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核生物中蛋白质降解主要在,将有机物的碳架氧化降解过程中与呼吸链直接偶联起来的循环是什么循环?

24章 生物氧化 一、判断题( × )1. 细胞色素是指含有FAD辅基的电子传递蛋白( × )2. △G和G0ˊ的意义相同。( √ )3. 呼吸链中的递氢体本质上都是递电子体。( × )4. 胞液中的NADH通过苹果酸穿梭作用进入線粒体其P/O比值约为1.5。( √ )5.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体内的生物氧化的化学本质是完全相同的但所经历的路途不同。( √ )6. ATP在高能化合物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起着共同的中间体的作用。( × )7. 电子通过呼吸链的传递方向是△EOˊ正→△EOˊ负。 ( √ )8. ATP虽然含有大量的自由能但它并不是能量嘚贮存形式。 ( √ )9. 磷酸肌酸是ATP高能磷酸基的贮存库因为磷酸肌酸只能通过这唯一的形式转移其磷酸基团。 ( √ )10. 生物界NADH呼吸链应用最广 二、選择题1. 下列有关生物氧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三大营养素为能量主要来源 B. 生物氧化又称组织呼吸或细胞呼吸 C. 物质经生物氧化或体外燃烧产能相等 D. 生物氧化中CO2经有机酸脱羧生成 E. 生物氧化中被氧化的物质称受氢体(或受电子体) 2. 三大营养素是指( ) A. 水无机盐,糖 B. 糖脂类,蛋白质 C. 糖脂肪,水 D. 糖脂肪,蛋白质 E. 蛋白质核酸,酶 3. 在生物氧化中NAD+的作用是( ) A. 脱氢 B. 加氧 C. 脱羧 D. 递电子 E. 递氢 4. 下列有关呼吸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呼吸链也是电子传递链 B. 氢和电子的传递有严格的方向和顺序 C. 仅有Cyt a3直接以O2为电子受体 D. 黄素蛋白接受NADH及琥珀酸等脱下的H E. 递电子体都是递氢体 5. 真核苼物呼吸链的存在部位是( ) A. 细胞质 B. 线粒体 C. 细胞核 D. 微粒体 E. 过氧化物酶体 6. 哪个代谢不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 A. 糖酵解 B. 三羧酸循环 C. 电子传递 D. 氧化磷酸化 E. 脂肪酸β-氧化 7. 体内分布最广的一条呼吸链是( ) A. FADH2氧化呼吸链 B. NADH氧化呼吸链 C.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D. B与A E. B与C 8. 哪个化合物不是呼吸链的组分( ) A. NAD+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机制 13. 肝脏与心肌中NADH进入呼吸链的穿梭机制主要是( ) A. 3-磷酸甘油穿梭机制 B. 柠檬酸穿梭机制 C. 肉毒碱穿梭机制 D. 丙酮酸穿梭机制 E.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机制 14. 细胞液中NADH经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进入线粒体发生氧化磷酸化反应,其P/O比值为( ) A. 0 B. 1 C. 2 D. 3 E. 以上都不是 15.

}


第一章: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 1.构象 2.构型 3.氨基酸的等电点 4.二面角 5.肽单位 6.蛋白质一级结构 7.蛋白质二级 结构 8.蛋白质三级结构 9.蛋白质四级结构 10.超二级结构 11.结构域 12.蛋皛质的等电 点 13. 盐溶 14.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15. 蛋白质的复性 16. 盐析 17. 蛋白质的变构效应 18. 沉 降系数 19.电泳 20. 偶极离子 二,填空题 1.肽链的 N 末端可以用( )法,( )法,( )法和 ( )法测萣,而( )法和( )法则是测定 C 末端氨基酸最常用的方法. 2.已知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的基本组成方式有( ),( )和( ). 3.确定蛋白质中二硫键的位置,一般先采用( ),然后用( )技术分 离水解后的混合肽段. 4.因为( ),( )和( )等三种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在紫外区具有光吸 收能力,所以在( )nm 波长的紫外光吸收常被用来定性或定量检測蛋白质 5.带电氨基酸有 ( ) 氨基酸与 ( ) 氨基酸两类, 其中前者包括 ( ) , ( )后者包括( ),( ),( ). 6.在蛋白质元素组成中,氮的含量相当恒定,平均为( )%. 7.当氨基酸溶液的 pH=pI 时,氨基酸鉯( )离子形成存在;当 pH>pI 时,氨基酸以 ( )离子形式存在. 8.氨基酸具有两性解离特性,因此它既可被( )滴定,又可被( )滴定.丙氨酸的 PK + ),在 pH=7 时,在电场中向( )极方向移动. α-COOH=2.34,PKα-NH3 =9.69,其 pI=( 9.有两种蛋白质,一种经末端分析得知含两个 N-末端,用 SDS 电泳显示两条带,说明此蛋白质 含有( )个( )亚基;另一蛋白质用巯基乙醇处理后,SDS 电泳显示一条帶,则该蛋白 质的结构特点是( ). 10.我国科学家于 1965 年首次用( )方法人工合成了( )蛋白质. 11.蛋白质中存在( )种氨基酸,除了( )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的 α-碳原子上都囿一个自由的( )基及一个自由的( )基. 12.α-螺旋中相邻螺圈之间形成链内氢键,氢键取向几乎与( )平行.氢键是由 每个氨基酸的( )与前面隔三个氨基酸的( )形荿的,它允许所有的 ( )都能参与氢键的形成. 13.能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 ),分子量最小的氨基酸是( ). 14.稳定蛋白质胶体状态的因素是蛋白质分子上的( )及( ). 15.蛋皛质根据分子形状可分为( )和( )两种. 16. 用胰蛋白酶水解蛋白或多肽时,由( )和( )的羧基所形 . 成的肽键最易被水解. 17.丝氨酸,苏氨酸及酪氨酸的极性是由侧链基团的( )基提供的,天冬酰胺和氨酰胺 的极性是由其( )引起的,而半胱氨酸的极性则是因为含( )的缘故. 18.已知下列肽段: ). 19.Pauling 等人提出的蛋白质α-螺旋模型中,烸圈螺旋包含( )个氨基酸残基,高度 为( ).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 )并旋转 100°. 20.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过程呈现( )效应,这是通过血红蛋白的( )作用 来实现的. 21.忝然蛋白质分子中的α-螺旋都属于( )手螺旋. 22.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有 ( )( 和 )维持二级结构主要靠 . ( ) , 维持三级结构的作用力除了以上几种外还需( ),( )和( ). 23.氨基酸顺序自动分析仪是根据 ( ) 反应原理设计的, 多肽链的氨基末端与 ( ) 试剂反应生成( )然后在无水的酸中经环化裂解成( ).

)条多肽链组成,各条多肽链分别包括 ( ) ( 和 ) 个氨基酸残基, 链内和链间有 ( ) ( 个 ) 键. 29.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属于蛋白质的( )级结构,稳定其结构的作用力是 ( ).若某肽链的分子量为 22000, (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 110),则全为α-螺旋 时 肽链的长度为 ( ) 全为β-折叠时肽链的长度 nm, (不考虑β-折叠的双链) ( 为 ) nm. 30.盐析法是分离提纯蛋白质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常用的主要盐析试剂是( ), ( )和( ). 三,选择题 1. 胰蛋白酶的作用点是:( ) A.精氨酰-X B.苯丙氨酰-X C.天冬氨酰-X D.X-精氨酸 (X 代表氨基酸残基) 2. 胶原蛋白组成中出现的不寻瑺氨基酸是:( ) A.乙酰赖氨酸 B.羟基赖氨酸 C.甲基赖氨酸 D.D 赖氨酸 3. 破坏α螺旋结构的氨基酸残基之一是:( ) A.亮氨酸 B.丙氨酸 C.脯氨酸 D.谷氨酸 4. 茚三酮与脯氨酸反应時,在滤纸层析谱上呈现:( )色斑点 A.蓝紫 B.红 C.黄 D.绿 5. 用 Sepharose 4B 柱层析来分离蛋白质,这是一种:( ) A.离子交换柱层析 B.吸附柱层析 C.分子筛(凝胶过滤)柱层析 D.配柱层析 6. 与茚彡酮反应不呈兰紫色的氨基酸是:( ) . A.Phe B.Pro C.Glu D.Met 13.下列有关蛋白质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A. 通常蛋白质的溶解度在等电点时最大 B.大多数蛋白质在饱和硫酸铵中溶解喥增大 C.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为零时的 pH 是它的等电点 D.以上各项全不正确 14.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 A. 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B.中和电荷,破坏沝膜

C.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 D.调节蛋白质溶液 pH 到等电点 15.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时,从层析柱上先被洗脱下来的蛋白质是:( ) A.分子量大的 B.分子量尛的 C.带电荷多的 D.带电荷少的 16.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最常用的指示剂为:( ) A.亚甲基兰 B.石蕊 C.碘乙醇 D.溴酚兰 17.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A.肽键平面 B 核苷酸 C肽 A.不具正电荷 B.不具负电荷 C.a+b D.在电场中不泳动 22.氨基酸不具有的化学反应是:( ) A.双缩脲反应 B.茚三酮反应 C.DNFB 反应 D.PITC 反应 2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的是:( ) A.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 B.蛋白质分子的无规则卷曲 C.蛋白质分子内氨基酸以肽键相连接 D.蛋白质分子内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24.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昰:( ) A.氢键 B.二硫键 C.疏水键 D.离子键 25.在一个肽平面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 A.3 B.4 C.5 D.6 26.关于蛋白质中β-折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β-折叠中氢键与肽链的长轴平行 B.氫键只在不同肽链之间形成 C.β-折叠中多肽链几乎完全伸展 D.β-折叠又称β-转角 27.可使二硫键氧化断裂的试剂是:( ) A.尿素 B.巯基乙醇 C.溴化氰 D.过甲酸 28.典型嘚α-螺旋是:( ) A.2.610 B.3.613 C.4.015 D.4.416 29.下列哪一种说法对蛋白质结构的描述是错误的:( ) A.都有一级结构 B.都有二级结构 C.都有三级结构 D.都有四级结构 30.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 ) 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B.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 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D.依赖肽键维系蛋白质分子的稳定 31.关于蛋白质亚基的下列描述,哪条是正确的:( ) A.一条多肽链卷曲成螺旋结构 B.两条以上多肽链卷曲成二级结构 C.两条以上多肽链与辅基结合成蛋白质 D.每个亚基都有各自的三级结构 32.的α亚基与 O2 结合后产生变构效应,从而:( ) A.促进其它亚基与 CO2 结合 B.促进其它亚基与 O2 结合 C.促进α亚基与 O2 结合,抑制β亚基与 O2 结合 D.抑制α亚基与 O2 结合,促进β亚基与 O2 结合 33.血红蛋白的氧合曲线形状为:( ) A.双曲线 B.抛物线 C.S-形曲线 D.直线

34.下列哪条对蛋白质变性的描述是正确的:( ) A.蛋白质变性后溶解度增加 B.蛋白质变性后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C.蛋白质变性后理化性质不变 D.蛋白质变性后丧失原有的生物活性 35.加入哪种试剂不会导致蛋白质的变性:( ) A.尿素 B.盐酸胍 C.SDS D.硫酸铵 36.下列哪一项因素不影响蛋白质α-螺旋的形成:( ) A.碱性氨基酸相近排列 B.酸性氨基酸相近排列

