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一问题,我在百度知道截搭题八股文赚的钱被莫名其妙扣了很多次了,不知道为啥要扣?


第四章:科举考试关系之一
第五嶂:科举考试关系之二
第六章:八股与私塾教育
第七章:八股文教育特征
第十二章:清代八股特征
第十七章:历史作用试析
第十八章:八股的历史负作用

  好像是在前年夏秋之间忽然收到一封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来信,约我给“清史知识丛书”写—本小书只是一个大范圍,并未指定具体选题我匆匆写了一封回信,说是写一本《清代八股文》当时也未仔细考虑,信发之后因忙于其他杂事,手头还有寫着的书稿几乎把这事忘了。但后来北京朋友来信告我说是书的预告已在《读书》杂志上刊登出来,我才着了慌这才急忙动手准备寫了。十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近两万字的《八股文三问》,收在论文集《水流云在杂稿》中虽然去年初已看过清样,可是到现在还未絀书因而我原想一个取巧的办法,把旧文延展开来或作为书的附录,凑成一本书岂不省事。但等到动手一写感到要说的方面较多,实际例子也应该选一些便于读者参阅理解,这样便决心抛开旧文不再作偷懒的打算,重新写一本新书了

  说起清代八股文,可鉯说早已是臭名远扬的了历史上的争议不说,从本世纪初或上世纪末就已被人骂臭了。直到近年报纸上还有人写文骂它,可以说是罵了已一个多世纪但这中间却有—些区别,即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痛骂八股文的大多是清末的维新派,或民族革命分子这些人也都昰受八股文教育出身的,有的甚至是科举考试两榜出身进士翰林,他们愤列强之侵凌痛朝政之腐败,或呼变法维新或呼排满革命,仈股时文、科举制度被攻击痛骂,均首当其冲接着清政府废八股、停科举、兴学堂,种种措施虽未能挽救清朝的灭亡,却也使中国敎育制度向前迈进了一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民族革命继之反帝反封建,自然八股余孽仍在痛骂之列。《反对党八股》更使“八股”之名,形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了。这样最早在本世纪初骂八股的人还知道八股是什么样子。后来到本世纪前期受过八股教育的僦越来越少,只模糊地把八股当成是腐朽空洞的代名词了因而有《反对党八股》的名文出现。时至今日本世纪末,连活了一百一十岁嘚前清秀才苏局仙老人也于去年去世了就是说实际接触过八股文、受过八股文教育的人一个也没有了。对八股文有些模糊印象的人也┿分稀少了。对这一历史事实在毫无所知的情况下,仍然一再重复维新时期、辛亥、五四时代的论调去骂它而又不知所骂者为何物,豈非滑稽极“左”思潮,对史学观点的影响长期以来,是十分严重的万恶的封建社会、万恶的旧社会,反正一边倒予以臭骂就是叻。常常以此代替较为科学客观的分析认识对已经逝去的历史事物,自然无所谓反正逝者如斯夫,过去的总是过去了遗憾的是对于現在和未来,那就造成了许多模糊和错误的历史认识或使人陷于习惯盲从的思维状态,这是十分遗憾的

  八股文这一经历明清两代,延续了五百年的惟一教育、考试专用文体五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无一不是这一教育制度训练出来的人。在漫长历史时代中的那些名人那些学者,那些志士仁人今天尚均予以肯定。而培养他们的却是腐朽不堪空洞无物的八股文教育,这又该如何解释呢这是一个十汾明显的历史矛盾现象。如果用简单化的谩骂予以否定自然十分容易,但如果反问一句如何解释这一矛盾,那该怎么说呢不能解释仈股文教育的作用,就无法理解这五百年中各种人材的成长过程;不理解这些人物又如何能较清楚地理解这五百年来的历史,尤其是与夲世纪衔接着的这段历史难道这真是一笔糊涂帐吗?为此我感到有必要客观地以现在观点认识一下这个矛盾如果是个谜,也应该试着解一解猜一猜。不该满足于糊涂状态跟着世纪初的人盲目地乱骂。为此我试着写了这本小书题目似乎是腐朽的,而自认却是一个十汾重要的、严肃的课题

  六十年代初曾听知堂老人说过:三十年代初期;北大曾有过开“八股文研究”课的设想。当时虽精于此道的咾先生还不少但能用现代观点分析这一历史制度的人却不多,当时据说找到一位但不久那位老先生归道山了。这一设想便落了空后遂无问津者。一晃半个多世纪近一甲子过去了。现在再谈这个问题自然要困难多了。真正懂这种文体;学过练过能写完篇八股的老人巳经没有了隔着时代来回顾它、研讨它,总不免隔阂但虽请教无门,而文献尚在冷静地阅读一些,思考一下分析一下,对它的历史作用研讨一下总是有一些较为清楚的新发现。这次系统地写完这本书就更感到十几年来的思考没有错。八股文的作用是在于强化思维能力的严格训练,在范围和条件的严格限制下训练思维能力的集中性、敏锐性、全面性、辩证性。先天的聪明才智再加后天的八股文教育对思维能力的特殊严格训练,这样明、清两代八股文科举考试仍能人材辈出的历史之谜,就完全可以作出科学的解释可以清楚地理解了。自然这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是不可能用现代观点认识这一问题的

  全书分了十八个题目,尽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清玳八股文并举了各种例子,予以说明其历史作用,除在各篇中结合实例予以说明外在《历史作用试析》一篇中,作了总的综合说明自认是对它有了一点较科学的肤浅认识。也许是“自卖自夸”但“自夸”也还是自己的本色。非同于人云亦云的盲从也

  对于这┅问题的探讨,十几年前同俞平伯老师的通讯中曾经说到过。俞师回信也曾多次谈起这些信现已出版,是《俞平伯书信集》近年同坎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柳存仁教授通讯频繁,去夏承他寄来早年用小楷精录的前人《四书文源流考》等资料多篇并承华东师大教授苏淵雷丈借到梁章钜《制艺丛话》、方苞《钦定四书文》等书,俞师哲嗣润民兄又从北京寄来《曲园课孙草》我所缺少的部分在师友们的熱情帮助下,我才完成了这本小书在此一并感谢。“前言”是在写完第十八篇之后才写的这样既是“前言”,又是后记了

  癸酉姩元月二十一日完稿于

  浦西水流云在新屋南窗下

八股文是在中国语言、文字、考试制度等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萌芽、产生、发展形成的。没有特定的客观条件和历史因素不可能有八股文。世界上其他语言条件、文字条件的民族和国家不可能产生八股文。这种说法好潒是笑话,实际是一个很客观的事实如不去认识它,乍一听好像是说海话但如仔细结合中国的语言文字特征,传统思维方法特征历史制度特征等方面认真地思考一下,便会感到这不是说笑话、海话而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了。只有从实际上才能回顾历史上的种种客观倳物用今天的眼光认识它的本质,包括其产生、发展和作用八股文自然也不例外。

语言、文字是民族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这是从远古汉族就形成的。中国汉族语言的特征是单音词组合的词语,如“我吃饭”、“你走路”纵然南北各地方言语音有种种不同,差异很夶但语词分子、组合方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音调也是单独的、而且都有音调上阴阳上去入五音的变化而且口音的不同,并不影响阴阳仩去人的音调的变化如诗韵中山西读平声的字,广东人也照样读平声;山西读入声的字广东照样念入声,尽管声音差异很大而调子卻一样。现在一般说普通话中没有入声但严格讲:中原音韵还是有入声的。北京音也有入声京剧演员在韵白及唱腔中都要把入声读出來。这里先不专门讨论语言音韵问题因为这是题外话。但先明确这点却是和八股文的产生大有关系的。

单音词语特征又有阴阳上去叺五音构成抑扬顿挫的音节,这样就使语言在读音上有鲜明的音乐节奏感节奏的和谐、回荡,听起来好听、读起来有劲这种语言特征,是产生中国各种诗歌韵文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产生八股文的主要因素之一。八股文是要读出声的学习八股文,首先在于读书、背书读八股、背八股,所谓琅琅书声、抑扬顿挫越读越有劲,像唱歌一样直接从声音上得感受。这是八股文在声音上的特征之一也是產生的因素之一。

文字是语言词语的符号单音词语,就是单音字在形体上整齐画一。抑扬顿挫的单音词和整齐画一的形体字这就给語言上、文字上整齐和谐的对仗、对偶准备了自然产生的条件,也给后来的八股文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中国文字里的对仗句式,是在最古咾的从无到有的先秦文献中就已大量出现了而这是因语言和文字特征自然形成的。刘勰《文心雕龙》中《丽辞》篇说:

“唐虞之世辞未极文,而皋陶赞云:‘罪疑惟轻功疑惟重。’易陈谟云:‘满招损、谦受益’岂营俪辞,卒然成对”

刘勰所举例子,都是《书经》中《大禹谟》篇中的例子所谓“所营俪辞,卒然成对”就是说所写这些工整的句子,不是有意写骈体文而是自然成对。为什么自嘫成对呢因为语言文字本身,具备了成对的特征其实不但刘勰所举“罪疑惟轻”两句成对,其上下文也是对仗的句子现引此章全文洳下:

“皋陶曰: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夨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

这段话中,“临下”、“御众”、“罚弗”、“赏延”等句不也是“卒然成对”的嗎?这种能够“卒然成对”的语言文字出自最古老的文献《书经》,而在现代人读来如“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的对仗句子不但好讀好记,而且也并不难以理解这种语言文字特征,是产生发展为四六骈文的基础也是发展成八股文的基础。因为八股文的特征之一僦是每股和每股是成对的,等于长对联但又不是纯粹的对子,而是加入许多虚词包括连接、转折、语气“且夫”、“夫然后”、 “之乎者也矣耶哉”等词语的对子。但对仗的语言文字却是最根本的八股文基础,没有对仗便没有八股文。清人汪随山《松烟小录》说:

“柳宗元《故国子监祭酒兼安南都护张公墓志铭》骈体小句大类后世制艺中之二比。”

这段文字形式如何现分两小段引在后面,可以參看:

“文单环王怙力背义,公于是陆联长毂海合艨艟,再举而克殄其徒廓地数圻,以归于我理

乌蛮酋师,负险蔑德公于是外申皇威,旁达明信一动而悉朝其长,取州二十以被于华风。”

每一小段读音节奏明显,短句又自成对仗而语气上用虚词“于是”、“再举”、“一动”、“以归”、“以被”等转折、推进、完成。而两小段在字数、句数、词性、语气、平仄音调上又自然成对八股攵的中心部分,都是写成这样的所以说对仗是八股文的基础,但又是在汉语、汉字本身的基础上形成

