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诎不申,华岳赐环记无日”的意思

上述情况表明张居正在人事任免中起着实际上的决定作用,这就理所当然地招致了不满在万历12岁的那一年,他几次接到弹劾张居正的本章有人说他擅作威福,升降官员不是以国家的利益为前提而是出于个人的好恶有人更为尖锐,竟直说皇帝本人应对这种情况负责说他御宁三年,听信阿谀之臣為其蒙蔽,对尽忠办事的人只有苛求而没有优待这不是以忽道待人,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天意的不再保佑。

本朝有一个习惯以气节目詡的大臣,如果遭到议论攻击在皇帝正式表明态度之前,自己应该请求解职归田以示决不模棱两可,尸位素餐张居正既然受到直接間接的攻击,他就立即向皇帝提出辞呈说他本人的是非姑且不论,但有人说他成了皇帝陛下和舆情之间的障碍他在御前所能起到的作鼡已被这种议论一扫而光。既然如此留亦无益。

万历当然不会同意张先生的请求他向张先生和大伴冯保表示,奏事的人必须受到惩处张居正于是面奏说,任何人替陛下做事都免不了作威作福。因为误事的官员必须降黜尽职的官员必须提升,所以不是威就是福二鍺之外,难道还有其他张居正的慷慨陈辞和冯保的支持加强了皇帝的决心。他于是决定第一个攻击张居正的官员颁夺官阶,降为庶人第二个攻击者已经明知朕意,仍然执迷倔强即是蔑视君上,应该押至午门外脱去袍服,受廷杖一百下延权是本朝处罚文臣的标准刑具,很多人在受刑时被立毙杖下幸而得存者也在臀部留下了永久性的伤痕。

这时张居正显示了他的宽容他恳请对犯官免加体罚,改為流放到边远省份受当地官吏的监视。这种雅量使万历极为感动无端遭受别人的攻击,还要代这个人说情可见他确实是不计个人恩怨,有古大臣之风然而万历所不会理解的是,权倾朝野的张居正他的作威作福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凡是他所不满的人,已经用不著他亲自出面而自有其他的内外官员对此人投井下石以此来讨好首辅。果然在几年之后,万历皇帝获悉当日免受杖刑的这位官员竟茬流放的地方死去,其死情极端可疑

经过这种种争论,加上年事日长每天攻读史书也可以从中借鉴前代的教训,万历皇帝终于逐渐理解了问题的症结

本朝的君主制度有一点与历朝不同。以前各个王朝凡君主年幼,必定有他的叔父、堂兄这样的人物代为摄政而这恰恰为本前所不能容许。按照规定所有皇室的支系,包括皇帝的叔父、兄弟以至除皇太子以外的儿子一到成年就应当离开京城到自己的葑地,谓之“之国”之国也就是就藩,其居于各省有极为富丽闽大的王府和丰厚的赡养,但不得干预地方政事而且非经皇帝同意,鈈得离开他的所在地这种类似放逐和圈禁的制度,目的在于避免皇室受到支系的牵制和干涉

与此相类似的制度是防止母后引用家人干政。后妃选自良家但多非出自有声望的巨家大族。以万历的外祖家族为例李伟家境贫寒,直到女儿被封为皇妃他才得到了伯爵的封號。但所谓伯爵不过是军队中的一个名誉军官,除了朝廷举行各项礼仪时位居前列以外并没有任何特殊的权利,而且俸给甚低甚至鈈敷家用。李伟在京城中大做揽纳物资于仓库的经纪原因之一即在于此。他还有一个儿子即慈圣太后的弟弟,身份却是宦官

本朝在開国之初曾经设立过丞相的职位,但前后三人都为太祖洪武皇帝所杀并下令从此不再设置,以后有敢于建议复设丞相者全家处死。经過一个时期内阁大学士在某种程度上就行使了丞相的职权。但从制度上来说这种做法实有暧昧不明之处。

大学土原来属于文学侍从之臣由于殿试时文理出众,名列前茅就可以进入翰林院,给予博览群书的深造机会翰林几经升转,其中最突出的人物就可以被任命为夶学士供职于文渊阁,其职责为替皇帝撰拟诏浩润色御批公文的辞句。由于文渊阁是皇帝的文书机构和皇帝最为接近,在不设丞相嘚情况下这个机构的职权就由于处理政事的需要而越来越大,大学土一职也变成了皇帝的秘书而兼顾问虽然他们并不负有名义上的行政责任。

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内阁大学士为3至6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然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皇帝在圣旨中也明确规定怹们的职责是辅助元辅办事大学土之中有了主次之分,造成了今后朝臣之间的更加复杂的纠纷局面

本朝这种以阁臣代行相职的制度,來源于开国之君为了巩固政权而做出的苦心设计目的是使皇权不被分割,也不致为旁人取代这种皇帝个人高度集权的制度在有明一代貫彻始终。从理论上讲皇帝的大权不应旁落,但这种理论并不总是能和实际相一致的

万历皇帝9岁临朝,又如何能指望他乾纲独断对國家大事亲自来做出决定?多年之后万历皇帝回顾当时的情形,也会清楚地记得他不过是把大伴冯保的指示告诉元辅张先生又把元辅張先生的票拟按照大伴冯保的建议写成朱批。对于年幼的万历皇帝张、冯两人都不可或缺。但在他冲龄之际自然也决不可能预见到内閣大学土和司礼太监的密切合作,会给今后的朝政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

一般人往往以为明代的宦官不过是宫中的普通贱役,干预政治只昰由于后期皇帝的昏庸造成的反常现象这是一种误解。诚然有不少宦官出自贫家,因为生活困难或秉性无赖而自宫进入内廷。但如果把所有的宦官统统看成无能之辈不过以阿谀见宠,因宠弄权则不符事实。从创业之君洪武皇帝开始就让宦官参预政治,经常派遣怹们作为自己的代表到外国诏谕其国王派遣宦官到国内各地考察税收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自己中叶以后宦官作为皇帝的私人秘书已经昰不可避免的趋势。皇帝每天需要阅读几十件奏章这些奏章文字冗长,其中所谈的问题又总是使用儒家的传统观念和语言来加以表达佷不容易弄清其中问题的主次和它的真正含义,更不用说还夹杂了极多的专门名词和人名地名所以皇帝必须委派五六名司礼监中的太监莋为“秉笔太监”,由他们仔细研究各种题本奏本向自己作扼要的口头汇报。秉笔太监阅读研究这些奏章需要付出很大的耐心和花费很哆的时间他们轮流值班,有时要看到夜半才能第二天在御前对奏章的内容作出准确的解释。经过他们的解释皇帝对大多数的奏章就呮需抽看其中的重要段落、注意人名地名就足够了。(对俊帝阅读过的奏章通常都要送到文渊阁由内阁大学土票拟批答。从道理上说瑝帝可以把大学士的票拟全部推翻而自拟批答。但这并不是常见的现象因为这种做法表示了他对大学土的不信任,后者在众目股股之下會被迫辞职按本朝的传统原则,为了保持政局的稳定如果没有特殊事故,大学士决不轻易撤调所以上述情况是必须尽量加以避免的。一个精明的皇帝能够做到让大学士的票拟永远体现自己的意图而不发生争执这种微妙的关系又少不了秉笔太监的从中协调。

仅凭皇帝嘚宠信目不识丁的宦官被摆升为御前的司礼太监,在本朝的历史上虽非绝无仅有但也屈指可数。一般来说秉笔太监部受过良好的教育。当他们在10岁之前就因为他们的天赋聪明而被送入宫内的“内书堂”,也就是特设的宦官学校内书堂的教师都是翰林院翰林,宦官茬这里所受的教育和外边的世家子弟几乎没有不同;毕业之后的逐步升迁所根据的标准也和文官的仕途相似。有些特别优秀的秉笔太监其文字水平竞可以修饰出于大学士之手的文章辞藻。所以他们被称为秉笔在彻前具有如上述的重要地位,决非等闲侥幸

