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科学家研究什么制造出什么偷偷研究毁灭性杀伤武器并制造恐怖袭击他会怎么样

  毋庸置疑提出并建立大统┅社会的初衷只是为了人类的整体生存,但是我们仅仅着眼于将大统一社会建立起来,并以此保证实施全球范围内严格地限制科学技术嘚发展从而保证人类因此避免灭绝,这只是实现了我们意欲实现的第一个目标人类的理想远不止是简单的生存,作为一种智慧生物和攵明生物人类有诸多的价值需求,如我们还有幸福的需求、快乐的需求、享受的需求等等人类所打造的社会制度理应要为自己的一切價值需求服务,使自己的价值实现达到最大化

  那么,大统一社会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其所开创的是人类历史的先河,在这之湔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借鉴这不仅预示了要建立这一全新的社会制度我们必将会面临许多的难题,同时又提示了我们在一张白纸上可以畫出最美的图画。既然我们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便可以轻装上阵,按照最理想的方式将大统一社会设计并打造成一个最符合人类理想的社会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几个基本规律

  以今天来看,大统一社会应该是人类社会的最终社会形态因为只有大统一社会才能够做到全囚类真正实现统一行动的目标,并一致实行对科学技术的限制从而避免人类走向灭绝。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是在现今我们的智慧能够達到的境界范围之内,还不可能破解科学技术发展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难题因为至今为止,人类的进化水平还没有达到完全理智地開发和利用科学技术的高度如果随着进化的深入,人类的智慧以及理智程度完全可以使自己严格地做到对科学技术理性地开发和运用當真会有那么一天时,本书的所有结论都将是过时的虽然我们真诚地希望这一天会到来,但是这是一个涉及生物进化的问题,仅就生粅进化的时间规律而言没有数万年以上便连最基本的进化时间长度都达不到,更谈不上是否会有这种进化的结果了

  我们不仅要把夶统一社会建成一个可以拯救人类于灭绝的社会,还要把大统一社会建成一个符合人类理想的社会本章正是为了实现这一切而对大统一社会的一些重要的基本问题进行思考与设计的。然而大统一社会的时间段至少是数万年以上,因为人类只要不能够用其他更好的办法来避免自我灭绝就只能采用世界政权统一治理全世界的方式来阻止自我灭绝的危险。那么今天的我们又能对之后如此之长的时间段的事粅预测一些什么,或者设计一些什么呢

  要完成本章的研究,不妨先让我们了解一些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因为,不深入地了解人类社会的规律是很难就有关人类社会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思考的。当然这些基本规律是基于今天人类的进化程度而言的,而苴人类社会有许多的基本规律本部分所提及的只是与本章研究内容有关的一些规律。

  有关人类社会治理的任何一项政策、措施和制喥都不宜长久不间断地采用正如紧张过长后需要松弛,松弛过长后需要紧张永久的紧张或者永久的松弛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會适得其反这就是张弛周期规律。

  张弛周期规律可以推广到人类与人类社会的其他方面让我们来观察一个最简单直观的现象,就囚的音乐感而言不论我们是在音乐厅专门听音乐会还是坐在家里听CD盘,长久听节奏感很强的曲目会感到很烦躁需要变换几首轻柔的曲目调节听觉。如果总是听轻柔的曲目则会使人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同样觉得乏味因此,一个高明的指挥家或者音乐策划人在策划┅场音乐会时总是强弱曲目交替安排,有些还会根据听众群体的不同具体设计强弱曲目安排的最佳时机。

  我们在看电影或者看电视劇时也是如此始终紧张的剧情或者始终轻松的剧情观众都很难接受,要想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必须使剧情松紧得当,张弛有度即使激烈的警匪片和战争片,中间也要夹插一些轻松的片断即使抒情的言情片也应有激情的高潮之处。

  对于一个人的人生也是如此人的一生总是那么平坦顺利并不是最好的,反而会觉得人生乏味没有什么意义,也没有什么幸福感因为长期的顺利生活会使人认为苼活本来就是如此,或者认为生活也许比这应该更好而人的一生如果只有挫折,没有顺利与成功则会使人丧失信心,痛恨社会这样必然是一生只有痛苦而没有幸福。在人的一生中只有感受过挫折和打击又享受过顺利与成功时才会对成功带来的喜悦备感珍惜,对曾经囿过的挫折一笑置之

  再以人类社会的战争与和平的交替规律为例,任何一个社会如果长时期处于和平的状态必然会出现一批战争誑热分子,他们渴望战争鼓吹战争,或者积极响应战争动员于是,全社会的战争狂热情绪会因此而高涨但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后,囚们由于频繁地感受杀戮的恐惧再也不愿意看到残酷的屠杀,再也不愿意承受生离死别和颠沛流离之苦因此,全社会抗拒战争渴望囷平与安宁的情绪就会占据主导地位。

  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等问题都符合张弛周期规律以政治制度为例,一种集权的政治淛度长期采用就会造成管理过死,缺乏活力如果继续维持这样的制度,就会导致人们的抗拒和抵触情绪暗中滋长累积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现社会动乱,而且这种动乱常以突然爆发的方式出现而一种分权式的政治制度长期采用,就会造成管理松懈问题久拖不能解决,政府没有效率如果继续采取这样的制度,也会导致社会动乱不断出现直至最后难以收拾。因此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不能一成不变地長期采用,必须有交替有创新,否则社会就会按其规律自动寻求其变化

  以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为例,罗马文明吸收了希腊文明嘚许多特点长期采用贵族共和制政体,最高权力机关是通过选举出的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行政权力则由限任制下的执政官、监察官和獨裁官执行。这一政体实行了数百年直到恺撒掌权,他实行了事实上的独裁统治但在名义上保留了共和的外壳,即使这样他还是遭暗殺然而,效率的低下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死守城邦共和国制度的元老院与罗马以外的奴隶主的矛盾等等这一切都使得共和制嘚灭亡,君主制的建立已是大势所趋当恺撒的养子屋大维上台后,一个真正的君主制时代便来临了历史由此进入到罗马帝国时代。

  我们再来连贯地观察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直到近现代的西欧纵观3000年历史,从古代的共和制到君主制再到现代的共和制将古代共囷制与现代共和制加以比较,其内容虽有诸多的不同但相比君主制其中又有许多相同之处,这就是民主与专制的区别这种循环可以理解为“民主—专制—民主”的循环,也可以理解为“放权—集权—放权”的循环还可以理解为“松—紧—松”的循环,这种循环正是历史的必然是张弛周期规律的体现。

  再以经济政策为例我们知道宏观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两种,当政府调控宏观经济时如果长期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经济就会过热当长期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与紧缩的财政政策经济就会过冷,只有根据经济的客观实际情况不断调换政策手段才能保持经济的平稳顺利增长,这便是张弛周期规律在经济生活中的体现

  在張弛周期规律中,张与弛的表面内容并不完全一致有时还相去甚远,但这并不影响张与弛呈现周期变换这一规律的实质内涵是统一的洳罗马共和政体与现代共和政体许多内容是完全不同的,但这并不影响两种政体中都包含着民主的成分;而各种专制的君主制政体也千差萬别这样的差别也不会影响君主政体中专制的主导内涵。正如一场音乐会中紧张的节奏与轻柔的节奏都不可能一致但人们能够很容易囷自然地感受到曲目节奏的强弱变化,正是这种变化给人以音乐的享受并愿意花钱去听音乐会。

  张弛周期可以分为大周期与小周期而且可以多级划分,大周期包含小周期更大的周期又包含大周期,或者小周期包含更小的周期并以此而循环。如听音乐会每一个曲目中都有快慢节奏的变换,我们可以将其看成是张弛小周期它使每一个曲目具有美感,而整场音乐会又有快节奏的曲目与慢节奏的曲目我们则可将其看成是张弛的大周期,合理地安排这种快慢节奏不同的曲目的时间段同样是增强整个音乐会效果的技巧。那么对于┅个人的人生,在任何不同的时间段都有高潮与低落的时候这可以看成是小周期,而考察整个人的一生有顺利与成功的时候,也有低落与失败的时候这可以看成是大周期,正是有了这样的周期才能够使人感到一生的乐趣与意义。

  对于政治、经济与社会制度也都昰如此中国专制君主制长达4000年,今天已经进入共和制政体的初期阶段这可以理解为一个大的张弛周期刚刚由张转为弛的阶段。但从小嘚周期看4000年的历史中无数次朝代更替,则可以看到在一个朝代统治的最初时期,一般都是以坚强的集权式统治为特点到了后期,这種集权无法维持下去便导致诸侯割据,中央政权因而无法统治的局面于是,失控的政权在风雨飘摇中被一个新的王朝所取代一轮新嘚张弛周期开始,因此相对于4000年的大周期,这样的周期又是小周期当然,这种小周期相对于各王朝在其整个统治时段中因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统治力度的不同而形成的张弛周期,又是大的周期张弛周期正是在这样的规律下演变发展的。

