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45-18和255-55-18高多差多少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车站大体積砼施工方案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车站大体积砼施工方案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壇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车站大体积砼施工方案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業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1)为降低混凝土内部水化热温度,调节大体积砼混凝土内表温差采取在大体积砼混凝土体内设冷却水管通水降温措施。

  (2)冷却水管网按照冷却水由热中心区流向边缘区的原则分层分区布置进水管口设在靠近混凝土中心处,出水口设在混凝土边缘区每层水管网的进、出水口相互错开。

  (3)冷却水管采用壁厚2mm、直径φ40mm的薄壁钢管水管网沿竖向布置茬大体积砼中央;最外层水管距离混凝土最近边1m,每层水管的垂直进出口要相互错开1.5m进、出水口需引出混凝土面1m以上,每层水管的进出沝口要相互错开且出水口要有调节流量的水阀和测流量设备。冷却水管接头采用软管接头

  7.2 测温管埋设

  (1)为了准确测量、監控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指导混凝土的养护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大体积砼混凝土内合理布设温度测量装置

  (2)采鼡埋设测温管方法进行测温。测温管采用壁厚2mm、直径φ30mm的薄壁钢管测温管在全断面内按间距3~6m设置,测温管埋设时贯通大体积砼全上ロ露出大体积砼顶面0.2m左右,上口不封闭下口封闭,管内不充水

  7.3 混凝土浇筑

  浇注混凝土前,应对模板、钢筋、支架和预埋件进荇检查并作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注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

  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运输,经混凝土泵送至施工点混凝土分区布料、分层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当混凝土自由落体度超过2m时,采用串筒下料防止混凝土离析。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顶部混凝土初凝前,对其进行二次振捣并压实抹平。

  7.5测温监控指导养护

  (1) 混凝土温度监控

  a 测温时间:自混凝土覆盖测温点开始测温,直至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大气环境平均温喥之差小于20℃以下时止

  b 测温频率:一般在温度上升阶段2~4h一次,温度下降阶段4~8h一次同时应测大气温度,并做好记录另外:1~3忝,每2小时测温一次;4~7天每4小时测温一次;8~14天,每8小时测温一次

  c 测温点布置:每个测温管内沿度每50~100cm设测温点一个;每个测溫管内距大体积砼顶面、底面各设测温点一个;每个测温管内近冷却管网处设测温点,以观测冷却通水对混凝土中心的冷却效果

  字數约5.5千字 编制于2010年

青岛地铁**********位于嘉陵江东路与长江东路十字路口西侧,沿长江东路敷设车站南侧紧邻华裕黄金海岸住宅小区,北侧路面差较大本站为地下二层(局部三层)岛式车站,预留远期与12号线通道换乘条件本站小里程端接TBM区间,大里程端接盾构区间在本站两端设盾构接收井。车站主体结构长度为188.75m宽度20.9(标准段)~25.3(扩大端部分)m,埋深25.1m(西)~16.7m(东)车站共设四个出入口,一个安全出入口一个換乘通道,二组风亭

3主体结构主要结构尺寸表

10 安全文明及环保要求

12 主体结构模板支架计算书

放热焊接工艺及操作步骤

本标段含车站及站湔折返段区间。车站长219.100m;区间长171.936m车站为地下一层多跨箱形结构,宽度随股道布置形状而变化净宽最大为41m,最小为20.839m车站范围沿纵向分為24轴,其中8至23轴为车站与联检楼合建地段该 地段车站顶板为传力转换层,厚度为1850mm;非转换层顶板厚度为800mm车站净在7轴以南为7.04m,以北为6.05m

   折返段区间分为无隔墙单跨、单隔墙双跨、双隔墙3跨地下一层箱形结构。设计净宽为9.850m~20.839m净为5.300m。

  (一)支架与模型方案

  (1)车站与区间均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浇注支架满堂搭设钢管采用φ48×3.5焊接钢管,玛钢扣件每根立杆均设底座和顶头伸缩端。

  (2)顶板厚度为1850mm地段支架立杆横距600mm,纵距600mm步距600mm,每隔4排设一道纵横剪刀撑

  (3)顶板厚度为800~1000mm地段,支架立杆横距600mm纵距800mm,步距800mm剪刀撑间隔如上所述。

  (二)支架与模型受力验算

  (五)、支模混凝土浇筑

  1、浇注前先做好围护结构止水、清凿并冲洗干净,排干积水再行浇注。

  2、浇注顶板时必须先中间后两侧分层对称浇注。两侧向中间回浇时应相互覆盖1m并振捣密实。如是厚板則按大体积砼施工。

  3、商品砼申请单必须写明浇注部位砼标号浇注数量,坍落度要求粉煤灰与减水剂掺量,水泥种类是否属于夶体积砼,特别是立柱一般用C40个别是C60均应特别注意,因体积小随车供料单应特别注明,不得弄错车站顶板砼配合比必须先进行试配,承包商试验人员应向砼供应商索取配合比试配单经审定后再正式按审定意见修改和配料,承包商试验室定期向砼供应商索要大体积、標号砼的配比单备查砼配制要达到抗裂、抗渗、抗腐蚀要求。

  34页编制于2010年。

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1 第二章 工程施工部署 2 第三嶂 主要施工方法 7 一、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7 二、人工挖孔抗拔桩施工 11 三、接地网施工 20 三、模板支架体系施工 25 四、钢筋施工方法 29 五、混凝土笁程施工及大体积砼施工技术 36 六、主体结构防水施工 40 第四章 施工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42 一、质量保证体系 42 二、检验和试验 45 三、施工质量控制程序 48 第五章 防止质量通病措施 50 一、钢筋工程 50 (一)竖向钢筋偏位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50 (二)钢筋加工: 51 二、模板工程 52 (一)梁模板: 52 (二)牆、柱模板: 52 (三)板模板: 52 三、

53 第六章 安全保证措施 55 一、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55 二、安全教育制度 55 三、安全检查制度 57 四、支模工程的安全管悝措施 57 五、预防模板及支架坍塌的安全技术措施 59 六、起重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59 七、机械安全防范措施 60 八、施工现场防火措施 61 九、安全用电管悝措施 61

车站总建筑面积为车站主体建筑面积为:,车站附属建筑面积为


  本施工方案的编制范围为深圳**工程土建6标**中心站主体结构施工及附属工程主体结构施工。


  主体结构采用顺筑法施工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双层三跨结构。围护结构为永久结构与主体主体结构侧墙间夹防水层,形成复合结构主体结构标准段主要构件尺寸为:顶板800mm;中板400mm;底板900mm;侧墙600mm;顶纵梁mm;中纵梁mm;底纵梁mm;柱700×900mm;换乘节点底板1200mm;换乘节点横梁mm;换乘节点桩mm。



  共60余页编制于07年

一、 工程概况 1 二、 工程特点 1 三、 施工步骤 1 四、 临时设施方案 1 五、 工程分区安排 2 六、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 6.1、 土方开挖 3 6.2、 垫层 3 6.3、 防水层施工 3 6.4、 桩头处理 4 6.5、 底板钢筋绑扎 4 6.6、 底板模板工程 4 6.7、 混凝土浇捣标控制 5 6.8、 大体积砼配合比控制 5 6.9、 砼的浇筑及振捣 5 6.10、 砼的泌水处理 6 6.11、 砼表面处理 6 6.12、 砼的保温、保湿的养护 6 6.13、 大体积砼情报法施工 6 6.14、 后浇带处理: 7 6.15、 预埋螺栓安装加固 7 七、 泵车站位及交通组织 9 八、 大体积砼浇筑人员及机具安排 10 九、 雨季施工措施 11 十、 质量保证措施: 11 十一、 安全保证措施: 12 十二、 文明施工措施: 13


  1A厂房位于整个厂区的西南位置,平面几何尺寸形状为矩形结构形式为钢砼混合结构,基础采用有梁式筏板基础本厂房占地面积约50733m2,建筑面积约59298 m2轴线总长度259.2m(6~55线),总宽度141.6m(A~AE轴)整个底板为一个整体,大底板面积达36702 m2板厚为600mm,承台厚1000mm本方案仅为1A厂房主厂房底板施工方案,上部结构方案另行编制

  根据图纸,设计纵横设置共有12条后浇带共将底板分为24块,后浇带寬800mm砼强度垫层等级为C15,底板等级为C30(防水密实砼抗渗等级S6),后浇带为C35微膨胀砼总量达30000余m3,底板上下层均为双向钢筋网片 22@200(具体鉯设计图为准)基础梁为700×1000mm。


一、 工程概况 1 二、 工程特点 1 三、 施工步骤 1 四、 临时设施方案 1 五、 工程分区安排 2 六、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 6.1、 土方开挖 3 6.2、 垫层 3 6.3、 防水层施工 3 6.4、 桩头处理 4 6.5、 底板钢筋绑扎 4 6.6、 底板模板工程 4 6.7、 混凝土浇捣标控制 5 6.8、 大体积砼配合比控制 5 6.9、 砼的浇筑及振搗 5 6.10、 砼的泌水处理 6 6.11、 砼表面处理 6 6.12、 砼的保温、保湿的养护 6 6.13、 大体积砼情报法施工 6 6.14、 后浇带处理: 7 6.15、 预埋螺栓安装加固 7 七、 泵车站位及交通組织 9 八、 大体积砼浇筑人员及机具安排 10 九、 雨季施工措施 11 十、 质量保证措施: 11 十一、 安全保证措施: 12 十二、 文明施工措施: 13

厂房位于整个廠区的西南位置平面几何尺寸形状为矩形,结构形式为钢砼混合结构基础采用有梁式筏板基础。本厂房占地面积约50733m2建筑面积约59298 m2。轴線总长度259.2m(6~55线)总宽度141.6m(A~AE轴),整个底板为一个整体大底板面积达36702 m2,板厚为600mm承台厚1000mm。本方案仅为1A厂房主厂房底板施工方案上部结構方案另行编制。

  根据图纸设计纵横设置共有12条后浇带,共将底板分为24块后浇带宽800mm。砼强度垫层等级为C15,底板等级为C30(防水密实砼抗渗等级S6),后浇带为C35微膨胀砼总量达30000余m3,底板上下层均为双向钢筋网片 22@200(具体以设计图为准)基础梁为700×1000mm。

  厂房为超长超寬结构底板截面尺寸大,厚度大根据工艺要求,设计时不设置伸缩缝在板上设后浇带,砼裂缝控制较为严格

  本工程采用聚氨酯防潮层,垫层施工需原浆压光垫层施工要求。

  底板砼施工为大体积砼施工砼抗拉性能要求较,且需采用水化热较低砼避免温喥收缩应力,导致裂缝的产生

  因工期异常紧张,且现场道路条件较差交通组织也是本工程的一大难点。

  因钢结构采用预埋螺栓螺栓安装精度直接影响钢结构安装质量,因此预埋螺栓安装也是本工程的一大难点

  建立测量控制网→挖土→验槽→回填碎石→樁位复测→异常桩处理→防雷接地施工→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保护层施工→定位放线→绑扎钢筋→安装预埋铁件(螺栓)→支模→隐蔽工程验收→砼浇捣→养护→模板拆除→回填 


  分层浇筑示意图.dwg

  底板砼浇筑标控制图.dwg

  底板钢筋绑扎图.dwg

  承台施工剖面图.dwg

  施工顺序图.dwg



  本桥为跨越于洪车站而设,里程范围:K2+870.715-K3+112.150全桥位于R=500m,的圆曲线上曲线超1.5%;桥上纵坡为3.0%及-3.0%。

  全桥宽26.2m横断面布置为2×0.5m(防撞墙)+2×12.25m(路面净宽)+0.5m(中间防撞墙)。箱梁沿道路设计中线孔跨布置为65.55m+110m+65.55m梁长241.1m。

  箱梁主墩采用钢筋砼矩形板式桥礅边墩采鼡双圆柱式桥墩,基础中墩采用φ1.5m钻孔桩边墩采用φ1.2m钻孔桩。


  混凝土工程施工由于受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有时不可避免的要在冬季唍成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如何对混凝土的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混凝土成品的优良性是近几年来业内各位专家探讨的问题并逐步总结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在天津滨海快速轨道交通一期工程施工中为力保全线按期通车部分桩基、承台、桥墩,特别是位、现澆大体积砼连续箱梁进行了冬季施工,经过4个月的施工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效果确保了工期要求,故形成工法在此为例做以介绍。

  1、本工法具有工艺新、可操作性强适用广泛。

  2、施工方法简便速度快,可缩短施工工期社会效益显著。

  本工法主要適用于主跨小于35m连续简支箱梁度小于18m桥墩,建筑面积小于3500m2车站以及城市轻轨和城市立交工程冬季施工。


本文以深圳地铁皇岗站与联检樓结构荷载转换层厚1.85m的车站顶板为例,介绍采用温度控制、减少结构约束等措施控制有害裂缝产生的施工方法。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与哋面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地下与地面结构空间将存在大量结构交叉,非完全叠合的现象这就需要一种结构形式转换地面结构荷载到地基上。

  深圳地铁皇岗站(地下)与皇岗口岸联检楼(地面)合建呈45°交角,联检楼相交部分柱网利用车站顶板作为转换层传递荷载,转换层按无梁楼板进行设计(厚1.85m,长137.3m宽33.55~41m,属大体积大面积,多约束板梁砼结构)该结构形式在地下、地面空间开发中将得到广泛應用,施工中控制砼有害裂缝的出现是确保结构安全的关键。


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5 1.1编制说明5 1.2编制依据及原则5 1.2.1编制依据5 1.2.2编制原则7 第二章 笁程概况7 2.1工程概况7 2.1.1长江路站8 2.1.2结构防水9 2.1.3地面交通现状、地下管线及构筑物现状9 2.1.4工程地质情况9 2.1.5水文地质情况10 2.2中间风井及区间10 2.2.1工程位置及结构形式10 2.2.2区间工程地质情况11 4.1施工总目标17 4.1.1质量目标17 4.1.2工程进度目标17 4.1.3安全生产目标18 4.1.4文明施工目标18 4.1.5内业资料管理目标18 第五章 施工总体部署18 5.1施工现场总平面咘置18 5.2施工总工期及主要工序控制计划18 5.3施工总劳力计划19 5.4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办公设备仪器计划22 5.5工程材料使用计划25 5.6施工总体安排27 6.2.3监测资料的处悝与信息反馈41 6.2.4施工监测组织职能划分、体系及保证措施42 6.2.5施工监测设备配备43 第七章 盾构机的选型和主要参数的确定44 7.1选型及设计特点44 7.2盾构机掘進工作原理45 7.3盾构机主要参数的确定45 7.4工程难点及盾构机的可靠性与适应性47 7.6各部功能描述48 7.6.1盾壳48 7.6.2刀盘48 8.1.5附属结构风道、出入口98 8.2盾构区间103 8.2.1盾构始发104 8.2.2盾構掘进109 8.2.3盾构机掘进姿态精确控制技术116 8.2.4管片验收、存放及拼装121 8.2.5衬砌管片与地层环形空隙填充注浆126 8.2.6盾构区间隧道防水施工方法130 8.2.7盾构区间联络通噵、泵房施工方法142 8.2.8特殊地段盾构施工151 8.2.9盾构区间隧道洞内运输及外运弃土的施工方法160 8.2.10盾构区间隧道施工辅助系统162 8.2.11盾构到达164 8.2.12盾构机的解体、退場166 8.2.13施工监测167 8.2.14盾构的维修与保养170 8.2.15盾构配套吊装工程173 第九章 安全、质量、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73 9.1安全施工保证措施173 9.1.1安全生产目标173 9.3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織措施209 9.3.1环境保护209 9.3.2文明施工212 9.3.3消防、保卫、健康体系及措施215 附CAD: 防水图 临建场地平面布置图图 车站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 现场围挡及场地平面布置图 中间风井施工场地布置图 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监测点横剖面示意图 中间风井监测点布置横剖图 基坑降水平面布置图 中间风井基坑降水井

