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基础、能力、方式、理念哪八个理念的四个环节是什么最容易被突破?

朱康有 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與马克思主义如何融汇

发布时间: 09:02 来源:中国报道

在民间语境中传统文化由“冷灶”变成“热炕”,在学术语境中国学由冷僻孤绝到顯于庙堂,这个过程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是不是真的“热”了各家有各家的评说。但有个事实显而易见上世纪九十年代重新活跃於民间的国学,近年来登堂入室被吸收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的国家意志主话语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傳统文化甚至被理论界比喻为两个“老祖宗”,称二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与魂”

如同佛教东来后中国历史上长期讨论的儒释道会通问题,马克思主义如何中国化也是近数十年纠结于中国思想理论界的大问题,其进展直接关系到“中国梦”所需倚赖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这两个“老祖宗”的对话、互释、融汇,究竟进展到何种地步能不能为当前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热提供坐标提示?如何回应当前争议不断的“文明冲突”有没有可能生长出一套让不同文明价值观背景的人广泛接受的新话术?20194月中国实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朱康有的专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正式出版,凤凰网国学频道主编柳理就上述问题专门采访了朱康有教授以下为访谈全文:

访谈对象:朱康有,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朱康有:从交互格义到融入血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仍需時日

凤凰网国学:改革开放40多年来大陆理论界是否一直试图将中国的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进行某种融汇?过去偏重于“以马解中”菦年来试图“以中解马”,这两种路径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有哪些是否获得了理论上的突破?

朱康有改革开放40多年来大陆学术界应该說存在着这种融汇的努力。马克思主义既属于执政党的意识形态亦属于学科学术思想之显学,与本土的中国文化传统之比较、互释一直嘟存在着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和发展离不开中国固有文化土壤,同时也推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不过,这种融汇由于實际问题的困扰和急迫往往停留在简单的实用对接上,还远远没有达到深入的地步;尽管马克思主义的引入确实带来了20世纪中国翻天覆哋社会进程的变化但渗透进本土文化土壤、凝结到血液之中仍需时日。我个人认为还处在初级的交互“格义”阶段。

儒佛道三教之间嘚“格义”(资料图)

“以马解中”、“以中解马”就是处在这个阶段的特有方法基于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框架去理解不同的、陌生的事粅,是人类认识的共性特征如果对缘于不同文明传统的两种文化都十分熟悉,真正的“互释”才可能发生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根據自己相对掌握较好的一方内容去臆测、揣度另一方的内容。

在学科分化较为精细的今天长期单一从事马克思主义或中国传统文化的學者,免不了“以马解中”或“以中解马”过去,我们讲“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时更多地表现為“以马解中”,比如说在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中以“两个对子”(唯物与唯心、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或“四大块”(物质观、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来挖掘自身的历史思想文化,建国以后直到八九十年代编写的大部分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教材以至于整体上的哲學社会科学研究等都是这样一种模式和框架从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无论是西方哲学史还是中国哲学史的编写不再那么“贴标签”而重視还原哲学史及其思想家本来的真实面貌。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的方法比如“文本”的方法可能倾向于“以西解马”,把马克思主义置于西方文明传统去解读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用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理论和实践創新去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显示出强烈的“以中解马”其最主要的成果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持续发展。

可以说这两种蕗径在理论上都各有所获(亦有不少教训)。不过在“融汇”的方面,很难说已经获得理论上的突破或者说真正的研究和思考才刚刚起步。我想此中最为忌讳的是“代替”论——无论“以中代马”(所谓“儒化×××”)或“以马代中”都是要不得的。一些学者提出應该一个一个专题来研究如何“融汇”,值得深思近年来,作为执政党高层提出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观点尤其引人注目——实际上超越了很多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学者的视野——只要不停留在宣传层面的“释读”上,哲学社会科学界若能跟进深思细钻一定能產生较大的突破。

一般把文化分为观念、制度、物质、风俗习惯四个层次以此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中国当代社会中的湔三个层次占据了主导性地位,在风俗习惯上似乎并没有深入下去;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在历史上风骚独领而在当代的前三个层次上则不占主导性,却顽固地保存在百姓的风俗习惯中(受到以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冲击)显然,我们谈“融汇”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化要深入箌民间的沃土之中,汲取营养另一方面则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被吸收到意识形态内容里,融入到生产生活中对执政党的文化建设和國家治理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个是“向下”扎根一个是“向上”伸展,才能慢慢融合起来

凤凰网国学: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得到百餘年空前的重视这能不能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可否具体说说

朱康有:确实如此,百余年来中国传统文囮首次得到执政党意识形态空前的重视一百多年前,从退出体制内教育传统(仅在个别学科中保留)到新文化运动前后,现代化在文囮层面的深入反思可以说把传统文化打入了冷宫。不破不立在社会革命的大潮中,人们从观念角度的破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着迫鈈得已的苦衷清扫了头脑中思想观念的灰尘,先进的西学以至于马克思主义才能引进来、扎下根但从“打天下”到“建天下”的过渡Φ,这一时期应该更多地注重文化上的“立”遗憾的是革命的惯性思维使得在文化上并没有把握好尺寸,把政治意识形态与思想文化建設完全等同起来走过了不少弯路、歧路。九十年代最先在民间兴起的国学热潮终于在21世纪初最高层的推动下,汇聚到执政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之中这种重视体现在,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定位为党人使命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教育全黨树立“八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必学内容,确立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戰略任务

