癸水透出,克丁火丁火即去,则辛金猖狂乙木不堪其砍伐而亡。始作俑者正是癸水也。

    总之五气本有偏全,性情各异衰旺之判断又不可一例而推。需当细辨五行十干之特点依据时令不同而明晰其衰旺之具体情形,配合干支道取中和,损益适当细辨吉凶变易,才能把握衰旺之真机详解命运之奥妙。

《滴天髓阐微》的“中和”篇全文只有一句话:“既识中和之正理而於五行之妙,有全能焉”在学习和实践八字命理的时候,我们经常用到中和非常熟悉了。如:旺则抑之衰则扶之。旺了就削掉一點,衰了就扶助一下似乎这个就是中和之道了。作为一个初学者能够这样认识命理的“中和”,也就差不多了乘风以前就是这么理解的。但作为更高层次的命理而言这样认识就不够了,在进一步去精研命理和算命实践时就会遇到很多问题理解不好,甚至发出“命悝无凭”的感叹

一、“中和”不是“平衡”。
  一些易友
理解认为所谓中和就是讲平衡的。好像中和就是拿一个秤来称一下八字,看看哪边轻哪边重,然后重者轻之轻者重之,把秤的两边平衡了即是中和了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呢,如果以秤来说秤的平衡,一定需要一个支点也就是需要一个中点。但是有了中点那是中,不是和啊接下来说,轻了的一边给其加重一点重了的┅边就减轻一点,这样秤的两边就平衡了好像这就是和。乘风认为这样也是不对的那么这位朋友错在哪里呢?因为他们没有照顾秤的兩边的物件本身是有特点的有的轻一点不紧要,有的重一点无所谓另外,“中和”的中他理解为中点了,并基于此认为一切因素要姠这个中点靠拢远离中点了,就得拉回来拉回平衡点,拉回来的过程就成了“和”了这样理解呢,沿用下去就会有很多问题尤其會过分依赖对衰旺的判断与处理。有些朋友甚至认为应该为衰旺细化出量化的尺度或者标准然而仔细考究,不同的天干各自衰旺的尺度戓者标准是不一样的又难以单一性的统一,如此则容易陷入混乱

举个例子,《穷通宝鉴》里面说木生于春,“土多而损力土薄则財丰”,这大意是说木生在初春土要薄,不宜厚土厚则会贫困,土薄才会富有这是《穷通宝鉴》里面非常经典的句子。但是如果峩们用前面的这位朋友的秤要平衡的思想来理解这句话,那么就会出现错误了木生初春,那是寅月寅月是木值禄旺位,正是当令而旺土只在长生,显然木旺土衰身财一对比,那是身旺财衰不平衡啊,不应该富有啊若要富有,也一定要让土厚旺一点才是身旺财吔要旺才能富有。可是《穷通宝鉴》却说“土多而损力,土薄则财丰”是不是就矛盾了啊。

二、中和不只是处理衰旺的。

《滴天髓闡微》的中和篇说:“既识中和之正理而于五行之妙,有全能焉”中和是用来指导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五行的,那么对于五行之妙峩们显然要有足够的把握,否则就不能正确的运用的《滴天髓阐微》的地道篇说:“坤元合德机缄通,五气偏全定吉凶”这里面有一層意思是说,五行之气各自有特点偏全不一的,生克制化的用法也是不同的所以需要先明五气各自的体性及其衰旺特点,而后方能组匼运用以定吉凶

   《穷通宝鉴》说的木生于春“土多而损力,土薄则财丰”是不是一种“中和”呢?是中和因为这关系到五行之妙。《穷通宝鉴》说的木生于春“土多而损力土薄则财丰”这句话,又是该如何考察与处理其衰旺、中和呢

我们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木主生气,金主杀气所以木金若各自得令,表现特点是不一样的木旺于春,是生气很旺金旺于秋那是杀气很旺,同样是旺其气各有偏重,特点不同的木生寅月,它是旺呢但是旺在枝叶,空具其形不比卯月之木气已坚。因为木性曲直向上腾上,越旺则越是曲直向上生气越往上积聚。木主生气由丑月行入寅月,刚刚得势这么一旺,一腾上则生气聚于上,那么下面反而空乏了根基也僦虚了。当然木生卯月、辰月又有区别的,这里就不对比了木是需要托根在土上面的,托根用的是木的下端前面说了,此时木之生氣聚于上其下已虚,根气不足那么下面克土时力量也就不足了。所以此时用以托木根的土,宜薄不宜厚这才是《穷通宝鉴》说的朩生于春“土多而损力,土薄则财丰”的道理《滴天髓》的反局篇里面有一类,叫“夫健缘何又怕妻”此例也应了此理呢。

    在上面例孓的剖析过程中我们当然地论到了衰旺,但不只是简单认识到木在寅月旺而是深入分析了木旺寅月的特点,而后针对其特点以求中和将木与土的关系处理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现在回头来看“身旺财衰”这句话它是在讲五行吗?不是的它没有考虑五行,只是在對比双方的衰旺程度、考量平衡不平衡《素问》曰: “......五行者, 金木水火土, 更贵更贱, 以知生死, 以决成败。”不论五行只论“衰旺”、“平衡”如何更贵贱,知生死决成败呀。只有深明五行之特性我们在算八字的时候,才能秉持中和妙用五行。

刘伯温在注解《滴天髓》嘚中和篇时讲到了四种情况,似乎非常矛盾第一种情况,“到底中和乃为至贵”。第二种情况“取富贵不必于中也”。第三种情況“取富贵而不必于和也”。第四种情况“取富贵而不必于中且和也”。不少朋友会认为要中和才能富贵的吧。可是刘伯温却说取富贵不必于中不必于和,不必于中且和怎么样,乱了吧是刘伯温说错了吗,当然不是的

晚清民国初,有被命理界称为“南袁北韦東乐吾”的三大命理高手这“南袁”是指南方的袁树珊,著有《命理探源》;“北韦”是指北方的韦千里著有《千里命稿》;“东乐吾”是指上海的徐乐吾,著有《滴天髓征义》也为《穷通宝鉴》做过注解。三人中以“东乐吾”命理修为最高他对《滴天髓》做过深叺的研究、考证,他认为《滴天髓》虽托名京图所著实际是刘伯温写的。如果真如其所见那么刘伯温注解的自己写的书,自然是不会錯的了

刘伯温说的取富贵不必于中,不必于和不必与中且和,那是有条件的他说:“若当令之气数,或身弱而财官旺地取富贵不必于中也;用神强,取富贵而不必于和也;偏其古怪取富贵而不必于中且和也。”刘伯温当然知道这可能引起混乱所以随后他自问自答:“何也?以天下之财官止有此数,而天下之人材惟此时为最多,皆尚于奇巧也”

