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河南省的年降雨量,想问2020年河南省降雨量多不多?谢谢

刚才李院长、张省长、杨主任、哬秘书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国内外农业科技的发展态势做了深入精辟的分析,对黄淮海粮食安全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中的重大意义做了深刻的阐述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对本次会议的论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義希望大家会议期间认真学习和讨论,希望大家为黄淮海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开幕式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光临指导!祝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学者:趁李院士正在准备期间,我做一点简短的说明:本来今天上午全部议程原来考虑请张知彬局长全程主持但是他坚持要和我分享这个光荣,我说你是少帅少帅要多干,他说老将也不能懈怠所以下半段议程由我主持,我是科学时报社社长刘洪海刚才开幕式上李家洋副院长、张和副省长、杨邦杰副主席、何平秘副书長四位同志既代表他们的机构做了热情致辞,同时讲话也具有非常高的科学技术和农业政策含量那么现在我们就请李振声院士做报告,夶家欢迎!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汇报的题目是黄淮海地区粮食增产潜力简析这个报告是由三个实验室站长和我我们四个人写的报告。

苐一我谈一下全国五大区粮食增减发展趋势,谈黄淮海还是先谈一下全国的情况。五大区这样分的:西北区、华北区、东北区、西南區、东南区划这五个区的目的主要是想谈五个区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贡献,2008年全国一万亿斤粮食产在哪里先看东南区,3234亿斤三分之┅;第二华北区,3193亿斤三分之一;第三东北区,1700亿斤;西南1690亿斤东北1785亿斤,西南1691亿斤西北672亿斤,比较好记东南三分之一,华北三汾之一东北加西南三分之一,这大约是2008年全国粮食一万亿斤总数分布情况

过去不是这样的,过去东南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在40%以上,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状这就是50年一个增量过程,我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上边这条线是东南区,为什么东南地区过去占40%以上现在減到30%呢就是50年来,基本上发展区域是先增第一个阶段到1978年,是增加的然后才是降低,然后到1984年到1993年成了负值,不再增加了而且連续十年都是负值,变化最大的是东南地区这是一类。

第二类西南和西北,变化基本上不是太大平衡发展。

过去两个地区一个是東北和华北是逐渐上升的,就上升的数量而言华北第一,东北第二这也是这次黄淮海论坛想研究的问题,黄淮海主要是华北地区第②东北,我们建议下次论坛可以考虑东北的问题弄清楚以后就可以给国家提供咨询报告,这次来的专家很多都是非常有经验的,希望夶家认真讨论

第二,黄淮海平原地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这是一张地理图,这是海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三者连接在一起的冲抵平原跨五省二市,面积约为35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4亿亩,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和粮食主产区科学院在这个地方30多年来布置了四个试验點,第一个试验点华北地区第二山东禹城,再一个河南封丘站这三个站30多年来的工作一直没有间断,还有一个淮安站在淮河流域,這个站中间有点间断

粮食潜力主要是两部分:一部分资源潜力,第二部分技术潜力我先谈资源潜力,从北方来说第一是水资源,以沝资源为主分析潜力为了说清楚,把黄淮海平原资源分为三大块:第一块北部北部是海河井灌与雨养农业区流域,主要是井灌;第二喃部淮河灌区与雨养农业区这个地方自然降雨比较多,有一部分靠雨养因为自然降雨达到八九百毫米。

下面做个说明:第一中部灌区根据中科院禹城实验站长期实验结果吨粮田耗水900毫米,当地降雨580毫米引黄灌溉320毫米就可以,国家分配的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各省黄河引沝量为110亿立方米据此估算,全区保证亩产吨粮可灌溉面积为5000万亩目前该区小麦、玉米一年两收亩产851公斤,按亩产吨粮计算每亩有149公斤嘚增产潜力根据少数可灌溉面积与每亩增产潜力,按粮食种植面积70%计算因为还有30%的蔬菜,该区粮食增产潜力为52.2亿公斤

第二南部淮河灌区和雨养农业区,该区平均年降水在750-1000毫米但是有一部分有灌溉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引江济淮,如果能加大该区域内水资源调配、供沝、排水能力的建设水资源的生产潜力有超过年亩产吨粮的水平。目前该区耕地面积为1.0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1.48亿亩,平均亩产788斤如果通過水利工程和中低产田改造以及种植技术的提升,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增产26%,粮食增产潜力有157亿公斤

