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者文学评论家、社会评论家、自己眼中的“父亲”3个方面来欣赏《父亲》这幅画

原标题:黄平 | 格瓦拉来到了新时期——重温1980年围绕《在社会的档案里》的论争

1981422日报告文学刊物《时代的报告》出版增刊(一份八个版的报纸),沿街叫卖据说前後印了三十万份。在繁华的北京王府井大街南口报贩高声叫道,“哎!快来看反动作家白桦用眼泪向社会主义进攻!……”同一天《時代的报告》主编黄钢在《中国青年报》第十四次记者会上就“文艺问题”发表演讲,他带着增刊到现场发放:“今天《时代的报告》增刊出版了,我们有位女同志给会场带来了四十份听说你们订了一百份。各方面需要量很大今天第一批印了十五万份,还不够分配這一期发表了《苦恋》剧本的全文,发了几篇分析《苦恋》的评论一篇登在第一版,叫做‘本刊电影观察员’题目是《〈苦恋〉的是與非,请与评说》另外一篇是‘本刊文艺评论员’,署的我个人的名字……《时代的报告》增刊就在那位女同志手上一毛五分钱一份,如果要订阅的话今年预备出十期,交一块五毛钱就够了(笑声:作广告了!)”。

这大概是新时期以来的当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增刊这份增刊与两天前出版的《解放军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四项基本原则不容违反——评电影文学剧本〈苦恋〉》一起,掀起了对於《苦恋》的大批判是谓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苦恋》事件”。2014年的秋天笔者在上海图书馆的书库中读完了创刊以来的《时代的报告》,在“《苦恋》事件”之外发现《时代的报告》在前一年即1980年曾经掀起对另一部电影剧本的大批判,这一剧本是《在社会的档案里》作者文学评论家王靖,刊于《电影创作》1979年第10期这场批判随着《时代的报告》一起湮没在当代文学史与思想史的深处,但是和“《苦恋》事件”相比这场从来无人研究的批判,比对于《苦恋》的批判要复杂的多这场批判从《在社会的档案里》开始,重点批判作者攵学评论家王靖所推崇的切·格瓦拉与作为剧本意义支撑的《格瓦拉日记》;而化名王靖、以“业余作者文学评论家”为掩饰的剧作者文学评论家本人,居然曾是“文革”期间红卫兵运动中叱咤大江南北的风云人物,他的真实身份一直隐藏到今天从贯穿着“前三十年”与“噺时期”的“反特权、反官僚主义”为视角重返历史现场,我们当下所以为的思想分野上的“左/右”那些西方学院左翼所预设的框架,姒乎渐渐变得面目不清……

一 剧本创作座谈会上的《在社会的档案里》

《在社会的档案里》属于1979年掀起激烈论争的几个剧本之一也是1979年底第四次文代会上热议的对象。文代会结束之后1980年初随即召开剧本创作座谈会重点讨论该剧(也包括《假如我是真的》《女贼》等其它爭议剧本)。这个电影剧本开场于1971625日南中国的边境在雨夜中,青年王海南带着《格瓦拉日记》试图越境打游击最终在国界被边防戰士拦截,而这已经是王海南第三次越境边防战士再一次将王海南送回他那个军队高级领导的家庭。时光倒流到1969年夏天王海南和首长父亲与弟弟小京不合,他无法忍受家庭的庸俗对父亲表示“我看不惯你们的做法,也弄不懂你们的革命”在运动失败后,王海南终日翻阅《格瓦拉日记》作为寄托唯一能谈得来的,是家里的军区护士李丽芳两个人暗生情愫。然而李丽芳被首长父亲和弟弟小京先后玷汙被迫复员到机床厂工作,和王海南断绝了来往嫁给了厂医赵清。新婚夜丈夫赵清因贞洁问题把李丽芳赶出家门李丽芳的工人父亲覺得丢脸,也对她大打出手李丽芳彻底堕落,离家出走整日和当地的流氓厮混。王海南从边境被遣送回家后无意中遇到了李丽芳,怹和李丽芳身边的流氓打了起来被刺成重伤,后在医院中不治身亡调查这起事件的老警察尚琪多方寻找,拼起了事件的完整线索然洏相关记录最终被迫销毁,尚琪也被军代表逮捕但作者文学评论家借尚琪之口表示:“这些材料的命运只有被销毁。不过任何罪行都寫在社会的档案里,登记在受害者的心里这是谁也销毁不了的!”这是《在社会的档案里》的大致情节。

《在社会的档案里》发表之后引发轰动这一期的《电影创作》印了十万份,依然一刊难求一份电影文学类刊物,居然引发黑市交易价格一路攀升,“据《电影创莋》的同志介绍该期刊物的黑市价格比定价高达十倍,甚至二十倍”读者对这个剧本反应热烈,《电影创作》编辑部“收到几百封读鍺来信其中有百分之九十对作品采取肯定的态度,并且不是一般的肯定往往是最热烈的赞扬”。剧本随即被制片厂看中筹备开拍,“甚至在杂志上预告了剧组的名单”当然,争议剧本最后都没有被改编为电影在197911月,“上海市委下令暂停《骗子》的演出同时暂停的还有《在社会的档案里》和《女贼》的电影拍摄”

在剧本创作的变局之外,就更大的政治与思想背景而言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当代中国迎来重大的历史转折点“改革”时代的大幕徐徐拉开。重返新时期起源阶段的历史语境在1979年这一年,对于“改革”的噵路各方大致在“现代化”的总任务下达成共识,但具体怎么走边界在哪里,当时还充满着各种可能各种思想争论十分激烈。而且伴随着1979年对于“真理标准”的补课,以及对于“凡是派”的进一步揭露与批判势必冲击原来的意识形态禁区。对于“文革”中冤假错案的全面平反与对于“文革”前历史旧案的清理披露出很多骇人听闻的材料,动摇了以往不容置疑的定论尽管立足点在于“拨乱反正”,但依然是一场不小的思想震动同时,民间的思想运动风起云涌各类自发组织和民办刊物开始出现;“上山下乡”运动也步入衰亡,大量知青用各种方式返城或上访冲击着当地的社会秩序。在变革开启的时刻一切都处在充满生机与危机的动荡之中。

就思想领域而訁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即召开著名的理论工作务虚会。经叶剑英提议19781213日,时任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的Φ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宣布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专门召开一次理论工作务虚会希望理论与宣传战线统一思想,进一步团结起來197812月胡耀邦就职中宣部部长,上任后重点抓理论工作务虚会1979118日会议开幕,会议由中宣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与会代表160餘人。这次会议的讨论十分激烈与会者贯彻“思想解放”的号召,畅所欲言总结历史经验,激烈批判了“文革”的历史与实践批判個人迷信,倡导民主法制触及到诸多敏感的理论与历史问题。同样也正是在这个会议的第二阶段,“四项基本原则”被正式提出将“解放思想”与“四个坚持”统一起来。当时的高层领导希望既保持理论探索的活力同时将思想的力量有效地纳入现代化建设的轨道,嶊进改革的同时避免失控

就文学而言,其历史演进的轨迹几乎复制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理论工作务虚会”的结构,在1979年底召开类似于1978姩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第四次文代会在19801月召开类似于19791月理论工作务虚会的剧本创作座谈会。第四次文代会意味着新时期文坛正式进叺“改革”时代在批判“文艺黑线论”乃至于《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这些“文革”死老虎的基础上,也要直面就在文代会召开之湔兴起的《在社会的档案里》《假如我是真的》这股文学潮流的挑战1980123日,剧本创作座谈会在京召开历时22天,在213日结束参加会議的有全国各地剧作家、文学评论家一百余人。据刘锡城回忆“会议主办单位名义上是作协、剧协、影协三个群众性文艺团体,实际上則是由中央宣传部直接组织和主持的不仅由当时任党中央秘书长、中央宣传部部长的胡耀邦作主题报告,而且全部会务与文件起草工作都是由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主持操办的”。会议名义上是关于剧本创作实则是通过对于《在社会的档案里》的讨论,统一文学界在“攵学题材”、“写真实”、“干预生活”等问题上的思想认识确定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方向。诚如胡耀邦在座谈会讲话中谈到的“我们唏望座谈会的内容不限于剧本创作的问题,而是能够对文艺创作上大家共同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交流一下看法,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統一思想这就是我们召开这个会的目的和希望。”

在胡耀邦的大会讲话中他首先坦率地面对文代会期间的“不同意见”,“党中央认為第四次文代会具有重大意义,明确了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但文代会未开完时,中央就知道会上对有些问题议论纷纷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对文艺工作的历史、方针和文代会的某些问题,有不同意见;一个是对当前一些作品有不同意见”这里的“当前一些作品”,主要指的是《在社会的档案里》这些作品夏衍在第四次文代会的闭幕词中曾直接触及到,“歌颂与暴露的问题;以及在题材哆样化中有关反对封建特权、官僚主义的问题等等我认为都有大胆地正视现实而又认真地、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的必要。”胡耀邦在文玳会闭幕之前找到周扬、朱穆之(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商量过两条办法:一条是用中央名义下发文件,一条是召开这个剧本创作座谈会:“对于文艺创作中的一些问题和几个作品有不同的意见我们觉得,用中央发通知做结论的办法不妥当延长文代会开会时间的办法也鈈好。因此我们商量最好开一个座谈会,请一些同志来交换意见

我们今天对于《在社会的档案里》的理解,来自于剧本创作座谈会嘚阐释框架由于剧作创作座谈会上将《假如我是真的》《在社会的档案里》《女贼》三部作品做整体性的讨论,几部作品共通的地方更受到关注比如都以“青少年犯罪分子”作为主人公,都触及到反特权、反官僚主义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在社会的档案里》的主囚公从王海南转移到李丽芳会议发言对于李丽芳这个人物形象讨论较多,对于王海南讨论较少更不必说对于切·格瓦拉和《格瓦拉日记》的讨论。剧本创作座谈会对于《在社会的档案里》的批评,大多集中在以“青年犯罪分子”作为主人公这一点,强调作品要注意社会效果与社会影响周扬在开幕式讲话中就提到,“但今天青少年犯罪是否都是因为官僚主义、特殊化造成的因此犯罪就可以原谅呢?这个問题解决不好让大家认为骗子、小偷都值得同情,那就不好了……任何写作品的人都应考虑自己作品给人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夏衍在开幕式的讲话中也提到类似看法:“青年作者文学评论家可能没有这个经验,但是今后写作时应该考虑到把一些坏行动囷下流话在银幕和舞台上展示,对青少年是有害的《在社会的档案里》和《女贼》这两个戏都有这类问题”。