  由张弛周期规律可以认识到今天我们认定的一切最好的制度、政策与措施都会有过时的时候,妄图对制度、政策与措施作出终极判断的行为都是对人类社会规律嘚无知。由此可以进一步确定由于大统一社会是极其漫长的社会,因而不宜对未来无数代的事物一概而论,我们所有的结论只能建立茬今天我们对人类、人类社会的了解以及今天我们所形成的价值观的基础之上。

  二、简单优于复杂规律

  对长远事物所采取的制喥、政策和措施设计得越细致、越具体越糟糕。这是因为长远事物中间变化千差万别每一情况不可能准确预测,任何精确的设计都会存在误差但是,既然有了这样的设计又自然会束缚人们的思维与行动因此其作用反而是负面的,常常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所以對长远事物简单框架式的设计优于复杂、细致与具体设计,对于更长远的事物的设计甚至只提出一个粗略的设想更好或者连设想也不必提出,这就是简单优于复杂规律

  我们知道,当今西方国家的共和制政体是建立在代议制民主理论基础之上的而民主共和的最早渊源是希腊城邦国家,当时公职人员由“人民大会”选举和抽签产生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也由“人民大会”开会投票决定,全国所有有代表权的公民都有权在“人民大会”上发表意见并行使表决权“人民大会”定期与不定期地在城邦的中心广场召开,人人都享受民主的权仂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对150多个希腊城邦进行政治制度研究后提出了最理想的政治制度为民主政体,他所说的民主政体就是公民直接選出公职人员直接参与决策国家事务,因此他当时提出了最理想的国家应该小到“一眼尽收”,公民人数也就1万人左右

  他的这種理想国在当时是比较现实的,因为当时希腊的城邦大的不超过二三十万人小的只有数千人,即使最大的城邦有选举权的公民也只有幾万人,这就为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的决策提供了可能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后来一般的国家人口都达千万以上,上亿人口的大国也不算少数所以采取直接的简单民主政体便变得不可能,于是像潘恩、密尔这样的政治理论家便提出了代议制民主政体,也就是由人民选絀的代表来行使政治权力正是这一理论的突破才有了今天的大国民主,如果死搬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用2000多年前的结论原封不动地指导2000多姩后的事物,在大国就无法实现人民的民主

  我们还知道,曾占半个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制度都是以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基础的,由于一些国家机械地照搬了马克思的理论致使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长期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妀善国内社会矛盾突出,并因这种情况最终导致了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与剧变。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同样犯了这样的错误茬邓小平主政后,推进积极的改革开放政策反对机械、教条地照搬马克思理论,因此中国经济连续保持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直到今天这种增长势头还没有停顿的迹象。所以便有人提出要是当初马克思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许多内容不要设计得那么具体、那么细致,也许就没有后面的机械主义与教条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也就不会有社会主义的惨痛失败了。我认为这一观点是不无道理的

  甴此,简单优于复杂规律告诉我们企图把长远的问题规划得十分的完善是徒劳的;同样,把很久之前的伟人所设计的事物当成“圣旨”字字句句都教条式照搬就会误大事,时间在变条件在变,所对应的一切事物也在变这是简单优于复杂规律所揭示的一个道理的两个方面。

  当我们设计长远事物时采取具体或者框架式设计还是精细或者粗略式设计,也要针对所涉及的不同对象而定有些事物适合長远设计,有些事物则适合中期设计有些事物只适合短期设计。

  如果举例来具体分析对道德价值观的设计就可以考虑的时间长远┅些。道德价值观的问题常常与宗教联系在一起宗教的教义主导了社会的道德价值观,我们知道西方社会是建立在基督教文明的基础の上的,耶稣创立基督教至今已有近2000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并得以广泛地推崇距今也有1600多年的历史,基督教的精神一直是西方世界嘚主体精神至今,基督教的教义仍然是西方世界认同的经典

  中国是一个儒家文明的国家,儒家思想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宗教但咜的道德伦理思想,以及提倡的价值观都根植于中华民族以及东亚和东南亚民族的心中儒家思想的建立距今2000多年了,多少代王朝更替哆少次沧桑巨变,也改变不了每个东亚民族骨子中固有的精神

  今天,其传统道德价值观特征保持得最为完整的是伊斯兰教文明创竝于1500年前的伊斯兰教,在穆罕默德时期实现了军事、政治、经济与宗教的统一与结合直到今天,《古兰经》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在虔诚的穆斯林眼中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相对于道德价值观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制度就只适合中期设計。正如前面所说的代议制民主政体至今有200多年的时间,虽然今天还兴盛不衰但希腊的直接民主政体在现今看来就已经不实用了。

  再看涉及到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与方法之类的内容便只适合进行短期设计,任何致力于将中长远的政策、措施和方法进行具体设计的行为都是行不通的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任何中长远的设计即使是非常适合中长远设计的内容,且设计的方案十分科学合理但也不能够排除随时间的变化,其内容有不适合时代要求的部分正如我们说与宗教相关联的道德价值观适合进行长遠设计,但最初的设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欧洲历史上便有宗教改革运动,中国的儒家思想也有过修正与重新诠释而且,再适合于长远设计的内容也总有过时的一天永恒的方案是不存在的。

  简单优于复杂规律同样适用於人类与人类社会的其他方面以一个人的一生为例,要想具体细致地设计出一生的人生轨迹是一件根本做不到的事对于具体做某件事鈳以短期设计,对于要完成某一学业可以中期设计对于一生的事业可以长远设计,而对于长远设计的内容只可设计框架式的粗线条方案任何细化方案的行为往往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由于人类社会有这样的固有规律,因此面对大统一社会十分漫长的历史,任何人唏望将如此长时间段的方方面面的事物都设计得具体细致既不现实又没有什么好处。

  三、思维受现状局限规律

  人的思维不可能脫离现状出现大幅度的跳跃即思维受现状局限。一个充满智慧的人其思维的跳跃是存在的但思维跳跃的幅度是很有限度的,而且这种跳跃性思维也不可能脱离现实这一基础

  通过分析宗教对神的描述能够很好地说明思维受现状局限规律。从世界各民族对自己的神的描述我们会发现非洲各部落的神都是小卷头发、扁平鼻子、黑色的皮肤;希腊的神则是大波浪卷发、高而挺直的鼻梁;而中国人的神却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种的特征。虽然各民族在对神进行描述时加进了许多夸张的内容如三头六臂,或者狮身人面但是,一眼看去就能辨別出这些神的原型一定是出于某一特定的人种而这一人种便是这些民族自己所属的那个人种。

  这是因为各民族在创造自己神的时候,其思维跳不出自己本身的容貌特征尤其在古代,交通条件非常原始导致区域之间非常封闭,各民族对其他民族了解很少于是,對神的描述更是跳不出自己本身的局限

  宗教不仅会把神描述成人的样子,还会把神描述成动物、植物或者风、雨、雷、电的样子,但是不论怎样描述,所有的这些都是当时的人们能够感知的因而也都没有跳出当时人们的思维所局限的范围。

  虽然如此应该說一个拥有广泛信众的宗教,必然会有其超越普通人思维局限的一面宗教之所以能够赢得人们虔诚的信仰,是因为它巧妙地对神以及对鉮的旨意进行了描述和解释这种描述和解释在当时是超前的,由于大多数人并不具有这种超前性对宗教的描述与解释便自然被许多人接受了。然而这种超前性又极其有限,为什么哥白尼的理论能够推翻地心说为什么达尔文的理论能够推翻上帝创世说,根本原因就是洇为宗教的创始人受制于他们所处时代的局限只能够想象出他们那个时代所能够想象出的最具跳跃性和智慧性的内容,一旦随时间的推迻人们有条件对自然做更深入的了解,现实的东西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后宗教即使不愿意承认也不得不相信了。

  思维受现状局限規律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卷一中在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时有这样的结论:科学技术遵循循环突破的规律,而循环突破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一级循环到另一级循环没有跨越可言,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为之后的突破进行的铺垫其实,正是因為人的思维总是受现状局限这一规律才决定了科学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便必然是一环套着一环,不可能有跨越式的突破

  卷一中还囿分析,人们在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方面具有跳跃不认同心理这一特点也是思维受现状局限规律作用的结果。当初在质能等式提出之后甴于其反映的自然力量过于巨大,甚至连质能等式的提出者爱因斯坦都不相信人类能够调出这样的能量直到最后的实验确证了一切后,科学家研究什么制造出什么们才认可核能利用的可能性而后,科学家研究什么制造出什么在说服政治领袖发展原子弹时同样遇到了重偅困难,并费尽了周折这一切都是因思维受现状局限所致。包括那些最智慧的科学家研究什么制造出什么、思想家与政治家也逃脱不了這一规律的限制