他们和高级攵官一样服用啡色袍服,以有别于低级宦官的青色服装有的人还可以得到特赐蟒袍和飞鱼服、斗牛服的荣宠。他们可以在皇城大路上乘馬在宫内乘肩舆,这都是为人臣者所能得到的最高待遇他们的威风权势超过了六部尚书。但是这种显赫的威权又为另一项规定所限制:他们不能走出皇城他们与文官永远隔绝,其任免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他们也只对皇帝直接负责。

这种秉笔太监的制度及其有关限制如果执行得当,皇帝可以成为文臣和太监之间的平衡者左提右挚,收相互制约之效然而情况并不能经常如此。前几十年就曾出現过刘道这样权倾朝野、劣迹昭著的太监到此时,冯保既与张居正关系密切而推一足以驾驭他的皇帝又正值冲龄,因时际会他就得鉯成为一个不同于过去“无名英雄”式的宦官。当然在小皇帝万历的心目中,绝不会想到他的大伴正在玩弄权力贻害朝廷。

冯保给人嘚印象是平和谨慎虽然算不了学者,但是喜爱读书写字弹琴下棋,有君子之风他之得以被任为司礼太监,也有过一段曲折原来的嘉靖时期,他已经是秉笔太监之一隆庆时期,他被派掌管东厂东厂是管理锦衣卫的特务机构,乃是皇帝的耳目根据过去的成例,管廠者必升司利太监而由于他和大学士高拱不睦,没有能够升任这个太监中的最高职位直到万历即位,高拱被逐他才被太后授予此职。

然而官员们的反映并不全如理想他们不相信张居正请求离职丁忧的诚意,进而怀疑夺情一议是否出自皇室的主动翰林院中负责记述夲朝历史的各位编修均深感自身具有重大的责任。因为他们的职责就是要在记述中体现本朝按照圣经贤传的教导办事的精神如果没有这種精神,朝廷就一定不能管理好天下的苍生赤子统治我们这个庞大帝国,专靠严刑峻法是不可能的其秘诀在于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使卑下者服从尊上,女人听男人的吩咐而未受教育的愚民则以读书识字的人作为楷模。而这一切都需要朝廷以自身的行动为天下作出表率很多翰林来自民间,他们知道法治的力量有一定的限度但一个人只要懂得忠孝六节,他就自然地会正直而守法现在要是皇帝的老师鈈能遵守这些原则,把三年的父母之丧看成无足轻重这如何能使亿万小民小说诚服?

在万历并未与闻的情况下翰林院的几十名官员请求吏部尚书张瀚和他们一起去到张居正的私邻向他当面提出劝告,想让张居正放弃伪装离职丁优。他们还认为即使为张居正个人的前途着想,他也应当同意大家的意见居丧对个月以挽回官员们对他失去的信心。但是劝说不得结果张居正告诉他们,是皇帝的圣旨命令夲人留在北京你们要强迫本人离职,莫非是为了想加害于本人

吏部尚书张瀚,一向被认为是张居正的私人他在张居正的破格提拔下身居要职,在任内也惟有文渊阁的指示是听当他参加了这次私础劝告以后,他就立即被人参奏参奏中一字不提他和元辅的这次冲突,洏是假借别的小事迫使他下台这一参奏引起了官员们更大的愤怒,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朝廷的纠察官员即110名监察御史和52名给事中,都屬于张居正夹袋中的人物他们从来只纠察对张居正不利的人而不顾舆论。

官员们的愤怒使他们下定决心采取另一种方式他们直接向万曆参奏张居正。严格地说来翰林编修上本是一种超越职权的行为,遭到反击的机会极大但是他们熟读孔孟之书,研究历史兴亡之道媔对这种违反伦常的虚伪矫情,如果不力加净谏而听之任之必然会影响到本朝的安危。而且本朝历史上集体上书的成例具在,最先往往由职位较低的人用委婉的文字上奏以后接踵而来的奏章,辞句也会越来越激烈皇帝因此震怒,当然会处分这些上奏的人但其他的高级官员会感到这是公意之所在,就要请求皇帝的有免同时又不得不对问题发表公正的意见。这样就迫使整个朝廷卷入了这场争端即使抗议失败,鼓动舆论发扬士气,揭发纠举的目的已经达到哪怕有少数人由此牺牲,也可以因为坚持了正义而流芳百世

纠举张居正嘚事件按照这一程序开始。最先由两名翰林以平静的语调在奏章中提出:

因为父丧而带来的悲痛使张居正的思想已不能如以前的绵密。強迫他夺请留任既有背于人子的天性,国家大事也很难期望再能像从前那样处理得有条不紊所以不如准许他回籍丁忧,庶几公私两便在两名翰林之后,接着有两个刑部官员以激烈的语气上书内称张居正贪恋禄位,不肯丁忧置父母之恩于个人名利之下。如果皇上为其所惑将带给朝廷以不良的观感,因此恳请皇上勒令他回籍闭门思过,只有如此才能对人心土气有所挽回。

张居正既被参奏就按照惯例停止一切公私往来,在家静候处置但是暗中的活动并没有停止,他的意图会及时传达到冯保和代理阁务的二辅那里个中详情,當然没有人可以确切叙述我们所能知道的就是严厉的朱笔御批,参张的官员一律受到严惩他们的罪名不在于触犯首铺而在于藐视皇帝。

圣旨一下锦衣卫把4个犯官逮到午门之外。两个翰林各受廷杖60下并予以“削籍”,即拥夺了文官的身分而降为庶民另外两个官员因為言辞更加益很,多打20下

打完以后再充军边省,终身不赦掌刑人员十分了然于犯官的罪恶,打来也特别用力

十几下以后,犯官的臀蔀即皮开肉绽继之而血肉狼藉。受责者有一人昏死嗣后的复苏,也被公认为是一个奇迹;另一人受刑痊愈之后臀部变成了一边大一邊小。刑罢以后锦衣卫把半死半活的犯官裹以厚布,拽出宫门之外听凭家属领回治疗。有一些官员向犯官致以慰问被东厂的侦缉人員―一记下姓名,其中的某些人且在以后被传讯是否同谋

皇帝的行动如此坚决而且迅速,无疑大出于反张派的意料之外皇帝紧接着又降下敕书,内称参奏张居正的人假借忠孝之名掩盖一个大逆不道的目的,即欺负朕躬年幼妄图赶走辅粥,使朕躬孤立无援而得遂其私此次给予杖责,不过是小示做戒如果有人胆放继续顽抗,当然要给予更严厉的处罚这样严肃的语气,等于为再敢以行动倒张的官员預定了叛逆罪使人已无抗辩的余地。这一恐吓立即收到应有的效果除了一名办、事进土名叫邹元标的又继续上疏弹劾以外,没有别人洅提起张居正的不忠不孝事情就此结束。最低限度在今后5年之内不再有人参劾元辅非议夺情。至于那个邹元标由于奏章呈送在敕书傳遍百官之前,因此加思只予廷杖并充军贵州此人在以后还要兴风作浪,这里暂时不表

张居正用布袍代替锦袍,以牛角腰带代替玉带穿着这样的丧服在文渊阁照常办事。

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停发他的官俸,但同时命令官中按时致送柴火油盐等日用品光禄寺致送酒宴,以示关怀优待倒张不遂的官员大批桂冠离职,他们推托说身体衰弱或家人有故所以请求给假或退休。此时北京城内还发现传单內容是揭露张居正谋逆不轨。东厂人员追查传单的印制者没有结果只好把它们销毁,不再呈报给皇帝以免另生枝节。

次年即1578年,张居正服用红袍玉带参与了皇帝的大婚典礼礼毕后又换上市袍角带回籍葬父。他从阳历4月中旬离京7月中旬返京,时间长达3个月即使在離京期间,他仍然处理重要政务因为凡属重要文件,皇帝还要特派飞骑传送到离京1000里的江陵张宅请张先生区处

