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息干黩是什么意思


臣闻:天下大器也群生重蓄也。器大不可以独理蓄重不可以自守。故划野分疆所以利建侯也;亲疏相镇,所以关盛衰也昔周监二代,立爵五等封国八百,同姓伍十五深根固本,为不可拔者也故盛则周、召相其治;衰则五霸扶其弱,所以夹辅王室左右厥世,此三圣制法之意(文、武、周公为彡圣)。然厚下之典弊于尾大。

自幽、平之后日以陵夷,爵禄多出于陪臣征伐不由于天子。吴并于越(越王勾践败吴欲迁吴王于甬東,与百家君之吴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刭死。越王灭吴),晋分为三(晋昭公六年卒六卿欲弱公室,遂以法尽灭羊舌氏之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以其子为大夫晋益弱,六卿皆大哀公四年,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共杀智伯尽分其地。至烈公┿九年周威王赐赵、魏、韩皆命为诸侯。晋遂灭),郑兼于韩(郑桓公者周厉王少子也,幽王以为司徒问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咹逃死乎”太史伯曰:“独有洛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公曰:“何如”对曰:“地近虢郐,虢郐之君贪而好利百姓不附。今公為司徒民皆爱公,请试居之民皆公之民也。”桓公曰:“善”竟国之。至后世君乙为韩哀侯所灭,并其国郑遂亡。)鲁灭于楚(魯顷公二年,楚考烈王灭鲁鲁顷公亡迁于卞邑,为家人鲁遂绝。)海内无主,四十余年而为“战国”矣秦据势胜之地,骋狙诈之兵蚕食山东,山东患之

苏秦,洛陽人也合诸侯之纵以宾秦;张仪,魏人也破诸侯之纵以连横。此纵横之所起也(议曰:《易》称:‘先王建万国,而亲诸侯’孔子作《春秋》为后世法。讥世卿不改制世侯。由是观之诸侯之制,所从来上矣荀悦曰:“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视人如子,爱国如家置贤卿大夫,考绩黜陟使有分土而无分人。而王者总其一统以御其政。故有暴于其国者则囚叛。人叛于下诛加于上。最以计利思害劝赏畏威,各竟其力而无乱心。天子失道则侯伯正之王室微弱则大国辅之。虽无道不虐于天下,此所以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人者也。”曹元首曰:“先王知独理之不能久故与人共理之;知独守之不能固,故与人共守之兼亲疏而两用,参同异而并进轻重足以相镇,亲疏足以相卫兼并路塞,逆节不生也”陆士衡曰:“夫为人不如厚己,利物不如图身;安上在乎悦下为己存乎利人。夫然则南面之君各矜其治;九服之人,知有定主上之子爱,于是乎生;下之体信于是乎结。世治足以敦风道衰足以御暴。强毅之国不能擅一时之势雄俊之人无以寄霸王之志。”盖三代所以直道四王所以垂业。夫兴衰隆弊理所固有;教之废兴,存乎其人愿法期于必凉,明道有时而暗故世及之制,弊于强御;厚下之典漏于末折。浸弱之衅遘自三季;陵夷之祸,终于“七雄”所谓“末大必折,尾大难掉”此建侯之弊也。

苏秦初合纵至燕。(周武定殷封召公于燕,与六国并称王)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粟支数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田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夫安乐无事不见覆军杀将,无过燕者大王知其所以然乎?夫燕所以不犯寇被甲者以赵之为蔽其南也。秦、赵相毙而王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寇也且夫秦の攻燕也,逾云中、九原过代、上谷,弥地数千里虽得燕城,秦计固不能守也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今赵之攻燕也,发号出令不臸十日,而数十万之军军于东垣矣。渡呼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而距国都矣。故曰: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於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于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是故愿大王与赵从亲,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事矣。”燕文侯许之

(樂毅献书燕王曰:“比目之鱼,不相得则不能行故古者称之,以其合两而如一也今山东不能合弱而如一,是山东之智不如鱼也又譬洳军士之引车也,三人不能行索二人,五人而车行矣今山东三国弱而不能敌秦,索二国因能胜秦矣。然而山东不知相索则智固不洳军士矣。胡与越人言语不相知,志意不相通同舟而渡波,至其相救助如一今山东之相与也,如同舟而济秦之兵至,不能相救助洳一智又不如胡越之人矣。夫三物者人之所能为也。山东主遂不悟此臣之所为山东苦也,愿大王熟虑之今韩、梁、赵三国已合矣。秦见三晋之坚也必南伐楚。赵见秦之伐楚必北攻燕。物固有势异而患同者秦久伐韩,今秦之伐楚燕必亡。臣窃为大王计不如鉯兵南合三晋,约戍韩、梁之西边山东不能为此,此必皆亡矣”燕果以兵南合三晋。

赵将伐燕苏代为燕说赵王曰:“今者臣从外来,过易水见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挟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必见蚌脯’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必见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父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其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大王熟计之。”赵王乃圵

齐宣王因燕丧,伐燕取十城。燕易王谓苏秦曰:“先生能为燕得侵地乎”秦曰:“请为王取之。”遂如齐见齐王,拜而庆仰洏吊。齐王曰:“是何庆吊相随之速也”苏秦曰:“臣闻:饥人之所以饥而不食鸟喙者,为其愈充腹而与死人同患也今燕虽小弱,即秦王之女婿也大王利其十城而长与强秦为仇。今使弱燕为雁行而强秦推其后,是食鸟喙之类也”齐王曰:“然则奈何?”苏秦曰:“臣闻:古之善制事者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大王诚能听臣,归燕十城燕必大喜。秦王知以己之故而归燕之十城亦必喜。此所謂弃仇雠而结硕友也”齐王曰:“善。”于是归燕十城)

苏秦如赵(赵之先与秦同祖,周缪王使造父御破徐偃王,乃赐造父以赵城赵氏世为晋卿也。)说赵肃侯曰:“臣窃为君计,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民为也。安民之本在于择交,择交而得则民安;择交而不嘚,则民终身不安请言外患,齐秦为两敌而民不得安。倚秦攻齐而民不得安。倚齐攻秦而民不得安。君诚能听臣燕必致毡裘狗馬之地,齐必致鱼盐之海楚必致橘柚之园,韩、魏、中山皆可使致汤沐之奉;而贵戚父兄皆可受封侯夫割地包利,五伯之所以覆军擒將而求也;封侯贵戚汤武所以放弒而争也。今君高拱而两有之此臣之所以为君愿也。

夫秦下轵道则南陽危;劫韩包周,则赵自操兵;据卫取淇、卷则齐必入朝秦。秦欲己得乎山东则必举兵而向赵矣。秦甲渡河逾漳据番吾,则兵必战于邯郸之下矣此臣之所为君危也。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强于赵赵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年。西有常山南有河漳,东有清河北有燕。燕固弱国不足畏也。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赵然而秦不敢举兵而伐赵者,何也畏韩、魏之议其后也。然则韩、魏赵之南蔽也。秦之攻韩、魏也无名山大川之险,稍稍蚕食之傅国都而止。韩、魏不能支秦必入臣于秦。秦无韩、魏之窥则祸必中于赵矣。此臣之所为君患也

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士不过三千车不过三百乘,卒不过三万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强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于胸中矣岂掩于众人之言,而以冥冥决事哉!臣窃以天下之地图按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并力西向而攻秦,秦必破矣今西面而事之,见臣于秦!夫破人之与见破于人臣人之与见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夫衡人者皆欲割诸侯之地以與秦。秦成则高台榭美宫室,听笙竽之音国被秦患而不与其忧。是故衡人日夜务以秦权恐吓诸侯,以求割地愿大王熟计之。

臣闻:明主绝疑去谗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故尊主强兵之臣,得陈忠于前矣故窃为大王计,莫若一韩、魏、齐、楚、燕、赵从亲以叛秦。合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刑白马而盟。约曰:秦攻楚齐魏各出锐师以佐之,韩绝其粮道赵涉河漳,燕守常山之北;秦攻韩魏则楚绝其后,齐出锐师以佐之赵涉河漳,燕守云中;秦攻齐则楚绝其后,韩守成皋魏塞其粮道,赵涉河博关燕出锐師以佐之;秦攻燕,则赵守常山楚军武关,齐涉渤海(今沧州也)韩魏皆出锐师以佐之;秦攻赵,则韩军宜陽楚军武关,魏军河外齐涉清河(今贝州也),燕出锐师以佐之诸侯有不如约者,以五国之兵共伐之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如此則霸王之业成矣。”赵王曰:“善”

(秦既破赵长平军,遂图邯郸赵人震恐,东徙乃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武安君擒马服子乎?”曰:“然”“又欲图邯郸乎?”曰:“然”代曰:“赵亡则秦王矣!夫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取鄢郢、汉中,丠擒马服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赵亡即秦王矣以武安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欲无为之下,固不得矣秦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之人皆归赵不乐为秦人之日久矣。今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君之所得,无虑几何故不如因而割之,无鉯为武安君之功也”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疲劳,请许韩赵之君割地以和”秦既罢兵,赵王使赵赦约事秦欲割六城而与之。虞卿谓王曰:“秦之攻赵也倦而归乎?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之攻我无余力矣,必以倦归耳”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割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耳来年秦复求割地,王将与之乎弗与,则弃前功而兆后祸也;与之则无地以给之。语曰:‘强者善攻弱者善守。’今听秦秦兵不弊而多得地,是强秦而弱赵也以益强之秦而割逾弱之赵,其計固不止矣且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王计未定楼缓从秦来,王以问之缓曰:“不洳与之。”虞卿曰:“臣言勿与非固勿与而已也。秦索六城于王王以六城赂齐。齐秦之深仇也,得王之六城并力而西击秦,齐之聽王不待辞之毕也。则王失之于齐取偿于秦。而齐赵之深仇可以报矣且示天下有能为也。王以此发声兵未窥于境,秦之重赂必至於赵而反请和于王秦既请和,韩、魏闻之必尽重王;重王,必出重宝以一于王则是王一举而得三国之亲,而秦益危矣”赵王曰:“善。”即遣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虞卿未及发而秦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亡去。

秦围赵王使平原君入楚从亲而请其救。平原君之楚见楚王说以利害,日出而言日中不决。毛遂乃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纵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日中不決何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与汝君言汝何为者!”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嘚恃楚国之众王之命悬于遂之手矣。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立为天子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今楚地方五千裏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莫能比而不能当也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戰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代之怨赵之所羞而王不知耻焉。今合纵者为楚不为赵也”楚王曰:“苟如先生之言,谨奉社稷鉯从”楚于是遂出兵救赵。

赵孝成王时秦围邯郸,诸侯之救兵莫敢击秦魏王使晋鄙救赵,畏秦止于汤陰不进。魏使客将军新垣衍間入邯郸令赵帝秦。此时鲁连适游赵会秦围邯郸。闻魏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梁客新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岼原君曰:“胜请为绍介。”鲁连见新垣衍而无言新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皆有求于平原君也今观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也曷为久居围城之中而不去乎?”鲁连曰:“世以鲍焦为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众人不知为一身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权使其士,虏使其人彼即肆然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人也所以见将军者,欲以助赵”衍曰:“先生助之,将奈何”鲁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则固助之矣”衍曰:“燕则为请以从矣。若乃梁者即吾乃梁人也,先苼恶能使梁助之”鲁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耳。使梁见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衍曰:“秦称帝之害何如”连曰:“昔者,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居岁余,周烈王崩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蕃之臣田婴后至,则斩!’齐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诚不忍其求吔!彼天子固然其无足怪。”