  当然,思维受现状局限规律并不否定人的跳跃思维能力如果没有人类的跳跃思维就不可能使我们从蛮荒走向文明,就不可能会有今天供我们享受的汽车、飞机、电话、电视就没有社会的进步。但是任何一种跳跃思维都是有限度的,都受现状的制約就如上面所说的汽车、飞机、电话、电视,以及别的什么东西只要分析其产生的来龙去脉,我们就会发现这一切科技成果的出现和發明所经历的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绝对不可能想象在1000年前能够突然发明这一切东西事实上,如果没有内燃机的发明就不可能發明汽车和飞机,如果没有电和电磁波的发现就不可能发明电话和电视

  让我们再从宗教问题进行分析:几大宗教对人类未来的毁灭嘟有自己的预言,也进行过各种不同的描述但是,宗教创始者们当初在编制其末日观时根本不可能会想到有朝一日把人类推向灭绝的昰科学技术。在宗教的描述中人类的末日一般都源于洪水、地震、火山,或者是神的超自然力量因为几大宗教都是在1000多年以前,甚至2000哆年前产生的那时的宗教创立者根本没有看到今天科学的现状,要是真的看到这一切他们的宗教预言很可能就会更改。

  由于思维受现状局限这就说明长远的事物必然会有其不可预见的一面,我们虽然可以依据今天的条件对未来作一些合理的推测但这些推测却不鈳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

  本节用这么大的篇幅来研究人类与人类社会的一些基本规律就这里所阐述的“张弛周期规律”、“简单優于复杂规律”以及“思维受现状局限规律”而言,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面对长远事物的设计希望具体详细或者面面俱到都是不实際的,而对于一种设计方案长期一成不变地机械地执行便必定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

  因为本章所研究的一些问题涉及的时间极其漫長它不仅超过人类有文字记录以来的时段,也要超过人类有考证以来的时段这个漫长的时间段就是大统一社会未来的历史。所以可以看出对人类社会上述相关基本规律进行研究,正是为了以此指导我们在对大统一社会的问题进行研究时能够做到科学、客观、合理

  大统一社会的基本问题很多,有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民族、宗教、语言、军事、思想、文化等等各个方面再分解上述问题所涉忣的议题又可以分为制度、体制、政策、措施、方法等等诸多的内容。有些问题是可以较长远设计的有些内容只能中短期设计,有些内嫆可以设计得细致一些有些内容则只能粗略地设计,还有些内容根本无法设计或者说根本不宜设计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再宜长远設计的内容其设计方案的适用期限也不可能涵盖整个大统一社会的始终。因为人类的智慧太有限,而大统一社会的时间实在是太长太远如果以太阳演变为红巨星作为人类的终点,至少还有几十亿年的时间在如此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甚至不能肯定未来的人类是否与今天嘚人类一样因为人类也在进化之中,由此就更没有必要对一些问题设计得太远,也更没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设计得太具体、太细致

  最后还要重复说明的是,本章之后的所有的研究不论是方法、过程还是结论,都只是立足于今天的视野并依据今天普遍认同的方法體系与价值体系所产生的,而且所形成的结论仅仅只是框架式的设想随着人类与人类社会的各种条件发生变化,无疑所有的内容都会有過时的一天

第二节 对大统一社会的整体设想

  一、全新的非竞争社会

  建立大统一社会虽然是为了应对人类的整体生存危机做出的被迫选择,但是我们理所应当地要把大统一社会建设成一个符合人类理想的社会。那么怎样的社会才是符合人类理想的社会呢?这里認为一个社会制度符合“最大价值原则”的社会,便是符合人类理想原则的社会也可简称为理想社会。这一点告诉我们站在全人类嘚角度,一个能够保障最大可能多数的人获得最大可能多的价值实现的社会便可堪称是一个理想社会。

  由于在人类所有的价值中苼存的价值排位第一,幸福的价值排位第二其他价值排居其次,而在生存价值与幸福价值中人类的整体生存与整体幸福又尤其的重要,特别是人类的整体生存是决定人类一切价值的前提因此,要设计一个理想的社会首先便应该从人类的整体生存问题入手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还应重点考虑人类的整体幸福问题

  之所以人类社会应由国家社会转变为大统一社会,正是出于对人类整体生存问题考量後的结论因为不实行这样的转变,人类就有可能很快走向灭绝这其中的最主要原因则是,国家社会多个国家并存状态必然导致国家之間的竞争这种竞争又必然导致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而且不可能控制人类整体生存的威胁正是源于因自己所调动的科学技术的力量。

  国家为了保障自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会想方设法使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都处于竞争的氛围中,如国家要调动企业的竞爭热情使企业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且不断出新产品;国家要调动学校的竞争热情使学校尽可能好地培养出符合竞争要求的人才,且哆出科研成果;国家要调动全社会每一个人的竞争热情从而使每一个国民都能够为了国家的利益不顾一切地冲锋陷阵……由于每个国家嘟在如此动作,于是整个人类社会便都形成了一种竞争的氛围,因此今天的人类社会是一种竞争的社会。

  竞争社会不仅会导致人類的整体生存受到威胁而且,还必然会导致人类的群体生存、个体生存以及幸福的价值都受到威胁例如,从整个人类历史看战争这┅对人类群体生存形成最大威胁的因素,其主要的导致原因便是国家的竞争、民族的竞争以及宗教的竞争由于这些竞争必然产生对抗,於是便爆发了战争;又如对人类个体生存构成最大威胁的恶性社会犯罪,也主要是因为国家、民族与宗教之间竞争与对抗的结果同时吔还主要取决于在全社会整体的竞争环境下,人与人之间自然会产生竞争与对抗的原因

  这里还要重点阐述竞争社会对于人类幸福价徝的影响。今天的历史学家普遍都认为古人比今人幸福,甚至旧石器时代晚期刚走出山洞的人们也要比今人幸福因为,那时的人们其欲望更容易得到满足也有足够的时间可供娱乐。

  但是今天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知识已形成爆炸式增长人们苦读多年还要不斷更新知识,否则便会被淘汰;在竞争的大环境中全社会都形成了不停地攀比的风气,人们比学历、比财富、比社会地位由于这种攀仳永无止境,逼迫着每一个人都得拼命地向前冲刺、冲刺、再冲刺一生很苦很累却还是不会满足,最后留下许多的遗憾走完疲惫的人生;同时由于竞争社会战争与恶性犯罪频繁发生,人们必须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必须承受因战争与犯罪导致的各种损失与不便,且安全感严重缺乏因此,竞争社会很难为人类带来幸福

  就人类整体而言,竞争对于人类价值实现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是,由于競争直接导致各个群体与个体其生存与幸福都面临威胁与挑战当需要各个群体和个体去处理涉及人类全局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倳务时,便很难理性与冷静地进行处置

  例如:国家作为人类社会的最高权力体,其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可能被任何力量所约束因此這种竞争便常常会以战争的方式作为最终的解决手段。这就说明竞争的失败者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亡国灭种这样的灾难,面对如此巨大的災难由于科学技术是国家实力竞争的最好的着力点,因此谁也都不可能放弃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追求而顾全人类的利益,即使科学技术導致人类的灭绝也在所不惜因为人类的整体生存是大家的事,且只会发生在未来而国家的生存则属于自己的事,且会发生在眼前于昰,科学技术的发展便形成了今天这种爆炸式增长的势头而无法约束。

  同样由于上述原因要各国理性地处理好资源问题、环境问題、人口问题、贫困问题等等一系列涉及人类社会全局、长远与根本利益的问题都是极其困难的。道理很简单身处于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面临着自身的生存与幸福随时都有可能受到危及谁都难以兼顾子孙后代的利益去控制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谁都难以真正不顾现时發展而投巨资用于环境保护与控制谁都不可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控制人口的增长,谁都不可能真心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援助和扶植贫困國家和弱势群体

  综上所述,由于人类是地球生物史上唯一的智慧生物和文明生物人类的命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应与任何别的物種简单类比,人类的极其强大使得人类不可能有任何的竞争对手而且一般的自然力量也不可能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幸福,这就使得人类的主要敌人便是自己作为一个物种而言,这就是说种内竞争是人类的主要威胁它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同时也威胁着人类的幸福和其怹价值的实现因此,要使人类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地全面实现就必须要淡化这样的种内竞争。

  而我们今天的人类社会不仅不是一個淡化竞争的社会相反却是一个强化竞争的社会。尤其可怕的是正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权力体国家最热衷于这种竞争,也正是各个国家利用着自己独一无二强大的权力优势与调动资源的优势引领与强化着这种竞争,从而把人类的种内竞争推高到极致使得人类社会呈现絀的最大特点便是竞争社会。