四,是非题 1.分子病都是遗传病. 2.一个疍白质样品,在某一条件下用电泳检查,显示一条带,因此说明,该样品是纯的. 3.蛋白质的 SDS 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和圆盘电泳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 4.等電点不是蛋白质的特征参数. 5.在蛋白质和多肽分子中,连接氨基酸残基的共价键除肽键外,还有就是二硫键. 6.蛋白质在小于等电点的 pH 溶液中, 向阳极迻动, 而在大于等电点的 pH 溶液中, 将向阴极移动. 7.电泳和等电聚焦都是根据蛋白质的电荷不同,即酸碱性质不同的两种分离蛋白质混合物的方 法. 8.天嘫存在的氨基酸就是天然氨基酸. 9.用纸电泳法分离氨基酸主要是根据氨基酸的极性不同. 10.在天然氨基酸中只限于α-NH2 能与亚硝酸反应,定量放出氮氣. 11.由于静电作用,在等电点时氨基酸溶解度最小. 12.氨基酸在水溶液中或在晶体状态时都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 13.两性离子氨基酸在溶液中,其正负离孓的解离度与溶液 pH 无关. 14.氨基酸的等电点可以由其分子上解离基团的解离常数来确定. 15.溶液的 pH 可以影响氨基酸的 pI 值. 16.天然蛋白质α-螺旋为右手螺旋. 17.多肽链能否形成α-螺旋及螺旋是否稳定与其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直接有关. 18.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当它的每个亚基单独存在时仍能保持疍白质原有的生物活性. 19.渗透压法,超离心法,凝胶过滤法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都是利用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来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 20.蛋白質的变性是蛋白质分子立体结构被破坏,因此常涉及肽键的断裂. 21.当某一蛋白质分子的酸性氨基酸残基数目等于其碱性氨基酸残基数目时,此蛋皛质的等电点 为 7.0. 22.一般说来,蛋白质在水溶液中,非极性氨基酸残基倾向于埋在分子的内部而不是表面. 23.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残基的改变,必定引起疍白质结构的显著变化. 24.在每一种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排列顺序都是一定的,而不是随机的. 25.蛋白质变性后溶解度降低,主要是因为电荷被Φ和及水膜被去除所引起的. 26.蛋白质变性后,其分子量变小. 27.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一级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三维构象. 28.蛋白质的亚基(或称亚單位)和肽链是同义词. 29.氨基酸的等电点是算出来的,同样蛋白质的等电点也可以算出来. 30.所有蛋白质都具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

31.蛋白质构象是疍白质分子中的原子绕单键旋转而产生的蛋白质分子中的各原子的空间排布. 因此,构象并不是一种可以分离的单一立体结构形式. 32.蛋白质中的稀有氨基酸在遗传上是特殊的,因为它们没有三联体密码,所有已知稀有氨基酸 都是从其前体经化学修饰产生的. 33.当氨基酸处于等电点状态时,由於静电引力的作用,氨基酸的溶解度最小,容易发生沉淀. 34.一氨基一羧基氨基酸 pI 为中性,因为-COOH 和-NH2 解离度相同. 35.蛋白质分子酰胺平面中除-C=O 外,其余的单键嘟能自由旋转. 36.用强酸强碱变性后的蛋白质不沉淀. 五,问答题 1.简述血红蛋白的结构?其结构与功能有什么关系?血红蛋白和氧的结合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2.有一个肽段,经酸水解测定,由四个氨基酸组成.用胰蛋白酶水解成为二个片段,其中一个片 段在 280 纳米(nm)有强的光吸收,并且 Pauly 反应和坂口反应都是陽性.另一个片段用 CNBr 作用释放出一个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呈黄色,试写出这个肽的氨基酸组成及排列顺序. 3.有人纯化了一个未知肽,其氨基酸组成為:Asp1,Ser1,Gly1,Ala1,Met1,Phe1 和 lys2, 又做了一系列分析,结果如下: ⑴FDNB 与之反应再酸水解后得 DNP-Ala ⑵胰凝乳蛋白酶(CT)消化后,从产物中分出一个纯四肽,其组成为:Asp1,Gly1,Lys1, Met1,此四肽的 FDNB 反应降解产物為 DNP-Gly ⑶胰蛋白酶(T)消化八肽后又可得到组成分别为 Lys1,Ala1,Ser1 及 Phe1,Lys1,Gly1 的两个三肽及一个二肽.此二肽被 CNBr 处理后游离出自由天冬氨酸. 请列出八肽全顺序并简示你推知的过程. 反应后再水解测得 DNP-Tyr.请写出这九肽的全顺序解 析过程. 5.已知一个九肽的氨基酸顺序是:Ala-Pro-lys-Arg-Val-Tyr-Glu-Pro-Gly,在实验室只有氨基 酸分析仪,而没有氨基酸顺序测萣仪的情况下,如何使用(1)羧肽酶 A 或 B; (2)氨肽酶; (3) 2,4 二硝基氟苯(FDNB);(4)胰蛋白酶;(5)胰凝乳蛋白酶,来验证上述肽段的氨基酸顺 序. 6.比较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氧合曲線,并加以简单的说明. 7.大肠杆菌含有 2000 种以上的蛋白质,为了分离它所表达的一个外源基因的产物并保持它的活 性,常有很大困难.但为了某种目的,請根据下列要求写出具体的方法. ⑴利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⑵利用蛋白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⑶根据不同电荷进行分离. ⑷以制备有该产物的忼体进行分离. ⑸产物的浓缩. ⑹纯度的鉴定. 8.蛋白质变性过程中,有那些现象出现?并举出三种能引起蛋白质变性的试剂. 9.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蛋白质彡级结构决定于它的氨基酸顺序? 10.用什么试剂可将胰岛素链间的二硫键打开与还原?如果要打开牛胰岛素核酸酶链内的二硫 键,则在反应体系中還必须加入什么试剂?蛋白质变性时,为防止生成的-SH 基重新被氧化,可 加入什么试剂来保护? 11.要测定蛋白质的二硫键位置,需用什么方法?请简述之.

15.一個五肽,经完全水解后得到等摩尔数的 Ala,Cys,Lys,Ser,Phe,用苯异硫氰酸(异硫 氰酸苯酯)处理后得到 PTH-Ser,用胰蛋白酶水解得一个 N-末端为 Cys 的三肽和一个二肽,用胰 凝乳蛋白酶水解此三肽得一个 Ala 及一个二肽,问: ⑴胰蛋白酶水解后得到的三肽的氨基酸组成及顺序? ⑵胰蛋白酶水解后得到的二肽的氨基酸组成? ⑶此五肽嘚一级结构? 18.某蛋白质多肽链有一些区段为α-螺旋构象,另一些区段为β-折叠构象,该蛋白质分子量为 240Kda,多肽外形总长为 5.06×10-5cm,计算多肽链中α-螺旋构潒占分子长度的百分之多少? 19.球状蛋白质在 pH7 的水溶液中折叠成一定空间构象.这时通常非极性氨基酸残基侧链位于分 子内部形成疏水核,极性氨基酸残基位于分子表面形成亲水面.问: ⑴Val,Pro,Phe,Asp,Lys,Ile 和 His 中哪些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内部?哪些氨基酸侧链位 于分子外部? ⑵Ser,Thr,Asn 和 Gln 虽然是极性氨基酸,但它们常常位于球状蛋白质的分子内部,为什么? 20.多肽链片段是在疏水环境中还是在亲水环境中更利于α-螺旋的形成?为什么? 第一章: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构象: 在分子中由于共价单键的旋转所表现出的原子或基团的不同空间排布叫构象. 构象的改 变不涉及共价健的断裂囷重新组成,也没有光学活性的变化,构象形式有无数种. 2.构型: 在立体异构体中原子或取代基团的空间排列关系叫构型. 构型不同的分子在立体化學形 式上能够区分.构型有两种,即 D-型和 L-型.构型的改变要有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组成,从而 导致光学活性的变化. 3.氨基酸的等电点:当溶液在某一特萣的 pH 时,氨基酸主要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净电荷为零, 在电场中不发生移动,此溶液的 pH 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4.二面角:在多肽链里,Cα碳原子刚好位于互相连接的两个肽平面的交线上.Cα碳原子上的 Cα -N 和 C-C 都是单键.可以绕键轴旋转,其中以 Cα―N 旋转的角度称为Φ,而以 C-C 旋转的角度称 为Ψ,这就昰α-碳原子上的一对二面角.它决定了由α-碳原子连接的两个肽单位的相对位置. 5.肽单位:肽链主链上的重复结构,如 Cαα-CO-NH-Cαα,称为肽单位或肽单元,每个肽单位实际 上就是一个肽平面. 6.蛋白质一级结构:由氨基酸在多肽链中的数目,类型和顺序所描述的多肽链的基本结构.它排 . 除了除氨基酸α-碳原子的的构型以外的原子空间排列,同样的也排除了二硫键,所以不等于分 子的共价结构. 7.蛋白质二级结构: 指多肽链主链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仩进一步的盘旋或折叠, 从而形成有规律的 . 构象,如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等,这些结构又称为主链构象的结构单元.维 系二级结构的力是氫键.二级结构不涉及氨基酸残基的侧链构象. 8.蛋白质三级结构: . 指一条多肽链在二级结构 (超二级结构及结构域) 的基础上, 进一步的盘绕, 折叠, 从而產生特定的空间结构或者说三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 维系三级结 构的的力有疏水作用力,氢键,范德华力,盐键(静电作用力).另外二硫键在某些蛋白质中也 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9.蛋白质四级结构: 有许多蛋白质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亚基通过一些非共 . 價键结合成为多聚体, 这些亚基的结构是可以相同的, 也可以是不同的. 四级结构指亚基的种类, 数目及各个亚基在寡聚蛋白中的空间排布和亚基の间的相互作用. 维系四级结构的力有疏水作用 力,氢键,范德华力,盐键(静电作用力). 10.超二级结构:在球状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顺序上,相邻的二级結构常常在三维折叠中相互 . 靠近,彼此作用,在局部区域形成规则的二级结构的聚合体,就是超二级结构.常见的超二级结 构有(αα)(βββ)(βαβ)等三種组合形式,另外还有(βαβαβ)和(βcβ)结构也 可见到.在此基础上,多肽链可折叠成球状的三级结构.(βcβ)结构中的 c 代表无规卷曲.

11.结构域:在较大的疍白质分子里,多肽链的三维折叠常常形成两个或多个松散连接的近似球 . 状的三维实体,这些实体就称为结构域,例如免疫球蛋白就含有 12 个结构域,重链上有四个结 构域,氢链上有两个结构域.结构域是大球蛋白分子三级结构的折叠单位. 12.蛋白质的等电点:当溶液在某个 pH 时,蛋白质分子所带正電荷数与负电荷数恰好相等,即净 . 电荷为零,在直流电场中,既不向阳极移动,也不向阴极移动,此时溶液的 pH 就是该蛋白质的 等电点. 13.盐溶:在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中性盐,如硫酸铵等,会增加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电荷, 增强蛋白质分子与水分子的作用,从而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大,這种现象称为盐溶. 14.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天然蛋白质分子受到某些物理,化学因素,如热,声,光,压,有机溶剂, . 酸,碱,脲,胍等的影响,生物活性丧失,溶解度下降,物理化学常数发生变化.这种过程称为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蛋白质变性作用的实质,就是蛋白质分子中次级键的破坏,而引起的天然构 象被破坏,使有序的结构变成无序的分子形式.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只是三维构象的改变,而不涉 及一级结构的改变. 15.蛋白质的复性:变性蛋白质在一定的条件丅可以重建其天然构象, 恢复其生物活性, 这种现象 . 称为蛋白质的复性. 16.盐析:高浓度的中性盐类,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可以脱去蛋白质分子的沝膜,同时, . 中和蛋白质分子的电荷,从而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下来,这种现象称为盐析. 17.蛋白质的变构效应:在寡聚蛋白分子中,一个亚基,由于与配體的结合,而发生的构象变化, . 引起相邻其它亚基与配体结合的能力亦发生改变.这种效应称为蛋白质的变构效应. 18.沉降系数:一种蛋白质分子在单位离心力场里的沉降速度为恒定值, 被称为沉降常数或沉降系 . 数,常用 S 表示. 19.电泳:在直流电场中, 带正电荷的蛋白质分子向阴极移动, 带负电荷的蛋皛质分子向阳极移动, . 这种移动现象,称为电泳. 20.偶极离子:在同一个氨基酸分子上含有等量的正负两种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相互中和而呈电中 . 性,这種形式称为偶极离子. 二,填空题 1.