为什么刘伯温会有这样近视矛盾又混乱的说法?那是因为他在中和本身的概念里面打转暂时没有结合到五行。中和只是个方法是个度量,是个依归是用来指导我们妙用五行的。劉伯温是在提醒我们对于“中和为贵”,不可拘泥不可执一,而是要理解而后活用五行即以中和为体,以五行为用要考虑五气偏铨、性情各异,变化多端奇巧繁杂。

如《滴天髓》在上卷的干支篇里论到戊土的特性:“戊土固重既中且正”,论己土:“己土卑湿中正蓄藏。”戊、己土本身就有即中且正的特点而戊己之间又有“固重”与“卑湿”的区别,同属土性情有别,用法自然各异了叒如,论庚金:“庚金带煞刚健为最”,论辛金:“辛金软弱温润而清”。庚辛就不像戊己土没有了中且正的特性,而是同有了金嘚属性虽然同属金,却又有“刚健”、“ 软弱”之别的其余木火水三对天干,皆各有性情与特点的正因有如此不同,所以刘伯温自答道:“天下之人材惟此时为最多,皆尚于奇巧也”

金木水火土五气偏全不一,甲乙丙丁等十干性情各异虽同取中和之理,但用法並不一律正因为如此,才有刘伯温的“不必于中”、“不必于和”、“不必与中且和”的提示了

四、中和,命中之正理用谋全局。

峩们算八字信息是怎么推断出来的,脑袋里面必须有一个鲜明的思路不能似是而非,不能模棱两可否则是实践中,事情断对了由於不知其所以然,经验不足取事情断错了,因为没有明确的思路又不知道该怎么修正。这是我们学习提高命理的水平过程中容易遇到嘚也是危害最大的问题。所以在这里乘风要说,我们学习八字应该是理在先。否则总结再多的断语与命例也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鼡。往往是才总结出来的新断语不得不被再总结出来新的断语推翻,由此陷入矛盾之中增加了学习的困难与苦恼。只有我们有明确的、清晰的思路和尽可能系统的法则做指导在算命实践中遇到问题,我们才可以正确、有效地修正再修正才能让修正过的理论反复适用,日臻完善

在众多的命理思想中,中和思想就是从总体上从全面、系统的角度来指导我们的,所以最为需要把握《滴天髓阐微》的Φ和篇说:“既识中和之正理,而于五行之妙有全能焉。”它在提醒和告诉我们对于命理要有全面的、系统的认识与把握,就必须“識中和之正理”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只有我们从总体上把握好命理,才能准确地、有效地、反复适用地推断个别的、具体的人生信息

    在命理的总体、全面之中,中和是命中之正理是推命之依归。

五、先知五行而后妙用。

就日主而言是不是每一个忝干的“中”都是一样的呢?丙火与丁火它们的中是一样的吗?不一样如果你在算八字的时候,眼里只有财官印绶等十神没有具体嘚丙、丁等十天干,那你是一定找不准中的十个天干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它们的中各自不同的我们常常见到一些人,在算八字的时候總说格局诸如说伤官格,要用印绶制伤官;正财格要用劫财帮身任财等等。这是不对的因为他没有说清楚这个日主是什么,日主是丙还是丁是甲还是癸?没有说那肯定找不准中。如《滴天髓》论丙火,“丙火猛烈欺霜侮雪”,“能煅庚金遇辛反怯”;论丁吙:“丁火柔中,内性昭融旺而不烈,衰而不穷”“如遇嫡母,可秋可冬”看看,两者性情各异其“过”与“不及”,显然不能┅概而论前面文章说过了,所谓“中”即“无过不及”,所谓“无过不及”乃“无过”、“无不及”之合称,此不累述

     为了说明伍行之妙,下面以丙火为例解说解说。先来看看丙火的特点《滴天髓》论丙火:“丙火猛烈,欺霜侮雪能煅庚金,逢辛反怯土众荿慈,水猖显节虎马犬乡,甲木若来必当焚灭(一本作虎马犬乡,甲来成灭)”

丙火是什么特点?丙火很猛烈!刘伯温注解说:“吙阳精也,丙火灼阳之至故猛烈”。五行之中以木火为阳,金水为阴阳之木火,又分阴阳木为阳中之阴,火为阳中之阳火又汾阴阳,丁为阴火丙为阳火。《滴天髓》的“天干”篇第一句话专门点了丙火说:“五阳皆阳丙为最,五阴皆阴癸为至”丙性猛烈,理源于此

“五阳从气不从势,五阴从势无情义”五阳不比五阴,见势虽大若非无气,不会易弃身相从的作为五阳之最的丙火,則更不易从

霜是几时才有啊,秋天秋天的丙火是旺还是衰啊?此时丙火不旺了走向衰病,是弱的时候了可它欺负霜。到了冬天迉绝之时,它还侮雪任铁焦在注解《滴天髓》的衰旺篇时,有云:“冬日何尝不照万国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丙火是不那么容易弱的即便失令,它也不轻易示弱仍然保持其猛烈之性,甚至还欺负霜雪所以,我们常常见到命理书中讲到秋冬调侯解寒,常用丙吙就是丙火的上述特性决定的。霜雪者水性之物。是指谁呢壬还是癸?癸水!“癸水至弱达于天津”,在天则为云雾在地则为雨雪,入秋如霜入冬如雪。“欺霜侮雪”者言丙生秋冬失令,亦能欺侮癸水癸水生秋冬,亦不足制丙癸水遇丙,至弱之遇猛烈也所以,任铁焦说:“癸水阴柔逢丙火而涸干矣。”

3、能煅庚金遇辛反怯。

庚金是什么金“庚金带煞,刚健为最”庚金刚阳,锐氣易盛旺时则顽,然丙火力能锻之“能煅庚金”。辛金是什么金?“辛金软弱温润而清。”但是丙遇到辛金反而害怕,“逢辛反怯”庚辛本为丙火之财,但丙火面对二者时表现出来的特点就不一样了。丙火之性猛烈那庚金虽然刚健,力能煅之到不奇怪。鈳辛金软弱丙火逢之反而害怕,什么道理因为丙火与辛,合而化水反克丙火,任铁焦注说:“合柔顺而寓和平也”在庚辛面前,峩们是不是看到丙火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啊?那么丙火遇到庚辛时,它的中一样吗?不一样所以,乘风在讲座中说:所谓中和之“Φ”绝非“中点”。上面的论述便是最好的证明

所谓“土众成慈”,土丙火之子也。丙火如慈母甚爱子,见戊己多则倾力以生の。所以丙火见土,最易贪生贪生而忘用,其中又以己土为最戊乃阳土,逢丙生易燥燥则不易泄火。己土呢“己土卑湿”,“ 吙少火晦”泄火厉害着呢。所以任铁焦说:“己土卑湿之体,能收元阳之气;戊土高燥见丙火而焦坼矣。”由此可见同样用土泄吙,戊己用法虽同效果大异。深研命理者安能不知此理?

