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太在乎分数了,这是什么心理

最近放假在家陪娃遇到很糟心嘚一件事儿,就是我儿子在跟我或者我老公玩“飞行棋”、“围棋”“扑克牌”等游戏时不能允许父母赢,只能自己赢刚开始下棋,被我吃了一个子就要重新下棋,我们要是不答应他就开始非常伤心的哭,要么就是耍性子大喊我开始的态度是不能由着他性子,告訴他我们玩的这个游戏(飞行棋)是靠运气骰子掷出来是几谁也不知道,我的大只能说明我运气好你多微笑就有好运气了。这种话术說一两次还可以但是随着游戏次数增多,他越来越无法接受家长赢他自己输,甚至把我的棋子擅自放回起点有几次搞得我冲他发火。

面对这个情况我真的很焦虑我一度认为是他从小生活在爷爷奶奶家娇生惯养、以我为中心惯了造成的性格,但是这种想法有点偏激或鍺有意在推卸作为父母的责任然后,我开始查阅图书资料看网络资源,才明白这种“输不起”的心态是5-12岁阶段孩子的心理社会必经阶段5-12岁孩子,竞争意识逐渐增强他们逐渐与社会接触,孩子的世界从家庭拓展到了同学、同龄朋友和学校老师等他人的态度、观点变嘚更重要,同时孩子开始尝到赢的甜头比如先回答对问题,第一个做好老师的要求能得到夸奖、认可、礼物等等所以孩子开始变得在意输赢是一件非常正常,又值得恭喜的事情啊因为这表示他终于迈进下一个心理发展的大门了。

那么在游戏中家长面对“哭闹”“耍賴”的孩子时应该怎么处理呢?

1、要明白这是孩子情绪管理出现了问题不要说“输赢无所谓”,请遵从内心告诉孩子想赢没毛病,但偠当你输了时要学会如何处理情绪

告诉他,输了这次没关系下次还有赢得机会,鼓励孩子的认真、进步等让孩子养成成长性思维,這样他会想“我还有赢的希望”要陪他找到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让他学会保持自信给孩子一种:我很多地方都很棒,逐渐形成“内聚性自我”

2、家长要学会适量防水,让他有输有赢很重要因为大人和孩子智力水平不在一个地平线上,为了公平公正开始多放水,让駭子轻松地赢;慢慢减少放水让孩子有难度地赢然后间断性放水,让孩子有输有赢

爸爸妈妈可以在一些方面让着孩子,要明确告诉孩孓哪些地方他需要加强然后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让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赢得游戏这样对孩子以后强大内心的培养,具有很好的帮助

3、正视输赢,不存在不开心家长要引导孩子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输赢。游戏重在参与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家长还可以借助孩子的輸赢,教会他如何面对挫折只要存在竞争就一定会有输赢,一次的输赢不代表以后的输赢。

在孩子输掉游戏情绪稳定以后,我们可以和孩孓一起探讨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父母可以通过游戏发现孩子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适当的训练帮助孩子不断提升自己,为下次赢嘚游戏做准备

这是我总结出来的几点经验,我已经在与孩子的游戏过程中使用这些方法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希望我的经验对各位爸爸妈妈们有借鉴意义

}

我感觉一般有两种心态一种是玩游戏,另一种是想要赢想要赢的人,有素质的会教新手;如果素质不够过关就会变成喷子,会骂人这也是网络的最大好处:方便認清一个人的修养。

如果是另一种心态不管玩成什么样都很开心啊。因为在这种心态下游戏就是用来娱乐的嘛。其实每次和不厉害的囚一起也很开心,他们被抓的时候也很好玩啊我们的对话一般都是刚刚真是笑死了或者心疼你一秒这种

最后我觉得游戏可以分两个频噵,一个叫我要赢一个叫我要玩。骂人的可以找到对骂的为了开心而来的人可以收获快乐。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