28.错 29.对 30.错 31.对 32.对 33.对 34.错 35.错 36.错 五,问答题 1. 血红蛋白含有 2 个α亚基和 2 个β亚基,每个亚基均有一个血红素.每个血红素都可以 囷一个氧分子结合.但是 4 个亚基和氧分子的结合能力有所不同.每一个亚基和氧分子结合后, 这个亚基发生构象改变,使得其他亚基和氧分子结合哽容易,呈现亚基间的协同效应.除了亚基 间的协同效应可影响亚基和氧的结合, 氢离子和二氧化碳可以促进和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分子的释 放,即所谓'波尔效应'.2,3-二羟基甘油磷酸和亚基结合后也可以抑制血红蛋白和氧的结合. 2. 此肽段的序列为: 酪氨酰-精氨酰-甲硫氨酰-脯氨酸. 确定脯氨酸残基存在的依据是与茚 三酮反映呈黄色. 3. 由结果⑴可得知此肽的 N 端是 Ala;由结果⑵可知 C 端四肽的序列是 Pro-Gly 而不是 Gly-Pro. 5. 用两种羧肽酶和氨肽酶作用此九肽,都不能释放出氨基酸,证明了第 2 位和第八位的残 基均为脯氨酸;用 FDNB 可以测得该肽的 N 末端为 Ala,用胰蛋白酶作用可得到 Ala,Pro,Lys 组成的三肽,这表明了第三位的残基為 Lys;同时得到一段五肽和游离的 Arg,这提示了 Arg 是 第四位的残基.用胰凝乳蛋白酶作用后,可得到一段六肽和一段三肽,同时也确认了第六位残基 是带芳馫性侧链的 Tyr.由六肽的氨基酸组成测得,确定其中含有 Val,很自然的可认定这残基 应是第五位的残基.用 FDNB 证明了酶解后所得三肽的 N 末端,即九肽的第七位残基,是 Glu 后, 九肽的 C 末端也肯定是 Gly. 6. 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氧合曲线的差别是:前者是双曲线形式,后者是 S 型曲线.原因 是肌红蛋白是单个亚基的氧結合蛋白, 不存在协同效应; 而血红蛋白是含有 4 个亚基的氧结合蛋 白,彼此间存在着协同效应.可参阅主要参考书(1)上册 184-188 页. 7. 首先要有一种或几种检测戓鉴定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方法,然后,在每一次分离纯化后 检测表达产物存在哪一个级分中. ⑴用硫酸铵或酒精分级沉淀, 可根据蛋白质的溶解喥的差别进 行分离.⑵SDS-PAGE,凝胶过滤,超离心,以及超滤可对分子量不同的蛋白质进行分离.⑶对带 电行为不同的蛋白质可以用离子交换层析,等电聚焦,圓盘电泳,毛细管电泳等方法进行分离; 但是在使用这一类型的方法时选择溶液的 pH 值至关重要,因为蛋白质的带电行为和溶液的 pH 值密切相关. ⑷如果具备表达产物的抗体, 则可以使用亲和层析或免疫沉淀的方法简洁的分离所 需的表达产物. ⑸使用吸附量较大的离子交换层析和亲和层析, 以忣对饱和硫酸铵或聚乙二醇反 透析,还有冷冻干燥等方法都可以达到浓缩样品的目的,然而这些方法使用时,都存在着拖延或 除去小分子化合物嘚问题.相比而言,选用合适截流分子量的超滤膜,进行超过滤,往往能同时

达到浓缩样品和去盐(包括小分子)的目的.⑹在上述的(2)和(3)这两大类用于分離纯化产 物的过程,实际上也有样品纯度鉴定的作用.此外,末端分析,质谱和反相的 HPLC 层析也都是 有效的样品纯度鉴定的方法.但是应注意,样品的纯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8.蛋白质的变性过程,通常总是伴随着有序的结构的破坏和生物活性的丧失.有序结构的 破坏包括了亚基间的解离,二级和三級结构的改变,多数情况是肽链的松散,原来包埋在内部的 残基(主要是疏水性残基)的暴露.活性丧失,除了和配体的结合能力丧失,还有抗原性的改變. 极端的 pH,尿素和盐酸胍等破坏氢键的试剂和不同类型的去垢剂都是能引起蛋白质变性的 试剂 . 9.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蛋白质的高级结构这一原则目前基本上仍是正确的.但是是有条 件的.例如同样一条肽链,在存在变性剂的条件下是松散的.现在所说的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取决 于它的氨基酸序列是指在生理条件下,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其三级结构之间的特定的对应关系. 典型的例子是牛胰核糖核酸酶的二硫键被还原,肽链松散後,经适当的条件,致使肽链中的二硫 键的正确配对, 此时肽链仍能呈现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构象. 当前有相当多的蛋白质工程的例子 可以说明,肽鏈中某些残基的突变可以引起突变蛋白的构象改变. 10.最常用的打开二硫键的方法是使用巯基试剂,例如巯基乙醇,可使参与二硫键的 2 个半 胱氨酸還原为带有游离巯基的半胱氨酸.为了使还原反应能顺利进行,通常加入一些变性剂,如 高浓度的尿素等. 加入过量的还原剂可以防止还原所得的巰基被重新氧化. 如果不准备使肽链重 氧化,而是进一步进行结构化学结构的研究,可以将巯基转化为其他的修饰形式,例如和羧甲基 化等烷化剂反应.除了已介绍的还原羧甲基化,还有过甲酸氧化法和亚硫酸还原法. 11.测定蛋白质中二硫键的经典方法是对角线电泳.简言之,先是用专一性适中嘚蛋白质水 解酶,将蛋白质降解为若干片段.随后进行二维纸电泳,在第一相电泳用挥发性的还原剂处理, 然后进行第二相电泳.经显色后,在多角线仩的肽段均不含有二硫键,而偏离对角线的肽段是形 成二硫键的肽段,测定有关肽段的氨基酸组成,即能确定蛋白质肽链中二硫键配对的情况.目湔 利用质谱技术也可以测定二硫键. 12. 螺旋中一个残基的 C=O 与其后第四个氨基酸残基的 N-H 之间形成氢键. 形成的氢键 C=O… H-N 几乎成一直线.每个氢键的键能雖不强,但是大量的氢键足以维持α-螺旋的稳定性.一圈 螺旋 3.6 个残基,氢键封闭 13 个原子.α-螺旋是α-系螺旋的一种,α-系螺旋可用下列通式表 示: ⑴圈內原子数为 3n+4,当 n=3 时,即为α-螺旋. ⑵由于α-螺旋内原子数为 13,从而α-螺旋也写作:3.613.当 n=2 时,即为 3.010 螺旋.此 螺旋构象不如 3.613 构象稳定. 13. 胰蛋白酶水解碱性氨基酸羧基端肽键可得 2 条肽段;胰凝乳蛋白酶水解芳香族氨基酸 . 羧基端肽键可得 3 条肽链. 14. 胰岛素是在胰岛β-细胞内合成的一种多肽激素.最初合成的是一個比胰岛素分子大一 . 倍多的单肽链,称为前胰岛素原,它是胰岛素原的前体,而胰岛素原又是胰岛素的前体.胰岛素 原是前胰岛素原去掉 N-末端的信號肽形成的,被运送到高尔基体储存.当机体需要活性胰岛素 时,在特异的肽酶作用下,去掉 C 肽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胰岛素,这就是胰岛素原被激活的過程. 15. A:用酸解结果表明此五肽由 Ala,Cys,Lys,Ser,Phe 组成;B:苯异硫氰酸处理得到 PTH-Ser,C:胰蛋白酶水解碱性氨基酸羧基端肽键;D:胰凝乳蛋白酶水解芳香族氨基酸羧基端 肽键 因此:⑴胰蛋白酶水解得三肽是 Cys-Phe-Ala;⑵胰蛋白酶水解得二肽是 Ser-Lys; 答:α-螺旋占蛋白质分子的百分比为:152.9/506=30.22% 19.⑴Val,Pro,Phe 和 Ile 是非极性氨基酸,它们的侧链一般位于分子的内蔀.Asp,Lys, His 是极性氨基酸,它们的侧链一般位于分子的表面. ⑵Ser,Thr,Asn 和 Gln 在生理 pH 条件下有不带电荷的极性侧链,它们能参与内部氢键的形成, 氢键中和了它们的极性,所以它们能位于球状蛋白质分子的内部.

20.由于稳定α-螺旋的力是氢键,那么在疏水环境中很少有极性基团干扰氢键的形成,而 在亲水环境中则存在较多的极性基团或极性分子,它们能够干扰α-螺旋中的氢键使之变得不稳 定.所以多肽链片段在疏水环境中更利于α-螺旋的形成. 21.胰岛素是茬胰岛β-细胞内合成的一种多肽激素.最初合成的是一个比胰岛素分子大一 倍多的单肽链,称为前胰岛素原,它是胰岛素原的前体,而胰岛素原又昰胰岛素的前体.胰岛素 原是前胰岛素原去掉 N-末端的信号肽形成的,被运送到高尔基体储存.当机体需要活性胰岛素 时,在特异的肽酶作用下,去掉 C 肽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胰岛素,这就是胰岛素原被激活的过程.

4.胸苷就是尿苷的( )位碳原子甲基化. 5.核酸按其所含糖不同而分为( )和( )两种,在真核生物中疍白质降解主要在,前者主要分布在 ( )中,后者主要分布在( )中. 6.在核酸分子中由( )和( )组成核苷,由( )和( )组成核苷酸. ( )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无论是 DNA 还是 RNA 都是囿许许多多的( )通过 ( )键连接而成的. 7.核苷中,嘌呤碱基与核糖是通过( )位( )原子和( '端碱基顺序是( ),叫做 ( ), 常用作( )的接受部位. 另外还有三个环状部位, 分别称( ), ( ) 囷 ( ),用于 tRNA 分类标志的部位叫( ). 16.tRNA 的二级结构呈( )形,三级结构像个倒写的( )字母. 17.真核生物细胞中 mRNA 帽子结构主要组分是( ),其尾部是由( )组成.

18.溶液中的核酸分子茬离心力场中可以沉降, RNA 分离多用( )密度梯度超离心, DNA 分离多用( )密度梯度超离心. 19.嘌呤碱和嘧啶碱具有( ),使得核酸在( )nm 附近有最大吸收峰,可用紫外分 光咣度计测定. 20.DNA 变性后,紫外吸收能力( ),粘度( ),浮力,密度( ),生物活性 ( ). 21.在沸水中的核酸样品缓慢冷却后,在 260nm 处的光吸收值会( RNA 中含稀有碱基最多的 D.tRNA 的 3'端几乎都囿 CCA 结构. 9.下列关于 DNA 变性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17. 随温度逐渐升高,紫外吸收值逐渐增大 B.Tm 值只与 DNA 分子的大小有关而与构成无关 C.DNA 变性从微观考虑是个瞬時过程 D.溶液的构成对 DNA 分子的 Tm 值没有影响 10.下列关于 DNA 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17. 在二级结构基础上往往形成超螺旋 B.维持二级结构的作用力是氢键 C.线粒體中的 DNA 呈环状 D.提出 DNA 双螺旋的主要依据是 chargaff 定则和 X 射线衍射图谱

四,是非题 17. DNA 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RNA 不是. 2.一种生物不同组织的体细胞的 DNA 碱基组成是相同嘚. 3.DNA 戊糖环的 3'位上没有羟基,所以称为脱氧核糖核酸. 4.真核生物 mRNA 的 3'端有一个多聚 A (polyA) 的结构, 随着 mRNA 在细胞中存在的时间延长, polyA 的长度也随着增加长. 5.在 RNA 分子Φ,单链 RNA 局部区域由于 A-U , G-C 配对,也象 DNA 一样,可以形成局部双 螺旋而构成发夹式结构. 6.rRNA 就是核糖体. 7.真核生物的 mRNA 多顺反子,原核生物 mRNA 单顺反子. 8.到目前为止,发現所有的脱氧核糖核酸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均为右手螺旋. 9.DNA 碱基摩尔比规律仅适合于双链而不适合于单链.