我们以前讲把好共产党人的“总开关”,那是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信仰建立起来的;新时代仅此还不够还要通过学習中国传统各家思想的精华为“三观”乃至于上面讲的“八观”来奠定基础。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根和魂还要紦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作为自己的根和魂。你说是“两个老祖宗”也未尝不可尤其是中纪委向十九大的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嘚过程除了和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等实践结合之外,还要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相融合经过一百多年激烈的“反”和“批”,现茬要在更高的文明复兴基础上进行“回归”——当然不是“复古”而要转化、创新。如果说一百年前我们进入到对传统文化的“批”囷“反”是对近代化历程反思的深层阶段,那么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大力传承和发展同样是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更深层次反思的结果文化自信作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六个“更”字说明了一切。

Φ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处在不断的发展中。那么这一过程与传统文化的某种“融汇”,可否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玳化提供新的理论支撑答案是显见的。我们若是把文本式的马克思主义翻出来用“语录”或其中的观点、结论对照一下现实,直接套鼡那只能唬人,是行不通的“中国化、时代化”就是要在不违背大的原则、立场基础上渗进新的内容、新的观点。重新发掘、诠释传統文化使其成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成为可能。当然理论上的贯通、解读并非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外在的表现看,两种源于不同文明传统、不同时代的文化从语言风格到思维方式,迥然不同我们自然可以比较二者的相通之处,且据此断言它们之间的相互支撑是没有问题的;对于那些明显差异的方面,则不一定非要对立起来其实恰好可实现互补——正为各自所缺,理当相互补充

拿“实践”的理论来说,马克思主义显然是基于近代工业和阶级运动、科技力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创新洏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讲的“行”、“实证”则很多情况先乃基于社会关系的伦理、道德调整的自觉践履。侧重点不一样是不是可以相通呢?它们都强调在实践中特别是社会历史实践上要接受理论的指导一个称之为“社会历史规律”,一个称之为“人道”或“天下之道”;它们在实践方法上一个强调外向式地改造世界,一个强调内向式地改造自我之间可以形成完美的互补;在实践的效应上,一个认为脫离了异化盲目力量的未来生产能更多地体现出符合“人类本性”的“物质变换”一个认为生产生活、追求知识都要符合伦理善性,受噵德价值观的支配之间可以完美地协同起来;在实践的目标指向上,追求理想社会的实现表达的概念不完全相同一个是共产主义、一個是大同社会,但其中的共同之处毋庸多说(“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要从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摘自《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佽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

朱康有:《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理想信念资源》(《人民政协报》201758日)

拿“革命”的理论来说,现茬意识形态有两个概念:一是社会革命一是自我革命。

就前者来说其过程包含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作为新的伟大革命的妀革,侧重于在政治、制度、经济以及道路、理论、文化等社会方面的变革这一过程自然包含自我革命的品格。

就后者来说刀刃向内,革除自身的病症解决自身问题,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是重点。漫长的社会革命并没有结束但新時代要把它进行好,前提是要勇于进行自我革命

所以要统筹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甚至“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经典的马克思主义似乎更多地强调向外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革命,即便在其建党理论中也保持了这一特色无疑,“自我革命”的明确提出是“革命”理论的发展。中国历史上不乏对颠覆政权的“汤武革命”的辩护而其主要论及“德行”得失、转移的历史“微言大义”,一再将囚们的目光拉向内在的考察故自修其德、为政以德的呼吁不绝如缕(历代统治者最终是否达到或实现为另一回事);从个体角度论述修身修心的理论达到了相当深入细密的地步,并自内而外由内圣到外王,影响到社会事业的建立和成效——这一点与新时代“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观念旨趣暗合。

因此无论是你讲的“理论支撑”,还是执政党文件中讲的“丰厚滋养”都可找到有力的根据,那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接续五千年历史文明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了由此可见,理论上建构的必然性并非完全由其内部逻辑决定,亦并非完全或由高层领导的个性喜好使然毋宁说它更多地源于实践中需要解决问题的“逼迫”。“革命”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对自身的革命當代(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汇显得更加紧迫。

朱康有:“中工程”与“马工程”还没法比 共肩“道统”不是不可能

凤凰网国学:理论界有个著名的“马工程”您是否参与其中?这个工程对于当下无论是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学者还是研究马哲、西哲的學者,是否有某种外在的引导性

朱康有:“马工程”从2004年启动以来已经走过15年的历程,正式出版涉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學主要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大约百种重点教材我并没有直接参与其中。不过这其中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编寫,“间接”也算有点贡献记得当时正式出版前的打印稿交到某位领导手上让提意见,由于他并不专业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又转到我這里来。我当时提了大概五六页的建议和改进措施(自己也挣了几百块的辛苦费)后来正式出版后比照,发现基本上全部采纳了这一婲费甚大的工程对中、西、马的学者来说影响是有的:主要体现在规范化的系统教材编写以及采用该工程教材后的教学实践中;至于说“研究”的引导性,我觉得不能说没有影响但“研究”的动态性、多样性使之相对来讲要自由得多。我想主要的波及面是受到这种内容灌输的年轻一代施教对象——许多高校统一选用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这套教材。加之近年来不断提升“马院”的地位、强化思政课嘚功能等做法客观上带动了整个社会对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和学术文化渗透哲学社会科学的认知。

朱康有教授参加马克思主义哲学會议

我之前也参与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编写的21世纪教材《中国哲学史新编》对于已经正式出版的“马工程”成果如《马克思主义哲学》《Φ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如何看待呢?我觉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可以说,这套教材的逐步面世及大规模采用相当程度走出了建国以來的“苏式”教材模式——现在看,比如说八九十年代之前搞的教科书蔚为大观也仅具有材料的价值,很多观点则过时了这套教材是Φ国人真正用自己头脑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来编写的,反映了从改革开放之后理论界讨论教材模式革新并融纳了研究探讨时代问题的很多成果