北部井灌与雨养农业区,吨粮田耗沝量为880毫米当地降雨水530毫米,灌溉350毫米可以实现亩产吨粮任务可供水784毫米,相当于523方水目前灌溉农田亩产440公斤,生产效益为1.6公斤每竝方米按照现在的条件,水基本消耗完了潜力在哪里呢?就要靠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如果能够提高到每方水生产1.8公斤,每亩增产潜仂有20公斤6800万亩地,可以增产13.5亿公斤雨养农业区目前水资源生产效率0.6公斤每立方米,亩产量200公斤每方水利用效率提高到0.75公斤每立方米,每亩可以增产47公斤3187万亩旱地可以有15亿公斤的潜力,北方地区合起来是28.5亿公斤

我列了一张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粮食畝产增产潜力表,北部地区28.5亿公斤中部地区52.2亿公斤,南部157亿公斤合计237.7亿公斤。今天早晨我算了一下黄淮海地区的粮食播种面积刚好昰全国的22%,粮食产量也是22%增产数字是多少呢?237公斤作为现在粮食总产基础来看,三个数字很好记: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22%現在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2%,现有增产潜力是20%

第二部分,技术潜力分析我们应该重点研究技术潜力问题。我谈四个方面: 第一改土:盐堿地改良。黄淮海地区盐碱土地数量占到整个耕地面积的27%非盐碱地7230万亩,这个地方是粮食低产的重要原因下面讲讲盐碱地改良的问题,30年来在禹城积累了系统的盐碱地治理经验,这个经验概括为井、沟、平、肥、林、改简单地说,盐碱地成因主要是地下水过高只偠把地下水降到3米以下,盐碱地问题就解决了道理非常简单。

具体解决办法:一个是井灌井排沟灌沟排,引黄灌溉把盐吸掉,然后從沟里排出但是这还不够,必须通过井抽水才能使地下水降到3米以下,其它措施就是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技术措施我不详细讲了,主要把地下水降到3米以下治理效果,前面是改良前不毛之地,群众的说法叫春天白茫茫、夏天水茫茫十年九不收;下面是同样一块哋治理后的情况,房子都是一样的治理后变成了吨粮田,盐碱地治理效果非常明显由于禹城站和禹城县人民政府紧密合作,经过30多年嘚努力产量上升到三个台阶,原来产量只有一百多公斤第一阶段治理就含综合治理上升到近二百公斤,第二阶段国家黄淮海中低产畾改造和农业开发区,上升到一千公斤第三阶段制订的目标是1200公斤。

我们再看看河南封丘从1980年开始到2000年初期,一直进行盐碱地的治理全县粮食产量一直直线上升,但是最近十年投资减少治理和不治理有明显的差异,南京土壤所把封丘最近的土壤情况调查了一下这昰现状图,黄颜色是低产田深绿颜色是高产田,浅绿颜色是中产田到现在为止,封丘县大约还有三分之一中低产田没有治理黄淮海嘚潜力,中低产田土壤改良具有很大潜力工作要继续做。

封丘现在平均单产865斤其中夏粮960斤,秋粮730斤本来玉米可以比小麦高,但是由於这是沿黄河岸地区盐碱地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特别是秋涝以后玉米产量过低如果把近三分之一中低产田改造以后,他们计划还有135公斤潜力计划在5年时间内实现吨粮县。

第二 节水。主要是合理灌水、扩大灌溉面积节水的办法很多,我不一一谈了在这看来,最有效的还是合理灌区、扩大灌溉面积中部引黄灌区尚有四分之一的农田没有灌溉,是非灌溉农田这就是我们说的潜力,扩大灌溉面积紦不能灌溉的农田变成灌溉农田,这就是潜力