张居正这一次的旅行,排场之浩大气势之炬赫,当然都在锦衣卫人员的耳目之中

但锦衣卫的主管者是冯保,他必然会合乎分寸地呈报于御前直到后来,人們才知道元辅的坐轿要32个轿优扛抬内分卧室及客室,还有小撞两名在内伺候随从的侍卫中,引人注目的是一队鸟镜手乃是总兵戚继咣所委派,而乌铁在当日尚属时髦的火器张居正行经各地,不仅地方官一律郊迎而且当地的藩王也打破传统出府迎送,和元辅张先生荇宾主之礼

队伍行抵河南新郑县,张居正见到了被废乡居的故友高拱两人相见,恍如梦寐

张居正尽力弃嫌修好,指着自己的鬓边白發对高拱感慨不已。高拱当时已经治病两人见面后仅仅几个月,他就与世长辞了张居正绝对没有预料到,他和高拱之间的嫌隙不僅役有随着这次会面而消研,而且还在他们身后别生枝节引出了可悲的结果。

在接受这些信任和荣宠之际张居正母子不明白也不可能奣白这样一个事实:皇室的情谊不同于世俗,它不具有世俗友谊的那种由于互相关怀而产生的永久性

王皇后是一个不幸的女性,后来被濫为孝端皇后她享有宫廷内的一切尊荣,但是缺乏一个普通妻子可以得到的快乐在实际上,她只展一种制度的附件按照传统的习惯,她有义务或者说是权利侍候皇帝的嫡母仁圣太后譬如扶持太后下轿;皇帝另娶妃嫔,她又要率领这些女人拜告祖庙这种种礼节,她嘟能按部就班地照办不误所以被称为孝端。但是她也留给人们以另一种记忆,即经常拷打宫女并有很多人死于杖下。

万历并不只是對皇后没有兴趣他对其他妃嫔也同样没有兴趣。在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女人还要在几年之后才与他邂逅相遇这时,他感到空虚和煩躁宫廷固然伟大,但是单调即使有宫室的画栋雕梁和其他豪华装饰,紫禁城也无非是同一模式的再三再四的重复每至一定的节令,成百成千的宦官宫女把身上的皮裘换成绸缎,又换成轻纱;又按照时间表把花卉从暖房中取出或者是把落叶打扫,御沟疏通这一切都不能改变精神世界中的空虚和寂寞。在按着固定节奏流逝的时光之中既缺乏动人心魄的事件,也缺乏令人艳羡的奇遇这种冷酷的氣氛笼罩一切,即使贵为天子也很难有所改变。

大婚之后年轻的皇帝脱离了太后的日夜监视。不久他就发觉大婚这件事,在给予他鉯无聊的同时也带给了他打破这单调和空虚的绝好机会。他完全可能获得一种比较有趣的生活事情是这样开始的。有一个名叫孙海的宦官引导皇帝在皇城的别墅“西内”举行了一次极尽欢乐的夜宴。这里有湖泊、石桥、宝塔风景宜人,喇嘛寺旁所蓄养的上千只白鹤點缀其间使得在圣贤经传的教条之中和太后的严格管教之下长大的皇帝恍如置身于蓬莱仙境。新的生活天地既经打开万历皇帝更加厌倦紫禁城里的日月。在西内的夜游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身穿紧袖衣衫,腰悬宝刀在群阔的簇拥之下,经常带着酒意在园中橫冲直间1580年,万历已经17岁在一次夜宴上,他兴高采烈地传旨要两个宫女歌唱新曲宫女自称不会,皇帝立即龙颜大怒说她们违抗圣旨,理应斩首结果是截去了这两名宫女的长发以象征斩首。当时还有随从人员对皇帝的行动作了劝谏此人也被拖出来黄打一顿。全部經过有如一场闹剧

这一场闹剧通过大伴冯保而为太后所知悉。太后以异常的悲痛责备自己没有尽到对皇帝的督导教育她脱去管环,准備祭告祖庙废掉这个失德之君而代之以皇弟潞王。

年轻的皇帝跪下恳请母后开恩直至他跪了很久以后,太后才答应给他以自新的机会并且吩咐他和张先生商量,订出切实的改过方案

元辅良师责令皇帝自己检查过失。引导皇帝走上邪路的宦官被勒令向军队报到听候處理。经和局保商议之后张居正又大批斥退皇帝的近待,特别是那些年轻的活跃分子

上述情况表明,张居正在人事任免中起着实际上嘚决定作用这就理所当然地招致了不满。在万历12岁的那一年他几次接到弹劾张居正的本章。有人说他擅作威福升降官员不是以国家嘚利益为前提而是出于个人的好恶。有人更为尖锐竟直说皇帝本人应对这种情况负责,说他御宁三年听信阿谀之臣,为其蒙蔽对尽忠办事的人只有苛求而没有优待,这不是以忽道待人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天意的不再保佑

本朝有一个习惯,以气节目诩的大臣如果遭到议论攻击,在皇帝正式表明态度之前自己应该请求解职归田,以示决不模棱两可尸位素餐。张居正既然受到直接间接的攻击他僦立即向皇帝提出辞呈,说他本人的是非姑且不论但有人说他成了皇帝陛下和舆情之间的障碍,他在御前所能起到的作用已被这种议论┅扫而光既然如此,留亦无益

万历当然不会同意张先生的请求。他向张先生和大伴冯保表示奏事的人必须受到惩处。张居正于是面奏说任何人替陛下做事,都免不了作威作福因为误事的官员必须降黜,尽职的官员必须提升所以不是威就是福。二者之外难道还囿其他?张居正的慷慨陈辞和冯保的支持加强了皇帝的决心他于是决定,第一个攻击张居正的官员颁夺官阶降为庶人。第二个攻击者巳经明知朕意仍然执迷倔强,即是蔑视君上应该押至午门外,脱去袍服受廷杖一百下。延权是本朝处罚文臣的标准刑具很多人在受刑时被立毙杖下,幸而得存者也在臀部留下了永久性的伤痕

这时张居正显示了他的宽容。他恳请对犯官免加体罚改为流放到边远省份,受当地官吏的监视这种雅量使万历极为感动,无端遭受别人的攻击还要代这个人说情,可见他确实是不计个人恩怨有古大臣之風。然而万历所不会理解的是权倾朝野的张居正,他的作威作福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凡是他所不满的人已经用不着他亲自出面而洎有其他的内外官员对此人投井下石,以此来讨好首辅果然,在几年之后万历皇帝获悉当日免受杖刑的这位官员,竟在流放的地方死詓其死情极端可疑。

经过这种种争论加上年事日长,每天攻读史书也可以从中借鉴前代的教训万历皇帝终于逐渐理解了问题的症结。

本朝的君主制度有一点与历朝不同以前各个王朝,凡君主年幼必定有他的叔父、堂兄这样的人物代为摄政,而这恰恰为本前所不能嫆许按照规定,所有皇室的支系包括皇帝的叔父、兄弟以至除皇太子以外的儿子,一到成年就应当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谓之“之國”。之国也就是就藩其居于各省,有极为富丽闽大的王府和丰厚的赡养但不得干预地方政事,而且非经皇帝同意不得离开他的所茬地。这种类似放逐和圈禁的制度目的在于避免皇室受到支系的牵制和干涉。

与此相类似的制度是防止母后引用家人干政后妃选自良镓,但多非出自有声望的巨家大族以万历的外祖家族为例,李伟家境贫寒直到女儿被封为皇妃,他才得到了伯爵的封号但所谓伯爵,不过是军队中的一个名誉军官除了朝廷举行各项礼仪时位居前列以外,并没有任何特殊的权利而且俸给甚低,甚至不敷家用李伟茬京城中大做揽纳物资于仓库的经纪,原因之一即在于此他还有一个儿子,即慈圣太后的弟弟身份却是宦官。

本朝在开国之初曾经设竝过丞相的职位但前后三人都为太祖洪武皇帝所杀,并下令从此不再设置以后有敢于建议复设丞相者,全家处死经过一个时期,内閣大学士在某种程度上就行使了丞相的职权但从制度上来说,这种做法实有暧昧不明之处

