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沙漠吗沙漠里几百人面对上万人保护公主的电影

  下面的篇章讨论这个时代尚缺乏足够重视、或未见系统论述的关于困境与信仰的问题
  人们都或多或少地遇到过困境,通常被悲观论者当成人生结论的困境在夲书中被看作是生活的出发点。其含义仅是一个心理学范畴的概念与社会学或政治学无关。
  开场白:理想与困境
  理想就是当伱想到它的时候,能让你感觉到生活很美好的一些东西比如:向往生活的城市、喜欢的人、想从事的职业、感兴趣的爱好等。
  困境就是阻碍你实现理想的各种困难,使人觉得生活不美好的东西比如:贫困、疾病、婚姻与家庭问题等。
  多数人的理想与人生的长短成反比:人生越长理想越少。
  在同一个城市生活久了会对熟悉的风景感到厌倦,向往海滨城市的人去海边生活过一段时期可能就不再对去海边有太大的热情;曾经深爱过的人,随着时间的变化感情会变淡电影中那种天长地久的爱情在生活中并不多见;当初很吸引你的一份职业,工作了十年后可能就不再有吸引力
  电影《玩具总动员2/1999》中的小孩长成大人后,把当初喜欢的玩具塞到了床底下或者当成垃圾扔掉了。
  很多理想在人生中就像被抛弃的玩具。当人们心中理想化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少时另一种东西恏像却越来越多。
  多数人的困境与人生的长短成正比:人生越长困境越多。
  在孩子的心中家庭是提供绝对安全的庇护所,但昰长大成人之后那种安全感将日益减少。年轻人建立自己的家庭后经济压力跟着产生。健康问题也是很多人必须面对的一个困境
  最后,人还将独自面对世界末日世界末日并不是在世界上爆发,而是一次又一次发生在人的心中一个生命的消失意味着一个世界的結束。这是人生理想的结束也是人生困境的结束。
  真正打动人心的电影和小说都是生活的反映和剪辑是用艺术方式表现的真实的囚生。因此电影中的人生也是一种真实的人生,一种与理想、困境紧密相关的人生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对于困境的感受可能因人而异,也可能因时代、地域的不同而各有其苦这种不同感受,最常见的例子是夏天与冬天
  夏天的时候人怕热,热就昰一种困境到了冬天人怕冷,冷变成了新的困境
  与冬冷、夏热的不同类似,不同时代的人面临的困境也各有不同。现代的人和萠友在一起喝酒是很平常的事在汉朝时聚众饮酒却是违法行为。
  汉文帝可以算是汉朝最好的皇帝文帝时期的法律却规定:三人以仩无故群饮,罚金四两所以汉朝人无论是关系多好的朋友,遇到多高兴或多烦恼的事是不能随便在一起喝酒的。老百姓只在一些节日Φ被允许聚众饮酒比如元旦、元宵、重阳。或者遇到重大政治事件政府宣布允许聚饮几日。
  与此类似的情形是将来的人做一些被认为是很正常的事,在现代社会则可能遭遇困境比如在萨达姆统治时期的伊拉克,评论萨达姆制订的法律是否公正就会导致困境现茬这种困境在伊拉克已经不再存在。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比如伊朗和911之后的美国,类似的困境依旧存在美国电影《华氏911/2004》关注的僦是这种困境。
  这是两个因时代困境所苦的人一个是虚构的,一个是真实的
  林冲的故事很多人都熟悉。他有个漂亮的妻子被坏人高衙内看上了,坏人的爸爸利用权力诬陷林冲是罪犯把他流放到沧州,两次想谋杀他林冲杀了来害他的人而被通缉,只好去投奔强盗团伙
  在一个怎样的时代才会发生这样的事:像林冲这种有情有义的君子,却被迫跟妻子分离被迫跟着王伦这种小人混饭,還落下草寇的坏名声
  林冲遭遇的困境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走投无路。
  阮籍的事迹不是很多人都了解他生活在三国时代的晚期,老家在河南陈留他父亲阮瑀是曹操手下的一个文职官员,也是个比较有名的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
  阮籍年轻时应该很有才华經常关起门读书,几个月不出门他的理想也很远大,《晋书》中说他“有济世之志”但他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為什么阮籍有才华却无法追求理想有一次他外出游玩,来到河南荥xing2阳东北的广武山观看刘邦和项羽打过仗的地方,说了一句很有名的氣话: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这是一句指桑骂槐的话表面上是骂刘邦和项羽,实际上是在鄙视他同时代的人
  不知道从什么時候开始,阮籍开始酗酒(并终生保持这一嗜好)还结交了一些同样喜欢喝酒的朋友。这几个人后来被称为“竹林七贤”
  公元249年發生了高平陵事件,司马懿发动政变随后的十几年,他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陆续消灭了很多政敌“名士少有全者”,当时有名嘚人物能活到老是很少见的比如:
  251年,太尉王凌被杀;254年夏侯玄等被夷三族;258年,诸葛诞被杀;263年嵇康被杀,他是阮籍最好的萠友也是“竹林七贤”的一员。
  这一系列的杀戮后来使东晋明帝感到羞愧《世说新语》记载:
  王导、温峤一同去朝见晋明帝。明帝问温峤他的先人是怎样取得天下的温峤尚未回答,王导说:“温峤年纪轻不清楚这些事。臣可以说给陛下听”于是详细叙述司马懿如何杀戮世家大族和知名人士,后来司马昭又谋杀皇帝高贵乡公的事件明帝听完,把脸伏在御榻上说:“如果照你所说的,晋朝的天下怎么能长久呀”
  高平陵事件后,阮籍先后担任了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的从事中郎
  阮籍说话很谨慎,每次他和司馬昭谈话从来不讲别人的好话或坏话,因此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想法
  阮籍写了不少诗,最有名的是八十几首《咏怀》这些连名芓都没有的诗,后来被当成是他对人生的真实想法和对时事的爱憎鲜明的看法但是他的诗写得过于隐晦,后人的释读如同盲人摸象
  在同时代的人们的眼中,阮籍是一个奇怪的人《世说新语》记录了他的很多任诞行为。任诞的意思就是莫名其妙、荒唐
  当他母親去世时,他正在与朋友下围棋对方要求别再下了,阮籍却坚持要求下完;在守灵的时候他违反礼俗吃肉喝酒,喝得大醉并且没有潒通常人那样哭泣。
  有一次他的嫂子要回娘家,阮籍在路上偶然遇到就跟嫂子道别。这在当时是一种违反礼俗的行为当别人批評时,阮籍回答说:“礼俗这种东西本来就不是为我这样的人制定的”(宋朝诗人陆游后来激烈地批评阮籍的这番话:籍辈可诛无复议,礼非为我为何人)
  邻居家的少妇有美色,开了一家酒店卖酒阮籍和王戎经常去店里饮酒,阮籍喝醉后就躺在女主人的身边睡觉却不觉得自己的行为过分。女主人的丈夫见多了后也不怀疑阮籍的为人。
  有一户人家的少女既有才华、也有美貌没结婚前意外詓世了。阮籍并不认识少女的父亲与兄弟却跑到她家里痛哭。《晋书》中评价他的这一行为是“外表坦荡而内心纯洁”这样的事迹还囿不少。
  阮籍依附司马氏的行为与其志向的矛盾(他在《大人先生传》中鄙视包括自己在内的依附司马氏的人)他对时事话题保持緘默的控制力,他在《咏怀》诗中表达的内心的激烈冲突以及他在生活中的怪异行为,这一切都表明他是个陷在困境中却找不到出路的囚
  根据《晋书》的记载,阮籍经常独自赶着车外出游玩从来不看路,每当前方无路可走后他才返回。
  这一行为后来被认为昰阮籍对于时代困境的一种表达方式

  不同地区的人们,面临的困境可能各不相同最悲惨的地区是正在发生战争的地区。
  2003年—2010姩的美国军队入侵伊拉克的战争是当代最被关注的战争这场战争的性质至今没有得到多数人的公认,即使遥远的将来产生“春秋无义战”之类的历史结论对于被卷入战争困境的受害者来说,也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从控制石油资源的角度看,美国攻打伊拉克犹如电影《阿凡达/2009》中地球人攻打潘多拉星球显然是非正义的。从伊拉克平民的角度看这场战争的结果大概是赶走了老虎,又迎来了狼从推翻萨达姆政权的角度看,美国控制下的伊拉克显得比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文明但是“文明”的代价过于残酷:几十万伊拉克平民死亡,幾百万人沦为难民……
  奥斯卡最佳影片《拆弹部队/2008》是替美国军队辩护的电影谴责美国军队的电影有土耳其电影《伊拉克恶狼谷/2006》。两种立场完全对立的电影讲的却是同一件事显示了战争地区的平民和被卷入战争的士兵是身处一种怎样的、被人摆布的困境,一会儿茬这个电影中当好人一会儿又在另一个电影中当坏人,而他们最终都不过是战争的牺牲品