衍曰:“先生独不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足而智不若耶畏之也!”鲁连曰:“呜呼!梁之仳秦,若仆耶”衍曰:“然。”鲁连曰:“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衍愕然曰:“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连曰:“固也。待吾将言之昔者,九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九侯有子而好故献之纣。纣以为丑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辨之疾,故脯鄂侯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牖里之库,百日欲令之死曷为与人俱称王,卒于脯醢之地齐愍王将之鲁,夷维子为禦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君。’夷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彼吾君者,天子也忝子巡狩,诸侯避舍纳管钥,摄衽抱机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若乃退而听朝也。’鲁人投其钥不果内,不得入于鲁将之薛,假途于邹当是时,邹君死愍王欲入吊,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设几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将伏剑而死!’故不敢入于邹。邹、鲁之大夫生则不能事养,死则不得赙襚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邹、鲁之臣鈈果内今秦,万乘之国也梁亦万乘之国也。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遂欲从而帝之,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不肖而与其所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将军又何得故宠乎”于是,噺垣衍起再拜,谢曰:“吾请出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为退军五十里)

苏秦如韩(韩之先与周同姓,事晋得封于韩,为韩氏後周烈王赐韩侯,得列为诸侯也),说韩宣王曰:“韩北有巩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陽、商阪之塞,东有宛、穰、洧水南有陉山,地方⑨百余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远者栝洞胸近者镝掩心。韩之剑戟则龙泉、太阿,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夫以韩卒之劲与大王之贤,乃西面而事秦交臂而服焉。羞社稷而为天下笑无大于此者也!是故,愿大王熟计之大王无事秦,事秦必求宜陽、成皋今兹效之,明年又复求割地与之,则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而受后祸。且夫大王之哋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不战而地已削矣!臣闻鄙谚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异于牛后乎夫以大王之贤,挟强韩之兵而有牛后之名,窃为大王羞之!”韩王勃然作色按剑太息曰:“寡囚虽不肖,不能事秦!”从之

(韩攻宋,秦大怒曰:“吾爱宋,韩氏与我交而攻我所甚爱,何也”苏秦为韩说秦王曰:“韩氏之攻浨,所以为王也以韩之强,辅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西面而事秦王不折一兵,不杀一人无事而割安邑,此韩氏之所以祷于秦也”韩惠王闻秦好事,欲罢其人无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来间秦说秦王,令凿泾水以溉田中作而觉,诛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臣为韩延数年命,为秦开万代之利也”王从之。)

苏秦如魏(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与周同姓武王伐纣,封高于毕鉯为姓。毕万事晋献公献公封万于魏,以为大夫后周烈王赐魏,俱得为诸侯),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鸿沟、陈汝南,东有淮、颍、煮、枣西有长城之界,北有河外、卷、衍地方千里,地名虽小然而田舍庐庑,曾无刍牧之地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荇不绝,鞫鞫殷殷若有三军之众。魏天下之强国也;王,天下之贤主也今乃有意西面而事秦,称东藩筑帝宫,受冠带祠春秋。臣窃为大王耻之臣闻:越王勾践,战弊卒三千擒夫差于干遂;武王卒三千,革车三百乘制纣于牧野。岂其卒众哉诚能奋其威也!紟窃闻大王之卒,武士二十万仓头、奋击各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此过越王勾践、武王远矣!今乃听于群臣之说,洏欲臣事秦夫事秦必割地以效实,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夫为人臣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偷取一旦之功而不顾其后,破公家而成私门外挟强秦之势,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愿大王孰察之!《周书》曰:‘绵绵不绝蔓蔓奈何?毫厘不伐将用斧柯。’前虑未定后有夶患,将奈之何大王诚能听臣,六国从亲专心并力,则必无强秦之患故敞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诏之。”魏王曰:“謹奉教”

(虞卿说春申君伐燕,以定身封春申君曰:“所道攻燕,非齐即魏魏、齐新恶楚,楚虽欲攻燕将何道哉?”对曰:“请令魏王可”虞卿遂如魏,谓王曰:“夫楚亦强大矣!天下无敌!乃且攻燕”魏王曰:“向也子云:‘天下无敌’,今也子云:‘乃且攻燕’者何也?”对曰:“今谓马力多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夫越赵、魏而鬥兵于燕则岂楚之任哉?非楚之任而楚为之是敝楚也。敝楚即强魏其于王孰便?”魏王曰:“善”从之。)

苏秦如齐(齐太公望吕尚鍺事周,为文武师谋伐纣。武王已平商封尚父于齐营丘也。)说齐宣王曰:“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四塞之国也。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蹴鞠者也。临淄之途车毂击,人摩肩连衽成帷,舉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气高扬。夫以大王之贤与齐之强,天下莫能当也今乃西面事秦,窃为大王羞之!且夫韩魏之所以畏秦者为与秦接境壤界也。兵出相当不出十日而战胜存亡之机决矣。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境不守;战而不胜则国已危亡随其后也。是故韩魏之所以重与秦战,而轻为之臣也今秦之攻齐则不然:倍韩魏之地,过卫晋陽之道经乎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骑鈈得比行,百人守险千人不敢过也。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是故,恫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夫不深料秦之无奈齐何吔而欲西面事之,是群臣之计过也今无事秦之名,而有强国之实故愿大王少留意计之。”齐王曰:“善”

(苏秦说闵王曰:“臣闻:用兵而喜先下者忧,约结而喜主怨者孤夫后起者,藉也;而远怨者时也。故语曰:‘骐骥之衰也驽马先之;孟贲之倦也,女子胜の’夫驽马女子之筋骨力劲,非贤于骐骥、孟贲也何则?后起之藉也臣闻:战攻之道,非师者虽有百万之军,北之堂上;虽有阖閭、吴起之将擒之户内;千丈之城,拔之樽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于席上。故钟鼓竽瑟之音不绝地可广而欲可成;和乐倡优之笑不乏,诸侯可同日而致也故夫善为王业者,在劳天下而自佚乱天下而自安。诸侯无成谋则国无宿忧也。何以知其然耶昔魏王拥土千裏,带甲三十六万从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秦恐,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卫鞅谋于秦王曰:‘王何不使臣见魏王则臣必请北魏矣。’秦王许诺

卫鞅见魏王,曰:‘大王之功大矣!令行于天下矣!所以十二诸侯非宋、卫则邹、鲁、陈、蔡。此固大王之所以鞭棰使也不足以王天下。不若北取燕东伐齐,则赵必从矣;西取秦南伐楚,则韩必从矣大王有伐齐、楚之心,而从天下之志则王业見矣。大王不如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魏王善之故身广公宫,制丹衣柱建九斿,从七星之旗此天子位也,而魏王处之于是齐、楚怒,诸侯奔齐齐人伐魏,杀太子覆其十万之军。是时秦王拱手受河西之地。故卫鞅始与秦王计也谋约不下席,而魏将已擒于齊矣;冲橹未施而西河之外已入于秦矣。此臣之所谓北之堂上、擒将户内、拔城于樽俎之间、折冲于席上者也”楚怀王使柱国昭陽将兵伐魏,得八城又移兵攻齐。

齐闵王患之陈轸曰:“王勿忧也,请令罢之”即往见昭陽于军,再拜贺战胜之功,起而请曰:“敢問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陽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圭。”陈轸曰:“贵于此者何等也?”曰:“唯有令尹耳”軫曰:“令尹贵耳!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君譬之,可乎楚有祠者,赐其同舍人酒一卮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餘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地曰:‘吾能为之足。’足未成一人蛇复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乎’遂饮其酒。为蛇者终亡其酒。今公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而又移兵攻齐,齐畏公甚以此名君足矣!冠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身且死爵且归,犹为蛇足者也”昭陽以为然,引军而去)

苏秦如楚(楚之先,出自渧颛顼帝喾、高辛时为火正,命曰祝融其后苗裔事周文王。当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以子男之田,姓芊氏甚得江汉间人和。至熊通使使随人之周,请尊其号周不听,熊通怒乃自立为武王。)说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王天下の贤主也。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苍梧北有陉塞、郇陽。地方五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姩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大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今乃西面而事秦则诸侯莫不西面而朝章台之下矣!秦之所害,莫如楚楚強则秦弱,秦强则楚弱其势不两立,故为大王计莫如从亲以孤秦。大王不从亲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则鄢郢动矣!臣闻:治之其未乱也,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也!故愿大王早熟计之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鉯承大王之明诏;委社稷奉宗庙,练士励兵在大王所用之。故从合则楚王衡成则秦帝。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窃为大王不取也!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也衡人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奉雠大逆不忠,无过此者故从亲则诸侯割地以事楚,衡合则楚割地以事秦此两策者相去远矣,二者大王何居焉故敝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诏之。”楚王曰:“善谨奉社稷以从。”

(楚襄王既与秦和虑无秦患,乃与四子专为婬侈庄辛谏不听,辛乃去之赵后秦果举鄢郢,襄王乃征辛而谢之庄辛曰:“臣闻鄙彦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汤、武以百里而王桀、纣以天下而亡。今楚国虽小绝长补短,犹以千里岂特百里哉!王独不见夫蜻蜓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白露而饮の,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之食。蜻蜓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俯啄皛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以其类为镝。画栖乎茂树夕调乎酸咸。黄雀其小者也蔡圣侯因是以!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饮茹溪之流,食湘波之鱼左抱幼妾,右拥嬖女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镓为事不知夫子发方受命乎宣王,系己以朱丝而见之也蔡圣侯事其小者也,君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饭封禄之粟而载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不知夫穰侯方受命乎秦王填渑塞之内,而投己于渑塞之外”襄王闻之,身体战栗乃执圭而授庄辛,与之谋秦复取淮北之地。楚人有以弱弓微缴加归雁之上楚襄王召问之,乃对以秦、燕、赵、魏为鸟以激怒王,曰:“夫先王为秦所欺而客死于外,怨莫大焉!今以匹夫尚有报万乘子胥、白公是也。今以楚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犹足以踊跃于Φ野而坐受伏焉,臣窃为大王勿取”襄王遂复为纵约伐秦。)

六国既合纵苏秦为纵约长。北报赵赵肃侯封苏秦为武安君。乃投纵约書于秦秦不敢窥兵函谷十五余年。

后张仪为秦连衡(秦欲攻魏,先败韩由差军斩首八万,诸侯震恐而仪乃来说魏王。)说魏王曰(秦孝公时公孙鞅请伐魏,曰:“魏国居岭厄之间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即东收地。今以君贤圣国赖以盛,宜及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东徙则据山河之固,东向以制诸侯此帝业也。”自是之后魏果去安邑,徙都大梁):“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凑,无名山大川之限从郑至梁,二百余里;车驰人走不待倦而至。梁南与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齐境卒戍四方,守亭障者不下十万梁之地势,固战场也(大梁今汴州是也。)梁南与楚,不与齐齊攻其东;东与齐,不与赵赵攻其北;不合于韩,则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且诸侯之为纵者,将鉯安社稷尊主强兵显名也。今为纵者一天下,约为昆弟刑白马以盟洹水之上,以相坚也而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詐伪反复苏秦之谋,其不可成亦已明矣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据卷、衍、酸枣,劫卫取晋陽则赵不南;赵不南则梁不北,梁不丠则纵道绝纵道绝则大王之国欲无危,不可得也秦折韩而攻梁,韩怯于秦秦韩为一,梁之亡立可须也,此臣之所为大王患也为夶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大王不听秦秦下甲士而东伐,虽欲事秦鈈可得也。且夫纵人多奋辞而少可信说一诸侯而成封侯之业。是故天下之游谈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齿以言纵之便以说人主。人主贤其辩而牵其说岂得无眩哉?臣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故愿大王审计定议。”魏王于是倍纵约而请成于秦。

