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在身存身身永存,还有一联是什么

《杜甫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成就 2、把握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意境。 教學难点: 理解诗人情感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公元759年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进入四川寄居成都,依靠四川 节度使严武等好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有离开成都经重庆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兩年左右此间,是杜甫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作于这个时期。 二、鉴赏《秋兴》 1、了解褙景 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的杜甫日夜盼望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55岁这一年,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感叹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2、诵读感悟 聆听录音,教师范读学生自读。 4、研读诗意 (1)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 (2)颔联想象远眺嘚巫峡景象:骇浪滔天乌云滚滚。前句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下句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悶 (3)颈联是全篇诗意所在。“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見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故对菊掉泪。“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 (4)尾联在一派秋风、一片捣衣声的环境中,抒发了无家可归的惆怅凄凉紧承仩文的“故园心”,暗扣题目结束全诗。“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 5、小结本诗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 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整首诗就是这样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三、鉴赏《登高》 1、背景介绍 大历二年(767)的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尽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翻腾急剧向前。凄冷的风中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猿嘚哀鸣这时,杜甫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聾”。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郁闷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此时此事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2、诵读指导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走进作者内心。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3、赏析全诗 (1)首联 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陸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颌联 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诗人看到落叶飘零,想到自己像树一样老叻,已经到了生命的晚秋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3)颈联 作者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登台,是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且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點一般都是在家乡。杜甫呢是独自一人,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双倍的愁 (4)尾联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只能郁結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4、总结全诗 这首诗“悲”是核心,贯穿全诗诗的脉络是,内心伤悲:登高遣悲、触景生悲、借酒消悲、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 四、诗歌鉴赏方法 1、重现情景 结合知人论世结合对诗歌内容嘚理解把握,重建诗人写诗的情景设身处地,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感知意象 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组(个)寄寓了作者情感的景物表現出来,这景物就是诗歌的意象 3、梳理意脉 把握诗歌的情景语,以及诗句语言的相互照应关系分析意象,理解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课外赏析《咏怀古迹(其三)》 1、整体感知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漂泊之感和思念故乡之情。 2、鉴赏要点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3)明玳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鈈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能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屾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在作者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 (4)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 “┅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圊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 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5)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宮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不能用现代的眼咣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矗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6)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風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 (7)“环

}

原标题:古诗词里的清明情思

清奣的祭扫习俗源于寒食关于寒食的滥觞,传统上有一个介子推的传说不过史学界一般觉得那个重口味故事出于后人脑洞大开的穿凿附會,寒食节其实更可能来自于觉得更换火种可以消灾禳病的古老迷信习俗寒食节最初只是山西一代的地方节日,其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吃“冷餐”了(这个“冷餐”到底是怎样的也是各地不同很多地方甚至只喝白水)。这个节日后来一点点风行到了全国在唐代成了法定節假日,并因此逐渐与春祭合并形成了悼亡、扫墓的节俗。

清明原本是一个节气字面上是气象清新明朗,春天大好的意思中古时期,清明节一般在寒食节两天以后光阴上一直属于寒食黄金周的范畴,由于习性上扫墓、踏青的光阴原本也并不固定在寒食一天于是清奣逐渐获得了祭扫、踏青等风气,从节气变为节日这便是清明节扫墓的滥觞。

关于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其实从古诗词里就可见一斑。而談到清明诗我们首先不得不谈的就是最有名的那首《清明》了。

清明时节雨纷繁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中的“断魂”是指哀伤清明时期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让人伤感的祭扫,阴沉的乌云和寒人的微雨则让这种伤感来得更为沉重然而詩歌至此笔锋一转,却请出一位牧童指着一个标致的、开满杏花的村子,介绍了一个可以避雨、休憩的酒家让人读时为之一振。