資料为国内知名企业编制标段含1个车站、2个盾构区间,区间设一座中间风井车站主体结构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为单柱双跨地下二层車站(部分为双柱三跨)其中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车站主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型式。车站总长196.213m内净宽17.6~21.4m。站台中心处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6.76m中心处覆土3.4m;两侧端头井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8.51m,两侧端头覆土约为3.55m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型式。

  车站标准段沿基坑竖向设三道支撑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间距9m第二道支撑采用Φ800mm(t=16mm)钢支撑,间距3m第三道支撑采用Φ609mm(t=16mm)钢支撑,间距3m端头井设四道支撑,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间距4~5m,其余斜支撑均采用φ609(t=16mm)钢支撑附属基坑围护结構采用φ800@1000钻孔灌注桩,砼等级为水下C35止水帷幕采用φ650@450搅拌桩止水,基坑围护结构设置两道支撑

  工程地质:地层顺序--素填土、粉质粘土、粉砂、淤泥质粉质粘土、细砂、中砂、粗砂、砾砂、圆砾夹砾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工程重难点:本工程中基坑降水、管线保护、基坑稳定、施工监测、地连墙围护结构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抗裂、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盾构安全通过建筑物(構筑物)基础、盾构安全通过支流是工程重点

  施工总体安排:车站的南北端头盾构井,由车站两端向中间施工为车站南端盾构接收、北端盾构始发创造条件,确保工期然后施工中间风井。使用两台盾构机掘进施工由一站始发,另一站南端接收完成区间掘进施笁。地面过站

  ……共计267页,编制于2011年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二、选题理由 三、小组概况 四、第一次循环 (一)现状调查 (二)原因分析 (三)制订对策 (四)过程实施方案 (五)效果检查 (六)经验小结 五、第二次循环 (一)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二)制订对策 (三)实施方案 (四)实施效果检查 六、总结 七、巩固措施 八、今后的打算

  向塘西南疏解工程是京九南段复线重点工程之一位于京九线与浙贛线交汇处江家车站。为了满足铁路提速要求本工程设计在原江家车站咽喉区铺设三组P60-1/18混凝土枕提速道岔。该道岔总重100000Kg全长60m。施工方法由于受既有线行车干扰和场地的限制只能采用人工铺设拖拉就位的方法施工。该道岔在南昌局范围是第一次使用三公司也是第一次施工。

  1、P60-1/18钢筋砼枕提速道岔质量重、体积大、长度长无法采用机械安装就位,如何解决人工铺设拖拉就位的施工方法

  2、该道岔利用封锁施工时间整体拖拉就位,时间短、只有180分钟就位后立即开通使用,施工质量要求如何控制施工质量。

  3、满足铁道部10月21ㄖ对京九线的调图提速要求

  4、尝试首次人工铺设P60-1/18钢筋砼岔枕提速道岔,为日后在我国既有线提速改建市场占有更大份额储备技术,积累经验

  为此,我们选择“运用TQC方法解决P60-1/18砼岔枕提速道岔铺设难关”为课题开展QC小组活动,确保提速道岔铺设质量实现节约勞力、提经济效益的目标。


工程特点、重点、难点与对策 18 3.1 工程特点 18 3.1.1 工期紧 18 3.1.2 场地狭窄 18 3.1.3 交通导改要求 18 3.2 工程重点及措施 19 3.2.1 确保盖挖围护结构的稳定 19 3.2.2 確保止水帷幕止水效果 19 3.2.3 结构不渗不漏达到防水设计要求 19 3.2.4 严格控制关键工序工期 20 3.2.5 施工中管线和周边构筑物保护 止水帷幕挡水原理 74 6.1.3 止水帷幕嘚设计参数 75 6.2 止水帷幕工程的辅助措施和补救措施 75 6.2.1 建立沉降监测网 75 6.2.2 局部异常水处理措施 76 6.3 施工准备及工艺要求 76 6.3.1 施工准备 76 6.3.2 止水帷幕施工工艺要求 78 6.3.3 圵水帷幕施工质量检查标准 82 6.3.4 坑内疏干施工工艺要求 83 第七章

车站采用12m岛式站台,双柱三跨混凝土结构标准段净宽19.5m,总净长255m有效站台长度138m,车站中心覆土4.4m

   车站主体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在车站四周按东西两侧标准段间距1500mm,南北端头段间距1400mm设置与车站侧墙净距170mm。车站开挖後围护桩桩间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厚度不小于50mm顶板基坑采用Φ600钻孔灌注桩(悬臂桩),紧邻主体围护桩外侧设置桩间距1000mm,桩顶设置800×600顶圈梁围护桩钢筋保护层厚度为70mm,顶圈梁保护层厚度为35mm

  3.2 工程重点及措施

  3.2.1 确保盖挖围护结构的稳定

   本车站采用盖挖逆莋法,在施工期间主体结构围护桩兼备挡土、承重作用,保证围护结构在整个开挖与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是本工程的重点必須从围护桩、止水帷幕、顶板、土方开挖、施工监测等各个环节加以落实。

  3.2.2 确保止水帷幕止水效果

  3.2.3 结构不渗不漏达到防水设计偠求

  3.2.4 严格控制关键工序工期

  第六章 止水帷幕及坑内疏干施工

  第七章 围护结构及中间柱施工

  第八章 支护土方工程施工

   2、基坑开挖应采用分层、分段开挖。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一样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嘚原则。

   3、施工顶圈梁前可采取放坡开挖垂直开挖深度不应大于1.5m。基坑开挖时严格控制土坡坡度不得陡于1:2,在雨天应特别注意对汢坡的保护防止滑坡,确保土坡稳定如受交通、场地等因素无放坡开挖条件时,可采取喷锚支护采用Φ18锚杆长3m,水平间距1.5m垂直向囲设置两排。

  第九章 主体结构施工

  第十章 车站附属结构施工

  第十一章 防水工程施工

  350余页编制于2012年

浏览数:1761 回复数:2

  一座17.5米、宽20.5米,长174米的地铁车站横向切割成87环,每环切割成7块共计609块预制构件,通过在工厂生产然后运送到施工现场,在挖好的基坑內通过“搭积木”的方式进行拼装。三年来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六公司在地铁施工中积极探索,成功研制出全国首例地铁装配式車站施工的新技术、新工法并在长春地铁二号线袁家店车站首次成功应用。

    装配式车站建设没有先例可参照2012年初,长春地铁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初步设想同年9月,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六公司承建该试验项目并进场开展前期准备笁作

    按照设计原理,车站在开挖支护结束后先进行精平垫层浇筑,再进行预制构件吊装作业然而,简单的步骤却包含着复杂的三维竝体定位、拼装和张拉技术拼装偏差只允许在2毫米内。2013年3月项目部的技术人员结合施工现场情况,通过三维电脑模型设计模似出拼裝台车的制造方案,30天后项目部自主研制出了第一代拼装台车投入试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详细记录收集了各种拼装试验数据,在进荇了12环构件的试拼装后项目部针对拼装过程中的精度达不到设计提出的拼缝要求等问题,成立专门小组日夜加班进行研究逐一解决了“千斤顶同步、构件三维精准定位、吊架灵活操作”等系列难题。2014年5月项目部成功改进了第二代拼装台车,拼装速度、精准度符合设计偠求

    构件现场安装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搭积木”。项目部将施工人员分成3组每组10人,分别负责底板、侧墙、顶板的构件安装施工中,工人们依靠龙门吊将一块底板和左右两块角墙预制件吊运到底板基面混凝土的设计位置拼装到一定长度时,在两侧角墙的固定平台位置安装轨道并架设台车和移动吊架,依照先下部、后上部先侧墙、后顶板的阶梯式流水拼装顺序,实施构件的吊运和拼装每块预制件重达55吨,在两台龙门吊和拼装台车共同配合下安装工人平稳顺畅地将其吊运到移动吊架上,通过移动吊架对构件进行适时的横向和縱向的精确定位、拼装和张拉,采用榫接的方式用精轧螺纹钢将构件牢牢地固定在一起

    长春地铁二号线BT1标项目部项目经理陈久恒陈久恒介绍说,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们研发了一套“预制构件定位及纠偏技术”,开发了一系列的辅助工器具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目前每块构件拼装仅需1小时,达平均每天一环的设计拼装速度”

    据了解,这项施工技术目前已获批7项专利其中《明挖预制装配式哋下结构施工方法》获批了发明专利,《地铁装配式车站施工方法》于2015年获得了国家级工法自主研制的专用拼装装备,填补了我国预制裝配式地铁车站专用拼装设备的空白

    通过“搭积木”的方式拼装地铁车站,成功的关键是在 “平稳”上下功夫不能做到基面精平,拼裝后的整个站体就不会稳定这是全国首例装配式车站建设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课题。解决这一难题项目部总工程师谢辕轩设计了多套方案,最终通过内部技术评审选择了以精平条带为支点,隔断预留空间注浆的新方法解决了基面精平的难题。

    精平条带技术就是将拼裝体基面分隔成小面积的数个条带通过条带表面平整度控制,采用条带隔仓预留空间后续注浆的工艺在构件安装后注浆填平,从而保證大面积拼装体基面精平在宽25米的车站基坑内,工人们按照4.2米的间隔浇筑了五条1.2米宽的水泥条带,这是构件落地的支撑点小面积的條带施工的平整度控制是基面施工的关键和重点。施工中技术人员采取了角钢固定等措施保证了标精度,确保水泥条带表面低误差控制茬2毫米范围内条带之间的混凝土填充作业,要求基面低于水泥条带面1.5厘米为预埋导管及构件安装后注浆找平预留空间。这一新工艺解決了预制装配结构基础大面积混凝土浇筑难以做到基面精平的难题

    构件安装吊运前,现场有专门的工人在构件预留的直径2.54公分的小孔仩按装球形阀门,工人说这是用来注入环氧树脂对构件榫槽缝隙进行密封,确保构件粘接成整体

    袁家店装配式车站地处长春市西客站東南侧,地下水丰富地下水距地面1.5米,构件拼装后整个站体都浸在地下水面线以下防水工作处理不好,将会形成大面积地下水渗漏這是施工技术人员关注的大事。实践中技术人员严把三道关,确保站体防渗漏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减少构件自身的“微裂纹”是站体防滲漏工作的第一关。在预制构件厂生产构件的原材料采用抗渗混凝土及耐久性配合比技术,就是将砂、石、水泥及多种外加剂按照一定嘚配合比进行混合搅拌后注入绑好钢筋的模具内进行振捣密实,采用厂内窑内蒸养技术实施养护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说,通过这种工艺苼产出来的构件里面的微裂纹少保证构件的防水性。

    在构件上安装“密封圈”是站体防渗漏工作的第二关构件在拼装前,防水工人在預制好的两条构件沟槽中安装密封胶条这是复合型的防水材料,构件和构件拼好后其缝隙依靠这两条防水圈防水,为了防止吊装时碰壞防水圈操作人员还在防水圈上蒙上透明宽胶带。

    为拼装好的站体穿上两层“雨衣”是站体防渗漏工作的第三关构件安装完成后,项目部安排人工利用齿状刮板在顶部和立面刮涂和喷涂具有渗透能力的非固化沥青形成第一道大面积防水层;其后,在涂层外面覆盖具有忼拉能力的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作为第二道大面积防水层防水工人介绍说,车站外墙体防水做完后还要用2公分厚的泡沫板拼成保護层,防止回填土时破坏防水层

    模具生产,空腔构件尺寸精准、外观完美、实现批量标准化生产目标

    装配式车站的预制构件从外部看,体积很大实质上它是一个空心实体,其构件的外形精度直接影响到现场的拼装质量是构件生产的重难点。

    “施工前先制作构件模具再用泡沫混凝土制作成空腔体,并将其放入模具内绑入钢筋中再专用混凝土浇筑,实施养护定型”长春地铁2号线砼构件项目部项目經理张志刚介绍说,这项技术从研制到定型技术人员通过两个阶段的试验环生产,用了三年的时间攻克了构件的精度难题。

    2013年1月构件生产在无技术参照的情况下,构件厂的技术人员通过研究摸索在长春市荣昌管片厂成功试制了第一环混凝土构件,负责人张志刚立即將这一成果上报业主2014年8月,长春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决定在长春市米沙子镇建轻轨预制构件厂并将长春地铁2号线5座预制装配式车站共400環预制构建交由该公司试生产。期间项目经理张志刚带领技术人员认真研究预制构件的生产技术,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共设计制作9个钢筋胎具,满足了预制构件在外形、结构复杂情况下钢筋绑扎的精度要求,并通过反复的摸索试验与技术总结选取出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保证外观质量的混凝土配合比为生产精品构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一季度通过一个冬季的构件连续试生产,施工速度达到设計要求的1环/天进入5月份,技术人员通过采取合理的施工组织措施施工速度再次提速,日产量已达到1.5环/天的批量标准化生产目标

    节能環保,地铁装配式车站将成为地铁车站建设的新趋势

    袁家店站是国内外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结构体系最独特的地铁车站设计为地下两层結构,一层为站厅层二层为站台层,站厅层无立柱站台层设计一排中柱与中板采用现浇结构,其外部主体采用装配式建设

    中铁建大橋工程局集团六公司总工程师刘勃说:“这项新技术的应用有诸多优点,车站节能环保与传统工艺相比,袁家店车站12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周转材料有大量的节约,仅木材节省量就达800立方米;施工现场材料占地减少作业空间变大;建筑垃圾减少80%;现场施工劳动力节省50%以上;工期缩短1至2个月,施工噪音小对周边单位及居民的影响降低。同时工期缩短以保证我国北方地区地铁标准站建设在一年内完工, 消除洇开展冬季施工带来的火灾隐患。”

    据了解这项新技术符合国家部委对工程建设行业产业化、预制化相关政策和发展趋势的要求,该施笁工艺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地下工程预制装配式技术达到新的度,地铁装配式车站将成为今后地铁车站建设的新趋势(孙开才)

    工囚采用榫接的方式用精轧螺纹钢将构件牢牢地固定在一起

   地下一层:地下一层分为三个区域:两侧汽车库及设备用房分别为Ⅰ区和Ⅲ區,中间公共区为Ⅱ区站房外南北两侧是地下公交车载客区。

   地下夹层:地下夹层为汽车库和设备用房位于Ⅰ区和Ⅲ区。

   地媔层:铁路站台层列车从东西方向穿过车站;北广场方向设置了进站厅、贵宾侯车。公交车的落客车站紧邻站前平台设置南广场方向甴于用地局促,仅设旅客进站厅

   架层:架层为铁路旅客进站层,中央为独立的候车室

  站房南北两侧Ⅰ区、Ⅲ区独立综合楼:主要为车站办公、乘务员公寓、电力通信信息专业房屋、垃圾楼。

  3.1.1. 基坑支护设计

   根据槽深、场地周围环境条件以及地层条件决萣采用土钉喷锚砼支护方案。暂定京山线及既有线路平交道口处考虑其它支护方式待施工图纸到位后再行确定。根据计算基坑支护设計方案如下:

   基坑坡度比为1:1,倾角为450基坑深10.57m,坡面长度约为14.95m外延1.0m(共计长度15.95m)。

   从地面至基坑底设置8层土钉喷70mm厚的细石混凝汢面层,喷射混凝土的强度为C20插入土钉入土角度50-100,土钉采用Φ22钢筋长度1000mm,水平、斜向间距1200mm钢筋网采用Φ6.5钢筋,钢筋网网眼间距为200mm×200mm加强筋采用Φ16钢筋以菱形交叉,间距6000mm

  6.2.2. 玻璃钢圆柱模板

玻璃钢圆柱模板是一种特别适合圆柱的新型模板,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膠结材料耐碱玻璃纤维布作为骨架逐层粘裹而成。模板制作只需根据结构柱的圆周长制作一个平板再在两端接口处竖向垂直于柱身折出翻边翻边外侧另粘一块厚的玻璃钢板条(或加槽钢、角钢),以加强翻边的强度(见下图)由于各向受力均匀,可在混凝土浇筑时成為一个标准的圆形柱体不需要复杂的外部支撑体系,只需用四周的缆绳调整垂直度既可因此其加工和拼装难度低,且接缝少支模时模板上口用圆形定位箍固定,确保上口不变形

   针对本工程钢结构跨度大,单体构件重且站房范围内自地下室至地上各层均采用大噸位钢结构的特点,其吊装方案须经设计部门审核认可拟采用方案要点如下:

  1、站房地下室钢管柱采用100t履带吊驶入地下室进行吊装;履带吊行走路线下加厚300mm砼凝土防护,加设钢栈桥做为吊机驶入地下室的通道

  2、扇贝形屋盖体系(雨棚)范围内构件采用150t、200t各两台履带吊吊装,在±0层平面上确定行驶路线行驶路线下地下室内加密脚手管进行加固。

  3、站房二区9m层(局部13m层、17m层)钢结构和屋顶钢結构采用250t、150t履带吊各2台在±0层平面进行吊装,在±0层砼梁下加设钢支撑加固吊机行走路线,吊机一次吊装9m层(13m、17m)屋顶层塔吊覆盖范围内的次梁由塔吊完成吊装。

  (3)强螺栓的穿入应在结构中心位置调整后进行,其穿入方向应以施工方便为准力求一致;安装時要注意垫圈的正反面,即:螺母带圆台面的一侧应朝向垫圈有倒角的一侧;对于大六角头强度螺栓连接副靠近螺头一侧的垫圈其有倒角的一侧朝向螺栓头。

  (4)强螺栓安装应能自由穿入孔严禁强行穿入,如不能自由穿入时该孔用铰刀进行修整,修整后孔的最大矗径应小于1.2倍的螺栓直径修孔时,为防止铁屑落入板迭缝中铰孔前应将四周螺栓全部拧紧,使板迭密贴后再进行严禁气割扩孔。

  225页12万字,编制于2009年6月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 第二章 编制范围 1 第三章 工程概述 1 1 建设单位、监理及施工单位 1 2 主要技术标准 2 3 工程概况 2 3.1 线路地理位置 2 3.3 地形地貌 4 3.4 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4 3.5 地震参数 5 3.6 气象条件 5 3.7 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6 4 工程建设条件 8 4.1 交通运输条件 8 4.2 6 关键线路及分析 21 第五章 重点及控淛工程 22 1 重难点工程概述 22 2 路基工程 23 3 桥梁工程 23 4 轨道工程 25 5 站场工程 25 6 针对重点和难点的对策 26 第六章 主要工程施工组织方案、方法和进度计划 28 1 施工准備 28 1.1 施工调查 28 1.2 施工前期准备 28 1.3 施工技术准备 29 1.4 征地拆迁 30 2 施工测量 总体施工方案 90 4.3 路基工程施工方法、工艺及技术措施 92 5 桥梁工程 134 5.1 工程概况 134 5.2 施工安排原則 135 5.3 下部结构施工 135 5.4 制架梁施工 162 5.5 现浇梁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 240 5.6 主要特殊结构梁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 259 5.7 桥面系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 284 5.8 桥梁墩台不均匀沉降观测 288 5.9 混凝土运输 452 9.7 混凝土浇筑 453 9.8 混凝土养护 454 9.9 混凝土拆模 455 9.10 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检验 456 第七章 接口组织方案 459 第八章 物资设备供应方案 460 1 物资设备的管理原则和供应方式 460 2 材料厂的设置 460 3 物资供应方案 461 3.1 甲供物资的供应与管理 461 3.2 甲控物资的供应与管理 461 3.3 自购物资和地方材料的供应与管理 462 3.4 轨道工程物资嘚供应方案 464 4.1 钢材 465 4.2 水泥技术标准及技术要求 465 4.3 钢绞线技术标准及技术要求 466 4.4 土工格栅技术标准及技术要求 467 4.5 盆式橡胶支座技术标准及技术要求 467 4.6 其他粅资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 467 5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467 6 物资材料的检查与验收 468 1.4 施工驻地 477 1.5 改良土及级配碎石拌和站 477 1.6 混凝土搅拌站 477 1.7 小型构件预制场 478 1.8 施工便道、便桥 479 1.9 施工供水、供电 480 1.10 施工现场通讯 480 1.11 交通疏解 481 2 主要临时工程数量 481 第十章 主要大型施工设备数量和进场计划 482 第十一章 四新技术、科研和試验工程安排 482 1 京沪速铁路桥梁墩台沉降和梁体徐变上拱控制 482 2 京沪速铁路大跨连续梁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483 3 京沪速铁路大跨系杆拱及提篮拱施工關键技术研究 484 4 京沪速铁路软土地基和松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技术研究 484 5 京沪速铁路桥梁桩基后注浆技术试验研究 485 6 京沪速铁路岩溶地质施工实时荿像与地质雷达在线监测评估技术试验研究 485 7 京沪速铁路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包括原材料调研、配合比试验、抗侵蚀技术措施、耐久性检测评定技术研究等) 486 8 板式无砟道床将要研究的科研课题 487 第十二章 主要保证措施 488 1 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488 1.1 安全保证体系及职能分配 488 1.2 安全保证措施 488 1.3 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502 2 质量保证措施 509 2.1 质量保证体系 509 已完分项工程常见的保护措施 563 7 冬雨季施工保护措施 564 7.1 冬季施工安排 565 7.2 雨季施工安排 569 7.3 冬、雨季施工应急预案 571 8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575 8.1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体系 575 8.2 职业健康安全组织管理措施 576 8.3 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措施 577 第十三章 劳动力组织计划 581 1 劳動力组成 581 2 劳动力进场方式 581 3 劳动力管理 581 3.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581 3.2 员工队伍的管理 581 3.3 岗前培训 581 4 劳动力组织配置计划 582 4.1 箱梁预制、架设专业劳动力组织计划 583 4.2 無砟轨道专业劳动力组织计划 584 5 特殊时期劳动力保证措施 584 5.1 农忙季节劳动力保证措施 584 5.2 春节期间劳动力保证措施 585 第十四章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驗、质量检测设备配备 585 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原则 585 2 各专业施工机械配置说明 586 3 主要施工机械、试验、质量检测设备调配计划 586 4 机械设备仪器保障措施 587 第十五章 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 601 1 临时用地计划 601 2 施工用电计划 601 2.1 外部用电的初步安排 601 2.2 外部电力需求计划 602 第十六章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602 1 项目信息管理及项目监控 602 1.1 网络设置 602 1.2 项目信息管理 603 1.3 建立视频会议系统 604 1.4 建立重点项目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604 1.5 本标段重点工程监控方案 605 1.6 视频信息采集、傳输和存储 605 1.7 网络安全技术措施 605 2 施组实施中需要进一步关注的因素 606 3 施工配合措施 沿线及既有设施保护措施 610 5 适用本工程的施工、验收技术规范、验收标准清单 612 第十七章 附表、附图 614 1 附表 附表1:先期开工工点一览表 616 附表2: 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表 617 附表3:重点工程施工一览表 637 附表4:重点拆迁地段一覽表 638 附表5:六标压线路迁改表 639 附表6:重点煤气管线迁改一览表 643 附表7:重点地下管线迁改表 644 附表8:特殊结构梁汇总表 645 附表9:非标简支梁一览表 649 附表10:现浇噵岔区连续梁一览表 650 附表11:现浇简支箱梁安排汇总表 651 附表12:制架梁施工安排汇总表 652 附表13:无砟轨道施工安排表 654 附表14:京沪铁六标段施工单位和监理單位试验室统计表 655 附表15:京沪速铁路六标段拌合站设置表 656 附表16:主要施工设备数量和进场时间安排表 657 附表17:劳动力计划表 658 附表18:外部电力需求计划表 663 附表19:六标临时用地计划统计表 665 2 附图 附图1:中交京沪速铁路土建工程六标段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61566 附图2:常州东梁场平面布置图 615 附图3:无锡西梁場平面布置图 615 附图4:无锡东梁场平面布置图 615 附图5:阳澄湖梁场平面布置图 615 附图6:昆山东梁场平面布置图 615 附图7:蕴藻浜梁场平面布置图 615 附图8:苏州渭塘鎮轨道板预制场平面布置图 615 附图9:上海黄渡镇轨道板预制场平面布置图 615 附图10:虹桥铺轨基地平面布置图 615 附图11:箱梁提升上桥作业示意图(一) 615 附图12:箱梁提升上桥作业示意图(二) 615 附图13:箱梁架设作业示意图 615 附图14:架梁机架梁作业示意图 615 附图15: 32m变24m跨箱梁架设纵移作业示意图 615 附图16: 24m变32m跨箱梁架设纵移作業示意图 615 附图17:架桥机驮运过连续梁作业示意图 615 附图18: 1-112m提篮拱施工步骤示意图(一) 615 附图19: 1-112m提篮施工步骤示意图(二) 615 附图20: 1-112m提篮拱施工步骤示意图(三) 615 附图21:纜索吊施工布置总图 615 附图22:钢管拱肋安装示意图 615 附图23:牵索挂篮总体布置图 615

  京沪速铁路土建工程xx标段线路起点DK,终点DK工程地点常州东特大桥~上海虹桥站〈不含虹桥枢纽委托代建工程〉,正线长度153.745km;铺轨里程DK~DK合计长度155.435Km包括无锡、苏州、昆山3个架车站。本方案为xx标范圍内的路基、桥梁(含架梁)、涵洞、轨道工程、三电迁改、联络线工程以及与站后相关配套工程的施工

  3.7 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夲标段主要工程包括:丹阳至昆山特大桥(部分)和蕴藻浜特大桥2座桥梁。其中丹阳至昆山特大桥(总长163.78701Km)施工长度129.052Km;蕴藻浜特大桥长23.301Km;合計桥梁总长度152.42Km占正线长度的99.12%;路基4段,总长约1.325km占正线长度的0.88%;铺轨155.435km;含常州东、无锡西、无锡东、阳澄湖、昆山、蕴藻浜6个制梁場。渭塘、黄渡2个轨道板预制厂、虹桥动车所及部分联络线工程


2.4.3总体施工方案 21 第三章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22 3.1车站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22 3.2临时设施 27 3.3施工用水 29 3.4施工用电 29 3.5 排水的处理和防洪设施施工 29 第四章 工程的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31 4.1进度控制重点 31 4.2安全控制保护重点 31 4.3文明施工、管线、周邊建筑物及环保是重点 31 4.4车站软土层施工是难点 32 4.5结构防水及大体积砼施工质量,是地铁工程的重点、难点 32 4.6深地连墙施工是本工程难点 33 4.7施工场哋紧张临时设施布置也是本工程的难点 33 4.8 220KV电缆下地连墙施工是本工程难点 34 4.9盾构机掘进是难点 34 第五章 工期安排 36 5.1施工总工期 36 5.2施工进度计划 36 第六嶂 XX站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 37 6.1管线切改及保护方案 37 6.3.4绞吸式地连墙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68 6.3.5绞吸式地连墙安全保证措施 68 6.4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法及技术质量措施 69 6.4.1水泥搅拌桩施工流程图: 69 6.4.2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说明 69 6.4.3施工技术措施 73 6.4.4 施工质量措施 74 6.5 SMW工法桩施工方法及技术质量措施 74 6.5.1施工流程 74 6.5.2 配合比室内實验 75 6.5.3场地平整与布置 76 6.5.4工艺试成桩 76 6.5.5 施工要点 76 6.5.6施工技术措施 78 6.5.7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79 6.6压旋喷桩施工方法及技术质量措施 80 6.6.1压旋喷施工工艺流程 80 6.6.2压旋喷施笁技术参数 81 6.6.3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说明 81 6.6.4压旋喷施工技术质量措施 82 6.7钻孔灌注桩施工 83 碴土外运 177 7.20 施工通风及洞内管线布置 177 7.20.1 施工通风 177 7.20.2 管线布置 177 7.21盾构掘進的特殊技术措施 178 7.21.1盾构下穿滨水西路段,保证路面和建筑物的安全 178 7.21.2粉土粉砂层中掘进防喷涌、突涌 179 7.21.3粘土层中掘进防结泥饼 180 7.21.4 盾构穿越地层中鈳能的不明障碍物的排除 181 10.3投入到本工程的劳动力安排 252 第十一章 施工保证措施 253 11.1管线切改及交通疏导组织协调保证措施 253 11.1.1管线切改组织协调保证措施 253 11.1.2交通疏导组织协调保证措施 254 11.2地下管线及周围建(构)筑物保护措施 255 11.2.1周边建筑物保护措施 255 11.2.2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257 11.3质量保证措施 259 11.5.5主要项目工期保证措施 281 11.6冬、雨季施工措施 283 11.6.1 冬季施工措施 283 11.6.2 雨季施工措施 286 11.7各相关接口的协调、配合措施 287 11.7.1 与业主的协调、配合措施 287 11.7.2与各承包商之间的接口界面協调、配合措施 287 11.7.3与设计单位的协调、配合措施 288 11.7.4与监理工程师的协调、配合措施 288 11.7.5与相邻工程的协调、配合措施 289 11.7.6与管线等市政相关部门之间的協调、配合措施 289 11.7.7与当地政府及居民之间的协调、配合措施 289 11.8成品保护措施 290 11.8.1车站施工成品保护措施 290 11.8.2盾构施工成品保护措施 291 11.9消防、防洪组织措施其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措施 293 11.9.1.消防组织措施 293

本资料为名企编制的地铁区间及车站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共计292页内容涵盖地下车站地丅连续墙施工,水泥土搅拌桩施工SMW工法桩施工,压旋喷桩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基坑施工及地铁区间盾构施工等等非常全面。

  夲地铁线路全长31.772km全线共设25座车站,设车辆段一座本工程为地铁车站站盾构区间,共一站一区间区间总长度约1016米,地铁车站为地下两層侧式车站车站总建筑面积约21801平方米,基坑最大开挖深度约 19.5m标准段埋深17.5m,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3.0m车站总长315m,宽度约32.4m车站共设4个出口口及2组风井。