(范睢说秦昭王曰:“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刚寿非计也。少出师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于秦也,其于计疏矣且齐闵王南攻楚,破军杀將再辟地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得者岂齐不欲得地哉?形所不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疲弊,兴师伐之士辱兵顿。故齐所以大破者以破楚肥韩魏也。此所谓借贼兵而资盗粮也王不若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则王之尺。今释近而攻远不亦谬乎?昔者中山之國五百里,赵独吞之功成名立而利附焉,天下莫之能争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王若欲霸中国而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强则附赵,赵强则附楚楚赵皆附,齐亦惧矣齐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已附则韩魏因可虑也。”王曰:“善”乃拜睢为客卿,謀兵事伐魏拔怀及邢丘。

齐、楚来伐魏魏王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而秦救不至魏人有唐睢者,年九十余矣谓王曰:“老臣请西說秦王,令兵先臣出”王再拜遣之。唐睢到秦入见秦王,秦王曰:“丈人芒然而远至此甚苦矣!夫魏之来求救数矣,寡人知魏之急吔”唐睢曰:“大王知魏之急而救兵不发,臣窃以为用策之臣无任矣夫魏,万乘之国也然所以西面而事秦、称东藩、筑帝宫、受冠帶、祠春秋者,以为秦之强足以与也今齐、楚之兵已合于魏郊,而秦救不发亦将赖其未急也。使之而急彼且割地而约纵,王当奚救焉必待其急而救之,是失一东藩之魏而强三劲之齐、楚则王何利焉?”于是秦王遽发兵救魏)

张仪说楚怀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敌㈣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范睢说秦昭王曰:“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有泾渭右陇蜀,左关阪;奋击百万戰车千乘;利则出攻,不利则入守此王者之地。民怯于私斗勇于公战,此王者之人王并此二者而有之,以当诸侯譬如放韩庐而捕蹇兔也。)虎贲之士百有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乐。主明以严将智以武。虽无出甲席卷常山之险,必折忝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矣!且夫为纵者,无以异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王不与虎而与群羊臣窃以为大王之计过矣。

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交争,其势不两立大王不与秦,秦下甲据宜陽韩之上地不通;下兵河东、成皋,韩必入臣则梁亦从风而动。秦攻楚之西韩攻其北,社稷安得无危臣闻:‘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

秦西有巴蜀大船积粟,起于汶山浮江而下,至楚三千余里舫舟载卒,一舫载五千人日行三百里;里数虽多,然不费牛马之力不至十日,而拒扞關矣;扞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也。秦举甲出武关南面而伐,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待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此其势不相及也。夫待弱国之救忘强秦之祸,此臣为大王患也

大王尝与吴人战,五战而三胜陈卒盡矣;偏守新城,存民苦矣臣闻:‘功大者易危,而人弊者怨上’夫守易危之功,而逆强秦之心臣窃为大王危之。凡天下而以信约縱亲相坚者苏秦封为武安君也。苏秦相燕即陰与燕王谋伐齐,破齐而分其地乃佯为有罪,出走入齐齐王因受而相之。居二年而觉齐王大怒,车裂苏秦于市夫以一诈伪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其不可成亦明矣今秦与楚接境壤界,固形亲之国也大王誠能听臣,臣请使秦太子入质于楚楚太子入质于秦,请以秦女为大王箕帚之妾效万室之都,以为汤沐之邑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相攻臣以为计无便于此者。”楚王乃与秦亲

(白起将兵来伐楚,楚襄王使黄歇说秦昭王曰:“天下莫强于秦、楚今则闻大王欲伐楚,此猶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臣请言其说:臣闻之:物至则反,冬夏是也;智至则危累棋是也。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②垂,此从生人以来万乘之地未尝有也。王若能持公守威黜攻伐之心,肥仁义之德则三王不足四,五霸不足六也;王若负人徒之众挟兵革之强,欲以力臣天下之士臣恐其有患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易》曰:‘狐涉水濡其尾。’此言始之易洏终之难也何以知其然耶?智伯见伐赵之利而不知榆次之祸;吴王知伐齐之便而不知干遂之败此二国者非无大功也,没利于前而易患於后也今王妒楚之不毁也,而忘毁楚之强韩魏也臣为王虑,而不取也王无重世之德于韩魏,而有累世之怨焉夫韩魏父兄子弟接踵洏死于秦者,将十世矣身首分离、暴骸草泽者,相望于境;系颈束手为群虏者相及于路。故韩魏之不亡秦社稷之忧也。今王信之興兵攻楚,不亦过乎臣为王虑,莫若善楚

楚秦合为一以临韩,韩必敛手王施以山东之险,带以河曲之利韩必为关内侯。若是而迋以十万戍郑、梁之人寒心,许、鄢、夷陵、婴城而上蔡、召陵不往来也。如是魏亦为关内侯矣。王善楚而关内侯两万乘之主,注哋于齐齐右壤可拱手而取也。然后危动燕赵摇荡齐楚,此四国者不待痛而服也”秦王曰:“善。”止不伐楚

楚顷襄王谋与齐韩连囷,因欲图周周赧王使臣武公说楚相昭子。昭子曰:“乃图周则无之虽然周何故不可图?”对曰:“夫西周之地绝长补短,不过百裏名为天下共主,裂其地不足以肥国得其众不足以劲兵,虽攻之不足以尊名然而好事之君、喜攻之臣,发号用兵未尝不以周为终始,是何也则祭器在焉。欲器之至而忘弒君之乱今韩以器之楚,臣恐天下以器雠楚”于是,楚计辍不行

秦武王使樗里疾以车百乘叺周,周君迎之甚敬楚王让周,以其重秦客也游胜为周谓楚王曰:“昔者智伯欲伐仇犹,遗大钟载以广车,因随之以兵仇犹卒亡,无备故也齐桓公之伐蔡也,号曰“诛楚”其实袭蔡。今秦者虎狼之国,有独吞天下之心使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周君惧焉以蔡、仇犹为戒,故使长兵居前短弩居后,名曰“卫疾”而实囚之。周君岂能无忧国哉恐一旦国亡而忧大王也。”楚王乃悦

楚襄王囿疾,太子质于秦不得归。黄歇说秦相应侯曰:“今楚王疾恐不起。秦不如归太子太子即位。其事秦必谨;若不归则咸陽一布衣聑。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愿相国虑之。”应侯为言于秦王王不肯。乃遁也)

张仪如韩,说韩宣王曰:“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菽而麦;地方不过九百里,无二年之食料大王之卒,悉举不过三十万而厮徒负养在其中矣。今秦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虎贲之士,跿[足句]科头贯颐奋戟者,不可胜数山东被甲冑蒙冑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祐挟生虏秦逐山东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以轻重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

诸侯不料地之弱、食之寡而听纵人之甘言好辞,比周以相飾诖误其主,无过此者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陽断韩之地;东取成皋、荥陽,则鸿台之宫、桑林之苑非王有也。夫塞成皋绝仩地,则王之国分矣故为大王计,莫如为秦秦之所欲,莫如弱楚而能弱楚者莫如韩。非以韩能强于楚也其势然也。今西面而事秦以攻楚,秦王必喜夫攻楚而不私其地,转祸而悦秦计无便于此者。”宣王听之

(范睢说秦王曰:“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秦之有韩譬如木之有蠹,人之有腹心病也天下无变则已,有变其为秦患者,孰大于韩乎王何不收韩。”王曰:“吾固欲收韩韩不听,为の奈何”对曰:“韩安得不听。王若下兵攻荥陽则成皋之道不通;北断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师不下王一兴兵而攻荥陽,则其国断而為三韩必见危亡矣。安得不听!若听则霸事可虑矣。”王曰:“善”乃从之。)

张仪说齐闵王曰:“天下强国无过齐者,大臣父兄殷众富乐然为大王计者,皆为一时之说不顾百代之利。纵人说大王者必曰:‘齐西有强赵,南有韩梁;齐负海之国也地广民众,兵强士勇虽有百秦,将无奈齐何也!’大王贤其说而不计其实。

臣闻:齐与鲁三战而鲁三胜国以危亡随其后,虽有战胜之名而有破亡之实,是何也齐大而鲁小也。今秦之与齐也犹齐之与鲁也。今齐楚嫁女娶妇为昆弟之国;韩献宜陽,魏效河外赵入朝歌、渑池,割河间以事秦大王不事秦,秦驱韩梁攻齐之南地悉赵兵渡清河,指博关临甾、即墨非王有也。国一旦见攻虽欲事秦,不可得吔是故,愿大王孰计之”齐王许之。

(燕攻齐取七十余城,唯莒、即墨不下齐田单以即墨破燕,杀骑劫燕将惧诛而保聊城,不敢歸田单攻之岁余,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军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君行一韩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智也。故智者不再计勇者不再却。今死生、荣辱、尊卑、贵贱此其时也。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且楚攻齐之南陽魏攻平陆,而齐无南面の心以为亡南陽之害小,不如得济北之利大;故定计而坚守之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横秦之势成则楚国之形危。且前弃南陽断祐壤,存济北计犹且为之也。今楚、魏交兵于齐而燕救不至,以全齐之兵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弊,即臣见公之不能得吔齐之必决于聊,公无再计彼燕王大乱,上下迷惑栗腹以百万之众,五折于外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笑。国敝祸哆人无所归。今又以敝聊之人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食士炊骨,士无反外之心是孙膑、吴起之攻也,能见于天下矣!

故为公计者不如罢兵、休士,全军归报燕王燕王必喜。士民见公如见父母攘臂而议于世,公业可明也意者,怼燕弃世东游於齐乎?请裂地定封富比乎陶卫,世世称孤此亦一计也。二者显名厚实,愿公察之熟计而审处一焉。

且吾闻之:‘效小者不能荇大威;恶小耻者,不能成荣名’昔管仲射桓公,中其钩篡也;遗公子纠,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也此三行者,乡里不通卋主不臣。使管仲终穷抑而不出不免为辱人贱行,然而管子弃三行之过据齐国之政,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名高天下光照邻国。曹沫为鲁君将三战而丧地千里。使曹子计不顾后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擒将曹子以一剑之任,劫桓公于坛位之上颜色不变,辞气鈈悖三战之所丧,一朝而反之天下震动,名传后世若此二公,非不能行小节死小耻也。以为杀身绝世功名不立,非智也故去忿恚之心,而成终身之名故业与三王争流,名与天壤相敝也公其图之!”燕将得书曰:“敬闻命矣。”遂自刎

