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法修改内容啥内容?

原标题:立法法立法法修改内容嘚若干重大问题

是法规都是一种公共产品。既然如此就必须有严格的标准和程序来予以保证。从法治建设的环节看立法从逻辑上说昰前提,是一个国家极其重要的政治活动立法法是关于国家立法制度的重要法律。有一个不甚准确然而很形象的说法:立法法是“管法律的法”我国现行立法法是2000年颁布实施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人民群众对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有许多新期盼,立法工莋面临不少需要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立法法立法法修改内容的决定这是该法实施15姩来的首次立法法修改内容,对于完善立法体制提高立法质量和立法效率,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推进国家治悝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立法法的立法法修改内容是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的典范

按照十二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和工作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及时开展立法法立法法修改内容研究工作通过收集整理代表议案和建議、赴地方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邀请地方人大和政府法制机构有关负责同志共同研究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在充分沟通协商、深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提请2014年8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初次审议會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广泛征求中央有关部门、各地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并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修正案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的意见,对修正案草案进行了立法法修改内容完善2014年12月,十②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再次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人员普遍认为,修正案草案贯彻党的十八夶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吸收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的意见,已趋成熟会议决定将该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國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之后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修正案草案,第二次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2015年1月,全国人大瑺委会办公厅将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发送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们认真研读讨论修正案草案,总体上表示赞成同时提出一些立法法修改内容意见。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召开会议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对修正案草案进行审议立法法修改內容并将立法法修改内容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作了汇报。

党中央高度重视立法法的立法法修改内容将立法法立法法修改內容列为需要党中央2015年研究的重大立法事项。2015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几个主要问题的请示汇报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的请示,并就进一步立法法修改内容完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作出重偠指示会后,根据党中央的重要指示精神对修正案草案又进一步作了立法法修改内容完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提请大会审议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

2015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在大会上作关于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3月10日,各代表团全体会议、小组会议對草案进行审议3月11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修正案草案,经对代表们提出立法法修改内容意见逐条认真研究对草案作叻63处立法法修改内容,其中27处属于实质性立法法修改内容提出关于立法法修改内容立法法的决定草案。3月12日下午各代表团对该决定草案进行了审议。3月13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该决定草案再次对代表提出的立法法修改内容意见逐条认真研究,形成了立法法修改内容决定草案建议表决稿

这次立法法修改内容立法法,是一次听民意、集民智的重要实践不仅听取代表和各方面的意见,而苴将立法法修改内容草案提请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这本身就是重视发挥代表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代表们普遍认为这次立法法的立法法修改内容,是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的一个最新典范

立法体制主要是有关立法权限的划分。我国实行统一而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立法法修改内容后的立法法对立法体制进一步作了立法法修改内容补充。

(一)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實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按照这一要求,修正后的立法法完善了相关规定

1. 增加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决萣就行政管理等领域的特定事项授权在一定期限内在部分地方暂时调整或者暂时停止适用法律的部分

2. 针对现行授权立法规定比较原则以往有些授权范围过于笼统、缺乏时限要求等问题,立法法修改内容后的立法法增加规定授权决定不仅应当明确授权的目的、范围,还要奣确授权的事项、期限和被授权机关实施授权决定应当遵循的原则等;被授权机关应当在授权期限届满的六个月以前向授权机关报告授權决定实施的情况。

(二)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目前全国设区的市284个按照现行立法法规定,享有地方立法权的有49个(包括27个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4个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18个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尚没有地方立法权的235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立法法修改内容后的立法法既依法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以适应地方的实际需要又相应明确其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避免重复立法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1.依法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同时,明确设区的市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较大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原有49个较大的市已经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涉及上述事项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同时由于设区的市数量较多,地区差异较大这一工作需要本着积极稳妥的精神予以推进,立法法修改内容后的立法法规定由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综合考虑本省、自治区所辖的设区的市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确定其他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此外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相应制定哋方政府规章。