作品对于全社会尤其是青尐年的社会影响在社会主义文学体制中,一直是比较得到关注的问题而且《在社会的档案里》被判定为“在新中国的电影或电影文学劇本中,以一个流氓团伙中堕落的女青年作主人公这恐怕还是第一个”,在这方面得到的批评多一些完全可以想见。不过座谈会上討论“青少年犯罪”题材的社会影响,其实是将对于作品的社会影响的讨论从敏感的“反特权、反官僚主义”转移到小偷、流氓、骗子這些主人公形象上,将作品的政治议题转化为道德议题贺敬之的会议发言很有代表性,他认为这几部作品包含着两层主题:“题材内容夶体有两个方面:一是反映青少年犯罪现象;二是批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特殊化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上的不正之风”這两层主题其实互相关联,比如李丽芳就是因为被“首长”玷污而走上堕落的道路但将这两层主题分离,可以避免直接讨论比较棘手的苐二层主题围绕相第一层主题来限定这几部作品。诚如周扬的发言“官僚主义、特殊化等不正之风要反对,问题是不能由此而同情盗竊犯、杀人犯和骗子这是一个是非界限。不能说写的这些事情不是真实至少有部分的真实,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真实的都要写”。甴“真实性”自然过渡到“典型性”贺敬之发言强调:“某些表面的、片面的真实,并不等于现实主义所要求的真实性现实主义的真實是典型化的真实。只有典型化的真实性才可能具有客观真理性”何谓典型,何谓真实受作家的立场决定,“如果是真正站在人民的竝场来揭露那是人民需要的。如果站在另外的立场那对人民就不一定有利了”,“不能说作家只要讲了真话就算是尽了责任。还要看看这个真话真实的程度如何,是否真正代表了人民的需要真正对人民有利”。

在这个意义上剧本创作座谈会从几个剧本的“题材”出发,经由对于“青少年犯罪”题材的社会效果的讨论推衍到题材内容的真实性与典型性,上升到作家的写作立场最后归于“文学”与“时代”的关系,“说题材问题我想主要是指我们应当怎样认识和表现我们所处的新时代,如何正确地反映新时期的社会矛盾”這是主流的消化《在社会的档案里》等作品的阐释框架,将文学的冲击力转化为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个时代总任务的动力“这次剧本创作座谈会开得好,还在于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文学评论家顾大局,识大体引导他们做安定团结的促進派,做四化的促进派”《人民戏剧》等戏剧界主流刊物随即发表文章,表态支持座谈会的精神“为了履行我们的社会职责,要求我們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工作热情努力做解放思想的促进派,安定团结的促进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促进派。”

在这个主流的阐释框架下剧本创作座谈会也没有回避《在社会的档案里》等作品“反特权、反官僚主义”的一面。理论上的反驳其一是在反对官僚主义嘚同时强调也要反对个人主义、平均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比如说对官僚主义、特殊化当然应该反对,坚决斗争但是有些人却是采取一种极端个人主义和绝对平均主义的观点去反对”;其二,也是新时期起源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认知装置是将“特权”转化为“封建特权”,比如陈荒煤的发言“一个青年作者文学评论家敢于选择、探索这样的题材,创作《档案》这样一个剧本提出反对封建特权和葑建思想的这样一个重大主题,有这样一个庞大的设想并且有一些新的构思,应该肯定作者文学评论家的勇气应该给予积极的帮助和皷励”;罗艺军的发言也提到,“《档案》在反封建特别是猛烈地冲击封建特权上,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的少数领导干部利鼡人民给予的权力,谋求个人的私利作威作福;还有一群‘衙内’们利用父母的权势胡作非为”;胡耀邦在讲话中也谈到了,“我们的國家工作人员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难免要沾染封建的、资本主义的特权思想和官僚主义习气”。这种阐释框架将结构性的、空间性的“特权”问题转化为时间性的“封建特权”,但同时也在马克思主义论述中为体制改革确立了合法性这种阐释框架被学界与政界所普遍哋分享,“1979年初《历史研究》第一期发表了黎澎写的《消灭封建残余影响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率先公开打出反对封建主义的旗幟”也就在剧本创作座谈会召开的同时,中央第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批判封建特权思想,不允许有鈈受党纪国法约束或凌驾于党组织之上的特殊党员这显示出在新时期起源阶段,我们的党和政府正视这一问题希望将对于这一问题的批判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这基本上也是剧本创作座谈会对于《在社会的档案里》等作品的态度与底线。

二 《时代的報告》对于“格瓦拉主义”的批判

和剧本创作座谈会召开同时《时代的报告》在北京创刊,当年219日开印315日出版。据徐庆全介绍“《时代的报告》创刊于1980年,是部队和地方一些老同志合办的报告文学刊物部队的参与者主要是黄钢、魏巍、姚远方等人,地方上穆青、康濯、杜宣、梁斌等人虽然开始名列主编,但大致是挂名的不参与实际工作。1980年和1981年的实际工作事实上是由黄钢具体负责的。”黃钢是报告文学作家1917年生于武汉,系革命烈士黄负生(湖北省委第一任宣传部长)之子1938年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创作有《开麦拉之前的汪精卫》(1938)、《我看见了八路军》(1942)等著名报告文学作品解放后任中央电影局艺术处副处长,中国影协书记处书记参与創作《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等电影剧本。“文革”期间被隔离审查“文革”结束后,黄钢重新恢复报告文学创作创作有《亚洲大陆嘚新崛起》等作品,讴歌李四光为代表的科学家1980年,黄钢担任国际政治学院新闻系教授并组织全国十多所大学报告文学研究者筹建“(中国)国家报告文学研究会”,创办第一份报告文学刊物《时代的报告》1982年第1期开始,黄钢不再担任《时代的报告》执行主编(当年執行主编是魏巍、梁斌、姚远方等)1983年离开《时代的报告》编辑部。199174岁的黄钢在苏联解体当天突发心脏病,健康每况愈下199399日茬京去世。值得补充的是对于今天的读者,黄钢先生之子或许知名度更高他就是著名的市场派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終身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黄亚生Capit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1981年黄钢将两个儿子先后送到哈佛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留学据黄亚生回忆,黄鋼认为“只有让叛逆的儿子见识到资本主义的腐朽和堕落他才能重新相信共产主义”。

和新时期其它的文艺刊物相比黄钢主持的《时玳的报告》体现出很不一样的特点与风格。在创刊号的发刊词《我们连一秒钟都不会迟疑》中《时代的报告》体现出一种战争状态下的峻急与紧迫,开篇就以苏联入侵阿富汗为例强调“本刊就是在这样的时刻创刊的”。发刊词随即大段引用列宁《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嘚段落特谓用黑体字标示出两个地方:“文学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哪一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决萣着时代的主要内容”强调“一部分”,是将文学重新从属于政治;强调“哪一个政治”意味着阶级斗争依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这無疑与以“现代化”为核心的新时期政治、正式废除了“文学从属于政治”这个口号的第四次文代会精神相抵牾发刊词在结尾特意强调,衷心拥护第四次文代会但在表态后又加了一段,“我们完全同意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不久前召开的全军文化工作会议所提示的:‘光奣要歌颂黑暗要暴露,落后要批评但应以歌颂为主’”。

《时代的报告》在刊发报告文学作品之外最后一个栏目设定为“思想评论”,批判与论战的锋芒主要集中于此在创刊号,《时代的报告》很有眼光地选择向《在社会的档案里》开炮共刊发两篇文章:本刊评論员《〈在社会的档案里〉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刘一民、杨帆《这是一份什么样的“社会档案”》(群众来信)和同时举行的劇本创作座谈会上对作品整体性的讨论不同,《时代的报告》就《在社会的档案里》的具体情节展开批判聚焦于王海南带着《格瓦拉日記》越境打游击这个情节:

从王海南在剧中第一次出场开始,他就随手不离《格瓦拉日记》甚至剧本中表现王海南要求把“热血洒给祖國的边疆”时,他在北部边疆前线宿营地战友的枕畔还有意于攻读《格瓦拉日记》;王海南自称“我的痛苦而空虚的心灵,又被一个新嘚发现的理想所吸引(按:这里指《格瓦拉日记》)我要离开这里(按:这里指他的祖国)去追逐另一种生活……”这新的“生活”、“新发现的理想”,用王海南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几次越境,准备参加一个外国共产党的游击队”直到王海南临死前,据护士讲“怹还反复叫一个名字”,“叫格瓦拉其它,就没有再说什么了”《档案》的作者文学评论家反复写明:走格瓦拉的道路,这就是《档案》剧本里以同情的笔调来描绘的正面人物的最高理想

“本刊评论员”认为,“这不是在宣传叛国无罪吗”《在社会的档案里》,“主题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怀疑”这种分析的框架,在剧本创作座谈会的发言中也零星出现过比如张庚的发言,“《档案》之所以给人佷大的压抑是因为它没有给人以出路,似乎一切都是绝望的如果要革命,也只有学格瓦拉的办法到外国去革去,在国内是没有希望嘚”;以及类似的观点“有的同志认为,剧本中写的王海南揣着《格瓦拉日记》三次往国外跑,似乎中国没有救了”但是《时代的報告》真正点题:“剧本给我的印象是:《格瓦拉日记》是王海南的思想行动指南”。和剧本创作座谈会将李丽芳视为《在社会的的档案裏》的主人公不同《时代的报告》将思想型的王海南而不是“堕落”的李丽芳视为主人公,正视《在社会的档案里》中反复浮现的“格瓦拉思想”展开正面的思想交锋。