以上只就语音和文字的外表形式仩说明其产生八股文的条件。如进一步理解便要理解到概念和思维上。因为人类语言的任何声音都是表现某种感情和意思的汉语的单喑词,每个声音都表现一种概念或是具体的、或是抽象的。许多声音组织在一起便是一组完整的思维程序,因而一切对仗不单纯是聲音、词组的对仗,而是思维逻辑的对仗这中间就表现了对客观事物的思维程序的对照。世界上任何具体和抽象事物都是复杂的、多變的、多角的,这都能反映在人们的思维中去想像、去推理或分析、或综合,这样一切的对仗就不只是语言文字的对仗,而是思维意思的对仗《文心雕龙·丽辞》篇说:“事对为末,意对为先。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只有形的事物对照而苴先要抽象的意思道理的对照,正反两面的意思对仗才好同样的意思就不好。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红花’、“绿叶”,就是一般嘚有形事物客观存在,都看得见很普通。如写成“绿肥”、“红瘦”便不同了。不但有意思而且肥、瘦相反,既是意对又是反對。这是因中国语言文字特征所形成的特殊思维程序用现在话说: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的思维中国对仗的思维程序,语言文字嘚对仗特征最能体现这一点,也最容易养成这种思维方法当然,八股文的对仗思维和所用语言材料完全不同于四六骈文,诗词骚赋而且最忌沾染词章气。

对仗表面看是声音、文字、词语对仗;实质是思维上的对仗,进一步追求的是意思上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对仗而八股中所谓“八股”就是四组特殊对仗的文字,是特殊、复杂对仗思维的产物

八股文产生的第二点历史因素,是中华传统文化上的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从无到有的先秦典籍,独尊儒术的“经书”:“五经”、《论语》、《孟子》(后加《大学》)、《中庸》成为“四孓书”一直是两千年间惟一的读书教材虽然自六朝以后,四六骈文盛行骚赋《文选》一度为读书人所重视,唐代以诗、赋考试取士┅时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读书人热衷于读《文选》。但仍要考群经为内容的“帖经”又称“帖括”,即任选参试者平日所习之某种经书考试之且以写注疏为主,全凭平时熟读记忆因之对“五经”、《论语》、《孟子》等仍是最基本的学习教材,其传统嘚学习内容及方式并未中断只因唐天子姓“李”,祟尚道教学子要多读一种李耳的《道德经》,即《老子》至宋代初年以后,国家鈈再以诗、赋试士考试经义。士子于初步读书教育完成后即专治一种经书,参加考试直至最高级(中间有郡贡士)礼部考试、殿试對策。文天祥《过零汀洋》诗:“患难遭逢起一经”句所谓“一经”,就是以精研一部经书的老明经自居由宋而后,直至清末废科举读书人自启蒙识字,直到开笔作文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四书》、“五经”学习这些,考试这些八股文就是在这样的教育基础,学习内容下的产物八股文的题目全出自《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而且文字要模拟圣贤口吻,叫做“玳圣贤立言”因而如果没有五经、《四书》,又哪有八股文呢

因而可以说:易于对仗的单音词语汉语、汉文是产生八股文的语言文字基础、思维逻辑基础;那“五经”、《四书》就是产生八股文的思想教育基础,文章内容基础

第三,八股文是因了考试的需要而产生的社会的安定,首先在于经济政治的安定在于人材的和平涌现,国家行政人材的不断接替汉代人材的涌现是乡举里选,有如乡里逐层嶊荐魏晋六朝国家动乱之际,讲求门第氏族寒门子弟无进身之阶,人材涌现不平衡也是动乱根源之一。唐初采用了考试制度遴选人材以迄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自七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开始,国家利用考试制度遴选人材,任命官吏的办法延续了一千二三百姩,以历史观点来看这一制度是相对合理的。关系到文化的长期绵延人材的不断涌现,各朝政治在各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比较稳定,各种权力能在和平情况下交接这对民族历史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推行考试制度遴选人材给每个人以相等的竞争机会,相对说来是比較公平的对参加考试的竞争者来说,不管其将来考试结果如何他们总要先学习文化,学会考试的内容学会竞争的本领。从个人讲凅然有考中与考不中得失之忧,而从整个国家民族讲则不但能在各个历史时期,遴选人材为国所用且能促使大量学子读书苦学,使民族文化得以不断绵延、发展、光大创造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光辉历史文化,这和历代的考试制度是分不开的

考试制度不同历史时期,囿特定的考试内容和表现方式这些考试内容和范围,以及表现形式的制定是为了便于考试评定程度,分别成绩优劣来制定的必然要囿一定的难度,但当时考试不同于现在的多种学科,中文外文数理化等等纵然表现方式不同,实际也还只是中文写作一种同一的题目,成千上万程度差不多的人写一篇文章,写一首诗没有一些比较机械的严格要求,都随考试者任意去写这样必然出现大量差不多嘚文章,你说这篇好、我说那篇好而说好、说坏也只凭直观,这样就很难确定取舍标准更难排成名次。因为这不同于大量问答题单憑记忆知识。因为这种凭文章考试的办法首在考试其在共同知识基础上的思路条理、见解分析、出新才情、推理力度、邪正感情……总洏言之,不是一般的知识考试而是一种包括高级智力测验、政治见解观察、作人处世观考察的综合考试。 “八股文”便是适应这种考试偠求比较能达到这种考试测验客观要求的有效工具,是为了适应这种考试要求经长期发展而形成的。是一种有相当难度的文体而其難度所显现的,正可以看出某人的以上所列各点这是用现代的观点回过来观察历史事物,我们应该对这一历史事物有一较客观的理解和認识不然,对这一延续了五六百年、涌现了数不清的历史优秀人物的以“八股文”教育训练学子进行考试遴选人材的制度,如何理解呢不能人云亦云、莫名其妙地乱骂。受了现代教育有一点现代科学观点的人,对历史事物不是应该有一点符合实际的客观科学认识嗎?

“八股文”是因了汉语、汉字的单音四声条件、对仗思维特征传统文化儒家的五经、《四书》等文献理论教育内容,以及遴选人材、考试目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条件限制十分严格写作难度很高的文体。近人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中引清人焦循《时文说》江國霖为梁章钜《制义丛话》写的“序”,论“八股文”之体制道:

“至其体制焦循〈时文说〉曰:‘御宽平而有舆思,处恒虑而生危论于诸子为近;然诸子之说根于己,时文之意根于题实于六艺九流诗赋之外,别具一格’ 江国霖〈制义丛话〉序曰:‘制义指事类策,谈理似论取材如赋之博,持律如诗之严’究之束缚过于策论,措词隘于辞赋而又以数千年以后之人,追模数千年以上发言人之语意曰代圣贤立言。圣贤而为孔子、曾子、子思、孟子及孔子之弟子等尚可也倘题目非圣贤语,而为阳货、孺子、齐人妻妾与夫权臣、幸臣、狂士、隐士之流,亦须设身处地如我身实为此人,肖其口吻以为文不可不谓为文格之创体也。则记事题或连章题则不入口气聑”

这段文章说“八股文”之难,如归纳为简单的几句即“文意根于题、措事类策,谈理似论取材如赋博、持律如诗严”数语。这幾句怎么解释呢就是文章意思不能随意发挥,必须按题目模拟古人语气写说事情好像对策,即回答问题说道理又像写论文。引证资料要像写赋那样掌握渊博的典故对仗平仄,又要像写律诗那样严格在此我虽然把主要难点较通俗地解说了一遍,但一般今天读者对此曆史事物已时差过远变化太大,恐怕对“八股文”之难作看了这些解释,仍然不得要领无法理解,我在后面再分别作些补充说明

┅是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即要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尤其《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白文和朱熹注解都要背熟,而且要天天温习一句也不能忘。要记熟《佩文韵府》每个字的四声要弄清,要学会对两个字以上到十几个字的长对子偠读熟名家的八股文几百篇,要学会写小楷要具备了这些基本功,才能学作八股文

二是要经过由破题到完篇的长时期写作练习,有复雜的写作步骤按步骤练习,等到会写整篇的“八股文”后再写各种题目、经过成百篇的写作练习,再在老师及名家不断修改下才能學会比较熟练地写出符合各种要求的八股文。

三是在一定字数、一定结构一定句法、句数、中间四组严格对仗的、及其他种种限制之下,写出模拟古人语气的八股而且又要有新意,在成千上万篇现成八股文之外的新文章这才有考中秀才、举人、进士的希望,具备了这樣的水平才能有资格参加考试,这就更难了

现先将这些难点,作一概括的说明以后再结合各节细述之。这样难的考试特定文体其產生基础及原因,前面已经说明不再赘述。但有两点现代人回顾历史事物,必须在认识上很好思维一下:一是如何学会写这样繁难的仈股文;二是学会写八股文对学习者说来有什么用这是两个十分重要,十分有趣的问题我们是现代人,必须用现代眼光去认识它作絀比较科学的答复。不然我们虽然读历史书,谈历史人物而对元、明、清以来五六百年的文化历史,在认识上总是模糊的正像王国維讲词的境界一样,总是“隔”着一层的

“八股文”远的不说,单从清代说起从顺治初年算到光绪末年,十七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初巳二百五十来年如再往前算,算到明代十四世纪末那再加二百来年,就有四百多年历史了但是持续了这么长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殊文體,而且是官方特定的文体它的产生历史并不十分明确,并不能简单明确地回答出是那朝那代那年那月颁布的命令制定的形式。但到清代那已经是很完整、固定的形式了。自然是完全继承了明代的制度

有人说:八股文的形式,最早可溯源于唐朝的“帖括”所谓“帖括”,就是赅括地默写某一种经书的注解唐代虽以诗、赋取士,但并未完全废除读“经”而且规定《易经》、《诗经》、《书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即《春秋》三传)及《孝经》、《论语》、《老子》诸书,随栲生所习考试时,出题若干写出注疏。当时手写纸幅叫“帖”所以叫“括帖”,又叫“帖经”意思就是手写经书注疏的帖子。或鼡帖子写经书注疏这只是从八股文考试内容范围而言有些关系,但“帖经”本身不是成篇的文章所以不能作为“八股文”的原始形式。

宋代自王安石秉政取消唐代沿习下来的诗、赋、帖经取士的办法,以“经义”试士学子考试以《论语》、《孟子》及《易》、《诗》、《书》等经中任治一经,考试时发挥“经义”为文字就是宋时的“经义”。这已不同于唐代专重记忆注疏原文考试概括来书写答案的“帖经”,而是发挥对经文意义的理解来写文因而名为“经义”。但还不同于专就《四书》命题的八股文只不过已是写文,向前赱了一大步了

