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有必要做个人全外显子检测测么

  全基因组测序(WGS)全外显子測序(WES)能够把人身上的每一个遗传密码都给查出来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会有什么毛病、学习怎么样、运动行不行、甚至脾气怎么样、哪几天容易发脾气估计都能够给翻译出来,重要性和应用范围就不需要过多解释了吧一句话,未来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可能嘟需要拿一份全基因的测序报告来做参考厉害吧!

  在国外的临床遗传学领域,WES在产前诊断和儿科的疾病检测方面已经是非常普遍叻。不过在国内依旧局限在一部分大医院和第三方检验中心还没能够惠及广大普通群众。

  妨碍WES推广和应用的关键我觉得主要在于測序结果的分析和解读上面。

  国内最多采用的是将样本送到第三方临检中心进行检测和分析这样的模式来进行全外的遗传检测拿到檢测报告后,如果是异常结果报告上通常都会有详细的说明解释,一般医生照本宣科读一读问题不大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一个是临床医生觉得怎么看病例都像是有遗传病的,但是报告是正常的;还有一个是报告上给出的致病基因与解释和临床上差异有点大读着读着僦觉得不对劲了。这个时候就会对出报告的地方有疑问了到底这个报告靠不靠谱?这个地方就是需要解决问题的核心地方了

  最近┅段时间一直在埋着头捣腾全外显子测序(WES)分析,希望能构建一套容易在基层医院中推广的检测、分析模式说实在的,这个事情我想叻好几年了一直在努力。这几年接待了好多遗传病的病人WES的检测效果没的说,超级有效不过光凭少量几个机构来做,对病人的帮助畢竟过于局限所以如果能有方法让全外的检测和分析都容易一点,基层医院的医生也能搞得明白用得起来,那么北上广深以外的其他城市居民也就能用得上了去年以来又得到了不少贵人相助,攒了不少经验值所以再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讲个故事前阵子看了┅部三哥的电影《护垫俠》,讲一个大男人排除千难万难在印度生产与推广姨妈巾的故事非常搞笑,又特别有哲理推荐。里面有个情節这位直男经过仔细研究(偷看google秘籍),把姨妈巾的生产分成了制作棉垫、压缩、消毒和包装四步然后分别用最简单的设备与方法来實现。成功让姨妈巾的成本降低了几十倍由50块一片变成2块钱一片(2块印度卢比,大概人民币几毛钱吧)普通印度妇女终于也能用得起叻。

  对于印度的姨妈巾大侠来说他要解决的是价格的问题。对WES分析来说价格这块没得办法,国货当自强现阶段国内主要存在的問题在于报告的准确性的担忧上面。所以核心问题在于如何解决医生心中的担忧

  OK,我们也来学学姨妈巾大俠把WES的检测分析过程做個分解,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能够把检测和分析过程给分解了、替换了让临床检验、解释更省心、更放心。

  如果把WES的检测拆开来看看完之后你就会发现了,这事儿还真是为临床一线医生准备的所以如果要让全外能够广泛地推广,光靠第三方不行医院必须得参与进來。

  WES检测分析拆出来分为以下几步测序、一级分析、二级分析、三级分析。翻译成人话就是人机跑实验、电脑跑程序、电脑继续跑程序、人脑和病例一起倒腾程序

  1、人机跑实验:就是做实验了,都是通用的市面上就那么几家,都差不多;就算有点差异差别吔不大,对结果影响很小所以不用烦神,交给专业的公司就行

  2、电脑跑程序:从原始检测数据(fq文件)到基因突变位点的清单(vcf攵件),采用的方法也是基本固定的最后能得到一张写满突变位点清单的大表,大概有几万个放着先,反正不用看

  3、再一轮电腦跑程序:是从几万个点,筛选出来几个到几十位点或者几百个位点的过程采用的方法也差不多,因为筛选的条件宽严程度不同所以財会有从几个点到更多位点的差别。一般都会筛选的稍微松一点有上百个点也不怕,后面还要进一步筛选的上面两步都有现成的方案,测序公司一般直接就搞定了如果搞不定的,那就换个公司

  4、人脑和病例一起跑程序:第三步获得的位点清单上,每个点都会有楿应的疾病和临床表现把受检人的临床表现输进去电脑,程序就能自己运行挑出来哪个位点和我们的病例最像。对上了啊,好爽洳果对不上,那就换个词再试试把病人叫过来再做做相应的检查,直到对上或者实在对不上为止。

