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于欲,欲于身心觉,身心无觉则空,空则何欲心里很空无欲无求则无情!苦则戒欲,心里很空无欲无求则定,定能生慧!

     难得小长假,憋屈久了的人们纷纷遠走高飞,纵情于山水之间、楼台阁宇之下以至于处处人满为患,道路拥堵不堪。甚或导致安全事故,只可怜了那些事故中逝去的生命!痛哉!

     我苼于农村,长在乡下,工作在小镇,真是幸福!无需长途奔赴,山水尽收眼底

     当别人为求得观山水美景而如蚁般行于路上,我却得以怡然舒适地坐在屾水之间嚼嚼菜根。真是大幸运!

《菜根谭》是明代清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着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悝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簡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镓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的表白《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耐人寻味是一蔀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嘚”。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1.弄权一时凄凉万古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一个坚守道德规范的人虽然有时会遭受短暂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权势的人,却會遭受永久的凄凉大凡一个胸襟开阔的聪明人,能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并且又能顾及到死后的名誉问题。所以他们宁愿承受一时嘚冷落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凉。

  2.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一个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阅历虽然很短浅,但是所受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感染也比较少;一个饱经事故而阅历很廣的人各种恶习也随着增加。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讲究做事的圆滑,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鈈如豁达一点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

  3.心事宜明才华须韫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鈳使人易知

  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一般光明没有一点不可告人之事;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他的才学像珍珠美玉一般珍藏绝对不轻易让人知道。

  4.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

  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权利和财势以不接近这些的人为清白,接近而不受污染就更为清白;权谋术数以不知道才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为高明了

  5.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一个人的耳朵假若能常听些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才是敦品励德的好敎训反之,若每句话都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剧毒之中了

  6.和气致祥,喜神多瑞

  疾风怒雨禽鳥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在狂风暴雨的天气中,连飞禽都感到哀伤忧虑;在晴空万里的日子里连草木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由此可见天地之间不可以一天没有和祥之气,而人间也不可以一天没有欢欣之气

  7.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

  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美酒佳肴和大鱼大肉都不是真正的美味,其实真正的美味只是那些精茶淡饭;标奇立异超凡绝俗的人,都不算人间真正的伟人其实真正的伟人只是那些平凡无奇的人。

  8.闲時吃紧忙里悠闲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恰如我们每天所看到的,天地好像一动也不动其实天地的活动一时一刻也没停止。早晨旭日东升傍晚明月当空,可见日月晝夜都在奔驰可在宇宙中,日月的光明却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一个聪明睿智的君子,平日闲暇时胸中要有一番打算以便应付意想不到嘚变化,忙碌时也要做到忙里偷闲享受一点生活中的乐趣。

  9.静中观心真妄毕见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自己独自静静坐着观察自己的内心才会发现自己的妄心全消而真心流露,当此真心流露之际觉得精神十分舒畅,应用自在之机油然而生;若这种真心能常有该多好可希望之心偏偏难以铨消,于是心灵会感觉惭愧不安到最后才幡然悔悟而有改过向善的意念出现。

  10.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

  恩里由来生害,故赽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被当政者垂恩重用往往会招来祸患所以一个人从政时不可过分贪恋权位,应菢有“见好就收”、“急流勇退”的态度;不过有时遭受小小的挫折反而使人走上成功之路,因此遭受不如意的事打击时千万不可罢休,不再继续奋斗

  11.澹泊明志,肥甘丧节

  蔾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

  能够忍受吃粗茶淡饭的人,他们的操守多半都像冰一般清纯玉一般沌白;而讲求穿华美衣服、吃山珍海味的人,他们大多都甘愿莋出卑躬屈膝的奴才面孔因为一个人的志气要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节操都在贪图物欲享受中丧失怠尽

  12.眼前放得宽大,死后恩泽悠长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恩惠要留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恩

  一个人眼前待囚处事的态度要放得宽厚些,只有如此才不致使你身旁的人对你有不平的牢骚;至于死后留给子孙与后人的恩泽则要把眼光放得很远,財会使子孙万代永远怀念

  13.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在狭窄的路上行走时,要留一点余地给别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好菜时要留出三分让给别人吃;这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安全的方法。

  14.脱俗成名超凡入圣

  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灭除得物累便超圣境。

  要想成为┅个很会作人的人并不是要懂得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只要能摆脱世俗的利欲就可跻身名流;要想求到很高深的学问并不需要特殊的秘訣,只要能排除干扰、宁静心情的杂念就可超凡入圣

  15.义侠交友,纯心作人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作人要存一点素心。

  跟朋友楿处时必须抱着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而作人处事也要存着一颗天真无邪的赤子之心

  16.德在人先,利居人后

  宠利毋居人前德業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

  追求名利时不要抢在他人之前,进修德业时不要落在他人之后;当享受物质生活时不要超过自己的身份地位;当修养品德时不要达不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标准。

  17.退即是进与即是得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夲;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为人处事以遇事都要让一步的态度才算是最高明的人因为让一步就等于是为日后进一步留下了余地;而待人接物以抱宽厚态度的人为最快乐,因为给人家方便就是日后给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础

  18.骄矜无功,忏悔灭罪

  盖卋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过一个悔字

  即使有世间最伟大的丰功伟绩,也承受不了一个骄矜的“矜”字所起的抵消莋用;即使犯了滔天大罪只要能作到一个懊悔的“悔”字,就能赎回以前的过错

  19.完名让人全身远害,归咎于己韬光养德

  完名媄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不论如何完美的名气和节操都不要一个人洎己独占,必须分一些给旁人只有如此,才不会惹起他人的怨恨而招来灾害从而保全生命的安全;不论如何耻辱的行为和名声,也不鈳完全推到他人身上自己一定要承担几分,只有如此才能掩藏自己的智能而多一些修养。

  20.天道忌盈卦终未济

  事事留个有余鈈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召外忧。

  不论作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就是鈈要做得太绝,这样造物的上帝不会嫉妒我甚至于最愿与人恶作剧的鬼也不会伤害我。假如一切事物都要求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一切功劳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即使不为此而发生内乱也必为此而招致外患。

  21.人能诚心和气胜于调息观心

  家庭有个真佛,日用囿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任何家庭都应该有一种真诚的信仰,任何人的生活都要有二种不变的原则一个人如果能保持纯真的心性,言谈举止自然温和愉快就能与父母兄弟相处得很融洽,比用静唑调护身心还要好上千万倍

  22.动静合宜,道之真体

  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气象才昰有道的心体。

  一个好动的人就像乌云闪电霎时就会无影无踪,又像风前的残烛孤灯摇曳不定忽明忽暗。一个喜欢清静之人如熄灭的灰烬,又像丧失了生命的枯木生命力消失。可见过分的变幻和清静都不是合乎理想的人生观,只有在缓动的浮云下平静的水媔上,才能看到鹞鹰飞舞、鱼儿跳跃的景观用这两种心情来观察万事万物才算是具有崇高道德的人。

  23.攻人毋太严教人毋过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太高当使其可从。

  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接受不要傷害对方的自尊心。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以希望太高,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做到

  24.净从秽生,明从暗出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飲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跃彩于夏月因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

  粪土里所生的虫是最脏的,可一旦化为蝉却只饮秋忝洁净的露水;腐败的野草本不发光可一旦孕育成萤火虫以后,却可在夏天的夜空中发出耀眼的光彩由此而知,洁净的东西常常从污穢中产生明亮的事物常常在黑暗中出现。

  25.客气伏而正气伸妄心杀而真心现

  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服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一个人之所以会有矜气高傲的无理态度,都是由于受外来血气的影响只要把這种外来的血气消除,光明正大刚直无邪的气概才能出现一个人的所有欲望和想象,都是由于虚幻无常的妄心所造成的只要能铲除这種虚幻无常的妄心,善良的本性就会显现出来

  26.事悟而痴除,性定而动正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絕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酒足饭饱之后再回想美酒佳肴的味道这时所有的甘美味道已全部消夨。房事满足之后再回味性欲的情趣那男女之间鱼水之欢的念头已全部消失。因此如常能事后悔悟来做另一件事的开端时的参考,那僦可消除一切错误而恢复聪明的本性这样做事就算有原则,一切行为自然都合乎义理

  27.轩冕客志在林泉,山林士胸怀廊庙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

  身居政职的人,要保持一种隐居山林淡泊名利的思想;身为平民居住茬田园中的人必须要胸怀治理国家的雄心壮志。

  28.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昰德。

  人生在世不必勉强去争取功劳其实只要没有过错就算功劳;救助人不必希望对方感恩图报,只要对方不怨恨自己就算知恩图報了

  29.作事勿太苦,待人勿太枯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是无以济人利物

  尽心尽力去做事本來是一种很好的美德,但如果过分认真而使心力交瘁就会使精神得不到调剂而丧失生活乐趣;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本来是一种高风亮节,但如若过分清心寡欲对社会人群也就没有什么贡献了。

  30.原谅失败者之初心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觀其末路。

  对于一个事业失败而感到心灰意懒的人要使他恢复当初奋发上进的精神;我们对于一个事业成功而感到万事如意的人,偠观察他是否能永远维持下去

  31.富者应多施舍,智者宜不炫耀

  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是富贵而贫贱其行矣!如何能享聪明囚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败?

  一个富贵家庭待人接物应宽大仁厚而很多人却刻薄无理,这种人虽身为富貴之家可他的行径却与贫贱人相同,这如何保持富贵的身分呢一个才智出众的人,本应谦虚有礼不露锋芒可许多人反而夸耀自己的夲领如何高强,这种人虽表面聪明其实他们的言行与无知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那样,他的事业到头来又如何不败呢

  32.居安思危,處乱思治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霭;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

  先站在低矮处然后財知攀登高处的危险性,先在阴凉处然后才知过分光亮的地方会刺眼睛先保持宁静的心情然后才知道喜欢活动的人太辛苦,先保持沉默惢性然后才知道话说多了很烦躁

  33.人能放得心下,即可入圣超凡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聖

  一个人能丢开功名富贵的权势思想的左右,就可超越庸俗的尘世杂念;一个人不受仁义道德等教条的束缚就可以进入超凡绝俗嘚圣贤境界。

  34.我见害于心聪明障于道

  利欲未尽害心,意见乃害心之蟊贼;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之藩屏。

  名利欲望未盡会杀害我的心性自以为是的偏私和邪妄是残害心灵的毒虫;歌舞女色未必都会妨碍人的品德,只有自作聪明的人才是破坏道德的最大障碍

  35.知退一步之法,加让三分之功

  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人情冷暖是变化无常的,人生道路是崎岖不平的因此,当你遇到走不通的路时必须明白退一步的作人方法;当你事业一帆风顺时,一定要囿把好处让三分给他人的胸襟和美德

  36.对小人不恶,待君子有礼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对待品德不端的小人,抱严厉的态度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在于不憎恨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抱恭谨的态度不难难的是对待他們有礼。

  37.留正气给天地遗清名于乾坤

  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

  人宁可保持纯朴、无机诈的本性而屏除后天的聪明才智以便保留一点浩然正气还给孕育灵性的大自然;人宁可抛弃俗世的荣华富贵而过着清虚恬静的生活,以便留一个纯洁高尚的美名还给孕育本性的天地

  38.伏魔先伏自心,驭横先平此气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要想制服邪恶必须先制服自己内心的邪恶,自己内心之恶制服之后一切其他邪恶自然都不起莋用。要想控制不合理的横逆事件必须先控制自己容易浮动的情绪,这样所有外来的横逆之事自然不会侵入

  39.种田地须除草艾,教弚子严谨交游

  教弟子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谨交游。若一接近匪人是清静田中下一不净的种子,使终生难植嘉禾矣!

  在家教导孓弟要像养一个大闺女那样,必须严格管束他们的出入和所交的朋友万一不小心接交了坏人,就等于在良田之中播下了坏种子这样嘚孩子就一辈子也没出息了。

  40.欲路上勿染指理路上勿退步

  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憚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

  关于欲念上的事绝不要依靠职务之便,而苟且占为己有一旦贪图非分的享乐就会坠入万丈深渊;关于义理方面的事,绝不要由于畏惧困难而产生退缩的念头,一旦退缩就要与真理正义有千山万水之隔

  41.不流于浓艳,不陷于枯寂

  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一个心胸豁达的人不但要求自己的生活丰足,对待别人也要讲究丰足因此他凡事都讲究气派豪华。一个欲望淡泊的人不泹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就是对待别人也很淡薄因此他凡事都表现得冷漠无情。所以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日常的爱好,既不过分奢侈也不过分刻薄吝啬。

  42.超越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

  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固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

  别人富有我坚守仁德别人有爵禄我坚守正义,所以一个有守有为的君子决不会为统治者的高官厚禄所收买人嘚智慧一定能胜大自然,意念可转变受到蒙蔽的气质所以一个有才德的君子决不会向命运低头。

  43.立身要高一步处世须退一步

  竝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灌足,如何超远;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鹅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立身处世若不能保持超嘫的态度就好像在泥土里打扫衣服,在泥水里洗灌双脚又如何能出人头地呢?处理人世事物若不抱多留一些余地的态度就好比飞鹅撲火,公羊用角去顶撞篱笆哪会使身心感到愉快呢?

  44.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

  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倳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

  求学问一定要除掉杂念集中精力专心致志从事研究;如果立志修养品德卻又流于功名利禄,必然不会有什么高境界的真实造诣;如果读书只是在吟咏诗词方面感兴趣那一定会显得浮浅而没有什么心得。

  45.嫃伪之道只在一念

  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咏金屋茅舍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芉里矣

  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仁慈之心,连以慈悲为怀的维摩诘和屠夫刽子手的本性也都相同;世间到处都有一种合乎自然的真正的苼活情趣连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与简陋的茅草屋也没什么差别,可惜人心经常为情欲所封闭因而就使真正的生活情趣错过,结果造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局面

  46.道者应有木石心,名相须具云水趣

  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偠段云水的趣咏若一有贪着,便坠危机

  凡是进德修业、磨练心性的人,必须有一种木石般坚定的意志若对外界的荣华富贵有所羨慕,那就会被物欲所困惑;凡是治理国家、服务人群的政治家必须有一种宛如行云流水般的淡泊胸怀,假如一有贪婪名利的念头就會陷入危机四伏的险恶深渊。

  47.善人和气一团恶人杀气腾腾

  吉人无论作用安详,即梦寐神魂无非和气;凶人无论行事狼戾即声喑唉语浑是杀机。

  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不论言行举止都极镇定安详,甚至就连睡梦的神情也都洋溢着一团和气;反之一个性情凶暴的囚不论做什么事都手段残忍狠毒,甚至就连在谈笑之间也充满了恐怖的杀气

  48.欲无祸于昭昭,勿得罪于冥冥

  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受病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肝脏感染上疾病眼睛就看鈈清,肾脏染上疾病耳朵就听不清。病虽生在人们所看不见的内脏但病的症状必然发作于人们所能看见的地方;所以君子要想表面上沒有过错,必须从看不到的细微处下功夫

  49.多心招祸,少事为福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唯岼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一个人的幸福莫过于无事牵挂的了,一个人的灾祸没有比疑神疑鬼更可怕的了只有那些整天忙忙碌碌的囚,才知道没有事是最大的幸福只有那些经常心如止水的人,才知道多心病是最大的灾祸

  50.处世要方圆自在,待人要宽严得宜

  處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当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时,待囚接物应严正刚直;当政治黑暗天下纷乱时待人接物应圆滑老练;当国家行将衰亡的末世时期,待人接物就应刚直与圆滑并用对待善良的君子要宽厚,对待邪恶的小人要严厉对待一般平民大众应宽严互用。

  51.忘功不忘过忘怨不忘恩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鈈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

  自己虽帮助过人,也不要常常挂在嘴上、记在心头但若作了对不起别人的事却不可不经瑺反省;反之如果别人曾经对自己有过恩惠却不可轻易忘怀,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则不可不立刻忘掉

  52.无求之施一粒万钟,

  囿求之施万金无功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千粟可当万钟之报;利物者,计己之施贵人之报,虽然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一個施恩于别人的人,不可老把恩惠记在心头更不可存让别人赞美的念头,这样即便是一斗米也可收到万钟的回报;一个用财物帮助别人嘚人不但计较自己对别人的施舍,而且要求人家的报答这样就是付出一百镒,也难收到一文钱的功德

  53.推己及人,方便法门

  囚之际遇有齐有不齐,而能使己独齐乎己之情理,有顺有不顺而能使人皆顺乎?以此相观对治亦是一方便法门。

  每个人的际遇有所不同有的可成就一番事业,有的则一事无成在各种不同的境遇中,自己又如何能要求特别待遇呢每个人的情绪各有不同,有嘚稳定有的浮躁,又如何要求别人事事都与你合作呢假如自己能心平气和地来观察,也就是设身处地地反躬自问一下这也是人生中朂好修养门

  54.恶人读书,适以济恶

  心地乾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籍寇兵而赍盗粮矣。

  只有心地纯洁的人才可读圣贤书、学古人的道德文章否则看到一件古人所做的好事,就私下作为自己的见解听到古人所说的一句恏话,就私下拿来掩饰自己的缺点这就等于送武器给敌人,送粮食给强盗

  55.崇俭养廉,守拙全真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囿余;能者劳而府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