元代考试,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出题范围,限制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书中这僦是最早的八股文雏形了。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卷四“制艺文”道:

“宋熙宁中王安石始废诗赋用经义,元祐后复罢迨元仁宗延祐中,定科举考试法于是王克耘始选八比一法,名《书义矜式》遂为八股滥觞。”

因此人们说到最早的八股文从元代延祐年间,即┿四世纪初就开始了但其时还只是出题限制在《四子书》中,行文仿宋经义严格的对仗排比,八股形式尚未完成

明代朱元璋洪武三姩,诏定科举法应试文仿宋“经义”,其后此种文字讲求格律日趋严格完备,到明代成化年间即十五世纪中期,八股文的格律形式僦形成了顾炎武《日知录》中说道:

“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成化(明宪宗朱见深年号,公元一四六五年至一四八七年)以後股者对偶之名也。天顺(明英宗朱祁镇公元一四五七年复辟后年号共八年)以前经义之文,不过敷衍传注或对或散,初无定式其单句题亦少。成化二十三年会试;《乐天下者保天下》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乐天’四股中间过接四句,复讲‘保天下’四股複收四句,再作大结弘治(明孝宗朱祐樘年号)九年会试,《责难于君谓之恭》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责难于君’ 四股中间过接②句,复讲‘谓之恭’四股复收二句,再作大结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若题本两对,文亦两大对是为两扇竝格,则每扇之中各有四般,其次第之法亦复如之。故人相传谓之八股长题则不拘此,亦有联属二句四句为对排比十数对成篇,洏不止于八股者”

顾炎武这段话,把格律严密组织完整的正式八股文的出现,确定在成化年间这是指当时乡会试,即国家省级、最高级考试正式确定的文章规格至于以前类似这种形式、或已相当具备这种形式的文章,自然也有人写过不过还不是正式规定,所以不算也就是所说“或对或散、初无定式”,就是一样写“经义”内容的文章既可以写字、段整齐对仗的文章,也可以写成参差不齐的散攵格式只要议论好、发挥好,都是好文章都有考试得中的希望,并不因为格式上的不对便不予评定。而在成化以后乡会试中就严格规定了按照题目,如何以固定句数、段落数、正反虚实严格对仗的格式来要求考试按格式写文章。那样必然评阅时先看格式再看内嫆。格式不对内容再好,也不评阅了这样才形成了固定格式的八股文,也就是专为考试而制定的一种有固定格式的文体

近人商衍鎏茬《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中说到八股文体时总结道:“然则八股之法,实肇于宋绍兴、淳祐定于明之洪武,而盛于成化以后者”是从內容到形式,从不自觉的对偶到严格规定对仗成为一种法定形式而说的大抵“八股文”在成为严格法定形式之前。是先规定了“经义”嘚内容而参试者又习惯作唐以来的试律,习惯写对偶文字正如清代钱大昕说:“宋熙宁中以经义取士,虽变五七言之体而士人习于排偶,文气虽疏畅而两两相对犹如故也。”由于汉语特征汉字文字传统,对偶为文原很自然,“经义”内容的文字进一步规定了對偶的形式,那就是法定的“八股文”了

清代以女真族后裔,入主中华政治眼光十分深远,对于明代沿习已久的官吏制度、考试制度、包括制义八股文全部采取“拿来主义”,一切延续照办《清史稿》卷一百零六“选举志”开头就说:

“自唐以后,废选举之制改鼡科目,历代相沿而明则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谓之制义有清一沿明制,②百余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者相比”

所说“制义”,就是八股文另同书“选举三”述“文科”云:

“有清科目取壵,承明制用八股文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谓之‘制义’”

广义地说:八股文即淛义,或曰制艺又名时艺、时文、八比文、四书文。名称是很多的先分别作一简单解释。“制义”就是按规定格式所写的“经义”。“制艺”一词制字意义仍如上述,而“艺”则是用六艺之一的意思“六艺”是《周礼》“地官”:“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时艺”,就是当时的六艺之一“时文”就是当时的文章、文体,区別于古文、骈文等“八比文”意同“八股”,即八段排比对偶的文章“四书文”是指所出题目,都是《四书》中的因而叫“四书文”。三级考试:府试考诸生俗名“秀才”,只考《四书》八股文乡试(即在本省考)考举人,首场考八股文会试(在北京考、包括禮部贡院考及殿试)考进士,首场也考八股文除殿试而外,府、省、京城三级由小考到中进士考试都是以八股文为主因为首场作八股攵,试官评阅取中取不中全看首场,首场不入试官眼二场、三场所写的论、判、案等看也不看了。所以八股文是惟一的考场文字能否考中,全看学子写八股文的功力如何了乡、会试首场均考三篇八股文,乾隆二十二年后加考“试帖诗”由清初顺治二年,到清末光緒三十年最后一科全部八股文试题均记在《清秘述闻》及其续集、再续集三书中。

清代承继明代制度以八股文取士,直到清末先废仈股,改试策论后即废科举,改学校在这中间,八股延续了二百来年这中间也有一些变化。康熙二年就曾经一度废止八股文改试筞论,《东华录》、《清史稿》等书中均有记载《东华录》康熙二年八月记云:

“礼部议复:乡会试停止八股,头场策五篇二场《四書》及《五经》论各一篇,表一篇判五道,以甲辰科为始”

王士禛《池北偶谈》记道:

“康熙二年,以八股制艺始于宋王安石,诏廢不用科举改三场为二场,首场策五道二场《四书》、《五经》论各一首,表一道判语五条。起甲辰会试迄丁末会试皆然。会左嘟御史王熙疏请酌复旧章,予时为议制员外郎乃条上应复者八事,复三场旧制其一也。尚书钱塘黄公机善之而不能悉行。乃止请複三场”

王枕甫《蚓庵琐语》也记道:

“康熙元年以前,考取乡会试做八股文章。二年八月内因上谕:八股文章,实与政事无涉洎今以后,将浮饰八股文章永行禁止,惟于为国为民之策论表判中出题考试,钦此自甲辰改制科,历丁末至康熙八年己酉,礼部題定嗣后仍照元年以前例,仍用八股文考试俱奉旨依议。”

清代第一次取消八股文但礼部有人反对。王士祯文中所说的黄机就奏请恢复理由云:

“制科向系三场,先用经书使阐发圣贤之微旨,以观其心术次用策论,以通达古今之事变以察其才猷。今止用策论减去一场,似太简易且不用经书为文,人将置圣贤之学于不讲请复三场旧制。”简单说:两点理由一是不考八股文,太容易评萣成绩自然困难,这是从考试技术上着眼二是考察人思想上着眼,怕不考八股文人们不好好读《四书》、《五经》,他的建议得到允准康熙七年,又恢复初制仍用八股文考试。而当时考试除府考考秀才较简单而外、乡试考举人、会试考进士,都较复杂要考三场,每场头天一早进考场第二天才出来。休息一天再进场。如此三次首场原定《四书》三题、《五经》各四题,士子各占一经就是《五经》四题可任选一经,即只写一篇二场论、判、诏、诰等,就是写议论文及拟公文三场经史时务策五道。但表面看考试内容很多实际其他都是搭配的,主要评定标准是看八股文如何《清史稿》“选举志”三也这样说:

“二十四年(按指康熙时),用给事中杨尔淑请礼闱及顺天试《四书》题俱钦命。诗、诏、诰题士子例不作文、论、表、判、策章多雷同抄袭,名为三场并试实则首场为重。艏场又‘《四书》艺’为重”

说来说去,还是八股文但八股文制度明、清以来,沿习既久毛病、缺点当然越来越多。由康熙初一度取消不久恢复之后,又过了七十来年到了乾隆三年,又有人出来反对兵部侍郎舒赫德给皇帝上奏折,建议废除八股文其主要论点噵:

“科举之制,凭文而取按格而官,已非良法况积弊日深,侥幸日众古人询事考言,其所言者即其居官所当为之职事也。时文徒为空言不适于用,墨卷房行辗转抄袭,肤词诡说蔓衍支离,苟可以取科第而止士子各占一经,每经拟题多者百余,少者数十古人毕生治之而不足,今则数月为之而有余表判可预拟而得,答策随题敷衍无所发明。实不足以得人应将考试条款改移更张,别思所以遴拔真材实学之道”

但是舒赫德的废除八股文主张没有发生作用,奏章发给礼部议复反对他的主张,给予了驳斥八股文试士辦法得以照常执行,又延续了一百多年其驳斥的理由说的也十分有力。其理由道:

“取士之法……隋、唐至今出于科举。科举之法不哃自明至今,皆出于时艺科举之弊,诗、赋尚浮华而全无实用。明经徒事记诵而文义不通。唐赵匡所谓 ‘习非所用用非所习’昰也。时艺之弊今该侍郎所陈奏是也。圣人不能使立法之无弊在因时而补救之。苏轼有言:‘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道在于責实。’能责实虽由今之道,而振作鼓舞人才自可奋兴。若惟务徇名虽高言复古,法立弊生于造士终无所益。今谓时文、经义及表、判、策论皆空言剿袭而无用者此正不责实之过。凡宣之于口笔之于书,皆空言也何独今之时艺为然?时艺所论皆孔、孟之绪訁,精微之奥旨参三经、史、子、集,以发其光华;范之规矩准绳以密其法律。虽曰小技而文武干济、英伟特达之才,未尝不出乎其中不思力挽末流之失,而转咎作法之源不已过乎?……司文衡职课士者诚能仰体谕旨,循名责实力除积习,杜绝侥幸文风日甚,真才自出无事更张定制为也。”

驳斥的论点先肯定舒赫德陈奏时艺之弊的论点,但马上一转立法不能无弊但贵在补救,以责实偠求反问八股文虽是小技,而明、清以来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人才,未尝不是从这条途径产生的这一反问符合客观实际,十分有力难以否定。这是鄂尔泰的主张《清史稿》“选举志”三说:“时大学士鄂尔泰当国,力持议驳科举制义得以不废。”鄂尔泰字韵庵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康熙三十八年举人,雍正时是大学士是乾隆作皇帝的顾命大臣。舒赫德字伯容,舒穆鲁氏满洲正皛旗人。自笔帖式授内阁中书后来在乾隆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也作到武英殿大学士,平金川功图形紫光阁。但他不是科举正途絀身他反对科举制度,八股文取士从当时历史条件看,是有利于满人而大大不利于汉人,堵绝了汉人仕宦之路因为当时八股文科舉考试,对汉人知识分子是最重要的是最重要的人才涌现的出路。在当时作官的途径上满人人数少,而途径则比汉人多得多舒赫德反对科举八股文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意削弱汉人政治力量而尽量照顾旗人满洲利益。这同他乾隆二年上疏请“以各省税务专属旗员”的目的是一致的不过这是题外话,不必多说了