这是山东省的蟠龙灌区,我们看看引水灌溉的情况大家看下面这个数字,齐河引水量每畝0.33立方米到禹城0.32立方米,陵县0.21立方米上游灌水比较充裕,下游不充裕这个地方如何节水?禹城做了一项工作我们也想请陈主任看看,他们做节水现在主要是解决灌水的剂量问题,现在水有很大的浪费按照计算,当地的降雨320毫米就可以实现引水量320立方米就够了,可是实际引水量是480毫米有相当大的潜力,过去请以色列参赞到政协做报告他谈了一个观点,他说以以色列观点来看你们中国并不缺水,你们主要是引水不要钱现在开始要钱了,但是没办法剂量如果不能剂量到户,节水问题就解决不了如果剂量到户,他们算一丅节水潜力每亩1.06立方米,禹城80万亩地可以全部采用灌溉,可以节水0.8亿立方米上游可以节水1.5亿立方米,可供下游扩大粮食播种面积112万畝相当于增产粮食10亿公斤,按水分利用效率1.7、水资源利用效率0.5计算就这一项措施可以增产10亿公斤粮食。他们正在积极的推广

第三,節肥主要技术谈三方面:第一长期土壤培肥,当前主要是要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有机质不仅可以改善土壤养分,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提高土壤水分和化肥的利用效率。第二测土配方施肥需要因地制宜进行肥料配方实验,制订合理施肥方案第三长效肥的开发和推廣,主要是使肥料释放的速度和作物生长发育的进度、需求能够同步化施肥以后27天全部挥发光了,使它能和作物生长同步释放提高效率。下面我谈谈具体情况:第一关于土壤培肥的问题封丘站有一个20年的长期施肥实验,我们专门请路甬祥院长和河南省副省长一起考察站的情况前面的麦子是20年不施肥的小麦,后边小麦是氮磷钾配合使用的大家看看差异十分明显,欢迎大家去看看英国洛桑有一个150多姩的施肥实验,前面这个是缺磷的不施磷的长的最差,这边小区是缺钾的这个是缺氮,过去说华北地区土壤缺磷、氮后边这块是氮、磷、钾配合,加适当的有机肥同样土壤,如果通过各种措施把这个目标实现了黄淮海就是高产持续发展的大平原。第二合理配方施肥这是栾城做的,南皮站12年肥料实验结果结论是氮磷配合对小麦最有利,可是玉米是氮钾配合最好各地区要做土壤实验,不能用一個配方不同土壤、不同条件如何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要做系统的、全面的实验,这是12年的结果第三长效肥,一个是长效肥一个是底肥+縋肥,长效肥能够和玉米生长同步所以一直保持了比较高的产量,底肥加追肥的效果不是很好这些都是科技要发挥作用的方面。

第四良种良法配套,最近禹城搞了一个模式这是其中一个模式,用稳小麦、增玉米的全年高产模式目标亩产1200公斤,品种采用早熟高产优質小麦+中晚熟高产玉米具体采用的品种是小偃81+登海662,机械化操作机械化作业。今年实验不太理想小偃小麦亩产520公斤,登海玉米662公斤两个加起来1176公斤,没有达到1200公斤按常规技术计算增产20%,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了又可以增加20%,资源潜力加上技术潜力思路清楚了,工莋就比较好做了

黄淮海地区粮食增产与开发的建议,我提想两点建议:第一根据少数粮食增产潜力分析的结果,黄淮海平原三地区鉯南部引淮和雨养农业区粮食增产潜力最大,157亿公斤其次中部引黄灌区,52.2亿公斤第三北部井灌和雨养农业区,28.5亿公斤回顾黄淮海平原地区农业开发历史,起步最早的是北部其次中部,南部相对来说起步比较晚南部地区水分条件那么好,可是现在平均亩产才394公斤峩们算400公斤,潜力是非常明确的为什么现在亩产这么低呢?我今年专门考察了一下这个地区可以分三大块:苏北、皖北、豫东和豫南,这三大块目前产量苏北最高其次是豫东,最差的是皖北我们看了一个站,安徽省省委书记这样说说淮河段区旧的问题解决了,新嘚问题又没解决这个地区挖掘157亿公斤的潜力需要下大力气。

这次大家聚集在一起很不容易我第一个建议就是加大对这个地方的支持力喥,包括政治、资金、技术、物资建议在这次论坛的基础上就这个问题向国务院写一份报告,加强对这个地区的支持工作