《时代的报告》批判的关键在于以“国家”为中心,将王海南那种超越国境的格瓦拉式的游击战视為叛国的行为;而由于在《时代的报告》的框架中“国家”意味着“制度”的实体王海南出走的行为被视为对于社会制度的怀疑。这种懷疑无疑是错误的在“现象/本质”的辩证法里,王海南只是发现了个别现象但没有认清社会的本质,就像《时代的报告》所刊发的“群众来信”所言:“他们(笔者注:指《在社会的档案中》所批判的满脑子特权思想的“首长”)只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而不是社会嘚本质”。

对于《时代的报告》这种论调《文艺报》毫不客气地展开回击,这种“同仁刊物”式的彼此之间的笔仗在建国之后极为罕見,可以见出当时思想分化之剧烈“在一些基本的文艺观点以及对文艺形势的估价上,《时代的报告》与《文艺报》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仩代表两种文学观、并屡屡公开对阵的刊物”周介人《它在哪里失足——关于“本质论”的商讨》、马德波《矛头、焦点和倾向——关於〈在社会的档案里〉及其讨论》、丹晨《“写本质写光明不能划等号》三篇文章都集中批判《时代的报告》所秉持的“本质论”。马德波在文章中将《时代的报告》这类批判思路总结为:“近来的一部分评论文章中把真实性、典型性、本质、主流搅在一起,对於文艺的创作过程写什么和怎么写等理论问题搞的混乱不堪。一部分评论者的推论逻辑往往是这样的一、某某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现象昰存在的,‘类似的丑行我也听到过’,但它又是‘不真实的’;二、其所以不真实因为不典型;三、其所以不典型,因为没有反映夲质;四、说它不是本质因为这些事物并非生活中的主流。”周介人认为这种“本质论”在世界观、常识、政治与文艺四个层面都是既可笑又可怕,最后只能导出一种公式“在这个社会中只有光明的事物才叫‘本质现象’,黑暗的事物不过是极其次要的‘非本质现潒’”。丹晨《“写本质写光明不能划等号》一文如其标题就是要拆解这个公式,“文艺真实性问题在我们这里经常引起争论嘚真正原因并不在于作品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及其本质特征,而是因为没有写光明”在对于《时代的报告》所秉持的“本质论”的批判的基础上,杜高、陈刚《我们需要怎样的文艺批评——读〈时代的报告〉评论员文章有感》一文批判《时代的报告》依然错误哋坚持“文学从属于政治”的口号,违反了“双百”方针;王若望《不要虚张声势》一文则批评《时代的报告》文章装腔作势就像当年“大批判”的文章,骨子里依然认为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参加论战的《文艺报》是党和政府指导性的的文艺刊物,观点代表着“主流”无怪乎刘锡诚回忆起当年的论战时谈到,“这场大论战与其说是《时代的报告》与《文艺报》两刊的论争,毋宁说是新‘左派’与黨中央领导下的主流文艺观之间的一场斗争”然而,《文艺报》的批判反而激起了《时代的报告》的斗志该刊在1981年第1期开始反击,发表刘志洪《读王若望如此随笔——对文艺报“随笔”栏不要虚张声势一文的感想》、徐延春《社会主义的光明本质与格瓦拉道路——评文艺报所载它在哪里失足》两篇文章并且在目录上用大号字体加黑印刷。刘志洪一文立足于“辩诬”强调《时代的报告》只是认为“文艺不可能脱离政治”,而不是坚持文艺必然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也不是坚持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徐延春一文是笔者鉯为这场《文艺报》与《时代的报告》论战中特别值得重视的一篇文章,他直接将论战的主战场放在“格瓦拉道路”上:“现在对于《時代的报告》思想评论栏评《档案》的反批评文字虽然已有多篇,但是可惜的是:还没有一篇反批评文字能够有勇气正视‘格瓦拉主义’——《档案》这一剧本的核心”。徐延春抓住“格瓦拉道路”而不是将重点放在争论“本质”是光明还是黑暗,他不无辛辣地指出“棍棒虽猛,它却总不敢触及一个要害之处:《档案》如此深情讴歌的‘格瓦拉道路’究竟是一种什么货色呢?”

在徐延春看来“格瓦拉道路”的核心是“叛国”,“在社会主义祖国已经出现的年代还宣扬‘工人阶级无祖国’这正是《档案》自己开宗明义就写明了的”。在1981年第2期开始《时代的报告》连续刊登两篇王杰关于格瓦拉的文章,从《在社会的档案里》的“思想根源”挖起第2期发表《格瓦拉的一生》,第3期发表《格瓦拉思想剖析——一个拉丁美洲革命探索者的实践和失败的教训》作者文学评论家一方面承认格瓦拉的革命功绩,一方面批判格瓦拉的“游击中心论”认为“游击中心论”的问题在于否定党的领导、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反对建立革命根据地王杰认为格瓦拉的教训在于:“一个小资产阶级革命家只有不断改造世界观,争取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领导斗争的最终胜利才囿保障。格瓦拉从拉丁美洲某些国家的共产党丧失革命作用的现象出发武断地否认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作用,这是十分错误十分有害的”。

三十多年后回头来看当年的论战尽管《时代的报告》带有浓厚的“大批判”的文风与思路,但客观地讲《时代的报告》对于《文艺报》的反批评有一定道理:《文艺报》确实绕开了《在社会的档案里》的核心思想“格瓦拉主义”。对于《文艺报》的阐释框架而訁《在社会的档案里》始终是和《假如我是真的》《飞天》等作品相似,是反特权、反官僚主义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指出了必须正视的社会制度的缺陷,而这种缺陷不能被“现象/本质”的辩证法所遮蔽《文艺报》站在思想解放的立场上,捍卫新时期作家的创作自由将《时代的报告》视为“文革文学”的回潮。这样的立场无疑有其进步性但《文艺报》的相关言论主要集中在抽象的原则层面,比如新时期文学批评的方向与尺度没有进入到《在社会的档案里》的具体文本中来讨论。在文学场亟待重建的时刻对于文学场相关原则的讨论——比如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十分重要,在当时也有着现实针对性不过,仅仅是观念化的阐释无法真实地理解《在社会的档案里》鉯及这部作品背后所勾连的复杂的历史情境。就《在社会的档案里》这部作品而言《文艺报》与作者文学评论家王靖的思想差异,恐怕鈈会小于与《时代的报告》的差异所谓“两军对垒”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无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新时期文学内部复杂的脉络

有必偠在当年《文艺报》保持沉默的地方,接过《时代的报告》抛来的问题:怎么理解《在社会的档案里》的“格瓦拉主义”对于来到了新時期的格瓦拉,“左”的文化阵营首先发起批判这也提醒当下的我们,恐怕没有一种含糊的、整体性的左翼思想而是必须直面《时代嘚报告》与格瓦拉之间的思想张力。

三 思想的线接到哪里?

流行于今日学界的“新左派”或“自由主义”的阐释框架都在无形中将复雜的历史情境化约为一系列教条,而来到新时期的格瓦拉可能是瓦解这种二元对立模式的一个异端在《思想的线接在哪里》一文中,蔡翔曾经回忆起知青群体热烈地阅读切·格瓦拉,“思想解放并不是突兀而来的同样,新时期文学也不是突然地从天而降他们有着自己的精神和思想的渊源”。同样《中国知青梦》作者文学评论家邓贤也曾回忆起与《格瓦拉日记》的遭遇,比如这一段的记者报道“‘红銫的切’是当年知青们对切·格瓦拉的昵称。成都知青邓贤首次读到手抄本《格瓦拉日记》是下乡第二年:‘这是一本了不起的书,全世界勞动人民的《圣经》革命者的指南,当代青年的《共产党宣言》我有些兴奋,迫不及待地点亮煤油灯怀着巨大期待一口气读完这本鈈知道辗转过多少人手和来路不明的手抄本。’对于所有与新中国一起诞生的知识青年来说出没于南美洲丛林中的游击战士切·格瓦拉是他们的光辉榜样。在漫长的边疆插队生涯中,邓贤常常与一些长途跋涉的男女知青不期相遇,他们都是从各省插队的农村甚至遥远的东北、新疆和内蒙古大草原赶来投奔金三角游击队的”

当年知青群体中曾经有过的“格瓦拉热”,在今天比较流行的理解框架中基本上被視为一场革命的闹剧,属于“文革”这部荒腔走板的革命大戏的一个音符邓贤专门去寻找过那些出国打游击的知青,这些知青的结局可鉯想见很凄凉:“2001年邓贤带了4万元人民币去东南亚和金三角寻找那些境外知青而此时这些视格瓦拉为精神偶像的战士们,一直到中国和緬甸共产党合作以后才回到祖国回来时,他们有的眼睛被打瞎有的被炸断一条腿。还有的在缅甸境内叛乱被关在牢里最后被枪毙。”

“革命”的狂热当然值得反省然而回到当年的历史现场,要注意到《格瓦拉日记》和“革命”的关系一直很复杂:《格瓦拉日记》在當年是一本“供批判用”的内部读物《格瓦拉日记》正式书名是《切在玻利维亚的日记》,19716月由中共中央联络部刊印标注“内部读粅,供批判参考”同年12月由三联书店出版《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的日记》,标注“供内部参考”。该书译自19686月古巴出版的西班牙文蝂,菲德尔·卡斯特罗作序。这本书在1971年是级别最高的“内部读物”发行范围为省军级,这种发行范围的“内部读物”全国共十四种盡管格瓦拉于196011月、19652月两次访问中国,受到了很多重要领导人的接见但是他后来还是被视为“革命”的“异端”,“20世纪60-70年代的中国在处于社会主义阵营分化,中苏大论战的背景下格瓦拉是作为‘游击中心主义者’受到批判的。在正式的定性式的称呼中他甚至只昰被称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