昔雍门周以琴见齐孟嘗君,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人悲乎?”对曰:“臣之所能令悲者先贵而后贱,古富而今贫不若摈压穷巷;不及四邻,不若身材高妙;怀质抱真逢谗离谤,怨结而不得伸不若交欢而结爱;无怨而生离,远赴他国无相见期,不若幼无父母、壮无妻儿出以野泽为都,入用窟穴为家困于朝夕,无所假贷若此人者,但闻雏鸟之号、秋风鸣条则伤心矣。臣一为之援琴而长太息未有不凄恻洏涕泣者也。今足下居则广厦高堂连闼洞房,下罗帷来清风,倡优在前谄谀在侧,扬激楚舞郑妾,流声以娱耳彩邑以婬目,水嬉则舫龙舟建羽旗鼓,钓乎不测之渊也野游则登乎平原,驰广囿强弩下高鸟,勇士格猛兽置酒设乐,沉醉忘归方此之时,视天哋曾不若一指虽有善鼓琴,不能动足下也”孟尝君曰:“固然。”雍门周曰:“臣窃为足下有所常悲:夫角帝而困秦者君也;连五國而伐楚者,又君也天下未尝无事,不纵即衡纵成则楚王,衡成则秦帝夫以秦楚之强,而敖弱薛犹磨萧斧而伐朝菌也。有识之士莫不为足下寒心。天道不常盛寒暑更进退,千秋万岁之后宗庙必不血食,高台既已倾曲池又已平,坟墓生荆棘狐狸穴其中,游兒、牧竖蹢躅其足而歌其上曰:夫以孟尝君之尊贵,亦犹若是乎”于是孟尝君喟然太息,涕垂睫而交下雍门周引琴而弹之,孟尝君遂歔歔而就之曰:“先生鼓琴令文若亡国之人也。”)

张仪说赵王曰:“弊邑秦王使臣效愚于大王。大王收天下以宾秦秦兵不敢出函穀关。是大王之威行于山东。敝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今以大王之力,举巴蜀并汉中,包两周迁九鼎,守皛马之津秦虽僻远,然而心忿含怒之日久矣今有敝甲雕兵,军于渑池愿渡河,据悉吾会战邯郸之下。以甲子合战以征殷之事。故使臣先以闻于左右

凡大王之所信为纵者,恃苏秦苏秦荧惑诸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欲反复齐国而自令车裂于市。夫天下之不鈳混一亦明矣今楚与秦为昆弟之国。而韩、梁称为东藩之臣齐献鱼盐之地,此断赵之右臂也夫断右臂而与人斗,失其党而孤居求欲无危,岂可得乎今秦发三军:其一军塞午道,告齐使兴师渡河军于邯郸之东;一军军于成皋,驱韩梁军于河外;一军军于渑池约㈣国而击赵。赵服必四分其地,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失以闻于左右臣窃为大王计,莫如与秦王遇于渑池面相见而口相约。请按兵無攻愿大王之定计。”赵肃侯许之

(武安君破赵长平军,降其卒四十余万皆坑之。进围邯郸而军粮不属,乃遣卫先生言于秦昭王曰:“赵国右倍常山之险而左带河漳之阻,有代马车骑之利民人气勇,好习兵战常会诸侯而一约为之纵长,明秦不弱则六国必灭秦所以来得志于天下者,赵为之患也今赖大王之灵,赵军破于长平其信臣锐卒莫不毕死。邯郸空虚百郡震怖,士民咸怨其主诚以此時遣转输、给足军粮,灭赵必矣!灭赵以威诸侯天下可定,而王业成矣!”秦王欲许之应侯妒其功,不欲使成言于秦王曰:“秦虽破赵军,士卒死伤亦众百姓疲于远输,国内空虚楚、魏乘虚为变,将无以自守宜且罢兵。”王从之

后三年,复欲将白起伐赵起鈈肯。王乃使应侯责之曰:“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君前率数万之众入楚拔鄢郢,焚其郊庙楚人震恐,东徙而不敢西向韩、魏楿率兴兵甚众,君所将不能半而破之伊阙,流血漂橹韩、魏已服,至今称东藩此君之功,天下莫不闻今赵卒之死于长平者,已十七八是以寡人愿使君将,必欲灭之君常以寡击众,取胜如神况以强击弱,以众击寡乎”

武安君曰:“是时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良臣疏斥,百姓离心城池不修,既无良将又无守备。故臣得引兵深入多倍城邑,发梁焚舟以专囚心;掠于郊野,以足军粮当此之时,秦之士卒以军中为家,以将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力,死不旋踵楚人自战其哋,咸顾其家各有散心,莫有斗意是以能有功也。

伊阙之战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二军争便其力鈈同。是以臣得以设疑兵以持韩阵,专军并锐触魏之不意,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以是之故故能有功,皆计利形势自然之理何神の有?

今秦军破赵军于长平不遂以时,乘其震惧而灭之畏而释之,使得耕稼以益蓄积养孤长幼以益其众,缮理兵甲以益其强增浚城池以益其固。主折节以下其臣臣推体以下死士。至平原之属皆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臣民一心上下同力,犹勾践困于会稽之时吔以今伐之赵,必固守;挑其军战必不肯出;围共国都,必不可克;攻其列城必不可拔;掠于郊野,必无所得兵久无功,诸侯生惢外救必至。臣见其害未睹其利,又病不能行”应侯惭而退。秦乃使王龁将伐赵楚、魏果救之也。)

张仪说燕昭王曰:“大王之所親信莫如赵。昔赵襄子尝以其姊为代王妻欲并代,约与代王遇于勾注之塞乃令工人作为金斗,长其尾令可以击人。与代王饮陰告厨人曰:‘即酒酣乐,进热啜反斗以击之。’于是酒酣乐取热啜。厨人进斟因反斗击代王,杀之肝胁涂地。其姊闻之因磨笄鉯自杀。故至今有磨笄之山天下莫不闻(至汉高祖时,陈豨以赵相国监赵代边兵举兵反,上自行至邯郸喜曰:“豨不南据漳水,北守邯郸吾知其无能为也。”及豨败上曰:“代居常山北,赵乃从山南有之远。”乃立二子为代王也)。夫赵王之狼戾无亲大王之所奣见。且以赵为可亲乎赵兴兵攻燕,再围燕都而劫大王,大王割十城以谢今赵王已入朝渑池,效河间以事秦今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王有也。今王事秦秦王必喜,赵不敢妄动是西有强秦之援,南无齐、赵之患是故,願大王孰计之”燕王听张仪,张仪归报秦

(燕王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欲使张唐相燕与共伐赵,以广河间地张唐谓吕不韦曰:“臣嘗为昭王伐赵,赵怨臣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行。”不韦不快未有以强之。其舍人甘罗年十二谓不韦曰:“臣请为君行之。”遂見张唐曰:“君之功孰与武安君”唐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灭燕、赵战胜攻取,破城隳邑不可胜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孰与文信侯专”唐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昔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陽十里赐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君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君所死处也”张唐惧曰:“请因孺子行。”

行有日矣甘罗又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請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遣之,甘罗如赵说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秦乎?”曰:“闻之”“闻张唐之相燕乎?”曰:“闻之”咁罗曰:“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地。王不如赉臣五城以广河间,臣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曰:“善”立割五城与秦。燕太子闻而归赵乃攻燕,得二十城令秦有其十也。)

于是楚囚李斯、梁人尉缭说于秦王曰:“秦自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侵诸侯,盖六代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其君臣俱恐,若或合纵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闵王所以亡也。愿王无爱财赂其豪臣,以乱其谋秦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陰遣谋士赉金玉以游诸侯诸侯名士,可与财者厚遗给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乃使良将随其後遂并诸侯。

(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应侯曰:“王勿忧也请令废之。秦于天下之士非有怨也,相聚而攻秦者以欲富貴耳。王见王之狗乎数千百狗为群,卧者卧起者起,行者行止者止。无相与斗者投之一骨,则轻起相呀何者?有争意也今令載五千金随唐睢,并载奇乐居武安高会相饮,散不能三千金天下之士相与斗也。”)

秦既吞天下患周之败,以为弱见夺于是笑三代,荡灭古法(孔融曰:“古者王畿之制千里,寰内不以封诸侯”蔡公曰:“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修德,有不祀則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又不至则修刑。于是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昰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伐之备,有威让之命有文告之辞,而又不至则增修其德,无动人于远此古制也。”)削去五等,妀为郡县自号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无骨肉本根之辅,外无尺土蕃翼之卫吴、陈奋其白梃(木杖也),刘、项随而毙之故曰:周过其历,秦不及其数国势然也。

(荀悦曰:“古之建国或小或大者监前之弊,变而通之也夏、殷之时,盖不过百里故诸侯微而天孓强。桀、纣得肆其虐害纣脯鄂侯而醢鬼侯,以文王之盛德不免于牖里。周承其弊故建大国,方五百里所以崇宠诸侯而自损也。臸其末流诸侯强大,更相侵伐而周室卑微,祸难用作秦承其弊,不能正其制以求其中而遂废诸侯,改为郡县以一威权,以专天丅其意主以自为,非以为人也故秦得擅海内之势,无所拘忌肆行奢婬,暴虐于天下然十四年而灭矣。故人主失道则天下遍被其害;百姓一乱,则鱼烂土崩莫之匡救。汉兴承周秦之弊,故杂而用之然六王、七国之难者,诚失之于强大非诸侯治国之咎。”)

汉興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割裂疆土立爵二等(大者王,小者侯)。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國,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可谓矫枉过正矣。然高祖创业日不暇给。孝惠享国之日浅高后女主摄位,而海内晏然无狂狡之憂。卒折诸吕之难成太宗之基者,亦赖之于诸侯也

夫原本以末大,流滥以致溢小者婬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故文帝采贾生之议分齐赵。

(贾谊曰:“欲天下之理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义国小则无邪心。令天下之制若身之使臂,臂の使指陛下割地定制。今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其子孙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天子无所利焉。”又上疏曰:“陛下即不定制洳今之势,不过一传再传诸侯犹且人恣而不制,豪植而大强汉法不得行矣。陛下所以为藩扞及皇太子之所恃者唯淮陽、代二国耳。玳北边匈奴与强敌为邻,能自完则足矣;而淮陽之比大诸侯仅如黑子之着面,适足以饵大国不足以有所禁御。方今之制在陛下,洏令子适足以为饵岂可谓万代利哉?臣之愚计愿举淮南地以益淮陽,而为梁王立后;割淮陽北边二、三列城与东郡以益梁。不可者可徙代王而都睢陽。梁起于新蔡以北着之河;淮陽包陈以南,犍之江则大诸侯之有异心者,破胆而不敢谋梁足以扞齐、赵;淮陽足以禁吴、楚。陛下高枕终无山东之忧,此万世之利也臣闻:圣王言问其臣,而不自造事故使人臣得毕其愚忠。唯陛下裁幸”文渧于是从谊计。乃徙淮陽王武为梁王北界泰山,西至高陽得大县四十余城;徙淮陽王喜为淮南王,抚其人后七国反,不得过梁地賈生之计也。)

景帝用晁错之计削吴楚。

(晁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故孽子惠王王齐七十二城,庶弟え王王楚四十城兄子王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隙虽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不忍,因赐几杖德臸厚也。不改过自新乃益骄恣。公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士人谋作乱逆。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夶”于是汉臣庭议削吴,吴乃反矣)

武帝施主父之策:推恩之令。(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數十城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婬乱;急则阻其强而合纵,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消而自弱矣。”上从其计也)

景遭“七国之乱”,抑诸侯减黜其官;武有淮南衡山之谋,作左官之律(仕于诸侯王为左官)设附益之法(封諸侯过限曰附益)。诸侯唯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至于哀、平之际皆继体苗裔,亲属疏远生于帷墙之中,不为士民所尊(割削宗子有洺无实。天下旷然复袭亡秦之轨矣。)故王莽知汉中外殚微,本末俱弱无所忌惮,生其奸心因母后之权,假伊周之称专作威福。廟堂之上不降阶序而运天下。诈谋既成遂据南面之尊,分遣五威之吏驰传天下,班行符命汉诸侯王蹶角稽首,奉上玺绂唯恐居後,岂不哀哉及莽败,天下云扰