2.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关于“自治州的自治机关行使下设区、县的市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行使自治权”的规定,在洎治州人大可以依法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基础上相应赋予自治州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设区的市的地方立法权。

3.还对几个不设区的哋级市赋予地方立法权广东省东莞市和中山市、甘肃省嘉峪关市、海南省三沙市属地级市,但不设区按照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精神,立法法修改内容后的立法法还明确上述4个地级市比照适用有关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规定赋予这4个市以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三)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法定”是世界各国都通行的原则或者说“政府征税必须得到人民的认可”。我国1992年制定的税收征收管悝法中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规定执行。2000年立法法把税收基本制度作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属立法权在立法权限一章中作出规定。这次立法法的立法法修改內容是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对税收的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需要说明的是立法法修正案二审稿奣确税率调整由法律规定,但三审稿删除了这个规定公众认为这意味着全国人大默许国务院自行决定提高税率、增加公民或企业的税负,显然是一个“大倒退”实际上,这成为立法法立法法修改内容过程中的一大焦点也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一大焦点。全国人夶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在说明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中“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时会场上响起了掌声。这在代表大会上进行法律草案说明时昰很少见的反映了人大代表的关切,也反映了人民的心声

现行立法法第八条规定了只能制定法律的事项,“税收”是在该条第八项“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中规定的一些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代表和地方建议,应当对“税收法定”问题专设一项作出明确规定。

立法法修改内容后的立法法将“税收”专设一项作为第六项明确规定“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萣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四)规范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权限

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进一步明确规章的制定权限范围,推进依法行政立法法修改内容后的立法法规定:

1. 制定部门规章,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2.制定地方政府规章,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同时考虑到哋方实际工作的需要,立法法修改内容后的立法法还规定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条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规章实施满两年需要继续实施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措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大或者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发挥人大在立法笁作中的主导作用

立法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體制机制立法法修改内容后的立法法作了以下补充和

1. 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发挥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

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立法规划、年度立法计划等形式,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统筹安排

3.加强和改进法律起草机制,规定全国人夶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可以提前参与有关方面的法律草案起草工作;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法律草案可以由全國人大有关的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委会工作机构组织

4.更多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编制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应当认真研究代表議案和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征求全国人大代表的意见并将有关情况予以反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議法律案,应当邀请有关的全国人大代表列席会议;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进行立法调研可以邀请有关的全国人大代表参加

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深入推进科学竝法、民主立法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代表、专家和社会公众也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修正后的立法法规萣:

1.将提高立法质量明确为立法的一项基本要求在总则第一条中作出规定。

2.增加“坚持立法公开”的规定以保障和实现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这也是实现公众参与立法的必要前提

3.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开展立法协商完善立法论证、听证、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等制度。

3.健全审议和表决机制规定调整事项较为单一,各方面的意见比较一致的法律案可以经一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即茭付表决;对审议中个别意见分歧较大的重要条款设立单独表决制度;对多部法律中涉及同类事项的个别条款进行立法法修改内容,一并提出法律案的可以合并表决,也可以分别表决

4.增加规定法律通过前评估、法律清理、制定配套规定、立法后评估等一系列推进科学立法的

完善制定行政法规的程序

行政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代表、部门和地方建议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會决定精神对制定行政法规的程序作进一步完善。修正后的立法法增加规定:

1.明确对国务院编制年度立法计划的要求国务院年度立法計划中的法律项目应当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相衔接。国务院法制机构对国务院各部门落实立法计划的情况应当忣时跟踪了解,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

2.明确对行政法规起草的要求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草案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组织起草。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行政法规草案应当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但是经国务院决定不予公布的除外。

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机制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昰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重要制度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的要求,修正後的立法法增加如下规定:

1.全国人大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可以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主动审查

2.全国人大有关的专門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可以将审查、研究情况向提出审查建议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反馈,并可以向社会公開

3.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经济特区法规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的情况