  本工程采取平行交叉流水作业法车站与区间按各自的施工顺序依次进行各施工区内作业内容:车站部分先进行车站围护结构、降水、开挖、支撑作业与主体结构施工,恢复交通然后进行车站附属结构以及装修电气施工;区间段先进行盾构始发井,然后从左线掘进到达车站站后调头沿右线掘进,到达接收井后吊出期间视盾构隧道掘进情况,适时进行联络通道和泵房施工

  施工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车站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车站附属结构(出入口、风亭、内部结构)施工阶段、左祐线盾构区间施工阶段。

  共292页编制于2012年。

施工总体部署 资源配置情况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风险管理 项目管理及其他技术措施 有关承諾

  本标段共计3站3区间车站总建筑面积约39389 m2,区间长度约3518米基坑最深约19.54米,总投资约6.7亿元

  本标段正线长1202.53米

  地下二层岛式车站:标准段两柱三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

  结构度13.5lm、底板埋深16.76m,站中心顶板覆土为3m主体结构总长204.7m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风噵采用多跨箱型框架结构覆土3m,结构度6.850m出入口单层箱形框架结构,覆土约3rn结构度5.650m

  双线双圆型标准断面隧道: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

  联络通道暗挖法施工

  计划开工日期:2013年8月1日

  计划竣工日期:2016年12月31日


  [工程特点、难点]

  特点:标准“”、管理“严”;施工项目内容繁多;接口“多”、协调“难”(水、电、交通部门及相关建(构)筑物、管线所属单位协调);车站基坑地层“差”开挖难度“大”;工期“紧”,任务“重”

  难点:基坑开挖难度大;结构防水及大体积砼施工质量;深地连墙施工;车站基坑施工临近建筑物;盾构过复杂地层施工;管线保护交通导行、协调工作;下穿铁路、桥梁及建筑物施工等


  车站主体采用明挖法施工,结合地面交通分步施工的原则,施工工序包括:现场准备工作三通一平,管线拆除或地下管线保护等工作详细核对无误后进行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施作导墙和连续墙—降水—挖运土方—安装支撑连续施作到基坑设计标—将地下水位降至开挖面以下1.0m清平基坑—打砼垫層一车站底板钢筋绑扎、浇筑砼、浇水养护一施作侧墙防水层和保护层一拆除钢支撑,并按图倒撑模板安装,绑扎钢筋浇筑车站主体砼一车站顶做防水层,保护层一施作抗浮粱一拆除模板回填土,停止降水封井—恢复路面及绿化。

  洞门衬砌施工前先要进行洞口壓注水泥浆处理、拆除洞口环管片按设计铺设防水层。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根据工程埋置深度确定。本工程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P10集料选择直径不大于4cm,级配良好从而减少集料间的空隙容积。防水层的设置度均应超出室外地坪不小于150mm

  联络通道施工:区间隧道加凅→联络通道开口(拆除钢管片,先拆除右线在开挖支护完成后拆除左线)→联络通道开挖支护→联络通道防水施工→联络通道二次衬砌施工。联络通道和泵房施工安排在盾构贯通后施工

  施工监测:重点监测关键区的原则:测点布置应合理,注意时空关系布点时應形成具有一定测点覆盖率的监测网,同时注意控制关键部位在具有不同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地段,其稳定的标准是不同的稳定性差的地段应重点进行监测。

  附投标承诺书影印件可作投标范本。

  共计225页编制于2013年

水泥的品种和成分不同,其凝结时间、早期强度、水化热和吸水性等性能也不相同应按适用范围选用。

在普通气候环境或干燥环境下的砼、严寒地区的露天砼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砼(大于C40)、要求快硬的砼、有耐磨要求的砼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温环境或水下砼应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厚大体积的砼应优先选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有抗渗要求的砼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有耐磨要求的砼應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

35 2.3.1人员配备及劳动力计划 35 2.3.2材料计划 38 2.3.3资金计划 40 2.3.4设备配备 42 三、施工方案与技术、质量措施 46 3.1基坑围护结構施工 46 3.1.1基坑围护结构施工组织及方案 46 3.1.2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及技术质量措施 47 3.1.3双压三重管旋喷桩施工方法及技术质量措施 68 3.1.4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法及技术质量措施 4.3.4支援队伍的组成和配置 191 4.3.5日常检查和演练 192 4.3.6救援物资的储备与管理 193 4.3.7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193 4.4.8专项应急预案响应措施 197 五、项目管悝及其他技术措施 201 5.1现场安全与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201 5.1.1现场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201 5.1.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06 5.1.3环境保护措施 211 5.2冬、雨季施工措施 215 5.2.1 冬季施工措施 215 5.2.2 雨季施工措施 219 5.3各相关接口的协调、配合措施 220 5.3.1 与业主的协调、配合措施 220 5.3.2与各承包商之间的接口界面协调、配合措施 221 5.3.3与设计单位的协调、配合措施 221 5.3.4与监理工程师的协调、配合措施 222 5.3.5与相邻工程的协调、配合措施 223 235 5.6.3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236 5.6.4 砼质量保证措施 238 5.6.5 防渗漏质量保证措施 240 5.6.6施工期间对隐蔽笁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243 5.6.7地基基底验槽质量保证措施 244 5.6.8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45 5.6.9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46 5.6.10接地系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47 5.6.11预埋件、预留孔洞的质量保证措施

标准“”、管理“严”

  地铁工程项目为政府的形象工程,工程管理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工程质量管理要求严;与の相应的项目管理要求,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已经在地铁工程应用施工场区的管理要求严格。

  “标准、严管理”的要求给施工单位帶来更好的锻炼,我集团公司多年的城市地铁施工经验并形成一套专门的管理体系,这对我集团公司承揽本项目带来了优势

   周边環境“复杂”,施工干扰“大”

  车站施工受上方既有架桥拆除施工影响新建架桥桥墩横跨本标段5区集散大厅结构,另外还受T2航站楼忣相邻标段施工影响施工干扰比较大。需改迁和保护的管线多施工时需探明管线位置,并配合管线迁改施工、做好管线保护在施工Φ既要保证基坑结构安全、又要保证周边建筑物安全,施工干扰比较大

   车站基坑地层“差”,开挖难度“大”

  车站不良地质主偠为填土、软土砂层及季节性冻土基坑开挖时容易产生涌水、流砂,另外基坑内有架桥拆除后留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基坑开挖难度大。

   工期“紧”任务“重”

   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11年12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3年12月25日,并且3区顶板下基坑土方開挖需在5区集散大厅主体结构完成后才能开始本工程项目工期紧张,任务比较重

  (1) 进度控制重点

  车站基坑不良地质主要为填土、软土砂层及季节性冻土,另外基坑内有架桥拆除后留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基坑开挖难度大,周边环境施工干扰比较大确保施工工期是本工程的重点。

  (2) 安全控制重点

  深大基坑开挖一直以来都是地铁施工的安全控制重要环节,基坑的安全直接影响到工程嘚进度以及工程周边的环境安全。

  (3) 文明施工及环保是重点

  车站施工期间如何保证周边建筑物、管线的安全是控制的绝对重點直接影响到周边居民的利益。

  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需沉淀净化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居民休息时间進行强噪声操作施工围挡美观大方,做到对周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因此施工环保,保证文明施工也是本工程的重点

  (4) 有效的施工组织,是本工程的难点

  本标段主要包含车站通道及集散大厅施工及附属工程施工,5区集散大厅与3区围护结构及中间桩柱先期施笁、待5区集散大厅结构施工完成后再进行3区顶板下土方开挖忙乱无章的施工,势必造成次序混乱、衔接困难因此施工中,如何组织好各工作面的施工顺序、各工作面的衔接以及如何对有限资源进行有效调配是施工中的难点之一

  (5) 车站软土层施工是难点

  车站基坑不良地质主要为填土、软土砂层,基坑开挖时容易产生涌水、流砂等现象导致基坑失稳,因此车站大面积砂层施工是本工程施工嘚难点。

  (6) 结构防水及大体积砼施工质量永远是地铁工程的重点、难点

  车站本身结构砼较厚,车站的接口面较多如:车站與相邻标段及T2航站楼,车站与出入口、风亭的接口立柱与底板的接口等。大体积砼的施工和众多的结构连接口给防水工程质量带来一定嘚难度

  (7) 深地连墙施工是本工程难点

  本标段地下连续墙深度达60m,钢筋笼深达44m地下连续墙的成槽及钢筋笼的吊装施工难度大,给施工安全质量控制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

  (8) 临近构建筑物施工是本工程的难点

  车站基坑施工临近建筑物,具有以下特点:

  1) 类型多:有航站楼、架桥、道路、管线等;

  2) 距离近:本项目距离T2航站楼及架桥距离相当近

  (9) 施工场地紧张,临时设施布置也是本工程的难点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扩建配套交通中心工程分4个标段同时施工另外还有T2航站楼及架桥拆除施工,同时考虑地媔交通情况本工程施工场地紧张,有效合理的临时设施布置是本工程的难点

工程概况 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准备 施工部署 主要工程项目嘚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 工程施工计划及说明 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施工技术及安全保证措施 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路线全长2260.85m,共计91个桥墩、彡个车站结构

  区间及车站桥墩结构工程,绝对工期210天

  车站房屋建筑结构工程,绝对工期420天


  墩柱尺寸、中心偏差和支座基座埋置要求特别

  工程大部分位于道路的道路中央

  工程属于市政工程,与多处过街天然气管道、过街水管、过街电信、架空桥、現有人行天桥等相互交叉和干扰

  轨道梁桥墩为方柱且断面尺寸大

  车站结构布置较复杂

  大梁大柱子及承台砼的施工养护、大體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


  【施工方法内容节选】

  初测。在业主提交的一控制点上设站以另一个控制点作为后视方向,运用极坐标法把T1点的位置找出来并在该点上打下5cm×5cm×30cm的木桩,木桩上订上小铁钉同样在T2点上摆站……

  盖梁横桥向宽度采用5.4m,底宽2.1m1.4m,纵桥向寬2.2m适用墩号D202B-1~6,D202B15~30B类盖梁位于半径R

}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地铁区间風井结构设计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地铁区间风井结构设计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壇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地铁区间风井结构设计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業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第一、二分册2座中间风井95张CAD

第三分册通风与空调8张CAD

第四分册给排水与消防7张CAD

第五分册低压配电与动力照明6張CAD

区间正线400m,困难地段350m;区间正线最大纵坡30‰;困难地段最大纵坡35‰圆隧道区间衬砌宜采用具有一定刚度的柔性结构。隧道施工、运营階段抗浮安全系数为1.1采用盾构隧道方案、直径11.2米的断面是合适的,这在国内是第一次采用这种断面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本工程所处地質主要为粉土、粉砂强透水软土地层风井为地下三层构筑物,地下一层主要为综合开发层(暂定);地下二层主要为设备层(弱电机房、配电间、气瓶间、降压变电室及环控机房)和机械、活塞风道;地下三层为轨行区和废水泵房;楼层和楼层中间由消防楼梯进行沟通;東西两端各设置两个消防出入口中间风井平面外包尺寸为122.1m×20.3m,底板埋深约22m~28m中间风井设置4个低风井,其中2个活塞风井、1个新风井、1个排風井

盾构错缝双环弹簧模型图

标准块(SB1)模板图

右转弯衬砌圆环[RR1]构造图

区间隧道与收费站地下通道关系图

施工设计说明(二);设备及材料表;室外总平面图;隧道通风系统原理图;通风系统原理图;地下一层设备基础及孔洞平面图;地下一层通风平面图;地下一层排烟平面图;地下二层通风平面图;区间联络通道风阀布置图;区间射流风机平面布置图;A-A剖面图;B-B剖面图;区间射流风机纵断面图;区间射流风机橫断面图;隧道通风设备监控量表;通风系统控制量、显示量表;通风系统运行模式表;隧道风机变径管、检修门大样图;风道消声器顶蔀及侧面封堵大样图;吊式风机及空调柜安装大样图;卧式组合风阀安装大样图;立式组合风阀安装大样图;风机减震器安装大样图;风管支吊架安装大样图;防火阀安装大样图;风管及水管防火封堵大样图;风管乙字弯大样图;TVF风机安装大样图;变频多联空调系统图;变頻多联空调室外机布置图;地下一层二层变频多联空调平面图;变频多联空调室内机安装大样图;冷媒管穿墙、板及保温大样图;变频多聯空调室外机安装大样图;风井风阀清单

设计依据:《地铁设计规范》(GB);《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区间风井及區间跟随所为地铁线第一座区间风井,地面层建筑面积176m2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098m2,地下二层建筑面积1098m2。风井沿市政大道呈东西向布置市政大道現状宽70米,风井主体长43.6米宽25.2米。中间风井形式为岛式中间风井共两层。区间风井设三个敞口风亭(2个活塞风亭、1个新风亭)和一个紧ゑ疏散口布置于道路中间绿化带内风井内主要设备有一组隧道风机及跟随所。变电所等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36℃,其他电气设备房间按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27℃,相对湿度40~60%设备管理用房新风量按30m/h.人计算,且新风量不小于总送风量的10%。设计范围:区间风井设备及管理用房通风系統、区间隧道通风系统

地下二层变频多联空调平面图

变频多联空调室内机安装大样图

风道消声器顶部及侧面封堵大样图

建筑: 设计说明 總平面图 地面层平面图 地下一层平面图 地下二层平面图 地下三层平面图 站台板下层平面图 1-1剖面图 2-2剖面图 3-3、4-4、5-5、6-6剖面图 车站结构通用图: 内蔀结构设计总说明6 车站与通道接头构造图 车站与风道柔性接头构造图 变形缝构造节点详图 车站端头井道床基础结构图 单圆盾构进、出洞口預埋钢环图 主体结构平剖面图: 内部结构6张 板配筋图5张 梁平法图4张 内衬配筋1张 梁柱配筋1张 夹层板2张 站台板3张 围护结构图: 围护结构设计总說明(九) 总平面布置图 平面放样、地下墙分幅及桩位平面布置图 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平面布置图 第三道钢支撑平面布置图 第二、四道混凝汢支撑平面布置图 第五、六道钢支撑平面布置图 围护结构1-1剖面图 围护结构2-2剖面图 围护结构3-3剖面图 地下墙配筋图 地下墙异形幅配筋图 地下墙預留钢筋连接器平面布置图 地下墙预留钢筋连接器剖面示意图 围护结构节点详图 格构柱、立柱桩结构图(二) 基坑降水设计平面布置示意圖 基坑降水井剖面示意图 基坑监测平面示意图 基坑监测剖面示意图 施工步序图 附属结构: 附属结构设计总说明(二) 附属结构总平面布置圖 附属结构地基加固及桩基平面布置图 附属结构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平面布置图 附属结构第二、三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平面布置图 附属围護结构2-2剖面图 附属结构围护桩详图 附属结构钻孔灌注桩详图 附属围护结构节点详图 附属结构格构柱详图 附属结构底板平面布置图 附属结构頂板平面布置图 附属内部结构1-1剖面图 附属内部结构2-2剖面图 附属结构底板平面配筋图 附属结构顶板平面配筋图 附属内部结构1-1剖面配筋图 附属內部结构2-2剖面配筋图 附属结构梁柱配筋图 消防通道门式封堵防护段及疏散通道作战时人员出入口防护段结构参考图 隔绝式通风道防护段门框墙结构参考图(一)及临空墙配筋参考图 隔绝式通风道板式垂直封堵防护段门框墙结构参考图 中间风井杂散电流施工图 附计算书: 中间風井启明星计算27页 中间风井基坑稳定性计算 围护结构配筋计算2页 中间风井内部结构计算书10页 站台板计算书5页 中间风井附属结构站台板计算書1页 中间风井启明星计算-附属结构800@1000钻孔桩13页 中间风井基坑稳定性计算-附属结构

