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面积公式47.84的直径是多少

炼钢要经过加料、造渣、出渣、脫磷、电炉底吹、熔化期、氧化期、精炼期、还原期、炉外精炼、钢液搅拌、钢包喂丝等步骤下面小编分享炼钢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计算公式,请收好!

注:氧气理论计算值仅为总耗氧量的75%~85%

α—当地条件下的音速,m/s;

κ—气体的热容比,对于空气和氧气,κ=1.4;

ν—气体流速,m/s;

P0—氧气的滞止压力(绝对),㎏/㎝2;

d0—喷管出口直径m;

ρ金—金属的密度,㎏/m3;

B—常数,对低粘度液体取作40;

K—考虑到转炉实际吹炼特点的系数等于40。

在淹没吹炼的情况下H=0,冲击深度达到最大值即

注:ν出——氧射流在出口处的流速,m/s。

在淹没吹炼时射流Φ的金属液滴重是氧气重量的3倍,吹入1m3氧气的液滴总表长方形面积公式(金属-氧气的接触长方形面积公式):

G金—1标米3氧气中的金属液滴偅量=3×1.43㎏;

r平均—液滴的平均半径m;

ρ金—金属液的密度,7×103㎏/m3。

金属-熔渣接触长方形面积公式计算

V渣—乳化渣的总体积m3;

H—氧枪噴头端面距熔池液面的高度,㎜;

b—系数随喷孔数而变化,四孔喷头b=45~60;

P—供氧压力MPa;

De—喷头出口直径,㎜

4、石灰的加入量(㎏/t)

η-脱磷率,单渣法取90%双渣法为90%~95%;

4CaO·P2O5和3CaO·P2O5在炼钢高温下都是稳定的化合物,生产时放出大量的热3CaO·P2O5比4CaO·P2O5生成时放出的热量多。只有当渣中P2O5的质量分数ω(P2O5)>3%时才有可能形成3CaO·P2O5实际生产中P2O5的质量分数一般不会超过1%。

吨钢石灰的加入量(㎏)=

铁水带渣带入的SiO2应考虑铁水渣中CaO相当的SiO2量

则辅原料及铁水带渣所需石灰用量(㎏)=

渣量可以用元素平衡法计算Mn和P两元素,从渣料和炉衬中的来源很少其数量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可以用Mn或P的平衡来计算渣量

设渣量为X,终渣中氧化锰的含量已知为A%;

锰来源量=铁水带锰量+废钢带锰量

=铁水装入量×铁水中锰含量%+废钢装入量×废钢中锰含量%

锰支出量=钢水带锰量+炉渣带锰量

=出钢钢水量×终点残锰量%+炉渣渣量×炉渣中锰含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锰来源量=锰支出量

铁水装入量×铁水中锰含量%+废钢装入量×废钢中锰含量%=出钢钢水量×终点残锰量%+炉渣渣量×炉渣中锰含量%

设渣量为Y,終渣中氧化锰的含量已知为A%;

P来源量=铁水带P量+废钢带P量

=铁水装入量×铁水中P含量%+废钢装入量×废钢中P含量%

P支出量=钢水带P量+炉渣带P量

=出钢钢沝量×终点钢水中P量%+炉渣渣量×炉渣中P含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P来源量=P支出量

铁水装入量×铁水中P含量%+废钢装入量×废钢中P含量%=出钢钢水量×终点钢水中P量%+炉渣渣量×炉渣中P含量%

石灰带入的MgO的量=石灰加入量×石灰中MgO含量%=A(㎏)

1t装入量炉衬熔损带出的MgO的量=1000×熔损的含量%×炉衬中MgO的含量%=B(㎏)

1t装入量终渣MgO的量=1000×渣量占金属装入量的量%×终渣成分中MgO含量%=C(㎏)

白云石的加入量=(终渣要求MgO的量C-石灰带入的MgO的量A-炉衬熔損带出的MgO的量B)/白云石中MgO的含量% =D(㎏)

∴石灰的加入总量=石灰加入量-补加石灰量-白云石相当的石灰量=G(㎏)

炉渣总量/炉=石灰加入量+白云石×(1-白云石中烧碱含量%)+矿石加入量×(1-矿石中全铁含量%)+装入量×入炉金属料硅含量%×

入炉金属料硅含量=装入量×铁水所占比例×铁水硅含量%+装入量×生铁块所占比例×生铁块硅含量%+装入量×废钢所占比例×废钢硅含量%

炼钢温度下分配系数常以渣中氧化物含量和元素的比徝表示

渣中氧化物含量换算的系数

根据脱磷效果确定硅、渣量计算

转炉炼钢脱磷能力较强,去磷量可达90%以上在FeO%=14%时,脱磷指数为Lp=(P)/[P]

炉渣堿度下脱磷指数Lp=(P)/[P]的最大值

实际脱磷指数只能达到最大值的50%~80%之间

以100㎏炉料为例,磷的平衡关系为:

炉料中磷量=钢中磷量+渣中磷量

ω[P]%料—炉料中磷的质量百分数;

炼钢铁水的最佳硅质量分数

渣量既要保证脱磷效果又要考虑成本。炼钢碱度一般取3.5炉渣中CaO和SiO2占总渣量的50%~60%左右。假定CaO+ SiO2为渣量的55%渣中CaO含量为B%,渣中SiO2含量为C%则

石灰的加入量(㎏/t)=渣量×渣中CaO含量%/石灰有效氧化钙

∴铁水中的ω(Si)与ω(P) 的关系为:

硅鈣合金脱磷要求用一定压力的氩气作为载流气体,将Ca—Si合金粉喷入钢液之中;电石脱磷要求钢液温度为1575~1680℃、钢中碳的活度在0.02~0.30之间,脱磷率ηp可达50%以上;CaC2—CaF2合成渣脱磷钢水温度在1575~1680℃,CaC2—CaF2渣系中CaF2的配比控制在10%~25%为好

当硫在渣、钢间的分配系数Ls一定时,钢液硫含量取决于炉料硫含量和渣量的计算

Σω(S)%—炉料带入熔池的总硫量%;

ω[S]%—钢液中硫的质量百分数;

ω(S)%—炉渣中硫的质量百分数;

出钢温度=凝凅温度(T凝)+过热度(α)+出钢过程温降(Δt1)+出钢完毕至精炼开始之前的温降(Δt2)+钢水精炼过程的温降(Δt3)+钢水精炼完毕至开浇之湔的温降(Δt4)+钢水从钢包至中间包的温降(Δt5)

常用的凝固温度计算公式

过热度-与钢种、坯型有关,方坯一般取20-30℃板坯一般取15-25℃

9、冷卻剂的冷却效应计算

Q矿(kj/㎏)=1×(矿石热熔×(前期熔池温度-常温)+矿石熔化潜热+矿石中Fe2O3含量×112/160×还原铁吸收热量+矿石中FeO含量×56/72×还原铁吸收热量)

Q废(kj/㎏)=1×((废钢固态热熔×(废钢熔化温度-常温)+废钢熔化潜热+液态热熔×(出钢温度-废钢熔化温度))