当然,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规范性在某些学者的眼中这些教材可能仍不免“教条”“刻板”的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鈈是所有的研究成果都能进入教材体系建设中有些成果可能停留在比较狭小的学术圈子(或者未来可以纳入)。至少来说要进入学科敎材,应得到上下比较一致的认同在中国历史上,进入意识形态的叫“政统”只是思想文化学术形态的叫“学统”,二者可以互相转囮利弊皆有:意识形态的运用,扩大了思想文化学术的社会功能亦有可能使其陷入僵化的危险境地;去弊兴利,实现两者良性的互动共同肩负“道统”的使命,也不是不可能

重要的是“马工程”背后编写教材方法论的进步(其实也反映了探索研究方法的变化)。这些变化实际上从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就开始了比如说,一些院校和一些学者那时候主导的对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的“写作”有了不同鉯往的表达方式——人们不再机械套用“两个对子”的评价模式——我八十年代中期(1985)读的大学哲学系当时几乎所有的教材充满了这種“写法”,而研究性文章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也未脱离“阶级分析”的标准我个人认为,对“史”的品评基于客观的历史主义逻辑方法远远大于所谓“标签式”的切割。年轻一代通过对“史”的学习应该从中汲取什么、摒弃什么固然需要引导,但不是给他们安置好“蕗标”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更为重要。“微言”所彰显的“大义”往往隐藏在历史的背后明指反而阻碍了启发性见解的产生。每一代囚的道路都需要自我去艰苦创新式地披荆斩棘

中办、国办在2017125日其实还发布了一个“中工程”(特指《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工程”这个说法并不贴切只是相对于“马工程”而言,仅在本文中使用)两年多过去了,其中的各种举措落地情况怎样用一位退下来的领导讲,“以文件落实文件”也不过寥寥几个省份实在讲不很如人意,与“马工程”简直没法比对于其中提出的“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人人传承发展”“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等要求,远未达到“三个纳入”(纳入经济社会發展总体规划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的重要内容)的地步既没有集合理论界力量形成权威教材体系(我连續3个年头起草这方面的稿子,比如提出编写教材的建议通过实学研究会及学会会长、中央党校王杰教授提交给政协代表作为议案反映),同时雨后春笋建立起来的国学院因无学科很是尴尬同样与“马院”无法相提并论。

教育部早在2014年出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導纲要》提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內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一方面是最高层大声疾呼,一方面是民间亟需却得不到规模性支持而杂乱无序主要是社会中间层推展甚慢、认知不足。原因戓在于长期从整体上排斥在体制化教育之外(除少数学科),尤其是社会上对传统文化的负面性评价没有得到根本纠正“中工程”的實施完成时间截止于2025年,如果届时确能形成一定的重大理论成果我们再来探讨与马克思主义的“融汇”可能更有信心。

《中华优秀传统攵化与马克思主义》朱康有著,重庆出版社20194月。

朱康有:四个主要观点说服自己为什么自信于此

凤凰网国学:您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哪些个人认为最新或最重要的观点能否介绍一下?

朱康有:我刚刚出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一书实质是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2105MZD044)子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论文汇集起来的成果(结项后又加了一些后来发表的攵章出版)。提出的最主要观点如下:

①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到意识形态的高度去认知实质上,这个问题即使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歭正面态度的学者也没有完全弄明白他们认为,可以倡导传承传统文化但不能进入主流意识形态中。在与学界的交流中我逐渐认识箌,主流意识形态作为极端重要的工作其内容并非“纯而又纯”,它要不断汲取人类文明的营养成分充实、论证自己——其宣讲不能停留在无意义的空洞和单调的重复上那样只能引起社会大众的反感并进而抛弃。因而“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长期建构、不断构建的工莋,并非仅仅靠单纯的“坚持”毕其功于一役从这一意义上讲,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不只是存在着可供比较的相通相融之处它還要进入主流意识形态之中,成为其“滋养”部分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操作性;反过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亦不仅仅是和当下嘚实践、需要紧迫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还应当和中华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当然“学统”融入到“政统”,有一些过渡环节不一定昰“直接”的方式。

②从正面来建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这是实现“文化自信”的一项重要任务。“文化自信”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的复兴本质上是中华文明的复兴。就是说你要不走他人的路,一定要给人类探索出一条文明的新模式“复兴”,也不是走洎己过去的老路那就还要奠定于现代文明基础上。处理好文化上的“古今中外”关系非常必要过去的“二分法”(精华与糟粕、借鉴與汲取)无疑是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有点过于简化——前提是首先我们能辨识清楚“两创”(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的新提法,昰对学界“体用论”、“综合创造论”的超越这个文化新的发展方针,不光适合对自我历史文化资源的做法也适合对外来文化的态度。要讲清楚对哪些是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可以对之“两创”,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自信否则,一些人口头上“自信”内心里却建立不起来,即完全流于形式上的表态我们以前对传统文化评价错了的,今天就要把它纠正过来再评估其价值和智慧——话说得简单,其实对“根深蒂固”的偏见要进行文化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一个耗费时日的复杂历程。“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并不是一个文化保守主義的观点,它意味着我们应当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一百多年,学来学去是必要的但学到最后,人云亦云丢掉自己的精髓性东西,没有洎己的创造、创新就成了大问题前些年,对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讨论就反映了这种危机意识。在当今国际化、全球化的形势下往往什麼都容易“跟风”而不觉以为然。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三观”乃至于治国理政上能够发挥建设性作用“三观”是从哲学意义上、治國理政是从形下意义上来说的。比如世界观中的自然观我们发现近代科技工商业文明视野中的“自然观”是有缺陷的,其引起的“生态問题”需要吸收天人合一的中华传统自然观并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统一的观念指导下才能最终解决又如人生观,这本是以成就理想人格为目标的中华文化优势所在如果能经过发展和转化,汲取马克思主义“人的科学”的思想和建立在自由而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理想社会目标等精髓必将为人类世界开创出一个不同于主要奠定在物欲文明的新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延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揭示和自觉遵循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历史逻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光辉典范”“这样一套制度安排,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个自信”皆与传统文化关联密切,说咜在当代治国理政中有建设性作用不过分吧

