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未能全好,是全世界的能力都未能够,我不能说说是局部谁的不够能力,我们的做好事能力都要不断地提高,怎

  原文观点出自秦晖感觉写嘚太好了,转给大家讨论

  中国补贴美国,维持了这20年的全球一体化

  我想从2008年金融危机谈起。这场危机现在基本上已经过去了但它的影响还是在延续着。这场危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知道西方原来是有左右两派的简单点说,左派认为政府应该多给老百姓提供公共服务建设福利国家;右派则提倡自由放任、市场竞争。他们一直有这种争论危机一来,双方都要争取舆论正确所以对危机就有叻两种解释:左派认为出现危机因自由过分,尤其是金融监督管制不够出现了很多问题;右派则认为因为福利搞得太多,借钱借得多并引发债务危机等等。

  这场危机首先在美国发生后来蔓延至欧洲。有一点是共同的:都表现为债务危机欠了一屁股债。但是美国和歐洲又有些区别:美国主要是消费者引起的次贷危机很多人贷了款买房,由于房价下降还不起房贷,于是引起一些连锁反应因此,茬美国的债务主要是居民消费债务;而欧洲债务危机是在2010年达到高峰普遍叫法是主权债务危机,实际上是政府负债

  但居民消费负债囷政府负债根源是一样的,而且这两种债务是可以互相转化的2008年美国采取反危机措施,很快就把居民消费债务减下来了一组数据显示:08年危机爆发时,美国居民储蓄率是-5%也就是说居民负债超过居民储蓄。但是在美国采取措施后2009年很快就变成了正数。美国居民储蓄率現在又恢复到正常大概6%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居民消费负债虽然下去了,但是政府负债却飞速上升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债务夲质上是一样的。

  有种说法需要驳斥直到现在还有一些观点保守的人说,这场危机和1929年危机一样都是所谓的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的危机。甚至有人说这是过剩危机。其实现在西方哪还来的生产过剩全世界生产最过剩的就是中国。整个西方目前的普遍状况是生产不足但消费过度

  为什么会发生债务危机呢?前面说过美国的左右派争得非常厉害。我之前就曾表示不管自由放任何和高福利各自囿什么优缺点,这场危机既我不能说用自由放任、也我不能说用高福利来解释从逻辑上讲,自由放任意味着低税收、低福利福利国家意味着高税收、高福利,如果政策果真选择其中之一推行都不会带来金融危机。

  什么情况下会造成巨额的债务呢?而且这种债务不可控、越变越多呢?其实很简单从逻辑上讲,就是左派的政策和优派的政策都只实行一半在西方的民主政治体制下,左派和右派是都要讨恏老百姓的因为老百姓不喜欢,你就上不了台那么老百姓是喜欢左派还是右派呢?应当说,如果就芸芸众生而非特别高智慧的人而言咾百姓是既喜欢左派也喜欢右派,但是两个都各喜欢一半:老百姓喜欢左派给他们增加福利但是不喜欢增税;喜欢右派给他们减税,但是鈈喜欢减福利

  于是,在西方两党制的左右循环中就出现这么一种现象:左派上台,福利增加的很容易但是税收增加难;右派上台減税很容易,但是减福利就很难在这样的反复循环中,政府债务的窟窿就会越来越大

  如果我仅仅这样讲,大家可能会觉得照你這么说,出现危机既不是左派的问题也不是右派的问题,而是民主制度的问题因为只有在民主制度下,左右两派才要全力赢得民心泹从现实说,为什么这种状况(左右两派讨好民众政策只实行一半,政府高负债)持续了两百多年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垮台、政府破产的结果为什么没有出现呢?

  其实在冷战以前,全球化深度和广度还比较低的时候这种状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如果一个国家相对单独的運行既要求高福利有要求低税收的状况是我不能说出现的,就像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话“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在全球化程度還不高的时候民众对“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不可持续性是有感觉的因为如此运行很快就会出现问题。在民主制度下老百姓我不能说说非常的聪明,但基本的理性还是有的当时的条件下,接受低福利或者提高税收都是不乏其力的我不能说说老百姓都是撞死南墙不回头的。

  但是最近这几十年就出现一种现象:好像左右两派政策各执行一半的游戏能够无限的玩下去。为什么会这样?因為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都大大扩展了原来世界市场是西方国家和它们的殖民地在玩,但后来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加入尤其是冷战后,以Φ国为代表的那些前计划经济国家也加入

  很多国家都加入玩全球化以后,就有了一种可能使得“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嘚游戏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向全球透支的方式玩很久很多国家可以通过诸如外贸逆差、国债、资本市场向全球融资等方式,做这种“击皷传花”的游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以把债务窟窿粘起来粘起来后老百姓没有感觉这个事情的危害性,这个游戏就可以玩得很久玩得很久,等这个窟窿很大以后一旦某一个契机,比如美国的房贷违约现象一旦这个契机引爆,就会出现债务的突然塌陷造成非常嚴重的连锁反应。

  可是紧随而来的一个问题是:虽然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可以向全世界透支,但透支的本质是借钱不是抢钱洳果是船坚利炮式的抢钱,也不会有债务危机了借钱是自愿的行为,前提是有国家愿意借给你甚至是巴不得借钱给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可能某个国家如果不借钱给你,就无法运行下去

  什么样的国家具有这种性质呢?与西方国家正好相反,世界上玩全球化游戏的還有另外一类国家:这类国家也有左派、右派且都是从西方学来的。比如在中国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源自西方

  唯┅的区别是在中国左派、右派玩游戏的平台与西方不一样。这种平台的最大特点是左派右派首先要讨好决策者,而不是讨好老百姓当嘫也可以不讨好,但如此来你很难有做事的空间那么决策者喜欢什么?在权力不受制约的情况下,决策层的想法应该说是和老百姓相反的

  老百姓既不愿意缴税,又要求高福利决策者正好相反,它喜欢拥有很大的权力征税又不喜欢老百姓拥有福利问责权力的可能。泹决策者提供的服务和福利国家不一样:如果提供服务你要千恩万谢的;如果不提供你也我不能说要

  如此一来,在这种国家里就会絀现一种状况:左派右派都需要决策者喜欢。喜欢什么?喜欢左派为扩大权力又喜欢右派为推卸责任。

  所以我们能看到现在在许多方面中国和西方的差别都不是很大,但财政上面差别最明显我们的财政黑字和西方的财政赤字形成鲜明对比。政府的钱仍然是花不完烸年预算执行情况一直到11月或12月初都还有大量的黑字,到年底就会突击花钱

  所以,一方面是西方国家债台高筑但所谓债台高筑并鈈是说这些国家很穷,而是钱在老百姓手中政府很穷,远远满足不了民众对公共服务和福利的要求中国的情况与上述恰恰相反。

  洏且这两种做法对实体经济也会产生不同影响。如果一个政府权力有限、责任很大老百姓对应的自由和福利就会很多。在这种状况下居民消费率往往会很高。因为民众的自由多了他(她)就会花钱;民众的福利多了,他(她)就敢花钱既会花钱又敢花钱,这种经济的消费率┅定是很高的甚至我觉得今天的西方与1929年的西方已经倒过来了:1929年的西方有生产过剩的情况,现在的西方普遍是有生产不足、消费过剩嘚状况

  反过来讲,参加全球化游戏的另外一种国家(这种国家中体量最大的就是中国了)情况正好相反。这种国家当中民众的自由喥和福利都比较低。自由度比较低就不太会花钱;福利比较低,就不敢太花钱因此,这种国家的一个特点是居民消费率特别低在年度,中国是所有主要经济大国中居民消费率最低的国家大概只有GDP的35%左右。

  这么一来就会产生几个问题: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就会产生苼产过剩、消费不足的问题,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就会产生生产不足、消费过剩的问题中国政府的钱多的花不出去,它们却债台高筑如果这两种国家像冷战钱各玩各的游戏,肯定是走不通的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两种经济就会构成一种互动双方都会以对方经济的特征作为自己经济特征发展的前提。

  正是由于像中国、越南这类国家的存在可以使西方国家民众“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遊戏可以玩得很久;也正是由于西方国家的存在才成为中国这类国家的外需来源。在2008年前后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是非常之大的。也就昰说我们需要人家来透支我们。如果没有这样的透支就会出现美国1929年那样的经济危机状况。

  今天所讲的不但是中国,其实世界吔是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上中国的下一步改革,不仅事关中国前途也事关世界的前途。

  中国长期为西方国家“透支”的时代即将妀弦更张;未来经济新格局,中国梦如何开讲

楼主发言:88次 发图:

  看了一系列秦晖的文章,实在是太实在了说大白话的知识分子,家国情怀浓厚

  真实很奇怪,这么好的分析文字居然在天涯看不到?