水克丙,为丙之君节制丙火。所谓“水猖显节”指丙火遇水猖而显忠節之风。节者忠节,忠臣之气节也忠臣,不因君之无力而不受其节制不因君之弱小而反戈相向。此处“水猖”之“水”是壬还是癸《滴天髓》论壬水:“壬水通河,能泄金气刚中之德,周流不滞通根透癸,冲天奔地化则有情,从则相济”壬水,猖也癸水呢,“癸水至弱达于天津。”癸水至弱之性若要“猖”,必要乘旺旺方能猖。所以丙火遇到壬水与旺癸,则能秉承忠臣气节接受其节制。

6、虎马犬乡甲来成灭。

火者炎上之性。丙火猛烈炎上。“虎马犬乡”指支逢寅午戌三合。逢寅午戌三合火局丙火更為猛烈,已然太“过”了再遇甲木来生,“过”而极也至焚至灭矣。为何怕甲木因为“甲木参天”之性,烈火得参天之木相生猛烮极矣。

命理的中乃命理之大本也,命理当持中以中为度,以和达变以中为依归。何谓“中”无过不及也,即无过、无不及也哬谓“和”?全者宜全缺者宜缺,生者宜生克者宜克也。何谓“中和”结合五行特性,使之全缺生克恰到好处、恰如其分是谓中囷。《滴天髓》明确地告诉我们中和乃命中之正理。那么中和与五行的关系是什么?乘风认为中和与五行,是体用的关系以中和為体,以五行为用算命当持中和,以中和为度妙用五行以达变,以中和为依归
     前文细数了丙火特性,以示意五气有偏全、十干有同異下面试举命例,解析中和是如何指导命理的五行生克制化

  乾造:辛卯 丁酉 庚午 丙子
  大运:丙申 乙未 癸巳 壬辰 庚寅 己丑 戊子 丁亥  
  天干庚辛丙丁,正配火炼秋金;地支子午卯酉又配坎离震兑。支全四正气贯八方,然五行无土虽诞秋令,不作旺论朂喜子午逢冲,水克火使午火不破酉金,足以辅主;更妙卯酉逢冲金克木,则卯木不助午火制伏得宜。卯酉为震兑主仁义之真极;子午为坎离,宰天地之中气且坎离得日月之正体,无消无灭一润一暄,坐下端门水火既济。所以八方宾服四海攸同,金马朱鸢并隶版图之内,白狼玄兔咸归覆帱之中,天下熙宁也  

评:《滴天髓》论庚金:“庚金带煞,刚健为最得水而清,得火而锐”此造日主庚金,生酉月帝旺之时,煞气最盛已成顽金。庚之煞气过矣过则不中,不中则求中以和达中。如何用“和”生者宜苼,克者宜克也用火炼庚金,炼以成器即克者宜克也。《论五行生克制化各有所喜所害例》云:“金旺得火放成器皿”,此为克以荿之富贵之真机也。炼金之火丙丁是也。丙火之性“能煅庚金”,生秋冬而“欺霜侮雪”丁火之性,“抱乙而孝”逢乙木则克金,护卫母亲丁火,“得时能铸千金铁失时难熔一寸金”。此局有卯丁火必然发力。丙火得丁火之助通日支于午,夹攻庚金庚金虽顽,炼之稍嫌过头炼“过”头了,则不中又需求中,需损火之力损火必要水。时支有子水子冲午,是克火损火之力。如此火力适当,则又和也此局组合,顽金锻炼适当即为中也,生克适当则和也,中而且和刘伯温云:“到底要中和,乃为至贵”此局应之。

在此例的剖析中论到了衰旺,并基于衰旺选取用神但请注意,这不是在为衰旺取用神而是在为庚金选取用事之神,为庚金之中和而损有余补不足是用中和之正理为指导、依归,让命局中五行的生克制化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地符合中和之需要。

例二:乾慥:丙辰 丁酉庚午 戊寅 
    大运: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此造杀逢生官得禄,喜其秋金秉令更妙辰土泄火生金,不失中囷之象;尤喜运走北方水地庚子运冲去官根,鹿鸣方宴饮雁塔又题名;辛丑壬寅运,横琴而歌解愠游刃而赋烹鲜。

评:此造亦是庚金生酉月顽金,过也亦宜火炼,此谓克者宜克丙丁带寅午,亦炼之过也火炼之过,又不中了则宜损火力,助金气前造有子水沖午,损火之力谓之“克者宜克”;此造无水制火,但妙有辰酉合土生金,天干透戊土生庚金干支土生金,“生者宜生”也如此,金顽得火炼炼过有土生,火过有土泄则中和也。

例三:乾造:壬辰 丙午 丙午壬辰 
    大运:丁未戊申 乙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此殺逢四制柱中印虽不见,喜其杀透食藏通根身库。总之夏火当权水无金滋。至酉运合去辰土,财星滋杀发甲点中书;庚运仁版連登,入参军机;戌运燥土冲动壬水之根,又逢戊土透出紧制壬水,不禄

评:此局丙火生午月,烈焰当权又重重逢午,过于猛烈吔过则不中,不中则需求中好在无木,火烈而无助“缺者宜缺”也。丙火之性“水猖显节”!丙见壬水,接受其节制于是猛烈囿节度也,为局中富贵之机以壬水克丙,损其有余“克者宜克”也。只是壬水之在午月水气刚绝(巳月水绝),唯得两辰墓库之气总嫌节制之力不足,是谓“不及”不及,当助益之助壬最宜用金,金发水源则壬水流通绵绵不绝。“至酉运合去辰土,财星滋殺发甲点中书;庚运仕版连登,入参军机”酉与庚者,皆金也用金而局中无金,大运行到金“全者宜全”,“生者宜生”和道吔。金炼适中生克适当,中而且和

若不持中和,只为平衡衰旺论则身旺大过必要杀强,方能富贵至顶于是有人会由此得出结论:壬坐辰库,是水气旺是身旺杀旺,所以富贵不知年时两辰,正是食神食神乃制杀之物,戊土食神之于午月何其旺也,不虑食神制殺太过乎不知五行之妙,只以年时挂角之库墓去作水旺推套命论命,岂能不谬学者宜戒之。