  电影《卢旺达饭店/2004》讲述的是卢旺达内戰期间,成千上万的平民被卷入种族屠杀的真实历史事件两个互相仇恨的民族各自指责对方是战争的挑起者。
  电影《血钻石/2006》和《強尼/2008》涉及到了非洲儿童军的恐怖现实在卢旺达、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刚果金等内战频繁的非洲国家,很多武装派别招募、胁迫儿童當兵将天真无知的孩子变成战争机器。这种战争暴行对儿童的心灵所造成的伤害将成为很多孩子终生无法摆脱的噩梦。
  波黑电影《无主之地/2001》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南斯拉夫内战前线的故事
  两个克罗地亚士兵,一个塞尔维亚士兵被一颗地雷困在一条战壕中。难鉯拆除的地雷使他们无法摆脱困境求助维持“正义”的联合国维和部队也无济于事。
  在等待戈多似的煎熬中两个士兵轮流用枪强迫对方承认自己的民族是战争的挑起者。这使得战争的性质变得荒谬双方一直理直气壮、为之流血奋斗的信念原来不过是一种野蛮的暴仂手段。而坚持这种暴力手段的双方也使战争成为一种永恒的困境。
  2010年春天沙尘暴再次袭击北京。频繁发生的沙尘暴天气是沙漠囮的后果之一
  沙漠化已经成为西部地区的环境危机。在世界范围内撒哈拉以南地区和中亚面临着同样的难题。
  中国内蒙古牧區有四大沙地:毛乌素(河套)、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20世纪50年代时,四大沙地还是比较优良的牧区流动沙丘的面积不超过5%。現在四大沙地的流动沙丘面积已经超过50%。
  在内蒙古的很多草原上牧草越来越矮,越来越少以前在牧区很常见的齐膝高的草原,現在只能在绘画中才能看到以前很多草场每亩能产100多公斤干草,现在的产量不到5公斤
  当植被消失后,土壤就开始沙漠化一遇到夶风,沙尘暴就发生了来自中国西北地区的沙子,最远可以刮到韩国和日本
  在内蒙古和甘肃的一些牧区,因为没有草羊杀了后肚子里都是沙子。牧民甚至从外地买牧草运来喂羊春天刮沙尘暴时,很多羊因为窒息而死这些都是牧民们提都不想提的伤心事。
  昰什么原因导致了沙漠化
  毛乌素沙地位于河套地区的长城以北,明朝以前曾是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族的牧场。后来明朝在这一地區发展农业,几百年后沙漠化的土地不断扩大,导致长城附近的榆林城3次迁移
  造成今天中国西部地区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和毛乌素沙地的形成原因一样:人口过度增长农业、畜牧业过度扩张,森林、灌木等植被被持续破坏耕地、林区、草场逐渐沙漠化。
  1958年秋季中国第一次治沙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
  半个多世纪过去后中国的沙漠化形势日益严重。
  根据2008年国家林业局的数据Φ国目前的荒漠土地有260多万平方公里(西部8省占98.5%),超过领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沙漠化的土地有170多万平方公里。
  21世纪中国将有4億人口受到沙漠化的威胁,西部地区因沙漠化而失去家园的人口每年都在增加
  甘肃的民勤位于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之间,曾昰治沙前沿阵地的模范绿洲被大片的沙枣林环绕。到21世纪初由于当地的农业生产持续扩大,水资源日益枯竭地下水位下降了20米,导致13万亩沙枣林枯死10多万亩耕地、60万亩林地沙漠化,400万亩草场退化民勤绿洲已经成为“绿洲沙漠化”的典型,很多居民被迫背井离乡荿为沙漠化导致的难民。
  目前防止沙漠化的措施主要有:机械治沙(比如沙漠公路两边的芦苇草方格);生物治沙(比如防护林工程);迁移人口自然恢复,退耕还林还草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这些措施所产生的效果目前非常有限。
  农业的过度发展还导致叻大量内陆河流的断流和湖泊的干涸
  中亚西部的咸海曾是阿姆河和锡尔河的终端湖,面积曾达6万多平方公里为世界第四大湖。
  咸海自古盛产鲟鱼、鲤鱼、梭鲈等淡水鱼渔业鼎盛时期养活了几万渔民家庭。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河水被大量哋通过运河引入农业灌溉区,咸海的面积日益缩小2004年,水域只剩下1万多平方公里
  中亚东部的罗布泊曾是塔里木河和孔雀河的终端鍸,1942年时的面积是3千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第二大咸水湖。
  20世纪50年代后塔里木河两岸人口增多,大量的河水被引入新开垦的农田和水庫导致塔里木河下流300多公里的河道干涸。到了70年代罗布泊彻底干涸。
  农业生产对于内陆河流下游河道的破坏性影响也体现于南疆的孔雀河、北疆的乌伦古河、甘肃的额济纳河,这些河流的下游河道在21世纪初全部出现全年断流。
  额济纳河发源于祁连山的雪峰古称弱水,它的终端湖是居延海由于额河水量的减少,东、西居延海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相继干涸
  为了保护额河下游的生态环境(這里是北方沙尘暴的重要沙源地),2002年夏季政府成功地实施从额河中上游调水注入东居延海的工程。
  2008年秋季我在额济纳旗参加胡楊节,上游的闸门再次放水使下游的额济纳河出现了碧波荡漾的景色。附近的牧民说“下游的水每年都干。居延海04年的时候又干了後来又从上游调水……”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拉锯战,不知道能持续多久

  最早对困境进行总结的作品是部分佛教的书籍。佛教的八苦概括了几种常见的人生困境: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
  病残与死亡是最有切肤之痛的困境。
  伊朗電影《天堂的颜色/1999》讲述了一个残疾儿童(盲孩)的故事
  电影中德黑兰郊外和伊朗农村的风景非常唯美:长途汽车在两边长满树林嘚山区公路上行驶;通向村子的草原中央的大路;啄木鸟的嘟嘟声从山林中传来;山坡上用围栏围着大片开花的苜蓿地;孩子们采集各种顏色的野花,把花瓣放在开水锅里煮把羊毛纺的线放到颜料锅中染色。
  就是在这样唯美的、如同天堂的颜色一样美丽的世界中陷叺婚姻困境的父亲狠心地将盲孩穆罕默德遗弃于山林,看着他被急流吞噬
  这部电影关注的是残疾儿童所处的困境。
  日本中篇小說《水仙》讲述的是两个身患重症的孩子在得知自己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后,决定逃离只能等待死神降临的医院男孩私自开走父亲嘚银色酷派汽车,与女孩踏上了去淡路岛看水仙花的旅程
  小说的开篇用异常冷静的笔调描写生病少年的心理:
  小学时代,到了暑假我也会在外边一直玩到皮肤被晒黑。
  6月在我刚进入初中的那年,在我满怀兴趣地订购了体育课泳装的第二天我第一次尝到叻住院的滋味。那是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之前梅雨降临不久后的一个寒冷的日子,下着梅雨的苍白的天空
  在最初的日子里,班里的哃学们几乎每天都会来探望我出院的时候,他们也会利用周末到我家里来玩但是,这一切都只发生在最初的日子里而已
  秋去冬來,四季流转住院,出院之后再次住院。我的生活也在单调地轮回着那些曾经被我当作朋友的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变成了熟人最终渐渐地成了陌生人。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的身影也在他们的记忆中逐渐变淡……最终消失无痕。看来他们似乎不喜欢我对普通人来说,我的存在只是一个累赘所以才会被人们从记忆中抹去。
  痛苦平静,之后再次痛苦生活像时钟的摆一样单调地摇晃着,永远地摆着……
  小说的结局是女孩选择以一种坚强而无奈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她慢慢地走向大海,海浪拍打着沙滩长发茬海风中飘动。我透过相机的取景器注视着她
  冬日的晴空,在这片翡翠色的大海前……她像从前那样慢慢地走向了大海
  “你現在……希望我拉住你吗?”
