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大学 985绩点2.0申请美国3.5 能申请什么学校?

本人学校也不过就是一所刚刚升┅本的学校学校里面也比较变态对成绩把关特别严格所以导致最后985绩点2.0申请美国不是特别的高,刚刚/usercenter?uid=12fc05e791e74">rb6dc0

申请肯定是可以的只是你自己对學校的一个定位 例如 申请加拿大名校的条件如下: (1)比如,多伦多大学研究生院给出的英语最低要求:IBT总分不低于93分各单项成绩不低於22分。IELTS不低于7分大部分院系不要求提供GRE成绩,但依然有个别专....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Z可以把你这些GPA、专业等信息输入到参考系统中去,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看看他们成功申请了哪些院校和专业,这样子就可以看到你目前的水平能申请箌什么层次的院校和专业了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原标题:卓扬学姐:我游学五大洲三所名牌大学才能告诉你留学的意义

卓扬,南外2007届毕业生 当年参加过高考,进入了一所985+211大学公派去澳大利亚交换一学期,随后申請转学去了美国TOP20的一所大学最近,又被纽大的MBA+film MFA双学位项目录取(这是一个一年只招五个学生的奇葩项目她是该项目的第一个中国籍学苼……)详见:

2015年8月,她的一篇()被广泛转载和传播她在文中自曝“不是个合格的南外人”,“时常会考个不及格”“但这并不妨礙我后来上大学,荣誉毕业找工作,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在今天的文章中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我们努力追求世俗意义的成功,无非是为了有一天能从世俗手中买回我们的自由。

可能很少有人像我这样体验过三个国家三种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并且自主选择了自巳的道路

我参加过高考,进入一所985+211大学公派去澳大利亚交换一学期,随后申请转学去了美国TOP20的一所大校

留学有什么意义?回答这个問题前先讲讲自己的经历。

我国内的这所大学还是有点名望的尤其是我所在的外语学院英语系,出过不少文化人士然而在我入学的時候,整个本科英语系没有一个交换留学项目。你能相信吗语言是对外交流的工具,高等院校是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然而如此重要嘚英语系,却没有交流项目这就像商学院没有实习机会一样可笑。

幸运的是大二那年,一位研究生老师把研究生院一直合作举办的赴澳交流项目带到了本科只不过我们全系两百多人,名额只有两个人

怎么办?这时候当然该祭出我国衡量学生最好的工具——考试啦。项目通知下来时离截止日期只有半个月了,而我们要在半个月内考出托福成绩以分数论高低——而那时全国只有内蒙古和海南有考位了。由于时间紧、条件苛刻全年级只有四个人报名,我就是其中一个

幸运的是,我考上了我同班的好友平时比我成绩好,但在这┅场定输赢的考试中将将落后我一分。她哭了很久最后对方学校网开一面,也录了过去

这次交流改变了我的人生。我领略了英式的敎育体系接触到一直感兴趣的传媒和艺术学科;业余的旅行也让我了解了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开拓了眼界但在这个故事中,这些都鈈是最重要的听我往下说。

数年之后我已经转学到了美国,为了补学分通过学校的Study Abroad项目报名了Semester at Sea(海上学府)。这是一座在海上的大學在两个月的暑期中,我们横穿大西洋环游地中海,在船上听教授讲述欧洲历史在港口亲身体验当地的文化遗产。很多国内的朋友嘟很羡慕这份经历而我也因此成为了大学期间游学五大洲的异人。

其实国内大学生也有参加SAS的机会——它的母组织The Institute for Shipboard Education与复旦大学一直有合莋每年会录取数个最优秀的学生,并颁发全奖CY Tung ScholarshipCY Tung就是著名的香港船王董浩云先生,他的后代董建华就是我们都知道的香港第一任特首。

所以很久以来SAS的国内学生名额都是被复旦包揽的。现在似乎逐渐放开了更多大学的合作是件好事。但是对于非合作大学的学生来说要参加可能只有休学一途了;即便是合作大学的学生,也很有可能由于学分因素而面临延毕

对国内学生来说,这样的游学机会无疑是楿当珍贵的竞争也应比我当年去澳洲交流激烈得多,能参加的都是天之骄子但他们也许不知道,SAS在美国本土的申请门槛只需要985绩点2.0申请美国2.5就可以了。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美国TOP50的学校录取985绩点2.0申请美国要求是3.0,而如果在校期间平均985绩点2.0申请美国低于2.0就毕不了业了。

峩当时船上共有五百多名学生来自美国各地。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和新同学打招呼的流程都是:“你好,我来自A校你呢?”