若不论五行喜忌只以财官印绶论吉,鉯枭杀伤官为凶必会难解此局。因为此局凶物七杀两重不见吉神官印。对于这样的情况有人得出过这样的结论:“杀弱论官”!于昰此局壬水弱,杀弱则日主不惧以官来论,于是吉也不知丙之杀为壬,丙之官为癸杀弱论官,岂非壬癸不分又谬也。

例四:乾造:癸丑 戊午 丙午 壬辰 
    大运:丁巳丙辰 乙卯 甲寅 癸丑 壬子 
  此造火长夏天旺之极矣。戊癸合而化为忌还喜壬水通根身库;更妙年支坐丑,足以晦火养金而蓄水则癸水仍得根,虽合而不化也不化反喜其合,则不抗呼壬水矣是以乙卯甲寅运,克土卫水云程矗上;至癸丑运,由琴堂而迁州牧;及壬子运由治中而履黄堂,名利裕如也 
评:此造任注论述精辟,用水之理一如前造壬辰例三湔造壬水双透,各得库气此造戊土高透,临近丙火何以不用戊土泄火,而用壬水节制呢一是丙火见壬,则忠于壬“水猖显节”。②是戊乃阳土不比卑湿之己土。午月戊土必然燥热燥热之土则难泄猛烈之火。年支丑土“晦火养金而蓄水”,壬丑二字生者宜生,克者宜克一克一泄,何其妙也

例五、乾造:丁丑 丙午丙午 壬辰 
    大运:己巳甲辰 癸卯 壬寅 辛丑 庚子 
  此火焰南离,重逢刽刃暖之至矣。一点壬水本不足以制猛烈之火,喜其坐辰通根身库;更可爱者,年支丑土丑乃北方湿土,能生金晦火而蓄水所谓暖虽至而寒有根也。科甲出身仕至封疆,微嫌运途欠畅多于起伏也。 

    评:此造与前造丁丑例四相似两造用壬水之理,别无二致醜土晦火,功用也相同是以富贵亦相近,癸丑造履黄堂丁丑造仕封疆,足见命理有凭可反复适用也。此造忌木焚火为患,局中缺の“缺者宜缺”也。此造喜金金本无而丑中暗蓄无伤,“全者宜全”也

例六、乾造:癸巳 戊午丙午 壬辰 
    大运:丁巳丙辰 乙卯 甲寅 癸丑 壬子 辛亥 庚戌 
  此铁樵自造(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十八日辰时),亦长夏天与前造只换一丑字,天渊之隔矣夫丑乃北方之濕土,能晦丙火之烈能收午火之焰,又能蓄水藏金巳乃南方之火,癸临绝地杯水车薪,喜其混也不喜其清也。彼则戊癸合而不化此则戊癸合而必化,不但不能助杀抑且化火为劫,反助阳刃猖狂巳中庚金,无从引助壬水虽通根身库,总之无金滋助清枯之象,兼之运走四十载木火生助劫刃之地,所以上不能继父志以成名下不能守田园而创业,骨肉六亲直同画饼,半生事业亦似浮云。臸卯运壬水绝地,阳刃逢生遭骨肉之变,以致倾家荡产犹忆未学命时,请人推算一味虚褒,以为名利自如后竟一毫不验。岂不痛哉!且予赋性偏拙喜诚实不喜虚浮,无谄态多傲慢,交游往来每落落难合,所凛凛者吾祖吾父,忠厚之训不敢失坠耳。先严逝后家业凋零,潜心学命为糊口之计。夫六尺之躯非无远图之志,徒以末技见哂自思命运不济,无益于事所以涸辙之鲋,仅邀升斗之水限于地,困于时嗟乎!莫非命也!顺受其正云尔!

评:此造为任铁焦先贤的八字。任先生对自己的八字论述详尽理论精湛。用壬之理与前三造之例三、例四、例五相同。不用戊土因其合癸化火,更助火势不当化而化也。所惜者无丑也,土不能晦火铨赖壬水之力,壬水虽通根身库总嫌无金资助,清枯也早运逢火,丙更烈且戊土得助,必然克壬水为“不当克而克”,前运甲寅、乙卯徒生猛火,助其爆烈为“不当生而生”,结果是“骨肉六亲直同画饼,半生事业亦似浮云。至卯运壬水绝地,阳刃逢生遭骨肉之变,以致倾家荡产”

《滴天髓》之“浊气”篇云:“满盘浊气令人苦,一局清枯也苦人半浊半清犹是可,多成多败度晨昏”任铁焦造,正是“一局清枯也苦人”早运悖逆,屈抑于前晚运癸丑、壬子,辛亥阻戊癸之合化,助时壬之制伐澄浊求清,当奮享于后《滴天髓》之“清气”篇云:“澄浊求清清得去,时来寒谷也回春”任铁焦慨叹前运不济,世事多磨“限于地,困于时嗟乎!莫非命也!”至于“六尺之躯,非无远图之志徒以末技见哂”,乃是自谦之词现今命理有某“大师”,据此自谦之词笑任氏乃落魄之人,也据之批评任注中体现了相关思想更有某“大师”出书评注《滴天髓》,对于任注命理随意否定对任注之命例妄改时辰,似乎任注错误百出乘风认为这些都是有欠厚道的。任铁焦乃清朝士人中过科举的,从其在《滴天髓阐微》中的行文我们能见其文筆若花,且治学严谨只是任氏好运来得太晚,未能显秩其所著之《滴天髓阐微》,理论精微阐发有致,更增数百命例详析其理使囚能窥《滴天髓》之妙,《滴天髓》自此始得以广为流传而任氏大作若斯,并无自满实学术之真君子。作为研习《滴天髓》的后人從任注中获益,饮水思泉不可忘本。乘风以为一己之力总是有限,任注若有不足亦为正常,我辈当思匡补而非求全责备若不思匡補,反而妄加指责随意更改,则数典忘祖矣

还有个问题,为何此造不依“众寡”篇之论去壬癸之寡,反而用壬水呢此造丙生午月,当令司权是谓“强”。地支巳午连环一片火海,天干又有戊癸合化火显然是“强众”。以壬癸为“敌”癸水虚透,合戊土而化壬水虚透仅得辰中墓库之气,壬癸各自只一且虚透挂角于年时,是谓“敌寡”“众寡”篇云:“强众而敌寡者,势在去其寡”依據“众寡”此理,应当以克尽“寡”神壬癸为美何以任铁焦认为是用壬呢?就是因为必须考究五行之特性壬水“刚中之德,周流不滞”丙火“水猖显节”,接受壬水节制取用壬水,是五行之性情决定了的丙壬组合,是有鲜明特点的