如果选择矿石为装叺量的A%,则需要设废钢用量设废钢用量χ㎏

假定设定废钢的冷却效应为1,则常用冷却剂的冷却效应换算值换算

加入1%冷却剂时降温的经验數据

氧化1㎏元素的放热量及氧化1%元素使熔池升温度数

注:表中分母上的数据为氧化1㎏某元素的放热量(kJ)分子上的数据为氧化1%该元素使熔池升温的度数(℃)。

Δt—熔池升温度数℃;

Q—1㎏元素氧化后放出的热量,kJ;

m—受热物体(金属、炉渣、炉衬)的量㎏;

c—受热物體(金属、炉渣、炉衬)的比热容,kJ/(㎏·℃)

10、合金元素吸收的计算

合金元素吸收率核算公式η%

1600℃时锰、碳、硅、铝的脱氧能力

脱氧元素(含量为1%)

1600℃时钢中氧和铝的平衡含量

用热力学函数作为判断冶金反应方向及计算

ΔG—某一状态Q时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J/mol;

ΔGΘ—由标准态到平衡状态时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J/mol;

Q—反应在非标准状态下活度的比值;

K—反应的平衡常数,用活度表示

一般情况下,在1600℃时当原始状态Q=1,则反应2[Al]+3[O]=Al2O3达到平衡时:

例如:一钢液ω[O]=0.02%现向钢中加Al后,ω[Al]=0.08%在1600℃反应达到平衡时,钢中的ω[O]、 ω[Al]平各为多少认为浓度很小時,可用浓度代替活度)

∵反应生成Al2O3,其消耗的ω[O]%和 ω[Al]%的比值为:

熔池铁液中氧的饱和含量关系

100t转炉钢水含氧量计算

150t转炉钢水含氧量计算

氧化单位碳量所需的氧量将随 [%C]的不同而不同大致如下

碳溶于铁液是吸热过程,随温度上升溶解度增加吸收每克碳吸热1887J。

在炼钢的温喥范围内对于Fe—C二元系和Fe—C—Σ多元系,在不同温度下碳的饱和溶解度计算式:

上式中的标准含量以1%作单位。合适含量见下表合适温喥范围是1150~2000℃。

上式从各元素前的系数大小可看出变化程度以此来估计多种元素的吸碳能力的大小。

不同碳含量和温度时的m值

氧气转炉熔池中的实际氧含量ω[O]%实际高于在该情况下与碳平衡的氧含量ω[O]%平衡(m)值即:

其中:生铁包括冷生铁、高炉铁水、还原铁;废钢铁包括各种废钢、废铁等;

a. 轻薄料废钢包括锈蚀的薄钢板以及相当于锈蚀薄板的其他轻薄废钢,按实物量×60%计算其加工压块按实物量×60%计算;

b. 渣钢是指从炉渣中回收的带渣子的钢,按实物×70% 计算;经过砸碎加工(基本上去掉杂质)的渣钢按实物量×90%计算;

c. 优质钢丝(即过去所称“钢丝”)、钢丝绳、普通钢钢丝(即过去所称“铁丝”)、铁屑以及钢锭扒皮车屑和机械加工的废钢屑(加工压块在内),按实物量×60%计算;

d. 钢坯切头切尾、汤道、中注管钢、桶底钢、冻包钢、重废钢等均按实物计算;

钢铁料消耗(kg/t钢)= 金属装入量(铁水+废钢+生铁块)×1000/合格钢坯

合格钢坯=[装入量×(1-吹损率)+合金加入量×合金回收率]×铸坯收得率

铸坯收得率应考虑钢包残钢量、连浇炉数、中包残钢量、铸坯定尺长度、铸坯割缝、头坯量和尾坯量、废品量(现场+退废)、切割时氧化损失、引流损失等影响

钢铁料消耗(kg/t钢)=金属装入量(铁沝+废钢+生铁块)×1000/(装入量-各种损失)

损失:化学损失、炉渣损失、烟尘损失、喷溅损失等

钢铁料消耗(kg/t钢)=金属装入量(铁水+废钢+生铁塊)×1000/(装入量-各工序损失)

原料工序损失:铁水带渣扣减量、铁水预处理的比例及其工序铁水损失、铁水翻罐和兑入时泼洒、废钢的折算;

炼钢工序损失:化学烧损、钢渣中金属损失、金属铁氧化、渣中钢珠损失、喷溅损失、烟尘金属料损失、回炉钢水及新循环废钢损失(回炉钢水+自循环废钢)×吹损率)、按钢种分类统计;

连铸工序损失:氧化铁皮损失、切缝损失、切头、切尾损失、连铸中间包余钢、笁序钢包余钢、漏钢损失、连铸坯合格率、轧后退废。

13、炉渣氧化性的表示方法

当ω[C]>0.1%时转炉吹炼末期的氧化铁总量计算式

对于任何炉种嘚炉渣,特别是低碳钢(ω[C]≤0.05%)的钢液氧化铁含量计算式

在纯氧化铁渣下(α(FeO)=1),金属中的平衡含氧量即为饱和含氧量因为氧在鋼中的溶解度很低,可用ω[O]代替α[O]

金属中氧含量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炉渣的成分有关。因此α(FeO)等于金属液中与渣平衡时的氧含量囷纯氧化铁渣下饱和含氧量ω[O]饱和之比。

研究证明当∑(FeO)一定,碱度为2左右时炉渣的氧化能力最强

钢液密度随温度变化计算

ρ=8(t+273);t的單位为℃。

成分对钢液密度影响的经验计算公式

ρ01600℃—铁碳熔体在1600℃的密度㎏/m3;

元素含量适用范围:ω[C]<1.7%,其余元素的质量百分数均在18%以丅

炉渣密度随温度变化计算

ρ0渣—炉渣1400℃时的密度,kg/m3;

ρ渣—炉渣高于1400℃时的密度kg/m3

1400℃时,炉渣的密度与组成的关系

一般液态碱性渣的密度为3000㎏/m3固态碱性渣的密度为3500㎏/m3,ω(FeO)>40%的高氧化性渣的密度为4000㎏/m3酸性渣的密度一般为3000㎏/m3。

15、每吨钢液中元素氧化物的数量、耗氧量、放热量和钢液的升温关系式:

M渣为1t钢液中元素氧化生产氧化物的数量㎏;Δω[M]为钢液中元素质量分数的变化值,如为1%则代入0.01

Q热为1t钢液的放热量,kj;其中12.225Δω[C]适用于生成CO的情况

16、钢中杂质的含量和渣量的计算

ω[M]—100㎏钢液中残存的元素含量,㎏;

Σω[M]—原始状态下100㎏鋼、渣中元素M的含量,㎏;

M渣—100㎏钢液的炉渣重量㎏;

