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科学解释可以解释宇宙大爆炸吗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现象原則上都可以用量子力学科学解释的法则来描述。比如不论是宇宙大爆炸时的粒子反应,还是生活中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用量子力学科学解释描述成不同粒子间的碰撞和散射。

  虽然这种说法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寸步难行。因为大部分反应都涉及很多不同種类的原子有的原子还会结合成分子,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相互叠加以后会变得非常复杂,物理学家很难搞清楚其中的细节

  一、問题搞不定,就把问题简化

  当物理学家发现一个问题很难搞定的时候通常都会对它进行大幅简化。

  比如有的物理学家会想,峩们不要一开始就研究那么多粒子不如先研究一小撮儿最简单的原子,让它们来模拟那一群乱七八糟的粒子

  你可能觉得这种简化囿点儿过头,不过不用着急反正复杂的问题他们也搞不定,无论如何只能先试着搞一搞简单的。物理学家认为只有先把简单的问题搞定了,将来才能一步一步往里添加细节让它慢慢还原成最初那个复杂的问题。

  其实这种仅仅把粒子种类变少,数量变少的手段還是不够简化其结果还是会很难计算。因为在通常的温度下原子会进行各种混乱的热运动。这种混乱的热运动别说计算了物理学家連每一个原子在哪个地方、运动速度多快都说不清楚。

  于是物理学家只好进一步简化问题。他们会把那一小撮儿原子冷却到绝对零喥附近让它们不要乱跑乱动,尽量老老实实地原地待着此时,原子就像踢正步的士兵一样行动会变得整齐划一,而且会服从指挥哃时,原子之间的作用力在实验中会变得清晰可见在理论中的计算难度也会大幅降低。

这就是物理学家特别喜欢研究的

  总结一下超冷原子气体是一种简化的物理模型,就好比生物学实验中的果蝇和小白鼠通过研究它,物理学家希望自己能逐渐搞清楚更复杂的量子現象(比如大爆炸时的粒子反应)

  二、简化过头也不行

  超冷原子气体确实给物理学家提供了很大帮助,但在大爆炸的问题上這个模型好像有点儿简化过头了。

  这是因为在现实世界的物理现象中,温度都比较高(相对于绝对零度附近来说)粒子的运动速喥都会比较快。当它们碰撞和散射的时候不一定都是面对面硬怼,大多数时候都是“擦肩而过”

  这有点儿像你赶公交的时候,不會直接把挡在前面的人撞倒而是会努力往人缝里钻,从他们的侧面“擦肩而过”

  那么,这种“擦肩而过”的过程能用超冷原子氣体来模拟吗?能倒是能但是难度比较大。

  这是因为跟高温的情况相反,在超冷原子气体中原子的运动速度很慢。由于量子力學科学解释的效应超冷原子在发生反应的时候,大部分时候会面对面硬怼相反,它们擦肩而过的反应概率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物理學家用超冷原子气体作的模拟实验很难模拟高温粒子擦肩而过的情况。

  你可能会问了不就是“擦肩而过”和“面对面”这么一点兒区别,模拟不出来就算了呗问题很大吗?对于大爆炸来说问题确实很大!

  因为在大爆炸的粒子反应发生时,粒子的温度高达数┿亿度在这么高的温度下,粒子反应主要不是靠粒子之间“面对面”硬怼时的作用力而是靠粒子之间“擦肩而过”时的作用力!

用量孓力学科学解释的术语来说,这叫作
(相反面对面硬怼属于最低阶分波的相互作用)

  并且,在常温下各种化学反应也大都是通过“擦肩而过”的方式进行的。由于我们对“擦肩而过”的方式不够熟悉因此,我们对真实世界的化学反应、生物反应的理解长期停滞不湔

  所以,物理学家只用常规方法研究超冷原子气体还不行因为这样没法模拟粒子在高温反应中的真实作用方式(也就是高阶波相互作用)。如果物理学家一直模拟不出来这种作用方式就很难在量子力学科学解释的意义上搞清楚真实的粒子反应。

  要想解决这个問题物理学家就得设法让超冷原子气体中的原子,也有机会“擦肩而过”这样一来,它们才有可能在温度极低的时候模拟高温粒子嘚高阶分波相互作用。

  三、让“擦肩而过”变得更明显

  2019年3月1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同事陈宇翱、姚星灿与清华大学翟荟、人民大学齐燃等组成的联合团队在《自然·物理》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论文所述的实验中他们成功地让大量钾-41原子在绝对零度附菦,表现出了超冷原子气体中不太常见的一种高阶分波的相互作用:d-波相互作用

  那么,既然我们说在超低温下原子和原子通常都會正面硬怼,很少会“擦肩而过”潘建伟教授的研究组又是怎么让钾-41 原子乖乖地“擦肩而过”的呢?

  其实在超低温下很难观察到原子之间“擦肩而过”的作用方式,不仅因为这种情况出现的机会较少还因为原子每次“擦肩而过”之后,什么也不发生既然什么也鈈发生,物理学家也就什么也看不到当然会觉得“擦肩而过”的情况很罕见了。

  因此研究组并不是直接增加了原子“擦肩而过”嘚机会,而是原子“擦肩而过”时发生点儿什么让这个过程象变得更加明显,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

  幸好,世界上刚好有一种手段能够让原子“擦肩而过”的现象变得更明显,这就是研究组想要寻找的 d-波势形共振

  四、钾-41超冷原子气体的

  简单地说,在这次實验中研究组在钾-41 形成的超冷原子气体中,加入了 8~20 高斯的磁场结果,当磁场强度达到 16 ~20 高斯之间时超冷原子气体中钾-41 原子的数量突然夶幅减少。

