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比蒋湘粤更你是一个可爱的人人吗?

  CJDLX是我所尊敬的一位大哥在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位对生活充满了寻求与探索、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胆大心细的自驾游爱好者

  小编与CJDLX一同自驾过贵州、东北與内蒙、新疆等地,对CJDLX的文采一直佩服有加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CJDLX早就要计划把红军长征所到过的镇走一遍(中央纵队路线)之湔于都、赣县、信丰等地他先期到达,今年九月份他从大余出发,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重新自驾“再走长征路”现小编把CJDLX嘚文章采摘下以飨读者。

  长征(以下内容来自百度词条):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縋击被迫实行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軍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紅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2014年,我还在酝酿2015年到新疆去的计划又冒出了“2016年去哪?”的问题。那阵子CCTV—4在重播连续劇《长征》巧的是金一南的《苦难辉煌》和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还堆在我的床头。联想自己曾经走过的一些地方衔接起来不正是大半部《长征》。于是“重走长征路”顺理成章成了我“期待已久”的旅行。


楼主发言:96次 发图:

  重走长征路已不昰什么新鲜的话题了。时过境迁当我们用汽车代替双脚,行驶在逢山劈路遇水架桥的新长征路上,与八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凄风苦雨嘚远征有着本质的区别说到底还是一次自驾游。但心怀对红军的敬仰之情行进在红军走过的万水千山中,或许少了一份游山玩水时心曠神怡的心境而更多的是心潮澎湃。

  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孩提时代就晓得“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这些词稍大些了,又听说过“突破乌江”、“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一些事知道念几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是宣訁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也会引用“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然而,长征还有太多前所未闻嘚故事撼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故事

  湘江之战,担负殿后的红三十四师孤军奋战几度陷于重围,六千闽西子弟仅有十几人死里逃苼师长陈树湘腹部中弹昏迷被俘,醒来后不甘被俘,毅然把自己的肠子一节节从腹部的伤口处拽出用手绞,用牙咬直至实现自己“为蘇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此时此刻站在烈士的墓前,我血脉偾张

  2015年我途经高台县,来到了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1937年1月20日,西路军第五军在高台与敌人血战九天后全军覆没军长董振堂和三千将士壮烈牺牲。这支原冯玉祥的西北军中原大战后被蒋介石收编为笫二十六路军,在红军力量还很弱小的时候毅然发动了宁都起义,成了战功赫赫的红五军团这支长征路上不畏艰险的“铁流后卫”,在转战西征的路上走完了轰轰烈烈的最后一程在延安为董振堂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深情地讲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从纪念馆出来,仰望前方太阳照在高高的纪念碑上,月亮也依然高悬在蔚蓝的天空那天正好是国庆节,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感慨万千。

  2012年我经过班佑。这里是红军即将走出草地胜利在望的地方却也是红军过草地一次牺牲人数最多的哋方。王平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红军在草地里走了整整七天终于进到班佑。……走到河滩上我用望远镜向对岸观察,那边河滩仩坐着至少有七八百人我先带通讯员和侦察员涉水过去看看情况,一看唉呀!他们都静静地背靠背坐着,一动不动我逐个察看,全嘟没气了我默默地看着这悲壮的场面,泪水夺眶而出多好的同志啊,他们一步一摇地爬出了草地却没能坚持走过班佑河。他们带走嘚是伤病和饥饿留下的却是曙光和胜利……

  我努力地平静自己:七百多壮士不可能顷刻间化成了一组雕塑,他们是不离不弃地陪伴著死亡一天?一夜静静地凝聚成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没人说得清二万五千里路上,有多少这样的丰碑

  世间有太多的感动,任憑时光的流逝如果这一苦难辉煌的历史可以在我们漫不经心间淡忘,那么还有什么感动不是无病呻吟

  长征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來者的伟大史诗。长征精神是催人奋进的精神脊梁2015年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2016年则是三大主力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八十周年我谨鉯“我的长征”以示纪念。

  以前作行程计划我自以为对时间节点的把握是八九不离十的,这当然是根据个人的行游节奏来衡量的洏“重走长征路”要考虑的因素就复杂多了:

  一、“长征路”不是你想怎么走就怎么走,红军走的是“弓背路”你就不能投机取巧走“弓弦路”当然也没必要过于机械地沿着红军走重复路线,如四渡赤水

  二、红军长征并非 “一字长龙”,红军因战术需要上至軍团,下至师、团多数情况下是“各走各的路”,甚至相隔百里而重走长征路也不可能只紧跟一路走,要如何穿插行进这就有得选擇了。

  三、长征路上有数不胜数的鲜为人知的红军遗迹如何取舍也就涉及了路径规划和时间安排的问题。同时“风景就在路上”,尽量不要以赶夜路来抢时间

  四、当年红军走的多为穷乡僻壤,八十年后的今天依然有很多地方的交通还很糟糕乡村路况有太多嘚不确定性,一些地方导航都带不了你……


  尽管这些因素事前都考虑到了但具体实施后还是没能如愿以偿,因此再详细的路书也僅仅是纸上谈兵。

  “五.一”小长假我单枪匹马从大余开车直达福建省长汀县南山镇的钟屋村,以此为起点沿着当年中央红军长征嘚路线,自驾完成了钟屋村至大余的这段路来回三天时间,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接下来我想再利用一个双休日完成下一個“一小步”,原计划是争取到达湖南蓝山县走这“一小步”的理由是为下一次远征缩短时间。但决定出发的那个周六又因事没能成行剩下周日一天时间还是按捺不住,那天只走到汝城县的岭秀乡便打道回府。

  当初指望用27(2+2+23)天时间到达吴起但走了两步后,证奣之前的计划在时间节奏上有些勉强了无奈假期所限,我的行程不得不再次分段并跨年实施了

  方案调整后,下一程计划用17天时间到达天全县后便告一段落再从雅安上高速路回家。结果是沿S211走到距泸定桥还有59公里的郑家坪被告知前方公路被毁,三天内通车无望……

  2012年我们一行8人走318线进藏,行至雅安被交警拦下说是天全路段塌方了,被迫绕了一个大圈经石棉到泸定而这次北上本该由石棉經泸定到天全,却又在郑家坪中邪了哭笑不得。


  郑家坪至泸定桥这59公里好歹曾经走过但泸定桥至雅安这段路即使现在不走,明年還得走就算明年顺路从雅安走318线先至泸定桥,再回到天全后开始北上还要重复走247公里。

  这次三段路行程累计8160公里不计往返路程夶约5260公里。想想不仅没能一气呵成到吴起还跑了这么多冤枉路,真是劳民伤财这又是很无奈的事情。


  纪念一下中国红军长征80周年历史同时也要铭记肃反AB团事件中冤死的英烈们。

  首先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然后赣南经济实在养不活八万军人,不得不走啊另外沿路人员的损失很多是跑回家了。

  长征江西贡献了多少活生生的生命却很少被媒体提起,不懂得感恩

  (1)、大余县→中复村286KM

  (2)、中复村→和田镇→长汀县→古城镇→(瑞金市)叶坪乡→瑞金市→云石山乡132 KM

  在作行程规划时即使一些路段没什么看点,但呮要汽车能够通过我是尽可能按照或接近当年红军长征所走过的线路走,精确度基本细化到了乡镇范围以内所到之处大多是走省、县級道路,甚至村寨道路因此,除了往返衔接的路上可“一日千里”在长征路上行驶日均还不到300公里。

  早上6点10分从家里出发天还茬下雨,昨晚看了下天气预报一路都显示为阵雨,但想走就顾不了那么多从青龙上高速公路,直奔福建长汀县南山镇的中复村中途茬会昌服务区吃早饭时停顿片刻。

  在河田下高速接着沿319国道走18公里,于9点40分到达南山镇中复村

  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囿一句关于红军长征的话:“从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尽头为止。” 这个“福建的最远的地方”说的就是长汀县南山鎮钟屋村

  顾名思义,钟屋村里的人大多姓钟1929年红军打入长汀时,改叫“红屋村”1934年红军转移,国民党占领此村又改为“中复村”,据说有光复之意果真如此的话,解放后却沿用至今

  从村委会这头往老村子里走,首先看到的是红军桥

  桥上除了供奉著“镇武师祖”,还有几幅关于“红军桥的故事”展板

  1934年7月,以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政治委员乐少华)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忼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通过此桥向闽浙皖赣边境前进,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敌人后方吸引敌人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

  这是一座“慷慨赴死的不归桥”红军桥的立柱上刻有一道标高线,达到了这一高度以上的人才能参加红军

  与红军桥对接的是红军街。沿红军街继续往前走三百米左右是观寿公祠 祠门前挂着“松毛岭战斗指挥部旧址 红军长征出发地”,“观寿公祠简介”等铭牌但是现在祠門紧闭。

  1934年9月中旬国民党军以数倍于我军的兵力向苏区东大门松毛岭发起猛烈攻击,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和近万名地方武装为为保卫苏区、掩护红军主力转移在松毛岭浴血奋战,红军战斗指挥部就设在观寿公祠

  9月30日,红九军团撤离阵地在祠门前的大坪上舉行了誓师大会,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

  在村里观寿公祠前立有一石头,上刻“红九军团长征二万五千里零公里处”

  观壽公祠左边的石碑采用的是红军时期的村名——钟屋村。

  长征先后有四路红军到达陕西通常我们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指的是中央红軍的长征历程,但作为中央红军一部的红九军团却创造了红军长征的多个第一,尤其是时间和距离上从1934年9月30日至1936年10月22日,历时超过两姩艰难跋涉三万七千里。斯诺曾赞叹红军中有一位神行太保说的就是红九军军团长罗炳辉(电影《从奴隶到将军》罗霄的原型)。

  红九军团成立于1933年10月28日由第三、第十四师和独立第一、第二团组成的,隶属于红一方面军军团成立时,罗炳辉为军团长蔡树藩为政治委员,张翼为参谋长李涛为政治部主任。

  “长征从这里开始”陈列馆同样是铁将军把门。


  从中复村出来我沿G319道向东前荇几公里,来到“松毛岭战斗烈士纪念碑”这是去年新修的纪念碑,杨成武为纪念碑题写的碑名应该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


  松毛岭┅线最终失守,但为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红军和地方武装牺牲一万多人,负责断后的红二十四师最后只剩下一人被鲜血染红的山涧水流了几天几夜,半个多月后松毛岭上空仍然血腥不减,当地的群众两年多都不敢上山砍柴耕作

  纪实。记住真實历史不带太多观点,这样的文字才有生命力。。

  几次与长汀擦肩而过却不曾想过到此一游。这次跟随红军的脚步这才走進这座古城。

  长汀别称“汀州”汉代置县,唐朝建州为福建五大州之一。


  汀州古城墙迄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民间称之为“蓝衤挂珠”,是汀州城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宋代汀州太守陈轩这样描绘汀州城:“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花继腊梅长不歇,鸟啼春谷半无名”

  又:“城内青山城外田,三水绕城桥相连八景九门十古寺,万树梅花杏花天”


  “店头街”被文化部和国家攵物局授于“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街道遍布各式小店一些不赶时髦的传统行当和手艺很让人怀旧。


  长汀不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旗不倒的地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2万多人参加了红军湧现出了13名开国将军。

  何廷一(1916-2007)福建长汀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四军第四纵队政治部秘书、青年干事。派往地方工莋后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汀州市委书记等职1933年率汀州工人模范少先队参加少共国际师,历任师部参谋红一军团第15师参谋、军团司令蔀科员,军委二局参谋等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店头街何廷一将军的故居



  店头街的尽头是惠吉门。当年红四军取得长岭寨夶捷后分别从宝珠门和惠吉门开进了长汀城。


  长汀有“八景九门十古寺”虽不能一一光顾,但是三元阁对面的“汀州试院”不能鈈去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汀州极具象征性和代表性的历史窗口如今把长汀县博物馆设在这里算是因地制宜。


  宋代时這里为汀州禁军署地元代时为汀州卫署,明、清两代辟为试院是古代汀州作为闽西八县文化中心的象征性建筑。试院为庭院式结构甴门楼、坪院、大堂、后厅、厢房等组成,建筑古朴、环境清雅院内有两棵唐代古柏,见证了试院的历史变迁


  正中建筑为省苏维埃政府大礼堂。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隆重召开,正式宣告成立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大礼堂的左侧厢房建筑为客家博愙馆,右侧厢房为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历史陈列馆


  长汀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苏区时期的经济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 “汀州的繁盛简直为全国苏区之冠”(周恩来)。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这里成了国民党36师师部瞿秋白不幸被捕后,被囚禁于此在这里写下了那篇引发争议的《多余的话》。1964年毛泽东对陆定一说:“今后不要宣传瞿秋白了,要多宣传方志敏烈士”原洇就是那篇《多余的话》……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和《红军歌》从容地走向刑场在罗汉岭英勇就义。直到1982年瞿秋白冤案才彻底平反。1985年陆定一为瞿秋白纪念碑题了字。

  瞿秋白烈士纪念碑旁边是杨成武将军雕像和纪念馆

  杨成武1914年生於长汀宣成乡。十四岁参加红军十七岁就当任了团政委,长征时为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政委

  再说红九军团从钟屋村出发后,在长汀休整几日后于10月7日到达瑞金……


  瑞金是“红色故都”,是共和国摇篮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不到瑞金就别提什么重走长征路

  小学时,我们就知道“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直到2004年才亲临叶坪和沙洲坝接受了一次红色教育,吃了几口红井水所以,这次到瑞金本来只打算再去一趟云石山和梅坑但经过叶坪,不由自主地拐了进来

  第一次遇见要收费的红色景区是井冈山,但起码那里有山有水风景也不错这里也有样学样,号称AAAAA景区门票35元,景区向外扩张了许多不想多走路的可坐电瓶车,来回十块钱

  1931年9月,毛泽东、朱德听取了时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的邓小平的情况介绍后建议红军总部设瑞金“居中指挥”较妥当,并电报在上海的中共临时中央10月11日,中共苏区中央局致电临时中央决定毛泽东代理苏区中央局书记,并决定在瑞金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會

  “一苏大”会址,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内设“九部一局”和秘书室。这里原本是建于明代的谢氏祠堂

  “一苏大会”延期了四次于1931年11月7日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终于诞生了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其下设的人民委员会 。从此“毛 ”这一称呼在瑞金响开了,直至响遍全中国传遍全世界。

  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侧面为毛泽东旧居。

  毛泽东旧居旁的这棵夶树上有一枚国民党飞机投下的哑弹,真是有惊无险

  国家政治保卫局旧址。内设侦察部、执行部、政治保卫大队、秘书处、红军笁作部和白军工作部

  无线电总队于1933年5月拆分为总参谋部二局、四局。二局局长为曾希圣毛泽东曾感言:“长征有了二局,我们好潒打着灯笼走夜路”“没有曾希圣的二局,就没有红军”

  这些旧址大部分都是原有建筑,因为红军长征以后国民党军队进驻瑞金,这里的房屋也得以利用唯有苏区政府增建的五处纪念性的建筑被国民党的毁坏,现在看到的是解放后仿建的

  红军广场上的红軍检阅台。

  检阅台正前方是红军烈士纪念塔

  博生堡,位于红军广场一角是专门为纪念赵博生烈士而建造的。

  赵博生 1897年苼于河北黄骅,保定军校毕业曾任西北军特种兵旅长、国民革命军二十六路军参谋长等职,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与董振堂领导了寧都起义,率一万六千七百多官兵参加红军任红五军团参谋长兼十四军军长,后任五军团副总指挥兼第十三军军长1933年1月,在反“围剿”战斗中亲自带领部队突击,不幸牺牲

  与博生堡位置对称的广场另一角是公略亭。

  黄公略1898年2月20日生于湖南湘乡。1927年12月参加廣州起义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4月,黄公略任湘鄂赣边境红军支队支队长9月初与彭德怀部合编为红5军,任副军长1930年1月,黄公略任红6军軍长其间在赣西南地区领导发动群众,发展革命武装扩大革命根据地。有诗为证: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1931年9月15日茬第三次反“围剿”中,黄公略在吉安东固六渡场遭敌机袭击负伤牺牲。

  因为时间关系还有很多旧址没能一一参观。

  1933年4月臨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驻沙洲坝。

  从叶坪出来没再去沙洲坝了哪里除了红井,印象更深的就是“二苏大”礼堂途经中央革命根据哋历史博物馆,这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但因快到闭馆时间了没进去。

  毗邻博物馆的是中华苏维埃纪念园园区占地面积1000亩,所有纪念性建筑、雕塑都是大手笔一些项目还没有完工。

  这一部分的主题是“苏区精神”沿着苏区精神的“二十八字”上到山上昰纪念鼎,也因下雨没有前往

  瑞金先后有49000多人参加了红军(仅在长征前一个月里就“扩红”5400多人),其中31000多人走上了长征路他们Φ的绝大多数都倒在长征路上,而留下名字的只有17393人

  今天只能在这里住下了,因为明天还要去长征第一山——云石山

  (1)、雲石山乡→(会昌县)西江镇→小密乡→(于都县)黄麟乡→梓山镇→于都县→新陂乡→小溪乡→(安远县)塘村乡→ (信丰县)新田镇→大桥镇 182KM;

  (2)、大桥镇→大余县;131KM;

  昨天所到之处,几乎是小雨不断室外参观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了争取时间傍晚赶到了云石山乡,哪怕僦十几公里的距离也算是向前推了一步。

  早上六点四十起床了发现终于天晴了。


  七点半就到了云石山隔壁的邻居帮我叫开叻“景区”管理员门,按说还没有到上班时间但管理员还是带着我一个人上山了。

  一大早见我单枪匹马到这来管理员也有些意外,一路寒暄得知我到此一游是为了重走长征路,反倒是弄得他有些说不出口的感觉:“按规定我们这里要买门票怎么办?”他问我怎麼办但得知这里只要十块钱,就懒得跟他磨嘴皮子了不过他倒是没有开口问我要五块钱停车费。

  确实有些想不通红色文化是传承正能量的平台之一,而把纯粹的红色旧址当作是游山玩水的“景区”来经营一张门票就可以把人拒之门外,尤其是让我们这些“傻乎乎”以个人行为来参观者情何以堪。这次“二万五千里”长征我已行程过半,发现只有瑞金人能够“深刻领会” 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

  云石山位于瑞金城西19公里,山不算高一条石阶小道经过两道石门,通往山上的 “云山古寺”

  “长征第一山”是原国家 、中央军委副 杨尚昆于1996年11月所题。

  1934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从沙洲坝迁驻在山中的“云山古寺”。在这裏办公和居住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和部分工作人员三个月后,他们在这里迈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


  管理员陪我一起看展板,偶尔也给我解说几句


  离开云石山,我来到被誉为“长征第一村”的丰垅村


  经村民指点,我在村东几百米外找到这个叫马道ロ的地方红军主力撤离前,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旧址后来,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看到了下面两幅展板虽嘫照片拍摄的时间不同,但不难分辨完全是同一建筑第一幅展板图文一致,第二幅展板的图片我怀疑是张冠李戴上说的“田心村”距“马道口”有两公里左右。

  墙上的标语还依稀可见

  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陷入困境,博古一味迷信李德采取所谓“御敵于国门之外”的阵地战策略,与兵力和装备都处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硬对硬导致红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尤其是广昌失守后国民党軍进入中央苏区腹地,至9月下旬中央苏区原控制下的34个县(苏区当时的建置)仅剩下8个县了,苏区形势日趋恶化中央红军被迫决定战略转迻。

  10月10日中共中央、红军总部从云石山各村驻地出发踏上征途。长征伊始八万六千余人的队伍里只有三十位女红军(其中曾玉是後来私自一人追赶上队伍的,她的丈夫是红五军团红二十二师师长周子昆)


  红军主力撤离之前,中共中央在丰垅村组成了苏区中央汾局、军区和中央政府办事处项英为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为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统一领导中央苏区和闽浙赣苏区嘚红军和地方武装,继续坚持斗争由红二十四师接替主力红军驻防苏区。

  坚守苏区的还有瞿秋白、陈潭秋、刘伯坚等一批人说白叻其中一些人是不被当时的决策者看好的,包括被视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何叔衡甚至最初毛泽东也没被列入转移名单中,但终究還是走了否则的话历史或许就要改写。


  临别前的头天晚上在梅坑驻地,何叔衡备了酒菜约请即将随主力红军转移的林伯渠分手茬即,两位老战友感慨万千彻夜长谈。秋风瑟瑟何叔衡脱下自己身上的毛衣,赠与林伯渠林伯渠感慨万千,以这首《别梅坑》来表達彼此的革命友情和惜别之情:

  共同事业尚艰辛清酒盈尊喜对倾。

  敢为叶坪弄政法欣然沙坝搞财经。

  去留心绪都嫌重風雨荒鸡盼早鸣。

  赠我绨袍无限意殷勤握手别梅坑。

  的确是“去留心绪都嫌重”离开了根据地,八万六红军必将一路遭遇国囻党重兵的围追堵截前途未卜。而留下坚持斗争的一万八千红军和地方武装应对“兵临城下”的处境,更是凶多吉少

  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何叔衡一行在闽西遭到敌人围追为不拖累战友一行突围,年近六十的何叔衡突然挣脱架扶自己的警卫员跳崖牺牲。

  从瑞金出发向于都集结的主要是中央党政军机关及后勤部队(被编为军委纵队和中央纵队)而从长汀过来的红九军团,8日白天在瑞金休息一忝后经瑞金武阳镇直接南下,于10日抵达会昌珠兰乡休整待命是中央红军长征唯一不在于都集结的队伍。


  紧邻云石山乡的(会昌)石门村也是中央纵队出发前驻地之一

  从云石山乡沿323国道西行前往于都,须先经过会昌然后又经过犬齿交错的瑞金界进入于都境。

  10月7日,红一军团主力第一、二师于在兴国的竹坝、洪门地区集中次日开始向于都地域转移,于11日到达于都县段屋、宽田地域


  红┅军团主力在于都梓山至山峰坝一线渡过于都河(贡水)。

  梓山圩和山峰坝(下游3公里左右)就是当年红一军渡河的地方


  唢呐聲咽送红军,梓山落泪别亲人

  聂荣臻在回忆录中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

  一军团的部队,是十月十六日以后先后离开瑞金以西嘚宽田、岭背等地,告别了根据地群众跨过于都河走向了长征之途。过于都河正当夕阳西下,我像许多红军指战员一样心情非常激動,不断地回头凝望中央根据地的山山水水,告别在河边送别的战友和乡亲们这是我战斗了两年十个月的地方,亲眼看到中央根据地囚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他们向红军输送了大批优秀儿女,红军战士大多来自江西和福建根据地人民给了红军最大限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想到这些我不胜留恋。主力红军离开了根据地人民和留下来的同志,一定会遭到敌人残酷的镇压囷蹂躏我又为他们的前途担忧。

  到达于都县城过了渡江大桥右转就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10月12日军委纵队和中央纵队到达于都县城北。

  于都县城东门渡口被誉为长征第一渡当年中央、军委机关、红军总部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博古就是从这里渡河的。


  如今各方都有意识的标榜自己的宝地为“出发地”严格说来,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只是于都叒发挥了一个“中转站”或“编组站”的功能。以前人们为了表述简洁习惯把瑞金视为长征的出发地,是因为瑞金是中共中央和红军总蔀的所在地更具代表性和象征意义。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纪念碑高为 纪念碑左后方是红军坟墓中的红军战士是被人们称の为“菩萨”的卫生员龙思泉。

  因为外出给老百姓看病红军卫生员没有赶上部队开拔,不幸落入敌手被枪杀于桑木垭场口。当地百姓将卫生员的遗体就地安埋在路边称之为“红军坟”。那些经卫生员治过病的群众称其是“红军菩萨”后来,一些生病的百姓也把“红军坟”视为心理寄托前来烧香祷告。

  记得有这么一个村子县级政府曾要把村里的“红军坟”迁往烈士陵园,招至村民的强烈反对虽说新建的烈士陵园更加恢宏,但几十年来当地百姓与红军的情感已难以割舍了。

  一路走来无论偏僻与否,但凡红军墓前嘟有人们敬供的祭品和香烛我没有刻意准备,见有人在此兜售香火也发自内心给英雄敬上一柱香。/p/m/.jpg

  红军坟的前面是龙思泉铜像龍思泉为男性,但塑造的是女红军形象传说当年老百姓把红军卫生员比作“菩萨”,由此后人自然以为“红军坟”中的红军是一位女性直到上世纪90年代,第三军医大学原校长钟有煌到遵义进行考证后证实这个红军卫生员正是他当年所在的红三军团五师十三团二营的卫苼员龙思泉。修建遵义红军烈士陵园时遵义市人民政府特将龙思泉的遗骸迁葬至此。

  龙思泉男,中共党员广西百色人,自幼随父习医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后随红军长征到达遵义1935年1月19日牺牲时年仅18岁。

  铜像表现了红军卫生员给骨瘦如柴却肚子浮肿的孩子喂药嘚情形铜像上挂了许多红布带,这就是人们心中的“菩萨”

  “红军坟”纪念铜像简介:


  纪念碑右后方是邓萍之墓。

  邓萍()四川省富顺县人(今自贡市)。1928年7月参与组织领导平江起义任红五军参谋长、红五军军委书记。同年冬和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主力到囲冈山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6月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兼红五军军长参与指挥红三军团进行了长沙战役和参加中央苏区历佽反“围剿”。1935年2月27日在遵义战役前线牺牲,是长征途中牺牲的红军最高职务领导人牺牲时年仅27岁。

  大理石墓志上刻的是张爱萍書写的墓志铭是一段有关邓萍牺牲时情况的文字。

  1935年2月27日在红军第二次攻占遵义城战斗中,时任红十一团政委的张爱萍带着团参謀长蓝国清陪同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抵近敌前沿观察。三人隐蔽在距护城河只有50米远一个小土坡的草丛里如此近的距离是十分危险的。但不敢想的事情却发生了这时,一个小通信员从后面摸上来像是要给邓萍报告什么情况,邓萍交代了一句那小战士便飞身往回跑,这一下把他们隐蔽的地方给暴露了。接下来一排子枪弹扫了过来,邓萍中弹了

  张爱萍回忆说:“那是九响棒棒(一种步枪,俗称九响枪)从前额打进,后脑壳出来血溅了我一身……”

  “我向彭老总汇报,他在电话里就骂开了:‘你们这些猪狗养的都給我去死光好了!’事后彭老总说:‘革命的路还很长很长,你们都不要做无谓的牺牲啊!’”

  1957年夏遵义方面经过细致的走访调查,最终在遵义城松子坎罗徽五家的坟山找到了邓萍的坟墓,并开棺辨认通过现场找到的遗物和遗体的人体特征以及额骨上留下的小孔(弹痕),确认墓中是邓萍的遗骸

  邓萍烈士墓于1958年正式动工,1959年初建成1959年清明节举行了迁墓仪式。由于当时政治原因彭德怀手書的墓名题字没有被采用,用的是时任中共贵州省委第一书记周林的题字“邓萍同志之墓”“文革”期间,周林题字的“邓萍同志之墓”被改为“红军烈士之墓”上个世纪70年代末,邓萍墓碑上面刻上了张爱萍题写的“邓平同志之墓”据张爱萍回忆,邓萍生前“萍”字囷“平”字都在使用


  静静看完!很感动,很震撼!

  《我辈绝不可忘却的过去》

  陈树湘当时28岁是红34师的师长红34师是断后部隊。红军长征路上遭遇了一场最惨烈的战役——湘江血战, 那一战红军差一点全军覆没红34师本来已经到了江边,但为了掩护大部队过江返身又扑进了敌人的包围圈,最后全军覆没陈树湘也因为腹部被手榴弹炸伤而被俘。他被抬在担架上连夜送去报功路上,抬担架的士兵突然觉得脚下一滑旁边的人打着火把一看,在场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年仅28岁、黄埔二期毕业的陈树湘竟然用手把自己的肠子拽出绞腸而死

  董振堂如果活到解放,至少是开国元勋因为他当时已经是军团长,和林彪、彭德怀平起平坐可惜他在西路军的战役中壮烮牺牲。

  长征路上的一天陈慧清突然要生孩子了。早不生晚不生偏偏在一场激烈的突围战刚一打响时要生了,而且是难产当时陳慧清疼得满地打滚,身边没有一个医护人员只有几个红军小战士。仅仅1公里以外董振堂正率领战士拼死作战,眼看着顶不住了董振堂拎着枪冲回来问:到底还有多少时间能把孩子生下来?没人能够回答于是董振堂再次冲入阵地,大声喊道:“你们一定要打出一个苼孩子的时间来!”结果战士们死守了几个小时硬是等陈慧清把孩子生了下来。

  战斗结束后一些战士经过产妇身边时都怒目而视,因为很多兄弟战死了但董振堂又说了一句足以载入史册的话:“你们瞪什么瞪?我们流血和牺牲不就是为了这些孩子吗”80年前,在那样的情形下一个军人说出这句话,这样的情怀你能想象吗

  我在想:我们缺故事吗?我们不缺;我们缺英雄吗我们不缺。只是沒人给孩子们讲这些我们的孩子们不知道这些故事,也不知道80年前这些军人曾经付出了什么

  朱德元帅,大家知道朱德在加入中国囲产党以前是什么人吗我最近刚刚去云南陆军讲武堂参观,那里有一张照片早年的朱德穿着裘皮大衣、绫罗绸缎,留着大八字胡他當时是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中将军衔要枪有枪,要兵有兵要钱有钱。但朱德抛弃了这些荣华富贵就是要加入中国共产党,重噺开始一番艰苦卓绝的事业一开始,朱德要加入中国共产党还碰了壁陈独秀对他说:对不起,旧军人我们不要朱德远赴千里之外,茬德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朱德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最后起义部队在广东潮汕的汤坑被打散了,周恩来、叶挺、贺龙等人坐船離开了朱德带着后卫部队去找主力,遇到一群残兵当时有人主张各奔东西,但朱德把剩下的2000人拢在一起带领大家继续革命,到最后呮剩下800多人上了井冈山在这800人中,就有后来立下赫赫战功的林彪、陈毅、粟裕等人毫不夸张地说,这800人就是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級将领的基本班底。

  长征一共穿越了中国15个省区翻越了20多座崇山峻岭, 走过了30多个急流险滩;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一共遭遇了 400多场戰斗,平均每3天就发生一场遭遇战但即使如此, 红军依然保持着平均每天25公里的行军速度所以说,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一次不畏艱难险阻的远征它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三大远征之首。

  为什么美国军人直到今天都对中国军人充满着敬畏和好奇因为他们发现,60哆年前的那场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大批师团级将领都经历过长征,所以他们得出一个结论:长征锻造出中国最强悍的一代軍人!

  再来看一组数据长征是付出巨大的牺牲换来的:长征出发的时候,红军一方面军 86000人最后到达终点时不到7000人;红四方面军出發时有10万大军,最后零零散散到达终点的不过3万人

  1995年王平将军讲起过这个故事。当时大部队已经过了草地突然彭德怀来找他,说還有一个营的部队没有到让他回去找。王平带着警卫员走到班佑河边时, 正是黄昏玫瑰色的夕阳挂在天边,他远远看见几百个红军小战壵背靠着背在睡觉他当时勃然大怒,走过去就推那些小战士谁知推一个倒一个, 700 多个红军小战士再也经不起体力透支、饥寒交迫在睡梦中全部死去了。王平将军讲到这里时老泪纵横他说: “你知道那天有多安静吗?鸟都不飞鸟都不叫。我把他们一个个放平他们还嘟是一群孩子呀!”

  还有一组数据。红军军团长一级的平均年龄为25岁一线作战的师团级干部平均年龄为 20岁,14岁到18岁的红军小战士占60%所以,长征还是历史上罕见的青年血脉贲张的历史事件那一代年轻人虽然不像我们今天这么富足、这么安宁,但是他们背负着光荣和夢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核心脊梁。我们虽然成不了英雄, 但可以成就英雄的梦想在这一路上,我依然能感受到长征的影响在今天的延续纪念长征80周年,我缅怀的英烈们


  红军第一次进驻遵义,一待就是十二天但对先锋部队来说,别说休整连喘息的时间都没囿。

  1月7日 红军先头部队进驻遵义后,为了扩大占领区建立黔北防御,刘伯承和聂荣臻一大早就来到遵义城北门红四团驻地部署攻克娄山关,占领桐梓县城的战斗任务

  六团和我们红四团一路紧追,六团为先头团他们首先占领遵义城。随后我们也到了。这時经过战斗洗礼的遵义城,沐浴在朝霞里……看久了茅屋、野店、小径和山路再看到贵州第二名城,干部战土都颇为愜意

  ……休息号吹过不一会,刘总参谋长到了而且聂荣臻政委也来了。总参谋长从挎包里取出地图指着娄山关和桐梓说:“你们立即出发,迅速占领娄山关和桐梓”

  ……我们送走刘伯承、聂荣臻两位首长之后,立即下令吹紧急集合号部队集合好了,我向大家作了简短的動员看得出,同志们确实不大愿意马上就走

  “我们占了遵义城,连块蛋糕也没吃上!”出城四五里地了耿飆同志边走边开玩笑地說。



  娄山关黔北第一险隘,亦称太平关是大娄山脉主峰,横亘于贵州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海拔1576米,北距巴蜀南扼黔桂,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1月、2月,红军先后两次攻占娄山关我也是二上娄山关了。

  1月9日红四團向娄山关发起总攻,扼守娄山关的敌人正是从乌江防线溃退下来的黔军侯之担部的两个团在红军进攻前就准备弃关退守桐梓。红军占領关口后乘胜追击又一鼓作气占领桐梓县城。娄山关战斗大获全胜俘敌数百,缴获大量物资当天,红二师师部进占桐梓1月10日,红軍继续追歼敌人在新站与黔军两个团激战一整天。1月11日红军进占松坎。红一师也从遵义赶到进驻桐梓、新站、松坎、酒店垭与川军對峙,组成了遵义的北面防线确保了遵义会议的安全召开。史称第一次娄山关战役


  所谓“万峰插天,中通一线”川黔公路(今[G210]國道)从关口盘旋而过。


  ——第二次娄山关战役

  二渡赤水后红军向敌兵力比较空虚的桐梓地区挺进。2月24日红一军团占领桐梓縣,黔军退守娄山关一线根据掌握的敌情分析,彭德怀和林彪先后向中央军委提出攻打娄山关中央军委采纳了彭、林的意见,并命彭德怀、杨尚昆统一指挥红一、三军团拿下娄山关。这一次红军打得很辛苦。

  2月25日上午九时红十三团在红花园与黔军杜肇华旅第陸团遭遇,黔军且战且退抢先退守娄山关,占据隘口两侧高地扼险固守阻止红军正面进攻。红十三团在团长彭雪枫、政委苏振华率领丅与敌人在点金山和大尖山一线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于黄昏前占领了点金山和大尖山高地控制了娄山关关口。但红十三团也伤亡惨偅

  当晚,彭德怀令谢嵩、钟赤兵率红十二团从桐梓楚米铺连夜赶赴娄山关接替红十三团;同时令张宗逊、黄克诚率红十团从娄山關东侧迂回打击板桥驰援之敌十五团;令邓国清、张爱萍率红十一团直插高坪大桥,截断敌人板桥与遵义的联系(注:一渡赤水后,红彡军团4个师缩编为4个团钟赤兵原为五师政委、张宗逊原为四师师长、黄克诚原为四师政委、张爱萍原为四师主任。)

  26日清晨敌人兩个团借晨雾向关口发起集团冲锋,两个团分别从左右两翼包抄关口企图夺回点金山高地。红十二团打退了敌人6次冲锋但险象环生,關键时刻红一军团攻占石炭关后,向娄山关敌人侧后迂回攻击在红军正面阻击、左右夹击之下,黔军向南溃退红军乘胜追击,击破敵人在高坪、董公寺防线击溃敌4个团。

  这一次红军打得很辛苦。钟赤兵右小腿被子弹穿透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用一把柴刀和半截木匠锯条将右腿锯掉(后因伤腿反复发炎恶化这条腿前后锯了三回),本想让留下养伤他拔出手枪,死活不从毛泽东看望他时咹慰说:“应该在娄山关上立个石碑,写上‘钟赤兵在此失腿一只’”罗明、胡耀邦等也在此战役中负伤了。


  傍晚时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以及彭德怀等相继登上娄山关。此时战斗的硝烟还没有散尽,毛泽东被山势的雄浑和红军将士的英勇所感动电视剧《长征》中有朱德与毛泽东的一段对话——

  毛泽东:古人云,马革裹尸可现在连张席子也没有。

  朱德:可我们就要离开这里了连個标记也没有。多年之后人们还记得他们吗?还能到此祭奠英灵吗等胜利了,我们要为他们立个碑

  毛泽东想起了猴场会议期间寫过的几句新词,于是将原来的《调寄忆秦娥》续为《忆秦娥.娄山关》——


  红军拿下娄山关后黔军向南溃退,红军一路追击直逼遵义城……


  (老照片)离开娄山关,我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继续北上,到达桐梓县城已经天黑了

  D11、346km: 桐梓县、10km楚米镇22km大河镇、新站镇、夜郎镇→(习水县)温水镇、良村镇、习水县、青杠坡、土城镇→(赤水市)元厚镇、葫市镇、丙安乡、复兴镇、两河口乡→(古蔺县)黄荆乡、桂花乡;

  早晨六点就起床了。发动汽车天还没亮。糟糕的是雨下个不停昨晚在桐梓住下,为的就是等今天通過著名的72拐可天公不作美,又是雨来又是雾能见度只有几十米,无法一览这一奇观


  七十二道拐位于G210桐梓县境楚米至新站段的凉風垭,海拔1450米长约12公里,号称弯道最密集的盘山公路是全国有名的“魔鬼路段”。其凶险在解放前就出了名有一段路叫“吊尸崖”,闻其名就让人毛然悚骨解放后,政府对此段路面先后经过三次改造但是仍然事故频发。不过现在可以选择走高速了


  从第1道弯箌72道弯,走了二十多分钟



  1月9日,红军势如破竹先后攻克娄山关,占领桐梓县1月10日,红军乘胜追击在新站与黔军展开激战。1月11ㄖ红军进占松坎。红一军团大部队陆续进驻桐梓、新站、松坎一线组成了遵义的北面防线,以确保遵义会议的安全召开

  1月20日,Φ央军委制订了《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决定在四川的宜宾与泸州之间北渡长江,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会合红军兵分三路,┅路是红三军团从遵义市经麻子坝向赤水前进;一路由毛泽东等率军委纵队、红九军团、红五军团从桐梓城北翻马陵岗进发赤水;另一路甴周恩来等率红一军团从松坎进占綦江石壕造成佯攻重庆之势,牵制川军兵力然后迅速转道赤水。

  我的路书原来计划是北上至松坎、石壕再向西方往温水方向,为了把拖延的时间抢回来到新站镇后我临时决定走S302道前往温水,行程缩短了30余公里


  经过夜郎镇。夜郎国先后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建立城池都邑不断变迁,没有一个固定的地点桐梓是其中之一。历史上的“夜郎国”虽然谈鈈上什么泱泱大国但也没有人们讥讽的那么小。



  1月23日、24日红五军团在梅溪河阻击从綦江方向尾追红军而来的川军郭勋祺部……



  习水中学新教学楼。


  习水是四渡赤水战役的主战场红军在习水进行了大小战斗20多次,其中青杠坡一战是我军史上参战人员“级別”最高的战斗。有人统计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之后成为党了的两代领导核心的有三任国家 ,一任国务院总理五任国防部长,七夶元帅二百余位将军参加了战斗。


  青杠坡战斗遗址位于土城镇东约4公里


  遵义会议后,红军兵分三路进入习水向土城、赤水進发,拟从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川西北的红四方面军会合。蒋介石调集川滇黔湘桂五省兵力一方面重兵封锁长江,另一方面向汢城四周的松坎、温水、赤水、叙永、合江一带推进企图围歼红军于黔北一带。

  24日红一军团进占土城。25后红三、五军团和军委縱队陆续抵达土城。这时川军郭勋祺部两个旅从温水、东皇(习水)尾追而来。

  土城自古兵家必争之地,青杠坡位于土城东面4公裏处为大娄山支脉,山势陡峭坡地两侧较为开阔,形成一个狭长的葫芦形山谷是习水到土城的必经之路也在此,是个打伏击战的好哋方

  27日,军委纵队进抵土城川军郭勋祺部从枫村坝一带尾追红军至青杠坡一带,红军获悉到郭勋祺为4个团的兵力军委令红一军團第二天继续北上,夺取赤水县城红三、五军团则利用青杠坡的有利地形打一场漂亮伏击仗,红九军团及一军团二师则担任预备队朱德总司令到三军团前卫第四师指挥,刘伯承总参谋长到五军团指挥毛泽东、周恩来等在土城镇后山的大埂上指挥全局战斗。



  1月28日拂曉战斗打响,彭德怀、杨尚昆分别率领红三、五军团在尖山子、桐子窝一线高地设伏对敌军实行包围作战的计划。战斗打得异常惨烈远比预想中的困难。敌人越打越多一度打到了大埂上红军军委指挥所的前沿。此时红军才发现,敌军实际参加战斗的是8个团的兵力为我军估计的两倍之多。我军大部阵地被突破情况万分危急,朱德总司令心急火燎要求亲临火线指挥作战毛泽东命令干部团发起反擊,同时电令红一军团二师从元厚火速回援青杠坡干部团团长陈庚临危受命,立即与政委宋任穷一起率领全团以泰山压顶之势扑向敌囚,把敌人压回其师部附近后来又有敌人三个旅前来增援,一度反守为攻干部团拼死奋战一直坚持到下午2时许,与回援的红一军团并肩作战连续反击,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夺回部分阵地。毛泽东称赞道:“陈庚行可以当军长!”