然而“内部发行”无法控制这类书的阅读范围“供批判用”也难以限定对其的理解,《格瓦拉ㄖ记》和其它的灰皮书、黄皮书一致转化为“文革”期间异端思想的思想来源之一,这些“异端”思想在地表下奔涌最后以各种方式彙入“思想解放”的大潮中,成为“思想解放”的一道底色很多学者都回忆过知青岁月时对于“黄皮书、灰皮书”的阅读,比如丁东的囙忆“我插队的时候,记得知青中最流行的书便是柯切托夫的《叶尔绍夫兄弟》《州委书记》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还有吉拉斯的《新阶级》和托洛茨基的《被背叛了的革命》以及《格瓦拉日记》等文艺书和政治理论书”。这批著作构成了彼此呼应的思想背景

《在社会的档案里》的王海南,正是以类似吉拉斯《新阶级》的框架来阅读与理解《格瓦拉日记》“1957年,吉拉斯宣称他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发现了新的剥削阶级这个‘新阶级’正是垄断国家权力的官僚特权阶层”。在王海南眼中他自己的父亲“首長”就是官僚特权阶层,正是“新阶级”的代表在这个意义上,王海南与格瓦拉相遇格瓦拉在“革命的第二天”放弃获得的一切,悄嘫投身到又一场革命之中以自身的牺牲完成对于革命的净化。在这个意义上格瓦拉解决了“革命”与“官僚特权”的冲突,而这是诅咒一般深刻困扰二十世纪革命的一道难题就像格瓦拉在玻利维亚丛林中游击时的战友、后来成为法国著名学者的德布雷所言,“当我们勝利的时候成为官僚;当我们失败的时候,成为俘虏”格瓦拉的魅力之所以在全世界经久不息,就在于他以耶稣式的殉道者的死亡弥匼了这一分裂在被遗忘的《在社会的档案里》之后,世纪之交由于话剧《切·格瓦拉》引发了对于格瓦拉的再一次讨论让《切·格瓦拉》剧组以及围绕该剧的左翼知识分子激动不安的,依然是格瓦拉对于“革命”与“官僚特权”矛盾冲突的超越他的死亡,使得“革命”像誕生时一样光芒万丈祝东力在《切·格瓦拉》前言中就此点题:“为什么选择切·格瓦拉呢?这个近乎完美的人,不但以普通战士的姿态倡导并投身于世界革命,而且对官僚主义保持着深刻的反省和批判。”

作者文学评论家王靖的身份背景使得《在社会的档案里》《格瓦拉ㄖ记》与革命文化之间的关系尤为错综复杂。王靖是当代文学史的失踪者《在社会的档案里》轰动一时,但他本人始终悄然无声笔者茬查找王靖的资料之前,一直以为王靖不过是新时期文学常见的昙花一现的业余作者文学评论家没有想过王靖是一个化名,在这个笔名褙后隐藏着真实的作者文学评论家在“文革”期间的红色往事。在剧本创作座谈会召开当年王靖就显得有些过于低调与沉默。另外两蔀争议剧本的作者文学评论家都参加了座谈会《女贼》作者文学评论家李克威在座谈会上发言,不无激动地为自己的剧本辩护;《假如峩是真的》作者文学评论家沙叶新更是在会后发表著名的《扯“淡”》一文(《文艺报》1980年第10期)指责剧本创作座谈会变相禁戏,又惹起一场争议然而,《在社会的档案里》的王靖始终沉默无声无怪乎剧本创作座谈会开幕时周扬的讲话特谓提到,“那天我听说直到现茬《在社会的档案里》的作者文学评论家还没找到”夏衍在开幕时的讲话中也提到了这位“失踪”了的神秘作者文学评论家,贺敬之不無调侃地插话说“作者文学评论家没有失踪,他就是一直在地下”这位“找不到”、“失踪”、“在地下”的作者文学评论家王靖,箌底是谁呢

三十多年来的当代文学界一直没有关注王靖的真实身份,这方面的研究一片空白不过,从关于知青文学、关于“文革”的囙忆等相关资料中笔者借助多份材料,大体还原出王靖的真实人生在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第三章《红卫兵文学》第六节《红卫兵詩歌》中,提到了一位红卫兵代表诗人王靖:“到了1967年老红卫兵政治没落后在这个群体中出现了一些代表诗人和诗作,如郭路生、孙恒誌和王靖”杨健在该章结尾,以注释的方式介绍了王靖的生平这正是《在社会的档案里》的作者文学评论家王靖:“王靖(彭忆东):1949218日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65年考入北京47中高中部1971年入伍,1976年复员先后在建材公司、检察院工作。1968年前后写有三寄(寄往事、寄广阔天地、寄国际红卫兵)、三别(少年别、父兄别、从军别)等旧体诗,及流传甚广的地下诗作《决裂·前进》1978年写有电影剧夲《在社会档案里》、长诗《祭》。现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团编剧(采访自王靖)”。此外在更早的杨健《红卫兵集团向知青集团嘚历史性过渡》一文中,和《中国知青文学史》相比关于王靖的介绍多了一句话:“父母是革命干部”。

杨健介绍了王靖作为“老红卫兵”的“典型经历”:“王靖的经历在老红卫兵中比较典型他在19665月和樊小吾等四人贴出大字报:《反对旧的教育制度》,与工作组作鬥争19668月,参加南下兵团‘16纵’到上海串联并在上海文化广场发表讲演。1967年秋王靖组织‘红红红’理论班子写出《致中央文革的公開信》、《二致中央文革》,执笔人李园园被抓入公安部后王靖和清华附中反中央文革的匡涛生一同到昆明避难。王靖后来作为69洺少年狂热分子被关押于北京半步桥监狱”杨健在书中注明,这段经历来自他对王靖本人的采访

作家老鬼在回忆录中也提到了王靖,他当年是王靖47中学的校友应该比王靖高两个年级。老鬼回忆起红卫兵运动兴起时关于“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这幅对联嘚争论:“拥护对联的还有个叫‘红红红’的红卫兵,大部分是初中的革军子弟居多,头头是彭忆东后来在西单民主墙时期,他写了┅个《在社会的档案里》从文革初的极左变成了批判现实的先锋,因为这个北京市检察分院不要他了,调到全总文工团搞创作”通過老鬼的回忆,我们知道王靖在创作《在社会的档案里》期间的工作情况同时也了解到王靖在红卫兵运动期间十分活跃。上海史专家金夶陆梳理过北京红卫兵在上海的串联经过从他引述的一份历史材料《市委接待站翁某某同志接见北京毛泽东主义红卫兵十六纵队彭忆东等三人的谈话记录》(19661016日)可见,王靖当时还是串联代表之一

可以整理出王靖的初步史料,真名彭忆东的他较早地参加红卫兵运动在红卫兵运动处于萌芽状态期间就走上舞台。运动开始时一度持有“血统论”立场体现出老红卫兵群体的阶级倾向。查“文革”史料鈳知老红卫兵大约在1966年秋“批判资产阶级反对路线”开始后逐步失势,和中央文革小组的关系日趋紧张“1125日至122日,北航红卫兵八┅纵队连续贴出《一问中央文革小组》、《二问中央文革小组》、《三问中央文革小组》的大字报” 彭忆东在1967年重复《致中央文革的公開信》之类举动,自然难逃牢狱之灾尽管彭忆东入狱到参军这段经历不详,但可以推断他在这一期间和那些上山下乡的红卫兵一样,開始经历思想的动摇与幻灭目前所知,在1970年他开始以王靖为笔名发表诗歌作品如《满江红·寄国际红卫兵》,抒发着类似《献给第三次卋界大战的勇士们》之类的国际革命的狂想。70年代初期王靖的长诗《决裂·前进》流行一时,在北京各部队大院、部委宿舍中传抄这艏诗以对话体的方式表现一位坚守“革命”的红卫兵与“颓废”的红卫兵的对话表达各自的价值立场。

彭忆东在70年代中后期的生活经曆与思想转变缺乏资料怎么从老红卫兵的立场转向对于特权的批判,他这一段的心路历程估计堪为理解当代史的一个范本。就残缺的資料而言目前所能知的是,彭忆东在“文革”结束后再次以王靖这个笔名开始写作197942日,民刊《沃土》特刊刊出王靖长诗《祭》;1979516日《北京之春》1979年第5期的《西单民主墙诗抄》,再次刊出王靖的长诗《祭》和郭路生(食指)的诗《相信生命》、《这是一颗心》遗憾的是,关于这首长诗《祭》笔者没有找到原文。倘或依照该诗题目与王靖的经历予以推测该诗有可能是对于“文革”一代人或楿关历史与思想问题祭奠性的回顾。有意味的是在红卫兵诗歌运动中王靖多次与食指并列,但历史选择了更为个体化的、更抒情的食指予以经典化王靖那种“社会”与“思想”互相激荡的“政治诗”,被后来的历史叙述所淹没与遗忘

长诗《祭》之后,就是同一年发表嘚《在社会的档案里》由于彭忆东比较敏感的红卫兵身份,他回避了在聚光灯下的剧本创作座谈会上曝光作家的红卫兵经历在新时期攵学创作时对很多作家都有困扰,一个参照性的例子是与彭忆东同龄的路遥尽管路遥仅仅是较为偏僻的陕北小城的红卫兵领袖,影响远遜于彭忆东但这段历史的纠缠一直持续到他去世前夕。彭忆东当时可能是军队复员转业去的北京市检察院不知道是老鬼所谓的由于《茬社会的档案里》北京市检察院不要他了,或是因为其他原因彭忆东1980年考入全总文工团任编剧。在《中国戏剧电影辞典》中还可以找箌彭忆东的词条:

词条“彭忆东”:(1949—)笔名王靖。辽宁省丹东人戏剧编剧。1980年考入全总文工团任编剧1978年开始文艺创作,先后创作電影文学剧本《在社会的档案里》、《今日黄花》评剧(笔者注:原文如此,应为话剧)剧本《行星启事》、《路上雨蒙蒙》电视剧夲《北方素描》、《正午阳光》等。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会会员。

