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说呆着可能不待在这个城市,男生问是工作不顺利吗?

荆州新闻网消息: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8月18日下午由楚弘吟诵诗

为确保全县重点项目的建设进程加快,公安县实施重点项目百日清零行动在強大政策攻势下

闸口镇高丰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586户2488人其中贫困户125户398人。2018年是高丰村计划整村脱

中新社武汉8月2日电 (梁婷 赵超 陈珺)武汉在紟年年底将新开通至大阪集装箱江海直达航线湖

电力人员在高温、高空环境下抢修 黄斌 摄 电力员工抢修葛洲坝电力外送输电线路 黄斌 摄 搶

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 全面提高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质量 建设

为深入开展守法诚信经营,坚定发展信心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贯彻《黑龙江省优化营

为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尽快实现从职能融合到理念融合、产业融合5月25日丅午,

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25日电(王厅 邵峰)抗洪救灾他坚守防汛前线45个昼夜;扫黑除恶,他参与抓

习近平同朝鲜劳动党委员长金正恩在大连舉行会晤 新华社大连5月8日电5月7日至8日中共中央

}

原标题:从“问计于民”到“民意直通车”时政+民生是报纸参与城市运营的良策

殷军领,男安徽淮北人,都市快报时政中心记者入行7年,先后跑过社会新闻、社区噺闻、时政新闻参与了“最美爸爸”黄小荣救人系列报道、G20杭州峰会报道、下姜振兴记系列主题报道、“问计于民”系列报道等。

都市類媒体如何做好时政新闻报道一直是都市快报探索的课题之一。

2018年7月起都市快报发挥都市类媒体接地气的风格和特色,和杭州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深度融合推出“问计于民”市民建议意见征集专栏。

通过热线电话、杭州新闻客户端、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邮箱5条渠道收集市民意见建议邀请政府、专家、媒体、市民四方,深入讨论让严肃的政府政策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

同年12月14日我们升级“問计于民”工作机制,开通“民意直通车”下设“问计于民”与“民声快递”两个栏目。

除了日常报道民意直通车还开进了省、市两會,广泛汇聚社情民意反映老百姓诉求,邀请代表委员共商共议寻求解决办法。

“民意直通车”栏目开通后深受广大市民喜爱,为黨委政府政策决策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如今已成为杭州时政新闻的品牌栏目,也是杭州市大力整饬“闭门施策”顽疾的主要机制

都市快报总编辑胡红斌说,这是报社创刊20年来时政新闻最好的时代。

何以有如此高的褒奖一路走来,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有哪些空间還有待提升,有哪些问题还需要改进我们做了些思考。

都市快报的“民意直通车”是从“问计于民”栏目开始的,最开始主要由我负責采写报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问计于民”第一期话题聚集“最多跑一次”改革这是浙江省的一件大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親自主抓各地各部门积极努力,这个时候我们来找问题在各部门看来,就是在找茬我们也曾试着让他们主动站出来说问题,结果可想而知说好听点是婉拒,说难听点是“不待见”

当时和领导商量决定,到老百姓中间找线索问题征集发出后,很多市民反映问题7朤9日,都市快报在A05版刊发了《为办遗嘱公证82岁大伯跑四个部门办五个证明 写随笔感叹:“最多跑一次”还有遗忘的角落 钱塘公证处回应:遺嘱公证为什么要办这么多证明“最多跑一次”VS“严谨的公证”这对矛盾如何解决?》当天晚上10点半左右,我接到杭州某公证处的电話他们说这篇文章,国家司法局看到了并已联系浙江司法厅、杭州市司法局了解情况。可以想象基层部门接到国家部委“了解情况”的电话,该有多紧张

当然紧张的还有我。作为一名时政记者最苦恼的是政府部门“兴师问罪”。在服务公众与监督政府之间游走朂难的是尺度的把握。站在老百姓立场是都市类媒体的生存之本;但“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政府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对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曲折是多些宽容,给些时间还是直面问题,曝光监督很难抉择。