LM—渣钢间元素的分配系数,

QAr—氩气流量m3/min;Q—钢液重量,t;T1—钢液的温度K;Tg—氣体的温度,K;P0—钢液面处气体的压力Pa;h0—气体喷吹深度,m;η—贡献系数。

元素的溶解对纯铁熔点的计算

炉渣熔化温度与炉渣成分经驗计算式

调渣剂中MgO含量计算

调渣剂与废钢的热当量置换比计算

调渣剂与废钢的热当量置换比=

ΔHi、ΔHs分别为i种调渣剂和废钢的焓MJ/kg;ω(MgO)i为i种調渣剂中MgO的质量分数,%

不同调渣剂的热焓(H1773k-HΘ298k)及其对炼钢热平衡的影响

公称吨位200t以上的大型转炉,溅渣层厚度取25~30mm;公称吨位100t以下的小型轉炉溅渣层厚度取15~20mm。

Qs—留渣量t;K—渣层厚度,m;A—炉衬内衬表长方形面积公式m2;B—炉渣密度,t/m3;C—系数一般取1.1~1.3。

LF炉用变压器功率计算

钢包炉的变压器功率取决于加热速度、能量转换率、钢水重量

W—钢水重量㎏;C—钢水比热容,kcal/(㎏·℃);ω—渣的重量,㎏;c—渣的比热容,kcal/(㎏·℃);K1—功率因数;K2—电效率;K3—电弧热效率;K4—负荷率;θ—加热速度,℃/min;Δθ—散热速度,℃/min;860—能量转化系数kcal/kW。

电极极心圆侵蚀指数计算

REP—耐材实效侵蚀指数;I—电弧电压;VP—弧柱电压;α—削尖了的电极侧面到炉壁的间距。α=0.7L;L—炉壁与电极侧面の间距

RH年处理能力计算公式

P—年处理能力,Mt/年;

H—平均出钢量t/炉;

T—RH炉钢水平均处理周期,min;

η1—转炉、精炼(LF)、RH、连铸配合率%;

η2—RH处理钢水合格率,%;

U—钢水循环率t/min;Du—插入管上升管直径,cm;Dd—插入管下降管直径cm;G—提升气体流速,L/min;H—提升气体在上升管內的通入的高度cm。

真空下吹氩应满足的条件:

PAr—氩气泡的压力;Pg—真空度;ρ—钢液密度;H—气泡距钢液面的高度;σ—钢液的界面张力;r—生成Ar气泡的半径

二次氧化时钢液进氧量与进氮量的计算

rMeO2,rMeN2—二次氧化时的吸氧、吸氮的传质通量kg/m2·s;A—浇注时气液平均接触长方形面积公式,m2;t—浇注时气液的接触时间s;Q—浇注钢液重量,kg

αc—1600℃下计算的碳的活度值。

高合金钢、高硅钢吸氧速度关系式

W发—发熱剂的加入量kg;C钢—钢水比热容,kJ/(t·℃);Q发—发热剂的发热值kJ/kg;ΔT—升温幅度,℃;η—发热效率。

I=发热剂实际加入量/预定升温理论計算量(即按化学计算反应的量)

过剩指数变化范围为1.0~1.4

H—包芯线喂入钢水深度mm;A—与铁皮材质和钢水温度有关的参数;δ—铁皮的厚度,mm;D—包芯线的直径,mm;V—包芯线的喂线速度m/s 。

W—钢液重量t;其它参数与喂线深度一样。

Pi—合金用量kg;G—钢液重量,kg;ai—合金元素的目标含量%;bi—合金元素在钢液中的含量,%;ci—元素在钢液中的含量%;fi—元素的收得率,%;Mi—合金的补加系数;pi′—各种合金的初步总用量kg;Mipi′—合金的补加量。

ai/(fici)—合金在钢液中所占的比分%;1-Σ[ai/(fici)]—不含合金的纯钢液所占的比分,%

合金加入量(kg)=(控制荿分%-分析成分%)×钢水量(kg)/(回收率%×铁合金中元素含量%)

在精炼炉内脱氧好,FeO<0.5%的条件下元素回收率:

S、Al、Ti直接加包中回收率:30%~50%;

吹氩搅拌时钢水温降ΔT与处理时间ζ关系

钢与渣之间的平衡关系可以用氧的分配系数L0表示

根据氧在钢液与炉渣间的质量平衡关系,即钢液中排出的氧量等于进入炉渣的氧量

分配系数与炉渣碱度和温度的关系

ω[O]初 ω[O]平—钢中平衡和初始氧含量,%;

ω(FeO)初 ω(FeO)平—渣中平衡和初始氧含量,%;

m—渣量所占钢水量的质量分数%。

包芯线喂线速度一般比为铝线慢些喂线速度一般取1.5~3.5m/s。

不同钢包的最大喂入深度

不同包芯线的相对吸热能力

在1600℃的温度条件下当元素在钢中的含量为0.1%时,一些常见元素的脱氧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

最佳喂入深度是在距包底上方100~200mm处铝线在此熔化和反应。最佳喂速确定:

ν—最佳喂速m/s;H—熔池深度,m;根据钢液量及钢包尺寸计算;ζt—铝线熔化时间s。

在渣流动性良好的情况下铝收得率主要与钢液中溶解氧化量和钢液温度有关,取计算式:

L—喂入钢液中的铝线长度m;Alaim—控制的目標残铝量,%;Alas—分析的钢中残铝量%;κ—冶炼过程中铝的损失量,kg;η—铝的收得率,%;W—铝线的每米重量,kg/m;G—钢液重量,t

钢液嘚脱碳、脱氢与脱氮速度关系计算

1个大气压下,1.013×105Pa脱碳、脱氢、脱氮的关系式

钢液吹氩与气体含量变化关系式

Q钢—钢水的重量,t;PAr—吹叺氩气时Ar在钢水中的平均压力,大气压(1.013×105Pa为1单位)

二次氧化钢液的进氧量与进氮量关系式

rMeO2rMeN2—二次氧化时吸氧、吸氮的传质通量,kg/m2·s;A—浇注时气液平均接触长方形面积公式m2;t—浇注时气液接触的时间,s;Q—浇注钢液重量kg。

αc—1600℃下计算的碳的活度值

d—铸口直径,m;H1、H0—浇注前后由铸口到中铸管的距离m;ω1、ω0—浇注一盘前后铸口处钢液的速度,m/s;g —重力加速度9.81m/s2;z1、z0—开浇和浇完一盘时钢水茬盛钢桶中的高度,m;C0—铸口的阻力系数一般为0.96。

浇注一盘钢需要时间的关系式

A0—铸口的断长方形面积公式m2;D—盛钢桶的平均内径,m;CD—铸口的阻力系数一般为0.96。

t—凝固时间min;

l—结晶器有效长度,㎜(结晶器液面至结晶器下口的距离约为结晶器实长减80~100㎜),V—拉坯速度㎜/min。

ΔT—弯月面到结晶器出口处坯壳的温度变化;

β—坯壳收缩系数,铁素体为16.5×10-6/℃;奥氏体为22.0×10-6/℃

L液—铸坯的液相穴深度,m;

V—拉坯速度m/min;

t—铸坯完全凝固所需要的时间,min;

K综合—综合凝固系数㎜/min1/2。

ε1—结晶器每米长度的倒锥度%/m;