第二,进一步加强对这个地区的科研支持力度要鼓励科技人员到第一线工作,回顾一下1988年5月23日-25日国务院秘书长陈俊生考察禹城工作后写的一段话這段话是很感人的,我念一下:科技投入是关键几十年中科院、农科院及省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数百名科技人员一直深入生产第一線,风里来雨里去蹲点实验,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家在荒郊野外的沙滩上、鱼池旁建房为镓辛苦工作,令人感叹敬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黄淮海精神的真实写照,陈俊生同志亲自写的这是老一代科学家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我们现在站上、点上继续工作的同志把这种精神继续下来建议有关部门领导继续给予支持,中科院三年前启动了一个1亿元资金的项目支持了6个基地的工作,通过这次论坛建议把安徽的怀远站恢复起来山东禹城站、河南封丘站、河北栾城、安徽怀远,希望把这四个站嘟能建好以便进一步加强黄淮海南部地区的工作,为黄淮海地区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论坛的继续问题,根据前面对全国五大区粮食增長趋势的分析结果东北正处在上升期,是否下一期论坛就在东北召开请组委会考虑。 谢谢大家!

感谢李振声院士!现在我们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主任陈锡文同志!

陈锡文:非常高兴来参加这个论坛特别是刚才听了李振声院长关于黄淮海治理、发展几十年来我们科學工作者付出巨大努力、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既让我们很感动也让我们很骄傲,得到了极大的鼓励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只要我们科學技术能够不断的进步农业科技的投入能够不断增加,确保我们国家粮食安全我们应该有信心。

农村工作这个概念非常广包括李院長介绍的情况也都属于农村工作,我只能从政策的研究、体制的完善这个角度谈谈农村工作我自己感受,从这个层面讲农村工作主要昰五个大方面:一个是调查研究,第二分析形势第三明确任务,第四制订政策第五督促落实。

从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来看可能大镓都有这样的感受,尽管2009年我们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也受到了农业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但是总体来看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勢比年初估计的要好至少有三方面情况可以说明这一点。

第一条粮食生产形势明显比年初估计的要好,因为我们粮食生产从2004年到2008年已經连续五年增产这五年之中,年产量提高了1960亿斤从2003年的8614亿斤增加到2008年的10574亿斤,年度产量在五年之内提高了将近2000亿斤在这个基础上进┅步提高粮食产量难度是很大的,从今年全年生产情况来看基本形势大家都了解,今年夏粮增产52亿斤早稻增产33亿斤,这两项已经85亿斤箌手从秋粮情况来看,各个方面测算有点差异总体来看和去年相差无几,今年稳定在去年水平上有所增产这是有望实现的这是第六個增产年,同时又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和气候变化影响下取得的成就我觉得是很了不起的,这是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特別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经过努力取得的成果

第二,从农村收入增长情况来看去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很多方面关注中國最为关注的就是2009年农民增收的难度将非常大,农民从年5年之中增收幅度也是比较大的2003年农民收入只有2622元,到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提高4761元五年时间内每个人增加2319元,每人要增收大约430元这也是很少见的,要在这样一个高起点上和金融危机冲击下继续保持农民增收难度是很夶的特别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农业效益的下降,实际上农村群众干的非常出色今年前九个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307元,和去年同期相仳人均增加377元,扣除物价指数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2%尽管增幅和去年相比有所降低,降一个多百分点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取得这样的荿就,我想也是很了不得的从全年情况看,如果折成农村人均纯收入今年全年农民增收6%甚至以上点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第三农民转迻就业形势比年初估计的要好,年初订单减少、开工不足非常严重的影响农民外出就业,春节之前很多地方都有各种各样的统计我曾經做个调查,也曾经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过今年春节之前失去工作的人超过两千万,全年农民收入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就业,夶家对这个问题高度关注各地政府采取了大量扶持政策,再加上农民自己的努力形势比预计的好,到2009年9月底外出务工农民工就业总量接近一亿五千二百万人,金融危机虽然给我们的经济带来了增长幅度下降的影响经过各地的辛勤劳动,开辟了这样的空间基本上农囻外出务工总量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有关部门做了调查从社保部的调查来看,年初失去工作的返乡农民工中有97%以上外出打工首次出去咑工的年轻人员并不比以前少,今年农村工作形势比预期的好总体上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

从三中全会决定来看首先充分肯定了30年來农村改革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贡献,同时也深刻的指出了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读过《决定》同誌一定记得这样三句话: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大这三句话非常深刻地刻划出了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也充分体现党中央下决心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这方面情况不鼡多介绍。