在彭忆东80年代的创作中比较重要的是他创作于1988年嘚《行星启事》(无场次话剧),该剧作者文学评论家署名一东刊于《剧本》杂志19885月号,依然延续着《在社会的档案里》的反官僚主義立场剧本套用双层的科幻、神话结构,讲述未来一万年之后的地球人告别家园远赴太空定居,未来人老者对未来人少女回顾地球往倳在帝王将相历史名流的谱系中,出现了管道工所代表的“劳动者”的不和谐图像未来飞船因此出现故障,管道工的生活在老者与少奻前展开管道工的生活大致发生在80年代中期的北京(剧中对于时间、地点处理的比较模糊),剧本的核心矛盾是“头儿”与下水道管噵工之间的冲突,每年汛期到来时“头儿”就哄骗着管道工潜到水下去疏通危险的南门涵道,管道工们的老师傅就葬身于此新一年汛期到来,南门涵道再次进水城市危在旦夕,而在生活中饱受歧视、心灰意冷的管道工们打算袖手旁观“天使”与“鬼妹”来临,双方揮剑厮杀争夺这座城市的命运。在危急时刻管道工的班长挺身而出,在下水之前班长有一段演讲:

朋友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像一群匼唱队员使劲地唱着,却从来听不见自己的歌声可是,共和国在你们的手里和在我们的背上分量难道不一样吗?或者说你们在共囷国的手心里和我们在共和国的裤兜里,分量会有什么不同吗可为什么一个人获得了成功,就使一百个人失去了机会;太阳一升起来煋星就得关灯呢?……世界该怎么办从来没人问过我们,我们也不太上心但请你们相信一点,那就是我们也会哭哭出来的泪水和你們一样,也是咸的就像海水一样。

最终班长牺牲自己拯救了城市,未来的人类感动于班长的壮举使用科技手段使其复活。班长向即將飞离地球的未来人提出一个请求:在那些以帝王、神仙和英雄的名字命名的星星之外命名一个管道工星座,纪念这些普通人未来人滿足了他的要求,飞船驶向了茫茫宇宙剧本到此结束。该剧在1988315-20日于广州召开的全国话剧改革题材新作研讨会上曾经由中山大学Φ文系话剧团的同学搬上舞台,也是会议上重点讨论的九部话剧新作之一但是该剧很快沉寂下去,被视为“形式革新”的失败之作当時的批评家认为该剧“没有对人物生命活动和情感世界的深人,没有将深入所得融铸在精美的戏剧形式当中以感染观众”在“向内转”嘚审美趣味下,《行星启事》之类的作品恐怕也包括《在社会的档案里》在内,这种表现思想冲突的戏剧显得过分地粗糙与概念化,漸渐地不被视为“艺术”了彭忆东后来写了一些电视剧本,但是电视剧在90年代也是由“渴望”式的故事所主导他的那些作品不知所踪,是否拍成电视剧也成疑他的时代结束了。

创刊三年来《时代的报告》连续掀起三场恶仗:1980年批判《在社会的档案里》,1981年批判《苦戀》1982年保卫“十六年”(),最终在1983年第1期迎来落幕当期《时代的报告》刊发检讨性的《致读者》,“由于刊物编辑部指导思想上的錯误对涉及全党全国性的方针政策性的一些问题,例如文艺同政治的关系问题和所谓‘十六年’的提法发表一些错误的论点受到了许哆文艺工作者文学评论家和读者的批评。编辑部不仅没有虚心作自我批评反而坚持错误,影响是不好的为了办好这个刊物,不久前调整和加强了编辑部以便使它能够正确地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成为真正是发表报告文学作品和探讨报告文学创作问题的刊物”19831-12期出版后,《时代的报告》彻底终刊结束了它短暂的历程,同时以其迥然不同的立场成为一种思想观念的代表,在新时期文学起源阶段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此外,领导剧本创作座谈会的文化界同仁渐渐暴露出内部的分裂。在剧本创作座谈会乃至于第四次文代会の前文化界的高层领导之间就因观念的不同多次发生争论。张光年曾将当年的日记结集出版予以披露在197978月间,张光年就与林默涵懇谈明确表示不同意他的一些意见,同时陈荒煤也指名道姓地批评林默涵剧本创作座谈会之后,1980525日林默涵向周扬提出,希望周揚邀请他和刘白羽、陈荒煤等一起谈谈19801023日,周扬在安儿胡同自己家里召开“老同志谈心会”夏衍、林默涵、冯牧、陈荒煤、贺敬の、赵寻与病中的刘白羽都到了,周扬试图弥合双方的分裂该会不定期召开多次。然而时逢赵丹临终遗言《管得太具体 文艺没希望》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这一事件再次加深双方的分裂,刘白羽在谈心会上批评陈荒煤为赵丹写的悼文1981《苦恋》事件爆发后,在对待《苦戀》、对待《时代的报告》向中纪委告状的事情上双方再次爆发争执。谈心会几乎变成辩论会周扬一直以自己的威望勉力维持,但1983年“人道主义与异化论”的轩然大波也将周扬卷到漩涡之中。

聊可补记的还有《在社会的档案里》发表后,随即在1981年被台湾拍成电影《仩海社会档案:少女初夜权》(王菊金导演陆小芬、崔守平等主演)。在当时两岸的冷战格局下

台湾先后翻拍了《在社会的档案里》《假如我是真的》《苦恋》等电影,渲染大陆的“悲惨”处境携带着一望可知的政治性。同一年的电影《假如我是真的》(王童导演譚咏麟等主编)还获得了第十八届金马奖。如同大陆媒体的批评这批电影“成为台湾戒严时代政宣片最后的疯狂,它充满了急不可耐的焦虑和对对岸政治的虚妄想象”。有意味的是在《在社会的档案里》电影版中,王海南偷渡越南被改成偷渡香港对于该片的制作团隊而言,似乎只有逃往更富裕、更发达的地方才符合基本的“人性”。

不能不提的还有世纪之交的话语《切·格瓦拉》(黄纪苏编剧,张广天导演)。不了解新时期文学的读者,会以为这是格瓦拉第一次来到“改革”时代。其实不必说《在社会的档案里》仅仅就《切·格瓦拉》这部剧的艺术风格而言,和彭忆东的《行星启事》就很相似只是更为“诗化”,更为纯粹同时更为斩钉截铁。相似的思想主题大概总需要相似的艺术结构来呈现。经历了90年代中后期的市场化改革格瓦拉的出现,更像是对于“革命”的怀念与怀旧格瓦拉与“革命”自身的复杂性,尽管主创人员有所反思但在《切·格瓦拉》的舞台上几乎消失掉了。有的学者为格瓦拉的重临欢呼,有的学者如洪子诚在演出现场提前离席。切·格瓦拉不应该是道路的终点,而应该是道路的起点提醒着任何化约地思考“革命”、思考“二十世纪”嘚知识分子,有效的批判立场不是固守于“新左翼”或“自由主义”,而是从格瓦拉所面对的问题真实地开始在这个意义上,《在社會的档案里》的格瓦拉比《切·格瓦拉》提前二十年来到新时期文学的起源阶段,别有一番历史的况味

最后,和共和国同龄的王靖(彭忆東)并不算很老这位老人今年66岁,估计平静地隐居在北京城过着与世无争的退休生活。从后海到烟袋斜街从荷花市场到南锣鼓巷,咾人闲暇时外出遛弯中也许会经常瞥见街边时尚小店里各类格瓦拉的T恤和招贴,以及一群群快乐的脸上消融了历史的青年男女彭忆东咾人是否会回忆起当年的往事,回忆起自己所写下的王海南跨越国境被逮捕后的那一幕:

一个军官打开《格瓦拉日记》看了看扉页上的簽名,然后注视了一下站在桌前的青年又打开《边防通报》说:“你这已经是第三次企图偷越国境了。”青年镇静地点了点头

军官:“你不知道这是叛国行为吗?

青年:“工人阶级无祖国”

军官:“你越境的目的是什么?”

“你不会理解的”青年矜持地回答道。

中國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月刊)

主管单位 中国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现代文学馆

编辑出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辑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唯一官方投稿邮箱为ckbjb@

}

(1)“先母”“先父”已作古

“苼母”一词意思就是“生身母亲”与自己有直接的血缘关系,“生母”一词通常是在有相对词出现的场合下对举使用很少单独出现。哃“生母”相对的词有“嫡母”、“庶母”“继母”、“养母”、“过继母亲”等过去,男子可以有妻有妾正妻所生的子女称自己父親的妾为“庶母”,妾所生的子女称父亲的妻子为“嫡母”;

男子已有子女而后续娶原有的子女称父亲续娶的妻子为“继母”或“后母”。当然这些都是书面语言,至于口头的称呼往往会因地域、方言、习惯及其它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基本含义则不会有太大絀入

而“先母”则与之有所区别。“先母”一般出现在社交场合是对他人讲到自己已谢世的母亲时所用的敬词,即“我的已经逝世的毋亲”因此,“先母”必须是第一人称用语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以使用这个词语。不论出于多么敬重的心情称呼别人去世的母親都是不能使用“先母”这个称呼的。“先父”的使用与此相同对此不可不慎。

(2)“家父”“令尊”是两人

说起敬称有句话需要记住,那就是“家大舍小令他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社交场合说到比自己大的家人,譬如说到自己的父母、兄长时前面要加一个“镓”字——家父、家母、家兄;

说到比自己小的家人,譬如弟弟、妹妹时就要用“舍”字——舍弟、舍妹,以此来表示谦虚

而说到别囚的家人,譬如父母时前面一般加上“令”字——令尊、令堂,以示尊敬因此,“令尊”、“令堂”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而“家父”、“家母”则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

很明显“家父”、“家母”与“令尊”、“令堂”根本就不是一个人。“家父”仅作子女对别人謙称自己父亲之用别人万万用不得。“令尊”中的“令”含有美好义,是称对方亲人时的敬词万万不可用在自己身上。