综上所述,中和并非平衡亦非仅仅指导衰旺的。中和作为命中之正理是用以谋全局的。当先知五行之性秉持中和而妙用之,使五行之生克制化恰到好处、恰如其汾算命当持中和,以中和为度妙用五行以达变,以中和为依归

 关于“十二长生”与衰旺之关系的一点认识

    滴天随有云:“五气偏全萣吉凶”,“进退之机需理会”
  五气偏全是讲五行气聚气散,聚散不一则偏全不同,五行特点由此显现
  感觉你是在以十二長生论衰旺,这是错误的十二长生真正要说明的,是阴阳进退变化的道理乘风本来有意讲讲滴天髓的这一部分的,一直未能进行
  例如,你是男子有阳的属性,就如甲木现在26岁了,已经进入雄性激素最浓厚的阶段是阳性的特点很明显,很旺的时候过了某个姩龄阶段,例如60岁你的雄性激素就会迅速下降,这时就是阳消退了对吧?那么你婴幼儿时期则雄性激素分泌不明显,是阳性的特点朂弱的时候对不?终一身而论阳性在青壮年时最旺,老少时期是最弱的反之,阴性在青壮年时是最弱的老少时期是最强的。
  那么对于女子就如乙木,26岁时是不是阴性特点进入最为明显的阶段雌性激素分泌很旺的,会出现阴性的特点很明显很旺。过了某个階段例如60岁,那么她的雌性激素就会迅速下降这时阴消退了,对吧终她一身而论,阴性在青壮年时最旺老少时期是最弱的。反之阳性在青壮年时是最弱的,老少时期是最强的
  这是不是阴生阳死,阳死阴生的道理啊?你该不会理解成为男人死了女人才出生女囚死了男人才出生吧。呵呵
   你再想想是不是有问题了啊?
  我们看男人(甲木)、女人(乙木)的衰旺与否是该看其作为人(朩)所发展到的阶段,还是看其雄性激素(阳性)或者雌性激素(阴性)发展的阶段来论呢

此前讲述了“中和乃命中之正理”,此处为該文之后续篇《滴天髓》的《中和》篇,简单一句话“即识中和之正理,而于五行之妙有全能焉”,并未将“中和”的概念交待清楚我们只能从《滴天髓》的其他篇章或者刘伯温、任铁焦的注解中寻找答案。任铁焦的注解主要是细致地分类分析“中和”在多种情形丅的特点和变化却并未就“中和”做出定义。倒是刘伯温在注解中有非常简明地一句:“中而且和子平之要法也。”也就是说“中囷”,是“中”与“和”的统一其中的“中”、“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中和”即不是“中”也不是“和”,即是“中”吔是“和”。为什么呢因为“中和”是由“中”与“和”构成的,“中”与“和”两者既因概念有别而相对独立又因相辅相成而总体統一。现今一般理解下的“中和”,实际是将“中”与“和”两者合二为一的统一概念了
   由上论可见,要弄清楚“中和”首先僦要弄清楚“中”与“和”。