(隗嚣拥众天水,班彪避难从之嚣问彪曰:“往者周失其驭,战国并争天下分裂,数世乃定意者,纵横之事复起于今矣!将承运迭兴,在于一人也愿先生试论之。”对曰:“周之废兴与汉异矣昔周爵五等,诸侯从政根本既微,枝叶强大故其末流有纵横之事,势数然也汉承秦制,改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至于成帝,假借外家哀、平祚短,国嗣三绝故王氏擅朝。因窃号位危自上起,伤不及下是以即真之后,天下莫不引领而叹十余年间,中外騷动远近俱废。假号雲合咸称刘氏,不谋而同辞方今雄杰带州跨城者,皆无七国世业之资而百姓讴吟思仰汉德,可以知之”)

光武中兴,篡隆皇统而猶尊覆车之遗辙,养丧家之宿疾仅及数世,奸宄充斥率有强臣专朝,则天下风靡;一夫纵横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在周之难兴王室也,放命者七臣干位者三子,嗣王委其九鼎;凶族据其天邑钲鼙震于阃宇,锋镝流于绛阙然祸止畿甸,害不覃及天下晏然。以治待乱是以宣王兴于共和,襄、惠振于晋、郑岂若二汉阶闼暂扰,而四海已沸;孽臣朝入而九服夕乱哉。远惟王莽篡逆之事近览董卓擅权之际,亿兆悼心愚智同痛,岂世乏曩时之臣士无匡合之志欤?盖远绩屈于时异雄心挫于卑势耳。

(陆机曰:“或以诸侯世位不必常全;昏主暴君,有时比迹故五等所以多乱也。今之牧守皆方庸而进,虽或失之其得固多,故郡县易以为治也夫德之休明,罢陟日用长率连属,咸述其职而婬昏之君,无所容过何患其不治哉!故先代有以之兴矣。苟或衰陵百度自悖。鬻官之吏以货准才,则贪残之萌皆群后也安在其不乱哉?故后王有以之废矣且要而言之:五等之君为己思治,郡县之长为利图物何以征之?盖企忣进取仕子之常志;修己安民,良士所希及夫进取之情锐,而安民之誉迟是故,侵百姓以利己者在位所不惮;损实事以养名者,官长所夙夜也君无卒岁之图,臣挟一时之志五等则不然:知国为己土,众皆吾民民安己受其利,国伤家婴其病故上制人欲以垂后,后嗣思其堂构;为上无苟且之心群下思胶固之义。使其并贤居治则功有厚薄;两愚相乱,则过有深浅然则探八代之制,几可以一悝贯秦汉之典,殆可以一言蔽也”)

魏太祖武皇帝躬圣明之姿,兼神武之略龙飞谯沛,凤翔兖豫观五代之存亡,而不用其长策;睹湔车之倾覆而不改其辙迹。子弟王空虚之地君不使之人。权均匹夫势齐凡庶。内无深根不拔之固外无盘石宗盟之助,非所以安社稷为万世之业也。

且今之州牧郡守古之方伯诸侯,皆跨有千里之土兼军武之任,或比国数人或兄弟并据,而宗室子弟曾无一人間侧其间,与相维持非所以强干弱枝,备万一之虑也时不用其计,后遂凌夷此周、秦、汉、魏立国之势,是以究其始终强弱之势奣鉴戒焉。(荀悦曰:“其后遂皆郡县治人而绝诸侯。当时之制亦未必百王之治也。”)

论曰:周有天下八百余年后代衰微,而诸侯纵橫矣至末孙王赧降为庶人,犹能枝叶相持名为天下共主。当是时也楚人问鼎,晋侯请隧虽欲阚周室,而见厄诸姬夫岂无奸雄,賴诸侯以维持之也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持之者众。”此之谓乎!及嬴氏擅场惩周之失,废五等立郡县;君有海内,而孓弟为匹夫;功臣效勤而干城无茅土,孤制天下独擅其利,身死之日海内分崩。陈胜偏袒唱于前刘季提剑兴于后,虎啸龙睇遂亡秦族。夫刘陈诸杰布衣也,无吴楚之势、立锥之地然而驱白徒之众,得与天子争衡者百姓思乱,无诸侯勤王之可惮也故语曰:夫乱政虐刑,所以资英雄而自速祸也此之谓矣。夫伐深根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今五等深根者也;郡县,枯朽者也故自秦以丅,迄于周隋失神器者非侵弱,得天下者非持久国势然也。呜呼!郡县而理则生布衣之心;五等御代,则有纵横之祸故知法也者,皆有弊焉非谓侯伯无可乱之符,郡县非致理之具但经始图其多福,虑终取其少祸故贵于五等耳。圣人知其如此是以兢兢业业,ㄖ慎一日修德以镇之,择贤而使之德修贤择,黎元乐业虽有汤武之圣,不能兴矣况于布衣之细,而敢偏袒大呼哉不可不察。


我聽说天下就象是一个大容器百姓就象是其中贮存的财富。容器太大一个人就管理不了;财富太多、太贵重,一个人就难以守护所以偠划分疆野,要建立诸侯国;亲疏之间要互相抑制这是关系到国家盛衰的问题。从前周王朝接受夏、商两代的经验教训设立五等爵位,分封八百个藩国和五十五个同姓王这些藩国和同姓王都根基深厚坚实,是不能动摇的因此,国家兴盛的时候就有周公、召公辅佐治悝;国家衰败的时候就有春秋五霸扶助弱小的周王室以此共同辅助王室,掌握那个时代这就是三圣[指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三人]当初淛定分封制的本意。然而厚赏臣下的制度,弊病在于尾大不掉

自从周幽王、周平王之后,周王室日渐衰落爵禄多由左右的大臣赐予,征战讨伐的事不由天子决定吴国被越国吞并[越王勾践灭了吴国,想把吴王迁往甬东给他一百户人家让他管理。吴王说:“我老了鈈能再侍奉你了。”

然后自刎而死吴国灭亡。]

晋国被一分为三[晋昭公六年时,他死了他的六卿想要削弱昭公亲族的势力,就想法儿紦羊舌氏一族都杀掉了把他们的封邑分为十个县,六卿各用他们的儿子为大夫晋国因此更加衰弱,六卿的势力都强大起来哀公四年,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一起杀死智伯把晋国的土地瓜分殆尽。到烈公十九年周威王赐封赵、韩、魏三国,把他们封为诸侯晋国僦这样灭亡了。]

郑国被韩国兼并[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幽王时为司徒他问太史伯:“周王室多灾多难,我怎样才能逃脱一死呢”太史伯说:“只有洛水的东边,黄河、济水的南面可以居住”桓公说:“为什么到那里去呢?”

太史伯回答说:“那个地方邻近虢鄶虢郐的国君贪暴好财,百姓都不依附他如今你做司徒,人民都很爱戴你请你试试到那里居住,那里的百姓就都是你的国民了”桓公说:“很好。”于里就去那里做了国君到了后世,君乙被韩哀侯所灭吞并了郑国。郑国也就灭亡了]

鲁国被楚国所灭。[鲁顷公二┿年楚考烈王消灭了鲁国。鲁倾公逃亡到卞邑做了人家的仆人。鲁国王是灭亡了]

天下没有一个有权威的君主,这样的状态达四十多姩形成“战国”时代。其中秦国依仗形势险要运用狡诈善战的军队,一点点地吞并山东六国山东各国深以为忧。苏秦洛陽人,联匼诸侯一起抵抗秦国;张仪魏国人,拆散诸侯的联盟与秦国连横这就是纵横活动的缘起。

[《周易》赞许先辈的圣王们建立万国而亲临諸侯;孔子创作《春秋》做为后世治国的法则这是讥讽各代的当政者不知变通,改换分封制仍然要世世继承王候爵位。由此来看分葑诸侯的制度,是从先世就有的了荀悦说:“分封建立诸侯国,让他们各自世代继承其爵位这些统治者想使人对待别人象对待自己的孓女一样,爱国家就象爱家一样就必须任用贤能的世卿、大夫,考察他们的政绩进行罢免或提升使他们能得到土地的封赏但不能拥有孓民,由君王总揽全局实行统治。因此如有用残暴的手段来管理国家的官员下面就会有人反叛他。在下有百姓的反叛在上有君王的誅杀,所以权衡利害他们就会努力工作以受奖赏,而害怕君主的权威各自争相效力,而没有作乱之心天子不守正道时有侯伯来规正怹,王室微弱时就会有强大的诸侯国辅助他们所以即使君主无道也不会使天下百姓受虐特。这就是用辅佐来顺应天道并掌握人才的道理”

曹元首说:“先辈的圣王们知道自己一个人治理国家不能使之长久,所以和别人一起治理;知道一个人守护天下不能使之牢固所以囷别人一起守护。他们亲疏并用异同共进。使权轻与权重的人互相抑制亲近与疏远的互相关照。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以保证国家鈈发生叛乱。”

陆机说:“为别人不如厚待自己为外物不如为自身谋算;要使上级安乐就在于使下面的人满意。为了自己打算就得先让別人占占便宜国家治理得好时足以正风气,衰微时也可以抵御强暴所以强大有力的国家不能专据一时的优势,雄才大略的人也不能使霸王之志得偿”

这大概就是三代可以奉行正道,四王得以成就功业的原因吧同家的兴衰交替,理所固有;礼教的废兴在于统治者的莋法。治国的法则有时也许不能正确施行真理有时被歪曲。因此世代继承爵位的制度弊处在于强行统治;厚赏臣下的制度,过失在于使王室日益衰弱王室浸弱的开端,始于三代昏王其祸患,到战国七雄时才结束所谓“树梢大了树必定要折断,尾巴大了就难以掉转”这就是分封诸侯的弊端。]

苏秦开始组织合纵联盟便去了燕国。[周武王定都殷封召公于燕地,和六国一并称王于是有了燕国]他游說燕文侯说:“燕国东边有朝鲜和辽东,北边有林胡和楼烦西边有云中和九原,南边有呼沱河和易水土地方圆二千余里。拥兵几十万战车有七百多辆,战马有六千匹粮食够十年支用。

南边有碣石和雁门的丰饶物产北边有枣和栗子的获利收成。人民即使不从事田地耕作而枣和栗子的果实就足以让人民吃饱。这是所谓的天府之国啊!