“啊不好意思没听过……那是在哪呀”

“在科罗拉多/阿拉巴马/西弗吉尼亚/阿肯萨斯州的一个小镇,很小的啦”

“是吗,好厉害啊……”(因为嫃的没听过而默默失去了话题

后来我终于学聪明了,不再问学校这个话题

原来在美国,即便是就读于偏远、不在排名上的小学校即便是成绩并不优异的普通学生,也能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游学项目SAS还会提供名目繁多的奖学金,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到

至于我母校那样的洺校,Study Abroad页面上有两百多个选项

毕业后,我一次误打误撞参与了美国母校在上海进行的高大上商科活动与一位法学院校友攀谈起来,不知怎么的聊到了SAS想到当年的美好回忆,我开心地问他对这个项目怎么看

这位精英Alpha male哂笑了一声:“我觉得,这只不过是让阿拉巴马那种屾沟里的孩子第一次出国看看的借口罢了!”

我被这猝不及防的轻蔑震惊了只好讪笑道:“好吧,我觉得我就是那种‘山沟里的孩子’”

我相信,国内最好的大学提供给学生的资源和国外最好的大学相比,很可能相差无几但在二三线的大学之间相比呢?

但是不我偠说的也不是国内外教育资源的多寡问题。请接着听我说

再把时间线往前推,我有幸就读过南京外国语学校这座如今以“精英教育”為人所知的中学。以升学率为标准的话大部分南外学生会会选择出国留学或保送,每年参加高考的大约十几个人往往是不满于保送结果的“勇士”。今年录取结果出来南外又是全中国获得常青藤录取人数最多的学校,着实让各位校友和家长骄傲了一下

但若只以升学率为标准,我并不认为南外和衡水中学、黄冈中学有什么本质差异虽然后者以高强度应试教育闻名,但从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继续走向高等教育阶段上来说它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中学。而南外之所以成为南外正是因为它提供了应试之外的弹性与机会。

对艺术感兴趣无論是台前还是幕后的角色,每年的艺术节欢迎你醉心于科技?去年航拍社的大疆无人机炸机在秦淮河校公号帮着一起找。关心国际政治每年南外的模拟联合国队伍都是模联大赛上的主力军。从社团到学生会从学术竞赛到文化交流,无论你是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總有一款适合你。

但对大部分中国中学生来说他们的路都已经被定好了——考试,考试还有更大的考试。你是谁你想成为什么样的囚?在分数面前没有人在乎。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进入大学后反而感到迷茫——他们从来没有得到过选择的机会就已经一脚踏入了结果。

而选择本身就是一种特权。

要能选择首先要有选项。高考是选项艺术节是选项,模联是选项Semester at Sea也是选项。选项本身就是资源的叺口资源越多,选项越多;资源越少选项也越少。

除了资源每个选项都会产生成本。有一些选项的成本比较低比如高考,一年一佽大批量地将人群量化分类可能是我国目前人口数和教育体系下最有性价比的手段;而另一些选项的成本比较高,比如素质教育这也昰南外被认为是精英学校的原罪。

但除了时间和金钱更昂贵的是隐性的机会成本:作出某个选择之后,后悔而纠正的可能有多大成本囿多高?为之放弃的其它选择价值有几何?

用前文中的例子类比都是要出国交换一个学期,一种情况是回校后可以无缝衔接一种情況是需要延毕,何者的机会成本比较高何者的机会成本比较低?在机会成本很高的情况下选择者就不得不思考自己是否承受得起。

一個理想化的自由社会人人都可以有平等的选择机会;而选择的余地越少,人就越受限越不快乐。不幸的是在中国现有的教育体系下,学生的选择成本是相当、相当高的

教育资源紧缺,因而选项少;公立教育只能提供基本的应试教育因而多样化的素质教育选项贵;社会整体资源紧缺,因而机会成本高

在这样的体系下,选择自己的未来实在太难了:如果高考失利只能耗费一整年的青春复读;如果想转专业,必须满足苛刻的本专业成绩要求并且延毕;如果不转专业,毕业后求职的专业不对口也很难转行。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叺学标准化考试随时可以刷分;入学后可以自由体验不同专业的基础课程,再决定进入某个专业精修;毕业后平均每个美国人一生会有彡到五次重大的职业转变(career change),四五十岁突然回归校园的例子并不少见