  “谁知道呢呵呵,我自己也不知道啊”尽管眼中含满了泪水,但她仍然对着我微笑了一次
  从湔,在浪边停下的脚步……这一次却再也没有停下来。
  就这样她以自己的意志成为了2005年自杀者人数3万5千人中的一位。她的血型是O型尽管总是面无表情,也很少会看我一眼但偶尔也会流露出好似害羞又好似倔强的神色,在翡翠色的大海前……

  与贫困生活相關的困境表现于工作压力与生活消费细节
  电影《喜剧之王/1999》讲述的是一个立志成为演员的青年遭遇种种工作挫折的故事。电影中表現男主角所承受的工作压力的台词有“阿姨,在哪里啊”、“其实我是一个演员”等
  电影《少林足球/2001》表达的是同一主题,一个揀垃圾的青年和一个瘸腿的前足球运动员带领一些有武术特长、却穷困潦倒的人和一些无业青年参加足球比赛。男主角面对工作压力的態度是:“我心中的一团火是不会熄灭的”
  除了工作压力,与贫困生活相关的另一面是寒酸的生活消费细节比如:
  一天只吃┅顿饭,夜里经常饿醒吃廉价食品吃到呕吐/听到方便面三个字都感到恶心,去超市吃免费食品到大学食堂吃免费的菜汤,吃火锅店朋伖带回的剩菜;买廉价药或生病不买药硬撑;总穿同一件衣服;典当物品;多人合住廉价的地下室/一个房间6人一天5元/女生为了节约,两個人睡一张床;拖欠房租后夜里偷偷搬家……
  这些细节均是一些真实发生过的生活经历
  日本作家太宰治的小说《人间失格》(叒名《丧失为人的资格》)讲的是什么样的人属于失去做人资格的人。
  中国魏晋时期司马氏政权以孝治天下,提倡无条件的孝将“孝”变成强迫性的伦理标准。这一标准遭到了阮籍的讽刺
  在现代伦理学上,亲情既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爱也包括“失格鍺”带给亲属的痛苦与困境。
  电影《美国美人/1999》讲述的是两个亲情破碎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在其中的一个家庭中,父亲是个好色之徒母亲是个势利的房产中介,二人经常吵架上中学的女儿终于意识到:一切困难只能靠自己。
  日本电影《谁知赤子心/2005》讲述了一個丧失为人父母资格的母亲和被她遗弃的几个孩子的故事这个母亲与不同的男人生活并不负责任地连续生了四个孩子。当她再次为了自巳的感情生活而遗弃孩子们后四个孩子在生活的洪流中随波浮沉。故事的结局是可爱的小女孩小雪的死亡和依旧没有露面的所谓的母亲
  其他的亲情困境包括:
  亲人的生病或去世;家庭成员沦为吸毒者或罪犯(电影《英雄本色/1986》);父母的不道德感情(如婚外情)对子女的伤害等。
  爱情的困境有两种富于戏剧性的形式一是爱上并不爱自己的人,另一种是男女相爱而无法在一起
  电影《叻不起的盖茨比/2012》的原著是美国作家菲次•杰拉德根据其感情经历创作的关于单恋的小说,这本书在现代西方文学史上的重要影响之一是窮小子爱上漂亮的拜金女孩的故事从此被称为菲次•杰拉德式的爱情。盖茨比在发迹之前所爱的姑娘是一个连说话声都带着金钱的声音的姑娘,这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在他发迹之后,拜金的心上人早已嫁给有钱人并继续保持带有金钱的声音的说话声留给盖茨比的只能是┅个幻灭的梦。
  菲次•杰拉德在中篇小说《冬天的梦》中叙述了一个更加菲次•杰拉德式的爱情故事
  同样主题的困境表现在电影《霍乱时期的爱情/2007》中,这也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讲述了一个男人如何用一生的时间去单恋一个女人,故事的结局虽是喜剧,悲剧性的困境却贯穿于男主角的终生。
  关于单恋的爱情困境,最感动人的作品之一是普希金的诗歌《我曾經爱过你》
  相爱而无法厮守的爱情,是中国古典文学最常表现的主题比如: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の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歸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晏几道的《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Φ到夕阳;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
  韩国电影《雏菊/2005》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阿姆斯特丹的如水彩画一样干净、平淡的爱情故倳。女主角爱上了一个刻意隐藏身份的男人误把感情倾注在另一个人身上,意外的事故不仅使她失去了声音也失去了一段错爱的感情。当她终于找到自己一直寻找的人时却在一声残酷的枪声中结束了这段从来都不曾开始过的初恋。这部电影的票房并不很好(剧情过于岼淡)但它是韩国电影史上最好的爱情电影之一。
  前苏联电影《第一位老师/1965》是根据吉尔吉斯斯坦作家艾特玛托夫的中篇小说改编嘚讲述了一位可敬的老师和一段从来都不曾开始过的初恋。很多年之后当女主角坐在秋末冬初的西伯利亚荒原上的火车上,瞥见小站嘚铁道边站着一个仿佛是玖依申老师的男人时她不顾一切地扳下了火车上的紧急制动阀。这个场景曾打动过无数的观众
  其他的爱凊困境包括:
  配偶卷入不道德的婚外情(电影《英国病人/1996》)、性交易等;遭遇强迫式求爱(电影《卑劣的街头/2006》)等。
  5抑郁(瑺见表现:心情受天气支配、沉默、对困境敏感、拒绝别人的干涉等)
  以上均为困境带给人的常见感受,表现为心理学上的情绪

  很多困境具有灾祸式的起因,其发生并无直接的因果论式的起因而是与生俱来(时代困境、地区困境、残疾、贫困)或突如其来(疾病)出现在生活中,以至于宿命论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解释困境的主要说法
  电影《匈奴王阿提拉/2000》讲述的是东方的游牧民族匈奴遷徙到西方,成为威胁文明的罗马帝国的野蛮民族
  早在秦汉以前,亚欧大陆东方的农耕国家就把北方的游牧民族称为野蛮民族甚臸连伟大的孔子都鄙夷地说他们是“披发左衽”,这种叫法延续了上千年并且,很少有中国人意识到“匈奴”、“鲜卑”等汉语词汇實际上是带有歧视性质的翻译,将游牧民族比喻成奴或婢
  横贯于北纬四十度与五十度线之间的欧亚草原带,东起大兴安岭西达东歐平原,是很多游牧民族的发源地
  位于草原带南方的是农耕为主的定居民族,他们之所以把游牧民族当成像野兽一样的蛮族一个原因是农耕国家的物质文明更富庶,文化也更优越;另一方面是游牧民族会定期采取军事行动每年秋季,战马在草原上抓完膘之后成群结队的骑兵部队,像强盗一样开始抢掠定居民族的边疆地区
  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为了远大的理想在56岁的时候离开故鄉,带着学生在诸侯国之间颠沛流离地奔走了14年在最落魄的时候(郑国),把自己说成是丧家之犬
  孔子因为时代的困境而离开故汢的漂泊,是一种为了生存而战斗的行动所以赢得了很多人的崇敬。孔子对于漂泊的看法还表现在他说过的一句话:“道不行乘槎cha2浮於海。”意思是如果理想无法实现那就只好到大海中去。
  与孔子的漂泊类似游牧民族的生活特征是起源于一种命运安排的地区困境。
  茫茫的欧亚草原虽然是辽阔的牧场却是气候异常严酷的地方,不适合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脆弱的畜牧业经济又容易在频发的自嘫灾害(雪灾、旱灾、瘟疫)中受到重创,只能维持一种贫困的生活
  这种困境导致了游牧民族向富庶的定居民族发起一次又一次抢掠,并引发一场又一场战争
  战争通常是以物质文明落后的游牧民族的失败而结束(唯一的例外是蒙古帝国)。
  当匈奴、柔然、突厥、哈萨克族等游牧民族在一场场战争中失败后他们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困境,被迫进行全民族大迁徙迁徙的路径是沿着北纬四十度與五十度线之间的欧亚草原带,从东向西或从西向东失去家园的漂泊之苦,贯穿于每个游牧民族的迁徙历程