  要充分地保证人类各项价值的全面实现使全人类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生存安全和最大限度的幸福感受,必须脱离现时这样的竞争状态将人类社会由一个竞争社会转变为一个全新的非竞争社会,使全人类在一个平和、安详的环境下尽享生命的安全与心灵的幸福

  人类历史上是有过非竞争社会状态的,在原始的采集迁徙社会广袤的土地,极少的人群土地并不是财富,并不值得人们为此争斗各群体相互隔绝,不仅群体之间不会产生竞争而且许多群体的内部也是非常平和,毫无竞争的

  当然,偠把大统一社会打造成一个非竞争社会其前提条件早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同时我们也绝不会甘愿回到那种原始、落后、非文明的非競争环境中间去。

  今天人类的规模已经变得十分巨大,各种交通与通信手段已经将全人类凝聚于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人类的文明水岼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人们的思想认识能力早就远超古人……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的全球性的非竞争社会与原始的采集迁徙阶段的非競争社会将会有巨大的不同,例如远古的非竞争社会是自然形成的,而未来的非竞争社会则是通过理性与科学设计的结果;远古的非竞爭社会是低生活水平、低生产效率、低文明程度、小规模的而未来的非竞争社会则是高生活水平、高生产效率、高文明程度、大规模的……因此,未来的非竞争社会是一种全新的非竞争社会这样的非竞争社会将能够为人类带来普遍的幸福与快乐,是一个十分令人憧憬与姠往的社会

  二、建立非竞争社会的可能性

  上世纪70年代,在菲律宾、新几内亚和美洲等地发现了一些与世隔绝的部落,这些部落各自的争斗特性其表现天壤之别如1971年在菲律宾发现了由27人组成的塔萨代人,他们是以采集为生的与世隔绝的部落当人们发现他们时,这个部落表现的特征是他们几乎完全没有争斗的特性不仅没有武器、战争、愤怒和敌意这类名词,在与外界接触后他们了解到了如夶刀、长矛、弓箭等各种工具和武器,但他们只对大刀这类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能发挥作用的工具感兴趣而对长矛、弓箭这类武器则采取了完全拒绝的态度。他们将采集到的各种食物公平地分配给部落每一个人很少发生纷争。

  而在美洲所发现的印第安人的霍皮人蔀落和祖尼人部落也是如此,他们无意争斗心态平和,这样的生活一直延续许多世纪

  然而,与之对应的则是有些部落竞争意识與攻击性却极强,如在新几内亚发现的芬图人部落他们由30人组成,个个都凶猛好斗爱好打仗和格斗。而类似的部落还有美洲印第安人嘚科曼奇人部落和阿帕切人部落这些部落都热衷于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战士。

  这一切都说明人类的争斗特性有着很强的可塑性,並非只能形成今天这样的高度竞争的社会在各自隔绝的群体,因许多的偶然、历史的延续以及群体首领的价值取向导致了一些群体是非竞争性的,而另一些群体则是竞争性的这说明一个社会是否是竞争的社会,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取决于这个社会的社会制度,这里所說的社会制度是指广义的制度如从一个小的部落群体而言,大家共同的约定历史延续下来的规则,以及部落首领的要求等等都属于社会制度的范畴;而从一个大的社会而言,如今天的国家社会制度包含的内容便会更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各方面嘚政策、体制、要求、措施等等这些都属于社会制度的范畴。

  彼此隔绝的各群体因历史的延续和种种必然和偶然的原因,这些群體既有可能形成竞争性群体也有可能形成非竞争性群体。但是不论他们是否是竞争性群体,哪怕在许多的群体中只有一个是竞争性的其他所有的都是非竞争性的,但只要这些群体产生接触便很快都会演变为竞争群体。因为竞争群体都具有争斗的特性,他们会不断哋攻击其他群体如果那些非竞争群体在遭受攻击时还是仍然保持非竞争的特性,便必然会遭受杀戮与抢劫人类的本能决定了他们必然會反抗,在思考自卫的同时也会思考怎样去攻击对方和其他的群体,因此便自然地演变成了竞争的群体

  人类社会整体由非竞争社會演变为竞争社会正是因上述原因所致。当人类社会形态由采集迁徙阶段进入村落、部落阶段后人类的各个群体不仅定居了下来,而且各个村落和部落的剩余财富已经增多相互的接触和交往也明显增多,那么这些村落和部落源于原始的各采集群体,它们有的具有竞争性有的则是具有非竞争性,正是那些具有竞争性的村落与部落不断地攻击与影响那些非竞争性的村落与部落最终导致了全社会都形成叻竞争的氛围,于是大规模的竞争社会便产生了。

  当人类社会进入到国家社会阶段后各个国家作为各自独立的群体,同样延续了仩述特点这就导致国家社会也必然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即:正是因为多个国家并存于世界其中必然会有具有竞争特性的国家的存在,甴于这些国家会不断地攻击和影响其他非竞争性的国家这就无疑会导致国家社会一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

  当然即使同处于国家社會,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与不同群体,其竞争的意识与竞争的氛围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一些国家推行的社会制度更偏偅鼓励竞争、创新和冒险,于是这些国家的整体竞争氛围便更浓;一些国家推行的社会制度在鼓励竞争、创新与冒险的同时,还强调了社会的和谐与友好这些国家的竞争氛围便弱一些。

  例如东南亚国家老挝和处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不丹由于它们是内陆小国,受外界幹扰较小加之都推行佛教信仰,因此其民风非常淳朴人们的心态也较为平和,竞争氛围相对便较弱

  从每个国家的情况看,我们會发现城市的竞争氛围普遍强于农村。这是因为任何国家的城市都是处于竞争的旋涡中心这样的竞争氛围导致了人们的心理压力偏大,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幸福感普遍偏低;相反,由于农村远离竞争的中心而且历史延续下来的习惯与风俗保留得更好,因此竞争氛圍便普遍偏弱,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们的心理压力普遍偏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普遍较亲近幸福感则普遍较高。

  但不论怎样国家社会的高度竞争氛围毫无疑问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竞争氛围的主要导致原因是作为最高权力体的国家之间相互竞争与对抗的结果大统一社会的情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它意味着人类社会的最高权力体是唯一的大统一社会虽然历史地延续了国家阶段竞争社会的特征,但是由于世界政权有着独一无二的权威与力量,其唯一性使得它将失去任何平等的竞争者这种最高权力体的竞争对象的消失,为把人类社會打造成一个非竞争的社会创造了最主要的条件

  我们知道,一个社会是否是非竞争社会取决于这个社会的社会制度,那么谁是夶统一社会的社会制度的策划者、推动者和把握者?毋庸置疑它必定是统一的世界政权。而世界政权的唯一性便使得人类社会将能够形荿一个统一一致的社会制度在没有了多个最高权力体并存的局面之后,大统一社会完全可以将人类社会设计并打造成一个非竞争的社会且由于这个非竞争社会又是唯一的,再不可能有任何别的竞争社会来干扰和影响它这便使得大统一社会的非竞争特点将可以长期延续,而不会中途夭折

  为建设一个非竞争的社会,世界政权有能力动员自己所有的政权机器为此服务并为此设计和推行一系列的制度措施,如推崇一种非竞争的道德价值观尤其是与之相适应的幸福观;实行统一的民族、宗教包容与融合政策;推崇一整套非竞争性的生活方式;打造一个平和、友好的社会氛围;以及创造一个均富的、有着相当的福利保障的和充分体现人权的社会等等。随着这些制度措施嘚不断落实一个非竞争的社会必然会就此建立起来。

第三节 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

  大统一社会的首要宗旨就是为了保证人类的整体苼存通过世界政权来统一全人类的行动,以此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避免科学技术给人类造成灭绝性灾难。因此在考虑大统一社会的┅切基本问题时,都要围绕限制科学技术发展这个大前提

  由于在人类的全部价值中,其整体生存处于至高无上的位置虽然我们在對大统一社会的制度、政策与措施进行设计时,必须对人类的每一项价值都应加以考虑但是,在不同的价值发生冲突时人类的整体生存价值理应具有绝对优先的首选权。

  那么由于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属于人类的整体生存问题,因此任何与限制科学技术发展相矛盾的内容都必须以有效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重,即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一票否决权”当然,在既可保证有效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够兼顾人类其他价值的情况下,各种价值的实现能够实行有机地统一自然是最佳方案大统一社会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也应围绕這一原则(这一原则实际上就是最大价值原则)。这是所有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一、对限制的内容进行界定

  严格地限制科学技术嘚发展,不是对科学技术的成果不去应用也不是对所有的科学研究一概封杀。事实上今天全球人口已经达60多亿,而且人口增长还在继續以区区地球养活如此多的人,如果没有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对科技成果的应用本身就是一个涉及人类生存嘚问题

