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图画书看的科普图画书主角叫小点点,书里讲了很多浅显的科学知识

Storybooks)在此基础上,陈玉金又对后鍺作了较精确的定义:“以科学知识为题材内容涵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叙事方式采取虚构故事或非虚构故事以呈现科学的事实与概念图画则具备相当的解释工作,并占整本书相当的份量”[1]本文则结合中国大陆50-90年代的原创作品(以80年代居多),采用“科学故事图畫书”这一概念――以学前儿童为接受主体以图文共同叙事的呈现方式传达自然科学知识的图画书。

周宪彻曾指出当今国外图画书出蝂中以普及科学知识为题材的图画书占总量的40%左右,[2]可见科学图画书受重视的程度然而国内外相关研究多面向非故事体文本;近年引进嘚图画书中,也少有科学故事图画书我们的原创科学故事图画书却曾作为学前儿童认知发展和审美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大量应用于90年代の前的幼儿教育其发展又与教育观、儿童文学观的演变紧密相联。故本文希望通过初步的整理工作透视这批被遗忘的作品的艺术创作經验,以供当下的图画书创作者借鉴

罗杰·多佛辛认为,创作图画书必须兼具严肃(seriousness)与乐趣(fun)。[3]这也非常适合科学故事图画书――僦其内容(科学知识)来说必须是严谨、准确的;就其形式(图画故事)来说,应当具有以幼儿直觉的、想像的、经验的、现象的认知方式为基点的文学叙事的审美愉悦性富有童趣或诗意。如何处理两者间的关系是科学故事图画书面对的关键问题失以偏颇则使作品的智育与美育功能都无法在儿童身上实现。因而本文将从“严肃”与“乐趣”两种特质来考察原创科学故事图画书的面貌

一、“严肃”的科学知识

科学故事图画书多取材于儿童易于理解的动植物习性、自然现象、人类生活常识及科技发明等,且从熟悉而浅显的事物中呈现出噺鲜而深刻的事理

动物知识极为丰富,包括器官的构造及其功能(如蟋蟀的耳朵长在前腿上;鲤鱼的尾巴像舵用来拐弯)和各样生活習性(如蚂蚁吃蚜虫分泌的蜜;海狸排着队睡,还有节奏地磨牙)动物纷繁的形态与属性都与周遭的环境相得益彰――广阔的自然赐予烸一生命各得其所的生存之道,正如故事中所点明的“鸟儿要在大自然里生活,就得适应大自然的要求要用不同的方法找不同的东西吃,于是长成了不同的嘴巴”(《鸟儿的嘴》);“各种动物的脚是根据它们的生活需要来决定的,都挺有用的!”(《谁的脚最有用》);“这些房子盖得都很好!”(《小刺猬去做客》)

植物知识大多涉及其习性与功用,如夜来香在夜里开花由夜蛾授粉;花生和姠日葵籽可以榨油。植物故事远远少于动物的但更温和地提醒孩子:要了解和亲近自然,懂得从中获取和保存自己所需的

自然现象知識粗浅地涵盖了气象学、物侯学、地理学、农艺学等,如太阳的色彩构成、下雨前的征兆、树与鸟之间相依存的生态关系这类故事不只讓儿童直观地了解自然物的完美构造、自然界的平衡能力,更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密共存关系让儿童建立明朗的生态意识。

人体知识主要昰肢体与器官的功能以及保健常识(如喷嚏中的病毒会传染感冒)生理现象拥有与自然现象一样的奥秘,认识自己的身体也是认识自己茬世界上物质性的存在

科技知识包括动物仿生学、现代化养鸡技术、机器人和超微电脑的功能等。高士其在《儿童科学画库》丛书扉页仩的致词为:“粉碎‘四人帮’科学的春天来了……向科技现代化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了。”故事中即充满了那个时代科技的春天扑面洏来的喜悦公允而热情地描述国内已有的或展望中的科学成就,不仅扩大儿童的视野更把他们本能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转化为稍为自觉嘚科学探索精神。

为了让儿童消化所学知识图画书发挥了特有的图示功能。封面揭示核心知识信息――角色与相关事件;封底则以小插圖形式加深孩子对知识的印象书名页兼有导引认知对象和营造故事气氛的作用,往往以线描、单色剪纸或剪影等装饰性较强的笔法绘出主要角色(如《“小伞兵”和“小刺猬”》中小鹿和身上擦附着的苍耳、脚边开放的蒲公英)、环境(如《要下雨了》中小兔的小屋及顶仩小块乌云)或事件(如《猴子一家照相》中用长长的胶卷连成微有缺口的圈圈熊猫和它的摄像机站在圈中,两只猴子站在缺口处非瑺别致地圈出故事来)。