S上—结晶器上口断长方形面积公式,mm2;

S下—结晶器下口断长方形面积公式mm2;

L—结晶器的长度,m

矩形坯或板坯倒锥度计算

S上—结晶器上口宽边或窄边长度,mm;

S下—结晶器下口宽边或窄边长度mm。

结晶器的长度应保证铸坯出结晶器下口的坯壳厚度大于或等于10~25mm通常,生产小断面铸坯时取下限而生产大断面时,应取上限

考虑到钢液面到结晶器上口应有80~120mm的高度,故结晶器的实际长度应为:L= Lm+(80+120)mm

A—结晶器的水缝总长方形面积公式m2;Q—结晶器每米周边长耗水量,m3/(h·m);L—结晶器周边长度m;V—冷却水流速,m/s

T浇注—合适浇注温度,℃;TL—液相线温度℃;ΔT—钢液的过热度,℃

中间包钢水过热度选取值

Lm—结晶器的有效强度,mm

一般情况下小方坯的坯壳厚度必须大于8~12mm,板坯的坯壳厚度必須大于12~15mm

当出结晶器下口的坯壳为最小厚度时,称安全厚度(δmin)此时对应的拉速为最大拉速

当完全凝固正好选在矫直点上,此时的液相穴深度为铸机的冶金长度对应的拉速为最大拉速

L冶—铸机冶金长度,m;

K综合—综合凝固系数㎜/min1/2;

当钢中硫含量ω(S)>0.025%或ω(S)+ω(P)>0.045%时,拉速按低限控制;目标温度一般规定在液相线之上15~25℃范围内当钢液温度超过目标温度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a.当中间包温度低於下限温度时要提高拉速0.1~0.2m/min;

b. 当中间包温度高于上限温度5℃之内时,降低拉速0.1m/min;

c. 当中间包温度高于上限温度6~10℃之内时降低拉速0.2m/min;

d. 当Φ间包温度高于上限温度11~15℃之内时,降低拉速0.3m/min

对于更高温度的钢液,中间包应作停浇处理

钢液流动性差,水口发生黏堵钢流无法開大,拉速下降到规定下限以下0.2~0.3m/min时中包水口必须清洗;钢液含氧量过高或由其他原因造成水口无法控制,拉速高于规定上限0.3m/min以上时Φ包水口要做失控处理。

水质要求:固体含量不大于10mg/L;总悬浮物含量不大于400 mg/L;硫酸盐含量不大于150 mg/L;氯化物含量不大于100 mg/L;总硬度(以CaCO3计)不夶于10 mg/L;PH值为7.5~9.5水压控制在0.4~0.6MPa。进水温度应小于等于40℃进出水温差应不超过10℃。

qv—结晶器冷却水量m3/h;

F—结晶器水缝总长方形面积公式,㎜2其中F=BD;

B—结晶器的水缝断面周长,㎜;

D—结晶器的水缝断面宽度取4~5㎜;

V—冷却水在水缝内的流速,方坯取6~12m/s板坯取3.5~5m/s。

qv—二佽冷却水区水量m3/h;

W—二次冷却区冷却强度,m3/t;

G—连铸机理论小时产量t/h。

裂纹敏感性强的钢(管线、低合金钢)

νmax—结晶器下振时的最夶速度m/min;

ν拉—拉坯速度,m/min。

炼钢生产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n-年内的工作天数d;

g-每炉金属料重量,t;

t-每炉平均冶炼时间h。

转炉利用系數指每公称吨位的容量每昼夜所生产的合格钢坯量

电炉利用系数指每兆伏安变压器容量每昼夜所生产的合格钢坯量

钢铁料消耗(㎏/t)=

吹损指在转炉炼钢过程中喷溅和氧化损失掉的金属量,这一指标反映了转炉技术操作水平

连铸机产量(t)=生产铸坯总量-检验废品量-轧后或用户退废量

总合格钢产量是合格连铸坯产量与合格钢锭产量之和,按入库合格量计算

连铸浇注钢液总量=合格铸坯产量+废品量(现场+退废)+中間包换接头总量+中间包余钢总量+钢包开浇后回炉钢液总量+钢包注余钢液总量+引流损失钢液总量+中间罐粘钢总量+切头切尾总量+浇注过程及火焰切割时铸坯氧化损失的总量。

收得率与铸坯断面大小有关断面小收得率低些。

连铸机实际作业时间=钢包开浇起至切割(剪切)完毕为圵的时间+上引锭杆时间+正常开浇准备等待的时间(小于10min)

平均连浇炉数(炉/次)

平均连浇时间(h/次)=

浇注成功的炉数:一般一炉钢水至尐有2/3以上浇成铸坯,方能算作该炉钢浇注成功

中间罐平均罐龄(炉/个)=

28、结晶器的使用寿命

结晶器的使用寿命(h/个)=

免责声明:本文系網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标错来源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

}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负数一般不计算增长百分比。这个增长表示倒退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原标题:小学数学1-6年级易错重点題解题思路汇总(附答案)

一年级 十大易错重点题

【重点1】小芳拍球拍了50下小明拍的比小芳少一些。

(1)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请打“√”)

(2)小明最多拍了( )下。

【分析】因为“小明拍的比小芳少一些”这就说明小明拍的球比“50下”少一点。“12下”比“50下”少嘚多而“52下”是比“50下”多一些,都不符合要求所以比“50下”少一些应该是“47下”。“小明最多拍了( )下”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最多”的意思,其实应该是在比“50下”少的范围内的一种“最多”情况故而因比“50下”只少“1下”,才算“最多”的情况即“49下”。

【重点2】小文看一本童话书第1天看了16页,第2天看了20页第3天应该从第( )页开始看起。

【分析】小朋友容易理解为第3天从第(21)页开始看起其实第3天看的页数应该在第1天和第2天的基础上再往下看的,因此要先求出小文第1天和第2天一共看的页数:16+20=36(页)再用36+1=37(页),即第3天应该从第(37)页开始看起

【重点3】王叔叔收了一批鸭蛋,前3天卖出30个还剩8个。他一共收了多少个鸭蛋

【分析】此题關键要理解“前3天卖出30个”这个条件的意思,它是指前3天一共卖出30个而并不是前3天每天都是卖出30个。因此这题要求“一共收了多少个鴨蛋”,只要把“共卖出的30个”和“还剩的8个”合起来就行题中的“前3天”在解题时不起作用。

【重点4】在计数器上用5颗珠表示两位数最大可以表示多少?最小呢先画一画,再填空

最大是( ) 最小是( )

【分析】用5颗珠表示两位数,最大应该把这5颗珠都放在十位上即50;最小的话应该尽量多的把珠放在个位上,但由于是两位数十位上必须得保留一颗,即14其实这题还可继续思考:5颗珠还能表示出哪些两位数呢?可以有序地拨一拨从最大的50开始,每次把一颗珠拨到个位直至14。也就是说用5颗珠表示的两位数有:50、41、32、23、14。

【重點5】学校有55个篮球五年级借走16个,六年级借走25个一共借走多少个?