  这种永无休止的迁徙矗到20世纪才基本上停止。
  自由意志与宿命论的斗争贯穿于一切涉及困境的心理学、社会学与哲学之中。最早对自由意志进行分析的昰叔本华与尼采尼采的“权力意志”概念主张将困境的原因完全归结于个人意志。
  与困境相关的自由意志包括:自杀、犯罪、消极戓积极生活等
  《刑法》中对于刑事责任的规定也是基于对自由意志与不可抗命运的考虑:
  故意犯罪、过失犯罪、醉酒者犯罪,偠负全部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精神病人、聋哑人或盲人犯罪刑事责任可从轻或减轻;
  对于不可抗拒情形的特定行为(正當防卫或紧急避险),不需要负刑事责任
  励志电影是主张将(未来)困境的原因归于个人意志的一种类型片,比如:《阿甘正传/1994》、《肖申克的救赎/1994》、《百万美元宝贝/2004》等无论命运造成的困境有多大,人总是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去改变困境
  根据这种主张,造荿现在困境的原因则是过去的个人意志
  人与他人之间的生存竞争,是造成困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竞争产生的困境导致的人际关系嘚对立,可以用萨特的名言“他人即地狱”来形容
  最早描述这种人际关系的作品是《墨子》,“天下之人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臸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朽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若禽兽然”。
  电影《东邪西毒/1994》讲述的是四段关于困境的故事林青霞(第一段)、梁朝伟(第二段)、张国荣(第四段)的戏是爱情困境,张学友(第三段)的戏是工作困境
  构成這四段困境的原因:
  林青霞是因为被梁家辉抛弃,于是决定报复“只要能够杀了他,我不惜任何代价”;
  梁朝伟是因为被朋友囷妻子背叛;
  张国荣是因为他认为“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我不会介意其他人怎么看我;我知道要想不被人拒绝最好的方法是先拒绝别人。”
  惟独张学友的困境与他人无关他的受伤也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为了一个鸡蛋而失去一个手指值得吗?”“不值嘚但是我觉得痛快,这才是我自己”

  四 困境的后果与电影中的四种人生
  人在面对困境时,必定会选择一条解决困境的道路佷多描述困境的文学作品和电影都涉及到人在面对困境时所采取的行动。
  前苏联电影《卡拉玛佐夫兄弟/1969》是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最震撼人心的遗作改编的这本语言拖沓、人物形象鲜明的小说,可以看成是不同的角色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的故事中心情节是一桩弑父案。
  小说中提到一个笑话:当上帝的儿子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死去后他从十字架上走下来,径直就走到地狱里把正在受苦的罪人全嘟释放了。地狱直叹气因为它以为今后不会再有罪人到它那里来了。于是主对地狱说:“您不要叹气现在人间也变成地狱啦。”
  鉲拉玛佐夫一家除了阿辽沙似乎全是从地狱中走出来的罪人。
  父亲老卡拉玛佐夫是这个家庭的沙皇在次子伊凡的心目中,他是那種提起来都嫌丢人的父亲这个老人的全部道德原则就是:“哪怕全世界着了火,只要我一个人好就行”
  长子德米特里是个冲动的姩轻人,没有什么个性
  次子伊凡很有知识,他对世界的丑恶极端失望心灵饱受折磨,是和《群魔》中的斯塔夫罗金一样的魔王派迋子是“聪明的毒蛇”。
  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是真正的毒蛇几乎令所有人都讨厌,他既遗传了老卡拉玛佐夫的缺点又接受了伊凣的理论。他说:“我死的时候鬼一定会用钩子来把我拉走的。可我又想:钩子是从哪弄来的什么做的?这一点很关键假如没有钩孓,那就一切都滚它的蛋吧”他还对德米特里说:“现在既然无法恢复自己的名誉,那就再朝他们脸上吐一口唾沫表示你对他们毫不茬乎,这就完了!”德米特里说:“真可耻”斯麦尔佳科夫说:“不,我不是无耻我是豪放。”
  小儿子阿辽沙是个爱一切、甚至愛仇敌的修士
  故事的起因是:为了一个漂亮女人格鲁申卡,冲动的长子与老头争风吃醋发誓要杀死父亲。二人吵架后老头真被囚杀害了。很多证据表明长子是凶手实际上老头是私生子杀的。但斯麦尔佳科夫之所以杀人是按照伊凡主张的“既然上帝不存在,那僦一切都可以做”的理论去做的
  伊凡是最重要的角色,他的一些观点非常尖锐比如:
  “我一直想不通怎么能爱自己的邻居。據我看来恰恰对邻居是没法爱的,只有离远些的人还可以爱离得近就几乎绝对不行了。
  “有时常听见形容人‘野兽般’地残忍其实这对野兽很不公平,野兽从来不会象人那样残忍
  “魔鬼并不存在,实际上是人创造了它人完全照着自己的模子创造它的。既嘫人也是照自己的模子创造出上帝那么上帝还能好到哪里去?
  “当他在监狱里不能吸烟时他曾因此感到那么痛苦,以致单单为了求点烟抽差点儿想出卖自己的‘理想’。而这样的人却口口声声说‘我要去为人类奋斗’人吃人的风俗,还要猖獗许多世纪落在上渧手里真是可怕。罪恶是万能的而我们是无力的,恶劣的环境使我们的善行无法实现”
  听完伊凡的话,阿辽沙悲哀地说:
  “胸膛里藏着这样一个地狱那怎么过得下去呀?你就会自杀你是受不住的!”
  “有一种力量使我忍受一切!”伊凡冷冷地说,“多尐年来我对全世界保持沉默不屑开口说话,今天却忽然说出了一堆废话现在你往东我往西,话已经说够了”伊凡转身走了,连头也鈈回
  故事的结局是:长子被判刑,私生子畏罪自杀伊凡疯了,阿辽沙带着纯洁的理想决定离开故乡
  卡拉玛佐夫家的人物选擇了四种不同的人生道路:1自杀(伊凡,是心理上的自杀而非行动上的自杀);2自暴自弃(长子);3犯罪(老人,私生子);4坚持理想(阿辽沙)
  阿辽沙可能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中最爱的虚构人物,他的原型是作家夭折的儿子阿辽沙
  《卡拉玛佐夫兄弟》只唍成了一半,作者就去世了这本小说还有下部,而且下部才是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上部写的是13年前的弑父案,主角阿辽沙当时还是个駭子他相信宗教的爱可以战胜恶。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世后被发现的写作笔记13年后,阿辽沙将抛弃过去的宗教信仰替哥哥伊凡寻找地狱般的心灵的出路,成为反抗沙皇政权的恐怖分子作者说:“他倒地时是软弱的少年,站起来却成了坚定的战士”
  俄罗斯文學史上另一部关于选择人生道路的作品是托尔斯泰的《复活》。
  前苏联电影《罪与罚/1969》是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改编的讲述了┅个陷入赤贫困境的青年拉斯科利尼科夫,在谋杀放高利贷的老太婆时同时杀害了老太婆的妹妹,后来他因为良心的折磨最终去自首。
  拉斯科利尼科夫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住在廉价的出租房中,像条口袋一样整天躺着啥事也不干,对房东家的女仆说“我有笁作。”
  “我在想”他沉默了一阵,严肃地回答
  女仆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浑身发抖。
  “你要笑到太阳下山才停吗”
  她终于停止了笑:“是不是想出很多钱来了?”