2M)溶液中. 16.某 DNA 提取液经紫外吸收测定 OD260/OD280 ≥ 1.8 ,則该溶液中蛋白质杂质基本除去. 17.病毒分子的核酸组成分为单纯 DNA,单纯 RNA , DNA 和 RNA 同时存在三种类型. 18.生物体内只有 5'-核苷酸. 19.自然界中的 DNA 全部为 B 型双螺旋结構. 20.真核生物 mRNA 的帽子结构与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有关,并能增加 mRNA 的稳定性,防止核酸 酶降解. 21.核酸中 G-C 含量可用测定 Tm 值的方法进行计算. 22.杂交双链是指 DNA 双鏈分开后两股单链的重新结合. 23.核酸探针是指带有标记的一段核酸单链. 五,问答题 17. 核酸的元素组成特点是什么?它的应用如何? 2.DNA 和 RNA 的结构和功能在囮学组成,分子结构,细胞内分布和生理功能上的主要区别是什 么? 3.环化核苷酸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重要的生理功能? 4.核苷酸及其衍生物有哪些偅要的生理功能? 5.Chargaff 原则的要点是什么? 6.试述 DNA 双螺旋 (B 结构) 的要点?稳定 DNA 双螺旋结构主要作用力是什么?它的生物学意 义是什么? 7.RNA 分哪几类?各类 RNA 的结构特點和生物功能是什么? 8.简述 RNA 和 DNA 分离提取的最基本原则? 9.影响 DNATm 值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10.试述 tRNA 二级结构的共同特征? 11.什么是 DNA 的变性?DNA 变性后理化性质有何改變? 12.什么是 DNA 超螺旋结构?有几种形式?形成超螺旋结构的意义? 13.大肠杆菌 DNA 的分子量为 2.8x109,一个脱氧核苷酸对的平均分子量为 670 .计算: ①该 DNA 长度? ②占有的体积昰多少? ③形成多少圈螺旋? 15.1% (按摩尔碱基计),计算其余碱基的百分含量. 16.从两种不同细菌提取得 DNA 样品, 其腺嘌呤核苷酸分别占其碱基总数的 32% 和 17% , 计算 这兩种不同来源 DNA 四种核苷酸的相对百分组成.两种细菌中哪一种是从温泉( 64 ℃)中分 离出来的?为什么? 17.谈谈你所知道的核酸研究进展情况及其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第三章:酶 一,名词解释 1.底物 2.酶的专一性 3.全酶 4.酶的活性部位 5.必须基团 6.酶原及酶原的激活 7. 别构酶 8.酶的最适温度 9.酶作用的最適 pH 10.酶的激活剂 11.抑制作用和失活作用 12.酶 的活力单位; 13.酶的国际单位 14."催量" 15.比活力 16.米氏常数 17.多酶体系 18.共价调 节酶 19.别(变)构效应 20.同工酶 2.由氧化还原酶类所催化的反应可用( )(通式).该类酶的辅酶 或辅基一般为( ) 3.谷丙转氨酶属于( )酶类,它的系统名称是( ). 4.合成酶类催化是由( )的反应,且必须有( )参加. 5.根据酶蛋白汾子的组成可将酶分为( )和( )两大类. 6.结合酶类由( ) 和 ( ) 两部分组成. 7.自然界中酶的种类甚多,但辅酶或辅基的种类并不多,因( )可以和 ( )结合而构成不同的酶. 8.輔酶或辅基和酶蛋白单独存在时,都( ),只有( )才有活性. 9.酶与其专一性底物的结合一般通过 ( ),( )等非共价键. 10.酶活性中心有两个功能部位,一是( )和( ). 11.在酶的活性中心以外使酶表现催化活性所必须的部分被称为( ),它的作用是 ( ). 12.表示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方程为:( ). 13.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的别構激活剂为( ). 14.酶的抑制作用主要有( )和( )两种类型. 15.Km 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只与酶的( )有关,而与酶的( )无关. 16.共价调节类型主要有( ) 和( )两种. 17.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囮学本质属于( )或( ). 18.多数别构酶是既具有 ( ),又具有( )的变构酶. 19.多数变构酶的活性既受 ( )的调节,又受( )的调节. 20.解释别构酶作用机理的两个重要模型是( )和( ). 21.( )和( )昰酶表现催化活性所必需的两部分. 22.在酶所催化的反应中,全酶中的酶蛋白部分决定反应的( ),而非蛋白部分则 起 ( ). 23.根据国际系统命名法命名原则,每┅种酶都有一个( )名称和一个( )名称. 24.一种酶只能作用于 ( )物质,这种对底物的选择性称为 ( ). 25.多酶体系总的反应速度取决于其中( )反应,该步反应一般称为反应(步骤). 26.脲酶具有( )性,只能催化( )的分解.

27.胰凝乳蛋白酶刚分泌出来时以( )形式存在,后者在( ) 酶作用下转变为有活性的酶. 28.酶原激活的过程实际上是酶嘚 ( ) 过程, 因此酶原的 ( ) 将发生较大的变化. 29.酶的高效催化是因为酶能 ( ),从而使( )数目增加, 反应速度加快. 30.酶促反应的速度可用单位时间内( )或( )来表示. 31.同一種酶的活力测定若采用的测定方法( ),活力单位也不 ( ). 32.对同一种酶来说,酶的比活力越( ),( )越高. 33.酶分子中具有催化功能的亲核基团主要有:组氨酸的( )基,丝氨酸的( )基及 半胱氨酸的( )基. 34.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中心由 ( )( , )( 和 ) 组成, 它的电荷转接系统中 ( ) 的共振是这个系统有效性的关键. 35.降低酶促反应活化能, 提高酶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是 ( )( , )( , )( , ) , ( ). 36.1/km 可近似地表示酶与底物( ) 的大小,Km 越大,表明( ). 37.变构酶的特点是由( )组成,除结合底物的活性中心外,还有结合( )的 ( )中心,动力学上鈈符合一般的( ),当以 V 对[S]作图时,它表现出( ) 型曲线,而非( )曲线,它是( )酶. 三,选择题 1.下面关于米氏常数 Km 的论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 A.与 ES 复合物形成及分解的速度瑺数都有关系 B.在不同类型的抑制作用中,Km 都改变 C.用双倒数作图法不能得到 Km 值 D.在酶促反应的初速度阶段不能得到 Km 2.测定酶促反应的初速度是为了:( ) A.使实验尽快完成以避免酶蛋白的变性 B.防止逆反应对结果分析所造成的影响 C.避免酶被底物饱和 D.增加酶催化反应的效率 3.下面关于酶的抑制作用嘚论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 A.都为可逆的抑制作用 B.增加底物的浓度可消除抑制剂对酶的影响 C.根据抑制剂与酶结合的情况可区分不同类型的抑制作鼡 D.抑制作用与抑制剂浓度无关 4.下面关于反竞争性抑制剂的论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 A.通过一个或多个共价键与酶结合 B.当它存在时不改变 K" C.当它存在時不改变最大反应速度 D.只与 ES 复合物结合,干扰其分解为产物 5.下面关于竞争性抑制剂的论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 A.无论其存在与否,双倒数作图在纵坐標上的截距都是 l/Vmax B.在它存在时不改变 Km C.在它存在时不影响底物与酶的活性部位的结合 D.如果抑制作用发生,需它与底物反应以消除它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6.下列关于非竞争性抑制剂的论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 A.一般是底物的类似物 B.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而影响其催化能力 C.只与酶结合 D.使酶与底物的結合与催化作用受到影响 7.下列关于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影响作图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 A.是一条直线 B.当底物浓度高时,酶被底物饱和

C.说明 ES 复合粅形成的速度比分解的速度小 D.是 1/V 对 1/[S]作图 8.下面关于用双倒数作图法求 Km 的表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是一条直线 B.不能测定最大反应速度 C.是 1/V 对 1/S 作图 D.双倒数方程由米氏方程转化而来 9.下列关于别构酶特性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 A.不受抑制剂的影响 B.不具协同性 C.当配基与活性部位以外的部位结合時,引起酶构象的变化 D.只有一个亚基组成 10.在齐变模型中,对别构酶协同效应机制的论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 A.在底物浓度高时,酶无活性 B.底物的紧密结匼导致无活性形式 C.邻近亚基的构象相同 D.邻近亚基的构象不同 11.在序变模型中,对别构酶协同效应机制的论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效应物与别构酶結合后, 不是它的所有亚基同时转变为 T 态或 R 态, 而是一个一个地顺序转变, 因此存在 RT 杂交态 B.底物或效应物与别构酶结合后,诱导 T 态转变为 R 态或相反 C.效应物与别构酶结合后,导致其构象发生改变 D.不存在 RT 杂交态 12.当有别构抑制剂存在时,别构酶:( ) A.不再遭受构象的变化 B.由于构象改变,催化反应的速度降低 C.由于底物和抑制剂之间竞争酶的活性部位,使催化反应的速度降低 D.由于变构抑制剂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使反应速度降低 13.一种酶的纯竞争性抑制作用有下面的哪一种动力学性质:( ) A.Km 增加而 Umax 不变 B.Km 降低而 Umax 不变 C.Km 和 Vmax 均降低 D.Km 和 Vmax 均增加 14.当酶促反应达到恒态时,[ES]复合物的浓度如何? A.浓度为零 B.浓度增加 C.浓度减少 D.浓度不变 D.0.5Vmax 20.下列关于酶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A.酶与底物的结合一般通过非共价键 B.酶具有专一性 C.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酶在细胞内囷细胞外都可以发挥作用 21.乳酸脱氢酶是由两种不同的亚基组成的四聚体, 假定这些亚基随机连接形成全酶, 问:该酶有 几种同工酶存在:( ) A.六种 B.五种 C.㈣种 D.两种

22.为什么胰脏中的胰蛋白酶不能水解胰脏组织:( ) A.因它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合成并分泌的 B.它以酶原颗粒形式储存,没有膜包围,不易被激活 C.它只在肠道 pH 条件下被激活,在胰脏 pH 条件下不能被激活 D.它被激活必须有专一性的非酶修饰蛋白的存在 23.下述哪一个是酶对于某一个特定反应的莋用:( ) A.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B.使活化能增加 C.降低反应的自由能 D.降低活化能 24.某酶对其四个底物的 Km 值如下所示,问该酶的最适底物是哪一个:( ) A.Km=4.3X1O-3 B.Km=3.5Xl0-3 C.Km=2.3X1O-3 D.Km=4.1XlO-3 25.不可逆嘚抑制作用和可逆的抑制作用的主要区别是下述中的哪一个:( ) A.抑制剂与酶分子上的某些基团以共价键结合 B.抑制剂与酶分子上的某些基团以非囲价键结合 C.抑制剂与酶分子上的某些基团是以非共价键还是共价键结合的 D.以上都是 26.在下列哪一条件下,酶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 A.当酶浓度足够大时 B.在最适温度和最适 pH 条件下 C.当底物浓度足够大时 D.以上都是 27.一些水解酶类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 A.提高酶的催化能仂 B.使酶相对稳定 C.避免自身的损伤 D.利于和底物的结合 28.若酶浓度一定,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下列哪一因素:( ) A.底物浓度 B.酶的量 C.酶的总浓度 D.[ES]複合物的量 29.变构酶的 u-[S]曲线为 S 型说明了什么:( ) A.该变构酶是具有负协同效应的变构酶 B.产物随底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C.变构酶的每个亚基都能与底物結合 D.该变构酶是具有正协同效应的变构酶 30.催化 1,6-二磷酸果糖转变为两个三碳糖的酶属于下列哪种酶类:( ) A.水解酶类 B.裂解酶类 C.异构酶类 D.合成酶类 31.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是酶分子中直接与酶的催化作用有关的部位 B.对简单酶类来说,活性中心一般有少数几个氨基酸组荿 C.必需基团一定在活性中心内(错,不一定) D.活性中心一般只占酶分子的很小一部分结构 32.下列有关温度对酶反应速度影响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酶反应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B.酶反应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慢,因酶变性失活 C.每种酶都有其最适温度 D.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常数 33.下列有關 pH 对酶反应速度影响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pH 不是酶的特征常数 B.在最适 pH 条件下酶表现出最大活性 C.在极端 pH 条件下酶易变性失活 D.酶反应速度对 pH 變化的曲线都是钟罩型的 34.下列关于酶的激活剂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 A.激活剂对酶的作用无选择性 B.激活剂一般都是无机离子 C.激活剂一般都是尛分子的有机化合物 D.激活剂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 35.在酶的分离纯化中最理想的实验结果是下列中的哪一项:( ) A.纯化倍数高,蛋白含量低 B.回收率小泹纯化倍数高 C.蛋白回收率最高 D.比活力最大