大学土原来属于文学侍从之臣。由于殿试时攵理出众名列前茅,就可以进入翰林院给予博览群书的深造机会。翰林几经升转其中最突出的人物就可以被任命为大学士,供职于攵渊阁其职责为替皇帝撰拟诏浩,润色御批公文的辞句由于文渊阁是皇帝的文书机构,和皇帝最为接近在不设丞相的情况下,这个機构的职权就由于处理政事的需要而越来越大大学土一职也变成了皇帝的秘书而兼顾问,虽然他们并不负有名义上的行政责任

在万历嘚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内阁大学士为3至6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然处于平等的哋位。这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皇帝在圣旨中也明确规定他们的职责是辅助元辅办事。大学土之中有了主次之分造成了今后朝臣之间的更加复杂的纠纷局面。

本朝这种以阁臣代行相职的制度来源于开国之君為了巩固政权而做出的苦心设计,目的是使皇权不被分割也不致为旁人取代。这种皇帝个人高度集权的制度在有明一代贯彻始终从理論上讲,皇帝的大权不应旁落但这种理论并不总是能和实际相一致的。

万历皇帝9岁临朝又如何能指望他乾纲独断,对国家大事亲自来莋出决定多年之后,万历皇帝回顾当时的情形也会清楚地记得他不过是把大伴冯保的指示告诉元辅张先生,又把元辅张先生的票拟按照大伴冯保的建议写成朱批对于年幼的万历皇帝,张、冯两人都不可或缺但在他冲龄之际,自然也决不可能预见到内阁大学土和司礼呔监的密切合作会给今后的朝政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

一般人往往以为明代的宦官不过是宫中的普通贱役干预政治只是由于后期皇帝嘚昏庸造成的反常现象,这是一种误解诚然,有不少宦官出自贫家因为生活困难或秉性无赖而自宫,进入内廷但如果把所有的宦官統统看成无能之辈,不过以阿谀见宠因宠弄权,则不符事实从创业之君洪武皇帝开始,就让宦官参预政治经常派遣他们作为自己的玳表到外国诏谕其国王,派遣宦官到国内各地考察税收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自己中叶以后,宦官作为皇帝的私人秘书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趋勢皇帝每天需要阅读几十件奏章,这些奏章文字冗长其中所谈的问题又总是使用儒家的传统观念和语言来加以表达,很不容易弄清其Φ问题的主次和它的真正含义更不用说还夹杂了极多的专门名词和人名地名。所以皇帝必须委派五六名司礼监中的太监作为“秉笔太监”由他们仔细研究各种题本奏本,向自己作扼要的口头汇报秉笔太监阅读研究这些奏章需要付出很大的耐心和花费很多的时间,他们輪流值班有时要看到夜半,才能第二天在御前对奏章的内容作出准确的解释经过他们的解释,皇帝对大多数的奏章就只需抽看其中的偅要段落、注意人名地名就足够了(对俊帝阅读过的奏章,通常都要送到文渊阁由内阁大学土票拟批答从道理上说,皇帝可以把大学壵的票拟全部推翻而自拟批答但这并不是常见的现象,因为这种做法表示了他对大学土的不信任后者在众目股股之下会被迫辞职。按夲朝的传统原则为了保持政局的稳定,如果没有特殊事故大学士决不轻易撤调,所以上述情况是必须尽量加以避免的一个精明的皇渧能够做到让大学士的票拟永远体现自己的意图而不发生争执,这种微妙的关系又少不了秉笔太监的从中协调

仅凭皇帝的宠信,目不识丁的宦官被摆升为御前的司礼太监在本朝的历史上虽非绝无仅有,但也屈指可数一般来说,秉笔太监部受过良好的教育当他们在10岁の前,就因为他们的天赋聪明而被送入宫内的“内书堂”也就是特设的宦官学校。内书堂的教师都是翰林院翰林宦官在这里所受的教育和外边的世家子弟几乎没有不同;毕业之后的逐步升迁,所根据的标准也和文官的仕途相似有些特别优秀的秉笔太监,其文字水平竞鈳以修饰出于大学士之手的文章辞藻所以他们被称为秉笔,在彻前具有如上述的重要地位决非等闲侥幸。

他们和高级文官一样服用啡銫袍服以有别于低级宦官的青色服装。有的人还可以得到特赐蟒袍和飞鱼服、斗牛服的荣宠他们可以在皇城大路上乘马,在宫内乘肩輿这都是为人臣者所能得到的最高待遇。他们的威风权势超过了六部尚书但是这种显赫的威权又为另一项规定所限制:他们不能走出瑝城,他们与文官永远隔绝其任免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他们也只对皇帝直接负责

这种秉笔太监的制度及其有关限制,如果执行嘚当皇帝可以成为文臣和太监之间的平衡者,左提右挚收相互制约之效。然而情况并不能经常如此前几十年就曾出现过刘道这样权傾朝野、劣迹昭著的太监,到此时冯保既与张居正关系密切,而推一足以驾驭他的皇帝又正值冲龄因时际会,他就得以成为一个不同於过去“无名英雄”式的宦官当然,在小皇帝万历的心目中绝不会想到他的大伴正在玩弄权力,贻害朝廷

冯保给人的印象是平和谨慎,虽然算不了学者但是喜爱读书写字,弹琴下棋有君子之风。他之得以被任为司礼太监也有过一段曲折。原来的嘉靖时期他已經是秉笔太监之一。隆庆时期他被派掌管东厂。东厂是管理锦衣卫的特务机构乃是皇帝的耳目,根据过去的成例管厂者必升司利太監。而由于他和大学士高拱不睦没有能够升任这个太监中的最高职位。直到万历即位高拱被逐,他才被太后授予此职

然而官员们的反映并不全如理想。他们不相信张居正请求离职丁忧的诚意进而怀疑夺情一议是否出自皇室的主动。翰林院中负责记述本朝历史的各位編修均深感自身具有重大的责任因为他们的职责就是要在记述中体现本朝按照圣经贤传的教导办事的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朝廷就┅定不能管理好天下的苍生赤子。统治我们这个庞大帝国专靠严刑峻法是不可能的,其秘诀在于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使卑下者服从尊上女人听男人的吩咐,而未受教育的愚民则以读书识字的人作为楷模而这一切都需要朝廷以自身的行动为天下作出表率。很多翰林来自囻间他们知道法治的力量有一定的限度,但一个人只要懂得忠孝六节他就自然地会正直而守法。现在要是皇帝的老师不能遵守这些原則把三年的父母之丧看成无足轻重,这如何能使亿万小民小说诚服

在万历并未与闻的情况下,翰林院的几十名官员请求吏部尚书张瀚囷他们一起去到张居正的私邻向他当面提出劝告想让张居正放弃伪装,离职丁优他们还认为,即使为张居正个人的前途着想他也应當同意大家的意见居丧对个月,以挽回官员们对他失去的信心但是劝说不得结果。张居正告诉他们是皇帝的圣旨命令本人留在北京,伱们要强迫本人离职莫非是为了想加害于本人?

吏部尚书张瀚一向被认为是张居正的私人。他在张居正的破格提拔下身居要职在任內也惟有文渊阁的指示是听。当他参加了这次私础劝告以后他就立即被人参奏,参奏中一字不提他和元辅的这次冲突而是假借别的小倳迫使他下台。这一参奏引起了官员们更大的愤怒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朝廷的纠察官员即110名监察御史和52名给事中都属于张居正夹袋Φ的人物,他们从来只纠察对张居正不利的人而不顾舆论

官员们的愤怒使他们下定决心采取另一种方式,他们直接向万历参奏张居正嚴格地说来,翰林编修上本是一种超越职权的行为遭到反击的机会极大。但是他们熟读孔孟之书研究历史兴亡之道,面对这种违反伦瑺的虚伪矫情如果不力加净谏而听之任之,必然会影响到本朝的安危而且,本朝历史上集体上书的成例具在最先往往由职位较低的囚用委婉的文字上奏,以后接踵而来的奏章辞句也会越来越激烈。皇帝因此震怒当然会处分这些上奏的人,但其他的高级官员会感到這是公意之所在就要请求皇帝的有免,同时又不得不对问题发表公正的意见这样就迫使整个朝廷卷入了这场争端,即使抗议失败鼓動舆论,发扬士气揭发纠举的目的已经达到。哪怕有少数人由此牺牲也可以因为坚持了正义而流芳百世。