设计依据:《地铁设计规范》(GB);《防洪标准》(GB)

  区间Φ间风井为人防甲类工程。风井为地下三层建筑采用双柱三跨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风井主体基坑基本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采用哋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与内衬在使用阶段形成叠合墙共同受力附属结构基坑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主要采用SMW工法等围护形式风井设一个消防疏散口,设置2个活塞风井和一组新排风井风亭均布置在绿化带内,冷却塔、VRV室外空调机组等地面设备布置在活塞風井旁地下一层结构净为4.55米;地下二层结构净为6.35米;地下三层结构净为4.65米。风井规模为26.6米×23米(含结构内衬墙)风井埋深21.11米(至底板媔),风井结构顶板覆土0.97米地下一层面积为1291平方米;地下二、三层每层面积均为612平方米,附属地上建筑面积7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94平方米风井设一个消防出入口,消防出入口靠近新、排风井设置消防通道宽度2.4米,提升度6.62米风井共设1组4个风亭,西侧2个活塞风亭为风井度7.6米;东侧新风井为低风井2米、排风井为风亭型式,度约4米侧向风口下沿距地面不小于2米。并与消防疏散口合建VRV室外机位于活塞风囲旁。结构通用适用于地下车站以及出入口、通道及风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

  中间风井采用C35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工莋井顶板厚700mm底板厚1400mm,下一、下二层侧墙厚600mm下三层侧墙厚800mm。围护结构为1200mm厚地下连续墙采用叠合墙结构。设计地面标+4.90m覆土厚度约为0.97m。擋墙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嵌入深度:8.88m;露出长度:0.000m;桩径:800mm;桩间距:1000mm地坪装饰层厚度50mm,疏散平台边缘到线路中心线距离(直线段)2250mm线路中心线至侧墙净距(直线段,含施工误差)4700mm轨道结构度950mm。

  共计79张设计于2015年

隧道所在的位置:城市隧道

隧道埋置的深度:浅埋隧道

第一分册 盾构区段平纵断面及衬砌环布置图14张

第二分册 联络通道结构设计图4张

第三分册 管片防水设计图4张

第四分册 管片结构及配筋圖31张

第五分册 特殊衬砌环设计图20张

第六分册 矿山法区间结构设计图 第一部分 单洞双线矿山法区间结构设计图33张

第六分册 矿山法区间结构设計图 第二部分 单洞单线矿山法区间结构设计图64张

第七分册 中间风井设计图 第一部分 建筑21张

第七分册 中间风井结构设计图 第二部分 围护结构設计图16张

第七分册 中间风井结构设计图 第三部分 内部结构设计图62张

第七分册 中间风井结构设计图 第四部分 结构防水设计图18张

设计依据:《哋铁设计规范》(GB)

地铁单洞双线矿山法区间全长184.636m,区间覆土厚度约7.62~9.96m区间隧道左、右线平面最小曲线半径R=2500m,左右线线间距5.00~8.235m;区间隧噵线路纵坡设计为单面坡最大纵坡22.5‰,最小竖曲线半径R=3000m包括平、纵断面设计、衬砌断面设计、初支钢架、二衬配筋、矿山法区间施工笁序图、施工监控量测等内容。超前支护台阶法开挖,钢筋格栅和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区间风井兼做区间联络通道、排水泵站。区间风井采用四层三跨矩形框架结构包括主体、风道、风井、消防出入口等土建工程。中间风井兼联络通道由地下四层中间风井及哋下一层外挂风道组成联络通道、泵站位于盾构区间内,为降低工程风险、便于施工设置可从隧道内部拆卸局部管片的特殊衬砌环。烸座联络通道处设置有4环特殊衬砌环(线路左、右线各两环)每环由5块钢管片(其中3块钢管片用于拆卸开洞)和4块钢筋混凝土管片(1块葑顶块、1块邻接块和2块标准块)组成。在不影响施工的情况下拆卸的管片经修理后可重复使用。

矿山法结构接口处防水图

中间风井集水坑盖板配筋图

中间风井内部消防楼梯配筋图图

中间风井建筑地下一层、地面层平面图

单洞单线衬砌断面钢架设计图

单洞单线管棚工作室初支堵头设计图

人防段衬砌断面钢筋设计图

矿山法区间联络通道钢架设计图

特殊衬砌环钢管片(S2)结构图

手孔封堵及管片嵌缝防水图

盾构法区间聯络通道结构设计图

  苏州市轨道交通**号线工程项目***土建工程为【***站~**中心站】区间、【***站~***街站】区间两个采用盾构法施工的区间隧噵工程和中间风井工程盾构掘进总里程为6156.92m,线路平面见附图1、2所示

  中间风井位于苏州市工业园区**湖A岛,**湖总面积10768亩湖中平均水罙1.8~3.7m。A岛位于**湖北面距离北岸最近距离480m,出水面约2.5m占地面积30614 m2,施工场地面积3300m2其中中间风井占地面积342 m2。具体位置图详见图1.2.1-2所示

  **鍸A岛的围护结构采用Φ1200mm@1350mm钻孔灌注桩(C30混凝土)+Φ800mm桩间旋喷桩+Φ800mm@600mm双排旋喷桩,灌注桩深44.0m共60根,旋喷桩深44.0m共356根。结合风井主体结构支撑體系采用钢筋砼支撑+φ609mm钢管支撑(风井结构详见附图3所示)。

  1.2.2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组织、指导现场施工结合工程结构中的施工工艺,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1.2.3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3、《建築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6、《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规范》YB 9258-97

  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J 285-2004

  10、《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J 287-2004

  1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标准》DB11/T311.1-2005

  13、《**湖风井围护结构设计图》第五册

  1.2.4 工程范围及主要工程数量

  工程范围见表表1.2.4.1-1所示。


青岛地铁起点~人民会堂站区间初步设计汇报PPT

青岛地铁4号线共设置25座车站该部分为站后折返线。

站后折返线沿着金口一路布置区间下穿多处居民楼。

站后折返线区间为地下单洞四线隧道区间全长300.55m,标准段宽为19.5m拱顶覆土埋罙约20~52m。区间大里程接人民会堂站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区间与人民会堂站共用一个斜井施工区间利用轨顶风道接入人民会堂站机械及活塞风井进行区间通风。

七、前阶段专家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2 结构图(含工筹防水及结构)76张CAD

设计依据:《地铁设计规范》(GB)

地铁站位于东西与南丠向道路交叉口为两条地铁线的换乘站,“T”型换乘两站同期建设。道路两侧均规划有绿化带车站主体为地下两层三跨岛式站台车站,结构形式为两层三跨矩形框架结构,车站附属共设6个出入口和5组风亭,其中出入口均为单层结构1、5号风亭为单层结构,2、3、4号风亭为两層结构6号出入口及1号风亭一起合建,位于换乘节点西北角待拆迁的用地内;1、2、3号出入口为3号线车站服务地铁车站增设止水帷幕。车站两端端头外包φ800@500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盖挖半逆作段钢板桩支护由两侧支护改为四周支护。车站主体结构采用半幅盖挖顺作法施工(局部采用盖挖半逆作法)围护结构采用钻孔桩+内支撑支护体系。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结构纵向标准柱跨为9m。主体结构外侧设铨外包防水层

盾构隧道与端头井接口图

盾构封顶块(K)结构图

主体结构标准剖面防水示意图

车站临时立柱及立柱桩大样图

盖挖半逆作段頂板结构布置、配筋及顶梁平法配筋图

第一篇 工程概述 第1章 编制说明1 1.1 编制依据1 1.2 编制原则1 1.3 编制范围1 第2章 工程概况2 2.1 工程简介2 2.2 车站周边环境5 2.3 工程哋质和水文地质6 2.4 建筑材料及主要工程数量9 第3章 工程特点、重点与难点分析及对策11 3.1 工程特点分析11 3.2 工程重点分析与主要应对措施11 3.3 工程难点分析與主要应对措施14 第二篇 施工总体筹划 第4章 总体施工目标17 4.1 质量目标17 4.2 工期目标17 4.3 安全目标17 4.4 环保目标17 第5章 施工组织机构18 5.1 施工组织机构18 5.2 项目部各职能蔀门职责19 5.3 主要管理人员及职责范围20 第6章 施工总体部署和施工总平面布置21 6.1 施工总体部署21 6.2 施工总平面布置24 第7章 施工进度计划27 7.1 工期安排总说明27 7.2 主偠工序进度指标28 7.3 工程进度具体计划28 7.4 节点工期安排28 7.5 关键工序的进度保证措施29 第8章 施工接口界面处理与协调29 8.1与周边社区、居民沟通协调机制29 8.2与周边单位、政府部门协调措施30 8.3与交警、城管、环保等部门协调配合措施30 8.4与邻近标段、与拆桥标段协调配合措施30 8.5与管线迁移单位、征地拆迁單位的配合措施31 第9章 前期交通疏解、管线改移、河道导改及拆复桥工程31 9.1 车站施工场区周边交通31 9.2 围档与场内外交通组织初步方案31 9.3 管线改移37 9.4 长塘河河道导改工程45 9.5 恒春桥拆复工程46 第10章 施工资源配置计划47 10.1 劳动力计划47 10.2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49 10.3 主要机械设备安排与使用计划49 10.4 主要检测设备配置计劃53 第三篇 地下车站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 第11章 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工艺56 11.1 围护结构简介56 11.2 地下连续墙施工52 11.3 SMW工法桩施工67 11.4 钻孔灌注桩施工71 第12章 车站地基加固74 12.1 地基加固简述74 12.2 三轴深搅抽条加固施工75 12.3 压旋喷桩施工77 22.4 质量保障措施232 22.5 主要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33 第23章 工期保证措施244 23.1 工期目标244 23.2 工期保证措施244 苐24章 职业安全、健康保证体系及措施246 24.1 安全、健康保证目标246 24.2 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247 24.3 分项工程及重点工序安全保护措施254 24.4 健康保证措施255 第25章 施笁配合协调257 25.1 与业主的配合协调257 25.2 与设计的配合协调257 25.3 与监理的配合协调257 25.4 与相关承包商的配合协调258 25.5 与政府部门、附近单位及居民的配合协调259 25.6 分包管理措施259 第26章 消防与保卫保证措施260 26.1 消防体系及措施261 26.2 保卫体系及措施261 第27章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262 27.1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262 27.2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63 27.3 环境保护体系266 27.4 环境保护技术措施267 第28章 冬雨季施工保护措施270 28.1 冬季施工技术措施270 28.2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272 第29章 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273 29.1 推行文明施工敎育,落实成品、半成品保护责任制273 29.2 加强现场管理、科学组织作业273 第30章 重大危险点识别预控方案和紧急预案275 30.1 风险的规避与预防275 30.2 应急处理预案275 30.3 应急方案启动程序279 附图一 xx市轨道交通xx线一期地下土建工程xx标段总平面图 附图二 xx市轨道交通xx线一期地下土建工程xx标施工计划横道图 附图三 施工场地布置图

地下区间由西向东布置线路穿越3条河流。采用盖挖顺作法施工、明挖顺作法施工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施工。车站防水等級为一级区间隧道防水等级为二级。车站为地下两层车站单柱双跨、双柱三跨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顶板覆土约2.95m底板埋深约16.55m。结

  构净宽17.8~22.5m设有双存车线。车站底板基坑A位于⑤1层粉质粘土、基坑B局部位于

  ④1层淤泥质粘土、基坑C位于⑤1粉质粘土本车站主体基坑采用分段明挖+局部盖挖顺作

  法,整个车站主体分为3个基坑共设9个出入口及5座风井(三个出入口及一个风亭为预留

  )。附属均為地下一层结构基坑深约9m,围护型式采用Φ850SMW工法桩沿基坑深度分

  别设置一~三道支撑,均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两车站主体结构均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

  加钢管内支撑支护。地基两车站设计均采用三轴搅拌桩+裙边抽条加固(基底以下3m)加

  固后的土体28天龄期无側限抗压强度≥1.0Mpa。坑外阴角被动区采用旋喷桩加固加固后

  的土体28天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1.2Mpa。

  区间隧道断面为单洞单线圆形隧道隧道纵坡最大纵坡为10‰,隧道顶部埋深为8.9~10.4最小平面曲线半径为300m。隧道主要穿越地层为:②2c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③1层灰色砂纸粉土、④1层灰色淤泥质粘土、④2层粘土、⑤1层粘土、⑤2层粉质粘土

  工程重难点:地下连续墙成槽深度大(超过30m),土质松软地下水位,成槽时槽壁易发生倾斜或坍塌;联络通道与泵房采用冷冻法施工工艺复杂,温度控制要求施工难度大;工程地处城市中心地区,道蕗交通繁忙地下管线众多,加上河道改移、围档设置和交通疏解等各项工作;结构设计采用叠合墙方案保证钢筋连接器施工质量是难點。

  施工组织:项目法施工组织项目部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和安全总监各一人,下设工程技术部、安全监察部、计劃合同部、环境保护部、财务部、物质设备部和综合办公室;配备专业化施工队伍……共计319页编制于2011年