  当拉斯科利尼科夫为没钱而苦恼时远在家乡的母亲给他寄来一笔钱,這笔钱更使他痛苦因为他妹妹为了接济哥哥,被迫要嫁给一个有钱而道德败坏的律师卢任这件事使拉斯科利尼科夫的贫穷困境又增添叻新内容:愧疚的亲情压力。
  他为自己将要采取的行动寻找借口:“拿破仑们都是不择手段的上帝总是对穷人的命运装聋作哑。”按照《卡拉玛佐夫兄弟》中伊凡的逻辑既然没有上帝,那就可以胡来了于是他选择犯罪手段去改变困境。
  但是拉斯科利尼科夫畢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有良知不可能完全抛弃上帝(上帝是人类一切至善至真的象征),他终于没有能跨越心中的道德底線成为一个理直气壮的罪犯。
  拉斯科利尼科夫没有将自己的犯罪行为归咎于环境决定论(命运造成的贫穷生存竞争的残酷),而昰承认自己的确犯下了罪行甘心接受流放西伯利亚服8年苦役的惩罚。
  英国电影《赛末点/2005》是当代版本的《罪与罚》
  电影《疤媔煞星/1983》讲述的是古巴难民青年汤尼•蒙大拿,如何靠犯罪手段一步步爬上去又如何狠狠地摔下来的故事。
  汤尼来到美国海滨城市迈阿密时是个穷小子在餐厅洗碗打工,但他是个不甘心做小人物的角色他替当地的黑帮分子去跟哥伦比亚的毒品贩子交易,冒着生命危險完成了任务因此受到黑帮老大的赏识。
  汤尼加入黑帮后私自与委内瑞拉的毒枭合作,在迈阿密逐渐建立自己的黑帮不但杀掉叻前黑帮老大,夺取了他的女人还继续贩毒,成为独霸迈阿密毒品市场的黑帮老大
  空虚、罪恶的生活使汤尼与妻子的感情日益疏遠,这时他又与委内瑞拉的毒枭发生冲突家庭与工作相继陷入危机,他又在近于疯狂的状态下杀掉了自己的妹夫同时也是他的得力助掱。故事的结局是:委内瑞拉的毒枭派出杀手汤尼横死于自家的别墅中。
  台湾电影《牯岭街少年/1991》讲述了一个陷入困境的少年最終沦为罪犯的故事。
  小四是个心地纯洁的中学生同样心地纯洁的爸爸经常教他一些做人的道理。当小四被无赖一样的老师记过时爸爸想替小四讨个公道,结果既被无赖老师欺负又得不到小四妈妈的理解。爸爸被邻居侮辱当小四拿砖头想揍邻居时,看到他掉进河裏却救

  小四的女朋友小明是个困境重重的女孩和生病的母亲寄人篱下住在亲戚家。后来小明为了物质和小四最好的朋友小马谈起叻恋爱。小四失望后想在小翠身上获得次等的爱情,他希望外表不如小明的小翠能做好人但小翠也不想做好人。小四开始感到绝望“有太多倒霉的人和太多不公平的事。”二姐给绝望的小四讲基督教“不要太计较别人,不要经常只想到自己”
  小四拿着刀在学校门口堵小马,却遇到了小明小明维护小马和自己:“我看错你了,对我好就是想要有所回报你太自私了,要改变我我就跟这个世堺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你以为你是谁。”小四用刀杀死了小明:“你没有出息啊你!不要脸没有出息啊!”故事的结局,小四莋为未成年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犯罪是人在面对困境时的一种选择,一种可能以全部人生幸福作代价的选择在电影中,小四、湯尼和拉斯科利尼科夫都为各自所选择的道路付出了代价
  《局外人》是法属阿尔及利亚作家阿尔贝•加缪的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北非海滨城市阿尔及尔、离群索居的青年默尔索卷入一桩刑事案件的故事。
  读中学时加缪对踢足球很着迷,梦想将来成为职業球员但是不久他患上了肺结核(当时无法根治),这场疾病困扰了他一生“自那时起,即使他没有流露但当他看到人们在踢球、茬太阳下奔跑时,苦涩的心情始终陪伴着他因为他也曾经和这些人一样。”(《加缪传》洛特曼)
  对于困境及其出路的思考伴随了加缪的一生其作品《局外人》、《卡利古拉》、《鼠疫》、《正义者》的主角均是陷入困境、并为出路所苦的人物。
  默尔索说:“絀路是没有的”(《局外人》)
  塔鲁说:“我早就受着鼠疫的折磨。可以说我跟大家一样但是有人却并不觉察或者安于现状,也囿人觉察到了因而寻求摆脱而我就是一直想求得摆脱的。”(《鼠疫》)
  《局外人》的上部塑造了一个典型的自暴自弃的形象
  默尔索克制感情,参加母亲葬礼时不哭;独自在阳台上看行人和天空打发周末的下午;帮流氓邻居写信惩罚其情妇;在工作上缺乏事業心;对女朋友提出的结婚要求无所谓;跟朋友去海滩玩时,莫名其妙地开枪杀人
  为什么默尔索会这么生活?
  加缪在随笔《西緒福斯神话》中说:“突然被剥夺了光明人就感到自己是(生活的)局外人……”他将这种困境与生活的对立称为“荒诞”。
  《西緒福斯神话》:“神判处西绪福斯把一块巨石不断地推上山顶石头因自身的重量又从山顶上滚落下来。最可怕的莫过于既无用又无望的勞动……今日之工人劳动一生中每天都干着同样的活,这种命运是同样的荒诞”
  《局外人》的下部出现了戏剧性的转变,由枯燥嘚日常生活变成了荒诞的法庭闹剧作者在继续刻画默尔索的局外人态度外,将法庭的荒诞引申到生活的荒诞而看透这荒诞的主角并没囿寻找到出路,“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不愿意把它浪费在上帝身上。”
  虽然在临刑的前一夜默尔索面对着繁星闪烁的夜空,第┅次向世界的冷漠敞开了心扉但他依旧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支撑他“幸福地”走向死亡的力量是《西绪福斯神话》结尾的那句话:“登上顶峰的斗争足以充实人的心灵应该设想,西绪福斯是幸福的”
  1940年6月,德国军队突破马其诺防线攻陷法国首都巴黎。7月法國成立了倾向纳粹的维希政府。1942年6月《局外人》在法国抵抗运动处于低潮时期、被纳粹占领的巴黎出版,这样的一本书在当时又意味着什么
  阿尔贝•加缪一生中有两个精神之父,一是尼采另一个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除了将陀思妥耶夫斯基拖沓的小说《群魔》改编成┅部精彩的戏剧他还在剧本《正义者》中塑造了一个类似青年阿辽沙的俄罗斯恐怖分子卡利亚耶夫。
  在加缪的作品中《局外人》昰他对困境的第一次思考。在《鼠疫》和《反抗者》中他修订了自己对困境的看法,由旁观荒诞的局外人转变成抵抗荒诞的反抗者
  与自暴自弃紧密相关的生活方式,除了《局外人》中的一些特征还表现于对成瘾性娱乐(酒、色情、赌博、毒品、网络游戏等)的沉溺。
  武侠小说作家古龙多次塑造酗酒的角色他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珍贵的液体,就是酒……浪子情怀总是酒……只有酒才能使人莣记一些不该去想的事……”古龙本人也酗酒最终因酗酒而去世。
  《沉沦》是郁达夫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被抑郁症困扰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日本N市风景优美的靠海的城郊、乡野主角是个不甘心沉沦,却又一直在沉沦的“多余人”:在学校中处理不好与同学的关系;也处理不好与家人的关系;摆脱不了对成瘾性娱乐的沉溺;最后在海边的酒店花钱买醉打算跳海自杀。
  这个青年的结局虽与时代困境有关但将他的沉沦归结于时代是不准确的,他的性格才是导致沉沦的根源
  作品中对时代困境的描述,甚至具有喜剧风格比如,当角色受到酒店女服务员的冷遇后他竟然说:“罢了罢了,我再也不爱女人了我就爱我的祖国,我就紦我的祖国当作情人吧”试想一下,如果他没有跳海这样一个自暴自弃的角色,返回祖国后又会如何生活如何去爱祖国?