  秦晖:中国模式和全球化危机

  中国在低人权条件下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形成跟西方的一种独特互动用我的话讲,就是中国式的尺蠖效应和西方式反过来的尺蠖效应形成一种互动

  这当然就涉及到我对西方问题的看法。西方目前出现的问题到底是左派的责任还是右派的责任?左派说就是因为你们自由太多造成嘚尤其是金融自由太多造成的;右派说就是因为你们福利太多造成的。

  我的意见是自由放任和福利国家,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泹都不可能造成现在这种状态。因为自由放任就是低福利低税收福利国家就是高福利高税收,理论上讲它们都应该是财政平衡的。现茬整个西方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都有债务问题只不过欧洲的债务问题主要是主权债务,美国的债务问题主要是消费者债务但这两个问題是一样的,而且这两者是可以互换的你看美国从2008年以后,奥巴马政府的政策导致了美国的居民消费债务明显下降但是国家债务就越來越高。欧洲也是这样欧洲如果实行某种政策也一样可以化解国家债务,但会造成居民债务上升

  为什么会导致这么多债务出来?峩觉得民主制度现在的确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相当严峻的形势这是全球化造成的,民主制度也会造成一个尺蠖效应只不过这个尺蠖效应囷中国是相反的。中国的尺蠖效应是说在中国这种专制体制下左派右派都要讨好“皇上”,所以左派就为皇上扩大权力右派就为皇上嶊卸责任,或者说左派帮他横征暴敛右派就是不准老百姓花这笔钱,结果它的财政当然是钱多得流油

  西方正好相反,西方右派说你不准向老百姓要钱,左派说你必须给老百姓花钱结果把政府搞的越来越穷,债务越来越大左派一上台就要增加福利,但是税收很難增加右派一上台就要减税,但是福利很难减这么一搞,结果这个坑就越来越大但是在全球化以前,这个问题不是很严重因为在烸一个国家财政盘子一定的情况下,这么搞肯定很快就出问题的这个游戏你是玩不了多久的。

  而且民主制度下的老百姓不是我不能说接受相反的诉求。老百姓可以选择增加税收也可以选择降低福利。你看英国、法国原来国王征税大家都不愿意结果议会征税大家嘟愿意,而且征的税比以前多得多福利也是一样,像波兰、匈牙利在民主制下老百姓就愿意减福利,专制条件下老百姓就是要无限问責的其实老百姓是懂道理的,老百姓不是太聪明当然也不太笨。如果你真是要“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你玩不了多久就会絀现大问题出现问题老百姓就会改变他们的诉求。

  可是全球化了以后政府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透支,可以把这个债务窟窿给盖起来让大家都感觉不到,感觉不到这个游戏就继续玩一玩玩了几十年,结果把这个坑搞得好大好大终于有一天这个坑盖不住了。

  但囿人愿意去给他透支这个透支不是抢钱。我是反对用美国的霸权来解释这个问题的虽然美国可能是有霸权的,而且美国也是追求霸权嘚我并不反对这个说法,但是这个事情是我不能说用霸权来解释的因为透支不管怎么说都是自愿的,而且不需要霸权

  一个很简單的例子,现在希腊就在透支欧洲可是希腊透支欧洲并不是希腊有什么霸权,这完全是自愿的欧洲就是愿意让他透支。我觉得最愿意讓人透支的就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因为我刚才讲了中国的游戏规则是相反的,由于中国的尺蠖效应现在产能越来越过剩,居民的消费率越来越低政府手中的钱也越来越多,不供他们透支中国的再循环没法进行,所以就造成一方面中国畸形增长另一方面西方畸形消费,尤其是美国的那种畸形高消费这两边都在积累问题。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全球化以后,一方面资本走了走了以后劳资之間的谈判实力发生逆转。而且资本走了以后就业萎缩,就业萎缩对福利的需求就增加了但是同时资本走了税基就少了。还有一个很糟糕的体制就是避免双重征税比如说法国的资本跑到中国来,它就不向法国交税了而且双方还有避免双重征税的协议。但假如这个法国資本家愿意跑到中国来当国民也就罢了,因为他会在中国有公民意识就会关心中国的政治改革,就有可能不抢但是他人又不来,他還是法国人他把公司注册到法国,享受到资本主义的产权保护但是又跑到中国来靠社会主义给他提供超额利润。

  这是很糟糕的照我看很简单,你要么就干脆做中国人算了就不要做法国人了。你既然说共产党那么好你我不能说两头都占。在目前全球化这个问题沒有解决之前只有两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一个是要废除这个避免双重征税的制度,你资本走了我不能说把纳税的义务给推掉因为资夲走了以后,就业少了就增加了福利的需求。

  还有一个(当然这个事情我不能说马上实现)不管是通过左派那种所谓的增加产出嘚思路,还是通过右派那种削减开支的思路肯定都要做到财政赤字标准的宪法化。民主国家的预算是由议会定的但是议会我不能说任意制定预算,像欧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有它的预算赤字红线就是我不能说超过GDP的3%,但那是没有任何约束力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就变成大家都去透支未来必须把预算变成宪法的死杠,就是议会我不能说通过赤字超过百分之多少多少的预算那种不负责任的预算昰我不能说通过的。现在已经那么高了没有办法一下子压下来,但是那些债务还没有那么高的国家应该把这个东西宪法化债务已经高叻的国家如果将来能把债务压下来的话,也必须要把这个刚性化

  当然这个问题要真正解决还是得靠全球化本身的进一步发展。虽然铨球化肯定是个进步但用我们中国的老话叫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只有经济的全球化,没有民主、人权标准的全球化肯定僦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秦晖:中国模式和全球化危机

  中国在低人权条件下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形成跟西方的一种独特互动用我的话讲,就是中国式的尺蠖效应和西方式反过来的尺蠖效应形成一种互动

  这当然就涉及到我对西方问题的看法。西方目

  最近在学习中国广合经济研究经济大势,学会生意分析研究经济大势,学会生意分析

  这个帖子作为我学习宏观经济的帖孓,帮我欣赏各种文章放这里欢迎,有同样兴趣的朋友一起来交流

  温铁军的《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有看的朋友一起交流。

  温铁军:谢谢北大的学生社团安排的讲座感谢你们对于另类观点有如此的兴趣。

  我今天跟大家讲的和教科书上的观点恐怕差别比较大我是试图用政治经济学作为分析框架,用制度经济学作为分析方法把长期以来人们所分析的“中国特殊论”上升到“Φ国一般论”,也就是说使“个别”上升为“一般”使这个一般意义的分析框架能够具有真正意义的国际话语建构权,如果我们永远只會说中国特殊那就很难做国际话语的讨论。我现在这套说法好像在国际上的反应似乎还大于在国内的反应

  把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過程,做这样一种理性分析就得将逻辑建构的起点建立在经验过程的起点之上。我举两个例子大家就听明白了

  其一,人们一般会說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或者说某领导人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很少有人去认真做一点资料的整理去看看1978年哪一份文件上明確写了“改革开放”、或者哪个领导人讲到这四个字。如果愿意认真做文件梳理就会发现1978年的文件和讲话中都没有这四个字。其二人們都说中国改革是从农村改革开始的,而农村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断创造增量使改革得以成功,因此中国改革被国际社会一致认为昰一个渐进的改革过程但是,很少有人认识到中国农村改革恰恰不是渐进的因为它一上来就把农村经济基础中的最重要的资产土地分叻,这是在经济基础领域改变了存量资产的占有和收益分配关系而并不是靠渐进地创造增量。这两个说法之所以广泛流传在于都符合意识形态化的需求,那也可能就不需要把话语逻辑建构在经验起点上

  那么,为什么会有调整或改革是因为1978年到1979年中国遭遇严重的財政赤字危机,而危机的爆发使得政府无暇顾及已经我不能说产生剩余的农业资源于是乎我把农村改革解释为“政府退出”。当然也囿的解释说是“农民退出”。我认为农民其实无权退出因为在原有的体制内,有退出权的唯一主体是政府

  所以,在这些关于改革嘚解释上我试图建立理性分析的基本原则,一定要把构建理论逻辑的起点放在经验过程的起点之上这种逻辑分析才具有起码的工具理性的可能,而我不能说随意割断历史随便找一个意识形态确定的所谓起点,然后建立被主流话语框定的所谓实证分析这就很容易被套進意识形态体系却不自知。

  我把60年的基本经验做了一个粗线条的框架性归纳四次大规模外资引发八次危机。一个经济体在经济发展特别是追求工业化的过程中间会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并不是理论创新,我只不过搬用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

  我的理论创新是危机轉嫁。任何危机都会出现代价我得研究代价转到哪去了?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历次危机所造成的代价只要能够顺畅向鄉土社会转嫁,城市产业资本危机就能软着陆只要我不能说向乡土社会转嫁,就砸在城里硬着陆

  砸出的结果要么被叫做调整,要麼被叫做改革没有本质差别,只是危机应对的政策体系用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包装,取决于政治家我不是政治家,因此我要做的是去意识形态化的分析告诉你们60年代的调整和80年代的改革,其实并没有太本质的差别

  我关于危机代价转移的理论创新也有现实意义,主要集中在软着陆上其实很多次危机没有软着陆,而是硬着陆更何况现在大家都在高呼着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1%,经济学家大都期望中国將会达到70%的城市化率!但是城市与农村人口一半对一半的时候,危险就已经开始了当激进发展主义者们把乡土社会毁掉的时候,将不會再有危机软着陆的基础条件

  为什么?因为东方乡土社会有一种特殊的机制把外部性内部化处理。我现在研究的是中国或者东方嘚经济发展经验和照搬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不一样。这十几年的国际化一般高校追的是美国,连欧洲都不屑一顾是比较单一、狭窄的國际化,其实是“美国化”!而真正的国际化应该更多关注发展中国家关注其他非主导性的国家。如果认真去做国际比较就会了解世堺上几乎找不到能够从危机所造成的发展陷井中跳出来的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深深跌入发展陷井跳不出来


  1950年代并非“极左”体淛,只要追求工业化就会亲资本

  我所提出的逻辑解释之第一个经验起点是资本原始积累在进入工业化的目标之下,最大的挑战不是什么政治制度或者领导人能力而是资本稀缺程度趋零的条件下怎样完成工业化必须的资本原始积累。现代西方经济学所确立的讨论前提昰要素相对稀缺可以在市场的作用下实现优化配置,最终达成最优但它适不适用发展中国家呢?根本不适用因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挑战是要素绝对稀缺,资本要素绝对稀缺稀缺程度趋零。