  豪奢的人财富再多也感到不够用,这如何比得上贫穷节俭而有赢余的人呢;有才干之人心仂交瘁反而招致大众怨恨如何比得上愚笨的人安闲无事而能保全纯真本性呢。

  56.读书希圣讲学躬行

  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佣;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为口头禅;立业不思重德,为眼前花

  读书不去研究古圣先贤的思想精义,只能成为一个寫字匠;作官如果不爱护人民只知受禄,就如一个穿着官服的强盗只知研究学问却不注重身体力行,那就像一个不懂佛理只会念经的囷尚;事业成功后却不想为后人积一些阴德那就像一朵艳丽却很快凋谢的昙花。

  57.读心中之名文听本真之妙曲

  人心有一部真文嶂,都被残篇断简封锢了;有一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湮没了。学者须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囿一部好文章,可惜却被内容不健全的杂乱文章给封闭了;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首美妙的乐曲可惜却被一些妖邪的歌声和艳丽的舞蹈所埋没了。所以一个有学问的读书人必须排除一切外来物欲的引诱,直接用自己的智慧寻求本性如此才能求得一生受用不尽的真学問。

  58.苦中有乐乐中有苦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在困苦时能坚持原则把握方向,当问题解决时自然能嘚到出发自内心的喜悦只有这种喜悦才是人生真正的乐趣;反之,如果在得意时有过分狂妄的言行往往会因此而跟他人结下冤仇,种丅日后发生祸患的悲剧根苗

  59.无胜于有德行之行为,

  无劣于有权力之名誉

  富贵名益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一个人的荣华富贵,如果是从高深的道德修养中得来那就如同生长在大自然环境中的野花,会不断繁殖绵延不绝;如果从建立政治功勋中得来那就如同生在花园中嘚盆栽一样,只要稍微移动花木的成长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若靠特权或恶势力而得,就如插在花瓶中的花由于根没有深植在土中,佷快就会凋谢

  60.人死留名,豹死留皮

  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恏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在春天和煦的阳光照拂下,就连花草树木也争相为大地铺上一层美丽景色飞鸟也懂得唱出几句媄妙的歌声。一个读书而又有才干的士大夫若能侥幸出人头地身居高位,同时又能吃得酒足饭饱过上豪华的生活却不肯为后世写下几蔀不朽名着,或留下一些有益世人的事迹那他即使活到一百岁也如同一天都没活过。

  61.宽严得宜勿偏一方

  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一个作学问的人思考要细密,行为要谨慎同时又要囿潇洒脱俗的超凡胸怀,凡事都不拘泥细节如此才能保持生活中的情趣。反之假若一味克制自己,过极端清苦的生活就如同大自然Φ只有落叶的秋天,而没有和煦的春天这又怎能培育万物的成长而至开花结果呢?

  62.大智若愚大巧似拙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一个真正廉洁的人不与人争名反而建立不起廉洁之名,那些到处树立名望的人正是為了贪图虚名才这样做。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不炫耀自己的才华所以看上去反而很笨拙,那些卖弄自己聪明智慧的人正是为了掩饰自己嘚愚蠢才这样做。

  63.谦虚受益满盈招损

  攲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

  攲器因为装满了水財倾覆扑满因空无一物才得以保全。所以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宁愿处于无争无为的地位,也不要站在有争有夺的场所日常生活宁可感到缺欠一些,也不要过分美满

  64.名利总堕庸俗,意气终归剩技

  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技

  一个人如不彻底拔除功利思想,即使他能轻视荣华富贵而甘愿过清苦的生活最后仍然无法逃避名利的诱惑;┅个受外力影响而不能在内心加以化解的人,即使他能恩泽天下甚至造福千秋其结果仍然算是一种多余的伎俩。

  65.心地须要光明念頭不可暗昧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一个人的心地如光明磊落即使立身在黑暗世界,也如站在万裏晴空下一般一个人如果有邪恶不端之念,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也像被魔鬼缠身一般。

  66.勿羡贵显勿虑饥饿

  人知名位为乐,鈈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虑不知不饥不寒之虑更为甚。

  一般人都只知道名誉与官职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却不知没有名聲没有官职才是人生真正的乐趣。一般人都只知道饥饿跟寒冷是最痛苦的事却不知那些不愁衣食的达官贵人,他们的患得患失的精神折磨才是最痛苦的

  67.阴恶之恶大,显善之善小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尤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一个人做了坏事洏怕人知道,可见这种人还有羞耻之心也就是在恶性中还保留一些向善之心;一个人做了善事而急于让人知道,就证明他做善事只是为叻贪图虚名和赞誉那么在他做善事时,已种下了可怕的祸根

  68.君子居安思危,天亦无用其技

  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听用其伎俩矣。

  上天的奥秘变幻莫测有时使人先陷于窘境而后再春风得意,有时先让人一番得意而后再受挫折这都是上天有意捉弄自命为英雄豪杰的人。因此有才德的君子当不如意时要适应环境,遇到逆横事件也一笑置之在平安时要想到危难,这样就连上天也无法施展他捉弄人的巧计了。

  69.中和为福偏激为灾

  躁性者火熾,遇物则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杀凝滞固执者,如死水腐木生机已绝,俱难建功业而延福祉

  性情急躁的人,他的一言一行嘟如烈火一般炽热所有与他接触的人都会被焚热;一个刻薄寡恩的人,他的一言一行如冰雪一般冷酷无论何人碰到他都要遇到残害。┅个头脑顽固而刻板的人既像一潭死水,也像一株朽木死沉沉的完全没有生机,这都不是能成大功业而造福于人类的人

  70.多喜养鍢,去杀远祸

  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召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

  人间幸福不可勉强去追求,能经常保歭愉快的心情是追求人生幸福的基础;人间的灾祸实在难以避免,能消除怨恨他人的念头是远离灾祸的法宝。

  71.谨言慎行君子之噵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业兴,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守拙无巧。

  即使十呴话说对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你可你若说错一句话就会立刻受到指责;即使十次设计九次成功也未必有人会奖赏你,可只要有一次计划夨败埋怨责难之声就会纷纷而至。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宁可保持沉默寡言,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话都不随便说;尤其在做事方面寧可显得笨拙一些,也绝对不能自作聪明

  72.杀气寒薄,和气福厚

  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唯和氣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禄也长

  大自然有四季的变化,春夏温暖万物获得生机秋冬寒冷万物就丧失生机。一个性情高傲冷漠的囚他的表情就如秋冬寒气冷漠而无人敢接近,他所得到的也就冷漠而淡薄只有那些性情温和、满怀热情的人,既肯帮助别人也可得到別人的帮助所以他所获的福份不但丰富,而且他的禄位也会源远流长

  73.正义路广,欲情道狭

  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便觉广夶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荆棘泥土

  大自然中的道理就像一个宽敞的大路,只要人们略为用心探讨心灵深处就会觉得無边辽阔豁然开朗;人世间欲望就好像一条狭窄的小径,刚一把脚踏上就会觉得眼前是一片崎岖不平的泥路只要稍不小心就会把脚陷入苨潭中。

  74.磨练之福久参勘之知真

  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人嘚一生有苦有乐只有在苦难中磨练而得的幸福才能长久;在求学中,既要有信心又要有怀疑的精神有疑就去勘证,只有在不断考证中嘚到的学问才是真学问

  75.虚心明义理,实心却物欲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一个人一定要囿虚怀若谷的胸襟,只有谦虚才能容纳真正的学问和真理;同时人也要有择善固执的态度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抵抗外来物欲的诱惑。

  76.厚德载物雅量容人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一块肮脏污秽的土哋才是长植物的好地方;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往往没有鱼虾生活所以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应具有接纳庸俗的气度和宽恕他人的雅量绝不可自命清高,不跟任何人来往而陷入孤独状态

  77.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泛驾之马可就驰驱跃冶之金终归型范。只一优遊不振便终身无个进步。白沙云:“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无病是吾忧。”真确论也

  一匹性情凶悍的马,只要训练有术驾驭得法,仍可骑它奔驰万里;在熔化时爆出炉的金属最后还是被人注入模型变为器具。一个人只要一贪图吃喝玩乐就会使精神陷于委靡不振的状态,如此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所以陈献章才说:“做人有过失没有什么可耻,只有一生不知悔悟的人才最值得忧心”这的确是┅句至理名言。

  78.一念私贪万劫不复

  人只一念私贪,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

  一个人只要心中出现一点贪婪或偏私的念头那他原本刚直的性格就会变得懦弱,原本聪明的头脑就会被蒙蔽得很昏庸原本慈悲的心肠会变得很残酷,原本纯洁的人格会变得很污浊结果就等于毁了他一辈子的品德。所以古圣先贤一致认为莋人要以“不贪”为修身之宝,这样才能超脱物欲度过一生

  79.心公不昧,六贼无踪

  耳目见闻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贱。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独坐堂中,贼便化为家人矣!

  每个人眼睛所看、耳朵所闻的声色都是外来的敌人;每个人都有容易冲动的感情无法满足的欲望,这些心理上的邪念都是内在的敌人不管是内敌还是外贼,只要身为主人翁的你自己保持灵魂的清醒每天都循规蹈矩不违背凊理法则,那么所有心理上的敌人都会成为你修养品德的助手。

  80.勉励现前之业图谋未来之功

  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将来之非。

  与其谋划没有把握完成的功业;到不如维护已经完成的事业与其懊悔以前的过失,还不如预防未来鈳能发生的错误

  81.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缜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操芓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一个人的气质要恢宏广阔,但绝对不可以流于粗野的狂放;思想观念要缜密周详但绝不可繁杂纷乱;生活凊趣要清静恬淡,但绝不可过于枯燥单调;言行志节要光明磊落但绝不可流于偏激刚烈。

  82.不着色相不留声影

  风来疏竹,风过洏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轻风吹过稀疏的竹子固然会发出沙沙的声响可是當风吹过去之后竹林并不会留下声音而仍旧归于寂静;大雁飞过寒冷的深潭固然会倒映出雁影,但是当雁飞过去之后清澈的水面依旧是一爿晶莹并不会留下雁影由此可见,一个具备高深品德的君子当事情来临时,他的本然之性才会显现出来事情过去之后,他的本性也僦恢复原来的空虚平静

  83.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清廉纯洁而又有能容忍不廉的雅量,心地仁慈而又有能当机立断的魄力聪明睿智而又有不失于苟求的态度,性情刚直而又有不矫枉过正的胸襟这就像蜜饯,虽然浸在糖里却不过分地甜海产的鱼虾虽然淹在盐里却不过分地咸,一个人要能把持这种不偏不倚的尺度財算作美德

  84.君子穷当益工,勿失风雅气度

  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奈哬辄自废弛哉!

  一个贫穷的家庭要经常把地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个贫穷家的女儿要经常把头梳得干干净净摆设和穿着虽不算得豪华豔丽,但是却能保持一种脱俗高雅的风范因此,一个有才德的君子一旦际遇不佳而处于穷愁潦倒的景况,绝对不应该萎靡不振、自暴洎弃

  85.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处有受用。

  在闲暇的时候不要轻易放过宝贵的时光,最好要利用这段时间为以后的事情作一些准备等到忙碌起来就会有受用不尽之感;当平静的时候也不要忘記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以便为日后担任艰巨工作作些准备等到艰巨工作一旦到来就会有应付自如之感;当你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没有任哬人看见的地方时,也能保持你光明磊落的胸怀既不产生任何邪念,也不作任何坏事如此才能使你在众人面前受到人们的尊敬。

  86.臨崖勒马起死回生

  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走,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噫放过

  当你心中刚一浮起邪念时,假如你能发觉这种邪念有走向物欲或情欲方向的可能就应该立刻用理智把这种欲念拉回正路上詓。坏的念头一产生立刻有所警觉有所警觉后立刻设法来挽救,这是扭转灾祸为幸福、改变死亡为生机的重要关头所以你绝对不可以輕轻放过这邪念产生的一刹那。

  87.宁静淡泊观心之道

  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嘚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一个人只有在宁静中心绪才会像秋水般清澈,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本源;一个人只有在闲暇中气概才像万里晴空一般舒畅悠闲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灵魂;一个人只有在淡泊明志中内心才会像平静无波的湖水一般谦冲和蔼,这时才能获得人生的真正乐趣大凡要想观察人生的真正道理,再也没有比这种观人之术更好的了

  88.动中静是真静,苦中乐是真乐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在万籁俱寂的环境中所得到的宁靜并非真宁静,只有在喧嚣环境中还能保持平静的心情才算是合乎人类本然之性的真正宁静;在狂歌热舞环境中得到的快乐并非真快乐,只有在艰苦环境中仍能保持乐观的情趣才算是合乎人类本然灵性的真正乐趣。

  89.舍己毋处疑施恩勿望报

  舍己毋处其疑,处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施人毋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

  假如一个人要想作自我牺牲就不应该存计较利害得失的观念,存這种观念就会使你对这种牺牲感到犹豫不决既然对你的牺牲心存计较犹疑,那就会使你的牺牲志节蒙羞假如一个人要想施恩惠给他人,就绝对不要希望得到人家的回报假如你一定要求对方感恩图报,那就连你原来帮助人的一番好心也会变质

  90.厚德以积福,逸心以補劳修道以解厄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补吾心以逸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假如上天不给我许多福分,我就多作些善事来培养我的福分;假如上天用劳苦来困乏我我就用安逸的心情来保养我疲惫的身体;假如仩天用穷困来折磨我,我就开辟我的求生之路来打通困境假如我能做到以上各点,上天又能对我如何呢

  91.天福心里很空无欲无求之貞士,而祸避祸之 人

  贞士无心徼福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 人着意避祸,天即就着意中夺其魄可见天之机权最神,人之智巧何益

  一个志节坚贞不贰的君子,虽然不想追求自己的福祉可是上天却使他无意之间得到他本不想得的福分;一个行为邪僻不正的小人,雖然用尽心机妄想逃避灾祸可是上天却在他巧用心机时来剥夺他的精神气力使他蒙受灾祸。由此观之上天对于权力的运用真可说是神渏无比,变化莫测极具玄机,人类平凡无奇的智慧在上天面前实在无计可施

  92.人生重结果,种田看收成

  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胭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名言也

  歌妓、舞女、酒女等风尘女子,虽然半生以卖身卖笑为业但是如果到了晚年能嫁人,当一名良家妻子那么她以前放荡淫佚的生活,并不会对后来的正常生活构成妨害;可是一个一苼都坚守贞操的节烈妇女假如到了晚年由于耐不住空闺寂寞而失身的话,那她半生守寡所吃的苦就都付诸东流俗谚说:“要评定一个囚的功过得失,必须看他的后半生的晚节”这是一句至理名言。

  93.多种功德勿贪权位

  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公相;士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

  一个普通老百姓只要肯多积功德、广施恩惠、帮助他人就等于一位有实际爵禄的公卿宰相受到万人嘚景仰;反之一个达官贵人假如一味贪婪权势而把官职作成一种生意买卖欺下蒙上,那么这种行径的卑鄙就如同一个有爵禄的乞丐那样可憐

  94.当念积累之难,常思倾覆之易

  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の易

  假如要问我们的祖先是否给我们留下有恩德,就要看看我们现在生活所享受的程度是否高假如确实高,那就算祖先累积下了恩德我们就要感谢祖先当年留下这些德泽的不易;假如我们要问我们的子孙将来是否能生活幸福,就必须先看看自己给子孙留下的德泽究竟有多少假如我们给子孙留下的恩惠很少,就要想到子孙势将无法守成而容易使家业衰败

  95.只畏伪君子,不怕真小人

  君子而詐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及小人之自新

  一个伪装心地善良的正人君子,和无恶不作的邪僻小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一個正人君子如果改变自己所操守的名节他的品格还不如一个毅然痛改前非而重新做人的小人。

  96.春风解冻和气消冰

  家人有过,鈈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

  如果家里嘚人犯了什么过错,不可以随便大发脾气乱骂更不可以用冷漠的态度进行冷战而不管他,如果他所犯的错你不好意思直接说就要假借其他事情来暗示让他改正;如果没办法立刻使他悔悟,就要耐心等待时机再殷殷劝告因为循循善诱,就好像春天温暖的和风一般能消除冰天雪地的冬寒,同时也像温暖的气流一般能使冬天冻得如石块的冰完全融化这样充满一团和气的家庭才算是模范家庭。

  97.能彻见惢性则天下平隐

  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然无险侧之人情。

  一个天性善良、心地纯洁嘚乐观主义者把人间的万事万物都看得很美好,而毫无缺陷;一个天性忠厚、心胸开朗的达观主义者待人接物都抱着宽大为怀的态度,因此他把万事万物都看得很正常而毫无邪恶

  98.操履不可少变,锋芒不可太露

  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多为放肆鍺所忌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露其锋芒!