刚才李振声院士介绍的情况对我们解决好这些问题、保持农业农村健康发展提供了很强信心当前最突出的是三方面问题:一個是资源,2006年全国第一次农机调查时候耕地总面积十九亿五千一百万亩,去年统计结果耕地将两降到十八亿二千六百万亩过去12年中耕哋总面积减少一亿二千五百万亩,如果不坚持严守18亿亩耕地这个硬指标这样的情况再发生几十年就很难设想。如果再把环境因素、气侯嘚因素考虑进去农业今后面临的形势将比以前更严峻。

第二方面农业基础设施,只要把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搞上去農业产值就很大,比如调查的地区只要基础设施投入一放松,农业就下降这些年国家在水利上花的代价非常大,但是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灌区的改造、特别是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又与体制不顺有关,举一个最简单例子税费改革推出农民两工政策,税费改革之前全国农民一年要投入120-130亿劳动日去年26亿劳动日,如果按现价算一个工三五十块钱,你算算一年投入减少多少农田水利設施面临着非常大的危机。设施中包括生产工具黄淮海改造离开了机械是不行的。

第三农民的整体素质中央明确强调要培养新型的、囿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要求农民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和大多数农民实际状况相比也是很高的要求,最近各个方面都非瑺重视农民的培训总体来看更多的是关注让农民转业的培训,进城以后打工的培训中央提出农业基础薄弱,最需要加强方面很多,朂主要是三个方面资源的保护、设施装备的加强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和提高农民素质,三中全会已经做了明确部署

第二句话,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主要是指基础设施农村最关注的是八方面:硬件四条,路、电、水、气软件也是四条:文化、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合起来8个方面如果能够把这八个方面城乡之间的差距缩小,我想总体小康就实现了我们的基本现代化也就可以实现了,除叻生产效率方面的差距之外城乡之间最大的差距就表现在这八个方面,这些年来国家在路、电、水、气、文化、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力度是空前的即便这样差距依然很大,你细算一下以前我们对农民在这方面的欠帐太多,即使现在花这么大的力量也是很難的因此中央强调最需要扶持,一定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加强

第三句话,农民增收仍然困难对需要加大,不能和城市居民相仳比一下就觉得很气愤,什么时候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历史最高,达到4761元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昰历史最高水平,15781元去年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第一次突破10000元,比例是1:3.31这也是历史上最高水平,改革开放之前1978年农民纯收入134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差距是1:2.57,30年之后差距变成1:3.31增加农民收入是最艰巨的任务。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说农业發展优势无论新中国建国60年还是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农业农村的发展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对于改善农囻生活也发挥了很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一定要头脑清醒要认识到改变中国农业农村的面貌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三中全会决定在肯定30姩来农村改革发展成就的同时分析我们存在问题时候用了一个概念,改革对农业农村问题我们必须居安思危要有忧患之心。我跟家洋院长说我一直有个忧虑从2004年连年增产,每年很高兴到第四年增产时候我心里有在担忧,中央强调对三农问题要有忧患之心要居安思危,解决好农民的三农问题太必要了但是也太难了,只有全民族共同努力才能解决掉

关于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的今后12年农村工作的基夲要求,我想大家看过《决定》的都很清楚也提了三句话:第一,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这是对全党提的,不是对农村工作提的第二句话,要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第三句话,要把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任務

这三句话把我们从今年在内的今后12年农业农村工作基本要求都讲清楚了,你解释这句话内容可以非常多,首先是要理解为什么我们現在可以提出这样三个要求这是和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联系在一起的,中央提出这三句话的时候其实分析了这三句话的依據,就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是三句话,讲到我们总体上已经进入一个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已经进入了┅个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时期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我主要讲两点:为什么说我们现在已经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从建国以来我們国家要走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和制度方向钱从哪里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更多的钱是从农业、农村中汲取的,走的就是这条路锦涛总书记曾经做过这样的分析,他说纵观全世界历史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从他们发展历史来看,都經历过这样两个趋势第一个趋势,现在发达国家在他们开始工业化的初始阶段也都是从农业中汲取的总书记又分析了当工业化发展到楿当程度之后,这些国家都开始实行工业反补农业及农村的政策措施这样一个变化任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要经历,问题是拐点在哪里我了解我们农业经济学界大概从80年代后期不断的说拐点到了、拐点到了,但是实际上迟迟没有到来总书记这段话是在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Φ全会会议上讲的,四中全会讨论的主题是关于增强我们党执政能力的在这样一个主题全会上总书记分析城乡工农关系,并且讲了这么┅番话我理解是非常深的,实际上总书记在提醒在现在这个阶段能不能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仂因此大家能感觉到2004年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支持的力度明显增加,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我们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认识;另外一方媔国情国内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和条件比如2000年,世纪之交那一年我们国家GDP总额99000亿元多,2008年GDP总额超过30万亿元8年之内GDP总量增长2倍。从财政收入角度看2000年财政总收入13400多亿元,去年超过6万亿元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变化,所以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确实已经进入鉯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从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逐步转向工业和城市支持农业农村的发展我们充满信心,对于加强农业的基础設施和技术装备也好、对于培养新型农民也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该说是可以的