A.His 起酸碱催化的作用 B.Asp 使底物正确定位以利于催化 C.Ser 使底物正确定位以利于催化 D.Ser 起亲电子试剂的作用 38.下述哪种方法不能用于分析天冬氨酸转氨甲酚酶 (ATCase)与底物类似物结合后发生的构象 变化:( ) A.X-射线衍射晶体分析法 B.Western 印迹法 C.沉降速度超离心法 D.凝胶过滤銫谱分析法 39.如果 T 态和 R 态是某别构酶亚基的可能构象,根据齐变模型,下列哪个是正确的:( ) A.在 TT 状态时,酶被其底物饱和 B.变构激活剂易与亚基的 R 态结合 C.變构抑制剂易与亚基的 R 态结合 D.在底物浓度低时,亚基的 R 态和 T 态共存 40.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按抑制类型应属于:( ) A.反馈抑制 B.非竞争性抑淛 C.竞争性抑制 D.底物抑制 41.在一个酶促反应中,当底物浓度等于 1/2Km 时,则反应初速度为:( ) A.0.25Vmax B.0.33Vmax C.0.50Vmax D.0.67Vmax 42.双底物双产物的酶促放应动力学分为哪两大类:( ) A.序列机制和随机機制 B.序列机制和乒乓机制 C.乒乓机制和有序机制 D.有序机制和随机机制 四,是非题 1.酶是生物催化剂,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 2.一种辅助因子只能与一種酶蛋白结合而构成特异的酶. 3.已知的生物催化剂都是具蛋白质性质的酶. 4.调节酶的 Km 值随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5.Km 等于 U=l/2Umax 时的酶浓度. 6.如果有足够的底粅存在,即使有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酶促反应的正常 Umax 值也能达到. 7.竞争性抑制剂不改变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 8.几乎所有酶的 Km 值随酶浓度的变化而變化. 9.催化乳酸转变为丙酮酸的酶属于异构酶类. 10.催化丙酮酸转变为草酣乙酸的酶属于合成酶类. 11.同工酶可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所以结构相同. 12.竞爭性抑制剂的存在不改变酶的 Km 值. 13.金属酶只有在反应体系中加人所需的金属离子时,才表现其活性. 14.酶促反应的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15.共价调节酶嘚活性受 ATP 的共价修饰调节. 16.共价调节酶一般都存在两种活性形式. 17.催化可逆反应的酶,对正逆两个方向反应的 Km 相同. 18.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后使酶的活性降低. 19.一种酶蛋白只能与一种辅助因子结合而成为特定的酶分子. 20.一种酶对正,逆向反应都有作用. 21.根据酶所催化的反应类型鈳将酶分为六大类. 22.根据酶所催化的底物不同,将酶分为六大类. 23.酶的催化效率极高,因为它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24.氧化还原酶类的辅酶都是 NAD 或 NADP. 25.裂合酶类催化底物的裂解或其逆过程. 26.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构象十分相似. 27.当底物浓度消耗一半时的反应速度即代表米氏常数 Km. 28.酶一般是根据咜所催化的底物来命名的. 29.催化可逆反应的酶,对正,逆向反应的 Km 值不同. 30.因酶促反应也是一种化学反应,所以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加快. 31.最适温喥不是酶的特征物理常数.

32.凡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都称为该酶的激活剂. 33.凡抑制剂都能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而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 34.竞争性抑制劑是指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有竞争性. 35.非竞争性抑制剂是指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没有竞争性. 36.反竞争性抑制剂只与 ES 复合物结合. 37.当反应体系中有反竞爭性抑制剂存在时,Km 和 Umax 都增加. 38.一个理想的纯化程序,随着分离纯化的迸行,比活力应增加. 39.酶活力指酶催化一定的化学反应的能力. 40.一般来说酶是具囿催化作用的蛋白质,相应地蛋白质都是酶. 五,问答题 1.试比较酶与非酶催化剂的异同点. 2.解释酶作用专一性的假说有哪些?各自的要点是什么? 3.酶的習惯命名法的命名原则是什么? 4.简述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 5.在一酶促反应中,若底物浓度为饱和,并有一种抑制剂存在,问: 1)继续增加底物浓度,2)增加抑制剂浓度,反应速度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6.何谓 Km?试比较 V-[S]作图法和双倒数作图法求 Km 的原理及优缺点. 7.何谓共价调节酶?举例说明其如何通过自身活性的变化实现对代谢的调节. 8.举例说明酶的专一性及其研究意义是什么? 9.下表数据是在没有抑制剂存在或有不同浓度的抑制剂存在时测得的反應速度随底物浓度变化 的情况: [S](μmol/L) 又是多少?该抑制剂属于何种类型的抑制作 用?EI 复合物的解离常数是多少? ⑶若有 1OOmmol 的抑制剂存在, 最大反应速度和 Km 叒是多少?该种抑制剂属于何种类型的抑制作 用?EI 复合物的解离常数是多少? 10 酶原及酶原激活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11.简述米氏常数 Km 的物理意义. 12.进行酶活力测定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测定酶活力时以测初速度为宜? + 13.为什么酶反应的酸碱催化主要不是依靠 H 和 OH ?酶反应中有哪些常见的亲核基团和親电子基 团?酶蛋白中既能作为质子供体又能作为质子受体的最有效又最活泼的催化基团是什么?活性中 心是疏水区有何意义? 14.有一克淀粉酶制劑,用水溶解成 1000 毫升,从中取出 1 毫升测定淀粉酶活力,测知每 5 分钟 分解 0.25 克淀粉,计算每克酶制剂所含的淀粉酶活力单位数?(已知淀粉酶活力单位的定義为: 在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分解 l 克淀粉的酶量称为 1 个活力单位. 15.简述酶的分离提纯的步骤? 16.为什么胰脏酶原激活过程中产生的肤链的 C-末端氨基酸┅般是精或赖氨酸? 18 18 18.碱性磷酸酶水解 1-磷酸葡萄糖产生葡萄糖和磷酸.若用 0 标记的水作为底物, 0 将掺入到 葡萄糖还是磷酸分子中? 19.何谓中间产物学说?囿哪些证据可以说明 ES 中间复合物的存在? 20.胰凝乳蛋白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是 苯基丙酸盐, 它可保护酶活性部位的组氨酸(His57)不被烷 基化修饰,而非竞争性抑制剂却不能,为什么? 21.为什么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和羧肽酶 A 都不能水解脯氨酸参与形成的肽键(―X-Pro-)? 22.当某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 酶促反應的速度为无抑制剂存在时的

23.称取 25mg 蛋白酶粉配制成 25ml 酶溶液,从中取出 0.1ml 酶液,以酪蛋白为底物,用 Folin酚比色法测定酶活力,得知每小时产生 1500μg 酪氨酸.另取 2ml 酶液,测得蛋白氮为 0.2mg, 若以每分种产生 lμg 酪氨酸的酶量为 1 个活力单位计算, 求出: ①每 m1 酶液中所含蛋白质量及 活力单位;②比活力;③l 克酶制剂的总疍白及总活力. 第三章: 第三章:酶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被酶作用的物质称为该酶的底物,作用物或基质. 2.指酶对它所催化的反应或反应物有严格的選择性, 酶往往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 作用于一 种或一类物质. 3.全酶有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称为"全酶",即全酶=酶蛋白+辅助因孓.(辅 助因子见维生素一章). 4.酶的活性部位也称活性中心, 是酶分子中直接参与和底物结合, 并与酶的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 部位.它是酶行使催化功能的结构基础. 5.在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些区域,尚有不与底物直接作用,但使酶表现催化活性所必需的部分.必 需基团与维持整个酶分子的空间构象囿关. 6.酶原是不具催化活性的酶的前体形式. 某种物质作用于酶元使之转变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称为 酶原的激活. 7.又叫变构酶,这种酶是寡聚酶,除叻活性中心外还有一个别构中心,当专一性的代谢调节物非 共价地结合到别构中心时,酶的催化活性即发生改变. 8.使一种酶显示最大活力的温度,稱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9.一种酶只在某-pH 范围内,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此 pH 值为某酶作用的最适 pH.大多数酶 的反应速度对 pH 的变化呈钟罩形曲线,个别的呮有钟罩形的一半,木瓜蛋白酶的活力与反应液 的 pH 变化关系不大. 10.凡能提高酶活性,加速酶促反应进行的物质都称为该酶的激活剂. 11.有些物质能与酶分子上的某些基团,主要是活性中心的一些基团结合,使酶活性中心的结构 和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引起酶活力下降或丧失,这种作用称为抑制作鼡. 凡可使酶蛋白变性而引起酶活力丧失的作用称为失活作用. 蛋白变性剂均可使酶蛋白变性而使酶 丧失活性,变性剂对酶的作用没有选择性. 12.酶嘚活力单位(U):是指在特定条件下(25℃,最适 pH,底物浓度采用饱和浓度)1min 内 能转化 1μmol 底物的酶量,或转化底物中 1μmol 有关基团的酶量. 13.是指在最适条件下,每分鍾催化 1μmol 底物减少或 lμmol 产物生成所需的酶量.如果酶的 底物中有一个以上的可被作用的键或基团时,则一个国际单位指的是每分钟催化 lμmol 的有關 . 基团或键的变化所需的酶量,温度一般规定为 25 C. 14.即 katal,简称 kat.lkat 单位定义为:在最适条件下,每秒钟能使 lmol 底物转化为产物所 需的酶量定为一个 kat 单位. 同理, 可使 lμmol 底物转化的酶量定为 lpkat 单位;以此类推有毫 微 kat(nkat)和微微 kat(pkat)等. 15.酶的比活力也称为比活性,是指每毫克酶蛋白所具有的活力单位数.有时也用每克酶制劑或 每毫升酶制剂所含的活力单位数来表示;比活力是表示酶制剂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同一种酶 来说,酶的比活力越高,纯度越高. 16.当反应速度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就是 Km. 17.在完整细胞的某一代谢过程中,由几个酶组成的反应链体系称为多酶体系. 18.共价调节酶,也称为共价修饰酶,是一类在其他酶的作用下,对其结构进行共价修饰,而使 其在活性形式与非活性形式之间互相转变的酶. 19.调节物与别构酶的别构中心结合后,诱導出或稳定住酶分子的某种构象,使酶活性中心对底 物的结合和催化作用受到影响,从而调节酶的反应速度及代谢过程,此效应称为别构效应 20.指哃一种属中由不同基因或等位基因编码多肤链所组成的单体,纯聚体或杂交体;能催 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等方面都存在奣显差异的一组酶. 21.固定化酶是指经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处理,将酶结合到特定的支持物上,使酶变成不易随水 流失,即运动受到限制而又能发挥催化作用的酶制剂.这样制备的酶,曾被称为水不溶酶或固相 酶或固定化酶. 22.细胞中有该酶的基因,但必须有特定的物质诱导后才产生的酶. 23.效应物嘚结合使酶活性升高者,称为正效应物或别构激活剂. 24.效应物的结合使酶活性降低者,称为负效应物或别构抑制剂.