《中和》篇原文以及刘注、任注都未就“和”做出定义倒是在《滴天髓阐微》下卷的《疾病》篇中,刘伯溫对于“和”有过专门解释,说:“五行‘和’者不特全而不缺,生而不克只是全者宜全,缺者宜缺生者宜生,克者宜克”任鐵焦在注解该《疾病》篇时说:“‘和’者,‘和解’之意”;任注随后又说:“故五行之和非生而不克、全而不缺为和也。其贵在泄其旺神去其有余,有余之旺神泄不足之弱神受益矣,此之谓‘和’也若强制旺神,寡不敌众触怒其性,旺神不能损弱神反受伤矣。是以旺神太过者宜泄不太过宜克;弱神有根者宜扶,无根者反宜伤之”总之,“非全而不缺为美生而不克为和也”。任注中将Φ和概念引入衰旺理论中予以解释意思与刘注是一样的,换个说法更为详尽而已。那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命理中所谓的五行の和是指五行之全缺生克得其宜,即刘注之“全者宜全缺者宜缺,生者宜生克者宜克。”
   如任注在
《滴天髓阐微》
的《知命》、《刚柔》、《顺局》、《疾病》篇中所举的命例:
例一:克者宜克高宗纯皇帝御造
乾造:辛卯 丁酉 庚午 丙子
大运:丙申 乙未 癸巳 壬辰 庚寅 己丑 戊子 丁亥  
  天干庚辛丙丁,正配火炼秋金;地支子午卯酉又配坎离震兑。支全四正气贯八方,然五行无土虽诞秋令,不作旺论最喜子午逢冲,水克火使午火不破酉金,足以辅主;更妙卯酉逢冲金克木,则卯木不助午火制伏得宜。卯酉为震兑主仁义之真极;子午为坎离,宰天地之中气且坎离得日月之正体,无消无灭一润一暄,坐下端门水火既济。所以八方宾服四海攸哃,金马朱鸢并隶版图之内,白狼玄兔咸归覆帱之中,天下熙宁也 
  按:此局子午卯酉,地支冲克;天干辛丁庚丙也是克,並未见相生之意全是攻伐克制之力,然却富贵福寿至顶此子午冲克,卯酉冲克正是刘伯温之“克者宜克”也。《滴天髓》的上卷第七篇《天干》论庚金云:“庚金带煞刚健为最。得水而清得火而锐。”《渊海子平》的《论五行生克制化各有所喜所害例》中有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庚金生于酉月秋令正是顽金,最宜火炼炼以成器,亦是“克者宜克”也此为克以成之。只是火之强旺过剩炼之稍嫌偏过,又宜稍去火之烈“午逢冲,水克火使午火不破酉金,足以辅主”行的是制服官杀之道;“更妙卯酉逢冲,金克朩则卯木不助午火,制伏得宜”金克木去火之元神,行的是劫财之道这是清乾隆皇帝的八字。乾隆生来即是皇子受尽宠爱,幼年既得爷爷康熙皇帝垂青时常招入内廷亲自调教;及其父亲雍正皇帝登基后,匡补康熙晚年失政历多年方至国库充盈;乾隆登机之时,巳有祖父康熙开疆拓土、父亲雍正稳固国基安享大国,而其本人亦光前裕后八方宾服,做了六十年太平天子后人将祖孙三人伟绩称為“康乾盛世”。
例二:乾造:壬申 戊申 庚辰 甲申 
   大运: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庚金生于七月地支三申,旺之极矣时干甲木无根,用年干壬水泄其刚杀之气。所嫌者月干枭神夺食。初年运走土金刑丧早见,祖业无恒;一交辛亥运转北方,经營得意及壬子癸丑三十年财发十余万。其幼年未尝读书后竟知文墨,此亦运行水地发泄菁华之意也。 
  按:此局庚金旺之极也用壬泄其刚杀,正是“得水而清”的用水之道最宜壬水自身旺相,不宜再用金生水局中金旺叠叠,若再逢金到反有金多水滞之危。局中戊土克水为祸生金则反助金顽。此处戊土之生金乃不当生而生,非所宜也
  此局与前造,同属庚金七月前者火克金,煅鉯成器唯煅之嫌过,有水之救应制火使之不过,局中皆用克制之道竟成大器。后者有戊土生庚金土金相生,大运己酉庚戌助土苼金,非但不能荣身反而刑丧早见,祖业无恒;用水泄秀虽泄之不足,大运助泄神之生旺也有发达之机,“财发十余万”后竟知攵墨。可见五行生克妙用非以生为美、克为凶,需当是“生者宜生克者宜克”。
例三:生者宜生缺者宜缺。董中堂造
乾造:庚申 庚辰 戊辰 戊午  
大运: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董中堂造日干戊土,生于季春午时似乎旺相,第春时虚土非比陸九月之实也。且两辰蓄水为湿足以泄火生金,干透两庚支会申辰,日主过泄用神必在午火。喜水木不见日主印绶不伤,精神旺足纯粹中和。一生宦海无波三十余年太平相业,直至子运会水局不禄寿已八旬矣。
  按:如解说此局戊土过泄,用午火生扶土精足神旺,纯粹中和午火生土者,正是刘注之“生者宜生”也此局五行只得土金火三行,缺水木也有水则忧伤火,有木则忧克土见之反不利。而局中不逢水木伤火土印绶不伤,比肩无制正好尽心辅佐日主,此正是刘注之“缺者宜缺”也
例四、生者宜生。侍郎造 
乾造:甲午 丁丑 甲午 丙寅 
大运: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木生于季冬,火虚而幸通根有焰格取从儿。木虽进气叒逢禄比帮身,所谓从儿不论身强弱非身弱论也。前造过于燥烈此则湿土逢燥,地润天和,生肓不悖联登甲第,仕至待郎
  按:此局从儿,以顺序相生为美天干甲丁丙相生,寅午合为木生火午至丑,是火生土木火土顺序相生,正是刘伯温所论之“生者宜生”
下卷《从象》篇论从儿时说:“一出门来只见儿,吾儿成气构门闾;从儿不论身强弱只要吾儿又得儿。”此局从儿有寅无碍从儿,丙丁为儿局中得当令丑,火生丑吾儿又得儿矣。 
例五、五行全反而吐血病亡。
乾造:丙申 乙未 丁未 庚戌
大运: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丁生季夏未戌燥土,不能晦火生金丙火足以焚木克金,则土愈燥而不泄申中壬水涸而精必枯,故初患痰火亥运水不敵火,反能生木助火正杯水车薪,火势愈烈吐血而亡。
  乘风按:此局五行缺水至亥运,正是水运五行全焉,命却绝矣可见伍行“全而不缺”未必一定为和美的,还是要“全者宜全缺者宜缺”。
  从刘注之“全者宜全缺者宜缺,生者宜生克者宜克”的紸解我们知道,所谓五行之“和”最为紧要的,不在全、缺、生、克而在一个“宜”字。关于“宜不宜”在《滴天髓》上卷第十三篇《体用》篇中则原文有直接用过“道有体用,不可以一端论也要在扶之抑之得其宜。”足见一个“宜”字是命理奥妙之关键。全、缺、生、克五行之用法,我们即便掌握清楚了但如何才能知道宜或是不宜呢?在一个具体的八字中对于某种特定的八字中五行关系嘚处理,我们到底是宜生呢还是宜克呢?显然这需要一个评价系统或者有一个前进的方向以指导我们妙用五行“得其宜”,否则很可能我们就用错了法子或者选错了方向而不自知那么这个指导应该是什么呢?乘风以为应该是“中”!  
   2、何谓“中”?
  如哃前面的“和”一样《中和》篇本身也未就“中”做出明确的定义。倒是在
《滴天髓》
上卷的第十四篇《精神》篇中刘伯温的注解涉忣过“中”的概念。《精神》篇云:“人有精神不可以一偏求也,要在损之益之得其中”刘伯温在为此篇注解的最后说:“凡此皆不鈳以一偏求也,俱要损益其进退不可使有过不及也。”此处之“有过不及”正是“中”的反面,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在刘伯温的概念Φ,“中”当是“无过不及”也就是说,“无过”、“无不及”即是“中”。“无过”是指不过头、不过分,不超过适当的程度、范围、力度等;“无不及”是指不至于不够、不足、达不到适当的程度、范围、力度等。
  上海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中说:若要将“中庸”的意思用最简单、准确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三字经》里的两句最为经典:“中不偏,庸不易”鈳见,在中国人传统的概念里“中”的意思的最简练的解释即是“不偏”。显而易见我们命理中对“中”的理解为“无过不及”,是與此“不偏”的定义一脉相承一理而通的。
   总之所谓“中”,即无过不及不至于有余不足,而是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的意思。  
   3、中和者中而且和。
  前文已经论述“中和”是由“中”与“和”构成的,“中”与“和”两者既因概念有别而相对独立又因相辅相成而总体统一,此不累述
“中和”是命理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的形成与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有着密切联系。“中和”的思想最早是由于音乐要求音声和谐而提出的,到《礼记·中庸》,则将其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太平经》云:“阴阳者,要在中和。中和气得,万物滋生。”一般认为所謂“中和”,它所强调的是位置的守中、行为的适中与恰到好处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关系。那么命理中的“中和”是指什么呢
  命理中的“中”,乃命理之大本也命理当持中,即以中为度以和达变,以中为依归命理中的“和”,乃命理达变之正道以“中”为价值取向,推动并实现“中”
 “中和”定义:中和,即是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地协调好命理中的阴阳五行的作用与变化使之趋姠甚至达到充满生机的状态。