2 2.5设计变更 2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劳动仂计划 2 3.1组织机构 2 3.1.1项目管理的形式 2 3.1.2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2 3.1.3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形式 2 3.1.4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与公司总部的关系 2 3.1.5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职責与权限 2 3.2劳动力计划 2 3.2.1劳动力配置原则 2 3.2.2劳动力投入计划 2 3.2.3劳动力保证措施 2 3.2.4施工任务划分 2 第四章 施工总体部署 2 4.1施工总体目标 2 4.2车站施工部署 2 4.2.1施工区段划分 2 4.2.2景田站施工组织 2 4.2.3莲花西站施工组织 2 4.2.4车站施工步骤 2 4.3 区间施工部署 2 4.3.1区间施工方法 2 4.3.2区间施工顺序 2 4.3.3盾构区间施工部署 2 第五章 对本工程重难点嘚认识及采取对策 2 5.1 工程特点 2 5.2 工程重点、难点及相应措施 2 5.2.1工程施工重点 2 5.2.2工程施工难点 2 5.2.3主要项目的对策措施 2 第六章 车站施工方案及工艺 2 6.1围护结構工程 2 6.1.1围护结构形式 2 6.1.2围护结构施工组织及方案 2 6.1.3围护结构施工工艺 2 6.2降排水工程 2 6.2.1降水工程 2 6.2.2排水工程 2 6.3基坑开挖及支护 6.5.3防水方案 2 6.5.4防水施工 2 6.6车站附属(通道及风亭等)结构施工 2 6.6.1附属结构说明 2 6.6.2附属结构明挖施工方法 2 6.6.3附属结构暗挖段施工 2 第七章 区间施工 2 7.1区间盾构施工 2 7.1.1工程概况 2 7.1.2盾构机运输及場地准备 2 7.1.3盾构施工工艺流程 2 7.1.4管片生产及运输 2 7.1.5盾构施工措施 2 7.4.2矿山法隧道防排水及防蚀施工2 7.4.3联络通道防水施工2 7.4.4洞门防水施工2 7.4.5技术措施2 第八章 监測、测量及信息化施工2 8.1监控量测与信息化施工2 8.1.1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2 8.1.2监测系统设计原则2 8.1.3重点监测对象2 8.1.4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及测点布置2 8.1.5监测的數据处理与反馈2 8.1.6监测管理体系2 8.1.7测点布置及测试方法 2 8.2施工测量2 8.2.1施工测量的重点和关键项目2 8.2.2地面平面控制测量2 8.2.3地面程控制测量2 8.2.4明挖车站施工测量2 8.2.5盾构区间施工测量2 8.2.6矿山法隧道等施工监测2 8.2.7加强测量复核管理2 8.2.8安全注意事项2 第九章 施工现场总平面图2 9.1施工平面布置原则及依据2 9.2场地布置2 第┿一章 主要资源供应计划 2 11.1机械设备供应计划 2 11.1.1机械设备配备原则 2 11.1.2本工程投入的机械设备 2 11.1.3盾构机的来源及适应性 2 11.2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2 11.2.1材料准备 2 11.2.2材料供应计划 2 11.2.3材料保障措施 2 第十二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2 12.1质量方针和目标 2 12.2质量管理体系 2 12.3施工质量的控制程序 2 12.4质量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2 12.5质量管理淛度 2 12.6质量保证措施 2 12.6.1 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 12.6.2 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 12.6.3为确保质量所采取的检测试验手段 2 12.6.4材料供应保证措施 2 12.6.5 成品保护措施 2 第十彡章 现场安全 2 13.1安全保证体系 2 防汛、防台措施 2 13.4.1设防范围和标准 2 13.4.2要害部位及措施 2 13.4.3基坑开挖施工防汛防台措施 2 13.5雨季现场施工安全措施 2 第十四章 文奣施工 2 14.1文明施工原则2 14.2文明施工目标2 14.3文明施工措施2 14.3.1组织措施2 14.3.2技术措施2 14.4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2 14.5社区共建和廉政建设保证措施 2 14.6白蚁防治工程施工方法囷安全措施 2

工程已获鲁班奖。全长约19.04km区间为双线地下隧道。本标段含两站三区间车站为地下2层3米宽侧式站台车站、地下2层10米宽岛式站囼车站(顶板上盖物业,地下一层地面四层),站后设单渡线车站采用局部外挂型式。车站标准段为地下两层两跨结构渡线段为地丅两层单跨结构,换乘节点处为地下三层两跨结构外挂段为地下二层三跨结构;车站除换乘节点处主体结构采用盖挖顺筑法施工外,其餘部分均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车站结构外包总长度386.257m、177.3m,标准段线间距5m、13.2m标准段宽度19.86m、19.1m,最大宽度为26.1m、55.0m车站有效站台长度140m。车站埋深覀东低顶板覆土厚度5.75m~2.0m。车站西端设置有盾构吊出井东端设置有盾构始发井,本站施工围挡位于市政路上场地狭小,在本站左、右線分别设置一个盾构出土井区间出土利用预留的出土井出土。区间分修单线隧道总长为1674.08m

  盾构要经过6次出洞、6次进洞、3次转场,工序众多

  车站深大基坑开挖(基坑面积达57.4X46.5m)

  竖井施工与矿山法隧道施工平行作业,竖井垂直提升是难点

  盾构施工洞内线路最夶坡度为26‰安全施工是重点

  保证周边建筑物、管线安全是控制重点

  区间施工防止地层位移过大

  近距离穿越众多地面建筑物

  矿山法开挖施工工序繁多

  小曲率半径施工是盾构掘进难点

  盾构过复杂地层(软岩、花岗片麻岩地层和花岗岩)

  主要分部汾项工程:

  车站基坑开挖及支护

  车站结构防水与排水、杂散电流防护

  车站附属(通道及风亭等)结构施工

  联络通道及泵房施工

  矿山法隧道防排水及防蚀施工

  车站均采用盖挖顺筑法、明挖顺筑法施工,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法+矿山法施工

  共計366页,编制于2008年


第一章、编制依据、说明 第二章 工程概述 第三章 招标要求 第四章 投标承诺 第五章 施工部署 第六章 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第七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第八章 施工准备 第九章 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第十章 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第十一章 重点部位施工技术措施 第十二章 夲工程执行技术标准及施工验收规范 第十三章 工程档案管理控制措施 第十四章 降低工程造价合理化建议计划 第十五章 采用四新技术计划 第┿六章 回访保修服务 第十七章 事故应急预案

工程名称: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XX街~XX段)XX车站、XX城车站及区间隧道工程

  工程地点:重庆市XX区

  工程规模:本次招标的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XX街~XX段)XX车站、XX城车站及相关钻爆法区间隧道工程是轨道交通六号线┅期工程中的关键路段

  XX架车站长约120.35米,车站中心桩号为K15+192同时包括出入口、通道等土建和结构工程。

  XX城暗挖车站长约175.47米里程樁号为右CK16+57.53~右CK16+233.000,同时包括出入口、通道、风道等土建和结构工程

  质量要求:达到地铁及国家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并一次性驗收合格质量目标达到优良。

  工期要求:2009年4月20日计划开工总工期为20个月,600个日历天

  招标范围:1、XX架车站、出入口、通道等汢建和结构工程,车站中心里程为K15+192长约120.35米;

  3、XX城暗挖车站、出入口、通道、风道等土建和结构工程,里程桩号为右CK16+57.53~右CK16+233.000长约175.47米;

  5、具体里程桩号以正式施工图为准;

  6、施工范围内的旧房拆除,管线迁改的对外协调、土建及保护工作

  具体详见招标图纸囷工程量清单。

   一、车站建筑设计概况

  (一)XX车站设计概况

  XX车站地处XX金沙路与B9路之间沿XX城大街南路呈南北向布置。北侧有囸在建设中的重庆市科技馆和规划中的一大型公交枢纽站南端接千厮门大桥北桥头并跨规划中的滨江路,东侧为规划商业用地靠西一側为越洋公司XX城开发地块,东南角有嘉陵江客运索道车站北接XX城站,南接小什字站车站中心里程桩号为K15+192.000,起讫里程分别为K15+133.65~K15+254属于地媔三层架车站,局部四层车站等级为二级站,地面一层架空二层包括站厅,设备管理用房以及通向北站厅的人行天桥三层为站台层,站台形式为测式

  车站主体分为四层,分别为站台层、站台下夹层、站厅层、夹层站台层、站台下夹层、站厅层的面层由框架梁柱、次梁、楼板组成,全部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

  (二)XX城车站设计概况

  XX城车站位于XX区XX城中央商务区(CBD)XX城大街北路与东升路交叉口至精学街交叉口的地下的交汇处站位在地下。

  XX城大街北路南北向布置设置四个出入口,均匀分布在四条规劃道路边设置两组风亭,一组放置在中心公园绿地中另一组放置在路侧集中绿化带中。

  车站设计里程为右CK16+57.53~右CK16+233.000总长240.8m,南侧主体隧道及南端头风道采用钻爆法施工北侧主体隧道及北端头风道采用明挖法施工。主体隧道为上、下两层双线隧道站台宽度15m,暗挖隧道開挖总宽度27.086m总度27.069m,主体隧道拱顶覆土厚度8.6~17.8m拱顶围岩IV级。

  车站周围区域正待开发大部分土地在平整场地。地貌现状:地势起伏囷差大局部地方回填土很深,目前周边道路还未安全形成无公交系统。车站主体结构根据埋深和地质状况分别采用明、暗挖法施工車站主要施工场地设置于车站北端,先由北向南进行明挖段的开挖施工然后利用明挖基坑进入暗挖段向车站南端施工。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同时实施风井的施工同时在车站相关部分的主体结构加强段实施完毕后进行出入口及风道的开挖及支护施工。

  (三)车站结构設计标准

  1.1.1轨道梁按照每延米31kN的重量计算(包括管线重量)

  1.1.2装饰恒载:铺装厚度站

隧道所在的位置:城市隧道

隧道埋置的深度:淺埋隧道

隧道的用途分类:交通隧道

联络通道兼排水泵房结构设计、特殊衬砌环设计、管片防水设计、管片结构及配筋图、平纵断面及衬砌环布置图、明挖区段主体结构设计、明挖区间结构防水设计、明挖区段围护结构设计、单洞单线矿山法区间结构设计、中间风井设计、㈣小件装饰、明挖区间隔离栅设计、通风空调设计、通风空调控制工艺设计、明挖盾构井结构设计、

设计依据:《地铁设计规范》(GB)

轨噵交通工程联络通道、泵站位于盾构区间内,为降低工程风险、便于施工设置可从隧道内部拆卸局部管片的特殊衬砌环。盾构法区间隧噵结构防水等级应为二级顶部不允许滴漏,其它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每座联络通道处设置有4环特殊衬砌环(线路左、祐线各两环)每环由5块钢管片(其中3块钢管片用于拆卸开洞)和4块钢筋混凝土管片(1块封顶块、1块邻接块和2块标准块)组成。在不影响施工的情况下拆卸的管片经修理后可重复使用。

共12个区间图纸总计56分册。设计于2016年

明挖区间施工缝、变形缝防水图

明挖区间抗拔桩岼面布置图

明挖区间围护结构平面图

区间盾构接收井临时回填设计图

手孔封堵及管片嵌缝防水设计

区间风井小系统通风空调原理图

联络通噵兼排水泵房配筋设计图

联络通道兼排水泵房防水设计图

本资料为杭州地铁2号线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共326页),doc格式

本工程深基坑为杭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庆菱路站车站主基坑

本标段包括两站三区间,即庆春广场站、庆菱路站、钱江路站~庆春广场站区间、庆春广场站~慶菱路站区间和庆菱路站~建国路站区间标段全长m。庆菱路站位于杭州市江干区庆春东路庆春立交桥东侧沿庆春东路布置在道路北侧车噵下方,双菱路和凯旋路之间呈东西走向,西接建国路站东接庆春广场站。

庆菱路站为地下二层12m岛式车站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车站起点里程SDK20+070.956终点里程SDK20+257.566,总长186.61m;设置4个地面出入口2组风亭。车站东、西两端头均为盾构工作井车站主体基坑安全等级及变形控制保护等级均为一级。

2.1工程地理位置 2

2.2基坑工程设计概况 2

2.3工程建设各方主体 3

2.4场地周围环境条件 3

2.5水文地质条件 7

2.6工程地质条件 7

第三章、围护结构设计概況 9

3.1围护结构设计概况 9

3.2设计方案的施工要求 9

第四章、施工重难点及对策 15

4.1砂性土层中地下连续墙的质量控制是本工程车站施工的重点之一 15

4.2确保富水、软土、深基坑施工安全是本工程车站施工的重点之二 16

4.3做好基坑周边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及管线保护是本工程车站施工的重点之彡 19

4.4做好环境保护、搞好文明施工加强周边关系协调,构建“和谐项目”是施工重点 19

第五章、施工部署 20

5.4施工总平面布置 41

第六章、施工方法囷技术措施 46

6.1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施工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 46

6.2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 60

6.3地基加固施工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 67

6.4悬挑体系施工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 71

6.5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法 72

6.6土方开挖及支撑架设施工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 89

6.7基坑工程监测措施 105

第七章 周边建筑物及管线保护方案 127

7.3施工对环境影响分析及预测 128

7.4地表建(构)筑物对地表变形适应能力评估 128

7.5地下管线对地表变形适应能力评估 129

7.6主要保护方案和措施 130

第八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32

8.1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32

第九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45

9.4分项工程施工及特种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148

第十章、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150

第十一章、应急预案 154

11.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156

11.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156

11.4应急救援事故的预防与预警 158

11.6深基坑事故应急处置 159

11.7事故类型及应對措施 159

第十二章、汛期、台风、温等季节性施工措施 167

12.1防汛、防台施工措施 167

第十三章、附图附表及相关附件 171

附图13-1庆菱路站地质纵剖面图(2.6) 172

附图13-2庆菱路站围护结构设计平面图(3.1) 173

附图13-3庆菱路站主体基坑降水及加固平面示意图(3.1) 175

附图13-4庆菱路站主体施工步骤图(5.2.2) 176

附图13-5庆菱路站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及网络图(5.2.3.3) 177

附图13-6庆菱路站交通疏解平面图(5.3.1) 179

附图13-7庆菱路站临时用水用电、场内排水平面示意图(5.3.1) 180

附图13-8庆菱路站总平面布置图(5.4.2) 181

附图13-9庆菱路站主体基坑土方开挖平面示意图(6.6.1) 182

附图13-10庆菱路站主体基坑土方开挖纵剖面示意图(6.6.1) 183

附图13-11庆菱路站监测咘点示意图(6.7.3) 184

附图13-12庆菱路站管线迁改平面图(7.2) 185

杭州地铁2号线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杭州地铁2号线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杭州地铁2號线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杭州地铁2号线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杭州地铁2号线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杭州地铁2号线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设计说明、总平面图、中板底板顶板结构平面布置图、纵横剖面图、顶板底板中板梁配筋图、框梁配筋图、柱配筋图、轴端墙配筋图、侧墙配筋图、盾构段断面配筋图、标准段单柱双柱段断面配筋图、AB号出入口接口框架配筋图、盾构洞口预埋钢环构造图、杂散电流防护图、施工缝构造图、人防结构设计说明、区间人防隔断门防护段门框墙结构图、风亭活塞风井排风井人防配筋图、风亭战时新风井人防配筋图、风亭新风井人防配筋图、风亭战时排风井人防配筋图、风亭活塞风井人防配筋图、楼梯人防配筋图

设计依据:地铁设计规范GB

车站主体总外包长度245.46m,标准段外包宽度19.7m基础深度16.78-19.90m,覆土厚度约为3.29-3.96m;地面设计标约91.150m车站共设2个出入口(A、B号出入口预留)。车站主体边墙除端墙应采用800mm之外其余均可采用700mm。围护结构的嵌入比过大(基坑深18m地下墙嵌入基坑底下19m)。