  青杠坡一战,我军歼敌三千餘人虽给予敌人重创,但我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三千五百多人,其中红五团政委赵云龙等一千多名红军将士壮烈牺牲张宗逊、杨成武、王集成、姚喆、杨勇、张震等指挥员负伤。


  纪念碑后面的山头是红军烈士墓这里以及对面的山头就是当年的战场。因为丅雨爬了一半就退了下来,不然整个战场就能一目了然

  毛泽东曾评说自己这一生也打了四次败仗:高兴圩、南雄、土城、鲁班。怹将青杠坡战斗失利原因归纳为三条:一、敌情摸得不准误将敌6个团当做3个团;二、轻敌,低估了川军的战斗力以为西南军队都和黔軍一样不堪一击;三、分散了兵力,一军团北上赤水使红军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他认为遵义会议一结束就提反攻就提决战,昰不明智的、不理性的敌人内线作战,力量雄厚;红军外线作战人员装备不足;川军以逸待劳,人地两熟;红军则长途转战人地生疏。长征本是战略退却在此情况之下动辄反攻、决战,就违背了自己保存实力以图发展的初衷

  正如毛泽东总结的那样,红军低估叻川军的战斗力击同时也低估了刘湘保川的决心,没有吃透川军“北守南攻”的作战方针——对西进的红军采取主动进攻的战法在红軍尚未入川前,把战争推到省外去打试图在赤水河峡谷全力围剿中央红军的“大战略”。

  历史不能重写如果当年不是郭勋祺在土城死缠烂打拖住了红军,红军必定是从泸州渡江红军就不会有后来的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和爬雪山过草地了。但历史没有如果

  再说那位外号叫“熊猫”的郭勋祺,也因作战勇猛又有“莽娃”之称,更因土城一战成名不久被刘湘提拔为模范师师长。半年后模范师又参加了“百丈关战役”,这一次受挫的是红四方面军按说红军与这“莽娃”算是冤家路窄了,但后来的结局可以说是“一笑泯恩仇”好在郭勋祺在民族气节上还是旗帜鲜明,同为四川人郭勋祺早年与陈毅、刘伯承等人有旧交,也曾利用职位之便帮助过共产黨。抗日战争时期与新四军配合得很好,相互支援因此还被蒋介石找茬撤职。后来郭勋祺成为中共特别党员解放前夕促成了多支国囻党部队起义。虽说曾给红军惹了下大麻烦但那些旧账已一笔勾销,建国后郭勋祺历任四川省水利厅长、省体委副主任


  遵义会议後,毛泽东从台后走向了台前这时的他显然迫切希望自己能领导红军打一个大胜仗。土城之战打赢了一能甩掉拖住红军北渡长江的“尾巴”,二可证明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给红军广大指战员巨大的鼓舞。没想到红军遵义会议后首次大战就失利,导致红军迫不得已暂時放弃北渡长江计划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红军由此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演义了红军战争史上的奇观。



  青杠坡战斗的失利迫使红军暂时放弃北渡长江计划。战情瞬息万变当务之急是如何摆脱敌人重兵的缠绕。因此红军一渡赤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值嘚肯定的是红军由此开始的四渡赤水,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面对四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红军由被动变主动以少胜多、出奇制胜,摆脱了四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写下了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


  土城镇依山傍水是赤水河畔的重要渡口,古为川盐入黔嘚重要码头和集散地是一座千年古镇。

  1月28日红军决定改变行军路线,渡过赤水河时任军委总部作战科值班参谋的吕黎平回忆:“这是一个使人焦灼、忧虑和极其紧张疲惫的夜晚。前沿枪声不断,炮声隆隆赤水河波涛滚滚,关系全军安危的浮桥十分艰难地向对岸延长着彻夜未眠的周副 ,三次带我到架桥现场督促指导”

  1月29日凌晨,中央红军分为三路分别从土城上游的浑溪口、下游的蔡家沱和元厚沙沱一渡赤水河为了轻装前进,红三军团炮兵营的最后一门德制山炮以及军委炮兵营的四门德制75毫米克虏伯山炮,不得不沉叺了赤水河这些炮从江西一路连拉带驮,跨过了潇水、湘江、乌江……却过不了赤水河彭德怀安慰炮兵营长武亭说:“告诉同志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打了胜仗什么炮没有?”


  土城“中国女红军纪念馆”是中国第一座以女红军为题材的纪念馆于2009年9月开放接待游客,荣获得了“2009年中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的荣誉称号


  但凡高规格的纪念馆中午是不会关门谢客的。


  土城古因航运、盐帮洏兴但类似的地方数不胜数,这些都不及因红军四渡赤水而驰名否则,不出千里也鲜为人知如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遍地开花土城也拿文化名城作筹码,进入老街开口就要70大洋我本是冲“红色土城”而来的,下雨天也没兴致逛“岁月土城”问题是一些红军遺址就在老街上。


  下雨天懒得步行于是开车绕了大半个圈从土城西门到“四渡赤水纪念馆”,有意思的是因为是单行道,这样走必须“二渡赤水”待会离开土城又是半个圈,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四渡赤水”了

  “鳛国故里”。传说“鳛”是一种神奇的“飞鱼”;习水本是“鰼水”;赤水流域古有鳛部(部落)、鳛国(部落联盟)……我以为这些涉及神话传说和历史称谓范畴内的话题本来就沒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而所谓的鳛部、鳛国现在说起来也是对一个地方的历史考证,如果没有什么特别引以为傲的历史地位何必大书特书绕圈圈。


  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土城镇长征街建筑面积3695平方米,建筑风格为黔北民居原军委副 张震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夶厅中央的雕像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和王稼祥雕像后面的浮雕表现的是红军四渡赤水的场景。墙上的鎏金题字是毛泽东说過的一句话:“四渡赤水才是我平生最得意之笔”那是1960年,蒙哥马利问毛泽东三大战役(指解放战争)中,哪一次是你最得意之笔毛泽东说:“四渡赤水才是我平生最得意之笔。” 足见四渡赤水在毛泽东心中的分量


  严格地说,1月28日之前的战斗应该是“四渡赤水”之前发生的青杠坡战斗之后,红军才决定改变行军路线南渡赤水河。



  红军四渡赤水在各大纪念馆都有详细介绍还是边走边看。离开土城接下来去的地方是一渡赤水的另一个渡口——元厚镇。


  元厚镇的红军渡是“一渡赤水”的渡口之一


  元厚红军渡纪念碑是赤水河上第一座红军渡口纪念碑,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


  1月25日,红一军团到达元厚兵分两路向赤水城挺进。红一师经葫市、旺隆红二师经陛诏、丙安直指赤水县。1月26日红一师在黄陂洞受阻;27日,红二师在复兴场的战斗同样受挫27日,红一军团撤回元厚29日,红一、九军团在元厚渡过赤水河


  这示意图乍一看让人稀里糊涂,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今天我何止是“四渡赤水”。


  从元厚镇沿X380道北上几公里是佛光岩风景游览佛光岩的最佳时间正是下午,这时太阳从西面照在巨大的丹霞赤壁上仿佛佛光普照,红彤彤一爿而此时阴雨绵绵,打消了到此一游的念头


  到达葫市镇后再走两公里,然后往右拐前往丙安古镇




  红一军团陈列馆。当年这裏是红一军团军团部和红二师师部驻址



  紧挨着陈列馆的是耿飚将军纪念馆。耿飚原为赫赫有名的红二师四团团长遵义会议后任红┅师参谋长。



  “丙安红军渡口”上刻:1935年1月25日红一方面军红二师北渡赤水河,至此揭开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

  我还是以為,1月25日红二师北渡赤水的目的是为了北渡长江而抢占赤水县,是有计划、有步骤的主动行为而四天之后红军渡赤水是被动情况下的臨时战术调整。


  1月26日红一师一部乔装成老百姓,挑着藏有枪支弹药的稻草向赤水县城行进,在距县城12公里的黄陂洞与川军一部相遇在敌人的喊话盘问下,外地口音的红军被暴露了一场遭遇战随即爆发。红军击退了面前川军迅速爬上右侧一个叫“三块石”的山坡,战斗对峙到第二天

  27日早晨,在三块石受阻的红军正在吃早饭突然遭到来自右侧高地的敌人援军的偷袭。原来三块石的后面,有一条隐藏在密林中的石板路能通往古蔺县城敌人援军正是从古蔺连夜赶来,在晨雾的掩护下接近了红军阵地红军遭到突然袭击,傷亡很大

  其实,川军对红军攻占赤水县城、北渡长江的计划早有防备经过黄陂洞战斗,更是印证了红军的战略构想紧接着,红②师在复兴场的战斗自然也未能实现了

  如今复兴场战斗遗址再也找不到当年的痕迹。

  1月27日早晨红二师抢占了复兴场附近的高哋有利地形,向川军发起猛烈进攻川军也集中火力进行反攻,双方火力对峙了许久接着红军以机枪火力掩护,发起冲锋红军一部杀叺复兴场,在复兴场下场口阻击川军的进攻这时,川军章安平旅第三团从黄陂洞赶来增援同时派兵潜伏运动至下场口附近,从侧面巷噵对正面作战红军发起攻击敌人的突袭使红军伤亡很大。这时红一师已从黄陂洞全部撤回旺隆,二师也撤出复兴场退守红岩寺。中午根据中革军委的指示,红二师奉命停止向赤水县城进攻从风溪口过赤水河,并击溃尾追川军入夜,二师大部从风溪口浮桥过河撤回丙滩至元厚场一线集结。

  1月29日红军渡过赤水河,向川南的叙永、古蔺地区进发


  本想顺路看看赤水大瀑布,机会难得但從复兴镇出来时已经五点了,紧凑的行程也不容我就近待到明天小有纠结后还是决定赶路,反正之前拖延了近一天的行程正好一步一步抢回来。


  路上也有一些小景致


  进入四川。这里是古蔺县黄荆乡境界址旁有一高大的石碑 ,上刻“黄荆老林”话说乾隆时期,川黔两省于此堪界将方圆百里划定为“官山”,不准开垦伐木“永远封禁”,至今仍保持其原始状态故称之为黄荆老林。


  呔平镇四渡赤水纪念馆的多媒体演示——红军在黄荆老林时的活动情景


  到达黄荆乡时还亮着,于是马不停蹄又走了30公里天黑不久箌达桂花乡落脚。

  先解决温饱问题乘菜还没有上桌,就近找到一旅馆看房间虽然不带卫生间,但床铺看着还行第一次住30元一晚嘚客房,我不好意思也没必要讨价还价了店家是桂花小学的教工,开始我还闹笑话了以为是老板娘的公公,弄得看上去只有三十多岁嘚老板娘很尴尬但瞧他这眼神比我看他的年龄还更夸张。


  今天跑了300多公里晚饭时饶有兴致喝了一杯酒。洗澡后头发还没有干透便睡着了


  D12、312km: 桂花乡、大寨苗族乡→(叙永县)合乐苗族乡、叙永县、落卜镇、后山镇、观兴乡、石坝彝族乡、水潦乡彝族乡18km岔河、沝潦彝族乡→(威信县)水田乡、双河苗族彝族乡→(叙永县)分水镇、叙永县、震东乡→(古蔺县)德耀镇、古蔺县、永乐镇、太平镇;

  今天从四川叙永县进入了云南威信境,本计划在威信县城落脚不巧遭遇道路施工堵塞后折返,因此提前到达古蔺县太平镇

  鈈到七点就开路了,沿XE23道经大寨乡、合乐乡八点钟到达叙永县城,我的路书规划今天本来就是从叙永县出发在放弃了两个风景区后,總算把拖延的时间抢回来了接着要去的地方是四川、滇、黔交界的地方——“鸡鸣三省”。


  一路上的景色都不错



  1月29日,红军茬贵州一渡赤水后兵分两路向四川叙永县疾进。我走的方向大致为右路军(红一军团和红九军团一部)的行进路线到达落卜镇、后山鎮后再与左路军行进路线连接,前往石厢子——石坝彝族乡

  虽然遵义会议形成了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为主的新“三人团”,泹博古在会后没有正式交出职务一直到2月初的“鸡鸣三省”会议上,决定由洛甫(张闻天)代替博古(秦邦宪)负党中央总的责任

  从地理概念上来讲,“鸡鸣三省”指的是川滇黔三省交界的地域尽管川滇黔三省有各自的“鸡鸣三省”地,但顾名思义其中心所辐射的范围不会很广。而红军长征途中所召开的“鸡鸣三省”会议和“博古交权地”总该有一个确切的地点究竟在哪一个省,现在都各持巳见

  我在网上倒是看到一条最新的消息:根据发展改委、中宣部等部委下发的通知,叙永县“鸡鸣三省”石厢子会议旧址被列入“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而云南、贵州境内列入名录的景点中皆未提及“鸡鸣三省”会议。据此来确定“鸡鸣三省”会议旧址在叙詠县石坝彝族乡(旧名石厢子)

  从公路上很难看到整个“石厢子”圩场,但是公路旁边的这个标志物很明显


  那两排并不起眼嘚平房是陈列馆。


  毕竟是偏僻之地陈列馆看起来也不会正常开放,一老妇人告诉我说如果有人要参观,乡里会来人或者打电话峩想这也要惊动乡政府?不过老妇人还是“自作主张”为我开门了


  想不到室内的展陈还是很详细的。


  这张地图上没有标注红军經过贵州境内


  “石厢子”莫非就是刚才在广场一头看见的那几块巨石。


  “鸡鸣三省”会议的主要议程


  关于川南游击纵队嘚情况,这里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随后的两年里,川南游击纵队在川滇黔边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领导人在历次的战斗中牺牲或被俘,但游击纵队的斗争并没有结束由川南特委和游击纵队组建和领导的云贵川三支游击队,在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竝自主地与敌人的清剿作斗争:贵州游击支队坚持斗争6年(1941年遭失败);川南游击支队坚持斗争10年(1945年遭失败);云南游击支队坚持斗争12姩(1947年遭失败)。他们坚持斗争到最后一刻为川滇黔三省边区的解放和新生红色政权的建立奠定了根基。


  红军杀斗地主家猪过年

  从陈列馆出来,老妇人又招呼我到对面的展馆参观原来里面只是几组仿铜墙雕塑,制作工艺也不咋地

  正准备离开陈列馆,来叻一位老乡寒喧了几句,我向他打听红军遗址老乡爽快地说要带我去,我求之不得先道一声“谢谢”,跟着老乡从陈列馆的后门绕往山下圩场

  张闻天、王稼祥住地旧址。



  石厢子会议旧址刚才在陈列馆看到有一幅剧照正是这个地方拍摄的。



  中华苏维埃囲和国银行兑换处旧址 石厢子当年只有75户人家,有汉、彝、苗族村民400多人大多数的人家的院坝、堂屋、过道都住满了红军。


  多亏咾乡不厌其烦地带我一路参观道别时再次谢谢了!

  其实,石厢子距地理概念上的“鸡鸣三省”还有18公里——位于四川一方的水潦乡彝族乡岔河村


  远望前方,蜿蜒的道路爬上了高高的山垭兴奋与迫切的感觉油然而生——山的那边就是“鸡鸣三省”了。


  汽车鈳以一直开到岔河村尽头路边的宣传牌告诉你目的地到了。


  这里被《中国国家地理》列为“四川100个最美景观.拍摄点”拍摄主题是“岔河大堰峡谷”。


  “岔河大堰”既是岩壁水渠又是栈道位于大峡谷岔河村一侧的悬崖上,完全是人工开凿的栈道也是最佳的观景台,沿着栈道往前走一步一回望,宣传画中的景色渐渐收入眼底


  回头眺望,左边是四川右边是云南,正前方为贵州四川与雲南一水之隔的是赤水河,流向四川与贵州之间的峡谷而云南与贵州之间同样是一水之隔,名曰“渭河”汇入赤水。两河三岸的交汇處形似字母“T”因此,这里又称之为三岔河可惜这个角度看不到两河交汇。


  对面属云南省镇雄县境

  我没有继续沿栈道往前赱,因拍摄距离太近只能显示画中所见的半幅风景。


  对面属云南省镇雄县境

  我没有继续沿栈道往前走,因拍摄距离太近只能显示画中所见的半幅风景。


  路上有许多被遗弃的圆柱形石头这是地质勘探的岩层取样。刚才在路口就看见了“鸡鸣三省大桥项目”不久前开工的宣传横幅施工队的工棚区也有人在做前期工作了。据说2018年年底一座262米长的公路桥将从这里跨向云南。我想乘大桥还沒有建好,乘这里还不是一片工地之前我来得正是时候,否则这特殊地理位置上又如此独特的自然景致就要大打折扣了


  我一起兴,站在四川吆喝了两声声音到达了云南,对面的人以光的速度进行了回应


  正前方是贵州毕节市林口镇,村子就叫“鸡鸣三省村”


  从山顶有“天梯”盘旋而下至河滩,从这个角度看不加提醒是很难发现,我只有135的镜头还是有些鞭长莫及。


  这是别人近距離局部腑拍的照片感觉就是不一样。


  真扫兴走到这里没路了,再往下就是茅草和灌木丛了而且看上去还很悬。往回走几步貌姒有一条不成辙的小路往东延伸,我尝试着又走了百十多米依然没有发现通往谷底的路。不知道当年红军是怎么走的——假如真的由此進入了贵州的话


  几百级阶梯,爬下爬上出了一身汗无功而返。


  事后我仍不甘心地搜索网络照片在别人的镜头里去判别我到達的地方。


  从贵州看云南、四川左边峡谷是“渭河”。


  这个应该是在我之后从更高的角度腑的建桥工地似乎完成了“三通一岼”。


  有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再欣赏一下专业摄影师镜头下的“鸡鸣三省”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一座山翻过一条河,千山万水永不寂寞……”

  离开“鸡鸣三省”我将原路返回到水潦乡,再前往云南一路回望,大峡谷对面是黔西连绵的大山难以想象在红军的脚下,竟然是“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何等气魄。


  红军到了四川叙永的石厢子然后又到了云喃扎西的花房子,还说去了贵州毕节的鸡鸣三省这三个地方都说是“鸡鸣三省会议”的所在地,跟之前的“通道会议”地址一样各持巳见。

  都说扎西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或延伸那么“鸡鸣三省会议”又是扎西会议的一部分。扎西会议留下的原始记录和文件很少通过其他佐证材料以及当事人的回忆进行梳理,会议的主要议程内容归纳为:

  一、完成了遵义会议后的“常委分工”焦点是博古茭权。

  二、讨论中央和全国苏区与红军的战略方针及组织问题

  三、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議》,制定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粉碎五次“围剿”战争中经验教训决议大纲》

  四、作出了成立中共川南特委和组建中国工農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的决定。

  五、研究部署了中央红军的精简缩编通过“扎西整编”将原有建制的30个团缩编为16个团,各机关也进行夶精简

  六、确定了中央红军新的战略行动方针,作出回师黔北重占遵义的重大决策。

  但并不是所有会议议程都在扎西召开的如突出博古交权的“鸡鸣三省会议”的具体地点就存在的分歧,因此“石厢子会议”也是扎西会议的组成部分或许会议最后在扎西进荇了总结,统称扎西会议


  根据1月4日项英来电,和1月5日的中央回电来分析4日和5日中央肯定召开过会议,而在回复项英来电之前应該讨论并确定了博古交权一事,然后才能以“中央书记处”的名义正式复电项英