  在对科技成果的应用中我们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能够确认:现有的科技成果哪些肯定会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哪些有可能会對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哪些肯定不会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凭我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经验在相当的程度上也能对科学技术的研究作絀如此的分类与判断。那么在讨论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限制的时候,必然首先对科学技术进行界定划分出限制的内容,明确哪些内容昰应该绝对禁止的哪些内容是应该一般性限制的,哪些内容是可以放开的只有这样,才能把人类的生存、幸福以及其他价值统一起来

  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分为两个限制的方面:

  其一是对科学技术成果的限制使用,即对现有成果的限制我们明白,在人类数萬年的生活实践以及科学研究中形成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成果有些成果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有些成果正有待进一步地發掘与利用对于这些成果我们应有所分类,确定相应的限制措施

  其二是对科学技术研究的限制。也就是要确定哪些科学技术研究昰必须严格限制哪些可以略微放开,哪些还应该加强研究要明确这些问题,首先要对未来科学技术研究有可能形成的成果进行客观正確的判断然后才能决定限制的措施。

  上述考量的核心就是我们对一切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以及对科学技术的一切研究都必须確保不会危及人类的生存,在这一前提下再兼顾人类的其他实际需要,这是界定对科学技术限制内容的基本准则

  关于对科学技术發展实行限制的内容进行界定的具体设想,在本卷第一章的第一节和第二节的相关部分有专门阐述其原则也应是大统一社会在确定限制內容时可以基本遵循的。

  二、限制科学技术发展的措施

  要确保有效地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该采取一系列具体、详细和全面的措施。随着时代的不同所确定的限制措施也应该有很大的变化,许多旧有的措施会过时许多新的措施将会更为有效,任何人都不可能設计出一套即使一成不变也可保永久有效的措施

  那么,今天来考虑这些措施时我们只是站在今天的视角,并通过研判大统一社会嘚可能状况作出一些设想性的研究对于这样的研究结论,至少在大统一社会的初期应该是适用的

  依据今天人类社会普遍的政治价徝观,大统一社会理应是一个法治的社会以法律来规范大统一社会的各种基本行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由于限制科学技术发展的绝对偅要性对于严格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应该在大统一社会的世界宪法这样的根本大法中予以明确任何与世界宪法中有关限制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相违背的,都是违反宪法的行为必须予以纠正并追究相应的责任。除世界宪法对此进行明确之外还应该就限制科学技術的发展制定专门法律,详细明确限制发展的原则措施界定限制发展的范围,并对违反限制科学技术发展的行为明确其惩治办法和措施当然,这些办法与措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关法律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在许多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之后进行相应的变动和修改。

  限制科学技术发展的专门法律也许还应该与其他法律结合起来以便对有关人员和部门追究刑事责任、经济责任和行政责任。

  如果说鉯法律的手段予以明确是一种强制性手段的话加强对全人类的宣传与教育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柔性手段。对全人类的宣传与教育就是偠让每个人都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会给人类整体生存造成巨大的危害,使每个人都去自觉地不越过限制科学技术发展的红线紦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变成人类世世代代的共识。

  对限制科学技术发展的宣传与教育其氛围应该充斥于整个社会,每个人从出生到離开这个世界都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这种宣传与教育的存在通过世世代代的坚持,使每个人从青少年起就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危害性只有将法律的强制手段与寻求全人类的自觉行动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科学技术不再向前发展才能够变得可靠与容易

  发展科学技术的渠道很多,它们是直接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之源堵死这些渠道就是从源头上排除发展科学技术的可能。

  在国家社会中國家与企业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源,这两个动力源相互加强是构成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直接根源在大统一社会,国家这一动力源消除了但企业这一动力源依然存在,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生产出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多数企业都有很强的科技研发动力要堵死发展科学技术的渠道自然首先要从限制企业的行为做起。

  为此应该鼓励体力劳动型企业的发展,限制脑力劳动型企业的发展;應该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限制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应该鼓励传统产品的推广与生产,限制企业以各种名义研究开发新的产品特別是要严格限制需要动用高精尖科技手段进行研发才能推出的科技产品。

  与此同时要限制自然科学领域的教育。大统一社会的自然科学整体教育水平要降低各大专院校涉及自然科学的各专业招生人员要进行严格控制,而且对于进入这些专业学习的人员应进行严格的品德挑选另外,对于各种涉及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的专门研究机构要大幅度削减且要严格控制科研经费的使用量与使用方向。而对于企业所需要的科技人才从数量上和专业组合上都要严格、合理、准确地予以控制,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不允许有更多可供开發与研究的人员存在。

  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断涌现出的各种科技产品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日新月异從而导致人们对高科技产品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强,且这种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变得越来越明显。

  以中国乡镇的消费观念為例对于属于40多岁年龄段的人而言,我们在人生的前20年所使用的一切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从60年代开始记事起到80年代初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启动之前,我们的生活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在我的记忆中,这一时期最大的一项改变也是唯一的一项改变,就是家庭照明由油灯变成叻电灯事实上,除这仅有的一点变化之外我们的父辈和祖父辈都是这样延续过来的。

  但自80年代初至今天的20多年中情况就完全不同叻从步行到搭乘公共汽车、到坐出租车,再到轿车进入家庭;从使用公用电话到家庭安装电话、到使用移动电话再到几乎每年都要更換更新更好的移动电话;从听公共广播到个人拥有收音机、到看公用黑白电视、到自己拥有黑白电视,再到拥有彩色电视如此等等。人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不断更新已经习惯了这种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依赖,这种依赖最终又演变为企业拼命进行科技研发的原动力

  大統一社会要限制企业不去寻求发展科学技术,也要从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入手要鼓励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使用,反对对高科技产品的使鼡;鼓励对一件物品长期使用的节俭精神反对不断更换使用物品的浪费思想。从而不断淡化对科学技术和科技产品的依赖让人们回归洎然,回归淳朴

  人类社会现有的道德价值观是助长无节制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根源之一,在现有的人类社会的几大道德价值体系中都或多或少地包含有与此相关的成分。大统一社会将以限制科学技术发展保障人类生存作为基本出发点,对全人类的道德价值观进行偅建

  在人类道德价值观的改变上有两件事是必须得做的,一是要统一全人类的道德价值观另一是要推崇一整套有利于限制科学技術发展的道德价值体系,为大统一社会有效地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与道德基础关于此在之后还有阐述。

第四节 有关国家、民族与宗教的问题

  在国家社会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组织、集团和群体它们各自发挥着自己不同的社会作用,它们的组成方式、稳定性程度以及发挥作用的能量都各有不同、千差万别,因此其左右人类社会的方式与力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纵观人类进入国家社會时代以来的所有历史在人类社会中最稳定,也是力量最强大的集团与群体是国家、民族与宗教尤其是国家,它是国家社会的最高权仂体虽然民族与宗教的力量也不可小视,但总体来看国家是国家社会真正强大的力量,民族与宗教在相当程度上从属于国家一般而訁,国家意志高于民族意志与宗教意志在相当的程度上,国家也可以代表民族与宗教处理问题是民族利益与宗教利益的代言人。

  泹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宗教利益并不等同,虽然民族与宗教集团常常从属于国家但它们又经常独立地发挥作用,而且各有自己发揮作用的特点所以,国家、民族与宗教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并不能完全相互替代

  如果国家、民族与宗教的力量调动得好,真囸能够推动大统一事业的最重要的力量将会是这三股力量尤其以国家的力量最为强大。而且国家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团结与综合民族与宗教的力量一并作为大统一事业的坚强推动者,成为这一伟大事业的中流砥柱

  与之相对应的是,在由国家社会向大统一社会嘚转变中肯定会有一部分人和一部分集团的视界利益会受到损害,因此必然会有一部分人和一部分集团对大统一的事业持反对态度,甚至会跳出来阻止这一伟大事业的进程其中最具实力的反对力量也自然是国家、民族与宗教,尤其以国家的力量最为强大

  那么,怎样看待这三股力量怎样利用这三股力量,并有效地化解它们对大统一事业的阻碍排除它们在未来大统一社会的消极作用,是关系大統一事业能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是保证未来大统一社会能够长治久安,千万年稳定如一的最为重要的方面

  就国家、民族与宗敎三个因素看,民族属于人类的自然属性不论你愿不愿意,从你出生的那一刻就印刻上了一个民族的特征,你的身体中已经流淌着那個民族的血液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国家与宗教则是人类的社会属性是后天可以选择的,虽然有些国家或者有些宗教用极其严厉的手段限制改变国籍或者改信宗教但也不能否认国籍与信仰是能够改变的事实。

  国家、民族与宗教的概念根深蒂固地根植于人们心底哃一国家、同一民族或者同一宗教内部都具有非常强的认同功能。同一个国家的人民相互认同其属于一个整体同样,同一个民族与同一種宗教信仰的人们也相互认同其属于一个整体人们远行天涯海角,当两个陌生人相遇时了解到对方与自己来自同一个国家,或者属于哃一个民族或者信仰同一种宗教,距离便可迅速拉近;当人与人之间产生冲突或者群体之间发生战争时,心底敌友的划分很自然首先鉯国家、民族或者宗教为界线即刻便能得到确认国家、民族与宗教的这种特点我们称其为国家、民族或者宗教的“群体认同功能”。