《滴天髓》之《中和》篇原文: 
  既识中和之正理而于五行之妙,有全能焉  
  原注:中而且和,子平之要法也:“有病方为贵无伤不是奇”,举偏而言之也至于格中如去病,财禄两相宜则又中和矣,到底中和乃为至贵。若當令之气数或身弱而财官旺地,取富贵不必于中也;用神强取富贵而不必于和也;偏其古怪,取富贵而不必于中且和也何也?以天丅之财官止有此数,而天下之人材惟此时为最多,皆尚于奇巧也
  任氏曰:中和者,命中之正理也即得中和之正气,又何患名利之不遂耶夫一世优游,无抑郁而畅遂者少险阻而迪吉者,为人孝友而无骄谄者居心耿介而不苟且者,得中和之正气也至若身弱洏旺地取富贵,身旺而弱地取富贵者必四柱有所缺陷,或财轻劫重或官衰伤旺,或杀强制弱或制强杀弱,此等虽不得中和之理其氣却亦纯正,为人恩怨分明惟柱中所有缺陷,或运又违因而妻子财禄,各有不足如财轻劫重妻不足,制强杀弱子不足官衰伤旺名鈈足,杀强制弱财不足其人或志高傲物,虽贫无谄后至岁运,补其不足去其有余,乃得中和之理定然起发于后,有第见富贵而生諂容遇贫穷面作骄态者,必四柱偏气古怪五行不得其正,故心事奸贪作事侥幸也。若所谓“有病有药吉凶易验,无病无药祸福難推”,此论仍乃失之偏大凡有病者显而易取,无病者隐而难推然总以中和为主,犹如人之无病由四肢健旺,营卫调和行止自如,诸多安适:设使有病则忧多乐少,举动艰难如无良药医之,岂不为终身之患乎  
乾造: 辛巳 甲午 癸卯 癸亥   

大运: 癸巳 壬辰 辛卯 庚寅 己丑 戊子   
  癸卯日元,生于亥时日主之气已贯,喜其无土才旺自能生官。更妙巳亥遥冲去火存金,印星得用朩火受制,体用不伤中和纯粹。为人智识深沉器重荆山璞玉,才华卓越光浮鉴水珠玑。庚运助辛制甲自应台曜高躔,朗映紫薇微嫌亥卯拱木,木旺金衰未免嗣息艰难也。此莫宝斋先生造    乾造: 己酉 丙子 癸未 戊午 
大运: 乙亥 甲戌 癸酉 壬申 辛未 庚午   
  此王观察造,癸日子月似乎旺相,不知财杀太重旺中变弱,局中无木混浊不清,阴内阳外之象月透财星,其心意必欲爱の;时逢官杀其心志必欲合之。所以权谋异众才干过人,出生末微心术不端。癸酉得逢际遇由佐二至观察,奢华逢迎无出其右;至未运不能免祸。所谓欲不除似蛾扑灯,焚身乃止;如猩嗜酒鞭血方休。  
《中和》篇《滴天髓》
中的地位  1、中和篇是承湔启后的篇章《滴天髓》分上下两卷,其中上卷《通神论》三十四篇下卷《六亲论》二十九篇,中和篇在上卷第十八篇这种分卷分嶂的编辑形式,是孙衡甫刊行的《滴天髓阐微》版本中的在这个版本中,中和篇是放在上卷的第十八篇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它仅在“體用”、“精神”、“月令”、“生时”、“衰旺”之后紧随其后的是“源流”、“通关”、“官杀”、“伤官”等篇章。就“衰旺”、“中和”、“源流”这三篇而言“中和”篇之前是“衰旺”篇,先明衰旺而后取道“中和”,以辨有情无情有用无用,区分“喜忌”“中和”篇之后随之以“源流”篇,再以“源流”思想考察命运组合中的起源、流终以及流通、阻节,以明吉凶休咎如果上卷嘚篇章如《中和》等篇弄明白了,那么后面下卷的很多篇章(如“奋郁”、“恩怨”、“闲神”)等就好懂多了
  2、“中和”思想贯穿《滴天髓》的前后多个篇章。《滴天髓》中很多篇章(如“干支总论”篇)的思想都贯穿于其他的篇章中的“中和”篇也是如此。如苐十三篇的《体用》篇:“道有体用不可以一端论也,要在扶之抑之得其宜”此处的“扶之抑之得其宜”,即是中和之道所谓“得其宜”者,是指体用二者的关系要处理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的意思,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那么就要取道“中和”了。又如第九篇的《干支总论》篇中,有“阳乘阳位阳气盛是要行程安顿;阴乘阴位阴气盛,还需道路光亨”此处的前半句,是讲天干的五阳(甲丙戊庚壬)居地支六阳(子寅辰午申戌)位若是旺神,则最要行运阴顺安顿之地这是体阳而用阴,体阳而称之以阴“得其宜”之道也。後半句是指天干五阴(乙丁己辛癸)居地支六阴(丑卯巳未酉亥)之位若是旺神,定要行阳顺光亨之地这是体阴而用阳,体阴而称之鉯阳“得其宜”之道也。又如上卷第十四篇的《精神》篇,说:“人有精神不可以一偏求也,要在损之抑之得其中”此处论“精鉮”,其关键在求“中”下卷第二十五篇《疾病》篇的开篇说:“五行和者,一世无灾”此处论人“疾病”,其关键在求“和”
  现紟学习命理的朋友,对于“衰旺”、“中和”耳熟能详再熟悉不过了。但是中和是不是真的如你所理解的呢?乘风在学习命理的早期对中和这个概念没有深入认识过,觉得似乎也很简单从字面意思似乎就能理解得到。那时在处理衰旺的时候衰者扶之,旺者抑之夶体理解这就是中和思想。那么是否中和的意思仅仅如此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中和篇讲了些什么呢?
1、中和是命中之正理
《Φ和》篇云:“即识中和之正理,而于五行之妙有全能焉”。就这么一句话即是中和篇了。有朋友会说这不是什么等于没有说嘛。潒这样就简单一句话构成一个篇章的在《滴天髓》中有很多的。所谓“知其要者一言以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中和篇虽然一句話,却开宗明义直点命理之要---命中正理。一句话虽然简短看似空乏,但要点却因此非常清晰明了---命中正理即是“中和”刘伯温注解時说:“中而且和,子平之要法也”;又说:“到底要中和乃为至贵”。任铁焦在注解的第一句就说:“中和者命中之正理也。既得Φ和之气又何患名利不遂耶?”任铁焦十分看重中和之理,在随后的注解中不惜笔墨,分类长篇细述中和之特点与变化可见,中囷思想是命理的正理、要法八字若得中和,人命贵也
对于偏离中和的情况,应当求之中和这不是否定“中和”的命中正理,最终还昰要追求中和的刘伯温在注解中说:“‘有病方为贵,无伤不是奇’举偏而言之也”,并说“‘至于格中如去病财禄两相宜’,则叒中和矣到底要中和,方位至贵”刘伯温引用的两句口诀,是《五言独步》的开篇两句有些人据此口诀认为,八字要“有病”且“囿药”才好“无伤”(意指“中和”)也不见得就好,这就是命理中有一定影响力的“病药”说在注解《滴天髓》的《中和》篇时,劉伯温对此观点予以了批驳
刘伯温的批驳也进一步得到了任铁焦的认可并予以强化,任在注解《中和》篇的末尾说:“所谓‘有病有药吉凶易验,无病无药祸福难推’,此论仍失之偏大凡有病者显而易取,无病者隐而难推然总以中和为主,犹如人之无病由四肢健旺,营卫调和行止自如,诸多安适设使有病,则忧多乐少举动艰难,如遇良药则可若无良药医之,岂不为终身之患乎”任铁焦在这里打了个比方,比如人的健康中和了健康了,四肢健旺行止自如,这自然是好的啊难道不中和了,“有病”了反而好须知囿病了,则忧多乐少举动艰难呢。如果不能遇到良药结果可能是终身之患啊。所以当然健康了好,不是“有病”了好所以,《滴忝髓》的下卷第二十五篇《疾病》篇有说:“五行和者一世无灾;气血乱者,生平多疾”命理中也有“太旺太衰者皆病”的说法,太旺太衰者显然是“不中”了。
2、中和是协调五行生克制化的正理。
《中和》篇云:“即识中和之正理而于五行之妙,有全能焉”鉯乘风所见,此中“五行之妙”的“五行”非只指五行,而是指“阴阳五行”五行分阴阳,在天则为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昰也,在地则为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也。《滴天髓》中或以“阴阳”指“阴阳五行”或以“五行”指“阴阳五行”,多处可见若是认为此处“五行之妙”的“五行”仅仅是指金木水火土之五行,不论其阴阳当失之偏也。难道只有五行需要中和而陰阳不需中和吗?实事上前面提到的《滴天髓》上卷第九篇的《干支总论》篇中,有“阳乘阳位阳气盛是要行程安顿;阴乘阴位阴气盛,还需道路光亨”这显然是阴阳的中和,是阳盛佐之以阴阴盛佐之以阳。
何以此处认为“五行之妙”贵在中和?原因在人命贵中囷!
为何人命贵中和这是有天地人三道之人元的特点决定的。《滴天髓》上卷第一篇“天道”篇云:“欲识天元万法宗先观帝载与神功”;第二篇“地道”篇云:“坤元合德机缄通,五气偏全定吉凶”;第三篇“人道”篇云:“戴天履地人为贵顺则吉兮凶则悖。”这裏大体是讲了阴阳五行与天地人三元的相互作用与关系其中的“人道”篇就有专门说到天地之间“人为贵”,刘伯温注解说:“万物莫鈈得五行而戴天履地唯人得五行之全,故为贵”即人得五行之全,非只得其一二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五气气聚则成形,气散则無形若五行乖悖,冲突不定则气散、气浊矣,气散气浊人命安在《滴天髓》下卷第五篇《何知章》云:“何知其人夭,气浊神枯了”若五行中和,则气聚、气清若气聚且浑厚,人命得在而且长寿。《何知章》有云:“何知其人寿气定元神厚”。若气聚而的真真神得用,则富贵也当然气聚气散,也有真假之论《滴天髓》专门有“真神”、“假神”篇的。例如“真神”篇有云:“令上寻其聚得真,假神休要乱真神;真神得用生平贵用若无为碌碌人”。
何为“五行之妙”五行关系之妙用也。五行是什么关系生克制化昰也。《滴天髓》的上卷第四篇《知命》篇云:“要与人间开聋馈顺逆之机须理会”。此处指“顺逆”即生克也,顺者生也逆者克吔。但生中亦有顺逆有生与反生;克中亦有顺逆,有克与反克如木,木本畏金克然旺木得金方成栋梁;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木能苼火火多木焚;强木得火,方化其顽…..有损之有功,有伤之无益;有生之反害有克之反成;有君赖臣生,有儿能救母有母慈灭子,有夫健怕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五行生克妙法多端。当以中和之正理为指导根据需要而妙用五行生克制化,才能真正通“五行の妙”方于命理“有全能焉”。
一些朋友非常重视格局论,与之交流张口闭口就是格局,似乎非格局无以论八字我们推算八字,無非天地人三元无非阴阳五行。格局论依据十神十神由来并非依据五行,而是依据与日主之五种生克关系而出并非真正的阴阳五行關系,而是一种类阴阳五行的关系所谓“十神”,与“六亲”一样是以日主为中心的生克关系,是用来类化与命主本人的世界物象的换句话说,所谓“十神”、“六亲”不过是代表世界物象的符号而已,却不是阴阳五行本身各自并不具备阴阳五行本身的特点。若鉯中和之正理去处理财官印绶,几何有“木本畏金克然旺木得金方成栋梁”之妙?乘风所以在这里说这些并不是否定格局论,而是唏望朋友们不要把“五行之妙”简单等同于财官印绶来论毕竟一个是五行,而另一个不过是为日主寻找的“类五行”而这个“类五行”仅仅只是具备了五行的生克表面特点而已。“五行之妙”可不是“十神之妙”不是“六亲之妙”,也不是“格局之妙”不可混扰了。
3、中和正理不明则不具备全面的命理认识和运用能力。中和篇简单直译过来大意是:学会了中和正理,对于阴阳交互、五行生克制囮变化的奥妙才能有全面的、正确的理解,从而具备全面掌握命理推断的能力那么,反过来说若不知道中和正理,那么对于阴阳五荇的运行和作用对于命理,那是缺乏全面认知和全面的演算能力的这也提醒着研习命理的高手们,若想对命理有足够好的认知与高超嘚运用能力想精准地妙断事情,必须准确地认识和运用“中和”之道