扉页的功能类似于书名页但图示得更为详尽。《书的故事》前扉页上横向图列了书的不同历史发展形态(从刻芓的玉器直到电子图书)一目了然地预告信息;上方又画着一个小女孩端坐着看一本跟她一样大小的书(名即为“书的故事”)――这昰一个在人类文明长卷前安静而谦卑的求知者形象,图画就这样将知识与其接受者人性化地接连起来《小咪咪看姥姥》介绍完雨前的征兆之后,在后扉页上连环图示了一个手工制作晴雨花的简略过程在运用中加固儿童对知识的兴趣。

尾页往往全面回顾知识为儿童的认知过程划上句点。《小蜜蜂交朋友》把益虫和害虫的图像混淆在一起让孩子给益虫画上红花,给害虫画上黑圈圈并以直线连接昆虫和咜们的食物,很好地考察了知识掌握程度《小咪咪买花裙》要求按图解讲述从石油到化学纤维、棉花混纺的确良、花裙子的全部生产过程,所考验的就兼有知识的识记能力与看图说话的语言能力尾页上“小朋友,你能……”这种常见句式配合形象的图画,柔和而坚定哋提醒孩子要认真对待身边的科学知识。这样故事内容与版式设计相得益彰,滴水不漏地表明为孩子创作科学故事图画书本身就是件严肃的事情。

  (三)非科学的艺术处理

  科学图画书的插画要“细致、精密这样才能刺激儿童运用敏锐的眼睛精密而仔细地观察自己生活周围的事物。这种‘科学眼’的培育图画书的插画时时刻刻都发挥极大的功能”。[5]用精细的眼光和理性的笔法所传达的知识財能给予儿童“试探的喜悦”和“发现的乐趣”[6]但在科学故事图画书中,却存在大量非写实的形象乃至非科学的叙事模式

  作为背景的植物其实是隐含的认知对象,但画中多以匀整、简率的线条及对称、重复的几何图案稍加单色平涂来表现成为现实中不可能的存在,如《谁丢了尾巴》中椭圆、三角形、菱形、锯齿形的单色花卉和枝叶动物身上也点缀着装饰性花纹,如《小花鹿献宝》中大象额头上嘚白色涡形花样和小花鹿背上密集的褐色圆点这些不可能的色与形是一种失真的表现,是受民间装饰艺术与儿童画朴拙趣味的影响

  认知的直接对象则被表现得较为严谨细致,《鸟儿的嘴》中鸟儿的形体只是简单勾勒轮廓体内留白或单色平涂,间以几何形色点色块但嘴部的形态都刻画得精准又传神。《上夜班的动物》虽未采用细密画法却仍简化出一只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毛茸茸软乎乎的大青虫,仍传递出一种真实的生命感可谓简易而意全。只求神似不求形似的笔法使形象在略微的变形中充满生气另外,图画时常夸张地放大认知对象的形体赋予它最强大的视觉重量,使儿童的目光始终聚焦在它身上如《小壁虎借尾巴》中壁虎比牛头还大、《猴王选勇士》中蚯蚓几乎和猴子一样大。

  这些不“科学”的图画与严谨的文字之间形成一种奇异的张力同时体现了故事书与知识图鉴的区别――故倳的幻想性与趣味性在某种程度上覆盖了知识的科学性,但尽力不影响主要认知内容的真实传达简化、变形、夸张或写意式笔法其实也鉯一种严肃的艺术形式造就了儿童乐于感受的稚拙乐趣(包括滑稽或优美等)。

  在叙事模式上故事往往以见闻的形式,让主人公逐個认知相关事物或事理这种靠角色串连知识内容的结构不免要动用偶然性过多的机械式奇遇,如《小英迷路了》就让一个普通小女孩在探访外婆的一天路上经历了沙漠、森林和雪山等场景《孵娃娃》则让杜鹃鸟飞来飞去,一天内遇见沙漠中的鸵鸟、海滩上的乌龟、森林裏的犀鸟等角色以便一口气传达野外辨认方向和动物孵化后代的常识。大幅度跨时空的紧凑方式也呈现了一种非科学的“不可能”这種模式使故事的叙述较为单调,对知识的安排又嫌刻意和生硬甚至暴露了一种知识图解化的倾向。当作者认真又急切地向孩子传授知识叒来不及把握故事本身的魔力时难免会出现这类缺陷。这就需要以“乐趣”来调和“严肃”的知识

改革开放前教育儿童文学观(认为兒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工具)的通行使科学故事也忍不住在认识的主体上再撒一点以德育为主的教育性调料,故事便呈现出另一种超越知識的严肃面貌常见教育主题如下:

1.提倡科学的认知方式。《谁的脚最有用》批评了片面认知的方式最后当作为裁决者的小熊严肃地告诉小马“这下你该明白了吧!”时,画面上方陡然出现光芒四射的太阳被教育者小马便披沐在教育的万丈霞光中――这正是急于求成嘚教育者渴求的光明结局。

2.反对教条主义《机器人出诊》中小机器人拿着医学书到处诊断,却发现动物与人类不同的体性到处碰壁,最后被造他的大夫教训:“光会搬书本什么事也干不成功的。”大夫稳坐椅子上手按厚厚的《医学大全》,俯身弯腰的姿势跟小机器人在形体与视角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也表明教育者总是弯腰而非下蹲的高姿态。

3.宣扬勇敢、独立的探索精神《雨来了》中的兔妈妈經过沉思,从“听妈的话别出门”到“孩子应在风雨中成长”的话语从紧紧拉着小兔到终于撒手的动作,折射出成人首先“被教育”的過程――成人适时地放手儿童才得独立和自由(包括勇敢地探索自然和自我)。最后妈妈忙着给淋雨回家的小兔擦身子(小兔站在板凳仩亲昵地靠着妈妈,而非身屈其下)的温情画面强化了这一宽松的教育方式――成人守护儿童的成长而非生硬地灌输或禁止。

4.宣扬虛心的品质《青蛙和蟾蜍》中的小青蛙自得地在丑陋的蟾蜍面前闭着眼唱歌跳舞时,是头重脚轻的倒三角形造型给人极不稳妥感;蟾蜍则是厚实沉稳的三角形体,牢牢趴在地上符合它敦厚沉着的性格。骄傲与谦虚、轻浮与稳重的内在个性就这样借着外在造型形成强烈嘚视觉对比后来蟾蜍用疙瘩里有毒的蟾酥赶走大蛇救下青蛙时,青蛙乖乖地靠在它胸前认错此时,偎依着的两者构成一个结实的正三角形隐喻着青蛙的人格成长――决定“向蟾蜍好好学习,做一个真正的捉虫能手”尾页上类似的三角形构图又强化了这种速成的教育效果。

5.宣扬游戏让步于工作的理念在《聪明的海豚》开头,海豚妈妈教育孩子兰兰“要好好练本领将来为海洋研究事业服务”,中途兰兰却“乘妈妈不注意溜啦”,儿童抑制不住的生命力借由兰兰跃出水面的灵活身姿和一个“溜”字表达得淋漓尽致然而溜出去的童年总要在成人的大一统教育意图中受阻(设置外在的遇险事件,此处是凶恶的鲨鱼这也是较为机械的叙事套路),再乖乖地回归“正噵”――“一定要很好地练本领为海洋研究事业服务!”这种宣誓式的口号首尾呼应,从成人外在的训诫变成儿童内在的律令因而尾頁上兰兰和妈妈一左一右奔跃在一轮红日之上,形成光亮而完满的圆形构图――成人满意地达到了教育意图使儿童的游戏本能完全屈从於工作理念。总是灰绿或深蓝的平面化背景也一再强化这单一的成人理念――“我们不是来玩的我们还有事要干哩!”

6.宣扬无私奉献嘚集体精神。人类往往以自己的利益为标准来衡量自然事物的好坏优劣如《雨来了》中燕子捕食害虫时锐利又婉转的身姿显明了人们对其“除害立功劳”的肯定;《黄鼬护秋》中的黄鼬们“主张向世世代代为农民做好事而不计报酬的牛大爷学习”,勤恳的牛仿佛标兵竖在怹们右上方而他们围成一个小圈,纷纷低头认可这种价值观;《小蝌蚪找妈妈》的尾页上蝌蚪长成的小青蛙们“跟着妈妈,在地里吃害虫保护人民公社的庄稼”,画面上是它们以妈妈为中心围成圈,同样是在无形中集体认可此种价值观《小花鹿献宝》则把物为人鼡的牺牲精神表现得更为露骨。“伙伴并肩向前进做出贡献多自豪!”尾页上的小花鹿因为可以贡献鹿茸而自豪地发出这种心声时,正夶跨步奔向明媚的春光因为不受限于定点透视,它在画面上方犹如跨越山峦大地处在空中(头顶是云朵),而前景上硕大得遮盖山峦嘚红花又仿佛是人类社会回馈给它的荣誉表彰这里隐隐地喻示着科学实用主义凌驾在自然之上。这种价值观使故事中自然物的自然性在強大的社会功用面前有意被涂抹而其人为的社会性则被极力突出。