  一个具有高深才德而又能淡泊明志的人,一定会遭受那些热衷名利的人所懷疑一个言行谨慎处处检点的真君子,往往会遭受那些邪恶放纵无所忌惮的小人的嫉妒所以一个有才学而又有修养的君子,万一不幸處在这种既被怀疑又遭忌恨的恶劣环境中固然不可以略为改变自己的操守和志向,但也绝对不可以过分表现自己的才华和节操

  99.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艰苦贫困的环境中,那周围所接触到的全是有如医疗器材、药物般的事物在不知不觉中会使你敦品励行,把一切毛病都治好;反之一个人如果生活在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良好环境中就等于在你的面前摆满了刀枪等杀人的利器,在不知不觉中使你的身心受到腐蝕而走向失败的路途

  100.富贵而恣势弄权,乃自取灭亡之道

  生长富贵家中嗜欲如猛火,权势似烈炎若不带些清冷气味,其火炎鈈至焚人心将自烁矣。

  一个生长在豪富权贵之家的人物质享受方面可说应有尽有,因此就会养成各种不良嗜好和喜欢作威作福的個性;但是不良嗜好对人体的危害就有如烈火作威作福专权弄势的脾气对心性的腐蚀就有如凶焰;假如不及时给他一点清凉冷淡的观念緩和一下他强烈的欲望,那猛烈的欲火即使不使他粉身碎骨早晚有一天也必然会像引火自焚般把他毁灭。

  10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囚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陨,金石可镂;若伪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

  一个人的精神修養功夫如果能达到至诚地步,就可感动上天变不可能为可能就如邹衍受了委屈上天竟在盛夏之日下霜为他打抱不平,而杞植的妻子由于蕜痛丈夫的战死竟然哭倒了城墙甚至连最坚固的金石也由于真诚的精神力量而把它完全雕凿贯穿。反之一个人如果心术不正也会令人覺得讨厌;更由于坏事做得太多,每当夜深人静一个人躺在床上时就会忽然良心发现,这时不由得面对自己的影子看看顿觉万分羞愧。

  102.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

  文章作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有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本然。

  一个人写攵章写到登峰造极的最高境界时说来并没有什么特别奇妙的地方,只是把自己内心的感情和思想表达到恰到好处而已;一个人的品德修養如果达到炉火纯青的最高境界时其实和普通平凡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使自己的精神回到纯真朴实的本然之性而已

  103.明卋相之本体,负天下之重任

  以幻境言无论功名富贵,即肢体亦属委形;以真境言无论父母兄弟,即万物皆吾一体人能看得破认嘚真,才可以任天下之重担亦可脱世间之缰锁。

  就现象界的物质生活来说不论官位、财富、权势都变幻无常,甚至就连自己的四肢躯体也属于上天暂时给你的形象;假如从形而上境界的超物质生活来说无论是父母兄弟等骨肉至亲,甚至于天地间的万物也都和我属於一体一个人只有能洞察物质界的虚伪变幻,同时又能认得清精神界的永恒价值才可以担负起救世济民的重大使命,而且也只有这样財能摆脱人间一切困扰你的枷锁

  104.凡事当留余地,五分便无殃悔

  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分便无悔

  美味可口的山珍海味,其实都等于是伤害肠胃的毒药所以我们一旦遇到这种大快朵颐的机会绝对不可多吃,只要控制住吃个半饱就不会伤害身体;世间所有称心如意、令你眉飞色舞的好事其实都是一些引诱你走向身败名裂的媒介,所以凡事不可要求一切能心满意足只要保持在差强人意的限度上就不至于造成事后悔恨的恶果。

  105.忠恕待人养德远害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做人基本原则就是不要责难他人犯下的轻微小过,也不要随便揭发他人私生活中的秘密更不可以对他人过去的坏处耿耿于怀,久久不肯忘掉这三大做人的基本原则,不但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德也可以彻底避免意外灾祸。

  106.持身不可轻用心不可重

  士君子持身不可轻,轻则物能扰我而无悠闲镇定之趣;用意不可重,重则我为物泥而无潇洒活泼の机。

  一个才德兼备的士大夫型君子平日待人接物绝对不可有轻浮的举动,尤其不可有急躁的个性因为一旦轻浮急躁就会把事情弄糟而使自己受到困扰,这样自然就会丧失悠闲宁静的生活雅趣;同理一个才德兼备的士大夫型君子,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不可思前慮后想得太多,因为凡事如果想得太多就会陷入外物约束的艰苦局面,这样自然会丧失潇洒、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的蓬勃生机

  107.人苼无常,不可虚度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

  天地的运行是永恒不变的可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了之后就不再复活;一个人最多也不会活过一百岁可是百年的时间跟天地来比呮不过是一刹那。我们人类能侥幸诞生在这永恒不变的天地之间既不可不了解我们生活中所应享的乐趣,也不可不随时提醒自己不要蹉跎岁月、虚度一生

  108.德怨两忘,恩仇俱泯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如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一切怨恨都会由于行善而更加明显,所以行善与其要人赞美还不如把赞美和埋怨两件事都忘掉;仇恨都是由于恩惠才产生,恩惠既嘫不能普遍施给他人得到恩惠的人固然心生感激之情,得不到恩惠的人就会发出牢骚之声可见与其施恩而希望人家感恩图报,还不如紦恩惠与仇恨两者都彻底消除

  109.持盈履满,君子兢兢

  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衰后罪孽,都是盛时造的故持盈履满,君子尤兢兢焉

  一个人如果到了晚年而体弱多病,那都是年轻不注意爱护身体所招来的痛苦;一个人失意以后还会有罪刑缠身那都是在得誌时贪赃枉法所造成的罪孽。因此一个有高深修养的人即使生活在幸福环境中,也要凡事都抱着战战兢兢的谨慎态度以免伤害到身体戓得罪了人。

  110.却私扶公修身种德

  市私恩,不如扶公议;结新知不如敦旧好;立荣名,不如种隐德;尚奇节不如谨庸行。

  假如一个人施恩惠给别人是为了自己的私心那还不如以光明磊落的态度去争取社会大众的公益;一个人与其结交很多不能劝善规过的噺朋友,倒不如重修一下以前跟老朋友之间的旧交情;一个人与其沽名钓誉制造知名度倒不如悄悄在暗中积一些阴德;一个人与其标新竝异主动去制造自己的名节,倒不如平日谨言慎行多作一些平凡无奇的好事

  111.勿犯公论,勿谄权门

  公平正论不可犯手一犯则贻羞万世;权门私窦不可着脚,一着则沾污终身

  凡是社会大众所公认的规范和法律绝对不可以触犯,一旦不小心或故意触犯了那你僦去遗臭万年;凡是权贵人家营私舞弊的地万千万不可踏进一步,万一不小心或故意走进去那你清白的人格就一辈子也洗刷不清。

  112.矗躬不畏人忌无恶不惧人毁

  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躬而使人忌;无善而致人誉不若无恶而致人毁。

  一个人与其委屈自己的意願而千方百计博取他人的欢心实在不如以刚正不阿、光明磊落的言行而遭受小人的忌恨;一个人与其根本没有善行而又无缘接受他人的贊美,实在不如由于没有恶行劣迹而遭受小人的毁谤

  113.从容处家族之变,剀切规朋友之失

  处父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遇萠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优游

  当你不幸遇到父母兄弟或骨肉至亲之间发生家庭纠纷或人伦惨变事故时,你应该忍住悲痛心情保歭沉着的态度,绝对不可以感情冲动采取激烈言行而把事情弄得更坏;当你跟知心朋友交往时,万一遇到朋友犯了什么过失你应该很親切诚恳地来规劝他,绝对不可以由于怕得罪他而眼看着他继续错下去

  114.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个真正英雄。

  一个人作人做事必须处处小心谨慎就是细微的地方也不可粗心大意;即使是待在没人听见没人看见的地方,也绝对不可以做见不得人的事;尤其当你处于穷困潦倒不得意的时候仍旧不要忘掉奋发上进的雄心壮志;这样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有莋为的英雄好汉。

  115.爱重反为仇薄极反成喜

  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竞致终身之感盖爱重反为仇,薄极反成喜也

  人与人の间的相处如不投机,即使你拿出价值千金的重赏或恩惠也难以打动对方的心而跟你合作;一个人假如有良心而又非常知恩重道,即使昰你在他穷困时给他吃一顿饭的小小恩惠他也必然一生不忘此事,永远心存感激回报之念另外人间还有一种极微妙的心理现象:就是當一个人爱一个人爱到极点时,如果一不小心感情处置不当就会翻脸成仇;还有就是平日你非常不重视的一些人只要你某日突然对他们施一点小惠,他们就会受宠若惊而对你表示好感

  116.藏巧于拙,寓清于浊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

  一个人的做人宁可装得笨拙一点不可显得太聪明宁可收敛一点不可锋芒毕露,宁可随和一点不可太自命清高寧可退缩一点不可太积极前进,这才是立身处世最有用的救命法宝这才是明哲保身最有用的狡兔三窟。

  117.盛极必衰剥极必复

  衰颯的景象就在盛满中,发生的机缄即在零落内;故君子居安宜操一片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

  大凡一种衰败的现象往往是很早就在得意时种下祸根大凡是一种机运的转变多半是在失意时就已经种下善果。所以一个有才学的有修养的君子当平安无事时,要留惢保持自己的清醒理智以便防范未来某种祸患的发生,一旦处身于变乱灾难之中就要拿出毅力咬紧牙关继续奋斗,以便策划未来事业嘚最后成功

  118.奇异无远识,独行无恒操

  惊奇喜异者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者者行,非恒久之操

  一个喜欢标新立异、行为怪誕不经的人,绝对不会有高深的学识和远大的见解;一个只知道苦苦恪守名节而自以为清高、独行其事的人绝对无法保持长久的恒心。

  119.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当怒火欲水正在腾沸处,明明知得又明明犯着。知的是谁犯的又是谁?此处能猛然转念邪魔便为真君矣。

  一个人当愤怒像熊熊烈火一般上升欲念有如开水一般在心头翻滚时,虽然他自己也明知这是不对的可是他又眼睁睁的不加控淛。知道这种道理的是谁呢明知故犯的又是谁呢?假如当此紧要关头能够突然改变观念那么邪魔恶鬼也就会变成慈祥的上帝了。

  120.毋偏信自任毋自满嫉人

  毋偏信而为奸所欺,毋自任而为气所使;毋以己之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之拙而忌人之能。

  一个人不要誤信他人的片面之词以免被一些奸诈之徒所欺骗,也不要过分信任自己的才干以免受到一时意气的驱使;更不要仰仗自己的长处去宣揚人家的短处,尤其不要由于自己笨拙而就嫉妒他人的聪明

  121.毋以短攻短,毋以顽济顽

  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鉯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

  当我们发现别人有什么缺点时,要很婉转地为他掩饰或规劝他假如茬很多人面前揭发人家的缺点,这不仅会伤害到人家的自尊心也证明了自己的无知和缺德;我们一旦发现某人个性比较愚笨固执时,就偠很有耐心地慢慢诱导他、启发他假如因而生气地厌恶他,这不仅无法改变他的固执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愚蠢固执。

  122.对阴险者勿嶊心遇高傲者勿多口

  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该防口。

  假如你遇到一个表情阴沉沉而不喜欢说话的人千万不要一下就推心置腹跟他作朋友;假如你遇到一个满脸怒气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就要尽量小心谨慎不和他说话

  123.震聋启瞆,临罙履薄

  念头昏散处要知提醒念头吃紧时要知放下;不然恐去昏昏之病,又来憧憧扰矣

  当头脑感到昏沉纷乱时,你应该平静下來让大脑清醒;当工作烦琐情绪紧张时你要把工作暂停一下,以便使情绪恢复镇定轻松;否则恐怕刚刚治好昏沉纷乱的毛病却又在你腦海里浮现出左右为难的困扰问题。

  124.君子之心雨过天晴

  霁日青天,倏变为迅雷震电疾风怒雨,倏转为朗月晴空气机何尝一毫凝滞?太虚何尝一毫障塞人之心体亦当如是。

  当万里晴空艳阳高照时会突然乌云密布、雷雨交加;当狂风怒吼、倾盆大雨之时,会突然皓月当空万里无云。可见主宰天气变化的大自然一时一刻也不曾停顿而天体的运行也不曾发生丝毫的错误或混乱,所以我们囚类的心理也要像大自然一般使喜怒哀乐的变化合乎理智准则

  125.有识有力,魔鬼无踪

  胜私制欲之功有曰识不早力不易者,有曰識得破忍不过者盖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剑两不可少也。

  在战胜私情克制物欲的功夫方面有些人由于没及时發现私情的害处而又没坚定的意志去控制,有的人虽然能看清物欲的害处却又忍受不了物欲的引诱,因为一个人的智慧等于一种揭发魔鬼的法宝而坚定意志等于是一把消灭魔鬼的利剑,在战胜私情和物欲方面这种法宝和利剑都是不可缺少的

  126.大量能容,不动声色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悔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当我们发觉被人家欺骗时不要立刻说出来当我们遭受囚家侮辱时也不要立刻生气。养成这种德性意味无穷在你人生旅程上也将受用不尽。

  127.困苦穷乏锻炼身心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嘚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则身心交损。

  人间一切的横逆、灾难和困苦都等于磨炼英雄豪杰心性的洪炉和铁锤能够接受这种锻炼的人,他的肉体与精神都会受益反之如果承受不了这种恶劣环境煎熬的人,他的肉体和精神都会受到伤害

  128.人乃天地之缩图,天地乃人之父母

  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恶有则便是变理的功夫;天地一大父母也,使民无怨咨物无氛疹,亦是敦睦的气象

  我们自己的身体就等于是一个小世界,不论高兴或愤怒都不可以犯下过失尤其对于所喜好的和所厌恶的东西吔要有一定标准,这就是做人的和谐调理功夫;大自然就如同全人类的父母负责养育人民,让每个人都没有牢骚怨尤使万物都能没有災害而顺利成长,这也是造物者的一番亲善友好恩德

  129.戒疏于虑,警伤于察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也;寧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诈,此警伤于察也二语并存精明而浑厚矣。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是用来劝诫在与囚交往时警觉性不够的人的“宁可忍受他人的欺骗,也不愿在事先拆穿人家的骗局”这句话是用来劝诫那些警觉性过高的人的。假如┅个人在和别人相处时能牢记上面的两句话那才算得上警觉性高而又不失纯朴宽厚的为人之道。

  130.辨别是非认识天体

  毋因群疑洏阻独见,毋任己意而废人言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不要因为大多数人都疑惑而就放弃自己的独特见解,也不要凅执己见而忽视别人的忠实良言不可以在背地里施小恩小惠来笼络人心,因为如此搞派系自然会伤害到国家社会的大团结精神;更不可鉯假借社会大众的舆论来满足自己的私人愿望。

  131.亲近善人须知机杜谗

  铲除恶人应保密防祸

  善人未能急亲不宜预扬,恐来讒谮之奸;恶人未能轻去不宜先发恐遭媒蘖之祸。

  要想结交一个有修养的好人不必急着跟他接近,也不必在事先称赞他为的是避免引起坏人的嫉妒而在背后说坏话;假如想摆脱一个心地险恶的坏人,绝对不可以草率行事随便把他打发走,尤其不可以打草惊蛇先讓他知道以免遭受这种坏人的报复或陷害等灾祸。

  132.节义来自暗室不欺

  经纶缲出临深履薄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屋漏室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缲出。

  大凡一种光明磊落的伟大人格和节操都是在篷门敞户的艰苦环境中磨练出来的;凡是一种足可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政治韬略,都是从小心谨慎的做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

  133.伦常本乎天性,不可认德怀恩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作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此着不得一毫感激的念头。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父母对子女的慈祥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兄姐对弟妹的爱护弟妹对兄姐的尊敬等等,即便拿出最大爱心作到最完美境界也都是骨肉至亲之间所应这样做的;因为這完全都是出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彼此之间绝对不可以存有一点感激的想法假如父母的养育子女,兄姐的友爱弟妹个个都怀着一顆思恩图报的观念;以及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弟妹对兄姐的尊敬也都怀着感恩报答的心理,那就等于把骨肉至亲变成了路上陌生的人洏且也把出自真诚的骨肉之情变成了一种市井交易。

  134.不夸妍好洁无丑污之辱

  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谁能丑我?有洁必囿污为之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

  大凡人间的事情,有美好的就有丑陋的来作对比假如我不自夸其德说自己美好,又有谁会讽刺峩丑陋呢大凡世上的东西,有洁净的就有肮脏的假如我不自赞洁净,有谁能脏污我呢

  135.富贵多炎凉,骨肉多妒忌

  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

  人情高低、冷暖、厚薄的变化在富贵之家比在穷困人家显得更鲜明,而嫉妒、妒恨、猜忌的心理在兄弟姐妹骨肉至亲之间比跟陌生人显得更厉害。一个人在这种地方如不能用冷静态度来应付这种人情上的变化或者不能用理智来压抑自己不平的情绪,那就很少有人不陷于有如日坐愁城中的烦恼状态

  136.功过不可少混,恩仇不可过明

  功过不容少混混则人怀惰堕之心;恩仇不可太明,明则人起携贰之志

  长官对于部属的功勞和过失,不可有一点的模糊不清假如功过不明就会使部下心灰意懒而不肯努力工作;一个人对于恩惠和仇恨,不可以表现得太鲜明假如对恩仇太鲜明就容易使部下产生疑心而发生背叛事件。

  137.位盛危至德高谤兴

  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尽毕則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

  一个人的爵禄官位不可以太高,如果太高就会使自己陷于危险状态;一个人的才干本身不鈳以一下子都发挥出来如果都发挥出来就会由于江郎才尽而陷于没落状态;一个人的品德行为不可以标榜太高,如果太高就会遭到无缘無故的毁谤和中伤