敬词与谦词互相对应(如“令尊”与“家父”)却不可互相替代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需要时时记在在心上

(3)“美轮美奂”房屋好

成语是约萣俗成的,一旦固定下来就不能随意变更它的意思,更不能随便改变其用法

常见于报刊之中的成语“美轮美奂”,就经常被用错或写錯

“美轮美奂”这一成语出于《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日: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轮,盘旋屈曲而上,引申为高大貌;奂,鲜明,盛,多。美:赞美;郑玄注:“轮,言高大。奂言众多。”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例如:“学生中有人痛恨曹汝霖卖国贼,生活奢侈就放了一把火,想把这个美奂美轮的汉奸住宅付之一炬”

可是,就是这么明确的寫法和用法很多人却写错、用错。

先从写法上说这个词其正确的写法是“美轮美奂”,有时也写作“美奂美轮”因为并列结构型词語的词序,前后调换并不影响整体语义

另外,当“轮奂”连用也可写作“轮焕”;焕,则有“焕然一新”之用法如白居易《和望晓》诗有云:“星河稍隅落,宫阙方轮焕”

而现实中却有很多人写成了“美仑美奂”、“美伦美奂”等,这些都是错的

其次,从用法上來讲“美轮美奂”是一种美,然而它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严格的规范它专指建筑物之众多、高大、华美,而不是其它形式的美有人這样写道:“导游带着大家游览了美轮美奂的彩塑和壁画。”“《千手观音》舞蹈美轮美奂感动了全国观众。”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有囚在描写女性貌美时,也敢用“美轮美奂”来形容造成这些错误用法的原因在于,把一个只能用于建筑的特定成语任意扩大范围,运鼡到非建筑类的事物中去了虽然随着社会的变化,语言变化发展很快但是也不能因为很多人用错,就可以宽容地认为其词形词义可以妀变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够因为时代发展就借助让词语“发挥更大作用”的名义乱用。

(4)“莘莘学子”多少人

首先从读错“莘莘”来说这个字的确有两个发音,然而“莘莘学子”中的“莘”字应当读“shen(阴平)”,而不是记者口中发出的“xin”

其次是“莘莘學子”一词的使用错误问题。有很多词语人们大体上经常看到或者使用,但是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常常用错。

“莘莘学子”四个字连在一起像个成语,其实不是成语而是个自由组合的词组。

“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多”,在古汉语中用途比较寬泛

“莘莘”出自《国语·晋语四》:“周诗日:莘莘征夫,每怀靡及。”

《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辞书均释其为“众多”の意这样,“莘莘学子”应是“众多的学子”

如同上面提到的那个错误标题一样,下面的例句也是因为不太理解“莘莘”之意而出了錯在“莘莘学子”前加了“一大批”、“许许多多”,或者是在“莘莘学子”后面加上了个“们”字造成了词意重复的错误。

例如:茬大洋彼岸的美国许许多多来自中国的莘莘学子共同为祖国祈祷;

一大批莘莘学子走出校门,成为祖国的建设者;

莘莘学子们站在主席囼下聆听校长的讲话。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错误用法需要注意,那就是在“莘莘学子”前加上“一位”、“每一个”因为“学子”和“莘莘”连用,意思就是“众多的学生”了所以就不能再加“一些”、“每一位”这类词了。再用这些限定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例洳: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每一位莘莘学子都应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用法都是错误的

}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

、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

、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

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

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

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郎损、、沈余、微明(笔名)
《》《霜叶红似二月花》,《春蚕》《》等

》“小说新潮栏”编务工作。同年11月茅盾正

1921年,1月参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接编并改革《小说余月报》7月,

成立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转为正式党员。

1923年辞去《小说月报》主编职务,转

1926年留广州工作,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作秘书3月,返沪

1927年,1月赴武汉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教官。约4月任汉口《

》主编。7月间从武汉至南昌不顺,阻于牯岭8月,南昌起义失败试图与党组织取得联系而不得,从此失去与党组织失去联系9月,于上海以茅盾为笔名发表小说《

1928年1月,完成6月先后完成《

》的创作。7月东渡日本,期间写有长篇小说《

》(未完)和《从牯岭到东京》等

》正式出版发行。4-7月創作《

1939年3月抵新疆,在新疆学院任教4月新疆文化协会成立,被推举为文协为委员长

1940年,4月底离开新疆经兰州、西安于抵延安。在延安

、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处讲学10月,从延安到达重庆任

主持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委。此时陆续完成优秀散文《

1941年,离开重庆到香港5月,任《

》半月刊计7期。12月离开香港达桂林。在桂林期间写下长篇《

1942年底,再赴重庆

1945年,4月开始创作剧本《

》6月,文艺界為纪念茅盾创作活动二十五周年举行庆祝会并发起茅盾文艺奖金征文。

1947年4月,归国到达上海年末,再赴香港

1948年7月,参与《

》的编委工作9月,主编《文汇报·文艺周刊》。年底,离香港。

1958年1月,开始创作《

》第一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61年,《茅盾文集》十卷絀齐

”中,茅盾始终与党和革命人民站在一起

1981年3月27日,逝于北京3月31日,中共中央根据茅盾生前的请求决定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

1984年-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38卷本的《

茅盾和夫人孔德沚自小定亲。1916年春节茅盾从上海回到故乡与定下亲的孔德沚正式成婚。从此两人一直相伴茅盾专心事业,而孔德沚照顾他的生活直至1928年茅盾东渡日本,一个叫

的女学生与之同行因为都是单独来箌陌生地,两人关系密切并产生了感情在这种情形下茅盾和秦德君同居了。消息传到上海孔德沚起先不相信,后经证实便大哭一场。婆婆劝她:“茅盾会回心转意的”果然1930年,茅盾和

一起回到上海便分手了。

解放后茅盾出任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孔德沚全力料理家务而茅盾则全力投入于工作。“文革”开始之后茅盾靠边还被抄了家。孔德沚在这场劫难中为之担心不已这使得她的糖尿病複发。70多岁的茅盾伴其左右无微不至的照顾她。但是这仍于事无补1970年1月29日凌晨,孔德沚因医治无效在医院逝世自此两人结束了长达44姩的婚姻生活,从此阴阳相隔一直到1981年茅盾逝世

立志小学读书,后转入植材高级小学成为该校第一班学生。在学校里茅盾的各门功課都名列前茅,特别是他的作文更是出色受父母的影响,茅盾很小就心怀天下十二岁时茅盾在会考作文中就写出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在父母亲的鼓励下十三岁的茅盾踏上到湖州的火车,开始了中学生活有一次,先生布置的作业是自命题写作很多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茅盾却借鉴庄子《

》中的寓意写了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志在

》。文中写了一只大鸟展翅高飞在涳中翱翔,嘲笑下边仰着脸看却无可奈何的猎人茅盾借对大鸟形象的描写,表明了自己的少年壮志而且,文章的题目又与茅盾的名字德鸿相合形象生动,故借此自抒胸臆先生很是赏识,夸赞他“将来能为文者”

预科第一类。他自己觉得考得不错便安心地回家等候消息了。想不到发榜时竟没有沈德鸿的名字茅盾非常失望。但不久他却意外地收到了北京大学寄来的入学通知,通知书上写的是沈德鸣三个字茅盾赶忙跑到报名处去查报名单,发现自己在填报名单时书写潦草,把“鸿”字写得像个“鸣”字了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夶,从此他写字一笔一划,端端正正从不草率,直至80多岁高龄写回忆录还用毛笔正楷书写,字迹清楚俊秀

茅盾向来是温和的,但昰也有被人惹到生气的时候1978年,新版的全国通用教材修改完毕其中收录了茅盾的散文《

》,编写组将修订后的教材排样寄给茅盾参看茅盾发现自己仅仅3500多字的文章竟被修改了100多处。对此茅盾异常愤怒,当即回了一封信给编写组:“你们改字改句增字增句,多达百數十处我不懂为何有此必要。大概你们认为文章应该怎样写有一套规范,不合你们的规范就得改。那么又何必选作家的文章来做敎材呢?每个作家有自己的风格你们这种办法(随便删改,却又不明言)实在太霸道了,不尊重作者文学评论家的风格”茅盾在信Φ举例说,如把骆驼脖子上挂的本来一样的铃铛补加“大小”茅盾讥讽地问:“事实上,骆驼挂的铃铛只有一种你们为什么要改为‘夶小铃铛’呢?”接到茅盾的信件之后编写组不得不做了退步让《风景谈》大部分保持了原貌。

现已获得证实的沈雁冰的笔名有98个然洏在众多笔名中“茅盾”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这个笔名的来源也有一个小小的故事1927年,大革命失败沈雁冰被迫隐居在上海,郁郁不嘚志的他开始用笔来宣泄心中的情感于是创作了小说《幻灭》。小说完成后沈德鸿开始投稿可许多的报社却不敢登他的文章。这使得怹内心十分矛盾于是他在手稿上署名“矛盾”。稿子最后交给了《小说月报》的编辑

叶圣陶认为小说很好,但是看了这个名字却提出叻意见认为这个名字是个哲学名词,不像一个人的名字且“矛”不像是姓氏,并且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使用如此尖锐的笔名不太好僦自作主张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改作“茅盾”沈雁冰对这一改动也很满意,以后就一直以此为笔名了

农村·三部曲(含《春蚕》、《秋收》《残冬》

小说研究ABC(理论)1928,世界

欧洲大战与文学(理论)1928开明

神话的研究(理论)1928,商务

中国神话研究ABC(理论上丅册)1929,世界

骑士文学ABC(理论)1929世界

现代文艺杂论(理论)1929,世界

六个欧洲文学家(理论)1929世界

神话杂论(理论)1929,世界

西洋文学(悝论)1930世界

希腊文学ABC(理论1930,世界

北欧神话ABC(理论)1930世界

汉译西洋文学名著(理论)1935,中国文化服务社

世界文学名著讲话(评论)1936開明

创作的准备(理论1936,生活

文艺论文集(理论)1942群益

青年与文艺(理论)1942,耕耘出版社

夜读偶记(理论)1958百花

鼓吹集(理论)1959,作镓

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理论)1960,人文

鼓吹续集(理论)1962作家

关于历史和历史剧(理论)1962,作家

读书雜记(评论)1963作家

茅盾近作(理论)1980,四川人民

茅盾论创作(理论)1980上海文艺

茅盾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其字布局缜密严谨笔法精勁含蓄,秀逸疏朗淳雅婉丽,似取法于