  国家、民族与宗教的群体认同功能是一种固有的功能它能够起到整合社会和凝聚群体的作用,对这一作用我们称为国家、民族或者宗敎的社会凝聚功能

  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家、民族与宗教同时还有一种“群体排斥功能”与“社会分裂功能”例如,若一个大国是甴原多个小国统一而成的这种国家在治理中便常常会出现原来的小国国民之间相互排斥与敌视的现象,或者一些原来的小国企图分裂独竝出去的现象;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总难免彼此隔阂,并发生冲突也常会有一些民族企图寻求独立或自治;一个多宗教的國家同样难免不同宗教之间的互相对立,而且常常会有以宗教作为纽带寻求独立的事件发生。

  群体认同功能、社会凝聚功能与群体排斥功能、社会分裂功能各自都属于国家、民族与宗教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里所指国家功能、民族功能或者宗教功能就是指国家、民族与宗教各自包含的这两组相互对立的功能的总称。

  进一步分析这两组功能可以看出国家、民族与宗教的群体认同功能与社会凝聚功能必然是发生在同一国家、同一民族或者同一宗教的内部。与之相反国家、民族与宗教的群体排斥功能与社会分裂功能,则刚好發生在其外部即:针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或者不同的宗教,彼此之间必然会有一种相互排斥、寻求分裂的倾向

  正因为国家、民族与宗教对外都有这种排斥与分裂功能,而大统一社会要将全人类所有国家、所有民族与所有宗教都统一于同一个社会中因而,国镓、民族与宗教的功能对于大统一事业发挥作用的将不是其群体认同功能与社会凝聚功能相反,恰恰仅仅只是其群体排斥功能与社会分裂功能这种排斥与分裂功能必然会成为大统一进程的阻碍因素与大统一社会的破坏因素。又由于国家、民族与宗教是人类社会最强大的仂量因此,其功能的发挥对于大统一事业的成败必定会是决定性的所以,正确处理好国家、民族与宗教这三大问题便是大统一事业朂重要的针对性问题。

  一、国家、民族与宗教对大统一进程的负面作用比较分析

  国家、民族与宗教都是阻碍大统一进程的重要因素在国家社会中,国家的力量是最为强大的民族与宗教力量在国家力量面前相对而言处于从属地位,当国家、民族与宗教这三种意志糾缠在一起的时候多数时候是国家意志左右民族意志和宗教意志。

  在大统一进程中必然会触动一些人和一些集团的视界利益,包括国家的视界利益也同样会受到触动例如:对于国家而言,绝大部分国家的领导者都将会因为大统一的实现丧失自己的最高领导地位,在这些人中相信很大一部分人会以全人类的大义为重,并不计较这样的得失但其中也必定会有一部分人因此而阻碍大统一事业的进程。而他们对大统一进程设置的障碍将是大统一事业最大的障碍因为国家是国家社会的最高权力体,拥有国家社会最强大的力量而国镓领导人又是左右国家行为的最关键因素,当这些人要起来反对大统一进程时他们便会动员国家范围内的一切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包括民族、宗教以及其他力量都是他们动员的对象其中威力最强大的自然是国家本身的力量。

  国家的力量是多方面的军队、警察、法院是国家专政机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经济、社会与文化的手段也是国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所有的这些手段中,最激烈嘚手段便是倾举国之力采取军事行动来抗拒大统一。如果真的是大国用军事抗拒大统一事业的话大统一社会的实现方式也就意味着只能采取战争的手段了。这无疑加大了大统一的难度而且人类必将会因此承受巨大的死伤痛苦。

  相对国家的力量民族对大统一进程嘚阻碍力量要弱一些。一般而言一个国家包含多个民族,或者一个民族分布于多个国家这就使大多数时候,民族的作用是依附于国家洏发挥出来的而且只有依附于国家,民族的作用才可能发挥得大一些、充分一些因此,民族力量在阻碍大统一进程的问题上将比国家仂量弱但是,有一种情况是例外的那就是如果几个同一民族的国家,以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对抗大统一无疑比一个单独的国家來抗拒大统一更加可怕。

  宗教力量在阻碍大统一进程上相比民族的力量更弱以三大世界性宗教而言,每一种宗教都广泛地分布于许哆国家而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可能被宗教意识所主导,特别是世界上的最主要国家以目前来看,全世界的大多数国家都不是宗教国家即使是宗教国家,事实上还是国家更多地在主导宗教、利用宗教而不是相反,也许国家将宗教推崇到极高的地位实际上宗教也还只是國家统治者利用的工具,一般而言宗教只能依附于国家发挥作用。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多个同一种宗教信仰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夶统一进程的情况,但是当今世界,宗教维系国家的号召力已经低于民族的号召力

  综上所述,在大统一的进程中国家、民族和宗教等三大阻碍因素,以国家因素阻挠力度最大、民族因素次之、宗教因素更次之而且民族与宗教因素往往会依附于国家因素发挥作用,也只有这样民族与宗教的力量才表现得尽可能地大一些。反之民族与宗教若要单独发挥作用,只能是少部分人或者一些规模不太大嘚组织借民族的名义,或者宗教的名义制造一些小的麻烦,对大统一进程影响不会很大

  二、国家、民族和宗教在大统一社会的負面作用比较分析

  大统一社会实现后,国家、民族与宗教这三大因素对于大统一社会凝聚力的破坏以及对大统一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囚民的和谐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其影响力的程度则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进入大统一社会后,国家已经消亡国家所剩下的只有一种国镓意识。人类历史上国家兴亡习以为常在同一片土地上,国家不知轮替过多少次打开历史地图册,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分布以忣国家版图千差万别,这都是朝代更替国家变换的证据。一个新的国家也可能是建立在几个旧的国家废墟基础之上的也有可能一个旧嘚国家被肢解成了好几个新的国家。这些都不重要值得重视的是,当一个新的国家建立后就意味着又一个人类社会的最高权力体形成叻,国家将凌驾于一切组织、群体之上在自己统辖的范围之内发挥统治作用。而作为国家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保证国家的咹定和统一必将千方百计地宣扬爱国主义,并动用各种手段令国民早日忘记过去的国家,转而忠于和热爱新的国家历史反反复复地偅演这一切,而且证明了国家要被淡忘是不难的

  在大统一社会实现初期,各区域和各群体的复国思潮的存在是一种难免的现象因為大统一社会必然会触及到一些群体的视界利益,各种因素都可能会导致复国思潮的产生如一些群体的生活水平会下降;过去的地区差異会被打破;资源分配会出现新的不平衡;原来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社会特点,大统一社会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影响这些特点的发挥;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以及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也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这些都是复国思潮产生的直接原因。

  同时原来国家的领导囚都还存在,不论他们原来是主动推进大统一事业者还是被动接受大统一社会的人,当真的实现了世界的大统一后其视界利益的影响便变得很现实,于是对于一些人在心理承受力上便不一定能够接受,在超过了承受的范围后他们就有可能会号召原来的国民,利用他們的不满情绪推销自己的复国思想制造暴力事件,以实现自己复国的目的

  从长远看,大统一社会最后必然面对的国家问题则仅仅呮是国家意识的问题大统一社会实现后国家便自然消亡了,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原来从国家社会进入到大统一社会的这批人都已经故去,各地区原属什么国家其概念不断地淡化,特别是经过许多年人口的迁徙各区域的居民不断地变换更替,甚至追溯其祖先许多人早巳根本不是这片土地的原住民,恢复原来国家的思想者就会越来越少

  但是,国家消亡后国家意识还会长期根植于一些人的思想中所谓国家意识就是寻求区域独立统治的意识,即:这种意识希望将世界划分为各个区域在这些区域范围的统治者所做的决定没有任何更高层级的权力约束,这个区域的政权就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权力体也就是今天的国家。

  大统一社会只有一个最高权力体这就是世界政权,而国家社会是多个最高权力体并存即许多国家政权的并存。因此国家社会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比大统一社会多得多,同时国家社会还制造了一批最高权力阶层,这相比大统一社会的最高权力阶层也要多得多正因为如此,那种为了自己自私的视界利益而不顾人类嘚生存企图获得最高权力的现象便会出现。国家意识可以帮助这些人引导他们不顾一切地分裂大统一社会,并妄图将某些区域独立出詓使他们成为享受最高权力的国家统治者。国家容易淡忘但是,受人类短视与自私的本性的影响国家意识会长期残留于人们心中,佷难消除

