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目时间管理课程培训》课程自学中的项目时间管理课程培训探索论文

如今,在上海高校学生中,创业并不是“少数人的游戏”。普及性的创业教育,正根植在大学教学土壤里。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本市高校已开设千余门双创教育课程,其中在线开放课程200多门。“互联网+”创业成为多数上海大学生的普及教育。

上海理工大学的创业教育在风雨中走过多年,从第一期创业班开办到现在也有8个年头,在学校、老师的支持下,上理创业教育收获了很多可喜的成果。孵化多个不同领域项目的同时,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创业者,在梦想的道路上无所畏惧,奋力前行。

如今,创业,在上海高校学生中,并不是“少数人的游戏”。普及性的创业教育,正根植在大学教学土壤里。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本市高校已开设千余门双创教育课程,其中在线开放课程200多门。“互联网+”创业成为多数上海大学生的普及教育。上海高校现有校内创业导师近400名,校外兼职创业导师近600名,217名导师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上海理工大学的创业教育在风雨中走过多年,从第一期创业班开办到现在也有8个年头,在学校、老师的支持下,上理创业教育收获了很多可喜的成果。孵化多个不同领域项目的同时,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创业者,在梦想的道路上无所畏惧,奋力前行。

青年报记者 明玉君

每年产生800多个项目 覆盖全校75%的学生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上海理工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在如火如荼开展中。据上海理工大学创新创业负责老师李臣学介绍,学校自2016年校庆时,正式启动上理四合苑,主要用于孵化和指导在校生的创业项目。他指出,四合苑包括创业孵化、创业交流培训、大学生领导力实训、创业咖啡吧和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厅五部分。“目前入驻率为100%,主要以工科类学生的创业项目居多,如汽车、无人机、光学等项目。成功孵化出的项目包括微翼无人机项目、无创血糖仪项目、3D投影项目、空气净化器项目等。”

据了解,除了校内孵化器,上海理工大学还与杨浦区政府、杨浦科委合作成立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并在科技园设立创业孵化器“集客空间”。该校外孵化器成立于2006年,总部设在杨浦区翔殷路128号,主要孵化和指导已经毕业学生的创业项目。“目前入驻率是97%,采用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很多校友的创业项目都是跟随园区的发展一路成长起来的,有些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头企业。”

资金方面,李臣学坦言,创新创业经费充足,学校每年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1000万元经费支持。学生可以申请5万-30万元不等的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及5万元创业启动资金,用于项目的开展和运营。

自2010年起,上海理工大学作为上海市唯一一个创业专业试点高校,开设了创业班。据李臣学介绍,学生在大二学期结束后可以选择转入创业班,开始专业的创业实战学习。他强调,学校投入了大量创业资源,除了18个长期聘用的创业导师之外,80%以上的老师都来自于各大企业,校内教师主要起到辅助作用。另外,为了方便学生开展项目,每周集中一天上课,其他时间都用于实战。“身体是创业的本钱,我们还要求学生们每天坚持晨练,提升身体素质。”李臣学说。

为方便学生进行创业沟通和交流,上海理工大学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协会,邀请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加入。据了解,该协会以在校生为主,平时主要开展创业讲座、实践调研等创业活动。

“2009年,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联合中心,通过组织本校大学生创业大赛,评审、筛选、管理和检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创业学生服务。”李臣学说。

他坦言,近年来,学生的创业热情越发高涨,每年有800多项创新创业项目产生,覆盖全校75%的学生。项目主要涉及现代制造、互联网+及创意服务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都选择继续走创业之路,这是很好的趋势。”

创业是使命 每天忙碌16小时以上

“我从18岁就开始创业了。”95后姜博宇深受家庭商业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从小就在心中埋下了创业的种子。

高考结束的暑假,他将考上名校的同学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学长辅导班”,为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辅导功课。“我们租了间教室就开始辅导了,很快就有了收益。”姜博宇笑着说。

如今,上大三的姜博宇身兼数职,他既是上理四期创业班班长,还是上理孵化基地学生团队运营负责人,同时也是上海芬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姜博宇坦言,经过大一大二的商业认知积累,他与合伙人共同开发了一款无刺激清洁喷雾,并于今年2月正式运营,走上了创业路。

创业以来,遇到了种种困难,如资金、团队管理、时间分配等,姜博宇指出,学校开设的《创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业企业的财务问题》《管理学原理》等课程为他们指明了解决方法。此外,学校还为创业团队提供了创业导师全程指导、免费办公等创业帮助。“我们学校的创业指导非常系统化,在我们申报项目成功后,还为我们提供创业经费补贴。同时,推荐我们参加各种创业大赛,获得更多资源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姜博宇说。

姜博宇透露说,目前项目产品刚刚完成量产,并逐步推向市场。未来,随着项目的逐步成熟,将考虑向文创领域拓展,如开展评选纯净大使、寻找最纯净笑脸等活动,打造纯净品牌。

作为项目负责人,姜博宇每天忙于团队运营与渠道拓展,同时还要出差,与客户沟通,协调供应链问题。他坦言,创业以来,每天都要忙碌16个小时以上,个人的抗压能力、耐心和问题解决能力都增强了很多,同时,时间管理和公众演说能力也有极大提升。