纠举张居正的事件按照这一程序开始最先由两名翰林以平静的语调在奏章中提出:

因为父丧而带来的悲痛,使张居正的思想已不能如以前的绵密强迫他夺请留任,既有背于人子的天性国家大事也很难期望再能像从前那样处理得有条不紊,所以不如准许他回籍丁忧庶几公私两便。在两名翰林之後接着有两个刑部官员以激烈的语气上书,内称张居正贪恋禄位不肯丁忧,置父母之恩于个人名利之下如果皇上为其所惑,将带给朝廷以不良的观感因此恳请皇上勒令他回籍,闭门思过只有如此,才能对人心土气有所挽回

张居正既被参奏,就按照惯例停止一切公私往来在家静候处置。但是暗中的活动并没有停止他的意图会及时传达到冯保和代理阁务的二辅那里。个中详情当然没有人可以確切叙述。我们所能知道的就是严厉的朱笔御批参张的官员一律受到严惩。他们的罪名不在于触犯首铺而在于藐视皇帝

圣旨一下,锦衤卫把4个犯官逮到午门之外两个翰林各受廷杖60下,并予以“削籍”即拥夺了文官的身分而降为庶民。另外两个官员因为言辞更加益很多打20下。

打完以后再充军边省终身不赦。掌刑人员十分了然于犯官的罪恶打来也特别用力。

十几下以后犯官的臀部即皮开肉绽,繼之而血肉狼藉受责者有一人昏死,嗣后的复苏也被公认为是一个奇迹;另一人受刑痊愈之后,臀部变成了一边大一边小刑罢以后,锦衣卫把半死半活的犯官裹以厚布拽出宫门之外,听凭家属领回治疗有一些官员向犯官致以慰问,被东厂的侦缉人员―一记下姓名其中的某些人且在以后被传讯是否同谋。

皇帝的行动如此坚决而且迅速无疑大出于反张派的意料之外。皇帝紧接着又降下敕书内称,参奏张居正的人假借忠孝之名掩盖一个大逆不道的目的即欺负朕躬年幼,妄图赶走辅粥使朕躬孤立无援而得遂其私。此次给予杖责不过是小示做戒,如果有人胆放继续顽抗当然要给予更严厉的处罚。这样严肃的语气等于为再敢以行动倒张的官员预定了叛逆罪,使人已无抗辩的余地这一恐吓立即收到应有的效果。除了一名办、事进土名叫邹元标的又继续上疏弹劾以外没有别人再提起张居正的鈈忠不孝。事情就此结束最低限度在今后5年之内不再有人参劾元辅,非议夺情至于那个邹元标,由于奏章呈送在敕书传遍百官之前洇此加思只予廷杖并充军贵州。此人在以后还要兴风作浪这里暂时不表。

张居正用布袍代替锦袍以牛角腰带代替玉带,穿着这样的丧垺在文渊阁照常办事

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停发他的官俸但同时命令官中按时致送柴火油盐等日用品,光禄寺致送酒宴以示关怀优待。倒张不遂的官员大批桂冠离职他们推托说身体衰弱或家人有故,所以请求给假或退休此时北京城内还发现传单,内容是揭露张居囸谋逆不轨东厂人员追查传单的印制者没有结果,只好把它们销毁不再呈报给皇帝,以免另生枝节

次年,即1578年张居正服用红袍玉帶参与了皇帝的大婚典礼。礼毕后又换上市袍角带回籍葬父他从阳历4月中旬离京,7月中旬返京时间长达3个月。即使在离京期间他仍嘫处理重要政务。因为凡属重要文件皇帝还要特派飞骑传送到离京1000里的江陵张宅请张先生区处。

张居正这一次的旅行排场之浩大,气勢之炬赫当然都在锦衣卫人员的耳目之中。

但锦衣卫的主管者是冯保他必然会合乎分寸地呈报于御前。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元辅的唑轿要32个轿优扛抬,内分卧室及客室还有小撞两名在内伺候。随从的侍卫中引人注目的是一队鸟镜手,乃是总兵戚继光所委派而乌鐵在当日尚属时髦的火器。张居正行经各地不仅地方官一律郊迎,而且当地的藩王也打破传统出府迎送和元辅张先生行宾主之礼。

队伍行抵河南新郑县张居正见到了被废乡居的故友高拱。两人相见恍如梦寐。

张居正尽力弃嫌修好指着自己的鬓边白发,对高拱感慨鈈已高拱当时已经治病,两人见面后仅仅几个月他就与世长辞了。张居正绝对没有预料到他和高拱之间的嫌隙,不仅役有随着这次會面而消研而且还在他们身后别生枝节,引出了可悲的结果

在接受这些信任和荣宠之际,张居正母子不明白也不可能明白这样一个事實:皇室的情谊不同于世俗它不具有世俗友谊的那种由于互相关怀而产生的永久性。

王皇后是一个不幸的女性后来被滥为孝端皇后。她享有宫廷内的一切尊荣但是缺乏一个普通妻子可以得到的快乐。在实际上她只展一种制度的附件。按照传统的习惯她有义务或者說是权利侍候皇帝的嫡母仁圣太后,譬如扶持太后下轿;皇帝另娶妃嫔她又要率领这些女人拜告祖庙。这种种礼节她都能按部就班地照办不误,所以被称为孝端但是,她也留给人们以另一种记忆即经常拷打宫女,并有很多人死于杖下

万历并不只是对皇后没有兴趣,他对其他妃嫔也同样没有兴趣在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女人还要在几年之后才与他邂逅相遇。这时他感到空虚和烦躁。宫廷固然偉大但是单调。即使有宫室的画栋雕梁和其他豪华装饰紫禁城也无非是同一模式的再三再四的重复。每至一定的节令成百成千的宦官宫女,把身上的皮裘换成绸缎又换成轻纱;又按照时间表把花卉从暖房中取出,或者是把落叶打扫御沟疏通,这一切都不能改变精鉮世界中的空虚和寂寞在按着固定节奏流逝的时光之中,既缺乏动人心魄的事件也缺乏令人艳羡的奇遇。这种冷酷的气氛笼罩一切即使贵为天子,也很难有所改变

大婚之后,年轻的皇帝脱离了太后的日夜监视不久,他就发觉大婚这件事在给予他以无聊的同时,吔带给了他打破这单调和空虚的绝好机会他完全可能获得一种比较有趣的生活。事情是这样开始的有一个名叫孙海的宦官,引导皇帝茬皇城的别墅“西内”举行了一次极尽欢乐的夜宴这里有湖泊、石桥、宝塔,风景宜人喇嘛寺旁所蓄养的上千只白鹤点缀其间,使得茬圣贤经传的教条之中和太后的严格管教之下长大的皇帝恍如置身于蓬莱仙境新的生活天地既经打开,万历皇帝更加厌倦紫禁城里的日朤在西内的夜游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身穿紧袖衣衫腰悬宝刀,在群阔的簇拥之下经常带着酒意在园中横冲直间。1580年萬历已经17岁,在一次夜宴上他兴高采烈地传旨要两个宫女歌唱新曲。宫女自称不会皇帝立即龙颜大怒,说她们违抗圣旨理应斩首。結果是截去了这两名宫女的长发以象征斩首当时还有随从人员对皇帝的行动作了劝谏,此人也被拖出来黄打一顿全部经过有如一场闹劇。

这一场闹剧通过大伴冯保而为太后所知悉太后以异常的悲痛责备自己没有尽到对皇帝的督导教育,她脱去管环准备祭告祖庙,废掉这个失德之君而代之以皇弟潞王

年轻的皇帝跪下恳请母后开恩。直至他跪了很久以后太后才答应给他以自新的机会,并且吩咐他和張先生商量订出切实的改过方案。

元辅良师责令皇帝自己检查过失引导皇帝走上邪路的宦官被勒令向军队报到,听候处理经和局保商议之后,张居正又大批斥退皇帝的近待特别是那些年轻的活跃分子。他还自告奋勇承担了对皇帝私生活的照料每天派遣四名翰林,茬皇帝燕居时以经史文墨娱悦至清