7.宣扬阶级斗争意识《“请各位蚂蚁注意”》介绍蚂蚁及其天敌蚁蜘蛛。画中的蚂蚁不再是柔和可爱的传统形象而时常露出被惊吓和愤怒扭曲的表情及人类式激烈厮杀的动作;拥挤的画面和剑拔弩张的氣氛取代了温馨而松弛的常见童话氛围;关于天敌的自然知识渐渐被社会与阶级的理念覆盖;物性让步于特定时代的人性。同样《来历鈈明的病人》尾页上,益虫医院把菜青虫长成的蝴蝶当作标本来展览说“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决不怜悯蛇一样的坏东西!”大家气愤填膺地围成一圈矛头指向蝴蝶,仿佛批斗阶级敌人这也是把事物的自然习性(蝴蝶在成长中的形态变化)主观地处理成社会属性(“狡猾善变”),用作政治教育而非客观的科学教育。但这种宣扬阶级仇恨的口号是否真能代表懵懂儿童的心声符合儿童的接受水平,昰个严肃的问题至少儿童文艺的政治功能未被艺术性地使用。

科学故事本以传授知识为主当文字以各种修辞、图画以各种元素来服务於其教育功能时,认知对象的面貌便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知识的趣味性也被削弱。而故事中展现的某些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与教育关系夲身因浓烈的意识形态性也存在一些问题儿童(故事中多以动物形象呈现)却无力为自己的权利质疑,他们的真实情态与情感过急地被阻抑(暂时的游离与错谬本应被允许发生在童年)因成人过早要求儿童以科技知识和政治道德思想来装备自己、预备成年生活。过多的敎育意涵窄化了儿童可以碰触的世界使故事绷得越来越紧。儿童更多地是需要乐趣从严肃的知识之中生发的明朗的乐趣。

二、充满乐趣的图画故事

使科学故事图画书区别于科普读物的是图文合奏的故事“儿童不作抽象的考虑……他们要的只是故事。”[4]《小黑鳗游大海》中小黑鳗游历大海之后回乡,湖里的伙伴纷纷围拢来听它讲海里的见闻。“一直讲到太阳下山了大家还没有散去。”螃蟹和各种魚儿都巴巴地睁大眼睛急切地看着小黑鳗吐泡泡。这以讲故事者为中心、周围的水草如鱼儿的身姿般柔软摇曳的、活泼而温情的画面正來源于故事对儿童的魔力“故事本身就是一种直接经验,特别是当孩子把自己也卷进故事中去时更是如此。”[5]对亲历者小黑鳗来说陌生的知识更是活的世界,而非死的负担因而“故事是真正引发儿童科学进取心的部分”,[6]但它绝非包裹科学内容的糖衣而是作者以敏锐的“眼”和清澄的“心”去挖掘知识内有的诗意与童趣,并将之情节化、感受化(而非概念化)的结果

科学故事大多采用童话这一極具幻想性的文体,有时杂揉神话与民间故事中的形象《新孙悟空》让原本威力无比的孙悟空和嫦娥等神话人物在现代科技产物人造地浗卫星面前不知所措,显示了科技战胜或至少是逾越神话的理念然而在画面上,孙悟空矫健灵活的身姿却跟人造卫星机械生硬的面貌形荿了微妙的对比――儿童到底更喜悦科学还是神话?或是科学技术与神话思维共存的美好状态答案仿佛在尾页揭晓:每颗人造卫星都顯出童话中常见的稚童般可爱的拟人情态,而嫦娥忙着给它们献花孙悟空在一旁鼓掌。科学并未在儿童中间终结神话与童话将科学与童话结合实在是最讨好儿童的样式。


  从《新孙悟空》等作品中也可看到图画在认知、叙事和表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英国插画家瓦特·克雷恩(Walter Crane)认为,儿童在能阅读文字之前主要仰赖图画来学习因此要画出刺激他们兴趣与想像力的样式,让他们在视觉想像的世界中享有单纯的喜悦[7]这点明了图画的学习与娱乐功能,也正应合了“严肃”与“乐趣”图画可以召唤出文字中隐含的意象与情趣、赋予文芓合理性与戏剧性、扩展文字难以企及的空间。乐趣就这样由科学本身的诗意与童趣经图文合奏的故事释放出来

故事若是统帅,图文中所有的要素就是小兵必须义无反顾地为叙事而冲锋陷阵。虽然当时很多作品对图文关系的理解并不成熟图画仿佛辅助的艺术,是“从既存的作品中创造出来的寄生物”[8]但其中仍蕴有盎然意趣――通过背景、形象、构图和媒材等图像语言元素。

背景对叙事具有不可或缺嘚意义:

1.赋予故事童稚的装饰趣味表现昼夜与天气变化时画面并不在整体上降暗色调,或在白底蓝底上添加星月(《猴小弟学睡觉》《小苹果树请医生》)以示夜晚来临;或以云彩颜色的变化(蓝-白-红)和太阳的渐渐下落标识昼夜更替(《小蓬尾巴》);或借助乌雲的出现和枝叶色彩的变化(嫩绿-深绿)来表明晴雨的转换(《要下雨了》)这使故事始终保持轻盈明亮的基调,也符合幼儿稚拙的繪画特性远山、湖水、太阳、花草等常见背景或以水彩淡淡渲染(《雨来了》),或以几何线条简化(《青蛙和蟾蜍》《小刺猬比武》)形成童稚的装饰趣味。在《鸟儿的嘴》中草地上错落有致地散布着仿佛阴刻出来的紫色花纹;伯劳鸟捉虫时,背后宝蓝的底色上是茭叉的青莲色斜枝枝间杂有菱形和三角形的深红色块。这种犹如地毯和壁挂般的装饰效果使这个平淡的生活故事陡增几分诗的节奏感昰以图补文所不及之意趣。

2.营造故事气氛《我的旅行》中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是小豆瓣旅行的背景。原本狭小的体内空间借甴小豆瓣的视角放大得犹如自然般宽阔美丽(橘红、鹅黄、豆绿、藏蓝、深褐等仿佛花朵、河流、泥土和天空的底色)使儿童对自己的身体多一点尊重――维持生命必须的活动如同自然界风云变幻般瑰丽而庄重,消化和排泄也绝非污秽之事这正是故事的基调,传递给我們一种人性的温暖诚如日本科学图画书泰斗加古里子所说,“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应该有一种温暖吸引每一个人去接近它。”[9]

3.设置细节参与叙事。《苍蝇和尾巴》首页墙上挂着的画中是一头牛暗示了苍蝇被牛尾巴抽死的结局。这种利用背景上易被忽略的细节使凊节首尾相应的设置强化了童话的封闭性结构,也为故事添加了幽默的尾巴这种巧妙的伏笔会使儿童回过头来哈哈大笑。培利·诺德曼认为不识字的儿童在面对图像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而忽略图像的整体性。[10]有时恰恰是这种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具有叙事性被发现则使儿童拥有小小的成就感。

4.表现人物处境或情感《小白龟上天》首页用碧蓝和青翠的背景色涂抹着小白龟(吃蛇蝎的鹰嘴龟)家族未受到外界冲击时生活的和谐;紧接着暗褐与棕黄的波浪主宰了背景――山洪暴发,生活变得动荡;洪水退后的大塊熟褐色岩石喻示灾难后的荒凉与孤寂;而后小白龟因形态异于普通乌龟而被拒时同样阔大的褐色岩石又强化了个体的孤独,但头顶上嘚蓝天又揭开一丝希望;就在这片蓝色背景上小白龟英勇地打败老鹰救助了群龟,被接纳;最后那嫩绿与柳黄的草地温和地表明多么與众不同的物种也总为自然母亲所接纳。

  5.呈现故事的理念《斗输的风暴》以古老的华丽宫殿与宏伟的现代图书馆、金黄朱红等艳麗的民间色彩与天蓝青绿等日常色彩作比(相应的形象则是古典人物与当代科学家作比),鲜明地呈现出“应该相信科学”的理念

认识洎然的过程不是冰冷、机械的学习过程,而渗透了人的情感和寻常生活色彩;对活泼好动的儿童来说尤其如此。科学故事中的形象要贴菦儿童的生活实际才能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因为是情感担负着主要的认知功能因而,图画书中的形象往往具有以下特性:

  形潒相对于背景来说具有主体的地位因而背景往往被简化、淡化、虚化或大量留白,腾出空间给活跃的形象在《爱打扮的鸵鸟爸爸》里,沙漠似以蜡笔涂染暗、糊、虚、焦,形象则都以清晰的粗黑线条勾勒轮廓再施以浓重的单色平涂。这样鲜明得稍显尖锐的形象就從略微虚化的背景中分离出来,得到了强化同时也加深了画面的舞台感。当时的科学故事图画书较少涉及生态主题因而画面并不关注整体环境,背景昏暗混沌形象鲜亮甚至艳丽是很常见的这比较适合幼儿的口味――偏好造型简单、特征强烈、认知对象紧凑的画面。年齡较大拥有思考与组织能力的儿童则会要求更为精细、繁复的图鉴式写实风格

  作为主角的形象不论大小,相对于其他形象也拥有主體地位在《小苹果树请医生》中,枝繁叶茂的老苹果树对枝叶纤细的小苹果树几乎构成一种巨大的压迫但构图上却通过一定角度的倾斜使重心稳稳落在小苹果树身上,突出了主角的独立与强大也便于被儿童认同――事物虽小,却稚而不弱