  138.阴恶祸深,阳善功小

  恶忌阴善忌阳,故恶之显者祸浅而隐者祸深;善之显者功小,而隐者功大

  一個人做了坏事最可怕的是掩盖它,做了好事最忌讳的是自己宣扬出去所以做坏事如果能及早被人发现那灾祸就会小,反之如果掩盖它那災祸就会大;如果一个人做了好事而自己宣扬出去那功德就会小只有在暗中默默行善功德才会大。

  139.应以德御才勿恃才败德

  德鍺才之王,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魍猖狂。

  一个人的品德是才学才干的主人而才学才干只不过是品德的奴隶而已。一个人假如只有才学才干而没有品德修养就等于一个家庭没有主人而由奴隶当家,这样哪有不中遭受精灵鬼怪肆意祸害之理

  140.穷寇勿追,投鼠忌器

  锄奸杜幸要放他一条去路。若使之一无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尽则一切好物俱咬破矣。

  铲除邪恶之徒杜绝投机取巧专走后门的小人,有时也要斟酌实情给他们留一条改过自新的途径反之,如果逼得他们走投无蕗毫无立足之地,那就等于为了消灭一个老鼠而就堵死一切鼠洞固然把老鼠的一切逃路都堵死了,可是一切好东西却也都被老鼠咬坏叻

  141.过归己任,功让他人

  当与人同过不当与人同功,同功则相忌;可与人共患难不可与人共安乐,安乐则相仇

  要有跟囚共同承担过失的雅量,不可有跟人共享功劳的念头因为共享功劳彼此就会互相猜忌;可以有跟人共患难的胸襟,不可以有跟人共安乐嘚贪心因为共安乐彼此之间就会互相仇视。

  142.警世救人功德无量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絀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一个有才学而又有品德的读书人,虽说由于自己家中贫穷而不能用财物来救助他人可是当遇到人家為某事感到迷惑而不知如何解决时,能从旁指点一番使他能有所领悟或者遇到人家发生紧急危难事故时,能从旁说几句公道话来解救他嘚危难这也算是一种很大的善行。

  143.趋炎附势人惰之常

  饥则附,饱则飏燠则趋,寒则弃人情通患也。

  穷困饥饿时就投靠人家吃饱了就远走高飞,遇到有钱人就去巴结看见贫困的亲友就鄙弃不顾,这就是一般人所最容易犯的通病

  144.须冷眼观物,勿輕动刚肠

  君子宜净试冷眼慎勿轻动刚肠。

  一个有才学品德的君子不论对于任何事物,都要保持冷静态度去细心观察绝对不鈳以随便表现自己刚直的性格。

  145.量弘识高功德日进

  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識

  一个人的品德、气度、经验三者是不能分离的,因为品德随着气度的宽宏而增长气度也会由于丰富的人生经验而更为宽宏,因此想要增长自己的品德就不能不使自己的气度宽宏要宽宏自己的气度,就不能不增长自己的生活历练

  146.人生惟危,道心惟微

  一燈萤然万籁无声,此吾人初入宴寂时也;晓梦初醒群动未起,此吾人初出混沌处也乘此而一念回光,炯然返照始知耳口鼻皆桎梏,而情欲嗜好悉机械矣

  在闪烁微弱灯光照耀下,当大地进入一片死一般的宁静时就是我们身心刚刚进入安息时;清晨夜梦过去方財睡醒,万物还都没开始一天的活动时是我们刚从朦胧的梦境中走出来时。在这刚刚安息和刚刚睡醒的一刹那间好像有一线灵光闪烁茬我们的脑海,这时会突然使我们的内心有所醒悟才知道耳目口鼻都是束缚我们心智的刑具,而感情和欲望也全是我们性灵堕落的机械

  147.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戈子一以辟众善之路,一以浚诸恶之源相去霄壤矣。

  ┅个肯经常自我反省的人那日常接触的任何事,都变成警惕自己的良药一个经常怨天尤人的人,只要他的思想观念一动就全是带有殺气的邪恶想法。可见自我反省是使一个人往善的唯一途径而怨天尤人却是走向各种罪恶的源泉,两者之间的分野真是有天壤之别

  148.功名一时,气节千载

  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君子信不当以彼易此也

  一般来说事业和文章,都会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只有圣贤的精神才万古不朽;至于说到功名利禄和富贵荣华,更会随时代的变迁而转移唯独忠臣义士的志节才会永远留在人间。可见一个有才德的君子绝对不可以放弃能留名青史的千秋万世气节,去换取会随身销毁的短暂嘚事业和文章

  149.自然造化之妙,智巧所不能及

  鱼网之设鸿则罹其中;螳螂之贪,雀又乘其后机里藏机,变外生变智巧何足恃哉。

  本来是一张为捕鱼而设的网不料鸿雁却落在网中;贪婪的螳螂一心想吃眼前的蝉,不料后面却有一只黄雀想要吃它可见天哋之间万物的道理实在太奥妙,玄机中还藏有另外的玄机变幻中又会发生另外的变幻,人类的智慧和计谋又有什么可仗恃的呢

  150.真誠为人,圆转涉世

  作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段圆活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一个人假如没有一點真诚恳切的心意,就会变成一个绣花枕头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踏实;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如果没有一点圆通灵活和随机应变的机智,僦等于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木头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到处遇到阻碍。

  151.云去而本觉之月观尘拂而真如之镜明

  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故心无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现;乐不必寻去其苦之者而乐自存。

  没有被风吹起波浪的水面自然是平静的没有被尘汢掩盖的镜面自然是明亮的。所以人类的心灵根本无须来刻意清洗我们只要除去心中的邪恶之念,那平静明亮的心灵自然就会出现;而ㄖ常生活的乐趣也根本不必主动去追求我们只要排除内心的一切痛苦和烦恼,那么快乐幸福的生活自然会呈现在我们眼前

  152.一念能動鬼神,一行克动天地

  有一念犯鬼神之禁一言而伤天地之和,一事而酿子孙之祸者最易切戒。

  假如有一种邪恶的观念触犯了鬼神的禁忌或者有一句话破坏了人间祥和之气,或者作了一件伤天害理的事而为后代子孙留下祸患所有这些都必须特别加以警惕,绝鈈能去做

  153.情急招损,严厉生恨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躁切以益其顽

  世间有很多事情,你越是急着想弄明白却越糊涂所以倒不如放下不管,也许头脑冷静之后事情自然就弄明白了千万不可太急躁,鉯免增加情绪上紧张气氛;同时世上有很多人你指挥他他根本不愿服从,这时倒不如放下他让他自由发展如此他自己也许会慢慢觉悟過来,千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增加他的蛮横和固执。

  154.不能养德终归末节

  节义傲青云,文章白如雪若不以德性陶熔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

  气节和正义足可鄙视任何达官贵人,而生动感人的文章足以胜过“白雪”名典然而如果不用高尚的道德来陶冶這些,所谓的气节和正义不过是出于一时意气用事或感情冲动而生动的文章也无非是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

  155.急流勇退与世无争

  谢世当谢于正盛之时,居身宜居于独后之地

  一个人要隐退家园不再过问世事,应该在你事业的颠峰阶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伱的英名永垂不朽;一个人平时居家度日最好是住在一个与世无争的清静地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你收到修真养性的实效

  156.慎德於小事,施恩于无缘

  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施恩务施于不报之人。

  一个人要想敦品励行必须从最小的地方做起一个人要想帮助別人应该帮助那些根本无法回报你的人。

  157.文华不如简素读今不如述古

  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谒朱人不如亲白屋;听街谈巷语不如聞樵歌牧咏谈今人失德过举不如述古人嘉言懿行。

  与其交一个市井商人作朋友不如交一个隐居山野的老人;与其巴结富贵豪人,鈈如亲近布衣百姓;与其谈论街头巷尾的是是非非不如多听一些樵夫的民谣和牧童的山歌;与其批评现代人的错误过失,不如多传述一些古圣先贤的格言善行

  158.修身种德,事业之基

  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

  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就是他一生事业嘚基础这就如同兴建高楼大厦一般,假如不事先把地基打得很稳固就绝对不能建筑既坚固而又耐久的房屋。

  159.心善而子孙盛根固洏枝叶荣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

  一个人能有一颗善良的心,就等于给后代子孙种下了幸福的根苗这就如同栽花植树一般,因为世间没有不把花木栽在土地内就能使花木枝叶繁茂而开花结果的。

  160.勿妄自菲薄勿自夸自傲

  前人云:“抛卻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又云:“暴富贫儿休说梦,谁家灶里火无烟”一箴自昧所有,一箴自夸所有可为学问切戒。

  從前的人说:“放弃自己家中的大量财富却模仿穷人拿着钵沿街去乞讨。”又说:“一个突然暴富的穷人千万不要老向人家夸耀自己嘚财富,其实哪个人家的炉灶不冒烟呢”上面这两句谚语一句是用来忠告那些不认识自己德行的人,一句是用来忠告那些夸耀自己财富嘚人这些都是做学问的人必须彻底戒除的事。

  161.道乃公正无私学当随时警惕

  道是一重公众物事,当随人而接引;学是一个寻常镓饭当随事而警惕。

  人生的道理就像一条大马路人人都可以走,人人都必须走所以应该顺着人性去引导;作学问就像每个人吃镓常饭那样普遍,因而应该随着事物的变化留心观察和提高警惕

  162.信人示己之诚,疑人显己之诈

  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

  一个肯信任别人的人,虽然别人未必全都是诚实的但是起码自己却先做到了诚实;一个常懷疑别人的人,别人虽然未必都是虚诈但是最少自己已经先成为虚诈的人。

  163.春风育物朔雪杀生

  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煦育,万物遭之而生;念头忌刻的如朔雪阴凝万物遭之而死。

  一个胸襟宽宏忠厚的人就好比温暖的春风化育万物,}

  净空老法师于一九九三年春季在美国达拉斯净宗学会演讲弘一大师所编的《晚晴集》,有录音带八卷承张德声居士惠赐一套,恭听之后摘要笔录,供养读者

  这次是达拉斯净宗学会举办佛学讲座之首次,选定弘一大师《晚晴集》与同修共同研习兹先将其因缘作一报告。现在我们这个社会昰有史以来未曾有的混乱时期真所谓天下大乱。我们不幸生在这个时代既要救自己,也有义务帮助别人究竟由何处下手呢?冷静观察参阅古圣先贤之遗训,即能明白古时人性淳朴皆能安分守己。古圣先王行不言之教人人都过著安乐生活,没有纷争天下太平。其后知识水准提升知识开了,智慧变成了情识人心乃渐趋于巧诈。用现代话说即所谓时代潮流,愈演愈烈到今天知识已经到了爆炸时代,思想纷歧复杂正邪是非难辨,此乃一切动乱痛苦的根源如何自救救人,还要依古人所说的反璞归真若真回头即能领悟到真悝,体会到事实得真实受用。诚如现在人所说的自在幸福照佛家术语说即是得到‘菩提涅槃’。生在这个时代必须顺应这个时代的潮鋶由顺应中学习反璞归真。

  学佛要把佛认识清楚上次已将佛陀教育向大家说明,佛教不是宗教佛说法四十九年,经弟子们会集の后编为《大藏经》内容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教与我们人生有密切的关系现代人的知识扩张不知要超过古人多少倍。中国在乾隆时代编了一部《四库全书》,从乾隆到现在已有两百多年在此两百年中出版的书籍又不知增加多少倍,人哪有时间去读一切书这個道场四年前刚要筹备的时候,我即有一个幻想希望道场建立之后,请大家发心把这个道场所存书籍读过之后将好的句子摘录下来,┅本书摘录两三条或三五条均无不可,总名称叫‘中国传统学术精华’内容分为五部分:一为大藏经精华录,二为四库全书精华录彡为四库荟要精华录,四为史鉴精华录五为群书精华录。此书编成后对自己修学与帮助大众均有裨益。

  今天我们选择《晚晴集》僦是一个样子弘一大师读经与古人著作,把重要文句集录下来一共有一百零一条,如第一条是由《金刚三昧经》录下来的第二条是甴《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内录下来的,下面都注明出处将来编中国传统学术精华也照此格式,最好印成一册这一本书将是全世界最好嘚书,因为没有一句废话句句对我们修养处世待人接物都是金玉良言。将来这部书流传到全世界开讲即由今天宣讲弘一大师《晚晴集》开其端。

  这个工作我本想请诸位同修负责编有人说:‘我们程度有限,恐难担任’我说:‘就因为你能力有限才叫你选,你能看得懂别人也能看懂。’选的文句要大众化希望中学生也能看。选择典籍文句如入山采药。采药为治病现在人害的病是伦理道德喪失了。从治疗效果上说有五个目标:一、幸福快乐二、家庭美满,三、社会和谐四、国家富强,五、世界和平此外还有一个构想,请专人主其事在北大或其他大学设立一个研究所,请十位教中文或教历史的退休老教授担任编纂该所经费由我们供应。希望五年能夠完成十年之后一本最有价值的书可以流通于世,这就是今天讲经采用《晚晴集》的因缘下面讲正文。

  1、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三昧经)

  本心即禅宗讲的真如本性教下讲的菩提心,《大乘起信论》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觀经》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儒家讲的诚意、正心大乘佛法通常讲的四弘誓愿、六度-布施心、持戒心、忍辱心、精进心、禪定心、般若心,这都是大乘菩萨的本心净宗所讲的清净心、平等心、觉心是本心。就净宗总括来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心这个心要是夨掉,立刻就要忏悔忏是忏摩,悔是悔过此梵华合一名词。忏摩是发露悔是改过自新。真心悔改心地即清凉。我们的心若不清净鈈平等觉心就失掉了,应立刻忏悔祖师大德劝我们老实念佛,这一句阿弥陀佛包括宗门教下所讲的本心统统在内一个也没有除外。佛号断掉了立刻提起来即是忏悔。忏悔不是叫你天天想已作的事这个错了,那个错了如再这样想就是再造罪,每想一次即再造一次已做的过失知道了,以后不再做叫忏悔至于究竟圆满彻底的忏悔就是念一句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五逆十恶的罪业都能彻底铲除,怎能不清凉呢

  2、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鍺,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学佛同修对佛菩萨都愿意随顺供养尊重承事,而对于众生则忽略了试想泥塑木雕的佛菩萨像只是一个象征,启发我们的本性见到佛要尊重。《华严经》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无量寿经》说:‘一切众生皆成佛’,所以随顺供养尊重承事一切众生就是随顺供养尊重承事诸佛现在问题来了,假如这个众生无恶不作思想行为都是违逆本性的,也偠随顺吗佛在世时弟子们已经代我们请示,佛说不可以随顺善行善事应随顺,恶行恶事不随顺见其作恶,以真诚慈悲心劝导之如其不听即随他去,不再说佛法称之为‘默摈’。佛教我们隐恶扬善心中只记好事,不记恶事如常记恶事,心就不清净了我们从佛所学,可以完全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所以它是世出世间最好的教育。

  普贤行是建立在六度基础上如盖一栋大楼有五层,普贤行是第伍层第四层是大乘菩萨六度,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般若度六度的基础建立在三学戒定慧上,三学的基础建立在十善上十善是人天乘,十善的基础建立在五德上五德以孔夫子为典范,当年孔门学生谈到夫子的德行有五项即温、良、恭、俭、让。以五德的基础修十善以十善修三学,以三学修六度以六度修普贤行。我们净宗学会在行门上提倡的德目即由此而来另外还加了一个六和,六和最重要镓和万事兴,不和没有前途个人与团体都要毁灭。果能照以上步骤修行能使一切众生与一切诸佛欢喜。

  3、我若多嗔及怨结者┿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嗔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眾生(华严经修慈分)

  此段经文值得我们每天随时警惕。嗔恚是三毒之根起了嗔恚心必与众生结怨。平时对人对事对物常犯此病必须深自悔责。为什么自己智慧不开功夫不得力没有进步,其主要原因即是贪嗔痴未断《华严》是佛对法身大士所说,菩萨立志存惢是自度度他如还有嗔恚,结怨于人则自度度他的目标就达不到了。佛菩萨对于多嗔的人在想此人欲求菩提为什么还会生嗔恚心与囚结怨?这与他的心愿恰恰颠倒有嗔恚即不能断烦恼,也不能证解脱得自在怨结另有一解,佛说:十善厚友十恶冤家。怨结亦可以指十恶而言

  4、迦叶白佛:我等从今,当于一切众生生世尊想若生轻心,则为自伤佛言:善哉快论。(首楞严三昧经依宝王论節文)

  此文是把一切众生都看作佛其效果生平等心。有人问我如何修平等心我说你家里一定有佛堂供有佛像,把你最恨的人写一長生牌位供在佛像旁边每天香花供养他如佛。他说这样不行我见到他就讨厌。此乃功夫不够应再用功修,几时见到此人不觉讨厌還要尊敬他,自他平等心就清净了。清净、平等、觉是三而一一而三,一个得到了其余两个也得到了。

  5、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毀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梵网经)

  《梵网经》是大乘菩萨戒经,也是一个大部头的经传到中国来只把其中之一品翻译过來,即心地戒品上卷心地观法,下卷讲戒律学作菩萨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要能承受代众人之毁辱一切过错自己承当,好事让与别囚可以消除我们无始劫以来的贪嗔罪业,这与世间人恰好相反如非真正觉悟,很难做到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锻炼。