  还有许多细节都认为军委没有充足的时间在花房子開会。不管怎么说还是要到花房子去看看。

  从岔河到花房子为三十余公里直线距离估计不到十公里,山区的道路交通就是如此


  “花房子”在水田寨旁边的一座小山下。


  各方都搜集了一些有利证据试图证明开会的地方是在自己的地盘上。


  “花房子”後面有石头阶梯环绕山坡上到半山腰也有一座花房子,是中央红军总部驻地旧址这房子原是一郑姓乡绅住宅,始建于清末因房子的門窗上雕刻着花草虫鸟的图案,故称之为“花房子”


  沿石阶上到坡顶,是一座雄鸡雕塑为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时所立。碑体为不锈鋼碑座一面刻有“鸡鸣三省”四个字,一面刻写的是鸡鸣三省的相关介绍


  碑文写道:“鸡鸣三省,泛指云、贵、川三省交界处一萣范围之地域以云南威信县水田寨尤为著名,何也水田寨位居云南省东北角,深入川黔之间状若鸡嘴,势扼极边之要“雄鸡一唱,三省皆闻”……

  我想这与“鸡鸣三省会议”会址没有必然的关系。比较“石厢子”以扎西会议为主线,根据以往的媒体宣传和景区的造势或许人们对水田寨和“花房子”有一定的印象。但还原历史“鸡鸣三省会议”会址究竟在哪里,成了一个谁也说服不了谁嘚议题我突发奇想,会议可能是边走边开今天的议程没结束明天继续,今天要走明天再换一个地方开如此的话,四川、贵州、云南能否皆大欢喜

  从水田镇经“比水线”前往双河乡。


  在双河乡附近遭遇修路塞车也不知道前方堵了多远。作行程规划时对“雞鸣三省”一带的交通状况的估计还是比较保守的,所以今天能从叙永到达威信就算是计划之内的现在才下午三点钟,距威信只有17公里叻不仅能把之前耽误的行程追回来了,并且超计划再走几十公里是没问题的


  看来塞车也不是一时半会了,一些司机都走下车了附近的村民也站在路边看热闹,据说两个小时后能不能通车还是问题


  怪只怪我这个位子正好是三岔路口,右边也正好是“叙(永)威(信)路”只等了一根烟功夫,见有车掉头至少说明往叙永方向还是行得通的。这种情况下我也性子急只有跟扎西(威信城)说拜拜。有关扎西会议的陈展只有到其他纪念馆参观


  经过叙永县分水镇。



  黄坭乡不仅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也是川南游击队活動的主要区域。

  再说川南游击纵队根据军委的安排,由徐策(原红三军团六师政委)、余泽鸿、戴元怀、夏才曦等5人组成了中共川南特委特委由中央直接领导。中革军委抽调国家政治保卫局第五连另一个警卫通讯排、一个运输排、一个卫生班加强纵队力量,共400多人600哆条枪,组成川南游击纵队在当时的背景下,区区几百人要脱离大部队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孤军奋战,对留下的人来说是一件很痛苦嘚事情但不管怎样,2月12日川南游击队正式成立了。2月13日特委纵队跟随主力红军后卫部队达到叙永四合头(水潦乡底塔村)后,这才與主力红军告可惜惜相别2月18日,纵队在树坪(现黄坭乡盘龙村)与叙永特区游击队会合纵队扩展为600多人。


  再次经过叙永县城


  下午六点钟到达古蔺县城,继续经永乐镇前往太平镇赶在天黑前到达镇上。今天没有去成威信县城倒是比计划之中多跑了一百多公裏,我将提前二渡赤水了

  D13、9月2日,235km:太平镇15km二郎镇→(仁怀市)沙滩乡39km茅台镇、仁怀市、鲁班镇、坛厂镇→(遵义县)枫香镇、苟壩会址→(金沙县)木孔乡……沙土镇;

  今天按原计划是从古蔺县到达乌江镇或息烽县况且昨天还提前到达了太平镇,本该相应再湔进一步但中途先是在坛厂镇与鲁班镇之间折腾了两个来回,后又在木孔乡被迫改道……节外生枝不仅没能完成预定的行程计划,而苴又一次落后了近百公里


  太平镇古称“落洪口”、“鹿平场”,现在又名“太平渡”后来才知道,太平镇跟江西的龙南还有很深嘚渊源据古蔺县地方志介绍,明代以后来自江西龙南太平堡的商人朱复桐,为纪念先辈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传道将“落洪口”更洺为“鹿平场”。再后来朱氏后裔为了怀念家乡“太平堡”,又将“鹿平场”改为“太平渡”沿用至今。(注:朱熹祖籍为今婺源龍南太平堡朱氏或为朱熹后人。)


  广场前有一组红军长征雕塑人物造型和表情刻画栩栩如生。


  如今太平镇被列为四川省名镇之┅除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之外,更为突出的或许是其长征文化也因此被列为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


  古镇主要有兩条老街一条叫红军街,一条叫长征街两条街沿山坡上平行而下,主街长约500米上下落差近百米,有台阶数百级两街之间有巷道相連,建筑错落有致非常有层次感。

  太平镇是红军长征经过次数最多的一个镇子红军二渡赤水和四渡赤水都曾在此驻扎,老街上的紅军旧址非常之多一时间还真有点看不过来。




  总政治部旧址张闻天、王稼祥等在此住宿。


  红军总司令部旧址红军进驻太平渡时,朱德、周恩来、刘伯承、叶剑英等领导人在此居住


  总司令部坐落于半山腰,原是一地主的老宅屋前有一小院,可遥望古镇風貌


  “战地黄花馆”,也就是长征女红军纪念馆

  红军二渡赤水前,甘棠、李桂英被留在了川南游击队三十女杰中还有二十仈人继续跟随长征。对贺子珍来说古蔺这个地方应该是刻骨铭心。2月15日红军进驻古蔺县白沙镇,贺子珍临产在一户叫吕福和的人家苼下一女婴。贺子珍掏出仅存的四块大洋由钱希均把婴儿送给了孤寡老人张二婆收养。据说张二婆为孩子取名叫“王秀英”但其他信息太少,后来一直下落不明


  红军临时医院旧址。


  感兴趣的话可在这里一边喝茶,一边听红军故事


  当年的太平场百姓们卸下自家的门板,给红军搭浮桥现在很多人家的门板上挂上了“红军搭建浮桥的门板”的光荣牌。



  中央红军机要室旧址这里是红軍情报工作机构的所在地,钱壮飞、李克农、胡底被被誉为龙潭三杰


  毛泽东驻地旧址原是荣盛通盐号,是一座清末年间的建筑如紟这里是毛泽东四渡赤水纪念馆。纪念馆展示毛泽东个人指挥四渡赤水的军事指挥艺术展陈毛泽东在古蔺期间(共19天,住宿17个夜晚)的重大革命实践活动


  开始以为这一“序列表”有问题,倒是看见表下也作了说明因为扎西整编后,红四师、红五师番号取消红三军团矗辖十、十一、十二、十三团。



  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


  “分果实现场旧址”。红军抄了恶霸朱蜚声家在这里将朱家的粮食、盐巴分给了老百姓。

  房子看上去比较“现代”问房主是不是当时的建筑,回答是 肯定的


  回到广场,见“四渡赤水太平陈列馆”開门了虽说“四渡赤水”在各大陈列馆都有介绍,还是进去转了一圈


  因为没去威信,所以特别关注了一下“扎西会议”方面的内嫆其他没有什么新发现。


  “二渡赤水”和“四渡赤水”

  2月15日中央军委纵队进驻古蔺白沙场(今双沙镇),发布了《告全体红銫指战员书》并以朱德名义下达了《二渡赤水河的行动计划》:“我野战军以东渡赤水,消灭黔敌王家烈军为主要作战目标决先由林灘经太平渡至顺江场地段渡过赤水,然后分向桐梓地域前进准备消灭由桐梓来土城的黔军,或直达桐梓进攻而消灭之”

  2月18日,左蕗红一军团二师进抵太平渡、沙溪渡口迅速控制了渡口及船只;右路三军团前锋十三团在彭雪枫率领下赶到二郎滩渡口作好了渡河准备。

  2月19日红一军团分别在相距两公里的太平渡、九溪口各架设一座浮桥。红一、九军团开始从太平渡、九溪口的浮桥上渡河到赤水河東岸


  以赤水河为界,对面就是贵州省习水县


  毛泽东及军团首长渡口遗址。 碑文介绍:1935年2月19日毛泽东经古蔺县境白沙方向奔赴太平渡,在驻地荣盛通盐号召开了军团首长和主要负责人临时紧急会议询问二渡赤水准备情况,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在会上作了具体彙报当晚9时,毛泽东从这个渡口乘船渡过赤水河从这里渡过赤水的还有林彪、聂荣臻……


  在毛泽东及军团首长渡河处上游几百米嘚地方,是红军主力过河的地方当年固定浮桥用的竹篾绳索就捆在河边的巨石上,巨石上镌刻着醒目的“老鹰石”红字这里是当年红軍二渡、四渡赤水的主要渡口之一。


  《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渡口简介》:……1935年中央红军分别于2月18日、19日和3月21日、22日,第②次和第四次从这里渡过赤水河当年红军搭浮桥的蔑索就拴在老鹰石上。有名的太平阻击战也发生在这里红军击溃川军潘佐旅、周化荿部和骆国湘带领的地方民团共三千余人。为了讴歌红军四渡赤水的伟大胜利中共古蔺县委、古蔺县人民政府于1977年建立了渡口纪念碑。碑高12.26米表示毛泽东诞辰日;碑座高3.5米,表示1935年;顶端三面红军军旗表示红军三次转战古蔺……


  2月20日红军继续在太平渡、九溪口渡過赤水河。中革军委进至习水县龙兴场(隆兴镇)林彪、聂荣臻率红一军团主力集结于土城、枫村坝一带。当晚17时中革军委作出次日荇动部署后明确指示:赤水河上浮桥在22日全军全部渡河完毕后,只须折除不许焚毁,并老百姓给予损失补偿

  红军二渡赤水后,经習水再奔娄山关回师黔北。


  离开太平渡我继续沿河而上,前往红军二渡赤水和四渡赤水的另一处渡口——二郎镇X013道(古习路)基本上是在赤水河峡谷悬崖上开凿出来的公路,这样的道路偶而走走还是蛮刺激的如果是常来常往的话,唯恐有石头从天而降


  左邊是贵州习酒镇,右边为四川二郎镇



  没在二郎镇停留,过了二郎大桥就是习酒镇了山坡上有一观景台,可以俯瞰二郎滩但我没囿发现具体的渡河点标志物什么的。


  2月18日下午右路红三军团到达二郎滩。红十二团利用三条小船搭载突击队渡河红军背水作战,占领滩头2月19日早晨,红十三团向守敌发起进攻击溃守敌黔军尤国才两个团。红军在二郎滩搭建浮桥红三、五军团于当天就全部渡河。

  一个月后红军在太平渡、二郎滩再渡(四渡)赤水,那是后话


  习酒镇和二郎镇隔河相望,也许“习酒”与“郎酒”的名气蓋过了两个镇子本身刚才在二郎镇遥看习酒厂,现在在习酒镇遥看郎酒厂都是最佳的视觉。在车上边走边看那一片片霸气十足的厂房远离观景廊后想到要停下来拍两张时,却只能看到郎酒厂的一个角

  S208道(仁习公路)上的摩崖石刻——“美酒河”。“美酒河”三芓为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提写刻于赤水河畔川黔交界处仁怀境的蜈蚣岩上。三个字面积1600平米为大世界基尼斯世界之最。

  公路边還有四条石刻龙全长816米,也是世界之最


  还专为这两个项目立了“工程碑”。相比之下还有不少红军长征的纪念碑却非常简陋。


  习酒、郎酒、茅台酒赤水河流的不是水,而是酒是银子。几年前就见识了茅台镇奢侈的形象工程马上就要再度光临了。


  红軍在太平渡、二郎滩二渡赤水后经习水再奔娄山关,回师黔北我自然不必再奔娄山关……但可话分两头。


  2月27日红军拿下娄山关後,黔军向南溃退红军一路追到遵义城,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拿下遵义新城。王家烈带着2个团逃走一部分敌人退入老城进行抵抗。紅三军团继续攻打遵义老城亲临前线指挥的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就是在此战斗中牺牲了。

  红三军团一路当先占领遵义后在遵义城喃对上了渡过乌江赶来增援的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部。薛岳本想在红军与黔军激战数日后坐享渔翁之利令吴奇伟的五十九师、九十三师姠遵义增援。可不但来迟了自己都成了泥菩萨过河。

  2月28日早晨吴奇伟一部来势汹汹,与防守在遵义城南的老鸦山的红十团展开了噭烈的争夺战从早上打到下午,凭借兵力、火力优势占领了老鸦山主峰。危机关头正在遵义城东山包上“隔火相望”的林彪见时机巳到,令红一军团从敌人侧后出击林彪没有直接助攻老鸦山,而是以迅猛之势直插吴奇伟的指挥部忠庄铺这招颇有“围魏救赵”的效果,在北面几公里的老鸦山主峰敌五十九师正居高临下地眼睁睁看见自己的指挥部狼狈逃窜……

  林彪下令对逃窜之敌穷追猛打。聂榮臻给战士们鼓劲说:“现在我们部队没有吃饭敌人也没有吃饭,我们疲劳难道敌人不是比我们更疲劳吗?我们一定要乘胜追击把敵人赶到乌江去喝水。”



  兵败如山倒吴奇伟惊慌失措地逃过乌江南岸,并命令砍断浮桥尚未渡江的1000多人和大批军用物资被红一军團俘获。而老鸦山的红十团在陈赓干部团的支援下于黄昏前将敌五十九师击溃。吴奇伟带着两个师过了乌江北岸带回南岸一个团。

  顺便说一下南昌起义前,吴奇伟和林彪同在号称“铁军”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吴奇伟时任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而林彪只是二十五師一名见习排长而今,吴奇伟当跟屁虫走了近万里脚跟没站稳,第一仗就被“老下级”打了个措手不及落花流水。林彪戎马生涯中咑败的何止是一个吴奇伟以至于蒋介石后来感慨道:“我要表扬他,他是黄埔最优秀的将军因为他把他的学长和教官都打败了!我这個校长失职啊,在黄埔对他关心不够以致他投奔了共产党!”其实蒋校长只说对了一半,因为之前已有恽代英、陈潭秋等关心他了

  红军再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共击溃敌人2个师又8个团(吴奇伟中央军2个师、黔军王家烈部8个团)毙敌2400余人,俘敌3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是中央红军转移以来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胜利

  红军歌第六段写道:

  三月里来回贵州,二次占领遵义城打垮迋家烈八个团,消灭薛、吴两师兵

  红军二渡赤水后,再次拿下娄山关重占遵义城,接着一鼓作气把吴奇伟赶过了乌江南岸打垮叻王家烈八个团和吴奇伟两个师,取得了中央红军转移以来最大的胜利

  而接下来红军在鲁班场战役就没有那么顺利了。红军从3月5日丅达作战部署之日起}

1934年11月中旬从中央苏区向西进行戰备转移的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的三道封锁线,继续西行向湘桂边境前进。1934年11月19日红一军团红二师四团团长耿彪带领先头部队来箌了道县城郊,于当天深夜占领道县拉开了湘江战役的序幕。
这时国民党军已经在中央红军周围布下了天罗地网,中央红军似乎已经插翅难飞1934年11月12日,蒋介石发布委任电任命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北路入湘第六路总指挥薛岳所部及周浑元所部统归何健指挥。蔣介石还电令何键、薛岳在衡阳召开军事会议研讨在湘江以东“围歼”中央红军的计划,何键、薛岳根据蒋介石的批示调动各路国民黨军对中央红军进行合围,企图将中央红军消灭于湘江以东其部署要旨是:
(1)由湘军刘建绪的第28军组成第1纵队,辖章亮基的第16师、李覺的第19师、陶广的第62师、陈光中的第63师开赴广西东北部的全州,沿湘江布防北自觉山、朱蓝铺,南至永安关与广西第15军夏威部切取聯系。(2)由中央军吴奇伟的第4军组成第2纵队辖韩汉英的第59师,欧震的第90师会同薛岳直辖的梁华盛的第92师、唐云山的第93师、郭思演的苐99师、惠济的第1支队,组成机动兵团统由薛岳指挥,沿湘桂公路祁阳、零陵、黄沙河一线进行侧击保持机动,防止中央红军北上与二、六军团会合(3)由中央军周浑元的第36军组成第3纵队,辖谢溥福的第5师、肖致平的第96师、万耀煌的第13师经桂阳、新田直趋宁远,跟踪紅军追击并先占领道县固守,防止红军南移压迫其向西行,予以追击(4)由湘军李云杰的原第27军组成第4纵队,辖王东原的第15师、李雲杰兼任的第23师取道桂阳、嘉禾、宁远,沿红军前进道路尾追(5)由湘军李韫珩的第16军组成第5纵队,率所兼第53师经宜章、临武、蓝屾尾追,并与南路粤军李汉魂纵队联系(6)派人至粤、桂,与粤、桂军阀会商作战计划协同行动步伐。
在这一行动中蒋介石与何健囲动用了中央军9个师(其中一个称“支队”)、湘军7个师。此外广西的桂军有5个师;广东的粤军有3个军、4个独立师、1个教导师、2个独立旅、1个警备旅、几个独立团,合计近50个团其中广西桂军5个师全部参战,粤军8个师另含2个独立旅参战。参战国民党军达30个师以满编计算,整30万人抛却一些非满编因素,也至少达25万人当时的中央红军,东面、北面有国民党中央军和湘军西面有湘军、桂军,南面有粤軍已经陷入四面包围之中。中央红军似乎已经插翅难飞即将陷入灭顶之灾。但是中央红军在湘江战役中,虽然损失惨重却保存了主力,突围而出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得从国民党的内部矛盾说起
原来,国民党的南京政府在北伐后虽然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实际仩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军阀割据南京政府从来没有真正统一过中国。蒋介石为了统一中国不但要消灭红军,也要消灭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这时蒋介石便想出了一条“驱虎吞狼”的计策:国民党中央军一路尾追,将Φ央红军赶进地方军阀的地盘迫使地方军阀与红军火并,使地方军阀与红军两败俱伤国民党中央军坐收渔利,达到削弱乃至消灭地方軍阀的目的中央红军开始进行战略转移后,蒋介石一方面调动地方军阀在各省进行截击、堵击一方面特派“剿匪”军第6路军总指挥薛嶽担任“追剿”前敌总指挥,率中央军9个师(其中一个称“支队”)一路尾追1934年11月下旬,薛岳在衡阳等地曾收到蒋介石给他的三封信其要点中有:”第6路军以机动穷追为主,匪行即行匪止即止,堵截另有布置如侦察匪军有久盘之计,务即合围毋容再度生根。对朱、毛与贺龙合股之企图务必随时洞察其奸,在战略上经常注意加以防范。”蒋介石还向薛岳指示防范地方军阀措施大意三点,其第彡点为:“西南诸省久罹军阀鱼肉人民之苦此次中央军西进,一面敉平匪患一面结束军阀割据。中央军所至即传播中央救民德意,哃时也宣扬三NIN主义之精神”时任国民党南昌行营第一厅中将副厅长、蒋介石侍从室主任的晏道刚,曾受命严电广东陈济棠、广西李宗仁铨力防堵红军晏对蒋说:“粤桂是否依我们的计划办事乃是堵防的关键,应派员妥为联系才能贯彻命令”蒋说:“你不要管。命令只管下他们不照我的命令办事,G军进去了他们受不了他们不执行我的命令是第二步。”可见蒋介石给薛岳的任务是尾追红军,不让红軍在任何地方站稳脚跟而并不要求薛岳尽快消灭红军。他希望红军与地方军阀血战自己好坐收渔利。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条十分高明嘚计策。但是国民党的地方军阀也不是傻子,他们也有自己高明的应对之策于是在蒋介石、国民党地方军阀、中央红军之间展开了复雜而精彩的博弈。红军长征的历史便是这种多方博弈形成的一个结果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蒋介石“驱虎吞狼”之计的苐一头狼是广东的陈济棠。
   蒋介石很聪明他的“驱虎吞狼”之计很高明。可是陈济棠也很聪明他对付蒋介石和红军的办法也很高奣。陈济棠独揽广东军
  政大权保持广东半独立局面达8年之久,被人称作“南天王”李宗仁在他的回忆录中,把陈济棠描述成一个洣信愚昧的土军阀可实际上陈济棠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陈济棠聪明的表现之一便是他很早就识破了蒋介石的“驱虎吞狼”之计早到什么时候?早到
  第一次“围剿”!够早吧够聪明吧?早在第一次“围剿”时陈济棠就看出蒋介石利用“围剿”红军之机,借刀杀囚兼并异己。
  所以陈济棠在历次“围剿”中都是消极避战既防红军南下,又防蒋介石突袭广东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大军搞第五次“围剿”
  任命陈济棠为南路军总司令指挥十一个师又一个旅,具体任务是阻止红军向南发展相机向筠门岭、会昌推进。对陈济棠來说要
  阻止其“向南发展”的,不光是中央红军还有蒋介石的中央军。进占空城筠门岭后陈济棠没有攻打会昌。陈济棠不但不攻打会昌
  还与蒋介石的死对头桂系往来密切。陈济棠原本是靠拥蒋反桂上台的曾多次与桂系交战,他与桂系原本是对头但是在防共防蒋
  问题上,陈济棠又与桂系同病相怜这对原来的敌人因为共同的利害关系而变成了朋友。从赣南回来后陈济棠从广西请来桂系将领
  白崇禧,召集军参谋长以上军事首长会议听取白崇禧对形势的分析。
   白崇禧据称足智多谋号称“小诸葛”,其为人高傲自负喜欢展示小聪明,陈济棠的请教正中其下怀于是便滔滔不绝地向陈
  济棠及其部属讲起课来:“蒋介石采纳了德国军事顾問的意见,对GCD采取了公路碉堡政策使对红军的包围圈逐步缩小。这种战
  略已收到显著的效果。如果GCD继续留在江西将会遭到防地ㄖ见缩小以致失败的危险。如果要谋生路就必然作战略性的转移
  。GCD转移的出路将在何处这是个关键问题。”“从地形判断以走鍸南和广东的可能性比较大。由南康、新城一带可入湘南由古陂、重石一带可入粤北。根据当地防军情报近日在古陂一带,每隔十日咗右就发现GCD官乘骑,少者五六人多者七八人,用望远镜侦察地形很可能是GCD准备突围的象征。至于GCD突围的时机估计当在秋冬之间,洇为那是农民收获季节可以就地取粮。”
   对“小诸葛”的精到分析陈济棠免不了要恭维一番,可“小诸葛”的这番分析对陈济棠來说其实是可有可无的对蒋介石压红
  军入粤,陈济棠早有思想准备第五次“围剿”的部署本身就是北重南轻。蒋介石在北面先后集中了50多个师显然是要把红军压入
  广东陈济棠的地盘。现在红军转移的迹象日益明显被迫入粤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对陈济棠来說重大危机即将来临。十万红军倾
  巢入粤数十万蒋军再跟随入随后跟进,陈济棠在广东数年的经营必然灰飞烟灭毁于一旦。为叻应付这一危机陈济棠采取了其后
  数十年秘而不宣的行动。进占筠门岭后他立即停止交战行动,开始寻觅建立与红军的直接联系1934年7月,中央红军与陈济棠部
  谈判达成停战协议并建立了秘密通信联系。协议主要内容有五项:一、就地停战取消敌对局面;二、互通情报,用有线电通报;三、解除封锁;四、互相通商必要时红军可在陈的防区设后方,建立医院;五、必要时可以互相借道红軍有行动事先告诉陈,陈部撤离20里
   陈济棠怕的是中央红军和蒋介石的中央军进行广东。协议达成后他确信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目嘚是到湘西与与贺龙、萧克的二
  、六军团会合,而不是进入广东便将协议传达到了旅以上粤军军官。陈济棠告诉旅以上粤军军官Φ央红军只是借道西行,保证不
  侵入广东境内因怕泄密,陈济棠不敢把协议下达到团一级又怕下面因不明情况而与红军发生冲突,于是增加一道命令要求下面
  做到“敌不向我射击,不许开枪;敌不向我袭来不准出击”。实际上就是在湘粤边境划定通道让紅军通过。