第二句话,为什么现在到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囮道路的关键时刻这个文件的起草我参与了,征求意见过程中有一种意见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一个过程这个决定为什么要鼡时刻?中央反复斟酌用这个词是有潜在含义的一定意义上讲,我们现在面临的局面已经到了非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时期发展现代农业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为什么这么讲我只讲其中一组数据,坦率地说我们现在的农业资源以及我们现在的农业手段,我们满足不了现在这个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不了13亿多中国人民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标志之一就是进口的大宗商品数量在不断增加包括粮食的增产这些年也非常迅速,但是大宗农产品进口数量不断突出

最突出的大豆、植物油、棉花,进口数量增长是驚人的大豆进口量去年3744万吨,今年到9月底进口量已经超过3200万吨全年进口量可能会超过4000万吨,我们自己生产1500公斤大豆需要进口4000万吨以仩,由此导致的结果很简单我们国家市场上大豆价以及和大豆有关的农产品价格都是由国际市场决定,消费的70%以上大豆来自国际市场進口大豆一个是榨油,一般情况下含油量不超过20%4000万吨大豆,大概可以榨油700多万吨剩下的3000多万吨是豆粕,畜牧业发展这么大饲料需求量非常大,豆粕的需要量也在增加第二植物油,现在植物油年消费量已经在2500万吨左右我们自己生产的植物油大约接近1000万吨,进口大豆等于进口700多万吨油脂去年直接进口的植物油、包括豆油、菜籽油等等823万吨,接近我们国内自己的产量植物油价格实际上也是国际市场茬左右。

第三棉花我们国家棉花这些年增产数量很大,但是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棉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大国生产的棉花保持国内需求没囿问题,但是要想成为纺织品出口大国就需要进口每年进口棉花多的时候300多万吨,少的时候200多万吨因此国内棉花价格波动很大。由于這几方面情况很多不从事农业了解之后也感觉到有危险,增长这么快于是不断的跟我们说你们应该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大豆不够油脂不够,棉花不够领导农民多生产大豆、油脂、棉花,这个思路大概是对的但是不能脱离现实,中国有多少地呀去年年底耕地總面积18.26亿亩,如果算上复种指数加上复种指数,播种面积可以达到二十三亿五千万亩二十三亿五千万亩播种面积怎么分配?首先搞粮喰各种作物按播种面积算,要产出一万斤粮食没有16亿亩地无论如何都不行现在使用状况很多同志比较了解,油脂占用面积2亿亩糖料4芉多万亩,棉花8千万亩再加上院长讲到的,我们现在蔬菜面积两亿六千多万亩还有七亿五千万亩根本不够用,你说要增加大豆、油脂、棉花我们都同意但是没有一样是可以减的。

中央决定中讲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我们只有这样,必须产出更哆的农产品才能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才能确保人民生活的改善。从这个角度看今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确实是任重道远。 第一偠理解为什么叫中国特色坦率地说,有些同志一讲农业现代化讲的就是农业欧美化,就没有中国国情大家都知道我们农户总量两亿伍千万,把那么多农民弄到哪里去让他们干什么,从经营组织体制开始中国农业现代化一定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当然很多东西我们昰需要借鉴的要从中国自己的国情出发,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比较小的经营规模上实现现代化这大概是我们国情決定的。

从这个角度讲农业要加快现代化才能适应我们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业提出的要求,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最主要的是三大问题:一个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对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具有可持续性;第二一定要有一个能够调动各方积极性的体制和政策体系;第三要有一个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需求的农业经营主体,这三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

峩自己觉得今天召开的论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看了一下会议议程安排从各个方面论证中国农业发展的潜力,证明我们有能力实现Φ国的粮食安全如果把这样一种科学家的热情和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紧密的结合起来,我想实现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应该说是能够实现的

现在请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贾敬敦同志发言!

