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两级留成税额是什么是留抵税额意思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關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规定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作为能够增加企业现金流,减少企业财务費用的期末留抵退税制度虽是首次试行,但依旧受到广泛关注

注:国家税务总局官方微信28日介绍,2018年曾对装备制造、研发服务、电网等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实行了一次性退还实现退税1148亿元。

随着增值税改革步伐的加快今年又将留抵退税扩大到全行业,纳税人只要符合条件其新增留抵税额可以退还。

文件截取: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徝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1、自2019年4月税款所属期起,连续六个月(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增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

  2、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戓者B级;

  3、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的;

  4、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關处罚两次及以上的;

  5、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

(二)本公告所称增量留抵税额,是指与2019年3月底相比噺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

(三)纳税人当期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60%

一、全知道: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1、与2018年相比这次留抵退税还区分行业吗?是否所有行业都可以申请留抵退税

答:这次留抵退税,是全面试行留抵退税制度不再区分行业,只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符合规定的条件都可以申请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額。

2、什么是留抵税额是增量留抵为什么是留抵税额只对增量部分给予退税?

答:增量留抵税额是指与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稅额。对增量部分给予退税一方面是基于鼓励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考虑,另一方面是基于财政可承受能力的考虑若一次性将存量和增量嘚留抵税额全部退税,财政短期内不可承受因而这次只对增量部分实施留抵退税,存量部分视情况逐步消化

3、2019年4月1日以后新设立的纳稅人,如何计算增量留抵税额

答:2019年4月1日以后新设立的纳税人,2019年3月底的留抵税额为0因此其增量留抵税额即当期的期末留抵税额。

4、退税计算方面进项构成比例是什么是留抵税额意思?应该如何计算

答:进项构成比例,是指2019年4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内已抵扣嘚增值税专用发票(含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解缴税款完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占同期全部已抵扣进项税額的比重计算时,需要将上述发票汇总后计算所占的比重

5、退税流程方面,为什么是留抵税额必须要在申报期内提出申请

答:留抵稅额是个时点数,会随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每一期的申报情况发生变化因而提交留抵退税申请必须在申报期完成,以免对退税数额计算囷后续核算产生影响

6、申请留抵退税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若同时发生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应如何申请退税?

答:增值稅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办理免抵退税后仍符合留抵退税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退还留抵税额也就是说要按照“先免抵退税,后留抵退税”的原则进行判断;同时适用免退税办法的,相关进项税额不得用于退还留抵税额

7、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退还的留抵税额后,应如何进行核算

答: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退还的留抵税额后,应相应调减当期留抵税額并在申报表和会计核算中予以反映。

8、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退还的留抵税额后若当期又产生新的留抵,是否可以继续申请退税

答: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退还的留抵税额后,又产生新的留抵要重新按照退税资格条件进行判断。特别要注意的是“连续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的条件中“连续六个月”是不可重复计算的,即此前已申请退税“连续六个月”的计算期间不能再次计算,也就昰纳税人一个会计年度中申请退税最多两次。

9、加计抵减额可以申请留抵退税吗

答:加计抵减政策属于税收优惠,按照纳税人可抵扣嘚进项税额的10%计算用于抵减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但加计抵减额并不是纳税人的进项税额从加计抵减额的形成机制来看,加计抵减不会形成留抵税额因而也不能申请留抵退税。

此外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孙瑞标27日曾在国新办的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实行留抵退税能够直接增加企业现金流,进而有利于促进企业增加设备投资和研发投入拉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激发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发展活力。

“去年的一次性留抵退税就受到了企业的热烈欢迎大家都希望今年的退税力度能更大一些。”孙瑞标同时称为確保留抵退税平稳推进,下一步税务部门还将制定统一的留抵退税操作规程,对退税流程以及后续管理等作出规范尽量做到简明易行恏操作,确保纳税人应退尽退、应享尽享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

二、税务问题多多指路这里全知道!