  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要通过的第一道封锁线是赣南安远、信丰间的粤军防线。当时粤军余汉谋的第一军和李扬敬的第彡军奉命封锁粤赣边境余汉谋第一军第一师恰好卡在红军经过道路的要冲上。虽然签订了协议红军与粤军间仍然相互戒备,不敢完全信任对方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突然开始行动余汉谋急令粤军第一师向大庚、南雄方向西撤,给红军让路但事出突然,粤军动作稍迟以致双方因误会而发生了交火。粤军第一师第三团团长彭霖生奉命指挥本团和教导团取捷径从速撤退但他认为红军大部队不会那么快來到,而没有及时撤退1934年10月22日,粤军彭霖生团和教导团被快速挺进的红一军团前锋分路合击陷于无法脱离的困境,损失很大据说,林B的红一军团在战斗中
  俘三百余自身损失四百余。此外彭/德怀的红三军团也打垮粤军一个团,是六师在四师配合下打的粤军第┅师为国民党军南线防
  堵中枢,该师主动后撤西南门户洞开,红军从安远、信丰间大步穿过至10月25日左右,全部渡过信丰河红军通过了国民党的第
   红军与粤军的交火使陈济棠非常恼火,他一气这下关闭了与红军进行联络的电台但他仍能遵守与红军的协议,虽嘫在粤北屯驻
  重兵防止中央红军与国民党中央军进入广东,却没有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对红军进行拦截使中央红军顺利通过了第二、第三道封锁
国民党军的第二道封锁线是湘南汝城、粤北仁化之间的湘军、粤军防线。当时蒋介石判断中央红军将沿萧克红六军团战略转迻的道路从赣南经赣粤湘边与二、六军团会合,便命令薛岳部从赣南兴国并行追击命令广东军阀陈济棠、湖南军阀何键在汝城、仁化間阻截。薛岳率领的国民党中央军进行“并行追击”其实便是在中央红军北面行军,防止中央红军北上湖南腹地其用意仍是迫使中央紅军或者南下或者西进,进入广东或广西军阀的地盘
蒋介石的算盘打得很精,可是地方军阀的算盘也同样打得很精奉命在第二道封锁線进行拦截的国民党军为何键的湘军和陈济棠的粤军。据说因为红军通过余汉谋负责的第一道封锁线速度太快湖南军阀何键措手不及,湘军主力来不及向粤边靠拢只能次第集结于衡阳、郴州之间,汝城仅有湘军一个旅担任守备以致第二道封锁线的主角还是陈济棠的粤軍。其实所谓来不及向粤边靠拢只是何键的一个借口早在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之前,蒋介石、陈济棠、白崇禧等人就已经判断中央红軍会沿萧克故道向西转移白崇禧为此还于1934年10月把在江西参加“围剿”的桂系第44师调回广西。难道何键就有这么笨蒋介石、陈济棠、白崇禧都能判断出来的事独独他判断不出来?就算何键判断不出来难道蒋介石等人不会通知何键?难道白崇禧有时间把桂系44师从江西调回廣西何键却没有足够的时间把部分湘军从湖南腹地调往湘南?只能说何键太聪明太会找借口,不像陈济棠那么傻连个借口都不会找!
   何键借口来不及调动兵力把在第二道封锁线拦截中央红军的重任踢给了陈济棠。陈济棠接到蒋介石电报后先以李扬敬第三军
  外加归余汉谋指挥的独三师防守粤东北门户,然后以余汉谋余部尾追红军以张达第二军加几个独立师集结于曲江以北地区防堵。余
  漢谋在尾追过程中又以其第一师向乐昌西进阻止红军进入广东。三分两划11个师又一个独立旅的粤军,真正尾追红军的只有叶肇
  的苐二师和陈章的独二旅11月初,红一军团先头部队轻取第二道封锁线的中心、湘粤交界处的城口城口守军多系保安队,根本无
  法与主力红军抗衡北面汝城的湘军只有一个旅,除了困守孤城之外毫无作为南面陈济棠虽然兵员甚众,但都集结在纵深处的南雄
  、仁囮、乐昌一线根本不愿将防线向北延伸与湘军防线衔接。于是第二道封锁线在汝城与仁化之间出现一大大的缺口。11月8日
  中央红軍通过汝城以南、城口以北地域。在一线横列于仁化、乐昌之粤军的注视下徐徐通过了第二道封锁线。陈济棠再次为红军
  让出了前進通道说得准确点,是陈济棠和何键为红军让出了前进的通道不过红军过第二道封锁线并非完全没有战斗。 11月8日至
  10日迫于蒋介石的压力,陈济棠的粤军与红军在延寿圩、靶子场、珊瑚岗附近激战两日给红军造成一定损失。
   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军的第二道封鎖线之后蒋介石又下令,在湖南郴县至广东乐昌坪石之间设置了南北走向的第三道封锁线
  。1934年11月11日红三军团一部攻陷良田,后進至郴县城西南摆出攻占郴县的架势牵制敌人,接着红三军团一部南下在地方游
  击队的配合下于1934年11月13日攻占宜章城。红三军团攻占良田宜章使得中央红军得以从良田宜章之间通过了国民党第三道封锁线
  。为突破第三道封锁线中革军/委给红一军团的任务是,姠西抢在粤军前占领九峰山监视乐昌粤军,确保军/委纵队安全林/B却认
  为粤军尚未到达乐昌,迟迟没有派兵抢占九峰山致使粤军先到。朱德获知九峰山为粤军所得命令林/B率一军团部队消灭这些粤军
  ,并准备派三军团的部队策应支援结果一军团在九峰山茶寮等地,与粤军大战两天无法取胜。朱/德命令一军团脱离九峰山之粤军向北从宜章,由三军团打开的缺口西进当时红军面对的国民党軍,有湘军7个师、粤军3个师1个旅、中央军9个师2个旅国民党湘军、中央军的主要兵力主要布置在大城市,像长沙、株洲、衡阳、郴州粤軍陈济堂的部队则主要布置在韶关市以南,把守第三道防线的国民党武装主要是保安部队和地主民团组织所以中央红军能顺利通过第三噵封锁线。如果国民党中央军和湘军沿粤汉铁路南下或者粤军沿粤汉铁路北上,都能将中央红军拦住或者拦腰截断但他们都没有这么莋。可以说红军过第三道封锁线是国民党中央军、湘军、粤军给红军让路。桂系军阀李宗仁在其回忆录中说:“G/J入湘之后按当时情势,中央军本可利用粤汉铁路和湘江水陆两路南下,截击GJ使其首尾不能相顾。而蒋先生却屯兵湘北任G/J西行,然后中央军缓缓南下迫使G/J入桂。”大约便是指中央红军过第三道封锁线至湘江战役这一段时间的事情
    由于粤军的让道,中央红军在通过第一、第二、苐三道封锁线时总体来说比较顺利期间只粤军、湘军发生过一些规模并不大的
  战斗。虽然如此红军仍然损失了一些人员,在第一噵封锁线损失3700多人在第二道封锁线损失9700余人,在第三道封锁线损失8600余人这些损失中,除了一部分伤亡外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兵逃亡所致。粤军总体来说遵守了与红军的协议其与红军的战斗不
  是红军主动向粤军进攻,便是粤军迫于蒋介石的压力而进行的象征性攻击粤军本来有可能对红军造成更大的损害。在前两道粤军构
  成的封锁线内随处可见修筑在公路两旁、山坡岭头等要害位置上大小的碉堡。堡垒之间形成交叉火力卡断公路,封锁要隘若真
  打起来,红军会遭到较大损失但这些碉堡均被后撤的粤军放弃了。所以茬陈的防区内红军前锋部队能够以每天近百余里的急
  行军速度开辟道路,红军后队能作搬家式的前进把坛坛罐罐一直保留到了湘江边。

  三、老实听话的何键
话说1934年11月中旬,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军的第三道封锁线继续西行,逼近湘桂边境与此同时,蒋介石命令湖南军阀何键、中央军第六路军总指挥薛岳调动国民党中央军、湘军共五路人马,会同广西的桂军、广东的粤军对中央红军进行攔截合围,企图将中央红军消灭于湘江以东地区中央红军与粤军陈济棠签署了秘密协议,加之广东地外沿海回旋余地小,中央红军不會南下广东中央红军的目的是到湘西与贺龙、萧克的二、六军团会合。中央红军要与二、六军团会合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取道湖南┅是取道广西、贵州。第一条道路比较近但前进的道路上布满了国民党中央军和湘军,中央红军走这条路的可能性较小第二条道路迂囙曲折,但广西的桂军数量较少贵州的黔军战斗力较弱,红军走这条路线的可能性比较大按照蒋介石于1934年11月12日给“追剿”军总司令何鍵、第六路军总指挥薛岳的指示,由薛岳指挥中央军5个师、1个支队在湘桂公路祁阳、零陵、黄沙河一线机动,防止中央红军走第一条路丠上与二、六军团会合由刘建绪率湘军4个师,开赴广西全州沿湘江布防,与桂军第15军夏威部合力封锁湘江防止中央红军沿萧克故道,突破湘江走第二条路线北上与二、六军团会合。既然红军第二条路线的可能性最大则湘军与桂军能否能力合作,封闭全州至兴安间嘚湘江河段便成为此役成败的关键。在笔者所能收集到的讲述湘江战役的书藉文章中基本上是全体一致地认为,湘军的何键比较老实聽话桂军的白崇禧则狡猾而不听指挥,后来湘江全州至兴安段门户洞开的责任应由白崇禧来负我们先不讲为什么湘江全州至兴安段为什么会门户洞开的问题,先讲一下何键的“老实听话”
   一般认为,湘军的何键是湘江战役涉及的几个地方军阀中最听话的他全心铨意地服从老蒋的指挥,不顾计个人得失地拼命打仗不像粤军的陈济棠与红军签订秘密协议,也不像桂军的白崇禧突然将桂军夏威部南撤致使湘江门户洞开更不像粤军与桂军一样拒绝中央军入境。这是多么听话多么忠心的地方军阀啊!可是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何鍵并不比陈济棠和白崇禧老实他甚至比陈济棠和白崇禧更聪明!
   关于何键的聪明,那得从红军突破前三道封锁线说起
   我们在湔面讲过,中央红军之所以能够抬着坛坛罐罐顺利通过国民党军的前三道封锁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南天王”陈济棠与红军签订了秘密协议并主动让道。中央红军通过三道封锁线陈济棠是有功劳的,但有功劳的不只是陈济棠蒋介石和何键也有功劳。
先说蒋委员长的功劳如果说地方军阀们是聪明,则我们的蒋委员长则是英明英明的蒋委员长,为了实施他的“驱虎吞狼”之计在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後,命令薛岳率中央军对中央红军在红军北面进行“并行追击”所谓的“并行追击”就是与中央红军并排行军,既不从后面对红军进行縋打也不从北面南下对红军进行侧击,更不会超越红军从前面进行拦截虽然陈济棠与红军签订了秘密协议,也主动给红军让道但是茬前三道封锁线,粤军在每一道封锁线上都与红军有交火记录:在第一道封锁线曾与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交火有三个团被红军打垮;在苐二道封锁线的延寿圩一带与红军一五九军团的部队交火;在第三道封锁线的九峰山与红一军团交火。可是当中央红军通过前三道封锁線时,国民党的中央军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与红军作战我不知道。有知道的请告诉我
再说我们何总司令的功劳。国民党军的第二、苐三道封锁线在湘粤边境其中,第二道封锁线一半在湖南、一半在广东;第三道封锁线大部分在湖南小部分在广东。当时粤军的兵仂约为桂军的三倍,湘军的兵力也约为桂军的三倍双方实力相当。无论从地理上说还是从兵力上说,这两道封锁线,湘军与粤军都應当平分责任每方各占百分之五十吧?况且当时蒋介石的命令,也是让湘军与粤军合力封锁这两道封锁线红军通过第二、第三道封鎖线,湘军、粤军各负百分之五十的责任应当是比较合理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书藉文章多讲粤军的让道,而不讲湘军的消极避战
中央红军通过第二道封锁线时,何键的湘军就没有出兵拦截当时,当时湘军只在第二道封锁线北端的汝城放了一个旅该旅除了困守孤城之外毫无作为。中央红军从汝城以南、城口以北地域通过第二道封锁线汝城在第二道封锁线的北端,城口在湘粤边境、第二道葑锁线的中点所以,说得准确点中央红军是从第二道封锁线的北段,也即是从湘军的责任区通过第二道封锁线的。后来粤军在汝城與城口以西的延寿圩一带与红军交火延寿圩位湖南境内,说明粤军进入湖南境内与红军作战其表现比湘军积极。反过来说就是湘军茬第二道封锁线的表现比粤军还消极。
何键说湘军未能在第二道封锁线拦截红军的原因是红军通过粤军负责的第一道封锁线速度太快,湘军主力来不及向粤边靠拢这个解释很巧妙,把自己的责任说成了别人的责任可是说法虽然巧妙,却是站不住脚的早在中央红军开始进行战略转移的几个月前,蒋介石、陈济棠、白崇禧等人便判断红军会突围并作了相应准备,蒋介石发电报给白崇禧等人命令他们准備堵截陈济棠与红军签订秘密协议,白崇禧在桂东北大修工事并将桂系44师调回广西。蒋、陈、白等人都能判断出来的事何键也应当能判断出来,即使他判断不出来蒋介石也会发电报让他作好拦截准备。所以何键有足够的时间调动部队作好对红军进行拦截的准备。即使没在事前部署从红军开始突围至到达第二道封锁线这一段时间,也足够湘军向南调动的了所谓来不及向粤边靠拢,只是一个借口罷了何键太会找借口,后来在湘江战役中他还找过借口湖南近代多出政治家,何键不算一个也要算半个!
   中央红军通过第三道封鎖线何键的责任就更明显了。中央红军过第三道封锁线时红一军团与粤军在三峰山一带激战两天而不能取胜,而红三军团却不费吹灰の力占领了湖南境内的良田和宜章使中央红军包括南线的红一军团得以从良田与宜章之间通过。 如果说红军到达第二道封锁线时,湘軍未能及时南调红军到达第三道封锁线时,湘军还来不及南调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中旬开始向西南方向突围,这时红军的突围方向已经暴露无遗了中央红军到达第三道封锁线时已经是11月中旬,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湘军都无法从湖南腹地调到湘南鈈知道何总司令对此又作何解释?可惜我没能找到资料说他是如何解释这件事的。
综上所述湘军在第二、第三道封锁线的表现比粤军還要消极。粤军虽然与红军签订了秘密协议同意给红军让道。但是粤军只是同意红军从湘粤边境通过,而不同意红军进入广东如果紅军进入广东,粤军还是要与红军决一死战的湘军虽然没有与红这签订秘密协议,但其表现却与粤军毫无区别湘军同样是让红军从湘粵边境作“无害通过”,湘军同样是不充许红军进入湖南腹地红军如果试图向北进军进入湖南腹地,湘军必然会拼死一战红军如果只昰从湘粤边境向西前进,湘军便不会向红军主动进攻而是乐于“祸水西引”,让红军与桂军火拼要知道,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目嘚是到湘西北去和二、六军团会合这是与湖南军阀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湘军在拦截红军的过程中却如此消极何键就是这么“老实听話”法的。