“创业,压力与机遇同在,希望未来学校组织一些创业校友之间的交流活动,大家通过互相的资源共享来促进创业项目的发展。”姜博宇说。

}

如今,在上海高校学生中,创业并不是“少数人的游戏”。普及性的创业教育,正根植在大学教学土壤里。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本市高校已开设千余门双创教育课程,其中在线开放课程200多门。“互联网+”创业成为多数上海大学生的普及教育。

上海理工大学的创业教育在风雨中走过多年,从第一期创业班开办到现在也有8个年头,在学校、老师的支持下,上理创业教育收获了很多可喜的成果。孵化多个不同领域项目的同时,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创业者,在梦想的道路上无所畏惧,奋力前行。

如今,创业,在上海高校学生中,并不是“少数人的游戏”。普及性的创业教育,正根植在大学教学土壤里。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本市高校已开设千余门双创教育课程,其中在线开放课程200多门。“互联网+”创业成为多数上海大学生的普及教育。上海高校现有校内创业导师近400名,校外兼职创业导师近600名,217名导师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上海理工大学的创业教育在风雨中走过多年,从第一期创业班开办到现在也有8个年头,在学校、老师的支持下,上理创业教育收获了很多可喜的成果。孵化多个不同领域项目的同时,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创业者,在梦想的道路上无所畏惧,奋力前行。

青年报记者 明玉君

每年产生800多个项目 覆盖全校75%的学生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上海理工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在如火如荼开展中。据上海理工大学创新创业负责老师李臣学介绍,学校自2016年校庆时,正式启动上理四合苑,主要用于孵化和指导在校生的创业项目。他指出,四合苑包括创业孵化、创业交流培训、大学生领导力实训、创业咖啡吧和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厅五部分。“目前入驻率为100%,主要以工科类学生的创业项目居多,如汽车、无人机、光学等项目。成功孵化出的项目包括微翼无人机项目、无创血糖仪项目、3D投影项目、空气净化器项目等。”

据了解,除了校内孵化器,上海理工大学还与杨浦区政府、杨浦科委合作成立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并在科技园设立创业孵化器“集客空间”。该校外孵化器成立于2006年,总部设在杨浦区翔殷路128号,主要孵化和指导已经毕业学生的创业项目。“目前入驻率是97%,采用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很多校友的创业项目都是跟随园区的发展一路成长起来的,有些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头企业。”

资金方面,李臣学坦言,创新创业经费充足,学校每年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1000万元经费支持。学生可以申请5万-30万元不等的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及5万元创业启动资金,用于项目的开展和运营。

自2010年起,上海理工大学作为上海市唯一一个创业专业试点高校,开设了创业班。据李臣学介绍,学生在大二学期结束后可以选择转入创业班,开始专业的创业实战学习。他强调,学校投入了大量创业资源,除了18个长期聘用的创业导师之外,80%以上的老师都来自于各大企业,校内教师主要起到辅助作用。另外,为了方便学生开展项目,每周集中一天上课,其他时间都用于实战。“身体是创业的本钱,我们还要求学生们每天坚持晨练,提升身体素质。”李臣学说。

为方便学生进行创业沟通和交流,上海理工大学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协会,邀请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加入。据了解,该协会以在校生为主,平时主要开展创业讲座、实践调研等创业活动。

“2009年,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联合中心,通过组织本校大学生创业大赛,评审、筛选、管理和检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创业学生服务。”李臣学说。

他坦言,近年来,学生的创业热情越发高涨,每年有800多项创新创业项目产生,覆盖全校75%的学生。项目主要涉及现代制造、互联网+及创意服务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都选择继续走创业之路,这是很好的趋势。”

创业是使命 每天忙碌16小时以上

“我从18岁就开始创业了。”95后姜博宇深受家庭商业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从小就在心中埋下了创业的种子。

高考结束的暑假,他将考上名校的同学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学长辅导班”,为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辅导功课。“我们租了间教室就开始辅导了,很快就有了收益。”姜博宇笑着说。

如今,上大三的姜博宇身兼数职,他既是上理四期创业班班长,还是上理孵化基地学生团队运营负责人,同时也是上海芬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姜博宇坦言,经过大一大二的商业认知积累,他与合伙人共同开发了一款无刺激清洁喷雾,并于今年2月正式运营,走上了创业路。

创业以来,遇到了种种困难,如资金、团队管理、时间分配等,姜博宇指出,学校开设的《创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业企业的财务问题》《管理学原理》等课程为他们指明了解决方法。此外,学校还为创业团队提供了创业导师全程指导、免费办公等创业帮助。“我们学校的创业指导非常系统化,在我们申报项目成功后,还为我们提供创业经费补贴。同时,推荐我们参加各种创业大赛,获得更多资源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姜博宇说。

姜博宇透露说,目前项目产品刚刚完成量产,并逐步推向市场。未来,随着项目的逐步成熟,将考虑向文创领域拓展,如开展评选纯净大使、寻找最纯净笑脸等活动,打造纯净品牌。

作为项目负责人,姜博宇每天忙于团队运营与渠道拓展,同时还要出差,与客户沟通,协调供应链问题。他坦言,创业以来,每天都要忙碌16个小时以上,个人的抗压能力、耐心和问题解决能力都增强了很多,同时,时间管理和公众演说能力也有极大提升。

“创业,压力与机遇同在,希望未来学校组织一些创业校友之间的交流活动,大家通过互相的资源共享来促进创业项目的发展。”姜博宇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时间管理课程培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