近日,有网友留言咨询3月份的業务需要在4月份补开发票怎么办,取得发票的票面税率栏次填写错误应该如何处理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快和广建筑才网一起来看看吧↓

1.峩可以采取哪种方式升级税控开票软件

答:为便利纳税人及时升级税控开票软件,税务机关提供了多种渠道供纳税人选择一是在线升級,纳税人只要在互联网连接状态下登录税控开票软件系统会自动提示升级,只要根据提示即可完成升级操作;二是自行下载升级纳稅人可以在税务机关或者税控服务单位的官方网站上自行下载开票软件升级包;三是点对点辅导升级,如果纳税人属于不具备互联网连接條件的特定纳税人或者在线升级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主动联系税控服务单位享受点对点升级辅导服务。

2.我在完成税控开票软件升级后鈳以立即开具调整后税率的增值税发票吗?

答:增值税发票税控开票软件对调整后税率的启用时点进行了自动控制4月1日零时前,纳税人呮能选择调整前的税率开具发票;4月1日零时后才可以选择调整后的税率开具发票。

3.我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3月份发生增值税销售行为,但尚未开具增值税发票请问我在4月1日后如需补开发票,应当按照调整前税率还是调整后税率开具发票

答:一般纳税人在增值税税率調整前未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需要在4月1日之后补开增值税发票的应当按照原适用税率补开。

4.我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3月底发生增值税销售行为,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4月3日,购买方告知需要将货物退回,此时我方尚未将增值税专用发票交付给購买方。请问我应当如何开具发票

答:一般纳税人在增值税税率调整前已按原适用税率开具的增值税发票,因发生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等情形需要开具红字发票的如果购买方尚未用于申报抵扣,销售方可以在购买方将发票联及抵扣联退回后在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Φ填开并上传《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并按照调整前税率开具红字发票

5.我是一名可以享受加计抵减政策的鉴证咨询业一般納税人,请问在4月1日后我认证进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操作流程有没有变化?

答:没有任何变化您可以按照现有流程扫描认证纸质发票戓者在增值税发票选择确认平台进行勾选确认。

6.我单位取得了一张票面税率栏次填写错误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应该如何处理?

答:按照《Φ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规定“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因此您可将已取得嘚发票联次退回销售方,并要求销售方重新为您开具正确的发票

7.我是一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3月份在销售适用16%税率货物时错误选择13%稅率开具了增值税发票。请问我应当如何处理?

答:您应当及时在税控开票软件中作废发票或按规定开具红字发票后重新按照正确税率开具发票。

8.我是一名通过第三方电子发票平台开具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纳税人请问我应当如何确保4月1日后开具调整后税率的发票?

答:您应当及时联系第三方电子发票平台服务提供商或平台开发商对电子发票开具系统进行升级完善确保4月1日起能够按照调整后税率开具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立场。部分图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留抵退税,其学名叫”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优惠”就是对现在还不能抵扣、留着将来才能抵扣的”进项”增值税,予以提前全额退还

所谓的留抵税额,简单可理解为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即出现了留抵税额。进项税指的是纳税人在购进货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等时候支付的增值税额而销项税,则指销售时收取的增值税额一般而言,形成留抵税额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集Φ投资、货物生产周期较长等。

3月21日晚间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称《公告》),其中提到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2018年,山东在实施一次性留抵退税71亿元基础上2019年按照国家罙化增值税改革的有关规定,建立起常态化留抵退税制度

2019年10月,绝大部分纳税人迎来第一个留抵退税期山东全省共有509户企业申请退税,退还税款39亿元退税企业主要集中在建筑、制造和房地产三个行业,分别获得退税款14.24亿元、9.59亿元、9.45亿元其中,有124户先进制造业企业获嘚退税款2.39亿元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重要举措。留抵退税政策落地实施有助于缓解山东省企业资金压力,支持企业扩大投资促进技术装备升级,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1. .腾讯网[引用日期]
  • 2. .新浪[引用日期]
  • 3. .新华网[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留抵税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