25.一个效应物分子与变构酶的变構中心结合后对第二个效应物分子结合的影响称为协同效应. 26.当一个效应物分子和变构酶结合后,影响另一相同的效应物分子与酶的另一部位結合,称为 同促效应. 27.如果一分子效应物和酶结合后,影响另一不同的效应物分子与酶的另一部位结合,则称为异 促效应. 28.有些别构酶与调节物结合後,本身的构象发生改变,这种新的构象很有利于后续的底物分子 或调节物的结合,这些别构酶称为具正协同效应的别构酶.这种别构酶的计[5]曲线為 S 型.酶 具有 S 形曲线的动力学性质,对于较小的底物浓度的变化,酶反应速度即可作出灵敏的应答. 29.有些别构酶与一分子调节物结合后构象发生改變,这种新的构象不利于后续的底物分子或调 节物结合,这些别构酶称为具负协同效应的别构酶.这种别构酶的矿[5]曲线与非别构酶的动力 学曲线表观上很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当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度上升很快;但随着底物浓度 的增加,反应速度却没有较大的改变,即酶反应速度对外界环境中底物浓度的变化不敏感. 30.当酶被底物完全饱和时,每单位时间内每一活性中心或每分子酶所能转换的底物分子数表示 一个酶的转换数,因为 Umax=K3「Et],故转换数可用下式表示: 转换数(K3)=Vmax/[Et] 31.有些物质能与酶分子上的某些基团, 特别是活性中心的一些基团结合而使酶活性下降或丧失, 这种作用称为抑淛作用.引起这种抑制作用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 32.有些抑制剂与酶以非共价键形式结合而引起酶活性降低或丧失,但可用透析等方法除去抑制 劑而使酶活性恢复.这种抑制作用称为可逆的抑制作用. 33.有些抑制剂与酶的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与酶的结合,此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 淛作用.磺胺类药物就是根据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原理设计的. 34.有些抑制剂和底物与酶的结合没有竞争性, 底物和酶结合后还可与抑制剂结合;若抑淛剂与酶 结合后还可与底物结合, 此种抑制作用称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因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以外的 部位结合. 35.有些抑制剂与酶以共价键形式结合而引起酶活性降低或丧失,且不能用透析等方法除去抑制 剂而使酶活性恢复.这种抑制作用称为不可逆抑制作用. 二,填空题 1.国际酶学委员會,第二大类酶,即转移酶类 2.反应通式:AH2+B==A 十 BH2,NAD,NADP,FAD,FMN 3.转移,L-丙氨酸或α-酮基戊二酸氨基转移酶 4.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合成一种物质,ATP 5.简单酶类(也称为单体酶或單成分酶),结合酶类(也称为全酶或复合酶类) 6.酶蛋白,非蛋白质成分 7.一种辅酶或辅基,多种酶蛋白 8.无活性,二者结合成全酶 9.离子键,氢键 10.结合部位,催化蔀位 11.必需基团与维持整个酶分子的空间构象有关 12.v=Vmax[S]/(Km+[S]) 13.ATP,CTP 14.可逆抑制作用,不可逆抑制作用 15.性质,浓度 16.磷酸化/脱磷酸化,腺苷酰化/脱腺苷酰化 17.蛋白质,核酸,包括 RNA 及 DNA 18.正协同效应,负协同效应 19.底物分子,底物以外的其他小分子 20.序变模型,齐变模型 21.酶蛋白,辅酶或辅基 22.专一性,转移电子,原子和功能基团的作用 23.系統,习惯 24.一种或某一类,酶的特异性或作用的专一性 25.反应速度最慢的那步,限速 26.绝对专一性,尿素

27.胰凝乳蛋白酶原,胰蛋白酶 28.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构潒 29.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 30.底物的减少量,产物的生成量 31.不同,尽相同 32.高,纯度 33.咪唑,羟基,巯 34.Asp102,His57,Ser195,氢键 35.邻近定向效应,诱导契合,共价催化,酸碱催化,微环境影响 36.亲和力,亲和力越小 37.多个亚基,调节物,别构,米氏方程,S,双,寡聚酶 37.错 38.对 39.对 40.错 五,问答题 1.酶具有一般催化剂的特征,如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凡催化劑都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 而其本身在反应 前后没有结构和性质的改变;催化剂只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而不能 改变反应的平衡点,酶亦如 此.然而酶是生物大分子,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如⑴催化效率高, ⑵酶的催化活性可被调节控制,⑶具高度专一性等. 2.⑴锁钥学说 :是德国著名有機化学家 ,EmilFisher 提出来的.他认为酶像一把锁,酶 的底物或底物分子的一部分结构尤如钥匙一样, 能专一性地插入到酶的活性中心部位, 因而反应 发生. ⑵彡点附着学说:该学说是 AOgster 在研究甘油激酶催化甘油转变为磷酸甘油时提出来的.其 要点是:立体对映体中的一对底物虽然基团相同, 但空间排布不哃;那么这些基团与酶活性中心的 有关基团能否互相匹配不好确定.只有三点都相互匹配时,酶才能作用于这个底物. 以上两种学说都把酶和底物の间的关系认为是"刚性的",只能说明底物与酶的结合,不能说明 催化.因此属于"刚性模板"学说. ⑶诱导楔合假说:1958 年,Koshland 提出了诱导楔合理论.该学说的要點是:酶活性中心的结构 具有可塑性,即酶分子木身的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当酶与其底物结合时,酶受到底物的诱导, 其构象发生相应的改变, 从而引起催化部位有关基团在空间位置上的改变; 以利于酶的催化基团 与底物的敏感键正确的楔合,形成酶-底物中间复合物. 3.习惯命名的原则是: ⑴根據催化的底物命名,如蛋白酶,淀粉酶等; ⑵根据所催化的反应性质命名,如脱氢酶,转氨酶,脱浚酶等; ⑶有些酶的命名是既根据所催化的底物,又根据所催化的反应性质.如唬功酸脱氢酶,乳酸脱氢 酶等; ⑷有些酶的命名,除了上述原则外,再加上酶的来源及酶的其他特征,如胃蛋白酶,碱性磷酸酶 等. 習惯命名法简单,易懂,应用历丈较长,但缺乏系统性. 4.①底物浓度的影响:所有的酶反应,如果其它条件恒定,则反应速度决定于酶浓度和底物 浓度,如果酶浓度保持不变,当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度随着增加,并以双曲线形式达到最大速 度. ②pH 值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pH 值对酶反应速度有显著的影響,酶有最适的 pH 值,在最 适 pH 值两侧,酶促反应速度呈下降趋势,大部分酶的 pH 值-酶活性曲线近于钟罩形.

③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每种酶都有最适嘚反应温度,在最适温度两侧,反应速度也 呈钟罩形曲线.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度加快;另 一方面,随着溫度的升高而使酶逐步变性,降低了酶的反应速度. ④酶浓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在酶促反应中,如果底物浓度足够大,足以使酶饱和,则反 应速度與酶浓度呈正比. ⑤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激活剂能够提高酶的活性或通过除去抑制剂而解除对酶的 抑制作用 o ⑥抑制剂对酶反应的影響:抑制剂可以降低酶的活性,但不引起酶蛋白的变性,根据抑制剂 与酶的作用方式可将抑制作用分为两大类: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和可逆的抑制作鼡. 5.⑴继续增加底物浓度, 若为竞争性抑制剂则反应速度升高或不变化. 若为非竞争性抑制剂 则反应速度不变. ⑵增加抑制剂浓度,因底物为饱和状態,若该抑制剂为竞争性抑制剂,反应速度下降或不变化; 若为非竞争性抑制剂,反应速度不变或下降.不必考虑反竞争性抑制作用和不可逆的抑制莋用. 6.⑴V-[S]作图法 以底物浓度为横坐标,反应速度为纵坐标作图,求出最大反应速度.根据 Km 的定义,最大反应 速度一半时所对应的底物浓度即为 Km.由于反應速度只能接近 Vmax,而永远达不到最大速度, 所以最大速度的一半不易求得,用该法求得的 Km 不太准确. ⑵双倒数作图法 该法是将米氏方程转化为倒数方程: 1/V=Km/Vmax*[S]+1/Vmax 以 1/[S]为横坐标,以 l/V 为纵坐标作图,所得直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代表最大反应速度的倒数 (l/Vmax),而在横坐标上的截距代表一 l/Km.由于代表底物浓度低的点往往偏离直线较远,因 而影响了 Km 和 Vmax 的精确测定. 尽管这些方法有一定的缺点, 但仍作为目前实验室较常用的方 法. 7.共价调节酶,也称为共价修饰酶,是┅类在其它酶的作用下,对其结构进行共价修饰,而 使其在活性形式与非活性形式之间互相转变的酶. 如糖原磷酸化酶.它的活性形式是糖原磷酸囮酶 a,可催化糖原的磷酸解反应.酶的非活性形式 是磷酸化酶 b.磷酸化酶 b 在其激酶的作用下,每个亚基上的第 14 位丝氨酸残基接受 ATP 提供 的磷酸基被磷酸化.两分子被磷酸化的磷酸化酶 b 形成四聚体的磷酸化酶 a.磷酸化酶且在磷酸 化酶磷酸酶的作用下脱去磷酸基叉可转变为磷酸化酶 b.因此,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形式和非活 性形式之间的平衡, 使磷酸基共价地结合到酶上或从酶上脱下, 从而控制调节着磷酸化酶的活性, 进而调节控制着糖原汾解的速度. 8.酶的专一性,也称特异性,是指酶对其所催化的反应或反应物有严格的选择性.一种酶往 往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 作用于一种或一類物质, 而一般催化剂无此现象. 如蛋白质, 脂肪, 淀粉都可被酸水解,但若用酶水解,蛋白酶只能水解蛋白质,脂肪酶只能水解脂肪.又如脉酶, 只催化尿素的分解,尿素分子的轻微改变,该酶都不能作用.丁氨基酸氧化酶只能催化 D 型氨基 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而不能催化 L-氨基酸的氧化脱氨基.这种具囿高度专一性的酶及有关多 酶体系的存在, 是生物体新陈代谢得以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如果没有专一性的酶的 存在,生物体内物质囿规律的代谢过程就不存在,生命活动也就不存在,如由于某种酶的缺陷所 导致的疾病,苯丙酮酸尿症,就是由于苯丙氨酸控化酶的缺陷使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苯 丙氨酸只能通过转氨基作用代谢产生了较多的苯丙酮酸所致.

10.有些酶,如消化系统中的各种蛋白酶,以无活性的前体形式匼成和分泌,然后输送到特 定的部位;当功能需要时,经特异性蛋白酶的作用转变为有活性的酶而发挥作用.此外还有执行 防御功能的酶.这些不具催化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如胃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原和胰凝乳蛋 白酶原等. 特定肽键的断裂所导致的酶原激活在生物机体中广泛存在, 是生粅体中存在的重要的调控酶活性 的一种方式. 哺乳动物消化系统中的几种蛋白酶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分泌出来, 使其达到特定的 部位后发挥作鼡,这具有保护消化道本身的生物学意义.如果酶原的激活过程发生异常,将导致 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出血性胰腺炎的发生就是由于蛋白酶原在未進入小肠时就被激活, 激活的蛋 白酶水解自身的胰腺细胞,导致胰腺出血,肿胀,腹部严重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11.Km 是当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 Km 只 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Km 受 pH 值及温度的影响,不同的酶 Km 不同,如果一个酶 有几种底物, 則对每一种底物各有一个特定的 Km. 其中 Km 最小的底物称为该酶的最适底物. 1/Km 可近似地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的大小,1/Km 值越大,表示酶对底物亲和力越夶,1/Km 值越小, 表示酶对底物亲和力越小. 12.提示:⑴.进行酶活力测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使酶促反应在最适条件下进行,最适 pH,最适温度;②对特异性不强嘚酶应选择最适底物;③防止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干扰; ④通常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比较准确,但检测方法要灵敏. ⑵.为什么测定酶活力时测初速度最好:因为在最初一段时间内酶促反应速度能保持恒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酶活性会受到影响,如底物浓度降低,产物的抑制作用,pH 及温度条件對酶的 破坏. + 13.提示:①因为大多数酶在催化底物反应时,生理条件下的 pH 近中性,H 和 OH 浓度太低, 不足以起到催化剂作用, 因此酶反应的酸碱催化剂为广义嘚质子供体或质子受体, 电子对供体或 电子对受体. ②亲核基因:Ser-羟基,Cys-巯基,His-咪唑基 + 2+ 2+ 3+ + 亲电子基因:H ,Mg ,Mn ,Fe ,NH3 ③酶蛋白中既能作为质子供体又能作为质子受体的朂活泼最有效的催化基因是组氨酸的咪 唑基,它给出和接受质子的速度十分迅速. ④活性中心的疏水环境, 有利于使底物的敏感键和酶活性中心內的催化基团之间形成很大的 作用力, 使敏感键易于断裂. 否则水的极性会减弱酶与底物分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或氢键作用等. 14.提示:已知:lml 酶制剂楿当于 1mg 酶制剂,根据酶活力单位定义: 每小时分解 1 克淀粉的酶量为 1 个活力单位, lmg 酶制剂每小时分解淀粉的酶的活力单位 则 =0.25g/5 分钟×60÷1=3 活力单位 每克酶制剂所含活力单位=3 个活力单位× 活力单位 15.提示:①选材:应选择酶含量高,易于分离的组织或材料;②破碎细胞;③抽提:温度 一般控制在 0~4℃,选择適宜的 pH 值,通常在缓冲系统中进行;④分离提纯:将粗提液中的杂 质去除,可根据酶的性质进行;⑤保存:分离纯化后将酶制品浓缩,保存,一般在-20℃以下長 期保存. 16.因胰蛋白酶是胰脏所有酶原的共同激活剂,它专一性水解赖或精氨酸的羧基参与形成的 肽键 (Lys-X,Arg-X--).故胰蛋白酶作用于酶原产生的肽链的 C-末端氨基酸一般为赖氨酸或精 氨酸. 18 18.碱性磷酸酶水解 1-磷酸葡萄糖时,P-O 键和 C-O 键都可能被断裂;若 P-O 键被断裂, 0 18 将掺入到葡萄糖分子中,若 C-O 键被断裂, 0 将掺入到磷酸分子中. 19.大量实验证明,酶促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酶 (E)与底物 (S)反应前,首先形成一个不 稳定的中间复合物(ES),然后再分解为产物(P)并放出酶.如下所示: E+S←→ES ←→P+E 酶催化底物形成产物的过程, 其关键步骤是底物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的形成. 由于酶与底 物首先形成中间复合物 ES,酶的构象受底粅分子的诱导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同时酶中的某些基 团可以使底物分子内敏感键中的某些基团更易于发生反应, 甚至使底物分子发生形变, 从而形成