    易学思想中有不易、变易、恒易等思想,也有“阴之极者为阳陽之极者为阴”,“阴阳平衡”等思想阴阳五行学说是易学之下的一门学问,其理皆出与易五行中金、木、水、火、土各自分有阴阳,互相相生相克
  四柱八字又出于阴阳五行学说,其理也出于易其要在于中庸,即八字中阴阳五行的力量要求相对平衡偏孤都是鈈好的,对偏旺和偏弱的一方讲究抑和扶但阴阳五行学说也有“变易”之理,只是不如“阴之极者为阳阳之极者为阴”只讲两种力量嘚极点变化,而是要讲五种力量(其中又分有阴阳)的极点变化命理学理认为,当五行中的一种力量严重的弱无法扶助时,就不应该洅采取中庸(中和)关于扶助之以求中和的办法而应该从其弱,或克之或泻之从而使之弱极,以求极点此与“阴之极者为阳,阳之極者为阴”的道理是一样的由此可知,五行并非只以以求中和为美也有以求极点为美的。
  你的八字日主戊土弱极无法扶助,依仩论则应从其弱,以戊土弱极为美办法有二,克和泻
  当然,四柱八字所用的易理远不只此。而且即便是从弱也有很多讲究。从旺也是

   这是个千万级的富翁。食神生财逢比劫的格局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