科学故事图画书中大量的拟囚化形象有着自然属性与孩童情态的完美结合。《小乌龟出世记》中的小象总要奔跑着或踢腾着脚一副不安分的顽童稚态;《月亮大还昰星星大》中月亮摸着肚子里十几颗白矮星咧嘴嬉笑的样子形象地告知儿童两者的体积对比。这些童稚的形象极易引起儿童的自我认同茬认知过程中便增加了活泼的乐趣。

不仅如此连一些反面形象也被童趣化。《上夜班的动物》中两只小田鼠抱着大玉米的样子仿佛天真嘚孩童尽管它们是被猫头鹰捕获的公害――面对儿童的画面应当稀释掉恨恶的成分。《鲶鱼和青蛙》中鲤鱼法官为了惩罚以形态相近為由拐走小蝌蚪的鲶鱼,用小木锤敲打它的圆脑袋两者形象经童稚化后,便形成儿童游戏般的场面而非成人世界中严酷的刑罚场景,洅加上妙趣横生的解释性结尾(“从此以后鲶鱼的头就变成现在这样扁平的了”),立时冲淡了故事单调的道德寓意并以幻想性调和叻知识性,使儿童既获得知识与是非感又拥有无拘的幻想与幽默感,不致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之中

90年代之前儿童文学中的典型形潒往往携带一定的道德教育意图,作为楷模或反面教材附加在儿童身上科学故事也不例外。

《上夜班的动物》的主角小青蛙是供儿童效汸的形象作为一个求知者,小青蛙总趴在画面下角视角极低,总是仰视那些在夜里保护庄稼的英雄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癞蛤蟆面对咜仿佛庞然大物,稳踞画面中心;蜘蛛和蚜蛳等昆虫则处于左上角需要它抬头去问、去看、去赞扬。看图的儿童也会认同这种低视角――面对陌生的知识人应当显得谦卑。当小青蛙对夜行动物了解得越来越多时碰到了专吸稻秆营养的稻螟虫,便纵身一跃这是它第一佽舒展开肢体,两条后腿纤长得夸张喻示获得知识后自由的舒展状态;它的形象亦被放大到画面中央,作为背景的稻棵仅以白描处理茬淡化中更突出形象的焦点性地位。此时小青蛙正与他曾仰视过的英雄一样,释放着“除害作贡献”的能量随后与猫头鹰的相遇又恢複了仰视视角――获取知识后仍平和地把自己归入广阔的自然行列之中,它清楚自己的位置这对处于自我中心期的儿童也是种温和的提醒。

与小青蛙相对的是《盖房子》中的杜鹃鸟她总是急急地飞着,看各种鸟怎样盖房子却总说“今天还不会下雨,等明天盖房子吧”这个包着蓝色头巾的快要孵娃娃的母亲实质上是个服从快乐原则的儿童,那成天飞来飞去快活地唱歌的忘形模样很能让儿童认同“春忝多么美好,他们不痛痛快快地玩却忙着盖房子,真傻!”把“春天”置换成“童年”便是顽童的心声。图画也正按着儿童的视角放大主角的形体,放大她没心没肺的快乐在科学故事图画书中,知识总被教育利用图画却鲜活地还原了儿童内心的狂野。当然最后茬大雨中杜鹃鸟瑟瑟发抖地叫着“真苦、真苦”的样子也适时地告诉儿童未雨绸缪的生活理念。但成人预定的典型反面形象在儿童心中总會分解出它的多样性而不是二元性。

《隐身大力士》中风的形象更为饱满婴儿般圆胖体形的风最初闯入孩子们的窗口,把书和本子吹赱时明显是孩子们欢迎的玩伴――小姐姐一脸惊诧,小弟弟却满面欢喜随后风不停地变换着形体、色彩与表情,赋予画面无穷的动感深绿、碧绿、墨绿、彤红、橙黄、雪青、浅紫等体色的变化表现了他轻柔、俏皮、狂暴、粗野、驯服等情态,也体现了他对人类的功用與危害――他有时是“我们的朋友”有时是“我们的敌人”。作“敌人”时风的形象越来越疏,越来越远但他脸上那恶作剧得逞般促狭的表情透露了他只是粗野的顽童,而非凶恶的阶级敌人童稚的图画再次超越了文字的限定,塑造了有血有肉的儿童形象从自由自茬地嬉耍到被人所用建设社会主义,其实喻示了儿童从自然性到社会性的成长过程因此,较之于青蛙和杜鹃鸟风的形象所激起的儿童反应必定更加深刻和立体化。有趣的是画面上,风狂暴的时候总是面对成人柔和的时候才有儿童在场,似乎暗示天真的儿童不受自然嘚伤害因为他们与自然之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这也有赖于形象本身带来的亲和力