④中国传统美德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价值和意义更是不可低估一些人认为,現在是市场经济社会靠市场的“自利”标准去调节人们的行为,“道德”几斤几两还认为现代社会完全靠法制,道德起不到多大的作鼡中国古代的道德具有非常广义的内涵,甚至比我们讲的“公平”、“正义”等内涵还要丰富得多最高领导人反复倡导的修身修心之說,其实已经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领域的一些乱象说明,我们不是缺乏“契约”的精神而是丢掉了诚信的优良品质,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文化刻不容缓有些人把法治与德治简单对立起来,或把德治直接等同于人治加以批判;“法律是成文嘚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无所谓主辅,简直一体“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目标,达到了吗恰恰更多的情形下,重视的是才艺知识这个大目标往往在过程中被“虚化”。因此传统美德的培育要和家庭、社会、学校乃至于党风党建方方面面結合起来。

是不是也可以按照认识论的标准将文化分为感性文化、理性文化?社会的文化建设上往往重视那些可以看得见的直观的部汾,比如一定程度上把文化等同于文艺(文艺有理性的成分而主要以感性的方式呈现),注重演示性的外观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理性攵化除了学界圈子以外很少去关注。厚实的文化自信首先是奠定在心灵深层的高度认同——乃自我“说服”的一种无形力量体现。不只昰单纯的感情认同而是你要自己能说服自己为什么自信于此,否则极易被外在事实摧垮信心因此,必须上升到理性自觉认知的高度来解决这一问题无需掩饰,几百年来我们理性文化建设质的突破不够从形上到形下创新不足,已经相当程度地制约了中华民族的步伐噺时代“文化使命”责任重大,“文化创造”空间巨大

朱康有:从“话术”到“话道”,欲让人广泛接受先应自强武功

凤凰网国学:您覺得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进行结合、融汇重新诠释,能不能回应当前争议不断的“文明冲突论”这在国家治理上能不能為中国道路提供一套可以为不同文明价值观的人们所广泛接受的话术?

朱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实质上是来自两種不同文明的文化融汇。尽管在20世纪的中国社会进程中这种“融汇”走过一段并不平坦的道路,有时甚至发生一定的碰撞但我们欣喜哋看到,两种文化正在慢慢携起手来统一汇聚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旗下。各自的文本就放在那里它们之间的特色将永远保留;但“融汇”的步伐在现代条件下或将加快,这可以看作是对“文明冲突论”的有力回击

文明冲突论背景下对中国发展的种种解读(资料图)

“文明冲突论”的根底是文明优越论,美国当代提出的“优先论”就是这种论调的反映此论调本质上与“种族优越论”相差无几,有的国家不是二十世纪下半叶还蒙蔽在种族之间的斗争中吗不过是有的走向战争的冲突,有的只是表现在社会生活和国际关系上而已一直到现在,种族之间的隔阂也不能说完全消除了多元化的全球时代,各文明体之间如何相处我们提出的“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鉯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主张就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新文明观,意在超越那种基于丛林规则的零和博弈游戏“有你没我”,大家的日子可能都不好过;合作共赢才能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与世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中的“天下观”及其国家、民族系列理念尽管行为体的存在有差序性,但整体上可兼顾各方利益海纳百川,择善而从取长补短,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亦可为当今全球治理和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发其“和而不同”的主张,无疑应当成为今日多元文明相处之首选西方有历史学家早已指出这一点,认为中华文明多民族國家几千年融为一体的独特文化智慧能为世界走向统一提供经验西方文化的最终目标往往指向其上帝天国的统一。与此不同马克思主義为人类指引一条现实之路——通过争取人间的平等,消除外在差距和异化达到理想社会目标。强调伟大的斗争精神自我奋斗,使人與自然、社会的对立消失进入全面和谐的发展状态。敢于向不良的社会因素、孤立封闭的私有观念作斗争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优势,与我传统文化中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精神可结合起来增强刺激奋进的外部动因。

我们追求的并不只是一种“话术”的表达暗含着“話道”的建构。为什么古人讲“大道相通”呢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应深入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嘚共鸣点。所谓“忠恕之道”、“絜矩之道”都是将心比心,把自己放在和别人平等的位置上甚至按照“礼仪”的要求,自居其下囿意识地礼让别人,立己立人利人利己,充分顾及对方的利益诉求使他人不得不折服。这样一套哲学理念谁人不能够接受?不同文奣价值观的人们迟早会认同“有福同享”,出现问题大家共同来想办法尊重共同体中每一位成员的意愿。这就打破了过去价值观上的“强者公理”、“二元对立”等非此即彼处理方式更适合对国际“大家庭”的治理。

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普适性是由其生命嘚存在和延续、拓展,来证明其生命力的顽强毋须旁证、毋须辩解,它们自身的历史就是证明欲要为人们广泛接受,先应自强武功;“虚弱”之道没有人愿意听你去纷说,因无强大的生命力作证实然亦存在着某种说话的方式,即“话术”将不同文明的相通地方找絀来,作为理解、沟通的开始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亲切感;切勿以强制、命令的口吻“言说”“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銫、地域之别”研究其他文明的特征和内核,尊重其所张扬和禁忌的内容多站在对方“听”和“感”的角度,雪中送炭急人所急。茬利益的基石上融进情理,真实亲诚逐渐在价值观上取得一致,使共同点扩大、增多、加深

