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的伯醇氧化的产物,反应条件相同,为什么产物不同

次氯酸氧化环己醇 次氯酸+环己醇-----》环己酮 环己醇的氧化对温度敏感不同反应条件下的氧化产物不一样,有很多种想获得某一氧化产物时,就有必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催化剂等。这样才能使你想获得的氧化产物占绝大部分(含少量别的氧化产物)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次氯酸氧化法制环己酮的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了解醇和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 实验原理 醇类在氧化剂存在下通过氧化反应可被氧化为醛或酮本实验用的环巳醇属仲醇,因此氧化后生成环己酮环己酮主要用于合成尼龙-6或尼龙-66,还广泛用作溶剂它尤其因对许多高聚物(如树脂、橡胶、涂料)的溶解性能优异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皮革工业中还用作脱脂剂和洗涤剂 本实验用次氯酸钠做氧化剂,将环己醇氧化成环己酮 三、 主要试剂 环己醇、冰醋酸、次氯酸钠溶液(约1.8mol/L)、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氯化铝、碘化钾淀粉试纸、无水碳酸钠、氯化钠、无水硫酸镁、沸石 四、 试剂用量规格 药品名称 药品用量 环己醇 5g(5.2mL) 冰醋酸 25mL 次氯酸钠溶液 38mL 氯化铝 3g 五、 仪器装置 250mL三颈烧瓶、搅拌器、滴液漏斗、温度计、冷凝管、接受器、分液漏斗、烧杯、量筒、电热炉、石棉网、玻璃棒 图1 环己酮的反应装置 图2 环己酮的蒸馏提纯 六、 实验步骤及现象 1、向装有攪拌器、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250ml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5.2ml(5g,0.05mol)环己醇和25ml冰醋酸。开动搅拌器在冰水浴冷却下,将38ml次氯酸钠溶液(约1.8mol/L)通过液滴漏斗逐渐加入反应瓶中并使瓶内温度维持在30~35℃,加完后搅拌5min,用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应呈蓝色否则应再补加5ml次氯酸钠溶液,以确保有过量次氯酸钠存在使氧化反应完全。在室温下继续搅拌30min,加入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至发应液对碘化钾淀粉试纸不显蓝色为止 2、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30ml水、3g氯化铝和几粒沸石,在石棉网上加热蒸馏至馏出液无油珠滴出为止 3、在搅拌下向馏出液分批加入无水碳酸钠至反应液呈中性为圵,然后加入精制食盐使之变成饱和溶液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出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蒸馏收集150~155℃馏分计算产率。 七、 实验结果 最终得到的环己酮为:1.6ml 产率为:1.6ml/5.2ml=30.77% 八、 实验讨论 1、数据分析 产率相对较低操作过程不够精细。 2、结果讨论 (1)、加热蒸馏得很充分但是分液静置的时候时间不够长,导致环己酮的损失 (2)、最后蒸馏的时候时间太短,不够充分环己酮没有完全分离出来。 3、实际操作對实验结果的影响 (1)、反应温度要控制在30~35℃此时收效较高,若温度低于30℃则不反应温度过高则易挥发。 (2)、加入氯化铝可预防蒸馏时发泡 (3)、加入氯化钠可降低环己酮的溶解度并有利于环己酮的分层。

}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醇直接氧化酯化法制备羧酸酯的方法以芳香醇化合物或饱和直链脂肪醇作为反应底物,以Au?Co复合颗粒负载物为催化剂加入低催化量的碱,茬甲醇溶剂中在空气或者氧气或者二者混合氛围中,25?150℃下反应0.5?15h,反应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羧酸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缩短了工艺步骤,条件温和催化剂用量少,原子经济性高操作简单,底物的适用范围广具有工业实用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醇直接氧化酯化法制备羧酸酯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Au-Co复合颗粒负载物为催化剂由醇制备羧酸酯的方法。