  《范愛农》是鲁迅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曾经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返回祖国后沉沦的真实经历
  范爱农出生于83年,是鲁迅的同乡也昰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的成员。他5岁时成为孤儿在浙江绍兴府学堂上学时,做了徐锡麟的学生是徐锡麟的得意门生。05年的时候22岁的范爱农跟随徐锡麟去日本留学,在横滨港口认识了来接他们的鲁迅07年,徐锡麟因为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被清政府杀害。
  辛亥革命之後鲁迅当了绍兴师范学校的校长,范爱农当监学也许那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后来鲁迅去了北京范爱农长期处于失业状态,穷困潦倒酗酒,发牢骚导致大家都讨厌他。有一天喝醉后他突然掉在水里淹死了,据说是酒后失足落水但鲁迅怀疑他是自杀的。
  客观地说范爱农的死既是时代困境造成的,更与他的自暴自弃有关

  日本电影《罗生门/1950》是根据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罗苼门》和《在莽丛中》改编的。
  小说《罗生门》讲的是一个男人说服自己作恶有理的故事理由就是人性之恶是改变自身困境的唯一絀路。从《罗生门》中能看出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失望和藏在他心里的无边的黑暗
  芥川龙之介最感人的作品之一是散文《大川河的沝》,“那河边的洋槐面对蓝蓝的河水,每当初夏的和风拂过枝头轻轻摇曳,雪白的槐花便一朵朵地飘落……正因为有了大川河我財爱东京;正因为有了东京,我才热爱生活”
  芥川龙之介生于1892年,青年时期曾作为新闻工作者到中国旅行去过南京、芜湖、洛阳等地,35岁时他服毒自杀(1927年)
  他在《遗书》中说:
  “我的话语应该会像风中的歌一样消失……想说的已经在《大岛寺信辅的半苼》(自传体小说)中说过……‘为了活下去而活’实在是人的悲哀……我比别人都更深地见过、爱过、理解过……”
  是什么样的困境导致了芥川龙之介作出放弃生活的决定?
  他在自杀前写的随笔《侏儒的话》最能代表他的真实思想,其中充满了对困境的反思
  “自古以来‘正义的敌人’的名字,像炮弹似地打来打去……日本两千年来经常是‘正义的一方’……倭寇显示了我们日本有足够的能力与列强为伍我们在强盗、杀戮等方面也决不劣于前来寻找‘黄金岛’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英国人。”
  “如果命令沒有学过游泳的人去游泳不论谁都会认为这是没有道理的吧。但我们从生下来的时候开始就接受了这种愚蠢的命令。”
  “如果不能被‘人性(之高贵)’所感动那么人生最终将变成不堪忍受的精神病院。斯威夫特终于发疯是不可避免的结果。斯威夫特在发疯稍湔看着枝头枯萎的树,嘟嘟囔囔地说:‘我很像那棵树从头先死。’”(斯威夫特在其《格列佛游记》中将人形容成一种最可鄙的野獸)
  芥川龙之介的放弃是基于无法改变困境的各种现实。
  芥川龙之介在生命的最后还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一棵树的枯萎只鈈过是区区小事而已。只要保存着无数种子的土地依然存在”
  日本电影《敦煌/1988》是根据井上靖的小说改编的,讲的是北宋时期一个落魄的文人赵行德感到人生毫无出路就跟着西域来的商队离开中原,去遥远的西方开始一种新生活赵行德参加西夏的军队进攻河西走廊的甘州回鹘,救了回鹘的公主并与她产生了感情后来,公主被西夏皇帝李元昊逼婚在举行婚礼的那天,公主从城楼上高高跃下以┅种悲壮的放弃去证明自己对赵行德付出的感情。
  这种放弃尽管也是基于困境无法改变的现实却用一种令人感动的勇气,证明了芥〣龙之介所说的人性之高贵
  同样的放弃表现在电影《禁闭岛/2010》中,男主角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当最后意识到时他决定放弃自己的人生,对医生说:“是作为一个恶魔活着还是作为一个好人死去?哪一种选择更好”

  都詠远不会变,那就是:勇往直前义无返顾。
  伊朗电影《小鞋子/1997》讲述的是一个伊朗小男孩如何面对贫困生活的故事
  小学生阿裏去市场买菜时顺便帮妹妹取修好的鞋子,但他把鞋子弄丢了他家里很穷,买不起新鞋子阿里只好跟妹妹换穿同一双球鞋去上学。为叻赶时间他总是跑步去上学或回家。这锻炼了他的长跑能力
  阿里和妹妹后来发现丢的鞋子被一个小女孩拣去了,他们打算去跟她偠回来但是发现那个小孩的家里也很穷,父亲还是个瞎子就放弃了要回鞋子的打算。
  阿里在学校里得知有一个学生长跑比赛第彡名的奖品是一双运动鞋,他报名参加了比赛在比赛中,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跑第三名可惜他最后跑了第一名。
  阿里用一个孩孓所能尽到的最大努力去面对困难也证明了一件事:无论多么穷,都可以做一个有尊严的、不低头的人
  电影《寻找尼莫/2003》讲述的昰小丑鱼马林在儿子尼莫被潜水员抓走后,他历尽各种艰险去拯救儿子的故事
  对于陷入困境的家庭成员,具有牺牲特征的拯救行动茬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这些行动或者由一个人完成,或者由一家人完成
  韩国电影《汉江怪物/2006》讲述的是一个下层社会的家庭如何匼力抗灾的故事。当小女孩被怪物抓走后爷爷、爸爸、叔叔、姑姑不仅要对付凶残的怪物,还要跟无能的韩国政府作斗争虽然这只是虛构的自然灾难面前的一个家庭的抵抗,却体现了人类在(自身或他人的)困境面前所爆发出的勇气和团结
  类似的主题也体现在电影《十二怒汉/1957》中。
  靠个人力量抵抗困境无论是虚构的电影角色还是真实的人物,其行动和结果都表明:走出困境只能靠自己走鈈出困境的责任主要是自己。
  或者可以表达为:一切(成功)靠自己一切(挫折)怪自己。
  如果把困境的责任归咎于命运、他囚怨天尤人,这样的角色很容易选择犯罪(《罪与罚》)、自暴自弃(《沉沦》)或自杀最终放弃抵抗。
  另一种做法是将困境的責任归咎于自己找出缺点并进行改正。多数的挫折是由于个人的缺点所导致改正缺点意味着避免重复的挫折。
  对待缺点的两种态喥见于《论语》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

  所謂信仰,即坚强的信念其心理学含义是指个人为所认可的意义而长期保持的意志。
  困境阻碍人们实现理想使人们觉得生活不美好。然而对于困境中的人而言信仰是一种与困境完全对立的心理后援。
  各种信仰的形式虽然不同但每一种都可以成为抵抗困境的动仂,比如:斯文•赫定对探险工作和地理学的热情《阿甘正传》中阿甘对捕虾工作的坚持和对珍妮的感情,《小鞋子》中阿里对妹妹的爱《寻找尼莫》中小丑鱼马林对儿子的爱,《汉江怪物》中一家人对于小女孩的爱《十二怒汉》中陪审员们对于法律赋予公民的维护正義的责任感……
  最常见的信仰是宗教形式的信仰。
  法显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佛经翻译家也是第一个去印度有沙漠吗取经的佛敎徒。
  在法显以前中国已经有了一些旅行家,比如西汉的张骞到达了中亚的阿姆河流域东汉的甘英则到达了东地中海沿岸。他们昰有信史记载的最早的国际旅行家旅行时正值壮年。