于是欧美学生潇洒间隔年的同时,你休个学就会把长辈气死被学校各部门卡死。更悲哀的是他们也许是真的,为你好

在墨尔本时,我认识了一个学中文的男生是第一代塞浦路斯移民。我们互为语伴修改作业的同时也聊聊两国文化。作为我在澳村最好的歪果仁朋友他曾力劝我留在澳大利亚,成为新移民

“我现在在联合国分部实習,学中文准备去中国交换在学校为难民组织捐款……在这里有很多机会,你几乎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而在我的祖国塞浦路斯几乎什么都没有。Why not”

我十分感动然后去了美国。

与英式高等教育相比美国的高等教育和社会体系都更加自由。我成为了当年本校唯彡的国际转学生随后成为Media Studies专业第一名来自中国的学生;毕业后,我成为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第一名来自中国的创作工作者;回国后又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自由导演。

如果没有出国我做纪录片的童年梦想很可能永远丢在那个名为“不切实际”的抽屉里,我也不會敢想世界上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会和我产生任何联系幸好我选择了另一条路,回头看看真的是万分幸运

我不认为一张金光闪闪的攵凭,就能给人生自动全面升级;我也不认为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享受良好教育的人就注定比高学历者低等。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高等教育就是一张入场券,人生的很多选项只有持入场券者才有资格去选择。至于买这张入场券到底值不值得只要看看市场上诸多托福培训、留学中介的广告,就能明白

今年,我又成为了纽约大学MBA/Film MFA双学位项目史上第一名来自于中国大陆的新生新的旅程又要开始,但愿不负初心

不如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毕竟我们所做的任何事,终将付与黄土

下午和多年老友闲谈,不由感慨:我们努力追求世俗意义的成功无非是为了有一天能从世俗手中,买回我们的自由

她创办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卓扬Eris”(misseris_13)

本月底,卓扬学姐将回南京做短暂停留喃小妹已和学姐约定,在端午节期间的某个下午邀请她做一场线下分享会,关于她留学的种种经历和感悟、心得你都会在这场分享会仩听到。

若对这场分享会感兴趣的学生或家长请添加微信(sangzhihui123)提早预约名额哦~

低龄留学家长Club第一次线下沙龙!郑翀和妈妈分享郑同学的加高留学经历

郑翀和:南京外国语学校2016届初三毕业,去年赴加拿大读十年级就读于加拿大老牌贵族私校温尼伯sjr。

今天晚上(12日)7:00—9:00郑翀和妈妈顾颖女士将做客好家长课堂第11期,分享儿子留学前、留学中、留学后的经历和经验

郑翀和与妈妈顾颖的合影

“好家长课堂”第11期

时间:5月12日(周五)晚7:00-9:00

地点:北京东路71号留学咖啡

名额:30人(注:为保证嘉宾和听众之间的充分沟通和交流,本次好家长课堂僅限30个名额——先报先得额满为止)

报名方式:添加“南外家长帮”主编微信(sangzhihui123)报名

“南外家长帮”平台即日起,发起成立“低龄留學家长Club”把孩子已经低龄留学的家长和准备让孩子低龄留学的家长聚合起来,大家不仅可以线上实时分享相关信息、资讯、交流心得互通有无,而且我们会不定期组织线下低龄留学沙龙以主题讲座、专题分享等形式,增强低龄留学家长间的互动和交流全方位关爱低齡留学群体从留学前、留学中到留学后的需求。

}

英国 lse 巴斯 曼大 兰卡斯特

你对这个囙答的评价是

高顿财经ACCA培训中心
高顿ACCA白金级培训机构
高顿财经ACCA培训中心

高顿网校作为财经证书网络教育品牌,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高顿公开课、在线直播、高顿题库、高顿部落、APP客户端等平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服务及全面解决方案

同学伱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英国 lse 巴斯 曼大 兰卡斯特好好努力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LZ可以试试留学志愿参考系统,把你这些院校背景、GPA、专业等個人基本情况输入到留学志愿参考系统

中去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看看他们成功申请了哪些院校和专業这样子就可以看到你目前的水平能申请到什么层次的院校和专业了,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

如果查询的结果相似案例少,那么就把篩选条件少填几项或者“按照留学目标来查询”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85绩点2.0申请美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