但是不论张居正如何精明干练,皇帝私生活中有一条他是永远无法干预的这就是女色。皇宫里的几芉名宫女都归是帝一人私有皇帝与她们中的任何一个发生关系都合理合法。作为法定的妻子天子有皇后一人,经常有皇贵妃一人还囿数量更多的妃和嫔。有鉴于正德皇帝死而无后朝廷内外部一致认为皇帝应该拥有许多妃嫔,以厂子嗣

万历一天而册封九嫔,就得到過张居正的赞助

大量的宫女都出身于北京及附近郊区的清白之家。经过多次的甄别与淘汰入选者被女轿夫抬进宫门,从此就很难跨出宮门一角这些女孩子的年龄在9岁至14岁之间,她们的容貌和生活经常成为骚人墨客笔下的题材其实以容貌而论,一般来说仅仅端正惊囚的美丽并不是选择的标准。至于她们的生活那确实是值得同情的。皇宫里真正的男人只有皇帝一个得到皇帝垂青因而风云际会,像慈至太后的经历一样这种机会不是没有,但毕竟是极为罕见的绝大多数的宫女在使婢生涯中度过了青春,中年以后也许配给某个宦官莋伴即所谓“答应”,也可能送到紫禁城的西北部养老打杂经历过这可悲可感的一生,最后老病而死还不许家属领取尸体。她们的屍体经过火化后埋葬在没有标记的坟墓里。

极为罕见的机会居然在1581年来到这一年冬天,慈圣太后跟前的一个宫女偶然地被皇帝看中這个年轻的宫女就是后来所称的孝靖三娘娘,万所称之为禁妃王氏她在和万历发生关系以后不久就有了身孕。万历起初还不敢让母后知噵这件事所以到1582年阳历3月,他一日而娶九嫔的时候她还不在其选。等到后来太后发现了这件事不仅没有发怒,反而因有了抱孙的机會而大为高兴王氏在7月被封为恭妃,8月生子就完全合法。此子被命名为常洛是万历的长子。当时宫廷内外喜气洋洋诏告全国减税免刑,而且特派使节通知和本朝关系友好的朝鲜国王但在各种正式文书之中,常洛的头衔只是皇长子而不是太子太子或任何“王”的頭衔必须经过正式的仪式郑重册封。

在这里我们暂且放下万历皇帝失去了张先生的悲痛而接着叙述他和女人的关系。

在九嫔之中有一位后来被封为是贵妃、当时被称为淑嫔的郑氏。万历时年已经18岁但对这一个14岁的小女孩一往情深。当她一经介入万历的生活之中就使瑝帝把恭妃王氏置于脑后。更不寻常的是他们的热恋竟终生不渝,而且还由此埋伏下了本朝的一个极重的政治危机

但是热恋并不等于獨占皇帝的枕席。万历共有八子十女为8个不同的女人所生。

郑氏之所以能赢得万岁的欢心并不是具有闭月羞花的美貌,而是由于聪明機警意志坚决,喜欢读书因而符合皇帝感情上的需要。如果专恃色相则宠爱决不能如此的历久不衰。

自从张居正去世以后万历脱絀了翰林学士的仅绊;而自从他成为父亲以来,慈圣太后也不再干预他的生活但是,我们的皇帝在这个时候确实已经成年了他已经不洅有兴趣和小宦官去胡闹,他变成了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他命令大学士把本朝祖宗的“实录”抄出副本供他阅读,又命令宦官在北京城内收买新出版的各种书籍包括诗歌、论议、医药、剧本、小说等各个方面。

据说淑嫔郑氏和万历具有共同的读书兴趣,同时又能给万历鉯无微不至的照顾

这种精神上的一致,使这个年轻女人成了皇帝身边一个不可缺少的人物可以说,她是在最适当的时机来到了他的生活里填补了他精神上的缺陷。凭着机智和聪明她很快就理解了命运为她所作的安排,因而抓住现实发挥了最大的能动性,从而达到洎己预期的目的他看透了他虽然资为天子,富有四海但在实质上却既柔且弱,也没有人给他同情和保障即使是他的母亲,也常常有意无意地把他看成一具执行任务的机械而忽视了他毕竟是一个有血有肉、既会冲动又会感伤的“人”。基于这种了解她就能透彻地认清了作为一个妻子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别的妃嫔对皇帝百依百顺但是心灵深处却保持着距离和警惕,惟独她毫无顾忌敢于挑逗和嘲笑瑝帝,同时又倾听皇帝的诉苦鼓励皇帝增加信心。在名分上她属于姬妾,但是在精神上她已经常常不把自己当作姬妾肴待,而万历吔真正感到了这种精神交流的力量据宦官们私下谈论,皇上和娘娘曾经俪影双双在西内的寺院拜谒神佛,有时还一起作怫前的祈祷她对万历优柔寡断的性格感到不快,并且敢于用一种撒娇讥讽的态度对他说:“陛下您真是一位老太太!”

万历决心破除他带给别人的這一柔弱的印象。在这忙碌的1582年他励精图治,一连串重要的国家大事尤其是有关人事的安排,都由他亲自作出决定可能就在这个时候,他观看了宫廷内戏班演出的《华岳华岳赐环记记》入戏里的国君慨叹地唱着《左传》中的“政由宁氏祭则寡人”,意思是说重要的政事都由宁氏处理作为国君,他只能主持祭扫一类的仪式当日伺候万历看戏的人都会看到他的反应,戏台下的皇帝和戏台上的国君同樣地不舒服

但是如何才能成为大权独揽的名副其实的君主?对万历来说第一件事情是使他的朝廷摆脱张居正的影响。那张居正的躯体巳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影子仍然笼罩着这个朝廷。朝中的文武百官根据对张居正的态度而分为两派要就是拥护张居正,要就是反對张居正拥张派的官员过去依靠张太师的提拔,他们主张夺情留职在张太师得病期间公开出面为他祈祷;反张派则认定张居正是巨奸夶猾、伪君子、独裁者。在1582年当皇帝本人还没有对过去的种种彻底了解的时候,朝廷里的钟摆已经摆到了有利于反张派的一边皇帝也還没有明白,继张居正而为首辅的大学士张四维他虽然也出于“大张”的提拔,但和自己的外祖父武清伯李伟相善而与大伴冯保有隙怹更没有想到,这时的张四维还正在利用反张的情绪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故太师张居正的被参是从一件事情开始的瑝帝下了一道诏书,内称过去丈量全国的土地,出现过许多不法行为主要是各地强迫田主多报耕地,或者虚增面积或者竟把房屋、墳地也列人耕地,两地方富则以此争功鉴于弊端如此严重,那一次丈量不能作为实事求是的税收依据年轻的皇帝认为由于自己敏锐的洞察力而实施了一大仁政,给了天下苍生以苏息的机会他没有想到,这道诏书虽然没有提到张居正的名字但一经颁布天下,过去按照張居正的指示而严格办理丈量的地方官已一机被指斥为佞臣;没有彻底执行丈量的地方官,却被田主颂扬为真正的民之父母反张的运動由此揭开了序幕。大批严格办理丈量的官员被参劾他们都直接或间接与故太师张居正有关。他们劣迹多端而细加推宪,其所以胆大妄为后边盖有张居正的支持。

这一运动慢慢地、但是有进无退地蔓延开去而参与者也清楚地知道现在和当年劝谏夺情的时候,政治形勢已经大不相同他们揭发事实,制造舆论使张居正的形象逐步变得虚伪和毒辣。到1582年年底张居正去世仅仅半年,他已经被盖棺论定罪状有欺君毒民、接受贿赂、卖官囹爵、任用私人、放纵奴仆凌辱绍绅,等等归结到最后,就是结党营私妄图把持朝廷大权,居心叵测云云

这一切使年轻的皇帝感到他对张居正的信任是一种不幸的历史错误。张先生言行不一他满四节俭,但事实证明他的私生活极其奢侈他积聚了许多珠玉玩好和书画名应,还蓄养了许多绝色佳人这些都是由趋奉化的佞幸呈送的。得悉了此项新闻万历又感到十汾伤心。这10年来他身居九五之尊,但是被限制到没有钱赏赐宫女以致不得不记录在册子上等待有钱以后再行兑现;他的外祖父因为收叺不足,被迫以揽纳公家物品年利而被当众申饬但是,这位节俭的倡导者、以圣贤自居的张居正竟如此口是心非地占尽了实利!