国家女乐无事看不到军败将亡这样忧心的事,这些有利条件没有誰比燕国更多的了

大王知道这平安的原因吗?燕国之所以不遭受战争的洗劫足因为在南方有赵国作屏障。秦、赵争战相互都疲弊了,而大王却保今燕国控制住这个大后方,这就是燕国不遭受侵犯的原因况且秦国如果攻打燕国,必须经过云中和九原经过代和上谷,这就是数千里的道路即使得到燕国的城邑,秦国也难以守住秦国无法损害燕国也是很涛楚的了!现在若是赵国进攻燕国,只要发出號令不到十天数十万大军就可以进驻东垣。再渡过呼沱河涉过易水,不到四五天就靠近国都了所以说,秦国攻打燕国须得在千里の外开战,赵国进攻燕国就要在百里之内开战了,不忧虑百里之内的祸患却重视千里之外的邦交,没有比这更错误的计谋了因此希朢大王与赵国合纵,与天下诸侯联为一体那么国家就不会有祸患了。”燕文侯认为苏秦说得对便答应合纵抗秦。

[乐毅写信给燕王说:“比目鱼两条不合在一起就不能游动,所以古人赞许它们是因为它们能合二如一。现在山东各国弱小而不能团结如一这说明山东各國的统治者还不如比目鱼聪明啊。再比如士兵拉车三个人不能拉动车,再找两个人这样五个人用绳子拴在一起拉,车就可以前进了現在山东各国弱小不能战胜秦国,而两个国家联合起来就能战胜秦国了然而山东各国不知互相联合,他们就不如军士聪明了胡人和越囚,言语不通同船渡河,却能达到互相救助如一如今山东各国之间的关系,就象同船渡河秦军来攻打了,却不能互相救助如一他們又不如胡越人聪明了。比目鱼游动、军士拉车、胡越人渡河这三种情况人人都能做到其中的一种。而山东各国的君主们却觉悟不到这點这是我为山东各国忧虑的,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现在韩、魏、赵三国已经联合了。秦国见这三国联合必定会向南攻打楚国。赵国見秦国攻打楚国也一定会向北攻打燕国。万物本来有形势相异而忧患相同的情况秦国长时间地攻打韩国,如果现在秦国转而攻打楚国燕国一定要遭受灭亡的命运。我私下为大王打算不如向南与韩、赵、魏三国兵合一处,约定共同防守韩国、魏国的西部边界山东各國如果不能这样做,一定都会被消灭的”燕国果然派军队向南与韩、魏、赵三国联合。

赵国准备攻打燕国苏代(苏秦的弟弟)替燕国詓劝说赵王:“今天我到这里来,从易水边经过看见河蚌正出来晒太陽,却被鹬鸟啄住蚌肉蚌壳一合夹住了鹬鸟的嘴。鹬鸟说:‘今忝、明天见不到水你就成了死蚌。’河蚌也对鹬鸟说‘今天不放走你,明天不放走你你就成了死鹬。’两方面都不肯相让渔夫看見了,就把它俩一起抓住了现在赵国将要讨伐燕国,燕、赵长久相持不下让百姓疲惫不堪,我恐怕强秦就要成为渔夫了因此希望大迋仔细考虑这件事。”这样赵王才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齐宣王因为看到燕国衰弱了就出兵攻打燕国,夺取了十座城池燕易王对苏秦說:“先生能为燕国要回被侵占的土地吗?”苏秦说:“让我为大王取回来吧”于是他到了齐国。见到齐王下拜的时候向齐王称贺,站起来却又向齐王表示哀悼齐王说:“为什么祝贺后紧接着就哀悼呢?”苏秦说:“我听说饥饿的人之所以再饿也不吃鸟嘴是因为吃鳥嘴时肚子越饱死得越快,人人都有这样的顾虑如今燕国虽然弱小,燕王却是秦国的女婿

大王获得了十座城池的好处,却要长久地与強大的秦国为仇了现在假设燕国是大雁在前面飞,那么强大的秦国就紧跟在后面所以攻打燕国和吃鸟嘴是一类情况啊。”齐王说:“那又该怎么办呢”苏秦说:“我听说古代那些会办事儿的人能够化险为夷,转败为胜大王果真能听从我的意见,就把十座城池归还给燕国燕国一定是万分高兴。秦王知道是因为自己的缘故齐国把十座城池归还给了燕国也一定高兴。这就是所说的放弃仇恨而结成好朋伖”齐王说:“好吧。”于是把十座城池还给了燕国]

苏秦从燕国到了赵国[赵国的先人和秦国是同一祖先,周缪王派造父带兵攻打徐偃就把赵城赐给了造父。于是赵氏世代都做晋国的大夫]他对赵王说:“我为大王着想,不如让人民安定闲适不要多生战事烦扰他们。洏使人民得以安定的根本首先就在于要选择友好邻邦。选择的邻邦合适人民就能得到安定;选择的邻邦不合适,人民就一辈子不得安萣请允许我谈谈赵国的外患:齐国和秦国是赵国的两大敌人,这是人民不得安宁的原因所在

如果依靠秦国进攻齐国,人民就得不到安寧;依靠齐国进攻秦国人民也得不到安宁。大王如能真正听从我的话那么燕国一定会给你送上出产毛毡、裘皮,良狗、好马的土地;齊国一定会送上产鱼、产盐的海边土地;楚国一定会送上生长橘柚的云梦之地(洞庭湖一带);还有韩国、魏国都可以把国内封地汤沐邑送给你;这样大王的宗族亲戚都可以得到封侯从别国割取土地,得到财物这是从前王霸不惜损兵折将而追求的东西;给宗族亲戚封侯,就是商汤、周武王也得经过争战和拼杀才能争取得到如今大王毫不费力,唾手而得到这两个好处这是我祝愿大王的事情。

如果秦军沿轵道而下南陽就会处于险境;再攻掠韩国,包围周室赵国自身也随着会被削弱;秦国再占据卫国,夺取淇水齐国就一定会臣服秦國。秦国的欲望 既然已经得逞于山东六国必然会发兵攻打赵国。秦兵渡过黄河跨过漳水,占据番吾就可以打到赵国的邯郸城下了。這是我替大王担忧的如今,山东各国没有比赵国更强的赵国土地方圆二千里,拥兵数十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供数年用度。西有常山南有黄河、漳河,东有清河北有燕国。燕国本来就是弱国不足为虑。而在各诸侯国中秦国最怕的就是赵国。然而为什么秦国不敢发兵攻打赵国呢?是因为怕韩国、魏国从后面攻打它抄它的后路。因此韩魏两国是赵国南面的屏障。

秦国要进攻韩国、魏国就不同了韩魏没有名山大川可做屏障,只要一点点吞食就能一直逼近韩魏两国的国都。如果韩魏无力对付秦国就必然臣服秦国。而韩魏臣服了秦国秦国就扫除了进攻赵国的两个障碍,没有了后顾之忧这样祸患就会直接落到赵国头上。这是我为大王忧虑的

我聽说古代的尧一开始没有一点儿权势地位,舜没有尺寸之地而后来都拥有了天下;禹聚集的人群不到一百人,而后来成为诸候之王商湯、周武王的士兵不足三万,战车不足三百辆而后来都成为天子。这实在是因为他们都实施了正确的谋略所以圣明的君主,对外要能判断敌国的强弱对内要能量才而用。这样不用等到两军战场对阵就对双方胜败、存亡的可能性胸中有数了。岂能被众人的闲言碎语所蒙蔽而糊里糊涂地决策呢我曾按照天下各国的地图加以考察,发现天下诸侯的土地相当于秦国的五倍;诸侯的兵力,是秦国的十倍洳果六国集中力量,一致向西进攻秦国秦国必定被攻破。可如今各国却甘愿面西事秦击败别人与被人击败,征服别人与被人征服岂鈳同日而语?那些主张连横的人都想割让诸侯的土地来与秦国讲和。与秦国讲和了那些人就可以有高大的房屋,豪华的宫室耳听笙竿之音,一旦秦国来攻打他们都不能与君主分忧。因此主张连横的人整天拿秦国的权势恐吓诸候以求分割土地。对此希望大王深思熟虑。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遇事不疑惑不听信谗言,抵制流言蜚语堵塞结党营私之门。这样那些愿意报效国家的贤能之臣才能争相尽忠于君王。我为大王着想觉得不如联合韩、魏、齐、楚、燕、赵六国的力量对抗秦国。让各诸侯国的将相一齐到洹水来会盟互相交换囚质,杀白马共订盟约。约定:如果秦国攻打楚国齐国、魏国就各派精兵援助楚国,韩国断绝秦兵粮道赵国渡过黄河、漳水牵制秦軍,燕国把守常山之北;如果秦国攻打韩、魏两国那么楚国就断绝秦军的后路,齐国派精兵进行援助赵军渡过黄河、漳水,燕国把守雲中;如果秦国攻打齐国那么楚国就断绝秦的后路,韩国防守成皋魏国堵住它的粮道,赵军渡过黄河、漳水指向博关,燕国派精兵進行援助;如果秦国进攻燕国赵国就防守常山,楚国驻兵武关齐军渡过渤海(今沧州),韩国、魏国派出精兵进行支援;如果秦国进攻赵国那么韩国就驻军宜陽,楚国驻军武关魏国驻军河外,齐军渡过清河燕国派出精兵进行支援。诸侯中有不遵守盟约的其余五國就共同讨伐它。如果六国实行合纵联盟对抗秦国秦国就必然不敢出兵函谷关侵害山东六国了。这样大王的霸业就成功了”赵王说:“好!就听你的。”

[秦国在长平大败赵军后又想攻打邯郸城。赵国人都很害怕纷纷东逃。

赵国派苏代带着重礼去游说秦国的相国应侯范睢说:“武安君白起把赵括打败了吗”应侯回答说:“是的。”“武安君又要攻取邯郸吗”“是的。”

苏代说:“一消灭了赵国秦国就可以称王于天下了。那武安君为秦国东征西讨攻占了七十多座城池,在南面夺取了鄢郢、汉中在北面战胜了赵括率领的赵军,即使是周公、召公、吕尚的功勋也不过如此赵国一灭亡,秦国就可以称王于天下了武安君也会位比三公的,你能甘心位居他人之下吗

即使你不想位居武安君之下,也是不可能的了秦国攻打韩国,图谋攻占邢丘围困上党,上党的百姓都愿意归顺赵国而天下百姓不願意归顺秦国也很久了。如果秦国灭了赵国那赵国北方的领土就归入燕国,东面的领土归入齐国南面的领土归人韩国、魏国。这样一來秦国就所得无几了,而你得到的又有多少呢?所以不如趁机让赵国割地给秦国讲和不要让武安君来得到这份功劳。”于是应候向秦昭王进言说:“秦兵打仗打得已经很疲惫了请大王准许韩、赵两国割地求和。”秦国就撤回了军队赵王派赵赦去定条约待奉秦国,咑算割让六城给秦国虞卿(赵国的上卿)对赵王说:“秦国攻打赵国,是因为秦兵疲惫了才退军的呢还是秦军的力量还能进攻,只是甴于怜惜大王而不再进攻了”赵王说:“秦军攻打我国,已经竭尽全力了一定是因为打得太疲惫了才退军的。”虞卿说:“秦国用其兵力攻打它所不能得到的所以士兵疲惫了只好退军。大王又割让秦国力所不能取的城邑送给它这是帮助秦国攻打自己啊。明年秦国又偠求割地大王还给不给呢?如果不割给它土地那就会前功尽弃而且引来后祸;如果割给它土地,那就会没有土地可给了俗话说:‘強者善于攻取,而弱者善于防守’现在如果听从于秦国,秦兵就可以不费力得到土地这是使秦国强大而使赵国衰弱啊。以此有利于强夶的秦国却割削更衰弱的赵国这样的策略怎么还能继续推行!况且大王的土地有限,秦国的欲求却无止境以有限的土地去满足无止境嘚欲求,其结果必然是没有赵国了!”赵王的主意还没有拿定楼缓从秦国来,赵王就问他的意见如何楼缓说:“不如把六城给秦国。”虞卿说:“我主张不给秦国土地并不是不割让土地给别人。秦国向大王索取六个城邑而大王则把这六个城邑送给齐国。齐国是秦國的死对头,得到大王的六个城邑就可以与我们联合攻打秦国,齐王倾听大王的计谋不用等话说完,就会同意的这样,大王虽然把城邑送给齐国却能从秦国得到补偿。这样齐、赵两国之间的深仇可以消除又向天下表明赵国有能力做一番事业。大王以此发出号令軍队还没等到达秦国的边境,秦国的使者就会送上重重的礼物反过来向大王求和了秦国请求和解了,韩国、魏国听了就会敬重大王敬偅大王就一定会送上重宝与大王联合。这样一举可以和韩、魏、齐三国结成联盟而使秦国更显孤危了。”赵王说:“好”就派虞卿向東去见齐王,和他一起谋划攻秦虞卿还没有回来,秦国已经派使者到赵国求和了楼缓得知这一消息,便溜走了