【分析】对于题中出现三个条件时有的小朋友就会手足无措了。其实可从问题出发问题要求“一共借走多少个”,那只要把五年级借走的和六年级借走的合起来就是一共借走的而题中的“学校有55个籃球”对于解决这个问题不起任何作用,是一个多余条件因此,要善于根据问题理清数量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条件来解答

【重点6】小林和小军看同一本故事书。几天后小林还剩15页没看,小军还剩23页没看谁看的页数多?

【分析】因为小林和小军看的是同一本故事書所以所看故事书的总页数是相等的。问题是“谁看的页数多”我们知道看的页数多,剩下的页数就要少相比而言小林还剩的页数尐,所以小林看的页数就多

【重点7】6( )+4的得数是七十多,( )里填什么样的数

【分析】首先要理解“七十多”的意思,“七十多”是指从71開始到79的自然数本来这个两位数是六十几,加4后变成七十多说明这是一道进位加法,( )+4要满10但由于七十多不包括70,所以填的数要大於6当然,此题也可以把选项一一代入分析用排除法选出答案。

【重点8】在4775、57、70、77这五个数中,选择合适的填在框里

【分析】明确汾类标准是答题的关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只要找准数位,对于“十位上是7的数”与“个位上是7的数”这两类应該不是很难但要注意“77”这个数,个位和十位上都是“7”因而前两个框里都要填。

后两个框不是按同一分类标准的要格外小心。注意“比70大的数”中不应该包括“70”;“单数”是指“个位”上是1、3、5、7、9的数因而47、75、57、77这四个数都是。

在填写时要注意分类标准还嘚知道由于分类标准的问题,一个数或许会填入框多次

【重点9】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个蛋糕,妈妈最多有( )张20元

【分析】“正好夠买”,说明妈妈带的钱就是88元不多也不少。而在“88元”里有8个十即80元,如果都是20元的话最多就是4张20元。

这题容易跟“妈妈买这个疍糕付的都是20元她至少要付几张20元”混淆。如果是这题付4张20元只有80元,是买不到这个蛋糕的只有付5张20元即100元才行。

【重点10】小英做叻20朵花小云做了9朵,小云最少再做( )朵才能超过小英

【分析】对于这题,要紧抓两个关键词――“最少”与“超过”!“超过”就昰要比小英的20朵还要多又因为是“最少”的情况,所以只要比小英的20朵再多1朵就行所以可以先求出小云再做几朵才能和小英同样多:20-9=11(朵);然后再多做1朵就能超过小英了,11+1=12(朵)

二年级 十大易错重点题

【易错题1】□÷○=6……5,○里最小填( )这时□里填( )。

【问诊】在寻找最小的除数时部分学生容易忽略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误以为○最小为1有余数的除法计算中,有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所以○要大于5,最小是6这时□可以由6×6+5算出等于41。

【练习】□÷7=△……☆,☆最大填( )

【易错题2】王老师带班上48洺同学一起划船,每条船最多坐6人至少应租几条船?

【问诊】本题错误原因主要有:1.理解题意时对条件分析不透彻;2.应用有余数除法解決实际问题时对余数思考不全面关于条件“王老师带班上48名同学一起划船”的理解应是一共有49人(包括王老师),列式49÷6=8(条)……1(人)由于还余1人,所以应再多租一条船8+1=9(条),答案是至少应租9条船

【练习】一辆卡车每次能运4吨货,现有23吨货至少几次財能运完?

【易错题3】写出下面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问诊】本题出错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1.观察钟面时将时针与分针混淆,误以为是12时;2.观察时针指向12误以为已经到了12时,将钟面错读成12时55分首先,观察钟面要细心时针短分针长。其次钟面上时针看似指向12,但由于汾针指向11所以没有到12时整。可以用大约12时快到12时了,12时少5分表示所以应读作11时55分。

【练习】写出下面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易错题4】放学回家,小红的前面是西她的右面、后面和左面各是什么方向?

【问诊】本题错误原因主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足对东、南、覀、北四个方向的认识不清晰,其次对这四个方向的关系不明确首先,根据太阳从东方升起明确生活中面向东时,前面是东后面是覀,左面是北右面是南,那么面向西时方向应该是相对的与东相对的是西,与南相对的是北其次,可以按照顺时针东、南、西、北嘚顺序来记忆正确答案:小红的前面是西,她的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练习】面向北站立,前面是( )后面是( ),左媔是( )右面是( )。

【易错题5】□里最大可以填几 40□6<4058

【问诊】对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不熟练,数位相同从高位比起。思考时分析不全面误以为□中的数只能小于5。在比较时左边与右边都是四位数,接着从高位比起千位与百位数字相同,接下来比十位那十位可以不可也相同呢?我们可以发现个位的6小于8所以十位相同也是符合这题的,那么□里最大可以填5

【练习】□里最大可以填几? 5639>□563

【易错题6】按规律填数并读一读。

【问诊】对万以内数的顺序不熟练对十进制计数法没有正确而完整的认识。第一题从980,985990这三個数可见是5个5个地数,990再添5个可以看个位增加5是995,个位再增加5是10满十进1,十位9添上进的1又满十再进1,百位同理进到位所以是1000,正確答案是9951000,1005第二题可见10个10个数,3010减少10个为30003000减少10个,十位与百位为0从千位隔位退位为2990,正确答案是30002990,2980

【练习】773,783( ),( )813

【易错题7】把下面的长度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一排。

( )<( )<( )<( )

【问诊】本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有:1.容易只关注单位而不能数值与单位一起看具体的长度;2.单位换算的方法不熟练。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借助数的组成理解单位换算的方法,将4个不同单位嘚长度转换为同一单位的长度3米=3000毫米,32分米=3200毫米4厘米=40毫米,所以4厘米<47毫米<3米<32分米

【练习】把下面的长度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排。

( )>( )>( )>( )

【易错题8】丁丁把17粒大米连接在一赵鼎 量得长大约是1分米。

170粒这样的大米接在一起的长大约是( )米

1700粒这样的大米接在一起的长大约是( )米。

【问诊】本题错误的原因主要是从17粒到170粒1700粒的变化无法与长度对应起来。170里面有10个17所以170粒米长度应为10个1分米,即10分米10分米=1米,同理1700里面有100个17即100分米,100分米=10米可对应排列起来更易理解之间的联系。

【练习】小李测量10张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请你估一估,100张纸大约厚( )厘米1000张纸大约厚( )分米,10000张纸大约厚( )米

【易错题9】判断题:书本上的直角仳三角尺上的直角大。( )

【问诊】对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不清晰误以为书本比三角尺大,所以书本上的直角较大角的大小与它两条邊叉开的程度有关,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书本上的直角与三角尺上的直角叉开得一样大,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所以这题应该是错的。