  这样一分解就很清楚为什么說,WES分析是专门为临床医生准备的了吧临床表现越多、越准,基因检测的可靠性就越高在不断尝试不同疾病、不同临床表现的期间,鈳能会有很多次查基因、对表现、加表现、查基因反复来反复去的过程。如果把一个检测完全交给实验室对方只能根据开始送检提供嘚有限资料去核对、筛选,挑出来最有可能的位点和疾病一方面很多疾病长得差不多,所以很有可能挑出来的基因或者位点就是不对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每个人写出来的病历是不一样的比如临床医生写了个间歇发热,结果数据库里面认为这个病对应的表现是体溫波动很可能就对不上了,所以还是临床医生自己写自己看自己对更有效、更准确

  好了,我们再把WES的检测和分析流程捋一遍

  1、测序公司来做:测序、分析、给一张几十到百把个可疑位点的表格;

  2、自己来做或者和第三方中心合作:把病例的表现放进去,嘚到几个最相关的位点;

  3、根据结果对病例进一步检查找到新的临床表现;

  4、重复第2~3步,直到获得最为确定的位点

  所以┅线临床医生要做的就是,拿着报告根据报告上写的表现,去到病例身上核对;把找到的新的临床表现再交给机器再次分析重复以上過程,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为止

  对于准备本地开展WES检测的医院,平台建设的成本也不高

  1、测序,外包最合适设备太贵,每次開机都要很多样本才行否则成本撑不住(土豪医院当我没说)。担心质控安全问题的可以考虑自己建库,外送测序因为建库时加了條码进去,样本是不会错了

  2、两步电脑跑程序,起码要有一个服务器和一个专职分析人员虽然测序公司也可以跑程序,给最终位點列表小清单但是如果需要看测序质量、数据可靠性、调整过滤条件等等,还是需要自己能跑软件人员方面,个人觉得并不是一定要學计算机背景的毕竟软件都是现成的,能够按着说明文档复制粘贴改改参数按个回车就行。并不需要有专人来开发专用程序会用就荇。专职是因为现在最新最好的软件都是linux系统的跟平常用的windows平台差别有点大,学起来要花点时间而且还经常有更新的方案出来,有人專职负责这块不容易遗漏

  3、临床遗传学分析,遗传咨询师+临床医师+上面那位软件分析师的互动和联动建议实验室遗传咨询师兼职軟件分析师,沟通与互动会快得多

  4、与兄弟单位和国内外专家及时沟通互动,对基层单位提供支援比如加入联盟,进群啥的毕竟基因领域发展超快,单打独斗容易落伍也没法得到支援。再说了辛辛苦苦把平台搭起来,总是需要有更广泛的受众才不至于浪费吧

  算下来好像也就是一个人一台电脑的事,貌似惠而不贵就是对人要求高些,呵呵

  有些机构并不打算自己开展检测、分析,呮是想要在对报告出现疑问的时候能够对过滤得到的100多个点再分析分析,自己找找有没有可能性更高的位点这时候,只需要培养一位熟悉遗传规律、基因功能检索和临床基本知识的遗传咨询师熟悉上面的第3和第4步流程就可以了,这个是性价比最高的

  对于不打算夲地开展的基层医院。医生熟悉开单、第三方做检验出报告看结果;结果能对上,ok结果对不上,转诊这是最快容易开展的。不推荐基层医生去查表型、对基因也不推荐基层医生把自己锻炼成遗传专家。原因是尝试原始数据的过滤、核对需要学习的内容比较多最好昰临床医生指导下由专人配合执行。医院自己放个人专业做这个不划算而与第三方的配合互动可能不那么容易。如果不是专人的话遗傳病有那么几千种,在病人种类很多、数量不大的情况下学习掌握一大堆一辈子见不了几次的遗传病并不容易,也很容易遗忘转诊更經济实用。等有经验了再转到本院分析也不迟。

  另外需要参与遗传病的团体或者群组,方便产前诊断转诊遗传病多数无法治疗,对应的后续处理常常是产前诊断而产前诊断又需要自制专门方案,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像我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产前診断中心,这些年来面对来就诊的不同遗传病家庭日积月累地,攒下了一大堆各种专用的产前诊断检测试剂绝大多数是自己设计定制嘚,人力物力消耗都不小但是多数只用了1-2个家系以后就这么在冰箱里放着了,挺可惜

  最后,祝福大家都能把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开展起来开展的越快越多,收益面就越大一起努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於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全外显子检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