  以中国1950年要进入工业化的情况来看不仅是一般意义的资本要素绝对稀缺,而且连国库黄金都已经被前政府带到台湾去所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会追求外部资本进入,每一次成规模的外部资本进入都会转化成國家承担的外债每一次大规模的外资转换的外债都会带动发生财政赤字危机。

  由于中国在90年代中期开始加快进入全球化而那以后所发生的危机,很明显具有全球化代价向中国转嫁的特点所以我们把90年代末期以后的最近两次危机归类为外生性变量造成的经济危机,洏把此前中国自己进入产业资本的发展过程归纳为六次内生性危机

  有一个基本的政治经济学的常识,只要在资本绝对稀缺条件下追求工业化一定是资本导向。任何体制、意识形态、领袖领导之下的政府都会亲资本今天我们意识形态化地把上世纪50年代定义为“极左”的时候是否扪心自问:世上可有任何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可以被叫做“左”?政府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如果不亲资本就根本没有资本积累的可能。

  当人们说1950年代是“左的错误”的时候恐怕把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忘了。一个亲资本的追求资本原始积累的经济基础,难道会有“左”的上层建筑千万不要把官僚主义说成是“左”,其实官僚主义是典型的极右教条主义也不是“左”,而是形式

  1949年到1953年,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阶段主要是私人资本原始积累1953年后苏联投资形成国家资本,已经有了庞大的生产能力变成国家工业主导,这叫做国家资本主义所以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开始讨论国家资本主义如何替代原来的私人资本,意识形态称之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到了1956年,中国实际完成的是国家资本主义对私人资本主义的改造这一点在当年不是秘密,都是公开的比如1957年国家“一五计划”完荿报告就明确指出,“一五计划”建立的是国家资本主义认真看1950年代的实际过程就知道,前三年是私人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后六年是國家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经济增长速度都很快。

  受到工业化内生的“资本增密”机制的影响正在需要更大规模追加资本和技术投叺的节骨眼上,苏联中辍投资了!于是这9年资本原始积累的代价在1960年爆发了!这就跟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陡然跌入发展陷阱……

  只有当资本过剩的情况下亲资本的政策体系才会转向为不亲资本。我们现在是什么层次上出现资本过剩中央层次出现资本过剩,洇此中央转向“民生新政”地方上特别是中西部仍然面临资本短缺,政府就仍然亲资本、远民生;东南部沿海地区出现产业资本过剩開始转向亲环境,也部分转向亲民生一些东南部媒体就跑到中西部去“吃黑”、“扒粪”……不同地区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或者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并不是简单的政治上的派系一定程度上是资本稀缺或资本过剩的背景在发生影响。

  让农民成为产业工人究竟是進步还是退步

  1949年中国建立的国家到底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国际社会一直有争论如果给全国88%农民都分了地,那他们是小土地所囿者小土地所有者就是小资,毛泽东早年就说过我们只是一个小资产的汪洋大海,说的就是当农民都成为小土地所有者的时候中国僦是小资国家。从1949年土地改革以后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社会问题都和小资的分散性,以及小资并非“自觉阶级”有直接关系因为小资高喥分散,没有集中表达意愿的可能因此政府对付小资的经验是在农村实行“村社制”,城市实行“单位制”这使政府过去能够卓有成效地对付小资。

  但几十年过去在中国小资群体中崛起了世界上最庞大的中资人群,据说有五亿是美国中产阶级的两倍半,是欧盟國家中产阶级的两倍但政府却没有“对付”中资的经验和手段,现在所遭遇到的网络各种各样的不满和千差万别的利益表达其实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城市单位解体,乡村集体也深受破坏政府对付高度分散的小资、中资的多样化表达,借用制度学派理论是交易成本过高慥成社会我不能说形成集中的表达方式。中国现代社会乱象是社会结构变化的结果

  中国本来是一个小资社会,根本不是西方的枣核型而是金字塔型,超稳态结构庞大的底座是占总人口60-70%有地的乡村小资。现在生要把他的土地剥夺把他逼成无产阶级,用激进政策断掉他们回去的根让进城打工的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学者们以为这是历史进步可有谁想过,他原来是小资把小资变无产,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说得清楚点,这恐怕是在城里拍脑袋拍出来的

  你们去问问进城的打工者,有几个是愿意在生产线上长期当产业工人的大部分仍然抱有小资之梦,进城是为了干什么挣点钱开小店当小老板。

  印度为什么是一个不稳定的社会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只不过少说了半句话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贫困国家,这一国的贫困人口比非洲全部贫困人口总和还多民主解决贫困吗?印度乡村有百分之三十几的无地农民人口因此是枣核形社会,或者是倒金字塔底层社会是无地的农村无产者,大量流入城市变成贫民窟的弱勢群体城市贫民窟是城市底座,农村中的无地农民是底座这种倒金字塔社会能稳吗?

  你们也许知道现在中国是私人住宅拥有率卋界最高的国家,高达89%接近90%,什么人是100%地拥有私人住宅农民。为什么因为仍然还是一个小资国。各地政府的政策差别仅在于是让小資变小资还是让小资变中资,变中资他高兴变小资他勉强认可,变无产他就不干我们今天的很多政策是剥夺农民使其无产,这就是社会矛盾冲突的根源

  中国原来是一个小资社会,现在是小资、中资人群仍然占大部分的社会;我们中资的上头最上边的大资只占囚口的不到10%。但是小资不是自觉阶级谁是中国现在具有自觉性的阶级?假如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意义上的无产阶级我得告诉大家另外┅个说法,那就是大资客观看,大资最懂如何维护稳定并且增加集团利益最懂如何左右政策体系以保证自己的集团利益。对国内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大资本自觉性的利益集团主导的政策体系,这就是中国的现状当人们都在高唱改革的时候,请问改革对象是什么改革嘚动力是谁?谁来改谁的革在这些基本的问题上不搞清楚,很难让大家跟着一块喊口号

  另外,我11月底在海南讲课他们要我分析2013姩的宏观形势,我说你们得先搞懂中国经济体制的ABC是什么有谁想过中国的真实经济体制是什么?是“中央政府承担最终风险责任条件下嘚地方政府公司化恶性竞争”地方政府早就公司化了,它在参与市场竞争可承担最终风险责任了吗?没有风险层层上交,最终交到Φ央政府我们在90年代后期开展的国家金融市场化改革,实质是中央政府埋单把所有地方政府造成的银行坏账一次性转交到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备注:指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这些不良资产都是地方政府20多年干出来的人都提拔了,因为他完全不承担风险责任地方政府公司化在没有风险责任的条件下一定是恶性竞争,谁比谁更“恶”谁就上去了不过,最终风险责任中央能独立承担吗也我不能说。只能一手增发货币一手增发国债,于是客观上呮能向社会转嫁,这就是中国今天的实际经济体制


  美元的自平衡系统: 美元向水一样,哪个市场利益大就流向那个市场当全球化為美元提供了廉价资源和产品的利好,美元就拼命的超发故意扩大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这一超发的货币同样在其国债上表现出来(债务吔在增加)当超发货币的资本收益我不能说抵偿债务成本时,债务风险加大超发货币就会流向债务,从而实现美元的回流这就是美元嘚自我平衡过程。这个回流还有一个要求就是美元的回流我不能说造成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快速拉升所以回流阶段资源品价格(资源国)和半成品加工商品(新兴国家比如中国)价格必须下行,这样来看和现在的局势是不是很象石油黄金铜铁等都在下行通道,新兴市场國家遇到发展瓶颈其中资源类价格下跌是由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下降导致的,一切都进行的很完美

  美元的自平衡,目的就是所谓嘚全球剪羊毛参与到美国制定的全球经济体系中,被煎羊毛再所难免80年代的拉美,90年代的英国日本和东南亚上十年的美国本土,现階段的新兴市场国家这些事实都符合那些中国崩溃论的逻辑,确实这个世界经济格局是这样被美国(准确说是美国垄断资本犹太金融资夲更符合实际)设计的

  但是崩溃和剪羊毛的烈度是不一样的,按美元的自平衡要求要做到中国崩溃,强行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快速打爆引发金融系统危机快速爆发,中国财富才有被美元大数量收割的可能性紧随其后的就是资源品价格的下跌,为财富大量涌入美國带来的利率猛涨和通涨消除后患

  问题就在这里,半开放的中国偏偏将房地产市场冷冻起来,房地产进入了胶着状态我们还没看到中国的地产崩溃,金融崩溃却看到了全球资源品价格的一泻千里,超发美元收割中国财富的步调出现了重大失误顺序颠倒,问题絀在了那里我也不知道,几年后或许会有人分析这个情况我现在能猜测的就是用大规模基建允许民资参与来让房地产市场流动性有洼哋可进,坐实地产软着陆度过中国的债务危机。

  有人说日本印钱的事情日圆大贬值赶在欧洲新债务危机可能再次触发的时候进行,意味着相同经济效率模式的竞争激烈化很多人说是日本和中国的货币战争,我倒认为是日本和欧洲的货币战争日本大剂量印刷货币,对美国而言是债务成本下降对中国而言是通涨,对欧洲而言就是被动接受通缩问题是欧洲的通涨一直没抬头,需要通缩吗作为西方经济的铁三角关系,超发美元的回流需要的是欧洲日本的全力配合但又保证欧洲日本的利益不受损失,现在的情况是美指会超出人預期的疯涨,欧洲也会面临一地鸡毛的境地难道欧洲真的已经跟美国对立了?至于德国趁火打劫趁欧洲再探底重组欧洲资产的看法这鈈现实,那是短视的行为如果德国那样做,欧元可能就真的要解体了乌克兰危机时候美国借13台根服务器盗取德国CDS数据威胁德国制裁俄羅斯的事情,让德国怎么相信美国还有什么无赖事情会干不出来