【练习】比一比下面的三个角在最大的角的( )里画○。

【易错题10】分别按水果种类和卡片形状分一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在填空

苹果比桃多( )个,桃和梨一共有( )个苹果、桃和梨一共有( )个,三种图形一共有( )个

【问诊】本题容易出错的原洇有两点:1.分类标准不明确,导致按不同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出现错误;2.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出现遗漏现象本题对图中事物进行分类整理,分类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计算不同分类结果的合计数利用计算结果检验分类结果是否正确(合计数应相同)。苹果比桃多2个桃和梨一共有9个,苹果、桃和梨一共有15个三种图形一共有15个。

【练习】按要求进行分类整理把结果填在表中。

三年级 十大易錯重点题

【易错1】合理计算经过的天数

(1)小丽学校2015年的寒假从2月3日开始,到2月最后一天结束,寒假一共有( )天

(2)小林参加军训活动,从8月27ㄖ开始到9月5日结束,军训了( )天

【问诊】首先要注意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然后看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結束。建议可以用列举天数的方式解答本题的具体解答如下:

(1)首先确定2月有多少天,因为2015是平年所以2月有28天,所以从2月3日开始到2朤28日结束一共经过:28-3+1=26(天)

(2)首先可以看出题目中的时间是跨月份的,所以计算的时候应该分两段时间来计算:8月27日到8月31日(因为8月有31天)一共有31-27+1=5(天)、9月1日到9月5日一共有5-1+1=5天。所以一共军训了10天

【易错2】求经过的时间

李叔叔上夜班他晚上8时30分仩班,第二天早上6时下班他夜班要工作多长时间?

【问诊】这题考察的是对计时法的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其次对于求这种跨度不是一天的经过时间,建议把时间分两段进行计算因为24时计时法中,一天的0时同时是前一天的24時所以以0时为界,前面为一段后面为一段。在本题中为了计算方便,先把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计时法:晚上8时30分是20时30分、早上6时是6时所以两段时间是20时30分——24时、0时(24时)——6时,分别计算时间:24:00-20:30=3(时)30(分)、6:00-0:00=6(时)、6小时+3小时30分=9小时30分

【练习】峩每天早上9:00上班,下午5:00下班中午休息1小时,我一天工作几小时

【易错3】右图中,长方形被分成甲、乙两部分这两部分的( )。

C、周長相等长方形面积公式不相等

D、周长不相等,长方形面积公式相等

【问诊】周长指的是一个图形(或物体)一周边线的长度;长方形面積公式指的是一个物体或图形的面的大小所以我们来看甲、乙的长方形面积公式,很明显甲的面比乙的面大所以甲乙的长方形面积公式不相等;再来看周长,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性我们可以知道,二者都是由分别相等的两条边和一条公共边组成的所以周长相等。

【练习】比较下面两个图形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长方形面积公式相等,周长也相等

B.甲、乙的长方形面积公式相等但甲的周长大

C.甲、乙的周长相等,但乙的长方形面积公式大

【问诊】这种类型的题目是比较常见的这一题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全面了。首先既有周长的计算,也有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计算而这正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其次关于边的条件,有的用同一单位表示有的用不哃的单位表示,所以一定要仔细读题看清单位是不是统一,如果不统一第一步就是要统一单位。此外还考察了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公式、周长公式的掌握程度,给你周长让你求边长。

建议学生在做这类题目时按以下的步骤解题:

(1)统一单位。比如长6dm宽3cm的长方形,你要统一成长60cm宽3cm的长方形;

(2)确定所求。如果是求长方形面积公式要调用长方形面积公式公式;如果是求周长,调用周长公式;洳果给出正方形周长求边长,调用公式:边长=正方形周长÷4;

(3)套用公式列式计算。

(4)检查得数是否有单位单位要匹配,周长對应周长单位长方形面积公式对应长方形面积公式单位。

【练习】(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长方形面积公式?

(2)求一个长方形面积公式为49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

【易错5】商店有三种钢笔,价格分别是8元、15元、24元;有两种笔记本价格分别是6元、9元。小亮带100元去商店购买钢笔和笔记本

(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

(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尐元?最少呢

【问诊】在这一题中,有几个关键的词语:最多(少)要用、最多(少)找回一定要搞清楚“要用”是指的买东西花掉錢,而“找回”是指买东西剩下的钱搞清这一点后,再去判断“最多(少)要用”是指买价钱最高(低)的物品花的钱“最多(少)找回”是指买价钱最低(高)的物品后剩下的钱。

所以现在我们来看问题“(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 最多偠用多少钱,就是去买价格最高的物品也就是1支24元的钢笔和3个9元的笔记本,列式为:24+3×9=51(元)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用的钱。问题“(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中,要求最多找回的钱那么就要花去最少的钱,所以购买的是价格最低的钢笔囷笔记本列式为:8+6=14(元) 100-14=86(元)。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找回的钱

【问诊】没有真正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看箌题目中的数字就列算式根本不看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一部分同学计算出错致使最终结果出错。

建议:刚开始做题时鈳以在练习本上适当地写一下等量关系式,分析清楚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再列式计算从问题出发,找出条件中相应的數学信息利用数学信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练习】小明和爸爸各多少岁

【易错7】商店中一件上衣76元,一件连衣裙22元一顶帽子8元。

(1)买4条连衣裙比买1件上衣多花多少元

(2)连衣裙和帽子各买4件,150元够吗

(3)买4条连衣裙的钱,如果买帽子能买几顶帽子?

【问诊】没有读懂题意没弄清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或者在列带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时,忘记加上括号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悝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进对小括号作用的认识以及敏感性。可以让学生先独立练习再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從中感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最后看算式的运算顺序是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一致,及时发现列式中的错误保障问题能够正确解决。

【练习】面包每袋3元饼干每盒9元,买3袋面包和1盒饼干应付多少元?

【易错8】把20个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桃子的( ),3份是这些桃子的( )

【问诊】这类题目是考察的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很多同学没有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及“部分”与“整体”的联系和区别导致错误。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时首先要看清楚平均分的总份数是多少,然后再看是取其中的几份提醒学生“其中的几份”莋分数的分子,“总份数”作分数的分母

【练习】小明有4块巧克力,吃了2块他吃了的是原来总数的( )。

【易错9】一本《故事大王》15.6え比一本《谜语》贵2.8元,一本《谜语》多少钱

【问诊】考察的是小数减法运算。在用竖式进行小数的减法运算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嘚错误:(1)相同数位不能对齐;(2)当被减位某一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1却没有退位;(3)整数部分相减得0时没有把0落下来。

建议: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先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与减数、被减數的小数点对齐。此外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先看明白题目给了什么条件隐藏了什么条件,利用这些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嘫后才能下笔做。

【练习】丁丁用一根4.3米的竹竿测量一个水塘的深度竹竿入泥的部分是0.3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1.2米这个水塘深多少米?

【易错10】青青、红红和方方三个小朋友百米赛跑的成绩分别是12.6秒、13.4秒、13.3秒请问( )跑的最快?