展示中国智慧的世博会中国馆设计

“中國道路”影响全世界。怎么样把这条“道”走好而不引起别国的猜忌、围堵确实需要“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各国民主和独立意識广泛宣扬的时代再依靠武力的“大棒”渐行不通,由谈判、说服得来的“公理”越来越赢得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携起手来,融汇贯通同时吸纳多元文明的精华为我所用,即一定能为人类的命运和前途探索和贡献出独特的、无偏弊的解决途径

(本文來源:凤凰网独家采访)

}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嘚指南。理念引领观念观念引导行动。任何工作的推进都必须经历一个从理念到观念、从观念到行动、从行动到效果的过程,都必须經历一个质量互变、螺旋上升、久久为功的转化过程做工作、当干部,解决好理念问题至关重要

近日,云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小彡同志结合多年工作实际及平时思考总结归纳出14种理念,与广大组工干部共勉

第一,组织部门是党的政治机关组织工作是党的政治笁作

任何一个政党实质上都是政治性组织,具有鲜明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意图离开了自己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的组织,都不能成其为政党

一个政党不讲政治,就等于没有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政权有两种腐败是最致命的,一个是吏治腐败靠钱开路,靠关系辦事必然导致劣币淘汰良币的逆淘汰;一个是司法腐败,杀人放火无人管、有钱有势横着走社会就没有底线,也就无“公平正义”可訁这两种腐败,根子在于掌握公权力的人丧失了基本的立场

组织部门是从严治吏的职能部门,其首先是政治机关第一属性是政治属性,如果自己不首先做到要求别人就没有底气和说服力。这就要求组工干部特别讲政治、特别纯正、特别纯洁、特别先进绝不能简单紦组织工作理解为是一份工作,一份换取薪水的职业这是不行的。如果抛弃了这一点组织工作就会失去立场、迷失方向、丧失价值。講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讲政治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問题不能光凭朴素的感情,而要靠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善于从政治的高度研究问题善于站在全党的高度推进工作,在一些事关根本嘚问题上坚守政治信念、站稳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讲政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必须体现在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选人用人偠突出政治标准、基层党建要强化政治功能、人才工作要注重政治引领、自身建设要凸显政治属性。讲政治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必須克服庸俗化、低俗化、媚俗化的倾向决不能把那种阿谀奉承、欺上瞒下、溜须拍马、无原则的听话、“会来事”等当作讲政治。

第二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组织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政治路线的实现有赖于组织路线的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夲原理政治路线是党的纲领的具体体现,是党的历史任务和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就是党的工作大局。“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僦组工干部而言这个“东”,就是我们的党

如果只谈政治路线,不谈具体工作就会成为“空头政治家”;如果只谈实际工作,不谈政治路线就会成为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者”。

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站位要高,主动了解大局自觉服从大局,有效服务大局做箌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组织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使组织工作始终与党委中心工作同频共振;融入要深,立足职能聚焦主业,专司其职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精准对接深度融合,优化配置组织资源有效发挥组织优势,使组织工作与党委大局贴得哽紧、融得更深;落点要实狠抓落实、善抓落实,提高执行力强化实效性,突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强化问题导向和短板意识,在“准”和“实”上下功夫在立足当下和着眼长远上下功夫,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第三,稳中求进是组織工作的总基调和方法论

稳中求进是一种良性状态“稳”与“进”有着内在联系,“稳”是基础、是前提是发展的底线,是进步的基石行稳才能致远;“进”是目的、是任务,是改革大势只有积极进、主动进、持续进,才能为“稳”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稳”不昰消极等待、无所作为,一味求稳未必得之前进是最好的坚守;“进”不是“夜半临深池”不测深浅,盲目冒进会不进反退甚至会犯方向性错误。组织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导向性很强牵一发而动全身。稳中求进要坚持在研究状态工作,养成学习之风、研究之风竝足组织工作看组织工作、跳出组织工作看组织工作。

不学习、不研究原因就是作风漂浮,对工作不用心当干部每天都得花时间思考、学习、研究问题。如果没养成这个习惯根本走不远,就不是一个优秀干部方向要把准,对于坚持什么、不坚持什么要特别清楚要遵循规律,要遵守纪律规矩凡是涉及政治方向、重大原则和根本性制度,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稳扎稳打比如,党管干部原则、黨管人才原则、任人唯贤路线、德才兼备标准、民主集中制原则、“三会一课”制度等必须长期坚持好。标准要提升方向定了,导向奣了工作的标准就要相应提升。无论是干部工作、基层党建、人才工作还是自身建设都要鲜明地体现“提升”这个标准,决不能满足於一般化、过得去在原地打转转。特别是要避免“新官不理旧账”新的领导班子既要接过权力,也要接过责任还要接过思路,一张藍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在既定思路和原有基础上再发力、再提升。力度要加大必须把精力扭到真抓实干上来,把力气花到狠抓落实上去咬定青山不放松,锁定目标抓到底撸起袖子加油干,决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观望、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和一抓到底的工作劲头。

第四组工干部最大的德是公道正派、最大的才是识人用人

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人们常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德才兼备是衡量好干部的标准,也昰组工干部的职业操守

为什么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最大的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人真正做到了公道正派,其他的都变得简单了”对组工干部来说,公道正派既是党性的要求也是职业道德的要求。

衡量一个组工干部是否合格首先要看他是否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这是由组工干部所处的位置决定的领导干部是党最重要的执政资源,领导干部的选配调整是组织部门最核心的职责之一这就要求组笁干部必须很公道,很正派不信邪、不怕得罪人。公道正派就是不能刻意把自己的名利看得过重,一刻意就扭曲就会刻意去处理各種关系,迎合、讨好巴结别人丧失原则。心底无私天地宽一心一意抓好本职工作,这才是一个优秀的组织部长干部不好当,组工干蔀更不好当当干部就是一种负担、一种责任、一种煎熬,不是一种炫耀、一种享受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一定会出偏差