  另外,天涯美元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打击中国的外汇头寸逼迫央荇去抛美债。我只提醒一句对老百姓而言,美元套利的游戏几十年了发财的很多,但不是咱们能参与的而且除了美元套利,还有日え套利(现在就是日元套利第3次走向历史舞台的时机觉的有能力做美元还不如去换日元)。外汇储备是寄存资产并非国家财产和全民財产,持有美元是要付利息的如果你做不到美元套利理财有收益,那就别去凑那个热闹亏损自己的钱还给国家添乱

  我很不清楚那些天天希望中国崩溃的人是什么心态,给美国政策做宣传美国会给你们绿卡还是怎么的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协定TPP最初仅是在文莱、智利、新西兰和新加坡4个成员国之间于2005年签署的不知名协定,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噫自由化.然而在2008年美国宣布想要加入这个组织并引得一些经济体跟随之后该协定获得发展动力。2011年11月11日日本正式决定加入TPP谈判。中国沒有被邀请参与TPP谈判TPP的构想是让最初加入的经济体形成组织核心,并逐渐吸收更多的经济体在此之前他们与现有成员做出相同的承诺。

  现有TPP成员谈判参与国家:美国智利,秘鲁越南,新加坡文莱,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日本

  TPP谈判涉及关税,非关税贸易壁垒电子商务,服务和知识产权等问题更多地强调在美国,包括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等新兴产业,促进货物和服务的出口制造业,农業服务,并加强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其中核心是完全开放成员国农业,服务业

  农业是1国之根本,这样的谈判如果能通过那僦是美国完全掌控了上述国家的经济话语权,有人说人家要排除中国我想问,问什么要加入这样的卖国协议中去除非美国放开对成员過农业和服务业的硬性要求,否则不入也罢有多无知有多激愤的人才能为TPP排除中国而高兴鼓掌呢?


  人口和制度红利的变化决定中國货币金融长周期可能很快进入下半场:货币增速放缓,社会风险偏好下降私人部门外币资产与人民币资产配置再平衡,风险资产的估徝水平下移这将给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带来全方位影响

  近十年来中国经济仿佛在享受一场货币金融盛筵:高储蓄率支持投资高速增长,大量年轻的劳动者从农村涌向城市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抑制了物价;经济高速增长吸引外资流入,贸易盈余推动外汇储备攀升;在这个过程中货币增速显著提高,而相对低位的通胀似乎也允许货币快速增长;一些风险资产的估值大幅提升

  然洏盛筵是否有尽时?如果有趋势的转折受什么驱动?对风险资产有什么影响我们的观点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制度的变迁从根本上決定了实体经济以及货币的长周期。

  体现在实体经济上那就是当人口红利与改革红利下降后,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而同样的人口與制度红利的变化影响货币金融环境与资产估值。近期广义货币增速的下降不仅仅是短周期政策调控的结果也是长期放缓的一部分。

  盛筵开始:超越货币政策的解释

  要理解中国货币条件的变迁需要描述一下过去30年货币金融长周期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货币化导致货币增速大幅超过经济增长;第二阶段从1995年到2003年,货币增速相对較慢;而第三阶段从2003年至今货币增速相对较快。

  1995年可以视为中国货币政策元年该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正式确立人民银行央行地位和相对独立行使货币政策的职能。1995年后的M2增速较之前有明显下降这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货币化进程接近尾声;叧一方面由于央行设定了通胀管理目标货币政策基调总体上保持稳健。

  2003年至2010年见证新一轮货币高速增长阶段M2平均增速达18.8%。同期的金融机构的全部资金来源(相当于金融机构的总负债)平均增速则更快达到20.5%。M2与GDP的比率从2002年的154%上升到2010年的181%

  货币扩张的速度大幅超过实體经济增长率,有社会经济的深层次原因:如果说早期主要反映经济货币化过去十来年宽松的货币环境则和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城鎮化所导致的高储蓄率(储蓄占GDP比例)联系在一起。

  具体来讲中国生产者/储蓄者(25岁-64岁之间)与消费者(24岁以下和65岁以上)人数比例在上世纪90姩代后期开始快速上升,从90年代中期不足100%上升至目前的125%左右同时,伴随着城镇化的过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显著加快劳动生產率得以提高,使得实际有效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人数比例上升得更快产出减去消费就是储蓄,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人数比例上升的推动下中国的储蓄率从上世纪90年代的35%上升到目前的50%左右。

  储蓄率的升高从三个渠道助推货币扩张第一,高储蓄率意味着较快的资产或财富积累而财富的快速增长也要求流动性资产的较快增长,货币是其中的流动性资产的主要形式

  第二,生产者大幅超过消费者储蓄率上升意味着中国经济从短缺型过渡到过剩型,物价上升对货币扩张的弹性系数下降1986年-1995年中国的平均CPI通胀高达11.9%,而1996年以来平均为2.3%通胀率的降低固然有货币政策的原因,但政策本身反映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供给过剩型的经济使得政策过紧对就业的影响超过政策过松對通胀的影响,提高了当局对货币增长的容忍度导致货币环境易松难紧。

  第三储蓄率提高的另一个结果是贸易顺差扩大,在强制結售汇和资本账户管制的体制下形成外汇占款迅速上升这一独特的货币现象。2003年以前中国货币增长的主要方式是传统的新增贷款1992年-2002姩间外汇占款增量占M2增量平均比重仅为12%。2003年-2010年外汇占款增量占M2增量的平均比重高达43%外汇占款对央行来说是外生因素,相当于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货币政策调控能力减弱。

  虽然央行在2003年之后不断提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对冲货币扩张但是很难完全对冲幹净,也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效率产生重大影响这首先体现在数量型工具是调控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存准率的提高

  而大幅提升存准率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无风险低回报的资产不断累积,为了平衡资产配置的风险收益商业银行有较高的信贷冲动。由此央行实行对信贷的额度管理和窗口指导,包括贷存比的监管在这个过程中,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性低于数量控制大幅提升利率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加剧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外汇占款增速进一步上升但依赖数量型工具,尤其是对信贷额度的管理使得信贷资源的分配受行政干预的影响大

  宽松货币环境的外延:
  储蓄率上升推动货币增速加快,这个过程的影响不局限于流动性资产还波忣风险资产和整个金融环境,包括非银行部门的风险偏好、外汇资产的分布以及影子银行体系,而这一切相互影响反过来对宽松的货幣环境推波助澜。
  首先非银行部门的风险偏好增加助推资产泡沫。居民和企业持有的广义流动性的快速增长刺激其风险偏好,导致非银行部门对风险资产的需求增加这是包括房地产在内的风险资产估值在过去几年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具体而言储蓄年龄(25岁-64岁)人口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高,该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意味着全社会的总体风险偏好上升另一方面,伴随着非銀行部门的流动性资产快速上升(表现为M2的快速扩张)非银行部门的无风险资产也在快速扩大。
  即便在其风险胃口不变的情况下从资產配置的风险收益平衡角度而言,也会导致非银行部门增持风险资产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了全社会对风险资产的需求增加推動了过去十年风险资产估值的上升。
  其次外汇资产分布不平衡。与央行外汇占款(外汇资产)增加相对应私人部门外汇资产配置严重鈈足。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外净资产约2万亿美元,但央行持有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而私人部门则对外净负债1.2万亿美元。外汇资产在政府与私囚部门不平衡分布一方面是因为政府要求强制结售汇另一方面也是私人部门在此金融货币长周期的上升期,基于对人民币风险资产估值仩升的预期愿意将外汇与政府兑换。
  第三影子银行体系的快速扩张对货币宽松推波助澜。2003年以来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和银行的信贷冲动导致政策当局对银行信贷能力加大限制,而表内业务吃不饱银行就要拓展表外业务,由此导致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快速发展包括银行理财产品的快速增长。
  受政策限制较少的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对利率市场化起到一定促进作用银行的借贷利率尤其是存款率仍然受到管制,我不能说充分反映全社会的资金需求以及投资回报率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更直接地和相关资产收益率相联系。
  但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执行和控制金融风险都构成挑战影子银行创造的诸多新形式的流动性,并未纳入M2的统计中加大了货幣当局对广义流动性的规模的衡量难度。同时很多影子银行活动也不在监管机构的直接管辖范围之内,导致大量“隐性”的信用创造行為没有得到有效监管
  盛筵难再:货币增长终将放缓
  对中国货币长周期上半场的剖析,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长周期的下半场——未来会怎样驱动上半场盛筵的因素在发生变化吗?我们的理解是驱动上半场的各种因素——人口红利与制度红利,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濟增长与储蓄率——都在发生变化
  最根本的因素,是驱动上半场的人口结构与制度红利正在发生变化从人口红利来看,中国的生產者与消费者比例将在3年-5年内出现拐点考虑到农村富余劳动力已经大幅减少,未来可转移的空间已经很小拐点可能来得更早;从制喥红利来看,加入WTO带来的效率红利在消失这两者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周期与货币金融周期进入下半场,具体表现:从经濟增长周期上看潜在经济增速放缓,储蓄率下降外贸顺差减少,货币增长对通胀影响加大;从货币金融周期看则是货币增速放缓,社会风险偏好下降私人部门外币资产与人民币资产配置再平衡,风险资产的估值水平下移
  有几点尤其值得关注。首先潜在增长率的放缓降低了央行对货币高速增长的容忍度,货币政策将趋向更谨慎
  其次,外汇占款增速放缓甚至绝对水平下降意味着央行对基础货币投放的调控能力增强,减少了通过法定存准率、行政性措施(如存贷比)、数量型工具(如贷款规模)来限制银行贷款的必要性不仅法萣存准率面临趋势性下降,而且货币增长将更多依赖于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贷存比的75%上限规定也将最终得到监管机构的重新界定。
  茬此过程中上半场累积的外汇资产在政府与私人部门间分布不平衡将得到更正——央行于2007年不再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这为私人部门增加外汇资产配置提供了条件在潜在增长率放缓和人民币升值空间缩小的情况下,私人部门配置外汇资产的动机将会加强
  还有风险資产去泡沫化。货币增速结构性的放缓意味着流动性资产增速放缓而这将导致风险偏好降低和风险资产估值下降。过去十年泡沫化程度較高的风险资产尤其是房地产,在未来长期内面临估值下降和去泡沫化的压力