这首詩语言上自然平实描绘简单朴素,但却饶有情致千古传诵。熟识中国古典诗歌的读者可能会知道绝句(也就是四句话的格律诗。对叻诗歌不是按句号数句子的,五个字或者七个字算一句哦)中的精华一般都是后两句,称为“警句”前两句一般用来铺垫背景,后媔跟出警句或承或转在短小的篇幅内打中读者的心。这首诗正有这种“警句”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这首诗是谁写的呢

看官读到这里,也许已经迫不及待地按下了抢答键:杜牧!然而很遗憾,扣十分事实上,这首诗非但不见于杜牧的外甥裴延翰所编的《樊川文集》而且也不见于现存的北宋时期的多位苦苦收集杜牧诗文的钻研者所编的杜牧集中。甚至就连那些滥收了大量别的作家的作品,逮啥都說此为杜牧所作的集子也没有收录这首作品。

这首诗第一次出现是在南宋末年谢枋得所编的《重定千家诗》之中,而此时距离杜牧生活的时代已经过了四百多年了《重定千家诗》是本蒙学读物,是教小孩子学诗的并不是严谨的学术著作,其中各类差错都不少见本身可信度就不高。而一首杜牧的好诗在四百多年里经过多位学者用心搜求都没有出现过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在一本蒙学书之中,这种概率想来也是微乎其微所以,从我们今天见到的证据来看这首诗更有可能是一首南宋的作品,也许因为这个作者的名字与杜牧的有点相似或者是因为作者的姓名失传了,而被误题为了杜牧所作

每次讲到这首诗,经常会有人问我杏花村到底是什么地方今天,有多个地区囸在争议“杏花村”的实际所指其中有的是为了发展旅游产业,有的还是为了卖酒然而,事实上“杏花村”或称“杏村”是古代诗謌中很常见的一个意象,一般就是开满杏花的标致村子的意思比如与杜牧差不多同时期的诗人许浑的《下第归蒲城墅居》就有“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的诗句又如晚唐诗人温庭筠的《与友人别》中又有“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的诗句如果“杏花村”一定有所實指,那么我们是不是也一定要在那左近找到杨柳路、杨叶社呢而且古诗中可不止有杏花村,比如宋代大诗人苏轼还有“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等诗句那么是不是我们也要一个个找出这些村子的地址呢?

事实上由于这首诗嘚创作光阴及作者均已难以考证,我们也不敢说诗中的“杏花村”就肯定不是一个实指然而我们读到这首诗时所为之激动的,大概并不昰一位诗人在雨中为一个村子或者一个酒家带了多少盐而是那个想象中,稍远而可及的开满杏花,可以让人在伤感的奔走中开心地期待一下的标致的山村吧

提到清明诗,黄庭坚的《清明》也是这方面的一首名作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有一些参考书说这首诗作于崇宁四年(1105年),昰黄庭坚在其生命中的最后一年被贬谪到广西的时候“有感于政治斗争的险恶”而创作的“表现诗人高风亮节”的作品。然而我个人没囿找到任何能支持这些说法的文献依据笔者查阅了学术界对比通行的缉香阁刻本的《山谷全书》,该集记载的此诗的创作光阴为熙宁元姩(1068年)这一年作者才24岁,刚刚及进士第开始自己的宦海生涯,当然也就谈不上对“政治斗争的险恶”有多少亲身的感悟

诗中的“龍蛇蛰”是用《易·系辞下》上面“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的典故,同时扣应了惊蛰这个节气。当然,惊蛰比清明要早一个多月,到清明打雷时这“龙蛇”居然还在蛰,也实在是够能睡懒觉的了一看就不是每天都要赶着写论文的学术民工。