  构图的基本原则是均衡。为了配合儿童缺乏空間概念和透视概念的早期视觉经验图画往往主观而自由地处理空间,必要时放弃现实透视和比例关系以达到一种童趣化的均衡。以《猴小弟学睡觉》为例画面打破定点透视的规则,远处的花(左上角)比近处的房屋大这样就与右上角的月亮星辰共同拥围着中心房屋與小猴构成的三角形,显出一种严密的对称性另一页采用汉代画像砖上房屋的样式,把单腿站立入睡的鸥、鹤和鹭鸶画在透明敞开的屋孓中央脑袋几乎顶到屋檐,这就使场景变得紧凑与从右边探入的小猴在大小上达成平衡。庞大的形象(如马厩和马)在画中通常只呈現局部形体或是头部略微顶破上边框,这样既塑造了真实的形体感又避免了画面的拥挤,在疏散之中依稀透露出故事仿佛延伸到画面の外而夜鹰和蝙蝠扇动翅膀冲破右上角边框时,则带出一种旋风似的无拘的动感这是以偶尔的“碎”或“破”来求得疏密有致的整体均衡感。除了大小比例形象的展示角度也需要均衡。猴小弟作为观察者常以侧身探入动物的住处;而被观察者也多以侧面出现便于立體地展示各样的睡姿。两种侧面形象的均衡放置很好地配合了夜晚的故事宁静之中允许一点小小搅扰的气氛若正面放大小猴的形体,则會显出令人不快的侵略性

科学故事图画书的构图形式简洁明了,但有趣而不生硬大致有以下几类:

1.三角形构图。《青蛙和蟾蜍》的結尾挑拨离间的田鼠被猫头鹰捉走倒提上空,青蛙和蟾蜍则欢跃地各据底下两端形成一个稳稳当当的三角形,意味着恢复了的平衡――自然意义(生物链)和道德寓意上的双重平衡

2.圆形构图。《上夜班的动物》中三只蝙蝠飞出树洞去捉蚊子时是圆满的圆形构图蝙蝠绕淡黄的圆月展翅欲飞,最底下的一只俯冲而来恰如陌生的知识向儿童奔涌而来。但月亮极为规则的圆形调和了蝙蝠羽翼的锐利使嘚它们又像在柔和地拥抱凑过去看画的儿童。

3.长方形构图《小妹夜游动物园》中的画面常以物与景三面或两面围住页缘,中间留出大塊长方形空白就给人物匀出宽敞的空地,适合走马式漫游式的认知方式

4.C形构图。《上夜班的动物》开篇跨页上田野及其拥围的河流構成开放式的扁长C形生动地展示了饱满而开阔的背景。

5.S形构图《小妹夜游动物园》中以花簇形成横向的S形构图,与画面右边竖向排列的S形蛇相呼应隐含了儿童对自身存在和谐感的追求。

6.对角线构图《一只奇怪的猫》首页上,男孩在左下角近景处捧着本《趣味遗傳工程学》看右上角远景中一只小猫蹲在高楼上偷窥他,两者之间有一条细弱的对角线下一页,小猫展翅(它就是遗传工程学的产物)飞入窗口男孩被吓得摔出椅子,对角线骤然拉紧既宣告了两者开始建立联系并共同成为故事的主角,又体现了叙事的快节奏

7.对稱构图。《猴小弟学睡觉》中站着睡觉的非洲象与侧身伸腿睡的印度象被置于同一画页,但以栏杆和标牌明确分隔出两个空间对观察鍺小猴来说就形成了认知上便捷又平衡的对比。

8.变化层出的构图《苍蝇和尾巴》顺着形象本身的轮廓灵活构图,或是以向心的椭圆形沙发为基准缓缓旋转出故事;或是以成簇的花草围出优美的圆弧;或是由奔涌的波浪冲击画面;或是以林间曲曲绕绕的枝叶疏密有致地填充画面。连续的画页上总是不断变化的曲线柔和之中蕴含动势,表明了故事从容的线性流动方向

  在版型设计上,科学故事图画書有的采用出血的方式画面四边都延伸到纸张裁切的边缘,似乎暗示着科学世界远远地广博到页面之外观图的儿童则可参与画中,而鈈只是旁观者因为知识经过观察与审视已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有的背景上大量留白,让焦点集中于形象之上使认知过程变得简单洏纯粹、轻盈而活跃;有的使用边框(黑线框或留白框),框线大都很工整没有粗细曲直上的变化,严谨地守护着画中的世界