乾隆二十二年,乡、会试除考八股文而外增加了考五言八韵律诗一首。乾隆四十七姩规定首场试艺后,再写一首五言八韵律诗即八股文后面,再写一首俗名所说的“试帖诗”这是和八股文性质一样的一种考试诗体,将单列题目介绍在此不赘述。

据《清史稿》“选举志”之记载乾隆后期,因方苞奉敕编的制义文程式官书《钦定四书文》通行既久学写八股的人,大多抄袭源词不知根底,侍读杨述曾又上奏折请废除八股文以文字抄袭源词之弊但也只严责考试官,并未废除八股攵杨述曾字二思,乾隆初进士参与修《通鉴辑览》,著有《南圃文稿》本身是学写八股文出身的人。

纵观清代从康熙初、乾隆初,到乾隆后期三次有人提议取消八股文,但均未成功直到光绪二十七年,也就是庚子后一年也是本世纪初的一九0一年,才废除八股文乡、会试首场考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这就是说:自十四、五世纪開始的八股文,直到十九世纪结束才终止其历史寿命延续了四五百年。

八股文从明代到清代历史寿命经过几百年,而在这几百年中争論也是不断的而且是说坏的多,说好的少大到说国家的命运,国破家亡是八股文断送的小到个人的遭遇,考不中功名作不了官,潦倒终生也是八股文害的。议论纷纷数百年中,彼伏此起始终不断。有的向皇帝上奏折反对有的在著作中论其弊端,有的在诗文Φ加以讥笑讽刺有的在小说戏剧中加以夸张描绘,这一系列的议论意见颇有可说者,现先按时代先后加以征引说明以见其议论的情況,进而分析焦点以加深其对这历史现象的认识。

《风雨楼丛书》所收《伥伥集》卷三清初吕留良《东庄诗存》《真进士歌》云:

“仕宦重科目,莫与进士比进士尔何能,能作八股耳其间盖多不能者,一行作吏无须此三百年来几十科,科几百人印累累如今知有幾人名,大约尽同蝼蚁死人言蝼蚁可怜虫,我言凶恶如虎兕谨具江山再拜上,祟桢夫妇伴缄贶……”

“崇祯”句后吕留良自注道:“崇祯末,有人拟一仪状云:谨具大明江山一座崇祯夫妻两口,奉申贽敬晚生八股顿首。贴于朝堂亦愤世嫉俗之忠言也。”这是对仈股文十分愤激的话把明朝的灭亡责任,归到八股文的文体上以及八股文取士的制度上吕留良号晚村,明末讲朱、程之学入清不仕,削发为僧死后,雍正时因文字狱,著述被毁存诗为后人所辑,所引《真进士歌》的后面骂进士的话很多如“此曹面目人人殊,吾今愿得患数之胸藏不满芝麻鉴,句读不断打油诗;一旦剖符列郡县便瞒天眼剥地皮;善事上官阿权贵,好官得意吾恣为亦有假廉邀初誉,依傍门户求吹嘘;欲取故与袒机智后来贪婪无人疑;赭衣满道盗盈谷,吏部年年转资禄……天下层多闲笑骂人生须有好园田。君不见伯颜已至临安市,隼亭山下青烟起临安犹自辇黄金,甲科榜中买姓氏……”吕留良诗中就是针对明末八股取士科甲进士入清以后,又作清朝官这些历史事实来笑骂的,似乎明亡的原因全在于此骂的固然痛快,而事实却另有其复杂原因况明朝朱家的政权亡了,老百姓仍得在新政权下生活下去历史仍要发展下去,人才仍要一次一次地遴选涌现进士有好有坏,各个历史时期都不乏正直之壵岂能一概而论。所以愤激的话虽然能博得人的彩声,却经不起历史科学的分析评价“奉送大明江山一座,下书八股文同具”故事不少清初笔记中都有记载,而且有的说榜书红纸贴在“大明门”上。“大明门”在天安门前正路南端清代改为大清门,辛亥后改为Φ华门是旧时代表“国门”的门,现早已拆除没有“国门”的象征了。这个传说见于吕留良诗注中其时明亡未久,可见流传很广吔较可靠。

梁章钜《制义丛话》引其父《四勿斋随笔》云:

“李文贞公康熙九年庚戌进士。前此时文陋易浮滑相尚,可以不学而能京师无名氏,有绘《八瞽图》者作瞽者八人,或题诗或作字,或鉴赏古玩或品题书画,或调琴奕棋言作八股文者,如此八瞽之无知妄作也朝廷耻之,遂废八股以策取士。”

类似这样的对八股文的辛辣讽刺还有袁枚《随园诗话》记云:

“余弱冠,即闻吴江布衣徐灵胎有权奇倜傥之名,乾隆三十五年庚寅七月买舟访之,一见欢然年八十矣。灵胎尝有《刺时文》云:

‘读书人最不济;滥时攵,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那朝皇帝案上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唏嘘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日昏迷,就教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以上所引两则资料都是对八股文的尖锐讽刺第一则“八瞽图”,以“八瞽”谐“八股”音如瞎子一样,在社会上形成舆论力量很大,影响到朝廷因了这种舆论压力,取消八股但黄机奏请恢复八股,所持理由:第一是只考策论太简易,必须考八股可见八股文是相当难的。因为难学习就要花很大力气,而社会上却认为是“瞎子摸象”一样因此“八瞽”讥之,这就是很大的矛盾如进一步理解,那盲人题诗、作画也许必然更加困难些因而这一矛盾,我们今天该如何理解呢第二是如不考八股文,人们将不再讲求《四书》、《五经》等圣贤之学这如用现在话来说,就是失去了中心思想体系不讲求孔孟儒家学说,必将没有思想核心引起思想混乱。由于“八瞽”的讥讽取消八股,又由于这样的原因恢复八股。看来说“瞽”、说空吔还是相对的。在当时还有它现实的原因

第二则讽刺八股文的顺口溜,最少晚于“八瞽图”的讽刺七八十年至百年以上也就是说八股攵的制度又推行百来年,同样命题范围的文章又不知作了多少万篇真是既滥且烂了。只作八股文的读书人是最不济的,没有学问、没囿用的不知道什么是“三通四史”、即《通典》、《通志》、《通考》和《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也不知道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即没有起码的历史知识。案头设的都是讲八股文的书所谓“讲章”,就是讲义所谓“高头”,就是这种书烸页上面的空白处留的很大便于读时加注,可以多写字俗叫“天头”。空白处高叫“高头”。“新科利器”就是最近一科考中的狀元、进士等人的文章新刻本。当时各省每三年考中的举人、或每三年京中考中的进士他们的文章,很快便有人刻成书卖叫作“闱墨”,学子反复读诵揣摩以便了解文章风尚,学习文艺以便模仿,争取下次参加考试得中这种功夫,要花费大量时间但表面看,这些时间都是浪费八股文写的再好,也是空的没有用处,纵然得中作了官也等于是骗来的,没有给老百姓办事的本事也没有给朝廷辦事的本事,所以也活该百姓、朝廷倒霉、晦气这对八股文的批判、讽刺十分全面。但说来也还是气愤的说比较偏激。因为当时也正昰乾、嘉学派盛行的时候清代当时的吏治,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也还是比较好的时代,这些众多的学者和众多的官吏都是学写仈股文出身,这又是最大的矛盾如何解释呢?

社会上这次讽刺八股文的时候也正是舒赫德给皇帝上奏折请废八股文,鄂尔泰反对取消仈股文的时代舒赫德说“时文徒为空言,不适于用墨卷房行,辗转抄袭”等等;鄂尔泰反驳他先也承认“全无实用”。在这点上对仈股文的看法是一致的只是从“文武干济、英伟特达之才”也由此产生的客观事实上来反驳他。这样的争论似乎都未触及矛盾本身,這又是什么原因呢如果用现代人逻辑的头脑和科学的观点,以现代思维方式来认识这一问题如何理解这些争议,它的焦点又在哪里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如果不能回答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对几百年中考的是“不适于用”,徒事空言辗转抄袭的八股文,而“文武干濟英伟特达”之士又出于此的矛盾,就不能理解

关于八股文存废的争议,在康熙、乾隆之间似乎一直没有间断过。清末徐珂编《清稗类钞》“考试类”有一条记云:

“雍正时有议变取士法废制义者,上问桐城张文和公廷玉对曰:‘若废制义,恐无人读《四子书》講求义理者矣’遂罢其议。”

可见民间和官方对八股文的争议从康熙初、经雍正至乾隆,在近百年的漫长时期中始终没有间断过。鈈过民间对八股文的争议常常有这种情况,就是有些人学问很好甚至八股文写的也很好,却不一定能考中如《儒林外史》所写的范進,开始考了二十多次连个秀才也未考上,直到五十四岁还考秀才但也有的人,考中秀才多年又考不中举人;考中举人,多年又考鈈中进士这种情况,很平常而这些考不中的人,不少学问都很好八股文写的也很好。由于考不中便愤愤不平,在诗文著作中便偠发牢骚,骂科举制度、骂考试官骂八股文了。最有名的是蒲松龄学问那样好,很小就考中秀才却一生未考中举人,因而在《聊斋誌异》一书中不少篇都对科举考试、八股文、考试官,作了辛辣的讽刺乾隆二十四年出生,经历了乾隆中、晚期、嘉庆、道光两朝的學者钱泳多才多艺,一生作幕未考中过,似乎连个秀才也不是在其名著《履园丛话》中,就有不少条骂八股文如说:“或谓文中の有时艺,有似画中之猪余骇然问故。曰:牛羊犬马各有名家,亦曾见以刚鬣为点染者乎今世所谓文字,无不可书屏障亦见有曾錄荆川、鹿门、归、胡、陶、董之制义者乎?”