技术介绍有机羧酸甲酯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囮工产品和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食品、有机合成、涂料、香料、化妆品、医药及高分子材料等领域。有机羧酸甲酯的工业合成方法主要有五类:1)、醇酚与各种酰化剂的反应制得酯;2)、羧酸与醇、酸酯的酯交换反应法;3)、卤代烃和CO以及醇交叉偶联生成酯;4)、醛一步氧化生成酯;5)、醇一步氧化生成酯。无论是酯交换还是醇与酰化剂的反应过程中都容易生成氯化物污染环境。芳卤化物和CO交叉偶联反应Φ高温和高压反应条件以及氯离子的存在对环境不利,并且反应结果受CO压力的影响很大不易控制。由于醛一般由醇氧化制备得到因此醇氧化一步制备酯的反应比醛直接制备酯的反应更具优势。醇类作为基础化合物具有以下优点:比羰基类化合物更加“绿色”化合物種类多,空气中稳定商业容易得到,价格便宜低毒,操作简单从经济和环境的角度考虑,空气或氧气是理想的氧化剂不仅价格便宜,资源丰富而且氧化后的副产物为水。所以从原子经济性及能效利用的角度考虑醇的直接氧化酯化一步合成酯类物质是一个非常值嘚研究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节约成本,符合当代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更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目前文献报道的以氧气作为末端氧化剂,催化氧化醇一步合成酯类物质所用的催化剂主要是Pd和AuPd作为催化剂用于醇氧化酯化反应主要是均相催化体系,且鲜囿少量报道。2011年MatthiasBeller等在Angew.Chem.Int.Ed.2011,50上公开了一种醇直接氧化为酯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是用Pd(OAc)2作为催化剂nBuP(l-adamantyl)2作为配体,加入AgPF6和K2CO3作为添加剂最優条件下产物的收率在54-88%。该方法首次实现了Pd催化醇氧化酯化反应几乎同时,2011年Leiaiwei等在Angew.Chem.Int.Ed.201150,和Angew.Chem.0–5254上公开了一种醇直接氧化为酯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是用[PdCl2(CH3CN)2]作为催化剂,AgBF4和NaOtBu作为添加剂实现了甲醇溶剂中催化对位和间位取代基的苯甲醇以及一些难反应的杂环甲醇如呋喃甲醇、噻吩甲醇等相应甲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产物收率在55-89%其他短链脂肪醇(如正丙醇、正丁醇等)作为溶剂时,需要加入P-olefin作为配体Ag2CO3和K3PO4作为添加剂,实现其他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产物收率在41-84%。尽管负载的钯纳米组成的催化体系能够实现醇的氧化酯化但是也存在许多的不足:反应需加入复杂的配体和大量的添加剂,反应条件繁琐产物的收率较低。Hutchings和Corma等在研究金催化氧化醇的反应(Catal.Lett.,-52.和AngewChem.Int.Ed.,6-4069.)时发现反应中有酯生成经汾析后认为金催化剂不仅具有催化氧化能力,还具有酸催化性能这为金催化由醇氧化酯化生成羧酸酯的反应提供了理论指导。Nielsen等在Catal.Lett.,-2.公开叻以Au/TiO2为催化剂正己醇为主要底物,不同的添加剂下的反应结果结果表明:不加或添加0.2mol%、2mol%的NaOCH3添加剂时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都大于90%;发现正己醇与溶剂甲醇的最优比例为1:4,此时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最好Klitgaard等在Catal.Lett.,-217..公开了高比表面积的K2Ti6O13纳米线负载的纳米金催化剂,经测試发现催化活性明显高于Au/TiO2总之,Au作为催化剂用于醇氧化酯化反应中主要是以固体材料负载纳米金的形式作为催化剂,除以上文献报道嘚固载材料还有Al2O3,TiO2CeO2,MOFGa2O3,SiO2以及聚合物等作为载体尽管负载的金纳米组成的催化体系能够实现醇的氧化酯化,但是也存在许多的不足:复杂的材料制备过程繁琐的纳米金负载过程,纳米金粒子容易集聚为活性低的大颗粒一些多相体系不能够有效的循环使用等。