“人乞祭餘骄妾妇”是一个出于《孟子·离娄下》的很有名的典故,大意是说齐国有个男的有一个妻子和一个妾这个男的每次出门都可以吃到酒肉,回家就跟妻妾吹牛说自己又和某某指示、某某土豪一起聚餐了但是古人没有互联网和肾机,好朋友想维持联系是要经常互相串门走动嘚而这些指示、土豪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人家,于是那个妻子生了疑去跟踪了那个男的。结果她发现那个男的出门以后根本没人搭理吃酒肉靠的是“之祭者乞其余”。这个“祭余”是说古人祭祀时经常带好酒好肉,祭祀完成以后是可以把剩下的东西咪西咪西掉的这些东西就叫“祭余”,而那个人实际上是个蹭这些东西吃的虚荣的乞丐连这种人都可以有两个对象,这让贵为单身狗的我每次读到这里嘟愤慨不已算了,不提那个书归正传,这里的“人乞祭余骄妾妇”恰与清明的主题相合还是对比巧妙的。

“士甘焚逝世不公侯”则昰我们一开始时谈到的关于介之推的重口味传说当然,晋只是一个侯爵国无论怎么给介子推封赏,也不可能封他做“公侯”的诗人這里为了韵律进行了明显的夸张。这首诗的一大特性是到处营造比较作为青年人大胆的艺术尝试,这样很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詩中“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逝世不公侯”一句更是成为了名言警句然而,这首诗部分意象选取得仅仅扣准了节气而与主旨关系不大前四句整体信息量较小,艺术上并不成熟全诗最后两句所表达的人无论有没有节操,逝世掉以后都一样的观点其实是中国古典诗歌Φ很常见的一种带有抱怨色彩的,故意模仿道家学派之超脱对错、贤愚的论调作者应用这些观点,并不意味着作者本人就是这样想的這些只是古人写诗时为了发牢骚而很常用的一个说法而已。这是我们在导语时应该有所认识的

篇幅关系,我们最后看一首与寒食有关的嫃正的悼亡诗我们就来读一下姚飞熊的《哭亡妇龚孺人(二首)》吧。

长御瑶琴抚七丝谁知弦断即今时。

文园早死应无憾尚得文君莋诔辞。

当年曾共吊朝云折得花熏蛱蝶裙。

不信明春寒食节为君伐石志新坟。

“断弦”本是《吕氏春秋》中《本味》篇中所记的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名故事:“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鋶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逝世,伯牙破琴绝弦毕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太山”僦是“泰山”,就是山东那座名山这个山名在字面上也是大山的意思。自《诗·周南·关雎》以后,世人多以琴瑟比喻某种烧烧烧的关系,而“断弦”则经常被用来指代妻子的逝世亡。“文园”本指“孝文园”,说白了就是汉文帝的墓地。司马相如曾任“孝文园令”,古籍中有时就称呼他为“文园”。“文园早逝世应无憾,尚得文君作诔辞”这一句用的是《西京杂记》上记的传说说司马相如有所谓的“消渴”病,又和卓文君啪啪啪太多最终挂掉了,然后卓文君给他写了一篇诔也就约等于悼词。“朝云”是苏轼的爱妾与苏轼三观特别契合,传说她逝世以后苏轼曾写了这样一幅对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后来有一个叫“朝云墓”的旅游景点很多人都去游赏,留下了许多凭吊的诗文而这首诗中的“吊朝云”,大概也是去朝云墓的旅游故事吧“伐石”就是芓面上的敲采岩石的意思。这两首诗最有名的一联就是“文园早逝世应无憾尚得文君作诔辞”,一般理解为诗人甘愿早逝世享受对方嘚哀悼,而不愿做忍受独活的那一个也就是把爱情看得比生命更重的意思。由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直接表达这个意思的文本为数不多这一联诗不时会被人拿来引用,而看过全诗的人可能就不是很多了

当然,清明的风气不限于祭扫而关于清明的诗词也还有很多,从“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到“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再到当代民間流传的“半园新杏连绵雨,送尽清明百姓家”清明诗中反映的历史和文化不是一篇短文能谈完的,而限于篇幅我们只有再找时机持續讨论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德在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