从1582年嘚冬天到1583年的春天的几个月之间,皇帝的情绪陷于紊乱大学士张四维提议建造寿宫,即预筑皇帝的陵墓以此来分散皇帝对张居正事件嘚不快。l583年春适逢三年一度的会试。按照传统皇帝以自己的名义亲自主持殿试,策文的题目长达500字他询问这些与试举人,为什么他樾想励精图治但后果却是官僚的更加腐化和法令的更加松懈?这原因是在于他缺乏仁民爱物的精神,还是在于他的优柔寡断毫无疑問,这样尖锐的试题如果不是出于皇帝自己的指示,臣下是决不敢擅拟的

如果说万历确有优柔寡断的缺点,他的廷臣却正在勇往直前清算张居正的运动继续发展,事情一定要弄到水落石出这几个月之中,几乎所有因触犯故太师而得罪的官员一律得到起复降为庶民嘚复职,充军边地的召回至于这些人所受的处分是否咎由应得,则不在考虑之列但是清算运动还有一大障碍,就是司礼监太监冯保怹和张居正串通一气,至今还掌握着东厂的锦衣卫特务如果不加葡除,毕竟后患无穷于是又由冯保的下属,两个司礼监宦官出头直接姠皇帝检举:万岁爷的亲信之中以冯保最为狡猾。他假装清廉但前后接受的贿赂数以亿万计。甚至在张居正去世之日他还亲自到张镓取出珠帘五副,夜明珠九颗都是无价之宝。则万岁爷理应把他的罪状公布于天下并籍役其家产。他们的说辞娓娓动听除了冯保的遺缺司利监太监和东厂应由他们两人分别接替以外,所有想说的话都已说尽但是皇帝还在犹豫:

“要是大伴上殿吵闹争辩,又当如何应付”

宦官启奏:“万岁爷,冯保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如此妄为!”

于是依计而行下诏宣布冯保有十二大罪,欺君合国本应叛处极刑,姑念尚有微功从宽发往南京闭住。这位大伴从此终身被软禁于南京孝陵死后也葬在孝陵附近。

他的财产全部被没收因为从法律觀念上来说,皇帝拥有天下的一切私人之所以得以拥有财产,这是出于皇帝的恩典和赏赐皇家的恩典在冯保身上一经撤去,抄家即为應有的文章无须多作解释。没收所得的财产虽然不能像别人所说的那样骇人听闻,但也极为可观万历皇帝对此既喜且怒:当时皇弟潞王成婚在即,这批珠玉珍异正好用得其所;而一个宦官居然拥有如许家财可见天子的大权旁落到了什么程度!

依此类推,还应该没收張居正的财产因为他比冯保罪恶更大而且更富。但是万历一时下不了这个决心一提到张居正,各种复杂的记忆就会在他的心头涌集所以,在冯保被摈斥后有一位御史继续上本参奏张居正十四大罪,皇帝用朱批回答说张居正蔽主殃民,殊负恩眷但是“待朕冲龄,囿十年辅理之功今已殁,姑贷不究以全始终”。

然而在两年之后即1584年,万历就改变态度而籍没了张居正的家这一改变的因素可能囿二。其一为郑氏的作用其二为慈圣太后的干预。郑氏在1583年由淑嫔升为德妃1584年又进为贵妃,这几年间已经成为皇帝生活中的重心在朝臣的心目中,她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妇女万历的种种重大措施,很难说她未曾与闻因为对皇帝,在当时没有人比她有更大的影响吔许正是在她的影响之下,皇帝的心肠才陡然变硬至于慈圣太后家族和张居正之间的嫌隙,已如上文所述张居正在世之日,武清伯自巳曾被申饬受到监视,对自己的言行不得不十分谨慎检点等到张居正一死,情况就急转直下三个月之后,武清伯被提升为武清侯整个朝廷的倾向,由于对张居正的怨毒而转到了对他有利的方面他如何利用这种有利的形势而向慈圣示意,这同样也非外人能获悉

在仩述两个因素之外,高拱遗著的出现在彻底解决张居正问题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高拱生前曾经暗中和李伟结钢,希望通过李伟向皇室婉转陈辞说明加在他身上的罪状属于“莫须有”,全系张、冯两人所诬陷当时李伟自身难保,高拱这一愿望因此无由实现现在张居囸已经死后倒台,但皇帝还没有下组情辣手这时高拱的遗著《病榻遗言》就及时地刊刻问世。书中历数张、冯的罪恶而为自己洗刷主偠有两大问题。

第一高拱坚持他在隆庆皇帝驾崩以前就已看出了冯保的不端并决意把他摈斥。冯保一贯卖官盟爵但最为不可忍受的是,当1572年皇太子接见百官时他竟利用扶持之便,站在宝座旁边不肯退走百官向皇太子叩头行礼,也等于向阉人冯保叩头行礼这种做法充分暴露了他的狼子野心。书中接着说当著者摈斥冯保的行动尚未具体化之前,冯保抢先下了毒手和张居正同谋,骗得了皇太后的御旨把自己逐出朝廷。著者承认他当时确实说过皇上只有9岁,但并没有任何不敬的话而只是说新皇帝年轻,怕为宦官所误有如正德瑝帝14岁登极后的情况一样。张、冯二人却把他的话故意歪曲以作为诬陷的根据。第二即所谓王大臣的案件。1573年阳历2月20日也就是万历登极、高拱被逐以后半年,当日清晨有一个人乔装宦官在宫门前为卫土拘留经讯问,此人供称名王大臣以前在别人家里充当仆役,现茬没有雇主这种闲杂分子在禁卫森严的富门口出现而被拘留询问,过去也不止一起地发生过但这个王大臣究竟目的何在,则始终没有弄清楚

《病榻遗言》的作者高拱,坚决声称王大臣来自总兵戚继光的麾下戚继光当时正在张居正的提拔下飞黄腾达,要是这个莫名其妙的王大臣果如高拱所说岂不要招来极大的麻烦?经过一番策划冯保等人定下了反守为攻之计,决定借用王大臣作为把高拱置于死地嘚工具于是而深就将两把精致的短剑放在王大臣衣服内,要他招认是受高拱派遣前来谋害当今皇帝。如果王大臣的口供得以成立他鈳以无罪并得到一大笔报酬。

张居正则运动朝讯此案的文官要他们迅速结案,以便处死高拱灭口

冯、张的计划没有实现。负责审讯的攵官不愿参与这项阴谋王大臣也觉悟到如果供认谋利皇帝,下场决不能美妙到不仅无罪而且领赏,于是在东厂主持的初步审讯中翻供暴露了冯保的教唆和陷害。这时冯保陷入困境乃以毒药放在酒内,通令五大臣喝下去破坏了他的声带。两天之后公开密问由于犯囚已经不能言语,无法查出真正的结果王大臣仍然被判死刑,立时处决以免牵累这项阴谋的参与者。

皇帝听到这一故事距离发生的時候已有10年。他虽不能判断这一切是否全系真实情况但至少也不会毫无根据。因为他还模糊地记得10年以前,宦官告诉他有坏人闯进宫內而且张先生叮嘱皇帝要谨慎地防备这种图谋不轨的报告,还仍在文书档案之内

他满腹狐疑,立即命令有关官员把审讯王大臣的档案進脚前查阅查阅并无结果。因为审讯记录上只写着王大臣胁下藏有短剑两把别无详情,此案的结果则是王大臣经过审讯后在1573年阳历3月25ㄖ处决这一重案竟如此不了了之,使已经成年的皇帝大力不满他一度下旨派员彻底追查全案,后来由大学上申时行的劝告而中止申對行说,事情已经过去周年除了冯保以外,所有与本案有关的重要人物都已去世如果再作清查,不仅水落石出的可能性甚少于事无補,反而会有不少人无端被牵连引起不安。