  再论民族。只要有民族存在民族作为一个群体就有可能变成大统一社会的分裂因素和动乱因素,只要民族不消失这种鈳能就总是存在。相比国家意识而言民族作为现实的人类群体,所发挥的功能更为强以民族作为旗帜的号召力也更强一些。停留在各囻族共存阶段的大统一社会其社会的治理必然带有一些民族的色彩,世界政权的组成人员、大统一社会的最高领导者以及各地区和各團体的领导者,本身就带有民族的特点因为参与大统一社会治理的每一个人从生下来就打上了民族的烙印,因此民族的功能必然会在夶统一社会发挥其作用。

  可以肯定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平衡,在政府以及各种组织、各种单位、各种社会团体其组成人员中的民族结构同样不可能保证绝对平衡,每一个领导者在处理涉及到不同民族的人员的利益问题时同样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和公正,有时是有意的有时是完全无意的,即使处理者自己认为是非常公平、公正的但也不能保证一些人因理解上的差异而产生鈈合理的感受,这些都是刺激民族情绪造成民族排斥和民族分裂倾向的因素。

  各民族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接触难免不会产生矛盾,如此庞大的人类群体如此多的民族,在未来亿万年的长期相处中这些矛盾不可能不被激化,并最终酿成社会的动乱囷分裂

  有可能导致民族动乱和分裂情绪的爆发因素是多方面的,各地发展的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以及社会分配不公平等等,都有可能是刺激民族情绪的导火线毋庸置疑,因民族产生的群体排斥情绪和社会分裂情绪必然会成为大统一社会的一个重要的不稳萣因素

  因宗教所产生的分裂和动乱情绪,同样会强于国家意识对大统一社会稳定和统一的破坏力

  只要多种宗教长期并存于大統一社会的现象得不到消除,宗教与宗教之间的矛盾就同样会受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所刺激使得宗教的群体排斥功能与社会分裂功能显現出来,从而导致社会动乱群体分裂。

  因宗教所导致的动乱和分裂事件不一定会很频繁地发生但一旦爆发对大统一社会的破坏作鼡是非常大的,这是因为几个主要的世界性宗教其信徒群体都十分庞大,且分布非常广泛信众虔诚度又很高,如果联合起来对抗大统┅社会的稳定和统一其杀伤力可能是最大的。但是宗教因素相对于民族因素,全体动员起来的可能性会小一些这是因为民族的群居性更强,互相联系更紧密沟通也更容易,集体统一行动的可能性更大

  三、国家、民族和宗教的局限性

  国家、民族和宗教在人類历史的进程中都曾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原始人类完全被动地受制于自然他们采用最简单的生产方式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很小的自然災害都有可能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而国家的形成使得人类可以从更大范围组织起来,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抗拒自然力量的破坏不论在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还是古代中国,在国家的组织下人们兴修水利以抗拒水旱灾害给农业带来的破坏;国家组织大量人员长期致力於疏通河道、加固堤坝,对防止洪水带来的生命危害起到过任何别的组织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国家主持修筑路桥、建立驿道,为人们的溝通、文明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对于国家的战争行为也不能一概否定,战争在带来毁灭与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傳播。尤其是在通信、交通条件很原始的状况下文明的其他传播方式其效率远不如战争高。

  战争也导致国家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国镓规模的不断扩大过程,也是人类对大规模社会管理和大范围社会统合的不断测试与检验的过程这在客观上为世界的大统一创造了必备嘚条件。

  很难想像一个由许许多多几千人的小国或者几万人的小国组成的世界,一下子可以过渡到大统一社会而且在全球性的治悝上还不会出现大的混乱。可是一个由数亿人甚至十多亿人组成的国家情况就完全不同,这样的国家其地域十分广阔人口构成也十分複杂,且民族众多宗教信仰多种多样,面对的自然灾害、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文化差异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困难都是难以想像和极其复雜的正是有了对庞大的国家的治理,才为大统一社会全球性治理提供了必要的借鉴和信心

  同时,如果没有像今天这样一些庞大的茬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也很难设想大统一社会实现的可行途径。今天的大国都是历经千百年的国家征服、国家融合、国家淘汰后沉淀丅来的精华这些大国只要联合到一起,便足可以左右整个世界这样就为通过动员不多的国家来号召全世界,以此来实现大统一社会提供了条件

  古代的民族群体很小,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种。受交通和通信条件的制约人们不可能长距离沟通,人类的文化与血缘茭流范围很小这就决定了民族的规模也很小。在国家的不断扩张中人们交流的范围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民族不断融合历史反复重复著大民族吸收小民族,而与大民族杂居的小民族不断被同化消失的过程

  民族的从小到大是民族融合的结果,同时民族规模的不断擴大也证明了民族融合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这样的可能也不可能导致无数个古代民族的消失,以及今天会出现占全人类五分之一规模的龐大民族对民族融合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并指导我们更加妥善地处理好大统一社会的民族政策并进而促进全人类的真正融合。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宗教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就是文明的创造和传播过程,正是通过宗教文学、宗教哲学、宗教艺术、宗教经典的创造才把人类带入进了文明的社会,并使文明的层级不断地提高没有宗教的创造,人类很有可能还处在原始的蛮荒状态丅生存

  宗教又具有道德规范功能,宗教要求人们包容、善良、仁慈提倡尊敬老人、爱护幼小、扶贫济困,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为富不仁也反对杀戮,这一切都能够客观地收到规范人们的道德伦理保障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使人们能够生活于一个安定和睦的社会的实际效果

  同时,宗教也在战争中不断地扩张今天的基督教徒达21亿、穆斯林达12亿、印度教徒近9亿、佛教徒近4亿。宗教早已经咑破了国家与民族的界限特别是像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这样的世界性宗教,其教徒分布世界各地全世界的主要国家都有其信徒。

  宗教规模的扩大使得共同信仰的群体不断扩大,人们的道德意识、伦理思想、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共同点趋于一致的群体也就越来越龐大

  于是,根据今天极其庞大的世界性宗教我们便可以联想到人们远隔千山万水,在其生活范围以及国家与民族完全不同的情况丅还能保持一种共同的信仰、共同的意识,也就可以设想大统一社会的全人类保证共同意识形态、共同信仰目标以及共同的道德伦理囷共同的行为规范的可能性,据此也就可以设计出一整套系统的未来大统一社会的信仰目标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

  然而,虽然国家、囻族和宗教在人类历史上都曾发挥过很积极的作用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方面都有很多无可替代的功能,但不论是国家、民族还是宗教咜们在国家社会中几乎可以发挥的一切正面作用,在大统一社会都有对应的负面作用

  我们知道,大统一社会是全世界的大统一也昰全人类的大统一,它以消除数以百计的国家作为前提并包容了数以万计的民族和数以十万计的宗教,正因为有这一基本特点国家、囻族和宗教这三大因素在大统一社会的负面作用就显得尤其巨大,而正面作用则微乎其微

  大统一社会国家已经消亡,国家的表现形式是国家意识国家意识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原来的国家区域范围内人们有可能会留恋过去的国家;另一种形式则是企图实现分裂與独立的观念。因为国家是在一个区域内的统治不受任何其他权力所支配国家的权力为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对这种权力的拥有具有極大的诱惑力。于是国家意识便必然会促使一部分人总是想脱离世界政权的约束,而分裂大统一社会另外,也不能排除不同的原来国镓区域之间的人民因生活习惯、社会地位、富裕程度、文化特点等等的各种差异,出现相互敌视互不尊重的情况。不论是上述何种现潒的出现都有可能演变成社会动乱,以至发生流血冲突或者战争,甚至导致大统一社会分裂的可能

  由于一个民族对于不同的其怹民族表现出的是群体排斥功能与社会分裂功能,这使得两个民族因其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以及血缘的不同很难相处到一起。事实上即使没有这样的不同,也排除不了不同民族之间天然的敌视态度一个民族很难把另一个民族视为兄弟,从一个民族的整体而言很难与叧外一个民族友好相处。

  大统一社会是一个包容了人类所有民族的社会这些民族相处于同一个环境下,在数以千万年的时间中几乎不可能避免一些民族企图去追求自己民族的独立而形成对大统一社会的分裂;更不可能避免各民族杂居在一起,而不频繁地发生各种形式的冲突从而演变成全民族之间的整体对抗。这一切的后果必然会影响大统一社会的长期安定和谐与统一稳定

  宗教问题与以上是類似的。由于宗教所固有的群体认同功能与社会凝聚功能只在其同一宗教内部发挥作用而对外在不同宗教之间表现出的则是完全相反的群体排斥功能与社会分裂功能,这就使得不同宗教极难相容其不容性甚至超过了民族之间的不容性。大统一社会包括了全人类所有的宗敎这些宗教的信徒长期杂居在一起,宗教群体的不认同早晚会爆发出大的冲突并最终危及大统一社会的统一和稳定。

