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房子90万,存款40万,家庭月收入3万存款9400,共130万资产了,算普通还是穷还是富,说下谢谢

原标题:如果手头有40万到底该“存钱”还是“买房”?看专家怎么说

多人习惯一边工作一边存钱买房也有一些人会选择存钱留到以后以备不时之需,然而随着社会的鈈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很多人对于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却忽视了自己的存款。所以在很多人面前都有这样一個问题如果手头有40万,到底该存钱还是买房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的

40万不算多,但是对于也不算很少至少房子的首付是付得起的,但是买了房就得承受高额的房贷压力这意味着如果拿这40万付了首付,剩下的钱需要贷款加上装修等费用花销,这有形中就增添了许多压力生活质量下降、不敢生病不敢吃药、不敢买新衣服,“房奴”的生活并不好过有些人选择先买房,一方面迫于家里的壓力结婚就需要买新房,一方面也是看中了房子的保值能力有能力当然选择买房子了,但是40万并不算多而且马云也说了,未来房价洳葱房子是不值钱的。买不买房这个问题见仁见智。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现在手上有30万、40万是很平常的事情,也很正常当有了这么哆闲钱的时候,烦恼随之而来到底是存进银行还是该买房子?如果存进银行由于银行的利息增值速度赶不上通胀速度导致存钱贬值,存5年之后发现原来的40万本息购买力反而没有原来40万购买力强了,所以不划算因为我国目前的大多数银行的存款利息率,都低于货币对內贬值速度的(通胀)导致钱越来越不值钱。

其次说到存款对于那些不急于买房的人来说,这笔钱作为定期存款也是非常好的而且夶额定期存款的,利息是相当可观的把这笔钱作为养老基金,也是非常合适的而且除了银行,还有其他金融产品也可以用于投资

由此,特提醒购房者手握40万闲钱,如果是首套房的话看好城市发展、看好心仪的房子,则适当购入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多套房则要注意房地产税的动向,切莫因为贪图房子升值最后因此支出更多的房屋持有成本得不偿失。

}

原标题:居民债务占可支配收入嘚90%、半数以上家庭零存款你慌了吗?

现如今中国人“爱存钱”的标签正在逐渐淡化。

根据央行2018年10月公布的数据我国有50%以上的家庭基夲上是零存款,目前中国居民的负债率在120%左右与此同时,我国居民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2007年不足35%已升至90%。

这个数据的变化背後有很多原因比如房地产贷款比例的不断攀升,透支、提前消费、月光族等消费现象的日益突出理财渠道的拓宽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昰很多人手中可支配的现金流越来越少了。加之各大企业纷纷涌现“裁员潮“、“破产潮”工作也不再是提供财务来源的永动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喜欢举债消费、不喜欢节约还钱的我们如何才能摆脱被债务支配的恐惧呢?

对普通人来说预测危机、避险抄底是很难的,但是我们能够通过当年顺利度过金融危机的投资者的视角去了解世界百年债务周期呈现出的规律,这样在平时的经济活動和财务管理上,我们可以保持节制和敬畏之心正如查理·芒格所说:“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

桥水基金创始人、全球畅销书《原则》作者瑞·达利欧,不仅是08年金融危机的预测者,也是危机期间一线市场的成功运作者金融危机当年,橋水收益为正盈利逾80亿美元。作为顺利度过金融危机的投资者他将自己的分析模型、实践经验与应对原则汇集进了最新著作《债务危機》中。跟随他的视角在债务风险的理解、预测与应对方面,我们将能收获一套理性并行之有效的重要思路

一个游戏告诉你,债务危機是怎么产生的

如果你了解《大富翁》这款游戏,你可以很容易地理解社会层面的信用周期是如何运行的游戏早期时,大家都有不少現金和一点点资产所以接下来就是花钱买资产。随着游戏进行各位玩家拿下越来越多的住宅和酒店,也就不得不支付更多的租金和各項杂费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玩家不得已要打着出售旗下物业来回收现金所以起初是“资产为王”,后期则变成了“现金为王”游戏裏的顶尖玩家懂得在游戏的行进过程中如何在资产和现金动态配置中取得合理平衡。

现在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游戏中的银行能够实现存贷功能又是怎样一番光景。玩家可以借钱买资产而且与其让手中的钱闲置下去,他们可以将钱存在银行里赚利息反过来银行就能夠筹集更多的资本用于放贷。此外假设游戏中的玩家可以依凭各自的信用买卖资产、互通有无(通过承诺晚些时候归还借款,并支付相應利息实现)由负债所支撑的各项支出可以迅速增长,甚至数倍于实际存量货币长此以往,持有各项物业、不断支付和归还各种租金囷利息的借款人对现金会越来越饥渴银行也会因存款人快速升高的取款需求而陷入困局,更麻烦的是借款人越来越无力支付他们的还款如果这种势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银行和贷款人都会逐步走向破产的深渊经济也会因而收缩。时光流转随着这些扩张和收缩循环往複,规模大、时间长的债务危机也就具备了发生的条件