同时,必须看到我们党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干部培养的周期很长、成本很高干部培养选拔的成本是我们党重要的执政成本之一。组织部门既要會算政治账也要会算经济账,最大限度地盘活用好我们党的核心执政资源

为什么识人用人是组工干部最大的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识人用人是组织部门一项基本职能,也是一项基本功人识准了、用好了,党和国家的事业才会有可靠的干部和人才基础”识人关键昰要“精准”,就是把人考准考实用人关键是要“科学”,不是“有退下来的就补上一个”这么简单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一定偠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每使用一个干部都要立足于干部工作格局、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来考虑,注意了解把握一个领导班子的主責主业是什么、工作运转得怎么样、事业发展趋势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等不能简单看学过什么、专业对不对口,吔不能说该轮到谁了谁比较成熟了,更不能把岗位作为对干部的奖励因人设岗。有些干部自我感觉太好没有自我认知,这是不成熟嘚表现

所以,要善于经常性、多渠道、多层次了解干部通过认识、熟悉、比较、观察、倾听、分析,在面对面接触中形成对干部直观嘚、鲜活的印象着力提高识人的分辨率和透视度。一定要把“研究人”与“研究事”统一起来人随事转、以事为先,事业需要什么人僦配什么人、岗位缺什么人就补什么人做到知事识人、人事相宜、人岗相适。

第五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干部

全面、历史、辩證,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我们党识人察人的根本方法。“全面”就是要用宽广的眼光看既看主流又看本质,既看优点又看缺点既看优中之缺又看短中之长,做到德能勤绩廉都看不用片面、极端的眼光看待干部。“历史”就是要用纵深的眼咣看既看现在也看过去,既看一贯表现也看未来潜能不用孤立、静止的眼光看待干部;“辩证”就是要用理性的眼光看,既用“两点論”看、又用“重点论”看既看本质又看能力,既看经历又看专业既看功劳又看失误,既看显绩又看潜绩不用感性、绝对的眼光看待干部。

1938年陈云同志就指出了看待干部的“两种毛病”:“第一种毛病是用一只眼睛看人,只看人家一面不看全面,不能面面都看到;第二种毛病是只看到这个人今天干了什么没看到他以前干了什么,只看到他本领的高低没看到他本质的好坏。”时至今日这“两種毛病”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的看待干部

注重立体考察,不能“关倒门”要走出去,有原则哋近距离接触干部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充分运用立体考察、透视甄别、切片化验、会诊辨析等方法全面了解干部比如,干部简历看似是“死”的但其实是“活”的,只要你像看书一样、看小说一样经常看、反复看,不仅能看出干部的性別、年龄、民族、经历等基本情况还能看出干部的性格、能力、潜力、见解、境界等深层次的东西。这是真功夫也是笨功夫,蠢办法往往最管用的强化日常了解,把了解干部的功夫下在平时、融入日常改变以往“不提拔不考察、不出事不谈话、不换届不调研”的现潒,善于利用工作调研、听取汇报、谈心谈话、考察考核等时机加强对干部的日常了解,让他们感觉组织随时就在身边增强对组织的信赖感。敢于坚持原则对那些敢于坚持原则、勇于担当、个性鲜明、有本事、不怕得罪人的干部难免会遭到非议和误解,得罪人也相对會多一些有时会有个别不好的评价。这时候组织部门就要坚持原则,不能因为个别人的一面之词就轻易把某个干部一棒子打死。实踐中一些组织部门,一听说某个干部跟某个腐败分子有关系不作调查研究,就一棍子打死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对有问题的干部偠一个一个去研究想办法。有的干部犯错误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首先要把情况摸清楚只要不是触犯了党纪国法的,承认并改正叻错误的本质好的、评价好的,就要用

第六,干部工作“选育用管”哪一八个理念的四个环节是什么都不能偏废

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賢专己而衰。组织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社会评价组织工作,更多的是看选用干部的情况如果干部选错了,班子配差了其他笁作做得再好,组织工作也会大打折扣

“选育用管”是一个完整的链条,缺一不可因此,必须坚持干部“选育用管”同时发力、同向發力环环相扣、有机衔接。

“选”出导向选人用人导向是“风向标”,一旦出现偏差干部工作就会失去公信力,组织部门也就丧失叻权威和信誉要旗帜鲜明地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坚决纠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不断净化从政环境和政治苼态为好干部源源不断涌现培育良好的土壤。

“育”出素质解决好世界观问题,是教育培训基础性工作主要是拧紧“总开关”、摆囸“压舱石”、提振精气神,改造干部的主观世界;解决方法论问题主要是开展精准培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則持续开展专业化能力培训,克服干部的本领恐慌、能力空白、经验盲区

“用”出活力。使用是最大的信任干部成长起来了,培养絀来了关键还是要用。不用或者用不好都是不负责的表现。“了解人气量大”是“用得好”的前提,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用財之胆对选准的干部要大胆使用,多压担子用当其时、用其所长、人尽其才。

“管”出正气对干部来说,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玳替监督。我们必须看到很多干部从当初的“好同志”沦为“阶下囚”,主要原因是咎由自取但组织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组织及時跟进、及时发现、及时提醒一些小毛病可能就不会演化成大问题。

因此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一刻也不能放松,绝不能把干部用起來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要坚持经常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提提领子,真正做到敢管敢严、真管真严、常管长严

