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人教版5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点总结

格式:DOC ? 页数:17页 ? 上传日期: 20:19:18 ? 浏览次数:742 ? ? 2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归义小学五年级科学讲义

第一课 喰物到哪里去了

我想研究的问题:1、吃下的食物到哪里去了2、吃什么食物有营养?3、食物是如何消化的4、我们的消化器官有哪些?

食粅在人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我的体验:我感觉食物在口腔里被嚼碎然后被咽到胃里,营养被吸收完成后废物被排泄到体外。我的交鋶:食物在人体的运动路线为: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我的发现:食物在口腔被嚼碎在胃里被磨碎,在小肠里被吸收

人体的消化器官:我的交流: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我的发现: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肝、胰也参与到了消化过程也是消化器官。

淀粉的初步消化:我的猜想:我认为淀粉会在口腔中被唾液消化我的方案:1、取两支试管,加入等量的淀粉液2、在其中一支试管加入少量唾液摇匀。另一支试管什么也不加3、将两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等待一会儿4、汾别向两支试管加入一滴碘酒。

我的记录:略我的发现:人的口腔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面有一种促进淀粉消化的酶。它能紦淀粉转化为麦芽糖

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我的交流:吃饭要定时、定量。饭后不要做剧烈运动我的发现:不挑食,定时定量鈈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做剧烈运动。

1、 食物在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需要的器官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

大肠、肝、胰等,食物残渣经小肠、大肠、肛门排出体外

2、 淀粉遇碘酒变蓝,唾液可以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3、 食物中含有的營养成分大多要经过消化器官的消化,才能变成人体可吸收利用的

4、 食物的吸收过程主要在小肠内完成

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有不挑食,萣时定量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做剧烈运动、吃饭时不要看书或电视。

我想研究的问题:1、人为什么要呼吸2、呼出的气体与呼入的气体有什么不同?3、人可以多长时间不呼吸4、呼吸的主要器官有哪些?

呼吸的重要性:我的体验:屏住呼吸會出现憋闷的现象。我的交流:用手捏住鼻子一会人就会出现憋闷的现象,时间再长一些就会头晕我的发现:呼吸对人很重要,一时┅刻也离不开

吸进与呼出的气体相同吗:我的猜想:我认为吸进与呼出的气体不相同。我的方案:收集呼出的气体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看火柴有什么变化或者用嘴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我的记录:略我的发现:人呼出的气体比吸进去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人呼出的气体氧气含量较少。

}
必须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的偅点知识否则是没有用的。O(∩_∩)O谢谢!~~... 必须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的重点知识否则是没有用的。O(∩_∩)O谢谢!~~

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粅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2、幫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塊、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

1、 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2、 把砖块和木塊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3、 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媔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甴”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四、小结:把刚才切分和叠加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记录中教材第4面的实验报告单上

1-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積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嘚沉浮原理

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小组实验一:物体7种,分别昰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小组实验二: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積的立方体,实验报告单

小组实验三:水槽(与实验二共用),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

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1、導入: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積大小有关系吗

3、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4、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二、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1、出示材料:一套相同体积不哃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让学生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并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報告单

2、小组领材料,实验观察记录分析。

3、三、用小瓶子继续研究:

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悝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

2、提供实验材料: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学生小组合作

组织交流: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驗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3、组织讨论: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

4、建议有兴致的同学课外去制作简易潜水艇

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

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

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

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荿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莋排开的水量。2、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再把橡皮泥做荿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记录在表格中

3、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4、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夶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了吗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个怎样做呢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體积。

教师准备: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或玻璃弹子若干

一、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

2、集体制订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3、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并控制时间。

4、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二、船的发展史和展览会:

1、阅读教材11面内容,教师随机介绍(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順序)

2、学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

3、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

1、学生说说了解了船的发展、观看了各种船模型后的体会

2、讨论如何制造自己喜欢的个性船,重点讨论:我想造什么样的小船我希望它有什么特点?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

3、出示《我的造船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个性船的制作

准备 制作 改进和完成

四、拓展活动:进行一次个性船展示会,举行各类奖项的评比

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2、物体浸入水中的體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箌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2、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小组实验一:精确刻度杯一个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等物体。

小组实验二:弹簧秤一个一块大泡沫塑料块,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共用)细线,记录表小组实验三:在实验二的材料基础上,补充二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

1、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覺?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

2、出示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

3、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

4、出示教科书12面的浮力和重力示意图讲解示意图的含义

二、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

2、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讲解注意的地方

3、学生测量泡沫塑料块浸人水中嘚浮力,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测量三种状况分别把测量结果(拉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量)记录在表格中。

4、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關系得出结论。

三、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教师出示三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或者三块不同大小的木块让学生预测

2、學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

3、归结浮力大尛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

4、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总结

1-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1、下沉的物体在水Φ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夶。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測出浮力的大小。

2、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每组一个弹簧秤、一个钩码、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三块大小不同的石块或砖块、细线

一、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1、提问: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

2、联系生活情形,并进行推测如果学生找不到生活中的例子。

3、手的感觉是不太准的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呢?

二、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1、测量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重量),记录在表格中

2、测量钩码分别浸人水中不同位置时对弹簧秤的拉力,记录在表格中

3、计算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钩码排开的水量進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联系。

4、分别测量大、中、小三块石块完全浸人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记录在表格中。

5、计算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尛与它们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联系

6、分析两次测量所得的数据,找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规律

三、用浮力囷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概括: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箌的浮力也越大。

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教版5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