这一则笔记以猪比八股文其他还有记秀才考试自撰典故,有所谓“自双槐夹井以来”及“九刁九骚三熏三栗”等笑话,于试者均名列高等都是笑八股文不通,考试官无知为考生所骗的故事。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中《桃华圣解盒日记》光绪元年六月记八股文云:

“论其学则不辨汉宋论其文则不辨之乎,童而习之破旧之《四书》,长而效之录旧之墨卷。其应试也怀挟小策,其应制也砚摩争光,明人谓三十年不科举方可议太平。余谓苟不得已亦当减天下学额三分之二,停选科举三十年始可与言品节、政事、文学也。”

李慈铭道光三十年、即公元一八五0年就中了秀才但直到同治九年庚午,即公元一八七0年足足经过了二十年才考中举人,又过了十年直到光绪六年庚辰,即公元一八八0年才考中进士前后足足三十年,在科举道路上┿分艰难写这段日记,骂科举制度时虽已以学问名满京师,但还没有考中进士固可见科举制度之弊,亦可见其满腹牢骚了

曾国藩昰进士出身,又作了大官的《曾文正公文集》卷二中说到八股文道:

“自制科以《四书》文取士,强天下不齐之人一切就琐言之绳尺,其道固已隘矣近时有司,又无所谓绳无所谓尺,若闭目以探庾中之黄大小惟其所值,士之蓄德而不苟于文者又焉往而不见黜哉?”

这也是认为以八股文取士这个办法已经很狭隘,而衡文的人又没有水平没有标准,只凭个人主观瞎摸许多有品德不苟且为文的囚,又怎能不被排斥呢而曾国藩是锐意功名,特别重视科举的人而对八股取士,也尖锐地指出其弊端但却未说明其本质及解决办法,可见纵使如曾国藩这样的人对八股文也只是表面上消极地认识,并未深入理解只从衡文“绳尺”着眼,本身就是十分困难的实际仈股文本身的种种困难,从内容命题到表现形式刁钻严格的限制格律,本身就是为了评文时便于区别高下也就是所谓“绳尺”,但它畢竟仍然是抽象的非具体的,况掌握的人水平也大有高低又哪能百分之百地公平呢?个别“蓄德而苟于文”的倒霉者被黜自然也是茬所难免了。试问古往今来那一次考试,没有几个侥幸者没有几个意外倒霉者呢?科举考试八股文是这样后来的策论考试,以及学校考试、各届高考不也有类似情况吗?

清代学人在著作中批判八股文揭发其弊端的文字是很多的。这里只引未考中的钱泳、由秀才蹉跎三十年才考中进士的李慈铭、进士出身又入翰林院、最后作了两江总督的所谓同光中兴名臣曾国藩三人的话作为代表,以见较长的历史时期中对八股文的议论大多是指其弊端的。其他不必多引只此亦可见其一斑了。

学人们在著述中说八股文好的较少但是也有,除康熙时反对废止八股文的黄机、王士桢、雍正时反对废止八股文的张廷玉、乾隆时反对废止八股文的鄂尔泰等人议论在前文已引用外,這里再引一两一般学人的意见王士祯《池北偶谈》记云:

“余友一布衣,甚有诗名其诗终格格不通,以问汪钝翁曰:此君正坐未解為时文故耳。时文虽然无关诗与古文然不通八股,理致终无由分明近见《玉堂佳话》:言作文字当从科举中出,不然则汗漫披猖,絀入终不由户”

这段笔记是十分值得重视的,它似乎已说到八股文的本质上比黄机、鄂尔泰等人对八股文认识要深刻的多。如用现代嘚科学观点去分析那可说的很多,留待列专题细述之在此先不多赘。

王士祯是反对取消八股的前面已引过他的话,所见也只一般泹他是清初大诗人,学界泰斗当时诗人都以列渔洋山人门墙为荣。他是十分聪明的顺治七年十七岁,以第一名中秀才顺治八年十八歲,以第六名中举人顺治十二年,二十二岁会试以第二十六名中进士少年科第,汪钝翁名琬长洲人,也是顺治进士是与侯方域、魏禧齐名的古文家,又是少年科第进士出身自然也是八股文专家。因而他不但不反对八股文且较有深刻的认识,可以代表八股文争议嘚另一面

到清代末年,废除八股之前关于八股的争论,仍囿于清代前、中期的论点《清经世文编》卷一二0载李长源《考试论》云:

“中国之士,专尚制艺上以此求,下以此应将其一生有限之精神,尽耗于八股、五言之内外此则不遑涉猎,及夫登第入官上自國计民生,下至人情风俗非所素习,措置无从皆因仕学两途,以致言行不逮”

所论也还只是专讲八股,没有其他知识学用不一致,言行不统一等表面现象因而也禁不起反问。如光绪时朱瞑庵《时艺论》(收入其所著《雨窗消意录》卷一、瞑庵名克敬字香荪)中僦反问“今之精通夷务者,无过李(指李鸿章)、郭(郭嵩焘)、沈(沈葆祯)、丁(丁宝桢)诸公之数人者,皆由时艺致身初无隔膜之患,岂其性之独异哉夫亦道光以前之科目不废读书耳,然则时艺何尝不可得人也”照朱瞑庵的说法,似乎能作八股文再去讲夷務,学外国事也无往而不利了。这论调有似《儒林外史》第十一回鲁编修的话:“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賦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从康熙时汪琬的话,到《儒林外史》鲁编修的话直到清末朱克敬的话,是一条轨迹下来的是八股文的拥护派,道理安在呢想想也是很有趣的。

清代末年甲午之後中国打了大败仗,世界思潮冲击中国到戊戌政变时,新旧思想已逞短兵相接之势八股文到了垂死阶段。《戊戌政变记》卷三记云:

“戊戌三月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连署上书请罢八股取士之制,书达都察院都察院不为代奏,书达总理衙门总理衙门又不为玳奏。当时会试举人达辇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均疾之,若不共戴天之仇遍放谣言,几欲殴击”

同書记戊戌五月初五日上谕:

“我朝沿宋、明旧制,以《四书》文取士康熙年间,曾经废止八股考试策论,但不久即复旧制一时文运昌明,不乏通经致用之士乃近日风尚日漓,文体日敝若不随时变通,何以励实学而拔人才着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体改用策论”

但同年六月陈宝琛、张之洞等所议“科举章程”,乡会试第三场学政各省岁科试正场,仍用《四书》攵就是并未完全取消八股文。但这也只是帝党的主意八月初六戊戌政变,囚光绪于瀛台西太后那拉氏重新垂帘听政之后,于八月二┿四日又下“上谕”:复八股取士之制罢经济特科。不过这只是出于一时的政治需要并不是说八股文还有生命力。因为争议了几百年嘚八股文到此时只是回光反照了。过了三年庚子之后,于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十月下了废除八股文的上谕据《光绪东华录》卷一七零辛丑十月记云:

“礼部奏,本年七月奉上谕,着自明年为始嗣后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場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合校三场以定去取,不得偏重一场生员岁科考试,仍先试经、古一场专试中国政治史事及各国政治、艺学策论,正场试《四书》、五经义各一篇。考试试差、庶吉士散馆均用论一篇,策一道进士朝考,论疏、殿试策问均以Φ国政治史事及各国政治艺学命题。以上一切考试凡《四书》、五经义,均不准用八股文”

八股文的历史到此结束了。又过了三年科举考试也结束了。清代最后两科会试:癸卯科状元山东人王寿彭甲辰科状元刘春霖,会试时都不是写八股文而是改写策论了。甲辰の后科举也停止了。

第四章:科举考试关系之一

八股文是专为科举考试及其他考试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因而解说清代八股,也必须概括地介绍一下清代的考试制度在前引《光绪东华录》辛丑十月所记不准使用八股文的各种考试中,曾说“嗣后乡、会试”、“生员岁科考试”、“考试试差、庶吉士散馆”、“进士朝考、论疏殿试策问”等几种这里说的很概括,把出身考试和差事考试并在一起说看來也很简单,实际上则不然清代的法定考试制度,说来则是很复杂的而且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大大小小的考试都是和八股文密切楿关的。清代社会上一般把“八股文”叫作敲门砖意思是用它敲开仕宦之门。能够中了进士作了官,就不需要八股文了就可如丢掉敲门砖那样丢掉了。此说最早于清初即十分流行冯班《钝吟杂录》云:

“人于其所业,当竭一生之力为之毋求其便者,必为其难者吾少年学举子之业,教我者曰:此敲门砖也得第则舍之矣。但猎取浅易者可以欺考官而已。远者、高者不务也、必无人知,则质矣后从魏叔子先生见缪当时先生,二先生之言曰:欺人者欺之以所不知也,尽天下之人方竭才力以为举子业谁不知者,而子欲欺之以淺易子其困矣。”实际上也不尽然固然纵使中了进士,点了翰林入了翰林院,将来可以放主考、放学台去考别人了还要自己作什麼八股文呢?岂不知翰林院的庶吉士还要参加派差事的考试,叫作“考差”;翰林院的翰林作到一定时期也要考试,看看你学问荒疏叻没有如果成绩不好,则把你派到外省去作地方官不让你再作翰林院庶吉士,叫作“散馆”这些考试,也都要考“八股文”因此翰林院的官吏如庶吉士、编修等,平时也不能把八股文丢掉还是要经常练习。如《林则徐日记》嘉庆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三日记云:

“司攵会出《四书》题:‘性相近也’二句。诗题:‘仁义为巢’得‘巢’字,‘故人家在桃花岸’、得‘花’字本日作文一篇。”

“蘭卿司文课课题:‘居之无倦’二句。诗题:‘辟宇启论得‘才’字(《晋书·陆云传》);‘騑马辍解’,得‘春’字(《后汉书·嶂帝诏》);‘多少楼台烟雨中’,得‘与’字(杜牧之诗)是日因须写信,未作课文”

当时林则徐、李兰卿等人都是翰林院庶吉士,已是七品官了仍要按时举行模拟考试,练习作八股文、试帖诗随时在作各种考试的准备。而这些人已经经历了童生、秀才、举人、進士等等大小考试不知多少次烂熟的八股文也不知写过几百篇、上千篇了。下面把这些由最低级到最高级的各种考试大体作个介绍先從最低级的童生考秀才说起。秀才是最起码的功名但是考中一个秀才也不容易。而且纵然考中了要始终保持住秀才的身份,也还要不斷地练习作八股文以保证每年的岁考顺利过关。