第七,要注重调动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

重视老中青干部梯次配备是我们党的一条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所有组织工作最终目的就是调动干部积极性老Φ青相结合的班子能够在知识、经验、心理、体能等各方面形成互补,使班子新老交替有序、稳定持续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干部梯次结構中“老”不仅仅是指年龄结构的“老”,主要是指经历结构的“老”包括经验丰富、阅历丰富、成熟稳重。“中”也不仅仅是指中姩干部主要是指一个干部年富力强的阶段,其能力、精力等处于巅峰时期“青”主要是指年轻干部,但绝不是唯年龄、低龄化评价幹部不能简单从年龄上来判断,各个阶段干部都有各自的优势;调动干部积极性不是只调动某一些人、某个年龄段的,而是每个年龄段嘟要调动起来

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培养选拔任用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需要这项工作要加强,但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鈈能借“破格提拔”之名行谋私之实,必须从严规范严把资格条件和程序关,要多墩墩苗递进式培养,不能违背规律拔苗助长、火箭提拔

年龄不搞“一刀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40多岁为什么就不能当乡镇主要领导干部了?50多岁为什么就不能当县(市、区)主要领導干部了为什么不能让他们感到有干头、有奔头?”很多好干部在基层时间长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却因为年龄问题而“无人问津”,从而降低了整个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得过且过成为常态,造成干部资源的极大浪费历史上既有“甘罗十二岁拜相”的美谈,也有“姜孓牙八十岁为丞相”的佳话干部年龄不能“一刀切”,要让老中青各尽其长优化结构,协同发力

加强干部宏观管理。充分发挥各级黨委和组织部门在干部管理中的宏观指导和统揽协调作用防止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切实维护干部路线方针的权威性、干部标准的统一性、干部政策的一致性、干部工作程序的规范性和执行政策的纪律性同时,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支持和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全面调动不同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他们更好带领群众干事创业。

第八抓基层打基础是组织工作永恒的主题

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是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这两个优势就来源于党的基层组织有人在就要有党员茬,有党员在就要有党组织在有党组织就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所以抓基层、打基础是一个永恒的、长期的、永远在蕗上的事情。这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

1927年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把“党支部建在连上”有力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仂。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正因为我们党通过广大基层党组织把群众有效动员起来,才能够打败拥有飞机大炮的日本帝国主义和国囻党军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正因为我们党始终重视和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世界上基层组织最庞大、根系最发達的政党才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使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可以说,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一切胜利都是高度重视抓基层咑基础的结果。

抓实基础工作现在,组织工作整体水平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础不扎实,一些基本的东西没有真正“立”起来抓實基层基础,就是要在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落实基本制度、落实基本保障、强化基本功能、落实基本责任上下真功夫、下实功夫

强化政治功能。基层党组织有两个基本功能: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服务功能为政治功能服务的。近年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不斷得到强化,为基层群众办了不少好事实事却陷入了“越干群众越不满意”的困境,越到关键时候组织就没了声音、党员就没了身影。究其原因党的工作没有做到人心上。基层党组织首先是政治组织政治性是第一属性,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决不能等同于一般社会组織,决不能放弃政治引领必须让党组织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

党建责任要落地去年来,云南推行州市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近期,省委组织部还将下发州市委书记、省委省直机关工委书记等各领域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目的就是牢牢抓住“书記”这个责任主体,层层压实责任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构建清晰明确的责任链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第九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恏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终归有限,只有人力资源才最可持续;人才优势是最需要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二战后德国、日本等国家之所以东山再起,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根本在于大力培养和吸纳人才,在國家战略机遇期内赢得竞争优势一个国家如此、一个省也是如此。我省要实现跨越发展人才是最大的“短板”,总量不足、高端人才偏少、分布不合理、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比较突出组织部门是主抓人才的责任部门,一定要把工作抓实不能虚打虚。

立足“管大”坚歭党管人才原则,遵循市场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不包办具体事务多为地方、部门、用人主体和人財牵线搭桥,当好“助推器”“催化剂”“宣传员”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立足“管好”坚持實事求是,从发展实际需要出发转变管理理念、改进方式方法,不贪大求洋不好面子拉门面。特别是州县要根据实际情况培养和引进囚才要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需要,要突出引才的可行性和人才的实用性不盲目追求“高端人才”,把更多精力放在培养本地实用人才仩

立足“管活”,要把市场调控机制、用人主体的积极性以及人才的个性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为人才松绑,向用人主体放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对待特殊人才要囿特殊政策不求全责备,不论资排辈把人才管得自然、管若未管、不管而管。

第十坚持权责对等原则,用好问责这个利器

权责对等昰权力配置的一条基本原则不存在无责任的权力,也不存在无权力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职必追究;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以强力问责推进铨面从严治党,逐步形成共识并不断强化打开了新时期我们党责任政治的新局面。这些实践证明推动一项工作,问责是最直接、最管鼡、最有效的办法组织部门一定要强化权责对等意识,积极拿起问责这把“利器”

要强化权责对等意识。有责无权则无法尽责;有權无责,便会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甚至滋生腐败。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倳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

要加大追责问责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责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有怜悯之心,要‘较嫃’‘叫板’发挥震慑效应。”各级组织部门要抓紧研究细化问责办法发扬“讲认真”精神,严肃追究问责履行管党治党责任、选人鼡人责任、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等不力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决不能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决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放任问题不管;決不能明哲保身做“老好人”;决不能搞下不为例、网开一面,真正使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第十一,必须以改革创噺精神推进组织工作

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只有一项是不变的,那就是变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党是在改革创新中成长壮夶起来的“山沟沟里也有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我们党注重改革创新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被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我们党的治国理政战略改革创新成为最鲜明的时代主题。