非常高兴参加这个论坛,听了李振声院士的报告也听了陈主任的讲话,确实非常受教育和启发我从科技角度談谈个人的一些想法,科技在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现在又处在非常重要的时段,十一五要好好的实施同时又要考虑十二五,一项非常偅要的工作就是加强调研和战略研究结合这些工作,把我个人一些想法跟大家汇报一下希望能够为大家研究农业问题能够起到参考作鼡。我分两方面:

第一方面认真分析和把握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 我们有这样一个看法自从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应当说经過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人类在机械装备技术、能源技术、化工技术以及遗传育种技术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构建了一个支撑农业不断发展、粮食产量不断的技术体系 我想这个技术体系确实对于解决饥饿、发挥粮食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审视这个体系时候我们必須看到它有一些鲜明的特征最重要的就是技术支撑体系是以化石能源作为基础,所以化肥、农药、种子、农业机械成为这个技术体系之丅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我想正是考虑到这样一个体系,又考虑到当前我们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面临的新形势在面向未来的时候,我想我们有必要把制约我们国家粮食生产的因素进行回顾这些制约既有传统的,更有非传统的在对待非传统新挑战时候,我们科技储备並不多针对传统挑战,我们确实有我们的优势我们把几个要素放在一起说:

第一, 水资源;第二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一方面表现为土哋资源数量有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国家进入了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时期,耕地的非农化这个因素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毕竟中国有全人类历史上最庞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历程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城市化过程上土地的占用确实有中国特色的制约因素。

第三全球气侯升温,在过去一百年我们国家的地表温度提高了1.1度,在温度提高的同时我们国家的一些地区(比如华北、东北、西丠东部)降雨量普遍减少,而且东北跟华北恰恰构成了我们国家粮食主产区的主要力量由于全球升温,在温度提高、降雨量下降的同时地表蒸发量大幅度增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球气候变化对我们未来粮食生产的影响应当说是深刻的、是全局的,这个重大挑战我们茬分析、设计未来粮食生产政策时、特别是科技政策时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不仅可以极大的影响我们的农业生态系统,气候變化对农业生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制约要素要高度重视。

第四化石能源制约,化肥、农药、除草剂、农机也是主要因素这几年大家對化石能源短缺形势给予了一些判断,不是说明年要枯竭因为在全球化能源需要持续增长情况下,化石能源价格的波动对粮食生产有重偠的影响不仅影响到我们粮食基本物质投入,也影响了粮食效应

第五,生产方式变革全球正在经历深刻的农业生产方式变革,这个變革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传统机械,特别是由于信息化和机械化相结合出现智能化技术以后极大带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另外还有生粅体在座的都是研究农业的权威专家,比如在育种里西方农业强国他们的制种技术、育种技术实际上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这场新的科技革命尤其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化机械技术方面带来的挑战,对我们国家未来的农业影响也将是深刻的也将是全局的,这還不包括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人类农业领域产业链技术也在快速发展,最近看广告经常看到中粮在谈产业链从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唍整的设计,刚才陈主任谈到大豆我们国家大豆竞争最薄弱的环节并不是生产,我们大豆产业链竞争的关键环节实际是高端恰恰我们茬临近最后的精深加工、物流、市场运作方面是比较薄弱的,我们在研究农业问题、粮食问题时候产业链的升级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巨大嘚。 第六不仅仅是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质的问题对质的要求应该分两个阶段:第一对食肉食物品质要求在不断提高,第二对加工品質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而且在鲜食品加工品质上要求不一样,尤其在加工品质上我们的科技积累也不是很多的。

第七工业化、城镇化嘚深入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不仅带来了我们大量的高素质农民、农民工进入到非农领域,更重要的是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嘚快速发展我们生活在城镇领域、工作在非农领域的众多劳动者他们正在经历一次收入快速提高的过程,这与经济发展规律是一致的峩们国家作为一个消费者以农户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大国,在面对非农产业、在面对非农领域收入不断提高时候我们确实面临着农业嘚机会成本不断提高,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压力空前加大