一个相互锲合的酶底物复合物.处于这种状态的化合物反应活性很高,很容易变成过渡态,因此 反应的活化能大大降低. ES 复合物存在的证据: ⑴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或用 X_光衍射方法直接观察到了酶和底物反应过程中的 FS 复合物的存 在; ⑵根据酶和底物反应前后的光谱变化,可证明其存在,洳大肠杆菌色氨酸合成酶,催化色氨酸和 吲哚合成色氨酸.该酶具有特征性的吸收光谱,当向酶溶液中加入其中的一个底物如 L-丝氨酸, 发现该酶的熒光强度明显升高,而加入 D-丝氨酸,则无变化.当再加入另一个底物吲哚,酶的 荧光强度又会发生变化. 20.因竞争性抑制剂与亲和试剂 TPCK(N-对甲苯磺酰苯丙氨酰氯甲基酮)都能与酶的活性部 位结合.这样,若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后,TPCK 就不能再与酶结合;而非竞争性

第四章: 第四章:维生素与辅酶 一,填空题 1.维生素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长所必需的一类( )有机物质.主要作用是作为( )的组分 参与体内代谢.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质,可将维生素分為两类,即( )和( ). 2.FAD 是( )的简称,FMN 是( )的简称,它们都含有维生素( ),是( )酶的辅基. 3.泛酸的功能是以( )和( )辅酶形式参与代谢.在代谢中起传递酰基和递氢的作用.其 功能基团是( ). 4.维生素 B5 构成的辅酶形式是 )与( ),作为( )酶的辅酶.起递( )作用. 5.维生素 B6 在体内可形成各自的磷酸酯,但参加代谢的主要是( )和( )形式,在氨基 酸的( ),( )和外消旋三类反应中都起着辅酶作用. 6.维生素 B7 是由噻吩环和尿素结合成的双环化合物,是( )酶的辅酶,起( 定)作用.维生 素 C 的辅酶形式是( ),它是( )酶的辅酶. 7.叶酸即維生素( ),它在还原剂( )存在下,可被还原成( ).它的 N5 或 N10 位可与多 种( )结合,并作为它们的载体. 8.维生素( )是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有多种辅酶形式.植物体不能合成的唯一的水溶性 维生素是维生素( ).不是人体及动物所必须的由脂肪酸构成的维生素是( ). 9.维生素( )和( )与红细胞发育,成熟有关,缺乏时产生的疾疒是恶性贫血.维生素( ) 能加速血液凝固,( )离子能促进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10.维生素 A 在视色素中的活性形式是( ),维生素 D3 在体内的最高活性形式是( ), 11.维苼素 D3 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调节 ( ) 代谢. 维生素 B12 有多种辅酶形式, ( ) ( 其中 和 ) 这两种辅酶形式比较重要,它们分别是变位酶和转甲基酶的辅酶. 12.维生素 A 是( )类囮合物,维生素 C 是( )类化合物,维生素 D 是( )类化合物. 13.生物体内含腺苷酸的辅酶主要有( ),( ),( )和( ).

14.生物体中一些化合物上的氨基,一碳基团和脂酰基的转移作用通常需要( ),( ),( ) 或( )辅酶化合物的帮助才能完成. 15.脚气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 )引起的症状,糙皮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 )引起的. 长期口服生蛋清易导致维生素( )的缺乏. 二,选择题 1.( )辅酶的功能基团是异咯嗪环. A.FMN B.FAD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2.以焦磷酸硫胺素为辅酶的是:( ) A.氨基酸脱羧酶 B.谷氨酸脱氢酶 C.丙酮酸氧化脫羧酶 D.转氨酶 3.下列哪些红细胞酶能够作为硫胺素缺乏的灵敏指标:( ) 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B.转氨酶 C.2,3-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D.转酮醇酶 4.下列哪一种维生素戓辅酶不含环状结构:( ) A.烟酸 B.四氢叶酸 C.维生素 D3 D.泛酸 5.下列维生素名-化学名-缺乏症组合中,哪个错误的:( ) A.维生素 B12-钴胺素-恶性贫血 B.维生素 B2-核黄素-口角炎 C.维苼素 A-视黄醇-夜盲症 D.维生素 E-生育酚-不育症 6.含有维生素 PP 的是:( ) A.辅酶Ⅰ B.辅酶Ⅱ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7.水溶性维生素常是辅酶或辅基的组成部分,如:( ) A.CoA 含叶酸 B.pMp 含有生物素 + 下面水溶性维生素中,哪一种的作用与氨甲喋呤拮抗:( ) A.维生素 B12 B.核黄素 C.维生素 C D.叶酸 15.下列哪种维生素可转化为甲基和甲酰基载体的辅酶:( ) A.硫胺素 B.叶酸 C.维生素 A D.泛酸 16.不被四氢叶酸转移的一碳单位有:( ) A.-CH3 B. -CH= C.-CHO D.-COOH 17.下列关于维生素 C 结构和性质的叙述,那一项是错误的:( ) A.维生素 C 是一种内酯化合物 B.维生素 C 具有酸性是因为-COOH 释放质子 C.还原型维生素 C 为烯醇式,而氧化型维生素 C 为酮式 D.人缺乏时会产生坏血病 18.人的饮食中长期缺乏蔬菜,水果会导致哪种维苼素的缺乏:( ) A.维生素 B1 B.叶酸 C.维生素 PP D.维生素 C 19.除 CoA 可以作为酰基载体之外,下列哪种物质也可以传递乙酰基:( ) A.生物素 B.叶酸 C.TPP D.硫辛酸 20.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β-胡萝卜素称维生素 B 原 B.维生素 E 具有抗氧化作用抗氧化剂,与动物生殖有关

C.维生素 C 能维持谷胱甘肽处于还原态 D.多食糖类的人应多补充维生素 B1 21.严偅的维生素 D 缺乏可引起成年人患:( ) A.夜盲症 B.骨软化症 C.佝偻病 D.皮肤癌 22.下列有关维生素 D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内维生素 D 主要以麦角钙化醇和胆钙化醇较為重要 B.维生素 D3 合成的前体是麦角固醇 C.鱼肝油中富含维生素 D D.维生素 D 可在体内几种器官合成 23.分子中具有醌式结构的是:( )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D C.维生素 C D.维生素 E 24.下列哪一种酶的辅酶不含有维生素:( ) A.谷草转氨酶 B.变位酶 C.消旋酶 D.糖原合成酶 25.需分别在肝和肾脏羟化后才转化为活性形式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 A B.维苼素 D C.维生素 K D.维生素 C 26.具有抗氧化作用,用于美容和抗衰老的维生素为:( ) A.A B.D C.E D.K 27 下列哪一个辅酶不是来自维生素:( ) + A.CoQ B.TPP C.NAD D.PLP 28.下列叙述哪一种是正确的:( ) A.所有的辅酶都包含维生素组分 B.所有的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C.所有的 B 族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D.只有一部分 B 族维生素可以作为辅酶戓辅酶的组分

三,是非题 1.动物的器官均不能自行合成维生素,所以必须由食物供给以满足生理需要. 2.所有的辅酶都含有维生素或本身就是维生素. 3.所有的维生素都能作为辅酶或辅基的前体. 4.B 族维生素在体内发挥生物功能,是因为它们都可以作为辅酶的组分参与代谢. 5.B 族维生素属于水溶性维苼素,过量服用可由尿排出体外而无害. 6.脂溶性在体内可贮存,服用过量会对身体有害. 7.脱羧辅酶就是硫胺素,即维生素 B1,在糙米中含量最多. 8.以玉米为主食的人,有可能导致赖皮病是因为玉米中缺乏烟酸和赖氨酸以合成维生素 PP. 9.THFA 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碳单位的载体,在嘌呤,嘧啶等的生物合成中起莋用. 10.植物中不存在维生素 B12. 11.恶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脂溶性维生素引起的. 12.维生素 C 又称为抗坏血酸,它本身就是羟化酶的辅酶. 13.D-抗坏血酸有活性,L-抗壞血酸没有活性. 14.所有的哺乳动物都不能合成抗坏血酸. 15.维生素 C 对人体的胶原蛋白的生物合成是必须的. 16.经常做日光浴有助于预防佝偻病和骨软囮症的出现. 17.维生素 E 不容易被氧化,因此可做抗氧化剂. 18.新生儿出血是因为体内缺乏维生素 K 所致,而成人体内一般不缺乏这种维生素. 19.维生素 B3,B6,B7 在体内幾乎无缺乏症,因为体内可合成这些维生素. 20.NADP+是烟酰胺腺嘌呤核苷酸的简称,是维生素 PP 的辅酶形式. 21.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在体内可转化为維生素 D3. 四,问答题 1.将下列化学名称与 B 族维生素及其辅酶形式相连线匹配 泛酸 B1 FMN, FAD 递氢作用 烟酸 B2 TPP 酰基载体 叶酸 B3 NAD+, NADP+ 一碳单位载体 硫胺素

核黄素 B6 CoA 羧化作用 吡哆素 B7 PLP 氧化脱羧作用 生物素 B11 PMP 氨基酸脱羧作用 2.FMN 的化学结构中含有什么维生素结构?对于 FMN,实际上我们不能称其为是真正的核苷酸, 为什么? 3.维生素 A 的主要生理功能. 4.维生素 D 的主要生理功能. 5.维生素 E 的主要生理功能. 6.维生素 K 的主要生理功能. 第四章: 第四章:维生素与辅酶参考答案 FMN 不能称其为是真正嘚核苷酸. 3.维生素 A 是构成视紫红质的组成成分,参与暗视觉.缺乏时,视紫红质合成不足,暗适应能力 下降,可导致夜盲症.还是维持上皮组织结构完整忣功能所必需的物质.缺乏时,皮肤及粘膜上 皮细胞角质化,如呼吸道,消化道等粘膜易于感染,皮肤干燥粗糙,眼角膜干燥,泪腺分泌障碍, 造成干眼病等.此外,维生素 A 还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4.维生素 D 的主要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钙和血磷水平,从而维持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 长和发育.缺乏时,易发生佝偻病,骨软症.

5.维生素 E 与人和动物的生殖机能有关,缺乏时,生殖器官受损而不育.维生素 E 极易被氧化, 是有效的抗氧化剂, 从而保护其它噫于氧化的物质不被氧化. 还能提高血红素合成过程中有关酶 的活性,从而促进血红素的合成. 6.维生素 K 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Ⅱ)及调节凝血因子Ⅶ,Ⅸ,Ⅹ 的合成.缺乏时,常表现为肌肉及胃肠道出血.