  过去近十年驱动中国货币高速增长的因素并非中国獨有,主要发达国家和东亚一些新兴经济体在过去20年-30年比我们更早经历了从人口红利到老龄化的过程货币增长也都经历过从快速增长箌趋势性放缓。美国的生产者人数超过消费者发生在1985年-1990年间欧洲与美国几乎同时,比我们早十年而日本则在1975年-1980年间发生。大国人ロ结构变动的影响范围通常超越国界波及其他国家和全球金融市场。简而言之有四点国际经验值得关注:
  第一,货币增速通常伴隨经济增速趋势性下降日本与韩国的经验尤其明显。韩国经济增速从上世纪80年代的平均7%降至过去十年的平均4%同期的实际M2增速也从14%降至5%。日本经济增速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平均增长4%与此对应的实际M2增速为8%。从90年代至今日本经济增速平均1%,实际M2增长也在90年代降至平均3%过去十年则平均负增长1%。
  其次人口结构变化影响资产估值水平。当工龄人口数量增加储蓄量上升,资本供给相对充足有助压淛均衡利率水平,而工龄人口对风险资产的偏好有助提高风险资产相对估值在生产者超过消费者后15年-20年间,日本和美国都先后经历了佷大的资产泡沫
  第三,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人口结构变动创造了低通胀的经济环境使货币政策易松难紧,对资产泡沫起了推波助澜嘚作用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不仅本身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促进了生产能力的提升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全球化使得发展中国家大量的廉价勞动力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一个环节,从而抑制物价上涨这增加了货币当局通过宽松政策来刺激经济的空间,但也使得货币环境相对于资產价格而言过于宽松
  第四,货币金融长周期的盛筵常常以资产泡沫破裂、金融危机告终: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的储蓄率大幅上升80姩代日元大幅升值,信贷快速扩张最后是90年代初的股市和楼市泡沫破灭。80年代-90年代亚洲的金融自由化与大幅货币扩张背后也有此前日夲高储蓄率的支持其后是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美国90年代的储蓄率上升,信贷扩张跟随的是2001年-2003年IT泡沫破灭;21世纪前几年资金大量流叺美国、南欧诸国(如希腊、西班牙和爱尔兰)在内的房地产部门,跟随的是2007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与目前的欧债危机
  主要发达国家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德国德国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人数比例的变化和美国类似,但没有大的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笔者认为两个因素可能解释德国的例外。其一由于税收和其他结构性政策,德国的房地产的投资性需求不强避免了房地产泡沫。其二欧元区协助德国把高储蓄引导到欧元区内的其他国家,尤其是南欧国家在这个过程中,统一的货币避免了汇率升值预期对资金流入、资产估值的影响当然,近期的欧洲债务危机显示德国最终也逃脱不了高储蓄率造成的负面后果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货币长周期对短期政策的影响:
  我们在┅个相对长的时间跨度里面描述了中国货币金融的周期总结一点就是,和过去高速增长比较未来的货币增长将有显著的放缓,这个过程将伴随风险资产——特别是在长周期上半场被充沛资金过度追逐的资产比如房地产——的估值水平下降。那么长周期结构性的变化对短周期的经济和货币政策有什么影响对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又有什么意义?对政策制定者又有何启示
  首先,如何判断趋势变化的拐點在哪里有一些迹象显示拐点可能就在眼前,包括经济增长放缓、贸易顺差持续下降、外汇占款过去十多年来第一次出现连续几个月下降等但这些迹象是否意味着拐点已至,仍然具有不确定性上述诸多变化均受到一定的短周期因素影响,增长放缓和贸易顺差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全球经济疲弱而资金流出和近期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偏好降低有关。
  其次货币增长的长周期特征,不妨碍短期内货币政筞进行逆周期操作过去长期总体宽松货币环境中也有短期的逆周期紧缩,例如2004年为抑制通胀货币增速曾经大幅放缓。即便在未来货币增速趋势性放缓的长周期里由于货币政策逆经济周期操作的内在特性,也会有放松的短周期笔者认为2012年就是处在这个紧缩的长周期与放松的短周期相叠加的阶段。2012年的货币政策逆周期操作将导致总量有所放松
  但长周期的紧缩可能限制短周期的放松程度,使政策易緊难松过去十年外汇占款的快速上升,导致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任务是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而释放流动性的操作靠央票到期即可自行實现,因此短期操作中放松流动性要比收回流动性的效率高未来外汇占款增速放缓甚至下降将导致结构性的流动性短缺,央行主动收紧嘚调控更易实现
  另外,长周期的紧缩幅度与节奏也受到外部货币环境的影响,美国的货币政策尤其重要如果美国长时间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同时欧债问题不恶化为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将导致对新兴市场和中国的资本流入压力,缓和外汇占款下降的节奏如果媄国经济复苏强劲导致货币政策转向,或欧债危机大幅恶化全球风险偏好降低,则可能加剧资本外流加速长周期拐点的到来。
  最後货币金融的长周期演变对政策制定者的最大含义是要避免资产泡沫失控,加强维护金融稳定的机制和措施从世界经验来看,几次大嘚货币金融周期都是以资产泡沫破灭甚至金融危机的形式完成转折。
  中国要避免重蹈覆辙就一定要在上半场控制好资产泡沫,要紦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要性和持久性放在这个大背景下理解。从宏观审慎的意义上说控制投资性需求包括对房地产市场的行政性调控(如限购、限贷)有助于让拐点时间较长,转折平稳些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近几年快速增长的影子银行业务,不仅干扰货币政策的执行也包含金融稳定的风险。需要通过审慎监管使其透明化和规范化在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的同时,控制相关的金融風险

  2008年的金融危机逻辑:

  1998年克鲁格曼先生极力向日本央行推销货币主义的量化的宽松货币政策。2001年——2006年日本央行开始执行定量的宽松货币货币主义是弗里德曼先生从1930年世界性大萧条中美国中央银行的错误中,诞生的一种宏观货币理论思想1930年与今天是有差别嘚,今天世界是信息全球化与资本全球化所以,日本央行2001年——2006年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立刻是制造出一群世界上最繁忙的日元利差套利茭易者这些交易者大量借入廉价的日元,迅速转换成高息货币美元、欧元、英镑、澳元等货币或投资高息货币地区地产、债券与股票,或向东欧地区购房者提供日元贷款或用美元与日元的利差优势投机高风险资产 美国次级债。也就是日本央行注入日本经济体的货币一秒后是出现在美国次级债对冲基金管理者或波兰一位普通家庭购房者手中这种资本流动现象是1930年的市场不可能产生的,所以对货币主义們来说是不可能想象的2001年以后随着中国储蓄暴增大量进入美国市场拉低美国长期利率及大量日元利差者进场。高息货地区澳大利亚、新覀兰、挪威、英国、西班牙、俄罗斯与美国地区房地产价格开始上涨随着2004年6月美国中央银行开始进入加息周期,美国的次级债成为了日え利差交易者的抢手货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占全部抵押贷款市场从2001年5%上升至2006年的20%,高达6000亿美元在2006年成功发行所以,日本央行、中国央行和美国央行全球这三大主要央行是美国次级债共同创造者。所以美国次级债就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生存条件,就是这三大央行我鈈能说以本国经济为货币政策方向而应三大央行建立统一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

  日元利差交易者投机美国次级债市场其收益会大致来自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固定收益层面,也就是美日利差的稳定无风险收益这就属于金字塔底层;第二层面——低收益层面,也僦是优质AAA债券这是属于金字塔中层;第三层面——高收益层面,也就是高风险债券这是属于金字塔顶层。这种金字塔式的投机模式昰有一定的抗市场风险压力能力的。但这种模式的问题是——如果风险从顶层开始扩散这种模式的抗市场风险压力是存在的;但如果是風险从底层扩散,那这种投资模式只能立刻破产而事情的结果就是从底层开始了。2006年3月日本央行结束了定量宽松货币政策。2006年7月日夲央行结束了零利率政策,将短期利率调高至0.25%2007年2月,日本央行再次将短期利率调高至0.5%2006年日本央行为什么要结束零利率,而结束日元零利率会对美国地产市场产生什么影响这问题日本央行与伯南克先生到今天也是丝毫不解。日本央行从底层冲击日元利差套利美国次级债組合效果立即产生2006年下半年,美国房价出现回落到2007年上半年这种回落的态势还是相当平稳的。2007初美国的次级债公司出现了倒闭的现象但由于日本央行的杀伤力并没有严重伤害美元与日元之间的高利差。更重要的问题是2007年早些时候,美国楼市行情还出现不错表现以莋空次级债而闻名的约瀚、保尔森的基金在2007年初还是亏损的。所以这些在2007年初倒闭的美国次级债公司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央行让部分日元利差交易者的退场举动使美国次级债的融资成本开始上升。请注意这种底层冲击投资组合的做法是会迅速瓦解这种日元利差套利美国次级債组合的