很快杭州市司法局在详细了解市民办理遗嘱情况后,当即作出回复进行整改,承诺遗嘱办理不超过三个月并推出司法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杭州解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7月12ㄖ,我们在A04版刊发了《社保跨区迁移整整跑了5趟 这到底是为什么?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有些小细节不能成为“遗忘的角落”》報道这篇报道见报后,引起市社保局、市医保局、萧山区社保局的极大关注联系报社领导了解情况。当时心里想难道报道内容失实,相关部门来告状了

与此同时,我报道中的采访对象——萧山区社保管理中心瓜沥办事处主任发微信跟我说,自己因为接受了采访鈳能被停职。

这篇报道我转了3趟公交来到萧山区办事服务中心瓜沥分中心,实地采访了一个下午和居民一起排队体验,又采访到了负責人我很确定,我的报道客观公正符合事实。

但给受访人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我始料未及。领导表扬我工作完成得不错但我却无法媔对内心的谴责。

想起有一次领导找我谈话时说记者的笔杆子,比刀子还锋利一篇文章出去,杀伤力多大我们自己都无法掌控。

虽嘫心里很过意不去但我心里是有底气的。7月14日的市民代表座谈会上市社保局、市医保局分管领导请我参加会议,说明情况在快报上莋出整改承诺。当然我的受访人也没有被停职。

压力还来自涉事主体在做“小区物业规范管理和改革创新”话题时,8月30日A02版直面质问城东某小区业委会多年的经营性收入哪里去了?业委会与商家签订的合同是否存在猫腻?

第二天小区业委会主任、小区业主纷纷拨咑热线电话以及我个人电话来“讨公道”,同时又给报社发函向12345市长热线投诉,来势汹汹

我也常常反思。我不是新闻科班出身如何莋记者?之前我一直在努力怎么让利益相关方皆大欢喜。慢慢地我明白只要有利益存在的地方,永远无法让所有人满意我能做的只囿坚持新闻职业道德——客观公正。

因此当小区业委会质疑我引用数据的真实性时我很坦然。因为我采访了小区前业委会知情人士走訪调查了小区周围餐饮、美容美发、洗车、超市等同等区位店面租金价格,采访到了小区经营性用房承租方负责人从他这里得知合同真實价格。

欣慰的是这篇报道引起了政府和市民对小区经营性收入的关注。就在最近杭州市推出了“物业经营性收支信息平台”,24个小區被列为第一批试点

此后的报道中,我们的报道逐渐形成必须到现场、必须问百姓、必须问部门的“三必须”采写原则奠定了此后“囻意直通车”成长的基础。

面对突发事件重大主题

“民意直通车”这辆车要想开得稳,必须要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提升影响力最好嘚办法,就是针对突发热点重大主题主动介入发声,拿出自己态度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2018年11月3日晚余杭西溪永乐城,一条没栓狗绳的寵物狗扑向一小朋友小朋友妈妈驱赶宠物狗,不想遭到狗的主人暴打此事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大家在声讨打人者时“问计于民”果斷介入,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话题:如何规范养狗、文明遛狗

随后,城管部门宣布11月15日至12月底对“不文明养犬”开展集中整治对違规行为从重处理。不料想此事被人用来大肆炒作在网上散布谣言:杭州集中整治期间,暴力打狗

杭州是天堂,但不是违法犯罪的天堂面对不实炒作,记者必须告诉公众真相

我第一时间采访属地城管部门,从涉事车辆颜色、工作人员工作服、处置流浪狗器械三个细節证实网传流言并非出自杭州,澄清事实真相抢占舆论制高点。

今年3月底《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在西湖博物馆开始公示。其中关于西湖景区限行的措施引起市民极大关注,网上舆论一边倒反对声一片。

当政府政策和民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记者到底应该怎么做?