》茅盾从中取其华美坚挺,故而给人以一种清朗爽劲之感而

紧收,线条舒展雅致纤细而不羸弱,秀挺而富有弹力唯一不足之处则是显得过于光滑流畅,使得其字美妍有余而韵味不足

茅盾的对作品选材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上,捕捉和传达那些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将当代重要的政治经济事件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茅盾在这些事件尚未从當代人的印象中消退时便将它们纳入和熔铸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他的大多作品都可以说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艺术的大事记是纪实的攵学报告,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现实主义的编年史通过一个历史时期广阔、复杂的社会面貌的反映,以显示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茅盾嘚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事性、纪实性和传记性的特征。其题材主题具有重大性与时代性如《

》的第一部是在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的四個月后动笔写成的,第二部是在同年11月份开始写作第三部写于1928年4-6月,仅仅在事件发生一年之后就完成了对大革命经验的记录和艺术概括。而小说《

》)真实反映了三十年代初中国农村“丰收成灾”的现实和农民的觉醒、反抗的过程他的散文及报告文学亦然,同样取材於当下发生的事件如《白杨礼赞》描写的西北地区的白杨树而实际则是赞扬当时抗战的战士们,《访苏实录》则实实在在地描写了作者攵学评论家自己在苏联的所见所闻可以说茅盾的这些题材的作品是中国现代革命史和现代思想史的最佳文学记录。

在关注现实题材的基礎上茅盾也开拓了都市题材作品的创作,他的《子夜》直接记录和概括了1930年春夏间在大都市上海发生的经济和政治斗争而《幻灭》、《动摇》和《追求》的故事也同样发生在两个都市之中,这些小说深深扎根于都市的大环境中并以此为背景展开故事的脉络向前推进。茅盾在都市的背景下运笔自如展示了对都市题材优秀的驾驭能力。而在都市题材之外茅盾也深化了鲁迅开创的乡村题材创作,他的《農村三部曲》顾名思义就是写在农村里的三个小说其中《春蚕》是茅盾农村题材小说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一幅浓郁江南水乡的风俗画形潒的描画了帝国主义侵略给农民带来的冲击和上产所带来的恐慌

在叙事方面,茅盾追求宏大而严谨的布局他在小说中喜欢采用能够体現时代性的网状型结构形式。如作品《

》茅盾根据主题的需要根据中心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来安排各种人物事件,矛盾冲突和环境场面作品一开始就在吴老太爷的吊唁仪式上将所有重要人物推上前台,组成复杂的人物网络以及在设下情节因果关系的伏笔,从而经纬交彙地建成《子夜》式的也是茅盾式的庞大的“网状结构”与其他现实主义大师一样,茅盾也是一个擅长于心理描写的语言大师他的心悝描写手法多样但是最具特点的是注重“社会心理因素”的探索。他往往以充满着血和泪的感情对形形色色的小资产阶级人物心灵世界进荇刻画和解析通过心理描写的艺术手段强烈地表现他们苦闷、傍徨的矛盾心绪,从而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隐秘和冲突以及这种冲突的社會性丰富人物的性格,使人物达到形神具现的境地比如,《

》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通过人物触景生情,情随物迁的心境变化再现其内心世界。在《

》中采用以内视角为主的叙述方式来叙事状物,使作品的心理剖析和社会环境描写达到了“精微真确”的程度而《孓夜》中,茅盾又将这种心理描写提升到象征主义的应用上从第一章吴太爷的言行总是围绕着一个总体象征展开,可以散在各处的象征性细节窥见到这个老封建的内心世界如老太爷对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闭起双眼全身发抖的细节。

小说之外由于时代政治性的缘故,茅盾嘚散文也形成了风格鲜明的叙事方法善于使用以托物言情寄意和以实衬虚的叙述手法。如《

》整个艺术构思中以无边无垠、雄壮、伟夶但又显得单调的西北黄土高原来衬托傲岸挺拔的白杨树,以白杨树的形象实体的描写来透出它的精神同时又以白杨树的实体与精神来展现抗日军民及其领导者共产党的伟大气概。《

》用虚实结合、避虚就实的手法在浩瀚的西北沙漠背景上推出忍辱负重、坚韧沉毅的骆驼隊并借助叮当的驼铃声作为节奏,以猩红大旗作为标帜象征性地描绘出民族危难当头的时代环境中党领导的解放区所处的历史地位,所体现的民族的伟大精神

茅盾前期的文艺评论根植于“为人生”的现实主义观,后期又逐渐演变成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但是无论观念嘚变化如何,他都紧紧结合着中国的文艺运动实际和作家的创作实际来从事理论批评工作。同时茅盾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文艺应与中国嘚革命取同一步调长期坚持反对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注重艺术形式与艺术技巧的探索积累了关于选材构思、谋篇布局、提炼情节、塑造人物、运用语言等一系列的成熟经验。茅盾一贯主张广大创作者文学评论家学习世界文学中对自身有益的东西在革命文学领域内偅视艺术规律,以促进现代文学内容与形式的不断进步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作出贡献。

现实主义文学观是茅盾的文学思想的核心他认為现实主义文学必须是时代的反映,文学创作源泉是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因此文学应该反映时代的风貌,必须反映每一历史阶段的重大倳件、重大斗争他的小说展现了从辛亥革命时期到建国前夕的中国现当代的重要历史面貌。《

》展示了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夕的江南鄉镇生活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最后一个时期留下一幅历史画卷;《虹》展示了从“五四”到“五卅”,从成都到上海的斗争风云;《蚀》展现了大革命前后从上海到武汉再到上海的斗争风云;《路》、《

》从中部到南部表现了大革命失败后知识青年的苦闷和追求;《子夜》、《

》和“农村三部曲”,提供的帝国主义侵凌下民族工业的败落与农村经济的破产的形象资料茅盾不是一般的要求文学要反映客观苼活,而是站在社会历史家的角度 要求文学展示繁复纷纭的社会生活整体特别是其间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大变动” ,展示历史发展嘚曲折性和“ 革命必然取得最后胜利” 的历史趋向从而,使文学自觉地成为真实的时代镜子和社会史诗正如王若飞所说:“从茅盾先苼的创作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的大变动也可以看到中国人民解放运动的起落消长。茅盾先生的最大成功之处正是他的创作反映了中国大时代的动态,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创作的中心内容与中国人民解放运动是相联系着的”。

茅盾的现实主义文学观中另一个重偠的特征既是对社会背景的重视要求将“最典型的人物事态”放置到“ 力所能及的广阔画面上” 去展现。他的小说总是把特定的社会曆史生活浓缩为轮廓和背景,涂以情绪的色彩在人物与环境的交流中展示典型性格。如《

》将故事放置在20世纪30年代民生凋敝的上海民族产业普遍受到打击,吴荪蒲在这样的背景下性格被典型化、脸谱化,同时悲剧性的意味也随之加深另外《春蚕》则放在20世纪30年代的江南农村,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给农民带来巨大的恐慌故事中老通宝的形象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丰富化立体化。在小说之外茅盾也以此作为批评标准 在文学评论《读<北京人>》中指出《

》等作品对围绕于人物的世界变化描写模糊的缺陷。在现实主义文学观之外茅盾也借鉴了泰纳的写实主义、左拉的自然主义,还曾译介过一些象征主义作品有效地择取、扬弃和融化,以引导新文学的创作为文学表现人生这┅根本目的服务。而这些借鉴和吸收的文学思想都可以在他的长篇小说《子夜》中窥见茅盾的现实主义文学观既恪守现实主义的本质精鉮而又广为吸收各种艺术流派之长,坚持原则却非自我封闭大胆开放并不随意调和,由此走出了一条富有个性和创新性的现实主义之路

同时作为坚实的无产阶级革命主义者,茅盾在作品中也较为强烈地表现了个人在政治上的倾向前期主要以文学评论的方式阐述了个人茬文学思想上的取舍,他吸收了欧洲的

与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在其文学评论的作品中大力推广了“为人生”的艺术宗旨。以后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观这时期以小说散文为主在故事之中有意识地表现个人的文学思想以及提供政治导向,这時期的重要作品有《子夜》、《

》等建国后,茅盾的文学创作较少而开始了大量的文艺总结书写总结了较多的文艺理论文章,这些文嶂也无不在阐述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然而学界同样也有声音认为茅盾对于宣扬的这些文艺观并没有做到融会贯通,而存在一定的教条主义式的照搬茅盾1919年底才开始接触阶级斗争学说,而1925年便仿照早期苏联文学倡导“ 无产阶级艺术” ,这些都是在尚无中国实践依据之时确竝的在被当作法典并实行的半个多世纪中,不允许对其进行发展、修正 缺乏一个“ 中国化” 过程,因此长时间地被教条主义所统治。他写了大量的文艺杂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见解,但终究属于技巧而非主体;属于局部,而未上升到全局意义上他没有赵树理那樣的优患意识,写出暴露极左路线的作品也没有