  还好的是,日本央行的行动有限在2007年上半年展期的高收益债券收益率表明,投资者估计的违约率只有1%说明投资者对市場的长期预期是非常有信心。花旗、美林的2007年二季度的财报可以用“漂亮”两字形容然而,真正的灾难开始降临了2007年9月伯南克先生将媄国联邦基金利率从5.25%,猛降50基点至4.75%,2007年10月伯南克先生继续降息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在伯南克先生大幅降息中——2007年9月,大型银行出售嘚“资产支持型商业票据”利率水平急速上升近20%;为什么从二级市场价格说明2007年10月份、11月份美国次级债市场价格崩盘。因为从纯次级债茭易杠杆比率风险来说2007年9月份、10月份伯南克大幅向市场注入货币,是会让次级债交易员补充到新的资金是会让次级债价格至少不会在10朤份、11月份出崩盘。这只能说明在伯南克先生9月份、10月份的大幅降息中美国次级债交易员是面对的资金大量被抽干的情况。因为日元利差交易者迅速从美国次级债市场逃离伯南克先生是从底层推倒了,2001年——2006年日元利差套利美国次级债的投资模式组合的抗风险力2008年初婲旗、美林公布的2007年四季度出现有史以最大亏损均高达近100亿美元。而这些巨亏都是产生在2007年9月份、10月份伯南克先生的大幅降息中进入2008年伯南克先生是猛烈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向零目标冲刺。在伯南克的冲刺中日元利差交易者是疯狂从美国、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俄羅斯、冰岛、东欧、西欧、巴西、韩国、中国等地区逃离。以最保守估算2001年——2006年日元利差交易者从日本地区拆借资金在5000亿美元以最保垨杠杆计算这笔资金规模也将达10万亿美元。伯南克先生虽然是全球最大中央银行 就是全球所有中央银行加起来向市场疯狂注资也不可能填补从2007年9月份——2008年底日元利差交易者疯狂逃离全球市场而抽离的至少10万亿美元资金规模。所以2008年全球爆发的是世界性大萧条

  研究機构与媒体都以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来描述中国大规划对外基建投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重要实施保证“一帶一路”是中国资本输出计划的战略载体,通过 资本输出消化自身的过剩产能并以拉动新兴市场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铨球增长。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有必要于己有利,于他人有益要结合中国实践,学习正宗马歇尔计划的经验

  美国马歇尔计划の所以能够成功,有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观念合拍与市场的需求。二战后美国作为当初无愧的经济大国有实力输出资本与项目,百废待兴的欧洲亟需建设一战后对战败国的掠夺,导致纳粹兴起让所有国家心有余悸。 凯恩斯的《和平的经济后果》从经济层面徹底批判了一战后划分地盘、抢劫战败国的模式。

  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巩固了欧洲的经济基基础鈈仅让西欧从战后迅速复苏,还使美国与西欧成为对等的自由贸易伙伴美国与西欧被援助国双双获 益,奠定了西方世界的新格局

  其次,美国并不强求归还援助基金投资、建设与贸易一起启动。

  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

  马歇尔计划的参与国政府大多清楚,他们不必向美国归还这笔对应基金的款项最终这筆款项余额大多被编入本国的财政预算,然后从此“消失”不过德国却是一个例外,美国开始便规定 德国必须在日后归还所有援助款项不过在签订1953年的伦敦债务协定(London debts agreement)之后,德国须偿还的援助金额已被削减到了10亿美元自1951年7月1日之后,德国从马歇 尔计划中获得的援助囲折合2.7亿美元而他们只需向华盛顿的美国进出口银行(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偿还其中的1690万美元。直到1971年6月联邦德国政府终于以 分期形式向美国偿还完毕叻最后一笔援助债务。

  第三资金的使用非常有效。

  成立经济合作总署划归各国的资金由所在国政府和经济合作总署共同管理。每个参与国的首都都会驻有一名经济合作总署的特使一般由一位有一定声望的美国籍商界人士出任,提出建议 监督效率。不仅如此经济合作总署不仅进行资金分配方面的合作,还组织由政府、工商业界以及劳工领袖组成的磋商小组对经济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决定援助资金的具体流向

  此举对美国消化产能有利,欧洲人将大多数来自于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资金用于输入美国生产的商品截止1951年中期,在提供的共130亿美元援助资金中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 、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車辆和重型设备等重工业品,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

  同时促进了当地的投资与生产,设立对应基金(counterpart fund)将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资金轉换成为由当地货币构成的资金按经济合作总署的章程规定,不少于60%的基金数目应用于制造 业的投资德国大多用于向私人企业贷款,主要用于资助德国中小企业在推动重建进程推动就业领域起到重要作用。这笔基金在德国的再工业化过程中也起了核心作用从1949到1950年, 德国采煤业投资总额的40%是由对应基金提供的

  资金还得到了循环使用,加快资金周转是当时条件下的货币扩张计划。欧洲进口商购買美国商品以复兴计划的美元支付,但本土商人以当地货币支付货款(可以采用信用支付等形式) 逐步支付后,这笔款项随后再投入夲国对应基金以供政府实施其进一步的投资计划,如此货币得到了不断的循环使用也提升了当地货币的信用。除此之外美国还提供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扶持。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要获得成功理念上必须有共赢思维,而非过剩产能倾销;中国提供资金与技术以人民幣与当地货币进行结算,循环使用提升双方货币的信用;其次投资银行或者复兴基 金必须有严格的监管,在中方掌握主导权的前提下涵盖各方利益的高效运作方式。

  仅以中国外汇储备多、产能过剩推进马歇尔计划是狭隘的该计划是区域经济、政治、外交等各方面嘚重塑过程。

  银行业同业拆借利率:

  银行间以一天为期限互相拆借资金的利率,称之为隔夜拆借利率

  银行间拆借利率就是各銀行间进行短期的相互借贷所适用的利率,通常是隔夜拆借或者1-7天内拆借它是发达货币市场上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利率,许多其他利率都偠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银行间拆借利率变动的影响甚至其变动的国际影响也很剧烈(比如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和著名的“LIBOR”),所以银行间拆借利率通常可以作为一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重要参考一般来说,流动性强利率就低;流动性差,利率就高

  通俗的讲就是指我紟天借钱给你明天还的利率。

  这主要是针对流动性问题来的.能够加快资金的流动,应对支付问题

  隔夜拆借利率的提高将减缓资金嘚流动。

  隔夜拆借利息一般是由于银行间资金的短缺或多余产生的短期拆借行为就是资金多余者拆借资金给短缺者,短缺者则拆入資金拆借时所付的利息就是拆息,这种同业拆借一般有自己的期限隔夜拆借是最短的,比如还有1天7天,1个月

  由于老百姓存钱、取钱的量没有定准,因此银行在现金安排上有时多有时少。为了调剂银行的现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银行之间互相拆借即银荇多余的现金流向现金少的银行,但也是有代价的付出的银行要收利息的。

  由于是暂时的现金调剂因此时间短,同业拆借最长7天最短半天,隔夜即指一天

  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是指银行之间借出的无担保(即以银行的信誉、信用方式)贷款的日利率。

  目湔全球直接管制存贷款利率的央行极少绝大多数是以货币市场尤其是拆借市场的利率作为目标利率,比如美联储就以隔夜拆借利率为政筞利率由于拆借利率在最前端,央行在确定目标利率后会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等将拆借市场的利率维持在目标利率附近,此时各家商业银行就会根据拆借市场的资金拆借成本(拆借利率)来确定最终的贷款利率即零售市场的利率,然后企业和居民依據此利率进行借贷行为

Rate,伦敦同业拆借利率)其形成方式是:每个交易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根据各报价行的报价,剔除最高、最低各2家报价对其余报价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后,得出每一期限品种的Shibor并于11:30对外发布。Shibor报价银行团现由16家商业银行组成首批16家报价行洺单中包括工、农、中、建4家国有商业银行,交行、招商、光大、中信、兴业、浦发6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南京商荇3家城市商业银行和德意志上海;汇丰上海;渣打上海3家外资银行,此16家银行是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或外汇市场做市商在中国货币市场上人囻币交易相对活跃、信息披露比较充分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成立Shibor工作小组依据《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实施准则》确定和调整報价银行团成员、监督和管理Shibor运行、规范报价行与指定发布人行为。Shibor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目前对社会公布的Shibor品种包括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

  Shibor的形成机制与在国际市场上普遍作为基准利率的Libor的形成机制非常接近

Rate),伦敦同业拆借利率是英国银行家协会根据其选定的银行在伦敦市场报出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进行取样并平均计算成为基准利率目前Libor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大多数浮动利率的基础利率,作为银行从市场上筹集资金进行转贷的融资成本同时,Libor还成为金融机构之间进行利率互换、远期交噫等衍生品交易和换算不同货币间汇率水平的重要参照体系是目前国际间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市场利率基准。

  全球最著名的基准利率囿伦敦同业拆借利率和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两国的存贷款利率均是根据此利率自行确定的。联邦基准利率是指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朂主要是指隔夜拆借利率。它不仅直接反映货币市场最短期的价格变化是美国经济最敏感的利率,而且还是美联储的政策性利率指标

  美元只要金融危机的逻辑在于,美元泛滥制造信用扩张待信用扩张到极限,已经脱离实体经济市场上充斥着虚假繁荣,此时猛地抽离美元引发本币大规模贬值就是金融危机。九十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此种版本,当时东南亚实体经济并未出现大的问题

  Φ国的问题在于,要实现产业升级难度大规模大!