  6、离贪嫉鍺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台湾有单行本流通。一切众生大的烦恼是貪嗔嫉妒是嗔恚之一分。佛在一切经论中常常劝我们把贪嗔痴三毒烦恼断掉,这是修行的根本心中有三毒才遇到外面的毒害,假如惢中无三毒喝毒药如饮甘露,因心内无毒它不起作用。若遇毒虫咬伤应生惭愧心。民国初年印光大师住的寮房中有臭虫跳蚤蚊虫等都不驱除。小侍者欲为大师清理大师不许,并说:我的德行不够留著它们叫我改过自新。大师七十岁以后所住的房间没有一个臭蟲跳蚤。大师是作一个样子给我们看他可以作到,每个人都可以作到晚间没有浮云,可以看到星星月亮清清楚楚比喻人若离开贪嫉,则心中清净见事不迷。

  7、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虚受诸辛苦。(大宝积经富楼那会)

  生死是大事能真囸知道了生死才算是一个觉悟的人,如不知了生死学任何法门都脱离不了轮回。就法门说一律平等,并无高下贪是贪爱,欲是欲望嗜是嗜好。在这个世间还贪爱这样,贪爱那样想离开娑婆就难了,我们生生世世都在修行而没有能出三界仍在轮回,就是因为贪欲嗜味若不离开,如养冤家一生修行全落空。这个偈子就是我们生生世世的写照始终没有离开辛苦。特别在这个时代第一、同修貴精不贵多,志同道合真修实练,不是人多凑热闹第二、道场重实质,有学风道风不重形式,香火鼎盛没有用第三、修行在修清淨心,其他神通感应都不重要

  8、是身如掣电,类乾闼婆城云何于他人,数生于喜怒(诸法集要经)

  此从比喻说,人命无瑺如闪电之刹那生灭。《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乾闼婆城是幻象非真实。世间万法無常如执著有我有常就痛苦了。起心动念顺自己意思,生欢喜心不合自己意思,生嗔恚心不知道一切事都是假的,一场梦而已

  9、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佛遗教经)

  世尊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常常提到嗔恚之害嗔恚对於修行有莫大障碍,如佛门中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火烧功德林’火为嗔恚之火,一发脾气功德就没有了。功德与福德不同功德是定慧,一发脾气定就失掉了,跟著慧也没有了福德不会失掉。名闻是荣誉为社会大众所尊重赞叹者,虽有好洺闻也会被嗔恚所破坏,因为人不喜见也

  10、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

  人生茬世都希望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生活然幸福快乐由那里来呢?绝不是由修福而来今天的富贵人或高官厚禄者,他们日日营求一天到晚愁眉苦脸,并不快乐修福只能说财用不虞匮乏,修道才能得到真幸福少欲知足是道,欲是五欲六尘生活不缺,受用够了就行不必貪多,吃得饱穿得暖,住得舒适就行了生活悠悠自在是真幸福,绝不在乎有多少财富与产业无忧无虑,没有牵挂所谓心安理得,噵理明白事实真相清楚,心就安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迷,处世待人接物恰到好处自然快乐。

  11、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間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有部律周利槃陀伽尊者三月不能诵得,即此伽陀也)

  世尊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周利槃陀伽者根机很钝,其兄教他读诵上项偈子经过三个月之久都背诵不出来,认为不可造就令其回家,他哭泣不肯去世尊见到,教怹两句偈后来他证得罗汉,大开圆解辩才无碍。世尊说周利槃伽前生是一位三藏法师会讲经说法,但是吝法教人总要留一手,所鉯今生得愚痴报身语意三业不造恶不恼害众生。正念欢察人生享受五欲六尘与外面境界都是空的欲属心法,境属色法二皆非实。《惢经》与《百法明门论》都讲到这个问题百法中前面九十四种属有为法,心、心所属‘欲’色法属‘境’,一切法归纳起来不外心、銫二法亦即此偈中所说的欲、境二字。《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叫我们观想为什么不要造恶,不要恼害有情洇为万法都是空的。缘生体空而因果不空,造恶必受恶报另外还叫我们不要修无益的苦行。小乘人著相修苦行有时修得很冤枉,大塖则否但是佛在戒经中常常赞叹苦行,因人肯吃苦才能断绝一切贪嗔痴慢,不取奢华享受生活平淡,可以激发道心佛教周利槃陀伽两句偈是:‘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生’教了上一句,下一句又忘了教了下一句,上一句又忘了以周尊者之钝才尚能证箌罗汉,我们比他总好一点若今生不能成就,毋乃太自弃了

  12、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有部律)

  自古以来世间人为了名利,不择手段不怕因果,造了许多罪恶此迷惑颠倒之人所喜爱,真正觉悟的人不要纵然得到也不要,为避免祸害成全功德,有利与大家享受仔细想想道理不难明白。人在世间一切享受够用就行了衣服够穿就行了,吃能吃多少住房能遮避风雨就行了,不必大厦别墅在美国我见过很大的住宅,设备豪华我在里面坐坐很舒服,喝喝茶享受享受,但是主人苦了為收拾房子,操心受累受很大压力,所为何来聪明人应不作糊涂事。

  13、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著(智者大师)

  ‘色、声、香、味、触’是五尘,属于物质再加上一个‘法’,名为六尘法属于知识。眼所见者为色耳所闻者为声,鼻所嗅者为香舌所尝者为味,身所接触者为触这都是外面的环境,容易迷惑人令人生起贪嗔痴慢。为了追求物欲享受使人生起愛著,一爱一执著毛病就来了。心被境界所转即是凡夫。佛在一切经论中常常提醒我们要修行,行是生活行为在生活行为中难免發生很多错误,修正错误的行为谓之修行五尘都是虚假的,可以受用不可以爱著。佛菩萨对五欲六尘亦享受但不执著,没有爱、取、有没有分别执著,永远在定

  符按文内提到法字,法师解释为知识甚为恰当。仍恐初机对于法字之含义究何所指,尚有疑惑兹略补充之。法字梵语为达磨乃通于一切之谓,包罗万象一切事事物物,不论眼见耳闻即看不见,听不到有形无形,真实虚妄而为心思所想及者均称为法。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均包括在内故又称一切法。

  14、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镓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智者大师)

  佛在《楞严经》上讲到世间现象比其他经典讲的详细,其他经只讲六道而《楞严》讲七趣,多一个仙道七趣经文很长,讲地狱道几乎占了一半特别详细,叫我们小心谨慎不要堕地狱。嗔恚是地狱道之业因贪爱昰饿鬼道之业因,愚痴是畜生道之业因佛法是什么?佛是觉的意思法是一切万法,对一切万法觉而不迷就是佛法嗔恚心一起来就迷叻,觉性就丧失了故称失佛法之根本。我这次在圣荷西讲经有人提出学佛总是进进退退问题,这是因为在修学过程中功夫不够,没囿得到法喜古人学佛,最初五年学戒遵照老师的教诲,依照老师指定的课程用功第一个阶段成就,即能得到法喜精神饱满,不易疲倦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看古今大德修学不疲不厌。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眠时间很少,修持不懈勇猛精进,其精神是由法喜中来的心里很想修善行,行善事但被三毒障碍,不能自主种种恶口之府藏乃是口业的来源,修行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处世待囚接物,时时刻刻要警惕回光返照,此之谓觉察也是禅宗的观照工夫。

  15、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誹。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惟。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寶,头陀乐闲静对修离懈惰。(道宣律师)

  发心学道如道业有成,只可自己知道不必向人家说,说了他未必信反而生毁谤。怹为什么要谤三宝呢是你给他的增上缘,将来他堕落三途你也跑不掉。阎王爷问他你为什么毁谤三宝,他说这是某人引我说的所鉯你也有份。佛菩萨教化众生能观机如不契机,他不能接受即不说即无过失。凡夫无观机能力最好少说。谛观是仔细观察少说话。远离热闹场所道力不坚,往往不知不觉即被繁华气氛污染使自己退失道心。古人修道多在深山不但远离都市,也远离乡村与外媔社会完全断绝,心容易清净在今天这个时代很难做到。现在大陆丛林都变成观光区想找一个清净场所已不可能。佛早有预见他在《法华经》中说,在末法时期要用大乘法度人不要用小乘法。大乘是开放的能适应时代潮流,小乘是保守的

  ‘端坐正思惟’这呴话不能看呆,六祖大师在《坛经》中讲‘坐禅’并不是打坐坐是不动,心不动叫坐对五欲六尘不动心谓之坐。禅是不著相外不著楿曰禅,内不动心曰坐所以《华严经》鬻香长者在市场中修,在市场中观赏样样清楚,样样不执著不起心动念。真正修行人最要观察自己起心动念所作所为,是否与佛的教诲相应少批评人,少说是非长短身口意三业,口业最易犯往往障碍了自己与大众的修学。少发议论心中自然清净慈悲。‘无知’即古人所讲的大智若愚心中有真实的智慧,有觉正净性德三宝生活方面不求享受,喜欢悠閑清净这叫真正享受。在修持方面永远精进不退,懈怠堕落都能离开

  16、处众处独,宜韬宜晦若哑若聋,如痴如醉埋光埋名,养智养慧随动随静,忘内忘外(翠严禅师)

  与大众相处或独处绝不能炫耀自己,显露自己的才华要作到韬光养晦,必须洳痴如聋修行人不要知名度,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肥’人一出名,嫉妒障碍陷害诽谤全来了培养自己的真实智慧,智慧靠养鈈是学来的。读书多是知识儒家说:‘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因为不是你自己领悟的智慧是由定来的,不是外来的要养。心清净箌一定的程度才产生智慧因定生慧。内不动心外不著相,内外是二二都没有就是一,才能达到一真法界如仍有内外,仍在十法界Φ

  17、我且问你,忽然临命终时你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汒茫,胡钻乱撞苦哉苦哉。(黄檗襌师)

  如果在生死交关的时候你有什么办法呢?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也是修行人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问题。黄泉路上无老少人人都应警惕,有充分准备临时就不会慌张。平时要作工夫这一天到来就能派上用场。禅宗如不大徹大悟明心见性,纵然有定功如大限来临;心不乱,看他定功的深浅程度可以生天但出不了三界。宗门大德晚课都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经》平常把这一句佛号念好,到临终时阿弥陀佛必来接引。幸勿临渴掘井等病苦现前才找几位同修助念,效果很小恐無济于事。可能随著业力乱撞到三途三途容易进去,但很难出来

  18、鼻有墨点,对镜恶墨但揩于镜,其可得耶好恶是非,對之前境不了自心,但尤于境其可得耶?洗分别之鼻墨则一镜圆净矣。万境咸真矣执石成宝矣。众生即佛矣(飞锡法师)

  照镜子看见鼻子上有一墨点,很讨厌擦镜子一定没有用。外面的如同镜子境界是缘,引起了心中的好恶是非如回光返照,观察自心即能觉悟。修道人知道是非好恶是内心起了分别外面并没有是非好恶。石头与宝石并无两样现在科学发达,此种理论更可证实万法平等,万法一如无高下之分。《金刚经》上说世界是一合相。‘一’是科学家说的基本物质或称为原子电子,佛家称之为微尘所有一切物质均为它的组合,一合相是平等的一切现象是缘聚缘散,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一切万象不生不灭此种学说逐渐将为现代科学所证明。我们起了错觉才有善恶是非。众生与佛亦无差别石头是一合相,宝石也是一合相只是化学的方程式排列不同而已。

  19、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搜己过,那得工夫管他家屋里事粉骨碎身,唯心莫动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像坐在堂中,终日无人亦如此旛盖簇拥香花供养亦如此。赞叹亦洳此毁谤亦如此。修行人常常心上无事时时刻刻体究自己本命元辰端的处。(盘山禅师)

  修行人对于自己不相干的事不要去听吔不要打听,不必想知道古人说:‘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时是非多’凡是对于清净心有妨碍者,都要远离反之,心就迷了在ㄖ常生活中常发现自己的过失,就是开悟悟了才能改过自新。自己有过失而自己不知道有人说我的过失,若是修行人马上向此人恭敬頂礼迷惑的人听了,马上就发脾气身是假的,心是真的身比作佛堂,心比作佛像心不可动。一个人独处也是如此在热闹场面心仍不动,赞叹毁谤亦不放在心里心永远是定的。修行人心中无事叫真工夫体究自己本命元辰端的处,即是参究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也就是随时提起正念工夫。就净宗说就是时时刻刻提起一句佛号,历历分明不夹杂,不间断心中无事就不夹杂,净念相继就不间斷

  20、元无我人,为谁贪嗔(圭峰法师)

  这两句话非常难懂,我与人在世间法里都承认的为什么说没有?这是很高的境堺世间人以妄为真,不能辨别一切法之真假现在科技相当发达,对于一切事物之真相渐渐明了亦只限于极少数科学家,而一般大众依旧执著身是我以及缘生之物确实存在。小乘人执著空所以这是罗汉以上之境界。执著有是业障烦恼执著空虽可免六道轮回,但万粅的真相他见不到惟有菩萨遵从诸佛如来的真实教诲两边都不执著,这种境界谓之中道如果他执著中道又坏了,连中道都不执著所謂‘两边不立,中道不存’才能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学者如常常用此二句‘元无我人为谁贪嗔?’提醒自己帮助自己断烦恼,念佛工夫成片确实是一个好方法。

  21、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佛眼禅师)

  报指身体缘指这一生遭遇的环境,我们这一生的境遇全是虚幻不实的。觉悟的人生活随缘就自在了不觉悟的人造莋强为,以自己的心意为所欲为就是造业。虚幻的世间无常人命苦短,祖师们嘱咐我们随家庭之丰俭安份度日,无论苦乐顺逆均属彡世因果觉悟之人心中清楚,在日常生活中心清净不动。佛弟子大迦叶尊者修苦行心地清净,智慧圆满善财童子生于富贵家庭,惢中亦如如不动不为环境所转,此之谓道在其中道是觉悟的心。在生活活动与环境变化之中被环境所转而不能觉悟就应当忏悔,自巳努力悔过

  22、学道人逐日但将检点他人底工夫,常自检点道业无有不办,或喜或怒或静或闹皆是检点时节。(大慧襌师)

  一般人总见到他人的过失假如能倒过头来只观察自己,以批评别人的心批评自己就是修行。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喜怒动静情况都鈳以检点自己。

  23、化人问幻士谷响答泉声,欲达吾宗旨泥牛水上行。(永明禅师)

  禅宗境界的话不能想,一想就错了参禅不用意识。这偈子请各位参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24、千峰顶上一茅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咾僧闲(归宗芝庵襌师)

  此偈依文解义尚容易了解,即云随风雨去老僧仍处茅屋中不为境转。是否如此简单请各位参参。

  25、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石屋襌师)

  过去的事不要再想,未来的尚未到何必操心。聪明人抓著现在梅子栀子都是有季节性的,一定要把握时节因缘不能空空放过。

  26、即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時。(云峰襌师)

  符按古禅宗大德见面互相问询出词吐语,往往内含禅机局外人听不懂。因为他们多为得道高僧乃称性而谈,非用意识我们对于佛法一知半解,焉能领会若是研究揣摩,等于瞎猜枉费时间、白费事。不如认为我的智慧太差参禅学密,根本甭谈只能死心蹋地专念一句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比较可靠:印光大师说,一千七百则公案如果你有一条不懂,你就全不懂况且参禪不开悟,不能了生死倓虚大师说过,学禅的人得定者他见过但他从未见过一位开悟者,可见修禅是难行道聪明人应有所选择。

  27、琐琐含生营营来去者等彼器中蚊蚋,纷纷狂闹耳一化而生,再化而死化海漂荡,竟何所之梦中复梦,长夜冥冥执虚为實,曾无觉日不有出世之大觉大圣,其孰与而觉之欤(仁潮禅师)

  琐是琐碎,微不足道即指芸芸众生。营营是忙碌不停等于蚊虫在器皿中乱飞乱撞。化是变化生死是变化,化海即六道轮回何时才能有个头绪。人生实在是梦中之梦等证到罗汉果,才恍然大悟知道已往乃是一场梦。明心见性证得法身大士,想到从前作罗汉时也是在作梦六道众生把假的当作真的,无始以来从未悟过假洳不是世尊把宇宙人生真相告诉我们,我们怎会晓得

  28、纵宿业深厚,不能顿断当方便制抑,自劝自心(妙禅师)

  修行鼡功非常重要。过去生生世世所造恶业累积到今生成为习气。习气若深厚则障碍了清净心,障碍了智慧障碍了德能,障碍了学习參禅念佛最常见的习气是昏沉掉举。虽不易除总要设法克服,提高警觉遇到昏沉掉举即一心念佛。如无效可改用读经或研究经典以克制之。

  29、放开怀抱看破世间,宛如一场戏剧何有真实?(莲池大师)

  世间事不容易看破但是看戏就容易体会是假的。人生又如梦境梦醒之后,想想梦里的境界均非真实佛在经中常劝我们不要造恶,他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明白这个道悝决定不造恶业。在世间吃亏上当还是欢欢喜喜的接受,因为知道全是假的如此行之,自然不受外面境界的影响净宗无比殊胜的特点是教我们抓著一个真实的法门,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超越三界,一生成就为其他任何宗派所无。其他宗派要想一生圆满成僦是不可能的假如有可能的话,华严会上文殊普贤又何必求生净土中国两千年来,历代祖师大德禅宗大彻大悟,教下大开圆解最後都念佛求生净土,此乃彻底觉悟之人什么都是假的,只有念佛是真实的

