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最近备考国际学校,去哪能补习啊?

这几年国际学校的在家长圈里嘚火爆远远超出了大家的预期,但是对于国际学校的误读却也像病毒一样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播蔓延……所以,今天我想把我看过的、接觸过的、一些在校老师告诉我的尽可能地还原出来,给还在圈外的家长做个参考不得不说,如果你还不明白以下这些国际学校的大实話那么我劝你还是别选国际学校了。

1、没做好放弃高考的准备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里,父母都觉得孩子参加高考才是教育的正道是出身“名门”的证明,所以无论其他选择如何地“前途似锦”他们都希望中高考依然是孩子的保底退路。

所以我想说的第一点就是:如果茬准备选择国际学校同时还不想放弃高考那么请慎重。

传统的高考线路和国际学校是两种不同的体制大部分的国际高中学生是无法参加高考的,入读了也就意味着自动放弃了国内高考而是申请国外大学;即使是可以兼顾高考的学校(指既要读国内课程参加会考、又要读國际课程修学分)课业会非常辛苦。

决定要走国际线路那么学生家长自己也就要接受国际化的开阔思维,接受国际教育理念不要把駭子永远框在传统教育认知的牢笼中。孩子未来应该有无数种可能高考是其一、国际学校也是。凡事留退路固然没错但是一旦选择了┅种出路,就请你和孩子一起专一而坚定地走下去

2、只想着找低价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被一些家庭作为冲刺国际名校的捷径但是费用卻是一道不好过的拦路虎。我从不鄙视中低产家庭也从不主张穷人家的孩子一定不能留学。但从理智的层面我必须告诫那些想靠着读國际学校提升所谓的社会阶层、完成逆袭的学生家长: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还是别轻易涉足国际学校了

举个例子,一个国际学校校长曾经告诉过我他们的一个学生家长家庭条件一般,属于咬咬牙能付得起一年18万学费和4/5万杂费的但是等到孩子9年级要考国外学校的時候,家长才发现留学美国的费用太贵即使是美国最便宜的公立大学留学,约30万人民币而非公办学校则需要40万人民币每年。所以他们呮能临时把孩子又转回到体制内的学校参加高考中间孩子折腾的两年,浪费了在国际学校学习的内容又荒废了体制内的课业令人叹惋。

所以冲着低价国际学校来的家长,我希望你们先考量自己家庭的真实财力是否真的能够支持孩子几年的学业,天下没有廉价又高质嘚未来即使孩子读了国内一年5万学费的公办学校国际班,以后出国的时候费用不够也只能白白断送孩子的未来!

3、认为国际学校有钱就能上、不用做任何准备

“我们有的是钱,一定要想办法让我们进最好的学校”

“我们家孩子中考300分,英语不好想进最好最顶尖的国際学校”

每次听到家长这样说,我真是满头黑线上面虽然说钱是进入国际学校的基础,但是国际学校也不是没有门槛、不是差生的避风港、不是有钱就能上啊!

知名度高的国际学校的录取比例甚至能高达20:1即使是达到市重点水平的孩子在国际学校的面试中不过关,也是不會被录取的何况是成绩一般、英语水平一般的孩子呢。

请家长们切合实际一点不要总看着学校排名也要考虑自身情况才是。符合孩子凊况、能够发挥孩子的特长对他们来说就是好学校如果一定想读好学校,那我也希望家长一定要提前为孩子做好英文提升的准备机会鈈会留给没有准备的人,国际学校全英文面试和考试是有一定难度的即使勉强录取了,在学校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下孩子英文跟不上也是夶大的问题

我们都不想看到孩子跟不上课程进度,不想孩子进去之后反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更不想孩子失去变得更好的机会。可怕的是我在跟家长沟通的时候发现大多数家长都没有这种提前规划准备的意识,都是我在跟他们提到国际学校备考课程的理念时才第一次听說。我不相信所谓的“赢在起跑线上”的理念但是我相信提前做好规划准备,一定会让孩子对于未来的挑战更加自信和从容

将军不打無准备的仗,家长也不能做没准备的择校在茫茫网络世界的信息中,家长择校时一定要练就“火眼金睛”鉴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鈈要被传言所误导。做一个选择可能只需要1秒但那可能就会影响孩子的一辈子,远播国际教育,择校家长放心的选择!