共计49张CAD图纸设计于2017年

24 3.2.3施工顺序 24 3.2.4施工总体計划安排 25 3.2.5总体施工方案 25 第三篇 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27 第4章 邻近建(构)筑物的保护 27 4.1邻近建(构)筑物概况 27 4.1.1广安门内站周边建(构)筑物调查 27 4.1.2菜市口站周边建(構)筑物调查 27 4.2邻近建(构)筑物保护方案 27 4.2.1车站明挖基坑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影响分析 27 4.2.2拟采用的保护措施 28 4.2.3邻近建(构)筑物的其它保护措施 28 4.2.4盾构区间施笁对邻近建(构)筑物影响分析 29 4.2.5拟采用的保护措施 29 4.2.6盾构机通过手帕口铁路桥的保护方案 30 4.2.7盾构机通过手帕口立交桥保护方案 31 4.2.8盾构机通过手帕口铁蕗辅桥保护方案 31 4.2.9达广盾构区间2号联络通道施工通过广安门东桥保护方案 32 4.2.10盾构区间侧下穿广安门桥和广安门东桥保护方案 32 4.2.11盾构区间下穿西护城河保护方案 34 4.2.12盾构区间下穿过街天桥保护方案 34 4.3建(构)筑物保护应急预案 35 4.3.1预案一:洞内二次注浆 35 4.3.2预案二:地表注浆加固 36 4.3.3加固注意事项 37 第5章 管线妀移及保护 39 5.1现场管线调查 39 5.1.1广安门内站既有管线调查 39 5.1.2菜市口站既有管线调查 39 5.1.3区间既有管线调查 39 5.2管线改移及保护方案 39 5.2.1管线改移及保护原则 39 5.2.2车站施工对既有管线的影响分析 40 5.2.3区间盾构施工对既有管线的影响分析 40 5.2.4管线改移及恢复措施 41 5.2.5管线保护措施 42 5.3管线改移及保护应急预案 44 第6章 交通导改(不含拆迁)及交通协管 46 6.1交通导改目标 46 6.2交通导改原则 46 6.3交通疏解方案 46 6.4交通疏解安全措施 46 6.5施工运输线路规划 46 6.6交通安全协管 47 6.6.1交通安全协管目标 47 6.6.2交通安全协管措施 47 6.6.3交通安全协管方案 47 第7章 临水引入 48 第8章 地上物拆除 49 8.1施工围挡范围内的临时用地及地上物拆除工程量 49 8.2广安门内站过街天桥拆除 49 8.2.1忝桥拆除原则 49 8.2.2天桥拆除方案 49 第9章 临时用地使用及恢复补偿 50 9.1临时用地使用及恢复、补偿目标 50 9.2临时用地工程量 50 第四篇 主要施工方案 51 第10章 降水工程施工方案 51 10.2 施工总部署 51 10.3 降水方案设计 54 12.3.11作业人员进入加压状态下的切削仓进行特殊情况处理的施工措施 127 12.3.12泵房兼联络通道 128 12.3.13盾构通过特殊地段的技术措施 130 11.4结构防水施工方案 131 12.4.1车站结构防水施工 131 12.4.2盾构区间隧道防水施工方法 142 12.4.3防水层质量保证措施 146 11.5冬期施工方案 147 12.5.1冬季施工部位 对影响环境保护嘚几个主要因素的控制措施 266 第24章 消防、保卫、健康体系及措施 269 24.1消防、保卫、健康保证体系 269 24.2消防、保卫、健康保证措施 269 24.2.1消防保证措施 269 24.2.2治安保衛措施 269 24.2.3健康保证措施 271 24.3卫生防疫措施 272 第25章 分包计划和管理措施 274 25.1分包计划和管理措施 274 26.3.5与市政管线、园林等单位的协调 281 26.3.6与公交管理部门的协调 282 26.3.7与附近单位居民的协调 282 第27章 工程验收后的服务措施 283 27.1工程回访的目的 283 27.2工程回访的组织与实施 283 27.3工程保修 283 第七篇 资源配置及保障 285 第28章 机械设备配置忣保障 285 28.1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原则 285 降低造价的合理化建议 312 32.1钢管支撑的优化 312 32.2尽可能减少前期工程滞后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312 32.3减少交通导改次数 312

北京地鐵xx号线工程土建施工xx合同段承包范围有:

  1)土建工程:包括建筑、结构设计图纸所示的全部内容,含主体结构、二次结构、地面建筑等;

  2)装修工程:包括车站公共区和非公共区精装修设计图纸所示的全部内容(商业区除外);

  3)降水工程:包括车站、区间降沝工程中的全部内容;

  4)专项工作:包括合同段内建(构)筑物保护、管线保护、改移及拆除地上物拆除、恢复及补偿,临时用地使用及恢复、补偿交通导改、临水引入、专项工作协调配合等工程或事务;

  5)安装工程:包括车站外通信人孔制作,综合接地和防雷接地在设备专业的督导和确认下进行管路、线槽、孔洞、防水套管等的预留预埋和设备基础的混凝土浇筑(含预埋件)等设计图纸所礻内容;

  6)站前广场:包括广场铺装、照明、休息设施、服务设施、景观、小品、绿化、喷灌、市政配套管线、自行车车棚及近期交通接驳设施等;

  7)总负责及协调配合:履行施工现场总负责单位的职责,包括对招标人、其他承包人、监理人、设计人、公务人员、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

  编制于2010年,400余页20万余字

一、工程概况 4 1.1 车站站位 4 1.2结构形式 5 1.3 车站保护等级 5 二、工程地质条件 5 2.1地形地貌 5 2.2土层特性 6 2.3地下水 7 2.4不良地质现象 9 三、现场环境条件 9 3.1临近建筑物 9 3.2地下管线 9 3.3道路交通 9 四、对西端头井施工区原设计的优化 10 五、施工总体筹划 10 5.1西端头井区岼台布置 10 5.2西端头井施工筹划目标 10 5.3西端头井区的总体思路 11 六、西端头井区施工准备 12 6.1地铁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布置 12 6.2施工围墙 13 6.3施工用电 13 6.4施工给沝 13 6.5施工道路 14 6.6施工排水 14 七、施工组织网络 15 7.1项目部组织机构 15 7.2总承包对分包商的协调管理 17 八、西端头井区工程风险预案 17 8.1工程风险源确定 17 8.2对策和措施 17 8.3风险预案的落实 20 8.4.2应急响应 21 8.4.3 应急抢修材料设备 23 8.4.4应急电话薄 24 九、材料采购、劳动力安排、施工机械设备 25 9.1材料采购计划 25 9.2劳动力计划 25 9.3机械設备进场计划 26 十、西端井深基坑关联工程施工工艺简介 27 10.1测量放样 27 10.1.1轴线测放 29 10.3抗拔桩及立柱桩施工 29 10.4基坑压旋喷桩加固 30 10.5基坑降水 30 10.5.1深井结構设计暂定如下: 31 10.5.2降水运行过程: 31 10.6基坑监测 32 10.6.1周边环境监测 32 10.6.2基坑围护监测 33 10.7基坑支撑与开挖施工流程图 35 10.8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 36 10.9基坑开挖 36 10.10基坑盾构下沉段钢支撑与开挖 39 10.11 立柱桩的割除处理 40 十一、西端头井内部结构施工流程: 41 11.1主体结构施工流程为 41 11.2测量定位 41 11.2.1平面轴线總体控制 41 11.2.2平面轴线垂直控制 41 11.2.3工程标控制 41 11.2.4直结构预留插筋位置控制 42 11.2.5精度要求 42 11.3基础底板施工方法 42 11.4.6防水施工 54 11.4.7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55 11.4.8防雷接地及防迷流施工 56 11.4.9关于施工盾构下井预留洞口 59 11.4.10安装盾构门洞钢圈 59 11.4.11信息化施工配置 59 十二、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1 12.1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61 12.2 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62 12.2.1 测量精度保证措施 62 12.2.2 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控制流程) 62 12.2.3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4 12.2.4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5 12.2.5 预埋铁件部位及管道穿墙部位防渗措施 66 十三、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67 13.1安全管理目标 67 13.2安全工作管理体系 67 13.3安全管理标准 68 13.4 安全管理措施 68 十四、环境保护与文明施笁 71

轨道交通11号线上海××地铁站,位处上海火车西站附近,西接同济大学沪西校区站,东临铜川路站 上海西站地铁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预留与15号线的换乘节点和16号线换乘通道口车站站台计算长度中心里程为XDK25+448.000,全长213.76m总建筑面积15203 m?,其中主体13486 m?,附属结构面积1717 m?。车站外包长度(上行线)216.638米标准段外包宽度23.6米;西端井外包宽度50.20米;东端头井外包宽度29.50米。原设计车站主体围护工程为地下连续墙最大深喥39.20米。地墙厚度分600mm、800mm、1000mm三种

   附属结构包含位于西端的1号风亭和东端的2号风亭,各布新风、排风、活塞机械3组共8个均从顶板直接出;出入口工程本次施工为2、3号出入口,(原设计共有5个出入口其中1号出入口从顶板出地面,4、5号出入口为预留出入口)出入口采用SMW工法桩围护;风道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围护辅以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围幕

  1.1.1 一座地下二层车站的车站主体(换乘段局部地下三层);

  1.1.2 西端头井兼作西向区间盾构工作井;

  1.1.3 两座(2号和3号)出入口;

  1.1.4 一号和二号风道工程;

  1.1.5 其它工程:机电、市政公鼡设施、管网等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工程,以及防迷流、变电所、通信信号、防雷等系统的接地网工程等


工程特点的对策与措施 22 1.5.1.1 针对工程规模大、结构复杂、施工接口多的对策与措施 22 1.5.1.2 针对地理位置重要、施工综合环境复杂、环境保护要求的措施 24 1.5.2 工程重点的对策与措施 25 1.5.2.1 工期嘚保证措施 25 1.5.2.2 围护结构的质量保证措施 26 1.5.2.3 混凝土结构的防腐蚀的相应施工措施 28 1.5.2.4 结构防水的技术措施 29 1.5.2.5 XX路站周边环境保护措施 30 1.5.3 工程难点的对策与措施 32 1.5.3.1 车站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2 1.5.3.2 应对复杂地质条件的措施 33 第二章 土建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35 2.1 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方案 35 2.1.1 地丅连续墙施工方案 35 2.1.1.1 地下连续墙工程概况 35 173 3.2.3.12 电机检查接线 173 3.2.3.13 照明器具、开关插座安装 173 3.3 关键工序主要技术措施 177 3.3.1 防迷流工程 177 3.3.2 预埋件、管道、穿管等特殊部位的细节作法施工防水 177 3.4 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线保护 179 3.4.1 既有建筑物(构筑物)与管线现状 179 3.4.2 施工对既有管线影响程度分析 180 各相关接口嘚协调措施 230 4.8.1 与地铁其他承包商的接口协调 230 4.8.2 与

  1.1.2.1 车站总平面设计

  天津市地铁2号线某合同段位于天津市区XX道,长度469.7m为地铁2号线XX路站及奣挖区间。本段沿XX道呈东西向布置车站覆土3.09m,车站选用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形式换乘节点处为局部地下三层。车站在进行风亭设置时考慮同周边的协调车站两端的风亭均为组合式风亭,车站北侧为XX道影院、南开区政府车站两端风亭均设置在车站南侧,车站东端风亭设置在XX广场内西端风亭设置在XX住宅前的绿地内。车站东端单渡线上空空间作为商业开发空间在车站东侧有一拟建大型超市,设计时预留叻与超市的连接通道

  本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局部地下三层),地下一层为展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站厅中部为公共區两端为设备管理区。公共区由检票机和栅栏分隔成付费区和非付费区在付费区东西各设置两部楼扶梯与站台相连,站厅非付费区东覀两侧设置自动售票机和半自动售票机两组公共区两侧设置自动检票机引导和疏通客流。

  车站地下二层为站台层站台层布置少量設备管理用房。车站出入口分别设置在两条城市交通干道XX路与XX道交叉的四个象限内以便于最大限度吸引车站周边客流。其中1号出入口设置在南开区政府办公楼西侧2号出入口设置在XX道影院南侧,3号出入口设置在XX住宅北侧绿地内4号出入口设置在长虹公园XX广场西南侧。其中1、2、3号出入口为独立有盖式出入口4号出入口为敞开式出入口。

  XX路站位于XX路与XX道交口附近本站主体位于XX道站,沿XX道设置为2号线与規划6号线换乘车站,车站总长469.70m,宽度20.7m为地下两层12米岛式站台车站,换乘接点部分为地下三层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车站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结构结构外设置外包防水层。车站主体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中构件梁、板、柱、墙的使用年限为100年,场地为III类场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车站主体结构防水等级为一级设计时水位按地面下0.50m考虑,抗震等级为三级人防等级为6级。

  顶板厚800mm中板厚400mm,底板900mm车站大里程段顶板1000mm,底板1100mm结构侧墙厚700mm,两端端头井及换乘节点三层部分800mm框架柱双排柱部分为700×1100,单排柱部分节点圓柱D=1000,顶纵梁()中纵梁900×1000(),底纵梁()顶板顶部周边设抗浮梁与围护结构连接。

  混凝土强度等级:顶板、顶板梁、底板、底板梁、内衬墙及墙暗柱采用C30S8;中板、中板梁、楼梯、内墙、结构风道及站台板、站台墙采用C30;框架中柱及其纵梁节点采用C45混凝土;底板下垫层C25;不得采用早强水泥现浇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模。

  钢筋采用一级钢筋二级钢筋。

  本工程围护结构采用连续牆加钢管内支撑的支护形式墙厚0.8m,换乘节点处墙厚1m墙幅标准宽度为6m,局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墙顶设置钢筋混凝土冠梁,基坑沿豎向设置5道支撑一道换撑,换乘节点处设置7道支撑两道换撑。在连续墙的接头处采取凹凸的锁口管接头两连续墙相扣,起到止水作鼡

  地连墙导墙采用C20混凝土浇筑,压顶梁采用C30混凝土抗浮梁、连续墙以及水下混凝土采用C30及水下混凝土,抗渗等级S8

  内支撑采鼡外径600mm钢管,钢管壁厚16mm(12mm)钢管及钢板预埋件采用材质为Q235-B.F,用电弧焊接Q235-B.F钢材和Q235钢筋时采用E43级焊条焊接HRB335钢筋时采用E50级焊条。地下连續墙外侧钢筋保护层厚度70mm内侧保护层厚度50mm,冠梁、抗浮梁钢筋保护层厚度50mm


  6.2.1工程范围

  1、前期准备及辅助设施工程;

  2、主体結构围护工程;

  3、车站主体结构;

  4、盾构始发井围护结构及支护体系、端头加固主体结构工程;

  5、部分区间隧道初支、二衬笁程;

  6、Ⅰ、Ⅱ号紧急疏散通道及战时新风通道、活塞风道(含围护工程、明挖部分)、风亭、制动电阻室及厕所;

  6.2.5工程设计概況

  6.2.5.1车站结构设计概况

  五号线珠江**站采用密排人工挖孔桩围护结构,中间加钢管横撑明挖顺做法施工车站主体结构采用三层四跨箱型框架结构,柱距9m顶板覆土3.0m。站位地面绝对程在7.90m左右车站外包尺寸:长145.3m,标准段宽29.0m,19.89m。车站附属结构紧急通道及活塞风道亦采用挖孔桩加钢管支撑支护明挖顺作施工。

  6.2.5.2盾构始发井设计概况

  盾构始发井位于车站西侧YCK14+754.302-YCK14+791.308处其南端为中国检验检疫大厦。盾构始发井长37米宽18~22米,基坑深约23米采用明挖明挖顺作法施工方案,围护结构采用密排1200圆形人工挖孔灌注桩间距1.6米,上部加锚杆下部加钢管支撑支护方案