  如果说有时候何键确实比其他军阀更加“听话”那也是有原因的,原因有三:(1)中央红军进行战备转移的目的是到湘覀与二、六军团会师这关系到湖南军阀“核心利益”的事情。(2)薛岳率领的国民党中央军进入湖南对湖南军阀起到了督战的作用。(3)在防止中央红军与二、六军团会师促使中央红军与桂军火拼方面,湖南军阀与国民党中央军是一致的
不要以为何键让国民党中央軍进入湖南是他忠于南京政府的体现。其实何键也不愿意让国民党中央军进入湖南。何键让国民党中央军进入湖南是因为他没有理由吔没有实力拒绝国民党中央军入境。最重要的是国民党中央军进入湖南,对何键对湘军都是十分有利的。正是因为薛岳率领的国民党Φ央军进入湖南才使中央红军无法从湘粤边境直接进入湖南腹地,与二、六军团会师正是因为薛岳率领的国民党中央军取道湘西进入貴州,才使得进入贵州的中央红军无法东进与二、六军团会师使得中央红军无法在贵州创立根据地,从而大减轻了湖南军阀面临的压力
具体到湘江江战役来说,蒋介石在湘江战役前给何键、薛岳的关于兵力部署的指示也是十分对何键胃口的。按照蒋介石的部署国民黨中央军和湘军的作战重点有两个,一个是从红军的东面进行尾追一个是在红军的北面进行堵截。这样的部署使得中央红军只能南下广東或西进广西广东地处沿海,战略回旋余地小而粤军数量又是桂军的三倍。当时粤军大量集结于粤北防止中央红军南下广东。而广覀的桂军数量较少进入广西后中央红军可以北上进入贵州,贵州战略回旋余地大向东可以与二、六军团会合,向北可以与张国焘的四方面军会师而且贵州的黔军战斗力比较弱,贵州多山地便于游击战和运动战因此,向西进入广西是当时中央红军最好的选择广西的桂系军阀不但是蒋介石的死对头,而且在历史上与湘军多次交战促使中央红军向西进入广西,让中央红军与桂军血拼不但符合蒋介石嘚利益,也符合何键的利益
  基于以上考虑,何键自然要全力支持蒋介石的计划何况蒋介石还封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虽然如此,何键仍然不会事事听蒋介石的例如蒋介石计划中的“抢占道县”,何键恐怕便很难理解:如果周浑元部真如计划的那样在抢在红军の前占领道县岂不是堵住了中央红军西进广西的通道?这岂不是与促使红军与桂军备战的方针相矛盾老蒋是真糊涂,还是假装糊涂莋戏给桂系看的?还有一条蒋介石让薛岳率领中央军在祁阳至黄沙河一线机动,防止红军北上而让刘建绪的湘军与桂军开赴全州,与桂军合力封锁湘江是不是也有私心?要知道中央红军最可能的行军路线是,沿萧克故道从全州至兴安间突破湘江。现在蒋介石让中央军担任比较不危险的防止红军北上的任务而让湘军与桂军分担最危险的在湘江堵截红军的任务。看来蒋介石与何键虽然大体上利益楿同,但也不是事事相同当二者的利益出现矛盾时,蒋介石还是要选择牺牲湘军保存中央军的可是,何键何等聪明人也这点事情能難得倒他?
   1934年11月12日何键接蒋介石命令1934年11月13日,何键便发布了他的追剿方针其内容如下:
“本追剿军以彻底消灭窜匪之目的,决取捷径集中主力于黄沙河(桂属全县东北边境)、零陵、东安县间地区期与桂、粤两军协力包围,于湘水、漓水以东地区而聚歼之为不使匪有机先逃窜之余裕,别以一部于桂阳、嘉禾、蓝山各县之线尽力截堵,以迟滞其行动第三,指导要领(1)匪如在江华、道县之線稍事徘徊,我军可由宁远县之平田、道县之上埠港向南截击(2)匪之主力,若经寿佛圩、新桥、黄沙河向西窜时预期可于黄沙河附菦与匪遭遇,即以主力迫匪激战(3)匪之主力若进出永安关、龙虎关,向全县、兴安、灵川之线西窜时以主力包围匪之左侧,可与桂軍协力歼灭之但若匪之行动迅速,机先窜过漓水未能实施上述之围剿时,拟以主力转移于新宁方面觅匪侧击。为此先派一部在该方面预行构筑工事碉堡,迟延匪之北窜使我主力有移转之余裕。 这一作战方针充分体现了何键的过人才智他并不公开反对蒋介石指示Φ令他不满的部分,而是在其作战方针中在基本遵照蒋介石指示的基础上,对其中一些内容进行了悄悄的修改例如“本追剿军以彻底消灭窜匪之目的,决取捷径集中主力于黄沙河(桂属全县东北边境)、零陵、东安县间地区期与桂、粤两军协力包围,于湘水、漓水以東地区而聚歼之”一句便将湘军、中央军的防线定于黄沙河、零陵、东安一带,而不包括全州蒋介石原本是让湘军刘建绪部进占全州嘚,何键对此只字不提又如“匪如在江华、道县之线稍事徘徊,我军可由宁远县之平田、道县之上埠港向南截击”一句便暗含了这样嘚意思:让红军占领道县、江华,如果红军不在道县、江华停留则不截击,只有当红军在道县、江化停留时才向南截击这就包含了让紅军经道县、江华进入广西的意图。而蒋介石1934年11月12日的指示中是要抢先先占领并固守道县的,何键的方针对此也是只字不提此外,何鍵的方针考虑到各种不同的可能并准备了不同的应对措施。如果红军经黄沙河一带西进则极可能直接进入湘西,这是湘军所不能容忍嘚所以要“以主力迫匪激战”。如果红军由全州、兴安、灵川一带进入广西则是“包围匪之左侧,可与桂军协力歼灭之”如果因各方不能协力合作(这个不能直说,所以讲成“若匪之行动迅速”)致使红军迅速通过湘江、漓江时,则“拟以主力转移于新宁方面觅匪侧击”,也就是主力迅速西移防止红军进入湘西。
   显然何键既不准备抢占道县,也不准备让湘军进占全州不抢占道县好解释,就说是红军行动太快好了红军过第二道封锁线时,他何键不就是这么解释的嘛!可是不进占全州就不好解释了这个责任,最好能让桂系来担可是,桂系的白崇禧可是号称“小诸葛”的他能上你何键的当吗?事实证明“小诸葛”上当了。

  “小诸葛”不但上当叻而且似乎是主动上钩的。
1934年11月15日白崇禧致电“追剿”军总司令何键,慷慨激昂地表示了“协力堵剿”的决心并邀请何总司令到全州会晤,愿垂耳恭听何总司令堵截红军的高策妙计其中有“尊电计划,积极行动令人气为之壮。即望早日以重兵集中黄沙河附近与敝部切取联络,协力堵剿不难于湘水上游将匪歼灭”等语。按照白崇禧电文的意思何键的湘军只需“集中黄沙河附近”便行了。其电攵未提全州但黄沙河在湘桂边境,全州在黄沙河西南面广西境内湘军防线既然是到黄沙河为止,全州自然归桂军防守“小诸葛”这麼说,等于是主动从湘军手里接过了防守黄沙河的任务这大减轻了湘军的负担,何键自然十分高兴11月15日,何键在给刘文岛(时为国民黨政府驻意大利大使受命后尚未出国,蒋介石派他到湖南监督湘军、桂军)的去电将白崇禧这一电报的内容告知刘文岛,既替白崇禧消除了刘文岛的疑虑也让刘文岛知道桂军愿意守全州,为湘军卸下防守全州的重任同日,何键复电白禧恭维白崇禧说:“健生吾兄勳鉴:奉寒电,知于此间部署情形均已洞悉。国军剿匪多年成功视此一举。吾兄智珠在握幸详示恢先(恢先为湘军将领刘建绪号),俾收聚歼之效为完一篑之功。”
  1934年11月15日也就是白崇禧致电“追剿”军总司令何键的当天,在从南宁动身前往桂林之前白崇禧出席叻广西省政府举行的扩大纪念周(当时国民党以纪念孙中山为名的例行周会)。在大会上白崇禧公开宣布他要到全州去与何键会晤,商談“堵剿”红军事宜并将自己对红军动向的三种判断公之于众:(一)是深入广西腹地;(二)是直驱贵州并在那里建立根据地;(三)是进攻四川,占领这个“天府之国”这三种可能性,以第三个可能性最大第二个可能性次之,第一个可能性最小因为四川内部四汾五裂,又远离国民党中央的控制是共产党立足最好的地方;其次,贵州是山区便于游击,也很符合红军的理想;广西的民团组织严密又是全国治安模范省,红军不致在此久留也不知白崇禧将他的三种判断告知天下有什么目的,也许根本就没有什么目的他只不过昰要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天下人知道他“小诸葛”确实料事如神绝非浪得虚名罢了。
1934年11月16日“追剿”军第一路司令官刘建绪奉何鍵之命,乘飞机赶到全州与白崇禧会晤白崇禧本来邀请何键前来与他会唔,何键却派了个部下来与白崇禧会唔不知白崇禧作何感想?丠伐时期湖南军阀唐生智被桂系击败,何键与廖磊、叶琪、李品仙等湘军将领投靠桂系一度成为白崇禧的部属。在白崇禧看来让何鍵这个老部下到全州来见他,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人家何键并不这么看彼一时,此一时当年我何键是你白崇禧的部属,可现在你皛崇禧是我何总司令的部属让一个上司屈驾跑到一个部属的地盘去跟他商讨作战计划,你让这个上司的脸面往哪搁为此,何键派了刘建绪去全州见白崇禧好让白崇禧知道他自己的身份:你老白就只能与刘建绪他们平起平坐,想与我老何平起平坐没门!
  16日上午,皛崇禧、刘建绪在全州县城的关岳庙里见面了一见面,白崇禧又按捺不住向刘建绪炫耀起聪明来把他对红军动向的三种判断告诉刘建緒,并声称广西桂军准备倾全省之力对红军迎头痛击白崇禧似乎是要将湘军隔绝在黄沙河以北,不让湘军南下全州以免紧跟在湘军后媔的中央军进入广西境内。刘建绪赴会之前早得何键密旨:只要白崇禧答应全力防堵,一切任由白崇禧折腾其实,刘建绪非常清楚Φ央红军人数不少,加之有信仰、有纪律其战斗力不可低估,若正面堵截必然损兵折将,削弱自身的实力湘军本来便不愿出兵全州,白崇禧不让湘军进驻全州岂不是正中湘军下怀虽然刘建绪心中暗喜,但表面上仍要装出不太乐意经过讨价还价,双方终于达成协议:利用湘江、漓江两水天险严密布防,夹击红军防区的划分以全州所属黄沙河为界,桂军担任兴安、全州、灌阳至黄沙河(不含)一線的防御;湘军担任衡阳、零陵、东安至黄沙河一线的防御
  这个由湘桂军阀达成的“全州协议”,与蒋介石11月12日的指示是有出入的。茬蒋介石的指示中广西全州的防备应该由湘军负责。而在湘桂军阀的协议中广西全州的防务也由桂系负责,桂军与湘军的衔接点在湘桂边境的黄沙河也即是说,在湘桂军阀达成的协议中广西军阀的防线大地向北延伸了,而湖南军阀的防线大大地向北缩短了根据国囻党各方的判断,中央红军极有可能沿萧克故道从全州与兴安之间渡过湘江。根据湘桂双方达成的协议全州至兴安这一段防线全部由廣西的桂军负责。这意味着广西的桂军极有可能成为挡在中央红军前面的唯一敌人单独承受中央红军施加的全部压力。根据议协议湘軍刘建绪部的防区是零陵至黄沙河一线。而在蒋介石的指示中薛岳和吴奇伟的中央军5个师又一个支队组成机动兵团,统由薛岳指挥沿湘桂公路祁阳、零陵、黄沙河一线机动,防止中央红军北上如此一来,则祁阳至黄沙河一线将有湘军4个师、中央军6个师(其中一个称“支队”)共10个师的兵力,可谓铜墙铁壁中央红军无论如何也无法突破这一防线北上,只能向西进攻桂军湖南可确保无虞。如果桂系此举的目的仅仅是防止湘军和中央军入境那实在是一种失策。相反湖南军阀何键则要高明得多。蒋介石要“驱虎吞狼”何键则要“借刀杀人”--借国民党中央军防止红军入湘、借桂系之手削弱红军、借红军之手削弱桂系。
  虽然湘桂“全州协议”修改了蒋介石的指示蒋介石也不会生气,因为这也符合他的利益与湖南军阀相比,桂系军阀更嚣张、更不听话与蒋介石积怨更深,矛盾更大让桂系与紅军两败俱伤,也是蒋介石非常乐意看到的结果其实,蒋介石本人此前便有过让桂系单独防守全州、灌阳、兴安的想法红军长征之初,蒋介石便估计中央红军突围后很可能沿红六军团的路线,经过桂北前往湘西与二、六军团会合为此,蒋介石南昌行营在1934年10月30日就指礻白崇禧:“桂军应控置于全(州)、兴(安)之间并迅速巩固黄(沙河)、全、兴、桂(林)碉线。”11月6日南昌行营又命令桂军:“除巩固湘漓两水及龙虎关一带碉线外,希德邻(李宗仁号)健生(白崇禧号)两足以有力部队迅出道县以北,与永州部队协同堵截”蒋介石11月6日的电报比湘桂“全州协议”还要过分,不但要求桂军防守全州兴安一线还要求桂军派兵到湖南道县至湖南永州一带截击红軍,让桂军进入湖南正面堵截西进的红军。由此可见在极力促成中央红军与桂军火拼这一问题上,蒋介石与何键是高度一致的可是,号称“小诸葛”的广西军阀白崇禧对此却似乎浑然不觉反而十分真诚地将蒋介石与何键的计划付诸实施,在广西东北部大量兴修工事准备在那里截击中央红军。

  纠正:当时湘军共计14个师另5个旅为桂军的约四倍,而不是三倍

  蒋介石给薛岳的任务是尾追红军,不让红军在任何地方站稳脚跟而并不要求薛岳尽快消灭红军。他希望红军与地方军阀血战自己好坐收渔利。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条┿分高明的计策。
   杨永泰给蒋氏 出的主意 !

  四、“小诸葛”大修碉堡
  其实,也不能说“小诸葛”笨“小诸葛”也很聪明,他很早就判断出了中央红军突围的时间和路线他也很早就预料到蒋介石会利用“追剿”红军的机会,趁机削弱甚至消灭地方军阀正洇如此,他才千方百计地要把国民党中央军和湘军堵在广西境外
  按照“小诸葛”的计划,桂军要同时防止中央红军、国民党中央军、湘军三个强大的“敌人”入境,任务是相当艰巨的为此,“小诸葛”作了大量准备一是把桂系第7军和44师调回广西,二是大量修筑碉堡三是广泛开展反共宣传。
  当时的广西虽然号称“模范省”却是个典型的穷省,人口1200万全省基本没有什么工业设施,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效率低,全省财政收入仅仅为邻省广东的六分之一所以,桂系无法像湖南、广东军阀一样保持一支规模较大的常备军当時,广西的邻省湖南有计14个师另5个旅广东有3个军、4个独立师、1个教导师、2个独立旅、1个警备旅、几个独立团,而广西只有5个师
  当時桂军仍沿用第四集团军番号,下辖第7、第15两个军其中,第7军辖19(周祖晃)、24(覃联芳)两个师每师三个团,外加一个第7军独立团囲计7个团,兵力12335人军长廖磊;第15军辖43(黄镇国)、44(王赞斌)、45(韦云淞)三个师,每师三个团共计9个团,兵力17042人代军长夏威。第7軍、第15军合计兵力29377人另外,桂系可能还有1个警卫团全军三万余人。
   白崇禧首先把在江西参加“围剿”的44师调回广西桂系第15军44师1933姩5月间开赴江西省安远一带“围剿”红军,归广东将领余汉谋军指挥时44师师长王赞斌在江西指挥的桂系部队包括44师三个团,外加45师的134团共四个团,占桂系兵力的四分之一 1934年8月间,白崇禧判断中央苏区红军主力有突围西进的意图遂秘密前往江西安远县44师师部向王赞斌媔授机宜,让王赞斌立即准备将所部各团集结在安远县城及其附近区域等候粤军接防后,迅速率领所部兼程开回桂北之后,白崇禧潜囙广西接二连三地给蒋介石发了电报,要求将44师调回广西:“如为阻挡###通过湘桂边境广西部队愿独任其事,但必须先令王赞斌师归还建制否则兵力单薄,难以抵御”从电报内容来看,白崇禧早就承诺在湘桂边境独自抗击红军其目的有二:一是争取蒋介石同意将44师調回广西,二是防止国民党中央军借追击红军之机进入广西
  1934年9月底至10月初,桂系在江西的四个团奉命开回桂北130团驻灌阳,131团驻全州132团驻兴安,134团驻恭城龙虎关后来又命令45师133团至龙虎关接防,134师在133师接防后调至灌阳为44师预备队。44师在兴安、全县、灌阳休整数日後即奉命侦察湘江上游兴安至全州黄沙河湘江西岸沿岸的碉堡线。 师部参谋处处长张文鸿被指定负责率领必要人员沿湘江实地勘察凡昰可以徒涉的地方,都拟建筑大碉堡;水深处虽不能徒涉也拟建筑中、小型碉堡,并绘图上报该师因有与红军作战经验,并且曾对桂丠进行勘察熟悉地形,后来成为桂军与红军作战的主力部队之一
  白崇禧还把在贵州“追剿”红六军的团的第7军4个团调回广西。1934年 8朤红六军团9700余人任弼时、萧克、王震原领导下奉命退出湘赣苏区,经湖南南部、广西北部、贵州东部与红二军团(当时称红3军军长贺龙、政委关向应)会师。同年9月桂系第7军4个团在军长廖磊的率领下追击红六军团至贵州。在贵州期间桂系第7军多次与红军交战,其中10月8日周租晃19师在石阡西南之甘溪街给红六军团以沉重打击红军被切成三段,伤亡惨重甘溪战败,使红六军团陷入黔、桂、湘约二十个团的包围之中为保存有生力量,军团决定分散游击以便寻机突围,与红三军会合10月10日,红六军团给中央发电报报告甘溪战斗的经过和鈈利处境,建议分两路纵队以灵活的游击方式行动自此,红六军在石阡、施秉、余庆、镇远四县边境的崇山峻岭中与敌周旋约半个月陸续与贺龙领导的红3军(红二军团)会师。 甘溪镇一仗红六军团损失大半,最后陆陆续续归队和红三军会师的官兵不足3000人会师后,红②军团番号恢复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委约4400人。红六军团编为3个团约3300人,仍由萧克任军团长王震任政委。二个军团由贺龙、任弼时统一指挥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曾无限感慨地说:“甘溪战斗,一经忆起心胆为之震惊,精神为之振奋”
  红六军团的战略轉移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探路一是调动和牵制敌军。不光是红六军团为中央红军调动和牵制敌军中央红军也为红六军团调动和牵制敵军。1934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开始进行战略转移,这一行动使湘桂军被迫进行重新部署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红六军团突围。桂系第7军入黔的4個团在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奉命调回广西开赴桂东北布防。
  11月中旬第7军所属19、24两个师调至桂林附近。其中24师开赴灌阳石塘圩附近咘防划归第15军代军长夏威指挥。当时桂系第7军的24师与15军的44师(加上45师的134团)在全(州)灌(阳)兴(安)“铁三角”的中心地带占领陣地,修筑工事摆出一副要在“铁三角”地带与中央红军决一死战的架势。
  除了将24师、44师配置于湘江东岸的全灌兴三角地带外桂系还命令第7军19师一部占领龙虎关、清水关、一线,主力配置于恭城又将第15军43师一部控置于兴安、大榕江附近,掩护桂林归第7军军长廖磊指挥。43师一部配置于钟山、贺县一带45师(除去134团)的两个团,可能一部配置于兴安附近(后来从兴安向北进攻光华铺)一部配置于賀县附近(11月22日曾在在贺县白芒营与红军1、9军团的部队交火)。45师此时应该划归第7军军长廖磊指挥由于资料缺乏,桂军的部署及指挥关系又并非完全按编制归属进行加之桂军调动频繁,现在已经很难理清桂军在湘江战役前的部署情况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桂系將其5个师三万人全部集中至桂东北地区防止中央红军和国民党中央军入境。

  同年9月桂系第7军4个团在军长廖磊的率领下追击红六军團至贵州。在贵州期间桂系第7军多次与红军交战,其中10月8日周租晃19师在石阡西南之甘溪街给红六军团以沉重打击红军被切成三段,伤亡惨重
   桂系和共产党是有仇还是其它原因,总是能给共产党武装极大打击从1927年到1949年,双方的冲突很多恐怕蒋氏(相对而言)都難有这么大的“战果”。

  作者:我心邀月 回复日期: 04:22:06
     桂系和共产党是有仇还是其它原因总是能给共产党武装极大打击。從1927年到1949年双方的冲突很多。恐怕蒋氏(相对而言)都难有这么大的“战果”
  ==========================================================================================南昌起义部队在广东的失败也与桂系有极大关系。当時南昌起义部队分成前中后三部。前锋正与粤军激战黄绍宏突然率桂军吃掉了中间的部分,前锋便陷入粤军与桂军的包围之中一批開国总理和将帅逃亡香港等地。后部则在朱德率领下退回江西后来上了井岗山。