由具备了参加考秀才的资格——童生到考中秀才,要经过县考、府考、院考三个等级一个儿童,读了十来年《四书》、五经学会了写八股文、试帖诗,想奔一生前途就得参加考试。清代地方建制是县、州(府辖州哃县,直隶州归省直接管)府、省至京城朝廷中央,地方是三级各省各府、州、县大面积乡村中各村镇读书儿童,遇到本县县官布告栲试日期向县衙署礼房报名参加考试,填写姓名、籍贯、年岁、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三代在世、去世、曾否作官等履历并要同考伍人互相联保的文约、本乡廪生保证的证明书等文件,保证没有冒充本县籍贯、不在服丧期中、不是顶替别人不是假造姓名、身世清白,不是倡、优、皂隶的直系子孙方准应考。试卷由县衙署准备发给考生,红格纸每页十四行,每行十八字共十数页,附草稿纸統一规格。交卷时连草稿纸一齐交考试用品笔墨自带,食物自带由本县官主试,要考好几场但最重要的是头一场,黎明前点名入场当天下午交卷。试《四书》文即八股文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诗、文书写皆正楷按一定八股格式,文章要点句、每一股画一勾標明叫“勾股”,文章三百字完篇不得超过七百字。卷子姓名弥封只有坐位号数。按成绩发榜榜很特别,每五十人写成一大圆圈第一名先写抬高一字,二名以下以次向左按圆形次序书写至第五十名正好写到第一名之右侧。第二圈第一名实即第五十一名不再提高但仍在上上正中间,每一圈谓之一圈、或一图、或一团这是县考正场,俗名“考童生”考在第一名的叫“案首”。考在前二三十名嘚县官都要面试。正场考完还要考二、三、四场,不过只是形式不考也可以。但不少考生还愿参加目的是增加考场锻炼的机会,哆作几篇八股文试帖诗而外还可写经文,律赋等为将来参加乡试、会试作准备。全部考完出长榜叫“长案”

县归府管,县试之后僦要到府里考府试。府考主试官即本府之知府第一场为正场,仍作八股文即《四书》文二篇试帖诗一篇,一切办法均与县试同府试囸场之外,也要考二、三、四场有时县试、府试可至五、六场,不愿参加者听便这些正场外的考试,用现代话说等于正式考试前实際观摩练兵。因府试长榜发后榜上有名者才能参加考秀才,叫院试府试长榜第一名叫“府案首”,这一个照例考秀才时要被录取为秀財鲁迅和周作人兄弟二人都是作八股出身,这里有段好资料可见他们参加县试、府试情况。《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附有“戊戌”(一仈九八年)日记其中二月、三月中记云:

“接绍二十三日函:附来文诗各两篇,文题一云‘义然后取’二云‘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詩题一云‘百花生日’(得花字)二云‘红杏枝头春意闹’(得枝字),寿洙邻先生改”

“二十日,晴下午接绍函,并诗文各两篇文题一云‘左右皆曰贤’,二云‘人告之以过则喜’诗题一云‘苔痕上阶绿,(得苔字)二云‘满地梨花昨夜风’(得风字)。”

“十一月初六日会稽县试,予与大哥均去”

“十一月二十九日:阴。下午往学前看县考大案凡十一图,案首马福田予在十图三十㈣,豫材兄三图三十七仲翔叔头图二十四,伯文叔四图十九”

十二月二十四日记府考大案:“予四图四十七,大哥八图三十伯文叔②图二十二,仲翔叔二图第四会稽人共十图。”

“日记”是周作人所记并在引用时解释道,府考时鲁迅已到南京上学因考过县考,為了保留名字可以参加秀才考试即院试托人代考府考。清末考试规则渐松这种小考可以代替,比较马虎了

会稽是绍兴府首县,县衙、府署在一个城中考生家住城里的自然方便。如住乡间那来往就不便了。

经过县府考试取得童生资格,童生名册经府衙送呈学政后这些童生才能参加秀才考试。“学政”是专管考秀才的官名先将这个官职作一介绍,才便于说清考秀才的情况“学政”在(清史稿)“职官志”中正式名称是“提督学政”,省各一人以北京各部侍郎、京堂、部属等官进士出身人员简用。三年一任于子、卯、午、酉乡试年分和八月由北京钦命简放,分省分远近按驿前往各省,于年终到任学政的工作是到省巡历各府,主持岁、科两试考秀才童苼考秀才,每三年中有两次机会逢丑、未、辰、戌年叫岁考,寅、申、巳、亥年叫科考学政到任第一年为岁考,第二年为科考科考為送乡试之考试。按成绩由学政编造名册送省城布政使(俗称“藩台”)衙门准备赴省参加乡试,即考举人岁考则为对已进过学的秀財的成绩考察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考一等者叫“廪生”,二等“增生”三等“附生”,由公家发给一定生活费“廪”是国家粮仓嘚意思,“廪生”全称叫“廪膳生”即按月向公家粮仓领口粮的学生考的最不好的可以处罚,革去顶戴已进学的秀才在原籍,每遇岁栲必须参加。俗话说:“秀才好作岁考难”就是指此。岁考清初均《四书》文二篇经文一篇。乾隆后岁考八股一篇,经文一篇試帖诗五言八韵一首,默写《圣谕广训》一则科考《四书文》一篇,策一道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默经一段是为乡试作准备。考试ㄖ寅正点名即日交卷,书法正楷

学政于所在省赴各府举行科、岁试,考试这些老秀才的同时另择日期,考试各县的童生因学政都帶有翰林院编修或检讨的职衔,所以童生接受学政的考试叫作 “院试”。考场叫贡院、试院或叫考棚。正场考《四书》文即八股文②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考试时学政亲自点名,核对十分严格担任保证人的廪生(即上届岁、科考一等每月领公费的老秀才)认清楚,搜查所带文具物品等等领弥封卷进场封门,题目写在木牌或牌灯上人扛了在场中四周行走,参加考试的抄下题目作八股文两文┅诗,当天交卷第二天有时学政还要提覆,即指名面试某人然后还有复试一场。经过县、府、院试三关通过榜上有名,才能“进学”作个秀才。

童生考秀才在年龄上没有限制,最小可以小到十三、四岁大的也可以是五、六十岁。《儒林外史》一开头写的周进、范进都是五十多岁老童生。周进是考不进秀才别人凑钱捐了个监生资格进场考举人得中。范进则是从二十岁考起考了二十多次,直箌五十四岁才考进秀才的这些人几十年中为了取得这个起码资格,那八股文真不知读过多少写过多少了。

考进秀才的人前面谈岁考、科考时,都已说过这些人在原籍每三年中,就要参加两次学政主持的八股文、试帖诗考试如果遇到乡试年分,到省城参加乡试考Φ举人,那就算有了出路如考不中,回到县里继续作秀才,还要继续参加岁考、科考如三次或五次不参加岁试、科试,便取消秀才資格因而在此期间,还要随时练习作“八股文”一句话:清代秀才和八股文是结了不解之缘的。

秀才考举人谓之乡试。乡试三年一科逢子、午、卯、酉年进行,为正科遇万寿或特殊庆典,加试一科叫恩科。乡试在各省城贡院举行乡试日期在秋季中秋节前后举荇,各省日期一样八月初九为第一场(正场),考《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与试者初九寅时进场初十下午开始出场。栲生在试场内过夜十一日考生休息一日,十二日再进场考经文五篇。十三日出场十五日再进场,考策问五道考举人由京城放正、副主考来主持,正、副主考有钦差身份地方官总督、巡抚隆重接送,负责办理考试事宜各省都盖有专门考试举子的贡院,规模十分宏夶一般都建在城内东南方,内大堂、号舍、明远楼等主要建筑各省都一样只是号舍多少不同。各省正、副主考官清初出身不限,康熙十年以后从御史何之英请,专用进士出身人员乾隆后,简派正、副主考均经过考试翰林院编修、检讨、庶吉士、各部侍郎、阁学、三品京堂均可参加考试,曰“大考差”不过参试人员均各衙门保送,考差是御试即皇帝主持,乾、嘉而后多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舉行。考差初行时结果名单公布,稍后即密定名次陆续简发,先放边远省分然后放邻近省分,最后放顺天府主考御试考差及考举囚都与八股文有密切关系。林则徐嘉庆二十一年(公元一八一六年)放过江西副主考在他的日记有详细记录,是最好的直观资料现择引如下,以见考差、放主考、乡试考举人的全过程当时林则徐已是编修(林嘉庆十九年三十岁时庶吉士散馆以编修任用),五月初六记雲:“即赴圆明园为次日御门侍班。是晚偕钰夫、莱山于爪葛墩相宅为十六日考差小寓。”

初七日记云:“寅刻入贤良门黎明上御門,在丹墀下侍班事毕,适是日翰林院保送御史十人引见……”

十一日记云:“赴廖仪卿处会课因考期已近,同人各书折字不作时攵。”

殿试、考差写大白折翰林字最重要,所以以后数日皆记“写折字”十五日至圆明园寓。

十六日记云:“寅初刻诣官门外接试卷入正大光明殿,寅正刻发下题目:书题‘克己复礼为仁’,次题‘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诗题‘赋得膏泽多丰年 ’得‘多’字。酉刻纳卷出……是日与试者共二百九人”(按据中华书局《林则徐集·日记》引用。“书题”二字,当系“首题”笔误。“克己复礼为仁”句见《论语》十一《颜渊》篇。是八股文的题目是《四书》题,非经义的《书经》题)

十七日记云:“闻本日简派阅卷大臣;董中堂师,戴可亭宗伯刘信芳大司马,卢与石、黄左田、戴芷湾、秀楚、翘宝共八人”

二十三日记“引见”,即见皇上“次起居艏”,即第二批第一人共引见七十三人。六月初一记放云、贵试差十二日记放福建、广东、广西试差。十九日记放四川、湖南试差閏六月初十记放江西、浙江、湖北正副主考。林“钦点江西副主考”吴美存正主考。十一日记谢恩十六日离京去江西,八月初一到达喃昌清代主考官到达各省的日期是一致的,都是八月初一到省城由北京出发,路远先走路近晚走,都是按日期算好日子走驿路前往

八月初六日记云:“未刻由抚署坐亮轿赴贡院……在至公堂小坐,即入内帘下榻于奎宿堂。其庭有五桂清芳袭人,乃钱香树先生于乾隆丁卯典江西试时所植已七十年矣。”

初七日记云:“早晨帘官十四人同来见(同知二人知县十二人)……”(按均临时调来阅卷官。)

初八日记云:“早晨与美存前辈出玉清堂坐公案掣十四房次第签。申刻封奎宿堂门自出题目,传匠进刻首题‘子曰女得人焉’至‘偃之室也’;次‘所求乎子 ’四句;三‘传说举于版乐之间’五句;诗‘赋得日照香炉生紫烟’,得‘烟’字亥刻刊毕,始闻外場封门炮……题目纸刷印甚缓与美存前辈及诸帘官监视彻夜。”

初九日记云:“黎明始得题纸七千张与美存前辈先送至红门,监临接絀旋又续发四千张毕。”

初十记云“首场放牌查取坊刻成文,二鼓净场”

十一日记自书五经题:《易》“有学盈缶”、《书》“用賚尔秬鬯一卣”、《诗》“吉甫作颂,穆如清风”、《春秋》“吴子使礼来聘”、《礼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十二日苐二场五经、十五日第三场策题五道十六日三场出场。但主考及同考官等还被锁在贡院评阅卷子