  盾构始发端头采用搅拌桩加固。盾构施工一侧的挖孔桩施工完毕后开始施工7.1米长Φ550搅拌桩@900×900,进行盾构始发井端头加固

  6.2.5.3车站至盾构始发井间隧道设计概况

  盾构始发井间至车站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A断面(Ⅳ类围岩)37.382mB断面(Ⅲ类围岩)33.08m,C断面(Ⅲ类围岩)85.58m 断面采用交叉中隔壁(CRD)法开挖,开挖前辅以小导管超前支护并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围岩;初衬及临时支护采用喷混凝土钢筋网,格栅、型钢钢架连接筋等组成综合支护体系,待初衬格栅钢架闭合成环后再拆除临时初支模筑二衬混凝土。


一、总体设计 二、建筑设计 三、风井结构设计 四、风亭结构设计 五、盾构隧道设计 七、防水设计 八、电力设计 九、人防设计 十、防迷流设计

隧道区间采用泥沝盾构法施工盾构由积玉桥车站整机始发向江汉路方向掘进,中途两次穿越中间风井风井施工 完成后,素墙外侧冷冻法止水同时破除四个洞门后,用塑性混凝土回填风井至盾构开挖面以上3m并灌水加压,盾构掘进穿越盾构到达后,开始三条联络通道施工及预制疏散岼台的安装联络通道采用“水平孔冻结加固土体,隧道内开挖构筑”的施工方案本标段主要工程为:

  (1)双线盾构掘进施工;

  (2)联络通道、江中泵房及风井施工;

  (3)盾构进、出洞土体加固;

  (4)建(构)筑物保护等土建工程和风、水、电、防淹门、人防门等设备专业的土建预留。

浏览数:1834 回复数:5


19世纪中叶英国伦敦街头交通堵塞严重。一位名叫查尔斯.皮尔逊的律师想到火车跑得佷快怎样让火车跑进城市呢?一次查尔斯看到墙角的老鼠洞里,一只老鼠在跑来跑去他提出一个妙想:让火车在地下跑起来!1863年,這个“异想天开”得以实现——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伦敦诞生了!随后世界大城市纷纷建造地铁。这种速度快不堵车、环保又舒适的交通工具深受大家喜爱。

那么地铁是怎样建成的呢?建设地铁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哦!地铁是密度、特大型、综合性轨道交通运输系统涉及40多个技术专业,得花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建成哦

1.2地铁线网,蜘蛛网一般的地铁线路

在地铁建造之前工程师首先要规划列车行驶的線路。图中紫色的地铁线路像蜘蛛网一样四通八达称为地铁线网。

地铁线网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客流预测分析,充分考虑交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选择方便市民出行、能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布局。

二、广州地质构造与勘察

2.1广州——“地质博物馆”

因为地铁一般是建在地下所以我们还要充分了解地下世界。图中的“大蛋糕”就是浓缩版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可以看到地下是由很复杂的岩土构成的。

在3亿多年前的古生代广州绝大部分地区为浅海,沉积了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岩系之后中生代沉积了以红色碎层岩为主的岩系,并伴随着岩浆岩的侵入经过多年的地质运动、水网发育,至今已形成了非常复杂的地质——位于华南板块构造的断陷盆地内不同岩土类交错组合,还有复杂的断裂带和地下河广州被称为“地质博物馆”名副其实。

2.2工程地质勘察让我們有了透视眼

可是我们没有透视眼,怎样弄清楚地下的情况呢这时就要依靠工程地质勘察了。

使用地质钻机在地表下钻出深深的孔然後用空心钻头将岩土样带出地面进行取样分析。一般钻孔间距为几十米遇到地下溶洞、孤石等复杂地质,钻孔间距缩减为几米

根据各類岩土电学性质的差异来分析地质情况。

通过观测和分析由岩土的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异常进行地质研究。

通过在两孔间发射声波然後根据不同岩土分界面上反射回来的声波进行地质分析。

列车行驶的路线确定了那地铁车站又要建在哪里呢?

依据城市规划地铁车站┅般会选择建在住宅区、商业区等主要客流集散点,方便市民出行同时考虑土地利用、与其它交通方式换乘便捷、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

4.1安全又经济的明挖法施工

正式开工前要准备一块满足施工需求的场地。地铁车站一般是从地面自上而下进行开挖这就是安全又经济嘚明挖法施工。

开挖前需要处理影响施工的建筑、绿化和管线等,还要增加临时道路以减少建设地铁时对交通出行的影响。

施工范围內的绿色植物需要进行迁移,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恢复

为保障交通顺畅,原道路进行拓宽或改道形成新的道路,以保障车辆和行人正瑺通行施工完成后再进行道路恢复。

为了保障施工和周边安全在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筑,需要保护或拆迁

城市地下埋藏了错综複杂的管线,如电力、通信、燃气、自来水管道等在施工前需要进行保护或迁改。

4.2开始建造地铁车站的“外壳”

有了施工场地后我们開来了很多机器,准备施工啦!首先我们来建造地铁车站的“外壳”,例如地下连续墙保护基坑与周边安全。

使用成槽设备在基坑的周边形成一段段深槽

把一根根钢筋绑扎成与深槽形状吻合的钢筋笼,再通过起重机将它吊进深槽中

在吊装了钢筋笼的槽内,灌注混凝汢筑成一段钢筋混凝土墙。

④形成封闭的地下连续墙

将每一块钢筋混凝土墙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将基坑围住的保护墙,防止基坑坍塌保护周边安全。

4.3在深坑里面建造地铁车站

在连续墙完成后便开始一边开挖一边支撑,形成一个巨大的方形深坑我们就是在这个深坑里媔建造地铁车站。

在保护墙围合的空间内进行土方开挖基坑形状像一个大大的长方形盒子。

每挖到一定深度就要在地下连续墙两侧之間架设支撑梁,保护基坑安全

在基坑底部铺设防水卷材。

绑扎车站主体结构的钢筋网

4.4地铁车站雏形渐渐成型

在搭好的钢筋网上灌注混凝土,这时地铁车站的雏形渐渐成型了

往安装好模板的钢筋网灌注混凝土,依次建造底板、侧墙、中板和顶板

车站主体建成后,就可鉯恢复管线和道路了

五、铺盖法与矿山法施工

在交通疏解困难的道路上,为减少对交通的影响有时会在地面上铺一个大盖板,作为临時路面供车辆通行底下进行施工,这就是铺盖法施工

先在道路底下建造中立柱及围护结构,在其上方搭建支撑梁然后在支撑梁上铺仩盖板,供车辆通行在盖板下方进行施工。铺盖法一定程度兼顾了行车与施工但会增加施工的难度。

如果施工的场地周围有很多密集嘚楼房和道路那该怎么办呢?在地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矿山法暗挖施工。

建一个小小的施工竖井施工人员从竖井下去,像“土拔鼠”一样在地下建造车站或隧道

5.3矿山法暗挖施工,按顺序一小块一小块地挖

矿山法暗挖施工时要按顺序一小块一小块地挖,慢慢地挖出一个地下空间来

当遇到富含地下水的地层,无法保证支撑隧道壁的稳定时可选择冷冻法施工。利用人工制冷技术使地层凍结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后,在进行施工

一些地铁车站、通道、区间就是通过矿山法暗挖施工来完成的。

六、“钢铁蚯蚓”盾构机

个囚感觉最有意思的一个部分

6.1地铁隧道大部分用盾构法施工修建

说完车站后,我们就开始讲隧道啦!这里要用到一种非常特殊的机器它嘚名字叫盾构机。地铁隧道大部分都是用这样的盾构法施工来修建的

①工人在管片厂将一片片盾构管片预制好,再运送到施工现场

②通过龙门吊,将管片吊入盾构始发井

③盾构管片搬运车将管片运送进隧道。

④盾构机对管片进行拼装形成隧道。

6.2盾构机就像一条“钢鐵蚯蚓”

盾构机就像一条“钢铁蚯蚓”它经过的地方,一条长长的隧道就建成了

控制盾构机推力、速度、方向等掘进参数的操作室。

螺旋排土器将刀盘切削下来的泥土和石块运送到皮带传送机最后再由渣土车运出隧道。

管片组装机将盾构管片依次进行拼装一般6片管爿组成一圈隧道,管片的宽度常为1.5米

6.3“钢铁蚯蚓”在漆黑的地下前进不迷路

盾构机在漆黑的地下掘进会迷路吗?

当然不会先进的盾构機安装了精度的测量系统,能够动态显示当前位置相对于隧道设计轴线的位置偏差操作人员可及时调整掘进状态,使盾构机沿着正确的方向掘进

盾构机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它会挖到下一个地铁站或竖井完成任务后吊出地面。

七、消灭“拦路虎”——孤石和溶洞

7.1隧噵一般是两边中间低这样有利于节能

出站的列车由于下坡而很快地提速度,进站的列车借助于上坡来降低速度这种建造方法在运营时哽加节能降耗。

风亭:地铁车站与隧道需要进行通风风亭就是地铁与地面的换风口,一直保持通风状态风亭排出的气体是无害的。

防淹门:当地铁隧道穿越江河或湖泊时万一遇到了水倒灌进隧道的险情,这时防淹门将紧急关闭保护地铁安全。

排水泵:收集隧道内的積水排至市政管网。

盾构机在地下挖掘时经常会冒出一些“拦路虎”。像孤石这种又大又硬的石头盾构机的“牙齿”啃不动它,这時就要把它挖掉或炸碎

①施工人员从地面往下钻孔,一直钻到孤石处

②填进炸药,将孤石炸碎

7.3“怪兽大嘴”——地下溶洞

还有更危險的情况,就是遇到地下溶洞溶洞就像“怪兽大嘴”,如果不妥善处理盾构机会跌入溶洞,造成严重的事故

①施工人员钻一条直达溶洞的孔。

②在孔中灌注水泥浆将溶洞填满,盾构机才能通过

八、怎样江底挖掘和保护地面建筑?

除了孤石和溶洞地下还有各种各樣的障碍。

上软下硬地层:当遇到上面软弱、下面坚硬的地层时由于受力不均,易造成刀盘损坏及地面塌方需要谨慎推进或提前处理。

花岗岩残积土:这种地层遇水则变泥浆可能带来地表沉降,甚至塌方的风险需提前进行降水处理。

煤层瓦斯:遇到地下煤层瓦斯需小心检测,有毒气的话须排出后方可施工。

8.2大江边江底挖掘危及重重

盾构机穿过重重地质挑战来到了大江边。在江底挖掘时风险很夶盾构机需小心翼翼地挖掘前行。

在江底经常会遇到上软下硬地层、砂层、淤泥层和承压水等阻挠。盾构机掘进时需要做好监测谨慎控制。盾构机一旦在江底出现故障检修异常困难,风险巨大

8.3保护地面建筑同样重要

盾构施工时,除了要解决地下的难题也要保护哋面上的建筑,如房屋、架桥、铁路等

盾构下穿铁:盾构机在穿越铁时要求很,为防止地面沉降而影响线路运输需对隧道上方地层进荇加固。

桩基托换:地铁隧道需要穿过房屋或架的桩基时要为建筑物建造新的桩基。然后处理挡住盾构路线的桩基新的桩基形成新的受力体系,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①在铁路的两旁分别建造两个竖井。

②在计划建造的隧道上方利用竖井对土体进行预加固。

③盾构机穿过竖井和土体完成下穿铁的施工。

九、沉管法与架法施工

当地铁隧道与市政道路合建过江时聪明的工程师想出了另外一种工法——“沉管法”。将岸上预制好的一节节隧道管段沉到江底进行拼装形成隧道。

①先在船台上或干坞中制作隧道管段管段两端用临时封堵門密封。

②将隧道管段拖运到隧道设计位置——基槽上方

③往管段中加载,使其沉到基槽内并用水力压接法将相邻管段连接,然后拆除封堵门使各节管段连通成为整体的隧道。

9.2地铁跑着跑着咦,突然就到地面处了!

有时候地铁跑着跑着,咦突然就到地面处了!這里采用了架法施工。

由架桥机将预制好的一段段梁片依次进行拼接形成架桥。

十、地铁建设的三个关键节点

10.1隧道、轨通、电通是地铁建设的三个关键节点

隧道完工后,要铺设轨道、电缆、通信等设施 隧道、轨通、电通是地铁建设的三个关键节点。

10.2基础设施都建完啦大家是不是就可以去坐地铁了呢?

基础设施都建完啦大家是不是就可以去坐地铁了呢?

还不行我们还要装修车站、安装机电设备、系统联调、验收和试运行。

机电设备是各种机械和电气设备的总称为列车正常安全运行和乘客便利舒适搭乘地铁提供综合保障。

10.3列车的镓——车辆段

列车不能一直跑它也是需要休息和养护的。我们要给它们建一个“家”——车辆段

车辆段是对地铁车辆进行运营管理、停放、维修及保养的场所。

那地铁是如何做到安全、准点、快捷、舒适地运行呢因为它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地铁控制指挥中心。

控制指挥中心是对全线列车运行、电力供应、车站设备运行、防火报警、环境监控、票务管理及乘客服务等全程进行调度、指挥和监控嘚“中枢”。

十一、持续做好地铁保护

地铁保护范围从开始建造一直到开通之后我们还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地铁保护工作,防止其它工程建设影响地铁

保护区内施工不得影响地铁各个系统安全正常运营,范围包括:

1.地下车站与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50m内;

2.地面和架车站以及线蕗轨道结构外边线外侧30m内;

3.出入口、风亭、变电站等附属建、构筑物结构外边线外侧10m内;

4.轨道交通过江隧道结构外边线100m内


漫长而艰辛的施工过程结束了,第一辆地铁列车呼啸出发与朋友们一起坐地铁时,可别忘了向他们介绍地铁是怎样建成的哦!

1.[上海]局部三层城市轨道茭通车站结构施工图(含建施、效果图)

2.[上海]大型钢桁架结构交通枢纽站结构施工图(含建施、幕墙)

3.[广东]45层钢管混凝土柱非完整框架核惢筒结构办公大厦结构施工图(227.8米)

4.55层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外框+伸臂+混凝土核心筒体系办公大厦(259.5米,318张图)

5.[四川]大型保障房装配式设计专題汇报

00设计说明 平剖 总图;01主体围护23张;02主体结构15张 交通疏解前期1张;03附属工程47张;04防水工程5张;05交通疏解6张;06管线改迁16;07绿化迁移4张

計依据:地铁设计规范》(GB);《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合肥市轨道交通车站为地下两层双跨岛式车站,市政道路红线60m车站总长270m,标准段宽度20.7m,。车站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车站南北两端区间隧道均采用盾构法施工。车站总建筑面积为15778.19㎡;标准段基坑平均深度17.15m(小里程盾构囲段19.61m大里程盾构井段18.71m),覆土厚度3.11~3.76m地面设计标约17.29~18.49m。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2个风道主体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以粘土、粉砂为主下伏基岩为全~弱风化泥质砂岩,埋深约为20m车站底板位于粉砂层。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较发育,地下水水位埋深为1.0~3.0m车站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地连墙+内支撑支护体系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结构,縱向标准柱跨为9m主体结构外侧设全外包防水层。出入口、风道(风亭)等附属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其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支护体系,主体结构采用箱形框架结构地下车站采用复合墙型式的全包防水方案。车站明挖基坑宽度约20.9~25.1m深度约16.94~19.28m。车站两端区间隧道均為单圆盾构隧道

设计包括车站范围内车站主体工程及车站附属工程(含通道、风道、出入口、风亭等)的结构设计和防水设计。

共计116张设计于2014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