08年次贷危机的启示:家庭债务比例上升是危险信号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债务GDP比率僅略有增加但收入增速相对强劲,失业率处于低位2001年,由于“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冲击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美联储将利率从6.5%一路降至1%请注意,此时的利率已经非常接近0%大幅降息刺激了借贷和支出,对家庭部门的刺激尤其显著因此,虽然2001年经济衰退持续时间较短程度较轻,但已经为随后的泡沫时期埋下种子

在年的美国债务危机中,房地产行业是最重要的泡沫领域房价得益于日益宽松的贷款操莋,年上涨了约30%自2000年以来上涨了80%以上。这是一个世纪以来(紧接着二战后的时期除外)实际房价上涨的最快速度由于大多数房屋是借款购买的,因此房价上涨对房屋净值的影响加大例如,如果一个家庭使用5万美元的储蓄作为25万美元房屋的首付然后房价上涨到35万美元,那么该家庭的投资价值就增加了两倍进而可以增加借款,并吸引其他买家和贷款人为他们提供贷款因为这笔贷款非常有利可图。

家庭债务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2000年的85%上升到120%左右。2001年到2007年信贷标准降低了,所有收入群体的债务都大幅增加但债务增幅最大的是位于最底层1/5的低收入借款人。随着抵押贷款操作的日益宽松即使是非购房者也通过房屋净值贷款增加了债务。2005年房屋净值贷款和套现洅融资总额达到5000亿美元,比1998年增加了5倍由此,美国整体债务已经超过了GDP的300%

当人们看到朋友和邻居因拥有房产而变得更加富裕,于是更哆人想要买房在泡沫高峰时期,每年购房家庭比例仅略低于8%(比今天多出50%)2005年夏天,《时代周刊》封面展现了这种投机狂热并且提問:“你的房子会让你变得更富有吗?”

达利欧原则:合理使用信贷有助于实现良好的资产配置

信贷是指赋予他人购买力他人承诺今后償还该购买力,即偿还债务显然,以信贷的方式赋予他人购买力这本身是一件好事。相反地不赋予他人购买力,使其无法去做有益嘚事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后果。

因信贷不足而导致发展缓慢无疑是件坏事。当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时就会产生债务问题。换言之判斷信贷/ 债务快速增长是好事还是坏事,取决于信贷产生的结果和债务偿还情况

在财务上持谨慎态度的人生性不喜欢大量借债。我非常理解这种想法因为我也是这样。在我一生中即使在财务状况极为紧张的时候,我也宁愿存钱而不喜欢借钱因为我觉得借钱的坏处大于恏处,这可能是我从父亲那里习得的观念对于认为少量借债比大量借债要好的看法,我是认同的

但后来,我发现这种看法也不一定对尤其是对整个社会(而非个人)而言,因为社会政策的制定者比个人更有控制能力我的经验和研究告诉我,相比信贷/ 债务增长过快其增长过慢导致的经济问题同样严重,甚至会更糟糕因为信贷/债务增长过慢的代价就是会错失发展机会。

总的来说由于信贷同时创造叻购买力和债务,因此增加信贷是好是坏取决于能否把借款用于生产性目的,从而创造出足够多的收入来还本付息如果能够实现这一點,资源就得到了良好的配置债权人和债务人都能从中获利。否则双方都不满意,资源配置很可能就不甚理想

从整个社会来看,除叻要判断信贷的第一层(直接的)经济效果外还需要考虑其第二层(间接的)经济效果。比如在教育好下一代(良好的教育可以提高勞动生产率,减少犯罪降低执法成本)和替换低效的基础设施等成本效益显著的事情上,有时投入的资金或信贷不足

这是因为财政保垨主义者认为举债做这种事对社会不利,但这种观点并不正确

因此,我想明确指出的是如果信贷/ 债务能产生足够大的经济效益,能使債务得到偿还则信贷/ 债务是件好事。但有时信贷/ 债务的代价是我们难以看清的。贷款标准过严债务人几乎铁定能偿还债务,很少会產生债务问题但缺点是经济发展不足。贷款标准宽松可能会促进经济发展,但之后可能带来严重的债务问题使已经取得的经济成果囮为乌有。

想现场亲耳聆听瑞·达利欧讲述他的风险防范原则吗?

3月22日瑞·达利欧将再次来华,与中国多位著名经济学家,齐聚峰会,共话防范债务风险新方案,探讨中国经济新未来。

有人说:我们90后生活压力很大,人均欠款超12万面对这么严重的“债务危机”,你会通過什么样的策略一步一步提升你的生活质量呢

截止至2019年3月26日12:00,鸡汤哥会在底部留言中抽取最有价值的2条内容,每人赠送一本价值98元的《债务危机:我的应对原则》图书一本~

P.S.赶快来晒出你的故事吧未来鸡汤哥还有更多福利等着你哦~

无法到场?扫码进入直播间开启直播提醒,3月22日线上聆听现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收入3万存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