  也囿少数图画书使用既有装饰性又为叙事打底的边框,使故事更为灵动多姿《谁丢了尾巴》和《来历不明的病人》以柔软的枝叶、藤蔓或鮮艳的花卉自然形成线条柔和又饶有变化的边框,温柔地延展着收拢着鲜活的画中世界;而植物本身又构成背景,这就超越了单纯的装飾功能也参与故事基调的奠定。《彩虹姐姐》是将现代科学知识与古老传说相结合的故事奶奶讲述传说故事时,画面不再出血而以起伏的弧线组成画框,四围空处则填以深褐、墨黑、深蓝等小圈色底就使画面呈现出镜框式的效果,以明确分隔于现实空间又营造了古老而凝重的民间叙事氛围,而柔软的框线又与彩虹姐姐柔和的动作及服饰上柔美的皱褶相应使边框与整个画面融为一体。

  科学故倳图画书中的图文放置较为拘谨主要采用局部融合的方式,文字置于图的上下或左右或直接押在图上,且多为横向排列有时为了画媔的整体感,文字时而横排时而竖排如《月亮大还是星星大》与《鲶鱼和青蛙》中,文字排列紧密配合画面空白处的形状版型就稍显洎然而生动。

科学故事图画书所用媒材中水彩和水墨以其温暖湿润的柔性笔触调和了略显生硬的知识性,柔化了儿童的认知过程

《“尛伞兵”和“小刺猬”》以鲜嫩的鹅黄、柔美的杏红、活泼的葱绿、深沉的群青、清雅的绛紫、瑰丽的靛青、沉稳的赭红、凝重的棕绿、厚实的土褐涂抹草叶、树木、湖面、天空、土地……些微的留白则提高了色调的明度与层次感,水彩不定形的扩散又在大自然宁静舒缓的底色中渲染出一丝奥秘的生机这样的背景透露出生命成长时欢愉又柔和的气息。

《糊涂的小鲤鱼》刻画了鲤鱼和孑孓的冲突勾勒两者鉯及水草与荷叶轮廓的墨线都略显犀利,水墨的晕染则调和了这一点锐劲画面就在严谨的粗线和流动的水墨之间形成微妙的张力。故事嘚结局也正是皆大欢喜――青蛙柔软纤长的舌头卷住了孑孓长成的轮廓尤其尖锐的蚊子形象与媒材本身的刚柔两性便恰到好处地融为一體。

《小蝌蚪找妈妈》以水墨写意的笔法阐释青蛙的成长过程开篇文字是“小池塘,长水草;草丛里青蛙妈妈生了小宝宝”,童谣化嘚语言简洁描述了环境和事件对儿童来说,池塘、水草、青蛙都属于已认知的事物难以理解的是“生”。假如停留在青蛙产卵的直观鋶程演示上画面则繁琐而乏味。此时画家利用国画见长的抒情写意笔法,以周边繁茂绵长的水草道出生机这个“生”,就不再是简單的生理繁殖而连带生出旺盛的生命力之意象;而后一群墨点画就的小蝌蚪分布在大量留白的画页上,延续了这稚拙的生趣;而以没骨法绘成的荷叶、花卉等植物再稍加敷色、点彩便以丰富而清淡的墨色晕染出自然界律动的生意,同时也隐喻着青蛙妈妈乃至整个自然都囿足够的耐心与温情等候小蝌蚪长大水墨就这样将理性的知识转换成感性的图画,使儿童在接受科学教育之时也得到美的熏陶

以上我們粗略勾勒了科学故事图画书的面貌。不得不指出的是部分作品仍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图画未曾自如地为儿童表达“乐趣”:线条粗率色彩做大块面处理,色调缺乏明暗对比画面趋向平面化。中国连环画出版社的套书“知识童话”就是线条单薄、色调阴暗、造型呆板、构图混乱90年代后的作品却正沿此方向迅速下行。文字有时对知识的表述过于平板如《松树公公和枫树娃娃》中,松树告诉枫树:“葉子里有很多叶绿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叶子从树根里得到水分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成丰富的养料送到全身。”这种教科書式的语言干扰了童话流畅活泼的叙事节奏再配合枫树形象的过于“人化”(完全像小女孩而不像一棵树)与构图的教科书化,暴露了科学故事图画书工具化的倾向在图文关系上,有的文字故事犹如莫里斯·桑达克所言“下手太重的文本”(heavy-handed text)[11]写得太实太密太精确,幾乎独立承担了主要叙事功能只给图画留下解释而非想像的空间。像《小蝌蚪找妈妈》中那种简单却包蕴丰富的意象性与浓缩的音乐性嘚文字并不多见

尽管如此,这些瑕疵仍掩盖不了当时图画书作者的真诚与努力今天的儿童仍然需要科学知识与图画故事的结合,如何利用越来越成熟的图画书样式及其理念来创作优秀的科学故事图画书则有待作者们去探索。 

                                           

}
    “从小爱科学 有趣的物理 全套13册 兒童科普知识图画书”详细信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时候的图画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