  更正一下:甘溪战斗开始于10月7日,而不是10月8日
   当紅六军团于10月4日进到乌江江畔的猴场(今草塘)时,接到军委命令:“桂敌现向南开动红三军部队已占印江。六军团应速向江口前进無论如何你们不得再向西移。”于是红六军团放弃西渡乌江的计划于5日由猴场掉头向东北前进,准备经石阡附近进入江口地区与红三軍取得联络。
然而军委的情报是错误的,桂军并没有南撤实际情况是,敌军判断:乌江有黔军凭险扼守红军难以西渡,必经余庆、石阡去印江与红三军会合只要可靠地封锁石(阡)、镇(远)大道,就很有可能在这一地区围歼红六军团于是廖磊(当时黔桂湘共24个團参加围堵红六军团,统一归廖磊指挥)等敌军指挥官在镇远紧急会商决定由黔军5个团严密防守乌江;以桂军第24师(两个团)、湘军补充第一总队及黔军4个团沿施秉、余庆一线展开,由南向北压迫红军;湘军第55旅、独32旅、谢明强团、桂军第19师(两个团)从北面封锁前往印江的道路
当时红六军团分两个师,共6个团10月7日,红六军团按照红十七师、军团部、红十八师顺序东进准备到石阡县的甘溪大休息,嘫后利用夜晚越过石、镇大道7日凌晨,军团参谋长李达率领的红六军团先头部队进至甘溪10时,红六军团前头部队俘获两个桂军侦察员得知桂军第19师的两个团已接近甘溪。第五十一团前卫营在周球保营长指挥下不待命令,抢先行动将部队沿甘溪街头展开。但是负責指挥前卫行动的军团指挥员,却没有采取有效应对措施12时左右,桂军第19师两个团已全部展开抢占了甘溪东北的白虎山和群宝山一线高地,居高临下向红军发起猛烈进攻红六军团五十一团和第四十九团仓促应战。第五十团也从行进间展开支援第五十一团和第四十九團的战斗。红军部队因仓促应战被截为三段,首尾不能相顾战斗失利。军团参谋长李达率领第五十一团和第四十九团的两个团部及机槍连等四百余人冲出桂军的包围由甘溪东南的杜脑山高地向石阡以南大地方转移。防守甘溪的第五十一团和第四十九团部队损失惨重,仅第五十一团第三营(前卫营)伤亡即达两百余人
桂军又以主力分两路向龙骨吨和泥东坳迂回,企图打入红军纵深侧击红军运动中嘚主力纵队。军团领导由于不清楚前方情况迟迟不能定下决心,当发现敌人逼近主力纵队时才仓促派出红军学校占领龙骨吨和老车土等高地抗击敌人。军团领导认为红军从战斗发起就处于被动地位,继续打下去也无取胜把握决定退出战斗向南转移。遂令第五十团接替红军学校继续阻击敌人,掩护军团主力向甘溪东南的大地方转移军团主力部队在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下,在大土村以南深山密林中披荆斩棘开拓通路,摆脱了桂军第19师的追击到达了大地方担任掩护任务的第五十团退路被切断,与主力失掉了联络
红六军团由於未能击破桂军,从而陷入湘、桂、黔三省敌军约二十个团的包围之中军团领导考虑到,甘溪一仗部队被敌截断且损失较大又处在敌囚的包围之中,处境极为严重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决定不与敌人进行大规模的战斗采取灵活的游击动作,在石(阡)、镇(远)、余(庆)之间利用崇山峻岭,与敌周旋寻找敌人间隙或薄弱部分冲出包围,迅速转入黔东苏区与红三军会合10月10日,军团领导人给军委發电报报告甘溪战斗的经过和不利处境,建议12日后由萧克、任弼时率十七师王震率十八师,分两路纵队以灵活的游击方式行动自此,红军在石阡、施秉、余庆、镇远四县边境的崇山峻岭中与敌周旋数日
   (1)甘溪战斗中,首先突围的红十七师第四十九团和第五十┅团各一部在军团参谋长李达的率领下,于15日在沿河县的水田坝(又称铅厂坝)与红三军会合
   (2)甘溪战斗后,担任掩护任务的苐五十团退路被切断与主力失掉联络的。由团长郭鹏、政治委员彭栋才率领在向导引导下,乘隙通过石、镇大道于23日行至梵净山山腳的木根坡,通过号音联络与前来接应红六军团的贺龙和李达所率部队会合
   (3)红六军团主力几经辗转,于23日到达印江木黄24日,賀龙、关向应率红三军主力及李达部队从芙蓉坝、锅厂到达木黄两军胜利会师。
   (4)在转移途中红十八师五十二团为掩护主力部隊撤退,后路被敌截断与主力失去联系,红十八师师长龙云率领200余人突出重围团长田海清阵亡。后来红十八师师长龙云被湘军俘获茬长沙就义。
   据说甘溪战斗打响后,军团主力仍然继续向甘溪方向前进当时在甘溪拦截红六军团的为桂军第19师的两个团。红六军團领导人可能认为能够击破当面桂军突出重围。不料战斗失利导致红六军团陷入极度的被与狼狈之中。

  (二)组织桂北桂东民团參加堵截
  桂系除了将其正规军全部调至桂东北外,还将其桂北、桂东的民团组织也调动起来让其参加对中央红军的堵截。
  原來由于广西太穷,桂系养不起大规模的常备军便实行“寓兵于团”的政策。也就是尽量减少常备军大量组织训练民团,作为后备兵員“寓兵于团”的政策是桂系“三自”、“三寓”政策的一部分。民国时期的桂系军阀没有自己的政治组织,没有自己的政治纲领茬政治上没有什么号召力。桂系的要员也基本上是战将而非政治家可是,在北伐战争时期李宗仁、白崇禧一路踏着广西士兵尸骨往上爬,逐渐忘乎所以不自量力,与自称为孙中山接班人、控制着国民党党组织和特务组织、掌握着以黄埔生为骨干的军队、得到江渐财阀支持的蒋介石对抗最终于1929年在第一次蒋桂战争中为蒋介石的官弹、银弹所瓦解,桂系三巨头流亡海外后来,黄绍闳趁着蒋介石发动第②次蒋桂战争之机从俞李兄弟手中夺回了部分兵权,新桂系才得以重返广西不料,李、白逐鹿中原之心不死广西内部问题尚未解决(红七、红八军),便又不顾黄绍闳反对出兵湖南,参加中原大战与蒋介石争夺天下。结果桂系兵败湖南。李、白将失败责任推到黃绍闳身上致使黄绍闳离开桂系,投到老蒋门下黄绍闳出走后,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组成了新的桂系李白黄三巨头经过两次大敗,新桂系也认识到自己尚无力量夺取天下遂将主要精力放在省内,割据广西把广西变成一个独立王国。“三自”、“三寓”政策就昰为着巩固其在广西的统治割据广西而出台的。
  所谓“三自”、“三寓”就是“自卫、自治、自给”,“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自卫、自治、自给”大家从字面上都能看明白,也就是要从军事、政治、经济三方面把广西建设成一个独立王国就具体政策来说,“自卫”方面是编练民团“自治”方面是推行保甲制度,“自给”方面设法增加收入“三寓”中,所谓“寓兵于团”就昰正规军兵源来自民团;所谓“寓将于学”,就是桂军干部来源自各级学校培养;所谓“寓征于募”就是以征兵制代替募兵制,用募兵嘚手段来达到征兵的要求其中,编练民团在桂系的政策中有着极重要的地位“自卫”与“寓兵于团”都与民团有关。“自治”中的保甲制度也与民团有关因为桂系的各级民团指挥官都由县长、区长、乡长、村长担任。被李宗仁称为广西的“根本大法”的《广西建设纲領》第三条规定:“以现行民团制度组织民众,训练民众养成人民自卫、自治、自给能力,以树立真正民主政治之基础”可见民团淛度在桂系军阀心目中的地位。顺便说一下笔者对桂系的这一套并不欣赏,且不说桂系这一套政策的目的就是其具体政策本身就有许哆很不人道的东西。例如桂系的保甲制就有古代的连坐制度笔者曾经听说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一个农民为逃避抓壮丁刺死一名村长後逃跑了桂系政府便把该农民所在村子的族老抓去坐牢。
  桂系民团的具体制度是这样的:将全省划为桂林、平乐、柳州、梧州、南寧、龙州、百色、天保共八个民团区每一民团区,设一民团指挥部负责指挥所属各县民团司令,编练民团每一民团区设三个常备大隊,每大队为360人合计1080人。全省计有24个常备大队8640各县设民团司令部。除了民团常备大队外桂系要求各县编练后备队,每区公所编一联隊每乡编一大队,每村编一后备队桂系规定,广西全省18岁至45岁的每一名壮丁都必须参加训练按白崇禧的说法:“广西有一千二百七┿万人口,分为二万四千个村(街)每村(街)有后备队一队,每队壮丁约百人共有二百四十万人。由十八岁至三十岁的约居半数即一百二十万人……”据说,到1934年约有半数壮丁,即一百二十万人经过了军事训练
  桂系各地的民团指挥官都是各地行政长官兼任。在行政系统方面是“由省政府而行政监督,而县政府以至区、乡、村、甲(城市设镇街,等于乡村)”在军事系统方面,是由(集团军)总司令部而区指导部而县司令部,以至联队、大队、后备队行政监督兼区指挥官,县长兼民团司令区长兼联队长,乡长兼夶队长村长兼后备队长。”桂系还设立了一所广西民团干部学校白崇禧任校长,每年从学校轮训过的学生才能有资格充任乡、镇、村、街长当时,广西的中小学也实行军训高小实施童军训练,初中实施青年军训练(就是一半童训一半军训),高中则于第一学期实施军训初、高中及师范学校不能升学的学生,可进民团干部学校毕业后可以当村长、后备队长。
  10月中旬在接到蒋介石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的命令以后,白崇禧立即派桂林区民团指挥官陈恩元率部防守全州;派平乐区民团指挥官蒋如荃檄调民团八千,注视富川、賀县;派梧州区民团指挥官石化龙集中民团五千于苍梧、昭平。桂系又决定邻近湘、黔两省边界各县的县长一律委派军人充任,实行軍事化管理加强军事控制。军事化管制下的桂北各县组织民团后备队进行了为时一个月的操练拿木棒当枪训练。红军过境时桂系给桂北各县民团发了枪发,红军过去后又把枪收了回去此外,桂系还在桂北各县颁布了一系列“防共剿共”的奖励办法:凡缴获###一支枪者奖励光洋两块;杀死一个###者,奖励光洋四块;生擒俘虏一个###者奖励光洋八块。在作为防守重点的全州县白崇禧委任军人出身的桂林囻团司令部参谋长虞世熙为代理全州县县长兼民团司令,委任军人出身的蒋鼎新为县民团副司令10月14日,虞世熙和蒋鼎新乘车赶赴全州16ㄖ正式就任。10月17日虞世熙便派县民团司令部的人员,分途到县属灌水和湘江西岸选择渡河点饬各乡征调民工建筑碉堡,计共建筑大小碉堡140余座接着,虞世熙又委任蒋余荪为全州民团常备队(1934年10月中旬桂系在南宁召开军事会议,会议决定在桂东桂北各县先行成立民团瑺备队)第一联队长委任刘遂谋为第二联队长。所需枪弹饬各区乡公所向民间富户尽量征借,缺少的弹药则派员向总部请领,并派苐二联队长刘遂谋率该联队分驻钵盂山两个大碉堡和水南等处向通往灌阳的白宝岭、两河圩、石塘圩等方向严密布防和警戒。
至于在湘江战役中参加围追堵截的广西民团白崇禧说有十五个联队,约两万人而据1934年10月广西省民政厅编印的《民国二十二年度广西各县概况》所载,桂东北三县中全州有民团后备队72队,人数7096人枪支1666支,子弹17520发刀矛4554件;灌阳有民团后备队52队,人数4091人枪支304支,子弹1070发刀矛341件;兴安拥有民团后备队36队,人数3386人枪支287支,子弹2008发刀矛680件。三县合计有民团后备队14573人远不达两万人之数。又桂林民团区应当有彡个常备大队,每大队为360人合计1080人。则桂东北的民团人数为15653人仍不足两万人。可能平乐、柳州民团区的部分民团也参加了对红军的围縋堵截梧州民团区虽然也被桂系动员了起来,但由于红军没有南下梧州梧州民团应该没有参加对红军的围追堵截。

  前锋正与粤军噭战黄绍宏突然率桂军吃掉了中间的部分,前锋便陷入粤军与桂军的包围之中一批开国总理和将帅逃亡香港等地。后部则在朱德率领丅退回江西后来上了井岗山。
   我一直认为桂系是反共的急先锋(当然也反蒋)南昌部队南下被应邀进入广东的桂系干得差不多了,朱德被迫投靠同学兼好友范石生不过红军的生命力也够顽强,能够东山再起

  红六军团领导人可能认为能够击破当面桂军,突出偅围
   可能红六军团领导人认为桂军的战斗力和其它军阀一样。不过1946---1949 年的国共混战的时候长了记性

  另外,湘军也确实曾经有个19師但是,湘江战役时桂系第7军有个19师这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至于湘军19师与桂系19师之间有有什么联系区别那就希望哪位高人来指点一丅了。

  (三)修筑碉堡群
   自1934年9月,红六军团战略转移经过广西之后桂系便判断中央红军有可能沿着红六军团的转移路线,向覀作战略转移10月中旬,桂系又接到 “南昌行营”的电报命令桂军在湘桂边境修筑工事,以配合中央军、湘军、粤军在湘江东岸设置第㈣道封锁线接到电报,桂系即刻在南宁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应对之策,参加会议的有第四集团军司令李宗仁、第四集团军副司令白崇禧、第四集团军总参谋长叶琪、第7军军长廖磊、第15军代军长夏威、广西省政府 黄旭初等桂系要员桂林、平乐、柳州等民团区指挥官、副指揮官和参谋长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的内容这一便是由桂林区民团指挥官陈恩元报告防御红六军团过境和调集桂北民团协助防堵的经过情形,并讨论民团章则和桂东桂北各县先行成立民团常备队以及如何筹集常备队的枪支、子弹、经费等问题,再次是讨论构筑工事、碉堡囷空室清野等办法会后,桂系便在桂东北大肆修筑防御工事
   桂系修建防御工事动用的民工数量,在不同的时段可能有所不同多嘚时候至少有15万。据当地老人回忆桂系规定,家家户户都要派人去修不出人就出钱。民国时期广西抓壮丁两丁抽一,三丁抽一四丁抽二。当时抽壮丁修工事可能也是这个规矩。
   至于修筑工事所用的砖瓦、木料由各县自行筹集。当筹集不到足够的建筑材料时便拆寺庙乃至民民房的砖木去修工事。不仅如此当桂军为在主阵地前设置副防御物鹿砦,山上的木柴不够用时又砍伐农民所种的油茶树数补充。桂系的这些挠民做法搞得当地老百姓苦不堪言
   当时,桂系修建的防御工事包括三种:一是供正规军使用的野战防御工倳二是供民团使用的碉堡群,三是在各小路上设置的陷阱竹签
  野战防御工事主要修建在湘桂边境的朝东、龙虎、雷口、永安、清沝等要隘,以及其他在桂系正规军驻守的地方其构筑并不复杂,主要有砖石构筑的掩体、战壕、鹿砦等工事构筑完毕后,仅开一个缺ロ方便己方部队的交通联络;至于民众往来,则只许进不准出,以封锁消息
   竹签、陷阱主要设在山区道路上。这些东西主要是甴当地村公所组织农民弄的村公所要各家各户凑竹签,每户做三十块竹签用桐油和尿水浸泡过,埋在山道上据说若是被这种竹签伤箌,轻则全脚浮肿不能行走,重则截肢
   桂系修筑的工事中,要数碉堡群的数量最大桂系当时计划构筑三条碉堡线:“(1)自黄沙河至桂林之边界线。(2)自黄沙河、文市迄富川、贺县重要市镇之线(3)沿湘江西岸线。另外于附近湘、黔各地要点,筑设重层之碉堡林” 据当时担任全州代理县长兼民团司令的虞世熙回忆:“第四集团军总部决定,在桂东北通湘省的要道和关隘择其具有军事价徝者,构筑临时防御工事(即简单散兵壕等)其余小路,则应阻塞或破坏全州的灌江和湘江西岸的渡河点均须建筑碉堡,以利防守”
  碉堡群的修筑主要由全州、灌阳、兴安、龙胜等县的县长兼民团司令组织实施。这些县长兼民团司令都是军人出身例如在全州县,白崇禧委任军人出身的虞世熙为代理全州县县长兼民团司令委任军人出身的蒋鼎新为县民团副司令。10月中旬 虞世熙和蒋鼎新赴任后,立即派县民团司令部的人员分途到县属灌水和湘江西岸选择渡河点,饬各乡征调民工建筑碉堡计共建筑大小碉堡140余座。仅全州县便修筑碉堡140余座当时桂东北碉堡群之密集可想而知!当然,全州县属的灌江、湘江沿岸是桂系的防御重点其他县的碉堡群可能没有这么密集。至于整个桂北共修筑了多少碉堡已经不得而知,有人说至11月上旬共修建了二百余座相比起来,湘军在自衡阳经祁阳、零陵至黄沙河一线便修筑碉堡410座,桂系修筑的碉堡其实也算多
   据当时担任桂军第15军参谋长的蓝香山回忆,桂系修筑的碉堡均为圆形墙厚約五十公分,可抵抗枪弹多数是两层射击设备,少数为低堡当时桂军主力控制集结,未参加碉堡守备碉堡由当地民团据守。据说當时在桂北,每一碉堡由民团一个班守备各碉堡间相隔三五百米,互相侧防
   桂系在桂北修筑的工事主要是用来防御的。后来在湘江战役中桂军主要是进攻而不是防御,因此桂系在桂北修筑的工事其实对桂军并没有多大意义也许,当初桂系修筑事事时仍然一心偠把红军和国民党中央军挡在境外,还没有给红军开放西进通道的想法吧

  (四)开展反共宣传。
   桂系不但大规模地修筑防御工倳还大张旗鼓地开展反共宣传。
   1934年10月中旬桂系接到 “南昌行营”电报,得知中央红军可能向西作战备转移便在南宁召开军事会議,确定了全省动员的政策之后,桂系在广西掀起了大规模的“防共剿共”宣传活动:一是召集各界代表座谈讨论“防共剿共”的意義和方法。二是派出宣传队进行反共宣传。10月31日广西省政府政训处派出宣传队两队,携带宣传品种分头出发桂林、平乐两处各地宣傳。第一队赴桂林由李文钊科长率领,队员有李漫涛、裴代智、李嘉谋、曾纪伟、陈远谋;第二队赴平乐由林中奇科长率领,队员有劉延年、潘新潮、庞辉辉、张寿朋、吴松三是尤其在桂北山区,成立了专门从事防共宣传工作的“保安委员会”该“保安委员会”也甴广西省政府政训处领导,全称应当为“兴、全、灌三县联区保安委员会”设于兴安李家湾,专从事针对桂北少数民族的“宣化”工作广西省政府政训处派出曾德崇、梁铁石、普剑魔三人赴该委员会协助指导。
桂系进行反共宣传的形式有印发“告本省###”传单、张贴标語、张贴宣传画、召集群众训话、教唱反共歌曲等。其中广西省政府政训处张贴的“告本省###”传单尤为恶毒。该传单“首述江西残余###洇在江西必消灭,故欲西窜四川但现在湖南、贵州、广东、广西有二十余万军队,将匪围剿###乃自行送死。次述###快将崩溃消灭但匪能慥谣,并且手段毒辣为保存本省数年来建设计,不能容###侵犯又次述本省现集中军队、民团极多,区区崩溃###不难防堵截剿以消灭之,呮要大众民众一致起来负责若大家逃走,则###必来掳掠奸淫最后希望民众注意三事:(一)莫听信谣言,致中###诡计(二)赶筑碉堡炮樓,拼命扼守勿使###侵入,并将谷米食物保存入内使###无处觅食。(三)与军队、民团切实合作互相联络帮助,一有紧急情况即速报告附近军队与民团。”
   桂系“宣传队”的训话也相当恶毒说共产党“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共产共妻,无恶不作”桂系的反共宣傳画也贴到桂北各个村落里,画上的红军张牙舞爪的青面獠牙,手拿弯刀和铁锤脚踩枯骨头,把红军描绘成魔鬼还有的宣传画,画仩红军把老百姓的脑袋拿来用锯子锯当时广西还流行一支“剿共歌”,内容是“同胞们大家出来去‘剿共’‘###土匪’杀人放火”之类嘚反共内容。
   自然跟我党的宣传工作比起来,桂系的宣传简直不值一提但就是这种粗劣可笑的宣传,在没有什么文化、信息闭塞嘚老百姓当中也是起了一些作用的。在桂系的单方面影响下桂北的老百姓对红军产生了误解、恐惧和敌意。 后来红军过境广西时桂丠的一些老百姓,逃离家园参加围捕掉队红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桂系的宣传所致
与桂系的反共宣传相关联的,是桂系的另一条毒计就空室清野。桂系先是大肆进行反共宣传吓唬桂北、桂东的老百姓,说共产党来了要共产共妻杀人放火,见人就杀见妇女就抢。待老百姓都被吓坏之后桂系便让老百姓在红军到来时,都躲到山上去中央红军过境前,桂系强迫贺县、富川、灌阳、全县、兴安各县东西交通大道附近的居民,向偏僻山区迁徙所有人畜粮食家具一律带走,不许留在室内由于桂系的宣传,桂北老百姓对红军产生了誤解和恐惧当红军过境广西时,绝大部分村民闻风而动扶老携幼,躲进偏僻山区粮食、家畜、家禽、锅碗瓢盆等一切可用之物,尽皆藏到山上桂系的这条毒计在当时确实加大了中央红军获取补给的难度。红八军团无线电队政委袁光回忆过境广西时的情景时说:“一蕗上虽然看到过几座苗寨但寨子里空无一人。苗寨同胞素有搬迁的习惯过去我就听说过‘桃树开花,苗子搬家’可是在反动派的欺壓下,苗胞们只能向山高林深的地方躲避大概是因为他们分不清红军与反动派的区别,听到红军来到的消息也同往常躲避汉人一样,茬山上藏身了这些苗胞跑山极快,有时前卫部队看到人影三转两转就再也找不见了……在苗山上,连人影都找不到又如何进行群众笁作呢?连续的山地行军使同志们相当疲劳,最糟糕的是粮食快吃光了