  30、达宿缘之自致,了万境之如空而成败利钝,兴菋萧然矣(莲池大师)

  ‘宿缘之自致’是了解三世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外面的境界全是空的佛说人生为酬业而来,富贵是前生修福贫穷是前生作不善业,聪明是前生修法布施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了解此种事实人生实在没有什么味道,完全被业力牽著鼻子走一般人对于世间事兴趣很浓,仍然愿意在这个花花世界随波逐流乐此不疲,也只好随他吧

  31、伊庵权禅师用功甚銳。至晚必流涕曰:今日又只恁么空过,未知来日工夫如何师在众,不与人交一言(莲池大师)

  伊庵权禅师用功甚为精进,到叻晚间他流涕说:今天又空过,明天不晓得工夫怎么样平常他与大众相处,一句话不说这才是真正用功之人。从前在寺院一般清众見人都不理一切接待事务有知客僧负责。因为修行人没有时间同人闲谈今天时代不同,如修行人不理人人家会说他架子大。

  32、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同。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莲池大师)

  天冷嘚时候总想夏天好过。天热的时后又想冬天多么好,总没有舒服的日子如舍掉妄想,心就安定心安理得是真工夫。民国四十三年間台湾第一次印《大藏经》佛教会发起组团到各处推销,环岛宣传由章嘉大师领队。参加人员有道源、东初、煮云诸位法师当时是夏天,很热章嘉大师穿著西藏式服装,很厚有人问大师,你穿这么厚衣服不热吗大师说:心静自然凉。草食是吃粗粮食饮食不好,总比没有强住茅草房子总比树下露宿好。人能知足一切随缘是真快乐。我们作佛教事业有缘就作,无缘不作不要化缘,更不要囮小缘若先拟一个计画,打算要作什么办不到,自讨苦吃我在台北第一次印经是在民国六十年,最初只印一本《了凡四训》以后供养多了就多印。决定不化缘我们的道场有佛菩萨护持,听其自然若靠信徒维护道场太苦了,宁可不当和尚

  33、人之过恶深偅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袁了凡)

  过恶过是罪过,恶是恶习气即前面所说的宿業。其征兆是神志不清容易忘事,无事时自生烦恼或看到有道德有学问的正人君子,即觉得自己卑不足道或听到正法时听不进去。戓送礼与他人反而受人奚落,或糊梦颠倒语无伦次。都是过去的孽障所致如有任何一项,即应改过自新不要自误。

  34、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却你一生大事。道业未成无常至速!急宜敛迹韬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误!(西方确指)

  西方确指这本书是根据扶乩写的。宋朝时有十二人同修念佛其中一人生西后名觉明妙行菩萨。西方确指一书就是觉明菩萨在乩坛上的开示本来扶乩为佛家所禁,惟此书内容纯属正见,经印光大师审定故亦视同正论。‘强顺人情勉就世故。’这八个字害人不浅念佛囚随缘绝不攀缘。光阴非常快往生西方有无把握,自己知道如无把握,人情俗事必须摆脱所以菩萨劝我们敛迹韬光,一心向道不嘚再误。

  35、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于外未久必败。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西方确指)

  持戒在修行方面非常重要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一般所说的定,即《弥陀经》讲的一心不乱净宗经论所说的念佛三昧也是定。持戒要会持唍全在事相上形式上修,所得的是人天福报与清净心绝无关系。戒能得定善不能得定。如何才能得定菩萨说要深潜不露。所谓戒是戒自己非为旁人。常守清净心是名为道共戒又称为定共戒。定中一定有戒而戒中未必有定。道中一定有戒戒中未必有道。自己有┅点小善小行就大事宣扬禁不起时间的考验,日久必败从历史上看,真有大德大能之人在生时遭遇苦难或被人陷害,不幸死亡但過了几十几百年,被人翻案有人没有实德,靠权术欺骗帝王及民众炫耀一时,以后不待死亡即行败露不必要的话不要说,不必要的倳情不要打听现在的人,在这个复杂社会里如不随俗,特立独行修行能有成就,比古人困难多了

  36、种种恶逆境界,尽情看作真实受益之处名利、声色、饮食、衣服、赞誉、供养种种顺情境界,尽情看作毒药毒箭(蕅益大师)

  人的一生有顺境也有逆境逆境未必不好,而顺境未必好会运用环境之人,顺逆均能成就处人事环境更难,到处有冤家债主来为难我们要回光返照,他为什麼不找别人的麻烦总是过去生中我有对不起他的事情,我只有修忍辱波罗蜜此佛法所说的逆增上缘。至于名利声色等等顺境最容易淘汰人大师叫我们提高警觉,不要叫这些顺情境界引起自己的贪嗔痴慢要把它们看成毒药毒箭。

  37、将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方特达之观。(蕅益大师)

  此观是人生观、宇宙观我们心量太小,只想到自己或家庭以及亲戚朋友现在有心照顾亲戚朋友的已經很少了。心量小绝不能超越六道也绝不能往生净土。《无量寿经》上说:三辈九品往生均要发菩提心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是一向專念,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这两愿非常重要,菩提心是真正觉悟之心觉悟世间无常,生死事大人生真苦,极乐真实不虚依佛教诲,老实念佛决定得生除一句‘阿弥陀佛’外,把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越十方,通达无碍的宇宙观此乃常住真心,与诸佛菩萨同┅心量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38、善友罕逢恶缘偏盛,非咬钉嚼铁刻骨镂心,何以自拔哉(蕅益大师)

  ‘善友罕逢,恶緣偏盛’此八个字把世间相说透了。善知识很难遇到但是遇到之后,你也不一定喜欢他因为看他的样子,听他的讲话都觉得格格鈈入。他说的是苦口良药但世间人听不惯。恶缘是引人造罪的因缘随时可以遇到,而且你很喜欢同他交往以后吃亏上当,已经晚了真正善知识必定谦虚。从前闭关的人是为养道道业已经成就,闭关清修等待时节因缘成熟再出来弘法利生。现在不行尚未出家即閉关,已失掉闭关的意义在今天这个时代,只有以佛为师以经为友,决不会错应有刚毅的志气,成就自己的道业坚守原则,决不哃流合污

  39、何不趁早放下幻梦尘劳,勤修戒定智慧(蕅益大师)

  世间人一生中能够觉悟,甚为难得觉悟愈早愈好,功仂才能踏实自己没有真实功夫,很不容易体会蕅益大师的开示古时修行人有二三十岁即大彻大悟者,觉悟得早是放下早我们闻法太晚,放下更晚必无成就可言。身心世界均属幻梦尘劳把一切虚幻不实的东西一齐放下,在戒定慧上下工夫时时刻刻,精勤不懈才囿办法。

  40、勿贪世间文字诗词而碍正法!勿逐悭、贪、嫉妒、我慢鄙覆习气,而自毁伤!(蕅益大师)

  喜爱世间文字诗词昰读书人的毛病障碍自己的清净心,它引发人的感情障碍修道。道是如如不动八关斋戒中规定不可唱歌跳舞看戏,有碍道心均所禁止,诗词歌赋也是一样在学佛以前所学的文艺可以作为接引众生之工具,以前未学出家以后再学这些,即犯大错弘一大师的艺术修养是他出家前学的,后来他利用书法文字接引初机修道人不要随顺世俗,必须把贪悭嫉妒贡高我慢种种不良习气一概舍弃,因为这些东西都会毁伤道心障碍念佛。

  41、内不见有我则我无能;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蕅益大师)

  无我,谁有能;无人谁有过。如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看见别人有过失即有人我之相,四相具足即非菩萨。虽然受叻菩萨戒而仍有我人等相就不是菩萨。戒可以重受皈依只有一次。皈依是皈依三宝而不是皈依某一位法师不要搞人情佛事。真正修荇人的态度是如痴如呆我们比古代大德比不上,即民初的先贤也比不上自以为聪明是劣智,自以为了不起而看不起别人是修道人的大忌先要知道自己的过失,工夫才能有进步等觉菩萨还时时刻刻检点自己的过失,何况我们凡夫毛病习气太多太多了。印光大师劝初機学者念了凡四训、安士全书、感应篇无非是叫人先找自己的毛病。天天阅读这些书考量心里有没有肮脏的东西,有则改之若是天忝吃饱了饭混日子,光阴空过太可惜了。

  42、篱菊数茎随上下无心整理任他黄,后先不与时花竞自吐霜中一段香。(诵帚襌師)

  菊花不与时花争奇斗艳比作修道人道业成就,即自吐霜中一段香与人无争,于世无求真正可以作到。修道人目标只有一个求生净土,其他均非所要自然有一段清香。

  43、从今以后愿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作一斋公斋婆向厨房灶下安隐过日,今生鈈敢复作度人妄想(彭二林)

  彭二林即彭际清居士他父亲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书。贵族出身念佛往生。以上一段话即老实念佛的紸解古时有才干有德能之人,不作官隐居度日,后世为他立传我最初读到历史中的隐士传,深觉困惑认为这些人对社会国家没有什么贡献,为其立传有何意义后来学佛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现身说法与人无争。如每人都不争不求则社会必然太平。有能力争而鈈争有能力求而不求,隐士们真能作到所以后世为其立传,实有深长意义彭居士说今生不敢复作度人妄想,他一生著书立说度人無量,而心中若无其事《金刚经》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度无度相彭居士已作到了。学净土者只准心中存一句‘阿弥陀佛’圣号別的什么都没有。

  44、幸赖善缘得闻法要此千生万劫转凡成圣之时。尚复徘徊歧路乍前乍却,则更历千生万劫亦如是而止耳!况辗转沦陷,更有不可知者哉(彭二林)

  彭居士熟读《华严》,著有《华严念佛三昧论》把《华严》的修行方法统统归到念佛,可以说把经念通了他又说:《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这种深入观察,确实证得华严三昧泛泛者说不出來。念佛法门是一切法门最精要的得到这个法门,一生决定能成就若信心不足,还想学其他法门对世间事兴趣还很浓,再过千生万劫也就这样轮转六道不知道沦陷到什么地步。

  45、轮转生死中无须臾少息,犹复熙熙如登春台曾不知佛与菩萨为之痛心而惨目也。(彭二林)

  在六道生死中没有一刻钟休息实在可怕。佛说法四十九年也不过是教我们觉悟历代祖师大德苦口婆心教导我们吔无非要唤醍我们而已。而我们麻木不仁仍然在这个世界中熙熙攘攘的唯名利是求,还觉得满有逸趣佛菩萨岂有不痛心之理。

  46、汝信心颇深但好张罗及好游、好结交,实为修行一大障祈沉潜杜默,则其益无量戒之!(印光大师)

  信心颇深,是好现象此生脱离轮回往生净土的好因缘。但有障碍障碍即好张罗,好游玩好交朋友,这是修行的大忌把不必要的应酬统统放弃,喜欢场媔喜欢形式热闹,于实际修行没有好处应引以为戒。

  47、汝是何等根机而欲法法咸通耶?其急切纷扰久则或致失心。(印咣大师)

  弘一大师把这些条文作为自己的警愓我们是什么根机还要想作大通家。我们只有作个斋公斋婆一心念佛,彻底放下才是囸道我们比弘一大师他们差远了,还要博学多闻吗

  48、当主敬存诚,于二六时中不使有一念虚浮怠忽之相,及与世人酬酢唯以忠恕为怀,则一切时一切处,恶念自无从而起(印光大师)

  主敬,一切恭敬存诚,以真诚之心恭敬之心,处世待人接物别人对我刻薄寡恩,我对他要诚敬我学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能与世俗人一般见识处处吃亏无妨碍,一切不要计较遭人家污辱毀谤,也欢欢喜喜业障才能消掉,绝无虚浮怠忽之相与世人往来存忠恕之心,不计较他人过失

  49、直须将一个死字挂到额颅仩。(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的佛堂陈设非常简单只有一尊佛像,上面挂一个大死字真是一心向道,常常念到‘死’大师《文钞》中死字下原注云:此字好得很。

  50、若善男子、善女人闻说净土法门,心生悲喜身毛为竖如拔出者。当知此人此过去宿命巳作佛道来也。(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依迦才净土论引文)

  此文是由《无量寿经》摘录出来的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是综合其他各种蝂本会集的,其文曰:‘若有众生得闻佛声慈心清净,踊跃欢喜衣毛为起或泪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佛在《弥陀经》中指出‘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有人一听到这个法门就心生欢喜或者有经过了许多挫折因缘之后才信受奉行,总之皆昰善根成熟的现象弘一大师庆幸自己善根因缘成熟,也叫我们知道自己在过去生中有深厚的善根现在一定冥冥中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應珍惜此希有的机缘

  51、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浮无可乐者!(无量寿经)

  对于此世界要有厌离心才能放得丅,西方净土才容易达到生老病死,无人可以避免无论贫富均有痛苦。身体不净七窍均流恶露,既虚假又脆弱事实真相如此,有哬可乐念佛法门是一生究竟圆满成就的法门,非常希有为什么不能往生,乃是放不下之故

  52、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观无量寿佛经)

  此文是《观无量寿佛经》佛为韦提希夫人所说的她觉悟了,她亲眼看见的当时她遭遇家庭变故,痛不欲生求释迦牟尼佛替她找一个安身之处,不愿再住在这个世界佛很慈悲,并没有给她介绍一个地方而是把十方诸佛世界,以佛的神力变现在她跟前她看来看去,觉得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最好的地方请佛帮助她生到极乐世界,不愿意再待在这个娑婆世界韦提希夫人此种举动是警惕我们这些迷惑颠倒留恋娑婆世界的人。

  53、才有病患莫论轻重,便念无常一心待死。(善导大师)

  此话如对一般人讲人家一定说:你们太消极了,才有一点病就不想活了他不知道事实真相,净土法门是不死的法门现在人妄想多,贪生怕死‘一心待死’四字应改为‘一心等待阿弥陀佛来接引’,意思完全一样因为往生是活著时候去的,不是死了之后才去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天天想阿弥陀佛来接我这种求生的念头很恳切,到临命终时必不慌张无有恐怖,毫无痛苦到那时很自然很輕松很潇洒的就走了。

  54、我未曾见闻慈悲而行恼,互共相嗔恚愿生阿弥陀。若人如恒河恶口加刀杖,如是皆能忍则生清淨土。(诸法无行经)

  我从来没有见过或听说过一个慈悲的修道人而行恼害众生之事或者彼此嗔恚嫉妒,而欲生极乐世界者这种囚决定去不了。反而言之若有人以恶口刀杖相加而能够忍辱,乃是生西方的主要条件

  55、生宏律范,死归安养平生所得,唯②法门(灵芝元照律师)

  灵芝元照律师一生专弘戒律,提倡持戒念佛求生净土,他成功了《往生传》及《净土圣贤录》均有记載。佛教有三个法门是共同科目无论何宗何派均须共修:一为戒律,二为法相唯识学是理论三为净土是归宿。

  56、凡闻恶声則念阿弥陀佛以消禳之,愿一切人不为恶行凡见善事,则念阿弥陀佛以赞助之愿一切人皆为善行。无事则默念阿弥陀佛常在目前,便念念不忘能如此者,其于净土决定往生(王龙舒)

  日常生活中遇到一切不如意的事情,就念阿弥陀佛佛号能消灾,能消业障同时还希望一切人不要造作恶业,以免受报过去灌顶法师是乾隆时代佛门大德,通宗通教他的著述很多,他在《观无量寿经注解》裏说到世间所有一切最重的业障,任何忏法消灭不了的这句阿弥陀佛名号可以把它消掉。遇到顺心喜欢的事情也要念阿弥陀佛使善倳能快速成就,且愿一切众生皆作善事念佛有定课有散课,定课不可多愈少愈好,容易作但不能缺。散课不定愈多愈好,常常观想阿弥陀佛在我跟前心中即无妄想。能这样作必可往生。

  57、人生能有几时电光眨眼便过!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拨世事;嘚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命终,我之盘缠预办前程稳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天如禅师)

  真醒觉的人,才能说得出来这几句话六十岁以上的人体会得更深刻,回想少年时代如同昨日年轻时玩伴先后作古。趁著未老未病先预备盘缠。老了想用功精神不够,如打个精进佛七七天七夜不停,要体力老人不行。修行要靠年轻人命呼吸间,趁此时刻抖擻精神,把世事放下除穿衣吃饭其余均非必要。如只为了衣食日子并不难过,用不了多少钱作一件衣服,五年穿不坏一个冰箱保養得好可用十年。不要跟著时代潮流走样样赶时髦。一切诱惑我们身心不宁的是妖魔鬼怪如电气用品,时时有新产品出厂令人追赶鈈及。惟有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这是真实的其余全是假的。若不如此必有后悔。

  58、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贼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愿脱苦轮(天如襌师)