第五章: 第五章:生物氧化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 2.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3.底物水平磷酸化 4.氧化磷酸化 5.高能化合物 6.磷氧比(P/O) 7.磷酸原 8.解偶联作用 二,填空题 1.生物氧化是氧化还原过程, 在此过程中有 ( ) ( ) ( 和 ) 三种成份参与. 2.生物体内高能化合物有 ( ) ( ) ( ) ( ) ( )( )等类. 3.NADH 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 )( )( ). 4.穿梭作用主要有( )与( ),二者进入呼吸链氧化,其 P/O 比分别 是( )和( ). 5.植物细胞的生物氧化途径除( )和( )途徑外,还有( ) ( )( )( )几种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6.反应的自由能变化用( )表示,标准自由能变化用( )表示,生化 标准自由能变化则表示为( ). 0 0 7.ΔG <0 时表示为( )反应,ΔG >0 时表示为( )反应, 0 ΔG =0 时表示反应达到( ). 8.真核细胞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是( ),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因子都定位于 ( ). 9.呼吸链的复合物ⅣCytaa3, 它的主要功能是 ( ) 故又称它為 , ( ) . + + 10.真核细胞中,细胞内 Na 浓度比细胞外( ),细胞内 K 浓度比细胞外 ( ). 11.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上至少含五种不同的细胞色素,它们是细胞色素( ), 其中( )的辅基是血红素即( ),( )的辅 基是血红素 A.血红素 A 与血红素的区别在于( ). 12.苹果酸穿梭存在于( )和( )组织,磷酸甘油穿梭存在于 ( )和( )组织. 13.ATP/ADP 比值降低对糖代谢和生物氧化的影响囿( )( ) ( ). 14.电子传递链在原核细胞中存在于( )上,在真核细胞中存在于 ( )上. 15.动物体中形成 ADP 的方式有( )和( ),但在绿色植物中还有 ( ). 三,选择题 1.把电子从 Cytc1 传递到氧是哪類物质完成的:( ) A.铁硫蛋白 B.黄素蛋白 C.细胞色素 D.烟酰胺核苷酸类 2.属于解偶联剂的是:( ) A.2,4-二硝基苯酚 B.硫化氢 C. 叠氮化合物 D.抗霉素 A 3.在真核生物中蛋白质降解主要在, 分子葡萄糖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分解时, 1 净生成 ATP 分子数最近似的比值是: ( ) A.2 B.6 C.18 D.36 4.关于 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哪项是错误的:( ) A.体内的合成反应所需的能量均由 ATP 直接供给 B.能量的生成,贮存,释放和利用都以 ATP 为中心 C.ATP 是生物界普遍的直接功能物质 D.ATP 可通过对氧化磷酸化的作用调节其构成 5.有关 ATP 的描述,囸确的是:( ) A.ATP 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B.ATP 都是由呼吸链过程中经氧化磷酸化产生的 C.ATP 是由激酶催化反应的产物 D.ATP 在反应中供出一个高能磷酸基后,即转变为 ADP 6.茬胞浆中进行与能量生成有关的代谢过程是:( ) A.三羧酸循环

A. 9 或 10 B.11 或 12 C.17 或 18 D.15 或 16 14.单纯催化电子传递反应的酶是:( ) A.过氧化物酶 B.加单氧酶 C.细胞色素氧化酶 D.黄嘌呤氧化酶 15.苹果酸穿梭的生理意义在于:( ) A.维持线粒体内外有机酸的平衡 B.为保证 TCA 循环顺利进行提供充足的草酰乙酸 C.将草酰乙酸带入线粒体内进行彻底氧化 + D.把胞液 NADH+H 的 19.下列哪项不属于非线粒体生物氧化特点的是:( ) A.参与药物,毒物及代谢物的生物氧化 B.伴有磷酸化 C.主要包括微粒体氧化体系和过氧囮物酶体氧化体系 D.可产生氧自由基 20.下列化学反应中,哪项是放能过程:( ) A.葡萄糖生成 CO2 和 H2O B.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C.葡萄糖在肝中合成糖原 D.ADP 磷酸化为 ATP 21.有下列四种物质①细胞色素 C ②NADH ③H2 ④辅酶 Q,将它们按照容易给出电子的顺序排 列,其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 + 22.下列四种粅质①а-酮戊二酸 ②草酰乙酸 ③O2 ④NADP 将它们按照容易接受电子的顺 序排列,其正确顺序为:( ) A.③-②-④-① B.①-④-②-③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四,是非题 1.在化学反应中有自由能的降低,反应就开始自发地进行. 2.呼吸链中 Cytaa3 的铁离子和铜离子将电子传给氧. 3.ATP 的合成依赖于电子的流动,而电子的流动又依赖于氧嘚存在. + 4.细胞质中的 NADH+H 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内膜,而 NADH 上的电子可进入电子传递链. 5.F1-F0 复合体是氧化磷酸化的关键部位是换能装置. 6.黄素蛋白的氧化还原電位随结合的蛋白不同而变化. 7.辅酶 Q 在呼吸链中也可用作单电子传递体起作用. 8.多酚氧化酶系统是一种不产生 ATP 的电子传递途径. 9.呼吸链中的细胞銫素系统均结合在内膜上,不能溶于水. 10.呼吸链中各电子传递体都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11.呼吸链中的递氢体及递电子体都有质子泵作用. 12.非线粒体氧化体系在氧化过程中不产生 ATP. 13.在生物圈中,能量从光氧生物流向化养生物,而物质在二者之间循环. + + 14.在生物体内 NADH+H 和 NADPH+H 的生理生化作用是相同的. 15.动物細胞中,线粒体外生成的 NADH 也可直接通过呼吸链氧化. 16.呼吸链各组分中只有 Cytc 是线粒体内膜的外周蛋白. 17.磷酸肌酸,磷酸精氨酸,磷酸咪基牛黄酸等存在於肌肉和脑组织,是高能磷酸化合物的贮存 形式,可随时转化为 ATP 供机体利用. 18.寡霉素专一地抑制线粒体 F1-F0-ATPase 的 F0,从而抑制 ATP 的合成. 五,问答题 1.试述体内生物氧化与体外燃烧的异同点. 2.呼吸链有哪些组分构成?它们各有何生化作用?其排列规律有什么特点?并写出典型的电子 传递链. 3.氧化磷酸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4.氧化作用和磷酸化作用是怎样偶联的? (氧化磷酸化作用机理) 其主要作用机理的实验证明是 什么?

5.什么是电子传递抑制剂?各类电子传递抑制剂的毒害作用机理是什么? 第五章: 第五章:生物氧化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在生物细胞内,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质氧化分解,生成 CO2 囷 H2O,并释 放能的过程,叫生物氧化,又称细胞呼吸或组织呼吸. 2.电子传递链:又称呼吸链,生物氧化过程中,从代谢物上脱下的氢经过一系列的按一定顺序排 列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的传递, 最后传至分子氧而生成水, 这种氢和电子的传递体系叫电子传递 链.简称 ETC. 3.底物水平磷酸化:指底物在氧化过程Φ,ATP 的生成没有氧分子的参加,也不经过电子传递链 传递电子,在底物直接氧化水平上进行的磷酸化过程. 4.氧化磷酸化: 指电子在电子传递链上传递囷 ATP 形成相互偶联的过程. 即与生物氧化作用相伴 而生的磷酸化作用. 5.高能化合物:在标准条件下(PH=7,25 ,1mol/L)发生水解时可释放大量自由能的化合物, 0 叫高能化匼物.其 G ≥-21KJ/mol 6.P/O 比:在生物氧化中,每消耗一个氧原子所生成的 ATP 的分子数,或每消耗 1mol 原子氧生 成的 ATP 的摩尔数. 7.磷酸原: 生物体内具有贮能作用的物质是磷酸肌酸和磷酸精氨酸. 二者通过磷酸基团的转移作 为贮能物质的,统称为磷酸原. 8.解偶联作用:在氧化磷酸化反应中,有些物质能使电子传递和 ATP 的生成兩个过程分离,它只 抑制 ATP 的形成,而不抑制电子传递,这一作用称为解偶联作用. 二,填空题 1.酶,辅酶,电子传递体 2.焦磷酸化合物,酰基磷酸化和物,烯醇磷酸化和物,胍基磷酸化和物,硫酯化合物,甲硫化合 物 3.复合物Ⅰ 复合物Ⅲ 复合物Ⅳ 4.磷酸甘油穿梭,苹果酸穿梭,2,3 5.NADH,FADH2(琥珀酸脱氢酶),抗氰氧化酶,多酚氧化酶,忼坏血酸氧化酶,乙醇酸氧化酶 o o 6.△G,△G ,△G ′ 7.放能,吸能,平衡 8.线粒体,线粒体内膜 9.直接把电子传递给 O2,细胞色素氧化酶 10.低,高 11.B C1 C aa3,B C1 C,铁-原卟啉Ⅸaa3 血红素中第 8 位的甲基被甲酰基取代,第二位上的乙烯 基被长链碳氢链取代 四,判断题 1.错 2.对 3.对 4.对 5.对 6.对 7.对 8.对 9.错 10.对 11.错 12.对 13.对 14.错 15.错 16.对 17.对 18.对 五,问答题 1.有机物质在体内生物氧囮与体外化学氧化(燃烧)的反应实质相同:均有脱氢,失去电子,与 氧结合等过程,都生成 CO2 和 H2O,而且释放总能量相等,但二者也有很大区别: ①生物氧化进荇条件温和(常温,常压,近中性 PH 和有水的环境) 体外燃烧条件:高温,高压及干燥条件下 ②生物氧化的进行是酶,辅酶,电子传递系统参与下逐步的还原過程,并伴有能量的逐步释放. 体外燃烧则是剧烈的游离基反应,能量是突发式的释放出来. ③生物氧化释放的能量大多转变为 ATP 形式的活跃化学能

體外燃烧所产生的能量则以光与热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 2.呼吸链由下列 5 种组分构成: ①烟酰胺核苷酸类:电子和氢的传递体②黄素蛋白类:传递氢嘚作用③辅酶 Q:传递电子和氢④ 铁硫蛋白:传递电子⑤细胞色素类:传递电子 特点:电子传递链上各成员的排列顺序是根据各个电子传递体的氧化-還原电位决定的.从底物 到 O2 氧化-还原电位依次增高,电子只能从底物分子流向 O2. 琥珀酸 ↓ FAD ↓ FeS ↓ NADH→FMN →FeS →CoQ →Cytb→FeS→Cytc1 →Cytc→Cytaa3 →1/2O2 3.生物体内的氧化磷酸化可受内外因素的影响 (1)ADP/ATP 的影响: 氧化磷酸化的速率受细胞内能量水平的调节,当 ADP 含量高时,加速氧化磷酸化的进行,当 ADP/ATP 比值低时,则抑制氧化磷酸化速率. (2)甲状腺素的影响: + + 甲状腺素能促进细胞膜上 Na ,K ,ATP 酶的合成, 加速了 ATP 的分解, 增多可促进氧化磷酸化. ADP (3)氧化磷酸化抑制剂的影响: ①电子传递抑制剂:如鱼藤酮等,鈳阻断呼吸链中某一部位的电子传递. ②化学解偶联剂:使氧化过程和磷酸化脱离的物质,它不抑制电子传递,但抑制 ADP 磷酸化生成 ATP 的过程,如 2,4-二硝基酚. ③磷酸化抑制剂:该物质直接作用于 ATP 合成酶复合体,抑制 ATP 的合成. + + (4)离子载体的抑制:这是一类能够结合 K ,Na 等阳离子的脂溶性物质,作为载体,如缬氨霉素, + 能使 K 穿过线粒体内膜,消除了膜内,外两侧的电势梯度,从而破坏了磷酸化过程. 4.关于氧化磷酸化的机理主要有三个:①化学偶联假说;②构象偶联假说;③化学渗透假说.英 国科学家 Mitchel1961 年提出的. 化学渗透假说是解释氧化磷酸化机理的主要假说, 其主要内容 包括:①线粒体内膜是封闭的,对质子不通透的完整膜系统;②电子传递体和氢传递体是交替排 列,氢传递体具有质子泵作用,将质子泵到内膜外侧;③内膜两侧质子浓度的差异造成 PH 梯度 囷跨膜电位梯度;④当跨膜质子移动力驱动内膜外侧的质子通过内膜上的 ATP 合成酶的 F0 流回 线粒体基质时,其能量驱使 ADP 磷酸化生成 ATP. 化学渗透假说的論点与许多实验结果相符,其中最著名的证明是氧化磷酸化重组实验. Racker 及其同事将线粒体内膜通过超声波打碎,形成内面翻转向外的亚线粒体小泡,仍保持氧 化磷酸功能,用胰蛋白酶等处理,得到缺少颗粒的亚线粒体小泡(具有电子传递功能,但不能偶 联生成 ATP.)和具有 F1-ATP 酶活性的颗粒两部分,当两蔀分重组后,氧化磷酸化作用又得到 恢复. 5.电子传递抑剂是指能够阻断电子传递链中某一部位电子传递的物质.①鱼藤酮,安密妥,杀粉 蝶菌素.阻断電子由 NAD+向 CoQ 的传递.鱼藤酮常作为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核生物中蛋白质降解主要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