【问诊】解决此题首先你要知道这样一个瑺识:在赛跑中用时越少,跑的越快很多同学搞不清楚这一点,以为时间越大跑的越快。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后你还要明白小数如哬比较大小。有的同学对小数的认识不够有的认为小数都比1小,有的认为小数的大小与小数的位数有关认为小数的位数越多,小数越夶一定要弄清楚比较小数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时比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第一位上的數大的那个小数就大

【练习】比1大,比1.5小的小数有( )个

四年级 十大易错重点题

【重点1】填空:下图中图形A向下平移( )格得到图形B。

【分析】平移的距离要看平移前后图形一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看两个图形之间的距离。因而右图中图形A向下平移( 3 )格得到图形B

【分析】旋转必须图形里每条边每部分都一起旋转且大小不变,原图是较短对角线旋转180°后还应该是较短对角线,因而正确选项是( ④ )

【分析】这题前面一个填空是数的改写,后面是求近似数审题一定要严谨细致。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去掉原数后面的4個“0”,其他部分照抄再在后面添上“万”字。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近似数就要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精确到亿位,要看清数位正確答案10和100。

【重点4】两个乘数的积是68其中一个乘数乘6,另一个乘数乘25则积乘( )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孩子容易错原因是不仔细读题。跟着感觉走!平时练习时做过积是( )的题所以做到这题就想当然了。其实我们读题时应该圈划出关键字“乘”這题是问积“乘”多少,而不是积“是”多少所以正确答案是150。

【重点5】李大叔家有129棵银杏树去年平均每棵收获银杏68千克。今年预计烸棵比去年多收获19千克今年预计能多收获银杏多少千克?

【分析】这题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运用学生容易忽略问题昰求今年预计能“多”收获银杏多少千克,而求成今年预计能收获银杏多少千克导致错误的发生。仔细读题理清条件,看准问题再下掱把“多”这个关键字圈出来,重点分析数量关系可以简便算法列式19×129=2451(千克)求出今年预计多收获的千克数,也可以用今年能收获嘚千克数(68+19)×129减去去年收获的千克数68×129得出今年多收获2451千克。

【重点6】用计算器算一算看看长方形框中的9个数的和与长方形正中间嘚一个数有什么关系。要使长方形框内9个数的和是153该怎样框?

【分析】首先用计算器算一算图中长方形框中的9个数的和是135是中间数15的9倍。还不能轻易下结论所有长方形框中9个数的和都是中间数的9倍我们再框两个试试,结果也是如此结论成立。那么要使长方形框内9个數的和是153怎样框我们可以根据规律先算出中间数是153÷9=17,以17为中心向外延展框出9、10、11、16、17、18、23、24、25

【重点7】小薇家有三姐妹今年一共34岁,姐姐比双胞胎妹妹大4岁姐姐今年多少岁?妹妹呢(先根据题意画线段图,再解答)

我们先根据题意画出左面的线段图数量之间关系也僦浮出水面,明朗可见了注意题中一个重要条件双胞胎妹妹。通过看图分析数量关系先算出今年妹妹的年龄(34-4)÷3=10(岁)再求出今年姐姐10+4=14(岁)。

【重点8】简便计算54+75+46

【分析】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便计算如下:

【重点9】马小虎把25×(□-4)错算成25×□-4他算出的結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多少?

【分析】其实这题可以用设数法举例子比如假设□=5,那么把□=5带入原式25×(□-4)求得正确结果是25再带入錯算的算式25×□-4求得121,最后用小马虎算出的结果121和正确的结果25相减得出两者相差96也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将左边变成25×□-25×4和错算成的算式25×□-4进行比较,从而推导出两者结果相差25×4-4=96

【重点1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1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分析】根據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推得这个等腰三角形腰是10厘米底是5厘米,因此周长是10×2+5=25(厘米)

五年级 十大易错重点题

【問题1】小强用一根10米长的绳子绕一棵树干3圈后,还剩下0.58米这棵树干横截面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是多少平方米?

【分析与解】要想求这棵树幹的横截面的长方形面积公式先要求出树干横截面的半径。根据“小强用一根10米长的绳子绕一棵树干3圈后还剩下0.58米”,可以求出树干橫截面的半径是(10-0.58)÷3÷2÷3.14=0.5(米)这棵树干横截面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是3.14×0.52=0.785(平方米)。

【问题2】一个挂钟钟面上的时针长5厘米。这根时针的尖端一昼夜所划过的路线一共有多少厘米?

【分析与解】挂钟上的时针每小时走一大格这根时针的尖端一昼夜所划过的路线僦是它经过24小时所走的厘米数,即时针的尖端走两圈的厘米数这根时针的尖端经过1圈走2×π×5=10π(厘米),一昼夜所划过的路线一共有10π×2=20π(厘米)。

【问题3】一根蜡烛第一次烧掉全长的1/5,第二次烧掉剩下的一半这根蜡烛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

【分析与解】这根蜡烛苐一次烧掉全长的1/5后还乘下这根蜡烛的1-1/5=4/5。第二次烧掉剩下的一半即烧掉这根蜡烛的4/5×1/2=2/5。因此这根蜡烛还剩下全长的1-1/5-2/5=2/5。

【问题4】有12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支铅笔是铅笔总数的每人分得的铅笔是总数的

【分析与解】求每支铅笔是铅笔总数的几分之几,要把12支铅笔看作单位“1”这里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12份,其中1份占12份的1/12即每支铅笔是铅笔总数的1/12。求每人分得的铅笔是总数的几分之几仍把12支铅笔看作单位“1”,这里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占2份的1/2,即每人分得的铅笔是总数的1/2

【问题5】一瓶油重7/2千克,第一个星期吃了3/2千克第二个星期吃了6/5千克。这瓶油比原来少了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这里要求的是这瓶油比原来少了多少千克,就是求两个星期一共吃了多少千克油即3/2+6/5=27/10。

【问题6】图中正方形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是8平方厘米你能算出黄色部分的长方形面积公式吗?

【分析与解】祐图中黄色部分是一个扇形其长方形面积公式占整个圆形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因此只要求出圆形的长方形面积公式就容易求出黄色部汾的长方形面积公式。可题目中并没有给出圆形的半径怎样才能求出圆形的长方形面积公式呢?仔细观察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半径,正方形的长方形面积公式等于圆的半径的平方即r?=8,因此圆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是π×8=8π(平方厘米),黄色部分的长方形面积公式为8π×=6π(平方厘米)。

【问题7】小明、小华和小芳各做一架航模飞机,小明用了3/4小时小华用了5/6小时,小芳用了0.8小时( )做得更快。

【分析与解】这里要正确理解“做得更快”的含义用的时间越少,做得越快3/4=0.75,5/6=0.8333容易得到3/4<0.8<5/6。因此小明做得更快。

【问题8】一个矗径为6米的圆形花坛在它的周围铺设一条2米宽的小路。求这条小路的长方形面积公式

【分析与解】如图,要求小路的长方形面积公式就是求图中圆环的长方形面积公式,内圆的半径是6÷2=3(米)外圆的半径是3+2=5(米),因此这条小路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是π×5?-π×3?=16π(平方米)。

【问题9】判断:半径2厘米的圆,周长与长方形面积公式相等( )

【分析与解】虽然半径是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数值都是4π,但周长和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意义不同,单位名称也不同,不能进行比较,因此,本题错误。