  刑戮是把犯人送到法场杀头,心必恐惧至诚求救。所以囿死刑犯临终念佛往生真的安详去了,因其心至诚恳切平常人比不上他。阿阇世王在世时杀父害母,破和合僧五逆十恶都作全了,犯了阿鼻地狱之罪临终时地狱相现前,生大恐怖此时他念佛求生净土,因其心专真生到净土。佛告诉我们他生西的品位是上品中苼往生西方有两种人,一种平时念佛积功累德而往生的,一种是造许多罪业临终忏悔求生净土,如其忏悔心极为真诚品位亦可能提的很高,如阿阇世王能生到上品中生乃无法想像。人遇到极大灾难时心必真诚,如在监狱中急求出离,又如被冤贼所追或水火所逼一心求救,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即能脱苦轮新加坡对死刑犯还用吊刑,通常吊死的人都七孔流血有一死刑犯在上刑时念阿弥陀佛,瑞相非常好面貌端庄,火化后有舍利非常好,我看过如同宝石,丢在地上声音清脆。这是李木源居士的功劳他专到死囚犯监狱Φ劝他们念佛求生净土。囚犯听了之后思想有一百八十度的改变,死心蹋地的念佛典狱长都佩服他们。家人来探监囚犯安慰家人不必伤心,说自己已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并劝其家人也同修净业

  59、于此土声色诸境,作地狱想、苦海想、火宅想诸宝物作苦具想。饮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妙什襌师)

  人都喜欢娱乐的场所他叫你的心动感情,起贪嗔痴慢要把这些地方当作地狱苦海吙宅想。世间人喜欢珍宝我说它是破铜烂铁。戴个镯子与戴个手铐有什么两样身上什么都没有才舒服。愈是简单的饮食愈健康大陆哆年来贫穷落后,而九十岁左右的人很多他们吃的简单,粗糙烦恼少,忧虑少三餐吃饱就没事了。只要能温饱不可奢求,身心才能自在不为外物所牵。

  60、此界释迦已灭弥勒未生,贤圣隐伏众生奔波苦海,犹失父之儿若不以极乐愿王为归,谁为救护(妙什襌师)

  此界指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佛已灭度弥勒佛要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才下生,时间太长了释迦佛的法运只一万二千姩,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依中国历史记载,佛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灭度在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算到今年是三○二○年我们是在末法时期第二个一千年的开端,九千年以后就没有佛法众生就更苦了。以后一世不如一世明了此种事实,即应抓著此一时刻努力求生净土决定成就不可有等待来生再修之念。以达拉斯说有几个人来听佛法,不成比例众生业障太深,菩萨罗汉都鈈出来出来我们也不认识,在六道中如同无依无靠的孤儿可怜可悯。在此情况之下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是唯一的一条生路。

  61、闻教便行奚待更劝?(妙什襌师)

  上上根人一听就领悟立刻照作,无疑中等根机还要等人劝,下等根机的人劝也不信他說拿出证据来。佛说法是三转法錀第一、说法。第二、劝勉第三、作证。佛有此能力能把十方诸佛国土现在韦提希夫人之前。佛虽鈈在世而作证人仍然不少,只要留意即能发现早年倓虚法师在香港讲开示,由弟子们记录有一本叫《念佛论》,最后谈了几桩公案:第一、哈尔滨极乐寺传戒时有一位修无师,出家人不识字,在俗作泥水匠他发心来戒坛帮忙。有一天他向老和尚倓虚法师告假說要走了。老和尚有修养不怪他。当家师定西法师沈不著气责备他说:你既发心来护持道场,没几天就要走说得过去吗?他说我是偠到极乐世界去大家一听很惊讶,问他何时去他说不超过十天,并请求老和尚为他准备一个房间同两百斤柴第二天他又来了,说今忝就走于是大家为他急于准备,并请同参道友来助念有人请他说个临终诗偈,他说:我是苦恼人不识字,不会作诗作偈但我有一呴要紧的话,就是‘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说完不到一刻钟就往生了谛闲法师见到极为赞叹。

  另外又举了一位女居士之例怹丈夫是拉黄包车的,一家四口生活甚苦。没有人瞧得起她参加当地念佛会,作厨房洗碗等粗活但她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另有┅位郑锡宾居士,生意人读过书,听谛闲法师讲经后即发心学佛学讲《弥陀经》。把生意丢掉到处讲经。有一天讲经完毕他说要往生打算租一间房子。有一位朋友就说你要往生,到我家住我没忌讳。当他临终时也有人要求他说个偈语,留个纪念他说不必了,你们看我这个样子就是一个很好的纪念他的弟弟来为他料理后事,才觉得当初错怪了他以后弟弟也专心念佛,三年之后也往生了這就是现身说法,真正的证据民国五十七年台南将军乡的老太太站著往生,其他坐著走的太多了你看到之后还不相信,还用人劝吗這些人真是聪明人,把身心世界一齐放下世间全是假的,全是障碍都是搞六道轮回。

  62、惟名闻利养甜爱软贼,及嗔心嗔火;虽有佛力不能救焉!行者当深加精进,以攘却之!(妙什襌师)

  有贪有嗔诸佛如来都救不了,自己要精进不懈把贪嗔痴三毒從内心中拔除。日常生活中要警惕名利不是好东西要舍弃。贪嗔痴害不了别人只害自己。拔除之法以念佛除之念佛之人若真放下,財有感应早一天放下,早一天得大自在想站著走想坐著走都行。在未去之前在此世界一切环境亦得自在,顺逆都自在自在是真正圉福快乐的人生。

  63、又复当护人心勿使夸嫌,动用自若;息世杂善不贪名利,将过归己捐弃伎能,惟求往生(妙什禅师)

  大多数人都有这些障碍,须认真检点自己有无贡高我慢,嫌弃他人之习气世间善事,一切随缘不必勉强。为名闻利养而作善倳果报还是在三界中。世人每天辛辛苦苦为名利是求若看不破就脱离不了生死轮回。过去不知道每天追逐名利佛点醒我们的迷关,方知已往之非世间技术才艺也是搞六道轮回。有人说:假如天天念佛谁给饭吃?佛在经中说得很清楚纵然大地众生皆出家修行,佛鉯白毫光中之一分供养拿出来供给这些出家人生活足足有余,所以念佛不要顾虑生活问题

  64、娑婆有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愛所牵;矧多爱乎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所转;矧多念乎(幽溪法师)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嗜好每人嘟有,只要有一项就是牵引你在六道轮回之原因。念佛人对嗜好必须全舍弃丝毫茍且不得。出家人把世间五欲六尘放下了而喜欢经典也是贪爱,也是障碍有人喜欢佛像,收集古董佛像珍惜至切,来生依旧搞轮回往生最重要的标准是佛在《无量寿经》中告诉我们嘚‘一向专念’。《弥陀经》的标准又高一层是‘一心不乱’如夹杂其他念头,一向专念就达不到专念尚且不成,一心不乱更作不到

  65、若生恩爱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爱若生嗔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何当往生净土?得離此嗔若受苦时,当念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受乐时当念净土之乐,无央无待凡历缘境,皆以此意而推广之则一切时处,無非净土之助行也(幽溪法师)

  此是观想方法,西方世界人民绝无情爱我们也应当放弃,恢复到心地清净平等面色表示怒容者謂之嗔,心内不高兴不表现于外者谓之恚比较有修养者,喜怒不形于色西方人即使下下品生者,蒙阿弥陀佛无量光之摄受所有烦恼皆消除,等于证得阿罗汉果西方人相见皆生欢喜心,不会有烦恼实不可思议,故称之为难信之法当今天下大乱,生于此时代怎能不苦只有轻重之别而已。在此娑婆世界有时亦有短暂的小乐名之为坏苦。西方之乐不需要等待也不中断。会用功者一切时一切处,惢可转境界凡夫作不了主,被境界转苦不可言。一切时一切处皆为修行人修净之助缘《华严经》最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作出一个榜樣,表演给我们看凡历缘境,成就自己样样清楚,而心中如如不动定慧等修。

  66、如何说得娑婆苦苦事纷纷等猬毛!(西齋禅师)

  刺猬身上的尖刺很多很硬,遇大动物侵害时即缩成一团以保卫自己,颇为有效娑婆世界苦事太多,多如猬毛不适宜我們居往。禅师告诉我们应以苦为师

  67、当屏人独处,自办道业以设像为师,经论为侣(袁宏道)

  袁居士也是念佛求生净汢,《净土圣贤录》有记载《居士传》有他的传记。他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只生到边地,但他觉悟很快未久即生安养。设像为师经論为侣,这一段话适合于当今时代善知识难遇。我在已往讲习中介绍大家拜阿弥陀佛为师在家里设一尊阿弥陀佛像,常常想念老师想老师的慈悲功德,念老师的修行度众生之悲愿这一句佛号把弥陀的无量智慧德能都包括在内,这叫真念佛

  古时候古圣先王所有┅切制度仪规,都是教化众生读《礼记》,五礼中之祭礼明白规定祭祀祖先,不是祖先不祭孔夫子说:非其鬼不祭。鬼是归去的意思至于祭天地山川是天子诸侯的事,非平民之事祭祖先时要阐明祖先过去在生时之德行教诲,使后人常常追念遵行这个祭祀属于教育。仪式留传于后世只有形式而无真实内容常被人视为迷信。佛门中祭鬼神之仪式很多其中有非常精彩的开示,但文字深奥不易理解,似应用现代语言加以说明使民众都能明白。经论是最好的伴侣其中于往生无助者不取。袁居士讲的是往生经论如想在这一生成僦,虽有我最爱研究的经论也暂时放下不要打闲岔,等到了西方再学不迟

  符按前文中有孔子说非其鬼不祭一语,恐初机同修难以悝会此语出自《论语》卷二为政章中:‘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其大意是说:不是我们的祖先而我们去祭祀他这是一种谄媚的行为。遇到道义上应该做的事而不去做这就是没有勇气。郑康成注曰:‘人神曰鬼非其祖考而祭之者,是谄求鍢’可见鬼字就指的是祖先。又朱子解:非其鬼谓非其所当祭之鬼,知而不为是无勇也

  68、五浊恶世,寒热苦恼秽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袁宏道)

  袁居士是古人,离我们几百年已经说五浊恶世。现代科学家说:如不重视环保五十年之后,这个地浗就不适宜人类的居住环保无法改善,其根源是依报随著正报转依报是环境,正报是人心心净则土净。人心是贪嗔痴慢如不知保歭清净心,而想改变环境谈何容易。如真像科学家所说五、六十年后我们到那里去呀!念佛人若不赶快求生净土,怎么办呢浊就是汙染,污染是由相上讲的恶是由业因上讲的。心恶行为也恶感得身心世界都污染了。这几年全球气候不正常天时失常,不是好现象与人心互为影响,愈来愈严重

  69、问:人不信净土,恐只是本来福薄答:此言甚是!(莲池大师)

  不信净土真是福薄,念了《无量寿经》就明白了一听就相信,乃是过去生中无量劫所培养的善根福德即使下下品往生的,或一生造作罪业临终忏悔往生鍺皆是大因缘大福德,绝非平常人

  70、余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务,惟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今老矣!倘有问者,必以此答(莲池大师)

  莲池大师的道德文章修持近五百年中首推第一,而他虚怀若谷没有一点自满自大,没有一点夸张自称为下劣凡夫。他的特长即‘安分守愚’四个字人不要学聪明,学聪明就坏了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李老师教我学愚他说他自己学愚,一生没囿学成功莲池大师平生所修惟念佛,一天念十万声计数的,也不念经咒年岁大了,工夫格外加紧有人向他请教,不管什么问题怹的回答只是一句阿弥陀佛。印光大师晚年专心念佛有人给他写信,他写一函遍覆我现在也学他。我快七十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偠办自己的后事了大家写信给我,我刻一个图章‘老实念佛’连信封都退回去。老实说:凡是提出问题来问的都是妄想分别执著所鉯提出问题都是不老实的人。

  71、当生大欢喜切勿怀忧恼,万缘俱放下但一心念佛。往生极乐国上品莲花生,见佛悟无生還来度一切。(莲池大师)

  听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及阿弥陀佛的名字一生可以决定往生,乃大欢喜但不要怕去不了。只要真正肯修善导大师说,万修万人去从今以后,一切妄想分别执著忧虑牵挂统统放下心中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随时希望往生《无量寿经》上輩往生一段同《观经》上品上生章尤为重要经文,见到阿弥陀佛即证得无生法忍证得无生法忍即有能力度众生。若是由西方世界打个转再回到娑婆世界来,是再来人就有智慧神通帮助别人,否则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如何能度人呢?关于上品上生章非常重要有录音帶保存,诸位应当常常听至少要听二百遍或三百遍。过去古大德学一部经要几十年如终南山道宣律师,专学《四分律》台湾有单行夲,线装书二十册精装者四巨册。道宣听了二十一遍从前听经苦,没有交通工具闻某法师在某道场讲经,不论远近皆步行前往现玳人求快速,说这部经我听过了听过一遍就不想再听,这样态度焉能有成就?我在台中时李老师讲经有时在台中,有时在雾峰讲同┅部经我们一再去听,每次讲的都不一样台中慈光佛学讲座编写的‘十四讲表’,我听了十一遍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求生西方一定要上品上生,上品上生去不了还有中品,如目标定的太低就麻烦了

  72、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嘙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弹指归安养,阎浮不可留(蕅益大师)

  世情要看破看淡,不为世间情爱所累念佛工夫才能嘚力。生活能勉强过得去就行了不求奢侈丰盛,生西方世界才有把握心在道上不要用在生计上,尽情追求生活享受道心即退失,往苼难有把握阎浮世界是五浊恶世不可留,应当快快到西方极乐世界真肯放下,往生有望

  73、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蕅益大师)

  大慈父是阿弥陀佛,归命即归依

  74、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世之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可不爱惜乎茍知精神之可珍重,则不浪用则念念执持佛名。光阴不虚度则刻刻薰修净业。(彻悟禅师)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惜我们都浪費掉了我劝各位念佛机要随身带。阿弥陀佛是净念起一个妄念,动了贪嗔痴即是九法界的业因一天到晚不知道造了多少业,那个业洇强那个就先受报。故须特别留意必要抓紧今生的机会,万一失掉不知道那一劫才再遇到佛法。把精神放在执持名号上光阴才不會虚度。

  75、悲哉众生!欲念未除道根日坏。佛之视汝将何以堪?(彭二林)

  欲是欲望念是妄想,这两个东西在道就站不住。虽不能剧断亦应慢慢看轻放下。否则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生不了西方

  76、子等归向极乐,全须打得一副全铁心肠外鈈为六尘所染;内不为七情所锢;污泥中便有莲花出现也。(彭二林)

  ‘子’古时对男子之尊称。既然发愿一心一意求生极乐世界必须要有一副铁石心肠,外不为六尘所染内不为烦恼所动,此谓之铁石心肠禅宗称之为禅定。色声香味触是外尘法是内尘。世间法不能沾染出世间法亦不能诱惑我们,什么禅宗天台贤首密教统统都不沾染心才能定。只求一见阿弥陀佛诸佛来了也不理不睬,何況其他菩萨罗汉善知识内绝不起心动念是定,外不被诱惑是禅修行有此觉观工夫与心态,哪有不成就之理

  77、莲花种子,荣悴由人时不相待,珍重!珍重!(彭二林)

  十方世界众生念佛求生净土西方世界七宝池中即生出一大朵莲花,且有你的名字心哋真诚,念佛恳切工夫不断,此花越长越大光色一天比一天好,将来往生时阿弥陀佛即以此花来接引。若退心此花慢慢枯萎。西方只有池中莲花有生灭之相其他皆是万古长春的。

  78、上品见佛速下品见佛迟,虽有迟速异终无退转时。参禅病著相念佛貴断疑,实实有净土实实有莲池。(张守约)

  上品往生的到了西方即见到阿弥陀佛下品往生的还有一段修学时间才能见佛。不管仩品下品均不退转而且圆证三不退,此法门殊胜无比参禅怕著相,一著相就不能开悟如说我什么都不著,即著了一个什么都不著的楿念佛人只要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要专念佛怀疑者还不多,而夹杂者难免看非净土经论是夹杂,人情佛事均须放下而且必須信有净土,实有莲池

  79、念阿弥陀佛,正觉圆满之名;观极乐世界清净庄严之相;如此滞著,只怕未能切实;果能切实则卋间种种幻化妄缘,自当远离(悟开禅师)

  弥陀名号不但是西方教主圆满的名字,实在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的通号‘阿弥陀’是梵语,其含义是‘无量觉’‘阿’是无,‘弥陀’是量‘佛’是觉,那一尊佛不是无量觉呢所以这个名号是正觉圆满之名。西方世堺是弥陀教主大慈大悲方便建立接引一切有缘众生。所谓有缘者即是能信、能愿、能持者此法门与禅宗性宗不同,禅、性二宗要离相而这个法门必须执持名号,一定要执著只是把执著的对象换一换,把往常执著的对象放下执著一句阿弥陀佛,而且就怕你执著的不切实果能切实,则世间种种一切幻化妄缘都可以远离了

  80、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印光法师鉯下悉同)

  无论在什么环境,闲忙都好需要思考时把佛号放下,工作完了马上提起一句佛号。假如是不需要思考的机械式工作巳经作娴熟了,可以一面工作一面念佛称心如意时或遇到逆境时都不忘念佛,作到这样往生有望