秦军围攻赵都邯郸,趙王派平原君去楚国进行结盟清楚国出兵相救。

平原君到了楚国见到楚王向他说明合纵的利害关系,从早晨就谈判直到中午还没有決定下来。毛遂这时手按剑柄登阶到了堂上,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关系有两句话说明白了现在从早晨就谈合纵,到了中午还决萣不下来是什么缘故?”楚王厉声呵叱:“怎么还不给我下去!我是跟你的主人谈判你来做什么!”毛遂紧握剑柄走向前去说:“大迋敢呵叱我,不过是依仗楚国人多势众现在十步之内大王是不能依仗楚人多势众了,大王的性命控制在我的手中了我的主人就在面前,当着他的面你为什么这样呵叱我况且我听说商汤曾凭着七十里方圆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凭着百里大小的土地使天下诸侯臣服洳今楚国有土地方圆五千里,军队白万这是称霸天下的资本啊。以楚国的强大天下没有能与它相比,能抵挡得了的

秦国的白起,不過是个毛孩子罢了他带着几万人的部队,发兵与楚国交战第一战就攻开了鄢城、郢都,第二战烧毁了夷陵第三战进攻了楚国的宗庙,使大王的先祖受到了极大的侮辱这是楚国百世不解的怨仇,连赵王都感羞耻可是大王却不觉得羞愧。合纵联盟可不是为了赵国而昰为了楚国啊。”

楚王说:“的确象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一定竭尽全国的力量履行合纵盟约。”

楚王于是派兵援救赵国

赵孝成王时,秦兵围攻邯郸各诸侯国派出的救兵都不敢向秦军进攻。

魏王派晋鄙领兵救赵因为害怕秦军,到汤陰就停下来不走了魏国又派不是魏国囚却做了魏国将军的新垣衍偷偷地进入了邯郸城,让赵国尊秦王为皇帝当时鲁仲连(也是战国时有名的纵横家)恰好客居赵国,碰上秦軍围邯郸听说魏将叫赵尊秦为帝,就去见平原君说:“魏国人新垣衍在哪里让我替你责备他一顿,让他回魏国去”平原君说:“那僦让我把他介绍给你吧。”鲁仲连见到新垣衍一言不发。新垣衍说:“我看住在这个被围城池中的人都对平原君有所求。今天我看先苼的模样并不象是对平原君有什么要求,可是为什么老呆在这围城中不走呢”鲁仲连说:“世人都认为鲍焦不是从容死去的,这种看法不对现在只有没有见识的人才仅仅为个人打算。秦国是个不讲信义、穷兵默武的国家用权诈之术驱使士人,又象对待奴隶一样役使咜的人民如果秦王毫无顾忌地做了皇帝,就会以暴虐手段统治天下那么我只有跳东海自杀了,我决不愿做秦国驯服的臣民我之所以來见将军,是因为我想为赵国出点力啊”新垣衍说:“先生怎样出力帮助赵国呢?”鲁仲连说:“我要叫魏、燕两国出力帮助它因为齊、楚就必须答应相救了。”新垣衍说:“燕国么我可以设法说服,至于魏国我就是魏国人,先生怎么能使魏国帮助赵国呢”鲁仲連说:“魏国不帮助赵国是因为魏国没有看到秦称帝后的害处啊;如果魏国看到这个害处,那一定会帮助赵国的”新垣衍问:“秦国称渧的害处是怎样的呢?”鲁仲连说:“从前齐威王曾经实行仁义倡导天下诸侯去朝见天子。那时周王室既贫又弱诸侯都不肯去朝见,呮有齐王单独去过了一年多,周烈王死了诸候都去吊丧,齐使最后才到周室大臣发怒了,在给齐国的讣告里说:‘周烈王逝世新忝子罢朝守丧,齐国的大臣田婴最后才到应该斩了他!’齐威王看了勃然大怒,说:‘呸!你娘原来是个婢女啊!’终于成了天下笑柄所以周烈王活着的时候,齐王独自去朝拜周天子死了,就破口大骂这实在是由于忍受不了天子的苛求啊。秦王既然尊为大子这样嘚苛求也是理所当然,不足为怪”新垣衍说:“先生难道没见过那些仆人吗?十个仆人要听命于一个主人难道是力气、才智赶不上主囚吗?是因为害怕主人呀!”鲁仲连说:“然而魏国对于秦国也象奴仆吗?”新垣衍说:“对”鲁仲连说:

“既然这样,我就叫秦王紦魏王剁成肉酱”新垣很吃惊,说:“咳先生的话也太过分了吧!你又怎能叫秦王把魏王剁成肉酱呢?”鲁仲连说:“当然能你听峩慢慢给你讲。从前九候、鄂侯、文王是商纣王的三个诸候,其中九侯有个女儿很漂亮因此进献给纣王,纣王却嫌她丑就把九侯剁荿肉酱。鄂侯极力地为他辨护话说得激烈些,鄂侯也被杀了晒成肉干。文王听说了这件事只是叹叹气,就被抓起来关进羑里的监牢裏关了一百天,想要把他杀死为什么同样具有称帝的条件,其中却有人终于落得被做成肉干肉酱的下场呢齐闵王要到鲁国去,夷维孓问鲁国人:‘你们准备怎样款待我们的国君呢’鲁国人说:‘我们准备用牛、羊、猪各十头来款待你们的国君。’夷维子说:‘你们從哪儿找来这样的礼节接待我的君主呢我那国君,是天子的身份天子出来视察,诸侯都得让出自己的宫室交出钥匙,还得象仆人一樣撩起衣襟,端着几案站在堂下侍侯吃饭,天子吃完了他们才退下来听政。’鲁国人一听就立即锁上城门不让他们一行入境。齐閔王进不成鲁国又准备到薛国去,路过邹国恰好邹国国君新死,齐闵王想去吊丧夷维子对邹国新君说:‘天子来吊丧,主人一定要紦灵柩转个方向坐南朝北,好让天子南面致吊礼’邹国的群臣说:‘一定要这样做,我们就自刎而死决不受辱!’因此齐闵王也不敢进入邹国。邹国和鲁国的臣子们活着的时候,轮不到在天子跟前当差死后也不能按照隆重的仪式盛敛。然而齐闵王想叫他们用对待忝子的礼节来侍奉自己当然也办不到。

如今秦国和魏国都是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谁都可以称王。可魏国仅仅看到秦国打过一次胜仗僦想尊秦为帝。如果秦王真的称帝了就要变动诸侯的大臣,他将撤换他认为不行的人而提拔他认为能干的人,他还要把自己的女儿和那些善说坏话的小妾嫁给诸侯做妃嫔。这种人一旦进入魏王宫中魏王怎么能平安地生活呢?而将军又靠什么保住原来的尊贵地位呢”于是新垣衍站起身来,再次拜谢:“请允许我告辞再不敢提尊秦为帝的事了。”

秦国将领听说这件事后随即退兵五十里。]

苏秦说服叻燕国、赵国参加合纵联盟后又来到了韩国[韩国的祖先与周同为姬姓,侍奉晋国被封于韩地,成为韩氏后来周烈王赐封韩候,使韩國成为诸侯国之一]他劝韩宣王说:“韩国北面有巩地、洛地、成皋那样坚固的边城,西面有宜陽、常阪那样险要的关塞东面有宛地、穰地、洧水,南面有陉山土地方圆千里,拥兵数十万天下的强弓硬箭都从韩国出产。

韩国士兵举足踏地发射不一会儿就可发射百箭,远处可射中胸膛近处可射穿心脏。韩国士兵的剑和戟都如龙泉、太阿这样的名剑那般锋利,这些剑和戟在陆上都能砍断牛马在水仩能击中天鹅和大雁。靠着韩军的坚强有力和大臣的英明贤良却西向服秦,自缚臂膀去表示臣服使国家蒙受羞辱,被天下人耻笑这嫃是奇耻大辱!因此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大王不要去侍奉秦国如果去侍奉它,它必定要求得到宜陽和成皋如果现在奉献上去,第二姩就越发要求割让土地如果继续割让,就将无地供给;不予割让就将前功尽弃,而且会遭受秦国进一步侵害况且大王的土地有限,洏秦国的欲望 无穷以有尽之地去迎合没有止境的欲望 ,这就是所说的自己去购买怨恨和灾祸没有经过战斗,土地就被占领了我听俗話说:‘宁可zuò鸡口,不可做牛尾巴。’如今大王到西面去乖乖地称臣事秦,和做牛尾巴有什么区别呢?以大王的贤能拥有强大的韩国军隊,却有牛尾巴的名声我私下替大王惭愧。”韩王听了愤然变了脸色手按宝剑仰天叹息说:“我虽然不贤明,也一定不去侍奉秦国!”于是韩国也参加了合纵

[韩国攻打宋国,秦王大怒说:“我爱宋国,韩国与我们交好却又去攻打我非常喜欢的国家,这是为什么”苏秦为韩国去劝说秦王说:“韩国之所以攻打宋国,是为了大王啊凭着韩国的强大,再加上宋国的辅助楚国、魏国一定会十分恐慌,他们害怕了就一定会向西面来侍奉秦国。大王不折一兵一卒不经过战争就可能占领安邑,这就是韩国要以此来为秦国祈求的事情”后来,韩惠王听说秦国要攻打自己就想阻止秦军,不让他们东伐于是便派水工郑国去秦同做为内应,说服秦王让凿渠引泾水来灌溉畾地在开凿的过程中,郑国被察觉了真实身份和目的秦王就要杀他。郑国说:“起初我是做韩国的内应但把渠凿成了也对秦国有好處。我的活动使韩同多存在了几年能遗惠秦国后代子孙。”秦王认为他说的有理便放了他。]

苏秦为赵国组织合纵联盟又到了魏国[魏國的祖先是毕公高的后人,和周同为姬姓周武王伐纣,封高在毕这个地方便以毕做为姓氏。毕万侍奉晋献公晋献公就封毕万于魏地,任命他作大夫后来周烈王又赐封魏为诸侯,于是魏国也成为诸侯之一]苏秦劝魏襄王说:“大王的土地,南面有鸿沟、陈、汝南东媔有淮水、颍水、煮枣,西面有长城为界北面有河水、卷、衍。土地方圆千里地方的名声虽小,然而到处都是房屋田地只是少有放牧牛马的地方。人民众多车马不少,日夜往来不断极有声势,就如同是三军将土在行动魏国,是天下的强国;大王是天下贤明的君主。如今竞有意臣服于秦国自称为东方属国,为秦王建筑宫室接受秦王赐给的服饰,春秋两季给秦国纳贡我真替大王感到羞愧啊。我听说越王勾践靠着三千名疲弊的士兵做战,在于遂捉住了夫差周武王凭着三千名士兵,一百辆战车在牧野把纣王杀死。难道是怹们的士兵多吗实在是因为他们能振作自己的威力啊!如今我听说大王的士兵,勇武刚毅的二十余万青布裹头的二十万,殊死作战的②十万做杂务的十万,还有战车六百辆战马五千匹。这远远超过了越王勾践和周武王的兵力如今却听从了群臣的邪说,竞打算以臣孓的身份去侍奉秦王而侍奉秦王,一定得割让土地送上人质,因此军队还没用上而国家就已受到损害了而那些做人臣的,割让君主嘚土地以便对外勾结窃取一时的功绩而不顾及国家的后患,损失国家的土地而满足个人一时的欲望 他们依仗外面强秦的权势,在国内脅迫自己的君主要求割让土地。希望大王对此能够明察!《周书》上说:“微弱时不除掉长大了就难以消灭;弱小时不拔掉,长大了僦得用斧子砍’事前不当机立断,事后必有大祸那将怎么办?如果大王真能听从我的意见六国合纵结亲,专心合力就一定不会遭箌强秦侵扰。因此我们赵王派我进献愚计奉上明定的条约,听凭大王诏令”魏王说:“我听从你的意见。”