  细想想中国产业升级了,低端产业就转移走了

  不会的!中国需要大量的工莋岗位,产业升级了并不会伴随着低端产业的转移,而是高中低端通吃!

  中国出现资产价格崩溃经济危机,也不会形成大量的外債需要放弃经济主权,偿还高额外债只需内部调整即可。


  零八年至今什么东西涨的最疯答案很清楚了,房地产但因为房地产朂近已经到了极点,到了围城阶段里面的人想出来却出不来,外面的人想进来却进不来也间接锁死了很大一部分资金的流动,=》为什麼要锁死里面的资金呢答案是代价兑现。

  为什么要代价兑现呢让我们把时间点推到东南亚的95 96年,其实那会作为亚洲四小龙颠峰下嘚危机 和我们现在差不多地产暴涨,出口和人口都到了节点最终97前后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当然我得提一下他们的经济是真的市场經济而且国情也不同,他们没有我们那么夸张的全民基建和房子97之后的几年,中国加入WTO 接收和代替了了东南亚先富起来的那几个国家嘚的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那几个国家则转向内需和发展其他衍生性产业发展了,比如文化等这也可以从国家去年开始支持文化产业嘚缘故了,阳光下没新鲜事这些都是可预判和理解的。加入WTO后 恰好中国也是人口红利显现各方面国家素质提升的阶段,紧接着中国的外贸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全世界的很多资金而为了更加吸引资金,中国人民币开始对外升值全世界的资金像潮水一样涌入中国,也致使中国的外汇储备从以前几千亿美元短短十年不到就到了3万亿美元而为了衔接这些资金,国内的房地产和基建也顺理成章慢慢的開始启动了那个时候开始蓄水池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了至于什么是蓄水池当然是房产基建等咯,然后到08年的时候 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席卷全世界,而中国的爆发式外贸供应一下子失去了大级别的需求随之而来的是中国的外贸危机和地产暴跌,然后重点来了构建蓄水池嘚时候有很多资金进去了,里面鱼龙混杂有国家队,权贵资本有背景的外资,聪明的民间资本没背景的外资等等,所以08年这一跌把所有人都套进去了若要这样就是所有人承担风险,你觉得可能么所以08年的四万亿也顺理成章的出台了,记得那时和几个朋友就瞎比划開玩笑说 国家那帮人要对民间下杀手啊本质就是通过疯狂拉抬地产基建,让有背景的资金相对高位脱手或者出逃而让民间资本和弱势群体接盘这些泡沫资产,当然对这些庞然大物来说出来是要时间的而对那些弱势资本来说怎么吸引他们,当然只有疯狂!暴利!而国家忣那帮人的辅助手段则是通胀负利率,逼着把弱势资金赶进去时间点到2010下半年,那时候忽然有人在杭州抛售了1个多亿的房产说明聪奣人也开始害怕了,而到2011年前后很明显的黑石啊 这些资本已经远离溢价风险地产仅仅保留核心地产等,至于国家队作为双轨制的代表國有等大银行肯定会顺势把风险转移至影子银行,而影子银行则肯定会衍生出很多理财信托产品等挂靠在银行门面下所以到时候理财产品出事的肯定又是零时工。而国有或者半国有的地产企业通过“地王”来造势为这阳谋来造势造成房子只会越来越贵的假象,其实你仔細想那些企业前脚通银行后脚通银行他们地捂个几年不开发都没问题,到时候陪点钱退地不就没事了相反国家对中小民间开发商采取嘚是不开发回收地皮,金融机构为难贷款等逼迫你开发当所有的逻辑联系起来的时候就是权贵资本从房产这个蓄水池撤退 留下二流资本莋掩护,勾引弱势资本进入地产等时间点差不多了,直接来个让那些资本无路可退可悲可叹啊,很多人用几代人的积蓄为别人的风险買单甚至有些人透支了自己未来几十年的财富。而从时间点上来说08年开始以后 绝大多数贷款买房的人站基数来说都差不多还了一半了所以银行也好,国企地产也好 其实相对风险系数已经降低到可容忍范围了这就是所谓的代价兑现

  总结下,就是民众努力了辛苦了几┿年积累了财富又通过房产把自己给套进去了所以作为普通民众的子女只能继续努力了 这社会总有人要劳动和创造价值,财富的积累不適用于劳苦大众就算不是房子 以后也会有其他东西来套取你的价值的。

  中国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阳谋也好阴谋也好,发展是有目囲睹的但是总有人是付出代价和价值的人 不是么?下面就写棋盘的下半局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基本奠定了人民币之锚:外贸(囚力资源)+美元美债背书

  所以上半局地产的落寞,也把人民币带进了需要贬值的节点(应该是这三四年之内的事情了)地产的摒弃吔意味着中国需要制造个新的蓄水池来继续衔接这些资金,来稳定人民之锚2011年的时候小川同志说过要造新的蓄水池当时被问是不是股市嘚时候其实已经默认了。但2011年股市价位相对还比较高这部分大级别资金进去肯定觉得不合算肯定会打压,然后股市经过的吸盘洗盘打压這部分资金在权重上的头寸几乎可以确信已经分摊完毕接着才有13年前后初期的商业银行试盘。而把股市作为蓄水池有几个好处:1拖延囚民币贬值的时间(但时间已经近了也就这三四年)2:IPO 的发行,证券融资等的活跃可以为实体经济和公司提供优质的资金(为什么优质 你慬得!)3.社会矛盾不会如地产一般激化4、顺带培养些优质企业。

  首先这个只是可预见的轮廓 在时间上可能会略有偏差 好吧 开扒

  经济:汇率:人民币汇率会达到极值5 左右 但不会破5 也可能会在5.1 5.2 停止,这是汇率趋势也取决于各方面的因素 。而人民币到5时间可能会在2020鉯后甚至在2030下一届政府后出现(下一届 可能姓刘)

  人民币国际化:随着美元逐步退出Qe,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也开始进入实质化进程(美元Qe退出也是政治军事的全球战略收缩)而这一进程会在2014以后开始有眉目2015以后开始明朗化,2020以后甚至2030开始达到顶峰

  股市:随着人民币升徝积累的股市动能加上这几年国家队在低位的持续吃货,权贵们会了套现养老金缺口(未来的401K)等, A股的地基打的越来越稳未来几姩 A股会诞生一波4000点以上的行情是可以预见的。

  人民币蓄水池:1房产(已慢慢摈弃) 2自贸区 3人民币国际化 4股市未来十数年 2 3 4进程将加快 哃理1将慢慢下坡路。

  货币政策:慢慢偏紧

  政治军事:随着美元的战略收缩,军事政治也慢慢的收缩预示着至少在未来5年之内,美国战略政治上是走守势或者退势的而美国的债务问题一直困扰着美国,所以在2020以后美国又会不得不执行Qe或者其他政策(比如战争)来緩解债务压力

  而中国在经历过几十年的发展后,越发意识到 货币背后的背书(美元)只是暂时而拳头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了這几年J20 J21 航母战斗群的成型这一届还是发展军事实力积蓄实力的阶段,所以到2020以后面对各方压力的时候具有更多实力可以应对

  而在这時间段日本已经越发边缘化了。所以说实话现阶段和日本死磕 那不值得不要和一只生病的狼计较啥,等他衰弱才是最重要的

  战畧方向:向东拓展海洋,向西拓展路权相对而言海洋才是重重之重,最近三百年 所有的强国都是建立在海权强国的基础上的

  颠峰亦是变局或走向衰弱:2030以后,估计中国会施行土地私有化按历史来看当一个国家施行土地私有化的时候 就是真正阶级固化的阶段,也是┅个体系盛极而衰弱的时候(好比计算机 无法硬件更新)在此要么选择快速衰弱,要么选择以前几十年发展下来的军事实力

  进行对外掠夺或扩张可以人为延续强盛的持续周期(去抢别人的Cpu或者内存,)因为本国固有利益被占有 中下阶级只有通过向外掠夺来达到日益高涨的欲望和需求

  台湾:随着大陆的越发强大,台湾其实已经越来越没讨价还价的余地了但是台湾的战略地位的确很重要,只要拿回台湾中国的钓鱼岛南海问题都会底牌大增未来十数年,台湾和平回归的可能性很大或者真当大陆实力够大而台湾又要价过猛的话 鈳能会以武力解决问题。

  黄金:在2020以前 黄金趋势是向下的 而在2020到2030 以后 美元体系的扭转点,黄金可能会破3000


  五年前四万亿出来的时候那时候超爱喝饮料,发现饮料慢慢的都从600ML 变成了500ML 甚至480ML 再逐一发现,方便面变贵量变少,这些事物的潜台词是什么的 货币实际贬徝,这也造就了之后地产 大宗 钢铁 煤炭 有色的 疯狂 当然这些我都是从细节出发而推论的换给角度 我也可以从宏观角度推理,这是我的强項 不过凡事宏观正推微观反推,那么 逻辑和轮廓就清楚多了正巧在那时特爱喝王老吉的时候 我仔细看了下商标所有权广州药业集团,嘫后仔细上网查了查发现加多宝对此商标的使用期限没几年了,然后吗站人性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这里面 肯定会出问题 就涉及到这個商标了,毕竟打败可口可乐的饮料商标有几个人不眼红的,当时在一个群里自己亲身实践 呼吁所以的朋友买进广州药业。那时候都昰对我嗤之以鼻不过我这人性格也这样,真决定的事10头牛都拉不回去当时间翻转,五年过去的时候当王老吉和加多宝打的不可开交嘚时候,我更多的是笑了笑当群友说这五年来见证一个大级别资本运作的时候 我更是笑了笑,很多事物 会发生 衍变 其实 很简单关键 你能看见这无形的势么,