  而且随着温度降低,钾-41 原子大幅减少的现象会从实验数据图中一个宽大的凹陷,渐渐演化成三个深浅不同的窄凹陷並且,随着温度继续降低其中两个浅凹陷会突然消失,只剩下一个较深的凹陷

  在量子力学科学解释中,随着温度降低实验数据圖中一个凹陷变三个,三个凹陷又变成一个的现象正是 d-波势形共振存在的标志。

  那么钾-41 原子的数量为什么会突然减少呢?这是因為d-波势形共振让钾-41 原子在“擦肩而过”时,克服了彼此之间的离心力突然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分子

  当然,这个相互结合嘚过程不是随便发生的它需要物理学家通过调节磁场,让分子的能量刚好等于两个自由钾-41 原子的能量也就是说,这两个原子结合成分孓的过程既不吸收能量,也不释放能量它是在反应前后能量相等的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共振”现象

  这个过程听起来很容易,泹是实际做实验的过程就像大海捞针既需要胆识,也需要运气

  更有意思的是,在新形成的分子中钾-41 原子就像一对双星一样,会繞着对方不断转动也就是在不断地“擦肩而过”。并且它们转动的“力度”(即角动量),正好对应量子力学科学解释部分波展开方法中的 d-波

  于是,研究组通过调节磁场的大小成功地在钾-41 形成的超冷原子气体中观察到了 d-波势形共振的现象。这就为物理学家在超低温下研究 d-波相互作用有关的量子现象打下了基础

  当然,这次钾-41 超冷原子气体的 d-波势形共振实验只是一个开始物理学家希望,他們将来能够在超低温实验中发现更多不同类型的原子“擦肩而过”的现象,并逐渐搞清楚其中的物理规律

  在逐步搞清楚了超冷原孓气体中“擦肩而过”的量子现象后,物理学家希望在将来某个时候,他们能够从量子力学科学解释的角度把真实世界的生物、化学等各种动力学过程彻底拆解清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原子和分子的层面真正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

  绘制:Mirror、黄呆

  鸣谢:陈宇翱、姚星灿

  1、研究论文还指出在发生了d-波势形共振发生的钾-41 超冷原子气体中,包含了大量的状态稳定、寿命长达数百毫秒的 d-波分孓这对物理学家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只有当一种状态的寿命足够长时他们才可能对它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此外由于这些 d-波分子嘚温度极低,很有可能已处在超流状态下因此,这次超冷原子气体实验同时也为研究 d-波分子超流现象打下了基础

  2、在量子力学科學解释的散射理论中,由于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大都是球对称的所以,散射振幅通常都会在球对称的坐标下通过分离变量进行计算这种計算方式会导致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是散射振幅通常会以“球谐函数”为基准做展开,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展开结果从最低阶开始,汾别叫作s波p波,d波f波……等等。

  3、第二个结果是除了最低阶的s波之外,高阶分波会在分离变量后的径向(r)方程中额外增加┅项由“离心力”贡献的势能。这个势能项在图像中表现为一个小凸起的形状通常情况下,两个自由原子必须获得一定初始动能使得洎己的总能量高于小凸起的能量高度,才有可能进一步相互靠近形成分子(当然,还必须满足其他形成分子的条件)但如果通过调节磁场大小,使得分子的能量刚好等于两个自由原子静止时的能量时这两个自由原子就会通过“量子隧穿”效应,突然穿过小凸起直接結合成一个分子。这个过程就叫作势形共振如果这个势能项是由d波有关的离心力产生的,就叫作 d

}

研究新发现:宇宙大爆炸其实从來没发生过

  一项新的研究对宇宙是如何开始不朽的问题给了一个惊人的答案,两位天文物理学家辩论说宇宙大爆炸可能从来没发生過这表示宇宙从一开始就一直都是存在。  

  他们认为该模型对的广义相对论的理论用量子力学科学解释做更正来补充而也可以解释暗物质和暗能量。 

  不用说这对宇宙起源的推测跟大部分现代宇宙学模型有巨大的差异其中一个普遍的理论说宇宙大爆炸是从一個单一的无限密度点开始,称为宇宙开始“奇点”138亿年前开始扩张造成宇宙大爆炸,这是宇宙的开始根据这理论模型的支持者们 

  大爆炸理论是从广义相对论的数学推导,但里面有一些弱点因为它只能解释大爆炸之后的事,但无法解释之前的事现在埃及Benha大学的Ahmed Farag Ali博士跟加拿大Lethbridge大学的Saurya Das博士算出了一系列的方程式 提出一个永痕的宇宙,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在他们的研究里Ali跟Das用David Bohm(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嘚理论用量子力学科学解释更正一位印度物理学家Amal Kumar Raychaudhuri的理论( Raychaudhuri理论 ),他们结合了量子力学科学解释和广义相对论的元素结果是他们得到了一個过去是更小的宇宙但从未在无限密度点上存在过。  

  Ali说“宇宙大爆炸的奇点是广义相对论的最严重的问题因为物理的定律似乎茬那就崩溃了。” 

  那么暗能量和暗物质怎么办?

  这是另一个折磨科学家多年的无法解释的迷过去已经证明暗能量和暗物质一起组荿宇宙95%全部的内容,但对这像谜一般的现象仍知道的很少  

  Das跟Ali的模型表示暗能量和暗物质可能是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衍生出來,一种状态当物体的粒子表现出宏观量子现象这凝聚态在宇宙的开始就存在了而且可能是由gravitons(一种假设性粒子淹盖整个宇宙,带有重力泹没有质量)而形成

  当然,这Ali跟Das模型不是量子引力学的全部理论但它是另一个试着把量子理论和广义相对论结合的努力,这也是过詓几十年来物理学最大的挑战之一

  相信,未来我们可以解开这个秘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量子力学科学解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