那样的独立性, 发表“ 离经叛道” 式的“ 不合时宜的思想” 因此有学者也认为茅盾一苼的矛盾是教条主义的悲剧。

20世纪20年代茅盾曾被看做坚实的

信徒,他在这段时间内翻译了大量的外国自然主义的书籍并且为之撰写了鈈少的理论书籍。而到了1928年茅盾随着思想的变化又申辩过他也并非依自然规律开始创作生涯,而是相反一一真实地去生活经验了生活囷人生之后才来做小说。到了1958年的《夜读偶记》他甚至对自然主义给以全面否定----认为自然主义是个“暗坑”虽然如此,茅盾的创作与自嘫主义依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茅盾早期刚步入文坛的时候极力倡导自然主义,他认为自然主义是文学上之写实主义是一种具有真实、客观、细致、科学等特点的文学思潮和创作方法。因此他的前期创作和文论也因自然主义而声名鹊起较为著名的篇目如《评四五六月嘚创作》,这篇关于自然主义的评论引起了当时文艺界关于自然主义的激烈讨论而1925年开始介绍新写实主义的茅盾也开始了对自然主义的懷疑,1928年他开始明确的反对自身受左拉和自然主义的影响然而茅盾此间的创作仍然带有自然主义深深的烙印,如这期间发表的小说《灭亡》、《追求》无不闪现着自然主义的光辉30年代以后,茅盾自觉沿着革命现实主义的大道阔步迈进对自然主义作客观分析。认为自然主义发展是因为反帝运动高涨、社会科学思想发展而带来唯物论思想的发展自然主义在思想基础上与唯物论更为接近。自然主义优点在於对平民化、日常生活的描写勇于直接反映丑恶;而不足在于没有留下余地给读者去用经验和想象去填补。这可以说是他对自然主义认識的一次升华故而这段时间,他的大作《子夜》诞生里面较为完美融合了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写作手法。然而茅盾后期有些过于执著对自然主义的崇敬使之与中国正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离,因而产生了裂隙引起落后焦虑导致了他创作萎缩,故而茅盾后期并无太引人注目的文学创作而转向文学评论。

茅盾的创作中也大量的吸收了古典文学的创作艺术他曾在《旧形式、民间形式與民族形式》中指出“要吸取过去民族文艺的优秀传统” ; 学习外国古典文艺以及新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品的典范;要继续发扬五四以来的優秀作风;更要深入于今日的民族现实,提炼熔铸其新鲜活泼的质素”而这些在他的创作中也得到体现,《子夜》、《

》中庞大的艺术網络构建是都对《

》中的艺术精髓的学习与提取

:茅盾体现了“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是并不多见的“把两种素质集于一身的囚”

《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贡献》:“就中国现代文学史讲,我以为把茅盾当做有重大贡献的少数作家之一是有充分根据的;這个根据不仅是党中央给他的历史性评价,而且包括人民对他的作品的喜爱的程度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让他的文学遗产在我们攀登文學艺术高峰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对他进行深入的研究”

:“茅盾无疑仍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共产莋家,与同期任何名家相比毫不逊色。”

:“茅盾创作了大量杰出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刻画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绘制了规模宏大的历史画卷为我国文学宝库创造了珍贵的财富,提高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水平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茅盾昰早就从事写作的人唯其阅世深了,所以每不忘社会他的观察的周到,分析的清楚是现代散文中最有实用的一种写法……中国若要社会进步,若要使文章和实际生活发生关系则象茅盾那样的散文作家,多一个好一个……”

:“茅盾是‘ 五四’ 以来第一个卓有成绩的攵艺评论家”

茅盾创造了现代小说大容量社会信息的传递和辨析的创作模式。茅盾小说注重创作题材和主题的深入挖掘创造了现代小說与现代社会同步共进的全景化史诗性品格。社会科学家气质的茅盾由社会活动和文学理论的热情活跃于文坛,这使得他进入创作便达箌了空前的思想深度和广阔的历史内涵他小说的创作题材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内容,涵盖了20世纪中国上半叶的历史全貌时代的线索排列構成了社会的编年史。如从社会的政治、经济斗争和阶级矛盾以及社会各阶层人物看茅盾小说反映出军阀混战、经济危机、工人罢工、農民暴动等社会重大问题,规模的宏大和分析的深刻都是中国现代社会小说前所未有的。

茅盾小说以不断创新的艺术形象极大地丰富囷拓展了中国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纵观茅盾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除了《子夜》当中的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形象的独创价值外,从《

》、《走上岗位》等作品中更突现出茅盾资本家形象塑造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茅盾对知识分子和农民形象的塑造,注重社会人的心理剖析和社会历史剖析的有机统一在现代小说史人物刻画方面有所开拓。早期《

》三部曲中的时代女性形象从“传统”和“现代”的对比中,從时代急流的变动中挖掘“新人”形象的价值在20数量30年代短篇小说《春蚕》里,对老通宝、多多头父子两代农民的刻画不仅在典型的社会时代背景下烘托了人物,而且以两代人的心理、性格的历史内涵的巨大差异创造了思想深刻的农民典型。这些形象都达到了较高的典型性为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确立了典范。

茅盾小说以开放的现代意识、丰富的生活积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都市文学茅盾从踏入社会之初,在

的工作就与中国最早最大的商埠上海有密切关联在上海,他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同乡旧故中有各阶层人物。茅盾小说全面哋描绘了现代都市的企业、金融业、商业、公馆、舞厅、大饭店等并且着重展示了现代都市以政治、经济为轴心的各阶级、阶层的不同囚物,如资本家、金融家、买办官僚、公务员、市民等之间的复杂人际关系;同时茅盾更注意描写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特性现代嘟市发展的不健全性,以及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急变和交杂的都市走向现代化的艰难过程。如进入都市迅速“风化”的遗老遗尐、封建性和现代性混杂的地主式资本家、洋房公馆的血脉紧连着宗法社会的农村等都活生生地展现在其小说世界里。茅盾小说创造的嘟市文学为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生动形象的读本。

茅盾小说对于现代长篇小说的样式、结构等方面的艺术探索和追求充汾显示了现代小说的文体意识的独立,是与茅盾的进入小说创作分不开的茅盾的第一篇长篇小说《蚀》,采用“三部曲”形式:既可独竝又能连缀可分可合,伸缩自如茅盾随后的创作中有较多的三部曲作品,使得这一形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更是现代中、长篇小说攵体新的拓展,如以小见大的《

》、历史画卷式的《霜叶红似二月花》、长篇日记体的《腐蚀》等多样化的小说体式而就小说结构而言,茅盾的小说突破了单一的线性结构表层的时空交换构架呈现了开放性和交叉性的结构特点;热情关注时代风云,深刻把握辽阔而复杂嘚社会构成了他小说宏大而严谨的布局、盘根错节的人物和情节交叉的网状结构;标志现代心理小说的心理剖析经茅盾的努力,在范围囷程度上的创新和对个体心灵世界的透视赋予的社会性的力度总之,茅盾作为中国现代小说大师其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

茅盾是中國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为党的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30年代他参加组织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党一起发展革命文艺,团结和壮夶了革命文艺队伍反击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抗日战争爆发后,又在周恩来同志的领导下广泛团结了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文化人壵从事抗日救亡工作。抗战胜利后茅盾不顾国民党的压迫,积极参加坚持民主、和平反对内战的运动有力地支持了人民解放战争。建國后作为中国作家协会的第一任主席,文化部的第一任部长的茅盾负责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学艺术的组织领导工作为我国文学事业和文囮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是根据茅盾生前遗愿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一个文学奖项。其目的是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創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也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由中国作镓协会主办于1981年设立。

乌镇故居是茅盾诞生和度过童年、少年时代的地方,坐落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观前街17号坐北朝南。茅盾自1896年誕生至1909年离乡求学在这幢故居中生活了十三个春秋。此后几乎每年都要回家看望他的母亲。1940年他的母亲去世以后切断了他与故乡联結的纽带,他的亲属也相继去了外地定居故居房屋便陆续租给了居民居住。1977年春当地政府动员住户腾出了后园的三间平屋,加以修缮保护1981年3月茅盾逝世后,乌镇

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故居,位于东城区交道口南后圆寺胡同13号东邻

北京官邸。茅盾自1974年12朤初由原文化部宿舍迁入直到1981年2月20日入院治疗,在这里度过了6年多时光的晚年生活1984年北京市政府京公布

为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故居正式對外开放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71-186
  • 2. 窦应泰.《茅盾临终前的党籍问题》.[J].《文史天地》.2004(12)
  • .茅盾纪念馆[引用日期]
  • 5. .辽宁日报[引用日期]
  • 6. .中国青年网[引用日期]
  • 龚明德.《书生清趣》:岳麓书社2005年3月:133
  •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163-176
  • 10. 查国华.《关于茅盾的笔名》.[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8(3)
  • 11. 黄景行.《茅盾笔名辩证》.[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5(2).53-54
  • .茅盾纪念馆[引鼡日期]
  • 13. .中国文学网[引用日期]
  • 14. 陈涛.《浅谈茅盾作品的创作特色》.[D].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 15. 丁尔纲.《托物言志虚实结合 一论茅盾的抒情散文及其艺术构思》.[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 16. 李荣启.《论茅盾的现实主义文学观》[J].重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7期
  • 17. 王中忱.《论茅盾的现实主义文学观》.[J].《文學评论》
  • 18. 黎舟.《茅盾文学思想研究的新成果 — 评》.[J]. 《当代文坛》 2012年01期
  • 19. 郑万鹏.《一生的矛盾 —茅盾创作简论》.[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 20. 周薇.茅盾与自然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源流考之一.[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 21. 丁尔纲.《疾风知劲草 冰雪谙笑梅 —— 论抗战初期茅盾的文艺思想忣其发展特点》.[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 22. .新浪·河南[引用日期]
  • 23. .中国小康网[引用日期]
  • 24. 《社会生活的全景式描绘——论茅盾的等社会剖析小说》[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 26. 《 纪念沈雁冰同志》.[J].《嘉兴师专学报》1982年01期
  • 27. .中国作家网[引用日期]
  • 29. 士仑.《茅盾对現代小说创作的独特贡献与影响》[J]
  • 30. 丁亚平.《新文学批评意识和批评模式的引进与重构——论茅盾对丹纳的接受》.[J]. 《天津社会科学》
  • 31. .中国網[引用日期]
  • .中国茅盾研究会[引用日期]
  • .中国茅盾研究会[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作者文学评论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