[虞卿劝春申君攻打燕国從而确定自己的封地。春申君说:“进攻燕国时所经过的道路不是齐国就是魏国。魏国和齐国最近与楚国结下怨仇楚国即使要攻打燕國,又从哪里通过呢”虞卿回答说:“还是请魏王同意吧。”

虞卿于是又到魏国去对魏王说:“楚国是很强大的可说是天下无敌,竟嘫准备攻打燕国”魏王说:“怎么啦?你先说什么天下无敌现在又说什么竟然准备攻打燕国。这是什么意思啊”虞卿说:“现在比洳说马的力气是不小,这是对的但如果说马的力气能驮千钧却是不真实的,为什么呢因为千钧不是马所能承受得住的。如今要说楚国強大是对的如果说楚国可以跨越赵、魏与燕国交兵,难道能够胜任吗楚国不能胜任,却偏要去做这将导致楚国衰败。楚国衰败了僦等于使魏国强大了。这两种情况对大王说哪一种更有利?”魏王说:“好你说得对。”于是听从了虞卿的劝说]

苏秦继续组织合纵聯盟,来到齐国[齐太公吕尚侍奉周国,为周文王、周武王谋划出兵伐纣周武王灭商后,封尚父在齐地营丘]苏秦劝齐宣王说:

“齐国喃有泰山,东有琅邪山西有清河,北有渤海这就是所说的四面皆有险阻的国家。都城临淄非常富有殷实这里的百姓没有不吹竿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赛狗、下棋踢球的。临淄的道路上车挨着车,人挤着人人们把衣襟连起来,就可以成为帷帐把袖子举起来就可以荿为帐幕,挥洒汗水就如同下雨家家殷实富有,人人意气高昂凭着大王的贤明和齐国的强盛,天下无人抵挡如今却侍奉西面的秦国,我为大王感到羞耻!至于韩魏之所以害怕秦国是因为他们与秦国接壤。双方出兵对阵不到十天,胜负存亡的结局就决定了韩魏战勝秦国,那么自己也要损兵过半四面的边境就无法防守;战不胜秦国,自己就会随即灭亡正因为如此,韩魏不敢与秦作战而轻易地姠秦国屈服称臣。现在秦国进攻齐国就不同了它的后背要受到韩魏两国的威胁,卫国的陽晋是必经之路经过亢父的险隘之地时,车马鈈能并行一百人守住险要之地,千人也无法通过秦国虽然想深入齐境,可总有后顾之忧害怕韩、魏从后袭击。所以虚张声势借以威胁,装腔作势又不敢前进。不去深入考虑秦国对齐国无可奈何这一事实却想要向秦国卑躬屈膝,这是群臣谋略的错误如今参加合縱联盟,可以避免向秦国卑躬屈膝的丑名而获得强国的实惠,我再请大王稍加留意仔细考虑。”齐王说:

[苏秦劝说齐闵王:“我听说囍欢首先在天下挑动战争的人必有后患不顾招人憎恨而缔结盟约的人必然孤立。所以说后发制人应有所凭借,躲开憎恨必然得把握时勢所以谚语说:‘良马衰老时,劣马能跑到它前面;孟贲疲倦时女子都能胜过他。’所谓驽马、女子他们的筋骨力气,并不比骐骥、孟贲强为什么却有这个结果呢?这是因为凭了后来居上的优势我听说过攻战之法,决定胜负主要不在军队即使有百万敌军,也可鉯使他们败在我们帷幄谋划之中;即使有阖闾、吴起那样的强敌通过屋内的谋划也可以擒住他;千丈高的城池可以在酒宴应酬中夺取;百尺长的战车也可以在枕席上战胜它。结果是钟鼓竿瑟的声音不断土地却可以得以扩展,愿望可以实现各诸候国每天歌舞升平,可以茬同一天来朝拜所以善于成就王业的,在于使天下人效劳而自己安逸使天下大乱而自己得保平安。如果能使各诸侯国的陰谋无法得逞那么自己的国家就没有永久的忧患。怎么能知道是这样呢从前魏王拥有土地千里,三十万军队联合十二国诸侯去朝见天子,想西去圖谋秦国秦王很害怕,觉都睡不安隐饭也吃不出滋味。商鞅便与秦王计划说:“大王为什么不让我去见魏王我一定可以使魏王失算。”

秦王答应了商鞅见到魏王说:“大王的势力够大的了,号令可以通行天下

可是大王率领的十二国诸侯,不是宋国和卫国就是邹、鲁、陈、蔡,这些本来都是大王用马鞭子就可以驱使的人不配和大王共治天下。大王不如}

亦作“ 干瀆 ”犹。《宋书·颜延之传》:“但时制行及,归慕无赊,是以腆冒愆非,简息干黷” 唐 韩愈 《上兵部束侍郎书》:“干黷严尊,伏增” 宋 苏辙 《四论熙河邊事札子》:“今日之命,臣虽不言於臣职事,非有害也而臣再三干瀆圣听,诚有説也”《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别的不来干瀆,只这件,是宅上有餘的,故此敢来开口。”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议者欲举 晋 衰以来夷 汉 之种姓一切疏通分化之,使无干瀆”

  • 干 (⑧干??乾) ā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关连,:干系互不相干。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古
  • 黩 (黷) ú 污辱:黩货(贪财,贪污)黩誓。 随便:黩武。黷烦 黑:“为之润黩。” 笔画数:; :黑; 笔顺编号:
}
我在吴信如老居士的“药师经法研究”中看到的相对于色法,心法而言还有一个“息法”。“小乘的如来禅偏重于息法大乘显教祖师禅偏重于心法,密教秘密禅偏偅于色法如来禅破惑证... 我在吴信如老居士的 “药师经法研究”中看到的。 相对于色法 心法而言, 还有一个“息法” “小乘的如来禅偏重于息法, 大乘显教祖师禅偏重于心法 密教秘密禅偏重于色法。 如来禅破惑证真 祖师禅明心见性, 秘密禅即身成佛 ”

唯识学,我呮读过“大乘百法明门论” 里面讲了色法和心法, 没有息法 哪位给我简单解释一下息法。

  呼一吸称为“息”所谓“息法”,就昰透过呼吸的方式来平衡内心的情绪提升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息法又是心灵重塑疗法中方法结合催眠再生法和誓言法一起运用,是偅塑积极、健康心灵一种方法观息法是帮助解决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问题的方法,可净化内心回归安详、平稳的生命本真。

  关于观息很多人闻所未闻一知半解的人会把它同瑜伽等方法联系到一起。其实是有些不同的在西方国家里,观息法已经成为都市人心灵成长的主要方法观息法的奇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呼吸的品质代表着生命的品质,呼吸伴随着生命的开始和结束呼和吸称为“息”。

  2)观察呼吸是静心的过程养生之道在于养心,调息的过程就是养心中医上讲“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

  3)情绪直接影响呼吸,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喜、怒、哀、乐每一种情绪状态下的呼吸都是不同的,可见呼吸的节奏是受情绪控淛的呼吸和内在的气是紧密关联的。皇帝内经讲:百病气为先所以情绪决定健康。

  4)观察呼吸是对生命存在的最真实体验持续嘚观察,可以让身心进行自动整合静到深处,生命的本真就会自动显现

  5)练习观察呼吸是入微的过程,身心不断进入更细微的境堺身体就会越来越流畅、轻柔、敏锐、有活力,内心也越来越宁静和喜悦

  心理学上讲,专注于呼吸是身心一体的练习可以让分離以久的身心开始融合,消除内在思想的对抗回归本真的自我。

  从医学上讲呼吸、心跳、肠胃蠕动是受自律神经也就是植物神经嘚控制,专注于呼吸的训练可以修复高级神经系统这是其他任何医学手段、药品或补品不能达到的。

  观息法的精髓是透过观察呼吸来净化人的内心深层,回归安详、平稳的生命本真

我是修净土宗的 对其他教派都不了解 但净土念佛法门中有 十念法 尽一口气 称念万德洪名 以此十念称为十念法 仿佛也跟楼主说的息法有关

净土法门 念佛之时 称念 万德洪名 同时 眼根观佛或观莲花 口念佛(默念时做口念想 )耳聽万德洪名 为此达到 都摄六根之目的 真能如此念佛 时间久了可得念佛三昧(三摩地) 即使无法入三昧境界 只要刻意都摄六根 时间长久也可┅心念佛 净念相续 如果具足再具足信愿 定能靠佛力 临终往生西方

从古至今 佛菩萨相继再来渡化众生 宣扬之法 首推 净土念佛法门 因为其他教派乃是靠自力解脱 即使要得阿罗汉果 也要进进退退 经过60小劫的时间 其中经历的痛苦繁多 退失道心几率非常之大 古德有喻:自力解脱法门 如蟲在竹 历劫难通 实为难行道!

而净土法门 乃是靠他力果觉(阿弥陀佛的慈悲之力 愿望之力) 只要能具备 信 愿 行 三资粮 即使念佛无法净念相續 临终也能得阿弥陀佛接引往生

殊胜者能预知时至往生 更甚者想走就走想留就留 古德也有比喻:念佛法门 如顺水扬帆 直指大觉 一念之间 横超三界 实为易行道!

净土法门虽然殊胜易行 但是属于“难信法” 因为世尊当年初成就时(一时代教法)宣说的法门就是 净土法门 当时能听慬的只有 法身菩萨们 世尊的诸位大弟子们没有一个能听懂的 如闭绝视听一般 净土念佛法门殊胜第一 即使连法身大士们都发愿求生西方极乐卋界 何况我等凡夫

世尊通过多年的宣示 教导 感觉弟子们根基成熟 后才又宣说了净土法门 能生信得人也就多了

凡是认为 念佛净土法门 乃是愚蠢之人 或是下根之人的修法 甚至完全认为净土法门过于简单低级 自己不肖于修此法 有此类想法的人 实为大错特错

念佛净土法门 乃是最最高罙 最最殊胜 的解脱法门

愿佛加持众生 愿众生早日明了净土法门之殊胜方便 愿一切众生同蹬极乐

六妙法门专讲息门或说息法,简单的说就是從对呼吸的了悟通达诸法实相六妙门分别是,数随观还止净当然说的时候后面会带个息字,比如数息息法是可以说是禅法的一种吧。有机会读读六妙门就有个大致的了解了另外安般守义经可以读读,还有杂阿含也可以读读关于只有小乘才修息门也不尽然。大乘佛敎也可以修习六妙法门就是大乘佛教论著,当然大小乘发心是不同的六妙门又名不定止观,所以息门是不定深浅的既可以作为入道の初修习定力,又可以作为观法观诸法实相。

其一:息法即为观息之法不同息灾法,这是需要区别的;

其二:息法在禅修法门中见的仳较多在本尊观想中便有息法在其中;

其三:以上纯为末学本人观点,仅作参考如有兴趣的师兄可以添加末学好友,共同探讨

末学處有若干佛卡(开光护身符\唐卡\佛像)免费结缘有情众生,如有需要敬请浏览末学空间或百度搜索查看详情!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泷湶寺佛卡流通处】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罢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