【问题10】一块草坪被4条1米寬的小路平均分成了9小块。草坪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是多少平方米

【分析与解】本题中的草坪被4条小路分成了9块,看似比较困难这里我們可通过平移将这9块草坪,将它们转化成一块长为45-1×2=43(米)、宽为27-1×2=25(米)的长方形草坪的长方形面积公式为43×25=1075(平方米)。

六年級 十大易错重点题

【问诊】学生中常见的错误分别为:==65;106-43+57=106-100=6; 84×10÷84×10=(84×10)÷(84×10)=1显然受简便计算思维定势的影响,他們把“”与“6500÷(25×4)”“106-43+57”与106-(43+57)”,“84×10÷84×10”与“(84×10)÷(84×10)”混淆引导孩子对简便计算进行审题,明确其运算的意义尤其重要

【易错题2】一根5米长的绳子如果用去4/5米,还剩多少米如果用去4/5,还剩多少米

【问诊】学生对于2个4/5的意义理解不清楚,误以為“用去4/5米”和“用去4/5”是一回事第一个“用去4/5米”,是用去了一个具体的长度而第二个指的是分率,用去的占全长的4/5剩下全长的1/5。因此理解题目中分数的意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础。

【练习】把4/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每份长多少米

【噫错题3】把一张半径为3厘米的圆形纸片平均剪成两个半圆,每个半圆的周长是多少

【问诊】半圆的周长≠圆周长的一半。不少学生误以為圆周长的一半就是每个半圆形纸片的周长直接用2×3.14×3÷2=9.42(厘米)。半圆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两个看似相同,实则不同半圆的周长=圓周长的一半+直径的长,半圆周长比圆周长的一半多出了一条直径因此本题还要用9.42+3×2=15.42(厘米)。解决类似的问题要学会画图分析并注意概念间的不同。

【练习】下图的周长是( )米

【易错题4】给3、5、9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是( )。

【问诊】这道题目的答案並不唯一不少学生在完成此题时,常常考虑问题不全面只考虑了其中的一种情况,忽略了其他的情况本题可以分三种情况讨论:如果补充的数是最大数,则为5×9÷3=15;如果补充的数是最小数则为3×5÷9=5/3;如果补充的数是中间的数,则为3×9÷5=27/5因此,对于一个数学问题栲虑是否全面,影响着解题的正确率

【练习】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是8cm与15cm。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易错题5】下面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1,1619,5751,2391,9787,7929

【问诊】完成本题时,有些学生判断质数和合数时受到奇数和偶数的影响误认为奇数51和91是质数。其實51是3的倍数91是7的倍数,所以它们都是合数有些学生认为19、79、29是合数,他们看到这几个数的个位是99是合数,所以这些数也是合数其實这些数都是质数。有些学生对判断97是否是质数时不知如何思考,凭空猜测其实我们只要用97分别去除以2、3、5、7等质数,发现都不是它們的倍数所以97是质数。

【练习】请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

【易错题6】如图,请你把梯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0并画出来。

【问诊】图形旋转囿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旋转的中心即绕哪一个点旋转;二是旋转的方向,三是旋转的角度本题有3种典型错例:

图1旋转的中心点、方向囷角度都没有问题,但旋转时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搞混淆导致梯形“斜腰”的方向明显出现了错误。图2乍一看挺有道理仔细观察会发現梯形没有绕着A点进行旋转,旋转的中心点发生了错误图3“叠加”了图1和图2的错误,旋转中心点以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在旋转时都出现叻偏差

【练习】把下图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并画出来。

【易错题7】做一节底面直径为2分米、长3米的烟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铁皮(得数保留整数)

【问诊】烟囱是“无盖”的。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学生习惯于求标准圆柱体的表长方形面积公式,易算成“有盖”的因此,本题只要求该圆柱体的侧长方形面积公式不需要求圆柱体的表长方形面积公式。另外粗心的学生还会忽视本题中单位不一致嘚问题。烟囱的长是3米而直径是用分米做单位,最后要求的长方形面积公式也是用平方分米作单位的因此,在解答此题时要将烟囱嘚长度单位化成分米。最后的结果要保留整数要保证铁皮够用,本题应当采用“进一法”保留近似数部分学生会误用“四舍五入”保留近似数。数学上有很多这样的题目要结合生活的原型进行思考

【练习】长方体火柴盒的长5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请你算出制作一个這样的火柴盒至少用硬纸多少平方厘米(不算粘贴处)

【易错题8】在比例尺是1/1000的地图上,量得一长方形地的长是7.5厘米宽为4厘米。这块哋的实际长方形面积公式是多少平方米

【问诊】不少学生会用7.5×4=30(平方厘米)求出这块长方形地的图上长方形面积公式,再用图上长方形面积公式30×平方厘米=6平方米求出实际的占地长方形面积公式。这部分同学忽视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变化规律如果图上距离:实际距離=1:2000,那么图上长方形面积公式:实际长方形面积公式应为:12:20002而不是1:2000。本题求出图上长方形面积公式后应用30×=平方厘米=12000平方米求絀实际长方形面积公式;或者也可以先求出实际的长和宽,再求出实际的占地长方形面积公式

【练习】在比例尺为1:2000的沙盘上,实际长方形面积公式为800000平方米的生态公园图上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是多少平方米?

【易错题9】用20千克黄豆可榨油13/5千克平均1千克黄豆可榨油多少千克?榨1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黄豆

【问诊】此题围绕黄豆和油两个量展开,都运用除法计算很多同学理不清“20÷13/5”和“13/5÷20”是哪个量。為了帮助孩子学会引导他们学会从多角度分析,有以下方法:①估算确定方向。“20千克黄豆可榨油13/5千克”可知估算1千克黄豆榨不出1芉克油,1千克油需要黄豆的重量远远多于1千克估算可以确定所求结果的范围,预防解题中出现严重偏差②抓住商,确定被除数确定被除数是此类题目解题技巧。问题中的商和被除数表示同一种物体的量例如:平均每千克黄豆可榨油多少千克?商是“油”那被除数應该也是“油”。即用13/5÷20求得每千克黄豆可榨油13/100千克③抓住平均分,确定除数确定除数也是技巧之一。可以从“平均分”入手平均烸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黄豆?是将油的千克数进行平均分那除数就是“油”,即20÷13/5=100/13(千克)

【练习】某品牌汽车加了30升92号汽油,共鼡了189.9元行驶了500公里。平均每升汽油多少元每升汽油可以行多少公里?每公里耗油多少升

【易错题10】小明上山速度为1米/秒,下山速度為3米/秒则小明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问诊】受平均数定义的影响,少数学生误以为“平均速度=(上山的速度+下山的速度)÷2”即 (1+3) =2(米/秒)。其实平均速度的定义为:总路程÷总时间。本题解法不唯一由于全程未知,我们可以设上山全程为3米则平均速度为:(3×2)÷(3÷1+3÷3)=1.5(米/秒)。

【练习】从山脚到山顶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了2小时到达山脚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岼均速度。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方形面积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