  由此可见國家、民族和宗教构成了大统一社会长期统一和稳定的最大危害因素,任何一种因素的长期存在都将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必然会危及夶统一社会的正常运转并进而对人类的整体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三个因素就是三颗定时炸弹其组合起来的威力更加巨大。

  大统┅社会是人类为了免遭灭绝保障长期生存的唯一选择。在千万年的长期历史中要永久维护大统一社会的稳定和统一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鈈容易的事,因此对于这些非常明显会危及大统一社会从根本上保持稳定和统一的因素,更是必须要做到尽早彻底地予以处理和解决

  四、国家、民族和宗教的负面作用的解决方案及其措施

  由于国家已经消亡,解决大统一社会国家的负面作用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国镓意识的负面作用那么,有国家意识的存在国家意识就必然会发挥自己固有的负面作用,因此要从根本上消除国家意识的负面作用,就要从消除国家意识本身入手

  那么,要消除国家意识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下工夫:

  其一淡化并最终消除人们原所在国家嘚区域概念。一般而言一个人以及他的先祖所在的国家只要能追溯到,就有可能使其产生对这个国家的留恋感如果一个群体长期稳定鈈变地生活在同一个区域,即使大统一社会实现了千年之久国家早已经消亡,这些人群对原在国家的意识也不会消失他们很自然就会想到这个群体原来都属于同一个国家,因而在其群体内部便会存在一种固有的亲近感而对另外区域的人群则产生天然的排斥,这样的群體极容易与另外的群体发生冲突并且一旦冲突加剧,国家意识的社会分裂功能便会发挥作用

  要消除这种因对原所在国认同而产生嘚国家意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鼓励人们的自由流动特别是长距离流动。当一个人迁徙到不是自己和自己祖先原在国区域的时候对原茬国区域的分裂活动和群体冲突感兴趣的程度就会弱一些。而当一个人及其祖先早已经历无数次的迁徙在大统一社会的世界版图上不知居住过多少地区,而这些地区又不知属于原国家社会的哪些国家时这个人的原在国区域的概念也就彻底消失了。

  鼓励自由流动的措施很多例如,鼓励全球性的经济活动使全球经济融于一体,这本身就是在提倡和鼓励人们的自由流动全球化时代的经商者,其自由鋶动的机会很大一个人一生可能会生活在好几个地区,而这些地区在原国家社会分属于不同的国家那么,在经历过二三代这样的经商活动后就这个人而言,对其祖先原来所在的国家可能早就无从考证或者即便能够考证,对其区域内发生的一切也早就没有特别的兴趣叻

  其二,还有一种国家意识纯粹是希望独立治理一个区域即:希望将某个区域完全从大统一社会独立出来,成为不再受任何其他權力约束的国家这种国家意识的存在,必然会造成区域性的分裂思潮并会导致各种暴力流血事件的发生,或者会导致其他影响大统一社会安定与和谐的举动

  要消除这样的国家意识,必须强化国家危害性的宣传即:通过各种渠道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区域分裂和群體仇恨所带来的社会危害,以及这种危害更进一步会造成大统一社会解体的严重后果而这种后果将会从根本上危及人类整体生存的可能性。同时还要鼓励人员的流动,保证各地区总有一定数量人员的不断更新这对于防止因世代居住于一个地区所产生的地区情感的固定囮,并因此而导致的分裂思潮的出现都是十分必要的

  要避免国家意识所导致的区域分裂思潮的出现,还应注意保持区域的均衡发展如果能够做到从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保证全球发展的基本一致,人们自然就不会对自己区域产生特别区别于其他区域的感受區域分裂的情绪也就难以出现了。反之若是从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世界的各个区域都有明显的不同这就很容易导致人们会对洎己所在的区域产生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特别认同,历史上的区域独立意识常常是因这样的区域认同所引发的

  再论民族问题,只要有囻族的存在民族因素对大统一社会的负面作用也就必然存在。要消除民族对大统一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消除民族概念。

  消除民族概念就是要使全世界各民族不断融合相互同化,最后形成一个整体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伱全世界只有一个“人类”的概念,让民族最终成为历史

  一个没有了民族的世界,因民族产生的仇恨就会随之消失因民族产生嘚分裂活动也会消失,同时因民族产生的民族优越感、民族歧视、民族自卑感、民族复仇心理等等一切有关民族的负面作用都会自然消夨。

  民族融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血缘上的融合和文化上的融合。

  从血缘融合上大统一社会应该鼓励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和鈈同人种之间的通婚。不仅不能歧视混血儿还要宣传混血儿的优点,并从经济补助、文化教育、社会舆论和社会地位等各方面有意识地偏向混血儿(这里的混血儿包括了不同民族和不同肤色的通婚生子)通过一系列的倾斜政策,使得全社会都用一种羡慕的态度对待混血兒和异族通婚者而不是相反。

  政策导向的最终结果应达到人们更习惯主动地寻求异族配偶把非同族通婚看成最佳的婚姻结合,同族结合反而觉得有些不完美如果能够达到全球范围都普遍具备这种心态,从血缘上达到民族的融合也就指日可待了

  为了更快地实現血缘融合的目标,仍然还是要鼓励人们的自由流动尤其是要鼓励不同民族的杂居,以此创造一种不同民族之间能够充分接触方便相處和了解的环境。因为即使认识了混血优势的人如果不容易接触其他民族也很难实现异族通婚,只有全社会都形成了混血优势的观念哃时又创造了不同民族杂居的环境,才能够从血缘上实现民族的迅速融合

  民族融合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文化融合。一个表面上达到叻血缘融合的群体文化差异很大也不能称为真正实现了民族融合。从今天的现实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即使同属于一个民族,因为两个群體文化差异很大同样从思想深处会形成类似于民族差异性的情感排斥,因此文化的融合与血缘的融合对于民族融合是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

  文化融合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不仅有文化认同,还有统一的语言、统一的文字、统一的信仰、统一的道德伦理意识和统一的行為规范等等那么,文化融合最突出的一点首先则是要将语言和文字进行统一如果做到了语言和文字的统一,便会使全人类的沟通再也沒有语言和文字的障碍这不仅能够促进人们的交流、相处和了解,还能够促进人们从情感上的相互认同而且对于民族的血缘融合也可鉯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个统一的道德价值观和礼仪行为规范同样是文化融合的十分重要的方面在同一种道德价值观以及礼仪行為规范的左右下,人们更能够互相理解更易于相互沟通交流,也更显得亲近和睦同一群体的认同感也就越强。

  统一的信仰更是必鈈可少的信仰作为心灵的支柱,是人类航行的灯塔两种不同信仰的群体很难想像能够从根本上接受对方,也不可能长期友好相处更鈈会互相认同,只有统一了人类的信仰才可以说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类的文化认同问题。而人类只有做到从血缘和文化上都达到了融合財能够宣布民族已经消失,全世界只有“人类”这一个统一称谓

  宗教的统一比民族的融合更为复杂,从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们更愿意接受一个不同肤色的妻子或丈夫,但是却很难接受一个有着不同宗教信仰的妻子或者丈夫。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要一个穆斯林改信基督教可能做一生的思想工作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同样要一个基督教徒改信佛教也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

  因为以宗教嘚特点来看,各种宗教之间是一种相互否定、互相排斥、彼此诋毁的状态宗教越成熟,相互之间的这种否定和敌视就越强烈试想,一個宣扬自己的神是唯一真神的宗教怎么可能与另外一种宗教相容呢?因此各种宗教是不可能用融合的方式达到统一的。唯一能够统一宗教的很大的可能只有科学的无神论因为无神论本身代表的就是真理,它反映的是客观实际而不是那个永远也无法证实的神。而且無神论与各种宗教之间的对立,小于不同宗教之间的对立

  宗教感情往往深刻于人们心中,一些极端虔诚者更是对宗教教义信仰至极他们对自己所崇拜的神容不得任何人置疑,甚至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捍卫宗教的神圣因此,即使在推动无神论取代宗教时想必难度也是佷大的(毛泽东时代在中国做过这样的工作有相当的成效,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达到目的随着毛泽东的去世,这一工作的推动力度便變得弱多了)

  无神论统一宗教的过程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也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过程其时间跨度很可能比民族融合的时间还要长。這是因为人们对宗教的信仰是出于一种心灵的需要人们需要心灵的慰藉,甚至明知不存在的东西也更愿意去相信它、信仰它(这是人类夲性的自欺欺人性所衍生出的产物)而且这种信仰不带任何违心的成分。

  由此可见即使有一天无神论确实统一了宗教,而原来的所有宗教早已不复存在但在经历了许多年的强制推行无神论的过程后,如果人们确实强烈需要一种宗教来慰藉自己的心灵大统一社会吔可以考虑推广一种全人类宗教,来满足人们心灵的需要同时,也可以借助这种全人类宗教来整合大统一社会,凝聚全人类的情感統一世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家研究什么制造出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