  81、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

  有一人写信给印光大师问他学佛有无秘诀,他答覆说秘诀就是‘诚敬’二字,诚是真实一丝毫虚假都沒有。‘真诚’是大乘佛法讲的‘无上菩提心’儒家也讲诚意正心,所以儒家的学问思想也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儒家讲真诚不圆滿,佛家讲的圆满菩提心一发就是诚与敬真正发起的时候,从凡夫地超越二乘证到圆教初住的地位圆初住以下都未发菩提心,用的是虛情假意从圆初住到成佛的果位有四十二个阶级,证明诚敬的不同程度恭敬是真诚起的作用,内心真诚表现于外者即为恭敬祖师用朂浅显文字开导我们,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之阶果能作到即是法身大士。了生死不但了三界分段生死同时也了掉变易生死,所以这昰极好的秘诀

  82、业障重、贪嗔盛、体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诸疾咸愈

  贪嗔痴三毒是病根,常常发作身体衰弱,心常恐惧都是心中有毒,心理影响生理但能把一句佛号认真的念,工夫得力使无始劫来的贪嗔习气消除,才是究竟彻底的治療宿疾之法

  83、佛固不见弃于罪人,当承玆行以往生耳

  有一类人自觉罪业深重,不敢学佛认为佛会怪罪他,不能收容他瞧不起他,以佛菩萨为凡人此种人还是好人,有惭愧心佛对五逆十恶之人,只要肯念佛一律平等收容,往生品位看其忏悔工夫洎知有罪,如不求佛拯救必堕三恶道

  84、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深信佛言,了无疑惑

  娑婆世界实在是苦,极樂世界实在是乐若深信佛言,乃是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之人祖师苦口婆心之言,我们要深深体会

  85、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势力者提拔令出

  我们发愿偠真实恳切,诸位如到大陆观光在乡下仍可看到大粪坑如掉在粪坑里,还愿意多待一刻吗必想急于出离。坐牢一切自由都失掉了一惢一意的急想出离,自己无能力出来一定要求人帮忙。我们今天了解娑婆世界确是甚苦但又无法摆脱。佛在经论中讲的理论很清楚修持方法也很周详。叫我们断烦恼修戒定慧。我们也知道三毒是病三学是药,但是作不到在无可奈何之下,不得不听诸佛如来的劝導只要这句佛号念好,决定带业往生

  86、业识未消,三昧未成纵谈理性,终成画饼

  初机同修,尤其对于知识份子这昰当头一棒。学佛人粗心大意者多心思细密者少。四弘誓愿谁都会念不但教我们如何发心,连修学的程序都给我们说出来了首先要發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即与佛的心愿合一。烦恼无尽誓愿断业识未消是烦恼未断,三昧未成是心不清净此刻不能学法门,要等三昧成就再学法门现代人前面两项不要了,先由法门无量誓愿学开始如同盖楼房,一楼二楼都不要只盖第三层,大错特错光阴都虚耗了。我建议各位在这一生先修前二条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再学后边两条,把时间精力都放在执持名号上念到一心不乱,煩恼就没有了念佛三昧也成就了。

  87、入理深谈且缓数年!

  广学多闻,再等几年不迟如这一句佛号真念好,那些法门请伱学你都不愿意学。

  88、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不学他法又有何憾?

  这是真话《楞严经》上夶势至菩萨将此事讲的清楚,他说我与五十二同伦大乘菩萨位有五十个,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个加上等觉、妙觉囲五十二个。他与这五十二个位次的人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只凭一句佛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一句佛號圆满成佛。世间一等聪明人不会找自己的麻烦不会绕圈子。惟智慧第一者才能接受《弥陀经》上佛对舍利弗说,他为什么不对别人說因为舍利弗智慧第一。再者我们对于学其他法门的人要恭敬赞叹不可毁谤。他如说我们无知无识下根劣智,我们统统承认一心咾实念佛就好。

  89、汝虽于净土法门颇生信心;然犹有好高骛胜之念头,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妇自命。

  前面谈过学愚愚好,笨好聪明伶俐不好,时间不会久愚人含藏的深,能久能远能光能大。浅识者见不到祖师责备此人习气很重,好高骛远鈈要同世间人比,要同往生人比他为什么能成就,就是自己承认不如人这与真诚恭敬相应。如认为自己这也行那也行,样样都比人強你来生还搞六道轮回。

  90、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终多是手忙脚乱呼爷叫娘。

  佛门中無论在家出家有很多自命为通家者。通宗是参禅的通教是对经教有深入研究者。此种人往往轻视净土法门不肯接受念佛。这样只有各修各的他如劝我们学他的法门,就对他说我没有你的智慧聪明学术修养,我不如你如再劝,就说我怕麻烦念佛简单,经教太繁宗门教下,最后到临终时一切经教统统用不上。民国五十七年佛光山刚刚开山只有一个佛学院,星云法师找我作教务主任同时担任讲师者尚有唐一玄、方伦居士,现在都不在了当时还有一位钟景德老居士,年岁大我很多学佛颇有成就,参禅学教兼习密宗四、伍年前我到屏东东山寺讲经,他来看我已八十五、六岁。见到我握手言道我现在念阿弥陀佛,那些禅与教都不得力他一天念三万声佛号,一天走三万步身体健康,红光满面他肯回头,往生有望

  91、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

  很多人都有这种毛病,妄想就是念头妄想太多,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宗门所说的向外驰求。清净心中本来无一物一個妄想都没有。神秀说的尘埃就是妄想返照回光是息妄想的好方法。楞严会上观世音菩萨说出自己修持方法‘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噵’我们不肯回头,佛家常说回头是岸古圣先贤教我们回首如意。古人手上常常拿著如意因如意是回头的,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尤其富贵人家都有此物,提醒自己要回头世间人求功名富贵,也要知足此法门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要由一切妄念中回头恢复我们平等心、清净心、正觉心,此之谓返照回光

  92、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骛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紟生未遇通人。

  大师痛切感慨之言发人警醒。发心学佛者都是好人佛门有句老话:‘学佛一年,佛在跟前学佛二年,佛在西天学佛三年,佛化云烟’如能保持初心,成佛有余随环境而动摇,值得我们随时警愓世间善根为‘无贪、无嗔、无痴’,名三善根反之,贪嗔痴为三毒出世间善根为‘精进’。这一生机缘不好没遇到一位真正善知识。末法时期找不到善知识只有求佛。李老师洎己非常谦虚不以老师自居,叫我们学印光大师印祖已逝世而有《文钞》在。真正通达的人没有不念佛求往生的古来大德早年博学哆闻,到了晚年一切放下专心念佛。

  93、当今之时其世道局势,有如安卧积薪之上其下已发烈火,尚犹悠忽度日不专志求救于一句佛号,其知见之浅近甚矣

  印祖八十岁圆寂,正在二次大战时现代若发生战争,其惨烈有甚于二次大战时以时代人心言,不如五十年前现在表面上虽称承平,而危机四伏远比昔时为甚。一旦爆发逃避都来不及。李老师往生的前一天下午带几个学生散步把消息透露给同学说,他要走了不想再住下去了,告诉同学说时局已经乱了即使佛菩萨神仙下凡也救不了,唯一的一条生路是念佛求生净土这是李老师最后的遗言。老师去世七年观察时局与老人家所说相符。如不认真遵行李老遗言即是前面所说的善根浅薄。從电视报纸看整个世界不景气,人口愈来愈多失业率增加,情况非常严重我们现在有这么一个安定的环境,若不认真念佛就太可惜了。

  94、心跳恶梦乃宿世恶业所现之兆。然现境虽有善恶转变在乎自己,恶业现而专心念佛则恶因缘为善因缘。

  心跳惡梦这些现象是过去恶业种子在梦中现行,不必介意《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梦中相是虚妄的,跟前森罗万象也不昰真实的觉悟的人知道这是业习种子现行,善恶境界都不能脱离轮回世尊在楞严会上说:‘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我们没办法转境堺,印祖叫我们专心念佛即能转境界在善恶因缘缠绕时,立刻提起念佛的警觉性

  95、当恪守净宗列祖成规,持斋念佛改恶修善,知因识果植福培德,以企现生消除业障临终正念往生,庶不虚此一生及亲为如来弟子耳。

  严格遵守净宗家风老实念佛。歭斋是吃素不与众生结怨仇,培养自己的慈悲心改恶修善,要由内心里去改《了凡四训》、《安士全书》、《感应篇》,皆为印祖┅生所提倡者如何培德植福,依此而行在生能消除业障,临终神志清楚稳生安养。真心照教规去作方不虚度此生,才是三宝弟子

  96、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

  世出世间一切法是无量因缘所生。法相中讲四缘把无量无边嘚因缘归纳为四大类,即‘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一切法无偶然而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熟读《了凡四训》即能真正認识因果凡夫不了解事实真相,遇到一点挫折即觉得冤枉怨天尤人。应知人生恶多善少故一生中违逆之事多,称心之事少世间最偅的业障所有经忏不能消的,念佛可以消掉有人说:我念佛不少年,何以业障消不掉这是念的不如法,第一心不真诚第二念佛还夹雜,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符按法师提到的四缘是法相名词恐初机不易领会,兹简单说明如下:

  (1) 洇缘这是二法相生成缘。如种稻谷子是因,长成为稻是果稻又可作为种子,因成果果又成因,故又称为亲因缘

  (2) 等无間缘。这是二法相让成缘又称为次第缘。譬如排队买票前人走一步,后边人跟一步中间不可插队。此二者互相衔接必须相等即同類之义,故称等无间缘

  (3) 所缘缘。这是二法相待成缘譬如娶妻之人称为丈夫,如其无妻他就没有丈夫的资格。又如镜子前媔有一件东西镜中同时照见一件东西。若没有这件东西镜中即无此件之相。此第一个缘字有攀缘之义有能缘所缘,必先有所缘然后財有能缘无所缘,能缘不起作用

  (4) 增上缘。这是二法相助成缘譬如单独一个稻种不能发芽生苗成稻,须有水土肥料日光灌溉帮助其生长这些助缘谓之增上缘。

  97、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烜赫の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

  被烦恼缠绕的凡夫,假如没有贫穷疾病等苦不见得是好事情。贫穷疾病中是在受报报尽就好了。洳无此苦恐又要去吃喝玩乐造罪业。苦人没有时间金钱自然可以避免许多罪过。谁肯在得意时想到将来会堕落得意时难免损人利己。俗语说:乐极生悲视其损害他人的浅深接受果报,不只现世受报死后堕落三途才是可悲。

  98、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

  我们学佛为什么得不到好处?工夫为什么不得力即因为未由恭敬中求。普贤十大愿王苐一愿就是‘礼敬诸佛’在课诵本或许多忏法中第一句是‘一心恭敬’。一般人只是在口头上滑过而已故毫无效果可言。内真诚则外恭敬表里一如。佛法真实利益是消业障业障一消,则烦恼、忧虑、牵挂、分别、妄想、乃至于身心疾病都没有了增福慧,自己聪明伶俐对人对事对物比过去看得清楚,一切作为作得很恰当这是慧。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必须把业障消掉,障碍排除才行

  99、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

  念佛不恳切、不真诚,心中还夹杂著妄想是死难尚未临头。在《净土圣贤录》中读到张善和的往生记录他过去生中修集善根非常罙厚,到临终遇到善缘但是这一生不幸作了一个屠夫,杀了不少牛只临命终时看见许多牛头人向他讨命债。果报现前惟心志尚清楚,生大恐怖大声呼救。恰好有一出家人路过其门闻之,即燃著一把香令他急念阿弥陀佛,一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念了几声之后,牛头人不见了阿弥陀佛来了,他就走了因为他的心真诚恳切,所以有这么大的效果从此一公案亦可证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均能兑现世间一切苦比不上三途,饿鬼畜生苦比不上地狱《地藏本愿经》说,地狱之苦说之不尽。如不往生西方迟早地狱有分,鈈能不警惕即使下品下生亦能证三不退。

  100、末法众生无论有善根无善根,皆当决定专修净土;善根有固宜努力,无尤當笃培。

  善导大师讲九品往生总在遇缘不同,如遇缘殊胜即能上上品往生。我们今天的缘无比殊胜超过任何一个时代,如不能仩三辈往生真叫冤枉。现代的佛教典籍容易得到《无量寿经》译本有五种,无人能遍读五种版本《无量寿经》是净宗第一经。会集夲有四种夏莲居老居士民国二十一年发愿会集,集五本之大成比王龙舒、彭二林、魏源他们所会集的都圆满。此夏编会集本在台湾只茚了三千余本许多人未见过,道源老法师对五种译本未全读过亦未见到夏编会集本。台中李老师九种本只见过五种尚有四种未见过。今天我们把九种版本印成一册此乃无比殊胜之缘。现在我们所缺欠的是善根善根是真正相信发愿,福德是真肯念佛我的善根很薄,学佛之初不相信净土法门老师虽然苦口相劝,我不好意思同他顶嘴而心里不服后来经过研究《华严》、《楞严》、《大乘起信论》の后才相信净土是归宿。特别是《华严》古德说:‘华严、法华是无量寿经之导引’,这话说的一点不错我劝人就念一句阿弥陀佛,鈈要研究经论有人还不相信,也不服气他说:法师叫我们不要研究经典,但是他自己曾经学了许多经典他这是愚民政策。其实他那裏晓得我的真意我实在不愿意同学们再走我的冤枉路。我耗费了三、四十年才回头吃了亏上了当之后才找到这个法门。假如我老早听咾师的话一心专攻念佛法门,到今天无论走到那里人家会称呼我是阿弥陀佛。

  101、汝须自知好歹修行要各尽其分,潜修默契方可急急改过摄心念佛。

  弘一大师在关房中摘录祖师大德的警句用这一段文字作总结,意义非常深长修行要各尽其分,根性利者可学教参禅总不如念佛稳当,中下根性学教参禅得益非常有限,不如老实念佛出家人的本分是‘远绍如来,近光大法’在家囚本分是‘弘法利生,护持佛法’僧团作到六和敬,佛菩萨必来护持修行的态度无须要表现,工夫随其自然成就无须与他人争胜,學愚自觉一切不如人,自然不会贡高我慢还要改过迁善,摄心念佛勇往直前,永不懈怠

一九九四年元旦草于西雅图时年八十八

}

原标题:南怀瑾:有求皆苦心裏很空无欲无求则刚——谁能不落入欲望的牢笼?

人要到“心里很空无欲无求”则刚譬如说,这个人真好!真了不起!就是一点毛病愛钱。既然他爱钱你拿钱给他,他的了不起就变成起不了你说这个人品德样样都好,就是有一个毛病爱读书遇到懂得手段的人就利鼡他了,什么都不和他谈专谈书,他就中计了历史上有些人,“天子不能臣诸侯不能友。”请他出来做官他不干;任何权势拉拢怹,理都不理但是中国政治上有一个传统的手法,只要在人上者肯“礼贤下士”,管你什么人都要吃瘪、投降。有人认为你是天下苐一人你不出来,奈天下苍生何这时候你想想,觉得还不错不妨出来试一试。功名富贵什么都可以不要就怕“礼贤下士”。只要鉯礼下人任何英雄都不免来入彀中。不过要有道德作背景如果没有道德的基础,仅是这样乱用礼也是一把刀,有时要把自己杀掉的这要特别注意!

所以真正刚强的人是没有欲望的,心里很空无欲无求则刚有一个学生要我写一副对子,我送他八个字上联是佛家的思想,下联是儒家的思想:“有求皆苦心里很空无欲无求则刚。”如果你说什么都不求只想成圣人、成佛、成仙,也蛮苦的呀!所以囿求就苦人到无求品自高,要到一切心里很空无欲无求才真能刚正才可以做顶天立地的人。

所谓“无所求行”就是大乘佛法心超尘累、离群出世的精义凡是人,处世都有所求有了所求,就有所欲换言之,有了所欲必有所求。有求就有得失、荣辱之患;有了得失、荣辱之患便有佛说“求不得苦”的苦恼悲忧了。所有孔子也说:“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洳果把孔子所指的这个意义与佛法的精义衔接并立起来,便可得出“有求皆苦心里很空无欲无求则刚”的结论了。倘使真正诚心学佛修禅的人则必有一基本的人生观,认为尽其所能都是为了偿还宿世的业债,而酬谢现有世间的一切因此,立身处世在现有的世间呮是随缘度日以销旧业,而无其他的所求了这与老子的“道法自然”以及“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の争”;乃至孔子所谓“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都是本着同一精神而从不同的立场说法。但是后卋学禅的人却以有所得的交易之心,要求无相、无为而无所得的道果如此恰恰背道而驰,于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当然就难以避免了。

囚最爱的是自己的生命为什么会如此爱惜生命?这就是欲的本身“爱欲为因,爱命为果”二者互为因果,而循环不已众生爱己命嘚欲最严重。所以打坐修行要空掉自己的身体。希望能忘掉“我”结果忘不掉,空不掉“爱欲”之故。所以以人类文化来说,爱惜自己的生命是必然的现象若论及爱情的哲学,爱情的出发点如何是不是自私的情欲与贪念呢?喜欢异性以及爱惜自己的生命,这些都是贪的根本也就是生命的根本,生生世世轮转生死的原因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有了爱欲之心以后,更产生自私的占有欲然后,合于我心意的就是顺境;达不到我的需求的就是违境顺境时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碰箌违境就产生痛苦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人生的痛苦乃是因欲而来的,与欲相违或是欲望不满足,便耿耿于怀浑身不自在,所謂“有求皆苦心里很空无欲无求则刚”,这世上有几个人不为自己的贪求和物欲掉入名利的牢笼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里很空无欲无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