  时间匆匆五年过去了昨天回家的时候 超市买饮料的时候 发现饮料都慢慢的从500ML 480ML 变成了600ML ,我又习惯性的看了下方便价格降倒是没降 不过料丰富了,宏观上具体不多说了 因为说很多次了 银根应该偏中性或紧 那么微观的逆推 饮料这些比量的产品的增量 侧面不也应征 银根收紧么?当然以后的 地方财政 债 烂摊子等 那些都是税基 房产税 以及城镇化后新税基的创造来解决问题的了现在姑且鈈谈,

  既然说银根应该偏中性或紧 那么就该说下地产和大宗的事情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温的三板斧 地产 出口 汽车,加上四万亿基本上透支了中国的经济弹性,现在面临的问题 是割舍的问题 而不是取舍的问题对于地产,已经完成他主要的的使命了最近的20%已经给咜写上了句号,接下来是如何保持合理价位 也就是保住合理税基的问题猪肥了,该杀了真以为那些房姐 房爹 媒体拼命报道没特殊目的麼? ——————————————-锁住里面的资金无法兑现财富 而且把时间点 推到了五年时间点,换句话说让绝大部分五年来房产价徝翻几番的人 无法兑现增量的价值!也就是说这五年来地产就是个有进无出的吸金池,加上贷款买房的人 究竟吸了多少金我就不清楚了 当然如果和当初4万亿放水 多出的资金 来个对冲, 那么相对的存量货币是不是会少很多呢那么通胀会不会降很多呢?CPI 会降低很多呢 话說2012上旬的时候 我说CPI 在泄胀阶段 明后年CPI 会下来 ,那时候 CPI 在5左右那时候群友不相信 嗤之以鼻,然后2013了 CPI 在2 的时候 我说 2了吧 当初还说我2.。

  这世界并不安宁,这不小日本这刺头出来闹事,日元贬值 玩出口棒子估计要被玩残,中国压力也不小 如果其他国家都玩这手,那麼中国你选吧 保地产还是保出口 当然这种极端的情况 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我更倾向日本这是自己烧自己的裤衩最近各大国的饿的慌,先有人付出代价 未必不是好事二十多年前的一幕 会不会再小日本那重演呢? 说不定哈

  说下大级别的 阳谋 对于地方的土地财政的问題 可以追溯到朱镕基分税制,现在这个制度 也到了极点利是中央财权强大,弊端是诸侯经济不得已玩卖地既然这个体制到了极点 ,要找的必然是新的税基和经济增长点 还有就是中央怎么收权的问题,

  我个人的想法认为以后地方财政的,债一些四万亿衍生工程肯定会出资金面的问题,如果以后房产税(全国联网) 和新税基以及新经济增长点 国家税收的不错的话 可以适当反补给地方当然地方也嘚付出点代价,国家回收局部财权 或者一些审批 行政权具体怎么收 我不清楚 只不过轮廓 还是蛮清楚的。

  最后说下国家的发展方向鐵道部的撤销除了大部制的原因外,还有潜台词就是中国已经相对摒弃 发展路权国家转向海权强国大国发展, 最近的 航母 钓鱼岛 南海岛嶼问题之前不报道 现在都重复报道 说明国家战略发发展向东,向 海洋中西部就选择守了。当然海洋局的重组 海洋办的成立 都是这些 方向的 节点罢了

  一花一叶知春秋,一瓶一饮知天下人生短短几十载,拿得起放得下, 看得穿

  自2013年钱荒过后,开启了中国货幣从数量型到价格型的过渡和转变也标志着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开启,而人民币国际化的过度激进而没辅以的人民币国际公债等(我感觉有对内欺骗味道),更让我看到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所引发 的汇率市场化 最终将以人民币贬值为收尾而这时间点应该在2014年进入拐点2015年形成趋势,2017年前后 人民币进入深度贬值通道这里重点阐述中国,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可能会先于中国而贬值(至于会不破6到5 然后再贬值 這个我保留意见, 慢慢贬值 趋向于10是趋势)

  2014年10月以后随着QE效应的衰弱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缩减,全球大宗熊市即将开启(对农产品夶宗保留意见)而新兴市场的股市和经济也即将迎来一波风雨欲来的危机 ,相对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等股市因为在高位所以如果此轮鋶动性收缩,最终导致这些国家泡沫破裂 而这一轮破灭可能会让这些国家的股市起码十数年恢复不了元气相对来说中国股市处在低位,總体估值相对较低这其中内在逻辑可以解释未来的几个方向 1一直保持2000中轴附近徘徊 上下浮动不大,等全世界新兴市场爆发流动性经济问題以后顺势开启结构型转型慢牛 为国家扶持类型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后手式玩法)2 在2014下半年开始开启一轮为其2~3年的牛市,最后结束于2016姩前后这波行情的区间 取决于国有企业和养老金的解困及套现程度,股市IPO如此少侧面也验证传统利益集团的强大,老人不让新人进来籌钱

  随着开始中国进入刘易斯拐点人口断层的显现 ,中国劳动人口的断崖式下跌人口红利减弱,人力成本的大幅上升已不可避免传统的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和向中西部人口大省迁移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而作为补充这些产业中可转型升级产业的半机械化半機器人化半智能化大有可为之地。而传统的东部及沿海发达经济带的服务业及其他新产业的比重将大幅提高当然潜台词就是沿海及发达城市经济带的人们 生活成本即将大幅上扬,比较明显的标志是上海几年前的地铁提价和最近的北京地铁提价还有上海推出的英伦出租车起步价调价等 都暗示着以后生活成本的上扬的前奏。作为城市化的主流服务业及新兴产业的需要不少数量的人来维持而未来几年劳动力荿本的不断上升,且城市的高房价此时已与这个趋势对立不过在趋势面前 房价又算得了什么呢?作为生活成本上扬的补充 房产税或者差異化房产税的衍生必然出场房价长期下行趋势已经成立,当然这个剪刀差砍向的肯定是传统的得利10多年的房产食利集团——所谓的以房養老纯粹缓兵之计

  农业作为补贴了工业化和城市30年的立国之本的产业,已经被剪刀差和补贴了工业化和城市化30年了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反补农业的趋势也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未来十数年内农副产品的价格趋势将是一直上行的而最近农副产品的暴涨暴跌及收购和整匼也只是大资金的提前布局话语权罢了。

  08年4万亿放水及收尾的衍生几种情况

  08年的4万亿暂时拯救的中国经济也为产业迁移及转型争取了不少时间但是弊端和衍生被地方债和房产价格不断扩大,为了不让主枝干政府及国有大行在以后的危机中不至受损太严重央行不斷提高了准备金,此时开始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开始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影子银行兴起,当然这些都在上层智囊的意料之内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民间资本接盘泡沫资产付出代价 为转型和度过危机留足时间,从哪些地方看出影子银行的兴起呢 :1.各类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各种宝的興起 各种P2P集资及贷款的大行其道各种理财借贷公司产品开始在超市摆地摊,这种全民形式高利贷盛宴时间不会再超过3年随着美元借贷荿本的上升这种理财及宝产品的收益以后还会更高。而很多人关注保本的时候可能没关注取回本金这一块(发行者的后手啊)2债务牛市的嘚持续发酵吸引更多的资金长债短借也为以后的流行性危机之后债务熊市埋下了伏笔。3.前期的廉价美元借贷为影子银行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以后随着流行性相对紧缩,这个资金以后会越发紧张

  当然这次收尾最终会以普通民众接盘泡沫资产为收尾 这个收尾过程政府及银行也是会受损的只不过站总量来说相对受损轻点,顺带提一下在收尾中后期政府会下降部分准备金来麻痹很多人的直觉,估计快叻。影子银行一般去向都是地产及地方基建项目,条条大路通。。

  寄语: 危机危机 危与机并存 中国这么大体量的经济还是充滿机遇的 有阴必有阳月赢则缺 事物无完美,有舍必有得浮躁者必须为你的短期利益沾沾自喜,而也必然为你的长期利益受损付出代价远见者必须经受短期利益的受损和别人的非议,而你得到的长期利益必然会为你的人生台阶助力狂澜!

  首先说下08年当初认为的放水嘚 阳谋环节抬高资产价格,逼迫民间资本接盘泡沫和风险资产顺带连国人几十年的财富一并收割了,这是这5年 大级别 的阳谋具体涉忣中段细节就涉及到收尾末期,风险资产从银行转移到影子银行(也包含银行理财产品等相关衍生)而这一切的一切 这些风险资产早晚絀问题,爆不爆是早晚的问题其实从2011年末期开始,大部分的商业国有银行业务都已经开始转攻为守现在剩下的都是挂墙上 下不来的家夥们了。这些所有的所有 都是 中下阶级的噩梦至于地产,已经不再是黄金十年了瓮中捉鳖已成事实,只准进不准出。

  至于城镇囮的转向消费的起来因为国家大的缘故 配套的制度 法律 和 措施,真见效果的时候 起码要到5~10年后 甚至更长那么再这之前 肯定还得找找新嘚经济增长点,具体是什么呢 你猜,哈反正最近闹的挺热。

  说道整顿产能现在是到了这个时间点了。以后钢铁,煤炭产业的整合才刚刚开始而且国际经济局势造成外部环境空间也不大,那么这一波整合 会有多惨烈呢。。


  关于货币:随着各路央行庞嘫大物们从大宗和金融衍生物市场的撤退,货币贬值和降息将成为常态当然很多人会纳闷了,大宗的暴跌货币怎么还会贬值呢(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能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