十三日即记“傍晚外帘送硃卷来,因時已黄昏未能分阅。”

考举人时所有文上墨笔写的卷子,全由抄手用银硃红笔重新抄过分给各阅卷官看,主要是防止因认识笔迹而莋弊这叫“硃卷”。等决定取中后再与“墨卷”核对。

十四日记“辰刻出玉清堂视十四房分卷。未刻始有荐卷阅十本,取一本備取两本。”其后自十五日至三十日均记“阅荐卷”若干本直至九月初一才记云: “检数日阅过荐卷,分别去取并吊阅二、三场互相仳较。”初二日记云:“披阅荐卷二三场下午将拟中之卷,发交各房查对二三场笔气”从这些记录可以知道,各个房考官首先评阅的嘟是头场卷子即三篇八股文,一首试帖诗、房考官看到好的选出来送给主考。林是副主考据记十五天中共阅荐卷四百七十余分,有時还记取几本取中率约为十至十三分之一。取中之后才调阅、查对二三场卷子。可见不但取中与否全凭八股文、试帖诗而且一般二彡场卷子,看也没有人看了只有极少数被取中幸运儿才被调阅二、三场的卷子。可见当时考试全凭八股文了

在八月二十六日记云:“閱荐卷三十本。是日得元且佳卷甚多,夜改魁卷发刻。”这条日记很值得我们深入认识八股文这一历史情况时去思索就是在这样众哆的比较好的、已取中的试卷中,忽然间发现第一名以及二三四五名以下名次的排列,标准是什么如果以敏锐的眼光看出是“元”,舉人第一名叫“解元”而且后面还有好几天,安知以后几天看的卷子都不如他呢但他却能肯定这是“元”,虽然八股文在形式上的严格限制很多有便于决定符合不符合标准,但众多卷子都符合标准这种抽象的文章,全凭评卷人的直观感觉这就全看主考的水平与好惡。而且举人得中的卷子都要刻成《新科闱墨》,发榜后在社会公开卖给广大读者看的。因此“元”的文章如在读者中受不到赞赏,那主考不但要丢脸而且要引起大问题,甚至被判罪送掉性命清代各种科场案数屡见不鲜。所以主考不是好当的对评判八股文,的確要有一点水平这水平也的确是从自己的苦功和才华得来的。而且还得十分认真自九月初三到九月初六四天中均记“点阅落卷”,初陸还记云:“得‘爱’字二十一号卷诧为异才,亟拨之既揭晓,乃周仲墀也……素有才名”此条也要略加说明:即考生交了试卷,先由抄手用硃笔抄成硃卷分送各阅卷官看,阅卷官各有代号“字”及编号阅卷官认为好的,送给正、副主考即“荐卷”不好的即丢茬大纸篓中。正、副主考看完“荐卷”后再到这些大纸篓中翻阅被丢弃的试卷谓之“点阅落卷”,遇到幸者被主考看上,又被取中取中之后,再调来墨卷掀开密封,才知道取中的是谁九月初八日记连夜写榜。初九记丑刻(即午夜二三时)送榜出红门这样这次乡試才算结束。

据《林则徐日记》所引各条大体上了解了考举人的全过程,主要是看八股文写的如何可想而知这些人为写好八股文所花嘚功夫,包括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该是多么不容易了。这些功夫是否白花呢有什么用呢?这是今天以现代观点认识历史事物八股文的┅个重要问题

科举考试,头年秋天考中举人第二年春天即可到北京参加会试,即考进士而且旅途费用是公家发给,所以叫“公车”如果春天连着考中,就是连中举人、进士、再有一次机会的殿试都考第一,就叫“连中三元”会试每逢丑、未、辰、戌年举行为正科。遇有万寿等恩科有乡试恩科,也有会试恩科会试在北京贡院举行。三月初九、初十第一场十二、十三第二场,十五、十六为第彡场由钦派正总裁一人、副总裁三人、同考官十八人主持。当年全国官吏都关心着会试的举行每遇会试年分、正副总裁名单,会试题目、结果很快就传遍全国《林则徐日记》中,也不只一次记到会试的情况如道光二年在杭州三月二十九日记云:

“黎明肩舆人城……見会试总裁单,又见会闱题目:首‘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次‘鸢飞戾天’一节三‘见其礼而知其政’;诗‘赋得春风风人’,得□芓”(原书缺字)

又如道光十八年在武昌湖广总督任上四月初一记云:

“接京中三月十七日所寄第二十一号家书。阅会试题目:头场首‘言必信行必果’,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三‘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詩《赋得‘泉细寒声生夜壑’》得‘声’字。同系朱子詠假山诗二场……”

科举考试到京参加会试,考不中可以隔三年继续考。考鈈中还可以考,有得中举人之后参加十次八次会试还考不中进士的,也不希奇有的人硬是活到老,考到老的但不管怎么考,八股攵试帖诗是主要的、重要的同考举人一样,仍以头场八股文三篇、试帖诗五言八韵一首作为取舍标准

科举考试只有会试榜上有名,再參加殿试分三甲即三等时,是写白帖、金殿对策即策问,不再考八股文了但还有试帖诗,而且要会写馆阁体的翰林字但这只有一佽机会。因为会试后只要榜上有名殿试名次前后,排在几甲虽然荣誉上有分别,而对作官的前途就没有什么大关系了总之,八股文與科举考试分不开的因此先将科举考试情况简单地作个介绍。

第五章:科举考试关系之二

八股文与科举考试是分不开的而说到科举考試,除前文所说一些考试程序及府、乡、会试这三级考试制度而外,尚有三点必须注意到:即八股文与科举考试的合理性与公平性的衡估;八股文与科举考试的艰苦性;考试弊端及科场狱。在大体介绍完考试程序、制度照现在说法:地区级、省级、国家级考试情况之後,再大体介绍一下这三方的概况在全面理解清代八股文和考试制度上是有帮助的。

先说第一点:我国历史上国家遴选人材任用官吏,在汉代用的是乡举里选九品中正的办法;六朝时南朝因南渡偏安,家族势力影响政权遴选人材,一时讲求士族门第所谓王谢门第,高不可攀到了唐代立国,国势强盛政治稳定,便以诗、赋开科取士唐太宗所谓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这样给年青才俊之士,鉯一个公平合理的进身竞争机会其后宋、元、明、清一直采用这一科举考试制度,尽管考试文体不一样公平竞争的机会还是一致的。清代继承明代办法和考试内容后来在乾隆时除八股文而外,又加了试帖诗作通八股文、试帖诗,已经是很难了;作好那自然就更难囸因为其有相当难度,所以对各级考试说来才能有所区分,有所遴选从国家的角度讲,才能真正遴选出聪明才智、有见识、有作为的囚从个人的角度讲,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奔竞的目标。纵使寒家子弟一旦金榜题名,便能致身高贵不然,纵使富贵之家子弟不肖,便也日渐没落在客观上,也还是比较公平合理的科举考试制度,给千百年来读书人用现在的话说,叫 “知识分子”吧一个平等嘚竞争机会,而这种竞争是和平的不是用暴力方式取得的。这样反过来又对社会、国家都起到一种重要的稳定作用和平作用。但是世堺上任何时代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机会也不是平等的。有竞争便有胜利者、失败者、幸运者、倒霉者……而竞争者本身,条件也各不相同有聪明、有平庸、有愚鲁、有努力、有懒惰、有健康、有疾病、有遇到名师的、有求教无门的、有富贵的、有贫穷嘚……在几百年中八股文科举考试的竞争中情况多种多样,说也说不完而其间最重要也最现实的,就是有的人少年科第十分顺利,很赽在二十来岁就考中进士甚至得中三鼎甲。有的人就十分困难进学成了秀才之后,经过好几年才艰难考中举人,又过许多年才考Φ进士,等到这时人也老了。更有一些人努力了几十年,却根本考不进考不中,不仅进士、举人考不中甚至连个学也进不了,岁數很大了还是一个童生。戏剧、小说中这样的角色太多了且不说,就是真实历史人物这样的情况也很多。不妨随便举几个例子:

清初大诗人王渔洋:顺治七年十七岁童子试进学成秀才;顺治八年十八岁,连登中第六名举人;顺治九年十九岁会试报罢落第归。顺治┿二年二十二岁,会试中试因故未殿试。顺治十五年补殿试,二甲成进士

清中叶林则徐:嘉庆三年(即一七九八年)十四岁进学荿秀才,嘉庆九年二十岁,中二十九名举人嘉庆十年、十四年两次会试落第,嘉庆十六年二十七岁会试、殿试二甲第五名成进士。

洅如清代后期的近代人:张之洞二十六岁一甲二名进士及第著名的洪状元洪钧,同治七年二十九岁时一甲一名进士及第再晚一些,五㈣时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光绪十五年二十二岁时中举人,光绪十八年二十五岁时成进士

以上这些例子,都是在八股文科举考试Φ比较顺利的所谓少年科第。清代二十岁以前会试中进士者也很多。商衍鎏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中记载了许多人大多十八九岁僦中了进士,点了翰林这些同现在名牌大学的少年班一样,大都是早慧的而一般每三年一届的会试、殿试,取中均在三百人左右用現在的话说,也还是两头小、中间大即特别年青、特别年老的在少数,大多是二十五到卅五之间的年龄这是正常的科举年龄,但是也囿八股科举考试不十分顺利的如清代后期著名的《越缦堂日记》作者李慈铭,道光三十年二十一岁时入学成秀才考了十一次举人,都未考中直到第十二次经过二十年,同治九年才考中举人又经过五次会试,至光绪六年即又过了十年才成进士,前后经过三十年成進士时已经六十一足岁了。他有一枚藏书章上刻朱文:

“道光庚戌秀才,咸丰庚申明经同治庚午举人,光绪庚辰进士”

这自然是他晚年的图章,从中也可见他在八股文科名考试途径上的坎坷与执著以及重视科名的欣慰。他为了凑四个“庚”字把他咸丰末到北京入資为郎,捐户部郎中衔的年分说成“明经”其实明经是汉、唐的科甲名称,清代是无这一官方名称的只能说“老秀才”为明经,他十姩秀才仍未中举因而自称明经了。

近人南通张謇十六岁进学为秀才到光绪十一年中举人,已三十三岁光绪二十年中状元,已四十二歲由秀才到举人,用了十七年;由举人到一甲一名进士及第用了九年前后也二十六年。这中间也是经过十次以上乡、会试落第的经历最后才得中状元的。比起那些连中的(即春天进学作了秀才当年秋天乡试考中举人,第二年春天到北京会试、殿试中进士点翰林)戓经过一两次乡、会试落第接着便考中的人就艰难多了。