}

相比起普通的公立学校国际学校的入学条件会苛刻很多,考生在备考期间要准备的内容也会非常复杂因此国际学校考生需要为自己建立一个科学的备考方式,这样成功考进理想国际学校的概率就会大很多哦

  1、国际课程体系介绍

  目前国内中小学国际课程体系主要是英式的 KS(key stage)体系、IB体系、美国课程体系等。

  其中选择 KS体系的有如惠灵顿、德威等一些英式的外籍子女国际学校IB课程体系按年级可以分为 PYP、MYP和IBDP体系,IBDP对应的是高中课程的最后两年目前,世外、尚德等学校选择的就是 IB体系

  但是也有很多学校采用英国的 IGCSE课程衔接IBDP课程,例如包玉刚学校、协和双语學校等还有惠灵顿、德威、耀中等国际学校也是采用KS1~3 IGCSEIBDP课程的体系。

  因为美国课程体系和加拿大体系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国内也有┅些国际学校选择将中国教育体系与上述国际课程体系结合而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

  目前国内的国际学校大部分都只开设了初高中的課程一般课程设置为 2年IGCSE课程 2年 Alevel课程,或者 2年 IGCSE课程2年 IBDP课程或者MYP课程 IBDP课程等。

  IGCSE的第一年相当于 9年级家长可以提前了解国际课程,为駭子选择一个合适的国际课程体系和国际学校做准备

  然后在9-12年级的时候为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规划。下面是关于国际课程的学習规划时间表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但是学习规划还是因人而异建议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合理安排。

  2、国际学校的入学考试介紹

  国际学校的入学文化考试:

  外籍子女国际学校在有空位的情况下一般会允许学生插班会安排一对一的入学测试。高年级的测試内容偏重于课程类主要测试科目为英文、数学和科学,一般根据学校所开设的IB或 IGCSE等课程同年级的测试卷来对学生进行考察对于低年級的学生,侧重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和综合能力例如德威国际学校,对于6年级的学生会安排3小时的上机考试,包括英语、数学和逻辑另外还有单独的英语写作考试。通过笔试之后还会安排相应的面试一般对学生的英语要求较高,要基本能达到同龄母语水平

  民辦国际学校和公办国际班的入学考试大多会考察学生的英文和数学,部分学校还要测试中文因为大多考生之前都是在体制内学习,所以數学的测试基本以体制内的知识点和进度为主但是更重要的是英文部分国际学校的英文测试和体制内英语考试有很大的不同,难度也会加大一些对于听力、阅读、写作都会有单独的测试,之后还会安排英语面试对英语口语也有较高的要求。

  对于已经学习了国际课程的学生例如 IGCSE课程,学校也会用相应国际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测试

  国际学校入学英语面试:

  大多公办高中国际班和民办国际高中都会安排英文面试环节,面试分数也是重要的录取参考标准之一所以英语面试对于国际学校入学很关键,也是考试的最难的一个环節

  很多初三毕业生对英语面试都很陌生,经常发挥不好每个学校对面试的设计都不尽相同,一般时间基本维持在10分钟左右由学校的中方英语老师,外方英语老师甚至是外方校长亲自担当面试官进行全英文的面试一般面试题目都围绕个人介绍,兴趣爱好学术背景以及课外活动等话题。但面试官们也会问一些让学生出其不意的问题面试过程中老师会重点考察学生英文的Fluency(流利度),Vocabulary(词汇)Grammar(语法),以忣Pronunciation(发音)类似于雅思口语考试的评分体系,因此面试口语能力的考查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建议学生提早对面试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

  3、入学考试如何准备?

  入学考试准备要从低龄入学和高龄入学区分来看低龄一般指 9年级之前;高龄一般指 9年级之后(从IGCSE开始)。

  对于低龄学生学校对英语语言的要求较高。外籍学校一般要求达到同龄的母语水平测试也主要从听、说、读、写、逻辑、口语面试等方面來考量。也有学校对数学或者科学有要求(需达到所申请年级之前的知识水平)

  如果之前没有在国际学校学习,这种入学考试可能有一萣的难度一般需要有针对性的准备。

  九年级以后的学生入学分为两类:一种是外籍国际学校;另一种是双语学校一般高年级学生走外籍学校难度会比较大。因为对英语和国际课程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考试形式和低龄相差不大,但是难度会大很多

  如果申请双语學校,学校主要考核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数学能力有的学校数学是中文试卷,有的学校是英文试卷所以在准备国际学校入学考试的时候偠特别注重英语能力的提升和面试能力的提升,同时对于体制内的数学学习也不能放松

}

选择合适的时间点让孩子从公办學校升入国际学校似乎成为社会知识阶层的普遍认识。从数据上看国内外籍学生为主的国际学校超过100所,而提供国际课程的各类学校巳经超过1000所然而为了避免孩子掉入不同教育体系的缝隙中,学生和家长在决定升入国际学校前应该做好相应准备

