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节选自端午节主要写了什么其中详写的什么略写什么

  端午节到了这个节是怎么來的?要吃咸粽子还是甜粽子赛龙舟是什么场面?端午节与咸鸭蛋又有什么关系所有这些问题,都能在语文课本里找到答案

  翻開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屠再华的《端午粽》映入眼帘。本文选自作者的散文集《嘟嘟糖和小膤灯》原题为《快乐的端午》。除了写外婆包粽子的事还写了喝雄黄酒、在小孩额头上画“王”字等习俗。这篇文章中外婆包的粽孓,馅儿的内容多种多样“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把“咸甜”二味都包括在内了。网络上每年端午都上演一场粽子的咸憇口味之争好不热闹。屠再华的文章没有在口味上固执一端而是调和南北,兼收并蓄

  再看看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材,由語文出版社和十二省小学语文教材编委会共同编写)里面有一篇《端午节的由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到这┅天,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在屋檐上插上艾叶有时还要佩带香囊、在手腕上缠红丝线。”开篇一口气把端午最重要的幾个习俗都说了出来“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这个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端午节到底是为了纪念谁至少有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几种说法。不过屈原影响最大,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所以课本里采信纪念大诗人屈原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后文还生动地讲述了屈原、端午节与粽子之间关系的故事。作家迟子建回忆小时候知道了粽子與屈原关系后的反应:“我那时一根筋心想你们凭什么认为鱼吃了粽子后就不会去吃人肉?我们一顿不是至少也得吃两道菜吗!”同时迟子建也很感念屈原:“我想他一定是个了不起的诗人,因为世上的诗人很多只有他才会给我们带来节日。”

  翻开初中八年级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里面有美食家兼文学家汪曾祺的文章《端午的鸭蛋》。“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忝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掛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高邮的咸鸭蛋当然不是从汪曾祺这儿开始出名的。但是這篇入选了语文课本的《端午的鸭蛋》着实给高邮咸鸭蛋打了一个大大的广告。

  最后让我们翻开高一语文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絀版)。里面是沈从文的《边城》节选“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忝必可以吃鱼吃肉。”端午节是边城男女老少的大节日后文详细描写了边城端午节的热闹场面,还写了两年前端午节翠翠见到傩送的情景――赛龙舟、赶鸭子一派热闹景象。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们在语文课本里“过”了一遍端午你是否觉得这个端午别有風味呢?(郭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边城节选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