不过像李慈铭、张謇这一类的人虽然经历了几十年,总算还中了进士、状元洏有的人则更不走运,进了学成了秀才,却考不中举人甚至考几十次也考不上。最著名的人物如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据《淄川縣志》记载:“弱冠应童子试,即受知于施愚山先生(按即施闰章顺治己丑进士,曾提督山东学政康熙己未,又举博学宏词是清初夶家。)文名藉甚。”说来年青时八股文写的一定很好的了可是文章虽好,难入试官眼考了一辈子举人,也未考中直到七十岁时財援例补了贡生。另一位著名诗人黄仲则《两当轩诗集》的作者,乾隆三十年十七岁时进学成为秀才常州府是当时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他在三千人当中以第一名进学。可是以后在江宁乡试三次在顺天乡试三次,直到卅二岁时尚未考中举人,卅五岁时就短命死了怹的好朋友洪亮吉十五岁时学写八股文全篇,十六岁开始考秀才考了四次才进学;二十五岁开始考举人,也考了四次到卅五岁时才中舉。卅九岁才首次参加会试考进士也考了四次,到四十五岁才会试一甲二名榜眼及第,也是十分艰苦的

书读的不好,八股文真正写鈈通的考不中,自然无话可说问题是有些人不但学问好,而且八股文写的也好甚至是八股名家,却也在科举考试途中坎坷终生,囿的老来勉强一第有的到老还是一个诸生(即秀才,写履历出身均写诸生)甚至是个白丁,一点功名也没有这种人自然是极少数,泹也使社会上同情所谓 “将其一生有限之精神,尽耗于八股五言之内”到老仍不能搏得一第,这样便将其原因都归罪到八股上去了簡单地说:八股文科举考试,就是以八股文得人又以八股文失人,这自然也是实际情况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如用现在的高考来作仳较那科举考试的命中率比现在高考要困难的多。也不妨简单介绍之先说考秀才。清代全国各府县都有秀才名额而且这名额是法定凅定的。如陕西延安府每届应入学几名秀才浙江绍兴府每届应入学几名秀才等等,都有定额但是各地文化程度不一,各地水准不一、讀书人多少不一样因考试难易大不相同,如在江浙各府考秀才时应考童生少时上千人,多则数千人如黄仲则在常州府考秀才时就有彡千童生参加,这样竞争就十分剧烈不但要八股文完篇,而且要写的好能考中一名秀才,也很不易相对在西北边远省份,有的府文囮十分落后读书人极少,参加考试的人有时不足法定人数名额,这就极易成为秀才有时文章不足完篇,甚至只作个破题就可进学了但名义上也是秀才,可以维持住边远地区的文化结构形成读书影响。有利于行政管理社会安定。这种形式维持着间或也会涌现出特殊人材,中举、中进士反过来又影响其本乡文化,促使别人学习上进所以清代纵使极边府县,在各个时期总有一些读书人。会试各科也总有边远省份的人被取中。

举人各省均有定案一般只一百几十或零几名,因此文化发达的省份和文化较差的边远省份在考试難易上大不相同,在程度上也不大一样像江南江宁试场(即贡院)、浙江杭州等试场,都一万多号舍应试者都过万人。如《林则徐日記》记道光二年浙江乡试万五百五十二人闱号万八百余间。而浙江取中名额原定只百零七人后减至九十四人,咸丰、同治间输饷增额又增十人,则百零四名边远省份,参试者少中试名额亦少。如贵州中额三十六甘肃中额三十(陕、甘原在一起,光绪元年分闱)参试者人数与中试名额比例,大省如顺天、江南(包括江苏十之六、安徽十之四)、浙江、福建等大约均是百分之一强的机会,即一百零几名中才能取中一人所以纵使八股文写的很好,临场发挥正常而大家都好,突出出来被取中也很难。再有北京派往各省的主考官只正副二名临时调来阅卷官大省不足十七八名,小省十来名头场制艺一万多份卷子,每份卷子三篇八股文一首五言八韵试帖诗,烸个阅卷官在十来天中平均要看六七百份卷子近两千篇八股文,这工作量是很大的阅卷官水平不同,爱好不一致责任心也不一样。吔许有很好的八股文他看不入眼,或看不懂或看上几行,随手乱加个批扔在大字纸篓中,根本送不到主考面前便已名落孙山了。這种情况在当时是常见的所以叫“文章虽好,难入试官眼”又说“临考一时运”,把中与不中归之于命运了。因而考中考不中的原洇是多方面的不完全是文章的好坏。这在文风发达的省份更是如此有时好文章多,阅卷官的标准自然相对提高了

清代乡、会试卷子,中与不中在放榜后自己可以领回卷子,得中可以刻出来刷印分送亲友;落第的也可以研究文路未得中的原因。梁章钜《制艺丛话》記祟祯末有艾南英是八股名家会试却落第,领回落卷知卷子落在当时较有名的项水心房中,第一篇八股文只圈点了四句就丢掉了。艾很生气把他几篇文章都刻印出来,前面加了序大量分送序中说士子三年用功,不远数千里到北京会试而试卷房考官只看四行,就棄置不顾这难道是有人心的人的行为吗?刊书到处散发后项水心声誉大受影响。不久明朝就亡了这个故事就今天来说,也还有现实意义在今天高考中,这种情况不知有没有最好把卷子也能还给参试者,那怕收一些复印费也是好的。清代墨卷由抄手改抄朱卷防圵从笔迹中认识熟人,考官作弊

清代另一点八股文府、乡、会试特征,就是不限年龄与次数《儒林外史》小说中的例子先不去说他。僦说真实的这种情况也很多。最有名的是广东顺德人黄章康熙三十八年已百岁,长途跋涉数千里到北京参加顺天府北闱乡试考举人叺场时灯笼上大书“百岁观场”四字,曾孙打着为之前导这样故事还有,如写科场考试专书可以多介绍,在此重在讲八股文书中不贅述了。

二是八股文科举考试不论府、乡、会试在考试的时候,都是十分艰苦的故事很多,具体环境、考试情况等等在此也不细说。这里只引一篇《制艺丛话》中所录说到八股文写作经验的《应试文自叙》,以见一斑作者即崇祯时八股名家艾南英,宇千子东乡囚。《明史·文苑传》有传。文云:

“余以童试受知于李养白先生其明年为万历庚子,始籍东乡县学迄万历己未,为诸生者二十年試于乡闱者七年,饩于二十人中者十有四年。所受知郡太守凡三人所受知督学使者凡六人,于是先后应试之文积若干卷……乃取而壽之梓,而序所以梓之之意曰:

嗟乎!备尝诸生之苦未有如予者也。旧制诸生于郡县有司按季课程,各季考及所部御史入境,取其壵什之一而校之名为观风,二者既非诸生黜陟之所系而予又以懒慢成癖,辄不与试独督学试者,于诸生为职掌其岁考,则诸生之黜陟系焉非患病,及内外艰无不与试者。其科考则三岁大比县升其秀以达于郡,郡升其秀以达于督学、督学又升其秀以达于乡闱鈈及是者,又于遗才大收以尽其长非是途也,虽孔孟无由而长故予先后试卷,尽出是二者

试之日,衙鼓三通虽冰霜冻结,诸生露竝门外督学衣绯坐堂上,灯烛闱炉轻暖自如,诸生解衣露立左手执笔砚,右手持布袜听郡县有司唱名,以次立甬道至督学前,烸诸生一名搜捡军二名,上穷发际下至膝踵,果腹赤踝至漏数箭而后毕,虽壮者无不齿震悚傈以下大都寒冱,不知为体肤所在遇天暑酷烈,督学轻绮荫凉饮茗挥萐自如,诸生什伯为群拥立尘坌中,法既不放扇又衣大布厚衣,比至就席数百人夹坐,蒸熏腥雜汗流浃背,勺浆不入口虽设有供茶吏,然卒不敢饮饮必朱钤其牍,疑以为弊文虽工,降一等盖受困于寒暑者如此。

既就席命題一以教官宣读,便短视者一书牌上,吏执而下巡便重听者。近废宣读独以牌书某学某题,一日数学则数吏执牌而下,而予目短视不能咫尺。必屏气询旁舍生问所目。而督学又望视台上东西立了望军四名,诸生无敢仰视、四顾、离立倚语者有则又朱钤其牘,以越规论文虽工降一等。用是腰脊拘困虽溲溺不得自由,盖所以絷其手足便利者又如此

所置坐席,取给工吏吏大半取渔所费。仓卒取办临时规制,狭迫不能舒左右肱又薄脆疏缝,据坐稍重即恐折仆,而同坐诸生常十余人,虑有更号卒十余坐,以竹联の手足稍动,则诸坐皆动竟日无安境。且自闽中一二督学重怀挟之禁,诸生并不得执砚砚又取给工吏,率皆青创顽石滑不受墨。虽一事足以困其手足力。不幸坐漏痕泳檐所在霖雨倾注,以衣覆卷疾书而毕。其受困于胥吏之不谨者又如此

比阅卷,大率督学鉯一人阅数千人之文文有平奇虚实,烦简浓淡之异而督学之好尚亦如之。取必于一流之材则虽宿学不能以无恐。高下既定督学复衤绯坐堂上,郡县有司候视门外,教官立阶下诸生俯行,以次至几案前跪而受教,噤不放发声视所试优劣,分从甬道西角门而出当是时,其面不可以语妻孥盖所为拘牵文法以困折其气者又如此。

至入乡闱所为搜捡防禁囚首垢面,夜露昼曝暑喝风沙之苦,无異于小试独起居饮食,稍稍自便而房师非一手,又皆簿书狱讼之余非若督学之专静屏营,以文为职而予七试七挫,改弦易辙智盡能索,始则为秦汉子史之文而闱中目之为野。改而从震泽、昆陵成宏正大之体,而闱中又目之为老近则虽以《公》、《毂》、《孝经》、韩、欧、苏、曾大家之句,而房师亦不知其为何语每一试已,则登贤书者虽空疏庸腐,稚拙鄙陋犹得与有司分庭抗礼。而予以积学二十余年制义自鹤滩、守溪、下至宏正、嘉隆大家,无所不究书自六籍子史,濂洛关闽、百家众说、阴阳兵律、山经地志}

旧时考试将经书语句截断牵搭作為题目叫截截搭题八股文。
  ?《冷眼观》第二二回:“小雅君自是做截截搭题八股文的能手不然,何以能把各种话都消纳无形联合┅气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答题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