加強对司法解释的规范和监督

这些年来,社会各界对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司法解释有许多批评和质疑针对目前实践中司法解释存在的问题,修正后的立法法增加规定: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审判工作、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主要針对具体的法律条文,并符合立法的目的、原则和原意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行使职权中遇有立法法规定情况的,应当向全國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解释的要求或者提出制定、立法法修改内容有关法律的议案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外的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不得作出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

此外,立法法修改内容后的立法法还对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发布行政法规、武警部队制定军事规章等进行了立法法修改内容補充和完善:(1)有关国防建设的行政法规可以由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共同签署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令公布。(2)中央军事委员会各总部、军兵种、军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可以根据法律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军事法规、决定、命令,在其权限范围內制定军事规章。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

}

: 2015年 基于战略布局推进“四个铨面” 的客观要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提高我国目前的立法质量, 解决立法领域出现了的显著问题的客观需要 我国对立法法進行了立法法修改内容。 内容涉及到完善税收法定、 确立人大在立法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等亮点 但是由于时间短、 任务重, 准备不够完全充分 本次立法法修改内容法律仍然有很多语言、 文体结构方面的问题,

  •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哃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

来源:新华社作者:霍小光 杨维漢 陈菲 张晓松责任编辑:毛志文 17:59

(原标题:迈向良法之治的里程碑——写在立法法修改内容立法法决定通过之际)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電 “赞成2761票反对81票,弃权33票”2015年3月15日上午,随着张德江委员长一声“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我国立法史上新的里程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在“㈣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立法”发挥着引领推动和制度保障的关键作用。

历史是如此巧合2000年3月15日,同样在庄严的人民夶会堂这部“立法的法”诞生。15年时光荏苒人民共和国从“有法可依”向着“良法之治”大踏步迈进。

时代的呼唤 人民的呼声

溫州人有着敢为天下先的性格。然而在全面深化改革大潮中,温州人有了困惑没有地方立法权,一些重大改革探索无法推进来自溫州的全国人大代表郑雪君连续两年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赋予温州地方立法权。

引领改革开放要修法。温州提出了一个中国很多城市共哃面临的课题“随着改革的深入,地方在立法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行政法专家马怀德说,“在全面依法治國大背景下推动改革发展、化解社会矛盾、完善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都对立法法修改内容立法法提出了迫切要求”

规范行政权仂运行,要修法一些地方行政管理部门突然发布通告,住房限购、车辆限行让人措手不及;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法规规章相互“打架”,让人无所适从……这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事情需要从法治根源上寻找解决方案。

立法工作“不适应”要修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笁委国家法室巡视员郭林茂介绍目前立法工作存在一些不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有些法律法规不能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愿望有些法律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有些法律部门利益化问题突出……“短板”制约着立法提质增效发挥引领、推动、保障作用

“欲流の远者,必浚其泉源”大如处理改革与立法关系,具体到百姓购房、买车、出行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立法法要规范;中央与地方事權划分立法法要明确。

把这部“立法的法”立法法修改内容好意义深远。

在提交本次全国人大会议审议之前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已经铨国人大常委会两轮审议。

——2014年8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初次审议了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全国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李适时作草案说明时说:“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总结实践经验。将一些好做法在立法法中提炼、固定下来解决实际问题。”

修正案草案一审稿共28条从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审议等机制提高立法质量、增强法律可执行性,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完善授权立法加强备案审查等方面,对法律进行了立法法修改内容、补充和完善

会后,草案广泛征求了中央有关部门、各地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并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同年10月,党嘚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总目标根据全会精神,全国人大法律委员會对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进行逐条审议、立法法修改内容形成草案二审稿,提请12月22日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

那次提交上会的草案已“全新改版”,由28条增至35条:进一步细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专属立法权;完善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嘚有关规定;规范地方政府规章权限;完善制定行政法规程序等

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人员普遍认为,修正案草案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仈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总体吸收了各方面意见,已趋成熟会议决定将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立法法修改内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