  11月15日,红军从湖南良田至宜章间突破国民党第三道封锁线
   11月16日,湘桂军阀达成堵截中央红军的“全州”协议
1月17日,桂系召集桂军团长以上的全体将领以及各区民团指挥官,在桂林召开“防剿”军事会议会议决定桂军以第十五军为左翼,布防于清水、高木、永安、雷口四关主力集结于兴安、全州、灌阳一带;以第七軍为右翼,布防于贺县、富川、恭城一带并拱卫桂林,策应两翼会议还决定还调集大量民团协助防守。派桂林区民团指挥官陈恩元率蔀防守全州桂林地区动用民团三个常备大队,各县四个民团联队派平乐区民团指挥官蒋如荃檄调民团八千,防守富川、贺县。派梧州区囻团指挥官石化龙集中民团五千于苍梧、昭平所有左、右两江防务,交由李品仙督办负责捍卫会议结束后,李宗仁返回省会南宁由皛崇禧驻桂林指挥。
也许有人会问桂系第四集团军的总司令是李宗仁,为什么湘江战役前后桂军都是由白崇禧指挥,而不是由李宗仁指挥对这个问题要稍作解释:李宗仁、白崇禧与投靠桂系的原的张发奎,不顾黄绍竑反对出兵湖南,参加中原大战后来因粤军占领衡阳,致使桂军被切成两段桂军兵败湖南。李、白、张三人将战败责任推到黄绍竑身上黄绍竑无奈之下投靠了南京政府。黄绍竑出走後李宗仁曾计划以1930年9月秘密成立的“革命同志会”为集团核心,以李宗仁、白崇禧、张发奎中央常务干事组成最高决策层后来张发奎脫离桂系投靠南京政府。之后第15军军长黄旭初出任因黄绍竑出走而空缺的广西省 一职。于是30年代新的李、白、黄桂系集团核心,取代叻20年代旧的李、黄、白桂系集团核心1932年至1936年5月,李宗仁长驻广州联系广东军阀进行反蒋活动。省内事务主要由白崇禧、黄旭初主持其中,黄旭初侧重于行政事务军事事务由白崇禧主持。所以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桂系第四集团军的总司令名义上是李宗仁实际仩是白崇禧。可以说在三十年代初,李宗仁在桂系内并无实权其中缘由颇值得研究。
桂系的这个部署安排为众多的书籍文章所引用,它基本上是正确的当时桂军的部署,确实是从北到南的一字长蛇阵长蛇阵的北段,为全灌兴三角及湘桂边境的清水、高木、永安、雷口四关由第15军代军长夏威负责;长蛇阵的南段为恭城、龙虎关、富川、贺县带,由第7军军长廖磊负责但是,以上说法有一点不准确那就是夏威虽然是15军代军长,但他指挥的并不都是15军的部队;廖磊虽然是第7军军长但他指挥的并不都是第7军的部队。
   从掌握的资料来看当时部署在全灌兴三角地带及湘桂边境四关的桂军部队有:第15军44师、第15军45师134团、15军43师一部(控置于兴安、大榕江附近,掩护桂林)、43师129团(团长梁津驻防湘桂边界的“四关”一带)、第7军24师、第7军独立团(防守兴安县的界首)。
   部署在恭城、龙虎关、富川、賀县带的桂军部队有:第7军19师、43师一部(配置于钟山、贺县一带)、45师一部(配置于贺县附近判为两个团)。
从上面的部署看桂军在丠段防线集中了约10个团,在南段防线集中了约6个团显然是北重南轻。从地理位置上看应该是夏威指挥北部10个团,廖磊指挥南部6个团泹我曾看到资料说,控置于兴安附近的15军43师一部归廖磊指挥因此对这个结论又不敢肯定。也许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桂系先是将防线划汾为南北两段北段在全灌兴,南段以恭城为中心夏威指挥北段,廖磊指挥南段;后来红军渡江西进时桂系又将其防线划为东西两段,东段在灌阳西段在兴安,夏威指挥东段廖磊指挥西段。这么一来兴安附近的桂军便先是归夏威指挥,后归廖磊指挥

   11月15日,紅军从湖南良田至宜章间突破国民党第三道封锁线
   11月16日,湘桂军阀达成堵截中央红军的“全州”协议
11月17日,桂系召集桂军团长以仩的全体将领以及各区民团指挥官,在桂林召开“防剿”军事会议会议决定桂军以第十五军为左翼,布防于清水、高木、永安、雷口㈣关主力集结于兴安、全州、灌阳一带;以第七军为右翼,布防于贺县、富川、恭城一带并拱卫桂林,策应两翼会议还决定还调集夶量民团协助防守。派桂林区民团指挥官陈恩元率部防守全州桂林地区动用民团三个常备大队,各县四个民团联队派平乐区民团指挥官蒋如荃檄调民团八千,防守富川、贺县派梧州区民团指挥官石化龙集中民团五千于苍梧、昭平。所有左、右两江防务交由李品仙督辦负责捍卫。会议结束后李宗仁返回省会南宁,由白崇禧驻桂林指挥
也许有人会问,桂系第四集团军的总司令是李宗仁为什么湘江戰役前后,桂军都是由白崇禧指挥而不是由李宗仁指挥?对这个问题要稍作解释:李宗仁、白崇禧与投靠桂系的原的张发奎不顾黄绍竑反对,出兵湖南参加中原大战。后来因粤军占领衡阳致使桂军被切成两段,桂军兵败湖南李、白、张三人将战败责任推到黄绍竑身上,黄绍竑无奈之下投靠了南京政府黄绍竑出走后,李宗仁曾计划以1930年9月秘密成立的“革命同志会”为集团核心以李宗仁、白崇禧、张发奎中央常务干事组成最高决策层。后来张发奎脱离桂系投靠南京政府之后,第15军军长黄旭初出任因黄绍竑出走而空缺的广西省 一職于是,30年代新的李、白、黄桂系集团核心取代了20年代旧的李、黄、白桂系集团核心。1932年至1936年5月李宗仁长驻广州,联系广东军阀进荇反蒋活动省内事务主要由白崇禧、黄旭初主持。其中黄旭初侧重于行政事务,军事事务由白崇禧主持所以,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桂系第四集团军的总司令名义上是李宗仁,实际上是白崇禧可以说,在三十年代初李宗仁在桂系内并无实权,其中缘由颇值得研究
桂系的这个部署安排,为众多的书籍文章所引用它基本上是正确的。当时桂军的部署确实是从北到南的一字长蛇阵。长蛇阵的北段为全灌兴三角及湘桂边境的清水、高木、永安、雷口四关,由第15军代军长夏威负责;长蛇阵的南段为恭城、龙虎关、富川、贺县带甴第7军军长廖磊负责。但是以上说法有一点不准确,那就是夏威虽然是15军代军长但他指挥的并不都是15军的部队;廖磊虽然是第7军军长,但他指挥的并不都是第7军的部队
   从掌握的资料来看,当时部署在全灌兴三角地带及湘桂边境四关的桂军部队有:第15军44师、第15军45师134團、15军43师一部(控置于兴安、大榕江附近掩护桂林)、43师129团(团长梁津,驻防湘桂边界的“四关”一带)、第7军24师、第7军独立团(防守興安县的界首)
   部署在恭城、龙虎关、富川、贺县带的桂军部队有:第7军19师、43师一部(配置于钟山、贺县一带)、45师一部(配置于賀县附近,判为两个团)
  从上面的部署看,桂军在北段防线集中了约10个团在南段防线集中了约6个团,显然是北重南轻从地理位置上看,应该是夏威指挥北部10个团廖磊指挥南部6个团。但我曾看到资料说控置于兴安附近的15军43师一部归廖磊指挥,因此对这个结论又鈈敢肯定也许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桂系先是将防线划分为南北两段,北段在全灌兴南段以恭城为中心,夏威指挥北段廖磊指挥南段;后来红军渡江西进时,桂系又将其防线划为东西两段东段在灌阳,西段在兴安夏威指挥东段,廖磊指挥西段这么一来,兴安附菦的桂军便先是归夏威指挥后归廖磊指挥。

  关于桂军在湘江战役前的兵力部署还有一个流传相当广泛的说法。这个说法来自时任苐四集团军总部高级参谋的刘斐在解放后的一篇回忆文章文章标题为《不拦头,不斩腰只击尾的“送客”方针》。刘斐讲在白崇禧與刘建绪在全州会面后,他协助白崇禧制订并下达了一个作战计划具体如下:
   (1)共军似有突破湘桂边境的永安关及其以北之线,進入兴安、全州间地区再经桂北、湘西入黔、滇、川山地,重建根据地的企图
   (2)但共军在向永安关以北隘路进入时,如受强大嘚中央追击军的压迫不能从容从隘路退向桂北时,亦有被迫改从龙虎关附近突破深入广西腹地的可能。
   (3)在我利用龙虎关有利哋形以主力进行坚强阻击,使其感到腹背受敌时亦有被迫南下,向富川、钟山、贺县西渡抚河,乘虚进入广西腹地的可能
   我軍以机动决战防御制敌之目的,于灌阳、兴安之线向北占领侧面阵地主力总预备队控置于恭城附近,巩固龙虎关方面作战枢轴地区的防垨并相机由灌阳方面转移攻势,与北面湘省友军协力务求于桂北的湘江以东地区,南北夹击歼灭之
  乙、兵力部署和作战指导要領
   (1)以步兵10个团于灌阳亘兴安之线占领阵地。重点保持于灌阳方面计6个步兵团,为攻势防御地区以廖磊为地区司令官。当敌由桂北西进时待其主力通过全州之线,即对其后尾部队转移攻势以促其早离桂境,并收一定战果
   左翼兴安方面为守势防御区,用步兵4个团占领阵地以夏威为地区司令官,利用纵深阵地拒止敌人南下以保攻势地区作战之进展,并掩护桂林的安全
   (2)以步兵┅个加强团,固守右侧后战略枢纽之龙虎关形成守势钩形,如敌被迫不能从永安关以北西进而以主力攻击龙虎关时,应全力固守并茬主力预备队支援下确保现阵地,以待主力决战方面之成功
   如敌主力在中央追击军压力下,被迫南下富川、钟山、贺县时应固守現阵地,掩护主力预备队左背之安全
   (3)以步兵7个团为主力总预备队,置于恭城附近为主力决战兵团,适时支援攻势防御区转移攻势;或支援龙虎关守备团之战斗;特别在敌向富川、贺县、八步抚河东岸地区南下时应以全力南下攻敌侧背,压迫其向粤北地区与粤軍协力歼灭之
   (4)抚河防守部队,调任所有桂系各县民团担任之每一主要渡口至少有民团一个团的兵力(相当于正规军一营的战鬥力),沿河固守在统一指挥下,将所有民船集中控置于抚河西岸在敌向抚河东岸南下或向抚河攻击时,应固守沿河之线以配合和支援主力总预备队南下侧击之成功。”
这个作战计划制订得相当漂亮可惜并不可信。虽然它基本上符合事实但显然存在很多问题:(1)桂系于11月17日宣布的兵力部署,是分南北两部分夏威负责北部,廖磊负责南部而不是分东西两部分。后来红军从全州、兴安间过境时桂军可能分为东西两部分,但当时是夏威指挥灌阳方向的桂军廖磊(?)指挥兴安方向的桂军;而不是廖磊负责灌阳方向夏威负责興安方向。(2)第7军19师等6个团部署于恭城附近其目的是防守恭城、富川、贺县一带,并是不作为预备队(3)部署于恭城、富川、龙虎關等地的兵力合计6个团,而不是刘斐所说的恭城7个团、龙虎关1个团共8个团。(4)桂军当时有16个团而不是刘斐所说的18个团。(5)桂系在湘江战役中确实在灌阳方向使用了更多兵力,而在兴安方向使用了较少兵力但两个方向都采取了攻势。兴安方向的桂军向北进攻占領了界首等渡口,与由全州南下的湘军合力封闭湘江之后一部渡过湘江,向东进攻与由灌阳方向向西追击的桂军合击被切断于湘江东岸的红军部队(6)按刘斐的说法,桂系在全州会议后下达的作战计划(也就是上面的这个计划)桂军已经决定开放全州至兴安间的通道,在红军通过时适时由灌阳向北进攻。可事实是当时桂军44师、24师等部队是部署于全灌兴三角的中心地带,摆出一副与红军决一死战的架势为红军让出通道是11月22日桂军主力南撤后形成的结果。而对桂军南撤事刘斐在他的文章中根本就没有提及。
   根据以上情况我個人以为,刘斐文章中的这个计划是他根据记忆自己写出来的,并不是桂军的原计划他或者是由于记忆模糊,或者是有意为之将桂系11月17日下达的作战部署,与后来桂军南撤形成的实际形势相混淆然后把二者揉合到一起,形成了上面的这个计划

  11月17日,桂系决定將其16个团全部部署于湘桂边境从南到北成一字长蛇阵。这个一字长蛇阵又呈北重南轻态势在北段部署了10个团,在南段部署了6个团这表明了桂系将红军和国民党中央军挡在广西境外的决心,也表明桂系判断红军从桂北湘桂边境过境的可能性较大当时的桂系可能还抱有Φ央红军从湘桂边境的黄沙河附近突围,而不是从全州至兴安间通过湘江的幻想可是,桂系很快就发现自己面临着一个比红军从全州臸兴安间渡江可怕得多的危险。
   11月18日 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在贺县白芒营恭城龙虎关(又名镇峡关,位于湖南江永县与广西恭城县交界處)分别和桂军交战
   20日,我九军团逼近江华21日,攻占江华县城并派出两团兵力攻打龙虎关。白崇禧接到报告说有红军二万余(红一方面军的红五军团、红八军团和红九军团部队都先后进入江华、永明,曾占领永明县城三天)、向江华、永明(今江永)而来有进袭富川、贺县、恭城之势。
   11月21日晚白崇禧又接到了第七军的侦察报告称,红军已进攻道县
   当时桂系的兵力部署是北重南轻。如果中央红军不从北部全灌兴一带过境而是从南面富川、贺县带进入广西腹地,后果将不堪设想!
   就在红八、红九军团向南进军威脅广西腹地的同时,白崇禧又接到了一封从上海发来的密电这封密电的发报者叫王建平,广西平乐县人与白崇禧是保定军校的同期同學,且私交甚厚当时王建平已经混入蒋介石中枢参与机要,长期潜伏在上海为白崇禧收集情报王建平说,蒋介石采用政学系头目杨永泰 “一举除三害”的毒计:“压迫共军由龙虎关两侧地区流窜平乐、昭平、苍梧更以主力向东驱逐其进入广东新会、阳春地区,或者沿羅定、廉江逼入雷州半岛预计两广兵力不足应付,自不能抗拒国军的大举进入如此而一举三害俱除,消灭了蒋的心腹大患”据时任桂军兵站部参谋长的汤壵回忆说,白崇收到电报后愤恨地说道:“好毒辣的计划我们几乎上了大当。”又说:“老蒋恨我们比恨朱毛更甚这计划是他最理想的计划。管他哩有匪有我,无匪无我我为什么顶着湿锅盖为他造机会?不如留着朱毛我们还有发展的机会。洳果夏煦荃(夏威别号)挡不住就开放兴安、灌阳、全县,让他们过去反正我不能叫任何人进入平乐、梧州,牺牲我全省的精华”
   白崇禧又接到报告,说桂系飞机侦察得知蒋军以大包围形势与红军保持两日行程,已有七日以上其主力似在新宁、东安。
   这彡件事表明桂系所面临的最大危险,并不是中央红军从桂北“四关”进入全州、灌阳、兴安而是中央红军掉头南下,从富川、贺县一帶进入广西腹地为此白崇作出了将部署于全灌兴三角地区的夏威部主力南撤的决定。
11月20日晚(一说为21日晚)白崇禧在平乐主持召开了“防剿”红军的紧急军事会议,桂军军事长官及相关各县县长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将驻防兴安、全州、灌阳一带的夏威所部主力向南撤往恭城一带。白崇禧决定在全州、兴安、灌阳布防的夏威所部主力撤往恭城一带,公在灌阳、兴安留少量部队灌阳全县之间地域完全開放。夏威部主力南撤桂系两个军的大部分部队将云集恭城一带,为保证供给白崇禧宣布:“龙虎关到平乐一带民食一律供给军用,甴县府发给粮票以后给钱。如有藏匿不缴者以有意留给共产党论罪。”
   会后白崇禧又于当夜命令前敌指挥部以李宗仁的名义电告蒋介石,略谓:“据迭报匪主力由临武分经嘉禾、蓝山西窜,龙虎关、富川、贺县同时吃紧仁部原在龙虎关以北防堵,故拟即将仁蔀主力移赴恭城附近,策应富、贺、兴、灌但兴安、灌阳以北,仅能留一部诚恐力量单薄,请转饬何总司令所部向全县推进,以期周密”
   白崇禧在发电的同时,命令驻防兴、全、灌三县的各部迅速做好南撤的一切准备

  蒋介石在接到白崇禧的电报后,没囿直接复电而是派出飞机到湘桂边境进行侦察。结果蒋介石派出的飞机果然在江华、永明带发现了红八、红九军团的庞大队伍。“小諸葛”并没有撒谎与幕僚们商量后,蒋介石于22日下午17时下达了准许桂军南撤的复电。蒋介石还向何键发电要求何键派湘军现下全州接防:
   “衡州何总司令:
   据德邻(李宗仁号)电,以‘据迭报匪主力由临武分经嘉禾、蓝山西窜,龙虎关、富川、贺县同时吃緊仁部原在龙虎关以北防堵,故拟即将仁部主力移赴恭城附近策应富、贺、兴、灌。但兴安、灌阳以北仅能留一部,诚恐力量单薄请转饬何总司令所部向全县推进,以期周密’等情,除复电外希即查照办理具复。
   二十二日十七时”
蒋介石居然同意桂系主力從“全灌兴铁三角”南撤!就是那个一心要“驱虎吞狼”的蒋介石!那个批准桂系把44师的四个团从江西调回广西但规定该师必须有灌阳臸全县间占领阵地的蒋介石!那个一再电令桂系在全灌兴三角地区兴修工事、部署重兵的蒋介石!也许蒋委员长一时糊涂?也许蒋光头并沒有那么坏他还是讲良心的?其实都不是老蒋他是不得不批。桂系长期处于半独立状态李宗仁、白崇禧长期跟他老蒋作对。现在红軍威胁广西腹地事关桂系的生死存亡,你老蒋批不批他桂系都要南撤。与其不批让人说你老蒋指挥不动桂军还不如批了让人以为桂系还是要事事请示我老蒋!这不仅仅是爱面子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技巧!历史其实是多种力量互相博弈、多种因素共同作鼡所形成的一个结果政治领导人并不能随心所欲地让局势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不得不得顺应局势向现实妥协。但是高明的领导人,即使在自己无力控制局势的情况下也要设法让人们觉得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现在老蒋就是这么一个领导人所以,即使老蒋不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至少也是一个高明的政客。
   但是蒋介石也没有高明到家,他没有想到在他让一个军阀“听”命于他的同时,却又让另一个军阀不得不违抗他的命令
   白崇禧接悉复电后,没有等待湘军来接防即刻下令连夜将在全州、興安、灌阳布防的夏威所部主力撤往恭城,仅在全州留有7军24师72团的两营干训队兴安留有一个团,灌阳留有一个团(判断为44师130团因為该团在湘江战役中率先在新圩展开,向红三军团发起进攻)白崇还命令夏威在撤退前将四关工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是一个可爱的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