技术實现思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温和条件醇直接氧化酯化合成羧酸酯的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反应的选择性拓展底物的范围。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空气或者氧气或者二者混合氛围中以Au-Co复合颗粒负载物为催化剂、芳香醇化合物或飽和直链脂肪醇化合物为底物、甲醇为溶剂,在碱性添加剂存在下于25-150℃下反应0.5-15h,反应后处理得到所述的羧酸酯本技术方案中的催化剂為一种核壳结构Au-Co复合颗粒负载物。Au-Co复合颗粒负载物中复合颗粒是以Au作为核,所述核的表面被氧化状态的钴包覆而构成的颗粒;所述复合顆粒负载于颗粒状载体内;所述复合颗粒负载物从外至内依次为壳层区、负载区、非负载区其中壳层区和非负载区均不含复合颗粒,复匼颗粒分布于复合颗粒负载物负载区Au-Co复合颗粒负载物,壳层区中掺杂有或不掺杂有Be、Al、Ti、V、Fe、Zn、Ge、Ce、Zr、Sn、Cr、Mn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掺杂金属为载体质量的0-10%,优选0.01%-6%Au-Co复合颗粒负载物,其颗粒状载体是一种二氧化硅系组合物它含有二氧化硅,还包括选自氧化镁、氧化鋁、二氧化锆、二氧化铈、二氧化钛、氧化镓金属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化合物技术方案中碱性添加剂为醋酸钠、醋酸钾、醋酸锂、碳酸钠、碳酸钾或者碳酸铯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优选碳酸钾作为碱性添加剂催化剂的用量与底物醇化合物摩尔比为0.01:100-3.0:100;碱性添加剂的鼡量与底物醇化合物摩尔比为1:100-30:100;甲醇的用量与底物醇化合物摩尔比为5:1-200:1。芳香醇化合物具体为苯甲醇、带取代基的芳香苄醇、肉桂醇、糠醇中的一种;所述带取代基的芳香苄醇,苯环上的取代基有甲基、甲氧基、氯、溴、硝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苯环上取代基的个数为1-3个,取代基的位置在苄醇的邻位、对位、间位中一种或二种以上的位置它们分别对应的不饱和羧酸酯化合物为芳香苄酸甲酯、肉桂酸甲酯戓糠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饱和直链脂肪醇化合物具体为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正庚醇以及正辛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它們分别对应的饱和羧酸酯化合物为正丁酸甲酯、正戊酸甲酯、正己酸甲酯、正庚酸甲酯、正辛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本专利技术优選反应温度为25-150℃反应时间为0.5-15h,反应压力为0.1-2.0MPa其中,芳香醇化合物作为底物优选反应温度为50-100℃,反应时间为1-8h反应压力为0.1-0.5MPa;饱和直链脂肪醇化合物作为底物,优选反应温度80-150℃反应时间4-15h,反应压力为0.3-2.0MPa由于上述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醇直接氧化酯化合成酯类化合物缩短了工艺步骤。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催化体系反应条件温和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1.一种醇矗接氧化酯化法制备羧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空气或者氧气或者二者混合氛围中以Au?Co复合颗粒负载物为催化剂、芳香醇化合物或飽和直链脂肪醇为底物、甲醇为溶剂,在碱性添加剂下于25?150℃下反应0.5?15h,反应后处理得到所述的羧酸酯

1.一种醇直接氧化酯化法制备羧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空气或者氧气或者二者混合氛围中以Au-Co复合颗粒负载物为催化剂、芳香醇化合物或饱和直链脂肪醇为底物、甲醇为溶剂,在碱性添加剂下于25-150℃下反应0.5-15h,反应后处理得到所述的羧酸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一种核壳结构Au-Co复合颗粒负载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u-Co复合颗粒负载物中复合颗粒是以Au作为核,所述核的表面被氧化狀态的钴包覆而构成的颗粒;所述复合颗粒负载于颗粒状载体内;所述复合颗粒负载物从外至内依次为壳层区、负载区、非负载区其中殼层区和非负载区均不含复合颗粒,复合颗粒分布于复合颗粒负载物负载区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u-Co复合顆粒负载物壳层区中不掺杂或掺杂有Be、Al、Ti、V、Fe、Zn、Ge、Ce、Zr、Sn、Cr、Mn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掺杂金属为载体质量的0-10%优选0.01%-6%。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状载体是一种二氧化硅系组合物,其含有二氧化硅还含有氧化镁、氧化铝、二氧化锆、二氧化铈、二氧化钛、氧化镓金属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

    第二个反应苄醇是在硫酸中被氧囮成苯甲酸

    第一个反应不是氧化,而是正离子重排反应见图:

    第一个反应是没有办法发生氧化吗?还是因为结构不稳定
    第一个反应吔并非是不能氧化,例如用PCC就可以氧化为醛只是在酸性条件下,生成正离子占优势Wagner-Meerwein重排是在三醇基铝存在下的醇-醛重排,与酸催化的囸离子重排完全不同
    哦哦好的明白了,太感谢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伯醇氧化的产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