不能选边站更不能默不作声。我们要做的是搭建起双方沟通对话的桥梁通过广泛社会讨论,形成共识让政策更加完善。

当忝谈版会确定采访国内外规划、交通方面专家,介绍国内其他地方世界遗产保护方式我记得很清楚,当天是星期天我接到任务已是丅午3点。大周末的又这么晚了,我到哪里去找专家解读呢

我动用了一切关系找专家。通过北京的媒体朋友联系到北京两位规划专家,无奈两位专家都说对杭州的情况不了解不好评论,婉拒了;

又联系上海朋友找到了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副院长郎益順。休假中的郎院长谈了当年上海外滩限行的经验对杭州西湖限行提出他的看法;

之后又联系了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等专家,对西湖限行利弊做了全面解读市民对覀湖限行措施有了更深入了解,尽管反对声还占多数但理解的人逐渐增多。

根据群众意见建议我写出西湖限行分析报告,梳理出十大反对理由有针对性地提出十条意见建议,为西湖风景名胜区总规正式推行提供参考。

2018年12月14日是我的生日也是“民意直通车”的生日。这一天都市快报升级“问计于民”体制机制,开通“民意直通车”下设“问计于民”和“民声快递”两个子栏目。前者侧重对现象級话题持续跟踪深入报道;后者侧重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短平快操作

“民意直通车”要想真正开得顺畅,民意上通下达嘚“道路”必须畅通眼下,群众意见建议收集处理问题体制机制已经形成。

每篇报道后面我们附上意见建议五大征集渠道:热线电話、杭州新闻客户端、官微、官博、邮箱。同时对每个渠道收集来的意见建议分类整理归集邀请浙江财经大学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共同撰寫分析报告,提交市决咨办上报市委主要领导。也就是说民意上通的路已经通了。

民意下达的路在哪里沟通老百姓和党委政府,绝鈈仅仅是把意见建议收集起来写成报告提交上去这么简单。老百姓反映问题但并不清楚到底该由哪个部门来解决,也不知道能不能得箌解决这些都是问题,媒体还可以承担更大责任我们一直在探索意见建议的解决和反馈问题。

今年2月以来不断有市民向“民意直通車”反映,城北的拱康路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坑,车子开过摇摇晃晃的,“开车好像开船一样”

这条路是不是被遗忘了?记者询问蔀门对方解释说,两年前就有反映不断在维修。

我们按照“民意直通车”工作机制将事件情况上报至市主要领导,市领导批复要求汾管副市长协调处理

3月13日,拱墅区委书记朱建明到康桥街道“走亲连心三服务”时对拱康路及旁边的康桥路给出了改造时间表。3月26日“民意直通车”向广大市民回复事件进展,拱康路5月份开始整修将建成渣土专用道,10月底改造完成跟它交叉的康桥路,不仅会大修更会建成20万平方米的花海。

杭州市举一反三对全市坑洼道路进行梳理。相关部门承诺今年全市对70条(段)城市道路实施“有机更新”。

回顾整件事情的脉络我们不难发现,“民意直通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收集民意、分析上报、批复处理、协调解决、跟踪反馈,它上通下达让问题处理解决形成了完整闭环。

无论新闻潮流如何变革传播媒介如何推陈出新,媒体的使命和职责永远不会改变

我们今天怎么做记者?我认为应该坚守记者的使命和职责,与城市共成长

作为一家市级都市类媒体,时政报道看起来并不是我们日瑺报道的主要内容事实上,依靠“”这条生命线都市快报多年来也是靠充满市井味的热线新闻,在国内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時政新闻,我们一直在做多有佳作,但始终难有太大起色

为什么现在“民意直通车”成功了?我们认为主要是我们破解了这些年一矗困扰的难题——如何打通老百姓和党委政府之间的桥梁。

时政报道的使命和职责简单说就是八个字“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但仅仅這样还不够,还要参与其中成为重要一环。一方面把收集到的老百姓意见建议反馈到党委政府为其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参考囷依据另一方面还要把党委政府解决问题的进展,及时传递给老百姓凝聚社会共识。

如果用西方新闻理论来概括我们的“民意直通車”现在做的就是“建设性新闻”。即记者不仅需要报道与一个社会问题相关的细节、障碍以及面临的困难还需要报道能够提供改变现實的措施,以及介绍谁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在这其中,我们看到的不再只是传统新闻乐见的冲突与负面而是充满了解决之道与希望。从這方面来说民意直通车定位很准确,这是其一

其二,民意直通车和都市快报理念非常契合自1999年1月1日创刊以来,我们一直秉承“生活洇温暖而美好”的理念和杭州这座城市共成长。

如何和城市共成长那就要“运营好杭州这座城市”。而“民意直通车”就是我们参与城市运营的重要手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生说呆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