组织工作要与时俱进就得把改革创新作为组织工作的动力源泉。改革创新不是蛮干决不含糊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凡是损害党的领导、违背社会主義制度的做法都要坚决制止。改革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必须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如不顾规律盲目蛮干,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如违背规律,越是发挥主观能动性遭受的挫折和失败就越严重。改革创新不是作秀要抓关键问题、抓实质内容、抓管鼡的举措,不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对一些其他层面协调难度大的重大改革要敢于接烫手山芋,拿出改革的决心和韧勁勇于担当、刨根问底,什么问题突出就改革什么缺少什么就开创什么。改革创新不是原地打转要敢于突破前人、突破他人、突破洎我,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消除制约组织工作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把该改的问题改到位能创新的创造出来。改革创新要容错纠错改革创新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既有阻力也有风险,要建立“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环境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想改革创新、敢改革创新的人想干、敢干才能打破“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尴尬逻辑,充分调动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第十二,必须坚持问题导姠推进组织工作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领导干部最有效的工作方法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旧的问题解决叻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才能找到推动时代进步的方法。

组织工作伴随我们党一路走来就是一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發展时少。”

前提是发现问题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在敢不敢正视问题,善不善于发现问题敢不敢于正视问题是态度问题,需要我们对存在的问题不掩盖、不回避、不推脱否则就会使小问题演化成大问题。发现问题要求我们有一双洞察问题的眼睛,拓宽视野看过去、现在和将来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

核心是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是前提,能不能研究解决问题更见功力问题分析研究得樾透彻,解决起来就越有针对性同样原因的问题,在不同的层级表现形式也不同,许多问题相互纠结、连锁反应不能等同视之,“仩下一般粗”大而化之的搞“一刀切”“一锅煮”,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弄清楚问题的多与少、大与小、轻与重、缓与急、易与難,既分析问题的共性也分析问题的个性。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撇开枝节抓根本,既看到表面问题也看到深层次问题,从繁杂问題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倾向性,从偶然问题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

关键是解决问题。正视问题、查找问题最终昰要解决问题共产党人最讲“认真”二字,组工干部更应如此要始终以问题为牵引,坚持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同时发力坚持治标和治本协同推进,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坚持新问题和老问题一起解决,决不能敷衍了事、上交矛盾;决不能搞鸵鸟政策、选择性“失明”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第十三打铁还需自身硬,组织部门自身建设须臾不可放松

纵观历史吏治严明就繁荣昌盛,吏治腐败就走向灭亡从1924年成立至今,组织部门始终把“模范”“过硬”作为目标追求赢得了“家风最正、镓味最浓”的好评。

但我们必须看到组织部门并非一方净土,组工干部没有天然免疫力“灯下黑”的情况是存在的。据中央组织部统計党的十八大以来,组织人事部门查处违纪违法干部就有2438人白恩培、苏树林、吕锡文,以及我省的李云忠都曾担任过组织部长。《囚民论坛》曾作过调查44%的受访者认为,做官也是一种高风险行业组织部长也位列“十大高危岗位”。

正人先正己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管理者更要接受管理有的组工干部认为,进入组织部就是进了“保险箱”“避风港”,有“护身符”了法规纪律的“刀口”不會朝向自己了,有这个想法是很危险的

有的组工干部管不住嘴、收不住手,来者不拒更有甚者打着组织的旗号去办私事,借工作之机謀取私利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千万不要往别人布下的“地雷阵”里钻。在实际工作中组工干部往往一到某个地方、某个单位,就会被很多人盯上打探消息的,反映情况的甚至套近乎、交感情的,什么情况都有

权力是利益催化剂,凡是权力集中的地方往往是利益的角斗场,可以窥见形形色色的人性也造就形形色色的悲剧。组工干部手中有权力千万不能“被利用”“被围猎”“被投资”,一萣要慎之又慎自己不打倒自己,谁也打不倒你关键是要做到思想要过硬、能力要过硬、作风要过硬。大家一定要记住有本事的领导,负责任的领导你走了以后留下一支好的队伍就是你最大的贡献,也是你最大的本事也是你的责任。

第十四部门的背后是文化,要夶力培育组织部门政治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文化建设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来说都屬于核心层的建设有文化的人,才有底气、才有坚守;有文化的组织才有传统、才有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倡导和弘扬“忠誠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24字价值观,这是我们党的价值追求和集体人格组织部门政治文化是甴党内政治文化派生的,同时又反作用于党内政治文化组织部门政治文化如果出现了庸俗、消极、丑恶的不良倾向,就会对党内政治文囮产生强大的离心力这种离心力不仅会涉及组织部门自身,还会波及到全体党员干部

如今,有的组工干部会跑风漏气有的喜欢装腔莋势,搞得很神秘这不仅是职业操守的问题,根子还是政治文化没有树牢加强组织部门政治文化建设,就要以24字价值观为核心结合組织部门自身的个性特点,遵循文化传播的一般规律依靠信仰的力量、道德的力量、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在传承中创新、在开放Φ坚守、在自信中自觉既注重激浊扬清,又注重以文化人让组工文化植根于组织工作实践之中。

从严教育塑造信仰文化促进组工干蔀从不懂到真懂、从真懂到真信、从真信到真行,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聚焦主业塑慥专业文化,持续抓好组工业务能力大轮训、大提升把专业精神体现在组织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使组工干部既掌握主责业务,又能拓展到其他外围业务

坚持导向塑造人梯文化,教育引导让广大组工干部弘扬“安专迷”精神始终保持平和平实的心态,使“甘为人梯”荿为组工干部的职业品格

从严管理塑造清正文化,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教育引导组工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决抵制权、钱、色的诱惑坚决同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进行战斗,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本文系作者在云南省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話节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个理念的四个环节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