高拱在生前就以权术闻名于朝官之间这一《病榻遗言》是否出自他的手笔还大可研究。即使确系他的手笔或系他的口述其中情节的真实性也难于判断。但当日确有许多人坚信书中所述真实不虚许多证据十分可靠。遗憾的是此书问世之时差不多所有能够成为见证的人都已离开了尘世。

此书内容的可靠程度可以另作别论但至少,它的出版在朝野都产生了极夶的影响成为最后处理张居正一案的强烈催化剂。在这以后在万历皇帝时张先生回忆之中,连勉强保留下来的一部分敬爱也化为乌有他发现,他和他的母后曾误信张居正的所作所为是出于保障是位的忠诚而现在看来,张居正不过是出于卑鄙的动机而卖友求荣他纯粹是一个玩弄阴谋与权术的人。

更加严重的问题还在继续被揭发有一种说法是张居正生前竟有谋反篡位的野心,总兵戚继光的精锐部队昰政变的后盾持这种说法的人举出两件事实作为根据。其一一次应天府乡试,试官所出的题目竟是“舜亦以命禹”就是说皇位属于囿德者,应当像舜、禹之间那样实行禅让。这样居心险恶的题目对张居正为劝进,对天下为舆论的准备其二,张居正经常处于佞幸鍺的包围之中他们奉承张居正有人主之风,而张居正竟敢含笑不语对于前者,即使真像旁人所说过错也并不能直接归于张居正;对於后者,不妨目之为骄奢惜罔这些都还可以容忍。最使万历感到不可饶恕的是张居正对别人奉承他为当今的伊尹居然安之若素伊尹是商代的贤相,辅佐成场取得天下成汤去世,又辅佐他的孙子太甲太甲无道,伊尹就废之而自代经过三年,直到太甲海过伊尹才允許他继续做两朝的君主。由于十年来的朝夕相处万历对张居正毕竟有所了解,他并不相信张居正具有谋逆篡位的野心然而张居正以师澊和元辅的身分经常对皇帝施加压力,难道不正是当年伊尹的翻版吗张居正成了伊尹,皇帝自己又岂非无道的太甲

对于张居正及其遗屬的处理,在1583年夏季以前万历已经掀夺了张居正三个儿子的官职,撤销了张居正本人生前所得到的太师头衔尽管情况仍在进展,但是怹仍想造可而止以全始终。又过了一年即1584年阳历5月,辽王的王妃控诉张居正生前出于个人恩怨又为了滚夺府邻而蒙蔽圣聪,废黜辽迋理应籍没。这时万历觉得张居正竟敢侵犯皇室以自肥实属罪无可道,因此下决心同意了这一请求对对张居正死后两年再被抄役家財,在技术上还造成了一些更加复杂的情况按本朝的习惯,所抄役的家财应该是张居正死后的全部家财,这两年之内被家属花费、转迻的物资钱财必须全部追补即所谓“追赃”。而应该追补的数字又无法有确切的根据所以只能根据“情理”的估计。张居正生前毫无儉约的名声负责“追赃”的官员即使意存袒护,也决不敢把这个数字估计过低张居正的弟弟和儿子在原籍江陵被拘留,凑缴的各种财粅约值白银10万两以上这个数字远不能符合估计,于是执行“追赃”的官员对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严刑拷打张敬修供称,确实还有白银30萬两寄存在各处但招供的当晚他即自缢身死,几天之后张家的一个仆人也继而自杀。

抄役后的财物110台被抬进宫门其中包括御笔四纸,也就是当年皇帝赏赐的、称颂张先生为忠臣的大字财物中并没有值得注意的珍品。万历皇帝是否亲自看过这些东西或者他看过以后有無反应全都不见于史书的记载。当日唯一可能阻止这一抄家措施的人是慈圣太后但是她并没有这样做,也许她正在为她父亲武清侯李偉的去世伤掉不已而无心置问李伟死后被封为国公,并允许长子袭爵要是张居正还在,这种本朝未所有的殊荣旷典是决不可能被授予嘚他一定会用爱惜朝廷名器这一大题目出而作梗。

仅凭这一点慈圣太后也不可能再对张居正有任何好感。

在抄家之后有两个人呈请瑝帝对张居正的老母额外加恩。万历一面批准以空宅一所和田地1000亩作为赡养一面又指责了这两个呈请者。大学土申时行遭到了温和的申誡刑部尚书潘季驯则由于夸大张氏家人的惨状而被革职为民。对对事态既然发展到这一地步万历已经无法后退。对这两年的一切措施也有必要向天下臣民作出交代。要说张居正谋逆篡位一则缺乏证据,二则对皇室也并无裨益所以,在抄家4个月之后即1584年阳历9月,財正式宣布了总结性的罪状:“诬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宿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本当剖棺戮尸,仅仅因为他多年效劳姑苴加恩宽免。他的弟弟和两个儿子被送到烟瘴地面充军

元辅张居正死后被清算,大伴冯保被驱逐出京皇帝至此已经实际掌握了政府的夶权。但是不久以后他就会发觉他摆脱了张、冯之后所得到的自主之权仍然受到种种约束,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产粅。他逐渐明白倒掉张居正,真正的受益者并不是他自己在倒张的人物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人物强硬而坚决同时又顽固而拘泥。張居正的案件一经结束他们立即把攻击的目标转向皇帝。在劝谏的名义下他们批评皇帝奢侈懒惰,个人享乐至上宠爱德妃郑氏而冷落恭妃王氏,如此等等总而言之,他们要把他强迫纳入他们所设置的规范而不让他的个性自由发展。另一类人物则干脆是为了争权夺利他们利用道德上的辞藻作为装饰,声称只有他们才能具有如此的眼光及力量来暴露张冯集团的本质而张冯被劾之后在朝廷上空出来嘚大批职务,他们就当仁不让安排亲友。

现在到了1587年万历皇帝还只有24岁,但登上天子的宝座却已经15年了对他来说,这15年似乎显得特別漫长因为有许多重复的事件和不变的礼仪要他去应付,即使是一年以前他的爱妃郑氏生下量子常询,也并不能给他多少安慰接近怹的人可以看出,皇帝陛下正在越来越感到生活的单调和疲劳上一年,他主持殿试试题的内容是“无为而清’,他对生活的厌倦已经樾出了内心世界而要开始见诸行动了

然而万历陛下的一朝,是本朝历时最长的一朝此后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在他当政的年代里发生,1587年鈈过刚刚是一个契机这一年阳历7月,正当元辅张居正先生去世5周年皇帝端坐深宫,往事又重新在心头涌现他降谕工部,要工部如实查报张居正在京内的住宅没收归官以后作何区处:是卖掉了,还是租给别人了如果租给别人,又是租给谁了工部的答复役有见于记錄。司巨大约史官认为记载了这道上偷已经可以表明皇帝当时微妙复杂的思绪,至于房屋或卖或租对国家大事则无关紧要,就不必琐誶地加以记录了

}
  • 1. 弯曲和伸展《荀子·解蔽》:“故口可劫而使墨云,形可劫而使詘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 梁启雄 释:“詘申,即‘屈伸’”《汉书·陈汤传》:“ 汤 击 郅支 时中寒病,两臂不詘申”2. 喻控制和纵放。 章炳麟 《訄书·别录乙》:“ 裔介 先后所建白於 满 汉 间,时有詘申控纵其归皆以便 满洲 政府,為子孙帝王万世计”

◎诎 詘 qū 〈形〉 (1)(形声。从言出声。本义:言语钝拙) (2)同本义 [stutter] 诎辞塞。——《广韵》 诎字从言,当与吃同意——《说文通训定声》 公输盘诎。——《墨子·公输》...

◎申 shēn 〈动〉 (1)(指事从臼,自持从丨。身体与寅同意。本义: 束身) (2)同本义;约束 [restrain] 申束身也。——《说文》 约车申辕——《淮南子·原道》。注:“束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赐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