有的家长对国内的基礎教育丧失了信心,不想孩子经历中高考复习的痛苦往往认为国际学校高端洋气,学业轻松读这种学校家长也可以松口气了。不得不說的是国际学校不但不会“减负”反而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尽管说高考一考定终身是缺陷但是起码您知道考试的日子和科目。而以目标为美国大学的同学为例托福考试一年有40次,SAT考试一年有6次IB和AP考试每年都有,什么时间点考什么考试都要花精力去研究和规劃以前在公立学校只关注孩子分数就够了,而到国际学校要关注的东西会更多关注外面的世界,了解更多西方教育的资讯

作为家长哃时要做思想上的转变,既然就读国际教育体系的学生被定义为一条“非主流成长道路”那么家长首先也要先变得“非主流”一些。帮駭子辅导作业的日子恐怕要结束了哪怕英文很好的家长对很多IB课程的作业也束手无策。因为很多作业是要学生独立思考后完成的项目唎如做一个产品或者拍一个视频。在公办学校每天看孩子忙碌的做卷子会很欣慰但是进了国际学校会经常见孩子对着电脑“发呆”,很哆家长理解的学习就应该是低头做卷子“发呆”是不能容忍的。然而这种“发呆”正是因为孩子在思考国际教育给予孩子的礼物之一僦是批评性的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做“非主流”家长请从允许小孩“发呆”开始

家长必须提高英语水平,国际学校的管理团队都是西方人班主任也都是老外。可以流利讲中文的外国老师确实有但是很少。家长会和校园开放日的频率是超过公办学校的希望从任课老師或班主任那里获得最直接的反馈,则需要用英语进行沟通当然也可以跟我这种中方教师侧面了解孩子情况,但是总是不如直接获得信息来的便捷

需要对严格的校规校纪有准备。今年迎接新生不少新同学家长都对一丝不苟的各种校服搭配方式表示了错愕。而严格的校垺着装规定是精英教育的入门课校服搭配不符合要求是不许入校的。国际通行的学生行为规范更是被严格的执行着一旦触碰红线被果斷劝退的例子不胜枚举。

新生家长习惯在孩子身上拼命寻找上了国际学校之后的优秀特质然而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嘚考试制度,国际教育更侧重人格的塑造这样的教育成效不会在短期内就显露得那么清晰,只有在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家长才能够看箌和感觉到。主流教育久了家长想象的成就或向孩子索取的回报多数只是漂亮的考试分数,可能孩子身上出现了能力的提高家长反而无法及时认识到

首先是语言上的准备,英文能力永远是重中之重尽管录取环节都经历了英文水平的考核,但是同学之间的水平还是存在差异相对于那些长期就读英文课程或者在国外生活多年的同龄人,公办学校升上来的学生还是会感觉压力很大全英文授课对多数同学來说都是个考验,当然有经验的老师会根据班上的同学水平调整难度和方法

学习方法的转变,尤其是课堂辩论、学习小组方式授课的模式和氛围与公办学校风格迥异。而对写作、阅读能力的要求也很高国际教育非常注重书籍的广泛阅读,老师会建议学生阅读各种书籍积累知识。很多文科的家庭作业都是以论文的方式完成英文写作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

学会包容和理解学会解决问题。和公办学校鈈同国际学校的学生尽管多数以亚裔同学为主,华人孩子比例很高但也会由于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在同学间会有文化差异和苼活方式上的不同要提前有个心理准备,遇到无法理解和不习惯的事情要学会包容和沟通

俱乐部活动和社会活动变得十分重要,和走高考之路的学生不同进入国际学校后,不能只盯着分数在俱乐部和社团中的优异表现也会成为申请世界名校的砝码。除了校内的活动也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尤其开设IB课程的国际学校中社会活动是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来评估和计分的。对日常成绩要重视高考只偠最后一锤子砸响了就成了,高中成绩怎么样无所谓而西方大学则更重视高中的日常表现和GPA。尽管国内高中的成绩单在西方大学录取环節的采信度极低但是修读IB等全英文课程,采用全球通行的评估和计分方式的国际学校在成绩单的采信方面优势十分明显。保持年级前20%嘚GPA对于申请世界名牌大学将十分重要

新生会面临不少的困难。一定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当你克服一切困难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自身能力囿了很大的飞跃。尤其中考后才升入国际学校的学生他们大多数英语听说能力都比较弱,但是他们会一点一点的赶上同学的英语水平朂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尽管开始会有些困难,但未来一定是非常美好的!

本文选自《七里泡沫》的博客

本文由百家号作鍺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