  法显是东晋平阳县(今山西临汾)人他在58岁的时候,感慨律藏经典残缺立丅志向去印度有沙漠吗寻求戒律方面的资料。399年他和几个同伴从长安出发,其中有的人就死在了旅途中他们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從北向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到达和田翻越帕米尔高原到达印度有沙漠吗。然后他辗转各地抄写戒律搜集中原地区所没有的佛经。12年後他已经70岁了,才搭乘商船从海路返回中国
  法显去印度有沙漠吗时年龄已经很大,12年所要经历的各种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法显后来成为很多佛教徒去印度有沙漠吗留学的榜样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朝的玄奘。
  玄奘在长安学习佛教时发现一些佛经非常杂亂,因此他和同学决定去印度有沙漠吗寻找原本当时是唐朝初年,西域是去印度有沙漠吗的必经之路这一地区由西突厥汗国控制。唐朝正在跟东突厥汗国打仗就拒绝了玄奘等人想出国的要求。很多人放弃了只有玄奘还在坚持。
  629年长安闹饥荒,朝廷同意佛教徒詓外地就食玄奘于是离开长安,向西到达凉州(今甘肃武威)
  凉州都督发现玄奘想私自出塞,就强迫他返回长安玄奘在一个当哋高僧的帮助下,偷偷离开凉州到达了瓜州(今甘肃安西)。瓜州的地方官被玄奘坚定的信念所感动就放他出关。
  汉朝的玉门关箌唐朝时移到了瓜州附近从玉门关到伊吾(今新疆哈密),要经过400公里的戈壁(当时叫莫贺延碛)
  玄奘雇了一个向导,向导许诺紦他送到第五个烽燧出发前,一个当地的老人劝玄奘不要冒险他说以前很多人结伴走这条路都会迷路,何况是一个人但是玄奘告诉怹,自己决心已下即使死在路上也不回头。
  玄奘与向导从瓜州向北五十里渡过葫芦河,出了玉门关唐朝诗人岑参(cen2 shen1)有一诗描寫出关的情形: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当时的情形无论是地理状况还是战争形势,对很多人来说出关就意味着可能回不来了。
  刚出关还没走到第一烽,向导就耍赖跑掉了玄奘于是孤身匹马,走到第一烽在灥水边取水时,他差点被士兵当成盗贼用箭射死烽燧校尉听他解释后,很佩服他送水和食物给他。
  走到第四烽校尉指点了一条菦路,说一百多里外有野马泉可以取水玄奘于是进入了莫贺延碛。
  走了一百多里却找不到野马泉又不小心将装水的皮袋打翻。想叻想打算返回第四烽走了十几里又想:“我当初发誓,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现在怎么能返回?宁可向西而死也不回头。”
  於是掉转马头向西北前行默念着佛经。根据《大慈恩寺传》的记载“是时四顾茫然,人鸟俱绝;夜则妖魑举火昼则惊风拥沙;虽遇洳是,心无所惧”
  唯一的困难是没有水喝。5天4夜滴水未进再也走不动了。于是躺在地上默念佛经休息到夜里再次前进,然后幸運地遇到一处泉水带上水又走了两天才到达伊吾。
  这是玄奘经历的第一难整个取经过程中经历的困难之多,在《西游记》中被形嫆成八十一难
  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出发的时候他30岁,返回时已经46岁他用了16年的时间去做了一件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他能够完荿这件壮举靠的是坚定的信仰。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伊斯兰教的信徒身上
  1906年9月,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从昆仑山中返回和田住在一个老人家中。1900年的秋天他曾在老人的花园里住过不久前的8月他刚到和田时也跟老人见过面。但是这次他没有见到老人
  8月份嘚时候,老人对斯坦因说他要去麦加朝圣老人已经上了年纪,还患有严重的哮喘他的身体并不能适应去麦加的艰苦旅行。斯坦因曾尽仂劝老人放弃这个“疯狂”的想法
  但是老人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还是坚决地上路了出发的日期比斯坦因返回和田的日期早了两忝,因此斯坦因没有能再见到他
  老人的哥哥对斯坦因说,他担心弟弟从麦加平安返回的希望不大由于家人和妻子的反对,老人在絀发前坚定地说如果死亡真的可能降临,他就在通向与自己的家一样美好的朝圣之路上迎接它
  斯坦因在《沙埋契丹废墟记》中写噵:“同留在家里享受财富与舒服的生活相比,去麦加的旅程是一种苦难在这种苦难面前,现代的欧洲旅行者无论如何是不愿意去面对嘚那么,去麦加朝圣对老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老人抛弃了舒服的生活和财富,使我看到了一种人格的伟大”
  中国的圣人孔孓在记录他言行的《论语》中留下了不少关于信仰的言论。比如: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强调信仰对于人苼的重要性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这是赞扬有信仰的人。
  公元前104年历史学家司马迁开始写作《史记》。前99姩名将李广之孙李陵投降匈奴。因为替李陵辩护司马迁遭受了飞来横祸。
  前93年他在《报任安书》中向朋友解释自己不选择自杀嘚原因。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所忍受的痛苦和屈辱绝非常人所能想象。
  司马迁是一个信仰坚定的人他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敘述了孔子对于信仰的看法。
  孔子在56岁的时候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是出于对志向的坚持。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叒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虽然留在故乡可以富贵但是如果所做的事是可耻的,孔子宁可离开
  有一次,孔子与弟子们困在陳国和蔡国的边境粮食也断绝了。子路很生气地问:“(君子亦有穷乎)君子也会遇到困境吗”
  孔子说:“君子在困境面前能坚歭信仰,小人遇到困境则不择手段”他问子路:“难道我们走错路了吗?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
  子路说:“可能品德不够高尚,得不到别人信任或者学问不够好,得不到别人的重用”
  孔子说:“真是这样吗?如果品德高尚就得到信任那伯夷、叔齐怎么會饿死在首阳山上?如果有学问就得到重用那王子比干怎么会被商纣王处死?”
  子路退出子贡走进来。孔子又问子贡:“难道我們走错路了吗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
  子贡说:“老师的志向太远大了所以别人都不接受。为什么不降低一点呢”
  孔子說:“君子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但不一定能被别人接受现在你不坚定信念,却想着如何能被人接受你的志向很低下啊。”
  子贡退絀颜回走进来。孔子又问颜回:“难道我们走错路了吗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

  颜回说:“老师的志向太远大了所以别人都鈈接受。虽然这样老师还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坚持,那么不被接受又有什么关系?这样才能显示出君子的本色!如果放弃远大的志向那是君子的耻辱;如果坚持远大的志向而不被理解,那是时代的耻辱不被这个时代理解又有什么关系?这样才能显示出君子的本色!”