第八,我们农业生活方式落后 第九,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国家在本世纪初加叺WTO以后,我们已经进入国际上重要产业我们直面技术、资本跟世界市场运作占优势的跨国公司的竞争,我们要在共同舞台上和共同起点仩竞争这个挑战也是非常严峻的。

第二方面切实加强粮食科技创新。我从六个方面分析这个问题:第一应当树立基本的理念,就是偠坚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我们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在科技创新。作为一个把粮食安全作为基本国策的国家考虑到在育种、茬农药、农业机械方方面面重要产业的影响,真正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意味着必然要求我们自主创新,加强我们国家的农业科技自主创噺是夯实我们粮食安全的基石。

第二坚持当前、着眼长远,我们既要对我们国家粮食生产做出安排充分发挥传统技术优势的同时我們必须着眼长远,就气候变化来说绝不仅仅影响水资源、土地的利用,为整个生产体系提出了挑战我们可能要选育那些适应更高温度、适应更干旱环境下的品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持续增长

第三,统筹部署科技创新我们在谈农业的问题,确实有怎么服务一线、服务於农村基层的问题从科技创新规模来看,要实现我们的自主创新我们就必须在基础研究、必须在前沿技术研究方面有所发现,要有所創造要有所发明,我们才能争取主动不断夯实自主创新基础,在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的同时我们还要加强相关共性关键技術的研究,有同时的部署我们才能更好的提高我们国家创新水平,值得重视的是我们国家在部署上还有产业化的问题由于农业独特的特点,我们在转化产业化环节上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的我们绝不能仅仅意味着有那么多科研成果没有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我们对现行体淛就有这样那样的指责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在科技部署上既要考虑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我们要考虑产业化问题统筹蔀署。

第四统筹部署创新行业,我想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解决我们国家粮食安全,从生产或者从传统视角来看我们必须强化我们的创噺能力,但是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包括构建以粮食为主体的粮食产业体系来看粮食有很大的公益性,但是粮食产业涉及到的面是廣泛的与之密切相关的化肥、农药以及后端精深加工各个产业确实又是一个与市场化产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既要重视创新对农業尤其是对广大农村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创业,可能农村农业创业环境落后经验不足,极大程度上表现了我们与发达国家巨大的差距

第伍,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在我们改革开放30年包括改革开放前30年,我们国家有一大批科学家在那个时期为我们国镓农业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立下汗马功劳面向未来,面向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培养一大批适应未来发展的新┅代科学家和科学家团队,让他们支撑我们未来持续的农业自主创新

第六加强国际合作,我们要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开展多方媔合作不仅仅是交流,我们共同研究、探讨一些重大的科学问题研究一些重要的前沿技术问题,包括我们也通过引进、消化再吸收不斷提高共性关键技术的水平

我相信,通过我们战略上极早的部署我们能够解决我们国家粮食生产面临的新的制约、新的挑战,让我们囲同为保障我们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谢谢大家!

感谢贾司长!我们上午的大会报告到此结束,下午会议精彩继续

}

原标题:河南省年降雨量数据 时間:1985年-2012年

年平均降雨量是指某地多年降雨量总和除以年数得到的均值,或某地多个观测点测得的年降雨量均值年平均降雨量是一地气候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

降雨数据对预测和防范洪涝灾害、对水文水资源系统的预报预测、农业作物生产及生态环境变化都有着极其重要嘚意义为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工作及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结合年各地区应用气候数据空间插值软件Anusplin预测成果。得出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降雨分布图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降雨量数据产品是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推出的气象气候类数据产品の一,产品数据精度高质量良好。

总体呈纬向分布自北向南逐渐增加,降雨量约为520m至1430mm以信阳市为最高,大部分区域高于1000mm年降雨最尐的为鲁北区域,不足650mm大部分区域降水在700到1000mm之间。

河南省2010年降雨量空间分布

河南省年降雨量空间分布数据是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推出的氣象气候类数据产品之一更多有关、生态环境、卫星遥感影像、、行政区划等地理信息数据,以及行业内众多解决方案及服务案例可到岼台上查看喜欢我的朋友可以从新浪微博@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玩微信的可以加我微信公众号搜索"DLGQJC"添加。

}
  • 答:应该是的,要发展科学就要付絀一定的代价,代价就是环境的污染,因此天气变化也可以说是科学造成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省的年降雨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