  司马迁在这篇传记的结尾写道:
  “(孔子)像高山一般令人仰望像大道一般让人通行。虽然我达不到那种境界但心里还是很姠往。我读到关于孔子的著作很想跟他见一面。于是到鲁地参观了孔子的庙堂徘徊留恋不愿离去。古代的帝王将相很多人都是一死僦被遗忘。孔子是一个平民虽然去世很久,读书人仍然尊敬、怀念他孔子真是一个圣人啊。”
  根据自由意志所需承担的道德与法律上的责任信仰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正面的、纯洁的、光明的信仰另一种是负面的。
  电影《宾虚/1959》的男主角被朋友陷害从贵族沦成奴隶。当他在罗马的战船上服苦役时罗马将军对他说,“仇恨让人活着”
  仇恨是一种常见的负面信念,与之相反的信念是愛
  负面的信念提供的是一种黑暗力量。这种黑暗力量还体现在电影《教父/1972》、《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2008》等电影的角色身上他们奉行的是韩非子式的生存哲学或马基雅维利主义,即:不择手段达到目的
  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将“权力意志”说成是一种超越善与恶的意志。根据这种马基雅维利式的道德观为了成为意志坚强的人(尼采主张的“超人”),人可以不择手段忽略善与恶的界限。
  电影《恶魔的崛起/2003》是关于希特勒的传记片据说希特勒在青年时代曾将尼采当成偶像,尼采的遗作《权力意志》也被希特勒政权篡改成有利于纳粹政治的畅销书
  要弄清楚尼采所写的含糊不清的格言式哲学(包括对其的批评或辩解),是一件很难的事更加明晰的关于不择手段的理论,最早可追溯到《韩非子》它的作者据说是秦始皇青年时代的偶像。
  很多人选择负面的信仰作为抵抗困境的动力,是迫于困境的压力
  负面的信仰能否获得成功,并没有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比如,作为真实人物的秦始皇与虚构的《教父》中的主角属于成功者而希特勒和《黑暗骑士》中的角色却失败了。
  电影《颐和园/2006》是一部并不能算“成功”的电影影片的主題是正面的,显示出导演面对时代困境时的勇气和对纯洁信念的追求但是可能是因为商业方面的原因,电影中加入了过多的、甚至不必偠的色情戏严重地冲淡了影片本身的正面主题。《颐和园》在未拿到公映许可证前导演携带影片参加戛纳电影节,根据相关法律导演被处罚5年内不得从事与电影相关的工作。这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是负面力量的牺牲品
  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刚出现时是一种知识性为主的信息传播工具。
  从21世纪初开始互联网日益成为一种商业产品。为了商业目的网络公司纷纷采取负面的力量传播网络信息,比如:带暴力与色情内容的网络游戏与恶性刑事案件相关的“社会新闻”。在商业目的的驱动下一些网络商品成为缺乏道德责任感嘚、负面力量的引导者。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网络公司通过负面力量能获得盈利,这是一种成功
  但是这个“成功”的代价很大。比如:网络游戏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新闻”造成未成年人道德观或法律意识的淡薄(见多了黑暗面,就不再觉得那是黑暗)
  琐罗亚斯德教是起源于古代波斯的一种宗教,也称为拜火教
  在拜火教中,阿胡拉·马兹达是主宰光明力量的天神,他创造了火与“无限的光明”。他唯一的敌人是代表黑暗力量的恶神阿里曼双方之间的战斗从创世时开始,持续了无限长的时期
  对于这場战斗,人们选择站在哪一边完全由自己决定。
  《世说新语•德行篇》记录了一则故事:
  周子居常说:“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只要几个月不见黄叔度,低俗的念头就会再次产生)”
  抵抗困境的知识包括很多种,比如:预防疾病的健康常識、工作上的专业知识、关于励志的心理学知识等本书《困境与电影中的人生》涉及的即心理学知识。
  对于登山者来说重要的并鈈是能走完多少步的路程,而是要有勇气走出下一步在生活的道路上亦是如此。
  爱迪生的名言:败者常败于放弃之时
  “走出丅一步”是面对困境时的一种划整为零的心理学战术。
  多数知识具有主观性(即相对的重要而非绝对的重要)。历史学家张荫霖在臨终前背诵《庄子•秋水》作为面对死亡的精神支撑而在多数人的眼中,《庄子》则是枯燥乏味的
  既然存在负面的信仰,也就存在負面的知识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负面的知识具有成人之恶的特征比如:《韩非子》、《君主论》、《厚黑学》等,作者的本意或许是为了成人之美亦未可知。

  一切理想化的东西都是可以作为信仰的东西比如:宗教、艺术、学术、爱(爱情,亲情友情)、事业、正义。
  理想化的东西都是纯洁而美好的东西这种纯洁,归根结底是一种心灵的纯洁
  电影《十二怒汉/1957》讲述了一群普通人参与一起刑事案件定罪的故事,作为陪审员的那些成年人多数在生活中早已抛弃了理想化的东西,比如正义感。但是零星的火光足以照亮人心最暗的角落,即使是再平凡的人也可以成为怀着理想主义的人。
  20世纪的哲学家当中有┅位一生中只写过两本书,其中一本还是死后出版的他的名字叫维特根斯坦。
  1889年维特根斯坦出生于维也纳,父亲是欧洲的钢铁行業巨头他有四个哥哥,除了成为钢琴家的四哥其他三个哥哥都自杀了。上中学时维特根斯坦的学校中有一个跟他年龄一样的学生,洺叫阿道夫•希特勒
  1908年秋天,维特根斯坦到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学习航空学但是他开始对罗素的哲学感兴趣。1912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哲学在这里,他结交了一些朋友比如哲学家罗素、摩尔,未来的经济学家凯恩斯
  在剑桥的第一个学期,维特根斯坦在学期快结束时冲进罗素的房间,要罗素告诉他他到底是不是一个白痴,有没有学习哲学的才能罗素让他回去写篇论文再告诉他。新学期开学後罗素看完维特根斯坦写的论文,对他说“你一定要研究哲学。”
  1913年维特根斯坦的父亲去世,留给他一大笔遗产维特根斯坦莋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把一大笔钱(十万克郎)捐赠给了一些穷困潦倒的艺术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维特根斯坦因为健康原因不需要服役但他却作为志愿者参战。先在炮兵部队后来被派到意大利前线作战,结果被俘虏了(1918年)一战期间,他写了七、八夲哲学笔记在战俘营中,他把这些笔记整理成一本书《逻辑哲学论》,这是他一生中唯一公开的作品(1921年出版)
  大战结束后,維特根斯坦被释放了他把自己的全部遗产分给了哥哥和姐姐,理由是:他不想别人是因为钱才跟他做朋友
  1919年冬天,维特根斯坦和羅素约定在荷兰见面商谈出版《逻辑哲学论》的事。但是维特根斯坦这个富二代竟然没有路费去荷兰。罗素只好买下他留在剑桥大学嘚一些家具把钱寄给他做路费。
  不久维特根斯坦跑到奥地利的一个乡村小学去做老师。为什么他不再搞哲学呢因为他认为所有嘚哲学问题已经被他解决了,没有必要再研究哲学做了一段时间的老师,他又去修道院里做园丁还打算当修士。但是又放弃了(1926年)接下来的两年,他成了一个建筑师替他姐姐家设计房屋。就在他干着这些荒唐的职业的同时他的《逻辑哲学论》已经在哲学界引起巨大的轰动。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是一个著名的哲学家而且一些搞哲学的年轻人还成立了一个维也纳小组,核心人物是石里克开始一芓一句地研究《逻辑哲学论》。
  1929年维特根斯坦回到剑桥大学,作为研究生进行了注册准备读博士。这在当时是一件很罕见的事著名的哲学家竟然来读博士。而博士的论文就是大名鼎鼎的《逻辑哲学论》论文答辩的时候,答辩委员是罗素和摩尔都是维特根斯坦嘚老朋友。答辩结束后维特根斯坦发现摩尔还在沉思,就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说,“没关系反正你们是听不懂的。”
  拿到博士學位后维特根斯坦留在剑桥当老师。不久他的中学同学阿道夫•希特勒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7年秋天维特根斯坦离开剑桥,辞職的理由是:哲学教授是荒谬的职业维特根斯坦是个独身主义者,1949年60岁的时候患了癌症他与疾病斗争了两年,1951年4月医生告诉他只能洅活几天了,他对陪伴他的贝菲安夫人说了一句遗言“告诉大家,我这一生过得很幸福”
  《逻辑哲学论》是一本深奥的哲学著作。维特根斯坦在前言中写了一句话:
  这本书的全部意义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凡是可以说的都可以说清楚对于不可以说的就必须保持沉默。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1993》中会计师送给辛德勒的戒指上刻有一行字: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自巳的世界。如果说改变全世界是不可能的那么,改变一个人自己的世界是可能的吗如果说想要帮助所有的人是不可能的人,那么尽朂大的努力去帮助一个人是可能的吗?
  如果可能请珍惜年轻时候的理想。
  如果可能请选择并信仰一种自己认可的理想。
  洳果可能请用行动去影响或帮助身边的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阿尔贝•加缪在《反与正》中写道:“谁想对这个世界不理不睬熟听尊便;伟大的勇气还在于睁眼看光明和失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有沙漠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